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第29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皇極典 第二百九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九十七卷
明倫彙編 皇極典 第二百九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二百九十七卷目錄

 僭號部彙考二十三

  五代僭號二

  前蜀王建 王衍

  後蜀孟知祥 孟昶

皇極典第二百九十七卷

僭號部彙考二十三

[编辑]

五代僭號二

[编辑]

前蜀王建 王衍

[编辑]

《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字光圖,許州舞陽人也。為人 隆眉廣顙,狀貌偉然。少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 事,里人謂之賊王八。後為忠武軍卒,稍遷隊將。黃巢 陷長安,僖宗在蜀,忠武軍將鹿晏弘以兵八千屬楊 復光討賊。巢敗走,復光以其兵為八都,都將千人,建 與晏弘皆為一都頭。復光死,晏弘率八都西迎僖宗」 於蜀,所過剽略,行至興元,逐節度使牛叢,自稱留後。 僖宗即以晏弘為節度使,晏弘以建等八都頭皆領 屬州刺史。已而晏弘擁眾東歸,陷陳許,建與晉暉、韓 建、張造、李師泰等各率一都西奔於蜀。僖宗得之大 喜,號「隨駕五都」,以屬十軍觀軍容使田令孜。令孜以 建等為養子。僖宗還長安,使建與晉暉等將神策軍 宿衛。光啟元年,河中王重榮與令孜爭鹽池,重榮召 晉兵犯京師,僖宗幸鳳翔。二年三月,移幸興化,以建 為清道使,使負玉璽以從。行至當塗驛,李昌符焚棧 道,棧道幾斷,建控僖宗馬,冒煙焰中,過宿坂下,僖宗 枕建膝寢,既覺,涕泣,解御衣賜之。僖宗已至興化,令 孜以謂「天子播越,由」己致之,懼且得罪。西川節度使 陳敬瑄,令孜同母弟也,令孜因求為西川監軍,楊復 恭代為軍容使,復恭出建為璧州刺史。建乃招集亡 命及溪洞夷落,有眾八千,以攻閬州,執其刺史楊行 遷。又攻利州,利州刺史王珙棄城走。敬瑄患之,以問 令孜,令孜曰:「王八,吾兒也,以一介召之,可置麾下。」乃 使人招建。東川顧彥朗與建有舊,建聞令孜召己,大 喜,因至梓州,謂彥朗曰:「十軍阿父召我,我欲至成都 見陳公,以求一鎮。」即以其家屬託彥朗,選精兵二千, 馳之成都。行至鹿頭關,敬瑄悔,召建,使人止之。建大 怒,擊破鹿頭關,取漢州。彥朗聞之,出兵助建軍于學 射。敬瑄遣將句惟立逆建,建擊敗之,遂攻彭州。敬瑄 遣眉州刺史山行章將兵五萬屯新繁,建又擊敗之, 擄獲萬餘人,橫尸四十里。敬瑄發兵七萬益行章,與 建相持濛陽、新都百餘日,昭宗遣左諫議大夫李珣 為兩川宣諭和協使,詔彥朗等罷兵。彥朗請以大臣 鎮蜀,因為建求旌節。文德元年六月,以宰相韋昭度 為四川節度使,分卭、蜀、黎、雅為永平軍,拜建節度使。 敬瑄不受代,昭宗即命昭度將彥朗等兵討之。昭宗 以建為招討牙內都指揮使,久之不克,建謂昭度曰: 「公以數萬之眾,困兩川之人,而師久無功,奈何?且唐 室多故,東方諸鎮,兵接都畿,公當歸相天子,靜中原, 以固根本,此蠻裔之國,不足以留公。」昭度遲疑未決, 建遣軍士擒昭度親吏於軍門,臠而食之。建入白曰: 「軍士飢,須此為食爾。」昭度大恐,即留符節與建而東。 昭度已去,建即以兵扼劎門,兩川由是阻絕。山行章 屯廣都,建擊敗之。行章走眉州,以州降建。建引兵攻 成都,而資、簡、戎、茂、嘉、邛諸州皆殺刺史降建。建攻成 都甚急,田令孜登城呼建曰:「老夫與公相厚,何嫌而 至此?」建曰:「軍容,父子之恩,心何可忘?然兵討不受代 者,天子命也。」令孜夜入建軍,以節度觀察牌印授建。 明日,敬瑄開門迎建。建將入城,以張勍為都虞候,戒 其軍士曰:「吾以張勍為虞候矣,汝等無犯其令,幸勍 執而見我,我尚活汝,使其殺而後白,吾亦不能詰也。」 建入城,軍士剽略,勍殺百人而後止。建遷敬瑄於雅 州,使人殺之,復以令孜為監軍,既而亦殺之。大順二 年十月,唐以建為檢校司徒、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 副大使、知節度事、管內觀察處置、雲南八國招撫等 使。東川顧彥朗卒,其弟彥暉立,唐遣宦者宗道弼賜 彥暉東川旌節。綿州刺史常厚執道弼以攻梓州,建 遣李簡、王宗滌等討厚。自彥朗死,建欲圖并東川而 未有以發,及李簡等討厚,戒曰:「兵已破厚,彥暉必出 犒師,即與俱來,無煩吾再舉也。」簡等擊厚,敗之鍾陽, 厚走還綿州,以唐旌節還《道弼》而出之。彥暉已得節, 辭疾不出犒軍。乾寧二年,建遣王宗滌攻之。十二月, 宗滌敗彥暉於楸林,斬其將羅璋,遂圍梓州。三年五 月,昭宗遣宦者袁易簡詔建罷兵,建收兵還成都,黔 南節度使王肇以其地降于建。四年,宗滌復攻東川, 別遣王宗侃、宗阮等出峽,取渝、瀘州。五月,建自將攻 東川,昭宗遣諫議大夫李洵、判官韋莊宣諭兩川,詔 建罷兵。建不奉詔,乃責授建南州刺史,以郯王為鳳翔節度使,徙李茂貞代建為西川節度使。茂貞拒命, 乃復建官爵。冬,十月,建攻破梓州,彥暉自殺。彥暉將 顧彥瑤,顧城已危,謂諸將吏曰:「事公當生死以之。」指 其所佩賓鐵劍曰:「事急而有叛者,當齒此劍!」及城將 破,彥瑤與彥暉召集將吏飲酒,遂與之俱死。建以王 宗滌為東川留後,唐即以宗滌為節度使,於是并有 兩川之地。是時,鳳翔李茂貞兼據梁、洋、秦、隴,數以兵 侵建。天復元年,梁太祖兵誅,宦者韓全誨等,劫天子 幸鳳翔,梁兵圍之,茂貞閉城拒守,經年力窘,求與梁 和。建間遣人聘茂貞,許以出兵為援,勸其堅壁勿和。 遣王宗滌將兵五萬,聲言迎駕,以攻興元,執其節度 使李繼業,而武定節度使拓拔思敬以其地降於建, 於是并有山南西道。是時,荊南成汭已死,襄州趙匡 凝遣其弟匡明襲據之,建乘其間,攻下夔、施、忠、萬四 州。三年八月,唐封建蜀王。四年,唐遷都洛陽,改元天 祐。建與唐隔絕而不知,故仍稱天復。天復六年,又取 歸州,於是并有三峽。七年,梁滅,唐遣使者諭建,建拒 而不納。建因馳檄四方,會兵討梁。四方知「其非誠實, 皆不應。」是歲正月,巨人見青城山。六月,鳳凰見萬歲 縣,黃龍見嘉陽江,而諸州皆言甘露、白鹿、白雀、龜龍 之瑞。秋九月己亥,建乃即皇帝位,封其諸子為王。以 王宗佶為中書令,韋莊為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 事,唐襲為樞密使,鄭騫為御史中丞,張格、王鍇為翰 林學士,周博雅為成都尹。蜀恃險而富,當唐之末,人 士多欲依建以避亂。建雖起盜賊,而為人多智詐,善 待士,故其僭號所用皆唐名臣世族。莊,見素之孫;格, 濬之子也。建謂其左右曰:「吾為神策軍將時,宿衛禁 中,見天子,夜召學士,出入無間,恩禮親厚如寮友,非 將相可比也。」故建待格等,恩禮尤異,其餘宋玭等百 餘人,並見信用。武成元年正月,祀天南郊,大赦,改元, 以王宗佶為太師。宗佶本姓甘氏,建為忠武軍卒時 掠得之,養以為子,後以軍功累遷武信軍節度使。後 建所生子元懿等稍長,宗佶以養子,心不自安,與鄭 騫等謀,求為大司馬,總六軍,開元帥府,凡軍事便宜 行而後聞。建以宗佶創業功多,優容之。唐襲本以舞 僮見幸於建,宗佶尤易之,後為樞密使,猶名呼襲,襲 雖內恨,而外奉宗佶愈謹。建聞之,怒曰:「宗佶名呼我 樞密使,是將反邪?」宗佶求大司馬,章三上,建以問襲, 襲因激怒建曰:「宗佶,功臣,其威望可以服人心,陛下 宜即與之。」建心益疑。宗佶入奏事,自請不已,建叱衛 士撲殺之,并賜騫死。六月,以遂王宗懿為皇太子,建 加尊號英武睿聖皇帝。七月,騶虞見。武定二年,頒《永 昌曆》。廣都嘉禾合穗。三年八月,有龍五十見洵陽水 中。十月,麟見璧州。十二月,大赦。改明年為永平元年。 岐王李茂貞自為梁所圍,而山南入於蜀,地狹勢孤, 遂與建和。以其子娶建女,因求山南故地。建怒不與, 以王宗侃為北路都統,宗佑、宗賀、唐襲為三面招討 使,以攻岐,戰於青泥,宗侃敗績,退保西縣,為茂貞兵 所圍,建自將擊之,岐兵敗解去,建至興元而還,加尊 號曰「英武睿聖光孝皇帝。」二年,又加號曰「英武睿聖 神功文德光孝皇帝。」初,田令孜之為監軍也,盜唐傳 國璽,入於蜀而埋之。二月,尚食使歐陽柔治令孜故 第,穿地而得之,以獻。五月,梁遣光祿卿盧玭來聘,推 建為兄,其印文曰「大梁入蜀之印。」宰相張格曰:「唐故 事,奉使四裔,其印文曰『大唐入某國之印』,今梁以兄 事陛下,奈何卑我如外國?」建怒,欲殺梁使者,格曰:「此 梁有司之過爾,不可以絕兩國之懽。」已而梁太祖崩, 建遣將作監李紘弔之,遂刻其印文曰「大蜀入梁之 印。」劍州木連理。六月,麟見文州。十二月,黃龍見富義 江。三年正月,麟見永泰。五月,騶虞見壁山,有二鹿隨 之。秋七月,皇太子元膺殺太子少保唐襲。元膺,建次 子也,初名宗懿,後更名宗坦。建得銅牌子于什仿,有 文二十餘字,建以為符讖,因取以名諸子,故又更名 元膺。元膺為人,猳喙齲齒,多材藝,能射錢中孔,嘗目 抱畫毬擲馬上,馳而射之,無不中。年十七,為皇太子 判六軍,創大武神機營,開永和府,置官屬。建以元膺 年少任重,以《記事》戒之,「令一切學朕所為,則可以保 國。」又命道士廣成先生杜光庭為之師。唐襲建之嬖 也,元膺易之,屢謔於朝,建懼其交惡,乃罷襲樞密,出 為興元節度使。已而襲罷歸,元膺廷疏其過失,建益 不悅。是月七夕,元膺召諸王大臣置酒而集,王宗翰、 樞密使潘峭、翰林學士毛文錫不至,元膺怒曰:「集王 不來,峭與文錫教之耳。」明日,元膺白建,峭及文錫離 間諸王,建怒,將罪之。元膺出而襲入建以問之,襲曰: 「太子謀作亂,欲召諸將,諸王以兵錮之,然後舉事爾。」 建疑之,襲請召屯營軍入衛,元膺初不為備,聞襲召 兵,以為誅己,乃與伶人安悉香、軍將喻全殊率《天武》 兵自衛。遣人擒峭及文錫而笞之,幽於其家。召大將 徐瑤、常謙率兵出拒,襲與襲戰神武門,襲中流矢,墜 馬死。建遣王宗賀以兵討之,元膺兵敗,皆潰去。元膺

匿躍龍池檻中,明日出而丐食。蜀人識之,以告建,遣
考證
宗翰招諭之。宗翰未至,為衛兵所殺。建乃立其幼子

鄭王宗衍為太子,白龍見卭州江。四年,荊南高季昌 侵蜀巫山,遣嘉王宗壽敗之於瞿唐。八月,殺黔南節 度使王宗訓。冬,南蠻攻掠界上,建遣夔王宗範擊敗 之於大渡河,麟見昌州。五年,起壽昌殿於龍興宮,畫 建像於壁;又起扶天閣,畫諸功臣像。十一月,大火,焚 其宮室。遣王宗儔等攻岐,取其秦、鳳、階、成四州,至於 大散關。梁叛將劉知俊在岐,於是以其族來。通正元 年,遣王宗綰等率兵十二萬,出大散關,攻岐,取隴州。 八月,起文思殿,以清資五品正員官購《群書》以實之。 以內樞密使毛文錫為文思殿大學士。黃龍見大昌 池。十月,大赦,改元。十二月,又改明年元曰「天漢」,國號 漢。天漢元年,殺劉知俊。十二月,大赦,改明年元曰「光 天」,復國號蜀。光天元年六月,建卒,年七十二。建晚多 內寵,賢妃徐氏與妹淑妃皆以色進,尃房用事,交結 宦者唐文扆等干與外政。建年老昏耄,文扆判六軍, 事無大小,皆決文扆。及建疾,以兵入宿衛,謀盡去建 故將。故將大臣聞建疾,皆不得入見。久之,宗弼等排 闥入,言文扆欲為變,乃殺之。建因以謂老將大臣多 許昌故人,必不為太子用,思擇人未得而疾亟,乃以 宦者宋光嗣為樞密使,判六軍,而建卒,太子立。去宗, 名衍。

衍字化源。建十一子,曰衛王宗仁、簡王元膺、趙王宗 紀、豳王宗輅、韓王宗智、莒王宗特、信王宗傑、魯王宗 鼎、興王宗澤、薛王宗平。而鄭王宗衍最幼,其母徐賢 妃也,以母寵得立為皇太子,開崇賢府,置官屬,後更 曰「天策府。」衍為人方頤大口,垂手過膝,顧目見耳,頗 知學問,能為浮艷之詞。元膺死,建以豳王宗輅貌類 己信。王宗傑於諸子最材賢,欲於兩人擇立之,而徐 妃專寵。建老昏耄,妃與宦者唐文扆教相士言衍相 最貴,又諷宰相張格贊成之,衍由是得為太子。建卒, 衍立,諡建曰「神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廟號高祖,陵 曰永陵。建正室,周氏號昭聖皇后。後建數日而卒。衍 因尊其母徐氏為皇太后,后妹淑妃為皇太妃。太后、 太妃以教令賣官,自刺史以下,每一官闕,必數人並 爭而入錢多者得之。通都大邑,起邸店以奪民利。衍 年少荒淫,委其政於宦者宋光嗣、光葆、景潤澄、王承 休、歐陽晃、田魯儔等,而以韓昭、潘在迎、顧在珣、嚴旭 等為狎客。起宣華苑,苑有重光、太清、延昌、會真之殿, 清和、迎仙之宮,降真、蓬萊,丹霞之亭,飛鸞之閣,瑞獸 之門。又作怡神亭,與諸狎客婦人,日夜酣飲其中。嘗 以九日宴宣華苑,嘉王宗壽以社稷為言,言發流涕。 韓昭等曰:「嘉王酒悲爾。」諸狎客共以慢言謔嘲之,坐 上諠然,衍不能省也。蜀人富而喜遨,當王氏晚年,俗 競為小帽,僅覆其項,俛首即墮,謂之危腦帽。衍以為 不祥,禁之。而衍好戴大帽,每微服出游民間,民間以 大帽識之,因令國中皆戴大帽。又好裹尖巾,其狀如 錐,而後宮皆戴金蓮花冠,衣道士服,酒酣免冠,其髻 髽然,更施朱粉,號「醉籹。」國中之人皆效之。嘗與太后、 太妃游青城山,宮人衣服皆畫雲霞,飄然望之若仙。 衍自作《甘州曲》,述其仙狀,上下山谷。衍常自歌,而使 宮人皆和之。衍立之明年,改元乾德。元年正月,祀天 南郊,大赦,加尊號為聖德明孝皇帝。二年冬,北巡至 於西縣,旌旗戈中,連亙百餘里。其還也,自閬州浮江 而上,龍舟畫舸,照耀江水,所在供億,人不堪命。三年 正月,還成都。五年,起上清宮,塑王子晉像,尊以為「聖 祖至道玉宸皇帝」,又塑建及衍像侍立於其左右。又 於正殿塑元元皇帝及唐諸帝,備法駕而朝之。六年, 以王承休為天雄軍節度使。天雄軍,秦州也。承休以 宦者得幸,為宣徽使。承休妻嚴氏有絕色,衍通之。是 時,唐莊宗滅梁,蜀人皆懼。莊宗遣李嚴聘蜀,衍與俱 朝上清,而蜀都士庶,簾帷珠翠,夾道不絕。嚴見其人 物富盛,而衍驕淫,歸乃獻策伐蜀。明年,唐魏王繼岌、 郭崇韜伐蜀。是歲,衍改元曰咸康。衍自立,歲常獵於 子來山。是歲,又幸彭州陽平山、漢州三學山。以王承 休妻嚴氏故。十月,幸秦州,群臣切諫,衍不聽。行至梓 潼,大風發屋拔木,太史曰:「此貪狼風也,當有敗軍殺 將者。」衍不省。衍至綿谷,而唐師入其境,衍懼,遽還,唐 師所至州縣皆迎降。衍留王宗弼守綿谷,遣王宗勳、 宗儼、宗昱率兵以拒唐師。宗勳等至三泉,望風退走。 衍詔宗弼誅宗勳等,宗弼反與宗勳等合謀送款於 唐師。衍自綿谷還至成都,百官及後宮迎謁七里亭, 衍雜宮人作「《回鶻》隊」以入。明日,御文明殿,與其群臣 相對涕泣,而宗弼亦自綿谷馳歸,登大元門,收成都 尹韓昭、宦者宋光嗣、景潤澄、歐陽晃等殺之,函首送 於繼岌。衍即上表乞降,宗弼遷衍於天啟宮。魏王繼 岌至成都,衍君臣面縛輿櫬出降於七里亭。莊宗召 衍入洛,賜衍詔曰:「固當列土而封,必不薄人於險。三 辰在上,一言不欺。」衍捧詔,欣然就道,率其宗族及偽 宰相王鍇、張格、庾傳素、許寂、翰林學士李昊等及諸 將佐家族數千人以東。同光四年四月,行至秦川驛莊宗用伶人景進計,遣宦者向延嗣誅其族。衍母徐 氏臨刑呼曰:「吾兒以一國迎降,反以為戮,信義俱棄, 吾知其禍不旋踵矣。」衍妾劉氏,鬢髮如雲而有色,行 刑者將免之,劉氏曰:「家國喪亡,義不受辱。」遂亦就死。 宗弼本姓魏,名弘夫,建錄為養子。建攻顧彥暉,宗弼 常以建語泄之彥暉者。彥暉敗,建待之如初。建病且 卒,宗弼守太師兼中書令、判六軍輔政。衍降,宗弼以 蜀珍寶奉魏王。及郭崇韜求為西川節度使,魏王曰: 「此我家物也,何用獻為?」居數日,為崇韜所殺。宗壽,許 州民家子也,建以同姓錄之為子。宗壽好學,工琴弈, 為人恬退,喜道家之術。事建時,為鎮江軍節度使。衍 既立,宗壽為太子太保、奉朝請,以煉丹養氣自娛。衍 為淫亂,獨宗壽常切諫之。後為武信軍節度使。唐師 伐蜀,所在迎降,魏王常以書招之,獨宗壽不降。聞衍 已銜璧大慟,從衍東遷,至岐陽,以賄賂守者,得入見 衍。衍泣下霑襟,曰:「早從王言,豈有今日!」衍死,宗壽至 澠池,聞莊宗遇弒,亡入熊耳山。天成二年,出詣京師, 上書求衍宗族葬之。明宗嘉其忠,以為保義軍行軍 司馬,封衍順正公,許以諸侯禮葬。宗壽得王氏十八 喪,葬之長安南三趙村。

後蜀孟知祥 孟昶

[编辑]

《五代史後蜀世家》:「孟知祥,字保引,邢州龍岡人也。其 叔父遷,當唐之末,據邢、洺、磁三州,為晉所擄。晉王以 遷守澤、潞,梁兵攻晉,遷以澤、潞降梁,知祥父道獨留 事晉而不顯。及知祥壯,晉王以其弟克讓女妻之,以 為左教練使。莊宗為晉王,以知祥為中門使。前此,為 中門使者多以罪誅,知祥懼,求他職,莊宗命知祥薦」 可代己者,知祥因薦郭崇韜自代,崇韜德之,知祥遷 馬步軍都虞候。莊宗建號,以太原為北京,以知祥為 太原尹、北京留守。魏王繼岌伐蜀,郭崇韜為招討使。 崇韜臨訣白曰:「即臣等平蜀,陛下擇帥以守西川,無 如孟知祥者。」已而唐兵破蜀,莊宗遂以知祥為成都 尹、劎南西川節度副大使。知祥馳至京師,莊宗戒有 司盛供帳,多出內府珍奇諸物以宴勞之。酒酣,語及 平昔,以為笑樂,歎曰:「繼岌前日乳臭兒爾,乃能為吾 平定兩川,吾徒老矣,孺子可喜,然益令人悲爾。吾憶 先帝棄世時,疆土侵削,僅保一隅,豈知今日奄有天 下,九州四海,奇珍異產,充牣吾府!」因指以示知祥曰: 「吾聞蜀土之富,無異於此。以卿親賢,故以相付。」同光 四年正月戊辰,知祥至成都,而崇韜已死,魏王繼岌 引軍東歸。先鋒康延孝反,攻破漢州。知祥遣大將李 仁罕會任圜、董璋等兵擊破延孝,知祥得其將李肇、 侯弘實及其兵數千以歸。而莊宗崩,魏王繼岌死,明 宗入立。知祥乃訓練兵甲,陰有王蜀之志,益置義勝、 定遠、「《驍銳》《義寧》《飛掉》」等軍七萬餘人,命李仁罕、趙延 隱、張業等分將之。初,魏王之班師也,知祥率成都富 人及王氏故臣家得錢六百萬緡以犒軍,其餘者猶 二百萬。任圜自蜀入為相,兼判三司,素知蜀所餘錢。 是冬,知祥加拜侍中,乃以太僕卿趙季良齎官告賜 之,因以為三川制置使,督蜀犒軍餘錢送京師,且制 置兩川征賦。知祥怒,不奉詔。然知祥與季良有舊,遂 留之。樞密使安重誨頗疑知祥有異志,思有以制之。 初,知祥鎮蜀,莊宗以宦者焦彥賓為監軍;明宗入立, 悉誅宦者,罷諸道監軍。彥賓已罷,重誨復以客省使 李嚴為監軍。嚴前使蜀,既歸而獻策伐蜀,蜀人皆惡 之,而知祥亦怒曰:「焦彥賓以例罷,而諸道皆廢監軍, 獨吾軍置之,是嚴欲以蜀再為功也。」掌書記毋昭裔 及諸將吏皆請止嚴無內,知祥曰:「吾將有以待其來。」 嚴至境上,遣人持書候知祥,知祥盛兵見之,冀嚴懼 而不來,嚴聞之自若。天成二年正月,嚴至成都,知祥 置酒召嚴。是時,焦彥賓雖罷,猶在蜀,嚴於懷中出詔 示知祥,以誅彥賓,知祥不聽,因責嚴曰:「今諸方鎮已 罷監軍,公何得來此!」目客將王彥銖執嚴下斬之,明 宗不能詰。初,知祥鎮蜀,遣人迎其家屬於太原,行至 鳳翔,鳳翔節度使李從𥍓聞知祥殺李嚴,以為知祥 反矣,遂留之。明宗既不能詰,而猶欲以恩信懷之,乃 遣客省使李仁矩慰諭知祥,并送瓊華公主及「其子 昶等歸之。」知祥因請趙季良為節度副使,事無大小, 皆與參決。三年,唐徙季良為果州團練使,以何瓚為 節度副使。知祥得制書匿之,表留季良,不許。乃遣其 將雷廷魯至京師論請,明宗不得已而從之。是時,瓚 行至綿谷,懼不敢進,知祥乃奏瓚為行軍司馬。是歲, 唐師伐荊南,詔知祥以兵下峽,知祥遣毛重威率兵 三千戍夔州。已而荊南高季興死,其子從誨請命,知 祥請罷戍兵,不許。知祥諷重威以兵鼓譟,潰而歸。唐 以詔書劾重威,知祥奏請無劾,由是唐大臣益以知 祥為必反。四年,明宗將有事於南郊,遣李仁矩責知 祥助禮錢一百萬緡,知祥覺唐謀欲困己,辭不肯出, 久之,請獻五十萬而已。初,魏王繼岌東歸,留精兵五 千戍蜀。自安重誨疑知祥有異志,聽言事者,用己所

親信分守兩川管內諸州,每除守將,則以精兵為其
考證
牙隊,多者二三千,少者不下五百人,以備緩急。是歲,

以夏,魯奇為武信軍節度使,分東川之閬州為保寧 軍,以李仁矩為節度使,又以武虔裕為綿州刺史。仁 矩與東川董璋有隙,而虔裕,重誨表兄,由是璋與知 祥皆懼,以謂唐將致討。自璋鎮東川,未嘗與知祥通 問,於是璋始遣人求婚以自結,而知祥心恨璋,欲不 許,以問趙季良,季良以謂宜合從以拒唐,知祥乃許。 於是連表請罷還唐所遣節度、刺史等,明宗優詔慰 諭之。長興元年二月,明宗有事於南郊,加拜知祥中 書令。初,知祥與璋俱有異志,而安重誨信言事者,以 為璋盡忠於國,獨知祥可疑,重誨猶欲倚璋以圖知 祥。是歲九月,董璋先反,攻破閬州,擒李仁矩殺之。是 月,應聖節,知祥開宴東北望,再拜,俯伏嗚咽,泣下霑 襟,士卒皆為之歔欷。明日,遂舉兵反。是秋,明宗改封 瓊華公主為福慶長公主。有司言「前世公主受封,皆 未出降,無遣使就蕃冊命之儀。」詔有司草具新儀,乃 遣祕書監劉岳為冊使。岳行至鳳翔,聞知祥反,乃旋。 明宗下詔削奪知祥官爵,命天雄軍節度使石敬塘 為都招討使,夏魯奇為副。知祥遣李仁罕、張業、趙廷 隱將兵三萬人會璋攻遂州,別遣侯弘實將四千人 助璋守東川,又遣張武下峽,取渝州。唐師攻劎門,殺 璋守兵三千人,遂入劎門。璋來告急,知祥大駭,遣廷 隱分兵萬人以東。已而聞唐軍止劍州不進,喜曰:「使 唐軍急趍東川,則遂州解圍,吾勢沮而兩川搖矣。今 其不進,吾知易與爾。」十二月,敬塘及廷隱戰於劍門, 唐師大敗。張武已取渝州,武病卒,其副將袁彥超代 將其兵,又取黔州。二年正月,李仁罕克遂州,夏魯奇 死之。知祥以仁罕為武信軍留後,遣人馳魯奇首示 敬塘軍,敬塘乃班師。利州李彥珂聞唐軍敗東歸,乃 棄城走。知祥以趙廷隱為昭武軍留後。李仁罕進攻 夔州,刺史安崇阮棄城走,以趙季良為留後。是時,唐 軍涉險,以餉道為艱,自潼關以西,民苦轉饋,每費一 石,不能致一斗,道路嗟怨。而敬塘軍既旋所在守將 又皆棄城走。明宗憂之,以責安重誨,重誨懼,遽自請 行,而重誨亦以被讒得罪死。明宗以謂「致知祥等反, 由重誨失策。」及重誨死,乃遣西川進奏官蘇愿、進奉 軍將杜紹本西歸,招諭知祥,具言知祥家屬在京師 者皆無恙。知祥聞重誨誅死,而唐厚待其家屬,乃邀 璋欲同謝罪,璋曰:「孟公家屬皆存,而我子孫獨見殺, 我何謝為!」知祥三遣使往見璋,璋不聽,乃遣觀察判 官李昊說璋,璋益疑知祥賣己,因發怒,以語侵昊,昊 乃勸知祥攻之,而璋先襲破知祥漢州,知祥遣趙廷 隱率兵三萬,自將擊之,陣雞距橋。知祥得璋降卒,衣 以錦袍,使持書招降璋。璋曰:「事已及此,不可悔也。」璋 軍士皆譟曰:「徒曝我於日中,何不速戰!」璋即麾軍以 戰。兵始交,璋偏將張守進來降,知祥乘之,璋遂大敗, 走過金鴈橋,麾其子光嗣使降,以保家族。光嗣哭曰: 「自古豈有殺父而求生者乎?寧俱就死!」因與璋俱走。 知祥遣趙廷隱追之,不及。璋走至梓州見殺,光嗣自 縊死,知祥遂并有東川。然自璋死,知祥卒不遣使謝 唐,唐樞密使范延光曰:「知祥雖已破璋,必借朝廷之 勢,以為兩川之重,自非屈意招之,彼亦不能自歸也。」 明宗曰:「知祥,吾故人也,本因間諜,致此危疑,撫吾故 人,何屈意之有?」先是,克寧妻孟氏,知祥妹也,莊宗已 殺克寧,孟氏歸於知祥,其子瓌留事唐為供奉官,明 宗即遣瓌歸省其母,因賜知祥《詔書》招慰之。知祥兼 據兩川,以趙季良為武泰軍留後,李仁罕武信軍留 後,趙廷隱保寧軍留後,張業寧江軍留後,李肇昭武 軍留後。季良等因請知祥稱王,以墨制行事。議未決 而瓌至蜀,知祥見瓌倨慢。九月,瓌自蜀還,得知祥表, 請除趙季良等為五鎮節度,其餘刺史以下得自除 授。又請封蜀王,且言福慶公主已卒。明宗為之發哀, 遣閤門使劉政恩為宣諭使。政恩復命,知祥始遣其 將朱濕來朝。四年二月癸亥,制以知祥檢校太尉、兼 中書令、行成都尹、劍南東西兩川節度、管內觀察處 置、統押近界諸蠻、兼西山八國雲南安撫制置等使。 遣工部尚書盧文紀冊封知祥為蜀王,而趙季良等 五人皆拜節度使。唐兵先在蜀者數萬人,知祥皆厚 給其衣食,因請送其家屬,明宗詔諭不許。十一月,明 宗崩。明年閏正月,知祥乃即皇帝位,國號蜀。以趙季 良為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門使王處回為樞 密使,李昊為翰林學士。三月,唐潞王舉兵於鳳翔,愍 帝遣王思同等討之。思同兵潰,山南西道節度使張 虔釗、武定軍節度使孫漢韶皆以其地附於蜀。四月, 知祥改元曰「明德。」六月,虔釗等至成都,知祥宴勞之, 虔釗奉觴起為壽,知祥手緩,不能舉觴,遂病。以其子 昶為皇太子監國。知祥卒,諡為「文武聖德英烈明孝 皇帝」,廟號高祖,陵曰「和陵。」

昶,知祥第三子也。知祥為兩川節度使,昶為行軍司 馬。知祥僭號,以昶為東川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知祥病,昶監國,知祥已卒,而祕未發喪。王處回夜過趙季良,相對泣涕不已。季良正色曰:「今彊侯握兵, 專伺時變,當速立嗣君以絕非望,泣無益也。」處回遂 與季良立昶而後發喪。昶立,不改元,仍稱明德,至五 年,始改元曰廣政。明德三年三月,熒惑犯積尸,昶以 謂積尸蜀分也,懼,欲禳之,以問司天少監胡韞,韞曰: 「按十二次,起井五度至柳八度,為鶉首之次。鶉首,秦 分也,蜀雖屬秦,乃極南之表爾。前世火入鬼,其應多 在秦、晉。咸和九年三月,火犯積尸,四月,雍州刺史郭 權見殺。義熙十四年,火犯鬼,明年,雍」州刺史朱齡石 見殺,而蜀皆無事,昶乃止。昶好打毬走馬,又為方士 房中之術,多採良家子以充後宮。樞密副使韓保貞 切諫,昶大悟,即日出之,賜保貞金數斤。有上書者言 臺省官當擇清流,昶歎曰:「何不言擇其人而任之?」左 右請以其言詰上書者,昶曰:「吾見唐太宗初即位,獄 吏孫伏伽上書言事,皆見嘉納,奈何勸我拒諫耶?」然 昶年少,不親政事,而將相大臣皆知祥故人,知祥寬 厚,多優縱之。及其事昶,益驕蹇,多踰法度,務廣第宅, 奪人良田,發其墳墓,而李仁罕、張業尢甚。昶即位數 月,執仁罕殺之,并族其家。是時,李肇自鎮來朝,杖而 入見,稱疾不拜,及聞仁罕死,遽釋杖而拜。廣政九年, 趙季良卒,張業益用事。業,仁罕甥也。仁罕被誅時,業 方掌禁兵,昶懼其反仄,乃用以為相,業兼判度支,置 獄於家,務以酷法厚斂蜀人,蜀人大怨。十二年,昶與 匡聖指揮使安思謙謀,執而殺之。王處回、趙廷隱相 次致仕,由是故將舊臣殆盡。昶始親政事,於朝堂置 匭以通下情。是時,契丹滅晉,漢高祖起於太原,中國 多故,雄武軍節度使何建以秦、成、階三州附於蜀,昶 因遣孫漢韶攻下鳳州,於是悉有王衍故地。漢將趙 思綰據永興,王景崇據鳳翔反,皆送款於昶。昶遣張 虔釗出大散關,何建出隴右,李廷珪出子午谷,以應 思綰。昶相毋昭裔切諫,以為不可,然昶志欲窺關中 甚銳,乃遣安思謙益兵以東。已而漢誅思綰、景崇、虔 釗等皆罷歸,而思謙恥於無功,多殺士卒以威眾。昶 與翰林使王藻謀殺思謙,而邊吏有急奏,藻不以時 聞,輒啟其封,昶怒之。其殺思謙也,藻方侍側,因并擒 藻斬之。十二年,置吏部三銓、禮部貢舉。十三年,昶加 號睿文英武仁聖明孝皇帝。封子元哲秦王、判六軍 事;次子元玨褒王,弟仁毅夔王,仁贄雅王,仁裕嘉王。 十八年,周世宗伐蜀,攻自秦州。昶以韓繼勳為雄武 軍節度,聞周師來伐,歎曰:「繼勳豈足以當周兵耶!」客 省使趙季札請行,乃以季札為秦州監軍使。季札行 至德陽,聞周兵至,遽馳還奏事。昶召問之,季札惶懼, 不能道一言,昶怒,殺之。乃遣高彥儔、李廷珪出堂倉 以拒周師,彥儔大敗,走青泥。於是秦、成、階、鳳復入於 周。昶懼,分遣使者聘於南唐、東漢,以張形勢。二十年, 世宗以所得蜀俘歸之,昶亦歸所獲周將胡立於京 師,因寓書於世宗,世宗怒昶無臣禮,不答。二十一年, 周兵伐南唐,取淮南十四州,諸國皆懼。荊南高保融 以書招昶使歸周,昶以前嘗致書,世宗不答,乃止。昶 幼子元寶,生七歲而卒,太常言無服之殤無贈典。昶 問李昊,昊曰:「昔唐德宗皇子評生四歲而卒,贈揚州 大都督,封肅王,此故事也。」昶乃贈元寶青州大都督, 追封遂王。二十五年,立秦王元哲為皇太子,昶幸晉、 漢之際,中國多故,而據險一方,君臣務為奢侈以自 娛,至於溺器,皆「以七寶裝之。」宋興,已下荊、潭,昶益懼, 遣大程官孫遇以蠟丸書間行東漢,約出兵以撓中 國,遇為邊吏所得。太祖皇帝遂詔伐蜀,遣王全斌、崔 彥進等出鳳州,劉光乂、曹彬等出歸州。詔八作司度 右掖門南臨汴木,為昶治第一區,凡五百餘間,供帳 什物皆具以待昶,昶遣王昭遠、趙彥韜等拒命。昭遠, 成都人也,年十三,事東郭禪師智諲為童子。知祥嘗 飯僧於府,昭遠執巾履從智諲以入,知祥見之,愛其 惠黠。時昶方就學,即命昭遠給事左右而見親狎。昶 立,以為捲簾使。樞密使王處回致仕,昶以樞密使權 重難制,乃以昭遠為通奏使,知樞密使事,然事無大 小,一以委之,府庫金帛,恣其所取,不問。昶母李太后 常為昶言昭遠不可用,昶不聽。昭遠好讀兵書,以方 略自許。兵始發成都,昶遣李昊等餞之。昭遠手執鐵 如意,指揮軍事,自比諸葛亮。酒酣,謂昊曰:「吾之是行, 何止克敵!當領此二三萬雕面惡少兒,取中原如反 掌爾。」昶又遣子元哲率精兵數萬守劍門。元哲輦其 愛姬,㩦樂器、伶人數十以從,蜀人見者皆竊笑。全斌 至三泉,遇昭遠,擊敗之。昭遠焚吉柏江浮橋,退守劍 門。軍頭向韜得蜀降卒,言「來蘇小路出劍門南清彊 店,與大路合。」全斌遣偏將史延德分兵出來蘇,北擊 劍門,與全斌夾攻之,昭遠、彥韜敗走,皆見擒。元哲聞 昭遠等敗,亦逃歸。劉光乂攻夔州,夔州守將高彥儔 戰敗,閉牙城拒守。判官羅濟勸其走,彥儔曰:「吾昔不 能守秦川,今又奔北,雖人主不殺我,我何面目見蜀 人乎!」又勸其降,彥儔不許,乃自焚死。而蜀兵所在奔

潰,將帥多被擒獲。昶問計於左右,老將石頵,以謂東
考證
兵遠來,勢不能久,宜聚兵堅守以敝之。昶歎曰:「吾與

先君以溫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一旦臨敵,不能為吾 東向放一箭,雖欲堅壁,誰與吾守者耶?」乃命李昊草 表以降,時乾德三年正月也。自興師至昶降,凡六十 六日。初,昊事王衍為翰林學士,衍之亡也,昊為草《降 表》,至是又草焉。蜀人夜表其門曰:「世修降表李家。」當 時傳以為笑。昶至京師,拜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 國公,七日而卒,追贈楚王。其母李氏,為人明辯,甚見 優禮,詔書呼為國母,嘗召見勞之曰:「母善自愛,無戚 戚思蜀,他日當送母歸。」李氏曰:「妾家本太原,儻得歸 老故鄉,不勝大願。」是時劉鈞尚在,太祖大喜,曰:「俟平 劉鈞,當如母願。」昶之卒也,李氏不哭,以酒酹地,祝曰: 「汝不能死社稷,苟生以取羞。吾所以忍死者,以汝在 也。吾今何用生為!」因不食而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