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卷08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八百五十二 全唐文 卷八百五十四
这是一个自动生成的页面,需要人工复查。复查后,请移除此模板。

劉句

昫,字耀遠,涿州歸義人。初為定州王處直觀察推官,後唐莊宗朝累遷庫部郎中。明宗即位,曆戶部侍郎端明殿學士。長興中拜中書侍郎兼刑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泰初加吏部尚書門下侍郎,罷知政事,守右僕射。晉天福初詔為東都留守,遷太子太保兼左僕射,封譙國公,改太子太傅。開運初授司空平章事,契丹至,以目疾罷。守太保,卒年六十。 ☆文苑表臣觀前代秉筆論文者多矣,莫不憲章謨誥,祖述詩騷。遠宗毛、鄭之訓論,近鄙班、揚之述作。謂「采采芣苡」,獨高比興之源,「湛湛江楓」,長擅詠歌之體。殊不知世代有文質,風俗有淳醨,學識有淺深,才性工拙。昔仲尼演三代之易,刪諸國之詩,非求勝於昔賢,要取名於今代,實以淳樸之時傷質,民俗之語不經,故飾以文言,考之弦誦,然後致之不泥,遠代作程。即知是古非今,未為通論。夫執鑒寫形,持衡品物,非伯樂不能分駑驥之狀,非延陵不能別雅鄭之音。若空混吹竽之人,即異聞韶之歎。近代唯隱侯斟酌二南,剖陳三變。攄雲淵之抑鬱,振潘陸之風徽。彼律呂和諧,宮商輯洽。不獨子建總建安之霸,客兒擅江左之雄。爰及我朝,挺生賢俊。文皇帝解戎衣而開學校,飾賁帛而禮儒生。門羅吐鳳之才,人擅握蛇之價。靡不發言為論,下筆成文。足以緯俗經邦,豈止雕章縟句。韶諧金奏,詞炳丹青。故貞觀之風,同乎三代。高宗天後,友重詳延。天子賦橫汾之詩,臣下繼柏梁之奏。巍巍濟濟,輝爍古今。如燕、許之潤色正言,吳、陸之鋪揚鴻業,元稹、劉蕡之對策,王維、杜甫之雕蟲,並非肄業使然,自是天機秀絕。若珠璣色澤,無假淬磨。孔翠羽毛,自成華彩。致之文苑,實煥緗圖。其間爵位崇高,別為之傳。今采孔紹安已下,為《文苑》三篇。覬懷才憔悴之徒,千古見知於作者。

請宣功臣傳付史館奏

史官奏:天成二年九月,詔纂修太祖至莊宗實錄及功臣列傳。四年十一月,修懿祖、獻祖、太祖紀年實錄二十卷、莊宗實錄三十卷呈進。其功臣列傳,委元修史官張昭遠與史館修撰相次編纂。列傳計三十卷,今年閏月七日進呈,未下所司。臣以立功立事,須標於斤帛。記言記事,靡漏於簡編。貴資褒貶之文,備述艱難之業。伏惟陛下大明禦宇,至道臨人。定寰區以武功,守宗祧以文德。輝耀三古,超越百王。莫不萬國來庭,千官舉職。臣叨居鈞軸,已愧庸虛。曾無筆削之勞,謬處監修之任。輒茲舉奏,冒瀆宸嚴。

請令朝臣巡視均田奏

天下州郡,於天成二年括定稅率,迨今八年。近有民於本道及詣闕訴田不均,乞簡視。

請試新學士權停詩賦並內賜題目奏

臣伏見本院舊例,學士入院,除中書促進人即不試,其餘官資,皆須先試麻制答蕃書批答各一道,詩賦各一首,號曰五題。所試並是當日內了便具進呈。從前雖有召試之名,而無考校之實。每值召試新學士日,或有援者,皆豫出五題,暗令宿構,至時但寫淨本,便取職名。若無援者,即臨時特出五題,旋令起草。縱饒負藝,罕能成功。去留皆係於梯媒,得失盡由於偏黨。此乃抑挫孤寒之道,開張巧偽之門。積弊相沿,澆風未改。將裨聖政,須立瓣規。況今伏值皇帝陛下德合乾坤,明懸日月。大興淳化,盡革澆風。矧惟翰墨之司,專掌絲綸之命。宜從正直,務絕阿私。自今後凡有本院召試新學士,欲精權停詩賦,隻試麻制答蕃書並批答共三道。仍請內賜題目,兼定字數,付本院召試,然後考其臧否,定其取舍。貴從務實,以示均平。庶令孤進者得展勤勞,朋比者不能欺罔。事關穩便,合貢芻蕘。

請差官紀錄時政疏

自明宗廟,每見宰臣節度使為軍民政事,有所敷陳,或宸旨宣揚,皆關道理。唯近臣聞聽,外麵不知。先朝時詔樞密直學士閻至,於奏對時記錄,逐季下史館,以備纂修。自今年四月後,詔李專美記錄,今以改官,其記錄望別差官。

議冊四廟狀

臣等據太常博士段禺議云:「夫宗廟之制,歷代為難。須廣按禮經,旁求故實,通古今之理為規式,合天道人情為楷模。」伏緣禮有隨時,損益各異。遂致廣義多別,禮出眾途。今總歷代之宏規,議新朝之定制。謹按《尚書·舜典》曰:「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此是堯之廟也,猶未載其數。又按《郊祀錄》云: 「夏立五廟,殷立六廟,周立七廟。漢初立祖宗郡國,共計一百六十七所。後漢光武中興後別立六廟,魏明帝初立親廟四,後重議,上依周法立七廟。晉武帝受禪,初立六廟,後卻立七廟。宋武帝初立六廟,齊朝亦立六廟。隋文帝受命,初立親廟四,至大業元年,煬帝欲遵周法,議立七廟。次便禪命於唐。武德元年六月四日,始立四廟於長安。貞觀九年,命有司詳議廟制,遂立七廟。後至開元十一年後,創立九廟。」又按《禮記》喪服小記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廟。」鄭元注云:「高祖以下至禰,四世即親盡也。更立始祖為不遷之廟,共為五廟也。」又按《禮記》祭法及王制《孔子家語》、《春秋穀梁傳》並云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二廟。此是降殺以兩之義也。又按《尚書》咸有一德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德。」又按《疑義》云:「天子立七廟或四廟,蓋有其義也。如四廟者,從禰至高祖己上親盡,故有四廟之禮。又立七廟者,緣自古聖王,祖有功,宗有德,更立始祖。即於四親廟之外,或祖功宗德,不拘定數。所以有五廟、六廟、或七廟、九廟,欲後代子孫觀其功德。故《尚書》云:『七世之廟,可以觀德』矣。」又按周捨論云:「自江左以來,晉、宋、齊、梁相承,多立七廟矣。」 今禺等參詳,唯立七廟、四廟,即並通其理。伏緣宗廟事大,不敢執以一理定之,故簡錄七廟、四廟二件之文,俱得其宜。他所論者,並皆勿取。請下三省集百官詳議。敕旨宜依者,臣等今月八日,於尚書省集百官詳議,伏以將敷至化,以達萬方。克致和平,必先宗廟。是以孝為教本,所以宏愛敬而厚人倫。禮乃民防,蓋欲辨尊卑而明法制。故《禮記·王制》云:「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疏》云:「周制之七廟者,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與親廟四。太祖、后稷也。殷六廟,契及湯與二昭二穆。夏則五廟,無太祖。禹與二昭二穆而已。自夏及周,少不減五,多不過七。」又云:「天子七廟,皆據周也。有其人則七,無其人則五。若諸侯廟制,雖有其人,則不過五。此則天子諸侯七五之異名矣。至於三代己後,魏晉宋齊隋及唐初,多立六廟或四廟,蓋於建國之始,不盈七廟之數也。」伏惟皇帝陛下大事實上寰區,方興教理。既先自家型國,固當率土咸賓。今欲請立自高祖已下四親廟,其始祖一廟,未敢輕議,伏惟聖裁。恐於講德論功,有失靈源茂緒,稟自中旨,共謂得宜。臣等幸列明庭,獲逢景運。顯奉如綸之命,共詳立廟之儀。雖竭討尋,慚非該博。有愧上塵聖鑒,實慮未協宸衷。不免迂疏,仍虞漏略。

嫂喪宜依開元禮議

伏以嫂叔服小功五月,《開元禮》《會要》皆同。其令式正文內元無喪服制度,隻有一本內編在假寧令後,不言奉敕編附年月。除此一條,又檢七八條令式,與開元禮相違者。所司已行多年,固難輕改。既當議事,須按舊章。今若鄙宣父之前經,紊周公之往制,隳太宗之故事,廢開元之禮文,而欲取差誤近規,行編附新意。稱制度且違大典,言令式又非正文。若便改更,恐難經久。臣等集議,嫂叔服並諸服紀,並請依開元禮為定。如要給假,卻請下太常,依開元禮內五服制度錄出一本,編付令文。

趙仁錡

仁錡,晉天福中官司天少監。

請停諸衛官遙授刺史疏

臣聞自古創業之君,開基之主,設官分職,革故鼎新,必有強名,用為公器,以誘英彥,皆不徒然。伏見近年酬賞在京諸指揮使,皆遙授刺史。得非朝廷以貴其地望,優其祿利乎?臣以為大輅起椎輪之始,濫觴成方舟之流。但恐滋深,不可改易,非創業制命之所宜也。今六軍諸衛,品秩皆高。不用酬勳,是成虛設。遂使掌禁軍者,鄙升朝之貴。貪外任者,無戀闕之心。稍涉官邪,徒費國用。其六軍諸衛官員,伏望委宰臣約前唐故事,依文班品第,加以料錢。自此後非有軍功,不可輕授名器,無假中外迭居。豈惟正於等威,抑亦省於經費。

盧燦燦,晉天福中官洪洞縣主簿。

☆慎刑策 伏以刑獄至重,朝廷所難。尚書省分職六司,天下謂之會府。且諸道決獄,若關人命,即刑部不合不知。欲請州府凡斷大辟罪人訖,逐季具有無申報刑部,仍具錄案款事節,並本判官馬步都虞候司法參軍法直官馬步司判官名銜申聞。所貴或有案內情曲不圓,刑部可行覆勘。如此則天下遵守法律,不敢輕易刑書。非惟免有銜冤,抑亦勸其立政者。☆賈元珪 元珪,晉開運元年官殿中侍御史。

請押班宰相宜列班奏

是非既異,沿革不同。舉之則雖有舊規,考之則全無故實。且夫酌人心而致禮,依神道而設教,此乃經國之大端也。況通事舍人居讚導之職,押樓御史當糾察之司,一則示於紀綱,一則防於謬誤。所以靜觀進退,詳視等威。實非抗禮於庭,所謂各司其局。俾令不拜,雅合其宜。伏以宰相押班,率千官而設拜。起居內殿,統百辟以致詞。儀刑文武之班,表式鵷鸞之列。不得比讚導之職,詎可同糾察之司。統冠群寮,所宜列拜。臣位居憲府,跡廁同班。言或庶其得中,罪難逃於多上。

盧詹

詹,字楚良,京兆長安人。天祐中為河中從事。後唐莊宗即位,累遷中書舍人。天成中拜禮部侍郎,曆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尚書左丞工部尚書。晉天福初轉禮部尚書,分司洛陽。開運初卒,贈太子少保。

請罷論奏復稽課最表

一同分土,五等命官。所以字彼黎民,司其輿賦。至於田租桑稅,夏斂秋徵,或旨限不愆,或簡量增羨。殊非異政,乃是常程。竊見諸州頻奏縣令,多以稅輸辦集,便作功勞。諸道才有表章,朝廷己行恩命。且徵科是縣令之職分,不過合望於甄酬。若一年兩度轉遷,則三載六升階級,並加寵渥,慮失規程。伏乞止絕薦論,但稽課最,即銓司黜陟,自有等差。貴塞幸門,以循舊制。

請令夷人觀樂疏

歌稱九德,彰聖哲於一人。國啟四門,睦臣賓於萬宇。伏惟陛下登臨宸極,統御寰區。普天之來享來王,率土之為臣為子。所以西戎獻款,北狄輸誠。五溪之蠻獠皆臻,百越之梯航畢至。華夷率服,聲教遐流。竊見外國朝天,諸藩到闕,多於便殿引對,中外不知。既聞來自殊鄉,宜使觀於盛事。此後每有四夷入貢,伏乞御於正殿,列彼群臣,立天仗於廣廷,臨宸軒而端拱。庶使邊荒異俗,向慕華風。亦具禮樂威儀,更顯聲明文物。

桑簡能

簡能,晉開運二年官殿中丞。

請盛夏速斷冤獄封事

伏以天地育萬物,廣博厚之恩。帝王牧黎元,行寬大之令。是知恤刑緩獄,乃為政之先。布德行惠,實愛民之本。今盛夏之月,農事方殷。是雷風長養之時,乃動植蕃廡之際。宜順時令,以宏至仁。竊以諸道州府都郡縣應見禁罪人,或有久在囹圄,稍滯區分。胥吏舞文,枝蔓及眾。捶楚之下,或陷無辜。縲絏之中,莫能自理。苟一人拘係,則數人營財。物用既殫,功業亦罷。若此之類,實繁有徒。竊恐官吏因循,浸成斯弊。伏乞降詔旨,令所在刑獄,委長吏親自錄問,量罪疾速斷遣,務絕冤濫,勿得淹留。庶免虛禁平人,妨奪農力。冀召和氣,以慶明時。

劉渙

渙,晉開運三年官太常丞。

請添置樂工奏

當工全少樂工,或正冬朝會,郊廟行禮,旋差京府衙門首樂官權充。雖曾教習,未免生疏。兼又各業胡部音聲,不聞太常樂曲。伏乞宣下所司,量支請給,據見闕樂師添召,令在寺習樂。敕太常寺見管西京雅樂節級樂工共四十人外,受添六十人。內三十八人,宜抽教坊貼部樂官兼先。餘二十二人,宜令本寺招召充填。仍令三司定支春冬衣糧,月報聞奏。其舊管四十人,亦量添請。

曹國珍

國珍,字彥輔,幽州固安人。少舉進士,累遷尚書郎。晉祖即位,自吏部郎中拜左諫議大夫給事中。少帝嗣立,貶陝州行軍司馬,卒。

請修大晉政統奏

請於內外臣僚之中,擇選才略之士,聚唐六典、前後會要、禮閣新儀、大中統類律令格式等,精詳纂集,別為一部,商議今古,俾無漏略,目之為大晉政統,用作成規。

論竇溫顏進策疏

臣聞去華務實,舍短從長,片言不遺,群材畢錄。切詢古道,宛是良圖。將隆講武之規,宜舉訓戎之典。故《左氏春秋傳》云:「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此所以昭宣七德,制服萬邦。又云:「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逐隙,以講武事。」此所謂聿修戰法,俾耀軍威。又云:「三時務農,一時講武。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所請每月旦教習事。伏乞宣駙馬步軍都指揮使簡練馴閱,甚為允當。望賜施行。

盧敻

敻,晉開運時人。

祭中嶽請遣河南尹行禮奏

臣聞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則必盡其誠,戎則不加無罪。伏見以時祭嶽瀆,皆是本道觀察使親齎禦降祝文祀所行禮,惟中嶽頃自故河南尹張全義年德俱高,遂請少尹或上聽賓席攝祭。近歲多差文參府掾,習以為常。不惟有瀆於神祇,兼慮漸隳於祀典。臣欲請河南尹卻於華州、兗州、定州、孟州觀察使例,請行獻禮,仍令本縣令讀祝文者。

石昂

昂,青州臨淄人。少為臨淄令,忤監軍楊彥朗罷去。晉祖時詔求孝悌之士,擢宗正丞,遷少卿。少帝即位,晉政日壞,上疏極諫,不聽,稱疾歸,以壽終。

請赦範延光表

臣伏見銅台逆豎,漳水叛城,始見利而忽起禍心,終負釁而難歸至化,遂使雄師大舉。元惡未除,雖寵極妖興,宜奮雷霆之怒,而勢窮力屈。可哀螻蟻之生,況師老費財,民勞失本。赦過有罪,素垂範於典經。含垢匿瑕,事頗關於仁恕。伏望陛下施雲天之澤,收霜雪之威。舍獨夫百死之愆,救一鎮萬家之命。俾範延光令移本任,別與小藩。於滄邢兩州,自選一鎮,庶令省過,俾遂自新。率彼百萬之資金,犒我千營之將士,庶明陛下不將威脅,但以德柔。施好生惡殺之仁,彰舍短從長之道。暫行虛刃,必致太和。所有隨從官員,一任將行赴任。或是本城兵士,屬府職寮,亦仰依舊主持,更無移改。普覃恩惠,不問罪愆。臣自請獨駕單車,徑入逆壘。布穹昊不言之信,闡陽春不報之恩。佇見偃武修文,再睹唐堯之化。放牛歸馬,必興姬發之風。

 卷八百五十二 ↑返回頂部 卷八百五十四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