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二十一 南直三 鳳陽府 下一卷▶

南直三[編輯]

◇鳳陽府東至淮安府四百里,東南至滁州二百二十里,西南至廬州府二百七十里,西至河南陳州七百二十里,北至徐州四百十八裡,西北至河南歸德府五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二千里,至江寧府三百三十里。

《禹貢》揚州之域。古為塗山氏國。春秋時為鍾離子國。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初為淮南國,武帝時復屬九江郡。後漢因之。晉初,屬淮南郡。成帝時,置鍾離郡沈約雲:安帝時置。劉宋明帝時,僑置徐州於此。蕭齊為北徐州。梁因之。東魏改置楚州,後齊亦曰西楚州。隋改曰豪州。大業初,復為鍾離郡。唐復曰豪州。天寶初,亦曰鍾離郡。乾元初,又為豪州《新唐志》:濠字,初作豪,元和三年,始改從濠。南唐保大初,置定遠軍。宋仍曰濠州亦為鍾離郡。元至元十三年,置濠州安撫司。十五年,改為臨濠府。二十八年,復為濠州,屬安豐路。明初為興基之地。吳元年,改臨濠府。洪武五年,改中立府,定為中都。七年,改為鳳陽府自舊城移治中都城中,直隸京師。正統後,隸南京,領州五、縣十三。今仍曰鳳陽府。

府西連汝、潁,東道楚、泗,為建業之肩背,中原之腰膂。春秋時,吳人觀兵於淮上,遂能爭長中原,及趙滅吳,而不能正江淮地,楚東侵諸侯地至泗上《史記•越世家》:勾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蓋楚之後亡,繇於有淮泗也。自秦以後,東南多故,起於淮泗間者,往往為天下雄,南北朝時,鍾離常為重鎮,豈非以據淮之中,形勢便利,阻水帶山,戰守有資乎?自陳人失淮南,而江邊卑外,遂無以抗中原。宋紹興六年,劉豫寇淮西,朝議欲棄淮保江。張浚曰:淮南諸屯,所以屏蔽大江,使賊得淮南,因糧就運,以為家計,則長江之險,與敵共有,江南未可保也。又曰:淮東宜於盱眙屯駐,以扼清河上流,淮西宜於濠、壽屯駐,以扼渦、潁運道。真氏曰:有濠、梁之遮蔽,則敵不得走歷陽。後魏邢巒謂:鍾離天險,蓋以控扼淮濱,防守要重也。又長淮南北,土廣田良,從來有事江淮者,耕屯其並兼之本歟!

今府城,即洪武五年所立中都城也。內為皇城,凡四門,正南曰午門,外為都城,週五十里四百步,凡九門。南面三門:正南曰洪武,南之左曰南左甲第,右曰前右甲第。北面二門:東曰北左甲第,西曰後右甲第。東面三門:正東曰獨山以面獨山而名,東之北曰長春,南曰朝陽。西面一門曰塗山,其城僅有土牆,而無濠塹今因故內城修築,置府治於其中。

鳳陽縣附郭。本鍾離縣地。明初為臨淮縣地。洪武七年,析臨淮之太平、清樂、廣德、永豐四鄉置縣,以在鳳凰山之陽,因名。十一年,又割虹縣南八都益之。編戶三十六里。

○梁城府西南九十里。亦曰南梁城。晉太元中,僑立南梁郡於淮南,兼領僑縣。義熙中土斷,始有淮南故地,屬南豫州。宋大明六年屬西豫州,改為淮南郡。八年,復故。《志》云:南梁郡治睢陽。蓋宋析壽春地僑置,即此城也。《水經註》:淮水經壽春城北,又東經梁城。是矣。齊永元二年,南梁郡入魏,因別置梁郡,治北譙。胡氏曰:梁城在鍾離西南,壽陽東北。梁天監五年,徐州刺史昌義之,魏將陳伯之戰於梁城,敗績,伯之尋自梁城來歸,義之因進克梁城,既而魏將邢巒與元英合攻鍾離,義之引退。六年,元英攻鍾離,不克,單騎遁入梁城,緣淮百餘里,屍相枕藉。十五年,魏將崔亮攻趙祖悅於硤石,詔昌義之等溯淮赴救,魏兵守下蔡,斷淮流,義之屯梁城,不得進。後魏仍置南梁郡。隋開皇初廢。今淮河中有梁城灘,東至洛河口二十五里。○西古城,在府治東十八里,臨淮之西,蓋南北相爭時軍壘也。

荊山堰城府西六十里,即梁所築荊山堰,梁天監十三年,魏降人王足陳計,求堰淮水,以灌壽陽,足引北方童謠曰:荊山為上格,浮山為下格,潼泡為激溝,並灌鉅野澤。梁主從之,議者謂淮內沙土漂輕不堅實,功不可就,不聽,遂發徐揚民二十萬眾築之,令太子右衛率康絢董其役,於鍾離南起浮山,北抵石,依岸築土,合脊於中流,至十四年四月,堰將合,淮水漂疾,輒複決潰。或謂江淮多有蛟龍,能乘風雨,決壞崖岸,其性惡鐵,因引東西二冶故鐵器,大則釜鬲,小則鑊鋤,數千萬斤,沉於堰所,猶不能合,乃伐樹為井幹,填以巨石,加土其上,緣淮百里內岡陵木石無鉅細必盡,負簷者肩背盡穿,夏日疾疫,死者相枕,蠅蟲晝夜合,魏遣將蕭寶寅決淮堰,不克。是冬寒甚,淮泗盡凍,死亡者十七八。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其長九里,下闊百四十丈,上廣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深十九丈五尺,夾之以堤,並植杞柳,軍人安堵,列居其上,其水清澈,俯視居人廬墓,瞭然皆在其下,或謂絢曰:四瀆,天所以節宣其氣,不可久塞。若鑿湫東注,則遊波寬緩,堰得不壞,絢從之。是時水之所及,夾淮方數百里,魏壽陽城戍移屯於八公山,南北居人,散就岡隴。至秋九月,淮水暴漲,堰悉壞決,其聲如雷聞三百里,緣淮城戍村落十餘萬口,皆奔流入海。普通七年,淮堰水盛,壽陽城幾沒,乃遣夏候等攻拔之,此蓋其舊址也。時築城以守堰,北對荊山,因名。

○萬歲山在皇城北,城垣經其上,東西有二峰對峙,東曰日精,西曰月華。山之東,又有盛家山,西有馬鞍山,皆相連接,又鳳凰山在府治北,府之主山也。府城東又有獨山,觀星台在其上。○欄干山,在府西二十里,相接如欄干然。又曹山在府西北三十里,相傳曹操嘗屯兵於此,因名。

烏雲山府東南六十里。亦名烏霧山,以山多蒙霧也,與定遠縣接界。又陡山,在府西南六十里,以山勢峻險而名。

濠塘山府東南七十里。濠水東源發於此,一名鐘乳山,以山穴中出鐘乳也。又鏌鋣山,在府南八十里,相傳昔人鑄劍處。濠水西源出於此。○雲母山,在府西南三十里,出雲母府西南五十里。又有石膏山,出石膏。

○淮水府北十里。自壽州流經此,東北入泗州界。詳見大川淮水及川瀆異同。

濠水在府南十里。有二源,東源出濠塘山,西源出鏌鋣山,流至舊府城西南五十里升高山而合,又東北流,至城東十五里有石絕水,謂之濠梁,亦曰石樑河。今之九虹橋也,橋有九梁,故名。又經臨淮城東,至新河口而入淮,謂之濠口。

明月湖在舊城東南,北流匯於淮河。又李家灣,在府南,宋紹興六年,楊沂中敗劉猊於藕塘,猊北走,張俊自盱眙趨濠州,與戰於李家灣,猊大敗宵遁。

○皇陵在府西南十二里。內為皇城,週七十餘步,中為磚城,週六里八十一步,外為土城,週二十八里。明皇陵衛置於此。

長淮關在府西北三十里,地名粉糰洲。長淮衛置於此。

王莊驛府東北七十里。濠梁驛,在舊城北關外。又府北十五里淮河北岸,有十里城遞運所。

臨淮縣府東北二十里。秦鍾離縣。漢因之,屬九江郡。晉屬淮南郡,後為鍾離郡治。宋、齊以後,州郡皆治此。明洪武三年,改置中立縣,尋改今名。城周九里有奇,編戶四十七里。

○鍾離城在縣東四里。古鍾離子國。《左傳》成十五年,叔孫僑如及諸侯之大夫會吳於鍾離,吳始通也。昭四年,楚箴尹宜咎,城鍾離以備吳。二十三年,吳敗楚師於鍾離。二十四年,楚子為舟師以略吳疆,師還吳踵,楚遂滅巢及鍾離。《史記•楚世家》:平王時,吳之邊邑卑梁女子與楚邊邑鍾離小僮爭桑,兩家交怒相攻,遂滅卑梁人,卑梁大夫怒,發邑兵攻鍾離,楚王聞之怒,發國兵滅卑梁,吳王大怒,亦發兵使公子光攻楚,遂拔鍾離、居巢,楚恐而城郢,則鍾離互為吳楚之邊邑也。漢因置鍾離縣。後漢建安二年,呂布自下邳與韓暹、楊奉等合軍,向壽春討袁術,水陸並進,至鍾離而還。晉亦為鍾離縣,成帝時置郡於此。宋因之。泰始三年,淮北陷,徐州移鎮鍾離。齊時亦為徐州治,建元二年,魏人來侵,遣將軍賀羅分道出鍾離。建武二年,魏拓跋衍攻鍾離,徐州刺史蕭惠休拒破之,既而魏主循淮而東,至鍾離,詔崔慧景等赴救,魏不能克。梁天監五年,蕭宏伐魏,自洛口敗退,魏人乘勝取馬頭城,詔修鍾離城,為戰守之備。既而魏將元英等進圍鍾離,邢巒謂鍾離天險,必無克狀。魏主不聽。梁遣曹景宗督軍二十萬赴救,魏人敗走。太清三年,北徐州刺史蕭正表以鍾離降魏。高齊時,改置楚州治焉。隋開皇三年,廢鍾離郡,改楚州曰豪州。大業初,復改為鍾離郡。唐置濠州,鍾離縣治於城外。五代時,淮南、南唐有其地。周顯德四年攻拔之,仍為濠州治。宋、元因之。明初增置鳳陽縣,而鍾離改曰臨淮。杜佑曰:鍾離舊城,在今縣東四里。是唐時縣移今治也。《寰宇記》:隋置鍾離郡於此,土人呼為魯城。今府城西南十五里有東魯山,又西南三里有西魯山,城或因山以名歟。又舊府城,在縣西南二里,故濠州城也。自唐以來,濠州皆治此。後周顯德四年,週主至鎮淮軍,渡淮至濠州城西。既而李重進破濠州南城,週主自攻濠州,別將王審琦又拔其水寨,復破其水軍於城北,拔其羊馬城,尋克之。《志》云:舊府城一名三牛城,以郡治有三石牛也。郡介濠、淮間,多水災、牛、土蓄,故以厭之。《一統志》:城在今府城東二十里,又東去鍾離故城六里。

小東城在縣東北。秦始皇二年,築此以鎮濠口。《通釋》:小東城在鍾離縣東一里。又燕縣城在縣東,或曰:即鍾離故城也。漢南燕縣,屬東郡。江左僑置於此,為鍾離郡治。宋、齊因之。後魏為鍾離、陳留二郡治。高齊廢。

樂平城在縣東南。本漢縣,屬東郡。江左僑置於鍾離郡界。宋泰始二年,薛安都從子索兒自石樑潰走樂平,即此。石樑見六合縣。○公路城,在縣東,袁術據淮南時所築。又盱眙縣境,亦有此城。

○梅城山縣東四十里,以山岩如城而名。又東十里有石門山。○小橫山,在縣南五十里。以山勢橫亙而名。又青山,在縣西南五十里,有青山澗,北流入於淮水。

白沙山縣東八十里。山多白沙,因名。又化明山,在縣東六十里。《志》云:隋改招義縣曰化明,以此山名也。

○淮河在縣城北。有浮橋跨其上,東北流入五河縣界,自昔險要處也。蕭齊建武二年,魏主濟淮攻鍾離,不克,乃自邵陽洲引還,餘兵未濟,齊人據渚,邀斷津路,魏將奚康生擊破渚中兵,楊播結陣於南岸,與齊兵力戰,僅而得濟。唐咸通十年,徐州賊龐勳遣其黨據濠州,淮南帥馬舉進討,塹其三面而圍之,城北面臨淮,賊猶得與徐州通,勳因遣兵屯北津,與城中賊相應,舉遣將渡淮擊敗之,平其寨。五代周顯德三年,週主自壽州循淮而東,至濠州。四年,週主攻濠州,唐人屯戰船數百於城北,植巨木於淮水,以限周兵,週主攻之,拔其木,焚其柵,尋拔州城,是也。

濠水在城東。自鳳陽縣流入境,至城東新河口,注於淮。亦謂之濠口。宋人《修城記》:濠之為城,長淮引桐柏之源橫其北,石樑會眾水之流環其西。是也。《通釋》:濠州舊有東西二城,濠水介其中。

邵陽洲縣東北十八里淮水中。蕭齊建武二年,魏主宏攻鍾離,不拔,築城於邵陽洲上柵,斷水路夾築二城,齊將裴叔業攻拔之。梁天監三年,魏將元澄攻鍾離,張惠紹將兵五千詣鍾離,澄遣別將劉思祖等邀之,戰於邵陽洲,大敗梁兵。五年,魏元英復攻鍾離,曹景宗赴救,違詔頓邵陽洲尾,值暴風引還。鍾離北阻淮水,魏人於邵陽洲兩岸為橋,樹柵數百步,跨淮通道。英據南岸攻城,別將楊大眼據北岸立城,以通糧運。徐州刺史昌義之固守鍾離不下,豫州刺史常睿自合肥馳救,與景宗進頓邵陽洲,於景宗營前二十里,夜掘長塹,樹鹿角截洲為城,去魏城百餘步,比曉而營立。又豫裝高艦,與魏橋等為火攻之計。會淮水暴漲,睿與諸將分道進攻,鬥艦競發,魏洲上軍盡殪,敢死之士,拔柵斬橋,風怒火烈,水又漂疾,倏忽之間,橋柵俱盡,魏軍大潰。洲北又有趙草城,時曹景宗以牧人過淮北伐芻藁者,輒為魏將楊大眼所略。乃於大眼城南數里築壘,壘成,使別將趙草守之。有抄掠者,皆為草所殺。自後始得縱芻牧,因以趙草名其城。城距洲數里,據淮為險。

乘龍洲縣東北四十里淮水中流。五代周顯德四年,週主自鎮淮軍夜濟淮,至濠州城西,州東北十八里有灘,唐人柵於其上,據水自固,謂周兵必不能涉,週主自攻之,命別將康保裔帥甲士數百,乘橐駝涉水,趙匡胤帥騎兵繼之,遂拔之。《志》云:時周兵夜持炬乘駱駝渡淮,濠兵驚以為鬼乘龍也,洲因以名。○道人洲,《志》云:在邵陽洲東。梁天監五年,魏元英圍鍾離,詔曹景宗馳救,先頓道人洲,俟眾軍俱進,既而景宗違詔而前,據邵陽洲尾,值暴風雨,還守道人洲。

千人塘在縣南。《唐志》:鍾離南有故千人塘,乾封中,修以溉田。

○紅心橋在縣南六十里。旁有馬驛,曰紅心驛。又南六十里,至定遠縣之池河驛。

懷遠縣府西北七十里。北至宿州百八十里,南至壽州百四十里,東南至定遠縣百八十里。漢沛郡平阿、向二縣及九江郡當塗縣地。五代周置鎮淮軍。宋廢。寶二年,置懷遠軍。元改軍為縣,以荊山縣省入。縣有故城,今廢。編戶四十里。

○荊山城在縣治北三里。亦謂之舊城,北魏所置城也。梁天監十四年,魏人以梁堰淮水,命楊大眼鎮荊山,因築城置戍於此。普通五年,北兗州刺史趙景悅圍魏荊山,拔之。魏將元琛赴救,復荊山戍,既而荊山來降,尋沒於東魏。高齊因置荊山郡治於此。隋初郡廢。唐為鍾離縣地。五代周顯德四年,圍唐壽州,大破其援軍於紫金山,餘眾東走,周軍夾岸追之。週主自趙步循北岸馳至荊山洪,距趙步二百餘里,夜宿鎮淮軍,因城之。蓋是時置軍築城也。是年,唐將郭廷謂將水軍斷渦口浮梁,又襲敗武寧節度使武行於定遠,週主因自石樑至鎮淮軍,遂濟淮攻濠州。宋初軍廢。寶五年,賈似道奏,以渦口上環荊山,下連淮岸,險要可據,遂置荊山縣,改軍名懷遠,以縣屬焉。元改軍為縣,以荊山縣省入。紫金山、趙步,俱見壽州界。

當塗城在縣東七里塗山北麓下。古塗山氏國。漢為當塗縣,屬九江郡。武帝封魏不害為侯邑。後漢仍為當塗縣。建安十三年,孫權圍合肥,使張昭攻當塗,不克。縣尋廢。晉初復置,屬淮南郡。沈約曰:三國時,江淮為戰爭之地,淮南虛無民戶,晉平吳,民各還本,故復立也。其後中原喪亂,北寇南侵,淮南民多南渡。成帝時,淮南益多故,民度江者轉多,乃於江南立淮南郡及當塗諸縣,而淮南之當塗遂廢。安帝時,立馬頭郡及僑置諸縣於其地。宋、齊因之。後魏亦為馬頭郡。高齊改曰馬頭縣,又改置荊山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塗山,屬濠州。唐武德四年,併入鍾離。

馬頭郡城在縣西南二十里,下臨淮河。舊《志》云:在縣西二十里,又西二十里,有梁時所置馬頭新城,下有新城淮河渡。沈約曰:馬頭郡,晉安帝立,因山形如馬頭而名,領虞縣等縣,屬南豫州,虞縣亦僑置縣也。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人分道南寇,遣將長孫真趣馬頭,拓跋英趣鍾離,既而拓跋仁逼壽陽、馬頭、鍾離,悉被焚掠。齊建元二年,魏拓跋琛攻拔馬頭戍,殺太守劉從。梁天監五年,魏將元英等複取梁城,遂北至馬頭城,攻拔之,尋復入於梁。梁末,魏復取之。陳大建五年伐齊,沈善慶克馬頭城,是也。《南齊志》以虞縣屬鍾離郡,而馬頭郡治己吾縣。後魏又以己吾屬沛郡,而馬頭郡治蘄縣,蓋皆當塗故地。齊省。《輿程記》:今縣西二十二里,地名馬頭城,為往來渡淮者必經之地,蓋即南北朝時故郡治矣。胡氏曰:當塗故城,南北朝兵爭之際,為馬頭郡城。胡氏蓋誤以當塗城為馬頭城雲。又壽州、六安州,皆有此城,詳見後。

渦口城縣東北十五里。今訛為城。齊建武末,裴叔業攻渦陽,魏將王肅等馳救,叔業引還,為魏所敗,還保渦口。唐時於渦口對岸築兩城,刺史常帶兩城使。建中二年,李正己叛,遣兵扼甬橋、渦口、江淮進奉船千餘艘,泊渦口不敢進,詔以張萬福為濠州刺史,萬福馳至渦口,立馬岸上,悉發江淮進奉船,相禦以進,淄青將士睥睨不敢動。李吉甫雲:濠有渦口之險。是也。五代周顯德三年,攻唐淮南,週主至濠州,時渦口奏新作浮梁成,遂如渦口置鎮淮軍。明年,城鎮淮軍為二城,夾淮水,徙下蔡浮梁於其間,以扼濠、壽應援之路,會淮水漲,唐濠州將郭廷謂以水軍溯淮,欲掩不備,焚浮梁,為周將趙匡贊所敗,週主尋命白訓戍鎮淮軍,鎮淮軍蓋即渦口城也。宋紹興初,偽齊劉猊自渦口侵定遠。嘉定十二年,金人分道寇淮南,知楚州賈涉使李全邀其歸路,全進至渦口,敗金人於化湖陂,又追敗之於曹家莊而還。化湖陂,在縣北曹家莊,近宿州界。

平阿城縣北三十里。戰國時齊邑,魏惠王三十五年,與齊宣王會於平阿南。後屬楚。漢置平阿縣,屬沛郡。後漢屬九江郡。光武更封耿阜為侯邑。曹魏嘉平初,兗州刺史令狐愚屯於平阿以拒吳人,是也。晉屬淮南郡,永嘉後廢。《水經註》:淮水過當塗縣北,又北,沙水注之,淮之西,有平阿故城,是也。梁時復置平阿,在今高郵、天長界,非故縣。

龍亢城縣西北八十五里,在渦水之陽。漢沛郡屬縣。元鼎五年,封扌廣德為龍亢侯。後漢仍屬沛國。晉屬譙國。南渡後廢,僑置於今和州境。後魏嘗置馬頭郡於此。蕭齊建武末,裴叔業攻魏渦陽,別遣軍主蕭等攻龍亢戍,破魏兵。龍亢即馬頭郡也。梁普通六年,趙景悅拔魏龍亢,亦置龍亢郡,領龍亢等縣。東魏、北齊因之。隋初,郡縣俱廢,入蘄縣。唐初復析夏丘置龍亢縣,貞觀中省。今縣有龍亢村,亢,讀岡。○向城,在縣東北四十五里。杜氏曰:龍亢縣東南有向城,春秋時向國也。《左傳》隱二年,莒人入向,謂此。漢置向縣,屬沛郡。後漢因之。魏廢。

考城縣東南四十五里。本漢陳留郡屬縣。江左僑置於此。沈約《志》:考城縣屬盱眙郡,蕭齊因之,後廢。○邊軍城,在縣西北八里。《志》云:宋末,江淮安撫使夏貴所築。

○荊山在縣治西南。今縣城經其上。蕭樑於山下立堰,以遏淮流,因曰荊山堰。魏人亦於此置戍,以重兵守之,南北多事,荊山常為襟要。《水經註》:淮水過塗山,而後至荊山。胡氏曰:塗山在鍾離西九十五里,荊山在鍾離西八十五里,蓋淮流屈曲,故道里相懸也。

塗山縣東南八里,與荊山對峙。《左傳》昭四年,楚椒舉曰:穆有塗山之會。又哀七年,子服景伯曰: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杜預曰:壽春之塗山也。今山南有禹墟及禹會村。東漢順帝末,九江盜徐鳳、馬勉,攻燒城邑,鳳稱無上將軍,勉稱帝,築宮於當塗山中。《續漢志》:當塗縣有馬丘聚,徐鳳反於此。是也。五代周顯德三年,師圍壽春,南唐援兵皆維舟於淮,營於塗山之下,週主命趙匡胤擊之,大敗唐兵於渦口。《唐六典》:塗山,淮南道名山之一。《水經註》:荊、塗二山,相為一脈,禹以桐柏之流,氾濫為害,乃鑿山為二以通之。今兩山間有斷接谷,濱淮為勝雲。○洛河山,在縣南六十里,以近洛河而名,山產煤炭。

○淮水在縣東南一里,介在荊、塗兩峽間。今名洪頭,有巨石橫亙若門限,每冬水淺則見。相傳即大禹所鑿也,亦即蕭樑時置堰處矣。

渦水在縣東北一里。班固曰:淮陽國扶溝縣有渦水,首受狼易渠,東至向入淮,過郡三,行千里。《水經》:陰溝水出河南陽武縣蒗盪渠,東南至沛為渦水,渦水東徑譙郡,又東南至下邳睢陵縣入淮,是渦水為汴河之支流也。《廣志》:今渦河自歸德府鹿邑縣境,流入亳州界。黃河從西北來注之,經亳城北,與馬尚河合,東南流,經蒙城縣,而入縣界,至縣東入淮,謂之渦口,今黃河橫決,渦口上源,幾不可問矣。漢建安十四年,曹公至譙,引水軍自渦入淮,出肥水,軍合肥,開芍陂屯田。曹丕黃初五年,以舟師自譙循渦入淮。吳孫皓建衡二年,遣丁奉入渦口。齊建武末,裴叔業攻魏渦陽,不克,還保渦口。宋紹興三十一年,金亮南侵,亦自渦口渡淮。明建文四年,燕王南下,駐於渦河,渦口蓋淮南要害之地也。又塌河在縣西十五里流合渦水,入於淮。

洛水在縣南七十里,其地有洛河鎮,上流自定遠縣流入,至此註於淮,亦謂之洛澗。《水經註》:洛澗北歷秦墟,下注淮,謂之洛口。《紀勝》雲:洛水自定遠縣西白望堆,流入壽州界,屈曲而北,歷秦墟,至新城村南十五里,入於淮,即洛口也。晉大元八年,苻堅寇晉遣將梁成屯洛澗,柵水以扼東兵,謝玄遣劉牢之率精兵破斬之。梁天監四年,謀伐魏,遣楊公則將宿衛兵塞洛口,與魏將石榮戰,斬之,既而以臨川王宏都督北討諸軍事,次洛口,魏將奚康生等言於元英曰:梁人久不進兵,其勢可見,若進據洛水,彼必奔散。英不從,既而洛口暴風雨,軍中驚,遂潰還,魏人因取馬頭城。蓋洛口與馬頭城相近也。《志》云:今縣南六十里有洛河渡,蓋即淮河渡處,以近洛口而名。又有洛河鎮巡司,戍守洛口。

淝河在縣東北二十里,源出宿州龍山湖,東南流,經縣之雙墩村,入於淮,明建文四年,燕兵至渦河,平安自後躡之,燕王曰:此地濱河,多林木,敵疑有伏,必不敢輕進,肥河旁地平少樹,彼必不疑,可設伏覆之也。乃率騎至淝河設伏,安至,敗走。《志》云:縣北十五里,又有淝河,自蒙城縣流入境,與宿州之淝河合流入淮。

○茌眉戍在縣西北,魏置。齊建元二年,魏人攻鍾離,徐州刺史崔文仲擊卻之,又遣兵渡淮,攻破其茌眉戍,是也。○柳灘驛,在縣南七十里,為南達壽州之中道。

定遠縣府南九十里,東至滁州,西至壽州,南至廬州府,俱百八十里。秦置東城縣。漢因之。梁改置定遠縣,兼置臨濠郡。後齊改郡曰廣安。隋初郡廢,縣屬濠州,唐因之。五代周顯德二年,遣軍侵唐淮南,唐遣皇甫暉等將兵屯定遠,即此。有土城周五里餘,今編戶三十二里。

○東城縣東南五十里。秦邑。陳勝將葛嬰至東城,立襄強為楚王。又項王敗於垓下,引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處也。漢為東城縣,屬九江郡。文帝八年,封淮南厲王子良為侯邑。東漢改屬下邳。順帝末,陰陵人徐鳳反攻,燒東城。建安三年,袁術以魯肅為東城長。晉仍屬淮南。永嘉四年,淮南太守裴碩襲揚州都督周馥於壽春,兵敗,退保東城。宋後廢。梁天監二年,後魏以蕭寶寅都督東揚等三州諸軍事,屯東城。杜佑曰:故東城,梁於此置臨淮郡,又嘗置安州,侯景亂廢。《寰宇記》:梁天監中,土人蔡豐據東城,自魏來歸,武帝嘉之,改東城為豐城縣,以表其功,尋併入定遠。

曲陽城在縣西北九十五里。漢置曲陽縣,屬九江郡。後漢曰西曲陽。應劭曰:以在淮曲之陽而名。下邳有曲陽,故此加西。晉因之,後廢。後魏置彭、沛二郡及南陽縣,治曲陽城。梁普通六年,曹世宗拔魏曲陽,又拔秦墟。《水經註》:洛水經淮南曲陽故城,又北歷秦墟,秦墟蓋亦是時戍守處也。《隋志》:梁置九江郡。後齊廢郡為曲陽縣,尋又廢入定遠,即此城矣。《中都志》:今壽州東北八十三里,有故西曲陽城。

陰陵城在縣西北六十里。故楚邑,即項王敗至陰陵迷失道處也。漢置縣,屬九江郡。後漢為郡治。初平四年,袁術保陰陵,集兵淮北,進向壽春,即此。晉仍屬淮南郡。宋後縣廢。梁置北譙郡,治陰陵故城。天監五年,徐州刺史王伯敖與魏元英戰於陰陵,敗績,既而魏圍鍾離,韋自合肥馳救,取直道,繇陰陵大澤,行值澗谷,輒飛橋以渡,即此。東魏亦為北譙郡治。後周郡縣俱廢。

閭城縣西北百十五里。相傳後魏主燾南侵時,築城於此,置西沛郡,後廢為閭城。又《濠梁志》雲:廢定遠縣,在今縣西南八十里。元至元中,始遷今治。舊城濠東西南各闊十丈,北闊二十丈,引北山澗谷水注之,歲嘗不竭。

○韭山縣東北四十里。山暖多韭,因名。上有石城,兵火時保聚處也,山下有洞穴,澗水嘗流不竭。○大橫山,在縣東七十里,以橫界於東南而名,山上有石壘城。又皇甫山,亦在縣東七十里,俗傳有皇甫將軍屯兵於此,山因以名。

橫澗山在縣西北七十里。上有石累城及澗泉,兵火時,嘗屯禦於此。明太祖初起義兵,取橫澗山,遂入滁陽。又縣境有豁鼻山、妙山、洪山,皆元末鄉里豪傑聚眾結寨處。○槎牙山,亦在縣西七十里,以山勢Лヴ而名。又縣東四十里有銀嶺,舊有銀冶。

○池河在縣南六十里。源出廬州府巢縣,流入境內,凡百四十里,東北注於淮,其入淮處,亦謂之池口。《水經註》:池水東北徑東城縣故城南,又東北徑二山間,又東北入淮,為池口也。

洛河在縣西九十里,西北流入懷遠縣界。《志》云:縣有青河澗,洛水出焉。《水經註》:洛水上承苑馬塘,亦即淝水之支流也,苑馬塘蓋與壽州之勺陂相近。

○馬丘聚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亦曰藍柵城。《後漢書》當塗有馬丘聚,徐鳳反於此,《志》以為即此地也。今亦名馬丘城。○越家坊,在縣東南八十里。宋紹興六年,劉猊率眾寇定遠,欲趣宣化,犯建康,楊沂中自泗州趣濠州,與猊遇於越家坊,敗之。

藕塘鎮縣東六十里。宋紹興六年,劉猊為楊沂中所敗,欲西趣合肥,至藕塘,沂中復遇之,猊據山立陣,矢下如雨,沂中急擊之,猊眾潰亂。又紹興十一年,金人圍濠州,劉馳救,軍於藕塘。《宋會要》:乾道初,濠州移治藕塘鎮。嘉定四年,城定遠州,復還舊治。○張橋驛,在縣南四十里,路達合肥。又池河驛,在縣東六十里,路出滁州。

五河縣府東北百十里,東至泗州百五十里,北至虹縣九十里,東北至邳州宿遷縣二百五十里,本泗州五河口。宋端平二年,金亡遺民來歸,置隘使屯田。咸淳六年,置安淮軍及五河縣於此,以五水交流而名也。元廢軍,縣屬臨濠府。至元十七年,改屬泗州。明初改今屬。編戶二十五里。

○安淮城在縣治北二里澮河北岸。宋所置安淮軍城也,俗謂之故軍城,亦曰五河城。淳四年,呂文德敗蒙古兵於五河,復其城,即此。今置安淮驛,在縣北一里澮河南岸。

○淮河在縣東一里。自臨淮縣東北流經此,又東入泗州境。《志》云:縣城南一里有金剛嘴,形長而銳,為淮Й之障蔽。

澮河在縣西北二里。其上流自河南永城縣流經宿州境,又東南入縣境,經縣治南入於淮。或謂之渙水,蓋渙水與澮水合流也。五代周顯德四年,圍唐濠州,唐有水軍在渙水東,欲救濠,週主自將水陸兵擊之,大破唐兵於洞口。洞口,見盱眙縣浮山。

沱河在縣治西北一里。源出宿州東南之紫葶湖,歷靈壁、虹縣,流入境,又東流入於淮。○河,在縣治東南二里,縣南一里有南湖,匯眾流而成,流為河,亦東流入於淮。

潼河縣東北四十里。亦自虹縣流入,經縣東北二里,通於沱河,東流入淮。已上所謂五河也。《志》曰:五河交會處,在縣東二里,謂之五河口。

○上店在縣西五十里澮河南岸,有上店巡司戍守。又縣治北一里澮河南岸,有安淮驛。萬曆中俱革。上店東十里為上店渡,亦澮河渡口也。

虹縣府東北百七十里。東南至泗州二百二十里,北至邳州睢寧縣九十里,西至宿州靈壁縣七十里。漢置夏丘縣,屬沛郡。後漢屬下邳國。晉因之,後廢。東魏武定六年,復置夏丘縣,屬臨潼郡。後齊因之,兼置夏丘郡,尋置潼州。後周改州曰宋州,縣曰晉陵。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州廢,復改縣曰夏丘,屬泗州。大業初,屬下邳郡。唐初屬仁州,改置虹縣。貞觀八年,仍屬泗州。元和四年,移宿州治此,尋復舊,以縣屬宿州。宋因之。紹興四年,復改屬泗州。尋沒於金,仍屬泗州。元因之。明初,改今屬。有土城周三里,編戶十六里。

○夏丘城縣東一里。漢縣治此。相傳堯封禹為夏伯,此其故邑也,縣因以名。東晉初廢。東魏復置夏丘縣於今治。後齊置夏丘郡,尋移置潼州於此。陳大建六年,將軍樊毅克齊潼州,是也。後周為宋州治。隋亦曰夏丘縣。唐武德四年,分置虹縣於古虹城。六年,廢夏丘縣。貞觀六年,移虹縣治焉,即今縣也。

虹城在縣西七十里。《晉書•地道記》:《左傳》昭八年,大於紅,即此。誤也。漢曰<工蟲>縣,屬沛郡。後漢屬沛國。晉因之,後廢。後魏為戍守處。齊建武四年,魏主宏侵沔北,徐州刺史裴叔業引兵攻魏虹城,以分其勢。亦曰絳城,音轉耳。陳大建五年,吳明徹等克淮南,絳城來降,即此。唐復置虹縣,移於今治。

取慮城縣北百二十里。漢縣,屬沛郡。《輿地誌》:取慮,讀曰秋閭。後漢改屬下邳國。初平四年,曹操攻陶謙於郯,不克,還攻取慮。睢陵、夏丘,皆屠之。晉仍屬下邳國。後魏亦曰取慮縣,置臨潼郡。《水經註》:城臨潼水,因名。梁大通初,將軍成景雋拔魏臨潼,因置潼州於此。大清初,東魏將慕容紹宗大敗梁軍於彭城,進圍潼州,刺史郭鳳棄城走。魏收《志》:梁置潼州。武定七年,改置睢州,治取慮城,是也。後齊廢州,又以取慮縣併入睢陵。今見盱眙縣夏丘。○晉陵城,在縣西北八十里。魏收《志》:臨潼郡治臨潼城。孝昌中,為梁所陷。武定六年,改置晉陵縣,為臨潼郡治。後齊改郡曰潼郡,以睢州併入焉。後周復改夏丘曰晉陵,而以晉陵併入。《志》云:今潼郡城,在靈壁縣東北七十五里。蓋壤相接也。

僮城在縣西北七十里。漢縣,屬臨淮郡。後漢屬下邳國。明帝封沛獻王子嘉為侯邑。晉亦曰僮縣。宋、齊仍屬下邳郡。後魏因之。梁普通五年,徐州刺史成景雋拔魏僮城,是也。後周廢,唐為虹縣之僮城鎮。宋因之。元以後,割屬靈壁縣。《金志》:元光初,議於靈壁縣僮城鎮設倉都監,監支納時,開長直瀆,繇萬安湖舟運入汴至泗,以貯粟也。或曰:僮城鎮,《金志》本作僮郡鎮。蓋即高齊所置僮郡,而非僮縣雲。

○平山縣北三十五里。山勢平衍,因名。又秦橋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山南五里有秦橋,為往來通道。又鹿鳴山,在縣西三十五里。

朱山縣東北四十里。上有聖水,泉甘而冽,雖旱不涸。又東北二十里有赤山。

○汴河在縣治南。自靈壁縣流入境,又東流經此,至泗州入淮。宋熙寧八年,都水丞侯叔獻言:舊開汴渠,自泗州至南京,皆通利,惟虹縣東有礓石三十里餘不可疏浚,乞更開修。從之。今水流日堙,非複舊道矣。

潼河縣東南六十里。《志》云:縣有二潼河,南潼河出縣西之羊城湖,東南流,經萬安胡,至五河縣入淮;其北潼河,亦出縣西,東北流,經白鹿湖,合於睢寧縣之小河。○沱河,在縣西。其上源自靈壁縣東南流,入縣境,亦謂之北沱河,河南又有南沱河,合流而入五河縣境。

蘄水在縣東。自宿州廢蘄縣流入界,又東北流,合於睢寧縣之睢水。縣東又有淒河、新河,俱南接汴河,東北流,入宿遷縣界,注於泗水。

蒲姑陂在縣北。杜預曰:取慮縣東有蒲姑陂。《左傳》昭十六年,齊伐徐,至於蒲隧,即此陂也。○廣濟新渠,在縣東百十里。唐開元二十七年,採訪使齊浣開,自虹至淮陰北十八里入淮,以便漕,既成,湍急不可行,遂廢。《浣傳》雲:以淮至徐城險,鑿渠十八里,入清水以利漕,人稱其便。似非實錄。

○婁亭在縣東北。杜預曰:僮縣東南有婁亭。《春秋》僖十四年,楚人敗徐於婁林,即此。僮蓋春秋時徐地也。○樂安鄉,亦在廢僮縣界。成帝初,匡衡封樂安侯,食邑於此。

垓下聚縣西五十里。孔穎達曰:垓下是高岡絕岩,今猶高三四尺,其聚邑及堤,皆在岩側,因取名焉。漢五年,項王軍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處也。

附見:

皇陵衛府西南十二里皇陵城中,洪武二年置。又長淮衛,在府西北三十里長淮關,亦洪武中置。《志》云:府城中有中都留守司及留守中、左二衛。又有鳳陽衛及中、左二衛,曰鳳陽三衛,並置懷遠衛,俱屬留守司。

英武衛在定遠縣北四十五里。又縣東北五十里有飛熊衛。俱洪武十一年置。

洪塘湖屯田千戶所在府東北四十里,亦洪武十一年置,屬留守司。

壽州[編輯]

壽州府西一百八十里。東南至廬州府百七十里,南至廬州府六安州二百里,西南至可南光州四百二十里,西北至亳州四百里。

春秋時,六蓼國地。戰國時屬楚,名曰壽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為秦所敗,徙都壽春,仍名曰郢,即此地也。秦為九江郡。漢初為淮南國按漢初封黥佈為淮南王,都六。十一年,始封子長為淮南王,都壽春。武帝復為九江郡。後漢因之,兼置揚州治焉袁術為曹操所敗,奔九江,尋僭號,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魏曰淮南郡,仍置揚州為重鎮。西晉因之平吳後,揚州治建康。惠帝末,復治壽春。南渡後,又治建康。東晉初,亦曰淮南郡,仍為重鎮。宋為豫州治。永初二年,分淮西為豫州,寄治壽春。齊因之,亦為重鎮。後魏曰揚州。梁復曰豫州太清元年,以懸瓠為豫州,壽春為南豫州。東魏、北齊復為揚州,陳復為豫州,後周又為揚州,皆治此。隋開皇九年,改置壽州開皇八年,置淮南行台於壽春,將伐陳也。煬帝改為淮南郡。唐復為壽州。天寶初,曰壽春郡。乾元初,復為壽州。楊吳為忠正軍,南唐為清淮軍。周世宗顯德四年,取壽州,復曰忠正軍,徙治下蔡《舊五代史》:唐明宗天成二年,升壽州為忠正軍。長興二年,又為昭信軍。宋白曰:天成初,升壽州為順化軍,蓋皆遙領也。宋仍為壽州亦曰壽春郡忠正軍。政和六年,升壽春府。乾道三年,改為安豐軍《宋志》:紹興十二年,升安豐縣為軍,罷壽春府為壽州。三十二年,復為府,安豐軍隸焉。乾道三年,改壽春府為安豐軍,還治壽春。元為安豐路至元十四年,改宋安豐軍為路。明年,降為散府。十六年,復為路。明初復曰壽州,以州治壽春縣省入編戶四十三里,領縣二。今仍舊。

州控扼淮潁,襟帶江沱,為西北之要樞,東南之屏蔽。漢伍被謂淮南王,南收衡山衡山國,今六安州以西南,以擊廬江廬江國故地,在今池州府以西南,有尋陽之船漢尋陽縣,在今湖廣蘄州東,守下雉之城下雉,見湖廣興國州,結九江之浦,絕豫章之口豫章口,蓋即今江西之湖口,強弩臨江而守,以禁南郡之下,東收江東會稽,南通勁越,猶可屈強江淮間。自魏晉用兵,與江東爭雄長,末嘗不先事壽春。及晉遷江左,而壽春之勢益重。元帝時,應詹曰:壽春一方之會,遠振河洛之形勢,近為徐、豫之藩鎮,宜綏集流散,專事農桑。成帝時,壽春入於後趙,朝議欲攻取之,蔡謨曰:壽陽城小而固,自壽陽至琅邪,城壁相望,其間遠者才百餘里,一城見攻,眾城必救,賊之郵驛,一日千里,河北之騎,足以來赴,夫以白起、韓信、項籍之勇,猶發梁焚舟,背水而陣,今欲停船水渚,引兵造城,前對堅敵,顧臨歸路,此兵法所忌,若進攻未拔,北騎卒至,懼桓子不知所為,而舟中之指可掬也。乃止。簡文帝初,袁真以壽春叛。伏滔著《正淮論》曰:壽陽東連三吳之富,南引荊、汝之利,北接梁、宋,平途不過七百,西援陳、許,水陸不出千里,外有江、湖之阻,內有淮、肥之固,龍泉之陂,良田萬頃,舒、六之貢,利盡蠻越。是也。齊高帝謂壽春賊之所衝,宜深為之備。北魏源懷言:壽春去建康不過七百里,乘舟藉水,倏忽可至考壽春陸路至建康不過四百七十餘里,水路北繇淮水,南出肥水,皆千五百餘里,而至建康。源懷之言,蓋酌水陸之中也。南北朝時,壽春皆為重鎮。隋欲並陳,亦先屯重兵於此。唐時江淮有變,必以壽春為襟要。楊氏據淮南,壽州之防尤重。南唐堅守壽州,以抗周師,周兵雖屢勝,略有滁、和、光、舒、蘄之境,東克揚州,而壽州未下,諸州卒不能固也。及顯德四年,攻克壽州,而淮、泗已東,次第風靡矣。宋開寶五年,將有事江南,其臣林仁肇密請於其主,欲假精兵自壽春徑渡,復江北舊境,彼縱來援,臣據淮御之,勢不能敗。江南主不從。及宋室南渡,亦首推壽州為雄郡。呂氏祉曰:淮西建康之屏蔽,壽春又淮西之本源也。壽春失,則出合肥擾歷陽,建康不得安枕矣。故李延壽以為建業之肩髀,蕭子顯以為淮南之都會《南齊志》:壽春,淮南一都會,地方千里,有陂澤之饒,良有以也。真氏德秀曰:有安豐之屏蔽,則敵不得以犯合肥。周氏必大曰:自晉至宋,壽陽皆為重鎮,寇少至,則淮、泗諸郡堅守,以待救援,大至,則發民而歸壽陽。蓋壽陽不陷,敵雖深入,終不能越之而有淮南。謝玄肥水之戰,卻苻秦百萬之師。劉仁瞻堅壁自守,周世宗攻之,三年不能下。壽春之形勢,亦可見矣。

○壽春廢縣即今城也。秦置縣。漢五年,劉賈南渡淮,圍壽春,即此。尋為九江郡治。後漢建武五年,幸壽春,尋為揚州治。後漢末為袁術所據,曹操得之,以為重鎮。魏甘露二年,諸葛誕據壽春,文欽自吳馳救,誕尋以猜疑殺欽,欽子鴦虎將兵在小城中,逾城走,既而城陷,誕將麾下突小城欲出,見殺,蓋壽春有大小二城也。晉自渡江後,壽春尤為重鎮。咸和三年,祖約以壽春叛,其部將潛以城降於後趙。永和五年,趙將王浹以城來歸,遣陳逵據壽春,既而褚裒自彭城退師,逵焚積聚,毀城遁還。太和四年,袁真復以壽春叛降燕,真尋卒,子瑾繼之。明年,桓溫遣兵攻壽春,克其南城,瑾尋敗滅,孝武改曰壽陽。元熙初,劉裕移鎮壽陽。《通典》:壽州羅城,楚考烈王築;子城,宋武帝移鎮時築。《廣記》雲:壽陽城中有二城,一曰相國城,劉裕伐長安時築;一曰金城,壽陽中城也。自晉以來,中城率謂之金城,按曹魏時已有小城,則裕所築者,相國城也。齊建元初,魏人南侵,遣薛虎子等分道出壽陽。二年,魏拓跋嘉與劉昶寇壽陽,豫州刺史垣崇祖欲治外城,諸將以郭大難守,欲退保內城,崇祖不可,魏師敗卻。永明十一年,魏人議南寇,大積馬芻於淮、泗間,詔崔慧景為豫州刺史,鎮壽陽以備之。隆昌初,蕭鸞以蕭衍為寧朔將軍,戍壽陽,密防慧景也。建武二年,魏人南寇,詔沈文季守壽陽,以拒魏師。永元二年,豫州刺史裴叔業以壽陽降魏,魏置揚州刺史,鎮壽陽。梁普通五年,豫州刺史裴邃自合肥襲壽陽,克外郭,魏長孫稚禦卻之。六年,復攻壽陽,敗魏軍。七年,時淮堰水盛,壽陽城幾沒,乃復遣夏侯等攻壽陽,壽陽降,復置豫州。太清二年,侯景襲入壽陽,尋作亂,留兵守壽陽,帥輕騎東掩建康,合州刺史蕭範遣兵攻壽陽,克其羅城,攻中城,不克而退,範復益兵攻之。三年,景將王顯貴以壽陽降東魏。陳大建五年,吳明徹攻齊壽陽,齊王琳等保壽陽外郭,明徹急攻之,城潰,齊兵退據相國城及金城,明徹堰肥水灌城,遂克之。自後周至南唐,州郡皆治此。五代周克壽州,移州治下蔡,壽春縣屬焉。宋初因之。紹興十六年,改屬安豐軍。三十二年,還屬壽春府。乾道三年,改壽春府為安豐軍,移治壽春。元安豐路亦治此。明初省。今州城周十三里有奇。《一統志》:州西四十里有壽春故城,相傳楚壽春蓋治此。又州東一里有諸葛城,相傳諸葛誕所築。

下蔡城州北三十里,古州來也。《左傳》成七年,吳入州來。昭四年,楚然丹城州來,以備吳。十二年,楚子狩於州來。十三年,吳滅州來。十九年,楚城州來。二十三年,吳人伐州來。自是遂為吳地,季札始邑於延陵,後邑於此,故曰延州來季子。哀二年,蔡昭侯自新蔡遷於州來,謂之下蔡,蓋為吳所遷也。漢置下蔡縣,屬沛郡。後漢屬九江郡。晉屬淮南郡。昇平三年,謝石軍下蔡,帥眾入渦、潁,以援洛陽,旋潰還。南北朝時,皆為戰爭要地。齊建元二年,魏人南侵,分遣其將賀羅出下蔡。三年,魏攻壽陽,垣崇祖擊卻之,恐魏人復寇淮北,乃徙下蔡戍於淮東。既而魏師聞其內徙,果平其故城,崇祖引兵渡淮,擊破之。建武二年,魏置下蔡郡,自是常以重兵戍守。梁天監十四年,魏將崔亮攻趙祖悅於硤石,亮遣崔延伯守下蔡,延伯與別將伊甕生夾淮為營,取車輪去輞,削銳其幅,兩兩接對,揉竹為ㄌ,連貫相屬,並十餘道,橫水為橋,兩頭施大鹿盧,出沒隨意,不可燒斫。既斷祖悅走路,又令戰船不通,硤石遂下。酈道元曰:淮水自夾石北徑下蔡故城東,淮之東岸又有一城,曰下蔡新城,二城對據,翼蔽淮濱。杜佑曰:梁於硤石山下築城以拒魏,即下蔡新城也。大通中,魏亂。梁得下蔡,改置汴州及汴郡,因亦名汴城。齊廢郡。隋仍為下蔡縣,屬潁州。唐武德四年,置渦州治焉。八年州廢,仍屬潁州。五代周顯德二年,圍唐壽州,徙正陽浮梁於下蔡,使張永德屯於此。唐將林仁肇以水陸軍援壽春,欲焚下蔡浮梁,不克,為周兵所敗。時永德為鐵綆千餘尺,距浮梁千餘步,橫絕淮流,係以巨木,繇是唐兵不能近。未幾,唐人復以水軍攻下蔡,永德擊敗之。三年,週主敗唐兵於紫金山,分兵守諸寨,還下蔡,發陳、蔡諸州丁夫築下蔡城。四年,壽州降,遂徙治下蔡。宋亦為壽州治,後又改州為壽春府,時亦謂下蔡為北壽春,而壽春縣為南壽春。紹興六年,楊沂中等敗劉猊於藕塘,追至南壽春而還,此即壽春縣也。十一年,兀術陷壽春,乃渡淮,陷廬州,此壽春即下蔡城也。乾道三年,改置安豐軍於壽春縣,下蔡縣屬焉。元因之,元末,江淮多故,下蔡縣始廢。《里道記》:下蔡西抵正陽鎮五十五里。林氏曰:下蔡,古州來也。吳之始圖楚也,爭巢、鍾離、州來三邑,蓋七十年而後取之,失淮繇失州來也。《志》云:州北三十里有蔡國城,即下蔡矣。今有下蔡巡司。

硤石城在州西北二十五里硤石山上。山兩岸相對,淮水經其中,相傳大禹所鑿,因於山上對岸結二城,以防津要。《水經注》:淮水過壽春北,右合肥水,又北徑山峽中,謂之硤石。三國魏甘露元年,諸葛誕據壽春,司馬昭遣王昶軍硤石以逼之。晉大元八年,苻堅大舉入寇,侵壽春。晉將胡彬赴援,聞城陷,因退保硤石。齊永元二年,裴叔業以壽陽降魏,東昏侯遣蕭懿進討,懿遣別將陳伯之溯淮西上,軍於硤石,以逼壽陽,為魏將傳永等所敗。梁天監十四年,趙祖悅襲魏西硤石據之,以逼壽陽,更築外城,徙緣淮之民,以實城內,魏將崔延伯攻之未下,魏復遣李平等水陸進攻,克其外城,祖悅出降。十五年,浮山堰成,淮水氾溢,魏揚州刺史李崇作浮橋於硤石戍間以備之。太清二年,侯景為東魏慕容紹宗所敗,自渦陽走硤石,濟淮襲壽春據之。陳大建五年,吳明徹等伐齊軍至硤口,克其北岸城,南岸守者棄城走,淮北諸城皆來降,硤口即硤石口也。唐武德七年,李世討輔公┙,渡淮拔壽陽,次硤石。《通釋》:硤石以淮水中流分界,在西岸者為西硤石,屬下蔡,在東岸者則屬壽春。杜佑曰:硤石東北,即下蔡城。是也。

馬頭戍城在州西北二十里,淮濱戍守處也。梁天監五年,取魏合肥,魏人守壽陽,於馬頭置戍,普通五年,梁取壽陽,亦置戍於此。太清二年,東魏慕容紹宗敗侯景於渦陽,景自硤石濟淮南奔馬頭,戍主劉神茂往侯景,遂導景襲壽陽,既而侯景以壽陽叛,西攻馬頭,東攻木柵,是馬頭在壽陽西也。或以為當塗之馬頭郡,誤矣。又馬頭東南有白捺城,又南有歐陽戍。普通二年,裴邃鎮合肥,勒兵欲襲壽陽,恐魏覺之,先移魏揚州刺史長孫稚雲:如聞欲修白捺城,此亦須營歐陽,設交境之備,稚謀於僚佐,楊侃曰:白捺小城,本非形勝,邃好狡計,恐有他意,移檄報之。邃不敢發。蓋梁取合肥,與魏壽陽對境,白捺、歐陽皆邊戍處也。木柵,胡氏曰:在荊山西。

安豐城州西南六十里,西去霍丘縣九十里。春秋時,六國地。漢置安豐縣,屬六安國。後漢建武中,封竇融為安豐侯,尋復為縣,屬廬江郡。三國魏置安豐郡。甘露二年,諸葛誕據壽春,討司馬昭,請救於吳,吳遣朱異率兵進屯安豐,為誕外援。晉安豐縣屬安豐郡。安帝時郡廢,縣屬弋陽郡。宋末,復置安豐郡治焉。齊因之。梁置陳留、安豐二郡。後魏亦置安豐郡。魏收《志》:揚州有安豐郡。又霍州有安豐郡,治洛步城。《水經注》:安豐,今為遷城郡治。章懷太子賢曰:宋齊間,安豐已雜入蠻境,故分析僑置,非止一城矣。今霍山縣西北亦有安豐故城。後齊因之。隋郡廢,縣屬壽州。唐因之。乾寧四年,朱全忠侵淮南,使其將葛從周以兗、鄆、曹、濮之師壁安豐,將趣壽州。是也。宋亦為安豐縣,屬壽州。紹興十二年,升為安豐軍,以六安、霍丘、壽春三縣隸焉。三十二年,安豐軍改屬壽春府。隆興二年,以軍使兼知安豐縣事。乾道三年,移置安豐軍於壽春縣,以安豐縣屬焉。元屬安豐路。明初廢。今為安豐鄉。《志》云:安豐縣東北五里有陳留廢城,梁置陳留郡及縣於此,隋廢。○都陸城,在安豐縣南。漢博鄉縣,元帝封六安繆王子交為侯邑,屬九江郡。王莽改曰揚陸。後漢省。魏諸葛誕據壽春,吳遣朱異帥諸將赴救,異留輜重於都陸,進屯黎漿,為魏將石苞等所敗,既而魏太山太守胡烈以奇兵襲都陸,盡焚異糧,異走還。胡氏曰:都陸或即此地。《晉書•地道記》:都陸在黎漿南。

安城縣城在州南。梁普通五年,豫州刺史裴邃攻壽陽之安城,既而馬頭、安城皆降。魏收《志》:梁置新興郡,治安城縣,即此。又魏昌城,在州東七里。梁天監十四年,浮山堰成,淮水氾漲,魏揚州刺史李崇築魏昌城於八公山東南,以備壽陽城壞。是也。○義昌城,在州西南。宋《永初郡國志》:安豐有義昌縣,晉末,嘗立郡。宋初廢為縣,尋併入安豐。

小黃城在州西。《寰宇記》:晉義熙十二年,置小黃縣,在安豐城西北三十里,或即黃城也。胡氏曰:下蔡在淮北,黃城在壽陽西。又西有郭默城,相傳晉咸和中,郭默嘗屯此。陳大建五年,吳明徹攻壽陽,別將魯天念克黃城。郭默城降,詔置司州於黃城,十一年,週韋孝寬侵淮南,分遣宇文亮攻黃城,拔之。十二年,魯廣達復克週之郭默城,是黃城與郭默城相近也。○蒼陵城,在州西北。《水經注》:淮水東流,與潁水會,東南徑蒼陵北,又東北流經壽春縣故城西。陳大建五年,吳明徹下壽陽,齊人遣兵援蒼陵,敗去。《地形志》壽春縣,故楚有蒼陵城。

○八公山州東北五里,肥水之北,淮水之南。相傳漢淮南王安與八公學仙於此,因名。亦謂之北山。三國魏甘露二年,諸葛誕據壽春,請救於吳,吳使文欽及全懌等馳救,魏王基等方圍城未合,文欽等從城東北,因山乘險,將其眾突入城,既而司馬昭敕基轉據北山,基不聽,築長圍固守,誕等敗亡。晉太元九年,苻堅南侵,謝玄御之於肥水,堅登壽陽城,望見八公山草木,皆以為晉兵。齊建武二年,魏主宏入寇,遣濟淮至壽陽,登八公山。梁天監十二年,壽陽久雨,大水入城,廬舍皆沒,魏揚州刺史李崇,勒兵泊於城上,水增未已,乃乘船附於女牆,城不沒者二板,將佐勸崇棄城保北山,崇不可。一名肥陵山,山之北麓與紫金相接。《唐六典》:淮南道名山曰八公山。

紫金山州東北十里。五代周顯德三年,圍唐壽州,久之不克。南唐援兵皆營於紫金山,週將李重進邀擊,大破之,奪其二寨,既而周主至下蔡,渡淮抵壽春城下,遂軍於紫金山南。四年,唐援兵益集,列十餘寨,與城中烽火相應,又築甬道抵壽州,欲運糧以饋之,綿亙數十里,週主命趙匡胤擊其先鋒寨及山北一寨,皆破之,斷其甬道,唐兵首尾不能相救,尋復擊其紫金山寨,大破之。宋紹興六年,劉豫分道入寇,遣其子麟率中路兵,繇壽春犯合肥,侄猊率東路兵,繇紫荊山出渦口,犯定遠,孔彥舟率西路兵,繇光州犯六安,紫荊即紫金也。《志》云:州北五里有連珠寨,紫荊山腰有石大路,遺趾尚存,即周世宗屯兵處。

硤石山州西北二十五里。夾淮為險,自古戍守要地,上有硤石城。詳見前。○青岡,在州西北三十里。晉太元八年,謝玄等敗苻堅於肥水,乘勝追擊,至於青岡。胡氏曰:青岡去壽春縣三十里。是也。

○淮水在州西北二十五里。自霍丘縣而東,經正陽鎮,潁水流合焉,謂之潁口。又東至壽州北,肥水流合焉,謂之肥口,亦謂之淮口。《史記》:秦始皇二十八年,於泗水中求周鼎,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渡處蓋在州北。晉咸和三年,祖約以壽春叛,約諸將陰與後趙通,趙將石聰等遂濟淮攻壽春,約兵潰走歷陽。齊建武二年,魏主入寇,濟淮至壽陽,又循淮而東,至鍾離。蓋淮水分南北之險,州實當其衝也。

肥水在州東北十里。自廬州府北流,經廢安豐縣境,又北流經此,折而西北,流十里,入於淮。胡氏曰:肥水在城北二里,舊引肥水交絡城中。故昔人每恃肥水為攻守之資。齊東昏侯永元二年,豫州刺史裴叔業以帝數誅大臣,心不自安,乃登壽陽城望肥水。陳大建五年,吳明徹攻壽陽,引肥水灌城。五代周顯德二年,攻南唐壽州,週主自營於肥水之陽,尋命士卒以方舟載炮,自肥河中流擊壽春城,又束巨竹數十萬,竿上施板屋,號曰竹龍,載甲士以攻之,會肥水暴漲,炮舟、竹龍,皆漂向南岸,為唐兵所焚。《志》云:今州有東肥河,自州城東北,西流十里入淮。西肥河在下蔡城西南十里,東流十里入淮,蓋源流斷續,故有東西之分耳。又有小史埭,在州城西北,即齊垣崇祖築肥堰以灌魏軍處,亦曰肥水堰。今詳見大川肥水。

潁水在州西北四十里。《漢志》:潁水出陽城縣陽乾山,東至下蔡入淮,是也。其入淮處,謂之潁尾。《左傳》昭十二年,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亦曰潁口。魏黃初五年,魏主丕御龍舟,循蔡潁浮淮如壽春,蓋自潁口入淮也。晉太元八年,苻堅入寇,使苻雄引軍三十萬,先至潁口。陳大建五年,吳明徹等攻壽陽,齊將皮景和赴救,屯於淮口,久之,渡淮去壽陽三十里而軍,壽陽為陳所拔,既而齊兵復至潁口,陳將樊毅擊走之。胡氏曰:景和自潁上出至淮而屯,淮口即潁口也。唐建中三年,李希烈阻兵淮西,江淮輸物留梗,詔徙餉道自潁入汴。元和十一年,置淮潁水道,以饋討淮西諸軍,楊子等院米皆自淮陰溯流至壽州,入潁口。五代周顯德三年,攻唐淮南,周師自閔河沿潁入淮。紹興三十一年,金亮南侵,詔淮西諸軍保潁口,蓋扼要之地也。詳見河南大川潁水。

淠水在州西七十里。源出六安州霍山中,入河南固始縣界,又東經霍丘縣,至州境北流入淮。《水經注》:淠水出廬江縣霍山,至安豐縣故城西北入於淮。唐乾寧四年,朱溫將葛從周攻壽州,為淮南將朱延壽等所敗,引還,淮南兵追至淠水,從周半濟,淮南兵擊之,從周僅免。

芍陂在安豐城南百步。亦曰安豐塘,亦曰期思陂。《淮南子》:孫叔敖決期思之水,灌雩婁之野。《意林》:孫叔敖作期思陂,而荊之土田贍。《水經註》:肥水東北徑白芍亭東,積而為湖,謂之芍陂,周百二十許裡,在壽春縣南八十里,陂有五門,吐納川流,西北為香門陂水,北徑孫叔敖祠下,謂之芍陂瀆。又北分為二水,一水東注黎漿,一北至肥水。《皇覽》:楚大夫子思造芍陂。崔實《月令》:叔敖作期思陂。《華夷對境圖》:芍陂週回二百二十四里,與陽泉大業陂,並孫叔敖所作,開溝引淠水,為子午渠,開六門,灌田萬頃。《通釋》:芍陂首受淠水,西自六安,北界騶虞石,東自濠州之南橫石水皆入焉。《後漢書•王景傳》:建初八年,徙廬江太守,郡界有故芍陂稻田,景驅率吏民,修起蕪廢,灌田可萬頃,繇是境內豐給。《魏志》:建安十四年,曹操軍譙,引水軍自渦入淮,出肥水,軍合肥,開芍陂屯田。蓋自芍陂上施水,則至合肥也。建安五年,劉馥為揚州刺史,鎮合肥,廣屯田,修芍陂、茹陂、七門、吳塘諸曷,以溉稻田,公私有積,歷代為利。後鄧艾重修此陂,堰山谷之水,旁為小陂五十餘所,沿淮諸鎮,並仰給於此。《吳志》:赤烏四年,全琮略淮南,決芍陂,魏將王凌與琮戰於芍陂,琮敗還。晉初,吳丁奉、諸葛靚皆出芍陂攻合肥。又劉頌為揚州,亦修治芍陂。永和八年,謝尚與苻秦將苻雄戰於許昌,敗奔淮南,姚襄送尚於芍陂。九年,姚襄自淮南進據芍陂,尋徙屯於盱眙。伏滔曰:龍泉之陂,良疇萬頃,謂芍陂也。宋元嘉七年,長沙王義欣為豫州刺史,鎮壽陽,芍陂久廢,義欣修治堤防,因舊溝引淠水入陂,溉田萬餘頃,無復旱災。齊建元二年,豫州刺史垣崇祖修理芍陂屯田。隋開皇中,趙軌為壽州長史,芍陂舊有五門堰,軌更開三十六門,灌田五千餘頃。唐上元中,亦於壽春置芍陂屯田。《元和志》:芍陂週三百二十四里,徑百里。宋熙寧中,嘗議修治。元至元二十一年,江淮行省言:安豐芍陂,可溉田萬頃,若立屯開耕,實為便益。從之,於安豐立萬戶府,屯戶一萬四千八百有奇,後廢。夫芍陂,淮南田賦之本也,曹公置揚州郡縣,長吏開芍陂屯田,而軍用饒給。齊、梁間,皆於芍陂屯田,而轉輸無擾,乃棄而不事,何歟?期思,見河南固始縣。芍,讀作鵲。

大漴陂在下蔡城西北百二十里。《玉海》:下蔡西北六十里有黃陂,八十里有雞陂,東北八十里有湄陂。皆隋末廢,唐復置,溉田數百頃。○永樂渠,在安豐城東北十里。唐廣德二年,宰相元載置此,以溉高原之田。大歷十三年廢。

橫塘在州東。《水經注》:肥水入芍陂,又北,右合閻潤水,積為陽湖,陽湖水西北徑死亭,南為橫塘西注。宋泰始二年,豫州刺史殷琰據壽陽,以應晉安王子勳尋陽之師,遣將劉順等據死虎築壘,以拒劉π之兵。又遣杜叔寶逆糧於死虎,劉π遣將呂安國等間道出順後,於橫塘抄之,叔寶敗走。又尉升湖,舊《志》:在州南。北魏主恪延昌初,壽春大水,揚州治中裴絢帥城南民泛舟南走,避水高原,因以眾叛,刺史李崇討擒之,還至尉升湖,絢投水死。

八疊灘在州西北淮水旁。宋開禧二年,金僕散揆等寇潁壽,至淮,遣人密測淮水,惟八疊灘可涉,即遣將揚兵下,蔡聲言欲涉,守將何汝厲乃悉眾屯花靨以備之,揆遣賽不等潛師渡八疊,駐於南岸,官軍駭潰,揆遂奪潁口,下安豐軍及霍丘縣,進圍和州。又黃口灘,在州西北。宋嘉定十一年,金人犯安豐軍黃口灘。蓋皆濱淮要地也。

○死虎壘在州東四十餘里。宋泰始二年,豫州刺史殷琰遣將劉順等東據宛塘,築四壘以拒劉π。《通典》曰:宛塘,死虎之訛也。齊永元三年,裴叔業以壽陽降魏,詔蕭懿討之,懿屯小峴,遣裨將胡松、李居士帥眾屯死虎,即此也。《水經註》:肥水合閻潤水,積為陽湖,自塘西北徑死亭,即殷琰將劉順築壘處。是又名死也。

正陽鎮在州西六十里。淮水流出潁、壽之間,夾淮有東、西正陽鎮,東正陽屬壽州故安豐縣界,西正陽屬潁州潁上縣界。唐天二年,朱全忠侵淮南,自光州至壽州,壽州人堅壁清野待之,全忠欲圍之,無林木可為柵,乃退屯正陽,渡淮而北。漢乾元年,南唐兵渡淮攻正陽,周顯德二年伐唐,李等為浮梁,自正陽濟淮,敗南唐兵於壽州城下。三年,唐將劉彥貞趨救李,慮正陽浮梁為彥貞所斷,乃焚其芻糧,退保正陽,彥貞聞之喜,引兵輕進,直抵正陽,週將李重進度淮,逆戰於正陽東,大破之,既而周主至正陽,進次壽州城下。四年,周克壽州,南唐林仁肇謂其主曰:願假臣兵數萬,直抵壽春,分據正陽,收復淮甸。蓋淮濱之津要也。今西正陽有劉備、關羽二城,與潁州接境。《元史》:至元九年,董文炳築兩城於正陽,以遏宋兵。十年,宋將來爭,霖雨淮漲,舟師薄城,文炳病劇,子士選擊卻之,即此。後人訛為劉關所築。《輿程記》:東正陽商眾所聚,西正陽土著所居。向來每歲委官收船料,以給鳳陽高牆之費。

趙步在州東北,淮河北岸。朱梁乾化三年,遣王景仁侵廬、壽,淮南將徐溫等遇於趙步,卻之,復戰於霍丘,梁兵敗去。周顯德四年,週主自將略淮南,自下蔡軍於趙步,大破唐兵於紫荊山,餘眾沿淮東走,週主自趙步將騎數百,循北岸追之,諸將以步騎循南岸迫之,水軍自中流而下,唐兵奔潰。胡氏曰:趙步南直紫金山。是也。王像之曰:趙步在淮河北岸,水濱泊舟之地,土人坎岸為道以上下,謂之步,趙步,以趙氏居此而名。今自壽春花靨鎮,沿淮東下百餘里,即趙步灘。又東徑梁城灘,北齊及梁控扼之地也,在淮水中。又東二十五里至洛河口。○花靨鎮,在州西北二十五里,相傳以宋武帝女壽陽公主而名。宋紹興二年,廬壽鎮撫使王亨收復安豐軍之花靨鎮。鎮蓋州境戍守要地。

來遠鎮在州西南。周顯德二年,李攻唐壽州不克,唐將劉彥貞馳救,至來遠鎮,距壽州百里,又以戰艦數百艘趨正陽,為攻浮梁之勢,李懼,退保正陽。《九域志》:壽州安豐縣有來遠鎮。胡氏曰:來遠鎮近東正陽,西至淠河十里。《五代史》作距壽州二百里,誤也。○山口鎮,在州東,五代周顯德三年,敗南唐兵於壽州城下,前鋒將白延遇復敗唐兵於山口鎮。四年,劉重遇奏殺紫金山潰兵三千人於壽州東山口,蓋即山口鎮也。又上窯鎮,亦在州東。周顯德三年,李奏敗南唐兵於此。亦作上窯。

黎漿亭在州東南。《水經注》:芍陂瀆水東注黎漿水,水東經黎漿亭南,又東注肥水,謂之黎漿水口。吳朱異救諸葛誕於壽春,進屯黎漿。又梁普通五年,裴邃拔荻城,又拔甓城,進屯黎漿。七年,梁主以淮堰水盛,壽陽城幾沒,遣郢州刺史元樹等自北道攻黎漿,豫州刺史夏侯自南道攻壽陽。是也。荻城、甓城,蓋是時壽陽、合肥間沿邊戍守處。

尉武亭在州北。宋元嘉二十七年,遣軍北伐,豫州部將劉康祖進逼虎牢,繼而諸軍敗退,魏主燾遣兵分道深入,使拓跋仁自洛陽趨壽陽,仁拔懸瓠項城而進,宋主詔康祖還守壽陽,至尉武,去壽陽數十里,為仁所追及,康祖戰死,時南平王鑠鎮壽陽,復遣其將王羅漢守尉武,魏人攻拔之。

雞備亭在安豐故城西南。《左傳》昭二十三年,吳敗頓、胡、沈、蔡、陳、許之師於雞父。杜預曰:安豐南有雞備亭,即雞父也。○棲賢寺,在州西北。梁天監三年,魏使蕭寶寅都督東揚等三州,屯東城。寶寅至汝陰,東城已為梁所取,乃屯壽陽棲賢寺,是也。

石橋在州西北。晉太和六年,袁瑾據壽春,求救於苻秦,秦苻堅等赴救,桓溫遣桓伊、桓石虔等擊敗之於石橋。胡氏曰:石橋在肥水北。○肥橋,在城北肥水上。《五代史》:周顯德三年,行視水寨,至肥橋。《志》云:橋在州西北十里,近肥口。今置壽春驛於此。又有新站驛,在州西北十里,路出潁州。又北爐巡司在州東九十里,正陽巡司在州西六十里。

霍丘縣州西南百二十里,南至六安州百八十里,西至河南固始縣百四十里,北至潁上縣七十里。《志》云:周成王時,霍叔遷於此,縣因以名。春秋時為蓼國地,戰國時為楚地。漢置松滋縣,屬廬江郡。後漢省入安豐縣。晉復置松滋縣,屬安豐郡。宋齊因之。梁為安豐郡治。後魏仍屬安豐郡。東魏縣廢。隋開皇十九年,改置霍丘縣,屬壽州。唐武德四年,置蓼州於此。七年,州廢,仍屬壽州。縣城周不及二里,今廢。編戶十二里。

○松滋城在縣東十五里。漢縣治此,屬廬江郡。昭帝封六安共王子霸為侯邑。後漢縣省。三國魏復置,屬安豐國。晉咸和中,置松茲郡,尋復為縣。宋仍屬安豐郡。齊因之,後廢。唐初,亦嘗置松滋縣,屬蓼州,旋廢入霍丘縣。五代梁開平二年,遣亳州將寇彥卿侵淮南,襲霍丘,為土豪朱景所敗,即今縣也。○義成廢縣,在縣北四十里。漢縣,屬沛郡。後漢屬九江郡。東晉初,僑置於此,改屬淮南郡,尋廢。

成德城在縣東南。漢縣,屬九江郡。後漢因之。魏晉屬淮南郡,後廢。《水經注》:肥水過九江成德縣西北,入芍陂,又北右合閻潤水。是也。○狄城,在廢成德縣南,即荻丘也。《水經註》:肥水自荻丘過成德縣西,南北朝時,置戍守於此,謂之荻城。亦曰狄城。梁普通五年,裴邃自合肥拔狄城,又拔甓城,二城蓋相近也。《魏書》:世宗時,李神為陳留太守,領荻丘戍主。《地形志》揚州有陳留郡,治浚儀,蓋皆僑置。《隋志》安豐有梁陳留郡,隋初廢。

雩婁城在縣西南八十里。《春秋》襄二十六年,楚人侵吳及雩婁。昭五年,楚使沈尹射待命於巢,遂啟疆待命於雩婁,以備吳是也。漢為縣,屬廬江郡。晉屬安豐郡。劉宋元嘉二十五年,置邊城左郡,領雩婁等縣。齊改屬安豐郡。梁改置西邊城郡,領雩婁縣。後魏因之。後周廢。又史水廢縣,在縣北。宋元嘉二十五年,以豫州蠻戶置縣,屬邊城左郡,蓋以史河為名。齊改屬安豐郡。梁復屬邊城郡。後魏因之。魏收《志》:邊城郡治麻步山,領史水一縣。後齊廢入雩婁縣。又開化廢縣,在雩婁縣西南。亦宋元嘉中置,屬邊城左郡。齊屬安豐郡。梁復故。後魏屬西邊城郡。後齊省。唐武德四年,復置開化縣。貞觀初,省入盛唐縣。

安風城縣西南二十里。漢縣,屬六安國。後漢初,以安豐、陽泉、蓼、安風四縣,封竇融為安豐侯。《郡國志》:安風侯國屬廬江郡,三國魏置安豐郡,治安風縣,正元二年,毌丘儉舉兵壽春,進屯項,司馬師遣豫州刺史諸葛誕自安風向壽春。是也。晉仍為郡治,後省。杜佑曰:霍丘城北有安風津,曹魏安風都尉理,母丘儉敗走安風津見殺處也。或訛風為豐。《水經註》:淮水過安豐東北,又東為安豐津,水南有城,故安豐都尉治,後立霍丘戍於此。梁天監二年,廬江太守裴邃克魏霍丘城。此霍丘也,隋因以名縣。

蓼縣城在縣西北,接固始縣界。古蓼國,皋陶之後封此。《春秋》文五年,為楚所滅。漢置蓼縣,高祖封孔裒為侯邑,尋屬六安國。後漢屬廬江郡。晉屬安豐郡,後廢。宋泰始二年,龐孟蚪以司州兵應晉安王子勳,因救殷琰於壽陽,進至弋陽,劉π遣呂安國迎擊之於蓼潭,大破之。《水經註》:決水經蓼縣故城,東灌水會焉。所謂蓼潭,當是其處。

陽泉城在縣西九十里。漢縣,屬六安國。後漢屬廬江郡。靈帝封黃宛為侯邑。三國魏為廬江郡治。晉因之,後廢。後魏又嘗僑置汝陽縣於陽泉城,尋廢。《志》云:縣西有決口戍。梁普通中,於決水東陽泉古城置,後改為臨水縣,其旁有臨水山,皆以臨決水而名。《廣志》:陽泉縣有陽泉湖。

陽石城在縣東南,亦曰羊石。梁天監二年,後魏以降將陳伯之為江州刺史,屯陽石。四年,楊公則出洛口,別將薑慶真與魏戰於羊石,不利,公則退保馬頭。五年,廬江太守裴邃克魏羊石城,進克霍丘。胡氏曰:羊石城在廬江西北,霍丘東南,洛口見懷遠縣。

義州城在縣西南。梁普通二年,義州刺史元僧明及邊城太守田官德舉州降魏,魏拜僧明為西豫州刺史,官德為義州刺史。既而梁遣裴邃討僧明,深入魏境,從邊城道出其不意,魏所署義州刺史封壽據檀公峴,邃擊降之。《水經注》:雩婁南大別山,俗名為檀公峴,安豐故城,即邊城郡治也。蓋義州本蠻州,在故雩婁縣界,後移置於光州定城郡雲。

○大別山縣西南八十里,接河南固始縣界。《漢志》:在安豐縣南,以為即禹貢之大別。酈道元曰:大別山俗謂之檀公峴,巴水出焉。一名巴山,又名下靈山,決水亦出於此。又名分水山。《唐六典》:江南道名山之一,曰大別。《紀勝》雲:大別山一名安陽山,以漢安豐縣在山東北,陽泉縣在山西北也。巴水,今見湖廣黃州府。

長山在縣西八十里。有三山相連,曰南長山、北長山、中長山。又西十里曰臨水山,山西帶史河,因名。其相近者為高祖山,接固始縣界,相傳漢高追項羽時過此,因名。

九仙山在縣南百里。又南百里有三尖山,以山峰鼎峙也。又南百里曰望到山,山形峭拔,遙望似近,而行實難到,亦曰望到嶺。

東陵在縣西。《漢志》廬江郡注曰:金蘭西北有東陵鄉,灌水出焉。梁天監五年,韋克合肥,諸軍進至東陵,有詔班師去魏城既近,身乘小輿殿後,全軍還合肥。姚思廉《梁書》:時魏守甓城,去東陵二十里。東陵蓋鄉名也。《水經註》:東陵鄉大蘇山,灌水所出,在廬江金蘭縣西北,即此東陵矣。大蘇山,今見河南商城縣。

○淮水在縣北三十里。自潁州流入境,又東北接潁上縣界。唐天二年,朱全忠侵淮南,自潁州濟淮,軍於霍丘,遣將圍壽州,不克而還。五代梁乾化三年,王景仁侵吳、廬、壽,還渡淮,吳霍丘將朱景潛移其所表之津,置於深淵,梁軍望表而涉,溺死甚眾。《五代誌》:淮自霍丘以上,西盡光州。南唐時,每冬淮水淺涸,常發兵戍守,謂之把淺。周顯德初,南唐壽州監軍吳廷詔,以為疆場無事,坐費資糧,悉罷之。清淮節度使劉仁瞻上表固爭,不能得,既而周軍來伐,備不及設矣。又新河,在縣北二十里,淮水支流也。宋宣和以前,不通舟楫。建炎後,湍流沖激,河流漸大,東北合於淮河。

灌水在縣西四十里,源出大蘇山。《漢志》註:雩婁縣有灌水,北至蓼入決,過郡二,行五百十里,郡二,謂廬江、六安也。今自固始縣東流入縣境,合史水入於淮。宋泰始二年,汝南太守常珍奇以懸瓠降魏,旋叛魏,燒劫懸瓠,驅掠安成、上蔡、平輿,三縣民屯於灌水,即此。○豐水,在縣西南十里,本名窮水。《水經註》:窮水出安豐窮谷。是也。《左傳》昭二十七年,楚救潛,沈尹戍與吳師遇於窮水,即此。今訛為澧水。《志》云:縣西南三十里有棗林塘,週六里,澧河源出於此,東北流入淮。

史河在縣北。自固始縣流入境,北注於淮。本名決水。《漢志》註:雩婁有決水,北至蓼入淮。是也。又有衊河,在縣東二十五里,自六安州北香河嶺,分流至此,北流注於史河。又淠水,在縣東五十里,亦自固始縣流入境,又東北入州界,注於淮。今俗謂之東河。

陽泉水在縣西八十里。《水經註》:陽泉水首受決水,東北徑陽泉縣故城東,又西北入決水,謂之陽泉口,亦謂之陽宜口。吳嘉禾六年,陸遜引兵下廬江,魏滿寵整軍向陽宜口,吳人夜遁,時廬江郡治陽泉也。又魏甘露二年,諸葛誕舉兵壽春,吳朱異率兵屯安豐,為陽泉聲援,司馬昭遣兗州刺史泰寧破之於陽淵,或曰即陽泉也。

大業陂縣東北十五里,週二十餘里,人呼為水門塘。相傳古名鎮淮洲,陷而為陂。

○高唐店縣西北六十里,亦曰高唐市。宋紹興初,金人繇潁、壽渡淮,敗宋軍於高唐市,進攻固始,不克。今有高唐店巡司,在高塘集。又開順鎮巡司,在縣南百六十里,丁塔巡司,在丁塔店。

秋柵在縣北。唐興元初,李希烈遣將杜少誠取壽州及江都,壽州刺史張建封遣兵守霍丘秋柵,賊不能過,即此。○義城台在縣東北三十五里,高十丈,廣八十丈,亦晉時戍守處。

蒙城縣州北百八十里,東至懷遠縣百五十里,西至亳州二百二十里,北至宿州百二十里。漢置山桑縣,屬沛郡。後漢屬汝南郡。三國魏屬譙郡。晉因之。太元中,置南譙郡,尋僑置於淮南。後魏太和中,置南兗州,治渦陽。景明中,改置渦陽郡。孝昌中入於梁,改置西徐州。東魏武定中,改置譙州南譙郡。陳大建五年,克齊淮南,譙城降,即此城也。後周仍為譙州及南譙郡。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改渦陽縣曰肥水。大業初州廢,縣復曰山桑,屬譙郡。唐屬亳州,天寶初改曰蒙城。五代漢乾祐二年,蒙城鎮將顏師朗以城降於南唐,改屬壽州。宋仍屬亳州。金又改屬壽州。元因之。縣無城,今編戶十八里。

○山桑城縣北三十七里。漢縣治此。後漢建武初,封王常為山桑侯邑焉。晉永和九年,殷浩追姚襄至山桑,為襄所敗,襄使其兄益守之。後魏改置渦陽縣,舊城遂廢。今亭基陵阜高峻,一名北平城。

渦陽城在縣東北,以渦水經其南而名。東晉以後為戍守處。蕭齊置馬頭郡於此。《魏書》:太和十八年,齊馬頭太守孟表據郡來歸,除南兗州刺史,仍領馬頭太守,鎮渦陽。蕭齊建武末,魏攻義陽,裴叔業圍渦陽以救義陽,魏南兗州刺史孟表固守不下,王肅自義陽馳救,齊軍乃還,時南兗州治渦陽。梁普通五年,遣將圍渦陽,魏元琛救卻之。大通初,復遣曹仲宗陳慶之攻渦陽,與魏軍相持,魏人犄角築十三城,悉為慶之所拔,渦陽降,因置西徐州治焉。太清初,侯景自譙退保渦陽,為東魏將慕容紹宗所敗。即此。

蒙縣城在縣西南七十里,有南北二城。北魏置蒙縣。梁於此置北新安郡。中大通四年,取魏譙城,魏將樊子鵠圍譙,分兵攻取蒙縣等五城,以絕援兵路,譙城復陷於魏。東魏置蒙郡。後齊廢郡,尋復為郡治。隋初郡廢,復並縣入渦陽,俗謂之舊城。

垂惠城在縣西北二十里。《郡國志》汝南郡山桑縣有垂惠聚。太子賢曰:山桑西北有禮城,故垂惠聚也。杜佑曰:垂惠在今蒙城縣西北。後漢建武三年,蓋延等擊破劉永於睢陽,其將蘇茂、周建,奔垂惠,共立永子紆為梁王。四年,遣馬武等圍垂惠,尋克之。即此城也。○檀城,在縣北四十里。《寰宇記》:檀道濟所築,俗呼檀公城,今有檀城山。

○狼山縣西北二十八里,有南北兩山相對。又駝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山首尾高而中陷,俗呼駝腰山,一名靈山。又西北五里有齊山。

○渦水在縣北二里,自亳州流經此,又東入懷遠縣境。梁大通中,陳慶之敗魏兵,克渦陽,屍咽渦水。又太清初,侯景保渦陽,東魏將璟容紹宗擊之,為所敗,退保譙城,復遣斛律光等擊景,戒曰:勿渡渦水。光軍於水北,景臨渦水與戰,曰:汝豈自解不渡水南?紹宗教汝也!光等敗走。段韶復與景相持,夾渦而軍。既而紹宗進擊景,景眾潰,爭赴渦水,水為不流。是也。《志》云:元初,黃河溢入渦水,後河徙而北,渦水自亳東流經縣北,又東二百里至荊山口入淮。明正統中,黃河復通於渦河。後河仍分流,而渦水淺淤過半矣。

肥河縣北三十里。舊《志》:肥河自亳州流入境,又東入懷遠縣界,縣境又有舊黃河,在東南五十里,蓋決溢時所經也。

駝澗在縣西北。梁陳慶之等攻渦陽,魏遣將元昭等赴援,前軍至駝澗,去渦陽四十五里,為慶之所敗。《志》云:澗水出駝山,因名。胡氏曰:今自肥河口溯淮而上,得駝澗灘。似誤。

○下城父聚在縣西北八十里。秦二世二年,陳王涉之汝陰,還至下城父,其禦莊賈殺之以降秦。劉昭曰:山桑縣有下城父聚。○寨頭店,在縣東六十里,戰爭時置寨於此,因名。

附見:

壽州衛在州城內,洪武初置。

泗州[編輯]

泗州府東二百里。東至淮安府百九十里,東南至江寧府六合縣二百六十里,北至淮安府邳州三百二十里,西北至虹縣二百二十里。

禹貢》徐州地。春秋時為徐子國。秦屬泗水郡。漢屬臨淮郡。東漢屬下邳國。晉仍屬臨淮郡。後魏屬宿預郡。東魏屬東楚州。後周為泗州地。隋大業初,屬下邳郡。唐改置泗州初治宿預,尋治徐城,開元二十五年,治臨淮。天寶初,改曰臨淮郡。乾元初,復為泗州。五代時屬吳朱梁貞明四年,楊吳置靜淮節度於此,後屬南唐。宋仍曰泗州亦曰臨淮郡。元因之。明初,以州治臨淮省入,仍曰泗州編戶四十二里,領縣二。今因之。

州北接中原,南通吳會,所謂梁、宋、吳、楚之衝,齊、魯、汴、洛之道也。《楚世家》言:越已滅吳,而不能正淮北,楚東侵廣地至泗上。蘇代謂齊王:有淮北則楚之東國危。自秦漢之季,迄於南北爭雄,江淮有事,未嘗不先爭泗上也。唐李吉甫曰:臨淮者,汴泗之衝,舟車之會,為必守之地。廣明初,曹全拒黃巢於泗上即泗州,勢孤無援,為巢所敗,而禍流中原矣時宰相盧攜議發諸道兵扼泗州,而以汴州帥為都統,使賊不得前,然官軍竟無與賊抗者。周世宗與南唐爭淮南,屢戰於泗州、盱眙間,宋人以和議成,遂與金人畫淮為界宋紹興十二年,和議成,置榷場於盱眙,後又置於光州、棗陽、安豐軍,金人則置榷場於壽州、鄧州、鳳翔府。壽州,蓋金人所得下蔡地。紹興末,以金亮南侵,因漸規淮北。及隆興二年,金人陷海州,寇泗州。胡銓言:海、泗,今日之藩籬咽喉也,彼得海、泗,則兩淮決不可保,兩淮不保,則大江決不可守,大江不守,則江浙決不可安既而和議復定,乃還守舊境。嘉定中,韓冑開邊釁,復泗州。丘言:泗州孤立淮北,若金人南出清河口及犯天長等城,首尾中斷,墮敵計矣。乃棄泗州,還軍台。王應麟曰:取泗州間道,可以直走建康亦謂自天長而南也。明靖難之師拔靈壁,遂渡淮克盱眙,繇天長南向,列師江上,蓋泗州者,全淮之門戶,而天長者,又建康之噤喉也西山真氏曰:天長西趣盱眙,南趣六合,東趣揚州,自揚州至盱眙,凡數百里,平疇沃壤,極目無際,重湖陂澤,眇莽相連,田野之民,皆堅忍強悍,此強兵足食進取之資也。

○臨淮廢縣今州治。本徐城縣地。唐長安四年,始分徐城南界兩鄉於沙熟淮口置。開元二十二年,移泗州治焉。咸通九年,徐州賊龐勳遣其黨寇泗州,柵於城西。十年,淮南帥馬舉擊敗之,賊退保徐城。五代周顯德四年,週主攻泗州,趙匡胤焚其南門,破水寨及月城,週主居月城樓,督將士攻城泗州尋降。宋建隆二年,廢徐城縣為徐城驛。景德二年,移臨淮縣治徐城驛。元復還舊治。明初省。又州城,舊有東西二土城,明初始以磚石修砌,合為一城,汴河經其中,城周九里有奇。

徐城廢縣州西北五十里。古徐子國。《春秋》莊二十六年,齊人伐徐,自是徐屢見於春秋。昭三十年,吳滅徐,徐子章禹奔楚。漢置徐縣,為臨淮郡治。後漢屬下邳國。晉仍屬臨淮郡。宋省。梁置東平、陽平、清河、歸義四縣。東魏改為高平縣,並置高平郡,治大徐城。隋初郡廢,縣屬泗州。開皇十八年,改為徐城縣。唐仍屬泗州。《括地誌》徐城縣北四十里有大徐城,即古徐國。因以大徐城為徐城鎮。胡氏曰:鎮在泗州北百餘里,自此而西北,則入徐州界,其道裡紆遠。唐上元初,劉展叛,自宋州東下,淮東節度鄧景山拒之於徐城,軍潰。咸通九年,桂州叛卒龐勳等行及徐城,乃西北入宿州,蓋至符離,則北至徐州才百二十里耳。此皆謂大徐城也。五代時,徐城縣仍屬泗州。宋建隆二年省。《志》云:今州東北八十里有古城,相傳徐偃王所築。《郡國志》亦謂之薄城。

淮平城在州西二十里。《宋志》:紹興二十一年,泗州地入於金,析臨淮地置淮平縣,後亦入金,僑置盱眙縣。明昌二年,復改曰淮平,元廢。○南重岡城。《寰宇記》雲:隋重岡縣也,在徐城西北九十里通濟渠南。大業八年,於此置縣,依重岡山為名。今《隋志》不載。

吳城在故徐城縣北三十里。相傳陳吳明徹所築。《郡國志》:徐城縣西南八十五里又有古屯城,陳吳明徹於此置堰,斷淮水以灌濠州,緣此築城,置兵防守,其城內南北作隔,分為兩城,又於淮水南招義縣界築城臨水,與此城南北相對,俱謂之屯城。又瀝橋城,《寰宇記》:在徐城西南二十五里。梁天監中,築此置戍,南臨瀝水橋。

淮陽城州東北百里,亦徐縣地。晉義熙中,置淮陽郡。宋、齊因之。魏高閭曰:角城去淮陽十八里。是也。梁亦為淮陽郡。天監五年,將軍藍懷恭與魏將邢巒戰敗於冫青南,蕭丙棄淮陽遁還。六年,魏淮陽鎮將常邕和以城來降,尋復入於魏。普通五年,遣將攻魏淮陽,不克。東魏亦曰淮陽郡。魏收《志》:淮陽郡有淮陽縣。武定七年,改梁西淮郡七縣置。齊因之。陳大建五年,吳明徹等克齊淮南,諸戍淮陽郡棄城走。後周亦曰淮陽郡。《隋志》:梁析淮陽地置綏化、呂梁二郡。東魏武定七年,改置綏化縣,後周又改縣為淮陽,隋開皇初郡廢,縣屬泗州。唐初因之。貞觀初,省入宿遷縣。《郡國志》:淮陽城在徐城東北五十里,西臨淮水,有抱月城,其城抱淮、泗水,形勢似月。今州東北七十里有半城遺址,疑即古抱月城矣。

朱沛城在故徐城西北六十里。其地有朱沛水。梁因置朱沛郡。魏收《志》:武定七年,改梁朱沛、循義、安豐三郡置朱沛縣,屬高平郡。後齊因之。後周並朱沛入高平縣。

○甓山州西四十里。下有甓山湖,南通淮。又土山,在州北二十里,昔時汴河東堤也。

石山州西百十里。與盱眙縣浮山相對,即梁天監中築堰處,上有城壘故址。又西二十里有車門山,山下有路通車,因名。

○淮水在城南一里,與盱眙中流分界。唐貞元八年,淮水溢沒泗州城。周顯德中,攻泗州,唐人立水寨於淮濱,又築月城,兩端抱水,以拒周師,為周軍所破。《宋史》:開寶七年,淮水溢入州城,迄今淮水漲溢,泗輒當其患。舊有護城堤,歷代皆修治之。明萬曆十六年,河臣潘季馴增修石堤,高厚視昔有加。

汴水在州城北。亦曰通濟渠。自虹縣流入境,繞祖陵東北,復折而西南,至城南入淮。舊《志》:汴水出泗州東西兩城間入淮。今上流堙塞,惟夏月水漲,舟楫僅通虹縣。詳河南大川。

直河州東北二十里。宋崇寧三年,開此以通汴,東有一字河流合焉。《志》云:州西北有黃岡口,東至直河口,約五十餘里。夏秋時,淮水氾溢,輒繇二口滋入,與諸湖會,氵及祖陵岡足。議築堤以繞之。又攔馬河,在城北十八里,夏月亦通汴河。○安河,在州東北六十里,下流入淮。又州東十里有虹藍河,上流為土橋河。俱南流入淮。

永泰湖州北五十里。《郡國志》:隋大業三年,開通濟渠,塞斷溧水,自爾成湖。今州北七十里有溧河,近河有洗馬溝,相傳徐偃王洗馬處,水通安河。○塔影湖,在州西北四十里,以湖東龜山寺塔影倒入湖中而名,水通溧河,又州西百十里有峰山湖。○沙湖,在州北五里,當祖陵之東南。州西十里又有陡湖,在祖陵西南,東通沙湖,下流入淮。

蒲陽陂在州西北。東漢元初三年,張禹為下邳相,徐縣北界有蒲陽陂,傍多良田,而堙廢莫修。禹為開三門,通引灌溉,遂成熟田數百頃,鄰郡貧者皆歸之,室廬相屬,其下成市。後歲至墾千餘頃,民用饒給。《東觀記》:陂水廣二十里,徑百里,在道西,其東有田可萬頃。

歸仁集堤在州西北五十里,接宿遷東界。其北有白鹿、邸家等湖,其南有祖陵旁之陡湖及沙湖,黃河泛漲,倒灌小河諸口,並挾湖水沖射祖陵及泗州城,故築堤以捍之,近衛泗州,遠固高堰,最為要害,堤長三十九里。高堰,今見淮安府。

○祖陵在州東北十二里,於平原中突起高阜,較泗州城址高二丈三尺有奇。沙、陡二湖瀦蓄於前,面淮背黃,合流於東,而龜山在淮河南岸,半出淮中,約束去流,風氣完固,真天開勝地也。

竹墩鎮在州東南。宋建炎中,金人南侵,撻懶屯泗州,兀術屯竹墩鎮,為韓世忠所扼,不得前,尋引退。《志》云:竹墩,路通天長、六合,為建康之徑道。○青陽鎮,在州西北百五十里,與虹縣、宿州接境處也。

臨泗驛州北百十里,路出宿遷。又有泗水驛,在州南門外。州西五十里有楊莊驛,又西二十五里舊有龍寓驛,往來濠、徐之通道也。

盱眙縣州南七里。東至高郵州寶應縣百八十里,東北至淮安府清河縣百五十里,南至滁州百九十里。春秋時為吳善道地。襄五年,仲孫蔑、衛孫林父,會吳於善道,是也。秦為盱眙縣,項羽尊楚懷王孫心為義帝,都盱眙。漢屬臨淮郡,郡都尉治焉。武帝封江都易王子蒙為侯邑。許慎曰:張目為盱,舉目為眙,盱眙者,城居山上,可以矚遠也。後漢縣屬下邳國。晉為臨淮郡治。永和九年,姚襄自芍陂濟淮,屯盱眙。太元三年,苻秦將俱難等陷盱眙,謝玄率兵進攻,秦兵敗走。義熙中,置盱眙郡。宋因之。元嘉二十七年,沈璞為盱眙太守,璞以郡當衝要,乃繕城浚隍,積財谷,儲矢石,豫為城守之備。及魏主燾入寇,南至瓜埠,還盱眙,為璞及臧盾所敗。南齊因之。嘗移北兗州來治。梁仍曰盱眙郡。東魏因之。陳大建五年,吳明徹等伐齊,盱眙降,因改置北譙州,尋廢州。隋初廢郡,仍為盱眙縣,屬揚州。唐武德初,置西楚州。八年州廢,以縣屬楚州。光宅初,改縣曰建中,尋復故。建中初,又改屬泗州。五代唐長興二年,吳昇為昭信軍,尋復舊。宋初屬楚州。乾德初,改屬泗州。建炎二年,升為招信軍。四年,復為盱眙縣,改屬濠州。紹興十一年,又改隸天長軍。十二年,復升為招信軍。元仍置盱眙縣,招信軍治焉。至元十四年,升為招信路。十五年,改為臨淮府。二十七年府廢,復曰盱眙縣,屬泗州。明初因之。縣憑山為城,編戶三十一里。

○睢陵城縣西六十里。漢縣,屬臨淮郡,武帝封江都易王子定為侯邑。後漢屬下邳國。晉因之元帝嘗僑置濟陰郡。宋大明初,亦僑置濟陰郡於此。泰始二年,晉安王子勳之亂,濟陰太守申闡據睢陵應建康。尋沒於魏,置淮陽郡。齊建元二年,崔叔陽破魏睢陵,殺淮陽太守梁惡是也。《水經註》:睢陵故縣在虹縣東境。宋為濟陰郡治。南齊末,其地入魏,移濟陰郡於淮南鍾離東界,仍置睢陵縣,當即是城也。梁因之。後為魏人所陷。普通五年,徐州刺史成景儁拔魏睢陵。太清二年,又沒於東魏,改屬彭城郡,尋復置睢陽郡於此。後齊改縣曰池南。陳復曰睢陵。後周又改縣曰招義。隋初郡廢,縣屬濠州。大業初,又改縣曰化明。唐仍曰招義,屬濠州。宋為招信縣,屬泗州。建炎四年,還屬濠州。紹興四年,復隸泗州,尋又改屬天長軍。十二年,隸招信軍。元初因之。至元二十年併入盱眙。今為舊縣巡司。《中都志》:縣西五十里有濟陰城。唐初嘗置濟陰縣,貞觀初省。

淮陵城縣西北九十五里。漢縣,屬臨淮郡。後漢屬下邳國。晉屬臨淮郡。惠帝元康七年,分置淮陵國。永嘉後廢。梁天監二年,魏揚州刺史元澄等入寇,澄分命諸將攻東關、大峴、淮陵九山,徐州刺史潘伯鄰救淮陵,為魏所敗。○焦城,在淮陵廢縣西。梁天監二年,魏元澄南寇,將軍王燮保焦城,魏黨法宗等攻拔之,進破淮陵,即此。又富陵城,在縣東北六十里。漢縣,屬臨淮郡。高祖十一年,黔布反,擊荊王賈,賈走死富陵,即此。後漢廢。後魏亦置富陵縣,屬淮陰郡。後齊廢。

直瀆城在縣南。晉義熙中,析盱眙縣置直瀆縣,屬盱眙郡。宋齊及梁因之。後魏仍屬盱眙郡。隋初併入盱眙。○贅其城,在縣西。漢縣,屬臨淮郡。呂后封呂更始為贅其侯,邑於此。後漢縣廢。晉復置,尋又廢。縣西南有陽城及考城二縣,俱晉末僑置縣,屬盱眙郡。隋初廢。

魯城縣東南三十里。後魏嘗僑置魯縣,屬淮陰郡。後齊廢,即此城也。《志》云:縣東北三里有彭城,蓋亦南北朝時所僑置。○公路城,在縣東北七十餘里,今為公路村,相傳袁術屯兵處。《城邑考》:縣東北三十里有漢王城與項王城、小兒城,三城相連,相傳項氏立楚後時屯兵處。

○東山在縣治東南。山有石洞,左曰靈關,右曰劍壁,皆曲折相通。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寇彭城,將軍臧盾赴救,至盱眙,魏主燾已過淮,質遣其將胡崇之等營東山。毛熙祚據前浦,皆為魏人所敗。明年,魏主還攻盱眙,築長圍,一夕而合,運東山土石以填塹,力攻,久之不克。胡氏曰:東山、前浦,皆在盱眙左右。東山之北。則高家山。高家山之東,則陡山,稍南則都梁山。都梁山之東北,則古盱眙城,城臨遇明河。又東徑楊茅澗口,又東徑富陵河口,則君山,魏太武作浮橋於此。自此渡淮,稍東則龜山矣。○台子山,在縣治東一里。宋元嘉中,臧質守盱眙以拒魏人,魏主造弩台於山上,以射城中,因名。治東又有第一山,治南有清風山,皆名勝處也。

君山縣東北六里。魏鄧艾嘗於此堰澗為塘以溉田。晉太元四年,謝玄等敗苻秦將俱難於淮陰,秦人退屯淮北之君川,即君山之川矣。宋元嘉中,魏主燾築長圍,圍盱眙,作浮橋於君山,絕水陸道,即此。亦曰軍山,又東北一里曰長圍山。《志》云:魏主燾圍盱眙,自都梁山築長城,造浮橋,絕水路,此其舊址。

陡山在縣東北五里,下瞰淮流,其勢陡峻,亦曰斗山。《一統志》:山與都梁山相接,當淮流之險峻。胡氏曰:陡山之東,古盱眙也。唐咸通十年,辛讜為泗州迎糧於淮南,舟載錢米,還至斗山,賊將王弘立帥眾拒之於盱眙,布戰艦塞淮流,讜擊敗之,遂入泗州。○望州山,在縣南五里。《志》云:自南而登,可見泗州城。又縣東有磨旗山,相傳南北交兵,每立旗幟於山上。

九頭山縣南三十五里。山有九丘,因名。梁天監二年,魏豫州刺史元澄分命諸將攻淮陵九山。或曰:九山,即此山也,或謂之塘山。宋嘉定六年,尤育言:白水塘源出塘山,其山岡阜重疊,澗縈紆,凡四十里。蓋因白水塘而得名。

龜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志》云:山有二,上龜山在縣治西南,下龜山在此山西南隅,上有絕壁,下有重淵,相傳禹鎖淮渦水神巫支祁於此。宋嘉定十二年,山東賊時青來附,處之龜山。又寶慶三年,李全以青州叛,降蒙古,襲據楚州,敗金將完顏訛可於龜山。即此。

都梁山在縣東南五十里。廣袤甚遠,產都梁香,隋建都梁宮,並置城於此。項安世曰:都梁山上水極清淺,中多蘭草,俗謂蘭謂都梁也。隋大業二年,煬帝起行宮於山上,殿閣三重,長廊迴繞。其下有磐泉,七源並導,合為一流。又於宮西南淮水側鑿釣魚台,臨淮高岸。又起四望殿,前有曲河,以停龍舟大舸。其離宮別館,縈帶淮濱,俗呼都梁宮。大業十年,賊孟讓自長白山寇掠諸郡,至盱眙,據都梁宮,阻淮為固,王世充破走之。唐光宅元年,徐敬業起兵揚州,武后使李孝逸討之,敬業屯下阿,使其弟敬猷逼淮陰,其將韋超屯都梁山,孝逸至都梁諸將以險固不可攻,薛克構曰:超眾少,擊之必舉,舉都梁,則淮陰、高郵,望風瓦解矣。從之,超果遁去。又上元二年,劉展據江淮諸州以叛,平盧將田神功屯任城,奉詔進討,至都梁,劉展自廣陵將兵迎戰,敗走。咸通九年,桂州叛卒龐勳據彭城,遣其黨圍泗州,淮南遣兵赴援,皆屯都梁城,與泗州隔淮相望,賊圍都梁而陷之,據淮口,漕驛路絕,既而戴可師奉詔討勳,欲先奪淮口,後救泗州,圍都梁城,賊偽降遁去,可師入其城,賊帥王弘立乘大霧掩擊,官軍盡沒。《寰宇記》:山在縣東南六十里,淮濱之阻也。

青山縣西南八十五里。宋紹興間,劉澤保聚於此,金人不敢近,其城壘故址猶存。《志》亦作清平山。又西南六十餘里有嘉山,亦有營寨舊址。○三台山,在縣西南百五十里,山有三峰,東西南鼎立,上可屯十萬眾。宋建炎中,劉綱保聚於此。元末,定遠豪王弼亦結寨其上。

浮山縣西百四十里。北臨淮水,一名臨淮山。《水經註》:淮水自鍾離縣又東經浮山,北對石山。梁築浮山堰,蓋以此山名也。杜佑曰:浮山去鍾離郡九十里,山下有穴,名浮山洞,夏潦不能及,冬涸不加高。浮山之名亦以此。五代周顯德四年,破南唐水軍於洞口,即浮山洞口也。既而周主攻下泗州,唐戰船赴援者,猶泊洞口,週主遣騎偵之,唐兵退保清口。清口謂清河口矣。○雲山,在縣東七十餘里。一名東陽山,蓋因舊縣而名。上有天井,冬夏皆水深五丈許。

○淮河在縣北二里,與泗州中流分界。自五河縣流入境,又東一百五十里至清河口合於黃河,城北有長沙洲,自淮水渡接牛場港,長二里,淮水氾漲,賴以捍禦。

運河在縣東北三十里。宋元豐六年開運河,自龜山蛇浦起,訖於洪澤,鑿為複河,亙五十七里有奇,廣十五丈,深丈有五尺,發運使蔣之奇董其役,以避淮流之險,為轉輸之利。謂之龜山運河,亦謂之洪澤河。宋《國史》:先是發運使許元自淮陰開新河,屬之洪澤,避長淮之險,凡四十九里,久而堙澀。熙寧四年,發運副使皮公弼修泗州洪澤河六十里,以避漕運涉淮風濤之患。至是發運使羅拯,復欲自洪澤而上鑿龜山里河,以達於淮。會發運使蔣之奇入對,建言上有清汴,下有洪澤,中間風濤之險,不過百里。宜自龜山蛇浦,下屬洪澤,鑿左肋為複河,取淮為源,不置插堰,可免風濤覆溺之虞。議者以為便,遂成之。建中、靖國初,復下司修築。自是歲以為常。南渡後,始罷其後。○直河,在今城北郭內,唐太極初,敕使魏景倩引淮水至黃石岡,以通揚州,即此河也。

池河在縣西南,自合肥縣境流入,北注於淮,又有津里河,源出嘉山,亦北流入於淮。

洪澤浦縣北三十里。舊名破釜塘。鄧艾立白水塘,與破釜相連,開水門八以溉田。其後煬帝幸江都,道經此,久旱遇雨,因改今名。唐咸通九年,徐州賊龐勳遣其黨李圜攻泗州,敕使郭厚本將淮南兵救之,軍洪澤,畏賊強不敢進。宋乾道七年,詔浚洪澤至龜山淺澀處以通運。元至元二十三年,淮南立洪澤、芍陂兩處屯田。初,兩淮兵燹之餘,荊榛蔽野,宣慰司昂吉兒言:可立屯田,以給軍餉。至是試行,果大獲,遂以兵三萬屯此,歲得米數十萬斛。○萬歲湖,在縣西二十里,方圓四十里。周世宗攻泗州,駐蹕於此,民皆呼萬歲,因名。

曲溪堰在縣西南十里。亦名新河堰。唐咸通中,高駢鎮淮南,有曲溪屯將。五代周顯德二年,張永德敗唐泗州兵於曲溪堰。是也。○九山灣,在縣西。梁天監二年,魏元澄分命諸將犯淮陵九山,徐州刺史司馬明素將兵救九山。胡氏曰:盱眙縣西南十五里有三城,又西十五里至淮陵城,臨池河,池河過淮陵城西而北入淮,謂之池河口。九山店在淮北,南直淮陵。九山店之東則陷岡湖,南則馬城,淮流至此,謂之九山灣。其東則鳳凰洲,在淮水中,約長十里。今土人亦呼九山灣為獅子渡,北兵渡淮之津要也。

○都梁宮在都梁山上,隋置。《志》云:縣東南十五里,舊為都梁驛,煬帝亦置宮殿於此。今地名蓮塘。

洪澤鎮在縣東。《九域志》:盱眙有洪澤鎮。王氏曰:鎮有二,一在盱眙,一在山陽界。宋紹興中,韓世忠欲伏兵洪澤鎮,邀金使者張通古處也。今縣東六十里至石灰窯,又三十里至洪澤驛,繇水道沿淮至淮口,此其必繇之道也。○淮原驛,在縣西南三十里,為往來濠、廬之通道。

天長縣州東南百五十七里。東至揚州府百二十里,東南至揚州府儀真縣百二十里,南至江寧府六合縣九十里。漢東陽縣地。劉宋僑置南沛郡及沛縣於此。蕭齊亦置南沛郡及沛縣。梁置涇州,領涇城、東陽二郡。後齊因之。陳廢州,並二郡為沛郡。大建十一年,沒於後周,改置石樑郡及石樑縣。隋郡廢,縣屬揚州。大業中,改縣曰永福。唐初廢。天寶初,置千秋縣,仍屬揚州。七載,改為天長縣。光啟三年,淮南軍亂,楊行密自廬州趨廣陵,至天長,是也。南唐為天長制置使。升元六年,改曰建武軍。明年,又改為雄州。周顯德四年,克唐泗州,攻楚州,使降將郭廷謂將其濠州兵攻天長,天長降,改為天長軍。宋因之。至道二年,復為天長縣,屬揚州。建炎初,又升為軍。紹興初,復為縣。十一年,又升為軍。十二年復為縣,隸招信軍。元改屬泗州。明因之。縣舊有土城,週六里,今廢,編戶二十里。

○東陽城縣東七十里。秦縣,陳嬰為東陽令史,即此。漢屬臨淮郡。後漢永平中,屬下邳國,尋改屬廣陵郡。劉昭《》:縣有長洲澤,吳王濞太倉在焉。晉復屬臨淮郡,後廢。今故址尚存,俗謂之屈城。

石樑城縣北二十五里。江左所置戍守處也。宋泰始二年,薛安都舉兵彭城,應晉安王子勳,遣其從子索兒引兵向廣陵,為張永、蕭道成所敗,退保石樑。梁承聖二年,秦州刺史嚴超達圍齊涇,州侯等俱出石樑,為超達聲援,尋為齊將韶所敗,引還。陳大建五年,吳明徹大敗齊兵於城下,遂克石樑。十一年,為後周所取,置石樑縣於此,後廢。唐武德七年,又置石樑縣。貞觀初省。今亦謂之舊城,其東有關城,關城之東有月城,皆戰爭時所築。又有土城,在縣東北三十里,一名新城,蓋縣嘗遷治於此。○橫山城,在縣西南三十里,梁置橫山縣於此。後周省入石樑。又有義城,在縣南二十五里,或曰梁時嘗置義城縣於此。

○橫山在縣南五十里。山形四平,望之若橫。宋建炎中,劉綱嘗保聚於此。又冶山,亦在縣南五十里,漢吳王濞冶鑄處也。上有天井及白龍池、鐵牛洞,又南十里有道人山。○覆釜山,在縣西五十里。相傳周世宗取淮南時,駐蹕於此。

望城岡縣西十里。又西三十五里為夾寨岡,又寨子岡在縣東四十五里,皆昔時營壘處。又有宋城岡,在縣北十三里。○東長岡,在縣東北十五里。縣西十三里又有西長岡,逶迤縈繞,與望城諸岡前後相接。

○石樑河縣西北三十里。源出滁州,或謂之銅城河。自天長以西之水,俱流入焉,彙為五湖,接高郵州界,分流為樊梁溪,一名下阿溪,唐徐敬業為李孝逸所敗處也。《通釋》:天長有石樑堰,後周因以名縣。○汊澗河,在縣東四十五里。山澗三處於此合流,繇縣東北入於五湖。

得勝河縣北七里。澗谷諸水匯流於此。上有破城,城下為破城渡。相傳漢高祖敗淮南王英布,引兵渡此,因名。東北流入於五湖。

五湖縣東北四十五里,以五水合一而名。東接高郵州之毗沙湖。又創岡湖,在縣北四十里,東接五湖。又有丁溪在縣東四十五里,亦與五湖相灌注。○萬歲湖,在縣西五里,週十里,相傳以秦始皇經此而名。

○下阿鎮在縣東北下阿溪上,因名。唐光宅初,徐敬業舉兵揚州,武后使李孝逸擊之,敬業拒之於下阿,阻水為守,魏元忠曰:風順荻幹,火攻之利也。從之,敬業敗死。宋白曰:下阿鎮本屬高郵,唐天寶初,割高郵、六合、江都三縣地,置千秋縣,故在縣境。

銅城鎮在縣北四十五里。漢吳王濞即大銅山鑄錢處,後因以名鎮。又城門鄉,在縣東北四十五里。今有巡司戍守。○大儀鎮,在縣東南五十里,與揚州府接界。今見江都縣。

平原橋在縣西九十里,西北通盱眙,東南通六合,為往來之要地。又鴉口橋,在縣東南。宋紹興初,韓世忠敗金人於大儀,別將復敗金人於鴉口橋,即此。

附見:

泗州衛在州城內。洪武初置。

宿州[編輯]

宿州府西北二百三十三里,東北至淮安府邳州二百二十里,西至河南永城縣百三十里,北至徐州百五十里,南至蒙城縣百二十里。

禹貢》徐州地。週為宿國地,春秋時屬宋,後並於楚。秦屬泗水郡,漢屬沛郡,後漢屬沛國。晉因之。梁置睢州,後齊置睢南郡。隋屬徐州。唐初因之。元和四年,始析徐、泗二州地置宿州。五代因之。宋亦曰宿州亦曰符離郡。開寶初,兼置保靜軍節度。金仍舊。元屬歸德府。明初改今屬編戶五十一里,領縣一。今仍之。

州西翼梁、宋,北控邳、徐,南襟濠、壽,東限淮、泗,舟車要會,戰守所資也。唐建中四年,李泌言:東南漕運,自淮達汴,徐之甬橋,為江、淮、汴口。五代梁乾化四年,徐州附於吳,而宿州中梗,徐州復入於梁。州在徐、泗之間,豈非噤喉之所歟《五代史》:梁武寧帥王殷叛附吳,梁主遣牛存節等討之,存節軍於宿州,吳軍赴援徐州,為存節所敗,徐州復為梁有。胡三省曰:不徑攻徐州,而南屯宿州,據甬橋之要,且絕淮南之援也?

○符離廢縣州北二十五里。故楚邑。《戰國策》:冷向曰:楚南有符離之塞。秦置縣,陳勝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是也。漢屬沛郡。武帝封路博德為侯邑。後漢屬沛國。晉因之,後廢。蕭樑置淮陽縣及沛郡於此。東魏武定六年,改郡曰睢南,縣曰斛城。後齊復為符離縣,仍置睢南郡。隋初郡廢,縣屬徐州。唐因之。元和四年,置宿州治於符離城南,以扼淮汴之衝。咸通九年,叛卒龐勳等自徐城,而西徐州觀察使崔彥曾命宿州兵出符離,泗州兵出虹縣以拒之,不克。十年,勳黨張玄稔以州來歸,明日,引軍襲入符離,遂北趣徐州,是也。宋亦為符離縣,隆興二年,張浚督諸將北伐,劭宏淵等大敗於符離,金人遂進攻淮南。元至元三年,省縣入州。今符離集蓋以此名。《城邑考》:今州城周六里有奇,門四。

銍城州南四十六里。戰國時宋邑。黃歇說秦王,魏氏出兵而攻留、方與、銍、湖陵、碭、蕭、相,故宋必盡,此即銍邑也。秦置銍縣,二世初,陳勝起大澤鄉,收兵攻蘄、銍,皆下之。漢屬沛郡。後漢屬沛國。晉屬譙郡。宋時,廢南譙郡有銍縣,乃僑置。後屬魏。梁大通二年,遣將軍陳慶之送魏北海王顥還北,顥襲魏銍城而據之。是也。方與見山東魚台縣,餘見徐州。

臨渙城在州西南九十一里。唐臨渙縣治也。蕭樑置臨渙郡於故釒至城,領白禪、丹城等縣。東魏因之。後齊廢郡為臨渙縣。隋開皇初,縣屬亳州,以丹城縣省入。大業初,復以白禪縣省入。唐因之。劉句曰:唐初置譙州,領臨渙、永城、山桑、蘄縣。貞觀十七年,州廢,自故釒至城移臨渙縣於廢譙州,仍屬亳州。元和九年,割屬宿州。宋金因之。元至元二年省。○渙北廢縣,亦在州西南。梁置,屬臨渙郡。後魏因之。後齊廢。

竹邑城在州北。秦曰竹邑。漢高十二年,黔布反,曹泰破布軍,南至蘄,還定竹邑、蕭、相、留,即此竹邑矣。尋為竹縣,屬沛郡。後漢曰竹邑,屬沛國。晉因之,亦曰竺邑,後廢。北魏置竹邑戍。齊建元二年,徐州刺史崔文仲遣兵拔魏竹邑戍,是也。尋復沒於魏。梁大通初,成景雋攻魏竹邑,拔之,於此置睢州。東魏武定五年,改置南濟陰郡,領頓丘、定陶二縣。北齊復曰竹邑縣。隋開皇三年,州縣俱省入符離。劉句曰:符離縣,隋治朝斛城。唐貞觀初,移治竹邑。《括地誌》:今符離即故竹邑也。

相城在州西北九十里。《志》云:古相土所居,宋共公徙都於此。秦置相縣,二世二年,章邯別將司馬將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碭,即此。漢為沛郡治。後漢及晉皆為沛國治。宋、齊徙沛郡治蕭,而相縣屬之。魏亦屬沛郡。後周省。或訛為襄城。唐咸通十年,徐州賊龐勳遣其黨王弘立犯官軍於鹿塘寨,為沙陀將朱邪赤心所敗,自鹿塘至襄城,伏屍五十里。既而龐勳自蕭縣攻柳子,約襄城、留武、小睢諸寨,合兵並進,襄城兵先至,攻柳子,為官軍所敗。於是康承訓進克臨渙,並拔襄城、留武、小睢諸寨。諸寨蓋在臨渙南也。

蘄城州南三十六里。楚邑也。《楚世家》:王負芻四年,秦王翦追破楚師,至蘄南,殺將軍項燕。即此處也。秦置縣,二世二年,陳勝起兵於蘄。漢十二年,黔布叛,渡淮而西,帝自將討布,與布軍遇於蘄西,尋亦置蘄縣,屬沛郡,郡都尉治焉。後漢屬沛國。建安二年,曹操討袁術,術留其將橋蕤等於蘄陽以拒操,操擊斬之。晉屬譙郡。宋及後魏因之。梁改置蘄郡。東魏因之。後齊亦為蘄郡治。隋初郡廢,縣屬徐州。唐因之。元和九年,改屬宿州。宋亦曰蘄縣。金人仍屬宿州。元廢。又有庸城,在蘄西。漢高與布軍遇於蘄西,壁庸城望布軍。是也。

赤坎城《寰宇記》在虹縣西南百九十五里,是也。梁天監八年,置赤坎戍。大同二年,廢戍置仁州,中大同二年,遣仁州刺史湛海珍發兵趣懸瓠,是也。魏收《志》:武定六年,仁州及臨淮郡皆治己吾縣,即赤坎城。後齊因之。陳大建五年,吳明徹等伐齊,克仁州。隋大業初,州廢入蘄縣。唐武德四年,復置仁州於夏丘。貞觀八年,州廢。夏丘,見前虹縣。《志》云:縣南三十里有霸王城,相傳項羽屯兵處。

靈壁城在州西北。孔穎達曰:符離西北九十里有小城,古靈壁城也。杜佑曰:符離北有靈壁,項羽擊漢軍於彭城,漢卒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即此處。又晉惠帝永興二年,東海王越起兵屯蕭,將西討河間王於長安,豫州刺史劉喬遣其子拒之於蕭縣之靈壁,越不得進。《水經注》:睢水東徑沛郡相縣,又徑彭城郡之靈壁東。

○相山州西北九十里。山甚危峻,相縣蓋以山名。《志》云:州北五十里有離山,產符離草。《爾雅》所謂莞也,縣名符離,以此亦謂之茅山。又有大山在州北四十五里。○騫山,在州北七十里,以山有閔子騫墓而名。墓左有龍ネ潭,灌田數千頃,又有丘疃山,在州西北七十里。

○汴河在城北。自河南永城縣流入界,又東南流入虹縣界。《志》云:煬帝自汴開河,經州境至泗,長千三百里,兩岸築堤。今州城東南尚有故跡,名曰隋堤。唐咸通九年,叛卒龐勳自徐還攻宿州,軍於符離,州將焦璐決汴水以斷北路,賊至,水尚淺,遂涉水攻城,城陷。既而徐州軍追賊至州北,決水已深,徐州將元密渡水圍城,為賊所敗。又自州而東,汴皆有堤,賊尋自宿州掠船順流東下,官軍追之,賊艤舟堤下,而陳於堤上,伏兵舟中,官軍至陣者,走入陂中,官軍登堤,賊自舟中出兵夾攻,一軍悉沒。又宋紹興十年,王德復宿州,金人阻汴水邀戰,德策馬先濟,步騎從之,金人敗走,遂取其城。

睢河在州北二十里。自蕭縣流入,與徐州接界。項羽擊漢軍睢水上,即此。唐咸通九年,叛賊龐勳等至符離,州軍討之,潰於睢水上,賊從符離竟抵宿州,陷之。

渙水在州西南五十里。亦自河南永城流入境,經廢臨渙城北,又東合於澮水。胡氏曰:渙水經亳、宿二州間,東南至泗州石山,西南入淮,亦謂之水。丁度《集韻》雲:,呼外反,一作渙,是水即渙水也。《戰國策》:魏拔趙邯鄲,楚救趙,取睢、之間。梁天監二年,韋破魏軍於鍾離,遂北至水上。唐咸通十年,徐州賊龐勳襲宋州,不克,渡汴水,南掠亳州,官兵追之。勳循渙水而東,至蘄,將濟,官軍四集,敗死。

澮水州南三十五里。亦自永城縣流入境,合渙水,經州東南入靈壁縣境,又東南至五河縣入淮。又泡河,在州南九十里,源出亳州舒安湖,經永城境,至臨渙舊縣南,又東合於澮河。《史記》:漢十二年,漢將別擊黔布軍洮水南北,皆大破之。徐廣曰:洮音導,或以為即泡水之訛。按是時布已敗走江南,則非泡水明矣。○沱水,在州東南六十里。《志》云:州東南有紫亭湖,沱水出焉,東流入靈壁縣界。

淝河在州南九十里。《志》云:州南有龍山湖,淝水出焉,東南流入懷遠縣界,注於淮。○蘄水,在廢蘄縣南,東流入虹縣境。《括地誌》:睢水至谷熟而兩分,一為蘄水。然則蘄水即睢水也,亦謂之谷水。

牌湖堤在符離舊城東北五十里。灌田五百餘頃,本隋舊堤。唐顯慶中修治,後復廢。《唐史》:符離縣有安阜屯,蓋亦導水耕屯處也。

甬橋州北二十五里。亦名符離橋,今名永濟橋,跨汴水上。《輿地記》:隋氏鑿汴以來,徐州南控甬橋,以扼汴路,故其鎮尤重。唐於其地置鹽鐵院。建中二年,淄青帥李正己拒命,屯兵甬橋,江淮漕船數千餘,不敢逾渦口。貞元十九年,徐州軍亂,泗州刺史張伾出兵攻甬橋,大敗而還。元和四年,議者以甬橋在徐州南界汴水上,當舟車之會,因置宿州以鎮之。至唐末,汴水潰決,自甬橋東南,悉為污澤。周世宗顯德三年,謀伐南唐,發民夫,因故堤疏導,東至泗上。五年,復浚汴口,導河流達於淮。於是江淮舟楫始通。今汴河堙廢,甬橋不復為襟要矣。

柳子鎮在州西北九十里。范成大《北使錄》:自臨渙縣北行四十五里至柳子鎮,是也。唐咸通九年,龐勳據徐州,康承訓討之,軍於新興,賊姚週屯柳子拒守,承訓尋自鹿塘進軍,逼賊於柳子,週渡渙水來戰,官軍敗卻之,進圍柳子,賊棄寨走沙陀,以精騎邀擊,自柳子至芳亭,賊死者相枕,賊黨週重曰:柳子要地,既已失之,危如累卵矣。既而龐勳複合兵攻柳子,大敗,走還彭城。宋紹興十年,楊沂中自亳州還至宿州。金遣間紿以敵騎數百屯柳子,沂中自將五百騎夜襲之,不見敵而還。金以精兵伏歸路,沂中軍潰,自壽春走歸泗,金人遂屠宿州。《里道記》:柳子鎮西行三十里至永城縣之鹿塘,又三十里至新興鎮。

衤多亭在州西。《左傳》桓十五年,公會宋公、衛侯、陳侯於衤多,伐鄭也。杜預曰:相縣西南有衤多亭,一名犖。○芳亭,在州北,即唐咸通中官軍敗賊處。又有柳溪亭。咸通十年,龐勳將張玄稔等以州城降,官軍誅勳黨張倫等於柳溪亭,是也。亭在州城內。

大澤鄉在故蘄縣西。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起兵於蘄,拔大澤鄉,即此。又蘄西有鄉,,顏師古曰:讀直惠反。亦曰<垂瓦>。漢高十二年,討黔布,布西與上兵遇蘄西會<垂瓦>,是也。○桐墟鎮,在廢蘄縣西南。《里道記》:自宿州桐墟鎮而南,至渦口渡淮。《金人疆域圖》:臨淮縣有桐墟鎮。

第城驛在州西。唐咸通十年,龐勳攻康承訓於柳子,大敗,退還彭城,使其黨張實分諸寨兵屯第城驛,既而承訓拔臨渙,又進拔襄城、留武、小睢等寨,乘勝長驅,遂拔第城,進抵宿州西,築城而守之,即此。○睢陽驛,在州城東,又有百善道驛,在州西七十里。《寰宇記》雲:古百戰道也。又大店驛,在州東五十里,東走靈壁之道州,北六十里又有夾溝驛,則北出徐州之道也。

靈壁縣州東百二十里。東北至邳州睢寧縣百五十里,西北至徐州蕭縣二百二十里。本虹縣靈壁鎮,宋元初,升為縣,旋復為鎮。七年,又升為縣。政和七年,改曰靈壁,屬宿州。金因之。元省入泗州,尋復置,仍屬宿州。明因之。舊城周七里有奇,今廢。編戶三十八里。

○洨城在縣南。漢洨縣,屬沛郡。應劭曰:洨水所出,南入淮。後漢屬沛國。晉因之。後廢。蘇林曰:洨有垓下聚,蓋縣本虹縣地也。

陽城縣西北七十五里。漢縣,屬沛郡。應劭曰:縣在水之陽,水即睢水也。晉省。魏太和中,置陽鎮,尋置平陽郡。武定六年,改置陽郡,治高昌縣,兼領連城縣。後齊因之。陳大建五年,吳明徹攻齊淮南,陽士民殺其戍主以城降。隋廢郡為縣,屬徐州。唐省入蘄。

○齊眉山在縣西南三十里。山開八字,如列眉然。明建文三年,燕王南下,徐輝祖敗之於此。○罄石山,在縣北七十里,山產罄石,即《禹貢》所云「泗濱浮磬」也。祝穆曰:山北距泗水五六十里,當橫流之際。泗水經山下,事非誣矣。

鳳凰山在縣西五里。以形似名。又縣西北五里有栲栳山,以山回環如椅也。黃河經縣界,亦有栲栳灣之名。又有孟山,在縣東北七十里,接睢寧縣界。

○黃河在縣東北五十里。自徐州東南流入縣境,又東入睢寧縣界,縣西北雙溝一帶,尤為河防要害。《河渠考》:雙溝西去呂梁洪五十里,在黃河南岸,其東為睢寧縣接境之曲頭集,河常決於此,而栲栳灣在黃河北岸,亦掃灣急溜處也,防維不可或疏矣。

睢水在縣北六十里。自宿州流入境,亦謂之小河,又東入睢寧縣界。明建文三年,何福敗燕兵於此,是時燕師久駐齊眉山,暑雨多疾疫,諸將曰:小河之東,地平衍,士馬可休息,請退屯於此。王不可,乃止。

汴河在縣治南二十步。自宿州流入,又東南入虹縣界。舊通舟楫,今淤。○澮水,在縣南七十里,自宿州流入境,東南入五河縣界。又沱河,在縣西南四十里,亦自宿州流入,又東南入虹縣界。

陡溝縣南百里。或曰:澮水之支流也。宋隆興初,李顯忠自濠梁渡淮,至陡溝,敗金將蕭琦,遂復靈壁。○石湖,在縣東北十五里,舊為睢、汴支流所匯,中有巨石,因名。縣境又有沫溝湖,今涸。

○固鎮在縣西七十里,有固鎮保巡司,其南為固鎮驛。

附見:

宿州衛在州城內,洪武中置。

潁州[編輯]

潁州府西四百四十里,東南至壽州二百九十里,南至河南固始縣百十里,西至河南汝寧府三百里,西北至河南陳州二百七十里,北至亳州二百二十里。

禹貢》豫州地。春秋時鬍子國。戰國屬楚。秦為潁川郡地。兩漢為汝南郡地。三國魏景初二年,置汝陰郡,後廢。晉泰始二年,復置。宋因之。後魏亦曰汝陰郡。孝昌四年,置潁州,兼置汝陰、弋陽二郡魏收《志》:梁得汝陰,置雙頭郡,魏因之也。後齊仍曰汝陰郡。隋初,郡廢州存。大業初,復為汝陰郡。唐武德四年,改置信州。六年,仍曰潁州。天寶初,亦曰汝陰郡。乾元初,復為潁州。五代因之。宋仍曰潁州。元豐二年,升順昌軍節度。政和六年,改為順昌府。金復為潁州。元為汝寧府,以州治汝陰縣省入。明改今屬,亦曰潁州編戶三十二里,領縣二。今因之。

州東蔽濠、壽,西出陳、許,不特可以固淮服之藩籬,實恃以通中原之聲氣,且川澤流通,田疇沃衍,耕屯於此,兵食可以交足也,席鄧艾之倉箱,建劉釒奇之旗幟,古今人豈真不相及哉?

○汝陰廢縣今州治。漢置縣,屬汝南郡。高祖時,封夏侯嬰為侯邑。又更始二年,封其宗室信為汝陰王,是也。後漢亦屬汝南郡。章和初,幸汝陰。魏為汝陰郡治,自是州郡皆治此。宋泰始二年,魏拓跋石自懸瓠引兵攻汝陰太守張超,不克,退屯陳項,尋復來攻,卒不克,久之,始沒於魏。隋亦為汝陰郡治。大業末,郡城為賊房獻伯所陷,郡人江子建設柵為險以御之。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子建舉州來屬,詔授子建為刺史,即其柵處築城,謂之信州城,東南距故州城十里,以近汝南褒信城而名也。六年,復為潁州,移入舊城。宋潁州亦治此。開寶六年,移汝陰縣治於州城東南十里,後復舊。金因之。元至元二年省。《志》云:今州有二城,南城土垣週五里有奇,相傳故汝陰城也。北城磚石修砌,週四里有奇,洪武中所築城也。二城相連,並為州治。

胡城在州西北二里。春秋時胡國城也。定十五年,為楚所滅。杜預曰:汝陰西北有胡城。晉咸康五年,趙王虎以夔安為大都督,帥諸軍南寇安進,據胡亭,寇江夏。胡氏曰:即胡城也。○任城在州北三里潁水北岸。《志》云:陳將任忠於此築城,以迫汝陰,今為河水盪決,俗呼蠻奴寨。蠻奴,忠字也。又博城在州東北四十里。《志》云:司馬宣王使鄧艾於此屯田,以備東南,蓋倉城也。

細陽城州西北四十里。或曰:戰國時,楚考烈王遷巨陽,此即巨陽城。後訛為細陽。漢置細陽縣,屬汝南郡。光武封岑彭子遵為侯邑。晉縣廢。又有樂昌城,在州西。呂后封張敖前姬子壽為樂昌侯。徐廣曰:細陽之池陽鄉也。南北朝時,嘗置樂昌縣於此。

城州東八里,城西三里有土阜,屹然高大,謂之丘。魏安王十一年,秦拔丘,是也。漢置新縣,屬汝南郡。後漢建初四年,封殷後為宋公,國於新,曰宋公國,晉為宋縣,屬汝陰郡。宋齊因之。後魏亦為宋縣。梁大通末,置陳留郡及陳留縣,兼置陳州。東魏廢州。隋初廢郡。開皇十八年,改為穎陽縣,屬潁州。大業末廢。今亦謂之潁陽城。近《志》云:潁陽城在今太和縣西北四十五里。《水經註》雲:宋公縣在細陽西北也。

清丘城在州東五十六里。梁中大通初,得淮北地,僑置許昌縣,為北陳留、潁川二郡治。東魏因之。後齊曰潁川郡,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縣曰清丘,屬潁州。唐初因之,貞觀初廢。《志》云:城在潁水北岸,旁有清丘,因名。

財州城州西南百十里。《隋志》:東魏置財州。後齊廢州,置包信縣。開皇初廢。今有二土城,相去二三里,土人呼為東才城、西才城。又西三十里有永安城。《志》云:武德四年,於汝水北岸置永安縣,屬信州,尋廢,其市井猶存。又北三里有縣治子城。○黃城,在州東南百三十五里。梁中大通初,置黃城縣,為潁川郡治。東魏武定七年,改置下蔡郡,仍治黃城縣。後周郡縣俱廢。又屯城,在州西南百七十里龍項灣東。相傳周伐南唐,築城屯兵於此。又州南百十里汝水之陽有地理城。《志》云:元至順中,置潁水縣於此。至正間,劉福通作亂,縣毀。

○金牛嶺在州南百二十里淮水北岸,與朱皋鎮相近。又七旗嶺,在縣南七十五里,北臨谷河,有七旗橋,為往來通道。《志》云:州南八十里有金丘,在淮水傍。州東十里潁水北岸又有寢丘雲。

○潁河在城北,自河南沈丘縣流入境。《志》云:自河南鹿邑縣,經太和縣而至州城北。蓋鹿邑、太和,俱與沈丘及州境相接也。自州而東,經穎上縣至正陽鎮入於淮,謂之潁口。唐咸通初,潁州大水,即潁河漲溢矣。宋紹興十年,劉保順昌,金人涉潁河至城下,為所敗,既而兀術至,為三浮橋於潁河上,且毒潁水上流,金人飲之輒斃,及戰,敵敗走。《河渠考》:金人季年,河決大康,自潁西北陳州界入境,東南流經城北。元末,又自通許分流,一支入渦河,一支自陳州商水入南頓,混潁水東流過項城趙家渡,而入沈丘縣境,歷乳香台,過縣北而入州界。明洪武八年,黃河分決入潁水,直至潁州北門外。正統十二年,河徙鹿邑,舊流遂絕。成化末年,黃河一支復通於潁,其後通塞不時,俗亦謂潁水為小河。今詳河南大川潁水。

淮水在州南百里。自河南固始縣流入境,有水台灣,去州百餘里,淮河經此,波流漸闊,又東入霍丘縣界。唐天初,朱全忠侵楊行密,自潁州濟淮,軍於霍丘,即此處也。

汝水在州南百里。自河南息縣流入境。《志》云:汝水東北流,至桃花店入州界,又東至永安廢縣,環地理故城,至朱皋鎮入於淮,亦謂之淮口。齊東昏侯時,陳伯之攻壽陽,魏汝陰太守傅永將郡兵救壽陽,去淮二十餘里,牽船上汝水南岸以牛挽之直南趣淮,下船即渡,遂達壽陽處也。

舊黃河在州西北。《志》云:明初自太和縣流入潁,經州北門外,東流至正陽鎮入淮。蓋奪潁河經流也。正統十二年,上流淤塞,惟河南西華縣境一枝入潁合流,後亦堙絕。《中都志》:今州西百四十里有界溪湖,長三十餘里;州西北百五十里有白楊湖,亦週數十里,皆舊時大河所經,淤隔為湖。

柳河州西五十里。自太和縣流入境,合於茨河,又東至州西二十五里之茨河渡,入於潁河。又西茨河,在州西北六十里,合太和縣新集以南諸水,至州西五十里廢柳河驛,而合於柳河。○潤河,有二,大潤河在州南五十里,小潤河在州南三十里,流至桃花店接大潤河,又東南入潁上縣境,注於淮。

西湖州西北二里。長十里,廣二里,潁河合諸水匯流處也。又張家湖,在州東三十里,潁水北岸,方六七十里。相傳即古寢丘,後陷為湖。

刺河自鹿邑東至州北,入潁河。

清陂塘州南百二十里。引淮水灌田,為利甚溥。又椒陂塘,在州南三十五里。唐永徽中,刺史柳寶積所開,引潤水溉田二百餘頃。今有椒塘鎮。○百尺曷,亦曰百尺堰,亦曰百尺溝。《元和志》:在州西北百里,俗訛為山陽堰,舊自河南沈丘縣接州界。

○朱皋鎮在州南百二十里。下臨長淮,有朱皋渡,南至固始縣六十里,為兩境要衝。元至正十一年,劉福通破潁州,據朱皋,攻羅山、上蔡等縣。明正德六年,賊趙燧犯潁州,入朱皋鎮,即此。今有巡司,屬固始縣。○永寧鎮,在州東南百里,又東百餘里即正陽鎮也。周世宗伐南唐,至永寧鎮,又東至正陽,即此。

李村在州北。宋紹興十年,金人圍順昌,為劉所敗,移寨於李村,距城二十里,釒奇出奇兵襲敗之,金人退十五里而軍,釒奇復募壯士掩擊,金人退屯老婆灣。或曰:老婆灣在太和縣潁河北岸。《志》云:今州北十里有賀勝台,劉釒奇退賊後,於此犒軍處也。○相讓台,在州東二里,相傳楚王避暑處,亦謂之相讓城。

白沙窩在州西北。宋紹興中,金將韓將軍屯於白沙窩,距順昌城三十里,劉釒奇襲敗之。又白龍王廟,在州西北十五里。明正德中,賊楊虎繇亳州犯潁州,至此渡小黃河,官軍扼而殲之。

留陵驛在州東六十里。潁河經其下,東入潁上縣。又潁州驛,在東關外。驛口橋,在州西百里,一名一虎橋,路出汝寧。又茨河渡口有石羊鋪,亦水陸通道也。

潁上縣州東南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固始縣百八十里,北至河南永城縣百四十里。漢汝南郡慎縣地。晉屬汝陰郡。東魏置下蔡郡。後齊廢郡。隋屬潁州。大業初,改為潁上縣。唐、宋俱屬潁州。元廢,尋復置。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十三里。

○慎縣城在縣西北。《左傳》哀十六年,吳人伐慎,白公敗之,即此。漢置慎縣,屬汝南郡。後漢建武二年,改封宛王賜為慎侯。魏正元二年丘儉討司馬師,不克,自項走慎。晉屬汝陰郡。太和六年,苻秦將苻鑑等救袁瑾於壽春,桓伊等破鑑於石橋,秦兵退屯慎城。劉宋改置慎縣於合肥縣境,屬南汝陰郡,此城遂廢。○甘城,亦在縣西北。《括地誌》:秦甘羅舊居此,城因以名。羅,楚下蔡人也。杜佑曰:故甘城,梁於此置下蔡郡,有關,吳魏以來,關防津濟之所也。今為甘城驛,潁河所經。

鄭城在縣南。梁普通六年,裴邃拔魏鄭城,汝、潁間皆響應。《水經註》:潁水過慎縣故城南,而東南流,經蜩郭東,俗謂之鄭城。宋白曰:南北朝畫淮為守,關防莫謹於此。隋大業三年,於今縣南故鄭城置潁上縣,以地枕潁水上流為名也。唐武德初,移於今治。按《志》云:舊城在縣北十二里,臨沙河,基址猶存,則今城又非唐初所移之城矣。

○潁河在城東門外。亦曰沙河。自州境東流入縣界,又東南至正陽鎮入淮,謂之潁口。三國魏嘉平三年,司馬懿襲王氵於壽春,氵迎降於丘頭,懿沿潁東下,住船淮中,即此處也。唐元和十一年,討吳元濟,江淮運米,自壽州西四十里入潁口,又溯流至潁州,而西入㶏河,以供行營諸軍雲。丘頭見河南沈丘縣。

淮河縣南三十里,自州境東流入縣界,西南與霍丘縣分境,東南與壽州分境,而穎口合淮之處,則從來南北巨防也。

潤河縣西南四十里,自潁州流入境,注於淮河。《志》云:縣北五十餘里又有濟河,出亳州,東北流,合肥水,至五河縣入淮。○陽台湖,在縣北十二里,有東西二水,導源沙河,合流經陽台下,湖因以名,亦曰東西陽台湖,物產甚多,民獲其利,下流通於淮河。

○正陽鎮縣東南八十里,所謂西正陽也,下臨淮津。五代漢乾二年,唐兵渡淮攻正陽,潁州將白福通擊敗之。上有劉備、關羽二城,蒙古將董文炳所築也。旁又有土城基,週三里,俗謂之張飛城。

江口驛在縣西北五十里潁河東岸,為水陸要衝,其在縣北者曰甘城驛。二驛,萬曆中革。○廟台渡在縣南二十五里,淮河津濟處也。

太和縣州西北九十里。西至河南項城縣百四十里,西南至河南新蔡縣百八十里,北至亳州百八十里。漢汝南郡細陽縣地,後為汝陰縣地。宋開寶中,析置萬壽縣,以萬壽鄉而名。宣和中,改為泰和縣。元初省入潁州,後復置,改泰曰太。今城周七里有奇,編戶二十一里。

○萬壽廢縣在今縣城西。《志》云:縣本汝陰之百尺鎮,古百尺堰也。宋開寶六年,分汝陰縣北萬壽等五鄉置縣,治百尺鎮,後改曰泰和。元移今治。○宋玉城,在縣北七十里。玉,後魏將也。齊建元初,魏遣宋玉,劉昶攻壽陽,築城於此以屯兵,因名。其城周四里,故址猶存。

原鹿城在縣西。本宋邑,春秋時謂之鹿上。僖二十一年,宋人、齊人、楚人盟鹿上,是也。後漢始置原鹿縣,屬汝南郡。光武封陰識為侯邑。晉屬汝陰郡,後廢。《水經註》:汝水至原鹿縣入淮,蓋在潁州西界也。

○萬壽山縣北五十里。唐以名鄉。宋復以名縣。

○沙河縣南二里,即潁水也。潁水合蔡,故兼有沙河之名,自河南鹿邑縣流入境,亦與沈丘縣接界,又東南流,而入州境。

柳河在縣西南七十里,舊黃河支流也。上通項城,下達潁州,入於沙河。又茨河,在縣東北二十里,亦因大河衝決而成,自河南鹿邑縣流入界,東南達潁州,入沙河。又有宋塘河,在縣北六十里,自亳州肥河分流,至縣東北,入於茨河。

○斤溝鎮在縣東南。舊為戍守處,今亦名斤溝店。○和陽驛,在縣西南五十里。又縣西七十里有界溪,為陳、汝往來之道。又有北原和巡司,在縣北十里。

附見:

潁川衛在州城內。洪武初建,屬河南都指揮使司。又潁上守禦千戶所一,屬潁川衛。

亳州[編輯]

亳州府西北四百五十里。南至潁州二百二十里,西至河南陳州二百里,北至河南歸德府百三十里。

古豫州地。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即此,後改為譙。春秋時為陳國之譙邑。戰國屬宋,後屬楚。秦屬碭郡。漢屬沛郡。後漢屬沛國又豫州治譙,即此。魏置譙郡,晉及劉宋因之。後魏仍置譙郡,正始中,兼置南兗州治焉梁中大通三年,來降,置譙州,明年,沒於魏。按《魏書》:鍾繇敗後,分徐、豫二州,以護城立南兗州。事在正始四年。或作正光,誤也。後齊因之。後周改為亳州置總管府治焉。隋亦曰亳州。大業初,復曰譙郡。唐又為亳州,天寶初,亦曰譙郡。乾元初,復故。五代因之。宋仍曰亳州亦曰譙郡。大中祥符七年,升為集慶軍節度。金亦曰亳州。元屬歸德府。明初以州治譙縣省入,尋降為縣,改屬潁州。弘治九年,復為亳州編戶二十三里,屬鳳陽府。今仍之。

按:州走汴、宋之郊,拊潁、壽之背,南北分疆,此亦爭衡之所也。昔者曹瞞得志,以譙地居衝要,且先世本邑也,往往治兵於譙,以圖南侵。及曹丕篡位,遂建陪都,其後有事江淮,輒頓舍於此。晉祖逖志清中原,亦從事於譙。及桓溫伐燕,實自譙而北也。拓跋蠶食淮南,恆以譙為重鎮。宇文週與陳爭江北之地,軍府實置於譙州。唐平輔公┙,亦命一軍自譙亳而南矣。朱溫以盜賊之雄,初得宣武,即屯據亳州,而東方諸鎮,以次供其吞噬,豈非地有所必爭乎?宋南渡以後,亳州為敵守,而汴宋竟不可複。蓋襟要攸關,州在豫、徐、揚三州間,固不獨為一隅之利害而已。

○廢譙縣今州治。戰國時楚邑。秦置譙縣,陳勝初起,攻譙下之,是也。漢亦為譙縣,屬沛郡。後漢建武四年,幸譙,仍屬沛國。曹操生長於譙,自言於譙東五十里築精舍,欲春夏讀書,秋冬射獵,建安中,往往治兵於譙,以擊孫權。曹丕篡位,改建五都,譙其一也,數如譙,議南侵。明帝睿亦嘗至焉。晉仍為譙郡治,永興二年,范陽王遣將劉琨等擊豫州刺史劉喬之子於譙。敗死,時與東海王越共舉兵討河間王於關中,以兵拒越也。永昌初,陷於石勒。永和五年,復歸於晉。昇平三年,沒於慕容燕。太和四年,桓溫伐燕,遣豫州刺史袁真出壽春,克譙及梁,時苻秦救燕,溫還師至譙,為秦將苟池所邀擊,大敗。晉末縣廢,而譙城如故。劉宋亦置譙郡,又僑置陳留郡,治小黃縣。後魏置南兗州,治譙城,仍領陳留等郡。隋初郡廢。大業三年,改小黃為譙縣,徙譙郡治焉。唐宋皆為亳州治。明初省。今州城周九里有奇。門四。

譙城劉句曰:即今宿州之廢臨渙城。唐初,譙州治此。貞觀十七年,州廢,以故城為臨渙縣治,後遂誤以隋之譙縣為古譙城雲。又梅城廢縣,在今州南四十里。隋開皇六年,分小黃縣置梅城縣,屬亳州。大業三年,併入譙縣。

城父城州東南七十里。春秋時陳邑。《左傳》僖二十三年,楚伐陳。遂取焦、夷。襄元年,晉以東諸侯之師伐陳,遂侵楚焦、夷。昭九年,楚遷許於夷實城父。三十年,吳滅徐,徐子奔楚,楚城夷而處之。三十一年,吳伐夷。哀六年,吳伐陳,楚救陳師於城父。蓋夷後為城父也。秦二世二年,遣長史司馬欣、董翳擊盜,殺陳勝於城父。漢五年,劉賈軍從壽春屠城父,至垓下,尋置城父縣,屬沛郡。高帝封功臣尹恢為侯邑。後漢屬汝南郡。晉屬譙郡。劉宋僑置浚儀縣,屬陳留郡,以城父縣併入。後魏因之。梁普通六年,裴邃拔魏鄭城,魏元琛赴救,軍於城父,不敢進。大同初,遣將元慶和攻東魏城父,高歡遣竇泰據城拒之。太清初,侯景圍東魏譙城不下,還攻城父,拔之。後齊亦曰浚儀縣。隋開皇十八年,復曰城父,屬亳州。唐因之。中和末,以朱全忠父名誠,改縣曰焦夷。光啟初,秦宗權寇亳、潁,朱全忠敗之於焦夷,是也。五代梁龍德初,又改焦夷曰夷父。後唐復為城父縣。宋因之。仍屬亳州。元初省入譙縣,尋復置。明初廢。

建成城在州東北八十里。漢縣,屬沛郡,曹參初封建成君。宣帝五鳳中,封黃霸為侯邑,屬沛郡。後漢省,或訛為建平城。魏收《志》:天平中,復置馬頭郡,治建平城。蓋即此城。《隋志縣有馬頭郡,後魏所置。今縣廢城,在河南永城縣,蓋境相接矣。後齊郡廢。《金志》亳州有馬頭鎮。蓋因故郡而名。

長垣城在州東。劉宋析譙縣地,僑置長垣縣,屬譙郡,又置陳留郡,寄治長垣縣。後魏廢。又有下邑城,在州東北五十里。後魏僑置下邑縣,屬馬頭郡。後齊廢。《隋志》縣有下邑廢城,即此。

○虎頭岡在州北二里。伏回數里,為城北之屏障。

○渦河州西三十八里。從河南鹿邑縣,東流至城北,與馬尚河合,流入蒙城縣界。魏主丕黃初六年,以舟師自譙循渦入淮,即此處也。又州西北三十里有舊黃河。其相近者又有漳河,或曰:亦黃河衝決時分流處也。並流入於渦河。

馬尚河在城北。自河南商丘縣汴河分流,經州境,入於渦河。其支流入河南永城縣界,謂之澮水。又有泡水,在州東北五十里。《志》云:州北有舒安湖,泡水出焉。亦流入河南永城縣界。

淝河在州南百五十里。蔡、潁以東積水所匯,引而為河,入蒙城縣界,下流注於淮。又州西南十五里有清水河,東北流入於渦河。

乾溪在舊城父縣南五里。《左傳》:昭八年,楚伐吳師於豫章,次於乾溪。十二年,楚子狩於州來,次於乾溪,即是溪也。《新序》:楚王起章華之台,為乾溪之役。今餘跡猶存。

蘆洲在州東,渦水北岸。或曰:其地舊多蘆葦,因名。晉大興中,祖逖北伐,屯兵蘆洲,蓋即此地也。又州南有高陂水。《志》云:陂週四十三里,魚蚌菱芡之藪也。

百尺口州東南五十里,亦曰百尺河,即陳、潁間百尺溝支渠矣。北流入於渦水。宋寶二年,蒙古將張柔以連歲勤兵兩淮,艱於糧運,請城亳州而戍之;又以渦水北隘淺,不可行舟軍,既病涉,曹、濮、魏博粟皆不至,而百尺口為宋往來之路,俱築甬道,一自亳而北,一自亳而南,置堡立柵,密為偵邏。繇是糧運悉達。

○義門鎮州東六十里。今有巡司戍守,又雙溝鎮在州南六十里。宋紹定六年,金主自歸德如蔡,至亳州,進次州南,避雨雙溝寺,見蓬蒿滿目,為之一慟,蓋鎮有佛寺雲。《金人疆域圖》譙縣有雙溝鎮。

王家市在州北。市,一作寺。宋紹定六年,金主在歸德,蒙古將忒木礙圍亳州以逼之,金主遣蒲察官奴偽與和,密自歸德南行登舟繇系東而北,殺守堤邏卒,徑至王家市,掩忒木礙之營,大敗之。

官竹園在州東北。梁中大通四年,元樹鎮譙城,為魏將樊子鵠等所攻,梁將羊侃赴救,至官竹,而樹巳敗,遂還。《水經註》:睢水自睢陽東南流,歷竹園水次,綠竹蔭渚,菁菁彌望,世謂之梁王竹園,官收其利,因曰官竹。

明王台在城西北一里。元至正十五年,劉福通自碭山清河迎韓林兒為帝,號小明王,據亳,此其即位台也。今為通真觀。○八角台,在州東南三里,相傳曹操所築,於此大饗軍士。

附見:

武平衛在州城內。洪武初,置熊韜衛。二十二年,改曰武平衛。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