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0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巻二十七 新增東國輿地勝覽
卷二十八
作者:李荇 李氏朝鲜
1530年9月
巻二十九

尙州牧

[编辑]

東至比安縣界六十七里。南至善山府界三十九里,至同府界四十里,至金山郡界四十七里。西至忠淸道報恩縣界七十里。北至咸昌縣界二十九里。距京都四百七十七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沙伐國一云沙弗新羅沾解王取以爲州。法興王上州,置軍主。眞興王上洛郡神文王復爲州,景德王改今名,惠恭王復爲沙伐州高麗初復改爲尙州,後改爲安東都督府成宗二年改尙州牧,後置節度使,號歸德軍,隷嶺南道顯宗廢節度使,復爲安東大都護府,後改爲尙州安撫使,九年定爲八牧之一。本朝因之。世宗以觀察使兼牧使,尋罷。世祖朝,始置鎭,以牧使兼右道兵馬節度副使,尋罷之,仍爲鎭。

屬縣

[编辑]

化寧縣

[编辑]

新羅答達匕郡景德王化寧郡。{{ul|高麗過此因之,後改爲縣來屬。在州西五十一里。

中牟縣

[编辑]

新羅刀良縣景德王改名道安,屬化寧郡高麗改今名來屬。在州西五十七里。

丹密縣

[编辑]

丹,一作「單」。本新羅武冬彌知縣,一云曷冬彌知景德王改今名,屬聞韶郡高麗仍之,後來屬。在州東五十七里。

山陽縣

[编辑]

新羅近品縣,一作近巖景德王改名嘉猷,屬醴泉郡高麗改今名。顯宗時來屬,後置監務。明宗罷之,仍屬。在州北六十三里。

長川部曲

[编辑]

在州南二十五里。

鎭管

[编辑]

牧一

[编辑]

星州

府一

[编辑]

善山

郡一

[编辑]

金山

縣五

[编辑]

開寧知禮高靈聞慶咸昌

官員

[编辑]

牧使、判官、敎授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上州上洛沙梁伐沙伐商山陀阿歸德軍

姓氏

[编辑]

本州金、朴、周、黃。

高、李、荊、羅竝來

河間府。詳人物下

丹密羅、孫。

山陽庾、申、蔡、方。

化寧任、高、方、張、全、申。

功城成、孫、張、全。

靑里張、朴、黃、沈。

中牟全、金、姜、朴、方。

永順太。

長川尹、朴。

連山白原河海壤寧保良

主善丹谷生物

陽寶陳。

灌濟任、全、高。

平安方、沈、仇。

平山方。

茂林孫。

金、沈竝續

鐥銀任、全。

海上伊方、金、朴。

風俗

[编辑]

俗尙簡嗇,民風淳朴

[编辑]

權近記。

形勝

[编辑]

東南百郡之首

[编辑]

崔滋傳。

八達之衢

[编辑]

安軸記。

自新羅爲大府

[编辑]

李穡記。

山川

[编辑]

王山

[编辑]

城內小山。

天峯山

[编辑]

在州北七里。鎭山。

九峯山

[编辑]

在化寧縣西。峯巒如列戟,極高峻。

俗離山

[编辑]

化寧縣西三十里。山西十五里許有龍華率面村,黃腸及宮室之材出焉。餘見報恩縣

四佛山

[编辑]

山陽縣北。距州九十九里。

高麗眞靜《遊山記》:山陽縣北有山,東連竹嶺,南挹華藏,是名曰四佛,或曰功德。山有石,方一丈許,四面刻四方佛,安於別峯。新羅眞平王幸其山而觀之,乃創寺其側,號曰大乘。山之坤維有寺,名白蓮社。庭之左右,有米麪井,又有[1]說法臺,棕笠、錫杖在焉。

高宗二十九年,少卿崔滋出守尙州,尋訪焉,古殿有元曉[2]眞容,所謂笠、杖尙無恙。門外五十步許有一石,高三尺,相傳云禁虎石。二十步許有泉,潺潺瀉出于巖縫間,松楸翠密,下有盤石,可坐三十人,是名冷泉亭崔公於是命法曹王公督役而鼎新,自佛宇、祖堂、僧寮、客室,以至虛白樓。又於冷泉亭下,構樓橋,曰神淸橋,請曹溪山人卓然書而榜之。以萬德山白蓮社湖南功德山江東,故呼東白蓮以別之。

屛風山

[编辑]

在州東十里。

倭踰峴

[编辑]

在州南四十七里。金山郡界。

大鳥峴

[编辑]

山陽縣北。距州八十八里。

甲長山

[编辑]

在州南十三里。一名淵嶽

石嶽山

[编辑]

在州北六里。

萬嶽山

[编辑]

丹密縣南。距州北四十七里。

白華山

[编辑]

中牟縣西。距州七十二里。

露陰山

[编辑]

在州西十里。或稱西露嶽,與北石嶽南淵嶽商山三嶽。

竹峴

[编辑]

在州南三十八里。善山府界。

松峴

[编辑]

在州北二十八里。咸昌縣界。

北川

[编辑]

在州北二里。源出州西加田峴,東流,與南川合。

南川

[编辑]

在州南五里。源出倭踰峴,至州東五里,與北川合,入洛東江

洛東江

[编辑]

在州東三十六里。聞慶龍淵軍威幷川諸水至州之東北,合于龍宮河豐津,南流爲洛東江,入善山府界。自此至入海,雖隨地異名,而摠稱洛東江,又稱伽倻津

李奎報詩:百轉靑山裏,閑行過洛東。草深猶有[3],松靜自無風。秋水鴨頭綠,曉霞猩血紅。誰知倦遊客,四海一詩翁?

安軸詩:雨餘[4]色染藍靑,十里奇巖水墨屛。刺史歡迎新按部,木蘭舟上構茅亭。

松羅灘

[编辑]

在州北三十七里。卽洛東江上流。

恭檢池

[编辑]

在州北二十七里。高麗明宗時,司錄崔正份因舊址築之。堤長八百六十步,周一萬六千六百四十七尺。其池實在咸昌,而尙民專灌漑之利。

佛巖池

[编辑]

在州北四里。周一千九百二十一尺。

大堤池

[编辑]

在丹密縣北。距州六十八里。

機池

[编辑]

在州南六里。周四千一百八十一尺。

土産

[编辑]

玉石甲長山、玉燈石大鳥峴、鐵松羅灘、胡桃、柹、栗、銀口魚、松蕈、莞草、人參、安息香、白花蛇、石蕈。

城郭

[编辑]

邑城

[编辑]

石築。周一千五百四十九尺,高九尺。內有二十一井、二池。

烽燧

[编辑]

回龍山烽燧

[编辑]

功城縣西。南應金山郡所山,東應靑里縣西山

所山烽燧

[编辑]

在州東五里。南應靑里縣西山,北應咸昌縣城山

西山烽燧

[编辑]

靑里縣西。西應功城縣回龍山,北應所山

國師堂山烽燧

[编辑]

化寧縣西。東應中牟縣所山

山陽縣所山烽燧

[编辑]

在縣東。西應聞慶虎溪縣禪巖山,東應龍宮縣龍飛山

中牟縣所山烽燧

[编辑]

在縣北。南應忠淸道黃澗縣所山,西應化寧縣國師堂山

宮室

[编辑]

客舘

[编辑]

安軸記:至正三年癸未,余受尙州之命,是年夏四月,到州視事。近年來困於苛政,民物流散,里巷蕭然,凡古之廨宇、州學、神祠、佛寺皆頹圮。唯客舍完具,輪焉奐焉,甲於南方。其廳堂基位規模布置,宏壯有裕,各得其宜。余心自以爲此非俗人循常之制也。因問,邑人曰:「今征東省金相國永煦之所營也。」

州在八達之衢,乘傳奉使者無虛日。古之客舘湫隘卑陋,而又年代綿久,棟已撓矣,常爲惡賓所嗔。越丁卯四月,公出刺是州,卽有重新之意,悶生民勞困,不忍興功生事,但以仁愛字民,嚴重律下而已。旣期而邑人安於德政,始有聊生之望,思欲一用其力,以報公恩。於是公知民之可使,鳩材命役,立定期限。小民足蹈手舞,悅以忘勞;豪俯首帖耳,畏而竭力。由是事不傷民,役不妨農,不日成之。舘旣成,又闢舘之西,別營小舘,雖使賓累至,寄寓有餘,邑人安焉。

噫!公用如彼孑遺,成如是巨構,力實恢恢。雖用民之力,實出公之智耳,民到于今稱之。夫治天下國家者,其猶作室。《詩》有「綢繆牖戶」之比,《書》有「肯堂肯構」之喩。公之坐廟堂,立陳經紀,施設方略,而再造王家,於斯可見。

新增嘉靖丙戌火,牧使尹宕改構。

樓亭

[编辑]

風詠樓

[编辑]

李穡記:牧使金公旣作亭公舘東偏,致書韓山李穡,問名與記。且曰:「誰能執熱,逝不以濯?尙之所困,我尙袪之,子無辭焉。」予念辛丑冬上南行,明年春幸尙,時爲承宣,朝夕侍從。及秋駕移于淸,信乎當暑而困于熱也。其時深恨「此邑自新羅爲大府,何無亭榭游觀之若是乎」,至于今,蓋未之忘焉。今閱吾同年朴獻[5]及門人金南遇、族人金桂所稱說,則是亭也爽然有濯風之想,其爲喜幸何如哉?

夫四時之氣,流行天壤間,寒暑溫涼之異宜,人之所以應之者,亦各有其道也。然松石、水泉之興,絲竹、杯觴之樂,有主乎中,則所以寒暑之流行於目前者,有不足以動吾之心。何也?喪心者,外物也,捨之二者,順天時放吾志者,其惟風詠乎!「風乎舞雩,詠而歸」,胸次悠然,無一點綴。況暑雨祈寒之怨咨,有可以浼此哉?使仗節剖符行過是州者,得如春服旣成之際,和氣洋溢,民其幸哉!敢請名以風詠。若夫繚垣爲囿,引水爲池,以種以樹,顧瞻敞豁,衆峯拱衛,斯亭之羽翼也,略之可也。後之風於斯,詠於斯,以得夫「吾與點也」之大意者,其何報吾金公哉?

倂以告之,金公南得,庚辰進士,出入中外,有重名。予愛敬之,故不辭而爲之記。

權近記:尙州沙伐國,自屬新羅爲大府,迄今千有餘歲。山川之秀,人物之繁,爲一道諸州之最。然未嘗有樓臺、亭榭之設,其民風之淳朴可想矣。

洪武庚戌,牧使金公南得重營廨宇,始置菓園于東北,開亭其中。吾座主韓山牧隱相國名以風詠,仍爲作記,解元星山陶隱留之以詩。二公皆一世文章大手也,此州聲價,實增其重。庚申之歲,寇侵犯,官屋、民廬盡罹兵燹。明年辛酉,半刺田君理始築州城,招輯遺民,因舊基創別舘,以待使命。庚午,牧使李公復始又創廨舍,而亭榭皆未暇及。今牧使宋公因、判官韓公岩協心爲治,弊袪利擧,風敎以興,人民寧謐。於是又就亭之舊址,益闢以廣,起樓其上。且書牧隱之記、陶隱之詩,皆復舊觀,一州勝槪,爲益增矣。

州人前大護軍金公謙來語予曰:「吾州自有風詠亭,始得二大儒巨筆,以華其光。中遭煨燼,不[6]復建,久爲州人所羞。今吾牧伯,政績卓異,爲諸州冠,其起斯樓,弊不及民,不日而成。使命往來,有所登覽,州人老幼,相與慶悅。牧隱、陶隱,子之師友也,何惜一言以繼其後乎?」

予曰:「風詠之義,亭之記盡矣,予奚庸贅?其曰:『使仗節剖符行過此州者,得如春服旣成之際,和氣洋溢,民其幸哉!』」此其期望於人者甚大,予敢卽此而申言之。門諸子各言其志,莫不規規於事爲之末,曾點獨言風詠以歸,而夫子嘆而與之,說者謂有氣像。蓋其胸次悠然,與大虛同體,隨物賦形,各得其所,則其施措之際,必有小懷老安、綏來動和之妙。和氣流行,民安耕鑿,皡皡如在春風之中,治效直與大化同運。之治,亦不過此,原其所自,只由胸中無一點私累耳。如使仗節剖符之使,登覽之際,灑滌塵煩,消遣世慮,執熱不待濯泉而淸,治繁不待謀野而獲,俯仰之中,酬酢之間,默觀風詠樂,而有得於心,以廣物我同然之理,則其治化之效,豈不大哉?若其樓中遊觀之勝,吾老矣,儻得一往寓目,以臨其風,當爲繼陶隱之後詠之耳。」

李崇仁詩:久客身方倦,初登眼轉明。經營金太守,風詠李先生。竹影池塘靜,松聲院宇淸。自慙無好語,板上只題名。

新增金宗直重修記:洛水之上游,而爲監司之本營,實東南一大都會也。皇華賦政之賓,日域獻琛之使,來往繦屬,由竹嶺者,不能三之一,而率由冠縣,州當其輻輳之交焉。宜其有崇樓傑閣,稱儀刑而壯觀瞻,抗高明而袪炎溽也。此風詠樓不可以不重修也。

我殿下十有八年丁未春,淳昌薛公順祖握左符于是州,睹斯樓之甍桷撓傾,欄楯撦閈,瓦飄于簷,雨淋于壁,赤白之飾,漫漶剝落,登之者絃管未陳而恇懼之色可掬,慨欲新之。其秋,通判高陽申侯礥續至,議以克合。越明年春,農務未興,命鳩材而輸之城中。及秋八月,始撤舊宇,恢拓其制,纔三十餘日,而斤斧圬槾已息其用矣。樓之宏敞華麗,無與爲敵,城池閭巷,皆有德色,而凡境內山川爲鎭爲浸者,倏若增其高深焉。公於是个吾友州之敎授周君允昌,走書徵記於僕。

僕按州之故,泰定丁卯,重繕舘宇,位置得宜者,牧使金永煦也;而記之者,謹齋也。逮皇洪武庚戌,闢舘之東偏,作新亭其地者,牧使金得南也;而名以風詠且記之者,牧隱也;詩之者,陶隱也。庚申兵燹,亭亦煨燼,未幾就其舊址,易亭爲樓者,牧使宋因也;而記之者,陽村也。今公之重新斯樓也,其制謀程功,足以追配乎二金、一宋,而所以囑其爲記者,顧不得班於四先生之徒弟也,如之何?昔韓退之記滕王閣,以詞列三王之次爲有榮耀。僕强顔續貂於四先生之後,必賭世人之捧腹,將縮恧之不暇,又焉有所謂榮耀哉?雖然,公之命終不置,不敢固辭,姑述其梗槪。

又從而爲之歌曰:舟車之會兮,四達之衝。冠蓋結轍兮,異邦趨風。不有斯構兮,宴犒奚托?誰能執熱兮,逝不以濯?商山蒼蒼兮,洛水沄沄。前者有繼兮,層構軼雲。縈紆淸兮,崒嵂顔。淳昌之續兮,攸久不刊。

觀水樓

[编辑]

洛東江東岸。

凝神樓

[编辑]

風詠樓西。判官閔寧建。

新增洪貴達記:州之客軒東,有樓曰風詠牧隱李先生名且記。其西北隅,又有小樓連甍而新起者,曰凝神,今通判閔侯寧之建也,咸從魚先生子益之所名也。

弘治己未春,兼善承命奉安《成宗實錄》于星州史閣,道經于,吾鄕也。鄕人觴我于風詠之上,牧使申公宗之閔侯與在席。酒闌,日且暮,侯起而諗曰:「小樓,吾所以安使客作也。今日盍於焉暇寐?」又曰:「此無記,願留一言。」予不可辭,則曰:「不才幸今觴詠于玆,正値春服之成,賓朋滿坐,又有絲竹管絃之盛,其視冠童七八浴詠歸者,果何如?」

旣乃床席于小樓,其制極瀟灑。房于樓心,窓虛而簾疎,當寢處之甚宜。直樓頭又有浴室淨便,及酒醒下浴,心神淸朗,無一點塵垢。旣還登,時已夜靜,四無人聲,唯有微風動帷,籠燭搖影,眞人間絶致也。乃端坐無爲,掩目收視,心凝形釋,天機不動,與萬物冥合。於是恍然就睡,夢見羽人,揖予謂曰:「塵世勞勞,一身萬事,冉冉老至而不自知。我有一訣,言約而要。萬類芸芸,一心惟寂。物物料理,日亦不足,凝神靜觀,百慮一致。」言訖不見。乃翻然夢覺,心竊自語曰:「嘗聞仙人好樓居,向所夢者,非樓之主人耶?其敎我矣。」

旣而鷄人報曉,閔侯已來在我側,候起居矣。具道夢所聞於羽人者,侯[7]曰:「噫!是可以爲樓記。」予惟咸從命名之義,在所發揮,且牧隱有記,在舊樓[8],新樓非吾事耶?乃書羽人言,與閔侯歸。

新增淸涼閣

[编辑]

在客舘北。俯臨小池。

秋月堂

[编辑]

在西軒北。牧使鄭宗輔建。

閑燕堂

[编辑]

在州東四十里。李沆別墅。

南衮記:李浩叔卜地于洛江之西岸,買田數頃,築堂三楹。登堂而四顧,則長江彌望,白沙如鋪,江外石壁周回數十里,靑銅之山隱見於煙雲杳靄之表,眞勝境也。浩叔樂而忘歸,扁其堂曰閒燕,閑求吾記。

吾嘗恨洛水太白入南海,其間不趐數百里,而彼映湖月波觀水諸樓亭,皆爲公家之所有,而輞川甫里龜蒙,何其無人耶?人未遇其境耶?亦有所待耶?徒使紅粧翠黛喧聒於送迎之間,而雲山風月長閑於寂寞之濱,是豈非可憾者耶?今於浩叔之求,始知洛江之有待,而吾之憾釋矣。至於閑燕之義,則吾又何足鋪張?君之父方以仁義之說陳于王,君又以仁義之政臨榮民,此無非平昔閑燕間所得者,不待堂成,而已無餘蘊矣。雖然,閑燕之道,豈止是而已耶?使達而不行,則閑燕於朝庭之上,脫有乖舛,則閑燕於湖山之間。然則進以仁義,退以仁義,一生用底,都在那裏。此浩叔之深意,而他人所不能窺者也。吾雖無狀,得交李公父子間,敢以是爲堂上之記。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州南五里。有南樓。宣德初,判牧曺致建。洪汝方有記。

驛院

[编辑]

洛陽驛

[编辑]

在州西三里。

洛東驛

[编辑]

洛東江東一里。

洛源驛

[编辑]

在州北十六里。

洛西驛

[编辑]

在州西十九里。

洛平驛

[编辑]

在州南二十六里。

長林驛

[编辑]

化寧縣東。距州五十一里。

南院

[编辑]

在州南二里。

安賓院

[编辑]

在州東十一里。

廣濟院

[编辑]

在州東十九里。

泥豆等院

[编辑]

在州東三十六里。

要濟院

[编辑]

在州東三十七里。

陽山旨院

[编辑]

在州南十五里。

興玉院

[编辑]

在州南九里。

西院

[编辑]

在州西三里。

於巖院

[编辑]

在州西十五里。

栗院

[编辑]

在州西三十三里。

釜院

[编辑]

在州北八里。

北院

[编辑]

在州北二里。

松院

[编辑]

在州北二十六里。

唐梯院

[编辑]

在州北十五里。

退山院

[编辑]

在州北四十二里。

柳等院

[编辑]

在州南二十四里。

竹峴院

[编辑]

竹峴下。

大豆院

[编辑]

在州南二十四里。

重生院

[编辑]

中牟縣南。距州六十五里。

長惠院

[编辑]

中牟縣西。距州七十二里。

東院

[编辑]

中牟縣東。距州五十六里。

班巖院

[编辑]

山陽縣西。距州五十七里。

功城院

[编辑]

在州南四十三里。

新增橋梁

[编辑]

北川板橋

[编辑]

在州北五里。

南大橋

[编辑]

在州南五里。

東述橋

[编辑]

在州東五里。

陽山旨橋

[编辑]

在州南十三里。

佛宇

[编辑]

龍巖寺

[编辑]

萬嶽山

高麗皇甫倬記:萬嶽山丹密縣西南三十餘里。自太白山,盤聯起伏,案衍輻湊者,不知其幾許。唯此山孕靈蘊質,屹然作鎭,上洛人目爲德山龍巖寺上倚巉巖,下臨淼漫,是萬嶽山之所鍾美也。昔我太祖統合之初,於此山東南隅,占得勝地,乃始開創,仍入田六頃,幷屬樵蘇之地,以爲闡揚華嚴圓敎之所。厥後弛廢已久,頹垣破礎,介在巖崖,金餠之地,變爲瓦礫,蓮花之界,渾作荊榛,逃空虛者,時或踵焉,而不能住。

越甲午年,上迺降手詔,謂寺住持雲美曰:「近者西人負固犯順,聚邊人謀爲不軌,乃命元戎攻城致討,不唯兇徒自投羅網,抑我平民隕命矢石。擬憑佛力,以濟艱難,惟師想我哀矜之意,祈禱佛天。」師迺與衆尋繹舊所經歷,可以棲眞演法、福利國家者,探幽選勝,以至于是寺,惻然有興復之意。於是利器械,鳩材瓦,經始於戊戌春三月,至己亥十一月訖功,凡八十七間。上以爲懿靜王后薦福之場,屬田四十頃,又以內帑物售得租二千碩,用充勸學油香之費,命高僧智英住持焉。

噫!釋氏之敎,使夫蔽蒙倒置之俗遷善而遠罪,還淳而返朴,則實有裨於理道也。彼西人所以因壘而降,不衂而大平者,庸詎知其陰功妙力蓋賴於此也?今玆龍巖之成也,役不過煩,制不過侈,無替前基,無廢後觀,非特能弘揚佛事,卓卓如彼,抑以副主上恤民救弊之意,如此其至也。美師俗姓金氏溟州人。在妙齡灑然有出塵之志,投雉嶽山開善寺胤公講下而受業,以博學高行,上爲人主之所歸敬,下爲學者之所瞻仰,雖道豫章杞梓,窺流檀闡蕙,何以加此。

勝長寺

[编辑]

長川部曲

金尙直重創記曰:高麗忠㤠王受中朝之命,命上洛公金方慶東征寇。王幸金海府以餞之,及其還駕,駐蹕于玆,遂屬于天台宗

龍潭寺

[编辑]

長川部曲

李奎報詩:空谷風猶響,寒溪水自舂。養憐支遁馬,呪下[9]龍。小圃澆靈朮,幽庭護稚松。一聲淸夜磬,[10]月落遙峯。

高麗金良鏡詩:細路縈紆入翠崖,危樓突兀俯靑霓。曉涼黃犢歸平野,日午幽禽浴淺溪。滿院薜蘿纏壁暗,[11]窓楊柳壓簷低。欲知地僻無人到,門外泥深鹿印蹄。

彌勒菴

[编辑]

四佛山

權近記:大院之嶺支而迤邐,東南至甫州山陽二邑界,窿而起。頂有巨石,浮根而立,四面皆鐫佛軀,故號四佛山,最一國奉佛者所喜談而欲觀者也。其中峯曰法王,其陽崖石又鐫慈氏之容,傍置小寺,曰彌勒菴,世傳代所創也。菴之北有妙峯,遙向四佛而峙,羅王望禮四佛處也。世遠屋圮,鞠爲榛莽。

前判事白公瑨世居寧海。癸亥春,避負母,閒關顚躓,逾歷數郡,聿來玆山之下。越明年,母以病歿,營喪追福,靡有遺力。一日泣告山僧曰:「吾欲爲怙恃營立精廬,以資冥祐,小申罔極之悲,瘡鉅痛深,益用䀌然。」僧曰:「創立新寺,國有常禁,山有彌勒菴,新羅舊址,久廢不興,盍起而新之?」公收涕曰:「諾。」卽往相之,泉壑淸邃,境壤爽塏,慈像宛然,遺基具存。迺契於心,迺樂以趨,芟剔荒翳,剗除沙土,豎屋四楹,翼以重簷。有堂有廚,旣礱且堅,朱甍碧椽,奐輪可睹,欲記顚末揭壁而未也。時余以言事忤省臺,謫來寧海白公旣還桑梓,請之至再,予不得固辭,乃筆其言以誌。

嗚呼!世俗事親,苟營喪葬而已爾,白公能盡制,而猶慊然,乃於避[12]播蕩之餘,創寺印經,以圖悠久無窮之利、愼終追遠之孝,可謂加於人一等矣。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州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

天峯山

厲壇

[编辑]

在州北。

古跡

[编辑]

白華山

[编辑]

有古石城,周一千九百四尺。內有一溪、五泉。今廢。

沙伐國古城

[编辑]

屛風山下。城傍有丘隆然,世傳沙伐王陵。

新羅末,甄萱之父阿慈介據此城。

化昌縣

[编辑]

金富軾云:「本知乃彌知縣景德王改名,爲尙州領縣。今未詳。」

功城廢縣

[编辑]

新羅大幷部曲高麗初改今名,顯宗時來屬。在州南三十里。

永順廢縣

[编辑]

本州北面林下村。高麗時,以村人姓太者捕賊有功,改今名,陞爲縣,仍屬。在州北三十五里。

靑里廢縣

[编辑]

里,一作「理」。本新羅音里火縣景德王改名靑驍來屬。高麗改今名,仍屬。在州南二十里。

茂林部曲

[编辑]

在州北三十里。古茂興村

連山部曲

[编辑]

洛東江東五里。有鹽倉。

白原部曲

[编辑]

在州南十五里。

壤寧部曲、河海部曲

[编辑]

俱在本州。

陽寶部曲

[编辑]

山陽縣

灌濟部曲、鐥銀所

[编辑]

俱在化寧縣

加良部曲

[编辑]

在州南十五里。

保良部曲

[编辑]

在州東二十里。

平安部曲、平山部曲

[编辑]

俱在功城縣

主善部曲、丹谷部曲、生物部曲

[编辑]

俱在丹密縣

海上伊所

[编辑]

中牟縣

名宦

[编辑]

新羅金庾信

[编辑]

眞德王時伐百濟,論功,增秩伊餐,爲上州行軍大摠管。

伊登

[编辑]

法興王十二年,以大阿飡伊登爲軍主。

高麗李周佐

[编辑]

穆宗朝登第,調尙州牧記室參軍。

金富佾

[编辑]

肅宗朝出守。

韓冲

[编辑]

司錄。

鄭克永

[编辑]

司錄。

鄭沆

[编辑]

司錄。初到州,人以年少易之。及臨事善斷,皆歎服。州人數司錄二鄭、一韓,謂克永也。

梁元俊

[编辑]

仁宗朝爲副使。政尙廉勤,吏民稱之。

崔惟淸

[编辑]

仁宗時爲倅。有德政。

崔奇遇

[编辑]

中第,補司錄。後爲牧副使。

崔宰

[编辑]

得枰之子。恭愍朝出牧。辛丑冬王避兵南徙,明年春幸尙州盡力供辦,惟恐一毫或傷於民。不事饋遺,有求之不得者稍短之。

尹諧

[编辑]

爲司錄。民有亂其妹者,時旱甚。與長官爭,置極刑,天果雨。

金仁鏡

[编辑]

貶爲牧使。題州壁云:「敢向蒼蒼有怨情,謫來猶自得專城。何時鈴閣黃閣,太守行爲宰相行?」未幾,拜刑尙書、左僕射。

崔滋

[编辑]

康王壬申擢進士第,例補尙州司錄參軍事、兼掌記,入爲國學學諭,後又出牧。金之岱贈詩云:「曾爲管記顔如玉,復作遨頭鬢未霜。」故事,正至八關會及誕節,兩界兵馬使、諸牧、都護府上牋賀,中書門下第其高下而牓之。及是,每歲尙之表牋必居第一,文士無不嘆服。州爲一道之首,獄訟尤繁,滋至之日,剖決如神,吏民愛畏,無有亂常干紀者。未幾,囹圄空虛,一境之內,薰爲大和。秩未滿,以寶文閣待制召還,蓋示其殊獎也。

金富儀

[编辑]

爲判官。

崔得枰

[编辑]

爲守。民懷其惠。

安裕

[编辑]

爲判官。時有女巫三人,奉妖神惑衆,自陜州歷行郡縣,所至作人聲呼空中,隱隱若喝道。聞者奔走設祭,莫敢後,雖守令亦然。至杖而械之,巫托神言,怵以禍福,人皆懼,裕不爲動。後數日,巫乞哀乃放,其妖遂絶。居三年,廉使褒其政淸,徵爲圖佐郞。

鄭云敬

[编辑]

忠肅朝登第,補司錄。有誣告龍宮監務贓者,按廉遣云敬鞫之。云敬龍宮,不問而還,曰:「吏貪汚,雖曰惡德,非才足以弄法,威足以畏人者,不能。今監務老且不勝任,誰肯賂乎?」按廉果知其誣,歎曰:「近官吏尙苛酷,司錄誠長者也。」

安軸

[编辑]

忠惠朝,以檢校評理出牧。

崔仲淸

[编辑]

爲判官。

本朝權執經

[编辑]

以知申事退居鄕里,特薦爲牧使。

朴以昌

[编辑]

爲敎授。

李仁孫

[编辑]

以觀察使兼牧使。

趙峿

[编辑]

爲判官。

金鉤

[编辑]

爲牧使。

李全粹、柳文通

[编辑]

俱爲牧使。

新增鄭宗輔

[编辑]

爲牧使。民懷吏畏。

人物

[编辑]

高麗金得培

[编辑]

州吏金祚女曰萬宮,年七歲,父母避兵于白華城,追兵近,棄于道左而走。旣三日,得之林下,自言:「夜則有物來抱,晝則去。」人皆驚異之,乃虎也。及笄,適戶長金鎰,生祿祿生三男,長曰得培。登第,補藝文檢閱,遷典客副令。從恭愍宿衛,及王卽位,授右副代言。六年爲西北面紅頭賊防禦都指揮使,尋拜樞密院直學士,仍爲西北面都巡問使、兼西京尹、上萬戶。七年,紅頭賊僞平章毛居敬等陷義州,殺府使朱永世及州民千餘。得培安祐李芳實率兵進擊,凡九戰,奏凱而還,拜輸忠保節定遠功臣、政堂文學。十年,紅賊又寇朔州,得培爲都兵使,與𤭁李芳實率兵擊賊。賊陷京城,進軍急擊,斬首一十餘萬,賊遂平。金鏞得培等成大功爲王所重,使安祐等殺鄭世雲,因以爲罪而殺之,聞者莫不嗟悼。

金先致

[编辑]

得培之弟。以郞將從全羅道都巡問使柳濯,手殺數十人。累轉戶部郞中。恭愍時,從元帥李嵒禦賊,錄功一等,選吏部侍郞。紅賊陷京城,從諸將收復。累官密直副使,出爲鷄林府尹,陞同知密直。辛禑時,封洛城君。

金得齊

[编辑]

得培之弟。官至三司右使。

金守雌

[编辑]

中第,調金壤縣尉。仁宗朝直史舘,李資謙之亂,宮闕連燒。守雌直禁中,負國史至山呼亭北,掘地藏之,得不焚。遷直翰林院,以母老乞郡,出爲禮州防禦使卒。毅宗時,吏部奏:「守雌不惜身命,移藏國史,未蒙顯賞,深可惜也。」命贈吏部侍郞。

李敏道

[编辑]

河間府人,順帝末避兵東來。以有功於國,封商山君,命以州爲本貫。

本朝朴安臣

[编辑]

登第,官至藝文舘大提學。諡貞肅太宗朝爲臺官,坐言事當誅,顔色自若,口吟一絶云:「數當千載應河淸,自謂君王至聖明。爾職不恭甘受死,恐君得殺諫臣名。」以磁尖畫地成字,瞋目語獄吏曰:「當以詩上聞。否則我爲厲鬼,爾屬無噍類矣。」太宗聞而霽威,赦之。後奉使日本,還遇海賊,賊抽刃攔入船中,抄掠行具。安臣踞胡床不動,從容指揮,賊畏不敢近,一行賴以安全。子以昌,亦登第,官至刑曹參判。性强抗,不屈於人。

金師禹

[编辑]

登武擧,官至兵曹判書。

金尙直

[编辑]

登第,官至集賢殿副提學。

黃孝源

[编辑]

擢甲子科狀元。參佐翼、佐理功臣。封商山君

寓居

[编辑]

高麗趙云仡

[编辑]

以典法摠郞辭職,來居露陰山下,自號石磵棲霞翁,佯狂自晦。出入必騎牛,著《騎牛圖贊》、《石磵歌》以見意。與慈恩寺宗林爲方外交,超然有世外之想。詳見楊州

孝子

[编辑]

高麗申祐

[编辑]

官至護軍。其父版圖判書元濡卒,居廬三年。有二竹生于墳前,人以爲孝感所致。事聞旌閭。

新增本朝朴世延

[编辑]

事親孝,及歿,葬祭盡禮,居廬三年,一不到家。喪畢,徘徊不忍去,痛哭數日,里人莫不感泣。日必晨謁於廟,祭朔望不輟。

烈女

[编辑]

本朝金氏

[编辑]

金潯妻也。年十七潯死,薙髮守信,以終其身。

新增鄭氏

[编辑]

校理權達手妻。燕山甲子,達手被殺,鄭氏時在咸昌村舍,食飮不入口者凡六十餘日。語其婢曰:「忍活至今者,待夫骸還葬,托骨其側,氣力已盡,吾其死矣。」痛哭而絶。今上二年旌閭。

題詠

[编辑]

地形眞似虎起伏

[编辑]

李奎報詩:尙州古者沙伐國,王侯第宅無餘基。干戈百戰生死地,惟有江山閱盛衰。國破爲州州作國,古往今來非一時。云云,繚垣千里何逶迤?朅來困臥日正暮,未暇著眼窮搜奇。天明出遊試覼縷,魚鱗萬屋龍纏栭。蛾眉齊拜[13]佩鳴,聞有紫雲知是誰?

沙伐舊畿猶勝景

[编辑]

河崙詩:云云,徐羅遺俗自淳風。

不見龜疇洛水中

[编辑]

鄭潑詩:宛聞芝曲商山裏,云云。沙伐遺蹤無處問,數千年事付詩工。

巨邑跨商洛

[编辑]

金銚詩:云云,危樓眺遠明。

千年洛水書應出

[编辑]

朴元亨詩:云云,萬古商山谷自深。

閭井千區遠

[编辑]

權孟孫詩:云云,雲山萬疊淸。

星州牧

[编辑]

東至大丘府界二十六里,至義興縣界一百二里,至仁同縣界九十九里。南至高靈縣界四十九里,至玄風縣界五十四里。西至知禮縣界六十二里。北至開寧縣界三十八里,至仁同縣界二十里。距京都六百二十七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新羅本彼縣《三國遺事》以星山伽倻爲六伽倻之一,疑新羅取之,置本彼縣。詳見金海府山川下。景德王新安,屬星山郡,後改碧珍郡高麗太祖京山府景宗降爲廣平郡成宗岱州都團鍊使。顯宗廢團鍊使,復爲京山府忠烈王興安都護府,後改今名爲牧。忠宣王降爲京山府。本朝因之。太宗朝,安御胎于府之祖谷山,陞爲牧。

屬縣

[编辑]

加利縣

[编辑]

在州南五十九里。本新羅一利縣景德王改名星山郡高麗初改今名,顯宗時來屬。別號岐城

八莒縣

[编辑]

在州東七十二里。本新羅[14],一云仁里景德王改名八里,屬壽昌郡高麗復稱八居,後「居」轉而爲「莒」,顯宗時來屬。別號七谷

花園縣

[编辑]

在州東七十一里。本新羅舌火縣景德王改今名,屬壽昌郡高麗顯宗時來屬,後移屬大丘,後復來屬。別號錦城

官員

[编辑]

牧使、判官、敎授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本彼星山伽倻新安碧珍廣平岱州京山興安

姓氏

[编辑]

本州李、裵、呂、白、全、車、朴。

開京

姜、孫、金、趙竝來

八莒都、玄、任、田、卞。

裵、林竝來

加利尹、趙、李、洪、鄭、金。

花園丁、曺、葛、徐、石。

韓、李、白竝來

風俗

[编辑]

俗尙華麗

[编辑]

《地理志》:「俗尙華麗,好鷹犬。」

善女功

[编辑]

觀風案。

形勝

[编辑]

山川秀異

[编辑]

鄭麟趾記。

聯峯疊嶂,長川平楚

[编辑]

李崇仁《夢松樓記》。

居一道之中,地在要衝

[编辑]

申叔舟記。

山川

[编辑]

印懸山

[编辑]

在州北九里。鎭山。

祖谷山

[编辑]

在州南三十五里。奉安太宗御胎。

禪石山

[编辑]

在州北二十八里。奉安世祖御胎。

積山

[编辑]

在州西二十五里。

琵瑟山

[编辑]

花園縣南十里。

星山

[编辑]

在州東八里。

斐旨山

[编辑]

在州西二十一里。

公山

[编辑]

八莒縣東北二十里。山之東,永川新寧河陽;南,大丘;北,義興;西北,仁同界。

伽倻山

[编辑]

在州西南四十八里。又見陜川

李崇仁詩:倻山千萬重,圖畫應難窮。煙雲浩溟濛,松檜寒蒨蔥。絶壁屹立撑靑空,流泉直瀉拖白虹。春朝折芳秋賞月,夏日飮氷冬看雪。倻山四時有誰識?廉公好事凌犖确。二年役役塵土惡,淸夢每夜天南極。佳哉倻山信希有,況是星州我鄕曲。先生茅屋山之東,上人蓮社山之中。哦詩說法兩淸絶,何當握手慰飢渴?

○作鎭星州界,流形陜郡東。蒼根蟠厚地,翠色滿晴空。猿鶴經年別,煙霞自昔同。我來登絶頂,第一望夫崧。

○山石巉巖未易躋,放驢隨意杖枯藜。雲開韓子精誠感,花落劉郞物色迷。長短藤枝橫古道,高低樹葉覆淸溪。行行盡日無人語,惟有幽禽自在啼。

修道山

[编辑]

在州西八十五里。知禮居昌兩邑界。

赤峴

[编辑]

在州西五十二里。居昌郡界。

太子巖

[编辑]

在州西十二里。圓石疊立三層,高九尺,圓徑十三尺,頗奇怪。天旱禱雨,輒應。

大平村

[编辑]

八莒縣西十五里。

李詹詩:誰云此地大平村?役重民居半不存。唯有數家能舘客,食松疑是赤松孫。

東安津

[编辑]

在州東二十六里。卽所耶江之下流。

蔡璉詩:長波浩蕩碧鱗肥,慣客沙鷗近不飛。萬里難馴非汝獨,莫欺塵土汚人衣。

茂溪津

[编辑]

在州南四十九里。東安津下流。

所耶江

[编辑]

在州東二十里。卽仁同縣漆津之下流,一名高道巖津裵烈婦死節之處。

馬鋪川

[编辑]

在州北十一里。源出大也院洞,至州東南十五里,與伊川合。

伽川

[编辑]

在州西南四十七里。源出伽倻山東南,流入高靈縣境。

伊川

[编辑]

其源有二:一出積山,一出斐旨山。合于州西五里,抱城東流,入于東安津房文仲《鄕校樓》詩所謂「砌下伊川泗水」是也。

紗羅池

[编辑]

八莒縣西二十里。

仍火浦池

[编辑]

在州南五里。

鼎洞池

[编辑]

八莒縣東五里。

東亭池

[编辑]

在州東四里。

汝斤乃池

[编辑]

在州東十四里。

泊畏池

[编辑]

在州南二十四里。

同萬池

[编辑]

在州南四里。

巨留池

[编辑]

在州南五里。

助是池

[编辑]

在州北六里。

大家谷池

[编辑]

在州西十五里。

極只池

[编辑]

在州北二十里。

竹池

[编辑]

在州北十二里。

所伊池

[编辑]

八莒縣北。

水向池

[编辑]

八莒縣西。

曉星池

[编辑]

花園縣東。

土産

[编辑]

銀口魚、松蕈、紫草、漆、蜂蜜、磁器、安息香、海松子。

城郭

[编辑]

邑城

[编辑]

土築。周四千五十二尺,高十三尺,羅閣五百五十二間。內有七泉、二池。

新增正德庚辰,改築石城。周四千五十二尺,高九尺。

烽燧

[编辑]

星山烽燧

[编辑]

南應加利縣伊夫老山,北應角山

角山烽燧

[编辑]

在州北二十里。北應仁同若木縣朴執山,南應星山大丘河濱縣馬川山

末應德山烽燧

[编辑]

加利縣東。東應花園縣城山,南應玄風縣所山

城山烽燧

[编辑]

花園縣北。北應大丘河濱縣馬川山,西應末應德山

伊夫老山烽燧

[编辑]

加利縣西。南應高靈縣望山,北應星山

宮室

[编辑]

實錄閣

[编辑]

在城內客舘東北。藏本朝實錄。

姜希孟《奉安世祖實錄》詩:軒轅鳳曆紀王春,九五龍飛見大人。石室金緘藏寶錄,緬懷弓劍倍傷神。

百花軒

[编辑]

卽東軒。

申叔舟重營記:邑之有舘舍、廨宇,所以尊使命厚賓客也,爲邑守者,所當留意也。邑雖小、地雖僻尙然,況邑大而爲四方所會乎?星州建邑,自新羅之初,縣而爲郡,郡而爲府,府而爲州,不失境土,以至于今,其歷年在南州爲最久。凡三屬縣,地大民豪,州治又居一道之中,驛使交至,賓旅輻輳,而舘廨歲久,不足以接賓客待使命也。然近年以來,法嚴民悍,凡守邑者,率皆以興作爲戒,坐見舘廨頹毁,雖一石一瓦,不復修整之,袖手而待遞。

吾同年金君有銑爲牧未期,政成事簡,歎曰:「州爲南方巨邑,地在要衝,而舘廨如是,爲守者不爲措意可乎?法雖嚴,不犯法則何畏於法;民雖悍,不煩民則何憚於民乎?」於是鳩材命工,先構正廳之東軒,因舊制而廣之,不數月而訖功。凡二楹,前有橫[15],明朗開豁,庭除有序,植之雜花。乃遣吏馳書請記。僕嘗見君之倅義州也,知無不爲,孜孜不怠。之爲州,境連上國,使命所集,商賈所趨,號爲難治,而君遊刃如。吾友金公子[16]於人少所許可,其按嶺南而還也,問南州之治,則擧君第一曰:「勤於治事,敢於有爲。」子灝氏所言,與僕前日所見悉同,今而豈不驗哉?每悲子灝氏之不可復見,則思其言而益信乎君矣。當無事之時,不煩民不犯法者,尙鮮矣。

興大工作,爲人所不敢爲,而能如是,是豈無所自歟?不煩民,仁也;不犯法,義也。不怠,勤也;敢爲,敏也。仁義,德之府也,身之葆也。以此自處,而行之以勤敏,何所爲而不可?矧玆一軒乎?金君其勉之,其毋孤子灝氏之知,以副僕之信乎君者。叔舟功名欺世且久,正欲謝事南還。吾有鄕,與州接境,如得一參賓席,軒之勝槪,將爲君賦之。

高麗李兆年詩:爲報栽花更莫加,數盈於百不須過。雪梅霜菊淸標外,浪紫浮紅也謾多。

高麗王康詩:世故紛紛日漸加,菁華苒苒眼中過。一軒花事渾無賴,猶喜淸吟歲暮多。

南在詩:萬事年年鬢雪加,韶華正似隙駒過。百花軒上重遊日,金井秋桐意緖多。

興民閣

[编辑]

在客舘南。左右有紅蓮白蓮二堂,俱有蓮池。牧使閔永肩建。

樓亭

[编辑]

臨風樓

[编辑]

在客舘北。

鄭麟趾記:之爲州,山川秀異,人物繁華,與相頡頏於南方,所以雖不爲界首,而特稱牧也。予昔宦遊,至止再三,滔滔風景,信乎佳麗之地也。而未愜者,客舘之東,州司舍廨逼迫連墻,有礙觀望。問於左右,則曰:「營構已久,不記年月,毁則有妨於州人,是用經歷百有餘年,莫之能改也。」旣大邑,國家必選縉紳中之英雋以遣之,應選者苟非剛明俊傑之才,鋩刃且鈍,不勝其劇,名譽因以立落焉。

景泰二年辛未,李侯重出牧于玆,有割鷄之能,弊袪利興,聲績遠播。遂咨於衆,闢州司於曠地,乃起新樓,材取方外之廢,力藉鈴下之閑,瓦不待陶,石不勞伐,倏忽而成。丹雘旋施,奐焉輪焉,翬飛鳥革,屹然爲一邑壯觀,始可與嶺南、矗石爭其美,夫豈偶然哉?以此一事之微,亦可以見侯之智勇遠邁前賢矣。

乙亥春,侯奉箋來京師,具言本末,且問名與記。予聞之,乃曰:「客舘與州司相薄,吾所目也。昔之塞,今之通;昔之隘,今之敞。前何拘,後何達也?列子冷然之善、楚王快哉之當,顧不在是歟?命曰『臨風』。王人鞅掌,暢湮鬱,爽精神,發詠歸之興者,必於此而得之;墨客吟哦,弄花月,舒情懷,寓浩蕩之氣者,亦於此而有樂。況主人置酒,嘉賓在座,眼窮千里,收攬萬景,笙管竝奏,獻酬交錯,歌聲逐風而飛,舞袖飄風而擧,豈不爲一張一弛之時乎?因念江山風月,昔非不有也,而散漫無屬,今玆一樓之建,繫於几席之下,然後可以不愧於風景,而侯之功不啻千萬倍也。是豈可無記以傳於後?」云。

新增姜渾詩:雨餘江漲沒篙來,倚柱觀瀾亦壯哉。疊浪全籠靑草[17],連峯半入白雲堆。欲携短棹乘魚艇,思把脩竿上釣臺。瀟灑十年江海志,今朝發興酒三杯。

○試吟佳句發天慳,正値樓中吏牒閑。紫燕交飛風拂柳,靑蛙亂叫雨昏山。一生毁[18]身多病,半載馳驅鬢欲班。黃閣故人書斷絶,客行寥落滯鄕關。

○雲梯高倚泬寥天,乘月登樓非盛年。有興長吟山水窟,無心一醉綺羅筵。終朝庭院絲絲雨,薄暮村墟淡淡煙。未辦晴川芳草句,謾留題詠愧賢。

○龍公起懶詑奇功,連日窮陰塞大空。平地剩添三尺浪,長江誰借半帆風?樓臺掩映鶯花裏,簾幕霏微煙霧中。四牡諮詢桑梓邑,懷鄕王粲自難同。

靑雲樓

[编辑]

在城東門內。

高麗安裕詩:夏初分鉞海邊來,吟過三庚致遠臺。驛使雷馳傳密旨,文闈火迫選賢才。星山暴潦乘槎渡,月窟淸飆養桂催。預想奏[19]開慶席,鳳笙檀板錦千堆。

林椿嘗薄遊至州,州倅使名妓薦寢,及晩逃歸,明朝徑赴席賦詩云:「紅粧待曉帖金鈿,爲被催呼上綺筵。不怕長官嚴號令,謾嗔行客惡因緣。乘樓未作吹簫伴,奔月還爲竊藥仙。寄語靑雲賢學士,仁心不用示蒲鞭。」

朴孝脩詩:樓下居人笑語譁,畫橋流水柳陰多。恨無崔顥題芳草,誰爲滕王詠落霞。山雨曉催燒筍興,野風時送揷秧歌。强留拙句眞蕭散,滿壁龍騰醉筆斜。

夢松樓

[编辑]

舊址在城北。今重修爲亭。

李崇仁樓記:洪武紀元之八年,義城丁侯以選治京山。旣下車,政通歲熟,民以樂事。迺於治之北起樓焉,斬材陶瓦以時,而工則役游手者。樓之制,高甍桷以紆其望,薄丹雘以昭其儉。工訖,觴諸老先生于其上以落成,且圖所以名之也。

酒半,侯起而言曰:「樓成矣。請名之諸先生。」諸公以樓爲侯所起,揭「夢松」二字以扁之,蓋亦以古人事業名位望侯云。侯顧謂予曰:「諸先生名樓,竟子其記。」余辭不獲,則曰:「凡樓觀、臺榭之設,所以寓其樂也。樂無形也,必寓夫彼而後形焉。所謂樂者,人自得之,而推廣其所樂,則民同胞物吾與,薰蒸融液,無所不至。彼徒務游觀而已者,其爲樂不旣狹矣乎?是故爲人牧者,審其所樂何如耳。

今侯之登玆樓,聯峯疊嶂,長川平楚,隱映出沒於煙雲杳靄之間,可望而不可致詰者,如在机案。若夫樵歌于林,農謳于野,行旅息于蔭,以至牛馬之散布、禽鳥之游翔,物皆有以樂其樂,而侯之所以與物共者,亦悠然怡然於一俯仰也。雖然,侯之得至於此,蓋有在簿書丹墨之外者矣。他日侯以循吏最入爲公相,則諸公所以名樓者,尤爲有徵矣。余喜侯之政固善,而今此擧有與物共樂之義,故記不牢辭焉。或曰:『《春秋》每興作必書,不予也。子之記何居?傳不曰『時詘而擧嬴』乎?』余記其在《春秋》,亦從同同而美惡殊者也。」

東亭

[编辑]

在州東五里。池上豎石柱爲亭。

新增南亭

[编辑]

在州南一里。牧使金祐構。

黃㻶記:嶺南上游,戶口之殷盛,詞訟之浩多,賓客之萃集,爲一道最,苟非通敏之才,難以試盤錯而見其用也。

丁丑秋,金侯祐出牧于州,視事且一年,政簡化行,民安訟無,商賈願藏,賓旅欲出,替者興,廢者完,舊者新。州舊有土城,雉堞傾圮,羅閣凡百有餘間,皆以村戶保守,民甚病之。侯申報于監司金公克成,仍聞于朝,於庚辰冬十月始事,役不踰三旬而城成焉。高而若立,長而若曳,如天建然,保障之雄,冠于一方。視城之南隅,有隙地,久爲灌莽蓬蔚之丘。遂登望之,則川流縈回於三面,峯巒拱揖于四圍,公山翠黛伽倻煙雲金烏劍戟,相對乎几案之間。想當時丘壑草木,無不經孤雲咳唾之餘,閭里鄕黨,有起冶隱詩書之風者矣。溝塍綺錯,禾稼盈野,春而省耕,夏而勸課,秋而省斂,亦可坐此而盡之。侯喜曰:「是可以作亭矣。」通判朴君㕀亨議以克合,卽夷其地而平之,構亭三楹,制克閑敞,恢恢乎布賓筵而藏歌舞。又立行廚凡幾間,溷圊、垣墉畢具。材取廢寺之木,瓦用羅閣之舊,工倩善手,亦不借民,不數月而亭遂新。其地之雄、景之勝,當與矗石嶺南居季孟之間矣。吁!是何神耶。州舊有二亭,故遂以名亭。亭旣成,而僕自昆南嵩善,道徑于州,侯坐余于亭上而觴之,且囑爲記。

僕固不可以蕪拙之辭汚亭壁,第念侯與亡伯兄爲同庚,義有兄弟之分,則其有不得而辭者存矣。土地之盛衰、物理之成壞,無不有數存乎其間。州之立,不知其幾千年,而牧于州者,前後又不知其幾員,無有一人見而知之,知之又不得成者亦有之,而必待於吾侯,是之土地、城郭、亭舘、文物遇侯而爲一再造也。其漢之龔、黃褒德,今有可冀,而他日傳循吏者,捨斯人,其誰歟?是固可書也。

侯字吉夫,光山人。少年遊上庠,與英俊竝遊,因爲吏,所至皆治最。後牧巨州于,俱有赫赫名,人思之不置云。

鄕射堂

[编辑]

龍興廢寺。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州北二里。文廟皆土像。邑人言初,鄕校奴往開城大成殿,一見而還,遂塑之,甚肖。

許從恒詩:廟殿崢嶸壓學樓,面南肖像幾經秋?慇懃爲問庭前杏,孰是

驛院

[编辑]

踏溪驛

[编辑]

在州北十里。

安偃驛

[编辑]

在州南二十八里。

茂溪驛

[编辑]

茂溪津東。

舌火驛

[编辑]

花園縣西五里。

高平驛

[编辑]

八莒縣西五里。

仁化院

[编辑]

在州東八里。

蛇院

[编辑]

在州南三十四里。

東安院

[编辑]

東安津岸。

公排院

[编辑]

在州東二十五里。

李同院

[编辑]

在州南四十二里。

若寶院

[编辑]

在州北二里。

廣大院

[编辑]

在州西二十里。

引院

[编辑]

花園縣南二十里。

大也院

[编辑]

在州北二十九里。

鳳棲院

[编辑]

八莒縣北十五里。

崇儒院

[编辑]

八莒縣北。舊名獨儒,觀察使孫舜孝改今名。院有樓,又名斥異

柳院

[编辑]

八莒縣南五里。

鵲院

[编辑]

八莒縣南十里。

興王院

[编辑]

花園縣西一里。

沙邑梯院

[编辑]

加利縣東。

多品院

[编辑]

在州北十一里。

月恒院

[编辑]

在州北十八里。

退界院

[编辑]

在州西二十五里。

觀音院

[编辑]

在州南二十二里。

通信院

[编辑]

在州東三十里。

倉庫

[编辑]

花園倉

[编辑]

舊借仁興寺,儲本縣軍資米穀,我世祖朝別建于縣治南偏。使齎來銅、鐵、蘇木等雜種物,幷輸貯于此,以供支用。

佛宇

[编辑]

龍興寺

[编辑]

在州城北門外。有大藏堂李仁復爲記。

仁興寺

[编辑]

琵瑟山北。高麗恭愍王題額。

李崇仁詩:興仁社在苞山麓,我昔曾遊伴雪螢。檀越有時來禮佛,闍梨淸晝坐談經。立庭一塔亭亭白,夾道長松箇箇靑。最憶黃金天上筆,祗今光焰射華星。

深源寺

[编辑]

伽倻山南。

李崇仁詩:深源古寺在倻山,松柏陰中不掩關。擬把楞嚴叩精義,儻能乞得此身閑。

安峯寺

[编辑]

在州西北十里許。李長庚李兆年李崇仁等眞初在禪石寺。及世祖御胎安于禪石山,遂撤其寺,李氏子孫移其眞于是寺。

積山寺

[编辑]

積山。卽李稷故宅,今爲寺。

龍淵寺

[编辑]

琵瑟山北。

法水寺

[编辑]

伽倻山南。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州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新增五聖十哲,舊用塑像,牧使康仲珍改設位版。

城隍祠

[编辑]

在州城內。

厲壇

[编辑]

在州北。

古跡

[编辑]

城山

[编辑]

花園縣北五里。小山枕大江,其上平廣。世傳新羅王賞花處,縣之得名以此。其下舊有錦江亭五柳亭,今有遺址。江北有上國里世子旨等地,皆羅王帳殿之所。

伽倻山城

[编辑]

石築。周一萬五千九百三十五尺,高五尺。今半頹落。內有六溪、十泉。夷險半之。

禿用山城

[编辑]

在州西三十三里。石築。周一萬三千六十四尺。今半頹落。內有溪三、泉一。

八莒山城

[编辑]

在縣東。距州七十八里。石築。周二千四百二十三尺。今半頹落。內有泉二、池一。

都山縣

[编辑]

金富軾云:「本狄山縣景德王改名,爲星山郡領縣。今未詳。」

薪谷部曲

[编辑]

在州西北三十里。

葦谷部曲

[编辑]

在州東三十里。

船南部曲

[编辑]

在州東十五里。

名宦

[编辑]

高麗李忩言

[编辑]

太祖初爲本府將軍,守本城。上以手詔約爲金石之交曰:「百子千孫,不改此心。」忩言終始一節。上命賜旁邑民口以添其丁戶,又賜鹽穀四千餘斛以賞之。

金黃元

[编辑]

宣宗朝出守。有吏捕殺人强盜以至,黃元熟視曰:「此非賊也。」趣令放之。判官李思絳力爭曰:「此盜已服,宜治罪。」不聽。後獲他盜,果向之殺人者,吏民服其神明。

李永

[编辑]

肅宗朝知京山府

崔陟卿

[编辑]

爲判官。吏民愛畏。

王世慶

[编辑]

毅宗朝登第,倅京山府。以淸白稱。

尹澤

[编辑]

爲司錄。

李寶林

[编辑]

爲宰。道聞婦人哭,曰:「哭聲不哀,若有喜者。」執訊之,果與奸夫謀殺夫者也。有人訟隣人割我牛舌,隣人不服。寶林渴其牛,會里人和醬于水,令曰:「以次飮牛,牛欲飮卽止。」里人如令,至所訟人,則牛駭走。訊之,果服。又有人,馬逸,食人麥苗殆盡。麥主將訴之,馬主曰:「我有麥田,稔與汝,勿訴。」麥主許之。及夏,麥再苗,猶可收。馬主曰:「汝麥亦稔。」不與。麥主訴,寶林命馬主坐麥主立曰:「俱走,不及者罰。」馬主不及。詰之。曰:「彼立我坐,其能及乎?」寶林曰:「麥亦然。牧而後苗,其及稔乎?汝逸馬食麥,罪一也。乞令不告,罪二也。違約不與,罪三也。」遂杖之,以麥歸告者。爲政嚴明類此。

本朝權得經

[编辑]

爲牧使。政治淸平,吏民愛之。卒於官。

孫昭

[编辑]

爲牧使。有聲績。

新增尹碩輔

[编辑]

爲牧使。廉明爲治。

金祐

[编辑]

爲牧使。

人物

[编辑]

高麗李長庚

[编辑]

本州吏也。在家聞賓客喝道聲,輒出伏地,過乃起。後贈政丞,封隴西郡公。五子登第。

李千年

[编辑]

長庚之子。官至政丞。

李萬年

[编辑]

長庚之子。

李兆年

[编辑]

長庚之子。忠烈朝登第,遷秘書郞,從王朝。後忠肅王被讒留兆年發憤如,獻書中書省,訟王之直,朝庭美之。忠惠王宿衛于,頗以不謹聞,兆年進戒曰:「殿下事天子,宜日新一日,何乃棄禮縱情以速累乎?左右皆佞倖之徒,孰從而聞正言見正事乎?願改行自飭,而親儒雅之士。」王惡其言,踰墉而走。曺頔之亂,百官附頔,兆年以義諭頔黨,聞者皆感激。王近憸小惡忠直,兆年乞歸。時王彈雀于松岡,兆年跪曰:「殿下忘明夷之時乎?今惡少假威力,略婦女,攘財貨,民不樂其生,臣恐禍在朝夕。此而不恤,顧翫細娛乎?殿下聽老臣之言,去便佞,用賢良,不復好慢遊,則臣雖死瞑目矣。」數諫,王不納。嘆曰:「數諫不納,責有所歸。旣不能順其美,適足以增其惡,非臣所以愛主也,不如去。」明日匹馬還鄕,不交人間事。以政堂文學卒。諡文烈

李褒

[编辑]

兆年之子。性淳厚,循循蹈禮。官至檢校侍中。諡敬元

李承慶

[编辑]

長庚之孫。仕元朝,累遷遼陽省參政。恭愍王六年,奔母喪東還。明年遣使召之,不赴。官至門下侍郞平章事。

李百全

[编辑]

以詞賦進。官至國子監大司成、寶文閣學士。

李承休

[编辑]

加利縣人。少孤力學。高宗時登第,官至監察大夫。性正直,無求於世。後入頭陀山龜洞,躬耕養母。居十餘年,安集使李深敦勸赴京。後爲殿中侍史,上疏極論利害,忤旨,罷歸龜洞舊隱,別構容安堂,著《帝王韻記》。居十年,忠宣下書召之,承休辭以老病。王復下書云:「寡人素聞卿名,思欲共治,今授卿左諫議大夫,幸爲蒼生一起。」承休乃起。

李仁復

[编辑]

克禮之子。忠肅朝登第,調福州司錄,選補春秋供奉。忠惠時中元朝制科,授大寧路錦州判官。東還,忠穆卽位,以仁復有名望,四轉爲右副代言。恭愍奏,授征東行中書省左右司郞中,忤辛旽罷。封興安府院君,尋判三司事。卒諡文忠。仁復嘗修閔漬《編年綱目》,忠烈忠宣忠肅三朝實錄及《古今》、《金鏡》二錄。仁復密啓:「他日必有變,請遠之。」不聽。及誅,王嘆先見之明。仁復惡其弟仁任仁敏之爲人,曰:「敗國亡家者必二弟。」後果敗。後配享忠定廟庭。

李崇仁

[编辑]

恭愍朝登第。本國選文士應擧京師,崇仁爲首選,以年未二十五,不遣。辛禑時拜藝文舘提學,赴書筵,彝初獄起,逮繫淸州。未幾,召還知密直司事、同知春秋舘事。又以鄭夢周黨遠流,尋卒。崇仁天資英銳,文辭典雅,每嘆賞曰:「此子文章,求之中國,世不多得。」高皇帝嘗覽崇仁所撰表,嘉之曰:「表辭誠切。」中朝士大夫觀其著述,亦莫不歎服。有《陶隱集》行于世。

本朝裵克廉

[编辑]

開國功臣、左侍中。諡貞節

李稷

[编辑]

之孫。官至領議政。佐太祖策開國功臣,佐太宗策佐命功臣,封星山府院君。諡文景。子師厚,官至漢城府尹;師元,官至中樞院副使;師純,官至工曹參判。

李堅基

[编辑]

之後。登第,官至戶曹判書。時以長者稱。諡安成

李咸寧

[编辑]

師厚之子。乙卯壯元,官至集賢殿校理。早歿。

李正寧

[编辑]

師厚之子。尙太宗之女,爲星原尉。諡章節

裵規

[编辑]

世宗朝人。子,皆登第。父子相繼入諫院,士林美之。

新增李諿

[编辑]

登第,官至贊成。諡恭肅

李自堅

[编辑]

登第,官至知中樞府事。

李自健

[编辑]

自堅之弟。登第,官至刑曹判書。

李自華

[编辑]

自健之弟。有氣槪。登第,官至觀察使。

寓居

[编辑]

高麗金洙

[编辑]

善山府

本朝金孟性

[编辑]

之後。登第,官至吏曹正郞。有操行。

孝子

[编辑]

本朝金文尙

[编辑]

之子。天性至孝,丁父母憂,皆廬墓前後六年。事聞旌閭。

金自强

[编辑]

年幼喪父,奉母承順無闕。母歿,治喪不用浮屠,一依《家禮》。比葬,遷父合封,居廬三年,不納履。服闋,又欲爲父更居三年,妻黨牽引登途,仍焚其廬。自强顧瞻煙光,呼天擗地,力排還歸,伏塚下,三日不起。姻戚感孝誠,爲復結廬以與之,自强又居三年如初。 朴矩。官至嘉靖、都摠制。丁母憂,盧墓三年,一不到家。事聞旌閭。

金承得

[编辑]

官至代言。丁父憂,一遵《家禮》,不作佛事,三年不離墳側。事聞旌閭。

金邦啓

[编辑]

連遭父母喪,又代祖父喪,凡九年廬墓,一不到家。事聞旌閭。

金信還

[编辑]

親歿,喪事一遵《家禮》,居廬三年。賜物。

新增裵敬仝

[编辑]

母得惡疾,斷指和藥以進,病卽愈。事聞旌閭。

李植

[编辑]

父母遘癘疫偕歿,奠朝夕盡誠,以終六年。事聞旌閭。

烈女

[编辑]

高麗裵氏

[编辑]

李崇仁《裵烈婦傳》:裵氏,進士裵中善女也。旣笄,歸士族李東郊,善治內事。洪武庚申,倭賊逼京山,闔境擾攘,無敢禦者。東郊時赴合浦帥幕,未還,賊騎突入裵氏所居里。裵氏抱乳子走,賊追之及江,水方漲。裵氏度不能脫,置乳子岸上,走入江。賊持滿注矢,擬之曰:「而來,免而死。」裵氏顧見賊,罵曰:「何不速殺我?我豈汚賊者邪?」賊發矢中肩,再發再中,遂歿於江中。體覆使趙浚上其事,旌門。

羅氏

[编辑]

監察羅尙之女,集賢殿直提學裵閏之妻。卒,方年少,斷髮守墳三年。凡喪葬,一從《文公家禮》,不用浮屠。事聞旌閭。

本朝訥德

[编辑]

其夫鄭守爲虎所搏,訥德持劍擊虎,夫得脫。事聞旌閭。

新增文德

[编辑]

書員金戒河妻也。夫溺水死,哭泣不輟,終喪三年。父母欲奪志,卽斷髮奔舅姑家。十五餘年不茹葷,不飮酒食肉,未嘗與人笑談。事聞旌閭。

題詠

[编辑]

喬木舊[20]懷世德

[编辑]

李穀詩:云云,落霞孤鶩愧凡才。

一簾香霧錦成堆

[编辑]

前人詩:更擬百花軒裏宿,云云。

江分洛水天池濬

[编辑]

李詹詩:云云,雪壓倻山地軸雄。

湖山形勝甲南州

[编辑]

金壽寧詩:云云,百樣春光又不秋。

喬木寒煙鎖古州

[编辑]

姜希孟詩:云云,家家柹栗得霜秋。

附录

[编辑]
  1. 《東國輿地勝覽》「相」原作「湘」。
  2. 《東國輿地勝覽》「相」原作「湘」。
  3. 《東國李相國集ㆍ行過洛東江》「露」原作「路」。
  4. 《謹齋集ㆍ商山洛東江》「山」原作「江」。
  5. 《東文選ㆍ風詠亭記》「所」原作「所錄」。
  6. 《東文選ㆍ尙州風詠亭記》「及」原作「克」。
  7. 《虛白亭集ㆍ凝神樓記》「嘆」原作「笑」。
  8. 《虛白亭集ㆍ凝神樓記》「間」原作「記」。
  9. 《東國李相國集ㆍ自花開到故人惠雲師所住龍潭寺留題》「葉」原作「涉」。
  10. 《東國李相國集ㆍ自花開到故人惠雲師所住龍潭寺留題》「伴」原作「半」。
  11. 《東國李相國集ㆍ八月一日示堂頭》「倒」原作「傍」。
  12. 《陽村集ㆍ四佛山彌勒菴重創記》「倭」原作「寇」。
  13. 《東國李相國集ㆍ六月十四日初入尙州》「環」原作「瑤」。
  14. 《高麗史ㆍ地理志》「居」原作「里」。
  15. 《保閑齋集ㆍ星州百花軒記》「廊」原作「廡」。
  16. 《東文選ㆍ星州百花軒記》「灝」原作「顥」。
  17. 《木溪逸稿ㆍ星州臨風樓》「渚」原作「堤」。
  18. 《木溪逸稿ㆍ星州臨風樓》「謗」原作「譽」。
  19. 《東文選ㆍ甲午秋自鎭邊歸道次京山府示太守李東庵》「文」原作「名」。
  20. 《稼亭集ㆍ次京山府南樓韻》「閭」原作「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