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古文观止/卷2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 古文观止
卷二 周文
作者:吴楚材 吴调侯 
1695年
卷三

卷二 周文

[编辑]

郑子家告赵宣子

[编辑]

文公十七年 左传

  晋侯灵公。合诸侯于扈,户, ○扈,郑地。平宋也。平宋乱以立文公。于是晋侯不见郑伯,穆公。以为贰于楚也。以其有二心于楚,故不与相见。

  郑子家公子归生。使执讯而与之书,执讯,通讯问之官。以告赵宣子,晋卿赵盾。曰:“下皆书辞。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庄公。而与之事君。君,晋襄公。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郑大夫。之难,去声, ○侯宣多以援立穆公之故,恃宠专权而作乱。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克减,少除其难也。而随蔡侯以朝潮。于执事。踵蔡庄公朝晋之后,即来朝也。 ○朝襄一。十二年六月,归生子家自称名。佐寡君之嫡夷,郑太子名夷。以请陈侯共公。于楚,而朝诸君。陈共公将朝晋而畏楚,故归生辅太子夷,先为请命于楚。君,晋灵公。 ○朝灵二。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谄。陈事。蒇,成也。郑穆又亲朝,以成往年陈公之好。 ○朝灵三。十五年五月,陈侯灵公。自敝邑往朝于君。陈灵新即位,自郑入朝。 ○朝灵四。往年正月,烛之武郑大夫。往朝夷也。烛之武又辅太子夷往朝于晋。“往朝夷”三字是倒语。 ○朝灵五。八月,寡君又往朝。郑穆又亲朝。○朝灵六。 ○已上叙朝晋之数,叙朝晋之年,叙朝晋之月,叙朝晋之人。真是帐簿皆成妙文。下复结算一通,妙,妙。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陈蔡之朝,皆郑之功。 ○结上召蔡侯,请陈侯,往朝君三事。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无论陈蔡。虽以郑自己事晋而言,何以不免于罪。 ○百忙中复作此二语。以起下二层意,何等委婉。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现。于君。结上随蔡侯蒇陈事,又往朝三事。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夷,郑太子。孤,谓君也。二三臣,谓烛之武及子家自谓。绛,晋都邑。相及于绛,谓朝晋不绝也。 ○结上归生佐夷,烛之武往朝夷二事。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郑虽小国,其事晋无以过之矣。 ○又总结一笔,遒紧。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逞,快也。 ○只一句点题。敝邑有亡,无以加焉。郑国唯有灭亡而已,不能复加其事晋之礼也。 ○八字激切而沉痛。下乃引古人成语,曲曲转出,不能复事晋意。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馀几?’上声, ○既畏首,又畏尾,则身之不畏者,有几何哉。又曰:‘鹿死不择音。’同荫。 ○鹿将死,不暇择庇荫之所。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德,恩恤也。言以人视我,我还是人。以鹿视我,我便是鹿。 ○奇思创解。挺。而走险,急何能择?铤,疾走貌。鹿知死而走险,何暇择荫。国知危而事大,何暇择邻。皆由急则生变也。命之罔极,亦知亡矣。晋命过苛,无有穷极。事之亦亡,叛之亦亡,郑已知之矣。 ○“亡”字呼应。将悉敝赋,以待于鯈,酬。唯执事命之。赋,兵也。鯈,晋郑之境。言将尽起郑兵,以待于鯈地,唯听晋执事之命令也。 ○收紧敌晋意。文公二年,朝于齐。四年,为去声。齐侵蔡,亦获成于楚。郑文公二年,朝于齐桓公。后复从齐侵蔡,蔡属楚而郑为齐侵之。宜获罪于楚,而反获成。 ○晋责郑贰于楚,忽反写楚之宽大以讽晋。奇妙。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其罪也?郑居晋楚之间,而从于大国之强令,未可执以为罪。言贰楚出于不得已也。 ○开胸放喉,索性承认,妙妙。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晋若弗图恤郑国,则唯晋所命,不敢逃避也。 ○结语,多少激烈愤懑!

  晋巩拱。晋大夫。行成于郑,赵穿,晋卿。公婿池晋侯女婿。为质至。焉。晋见郑之词强,故使巩朔行成。而赵穿,公婿池为质于郑以示信。此以见晋之失政,而霸业之衰也。

前幅寫事晉唯謹,逐年逐月算之,猶爲兢兢畏大國之言。後幅寫到晉之不知恤小,鄭亦不能復耐,竟說出貳楚亦勢之不得不然。晉必欲見罪,我亦顧忌不得許多。一團憤懣之氣,令人難犯,所以晉人竟爲之屈。

王孙满对楚子

[编辑]

宣公三年 左传

主页面:王孙满对楚子

  楚子庄王。伐陆浑之戎,陆浑之戎,秦、晋所迁于伊川者。遂至于雒。同“洛”。去声。兵于周疆。雒,水名。周所都也。观,示兵威以胁周也。 ○一“遂”字,便见楚庄无礼。定王使王孙满周大夫。去声。楚子。楚强周弱,定王无如之何,故使大夫劳之。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禹之九鼎,三代相传,犹后世传国玺也。楚庄问大小轻重,有图周天下意。对曰:“在德不在鼎。有天下者,在有德不在有鼎。 ○一语喝破。昔夏之方有德也,紧承“德”字。远方图物,远方图画山川、物怪献之。贡金九牧,九州牧守,皆贡其金。铸鼎象物,以九州之金,铸为九鼎,而著图物之形于其上。百物而为之备,百样物怪,各为备御之具。使民知神奸。使民尽知鬼神奸邪形状。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若,顺也。民知神、奸,故不逢不顺。鸱。妹。罔两,莫能逢之。螭,山神。魅,怪物。罔,两,水神。既为之备,故莫能逢人为害。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民无灾害,则上下和以受天之祜。 ○已上言有德方有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伏下三十,七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已上言无德则鼎迁。德之休明,虽小,重也。鼎非加大,而不可迁移,若增重然。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鼎非加小,而汤武迁之,若遂轻然。○总括四语,正缴在德不在鼎意。“大”“小”“轻”“重”四字,错落有致。天祚明德,有所底止。言有尽头处。 ○二句起下,方入本意。成王定鼎于郏夹。鄏,辱, ○郏鄏,东周王城,今河南也。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此天有所底止之定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未满卜数。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结语冷隽。

提出「德」字,已足以破癡人之夢。揭出「天」字,尤足以寒奸雄之膽。

齐国佐不辱命

[编辑]

成公二年 左传

主页面:齐国佐不辱命

  晋师从齐师,齐师败走,晋师追之。入自丘舆,击马陉。刑, ○丘舆,马陉,皆齐邑。齐侯使宾媚人宾姓,媚人族,即国佐也。赂以纪甗、演。玉磬与地。甗,玉甑也。玉甑,玉磬,皆灭纪所得者。地,鲁卫之侵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言晋人不许,则听其所为。欲战则更战也。客,指晋人。 ○此句并顷公语意夹入,妙。伏下“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一段。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晋人果不许。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至。而使齐之封内尽津上声。东其亩。”萧,国名。同叔,萧君字,其女嫁于齐,即顷公之母。晋人欲质其母,而不便直言,故称萧同叔子。言必以萧同叔子为质于晋,而使齐国境内田亩皆从东西而行,则我师舍去矣。 ○重上句,下句带说,故用“而”字转下。盖前此晋却克与臧孙许同时而聘于齐,顷公之母踊于棓而窥客,则客或跛、或眇。于是使跛者迓跛者,使眇者迓眇者。夫妇人窥客,已是失礼,矧侮客以取快乎?出尔反尔,无足怪也。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只“非他”二字,多少郑重。妙。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若以齐、晋比并言之,则齐之母,犹晋之母。其为国君之母,则一也。 ○陪一句,更凛然。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其若先王孝治天下之命何。 ○上不便。且是以不孝令也。且欲令人皆蹈不孝之行。 ○下不便。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大雅·既罪》篇。言孝子爱亲之心,无有穷匮,又以孝道长赐汝之族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晋既以不孝号令诸侯,是非以孝德赐及同类矣。 ○已上破“为质”句。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疆者,为之大界也。理者,定其沟涂也。物,相也。相土之宜,而分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小雅·南山》篇。或东西其亩,或南北其亩。皆相土宜,而布其利也。言东南则西北在其中。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井田之制,沟洫纵横,兵车难过。今欲尽东其亩,则晋之伐齐,循垄东行,其势甚易,是唯晋兵车是利,而不顾地势东西南北所宜,非先王疆理土宜之命矣。 ○已上破“东亩”句。 ○两“其无乃非”句应。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上分两层辨驳。此总括数语。下复畅言之。四王之王去声。也,树德而济同欲焉;四王,禹,汤,文,武也。皆树立德教,而济人心之所同欲。 ○树德,照上“德类”。济同欲,照上土宜布利。五伯如字。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伯,长也。夏昆吾,商大彭,豕韦,周齐桓,晋文,皆勤劳而怀抚诸侯。以服事树德济同欲之王命。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指质母,东亩而言。《诗》曰:‘敷政优优,百禄是遒。’诗,商颂,长发篇。优优,宽和也。遒,聚也。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晋质母,东亩二令,实不宽和,而先自弃其福禄,又何能为诸侯之害乎。 ○晋人所命,本欲害齐,而国佐却以为何害。妙绝。 ○已上言晋实有阙,不得为盟主,以足上二段之意。不然,若终不见许。寡君之命使去声。臣,则有辞矣。寡君之命我使臣,已有辞说,意如下文所云。 ○上分责二段,又总责一段。此忽如饥鹰,撇然一转。曰:下皆齐侯命辞。‘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忝。敝赋,以犒从去声。者。腆,厚也。赋,兵也。言齐有不厚颓敝之兵,以犒晋师。 ○战而曰犒,婉辞。畏君之震,师徒挠败。畏君师之震动,以故齐兵挠曲而致败衄。吾子惠徼骄。齐国之福,言我以吾子之惠,而得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去声。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敝器,谓甗磬也。子又不许。应上晋人不可。请收合馀烬,荩。佩。城借一。烬,火馀木也。以喻齐战败之馀意,言欲以已败之兵,背齐城而更借一战。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言齐幸而得胜,亦当唯晋是从,况其不幸而又战败,敢不唯晋命之是听乎?曰“从” 曰“听”,即听从质母、东亩之命。 ○已上言齐既以赂求不免,势必决战,胜与不胜,虽未可知。总在既战后再听从晋命也。极痛快语,而却出以婉顺。

先駁晉人質母、東畝二語,屢稱王命以折之,如山壓卵,已令氣沮;後總結之,又再翻起。將寡君之命,從使臣口中婉轉發揮。旣不欲唐突,復不肯乞哀。卽無魯、衛之請,晉能悍然不應乎?

楚归晋知罃

[编辑]

成公三年 左传

主页面:楚归晋知罃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去声。罃。英, ○宣公十二年,晋楚战于邲,楚囚知罃。知庄子射楚连尹襄老,载其尸,射公子谷臣,囚之,以二者还。庄子,知罃父也。至是晋归二者于楚,以赎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荀首,即知庄子,是时为晋中军佐,楚人畏其权要,故许归其子。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指久留于楚言。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升。其任,以为俘孚。馘。国, ○俘䤋,军所虏获者。系其人曰俘,截左耳曰䤋。执事不以衅欣去声。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以血涂鼓曰衅鼓,言楚不杀我而以其血涂鼓。即,就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作自责语,撇开怨字,妙。王曰:“然则德我乎。指许归于晋言。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晋楚皆为社稷之谋,而欲纾缓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各惩戒前日战争之忿,以相赦宥。两释累囚,以成其好。去声,○累,系也。晋释谷臣之囚,楚释知罃之囚,以成其和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去声。及,其谁敢德。作与己不相干语,撇开德字。妙。王曰:“子归,何以报我。问得有意。对曰:“臣不任平声。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言我未尝有怨于君,君亦未尝有德于我,有怨则报怨,有德则报德,我无怨而君无德,故不知所报也。 ○臣怨君德,分贴得好。不知二字,更妙。王曰:“虽然,必告不穀。不穀,诸侯谦称。言虽是如此,必告我以相报之事。 ○共王一团兴致,被知罃说得雪淡,无可奈何,又作此问。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身虽死,而楚君之私恩,不朽腐也。 ○客意,一层。若从君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称于异国曰外臣。首,荀首也。宗,荀氏之宗也。 ○客意,二层。 ○此虽二客意,然显见晋之国法森然,家法森然。若不获命,若君不许戮。 ○转入正意。而使嗣宗职,使继祖宗之职。次及于事,以次及于军旅之事。而帅率。偏师以修封疆,其父为上军佐,故曰帅偏师。修,治也。虽遇执事,其弗敢违。虽遇楚之将帅,亦不敢违避。 ○一敢字,应上二敢字。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忠晋即以报楚。妙。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收煞得好。

玩篇首于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二語,便見楚有不得不許之意。德我報我,全是捉官路,當私情也。楚王句句逼入,知罃句句撇開。末一段所對非所問,尤匪夷所思。

吕相绝秦

[编辑]

成公十三年 左传

主页面:吕相绝秦

  晋侯厉公。使吕相去声, ○魏锜之子。绝秦。成十一年,秦晋盟于令狐,秦桓公归而叛盟,故厉公使吕相数其罪而绝之。曰:下皆吕相口宣君命。

  “昔逮我晋。献公及秦。穆公相好,去声。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同婚。姻。从秦晋相好说起。天祸晋国,骊姬之难。文公重耳。如齐,惠公夷吾。如秦。重耳奔狄及齐,齐桓公妻之。夷吾奔梁,赂秦以求纳。无禄,献公即世。晋无福禄,而献公卒。穆公不忘旧德,应“相好”。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僖十年,穆公纳夷吾于晋,为惠公。 ○说秦德轻。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僖十五年,秦伐晋,战于韩原,获惠公。 ○说秦为德不终。是秦第一罪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惠公卒,怀公立,穆公纳重耳于晋为文公。是穆成安晋之功也。 ○作一顿,说秦德轻。

  “文公躬擐患。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印。而朝诸秦,擐,贯也。胤,嗣也。文公备历艰难,以率东方之诸侯,皆四代帝王之嗣,而西向朝秦。 ○二十九字作一句读。则亦既报旧德矣。应“旧德”,又作一顿。说晋有报,即宕下以叙晋德。郑人怒君之疆埸,亦。我文公帅率。诸侯及秦围郑。怒,犹犯也。 ○诬秦。僖三十年,郑贰于楚,文公与秦围之。郑未尝犯秦,亦无诸侯之师。 ○说晋德重。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郑使烛之武见秦穆公,穆公背晋而私与郑盟。不敢斥言,故托言秦大夫。 ○是言秦第二罪案。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皆欲致死命以讨秦。 ○诬秦。无诸侯致命之事。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旋。无害,不敢怨秦背己,反保全其师。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又作一顿,说晋大有德于秦,能自占地步。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以文公死为无知而轻蔑之。寡我襄公,以襄公新立为寡弱,而陵忽之。迭我殽地,迭,侵突也。穆公从杞子之谋,潜师以袭郑,道过晋之殽地。干。绝我好,奸犯断绝,不复与我和好。伐我保城,诬秦。袭郑时,无伐晋保城之事。殄灭我费如字。滑,还入声, ○滑,姬姓国,都于费。秦袭郑无功,乃灭滑还。散离我兄弟,滑与晋为同姓兄弟。挠乱我同盟,滑郑皆从晋,是为晋同盟之国。倾覆福。我国家。秦伐滑图郑,是欲倾危覆灭晋之国家。 ○叠写九个“我”字。 ○是秦第三罪案。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未忘穆公纳文公之勋。 ○折一笔。而惧社稷之陨,实恐晋为秦灭。是以有殽之师。僖三十三年,晋败秦于殽。 ○我“是以有”一,言殽师出于万不得已也。犹愿赦罪于穆公,晋虽有殽师之失,犹愿求解于秦。 ○“犹愿”二字,紧接无痕,妙。穆公弗听,不肯释憾。而即楚谋我。文十四年,楚斗克囚于秦。至是秦使归楚,求成以谋晋。天诱其衷,成王陨命,幸天默诱人心,而商臣弑楚成王。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楚有篡弑之祸,穆公是以不能快意于晋。设使成王未陨,而即楚谋我之志成矣。 ○是秦第四罪案。 ○自献公即世,至此作一截,是历数秦穆公之罪。

  “穆秦。晋。即世,康秦。晋。即位。康公,晋之外甥。我之自出,又欲阙掘。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阙,犹掘也。翦,截断也。帅我蟊贼,谋。以来荡摇我边疆,蟊贼,皆食禾虫,以喻公子雍。谓秦纳雍以荡摇晋之边鄙。 ○诬秦。雍之来,晋实召之。 ○叠写四个“我”字。 ○是秦第五罪案。我是以有令平声。狐之役。文七年,晋败秦于令狐。 ○我是以有二,言令狐之役,出于万不得已也。康犹不悛,铨, ○悛,改也。入我河曲,河曲,晋地。事在文十二年。伐我涑速。川,涑川,水名。俘我王官,俘,虏也。王官,地名。 ○伐涑川,俘王官,经传无见。翦我羁马,羁马,地名,其时秦取其地。 ○叠写四个“我”字。 ○是秦第六罪案。我是以有河曲之战。晋与秦战于河曲,秦兵夜遁。 ○“我是以有”三,言河曲之战,出于万不得已也。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晋在秦东,故曰东道。康公绝晋之好,故不东通于晋。 ○此段独拖一句,妙。 ○自穆襄即世至此,作一截,是历数秦康之罪。

  “及君之嗣也,君,指秦桓公。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景公望秦抚恤晋国。 ○此处独作一波,妙。君亦不惠称去声。盟,桓公不肯惠然称晋望而共盟。利吾有狄难,去声, ○谓宣十五年,晋灭赤狄潞氏时。入我河县,焚我箕郜,告, ○河县,箕郜,晋二邑名。入河县,焚箕郜,经传无见。删。夷我农功,芟,刈也。夷,伤也。损害我禾稼,如去草然。虔刘我边陲,垂, ○虔刘,皆杀也。杀戮我边境之人民。 ○叠写四个“我”字。 ○是秦第七罪案。我是以有辅氏之聚。晋聚众于辅氏以拒秦。 ○我是以有四。言辅氏之聚,出于万不得已也。 ○“之师”,“之役”,“之战”,“之聚”,句法变幻。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骄。福于先君献穆,桓公亦悔二国结祸之长,而欲我求福于晋献,秦穆。使伯车秦桓公子。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汝。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我与晋同结所好,共弃前恶,再修旧日之德,以追念前人献,穆之功勋。’ ○此段回应篇首献,穆相好。关锁甚紧。言誓未就,约誓之言,未及成就。景公即世,我寡君厉公。是以有令狐之会。成十一年,晋厉公与秦桓公盟于令狐。 ○入题。又与上四我是以有句相呼应。君又不祥,背佩。弃盟誓。桓公又萌不善之心,归而背晋成。 ○此下方入当时正事。白狄及君同州,及,与也。白狄与秦,皆属雍州。君之仇雠,白狄与秦世为仇雠。而我之昏姻也。赤狄之女季隗,白狄伐而获之,纳诸文公。故云婚姻。 ○疏句无限烟波。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使。去声, ○深文。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狄虽口应秦命,心实憎其无信,而以秦之二心来告晋。 ○一“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恶秦反复不常。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下述秦桓盟楚之词。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穆,康,共。楚三王,成,穆,庄。曰:“余虽与晋出入,我虽与晋往来。余唯利是视。”’我唯利之是从,不诚心与晋也。 ○二十四字,一气说下。不穀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一。”不穀,楚共王告晋自称。言我恶秦之无成德,是用宣布其言,以惩戒用心不一之人。 ○二“告我”。 ○两引“告我”,俱是实证。是秦反复真正罪案。 ○自及君之嗣,至此作一截,是历数秦桓之罪。为绝秦正旨。诸侯备闻此言,狄与楚告晋之言,诸侯无不闻之。 ○牵引诸侯妙,使秦无所逃罪。斯是用痛心疾首,昵银入声。就寡人。诸侯由是恶秦之甚,皆来亲近于晋。 ○一路备说秦恶,归到此句。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我今帅诸侯以来听命于秦,唯与秦结好是望耳。 ○终是求好,妙。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是客。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是主。 ○句句牵引诸侯,妙。

  “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或和或战,当图谋其有利于秦者而为之。

秦晉權詐相傾,本無專直。但此文飾辭駕罪,不肯一句放鬆,不使一字置辨,深文曲筆,變化縱橫,讀千遍不厭也。

驹支不屈于晋

[编辑]

襄公十四年 左传

主页面:驹支不屈于晋

  会于向。晋会诸侯于向,为吴谋楚。将执戎子驹支。戎,四岳之后,姜姓。驹支,戎子名。

  范宣子晋士匄。亲数上声。诸朝。执之何名?乃于未会前一日,数其罪而责之。朝,会向之朝位也。曰:“来!姜戎氏。先呼来,次呼姜戎氏!便是相陵口角。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汝也。吾离,戎祖名,昔为秦穆公迫而逐之。瓜州,今炖煌地。乃祖吾离被披。闪平声。盖,合。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苫盖,白茅也。无衣,故被苫盖,无居,故蒙荆棘。先君,谓惠公。 ○极写其流离困苦之状,以出戎丑。我先君惠公有不腆忝。之田,与女汝。剖分而食之。腆,厚也。中分为剖。 ○写加恩于戎,非复寻常,宜后世报答不已。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诸侯事晋,不比昔日。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职,主也。戎与晋同壤,尽知晋政阙失。是言语漏泄于诸侯,由汝戎实主之。不然,今日诸侯之事晋,何遂不如昔日乎? ○悬空坐他罪名。乞。朝之事,诘朝,明日也。事,谓会事。尔无与去声。焉。与,将执女。”写得声色俱厉,令人难受。

  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秦恃强而欲得土地,所以逐我。 ○此辨戎祖被逐,则秦人实恶,非戎之丑。惠公蠲涓。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异。胄也,毋是翦弃。蠲,明也。四岳,尧时方伯。裔胄,后嗣也。翦弃,灭绝也。 ○此辨惠公加德于戎,乃因戎本圣裔,礼应存恤,不为特惠。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豪。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赐我之田,荒秽僻野,非人所止。我力为驱除而处之,以臣事晋之先君。不内侵,亦不外叛,至于今日,不敢携贰。 ○此辨晋剖分之田,至为敝恶,戎自开垦,非受实惠。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恕。焉,舍,留也。僖三十年,秦晋围郑,郑使烛之武见秦君,秦私与郑盟,而留杞子等戍郑而还。于是乎有殽之师。僖三十三年,晋败秦师于殽。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当殽之战,晋遏秦兵于上,戎当秦兵于下。秦师无只轮返,我诸戎效力攻秦,实使之然。○此辨戎大有功于晋,亦足云报。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鸡上声。之,与晋踣同“仆”。之,譬如逐鹿,晋执其角以御上,戎戾其足以亢下,是戎与晋同毙此鹿也。 ○一喻入情。戎何以不免?戎有功如此,何故尚不免于罪乎? ○问得妙。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殽志也,岂敢离逷。剔, ○自败秦以来,晋凡百征讨之役,戎皆相继以从执政之使令。犹从战于殽,无变志也。岂敢有离贰逷远之心? ○此辨戎之报晋,不止殽师一役,至于百役,不可胜数。以足上“至于今不贰”意。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今晋之将帅,或自有阙失,以携贰诸侯之心,而乃罪及我诸戎。 ○此辨诸侯事晋不如昔者,乃晋实有阙,与我诸戎无干。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恶,指漏泄言语以害晋。 ○此辨“言语泄漏”,职汝之由。言戎与华不相习,非但不敢为恶,亦不能为恶。不与于会,亦无瞢孟。焉。”瞢,闷也。我不与会,亦无所闷。 ○此辨“诘朝之事,尔无与焉。”言我亦不愿与会也。说得雪淡,妙。赋《青蝇》而退。《青蝇》,《诗·小雅》篇名。赋是诗者,取“恺悌君子,无信谗言”之意。盖讥宣子信谗言也。退,去,不与会也。

  宣子辞焉,使即事于会,辞,谢也。宣子自知失责,故谢戎子,而使就诸侯之会。成恺悌也。欲成恺悌君子之名。 ○结出宣子心内事,妙。

宣子責駒支之言,怒氣相陵,驟不可犯。駒支逐句辨駁,辭婉理直。宣子一團興致,爲之索然。真詞令能品。

祁奚请免叔向

[编辑]

襄公二十一年 左传

主页面:祁奚请免叔向

  栾盈晋大夫。出奔楚。范宣子逐之,故出奔。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虎,盈党。叔向,虎之兄。

人谓叔向曰:“子离同罹。于罪。其为不知智。乎?讥叔向无保身之哲。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虽被囚,犹胜于死亡。《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诗》言君子优游于乱世,聊以卒吾之年岁。《注疏》以为《小雅·采菽》之诗。按《采菽》无聊以卒岁之文,恐是逸诗。知也。”此乃所以为知也。 ○叔向已算到可以不死。不知者,焉能有此定见?

  乐王鲋附, ○晋大夫。见叔向曰:“吾为子请。”为子请于君而免之。叔向弗应,出不拜。大是骇人。其人皆咎叔向。自然见咎。叔向曰:“必祁大夫。”谓祁奚也。能免我者,必由此人。胸中泾渭,介然分明,是为真智。室老家臣之长。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常人只是常见。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惟阿意顺君,何能行此救人之事。 ○提过乐王鲋一边。祁大夫外举不弃仇,举其仇,解狐。内举不失亲,举其子,祁午。其独遗我乎?”其独遗我一人而不救乎。《诗》曰:“有觉德行,去声。四国顺之。诗,大雅,抑之篇,言有正直之德行,则天下顺之。夫子,觉者也。祁大夫,觉然正直者也。 ○收句冷隽。

  晋侯平公。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问其果与弟虎有谋否。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言叔向笃于亲亲,其殆与弟有谋焉。 ○谮语,故作猜疑,妙。

  于是祁奚老矣,告老致仕。闻之,闻叔向被囚。乘驲日。而见宣子,驲,传车也。乘驲,恐不及也。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诗·周颂·烈文》篇,言文武有惠训之德,及于百姓,无有疆域,故周之子孙,皆保赖之。书曰:“圣有谟勋,明征定保。《书·夏书·胤征》篇。言圣哲之有谟谋功勋者,当明证其谟勋而定安之。夫谋而鲜上声。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谋少过失,圣有谟勋也。惠训不倦,惠我无疆也。社稷之固也。此社稷所赖以安固也。 ○“社稷”二字,是立言之旨。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假使其十世之后,子孙有罪,犹当宽宥之,以劝有能之人。今壹以弟故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之所倚赖,不亦惑之甚乎?○此言叔向之能,尚可庇子孙之有罪,岂可及身见杀?鲧殛而禹兴,不以父罪废其子。伊尹放大甲而相去声。之,卒无怨色。不以一怨妨大德。管蔡为戮,周公右王。兄弟罪不相及。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此言不当以弟虎罪及叔向。 ○两提弃社稷,叔向之身,何等关系。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子若力行善事,谁敢不勉于为善。何必多杀,然后人不敢为恶乎? ○归到宣子身上,亦复善于劝解。宣子说,悦。与之乘,去声, ○与祁奚共载。以言诸公而免之。不见叔向而归。祁奚不见叔向而归,以见为社稷,非私叔向也。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叔向亦不告免于祁奚,而即往朝君。以明祁奚之非为己也。 ○两不相见,径地俱高。

樂王鮒見叔向,而自請免之。祁奚免叔向,而竟不見之。君子小人,相去霄壤。「不應」、「不拜」,所以絕小人。「不告免」,所以待君子。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编辑]

襄公二十四年 左传

  范宣子晋士匄。为政,将中军。执国政。诸侯之币重。诸侯朝贡于晋者,其币增重。币,礼仪也。郑人病之。病,患也。

  二月,郑伯简公。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寓,寄也。子西相郑伯如晋,故子产寄书与子西,以劝告宣子。曰:“子为晋国,为晋执政。 ○只此四字,落笔便妙。四邻诸侯,牵引四邻,妙。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不闻有善德,但闻增重诸侯之币。 ○先提“令德”,引起“令名”。子产名。也惑之。侨闻君子长掌。国家者,非无贿毁。之患,而无令名之难。贿,财也。令名,善誉也。 ○贿字,从重币推出。“令名”,从“令德”推出。 ○二句,是一篇主意。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敛诸国之财,而积聚于晋之公室,则诸侯离心于晋。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若汝自利赖其财,而私入于己,则晋人离心于汝。诸侯贰则晋国坏,晋不能保国。晋国贰则子之家坏,汝不能保家。何没没也。何其沉溺而不反也。将焉用贿。贿之为祸如此,将安用之。 ○此段申非无贿之患句。夫令名,德之舆也。有德者,必以令名为舆,始能远及。德,国家之基也。有国者,必以令德为基,始能自立。有基无坏,有德以为基,故国家不坏。 ○一“坏”字,应上两“坏”字。无亦是务乎。无亦以是令名为先务乎! ○从名转德,从德转国家,从国家转无坏,笔笔转,笔笔应。有德则乐,洛。乐则能久。务令名在有德,有德则乐与人同,而能久居其位。《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小雅》之诗。言君子有德可乐,则能立国之基,使之长久。有令德之谓也夫! ○引《诗》证德为国家之基。‘上帝临女,汝。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大雅》之诗。言上帝鉴临武王之德,则下民无敢有离贰之心。有令名之谓也夫!○引诗证名为德之舆。一“贰”字,应上四“贰”字。 ○此段申“无令名之难”句。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以恕存心,而自明其德,则自然有令名以为之舆。而载是德以行于世,所以远者闻风而至,近者赖德而安,为国家之基也。 ○又合德与名,双收一笔,遒紧。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毋宁,宁也。宁可使人议论吾子,以为子实能生养我民。而可谓子取民以自养乎。 ○以贿与令名二者,比并言之,语绝波峭,又叠用三“子”字,尤有态。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焚,毙也。象因有齿以杀身,以齿之有贿故耳。 ○指“贿”字作结,仍收到重币上。见有贿非但国坏家坏,而且身亦坏也。是危语,亦是冷语。

  宣子说,悦。乃轻币。

劈起將令德令名與重幣對較,持論正大。其寫德名處,作讚歎語。寫重幣處,作危激語。迴環往復,剴切詳明。宜乎宣子之傾心而受諫也。

晏子不死君难

[编辑]

襄公二十五年 左传

主页面:晏子不死君难

  崔武子崔杼。见棠姜而美之,遂取同“娶”。之。棠姜,齐棠公之妻也。棠公死,崔杼往吊,见而美之,遂娶之。庄公通焉。齐庄公与之私通。崔子弑之。死于淫乱。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庄公死于崔杼之家。其门未启,故晏子立于其门外。其人晏子左右。曰:“死乎?为君死难。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君不独我之君,我何为独死。曰:“行乎。弃国而奔。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君死非我之罪,我何为逃亡。曰:“归乎?”既不死难,又不出奔,则当归家。何必立于此地。曰:“君死,安归?臣以君为天,君死将安归? ○死亡既不必,归又不可,于此可觇贤者立身。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去声。其口实,社稷是养。陵,居其上也。口实,禄也。养,奉也。君不徒居民上,臣不徒求禄,皆为社稷。 ○“社稷”与“己”字对看。是立言之旨。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银入声。谁敢任平声。之?己,指淫乱之事。私昵,嬖幸之臣,同君为恶者。“敢”字妙。言虽欲死亡,限于义也。 ○从社稷立论,案断如山,不可移易。且人有君而弑之,人,指崔子。人有君,便见非社稷主也,妙。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收上死,亡,归,三段。门启而入,崔子启门,而晏子入。枕尸股而哭。以公尸枕己股而哭之。兴,既哭而兴。三踊勇。而出。踊,跳也。哀痛之至,故三踊乃出。 ○写晏子尽礼。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舍。之得民。”甚狡。

起手死亡歸,三層疊下,無數烟波,只欲逼出社稷兩字也。注眼看著社稷兩字,君臣死生之際,乃有定案。

季札观周乐

[编辑]

襄公二十九年 左传

主页面:季札观周乐

  吴公子札来聘。札,吴寿梦之子,季札也。吴子夷昧新立,使来聘鲁。请观于周乐。成王赐鲁以天子之乐,故周乐尽在鲁。 ○“请观”二字伏案。使工使我乐工也。 ○二字直贯到底。去声。之歌《周南》、《召邵。南》,为之,为季札也。以下段段著“为之”,见当时重季札。曰:“美哉!美其声也。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文王之化,基于二《南》,犹有商纣之虐政,其化未洽于天下。然民赖其德,虽劳于王室,而亦不怨。 ○一句一折。为之歌《邶》、佩。《鄘》、容。《卫》,三国,乃管,蔡,武庚三监之地,康叔封卫,兼而有之。今三国之诗,皆卫诗也,而必别而三之者,岂非以疆土不同,故音调亦从而异欤?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渊,深也。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卫遭宣公淫乱,懿公灭亡,赖有先世之德,虽忧思之深,而不至于穷困。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康叔,卫始封之君。武公,其九世孙。言吾闻二公德化入人之深如是。是得非《卫国风》之诗乎? ○穆然神遇。为之歌王。王,周平王也。平王东迁,王室下同于列国,故其诗不得入《雅》,而《黍离》降为《国风》。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思文武而不畏播迁,其东迁以后之诗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美有治政,而讥其烦琐。民既不支,国何能久?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央。乎,大风也哉!泱泱,弘大之声。大风,大国之风也。 ○变调。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太公为东海之表式,国祚不可限量。

  为之歌《豳》按今《豳风》列于《国风》之终,与此次序不同者,盖此时未经夫子删定故也。曰:“美哉,荡乎!乐洛。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荡,广大之貌。周公遭流言之变,东征三年,为成王陈后稷先公乐于农事而不敢荒淫,以成王业,故曰周公之东。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秦起自西戎,至秦仲始有车马礼乐,去戎狄而有诸夏之声。 ○变调。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夏有大义,西戎而有夏声,则大之至。秦襄公佐平王东迁,尽有西周之地,故云“周之旧”。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凡。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沨沨,中庸之声。高大而又婉顺,险阻而又易行,所以为中庸也。惜其无德以辅之尔。 ○变调。为之歌《唐》,此晋诗也,而谓之唐者,唐本叔虞始封之地也。曰:“思深哉,叹其忧深思远。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晋本唐尧故地,故其遗俗犹存。不然,何忧之远也。何其忧深思远,情发乎声。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非承继陶唐盛德之后,安能如此? ○一句一折。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淫声放荡,无复畏忌,故曰无主。其灭亡将不久。 ○全是贬词。自《郐》贵。以下无讥焉。《郐》,曹之诗。不复议论。微之也。

  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思文武之德,而无反叛之心。怨而不言,怨商纣之政,而能忍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其周德未盛之时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犹有殷先王之遗民,故周未能盛大。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广,大也。熙熙,和乐声。 ○变调。曲而有直体,其声委曲,而有正直之体。其文王之德乎!”得非文王之盛德乎。

  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独赞其“至”,与赞他歌不同。直而不倨,直而不失于倨傲。曲而不屈,曲而不失于屈挠。迩而不逼,近而不至于逼害。远而不携,远而不至于携贰。迁而不淫,迁动而不至于淫荡。复而不厌,反复而不为人厌弃。哀而不愁,虽遇凶灾,不至忧愁。乐而不荒,虽当逸乐,不至荒淫。用而不匮,用之不已,不至穷匮。广而不宣,志虽广大,不自宣扬。施而不费,虽好施与,无所费损。取而不贪,或有所取,不至贪求。处而不底,旨, ○虽复止处,而不底滞。行而不流,虽常运行,而不流放。 ○总赞其德之无偏胜。一气连用十四句,何等笔力。五声和,五声,宫、商、角、征、羽。八风平,八风,八方之气。节有度,八音克谐。守有序,无相夺伦。 ○再衬四句,更有力。盛德之所同也!周,鲁,商三颂,盛德皆同。 ○以上是歌,以下是舞。上俱以“为之”二字引起,下俱以“见”字引起。上皆是反复想像,下语多著实,盖闻虚而见实也。

  见舞《象箾》、宵。《南籥》者。箾、籥,皆舞者所执。象箾,武舞也。南籥,文舞也。皆文王之乐。曰:“美哉!美其容也。犹有憾。文王恨不及已致太平。见舞《大武》者。大武,武王之乐。曰:“美哉,周之盛也,武王兴周之盛。其若此乎。四字,形容不出,是赞词,亦是微词。见舞《韶濩》获。者,韶濩,汤乐。曰:“圣人之弘也,汤德宽弘。而犹有惭德。犹有可惭之德,谓始以征伐而得天下。圣人之难也。以见圣人处世变之难。 ○一句一折。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勤能治水,而不自矜其德。非禹其谁能修之?非禹之圣,谁能修举其功。见舞《韶箾》同萧。者,《书》曰:“《萧韶》九成,盖舜乐之总名。曰:“德至矣哉,大矣,赞其“至”,复赞其“大”,与赞他舞不同。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所以为大。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所以为至。观止矣!应“观”字。 ○三字,收住全篇。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应“请”字。

季札賢公子,其神智器識,乃是春秋第一流人物,故聞歌見舞,便能盡察其所以然。讀之者,細玩其逐層摹寫,逐節推敲,必有得于聲容之外者。如此奇文,非左氏其孰能傳之。

子产坏晋馆垣

[编辑]

襄公三十一年 左传

主页面:子产坏晋馆垣

  子产相去声。郑伯简公。以如晋。晋侯平公。以我丧故,以鲁襄公丧故。未之见也。见则有宴好,虽以吉凶不并行为辞,实轻郑也。子产使尽坏怪。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尽毁馆舍之垣墙,而纳己之车马。 ○骇人,盖见得透,故行得出。士文伯名匄,字伯瑕。让之责子产。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晋国不能修举政刑,致使盗贼之多。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诸侯卿大夫,辱来见晋君者,无如之何。 ○十二字句。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翰。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去声, ○闬闳,馆门也。高其门,厚其墙,则馆舍完固,而客使可无寇盗之忧。 ○已上叙设垣之由,以见晋待客一段盛意。今吾子坏之,虽从去声。者能戒,其若异客何。虽汝从者自能防寇,他国宾客来,将若之何。 ○一诘,意甚婉。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缉。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同供。命。晋为诸侯盟主,而缮治完固,以覆盖墙垣,所以待诸侯之宾客。若来者皆毁之,将何以供给宾客之命乎? ○再诘,词甚严。寡君使匄盖。请命。请问毁墙之命。 ○明是问罪声口。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褊,狭也。介,间也。诛,责也。大国责求无常时,我尽求敝邑之财赋,以随时而朝会。 ○此责晋重币,以叙郑来晋之由。逢执事之不闲,闲。而未得见。现。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适遇晋君以鲁丧无暇,遂不得见。又不获闻召见之命,未知得见的在何时。 ○此责晋慢客。不敢输币,亦不敢暴仆。露。既不敢以币帛输纳于库,又不敢以币帛暴露于外。 ○此言郑左难右难,下复双承畅言之。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输之。则币帛乃晋府库之物。非见君而进陈之,则不敢专辄以物输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若暴露之,又恐晴雨不常,致使币帛朽蠹,适以增重郑国之罪。 ○左难右难如此。 ○“输币”、“暴露”,虽并提,然侧重暴露一边,已说尽坏垣之故。子产名。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只因“敝邑为盟主”句,提出晋文公来压到他。下乃历叙文公之敬客,以反击今日之慢客,妙。宫室卑庳,陛。无观贯。台榭,谢, ○庳,小也。阙门曰观。筑土曰台。有屋曰榭。 ○文公自处俭约如此。以崇大诸侯之馆。待客又极其隆也。 ○总一句,下乃细列之。馆如公寝,馆如晋君之寝室。 ○一。库厩缮修,馆中藏币之库,养马之廏,皆缮治修葺。 ○二。司空以时平易异。道路,司空,掌邦土。易,治也。 ○三。乌。人以时塓觅。馆宫室。圬人,泥匠也。塓,涂也。 ○四。 ○诸侯未至之先如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甸人设照庭大烛。 ○五。仆人巡宫,至夜巡警于宫中。 ○六。车马有所,车马皆有地以安处。 ○七。宾从去声。有代,宾之仆从,有人代役。 ○八。巾车脂辖,巾车,主车官。以脂膏涂客人之车辖。辖,车轴头铁。 ○九。隶人牧圉,语。各瞻其事,徒隶之人,与夫牛之牧,马之圉,各瞻视其所当供客之事。 ○十。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官属各陈其待客之物。 ○十一。 ○诸侯既至之后,又如此。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不久留宾,宾得速去,则事不废。国有忧乐,与宾同之,事有废阙,为宾察之,宾有不知,则训教之;宾有不足,则体恤之。○上十一句,是馆中事。此六句,是文公心上事。宾至如归,无宁菑同“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总承上文言文公待诸侯如此,以故宾至晋国,不异归家,宁复有菑患乎。纵有寇盗,无所畏惧,虽有燥湿,不至朽蠹。 ○此文公之为盟主然也。今铜鞮低。之宫数里,铜鞮,晋离宫名。○与宫室卑庳二句相反。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诸侯馆舍,仅如徒隶之居,门庭狭小,车马难容。又有墙垣之限,不可越而过之。 ○与“崇大诸侯之馆”五句相反。并破“高其闬闳”二句。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夭厉,疾疫也。指挽车之人马言。 ○与甸设庭燎九句相反。并破无忧客使一句。宾见无时,命不可知。宾之进见,未有时日。召见之命,不得而知。 ○与公不留宾一段相反。又挽“逢执事之不闲”四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若不毁坏墙垣,是使我暴露其币帛,以致朽蠹,是增重其罪也。 ○挽“不敢输币”,又“不敢暴露”二句。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反诘之,妙。正对“寡君使匄请”命句。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晋、郑皆与鲁同姓,晋之忧,亦郑之忧也。 ○使晋无所借口。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若得见晋君而进币,郑当修筑墙垣而归,则拜晋君之赐。敢畏修垣之劳乎? ○结出修垣细事,明是鄙薄晋人。 ○已上句句与文公相反,且语语应前,妙。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信如子产所言。 ○只一字,写心服妙。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赢,受也。是吾罪也。注“信”字。使士文伯谢不敏焉。极写子产。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去声。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改筑馆舍,所谓诸侯赖之也。 ○收完正文。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如是夫”三字,沉吟叹赏,信服之至。子产有辞,诸侯赖之。不止郑是赖。若之何其释辞也?释,废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诗·大雅》。言辞辑睦,则民协同,辞悦怿,则民安定,诗人其知辞之有益矣。 ○以叔向赞不容口作结,妙。

晉爲盟主,而子產以蕞爾鄭朝晉,盡壞館垣,大是奇事。只是胸中早有成算,故說來句句針鋒相對,義正而不阿,詞強而不激。文伯不措一語,文子輸心帖服,叔向歎息不已,子產之有辭,洵非小補也。

子产论尹何为邑

[编辑]

襄公三十一年 左传

  子皮名罕虎,郑上卿。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去声。未知可否。”尹何年少,未知可使治邑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愿,谨厚也。叛,背也。言吾爱其谨厚,必不吾背。 ○平日可信。使夫扶。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两夫字,指尹何。言谨厚之人,使往治邑而学为政,当愈知治邑之道矣。 ○后日又可望。故虽年少,亦可使之为政。子产曰:“不可。总断一句。人之爱人,求利之也,必求有以利益之。今吾子爱人则以政。今汝爱尹何,则使之为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譬如未能执刀,而使之宰割,其自伤必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非以爱之,实以害之,谁敢求汝之见爱。 ○一喻,破吾爱之句。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催。崩,侨子产名。将厌压。焉,敢不尽言?郑国有汝,犹屋之有栋,榱,椽也,栋以架椽,设使汝误事而致败,譬如栋折而椽崩,则我亦处屋下,将为其所压,敢不尽情言之?○二喻。言如此用爱,不但伤尹何,侨亦且不免。“敢不尽言”句,锁上起下。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譬如汝有美锦,必不使不能裁者学裁之,惟恐伤锦。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身之所庇以安者,而使学为政者,往裁治焉,不恐伤身。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亦思官邑之为美锦,不较多乎。 ○三喻,破使夫往而学句。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二句是立言大旨。若果行此,必有所害。非自害,则害于治。譬如田猎,射御贯,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压。福。是惧,何暇思获?败绩,坏车也。言求免自害且不能,何暇求其无害于治。 ○四喻,破夫亦愈知治句。 ○一喻尹何,二喻自己,三喻子皮,四又喻尹何,随手出喻,绝无痕迹。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君子小人以识言。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此其小者近者。我知而慎之。美锦不使学制。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此其大者远者。我远而慢之。官邑欲使学制。微子之言,吾不知也。无子之言,吾终不自知其失,所以为无识之小人。 ○仍援前喻,更觉入情。 ○论尹何至此已毕。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他日,前日也。前日我尝有云,子治郑国,我治吾家,以庇身焉,其或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前日我犹自以为能治家,今而后知谋虑不足,虽吾家亦须听子而行。 ○此子皮自谓才不及子产,字字缠绵委婉。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人面无同者,其心亦然。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即面观心,则汝之心,未必尽如吾之心。岂敢使子之家事,皆从我所为乎。 ○此五喻也,通篇是喻,结处仍用喻,快笔灵思,出人意表。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但于我心有所不安,如使尹何为邑者,亦必尽言以告也。 ○仍缴正意。一笔作收。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以子产尽心于己,故以国政委之。子产是以能为郑国。结出子产治政之由。

「學而後入政,未聞以政學」二語,是通體結穴,前後總是發明此意。子產傾心吐露,子皮從善若流,相知之深,無過于此。全篇純以譬喻作態,故文勢宕逸不羣。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编辑]

昭公元年 左传

  楚公子围楚令尹。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段,郑大夫,子石也。围娶其女。 ○围将会诸侯之大夫于虢,以虢系郑地,故行此聘娶二事。伍举椒举也。为介。副使曰介。 ○补叙椒举者,伏后垂櫜之请也。将入馆,将入郑而馆。郑人恶之。以其徒众之多,恐怀诈以袭己也。使行人子羽与之言,子羽之言不载。乃馆于外。楚乃舍于城外。围不置对者,恃有逆女一著,可以逞也。 ○以上是聘时事,以下是娶时事,叙二事一略一详。盖以上一段,引起下一段也。

  既聘,将以众逆。去声, ○楚欲以兵众入郑逆妇。子产患之。亲迎何待以众,其怀诈可知。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去声。者,请𫮃然去声。听命。”请于城外,除地为𫮃,以行昏礼。 ○按昏礼,主人筵几于庙,婿执雁而入,以𫮃为请,非礼也。令尹使太宰伯州犂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贶,赐也。丰氏,子石女也。公孙段食邑于丰,故称丰氏。而,汝也。将使丰氏八字,是郑君谓围之词。 ○说郑命围郑重。围布几筵,告于庄共恭。之庙而来。庄王,围之祖。共王,围之父。 ○说围受命郑重。若野赐之,若于城外为𫮃,使我在野以受赐。是委君贶于草莽也。轻郑君之赐,而弃之草莽。 ○一“是”字。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逆女不得成礼,何颜复置身诸卿之列。 ○二“是”字。 ○两句,应首段唤起下段。不宁唯是,疾撇上二“是”字。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蒙,欺也。大臣曰老。言告先君而来,不得成礼于女氏之庙,是使我欺其先君,而辱寡君之命,不得为楚大臣。其无以归国矣。 ○三句应二段。唯大夫图之。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小国有何罪,恃大国而不设备,实其罪也。 ○二句是立言主脑。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郑之婚楚,本欲恃楚以安靖其国家,今楚以兵入逆,汝无乃包藏祸心以图袭郑。而,汝也。○一句喝破楚之本谋,妙。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郑为楚图而失所恃,致使诸侯信楚者,皆以郑为戒,使无不恨楚之行诈者。 ○不说郑憾楚,说诸侯莫不憾楚,妙。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距,亦违也。自此诸侯举不信楚,而楚君之令有所壅塞而不行,此郑恃楚以取灭亡所致,实郑之罪也。所惧者唯此。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挑, ○若楚国无他意,则郑之在楚,与守舍之人相类,岂敢爱惜丰氏之远祖庙,而不以成礼乎。 ○以上直说出“请𫮃听命”之故。

  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櫜高。而入。许之。櫜,弓衣也。垂櫜,示无弓也。

篇首著「惡之」「患之」四字,已伏後一段議論。州犁之對,詞婉而理直,鄭似無可措辭。子產索性喝出他本謀,使無從置辨。若稍婉轉,則楚必不聽。此小國所以待強敵,不得不爾。

子革对灵王

[编辑]

昭公十二年 左传

主页面:子革对灵王

  楚子灵王。狩于州来,次于颍尾。冬猎曰狩。州来,颍尾,二地皆近吴。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五子,皆楚大夫。帅师围徐以惧吴。徐,吴与国。楚子次于干谿,以为之援。干谿,水名。自颍尾遣五大夫讫,即自次干谿,以为兵援。去声。雪,王皮冠,秦复陶,秦所遗羽衣。翠被,被,帔也。以翠羽饰之。豹舄,以豹皮为履。执鞭以出。执鞭出以教令。仆析父甫, ○楚大夫。从。去声, ○此等闲叙,若无紧要,然妆点浓色,正在此。

  右尹官名。子革郑丹也。夕,暮见曰夕。王见之。去冠被,舍舍。鞭。妆点。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楚始封君。与吕伋、齐太公之子丁公。王孙牟、卫康叔子康伯。燮父、晋唐叔之子。禽父,周公子伯禽。并事康王,成王子。四国皆有分,问, ○齐、卫、晋、鲁,王皆赐之珍宝,以为分器。我独无有,楚独无所赐。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禹铸九鼎,三代相传,犹后世传国玺也。灵王欲求周鼎以为分器,意欲何为?对曰:“与君王哉!四字冷妙。昔我先王熊绎,辟同“僻”。在荆山,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敝衣。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供。御王事。以桃为弓,以棘为矢,为天子共御不祥之事。 ○写楚与周疏远。齐,王舅也。成王之母姜氏,齐太公之女。晋及鲁卫,王母弟也。唐叔,成王母弟。周公,康叔,武王母弟。 ○写四国是周亲贵。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宝器所以展亲,不得颁及疏远。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今周与齐晋鲁卫,皆服事楚,将唯楚命是听,岂惜此鼎,而不以与楚? ○故为张大,隐见楚子之无君,冷妙。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陆终氏生六子,长曰昆吾,少曰季连,季连,楚之远祖,故谓昆吾为伯父,昆吾尝居许地,许既南迁,故曰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此时旧许之地属郑。我若求之,其与我乎?求至远祖之兄所居之地,更属可笑。对曰:“与君王哉。冷妙。周不爱鼎,郑敢爱田。”不有天子,何有于郑。妙论解颐。王曰:“昔诸侯远去声。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郎。赋皆千乘,去声, ○陈,蔡,二国名。不羹,地名。其地有二邑。言我大筑四国之城,其田之赋,皆出兵车千乘。子与预。有劳焉,汝子革亦与有功焉。 ○带句生姿。诸侯其畏我乎!”又欲使天下诸侯,无不畏我,其心益肆矣。对曰:“畏君王哉!冷妙。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复一句,妙。加敢不二字,尤妙。 ○三段写楚子何等矜满,写子革何等滑稽,对矜满人,自不得不用滑稽也。

  工尹路工尹,名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戚戚。柲,秘。敢请命。”戚,斧也。柲,柄也。言王命破圭玉,以饰斧柄,敢请制度之命。王入视之。王入内,视工尹所为。 ○连处忽一断,妆点前后照耀,妙绝。

  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如响应声。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子革以锋刃自喻。言我自摩厉以待王出,将此利刃斩王之淫慝。 ○又生一问答作波,始知前“仆析父从”一句,非浪笔。

  王出,复扶又切。语。左史倚相去声。趋过。倚相,楚史名。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坟》,三皇之书。《五典》,五帝之典。《八索》,八卦之说。《九丘》,九州之志。倚相能尽读之,所以为良史。○恰凑入摩厉以须吾刃下。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周穆王乘八骏马,造父为御,以遍行天下。欲使车辙马迹,无所不到。债。公谋父,作《祈招》韶。之诗,以止王心,谋父,周卿士。祈父,周司马之官。招,其名也。祭公力谏游行,故借司马作诗,以止遏穆王之欲心。此诗逸。王是以获没于祗支。宫。祗宫,离宫名。穆王闻谏而改,故得善终于祗宫,而免篡弑之祸。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烟。能知之?”《祈招》之诗,是穆王近事,远,谓《坟》、《典》诸书。 ○俱是引动楚子之问,可谓长于讽喻。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阴。式昭德音。愔愔,安和貌。式,用也。言祈父之性安和,用能自著令闻矣。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亦当思我王之常度,出入起居,用如玉之坚,用如金之重。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若用民力,当随其所能。如治金制玉,随器象形,而不可存醉饱过度之心。 ○着意在此句,利刃已斩。

  王揖而入。“执鞭以出”至“王入视之”,“王出复语”至“王揖而入”,两出两入,遥对作章法。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去声, ○灵王被子革一斩,寝食不安者数日。却未曾斩断,不能迁善改过。明年,为弃疾所逼,缢于干谿。 ○又妆点作结,前后照耀。

  仲尼曰:“古也有志:古书有云。‘克己复礼,仁也。’应不能自克。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干谿?”前叙次于干谿,何等意气,此以“辱”字结之,最有味。

楚子一番矜張語,子革絕不置辨,一味將順,固有深意。至後閒閒喚醒,若不相蒙者,旣不忤聽,又得易入,此其所以爲善諫歟?惜哉!靈王能聽而不能克,以終及于難也。

子产论政宽猛

[编辑]

昭公二十年 左传

主页面:子产论政宽猛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游吉也。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两语,是子产治郑心诀。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上声。死焉。以火喻猛。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以水喻宽。故宽难。”非有德者不能。 ○玩其次字,宽难字,便见宽为上,不得已而用猛。而用猛正是保民之惠处,此自大经济人语。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著不忍二字,便见是妇人之仁,非真能宽也。郑国多盗,取人于萑桓。蒲。之泽。取人,劫其财也。萑苻,泽名。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夫子,谓子产。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著尽杀二字,便见是酷吏之虐,非善用猛也。

  仲尼曰:“善哉!”叹美子产为政。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猛各有弊,当有以相济。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和”字,从“济”字看出。诗曰:《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肸。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止,语辞。汔,其也。康,绥,皆安也。言今民亦劳甚矣,其可以小安之乎。当加惠于京师,以绥安夫诸夏之人。施之以宽也。引《诗》 释宽。‘毋从去声。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诡随,谓诡人随人,心不正者。谨,敕也。式,用也。惨,曾也。言诡随者不可从,以谨敕不善之人,用遏止此寇虐,而曾不畏明法者。纠之以猛也。引《诗》解猛。‘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柔安远人,使之怀附,而近者各以能进,以安定我王室。平之以和也。“平”字,是宽猛相济处。 ○引《诗》释和。 ○一时分引释之,便见政和。是宽猛一时并到,不可偏胜也。又曰,《商颂·长发》篇。‘不竞不絿,求。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竞,强也。絿,急也。优优,和也。遒,聚也。言汤之为政不太强,不太急,不太刚,不太柔,优优然而甚和,故百种福禄皆遒聚也。和之至也。”引《诗》叹和之至,见得和到极处,而宽猛之迹俱化,进一层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以子产之猛为遗爱,阐微之论。

子產不是一味任猛。蓋立法嚴則民不犯,正所以全其生。此中大有作用。太叔始寬而繼猛,殊失子產授政之意。觀孔子歎美子產,而以寬猛相濟立論,則政和,諒非用猛所能致。末以遺愛結之,便有分曉。

吴许越成

[编辑]

哀公元年 左传

主页面:吴许越成

  吴王夫扶。差,败越于夫椒,报檇醉。李也。夫椒,吴县西南太湖中椒山。檇李,今嘉兴檇李城。定公十四年,越败吴于檇李,阖庐伤足而死。至是夫差所谓三年乃报越也。遂入越。越子勾践。以甲楯闰上声。五千,保于会脍。稽。会稽,越山名。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痞, ○种,越大夫名。嚭,故楚臣,奔吴为太宰。宠幸于夫差,故种因之。以行成。求成于吴。吴子将许之。

  伍员云, ○子胥也。曰:“不可。二字断。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上声。疾莫如尽。’人之植德,如植木焉,欲其滋长。人之去恶,如治病然,欲其净尽。○先征之格言,重下句。昔有过歌。尧去声。杀斟灌以伐斟𬩽,寻。灭夏后相。去声, ○过,国名。浇,寒浞子。二斟,夏同姓诸侯。相,启之孙。羿逐帝相依二斟。寒浞篡羿,因其室,生浇及豷,封浇于过,封豷于戈。浞使浇灭二斟,杀帝相。后缗民。方娠,震, ○后缗相妻,有仍国之女。娠,怀身也。逃出自窦,归于有仍,自穴逃出,而归于父母家。生少去声。康焉。生遗腹子,是为少康。为仍牧正,惎忌。浇能戒之,及壮为有仍牧官之长。惎,毒也。以浇为毒害,能戒备之。浇使椒求之,椒,浇臣。求少康欲杀之。逃奔有虞,舜后封国。为之庖正,以除其害。庖正,掌膳羞之官。除,免也。赖此以得免其害。虞思于是妻去声。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思,虞君名。以二女妻少康。姚,虞姓。沦,虞邑。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兆,始也。以收夏众,抚其官职。收拾夏之遗民,抚循夏之官职。使女艾谍牒。浇,使季杼诱豷。戏, ○女艾,少康臣。谍,候也。谍候浇之间隙。季杼,少康子。豷,浇弟,以计引诱之。遂灭过,戈,灭浇于过,灭豷于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恢复禹之功绩,祀夏祖宗,以配上帝,不失禹之天下。○次证之往事,以申明去疾莫如尽之故。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两两相较,警醒剀切。或将丰之,不亦难去声。乎!言与越成,是使越丰大,必为吴难。 ○不可者一。句践能亲而务施,一层。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二层。与我同壤,三层。而世为仇雠,四层。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掌。寇仇。天与不取,故曰违天。后虽悔之,不可食已。食,犹食言之食。言欲食此悔,亦无及已。 ○不可者二。姬之衰也,日可俟也。吴与周同姓。而姬姓之衰,可计日而待。 ○泛一句。介在蛮夷,而长寇仇,以是求伯,霸。必不行矣。”况吴介居蛮夷,而滋长寇仇,自保且不能,安能图霸。以吴子喜远功,又以求伯动之。 ○不可者三。

  弗听。惑于宰嚭,而使越成。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生民聚财,富而后教,吴必为越所灭。而宫室废坏,当为污池。 ○直是目见,非为悬断。

寫少康詳,寫勾踐略,而寫少康,正是寫勾踐處。此古文以賓作主法也。後分三段,發明不可二字之義,最爲曲折詳盡。曾不覺悟,卒許越成,不得已退而告人,說到吳其爲沼,真感憤無聊,聲斷氣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