舊五代史/附録
這份文獻應使用傳統漢字,而非簡化字。校對時應以原文為準,特別注意簡化字與繁體字之間的一對多的對應關係以及異體字的使用。如果無法直接校對原文,請勿進行機器或人工轉換,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問題。 一般而言,文獻應保留其底本所使用的漢字。漢字簡化方案於1956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施行,1969年在新加坡施行。施行之前的文獻(如1956年前的文獻、未施行簡化字的地區文獻,以及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之前的聯合國文件)通常應保留使用傳統漢字。在漢字簡化方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只有部分漢字被簡化的文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邊界條約等)通常應以原文形式保存。 |
進舊五代史表
[編輯]多羅質郡王臣永瑢等謹奏,為《舊五代史》編次成書恭呈御覽事。
臣等伏案薛居正等所修《五代史》,原由官撰,成自宋初,以一百五十卷之書,括八姓十三主之事,具有本末,可為鑑觀。雖值一時風會之衰,體格尚沿於冗弱;而垂千古廢興之跡,異同足備夫參稽。故以楊大年之淹通,司馬光之精確,無不資其賅貫,據以編摩,求諸列朝正史之間,實亦劉昫《舊書》之比。乃征唐事者並傳天福之本,而考五代者惟行歐陽之書,致此逸文,浸成墜簡。閱沉淪之已久,信顯晦之有時。
欽惟我皇上紹繹前聞,綱羅群典,發秘書而讎校,廣四庫之儲藏。欣覯遺篇,因裒散帙,首尾略備,篇目可尋。經呵護以偶存,知表章之有待,非當聖世,曷闡成編。臣等謹率同總纂官右春坊右庶子臣陸錫熊、翰林院侍讀臣紀昀,纂修官編修臣邵晉涵等,按代分排,隨文勘訂,匯諸家以搜其放失,臚眾說以補其闕殘,復為完書,可以繕寫。
竊惟五季雖屬閏朝,文獻足征,治忽宜監。有《薛史》以綜事跡之備,有《歐史》以昭筆削之嚴,相輔而行,偏廢不可。幸遭逢乎盛際,得煥發其幽光,所裨實多,先睹為快。臣等已將《永樂大典》所錄《舊五代史》,依目編輯,勒成一百五十卷,謹分裝五十八冊,各加考證、粘簽進呈。敬請刊諸秘殿,頒在學官。搜散佚於七百餘年,廣體裁於二十三史。著名山之錄,允宜傳播於人間;儲乙夜之觀,冀稟折衷於睿鑒。惟慚疏陋,伏候指揮,謹奏。
乾隆四十年七月初三日 多羅質郡王臣永瑢
經筵日講起居注官武英殿大學士臣舒赫德
經筵日講起居注官文華殿大學士臣于敏中
工部尚書和碩額駙一等忠勇公臣福隆安
經筵講官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臣程景伊
經筵講官戶部尚書臣王際華
經筵講官禮部尚書臣蔡新
經筵講官兵部尚書臣嵇璜
經筵講官刑部尚書仍兼戶部侍郎臣英廉
都察院左都御史臣張若溎
經筵講官吏部左侍郎臣曹秀先
戶部右侍郎臣金簡
請照殿版各史例刊刻舊五代史奏章
[編輯]謹奏:伏查《永樂大典》散片內所有薛居正等《五代史》一書,宋開寶中奉詔撰述,在歐陽修《五代史》之前,文筆雖不及歐之嚴謹,而敘事頗為詳核,其是非亦不詭於正,司馬光《通鑑》多採用之。當時稱為《舊五代史》,與歐陽修之本並行,自金章宗泰和間,始專以歐史列之學官,而薛史遂漸就湮沒。茲者恭逢聖主,稽古右文,網羅遺佚,獲於零縑斷簡之中,搜輯完備,實為此書之萬幸。至此紀載該備,足資參考,於讀史者尤有裨益,自宜與劉昫《舊唐書》並傳,擬仍昔時之稱,標為《舊五代史》,俾附二十三史之列,以垂久遠。謹將全書五十八本、校勘、發凡,一併裝訂,恭呈御覽,伏候訓示。前經臣王際華面奏,此書列之史冊,洵足嘉惠藝林,請照殿版各史例刊刻,頒行海內,荷蒙聖恩俞鑒,恭候欽定發下,即交武英殿遵照辦理。再查諸史前俱有原進表文,此書原表久佚,謹另擬奏摺一通,隨書呈進,俟奉旨允准,即敬謹恭錄,並奏摺同刊卷首,以符體式。再現在繕本,因系采葺成書,於每段下附註原書卷目,以便稽考。但各史俱無此例,刊刻時擬將各注悉行刪去,俾與諸史畫一。其必有應核訂者,酌加案語,照各史例附考證於本卷之後,合併聲明。謹奉奏。乾隆四十九年十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 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舊五代史編定凡例
[編輯]一、《薛史》原書體例不可得見。今考其諸臣列傳,多雲事見某書,或雲某書有傳,知其於梁、唐、晉、漢、周斷代為書,如陳壽《三國志》之體,故晁公武《讀書志》直稱為詔修梁、唐、晉、漢、周書。今仍按代分編,以還其舊。
一、《薛史》本紀沿《舊唐書》帝紀之體,除授沿革,鉅纖畢書。惟分卷限制為《永樂大典》所割裂,已不可考。詳核原文,有一年再紀元者,如上有同光元年春正月,下復書同光元年秋七月,知當於七月以後別為一卷。蓋其體亦仿《舊唐書》,《通鑒》尚沿其例也。今厘定編次為本紀六十一卷,與《玉海》所載卷數符合。
一、《薛史》本紀俱全,惟《梁太祖紀》原帙已闕,其散見各韻者,僅得六十八條。今據《冊府元龜》諸書徵引《薛史》者,按條采掇,尚可薈萃。謹仿前人取《魏澹書》《高氏小史》補《北魏書》之例,按其年月,條系件附,厘為七卷。
一、五代諸臣,類多歷事數朝,首尾牽連,難於分析。歐陽修《新史》以始終從一者入梁、唐、晉、漢、周臣傳,其兼涉數代者,則創立雜傳歸之,褒貶謹嚴,於史法最合。《薛史》僅分代立傳,而以專事一朝及更事數姓者參差錯列,賢否混淆,殊乖史體,此即其不及《歐史》之一端。因篇有論贊,總敘諸人,難以割裂更易,姑仍其舊,以備參考。得失所在,讀史者自能辨之。
一、《后妃列傳》,《永樂大典》中惟《周后妃傳》全帙具存,余多殘闕。今采《五代會要》《通鑑》《契丹國志》《北夢瑣言》諸書以補其闕,用雙行分注,不使與本文相混也。
一、《宗室列傳》,《永樂大典》所載頗多脫闕。今並據《冊府元龜》《通鑒注》諸書採補,其諸臣列傳中偶有闕文,亦仿此例。
一、諸臣列傳,其有史臣原論者,俱依論中次第排比;若原論已佚,則考其人之事跡,以類分編。
一、《薛史》標目,如李茂貞等稱《世襲傳》,見於《永樂大典》原文;其楊行密等稱《僣偽傳》,則見於《通鑑考異》。今悉依仿編類,以還其舊。
一、《薛史》諸志,《永樂大典》內偶有殘闕。今俱采《太平御覽》所引《薛史》增補,仍節錄《五代會要》諸書分注於下,以備參考。
一、凡紀傳中所載遼代人名、官名,今悉從《遼史索倫語解》改正。
一、《永樂大典》所載《薛史》原文,多有字句脫落、音義舛訛者。今據前代徵引《薛史》之書,如《通鑑考異》《通鑑注》《太平御覽》、 《太平廣記》《冊府元龜》《玉海》《筆談》《容齋五筆》《青緗雜記》《職官分紀》《錦繡萬花谷》《藝文類聚》《記纂淵海》之類,皆為參互校訂,庶臻詳備。
一、史家所紀事跡,流傳互異,彼此各有舛誤。今據新舊《唐書》、《東都事略》《宋史》《遼史》《續通鑒長編》《五代春秋》《九國志》《十國春秋》及宋人說部、文集與五代碑碣尚存者,詳為考核,各加案語,以資辨證。
一、陶岳《五代史補》、王禹偁《五代史闕文》、本以補《薛史》之闕,雖事多瑣碎,要為有裨史學,故《通鑑》《歐陽史》亦多所取。今並仿裴松之《三國志注》體例,附見於後。
一、《薛史》與《歐史》時有不合。如《唐閔帝紀》,《薛史》作明宗第三子,而《歐史》作第五子,考《五代會要》《通鑑》並同《薛史》。又,《歐史·唐家人傳》云:太祖有弟四人,曰克讓、克修、克恭、克寧,皆不知其父母名號。據《薛史·宗室傳》,則克讓為仲弟,克寧為季弟,克修為從父弟、父曰德成,克恭為諸弟,非皆不知其父母名號。又,《晉家人傳》止書出帝立皇后馮氏,考《薛史》紀傳,馮氏未立之先,追冊張氏為皇后,而《歐史》不載。又,張萬進賜名守進,故《薛史》本紀先書萬進,後書守進,《歐史》刪去賜名一事,故前後遂如兩人。其餘年月之先後、官爵之遷授,每多互異。今悉為辨證,詳加案語,以示折衷。
一、《歐史》改修,原據《薛史》為本,其間有改易《薛史》之文而涉筆偶誤者。如章如愚《山堂考索》論《歐史》載梁遣人至京師,紀以為朱友謙,傳以為朱友諒;楊涉相梁,三仕三已,而歲月所具,紀載實異,至末年為相,但書其罷,而了不知其所入歲月;唐明宗在位七年余,而論贊以為十年之類是也。有尚沿《薛史》之舊而未及刊改者。如吳縝《五代史纂誤》譏《歐史·杜曉傳》幅巾自廢不當雲十餘年;《羅紹威傳》牙軍相繼不當雲二百年之類是也。今並各加辨訂於每卷之後,庶二吏異同得失之故,讀者皆得以考見焉。
舊五代史抄本題跋
[編輯]《永樂大典》散篇緝成之書,以此為最,以其註明大典卷數及採補書名、卷數,具知存闕章句,不沒其實也。四庫全書本如此,後武英殿鐫本遂盡刪之。曾屢爭之總裁,不見聽,於是薛氏真面目不可尋究矣。幸抄存此本,不可廢也。庚戌春芸楣記。
孔葒谷校舊五代史跋
[編輯]余自耽典籍,即知《永樂大典》本薛五代史稿本每條皆注所出,及武英殿刊行,始悉去之,惟聚珍版尚存真面,又惜其不易得也。夢想累年,未嘗一見。壬子之春,郁華閣遺書盡出,其佳者大半為完顏樸孫景賢所攫,余則為書友譚篤生錫慶與其友趙姓以賤價收之,庋廠肆一近巷中,邀余往觀。余時已貧不能自存,然結習故在,入叢殘中抽得此冊,喜不忍釋,因與之約留三月,不能,然後與他人,篤生竟嘅許我。荏苒未幾,篤生病將死矣,則語其家封存以待,勿失信也。余自津沽鬻借,如約贖之。篤生在書估中號為精覈,然獨於此書守皦日之盟,世之負然諾者,對之殆有媿矣。既歸,茗理持去借校,觀其跋語,勘正之功,亦盡於是,而吾不得先一校讎,思之亦殊失笑,特記得此書之艱,與篤生之信、茗理之勤,為藏書家一段故實,後千百年,必有能談之者。甲寅三月檢此,正闇永寶,記於六坡三潁之居。
書有孔葒谷圖記,又有黃小松司馬印,及其所得漢印鈐冊中亦不少。小松與葒谷同時,或為小松故物,未可知也。戊午端陽,群碧主人再記。
重輯舊五代史原稿跋
[編輯]薛居正《舊五代史》一百五十卷,原本久佚,乾隆中,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出。主其事者,餘姚邵二雲學士晉涵也。此本每冊有「晉涵之印」朱文方印、「邵氏二雲」朱文方印,蓋即學士家底本也。其與官本不同者,每條皆注出處:其出大典及《冊府元龜》者,皆註明某卷;出於《通鑑考異》及《通鑑注》者,皆註明某紀。卷一太祖紀第一下有小注云:「案薛史本紀,《永樂大典》所載俱全,獨梁太祖紀原帙已散,見於各韻者,僅得六十八條。參以《通鑑考異》《通鑑注》所徵引者,又得二十一條,本末不具,未能綴輯成篇。《冊府元龜》閏位部所錄朱梁事跡,皆本之薛史原書,首尾頗詳,按條采掇,尚可薈萃。謹依前人取魏澹書、高氏小史補北魏書闕篇之例,采《冊府元龜》梁太祖事,編年按日,次第編排,以補其闕,庶幾略存薛史之舊。仍於條下註明原書卷第,以備參考焉。」案此條今載官本凡例中,而刪節過半。此外案語亦比官本為多,雖半已采入考證,而此較詳。自元建康路刊十三史,有歐史,無薛史,而薛史遂微。《文淵閣書目》著錄《五代史》十部,其六部注「十冊闕」,其四部或注「十四」,或注「十五」,或本「十六缺」。孰為歐史,孰為薛史,究莫能辨。此外,范氏天一閣、左氏《百川書志》、錢氏絳雲樓、毛氏汲古閣、董氏延賞齋各目,皆無其書。惟萬曆中連江陳第《世善堂書目》有《五代史》一百五十卷。至嘉慶中,陳氏書始出,杭州趙谷林兼金購求無所得。同治中,余權閩鹺,徧訪藏書家,亦無知之者。想閩地多蟲,飽蠹魚之腹久矣。
影庫本舊五代史跋
[編輯]薛居正等舊五代史,元、明來傳本久絕。乾隆中,四庫館從永樂大典錄出,其有闕佚,旁摭他書緝補之,標明出處,間附考訂,分注當條之下,閣本、傳抄本並如此。嗣以列在學官,館臣取此本重加案語,簽附書眉,足成定本,交武英殿刊布。當事者輒將出處刪去,因而塗改正文,牽就聊屬,竄易字句,強作解事;又裁截分注,節抄案語,通名考證,移置卷末。聚珍鏤木,一再印造。後之席刻、陳刻、武昌局刻暨海上諸影印,靡不因此。傳抄本迄未繡梓,定本則闃其無聞焉。
余曩於鄉曲獲見一本,朱絲黃帙,字畫謹嚴,粘簽甲乙,燦焉具備,審是武英舊物,亟購藏之。取勘眾本,屬在增刪竄竊,並有明徵。一以參詳,愈覺大訓天球,莫名寶貴。惟此本孤存天壤,上下百餘歲,朔南數千里,風霜兵燹,歷劫幾何,流轉傳播,終歸完璧,非在在處處有神物護持,胡能有濟?長此以往,浸假酒誥俄空,樂經泯絕,心竊疚焉。
夫中書秘而古文興,曲台刪而周官作,金貨私行,漆書賄合,歧之中又有歧,類如此矣。是故子夏之易,更別於張弧;素問之篇,反多於太僕。今館臣定著之不傳,亦博士本經之亡失,空穴來風,如塗塗附,國師善偽,安必杜、劉、賈、馬之餘,更無有張霸、豐坊、蘇愉、枚賾相繼起而偽之乎?烏呼!五季晦盲否塞,其事跡縱無與經典之尊,徒以數十年爭民施奪,載在茲編,端緒棼如,即宋槧今存,仍艱董理,一誤再誤,何所持循?矧乃禍亂有由,率起於是非相貿,十國紛更,誰司信讞,殷鑑不遠,來軫方遒,尤不能不核歸正確,以懲前毖後耶!不揆綿薄,輒復掩卷旁皇,願書萬本,庶幾流布,無忘真面。方聞君子,倘幸其史闕之僅存,俾得有與於斯文之未喪,其於後死之義,或無愧焉。太歲辛酉夏四月,譯元熊羅宿謹識於京師之豐城南館。
影印內抄舊五代史緣起
[編輯]彭文勤公知聖道齋讀書跋云:「永樂大典散篇緝成之書,以此為最,以其註明大典卷數及採補書名、卷數,具知存闕章句,不沒其實也。四庫全書本如此,後武英殿鐫本遂盡刪之。曾屢爭之總裁,不見聽,於是薛氏真面目不可尋究,後人引用多致誤矣。幸抄存此本,不可廢也。」
今按殿刊本變亂原書,所在皆是。有任意刪削者,卷六十一西方鄴傳「鄴無如之何」句下刪去「而明宗已及汴」六字,「還洛陽遇弒」句上刪去「至汴西不得入」六字,卷九十三李專美傳「雖行行捶楚」刪作「雖行捶楚」,卷九十六李郁傳後刪去鄭玄素傳一篇,卷九十八張礪傳末刪去冊府元龜所引八十餘字是也。有憑臆增附者,卷三梁太祖紀「浙西奏,道門威儀鄭章」句上添湊「封鎮東軍神祠為崇福侯」十字,卷三十八明宗紀「契丹遣使摩琳等來乞通和」等下添入「率其屬」三字,卷六十七趙鳳傳「莊宗即位,拜中書舍人」句下橫插「及入汴」云云八十字,卷七十三聶嶼傳「珏懼,俾俱成名」句下增入「漸為拾遺」云云七十餘字是也。有顛倒竄易者,卷五梁太祖紀「己亥,以司門郎中羅廷規」云云改作「己亥,以司門郎中羅周翰」云云,卷二十四李珽傳「珽其夕為亂兵所傷」改作「珽為亂兵所傷其夕」,卷六十一安元信傳「乃起謝元信」改作「元信乃起謝」,安重霸傳「重霸出秦州,以金帛賄群羌」改作「重霸出秦州金帛,以賄群羌」卷六十四王晏球傳「晏球隔門窺兵亂」,「兵亂」字互倒,卷九十一安彥威傳「明宗愛之,及領諸鎮節鉞,彥威常為牙將,以謹厚見信」改作「明宗愛之,累歷藩鎮,彥威常為衙將,所至以謹厚見稱」,卷百四十三禮志「太常定唐少帝為昭宣光烈孝皇帝」改作「太常寺議唐少帝諡」是也。又如卷三梁太祖紀「貽矩曰,殿下功德及人」,「殿」改「陛」;「自今後兩浙、福建、廣州、南安、邕容等道使,到發許任一月」,「南安」改「安南」,「任」改「住」;卷十梁末帝紀「以都點檢諸司法物使」,「點檢」改「檢點」;卷十五韓建傳「路出南山」改「路出山南」;卷二十七莊宗紀「遂入黎陽」,「入」改「攻」;卷三十一莊宗紀「即具闕申送」,「闕」改「關」;卷三十三莊宗紀「何怯由衷之說」,「怯」改「吝」;卷三十七明宗紀「既任維城之列」,「任」改「在」,「列」改「例」,又「輪次轉對奏事」改「輪次轉奏對事」,「盧文進率戶口歸明」,「明」改「順」;卷三十九明宗紀「於秋苗上紉征曲價」,「紉征」改「征納」;卷四十二明宗紀「輸農器錢一文五分」,「分」改「錢」;卷五十三李存信傳「公姑二矣」,「姑」改「始」;李存賢傳「所殘者存審耳」,「殘」改「存」;卷五十五蓋寓傳「必佯佐其怒以責之」,「佯」改「並」;卷六十李襲吉傳「盡反中年」,「反」改「及」;卷六十三張全義傳「而不溺枉道」,「枉」改「左」;卷六十六康義誠傳「以弓馬事秦王以自結」改作「以弓馬事秦王,冀自保全」;宋令詢傳「連殿大藩」,「殿」改「典」;卷六十七韋說傳「接皇都弭難之初」,「接」改「藉」,「初」改「功」;卷八十一晉少帝紀「河南府奏,飛蝗大下」,「河南府」改「開封府」;卷八十八史匡翰傳「恐天下談者未有比」,「比」下添「類」字;卷八十九殷鵬傳「所得除目」,「除」改「詞」〈(此條印入樣本)〉;卷九十馬全節傳「我為廉察」,「為」改「之」;陸思鐸傳「隨眾來降」,「隨眾」改「以例」;卷九十四高漢筠傳「遂與連騎以還」改「漢筠促騎以還」;卷九十八安重榮傳「聞昨奉宣頭」,「頭」改「諭」;卷百二漢隱帝紀「以華州節度使郭從義奏」,「以」改「徙」;卷百八李崧傳「方權兵柄」,「權」改「握」;卷百十五周世宗紀「州府」改「府州」;卷百廿三高行周傳「以北邊鄰契丹」,「鄰」改「陷」;卷百廿九齊藏珍傳「不失再去矣」,「失」改「妨」;卷百卅三世襲傳「老父起自諸都」,改「父老起自諸都」;卷百四十歷志「欽若上天」,「天」改「穹」,又「五之得期之數」,改「五行得期之數」,「百者數之節也」,「百」改「法」,「蓋尚慊其中」,「慊」改「嫌」〈(此三條印入樣本)〉,「使日月之軌」,「之」改「二」,「便言歷有九曜」改「便言歷者有九道」。此外以傖父之見,改爾雅之詞,據習俗所安,謂前文有誤。與夫「戎王」盡作「契丹」,「編發」俱為避易。武斷害理,未易更仆。
竊以為五季徵文,歐史既不如薛史之真,是新、舊兩行,自必以舊書為正。奈何搜集於殘闕之餘,仍見厄於校刊之謬,豈非恨事!用特舉所藏武英殿原抄正本,購機影印,務在纖悉不差,儼然法物,並將粘簽及批校各條,匯印附後,俾讀是書者得見文勤之所謂真面目焉。
嘉業堂刊本舊五代史跋
[編輯]舊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錄二卷,宋薛居正等撰。原書久佚,乾隆四十年詔開四庫館,從永樂大典中輯錄,間有殘闕,復取他書所引補之,此為邵學士晉涵原輯本。晉涵字二雲,餘姚人,乾隆辛卯二甲進士,歸經部銓選。以大學士劉文正薦奉,特旨改庶吉士,充四庫館纂修,旋授職編修,歷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陽湖洪穉存太史嘗稱其史學本於劉蕺山、黃梨洲兩先生。此書乃其一手所勘定也,逐條之下註明採取書名、卷數,後來諸家所輯已佚諸經傳注悉用其例。四十九年武英殿刊板盡刪去之,彭文勤公屢爭於總裁,不見聽,薛氏真面目遂不可識。余於甬東盧氏報經樓得其原輯本,亟以千金購歸付梓,行格悉遵殿本,俾得兩本對勘,學士纂輯之勤不遂湮沒,殆有默相之者。司馬遷史記實繼春秋而作,謙不敢自居,曰:「余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今觀薛史比次舊聞,學士從散佚之餘,傍搜博採,整比使之歸條理,以復原書之舊,仍每條註明所采書名、卷數,亦述者所有事也。若刪之,則讀者無所徵信矣。茲得學士原輯本刻之,以廣其博。彭文勤公所屢爭而不得者,一旦竟復舊觀,不獨讀者之幸,亦抑此書之幸也。乙丑仲春,吳興劉承干謹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