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白虎通/卷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六 白虎通
卷七
卷八 

文質

[编辑]

王者始立,諸侯皆見何?當受法稟正教也。《尚書》:「輯五瑞,覲四岳。」謂舜始即位,見四方諸侯,合符信。《詩》云:「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言湯王天下,大小國諸侯皆來見,湯能通達以禮義也。《周頌》曰:「烈文辟公,錫茲祉福。」言武王伐紂定天下,諸侯來會,聚於京師受法度也。遠近莫不至,受命之君天之所興,四方莫敢違,夷狄咸率服故也。

何謂五瑞,謂珪、璧、琮、璜、璋也。《禮》曰:「天子珪尺有二寸。」又曰:「博三寸,剡上寸半,厚半寸。半珪為璋。方中圓外曰璧。半璧曰璜。圓中牙身玄外曰琮。《禮記王度》曰:」王者,有象君之德,燥不輕,濕不重,薄不澆,廉不傷,疵不掩,是以人君寶之。「天子之純玉尺有二寸。公侯九寸,四玉一石也。伯、子、男俱三玉二石也。

五玉者各何施?蓋以為璜以徵召,璧以聘問,璋以發兵,珪以信質,琮以起土功之事也。

珪以為信者何?珪者兌上,像物皆生,見於上也。信莫著於作見,故以珪為信,而見萬物之始,莫不自潔。珪之為言潔也,上兌陽也,下方陰也。陽尊,故其禮順備也。在位東方,陽見義於上也。

璧以聘問何?璧者,方中圓外,像地,地道安寧而出財物,故以璧聘問也。方中,陰德方也。圓外,陰繫於陽也。陰德盛於內,故見象於內,位在中央。璧之為言積也,中央,故有天地之象,所以據用也。內方象地,外圓象天也。

璜所以徵召何?璜者,半璧,位在北方,北陰極而陽始起,故象半陰。陽氣始施,徵召萬物,故以徵召也。不像陰何?陽始物微,未可見。璜者,橫也,質尊之命也。陽氣橫於黃泉,故曰璜。璜之為言光也,陽光所及,莫不動也。像君之威命所加,莫敢不從,陽之所施,無不節也。

璋以發兵何?璋半珪,位在南方,南方陽極而陰始起,兵亦陰也,故以發兵也。不像其陰何?陰始起物尚凝,未可像也。璋之為言明也,賞罰之道,使臣之禮,當章明也。南方之時,萬物莫不章,故謂之璋。

琮以起土功發聚眾何?琮之為言聖也,像萬物之宗聚聖也,功之所成,故以起土功發眾也。位西方,西方陽收功於內,陰出城於外,內圓象陽,外直為陰,外牙而內湊,像聚會也,故謂之琮。後夫人之財也。

五玉所施非一,不可勝條,略舉大者也。

合符信者,謂天子執瑁以朝諸侯,諸侯執圭以覲天子。瑁之為言冒也,上有所覆,下有所冒。故《覲禮》曰:「侯氏執圭升堂。」《尚書大傳》:「天子執瑁以朝諸侯。」又曰:「諸侯執所受圭與璧朝於天子,無過者復得其珪以歸其拜,有過者留其圭,能正行者復還其珪。三年珪不復,少絀以爵。圭所以還何?以為琮信瑞也。璧所以留者,以財幣盡輒更造。何以言之?《禮》曰:」圭造尺八寸。「有造圭,門得造璧也。公圭九寸,四玉一石。何以知不以玉為四,器石持為也?以《尚書》合言五玉也。

臣見君所以有贄何?贄者,質也,質己之誠,致己之悃幅也。王者緣臣子心以為之制,差其尊卑,以副其意也。公、侯以玉為贄者,玉取其燥不輕,濕不重,公之德全,輕以羔者,取其群不黨。卿職在盡忠率下,不阿黨也。大夫以雁為贄者,取其飛成行,列。大夫職在以奉命之適四方,動作當能自正以事君也。士以雉為贄者,取其不可誘之以食,懾之以威,必死不可生畜。士行威守節死義,不當移轉也。《曲禮》曰:「卿羔、大夫以雁、士以雉為贄,庶人之贄匹,童子委贄而退。野外軍中無贄,以纓、拾、矢可也。」言必有贄也。匹謂鶩也。

卿、大夫贄,古以麑鹿今以羔、雁何?以為古者質,取其內,謂得美草鳴相呼;今文取其外,謂羔跪乳、雁有行列也。《禮。相見經》曰:「上大夫相見,以羔左顧右贄執麑。明古以麑鹿,今以羔也。卿、大夫贄變,君與士贄不變何?人君至尊,極美之物以為贄;士賤伏節死義,一介之道也,故不變。私相見亦有贄何?所以相尊敬,長和睦也。朋友之際,五常之道,有通財之義,振窮救急之意,中心好之,欲飲食之,故財幣者所以副至意也。《禮。士相見經》曰:「上大夫相見以雁。士冬以雉,夏以脯也。」

婦人之制以棗栗暇修者,婦人無專制之義,御眾之任,交接辭讓之禮,職在供養饋食之間,其義一也。故後夫人以棗栗暇修者,凡內修陰也。又取其朝早起,栗戰心栗自正也。暇修者,脯也。故《春秋傳》曰:「宗婦覿用幣,非禮也。然則棗栗云乎?暇修云乎?」

子見父無贄何?至親也,見無時,故無贄。臣之事君以義合也,得親供養,故質己之誠,副已之意,故有贄也。

三正

[编辑]

王者受命必改朔何?明易姓,示不相襲也。明受之於天,不受之於人,所以變易民心,革其耳目,以助化也。故《喪服大傳》曰:「王始起,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也。」是以禹舜雖繼太平,猶宜改以應天。王者改作樂,必得天應而後作何?重改制也。《春秋瑞應傳》曰:「敬受瑞應而王,改正朔,易服色。」《易》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民」也。

文家先改正、質家先改正,質家先伐何?改正者文,伐者質。文家先其文,質者先其質。《論語》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王后帝。」此湯伐桀告天以夏之牲也。《詩》云:「命此文王,於周於京。」此言文王改號為周,易邑為京也。又曰:「清酒既載,騂牡既備。」言文王之牲周騂。周尚赤也。

正朔有三何?本天有三統,謂三微之月也。明王者當奉順而成之,故受命各統一正也,敬始重本也。朔者,蘇也,革也,言萬物革更於是,故統焉。《禮三正記》曰:「正朔三而改,文質再而復也。」

三微者,何謂也?陽氣始施,黃泉,萬物動微而未著也。十一月之時,陽氣始養根株,黃泉之下,萬物皆赤。赤者,盛陽之氣也,故周為天正,色尚赤也。十二月之時,萬物始牙而白。白者陰氣,故殷為地正,色尚白也。十三月之時,萬物始達,孚由而出,皆黑,人得加功,故夏為人正,色尚黑。《尚書大傳》曰:「夏以孟春月為正,殷以季冬月為正,周以仲冬月為正。夏以十三月為正,色尚黑,以平旦為朔。殷以十二月為正,色尚白,以雞鳴為朔。周以十一月為正,色尚赤,以夜半為朔。」不以二月後為正者,萬物不齊,莫適所統,故必以三微之月也。三正之相承,若順連環也。孔子承周之弊,行夏之陸,知繼十一月正者當用十三月也。

天道左旋,改正者右行何也?改正者,非改天道也,但改日月耳。日月右行,故改正亦右行也。

日尊於月,不言正日言正月何也?積日成月,物隨月而變,故據物為正也。

天質地文,質者據質,文者據文,周反統天正何也?質文再而復,正朔三而改,三微、質文數不相配,故正不隨質文也。

王者受命而起,或有所不改者何也?王者有改道之文,無改道之質。如君南面,臣北面,皮弁素積,聲味不可變,哀戚不可改,百王不易之道也。

王者所以存二王之後何也?所以尊先王,通天下之三統也。明天下非一家之有,謹敬謙讓之至也。故封之百里,使得服其正色,用其禮樂,永事先祖。《論語》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春秋傳》曰:「王者存二王之後,使服其正色,行其禮樂。」《詩》曰:「厥作祼將,常服黼冔。」言微子服殷之冠,助祭於周也。《周頌》曰:「有客有客,亦白其馬。」此微子朝周也。二王之後若有聖德受命而王,當因其改之耶?天下之所安得受命耶,非其運次者。

王者,必一質一文何?以承天地,順陰陽。陽之道極則陰道受,陰之道極則陽道受,明二陰二陽不能相繼也。質法天、文法地而已,故天為質,地受而化之,養而成之,故為文。《尚書大傳》曰:「王者一質一文,據天地之道。」《禮三正記》曰:「質法天,文法地也。」帝王始起,先質後文者,順天下之道、本末之義、先後之序也。事莫不先有質性,乃後有文章也。

三教

[编辑]

王者設三教何?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也。三王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指受。夏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殷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周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繼周尚黑,制與夏同。三者如順連環,週而復始,窮則反本。

《樂稽耀嘉》曰:「顏回向三教變,虞夏何如?」曰:教者,所以追補敗政,靡弊溷濁,謂之治也。舜之承堯,無為易也。「或曰:三教改易,夏後氏始。高宗亦承弊,所以不改教何?明子無改父之道也。何以知高宗不改之?以周之教承以文也。三教所以先忠者,行之本也。三教一體而分,不可單行,故王者行之有先後。何以言三教並施、不可單行也?以忠、敬、文無可去者也。

教所以三何?法天、地、人,內忠外敬,文飾之,故三而備也。即法天、地、人,各何施?忠法人,敬法地,文法天。人道主忠,人以至道教人,忠之至也;人以忠教,故忠為人教也。地道謙卑,天之所生,地敬養之,以敬為地教也。

教者,何謂也?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民有質樸,不教而成。故《孝經》曰:「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論語》曰:「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尚書》曰:「以教祗德。」《詩》云:「爾之教矣,欲民斯效。」

忠形於悃誠,故失野;敬形於祭祀,故失鬼;文形於飾兒,故失薄。

夏後氏用明器,殷人用祭器,周人兼用之何?謂曰:夏後氏教以忠,故先明器,以奪孝子之心也。殷教以敬,故先祭器,敬之至也。周人教以文,故兼用之,周人意至文也。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為也。」故有死道焉,以奪孝子之心也;有生道焉,使人勿倍也。故竹器不成用,木器不成斫,瓦器不成沫,琴瑟張而不平,竽笙備而不和,有鐘磬而無簨虡縣,示備物而不可用也。孔子曰:「為明器者善,為俑者不仁。塗車羞靈,自古有之。言今古皆然也。」

三綱六紀

[编辑]

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六紀者,謂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也。故君為臣綱,夫為妻綱。又曰:「敬諸父兄,六紀道行,諸舅有義,族人有序,昆弟有親,師長有尊,朋友有舊。」何謂綱紀?綱者,張也;紀者,理也。大者為綱,小者為紀,所以張理上下,整齊人道也。人皆懷五常之性,有親愛之心,是以綱紀為化,若羅綱之有紀綱而萬目張也。《詩》云:「亹亹我王,綱紀四方。」

君臣,父子,夫婦,六人也,所以稱三綱何?一陰一陽謂之道。陽得陰而成,陰得陽而序,剛柔相配,故六人為三綱。

三綱法天、地、人,六紀法六合。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信歸功天也。父子法地,取象五行轉相生也。夫婦法人,取像人合陰陽有施化端也。六紀者為三綱之紀者也。師長君臣之紀也,以其皆成己也;諸父兄弟父子之紀也,以其有親恩連也;諸舅朋友夫婦之紀也,以其皆有同志為紀助也。

君臣者,何謂也?君,群也,下之所歸心;臣者,絲繵堅也,屬志自堅固。《春秋傳》曰:「君處此,臣請歸也。」

父子者,何謂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子者,孳孳無已也。故《孝經》曰:「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夫婦者,何謂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婦者,服也,以禮屈服。《昏禮》曰:「夫親脫婦之纓。」《傳》曰:「夫婦判合也。」朋友者,何謂也?朋者,黨也;友者,有也。《禮記》曰:「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朋友之交,近則謗其言,遠則不相訕。一人有善,其心好之;一人有惡,其心痛之。貨則通而不計,共憂患而相救。生不屬,死不托。故《論語》曰:「子路云:『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又曰:「朋友無所歸,生於我乎,死於我乎殯。」朋友之道,親存不得行者二:不得許友以其身,不得專通財之恩。友饑則白之於父兄,父兄許之,乃稱父兄與之,不聽則止。故曰:友饑為之減餐,大寒為之不重裘。故《論語》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也!」

男稱兄弟,女稱姊妹何?男女異姓,故別其稱也。何以言之?《禮親屬記》曰:「男子先生稱兄,後生稱弟;女子先生為姊,後生為妹。」父之昆弟不俱謂之世叔,父之女昆弟俱謂之姑,何也?以為諸父曰內,親也,故別稱之也;姑當外適人,疏,故總言之也。至姊妹亦當外適人,所以別諸姊妹何?以為事諸姑禮等,可以外出又同,故稱略也;至姊妹雖欲有略之,姊尊妹卑,其禮異也。《詩》云:「問我諸姑,遂及伯姊。」謂之舅姑者何?舅者,舊也;姑者,故也。舊、故之者,老人之稱也。謂之姊妹何?姊者,咨也;妹者,末也。謂之兄弟何?兄者,況也;況父法也;弟者,悌也,心順行篤也。稱夫之父母謂之舅姑何?尊如父而非父者,舅也;親如母而非母者,姑也。故稱夫之父母為舅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