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傅子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傅子
作者:傅玄 
謹案,《隋志·雜家》,「《傅子》百二十捲,晉司隸校尉傅玄撰。」《舊唐志》同。《晉書》本傳:「玄字休奕,少時避難於河內,專心誦學,後雖顯貴,而著述不廢,撰論經國九流及三史故事,評斷得失,各為區別,名為《傅子》,為內、外、中篇,凡有四部六錄,合百四十首,數十萬言,並《文集》百餘卷行於世。」案:百四十首而百二十捲者,或無有缺篇,或數篇合卷,今莫能詳。其四部六錄,區別亦無從考。《崇文總目》僅五卷二十三篇,《陳詩庭》言今本十二篇,又佚十一篇,後此不復著錄。

乾隆間,從《永樂大典》寫出二十三篇,又無篇名者六條,蓋即宋時二十三篇之節錄本。又寫出《文選》注、《御覽》、《諸子瓊林》三十四條,合為一卷。嘉慶庚午歲,余以唐魏徵《群書治要》所載二十四校《大典》本,多出二千五百許字,又從《三國志》注寫出六千三百餘字,廣為二卷。乙亥歲,余校《意林》,知《道藏》本差善然多羼越,以各書互證之,知《意林》所載《傅子》,乃楊泉《物理論》也。所載徐幹《中論》,僅前二條又半條是《中論》,其第三條之下半條及第四條乃《傅子》也。所載《物理論》,僅前四條是《物理論》,其第五條至第九十七條乃《傅子》也。其第九十八條至末乃《中論》也。

他如以《莊子·雜篇》當《王孫子》,而《王孫子》、《鶡冠子》、《牟子》及蔣濟《萬機論》等四十家文皆爛脫,乃作《意林》考正一卷,手寫數過,略得《傅子》端緒,因復遍搜各書,得佚文數百條,重加排比,以《治要》《大典》等書所載整篇為二卷,以各書所載,依《意林》九十五事,次第類附而間廁之,為補遺二卷,凡四卷。其《意林》與整篇復見者,不復刪之,用見《傅子》原次,或尚有漏落,後之人隨見隨補可也。

治體[1]

[编辑]

治國有二柄:一曰賞,二曰罰。賞者,政之大德也;罰者,政之大威也。人所以畏天地者,以其能生而殺之也。為治審持二柄,能使殺生不妄,則其威德與天地並矣。信順者,天地之正道也;詐逆者,天地之邪路也。民之所好莫甚于生,所惡莫甚于死。善治民者,開其正道,因所好而賞之,則民樂其德也;塞其邪路,因所惡而罰之,則民畏其威矣。善賞者,賞一善而天下之善皆勸。善罰者,罰一惡而天下之惡皆懼[矣。勸而懼]者河?賞公而罰不貳也。有善,雖疏賤必賞;有惡,雖貴近必誅,可不謂公而不貳乎?若賞一無功,則天下飾詐矣;罰一無罪,則天下懷疑矣。是以明德慎賞,而不肯輕之;明德慎罰,而肎忽之。夫威德者,相須而濟者也。故獨任威刑而無惠,則民不樂生;獨任德惠而無威刑,則民不畏死。民不樂生,不可得而教也;民不畏死,不可得而制也。有國立政,能使其民可教可制者,其唯威德足以相濟者乎。[2]

官人

[编辑]

世質則官少,世文則吏多。有虞多官五十,夏后氏百,殷二百,周三百。[3]

舉賢

[编辑]

賢者,聖人所與共治天下者也。故先王以舉賢為急。舉賢之本,莫大正身而壹其聽。身不正,聽不壹,則賢者不至,雖至不為之用矣。古之明君,簡天下之良材,舉天下之賢人,豈家至而戶閱之乎?開至公之路,秉至平之心,執大象而致之,亦云誠而已矣。夫任誠,天地可感,而況于人乎!傅說,巖下之築夫也。高宗引而相之;呂尚,屠釣之賤老也,文武尊而宗之;陳平,項氏之亡臣也,高祖以為腹心。四群不以小疵忘大德,三臣不以疏賤而自疑,其建帝王之業,不亦宜乎!文王內舉周公旦,而天下不以為私其子;外舉太公望,天下稱其公。周公誅弟而典刑立;桓公任讎而齊國治。茍其無私,他人之於骨肉,其於誅賞,豈二法哉?唯至公然後可以舉賢也。

夏禹有言:“知人則哲,惟帝其難之。”因斯以談,君莫賢於高祖,臣莫奇於韓信。高祖在巴漢,困矣;韓信去楚而亡,窮矣。夫以高祖之明,困而思士,信之奇材窮而願進。其相遭也,宜萬里響應,不移景而相取矣。然信歸漢,歷時而不見知,非徒不見知而已,又將案法而誅之。向不遇滕公,則身不免於戮死,不值蕭何,則終不離於亡命。幸而得存,固水濱之餓夫,市中之怯子,又安得市人可驅而立半天下之功也哉?蕭何一言,而不世之交合,定傾之功立,豈蕭何知人之明絕於高祖,而韓信求進之意曲於蕭何乎?尊卑之勢異,而高下之處殊也。高祖勢尊而處高,故思進者難;蕭何勢卑而處下,故自納者易。然則居尊高之位者,其接人之道固難,而在卑下之地者,其相知之道固易矣。昔人知居上取士之難,故虛心而下聽;知在下相接之易,故因人以致人。舜之舉咎陶難,處咎陶致天下之士易;湯之舉伊尹難,得伊尹致天下之士易。故舉一人而聽之者,王道也。舉二人而聽之者,霸道也。舉三人而聽之者,僅存之道也。聽一人何以王也?任明而致,信也。聽二人何以霸也?任術而設疑也。聽三人何以僅存也?從二而求一也。明主任人之道專,致人之道博,任人之道專,故邪不得間;致人之道博,故下無所壅;任人之道不專,則讒說起而異心生;致人之道不博,則殊塗塞而良材屈。使舜未得咎陶,湯未得伊尹,而不求賢,則上下不交,而大業廢矣。既得咎陶既得伊尹,而又人人自用,是代大匠斫也。群臣易位,勞神之道也。

今之人或抵掌而言,稱古多賢,患世無人,退不自三省,而坐誣一世,豈不甚邪?夫聖人者,不世而出者也。賢能之士,何世無之?何以知其然?舜興而五臣顯,武王興而九賢進;齊桓之霸,管仲為之謀;秦孝之強,商君佐之以法。欲王則王佐至,欲霸則霸臣出;欲富國強兵,則富國強兵之人往。求無不得,唱無不和。是以知天下之不乏賢也。顧求與不求耳。何憂天下之無人乎?[4]

授職

[编辑]

夫裁徑尺之帛,刊方寸之木,不任左右,必求良工者,裁帛刊木,非左右之所能故也。徑尺之帛,方寸之木,薄物也,非良工不能裁之;況帝王之佐,經國之任,可不審擇其人乎?故構大廈者,先擇匠,然後簡材;治國家者,先擇佐,然後定民。大匠構屋,必大材為棟,小材為榱橑,茍有所中,尺寸之木無棄也。非獨屋有棟樑,國家亦然。大者為宰相,此國之棟樑也。審其棟樑,則經國之本立矣。經國之本立,則庶官無曠,而天工時敘矣。[5]

校工

[编辑]

天下之害,莫甚於女饣芳。上之人不節其耳目之慾,殫生民之巧,以極天下之變。一首之饣芳,盈千金之價,婢妾之服,兼四海之珍。縱慾者無窮,用力者有盡。用有盡之力,逞無窮之慾,此漢靈之所以失其民也。上欲無節,眾下肆情,淫奓並興,而百姓受其殃毒矣。嘗見漢末一筆之柙,雕以黃金,飾以和璧,綴以隨珠,發以翠羽。此筆非文犀之植,必象齒之管,豐狐之柱,秋兔之翰。用之者必珠繡之衣,踐雕玉之履。由是推之,其極靡不至矣。然公卿大夫,刻石為碑,鐫石為虎,碑虎崇偽,陳於三衢,妨功喪德,異端並起,眾邪之亂正若此,豈不哀哉!夫經國立功之道有二:一曰息欲,二曰明制。欲息制明,而天下定矣。[6]

檢商賈

[编辑]

夫商賈者,所以伸盈虛而獲天地之利,通有無而壹四海之財,其人可甚賤,而其業不可廢,蓋眾利之所充,而積偽之所生,不可不審察也。

古者民樸而化淳,上少欲而下鮮偽,衣足以暖身,食足以充口器足以給用,居足以避風雨,養以大道,而民樂其生;敦以大質,而下無逸心。日中為市,民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化淳也。暨周世殷盛,承變極文,而重為之防,國有定製,下供常事,役賦有恆,而業不廢,君臣相與,一體上下,譬之形影,官恕民忠,而恩侔父子。上不征非常之物,下不供非常之求,君不索無用之寶,民不鬻無用之貨。自公侯至於皂隸僕妾,尊卑殊禮,貴賤異等,萬機運於上,百事動於下,而六合晏如者,分數定也。夫神農正其綱,先之以無慾,而咸安其道。周綜其目,壹之以中典,而民不越法。及秦亂四民而廢常賤,競逐末利而棄本業,茍合壹切之風起矣。於是士樹奸於朝,賈窮偽於市,臣挾邪以岡其君,子懷利以詐其父,一人唱欲而億兆和。上逞無厭之慾,下充無極之求,都有專市之賈,邑有傾世之商,商賈富乎公室,農夫伏於隴畝而墮溝壑。上愈增無常之好以征下,下窮死而不知所歸,哀夫!且末流濫溢而本源竭,纖靡盈市而谷帛罄,其勢然也。古者言非典義,學士不以經心;右非田桑,農夫不以亂業;器非時用,工人不以措手;物非世資,商賈不以適市。士思其訓,農思其務,工思其用,賈思其常,是以上用足而下不匱。故一野不如一市,一市不如一朝,一朝不如一用,一用不如上息欲,上息欲而下反真矣。不息欲於上,而欲求下之安靜,此猶縱火焚林,而索原野之不彫廢,難矣。

故明君止欲而寬下,急商而緩農,貴本而賤末,朝無蔽賢之臣,市無專利之賈,國無擅山澤之民。一臣蔽賢,則上下之道壅;商賈專利,則四方之資困;民擅山澤,則兼併之路開。而上以無常役,下賦一物,非民所生,而請於商賈,則民財暴賤;民財暴賤,而非常暴貴;非常暴貴,則本竭而末盈;未盈本竭,而國富民安,未之有矣。[7]

仁論

[编辑]

昔者聖人之崇仁也,將以興天下之利也。利或不興,須仁以濟天下。有不得其所,若己推而委之於溝豁然。夫仁者,蓋推己以及人也。故己不欲,無施於人。推己所欲,以及天下。推己心孝於父母,以及天下,則天下之為人子者,不失其事親之道矣。推己心有樂於妻子,以及天下,則天下之為人父者,不失其室家之歡矣。推己之不忍於飢寒,以及天下之心,含生無凍餒之憂矣。此三者,非難見之理,非難行之事,唯不內推其心,以恕乎人,未之思耳,夫何遠之有哉!古之仁人,推所好以訓天下,而民莫不尚德;推所惡以誡天下,而民莫不知恥。或曰:恥者其至者乎,曰未也。夫至者自然由仁;何恥之有?赴谷必墜,失水必溺,人見之也。赴阱必陷,失道必沈,人不見之也,不察之故。君子慎乎所不察。不聞大論,則志不宏;不聽至言,則心不固。思唐虞於上世,瞻仲尼於中古,而知夫小道者之足羞也。相伯夷於首陽,省四皓於商山,而知夫穢志者之足恥也。存張騫於西極,念蘇武於朔垂,而知懷閭室者之足鄙也。推斯類也,無所不至矣。德比於上,欲比於下。德比於上故知恥,欲比於下故知足。恥而知之,則聖賢其可幾;知足而已,則固陋其可安也。

聖賢斯幾,況其為慝乎?固陋斯安,況其為侈乎?是謂有撿純乎?純哉其上也!其次得概而已矣,莫非概也!漸其概,茍無邪,斯可矣。君子內省其身,怒不亂德,喜不亂義也。孔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此之謂也。若子方惠及於老馬,西巴不忍而放麑,皆仁之端也。推而廣之,可以及乎遠矣。[8]

義信

[编辑]

蓋天地著信,而四時不悖;日月著信,而昏明有常;王者體信,而萬國以安;諸侯秉信,而境內以和;君子履信,而厥身以立。古之聖君賢佐,將化世美俗;去信須臾,而能安上治民者,未之有也。

夫象天則地,履信思順,以壹天下,此王者之信也。據法持正,行以不貳,此諸侯之信也。言出乎口,結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講信修義,而人道定矣。若君不信以御臣,臣不信以奉君,父不信以教子,子不信以事父,夫不信以遇婦,婦不信以承夫;則君臣相疑於朝,父子相聚於家,夫婦相疑於室矣。小大混然而懷好心,上下紛然而競相欺,人倫於是亡矣。

夫信由上而結者也。故君以信訓其臣,則臣以信忠其君,父以信誨其子,則子以信孝其父。夫以信先其婦,則婦以信其夫,上秉常以化下,下服常而應上,其不化者,百未有一也。夫為人上,竭至誠,開信以待下,則懷信者歡然而樂進,不信者赧然而回意矣。老子不云乎:“信不足,焉有不信也?”故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言待人,信斯不信。況本無信者乎?

先王欲下之信也,故示之以款誠,而民莫欺其上;申之以禮教,而民篤於義矣。夫以上接下,而以不信隨之,是亦日夜見災也。周幽以詭烽滅國,齊襄以瓜時致殺,非其顯乎!故禍莫大於無信,無信則不知所親,不知所親,則左右盡己之所疑,況天下乎!信者亦疑,不信亦疑,則忠誠者喪心而結舌,懷奸者飾邪以自納。此無信之禍也。[9]

禮樂

[编辑]

傅子曰:能以禮教興天下者,其知大本之所立乎!夫大本者,與天地並存,與人道俱設,雖蔽天地,不可以質文損益變也。大本有三,一曰君臣,以立邦國;二曰父子,以定家室;三曰夫婦,以別內外。三本者立,則天下正;三本不立,則天下不可得而正。天下不可得而正,則有國有家者亟亡,而立人之道廢矣。

禮之大本,存乎三者,可不謂之近乎?用之而蔽天地,可不謂之遠乎?由近以知遠,推己以況人,此禮之情也。

商君始殘禮樂。至乎始皇,遂滅其制,賊九族,破五教,獨任其威刑酷暴之政。內去禮義之教,外無列國之輔,日縱桀紂之淫樂,君臣競留意於刑書,雖荷戟百萬,石城造天,威淩滄海,胡越不功,身死未收,奸謀內發,而太子已死於外矣,胡亥不覺,二年而滅,曾無盡忠效節之臣以救其難,豈非敬義不立,和愛先亡之禍也哉?禮義者,先王之藩衛也。秦廢禮義,是去其藩衛也。夫齎不訾之寶,獨宿於野,其為危敗,甚於累卵。方之於秦,猶有泰山之安。《易》曰:“上慢下暴,盜思代之。”其秦之謂與![10]

法刑

[编辑]

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法者,所以正不法也。明書禁令曰法,誅殺威罰曰刑。天地成歲也,先春而後秋;人君之治也,先禮而後刑。治世之民,從善者多,上立德而下服其化,故先禮而後刑也。亂世之民,從善者少,上不能以德化之,故先刑而後禮者。《周書》曰:“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災。”然則心惡者,雖小必誅;意善過誤,雖大必赦:此先王所以立刑法之本也。

禮法殊塗而同歸,賞刑遞用而相濟矣。是故聖帝明王,惟刑之恤,敬五刑以成三德;若乃暴君昏主,刑殘法酷,作五虐之刑,設炮烙之辟,而天下之民,無所措其手足矣。故聖人傷之,乃建三典,殊其輕重,以定厥甲,司寇行刑,君為之不舉樂,哀矜之心至也。八辟議其故而宥之,仁愛之情篤也。柔願之主,聞先王之有哀矜仁愛,議獄緩死也,則妄輕其刑而赦元惡。刑妄輕,則威政墮而法易犯;元惡赦,則奸人興而善人困。剛猛之主,聞先王之以五刑糾萬民,舜誅四兇而天下服也。於是峻法酷刑以侮天下,罪連三族,戮及善民,無辜而死者過半矣。下民怨而思叛,諸侯乘其弊而起,萬乘之主死於人手者,失其道也。齊秦之君,所以威制天下,而或不能自保其身,何也?法峻而教不設也。未儒見峻法之生叛,則去法而純仁,偏法見弱法之失政,則去仁而法刑,此法所以世輕世重,而恆失其中也。[11]

重爵祿

[编辑]

爵祿者,國柄之本,而貴富之所由,不可以不重也。然則爵非德不授,祿非功不與,二教即立,則良士不敢以賤德受貴爵,勞臣不敢以微功受重祿;況無德無功,而敢虛干爵祿之制乎!

然則先王之用爵祿,不可謂輕矣;夫爵者位之級,而祿者官之實也。級有等而稱其位,實足利而周其官,此立爵祿之分也。爵祿之分定,必明選其人而重用之。德貴功多者,受重爵大位,厚祿尊官;德淺功寡者,受輕爵小位,薄祿卑官。厚足以衞宗黨,薄足以代其耕。居官奉職者,坐而食於人,既食於人,不敢以私利經心;既受祿於官,而或營私利,則公法繩之於上,而顯議廢之於下。是以仁讓之教存,廉恥之化行,貪鄙之路塞,嗜之情滅,百官各敬其職,大臣論道於朝,公議日興,而私利日廢矣。

明君必順善制而後致治,非善制之能獨治也,必須良佐有以行之也。欲治其民,而不省其事,則事繁而職亂。知省其職,而不知節其吏,厚其祿也,則下力既竭而上猶未供;薄其祿也。則吏競背公義,營私利。此教之所以必廢而不行也。

凡欲為治者,無不欲其吏之清也。不知所以致清而求其清,此猶滑其源而望其流之潔也。知所以致清,則雖舉盜跖,不敢為非;不知所以致清,則雖舉夷、叔,必犯其制矣。夫授夷、叔以事,而薄其祿,近不足以濟其身,遠不足以及室家,父母餓於前,妻子饣委於後;不營則骨肉之道虧,營之則奉公之制犯。骨肉之道虧,則怨毒之心生;怨毒之心生,則仁義之理衰矣。使夷、叔有父母存,無以致養,必不採薇於首陽,顧公制而守死矣。由此言之,吏祿不重,則夷、叔必犯矣。夫棄家門,委身於公朝,榮不足以庇宗人,祿不足以濟家室,骨肉怨於內,交黨離於外,仁孝之道虧,名譽之利損,能守志而不移者鮮矣。人主不詳察,聞其怨興於內,而交離於外,薄其名,必時黜其身矣。家困而身黜,不移之士,不顧私門之怨,不憚遠近之謫,死而後已,不改其行;上不見信於君,下不見明於俗,遂委死溝壑,而莫之能知也。豈不悲夫?天下知為清之若此,則改行而從俗矣。清者化而為濁,善者變而陷於非,若此而能以致治者,未之聞也。[12]

平賦役

[编辑]

昔先王之興役賦,所以安上濟下,盡利用之宜,是故隨時質文,不過其節。計民豐約而平均之,使力足以供事,財足以周用,乃立一定之制,以為常典。甸都有常分,諸侯有常職焉。萬國致其貢,器用殊其物,上不興非常之賦,下不進非常之貢,上下同心,以奉常教,民雖輸力致財,而莫怨其上者,所務公而制有常也。

戰國之際,棄德任威,競相吞代,而天下之民困矣。秦並海內,遂滅先王之制,行其暴政,內造阿房之宮,繼以驪山之役,外築長城之限,重以百越之戍,賦過大半,傾天下之財不足以盈其欲,役及閭左;竭天下之力不足以周其事,於是蓄怨積憤,同聲而起。陳涉、項梁之疇,奮劍大呼,而天下之民,響應以從之。驪山之基未閉,而敵國已收其圖籍矣。

昔者東野畢御,盡其馬之力,而顏回知其必敗,況御天下而可盡人之力也哉?夫用人之力,歲不過三日者,謂治平無事之世,故周之典制載焉。若黃帝之時,外有赤帝、蚩尤之難,內設舟車門衛甲兵之奮,六興大役,再行天誅,居無安處,即天下之民,亦不得不勞也。勞而不怨,用之至平也。禹鑿龍門,辟伊闕,築九山,滌百川,過門不入,薄飲食,卑宮室,以率先天下,天下樂盡其力而不敢辭勞者,儉而有節,所趣公也。故世有事,即役煩而賦重世無事,即役簡而賦輕。役簡賦輕則奉上之禮宜崇,國家之制宜備,此周公所以定六典也。役煩賦重,即上宜損制以恤其下,事宜從省以致其用,此黃帝、夏禹之所以成其功也。後之為政,思黃帝之至平,夏禹之積儉,周制之有常,隨時益損而息耗之,庶幾雖勞而不怨矣。[13]

貴教

[编辑]

虎至猛也,可畏而服。鹿至粗也,可教而使。木至勁也,可柔而屈。石至堅也,可消而用。況人含五常之性,有善可因,有惡可改者乎!人之所重,莫重乎身。貴教之道行,士有仗節成義死而不顧者矣。此先王因善教義,因義而立得也。因善教義,故義成而教行;因義立禮,故禮設而義通。若夫商韓孫吳,知人性之貪得樂進,而不知兼濟其善,於是束之以法,要之以功,使下唯力是恃,唯爭是務,恃力務爭,至有探湯赴火而忘其身者,好利之心獨用也。人懷好利之心,則善端沒矣。

中國所以常制四夷者,禮義之教行也。失其所以教,則同乎夷狄矣。其所以同,則同乎禽獸矣。不唯同乎禽獸,亂將甚焉,何者?禽獸保其性然者也。人以智役力者也,智役力而無教節,是智巧日用,而相殘無極也。相殘無極,亂孰大焉?不濟其善,而唯力是恃,其不大亂幾稀耳。人之性,避害從利,故利出於禮讓,即修禮讓;利出於力爭。則任力爭。修禮讓,則上安下順而無侵奪;任力爭,則父子幾乎相危,而況於悠悠者乎![14]

戒言

[编辑]

上好德則下修行,上好言則下飾辯。修行則仁義興焉,飾辯則大偽起焉,此必然之征也。德者,難成而難見者也;言者,易撰而易悅者也。先王知言之易,而悅之者眾,故不尚焉。不尊賢尚德,舉善以教,而以一言之悅取人,則天下之棄德飾辯以要其上者不鮮矣。何者?德難為而言易飾也。夫貪榮重利,常人之性也。上之所好,榮利存焉。故上好之,下必趣之,趣之不已,雖死不避也。先王知人有好善尚德之性,而又貪榮而重利,故貴其所尚,而抑其所貪。貴其所尚,故禮讓興;抑其所貪,故廉恥存。夫榮利者,可抑而不可絕也。故明為顯名高位,豐祿厚賞,使天下希而慕之。不修行崇德,則不得此名,不居此位,不食此祿,不獲此賞,此先王立教之大體也。夫德修之難,不積其實,不成其名。夫言撰之易,合所悅而大用,修之不久,所悅無常,故君子不貴也。[15]

正心

[编辑]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後身正,身正而後左右正。左右正而後朝廷正,朝廷正而後國家正,國家正而後天下正。故天下不正,修之國家;國家不正,修之朝廷;朝廷不正,修之左右;左右不正,修之身;身不正,修之心。所修彌近,而所濟彌遠。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正心之謂也。心者,神明之主,萬物之統也。動而不失正,天地可感,而況於人乎?況於萬物乎?

夫有正心必有正德,以正德臨民,猶樹表望影,不令而行。《大雅》云:“儀刑文王,萬邦作孚。”此之謂也。有邪心,必有枉行,以枉行臨民,猶樹曲表,而望其影之直也。若乃身坐廊廟之內,意馳雲夢之野;臨朝宰事,情系曲房之誤。心與體離,情與志乖,形神且不相保,孰左右之能正乎哉?忠正仁理存乎心,則萬品不失其倫矣。禮度儀法存乎體,則遠邇內外,咸知所象矣。古之大君子,修身治人,先正其心,自得而已矣。能自得,則無不得矣。茍自失,則無不失矣。無不得者,治天下有餘,故否則保身居正,終年不失其和,達則兼善天下,物無不得其所;無不失者,營妻子不足,故否則是己非人,而禍逮乎其身,達則縱情用物,而殃及乎天下。昔者有虞氏彈五弦之琴,而天下樂其和者,自得也。秦始皇築長城之塞以為固,禍幾發於左右者,自失也。夫推心以及人,而四海蒙其佑,則文王其人也。不推心以虐用天下,則左右不可保,亡秦是也。秦之虐君,目玩傾城之色,天下男女,怨曠而不肯恤也;耳淫亡國之聲,天下小大,哀怨而不知撫也。意盈四海之外,口窮天下之味,宮室造天而起,萬國為之憔悴,猶未瞳以逞其欲,唯不推心以況人,故視用人如用草芥,使用人如用己,惡有不得其性者乎?古之達治者,知心為萬事主,動而無節則亂,故先正其心。其心正於內,而後動靜不妄。以率先天下,而後天下履正,而咸保其性也。斯遠乎哉?求之心而已矣![16]

通志

[编辑]

夫能通天下之志者,莫大乎至公;能行至公者,莫要乎無忌心。唯至公,故近者安焉,遠者歸焉,枉直取正,而天下信之;唯無忌心,故進者自盡,而退不懷疑,其道泰然,浸潤之譖,不敢幹也。《虞書》曰:“辟四門”,則天下之人輻湊其庭矣;“明四目”,則天下之人樂為之視矣;“達四聰”,則天下之人樂為之聽矣。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不逆之也。茍所有逆,眾流之不至者多矣。眾流不至者多,則無以成其深矣。夫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丹朱、商均,子也,不肖,堯舜黜之;管叔、蔡叔,弟也,為惡,周公誅之。茍不善,雖子弟不赦,則於天下無所私矣。鯀亂政,舜殛之;禹聖明,舉用之。戮其父而授其子,則於天下無所忌矣。石厚子也,石碏誅之。冀缺讎也,晉侯舉之。是之謂公道。夫在人上,天下皆樂為之用,無遠無近,茍所懷得達,死命可致也。唯患眾流異源,清濁不同,愛惡相攻,而親疏黨別。上之人或有所好,所好之流獨進,而所不好之流退矣。通者一而塞者萬,則公道廢而私道行矣。於是天下之志,塞而不通,欲自納者因左右而達,則權移左右,而上勢分矣。昧於利者知趣左右之必通,必變業以求進矣。昧於利者變業而黨成,正士守志而日否,則雖見者盈庭,而上之所聞實寡。外倦於人,而內寡聞,此自閉之道也。

故先王之教,進賢者為上賞,蔽賢者為上戮,順理者進,逆法者誅;設誹謗之木,容狂狷之人,任公而去私,內恕而無忌,是之謂公制也。公道行,則天下之志通;公制立,則私曲之情塞矣。凡有血氣,茍不相順,皆有爭心,隱而難分,微而害深者,莫甚於言矣。君人者,將和眾定民,而殊其善惡,以通天下之志者也。聞言水可不審也。聞言未審,而以定善惡,則是非有錯,而飾辯巧言之流起矣。故聽言不如觀事,觀事不如觀行,聽言必審其本,觀事必校其實,觀行必考其跡。參三者而詳之,近少失矣。問曰:漢之官制,皆用秦法。秦不二世而滅,漢二十餘世而後亡者,何也?答曰:其制則同,用之則異。秦任私而有忌心,法峻而惡聞其失,任私則遠者怨,有忌心則天下疑,法峻則民不順之,惡聞其失,則過不上聞,此秦之所以不二世而來也。漢初入秦,約法三章,論功定賞,先封所憎。約法三章,公而簡也。先封所憎,無忌也。雖網漏吞舟,而百姓安之者,能通天下之志,得其略也。世尚寬簡,尊儒貴學,政雖有失,能容直臣。簡則不茍,寬則眾歸之;尊儒貴學,則民篤於義;能容直臣,則上之失不害於下,而民之患上聞矣。自非聖人,焉能無失?失而能改,則所失少矣,心以為是,故言行由之,其或不是,不自知也。

先王患人之不自知其失,而處尊者天下之命在焉,順之則生,逆之則死,順而無節,則諂諛進;逆而畏死,則直道屈。明主患諛己者眾,而無由聞失也。故開敢諫之路,納逆己之言,敬所言出於忠誠,雖事不盡,是猶歡然受之,所以通直言之塗,引而致之,非為名也。以為直言不聞,則己之耳目塞,耳目塞於內,諛者順之於外,此三季所以至亡而不自知也。周昌比高祖於桀紂,而高祖托以愛子;周亞夫申軍令,而太宗為之不驅;朱雲折檻,辛慶忌叩頭流血:斯乃寬簡之風,漢所以歷年四百也。[17]

曲制

[编辑]

天下之福,莫大於無慾,天下之禍,莫大於不知足。無慾則無求,無求者,所以成其儉也。不知足,則物莫能盈其欲矣。莫能盈其欲,則雖有天下,所求無已,所欲無極矣。海內之物不益,萬民之力有盡;縱無已之求,以滅不益之物;逞無極之慾,而役有盡之力;此殷士所以倒戈幹牧野,秦民所以不期而周叛,曲論之好奢而不足者,豈非天下之大禍邪?[18]

安民

[编辑]

民富則安,貧則危。

明主之治也。分其業而一其事。業分則不相亂,事一則各盡其力;而不相亂則民必安矣。重親民之吏而不數遷。重則樂其職,不數遷則志不流於他官;樂其職而志不流於他官,則盡心恤其下;盡心以恤其下,則民必安矣。附法以寬民者賞,克刂法以要名者誅。寬民者賞,則法不虧於下;克刂民者誅,而名不亂於上,則民必安矣。量時而置官,則吏省而民供;吏省則精;精則當才而不遺力,民則供順;供順則思義而不背上。上愛其下,下樂其上,則民必安矣。篤鄉閭之教,則民存知相恤,而亡知相救;存相恤而亡相救,則鄰居相恃,懷土而無遷志;鄰居相恃,懷土無遷志,則民必安矣。度時宜而立制,量民力以役賦。役賦有常,上無橫求,則事事有儲而並兼之隙塞。事有儲,並兼之隙塞,則民必安矣。圖遠必驗之近,興事必度之民,知稼穡之艱難,重用其民,如保赤子,則民必安矣。職業無分,事務不壹,職荒事廢,相督不已,若是者民危。親民之吏不重,有資者無勞而數遷,競營私以害公,飾虛以求進,仁宦如寄,視用其民如用路人,若是者民危。以法寬民者不賞,克刂民為能者必進,下力盡矣。而用之不已,若是者民危。吏多而民不能供,上下不相樂,若是者民危。鄉閭無教,存不相恤,而亡不相救,若是者民危。不度時而立制,不量民而[19]役賦無常,橫求相仍,弱窮迫不堪其命,若是者民危。視遠而忘近,興事不度於民,不如稼穡艱難而轉用之,如是者民危。

安民而上危,民危而上安者,未之有也。《虞書》曰:“安民則惠,黎民懷之。.其為治之要乎?今之刺史,古之牧伯也。今之郡縣,古之諸侯也。州總其統,郡舉其綱,縣理其目,各職守不得相干,治之經也。夫彈枉正邪,糾其不法,擊一以警百者,刺史之職也。比物校成,考定能否,均其勞逸,同其得失,有大不可而後舉之者,太守之職也。親民授業,平理百事,猛以威吏,寬以容民者,令長之職也。然則令長者,最親民之吏,百姓之命也。國以民為本,親民之吏,不可以不留意也。[20]

《傅子》曰:利天下者,天下亦利之;害天下者,天下亦害之。利則利,害則害,無有幽深隱微,無不報也。仁人在位,常為天下所歸者,無他也。善為天下興利而已矣。[22]

問政

[编辑]

劉子問政。傅子曰: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公道亡,則禮教無所立。禮教無所立,則刑賞不用情。而下從之者,未之有也。夫去私者,所以立公道也。唯公然後可正天下。

傅子曰:善為政者,天地不能害也,而況於人乎?堯水湯旱,而人無菜色,猶太平也,不亦美乎?晉飢吳懈,而為秦越禽,人且害之,而況於天地乎![23]

問刑

[编辑]

傅子曰:秦始皇之無道,豈不甚哉!視殺人如殺狗彘,狗彘,仁人用之猶有節,始皇之殺人,觸情而已,其不以道如是。而李斯又深刑峻法,隨其指而妄殺人。秦不二世而來,李斯無遺類。以不道遇人,人亦以不道報之。人仇之,天絕之,行無道,未有不亡者也。或曰:漢太宗除肉刑,可謂仁乎?傅子曰:匹夫之仁也。非王天下之仁也,夫王天下者,大有濟者也。非小不忍之謂也。先王之制,殺人者死,故生者懼;傷人者殘其體,故終身懲。所刑者寡,而所濟者眾,故天下稱仁五。今不忍殘人之體,而忍殺之,既不類傷人刑輕,是失其所以懲也。失其所以懲,則易傷人;人易相傷,亂之漸也。猶有不忍之心,故曰匹夫之仁也。[24]

釋法

[编辑]

釋法任情,奸佞在下,多疑少決,譬執腐索以御奔馬。專任刑名,民不聊生。通儒達道,政乃昇平。浩浩大海,百川歸之。洋洋聖化,九服仰之。春風暢物,秋霜肅殺,同則相濟,異若胡越。[25]

信直

[编辑]

傅子曰:古之賢君,樂聞其過,故直言得至,以補其闕。古之忠臣,不敢隱君之過,故有過者知所以改,其或不改,以死繼之,不亦至直乎!

傅子曰:至哉季文子之事君也。使惡人不得行其境內,況在其君之側乎!推公心而行直道,有臣若此,其君稀陷乎不義矣。[26]

矯違

[编辑]

傅子曰:正道之不行,常佞人亂之也。故桀信其佞臣推侈,以殺其正臣關龍逢,而夏以亡;紂信其佞臣惡來,以割其正臣王子比干之心,而殷以亡。[27]

曰:惑佞之不可用如此,何惑者之不息也?傅子曰:佞人,善養人私慾也。故多私慾者悅之,唯聖人無私慾,賢者能去私慾也。有見人之私慾,必以正道矯之者,正人之徒也。違正而從之者,佞人之徒也。自察其心,斯知佞正之分矣。

或問:佞孰為大?博子曰:行足以服俗,辯足以惑眾,言必稱乎仁義,隱其噁心而不可卒見,伺主之慾微合之,和其志,敢以非道陷善人,稱之有術,飾之有利,非聖人不能別,此大佞也。其次心不欲為仁義,言亦必稱之,行無大可非,動不違乎俗,合主所欲而不敢正也,有害之者,然後陷之。最下佞者,行不顧乎天下,唯求主心,使文巧辭,自利而已,顯然害善,行之不怍。若四兇,可謂大佞者也。若安昌侯張禹,可謂次佞也。若趙高、石顯,可謂最下佞者也。大佞形隱,為害深,下佞形露,為害淺,形露猶不別之,可謂至暗也已。[28]

治人之謂治,正己之謂正,人不能自治,故設法以一之。身不正,雖有明法,即民或不從,故必正己以先之也。然則明法者,所以齊眾也。正己者,所以率人也。夫法設而民從之者,得所欲也。法獨設而無主,即不行;有主而不一,則勢分。一則順,分則爭,此自然之理也。[30]

假言

[编辑]

天地至神,不能同道而生萬物;聖人至明,不能一檢而治百姓。故以異致同者,天地之道也;因物制宜者,聖人之治也。既得其道,雖有詭常之變,相害之物,不傷乎治體矣。水火之性相來也。善用之者,陳釜鼎乎其間,爨之煮之,而能兩盡其用,不相害也。五味以調,百品以成,天下之物,為水火者多矣。若施釜鼎乎其間,則何憂乎相害、何患乎不盡其用也?[31]

鏡總敘

[编辑]

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智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鏡無見疵之罪,道無明過之惡。面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32]

大本

[编辑]

象天地以立制。[33]

補遺上

[编辑]

庖犧神農,順民之性,育之者也。黃帝除民之害,救之者也。舜治天下,垂拱無為者,以咎繇既舉,而不仁遠也。禹治洪水,冠掛不顧者,不以下憂累其上也。湯法三面之網,歸之者四十國;文王葬城隅之枯骨,天下懷其仁,所惠者小,所感者大,人心先之也。[34]

不使不仁加乎天下,用武勝殘,而百姓以濟,此仁刑於撥亂,黃帝是也。時育萬物,必世而後仁,此仁著於治平,堯舜是也。[35]

堯如臘,舜如腒。[36]

拔萬國之地,九州之結。[37]

天為有形之主,君為有國之主。天以春生,猶君之有仁令也;天以秋殺,猶君之有威令也。故仁之發,天下樂之;令之發,天下畏之;樂之故樂從其令。畏之故不敢違其令。若寬令發而人不樂,無以稱仁矣。威令發而下不畏,無以言威矣。無仁可樂,無威可畏,能保國致治者,未之有也。[38]

辯上下者,莫正乎位;興國家者,莫貴乎人;統內外者,莫齊乎分;宣德教者,莫明乎學。[39]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40]

善賞者,賞一善而天下之善皆勸;善罰者,罰一惡而天下之惡皆除矣。[41]

世質則官少,時文則吏多。有虞氏官五十,夏後氏官一百,殷有二百,周有三百。[42]

國典之墜,猶位喪也。位之不建,名理廢也。[43]

三公者,佐天子理陰陽。[44]

尚書者,出入王命,喉舌之任也。[45]

荀仲預稱禹十二為司空。[46]

魏司空陳群始立九品之制,郡置中正,評人才之高下,各為輩目;州置州都,而總其議。[47]

凡品才有九,一曰德行,以立道本;二曰理才,以研事機;三曰政才,以經治體;四曰學才,以綜典文;五曰武才,以御軍旅;六曰農才,以教耕稼;七曰工才,以作器用;八曰商才,以興國利;九曰辯才,以長諷議:此量才者也。[48]

知人之難,莫難於別真偽。設所修出於為道者,則言自然而貴玄虛;所修出於為儒者,則言分制而貴公正;所修出於為縱橫者,則言權宜而貴變常。九家殊務,各有其長,非所為難也。以默者觀其行,以語者觀其辭,以出者觀其治,以處者觀其學:四德或異,所觀者有微,又非所為難也。所為難者,典說詭合,轉應無窮:辱而言高,貪而言廉,賊而言仁,怯而言勇,詐而言信,淫而言貞,能設似而亂真,多端以疑暗,此凡人之所常惑,明主之所甚疾也。[49]

以譽取人,則權勢移於下,而朋黨之交用;以功取士,則有德者未必授,而凡下之材或見任也。[50]

君子內洗其心,以虛受人;外設法度,立不易方;貞觀之道也。九流有主,貞一之道也。內盧觀而外貞一,則執偽者無地而逃矣。夫空言易設,但責其實事之效,則是非之不驗,立可見也。[51]

今人稱古多賢,患世無人,退不三思,坐語一世,豈不惑邪?[52]

人之性如水焉,置之圓則圓,置之方則方,澄之則氵亭而清,動之則流而濁。先王知中流之易擾亂,故隨而教之,謂其偏好者,故立一定之法。[53]

傅子曰:士大夫分職而聽,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總方而議,則天子拱己而正矣。何以明其然邪?當堯之時,舜為司徒,契為司馬,禹為司空,後稷為田疇,夔為樂正,亻垂為工師,伯夷為秩宗,咎繇為理官,益掌驅禽,堯不能為一焉,奚以為君?而九子者為臣,其故何也?堯知九職之事,使九子各授其事,皆勝其任,以成九功,堯遂乘成功以王天下。[54]

龍舟整楫,王良不能執也。驥騄齊行,越人不敢御也。各有所能。[55]

構大廈者,先擇匠而後揀材,治國家者,先擇佐而後定民。[56]

人之學者,如渴而飲河海也。大飲則大盈,小飲則小盈;大觀則大見,小觀則小見。[57]

金以利用,錢以輕流,此二物飢不可食。[58]

入粟補吏,是賣官也。罪人以贖,是縱惡也。[59]

世富錢流,則禁盜鑄錢;世貧錢滯,則禁盜壞淺。[60]

天下之害,莫害於女飾盈。一頭之飾,盈千金之價,婢妾之服,亦重四海之珍。[61]

披珍玉之衣。[62]

公卿大夫,刻石作碑,鐫石作虎。碑虎崇偽。陳於三衢,妨功喪德,異端並起。[63]

漢武世,王侯觀殿重階,金樞紫墀。[64]

夫華然被裘褐,塊然居深[65]鼠出[66]澤生無禮容,死衣以薪,棄之中野,喪期無數,如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者[67],為[68]亦已明矣。[69]

撞亡秦之鐘,作鄭衛之樂,欲以興治,豈不難哉?[70]

賞不避疏賤,罰不避親貴。[71]

律是咎繇遺訓,漢命蕭何廣之。[72]

若親貴犯罪,大者必議,小者必赦,是縱封豕於境內,放長蛇於左右也。[73]

天地成歲也,先春而後秋;人君之治也,先禮而後刑。[74]

救嬰孩之疾,而不忍針艾,更加他物,以至死也。今除肉刑者更眾,何異服他藥也?肉刑雖斬其足,猶能生育也。張倉除肉刑,每歲所殺萬計;鐘繇復肉刑,歲生二千人也。[75]

肉刑名者,猶鳥獸登俎而作肉。[76]

今有弱子,當陷大辟,問其慈父,必乞以肉刑代之,茍可以生易死也。有道之君,能不以此加百姓乎?蛇螫在手,壯夫斷其腕,謂其雖斷不死也。[77]

曹羲曰:“縶馴駒以糸參絆,御悍馬以腐索。”今制民以輕刑,亦如死也。[78]

但知管子借耳於天下,不知堯借人心,而後用其耳目。[79]

昔燕趙之間,有三男了共娶一女,生四子,後爭訟,廷尉壽奏云,禽獸生子逐母。宜以四子還母,屍三男子於市。[80]塞一蟻孔而河決息,施一車轄而覆乘止,立法令者亦宜舉要。[81]

貴有常名,而賤不得冒;尊有定位,而卑不敢逾。[82]

先王之制,九州異賦,天不生,地不養,君子不以為禮。若河內諸縣,去北山絕遠,而各調出御上黨真人參,上者十斤,下者五十斤。所調非所生,民以為患。[83]

經之以道德,緯之以仁義,織之以禮法,既成而後用之。[84]

謂有孝廉秀才之貢,或千里望風,承聲而舉,故任實者漸消,積虛者日長。[85]

聞一善言,見一善事,行之唯恐不及;聞一惡言,見一惡事,遠之唯恐不遠。[86]

懸千金於市,市人不敢取者,分定也。委一錢於路,童兒爭之者,分未定也。[87]

夏令披裘,冬令披葛,雖有嚴令,終不肯從者,逆時也。[88]

三皇貴道而尚德,五帝先仁而後義,三王先義而後辭。[89]

鴻毛一羽,在水而沒者,無勢也。黃金萬鈞,在舟而浮者,托舟之勢也。[90]

擬《金人銘》作《口銘》曰:神以感通,心由口宣。福生有兆,禍來有端。情莫多妄,口莫多言。勿謂何有,積怨致咎。勿謂不然,變出無間。勿謂不傳,伏流成川。蟻孔河,溜穴傾山。病從口入,患自口出。存亡之機,開闔之術。心與口謀,安危之源。樞機之發,榮辱隨焉。[91]

夫有公心,必有公道。[92]

主執非道,以虜其民。民杜私心,以事其主。公六寒於上,顯議寢於下。忠臣深□□而□泣,貞士伏巖穴而自嘆。數進忠[93]君之門也已萬里矣。[94]

民富則安鄉重家,敬上而從教;貧則危鄉輕家,相聚而犯上。飢寒切身,而不行非者,寡矣。[95]

《禮》云:“繼父服齊衰。”傅子曰:母捨己父,更嫁他人,與己父甚於兩絕天也。又制服,恐非周孔所制,亡秦焚書以後,俗儒造之。[96]

先王之制禮也,使疏戚有倫,貴賤有等,上下九代,別為五族。骨肉者,天屬也,正服之所經也。義立者,人紀也,名服之所緯也。正服者本於親親,名服者成於尊尊。親尊者服重,親殺者轉輕,此遠近之理也。尊崇者服厚,尊降者轉薄,此高下之敘也。《記》曰:“其夫屬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夫屬乎子道者,妻皆婦道也。”人紀準之。兄不可以比父,弟不可以為子。嫂之與叔,異族之人。本之天屬,嫂非姊,叔非弟也。則不可以親親理矣。校之人紀,嫂非母也,叔非子也。稽之五服,體無正統,定其名分,不知所附。[97]

妄進者若卵投石,逃誅者若走赴深。[98]

間歲察舉薦廉而上之,皆是九州百郡之士,風異俗殊,所尚不同,曄若春華之並發,馥若秋蘭之俱茂,進如眾川之朝海,散如雲霧之歸山。[99]

說身隱胥餘,築於巖穴,天下莫之知而不問,不可謂之靜而安乎?[100]

我欲戰而彼不欲戰者,我鼓而進之,若山崩河溢,當其衝者摧,值其鋒者破,所謂疾雷不暇掩耳,則又誰禦之?[101]

吳起吮瘡者之膿,積恩以感下也。《史記》云:“吳起吮臃。”[102]

晝戰目相見,夜戰耳相聞。得利同勢,失利相救。[103]

《兵法》云:“內精八陣之變,外盡九成之宜,然後可以用奇也”。[104]

堯遭洪水而貴陸,湯大旱而重水。[105]

陸田者,命懸於天也。人力雖修,茍水旱不時,則一年之功棄矣。水田制之由人,人力茍修,則地利可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06]

樹上懸瓠,非本實也。背上披裘,非脊毛也。此似而非。[107]

九日養親,一日餓之,豈得言飽多飢少,同為孝乎?。谷馬十日,一日餓之,馬肥不損,於義無傷,非可同之一日餓母也。[108]

漢末有管秋陽者,與弟及伴一人,避亂俱行。天雨雪,糧絕,謂其弟曰:“今不食伴,則三人俱死。”乃與弟共殺之,得糧達舍,後遇赦無罪。此人可謂善士乎?孔文舉曰:“管秋陽愛先人遺體,食伴無嫌也。”荀侍中難曰:“秋陽貪生殺生,豈不罪邪?”文舉曰:“此伴非會友也。若管仲啖鮑叔,貢禹食王陽,此則不可。向所殺者,猶鳥獸而能言耳。今有犬齧一貍,貍齧一鸚武,何足怪也?昔重耳戀齊女而欲食狐偃,叔敖怒楚師而欲食伍參,賢哲之忿,猶欲啖人,而況遭窮者乎[109]?”傅子曰:“聖人之道如天地,諸子之異如四時。四時相反,天地合而通焉。[110]

昔仲尼既歿,仲弓之徒追論夫子之言,謂之《論語》。其後鄒之君子孟子輿擬其體,著七篇,謂之《孟子》。[111]

《論語》,聖人之至教,王者之大化。《鄉黨》則有朝廷之儀,聘亭之禮;《堯曰篇》則有禪代之事。[112]

夫文彩之在人,猶榮華之在草。[113]

道教者昭昭然,猶日月麗天。[114]

見虎一毛,不知其斑。道家笑儒者之拘,儒者嗤道家之放,皆不見本也。[115]

止響以聲,逐影以形,奸爭流蕩,不知所止也。[116]

傅子曰:云[117]孟軻荀卿,若在孔門,非唯遊、夏而已,乃冉、閔之徒也。[118]

《管子》書過半是後之好事者所知,《輕重篇》尤鄙俗。[119]

或問劉歆、劉向孰賢。傅子曰:向才學俗而志忠,歆才學通而行邪[120]。《詩》之《雅》《頌》,《書》之《典》《謨》,文質足以相副。玩之若近,尋之若遠,陳之若肆,研之若隱,浩浩乎其文章之淵府也。[121]

桓譚書煩而無要,辭雜而旨詭,吾不知博也。[122]

積薪若山,縱火其下,火未及然,一杯之水,尚可滅也。及至火猛風起,雖傾竭河海,不能救之。秦昭王是積薪而縱火其下,至始後然而方熾,二世起風而怒也。秦人視山東之民,猶猛虎之睨群羊,何隔憚哉![123]

大孝養志,其次養形。養志者盡其和,養形者不失其敬。[124]

割地利己,天下仇之;推心及物,天下歸之;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見疑妻子,難以事君。君子修身居位,非利名也,在乎仁義。[125]

人皆知滌其器,而莫知洗其心。[126]

君子審其宗而後學,明其道而後行。[127]

或云:“玄、衡以善詩至宰相,張禹以善論作帝師,豈非儒學之榮乎?傅子曰:“學以道達榮,不以位顯。”[128]

吾觀班固《漢書》,論國體,則飾主闕而抑忠臣;敘世教,則貴取容而賤直節;述時務,則謹辭章而略事實,非良史也。[129]

墨子兼愛,是廢親也。短喪,是忘憂也。[130]

漢太宗除肉刑,匹夫之仁也,非天下之仁也。不忍殘人之體,而忍殺人,故曰匹夫。[131]

伊尹耕於有莘,孰知非夏之野人?呂尚釣於渭濱,孰知非殷之漁者?遇湯、武、文王,然後知其非也。[132]

面岐路者,有行迷之慮;仰高山者,有飛天之志。[133]

或乘馬乘車而俱至秦者,所謂形異而實同也。[134]

若謂黃帝後方有舟楫,庖羲之時,長江大河,何所用之?[135]

經巨海者,終年不見其涯;測虞淵者,終世不知其底。故近者不可以度遠也。[136]

漢世賤軺車,而今貴之。[137]

夏曰余車,殷曰胡奴,周曰輜車;輜車即輦也。[138]

天子出,多乘輿車。[139]

以雲母飾車,謂之雲母車。以下不得乘,時賜王公。[140]

有追鋒車,施通幰車。[141]

金根車,天子親耕乘之,蹋楮車,畋獵乘之。[142]

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五彩謂之繡。[143]

長老說,漢桓帝時,大將軍梁冀以火浣布為單衣。嘗大會賓客,行酒公卿朝臣前,冀陽爭酒爭杯而汙之,冀偽怒,解衣而燒之。布得火煒華,赫然而熾,如燒凡布,垢盡火滅,粲然絜白,若用灰水浣之焉。[144]

太祖武皇帝湣嫁娶之僭上,公主適人,皆以皂帳,從婢不過十人而已。[145]

漢末王公名士,多委王服,以幅巾為雅,是以袁紹、崔鈞之徒,雖為將帥,皆著縑巾。魏太祖以天下兇荒,資財乏匱,擬古皮弁,裁縑帛以為縑合,合於簡易隨時之義,以色別其貴賤,於今施行,可謂軍容,非國容也。[146]

縑合本未有岐。荀文若巾行觸樹枝成岐,時人慕之,謂之為善,因而弗改。今通為慶吊之服,白紗為之,或單或夾,初婚冠送餞亦服之。[147]

[148]魏明帝以高山制,似通天元遊,乃毀變先形,令行人使者服之。[149]

魏明帝疑三公袞冕之服似天子,減其采章。[150]

[151]此服妖也。[152]

侍中冠武弁。[153]

始皇冢,令匠人作機弩,有人穿者,即射之。以人魚膏作燭。[154]

逐兔之犬,終朝尋兔,不失其跡,雖見麋鹿,不暇顧也。[155]

漢高祖度闊而網疏,故後世推誠而簡直;光武教一而網密,故後世守常而禮義;魏武糾亂以尚猛,天下修法而貴理。[156]

形自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聲之平,不求響之和,而響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遠,而名自遠。[157]

西國胡人言:“蘇合香者,是獸便所作也。”中國皆以為怪,獸便而臭,忽聞西極獸便而香,則不信矣。[158]

必得崑山之玉而後寶,則荊璞無夜光之美;必須南國之珠而後珍,則隋侯無明月之稱。[159]

始皇遠遊並海,而不免平臺之變;及葬驪山,尋見發掘。[160]

今有鉛錫之鋌,雖歐冶百煉,猶不如瓦刀;有駑駘之馬,雖造父駕之,終不及飛兔絕景;質鈍故也。[161]

土不可以作鐵,而可以作瓦。[162]

相者曰:三亭九侯,定於一尺之面;智愚勇怯,形於一寸之目;天倉金匱,以別貧富貴賤。[163]

光武鳳翔於南陽,燕雀化為鵷雛。二漢之臣,煥爛如三辰之附長天;長平之卒,磊落如秋草之中繁露;勢使然也。[164]

長人數丈,身橫九畝,兩頭異頸,四臂共骨。老人生角,男女變化。何益於賢愚邪?[165]

豈有太一之君,坐於庶人之座;魁罡之神,存於匹婦之室?[166]

樂廣為河南尹,郡中前廳多怪疾,後人皆於廓下督郵傳中治事,無敢在廳事者,唯廣處之。白日戶自閉,二子凱、橫等懾怖,廣使掘牆孔,得貍乃絕。[167]

律呂本於天地,豈關崑山之鳳雌雄聲能定之哉?此好遠之談也![168]

昔者伯牙子遊於泰山之陰,逢暴雨,止於巖下,抱琴而鼓之,為淋雨之音,更造崩山之曲。每奏,鐘期輒窮其趣,曰:“善哉!子之聽也”。[169]

箏者,上圓象天,下平象也,中空準六合,弦柱十二,擬十二月,乃仁智之器也。[170]

琵琶體圓柄直,柱有十二,其他皆充上銳下曲項,形制稍大,本出胡中,俗傳是漢制。兼似兩制者,謂之秦漢,蓋謂通用秦漢之法。[171]

魏晉之世,有孫氏善歌舊曲,宋識善擊節唱和,陳左善清歌,列和善吹笛,郝素善彈箏,朱生善琵琶,雖伯牙之妙手,吳姬之奇聲,何以加之!人若欽所聞而忽所見,不亦惑乎?設此六人生於上世,越古今而無儷,何但夔、牙同契戰![172]

心有管龠,須言而發。[173]

王黎為黃門侍朗,軒軒然乃得志,煦煦然乃自樂。傅子難之曰:“子以聖人無樂,子何樂之甚?”黎曰:“非我乃聖人也。”[174]

漢武令郡國舉孝廉,宋世合素帛,有釋親而位乃週歲云周登之歲,記於素帛追之後徹,取諸此意也。[175]

漢武元光初郡國舉孝廉,元封五年舉秀才,歷世相承,皆向郡國稱故吏。[176]

周文王子公旦,有聖德,謚曰文。[177]

夢攀日月,覺而不上天庭;夢入九泉,寤而不及地下。高宗得說,偶中耳。[178]

上德之人,其齊萬物也,猶天之有春秋,時至自生,非德之力。[179]

夷吾為政,士三妻者逐於境外,女三嫁者入於隸也。[180]

鴻不學飛,飛則衝天;驥不學行,行則千里。二世修驪山陵,采玉者傾山,採珠者蔽海。[181]

丈夫重義如泰山,輕利如鴻毛,可謂仁義也。諺曰:“己是而彼非,不當與非爭,彼是而己非,不當與非平”,是也。[182]

鴨足可以眅,雞足何以《骨斤》。眅《骨斤》吾不知也,何況問天地乎?[183]

或問近世大賢君子。答曰:“荀令君之仁,荀軍師之智,斯可謂近世大賢君子矣。荀令君仁以立德,明以舉賢,行無諂黷,謀能應機。孟軻稱‘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其荀令君乎?太祖稱荀令君之進善,不進不休;荀軍師之去惡,不去不止也。”[184]

敢問今之君子。曰:“袁中朗[185]。積德行儉。華太尉積德居順,其智可及也,其清不可及也。事上以忠,濟下以仁,晏嬰、行父,何以加諸?”[186]

曹大司馬之勇,賁、育弗如也。[187]

傅子曰:諸葛亮誠一時之異人也。治國有分,御軍有法,積功興業,事得其機,入無餘力,出有餘糧,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鎮之。姜維欲速立其功,勇而無決也。[188]

補遺下

[编辑]

范蠡字少伯,楚三戶人也。使越滅吳已後,乘輕舟遊五湖。王令人寫其狀,恆朝禮之。《列仙》云,徐人也。[189]

靈帝時,榜門賣官,於時太尉段熲、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張溫之徒皆入錢,上千萬、下五百萬以買三公。熲數征伐有大功,烈有北州重名,溫有傑才,陵能偶時,皆一時顯士,猶以貨取位,而況於劉囂、唐珍、張顥之黨乎。[190]

太祖又云[191]:“湯武之王,豈同土哉?若以險固為資,則不能應機而變化也。”[192]

明帝時,太原人發冢破棺,棺中有一生婦人,將出與語,生人也。送之京師,問其本事,不知也。視其冢上樹木,可三十歲,不知此婦人三十歲常生於地中邪?將一朝歘然生,偶與發冢者會也?[193]

初,劉表謂韓嵩曰:“今天下大亂,未知所定,曹公擁天子都許,君為我觀其釁。”嵩對曰:“聖達節,次守節。嵩守節者也。夫事君為君,君臣名定,以死守之。今策名委質,唯將軍所命,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以嵩觀之,曹公至明,必濟天下。將軍能上順天子,下歸曹公,必享百世之利,楚國實受其祐,使嵩可也。設計未定,嵩使京師,天子假嵩一官,則天子之臣,而將軍之故吏耳。在君為君,則嵩守天子之命,義不得復為將軍死也。唯將軍重思,無負嵩。”表遂使之,果如所言,天子拜嵩侍中,遷零陵太守,還稱朝廷曹公之德也。表以為懷貳,大會僚屬數百人,陳兵見嵩,盛怒持節將斬之。數曰:“韓嵩敢懷貳邪?”眾皆恐,欲令嵩謝,嵩不動,謂表曰:“將軍負嵩,嵩不負將軍。”具陳前言,表怒不已。其妻蔡氏諫之曰:“韓嵩,楚國之望也。且其言直,誅之無辭。”表乃弗誅而囚之。[194]

表既殺望之[195],荊州士人皆自危也。夫表之本心,於望之不輕也。以直迕情,而讒言得入者,以無容直之度也。據全楚之地,不能以成功者,未必不由此也。夷叔迕武王以成名,丁公順高祖以受戮,二主之度遠也。若不遠其度,惟褊心是從,難乎以容民畜眾矣。[196]

越,蒯通之後也,深中足智,魁傑有雄姿。大將軍何進聞其名,闢為東曹掾。越勸進誅諸閹官,進猶豫不決。越知進必敗,求出為汝陽令,佐劉表平定境內,表得以強大。詔書拜章陵太守,封樊亭侯。荊州平,太祖與荀彧書曰:“不喜得荊州,喜得蒯異度耳。”建安十九年卒,臨終與太祖書,托以門戶。太祖報書曰:“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舉,行之多矣。魂而有靈,亦將聞孤此言也。”[197]

蒯躬字叔孝,性方嚴有容儀,人望而畏之,有過其門者,皆整衣改容。[198]

張繡有所親胡車兒,勇冠其軍,太祖愛其健手,以金與之。繡聞之,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199]

禰衡辯於言而克於論,見荊州牧劉表日,所以自結於表者甚至。表說之,以為上賓,衡稱表之美盈口,而論表左右,不廢繩墨。於是左右因形而譖之曰:“衡稱將軍之仁,西伯不過也。唯以為不能斷,終不濟者,必由此也。”是言實指表智短,而非衡所言也。表不詳察,遂疏衡而逐之。衡以交絕於劉表,智窮於黃祖,身死名滅,為天下笑者,譖之者有形也。[200]

賈詡南見劉表,表以客禮待之。詡曰:“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201]

太祖既誅袁譚,梟其首,令曰:“敢哭之者,戮及妻子。”於是王叔治、田子泰相謂曰:“生受辟命,亡而不哭,非義也。畏死亡義,何以立世?”遂造其首而哭之,哀動三軍。軍正白行其戮。太祖曰:“義士也。赦之。”[202]

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齊相管仲之後也。昔田氏有齊而管氏去之,或適魯,或適楚。漢興有管少卿為燕令,始家朱虛,世有名節,九世而生寧[203]。寧往見度,語唯經典,不及世事。還乃因山為廬,鑿環為室。越海避難者,皆來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遂講《詩》《書》,陳俎豆,飾威儀,明禮讓,非學者無見也。由是度安其賢,民化其德。邴原性剛直,清議以格物,度已下心不安之。寧謂原曰:“潛龍以不見成德,言非其時,皆招禍之道也。”密遣令西還。度庶子康代居郡,外以將軍太守為號,而內有自王心,卑己崇禮,欲官寧以自鎮輔,而終莫敢發言,其敬憚如此。

是時康又已死,嫡子不立而立弟恭,恭懦弱,而康孽子淵有雋才。寧曰:“廢嫡立庶,下有異心,亂之所由起也。”乃將家屬乘海即受征。寧在遼東,積三十七年乃歸,其後淵果襲奪恭位,叛國家而南連吳,僭號稱王,明帝使相國宣文侯征滅之。遼東之死者以萬計,如寧所籌。寧之歸也,海中遇暴風,余船皆沒,唯寧乘船自若。時夜風晦冥,船人盡惑,莫知所泊,忽望見有火光,輒趣之,得島。島無居人,又無火燼。一門人忿然曰:“群責人亦大無道理,今暗如漆,何可以不把火照我?當得覓鑽火具[204]。”行人咸異焉,以為神光之祐也。皇甫謐曰:“積善之應也[205]。”寧上書天子,且以疾辭,曰:“臣聞傅說發夢,以感殷宗,呂尚啟兆,以動周文,以通神之才悟於聖主,用能匡佐帝業,克成大勳。臣之器朽,實非其人。雖貪清時,釋體蟬蛻。內省頑病,日薄西山。唯陛下聽野人山藪之願,使一老者得盡微命。”書奏,帝親覽焉。

[206]司空陳群又薦寧曰:“臣聞王者顯善以消惡,故湯舉伊尹,不仁者遠。伏見征士北海管寧,行為世表,學任人師,清儉足以激濁,貞正足以矯時。前雖征命,禮未優備。昔司空荀爽,家拜光祿,先儒鄭玄,即授司農,若加備禮,庶必可致。至延西序,坐而論道,必能昭明古今,有益大化。”

明帝以寧為大夫[207],賜朝服一具,衣一襲,被一領,安穩犢車一乘。[208]

寧以衰亂之時,世多妄變氏族者,違聖人之制,非禮命姓之意,故著《氏姓論》以原本世系,文多不載。每所居姻親、知舊、鄰裏有困窮者,家儲雖不盈儋石,必分以贍救之。與人子言,教以孝;與人弟言,訓以悌;言及人臣,誨以忠。貌甚恭,言甚順,觀其行,邈然若不可及,即之熙熙然,甚柔而溫,因其事而導之於善,是以漸之者無不化焉。寧之亡,天下知與不知,聞之無不嗟嘆。醇德之所感若此,不亦至乎[209]!胡征君[210]怡怡無不愛也。雖僕隸必加禮焉。外同乎俗,內秉純絜,心非其好,王公不能屈,年八十而不倦於書籍者,吾於胡征君見之矣。[211]

武皇帝至明也。崔琰、徐奕一時清賢,皆以忠信顯於魏朝,下儀間之,徐奕失位而崔琰被誅。[212]

郭嘉少有遠量。漢末天下將亂。自弱冠匿名蹟,密友結英雋,不與俗接,故時人多莫知,惟識達者奇之。年二十七,辟司徒府[213]

太祖謂嘉曰:“本初擁冀州之眾,青、並從之,地廣兵強,而數為不遜。吾欲討之,力不敵,如何?”對曰:“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漢祖唯智勝;項羽雖強,終為所禽。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雖兵強,無能為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懾,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簡易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此度勝四也。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紹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為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此德勝六也。紹見人飢寒,恤念之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此仁勝七也。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八也。詔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九也。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太祖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嘉之曰:“紹方北擊公孫瓚,可因其遠征,東取呂布。不先取布,若紹為寇,布為之援,此深害也。”太祖曰:“然。”

[214]太祖欲引軍還,嘉曰:“昔項籍七十餘戰,未嘗敗北,一朝失勢而身死國亡者,恃勇無謀故也。今布每戰輒破,氣衰力盡,內外失守。布之威力不及項籍,而困敗過之,若乘勝攻之,此成禽也。”太祖曰:“善。”

初,劉備來降,太祖以客禮待之,使為豫州牧。嘉言於太祖曰:“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以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曰:‘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宜早為之所。”是時,太祖奉天子以號令天下,方招懷英雄以明大信,未得從嘉謀。會太祖使備要擊袁術,嘉與程昱俱駕而諫太祖曰:“放備,變作矣!”時備已去,遂舉兵以叛。太祖恨不用嘉之言。

太祖欲速征劉備,議者懼軍出,袁紹襲其後,進不得戰,而退失所據。語在《武紀》,太祖疑,以問嘉,嘉勸太祖曰:“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此存亡之機,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東征備。備敗奔紹,紹果不出。[215]

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漸臣使之,以為省事掾屬,皆嘉之謀也。[216]

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太祖與荀彧書,追傷嘉曰:”郭奉孝年不滿四十,相與周旋十一年,阻險艱難,皆共罹之。又以其通達,見世事無所凝滯,欲以後事屬之,何意卒爾失之,悲痛傷心。今表增其子滿千戶,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又與彧書曰:“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見時事兵事,過絕於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然與共論計,云當先定荊。此為不但見計之忠厚,必欲立功分,棄命定,事人心乃爾,何得使人忘之。”[217]

太祖征劉曄及蔣濟、胡質等五人,皆揚州名士。每舍亭傳,未嘗不講,所以見重;內論國邑先賢、禦賊固守、行軍進退之宜,外料敵之變化、彼我虛實、戰爭之術,夙夜不懈。而曄獨臥車中,終不一言。濟怪而問之,曄答曰:“對明主非精神不接,精神可學而得乎?”太祖果問揚州先賢,賊之形勢。四人爭對,待次而言,再見如此,太祖每和說,而曄終不一言。四人笑之,後一見太祖止無所復問,曄乃設遠言以動太祖,太祖適知便止,若是者三。其旨趣以為遠言宜征精神,獨見以盡其機,不宜於猥坐說也。太祖已探見其心矣。坐罷,尋以四人為令,而授曄以心腹之任;每有疑事,輒以函問曄,至一夜數十至耳。[218]

居七日,蜀降者說:“蜀中一日數十驚,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太祖延問曄曰:“今尚可擊否?”曄曰:“今已小定,未可擊也。”

祖太祖時,魏諷有重名,自卿相已下皆傾心交之。其後孟達去劉備歸文帝,論者多稱有樂毅之量。曄一見諷、達,而皆云必反,卒如其言。

孫權遣使求降,帝以問曄。曄對曰:“權無故求降,必內有急。權前襲殺關羽,取荊州四郡,備怒,必大興師伐之。外有強寇,眾心不安,又恐中國乘其釁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國之兵,二則假中國之援,以強其眾而疑敵人。權善用兵,見策知變,其計必出於此。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帝曰: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一不可,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對曰:“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

帝不聽,遂受吳降,即拜權為吳王,曄又進曰:“不可,先帝征伐,天下兼其八,威震海內,陛下受禪即真,德合天地,聲暨四遠,此實然之勢,非卑臣頌言也。權雖有雄才,故漢驃騎將軍南昌侯耳,官輕勢卑。士民有畏中國心,不可強迫與成所謀也。不得已受其降,可進其將軍號,封十萬戶侯,不可即以為王也。夫王位,去天子一階耳,其禮秩服御相亂也。彼直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義也。我信其偽降,就封殖之,崇其位號,定其君臣,是為虎傅翼也。權既受王位,卻蜀兵之後,外盡禮事中國,使其國內皆聞之,內為無禮以怒陛下。陛下赫然發怒,與兵討之,乃徐告其民曰:‘委身事中國,不愛珍貨重寶,隨時貢獻,不敢失臣禮也。無故伐我,必欲殘我國家,俘我人民子女以為僮隸僕妾。’吳民無緣不信其言也。信其言而感怒,上下同心,戰加十倍矣。”又不從。遂即拜權為吳王。權將陸遜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權外禮愈卑,而內行不順,果如曄言。

曄事明皇帝,又大見親重。帝將伐蜀,朝臣內外皆曰“不可”。曄入與帝議,因曰“可伐”;出與朝臣言,因曰“不可伐”。曄有膽智,言之皆有形。中領軍楊暨,帝之親臣,又重曄,持不可伐蜀之議最堅,每從內出,輒過曄,曄講不可之意。後暨從駕行天淵池,帝論伐蜀事,暨切諫。帝曰:“卿書生,焉知兵事!”暨謙謝曰:“臣出自儒生之末,陛下過聽,拔臣群萃之中,立之六軍之上,臣有微心,不敢不盡言。臣言誠不足采,侍中劉曄,先帝謀臣常曰蜀不可伐。”帝曰:“曄與吾言蜀可伐。”暨曰:“曄可召質也。”詔召曄至,帝問,曄終不言,後獨見,曄責帝曰:伐國,大謀也。臣得與聞大謀,常恐昧夢漏洩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夫兵,詭道也。軍事未發,不厭其密也。陛下顯然露之,臣恐敵國已聞之矣。”於是帝謝之。曄見出責暨曰:“夫釣者中大魚,則縱而隨之,須可制而後牽之,則無不得也。人主之威,豈徒大魚而已乎!子誠直臣,然計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暨亦謝之,曄能應變持兩端如此。

或惡曄於帝曰:“曄不盡忠,善伺上意所趨而合之。陛下試與曄言,皆反意而問之,若皆與所問反者,是曄常與聖意合也。復每問皆同者,曄之情必無所復逃矣。”帝如言以驗之,果得其情,從此疏焉。曄遂發狂,出為大鴻臚,以憂死。諺曰:“巧詐不如拙誠。”信矣。以曄之明智權計,若居之以德義,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賢,何以加諸?獨任才智,不與世士相經緯,內不推心事上,外困於俗,卒不能自安於天下,豈不惜哉!

曄子陶,字季冶,善名稱,有大辯,曹爽時為選部郎,鄧苤之徒稱之以為伊、呂。當此之時,其人意陵青雲,謂玄曰:“仲尼不聖。何以知其然?智者圖國;天下群愚,如弄一丸於掌中,而不能得天下。”玄以其言大惑,不復詳難也。謂之曰:“天下之質,變無常也。今見卿窮”,爽之敗,退居裏舍,乃謝其言之過。[219]

杜畿,漢御史大夫杜延年之後。延年父周,自南陽徙茂陵,延年徙杜陵,子孫世居焉。[220]

畿自荊州還,後居許,見侍中耿紀,共語終夜。尚書令荀彧家與紀屋相比,夜聞畿言,異之,詰旦遣人,謂紀曰:“有國士而不進,何應居位?”既見畿,知之如舊相識者,遂進畿於朝[221]。彧稱畿勇足以當大難,智能應變,其可試之。范先云:“既欲為虎,而惡食人肉,失所以為虎矣。今不殺,必為後患”。[222]

畿與太僕李恢、東安太守郭智有好。恢子豐,交結英俊,以才智顯於天下。智子沖,有內實而無外觀,州裡弗稱也。畿為尚書僕射,二人各修子孫禮見畿,既退,畿嘆曰:“孝懿[223]無子。非徒無子,殆將無家。君謀[224]為不死也,其子足繼其業。”時人皆以畿為誤。恢死後,豐為中書令,父子兄弟皆誅。沖為代郡太守,卒繼父業,世乃服畿知人。[225]

太祖將征柳城。張遼諫曰:“夫許,天下之會也。今天子在許,公遠北征,若劉表遺劉備襲許,據之以號令四方,公之勢去矣。”太祖策表必不能任備,遂行也。[226]

陳寔亡,天下致吊,會其葬者三萬人,制縗麻者以百數。[227]

宋建椎牛禱賽,終自焚滅。文欽日祠祭事天,斬於人手。諸葛誕夫婦聚會神巫,淫祀求福,伏屍淮南,舉族誅夷。此天下所共見,足為明鑑也。[228]

初,劉備襲蜀,丞相掾趙戩曰:“劉備其不濟乎!拙於用兵,每戰必敗;奔亡不暇,何以圖人?蜀雖小區,險固四塞,獨守之國,難卒並也。”征士傅幹曰:“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知,而為之將。此三人者,皆人傑也。以備之略,三傑佐之,何為而不濟也?”[229]

張遼欲白太祖,恐太祖之殺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嘆曰:“公,君父也。羽,兄弟耳。”遂白之。太祖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度何時能法?”遼曰:“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230]

姜維為人,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修布衣之業。[231]

曹公征柳城,策將襲許。[232]

孫策為人,明果獨斷,勇蓋天下,以父堅戰死,少而合其兵將以報仇,轉鬥千里,心有江南之地,誅其名豪,威行鄰國。及極繼其業,有張子面以為腹心,有陸議、諸葛瑾、步騭以為股肱,有呂範、朱然以為爪牙,分任受職,乘間伺隙,兵不妄動,故戰少敗,而江南安。[233]

馬先生傳

[编辑]

馬先生鈞,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遊豫,不自知其為巧也。當此之時,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為博士居貧,乃思綾機之變,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舊綾機五十綜者五十躡,六十綜者六十躡,先生患其喪功費日,乃皆易以十二躡。其奇文異變,因感而作者,猶自然之成形,陰陽之無窮,此輪扁之對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先生為給事中,與常侍高堂隆、驍騎將軍秦朗爭論於朝,言及指南車,二子謂古無指南車,記言之虛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遠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鈞,字德衡,鈞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輕重,輕重無準,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虛爭空言,不如度之易效也。”於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詔先生作之,而指南車成,此一異也,又不可以言者也,從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師,都城內有地,可以為園,患無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車,令童兒轉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於常,此二異也。

其後人有上百戲者,能設而不能動也。帝以問先生:“可動否?”對曰:“可動。”帝曰:“其巧可益否?”對曰:“可益。”受詔作之。以大木雕構,使其形若輪,平地施之,潛以水發焉。設為女樂舞象,至令木人擊鼓吹簫;作山嶽,使木人跳丸躑劍,緣ㄌ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舂磨鬥雞,變巧百端。此三異也。

先生見諸葛亮連弩,曰:“巧則巧矣,未盡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又患發石車,敵人之於樓邊縣濕牛皮,中之則墮,石不能連屬而至。欲作一輪,縣大石數十,以機鼓輪為常,則以斷縣石飛擊敵城,使首尾電至。嘗試以車輪。縣瓴甓數十,飛之數百步矣。

有裴子者,上國之士也。精通見理,聞而哂之。乃難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對。裴子自以為難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謂裴子曰:“子所長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馬氏所長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長,擊彼所短,則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難彼所長,則必有所不解者。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難之不已,其相擊刺,必已遠矣。心乖於內,口屈於外,此馬氏所以不對也。”

傅子見安鄉侯,言及裴子之論,安鄉侯又與裴子同。傅子曰:“聖人具體備物,取人不以一揆也:有以神取之者,有以言取之者,有以事取之者。有以神取之者,不言而誠心先達,德行顏淵之倫是也。以言取之者,以變辯是非,言語宰我、子貢是也。以事取之者,若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雖聖人之明盡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試,然則試冉有以政,試遊、夏以學矣。遊、夏猶然,況自此而降者乎!何者?縣言物理,不可以言盡也,施之於事,言之難盡而試之易知也。今若馬氏所欲作者,國之精器,軍之要用也。費十尋之木,勞二人之力,不經時而是非定。難試易驗之事而輕以言抑人異能,此猶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難盡之物,此所以多廢也。馬氏所作,因變而得是,則初所言者不皆是矣。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無由出也。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試為衡石;廢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見誣為石,荊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於是安鄉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試也。

此既易試之事,又馬氏巧名已定,猶忽而不察,況幽深之才無名之璞乎?後之君子其鑑之哉!馬先生之巧,雖古公輸般、墨翟、王爾,近漢世張平子,不能過也。公輸般、墨翟皆見用於時,乃有益於世。平子雖為侍中,馬先生雖給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無益於世。用人不當其才,聞賢不試以事,良可恨也。

裴子者,裴秀;安鄉侯者,曹羲也。武安侯者,曹爽也。[234]

安鄉亭侯曹羲為領軍將軍,慕周公之下士,賓客盈坐[236]。攄字□□,曹羲弟[237]。萬歲侯為武衛將軍,大縱酒作樂,酒酣起為壽,當傅子前,憂亡流涕。[238]

傅燮字南容,奉寡嫂甚謹,食孤侄如赤子。[239]

傅巽字公悌,瑰傳博達,有知人鑑識,辟公府,拜尚書郎,後客荊州,以說劉琮之功賜爵關內侯。文帝時為侍中。太和中卒。巽在荊州,目龐統為半英雄,證裴潛終以清行顯。統遂附劉備,見待次於諸葛亮。潛位至尚書令,並有名德。及在魏朝,魏諷以才智聞,巽謂之必反,卒如其言。巽弟子嘏,別有傳。[240]

何曾荀ダ傳論

[编辑]

以文王之道事其親者,其穎昌何侯乎!其荀侯乎!古稱曾、閔,今曰荀、何,內盡其心,以事其親;外崇禮讓,以接天下。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有能行李之道,君子之儀表也。《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令德不遵二夫子之景行者,非樂中正之道也。荀、何,君子之宗也。

穎昌侯之事親,其盡孝子之道乎!存盡其和,事盡其敬,亡盡其哀,予於穎昌侯見之矣。

見其親之黨,如見其親,六十而孺慕,予於穎昌侯見之矣。[241]

傅嘏傳[242]

[编辑]

傅嘏字蘭若[243],祖父睿,代郡太守。父充,黃門侍郎[244]。是時何晏以材辯顯於貴戚之間,鄧颺好變通,合徒黨,鬻聲名於閭閻,而夏侯玄以貴臣子少有重名,為之宗主,皆求交於嘏而不納也。嘏友人荀粲,有清識遠志,然猶怪之。謂嘏曰:“夏侯泰初一時之傑,虛心交子,合則好成,不合則怨至。二賢不睦,非國之利,此藺相如所以下廉頗也。”嘏答之曰:“泰初志大其量,能合虛聲而無實才。何平叔言遠而情近,好辯而無誠,所謂利口覆邦國之人也。鄧玄茂有為而無終,外要名利,內無關鑰,貴同惡異,多言而妒前;多言多釁,妒前無親。以吾觀此三人者,皆敗德也。遠之猶恐禍及,況暱之乎?[245]

為河南尹[246],河南尹內掌帝都,外統京畿,兼古六鄉六遂之士。其民異方雜居,多豪門大族,商賈胡貊,天下四方會,利之所聚,而奸之所行。前尹司馬芝,舉其綱而太簡,次尹劉靜,綜其目而太密,後尹李勝,毀常法以收一時之聲。嘏立司馬氏之綱統,裁劉氏之綱目以經緯之,李氏所毀以漸補之。郡有七百吏,半非舊也。河南俗黨五官掾功曹典選職,皆授其本國人,無用異邦人者,嘏各舉其良而對用之,官曹分職,而後以次考核之。其治以德教為本,然持法有恆,簡而不可犯,見理識情,獄訟不加櫌楚,而得其實,不為小惠,有所薦達及大有益於民事,皆隱其端跡,若不由己出,故當時無赫赫之名,吏民久而後安之。

為尚書,事小大無不綜,嘏既達治好正,而有清理識要,好論才性,原本精微,鮮能及之。司隸校尉鐘會年甚少,嘏以明智交會。初,李豐與嘏同州,少有顯名,早歷大官,內外稱之,嘏又不善也。謂同志曰:“豐飾偽而多疑,矜小失而味於權利,若處庸庸者可也。自任機事,遭明者必死。”豐後為中書令,與夏侯玄俱禍,卒如嘏言。嘏自少與冀州刺史裴徽、散騎常侍荀《虎甘》善,徽、《虎甘》早亡。又與鎮北將軍何曾、司空陳泰、尚書僕射荀ダ、後將軍鐘毓並善,相與綜朝事,俱為名臣。[247]

自敘[248]

[编辑]

傅氏之先,出自陶唐,傅說之後。[249]

玄字休奕,子咸,字長虞,《晉書》有傳。[250]

楚漢之際,有好事者作《世本》,上錄黃帝,下逮漢末。[251]

班固《漢書》,因父得成[252]遂沒不言彪,殊異馬遷也。[253]

人之涉世,譬如弈棋,茍不心道,誰無死地,但不寺耳。[254]

觀孟堅《漢書》,實命代奇作,及與陳宗、尹敏、杜撫無、馬嚴撰《中興紀傳》,其文曾不足觀。豈拘於時乎?不然,何不類之甚也!是後劉珍、朱穆、盧植、楊彪之徒,又踵而成之,豈亦各拘於時而不得自盡乎?何其益陋也![255]

校注

[编辑]

  1. 案:《群書治要》未載篇名,《永樂大典》有之,下皆同。
  2.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3. 《永樂大典》
  4.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5.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6.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7.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8.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9.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10.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11.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12.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13.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14.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15.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16.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17.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18.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19. 下有脫文
  20.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21. 此篇大典未載,缺篇名
  22. 《群書治要》
  23.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24.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25. 《藝文類聚》五十四
  26.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27. 已下《大典》未載
  28.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29. 此篇《大典》未載,缺篇名
  30. 《群書治要》
  31. 《群書治要》,《永樂大典》
  32. 《永樂大典》
  33. 《北堂書鈔》十七引傅玄《大本》
  34. 《御覽》七十七
  35. 《御覽》七十七
  36. 《北堂書鈔》一百四十五
  37. 《北堂書鈔》十四
  38. 《御覽》六百三十八
  39. 《意林》
  40. 《意林》
  41. 《意林》。案:此《治體篇》文
  42. 《意林》。案:此《官人篇》文
  43. 《意林》
  44. 《初學記》十一,《御覽》二百六
  45. 《北堂書鈔》五十九
  46. 《御覽》二百八
  47. 《北堂書鈔》七十三,《文選》沈約《宋書恩幸傳論》註,《御覽》二百六十五
  48. 《長短經·量才》,又《定名》
  49. 《長短經·知人》
  50. 《意林》
  51. 《長短經·知人》
  52. 《意林》。案:此《舉賢篇》文
  53. 《意林》
  54. 《長短經·大體》
  55. 《意林》
  56. 《意林》。案:此《授職篇》文。
  57. 《意林》,《北堂書鈔》八十三,《御覽》六百七
  58. 《意林》
  59. 《意林》
  60. 《意林》
  61. 《意林》;案:此《校工篇》文。
  62. 《北堂書鈔》二十。案:《校工篇》“必被珠繡之衣”疑即此。
  63. 《意林》。案:此《校工篇》文。
  64. 《御覽》一百八十四
  65. 有脫
  66. 有脫
  67. 有脫
  68. 有脫
  69. 《北堂書鈔》未刪本一百五十八
  70. 《意林》,案此疑《禮樂篇》文。
  71. 《意林》。案:《治體篇》“有善雖疏賤必賞,有惡雖貴近必誅”,與此略同,然篇次不符,疑此《法刑篇》文也。
  72. 《御覽》六百三十八
  73. 《御覽》六百五十二
  74. 《意林》。案:《當刑篇》“故先禮而後刑也”,此當是上文。
  75. 《意林》
  76. 《意林》
  77. 《意林》
  78. 《意林》
  79. 《意林》
  80. 《意林》,《御覽》三百六十,又三百六十一。案:《初學記》十二引謝承《後漢書》曰:范延壽宣帝時為廷尉。時燕趙之間有三男共聚一妻,生四子,長各求離別,爭財分子,至聞於縣。縣不能決斷,讞之於廷尉。於是延壽決之,以為悖逆人倫,比之禽獸,生子屬其母,以子並付母,屍三男於市,奏免郡太守令長等,無率化之道,天子遂可其言。《漢書·百官公卿表》:成帝河平二年,北海太守安成范延壽子路為廷尉,八年卒。《初學記》作宣帝,誤也。
  81. 《意林》,《北堂書鈔》四十三
  82. 《意林》
  83. 《御覽》九百九十一。案:此疑《平賦役篇》文。
  84. 《意林》
  85. 《意林》
  86. 《意林》
  87. 《意林》,《御覽》八百十
  88. 《御覽》二十一,又二十七,《永樂大典》。案:已上五條疑皆《貴教篇》文。
  89. 《意林》。《道藏》本作亂,今依官本。案:此疑《戒言篇》文。
  90. 《意要》
  91. 《意林》,《文選》歐陽堅石《臨終詩》註,鮑照《代君子有所思行》註,《御覽》三百六十七。
  92. 《意林》。案:此《通志篇》文。
  93. 此下有脫
  94. 《北堂書鈔》一百五十八
  95. 《意林》
  96. 《意林》。又見《通典》九十,作“父無可繼之理,不當制服,此禮焚書之後,俗儒妄造也”。
  97. 《通典》九十二
  98. 《意林》
  99. 《意林》,《北堂書鈔》七十九
  100. 《北堂書鈔》一百五十八
  101. 《意林》
  102. 《意林》。案:“《史記》”下七字當是校語。
  103. 《意林》
  104. 《御覽》三百一
  105. 《御覽》五十產,《永樂大典》
  106. 《意林》,《御覽》五十六,又八百二十一
  107. 《意林》
  108. 《意林》,《御覽》八百九十七
  109. 《意林》
  110. 《意林》,《御覽》四百一
  111. 《文選·辯命論》註
  112. 《意林》
  113. 《意林》
  114. 《文選·齊安陸王碑文》註
  115. 《意林》
  116. 《意林》
  117. 有脫文
  118. 《意林》
  119. 王應麟《漢·藝文志考證》六
  120. 此下疑有刪節
  121. 《北堂書鈔》九十五,《御覽》五百九十九,又六百八
  122. 《北堂書鈔》一百
  123. 《意林》,《永樂大典》
  124. 《意林》
  125. 《意林》
  126. 《意林》,《御覽》三百七十六
  127. 《意林》,《御覽》四百三
  128. 《意林》
  129. 《意林》,《史通·內篇“書事”
  130. 《意林》
  131. 《意林》。案:此《問刑篇》文。
  132. 《意林》
  133. 《意林》
  134. 《意林》
  135. 《意林》
  136. 《意林》
  137. 《意林》
  138. 《續漢·輿服志上》註,《宋書·禮志五》
  139. 《北堂書鈔》未刪改本一百四十
  140. 《御覽》七百七十五
  141. 《御覽》七百七十五
  142. 《御覽》八百二十二
  143. 《意林》
  144. 《後漢·南蠻西南夷傳》註,《三國·魏·齊王芳記》註,《北堂書鈔》一百二十八,《御覽》六百九十一,又八百二十
  145. 《三國·魏武紀》註,《北堂書鈔》一百三十二,《白孔六帖》十四,《御覽》六百九十九
  146. 《三國·魏武紀》註,《宋書·禮志五》,又《五行志一》“裁縑帛為白縑合。”引此曰:白乃軍容,非國容也。《北堂書鈔》一百二十七,《白孔六帖》十二,《御覽》六百八十七,又六百八十八,又八百十八。
  147. 《宋書·禮志五》,《御覽》六百八十八
  148. 高山冠
  149. 《御覽》六百八十五
  150. 《御覽》六百九十
  151. 尚書何晏好服婦人之服
  152. 《宋書·五行志一》
  153. 《文選》
  154. 《意林》
  155. 《意林》
  156. 《意林》
  157. 《意林》
  158. 《意林》,《法苑珠林》四十九,《御覽》九百八十二
  159. 《意林》
  160. 《意林》
  161. 《意林》
  162. 《意林》
  163. 《意林》,《御覽》三百六十五
  164. 《意林》,《文選·齊安陸王碑文》註
  165. 《意林》
  166. 《意林》
  167. 《藝文類聚》六,《白孔六帖》七十六
  168. 《北堂書鈔》一百十二
  169. 《御覽》十
  170. 《藝文類聚》四十四
  171. 《通典》一百四十四
  172. 《宋書·樂志一》,《北堂書鈔》一百十,《藝文類聚》四十四,《通典》一百四十五,《御覽》五百七十六,又五百八十,又五百八十三,《永樂大典》
  173. 《御覽》三百七十六
  174. 《北堂書鈔》五十八,《御覽》二百二十一
  175. 《北堂書鈔》七十九
  176. 《文選》盧子諒《贈劉琨詩》註
  177. 《文選·辯命論》註
  178. 《御覽》三百九十七
  179. 《御覽》四百三
  180. 《御覽》八百二十九
  181. 《御覽》九百十六
  182. 《御覽》九百十六
  183. 《御覽》九百十九
  184. 《三國·魏·荀攸傳》註,《御覽》四百二,《永樂大典》
  185. 渙,字曜卿
  186. 《三國·華歆傳》註
  187. 《御覽》二百九。案:謂曹仁。
  188. 《意林》
  189. 《意林》
  190. 《三國·董卓傳》註,《御覽》八百二十八。案:司隸劉囂,以黨諸常侍致位公輔;唐珍,中常侍唐衡弟;張顥,中常侍張奉弟。
  191. 案:答袁紹
  192. 《三國·魏·武紀》註。案:《郭嘉傳》註云:語在《武紀》,則此篇題當云“太祖武皇帝紀”。
  193. 《三國·魏·明紀》註
  194. 《後漢·劉表傳》註,《三國表傳》註
  195. 高е兄
  196. 《三國·魏·劉е傳》註
  197. 《三國·劉表傳》註
  198. 《御覽》三百八十
  199. 《三國·張繡傳》註
  200. 《三國·魏·荀彧傳》註
  201. 《三國·魏·賈詡傳》註
  202. 《三國·魏·王脩傳》註
  203. 公孫度有遼樂
  204. “一門人”下三十二字依《御覽》加
  205. 文帝詔以寧為大中大夫
  206. 明帝即位,太尉華歆遜位讓寧
  207. 案,本傳作光祿勳
  208. “明帝”下二十四字依《北堂書鈔》五十六加。
  209. 《三國·魏·管寧傳》註
  210. 昭字孔明
  211. 《三國·魏·管寧傳》註
  212. 《三國·魏·徐奕傳》註
  213. 荀彧薦嘉召見,表為司空軍祭酒
  214. 征呂布,布退固守
  215. 從破袁綠紹,又從攻譚於南皮。
  216. 自柳城還薨,後太祖征荊州,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217. 《三國·魏·郭嘉傳》註
  218. 漢中平,曄進曰:今舉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因其傾而擊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則不可犯矣。
  219. 《三國·魏·劉曄傳》註
  220. 畿守鄭縣令,會天下亂,去官客荊州。
  221. 時河東太守王邑被征
  222. 《三國·魏·杜畿傳》註
  223. 李恢字
  224. 郭智字
  225. 《三國·魏·杜畿傳》註
  226. 《三國·魏·張遼傳》註,《永樂大典》
  227. 《三國·魏·陳群傳》註
  228. 《三國·魏·諸葛誕傳》註
  229. 《三國·蜀·先主傳》註,《御覽》四百四十四
  230. 《三國·蜀·關羽傳》註
  231. 《三國·蜀·姜維傳》註
  232. 《三國·吳·孫策傳》註
  233. 《三國·吳主孫權傳》註
  234. 《三國·魏·杜夔傳》註,參輯《意林》,《北堂書鈔》一百十一,《藝文類聚》四十四,《初學記》十二,《白孔六帖》八,《御覽》三百三十六,又五百八十一,又七百五十二,又八百二十五
  235. 已下篇題缺
  236. 《北堂書鈔》六十四
  237. 案:《曹真傳》:爽弟羲為中領軍訓武衛將軍,彥散騎常侍,則此即訓也。或訓又名攄,《書鈔》未改本字下原缺。別有曹攄,字顏遠,《晉書》在《良吏傳》。《文選》有曹顏遠詩二首,與此無涉。爽諸弟皆誅,何得為晉良吏。陳禹謨補此云“字顏遠非也”
  238. 《北堂書鈔》六十四
  239. 《御覽》五百十二。案:傅燮《後漢書》有傳。
  240. 《後漢·劉表傳》註,《三國·劉表傳》註
  241. 《晉書·何曾傳》
  242. 《三國·劉表傳》註,《北堂書鈔》七十六
  243. 《北堂書鈔》六十
  244. 嘏弱冠知名
  245. 司馬宣王請為從事中郎曹爽誅
  246. 此四字依《藝文類聚》六加
  247. 《三國·魏·傅嘏傳》註。案:自卷三末至此,言三國事甚多,《晉書·傅玄傳》云:舉秀才,除郎中,與東海繆施俱選入著作,撰集《魏書》。《史通·外篇》《三國志》云:《魏史》司隸校尉傅玄等復共擇定,則此或即底本也。
  248. 史通·內篇·序傳》
  249. 《意林》
  250. 《意林》。案:“《晉書》有傳”四字當是校語,誤入正文。
  251. 《意林》
  252. 已上《意林》引《傅子》九十三事,皆錯入楊泉《物理論》中;已下二事,錯放徐榦《中論》中
  253. 《意林》
  254. 《意林》
  255. 《史通·內篇·核才》。不云在《自敘篇》,今附歸《漢書》條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