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历代讳字谱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历代讳字谱
作者:张惟骧 民国
1925年
本作品收录于《小双寂庵丛书

谱一(此皆避讳字)

[编辑]

上平声

[编辑]
东韵 冬韵 江韵 支韵 微韵
:汉殇帝名隆,讳曰盛。改伏隆为伏盛。隆虑县为林虑县。韩诗与尔隆冲,毛诗改作临冲。一说韩诗、毛诗所传本异,非因讳改。衡方碑、绥民校尉熊君碑皆书作隆,王君石路碑省作𨺓,丁访碑书作𨺚。唐玄宗名隆基,讳隆曰盛,又缺笔作𨹿。称高宗永隆年号为永崇,殇帝唐隆年号为唐安或为唐元。改隆庆宫、隆庆池皆为兴庆。唐隆县为唐安,隆山县为仁寿,隆州为阆中,隆康县为普康,隆龛县为崇安,隆山县为彭山,昌隆县为昌明,化隆县为广威,盈隆县为盈川,隆阳县为南川,隆化县为宾化,《旧唐书•经籍志》有崇安志,本系隆安,晋安帝年号避唐讳改。帝弟岐王隆范、薛王隆业名皆去隆字,改隆昌公主为崇昌公主,杨隆礼为崇礼。南诏大理国王名世隆,安懿宗世纪作酋龙,避唐太宗、玄宗讳改也。 辽圣宗名隆绪,道宗寿隆五年慈悲庵幢,寿隆作寿昌年号,不避祖讳,民间避之。不解。

:隋文帝父名忠,讳曰诚。以忠信为正信,称死忠为死诚。长孙无忌撰《唐书》,改忠节传为诚节。 金宣宗庄献太子名忠,张行忠改名行信。

:隋文帝父名忠,兼避中,以内字代之。称中国曰神州,改中央为内境,中原为界内。毛诗中陵为内陵,宫中为宫内。凡郎中皆去中字,改侍中为侍内,中书为内史,殿中侍御置侍郎不置侍中,置御史大夫不置中丞,以侍御史代之。改司宪中大夫为持书御使,中使为内使。改中郡为汉川,中部郡县皆改为内部,中乡县为乡,中牟县为内牟,中庐县为次庐,中邱县为内邱,中江县为内江,云中县云内,褒中县为褒内,阆中县为阆内。复中都为榆次,晋荀勗为中书监,晋书改作内书监,改魏中正作州都,《北史》称作州都督。开皇十三年,曹子建碑引黄中通理作黄内。 唐高宗太子名忠,改中郎将为旅贲郎,中允为内允,中书舍人为内史舍人,忠废复旧。

:宋武公名司空,改司空为司城。

:宋真宗刘后刘氏,仁宗立为皇太后,父名通,改通直郎为崇直郎,通判为同判,通进司为承进司,通奉为中奉,通事舍人为宣事。明道间,复旧。天圣元年,改淮南之通州为崇州,蜀之通州为达州,通利军为安利军,通化县为金川。

: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功字避嫌,改武功县为武亭。

: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充字作𠘺

:明世宗名厚㷓,璁字避嫌,张璁改名孚敬。

:吴大帝(孙权)曾祖名锺,改锺山为蒋山。

:吴归命侯皓字元宗,改孟宗名仁。 辽兴举宗名宗,平章政事蒲察查初封宗国公,后避改任国。 金世宗父睿宗名宗辅,讳宗作崇,以兰亭草法作真,书用不可从。改宗州为瑞州,宗安县为瑞安,宗端修改姓姬。

:北周武帝名邕。郑道邕,《北史》称其本名,《周书》避讳称其字曰郑孝穆。𠮟罗邕改名协。 后晋献祖名绍雍,兼避邕。

:后晋献祖名绍雍,雍字避讳,改后唐雍陵曰伊陵。 金世宗名雍,改雍邱为杞县。又雍作𬽜,不成字。

:后晋献祖名绍雍,兼避雝。

:清仁宗名颙琰,讳颙,缺末二笔作“颙”缺末二笔}。殿板书遇周颙等古人名皆改作禺。

: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宗室思恭改名思敬,白彦恭改名彦敬。承安五年,刻郑康成碑,改张恭祖为钦祖。

: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共字避嫌,改共城县为河平。

:南汉刘龚克龚州,以国讳并省之,改名䶮。案字书本无䶮字,高祖飞龙在天,遂创䶮字,音掩。 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龚字避嫌。改龚县为宁阳。

:晋景帝名师,改太师为曰太,师傅为保傅,军师同为军司,京师为京都或京邑,公师氏为公帅氏,师氏为帅氏。

司徒:晋僖侯名司徒,改司徒为中军。

:唐玄宗名隆基,讳基曰本或根,又缺笔作,或省其太一十。神有君基、臣其、民基,其并改作棋。改大基县为河清,基城县为祐川。改郑宗基为崇业,豆卢承基为崇业。裴光庭祖名仁基,张九龄撰裴光庭碑曰:“大父仁”,去基字。后唐明宗诏改少帝册文内基字作宗。

:魏文帝名丕,讳曰大。

:唐玄宗名隆基,兼避姬,改姬姓为周。姬处逊改为周处逊。

:唐玄宗名隆基,兼避箕,改箕州为仪州,箕城县为西城。

:清逊帝名溥仪,避仪,缺一撇作“仪”缺末一撇,改仪征县为扬子,仪门为宜门。

:晋东海王越世子名毗怀。帝永嘉五年,封毗陵侯,改毗陵郡、毗陵县皆为晋陵。

:桓温父为彝,夷字避嫌。改平夷郡、平夷县皆为平蛮,夷道县为西道,夫夷县为扶县,夷水为蛮水。 清初讳夷,《四库全书》夷作彝,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下谕禁止。

:北魏献文帝子名禧,高禧赐名祐。 辽天祚帝名延禧,姚景禧改名景行。

:辽天祚帝名延禧,熙字避嫌,改兴宗重熙年号为重和。

:朱子名,无避讳,明文清人避用。

:唐玄宗名隆基,几字避嫌,刘知几改以。子率字行清圣祖名,玄率烨玄,复称其名为知几。

:唐玄宗名隆基,机字避嫌。德宗九日赐宴,诗:“时此万枢暇”万机作万枢。李林甫序明皇月令曰:“璿枢玉衡”改机作枢。改临机县为临高,是昌黎不讳浒、势、秉、机之说不尽然也。

:唐玄宗名隆基,玑字避嫌

:后周太祖名威,改威胜军为武胜军,史威改名懿,曹威改名英,李洪威改为洪义,马令威改名令琮,郭崇威名去威字。

鱼韵 虞韵 齐韵 佳韵 灰韵
:宋英宗名曙,兼避蹰。

:宋哲宗名煦,兼避朐。

:宋哲宗名煦,兼避蚼。

:吴扬行密父名怤,与夫同音,改大夫为大卿,光禄大夫为光禄大宪,御史大夫为御史大宪,或称光禄大、御史大,或缺笔作

:北魏道武帝名珪,邽字避嫌,改上邽县为上封。
真韵 文韵 元韵 寒韵 删韵
:辽兴宗名宗真,真字避讳,改女真为女直。 清世宗名胤禛,雍正初兼避真,缺末点,后不避,改真定府、真定县、真安州、真阳县、真宁县,真皆作正,仪真县为仪征。

真宰:唐武后母杨氏,魏真宰避其讳,改名元忠。

:汉宣帝名询,讳曰谋。 金宣宗名珣,询字避嫌,梁询改名持胜。

:汉宣帝名询,兼避荀,改荀子为孙子。

:汉宣帝名询,兼避洵。

:唐高祖名渊,姻字经籍中亦缺笔作

:唐太宗名世民,讳民曰人或曰甿,如蒸民曰蒸人,富民侯曰富人侯,章怀太子注。《后汉书》引诗《角弓》曰:“人之无良,以人为民”亦避讳改。王应麟谓出自韩诗,误也。改李兴民为李兴甿。高宗时改民部为户部。《北史•程骏传》祖名肇,为吕光人部,《尚书》本是民部,避唐讳改。姚思廉撰《梁书•刘霁刘杳传》父名乘民,《刘歊传》作乘人。为秦王时,高祖为改淳民县为感义。《唐书•经籍志》改四民月令一卷为四人月令,金石文字民书作

:唐宪宗名纯,经籍缺笔作。改纯化县为慕化,纯义县为正义,韦纯改名贯之,严纯改名休复,李行纯改名行谌,崔纯亮改名行范,王纯改名绍,和纯改名宏,冯纯改名约,董纯改名和。

:唐宪宗初名淳,改淳州为栾州,还淳县为清溪,淳风县为从化。陆淳改名质,柳淳改名灌,韦淳改名处厚。省淳于姓为于。 清穆宗名载淳,避作湻。

:后晋肃祖名彬,讳曰斑,或曰文。

:宋理宗名昀,缺笔作

𡖒𥐩:宋理宗名昀,此七字兼避。

:宋仁宗名禛,缺笔作。 清世宗名胤禛,讳禛,旧用正字代,后以祯字代。改王士祯作士正,《四库全书》又改作士祯。

:金太祖名旻,初祇讳旻,后并会闵。宋臣张旻改名耆先。 清宣宗名旻宁,讳旻缺中点,作

:晋简文帝太后郑氏名阿春,改春谷县、平春县、富春县、蕲春县、宜春县、寿春县之春字皆为阳,又以春秋为阳秋,晋人所以有皮里阳秋之目。

:唐太宗名世民,湣、泯、缗书作涽、汦、𦈏,惟丝伊缗,唐石经避作惟丝伊𦈏。

:唐太宗名世民,岷书作㞴。 金太祖名旻,宋绍兴十四年避金主嫌名,改岷州为和州。

:唐宪宗名纯,屯省作

:唐宪宗名纯,肫缺笔作

遵宪:宋哲宗高太后父名遵宪,讳讳其名,绍圣元年除。

𬭚:宋光宗名惇,兼避𬭚。

:宋理宗名昀,兼避筠。改筠州为瑞州。

:明神宗名翊钧,改钧州为禹州。

:伪夏明玉珍,改珍州为真州。

:汉哀帝名欣,讳曰喜。

:北齐文宣帝立子殷为太子,改殷州为赵州。 宋宣祖名弘殷,讳殷曰商或曰汤,改殷氏为商氏,元商挺其后也。殷悦改姓汤,书唐殷亮为因亮。夏主李彝殷改为彝兴,改殷州为商州,殷城县为商城。《宋史•礼志》封后魏商绍为长乐子,后魏有殷绍无商绍,是避宋讳改。高宗御书石经《论语》殷因于夏礼,殷作商,他经或缺笔作,经籍缺笔作。改《广韵•二十一》殷为欣。

:宋宣祖名弘殷,兼避溵,改溵水县为商水。

:桓温改宛,温县改宛暖。

:宋钦宗名桓,兼避垣。

:宋光宗名惇,缺笔作悙,曾惇改以宏父字行。

:宋光宗名惇,兼避敦,缺笔作。张敦礼改名训礼,龚敦礼改名颐正,李焘《续通鉴》周敦颐去敦字。

:宋光宗名惇,兼避墩。姑苏韩墩产棃,中都人避嫌呼韩村棃。凡地以墩名者,吴人皆改呼曰坡。

𩞤𦼿𡼖𤭞𥂦𧝗𨬕:宋光宗名惇,此二十一字兼避。

:唐太宗名世民,凡泯、岷、湣、缗等字书作汦、岻、涽、𦈏,惟昏字上从氏,省作氏;氐,下也,谓日下而昏。《说文解字》非避唐讳改。《文韵》之蚊字,《元韵》之惽字本从民。《元韵》之昏、棔、婚、㖧、阍,本从昏。

轩辕:宋大中祥符七年六月,禁内外文字不得斥用黄帝名号,经典旧文不可避者阙之。

:后汉文祖名湍,兼避端。

:后汉文祖名湍,兼避端。

:后汉文祖名湍,兼避耑。

:宋钦宗名桓,讳曰威,桓公匡合避宋太祖讳,改为桓公辅合,至是又改为威公辅合。以桓圭为植圭,桓姓为直姓。绍兴二年,改桓氏为亘氏。《清波杂志》书桓温作亘温,其见经传者以武为义,读曰威;以回旋为义,读曰旋;以植立为义,读曰植,皆不改易本字。高宗御书石经作又作,经籍缺笔作

𤩽𡴿𬘫𦺊𦎽𧱂𧮭𥹳𡘍𥥣𦼉𩫧:宋钦宗名桓,此四十六字兼避。

下平声

[编辑]
先韵 萧韵 肴韵 豪韵 歌韵
:吴大帝父名坚,甄本音坚,吴人避嫌读为音真。其后,秦避苻坚名,隋避杨坚名,皆读为真,陶甄字遂无坚音矣。

:隋文帝名坚,讳曰固,称苻坚曰永固。永固,坚字也。

:唐高祖名渊,以深、汪、水、泉等字代,经典缺笔作,改溥博渊泉为深泉,渊哉为汪哉,岁阳大渊献为大泉献,澶渊县为澶水,长渊县为长水,金渊县为金水,颜子渊为子泉,杨渊为杨泉,邓渊为邓泉,刘渊以元海字行,薛道渊为道深,陶渊明为泉明,又为深明,赵文渊为文深,萧渊明为深明,戴渊以若思字行,邓渊以彦海字行,崔浩字伯渊,改为伯深,季澹字伯渊,改为彦深。

:后汉文祖名湍,兼避遄。

:宋始祖名玄朗,讳玄曰真,或曰至,经典缺笔作。改孔子玄圣谥为至圣,老子玄元谥为混元,北方七宿玄武为真武,水师玄冥为真冥,玄枵之次为真枵,《太玄经》为太真经,岁阳玄黓为真黓,玄戈为真戈,孙奭《孟子疏》以郑玄作郑元,毕士玄改名士安,《新唐书•孔颖达传》子志玄,名去玄字。 大中祥符五年,改玄武县为中江,改药名玄胡索为延胡索。 清圣祖名玄烨,讳玄曰元,又缺末笔作玄。旧本书有书作𢆯、者,后不用。刘子玄本名知几,避唐玄宗嫌名,以子玄字行,至是又改,书其名知几。

𫠊𥌭𩑹𨳮𧟨𤜼:宋始祖名玄朗,讳玄,此十八字兼避。

:清圣祖名玄烨,讳玄、弦、弦,缺笔作

:清圣祖名玄烨,讳玄,牵字书作牵。

:清圣祖名玄烨,讳玄,玆字书作兹,或作兹。

:唐太宗子常山王名承乾,《晋书》引《洛书》乾曜度,改干作甄。

:唐高宗章怀太子名贤,改集贤馆为崇文。

:唐武宗初名瀍,书瀍作湹,陆瀍改名澧。

𢋨:唐武宗初名瀍,廛字书作厘,缠字书作緾。

:唐武宗初名瀍,陆躔改名回。

𫍽:清德宗父醇贤亲王名奕𫍽,𫍽字避讳。

:晋文帝名昭,讳曰明,改昭明宫为显明,昭穆为佋穆,又为韶穆,亦为明穆。韦昭为韦曜,王昭君为明君,又为明妃。改昭欢县、昭陵县、昭阳县之昭皆为邵,张掖之昭武县为临泽,建安之昭武县为邵武。 后晋献祖名绍雍,兼避昭。《旧唐书》称颜杲卿祖昭甫,名去昭字。

:宋僖祖名脁,兼避祧。

:唐高祖祖名虎,号、虢、虓、滮等字在旁或作 :鲁武公名敖,改敖山以其乡名。

:魏武帝名操,称杜操为杜度。

:北魏太武帝名焘,陶避嫌,改平陶县为平遥。

:吴越钱镠兼避醪。

:宋僖祖名脁,兼避洮。

:吴大帝太子名和,禾字避嫌,改禾兴县为嘉兴。

:孟子名无避讳,明文清人避用。

麻韵 阳韵 庚韵 青韵 蒸韵
:宋明帝多忌讳,以䯄类祸,改作𩢍。

:唐武后祖名晔,改华州为太州,华阴县为仙掌,华原县为永安,华容县为容城,江华县为云溪,华亭县为亭川。崔华改名无𬀩。

:晋成帝杜后名阳陵,改阳陵为广陵。

:汉高祖名邦,讳曰国。改孔子弟子郑邦为郑国,邦选为国选,见文翁石室图。按邦选,史记作邽巽。

:汉明帝名庄,讳曰严。改庄王为严王,庄公为严公,庄侯为严侯,管庄为管严,老庄为严,韦昭注《国语》引庄子皆作严子。改卞庄为卞严,庄助为严助,庄光、庄遵、庄安、庄尤、庄春、庄忌,皆改其姓为严。孙叔敖碑庄作㽵,郭究碑严庄可畏作𠗎严,䜣碑兆自楚庄作

:汉明帝名庄,装字避嫌。改办装为办严。

:汉光武帝叔父名良,改寿良县为寿张。《水经注》误叔父为叔母,寿良县为寿良聚。

:魏废帝名芳,改芳林园为华林。

:后秦姚苌,讳苌为藏。

:后秦姚苌,兼避长,改长安为常安。

:唐睿宗名旦,量字书作𨤥。

:唐文宗名昂,韦昂改名重。 后汉德祖名昂,避讳。

:后唐献祖名昌,改昌明县为彰明,昌江县为平江,延昌县为延唐,义昌县为郴义,西昌县为须城,益昌县为益光,孝昌县为孝感,金昌县为唐山,博昌县为博兴,昌阳县为莱阳,平昌县为德平,昌乐县为南乐。改南平高季昌名为季兴。

:后晋高祖名敬瑭,瑭字避讳。

:后晋高祖名敬瑭,兼避塘。

:后晋高祖名敬瑭,兼避唐。改唐城县为汉东,唐昌县为彭山,唐山县为横山,行唐县为永昌。称唐为先代,或为先朝。唐谷改姓陶氏。

:后汉德祖名昂,兼避卬。

:后蜀孟知祥,书蜀《石经》、《左传》祥字缺笔。

:宋始祖名玄朗,讳朗,此三字兼避。

:宋太祖名匡胤,讳匡曰正,或曰辅。经典缺笔作,或作,或作。改桓公匡合为桓公辅合,改匡氏为主氏。政和间,以主非人臣所宜称,又改康氏。王应麟诗考序称匡衡为康衡,避太祖讳也。匡城县为鹤邱,即今长垣《宋史•艺文志•经解类》改匡谬正俗为刊谬正俗。《儒家类》又改为纠谬正俗。《别集类》又改廖匡国诗集为廖光国诗集,后又有廖正国诗集,均以一书误作二书。《金史•海陵纪》遣完颜匡使宋,暂时改名弼,以避宋讳。

𩬹𨀕𩒑𨴑𦚞:宋太祖名匡胤,讳匡,此十六字兼避。

:宗太宗赐名光义,弟光美改名廷美。夏国主李光睿改名克睿。杨光美名去光字。改含光殿曰会庆。复益光县为益昌。辽太宗名德光,改光禄寺为崇禄寺。金海陵王太子名光瑛,绍兴二十八年,避其讳改光州为蒋州,光山县为期思。

:明光宗名常洛,改太常寺、常州府、常熟县之常皆为尝。

:清高宗名弘历,讳弘,强字上本厶,避作口。

:汉惠帝名盈,讳曰满。

:唐肃宗名亨,讳曰通。元结祖名亨,颜真卿撰《次山墓表》,称其字曰利贞。

:秦始皇名政,改正月为一月,又为端月。 宋仁宗名禛,兼避正。王珪上书谓正月为端月,宫中谓正月为初月。

:齐高祖名道成,王元成改名骞。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成,以完字代。经典缺笔作。改武成王为武明,成德军为武顺,义成军为义顺,义成镇为宣义,告成县为阳邑,文成县为曲邑,武成县为武义,成安县为斥邱。

:后梁烈祖名诚,讳诚为确。

:北魏献文帝名弘,《宋书》改沈弘为宏。 宋宣祖名弘殷,讳弘,泓字书作

:隋文帝祖名祯,李季祯改以元操字行。 宋仁宗名禛,兼避祯,缺笔作。改祯州为惠州。书南汉祯王为祥王。 辽兴宗名宗真,兼避祯。 清世宗名胤禛,初兼避祯,后不避。魏廷祯改名廷珍。改明崇祯年号为崇正,后不改。

:唐中宗后韦氏父名元贞,窦怀贞改以从一字行。 宋仁宗名禛,兼避贞,缺笔作。高宗御书石经作贞。改永贞县为永昌,书唐贞观年号作真观,或作正观,贞元作正元。《五代史》书吴乾贞为干正,石保真改名兴。庆历二年,褒城文宣王庙碑书贞珉作温珉。李昉、王旦皆谥文贞,杜衍本谥贞献,后以避嫌名,改呼文正、正献,非本谥也。又《唐书•徐有功传》谥忠正,本谥实忠贞,避嫌改也。《雍录》以贞女树为正女木,避仁宗、英宗嫌名也。 辽兴宗名宗真,兼避贞。 清世宗名胤禛,讳禛、贞字,初缺末点,后不缺。

:宋仁宗名禛,兼避浈,改浈阳县为真阳,浈昌县为保昌。

𨜓𨺟:宋仁宗名禛,此七字兼避。

:唐高祖太子名建成,兼避成。改晋城县为晋安,新城县为新政,鹿城县为束鹿,建城县为高安。建成诛,遂除。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以墙字、垣字代,经典缺笔作,改城门郎为门局郎,东都城为东都州,城隍庙为墙隍庙,改城父县为彝父县,明城县为聊邑,朝城县为武阳,宗城县为广宗,栾城县为变氏,鄜城县为昭化,考城县为戴邑,丰城县为吴皋,稿城县为蒿平,阜城县为汉阜,临城县为房子,潞城县为潞子,黎城县为黎亭,襄城县为苞莩,翼城县为浍川,韩城县为韩原,《旧唐书》竹元,误。郓城县为万安,晋城县为高都,阳城县为𫉯泽,应城县为应阳,丰城县为吴高,新城县为新登,长城县为长兴,乐城县为乐清,尧城县为永定,唐城县为汉东,韦城、相城、胙城、密城、郑城、绛城、蒲城、鄄城等县皆去城字,以单名为县。

:汉灵帝名宏,讳大。郭崇韬父名宏,改宏文馆为崇文。此朝廷避大臣家讳之始。

:宋宣祖名弘殷,讳弘,书紭作

:西夏赵元昊父德明,称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宋仁宗改明道三年为景祐元年,亦避元昊父讳也。范仲淹与元昊书称后唐明宗为显宗。

:宋太祖名匡胤,讳胤,兼避桁。

:宋翼祖名敬,惊字缺笔作

:宋顺祖名珽,兼避廷。

:宋顺祖名珽,兼避庭。

:清宣宗名旻宁,讳宁改心字为一画一撇。咸丰四年,谕以甯字代。

:宋仁宗名禛,兼避蒸。呼蒸饼为炊饼。

:汉文帝名恒,讳曰常。改陈恒为陈常,恒农为弘农,恒山郡为常山,施子恒为施子常。 唐穆宗名恒,讳曰常。经典缺笔作,改恒农为弘农,恒山为常山,恒州为镇州、恒阳为曲阳,郑恒改名遇。 宋真宗名恒,讳曰常。经典缺笔作。高宗御书石经作又作,《论语》得见有恒者作常。《朱子本义·四书汇注》不避恒字。其时真庙已𥙝也,改恒氏为常氏,恒山为常山,恒农县为常农县。《千文》恒岱为泰岱。药名恒山为常山。即蜀漆也

姮、峘、𣘇、佷:宋真宗名恒,此四字兼避。

:北魏献文帝名弘,讳曰大。复弘农郡、弘农县皆为恒农。程弘改以伯达字行,成弘改名洪。《魏书》称前秦符弘为永道。案《六国春秋•符弘传》未载其字弘,为坚长子。坚字永固,其子不应又字永道,疑《魏书》永字误。北燕冯弘为文通。 北魏孝文帝名宏,崔宏以避嫌名,改以元伯字行。李先,字弘仁,避嫌改字容仁。 唐高宗太子名弘,改弘农为恒农。弘静县为保静,十驾斋养新录》作安静弘化县为安化。开元七年,复改弘文馆为昭文,弘教门为崇教,称温彦弘之字曰大雅,徐弘敏名为有功,章弘机名去弘字,改曲阿弘氏为洪氏,弘察为洪察,弘含光改姓李。  宋宣祖名弘殷,讳弘曰洪,或曰大,书作、𢎪。又缺笔作。改弘文馆为昭文,复弘道县为营道,改弘农县为恒农,弘拟改姓洪氏。吴越钱弘佐、弘倧、弘俶,《五代史》皆去弘表忠。观碑作仁佐。南汉刘玢初名弘度,弟晟初名弘熙,《五代史》改弘作洪。李弘义改名孺赟。《唐书•李德裕传》有韦弘质,嘉祐六年制策引作韦贤,避讳去弘字,又误质为贤也。 清高宗名弘历,讳弘曰宏,又缺笔作,偏旁字缺末点,紭字可通作纮、綋,泓字不可通,作汯、浤。书明弘治年号为宏治,弘光为宏光。

:后秦符兴,讳兴曰昌。

:齐太祖父名承之,陈承叔改名允叔。改承明为北掖,承华门为宣华。 后梁烈祖名诚承,字避嫌,改翰林学士承旨为奉旨。

:宗仁宗名禛,兼避征,缺笔作。改宋不足征之征为证,昏礼纳征,政和礼作纳成。司马光书仪作纳币,《朱子四书注》引刘征君作聘君,称唐魏徵作魏证。

:闽王审知子𬭸立,后以绫为花绢。

𪴩𨟃:宗仁宗名祯,此三字兼避。

:宋孝宗父楚王名元偁,吴偁改名儆。

尤韵 侵韵 单韵 盐韵 咸韵
:吴越钱镠时,刘字避嫌,改刘氏为娄氏。金履祥本姓刘,改姓金。罗隐书称刘表为娄荆州。

:吴越钱镠时,留字避嫌,改留氏为田氏,留驻为驻住。

:吴越钱镠时,兼避疁,改浒疁为浒墅。

:吴越钱镠时,国人避嫌,呼石榴为金樱。

:吴景帝名休,改休阳县为海宁。

:唐高祖祖名虎,号、虢、婋、滮等字在旁或作

:宋高宗名构,兼避勾,缺笔作勹。改勾涛之姓,仍其字,更其音勾。光祖加金作钩,勾纺加系作,勾谌加艸作苟,勾思作章句之句,勾龙大渊去勾作龙。《宋史·勾龙如渊传》云:本姓勾芒,避御名改。案勾乃构之嫌名,避构作勾,非避芒字,传误矣。

:宋高宗名构,兼避沟,缺笔作

:孔子名,讳作邱,缺笔作

:宋大观四年,避孔子名,改瑕邱县为瑕县,龚邱县为龚县。

:唐敬宗名湛,经典缺笔作或作

:唐敬宗名湛,椹字亦缺笔作

:唐敬宗名湛,谌字避嫌。郑茂谌改名茂休。唐宣宗名忱,兼避谌,韦谌改名损,穆谌改名裕。

:唐文宗初名涵,郑涵改名澣。

:唐武宗名晱,改名炎,避偏旁改谈作谭。《新唐书》薛谈改书薛谭。

:唐武宗名晱,改名炎,避偏旁改餤作馅。

:唐武宗名晱,改名炎,避偏旁。顺宗子经本封郯王,改为覃。

:晋武帝名炎,讳曰盛。唐武宗名晱,改名炎,避炎,贾炎改名嵩。

:清德宗名载湉,讳湉,缺笔作。光绪三年,王家壁奏准,或以恬字代。

:唐文宗初名涵,书函作函。

上声

[编辑]
董韵 肿韵 讲韵 纸韵 尾韵
:隋文帝太子名勇,讳曰健,改勇士县为健士。 :汉高后名雉,讳曰野鸡。唐高宗名治,兼避雉。玄宗删定月令,改雉为野鸡,曰野鸡入大水为蜃,野鸡始雊。

:宋太宗弟名廷美,赵美改名赞。

:宋仁宗名祯,兼避征,宫征之征改为祉

语韵 麌韵 荠韵 蟹韵 贿韵
:秦庄襄王名楚,称楚曰荆。

:宋英宗名曙,兼避抒。

𬣞:清文宗名奕𬣞,讳𬣞,缺笔作

:清文宗名奕𬣞,讳𬣞,此五字皆缺末笔。

:汉安帝名祜,讳曰福。

:后赵石虎改虎头鞶囊为龙头鞶囊。邺中呼白虎旛为天鹿旛。唐高祖祖名虎,讳曰兽或曰武,呼虎为猛兽,或曰于莬。改虎疁为浒疁,虎贲为武贲,虎林为武林,白虎门为白兽门,龙虎军为龙武,银虎符为银莬,虎邱山为武邱,又作兽邱。《隋书·经籍志》有白虎通六卷,《礼仪志》引作《白武通》。太公《六韬》及《史记·周本纪》载文王猎词皆曰非龙非郦非虎非罴,无非熊字,章怀太子注《后汉书》引《史记》作非熊。杜甫诗亦云田猎旧非熊,又熊罴载。吕望、白居易六帖于熊部、猎部、卜部皆作非熊。李瀚《蒙求》亦曰吕望非熊皆唐人避国讳所改。《晋书》、《南北史》皆称石虎之字曰季龙。《隋书》称韩擒虎为韩擒。《梁书》改王天虎为天兽,陈虎牙为兽牙。《唐志》相里虎,元和姓纂改为相里武。又《后汉书·儒传》画龙不成反类狗,改虎为龙。金石文字书,虎作乕,或。经典缺笔作,或作

:北魏孝明帝名诩,尉诩改名羽。郦道元《水经注》淇水、漾水、阴沟水屡引虞诩之名,不避,时讳其书,盖成于宣武时也。

:宋英宗名曙,兼避竖、裋。

:宋英宗名曙,兼避部,改都部,书为都总管。

:宋哲宗名煦,缺笔作

𧏺:宋哲宗名煦,此六字兼避。

:宋高宗元懿太子名旉,兼避甫。滕甫改以元发字行,刘润甫以字温伯为名,钱勰字穆甫,人呼为钱穆,或以穆四呼之

:汉景帝名启,讳曰开,改启阳县为开阳,夏后启、微子启、鲁闵公启、方启、陈启皆为开。启母石为开母石,启蛰为惊蛰。

:金卫绍王名永济,改济阳县为清阳。

:元武宗名海山,程文海改名钜夫。
轸韵 吻韵 阮韵 旱韵 澘韵
:宋顺帝名凖,讳作准。改平凖令为染署令,凖作准。汉桐柏庙碑已有之,或曰避顺帝讳又曰避赵宋相寇凖名,又曰避蔡京王珪父名,皆非也。然《宋书》平凖令、王凖皆作准,则梁沈约沿刘宋避讳所改耳。管、庄诸子凖作准,皆追改。

:唐太宗名世民,书愍作,或作慜。

:宋太祖名匡胤,讳胤,此五字兼避。

:宋孝宗名眘,兼避蜃,

: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讳允作。允之作始于北魏,近世俗书有沿之者。弟卫绍王允济改名永济。

: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沇作涚。

: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鈗作锐。

:金卫绍王名永济,尹字避嫌。尹安石改姓师,侯师尹改名挚。

:金太祖名旻,初抵讳旻,后并讳闵。

:北齐神武帝六世祖名隐,赵隐改以彦深字行。 :后汉高祖名知远。张昭远名去远字。鱼崇远改名崇谅。折从远改名从阮。赵远以上交字行。 :汉平帝名衎,讳曰乐。

:汉质帝名缵,讳曰继。帝尧碑、尹宙碑、张迁碑皆省作缵。

:唐睿宗名旦,亶避嫌,书作,又作。张仁亶改名仁愿。金熙宗名亶,改亶字上从面下从且,作,与唐人避睿宗讳同,不可从。

:唐睿宗名旦,此二字兼避,书作

:宋真宗初名侃,杨侃改以大雅字行。

:后汉翼祖名僎,避讳。

:后汉翼祖名僎,兼避撰。

:后周太祖父名简,方简改名谏。

铣韵 篠韵 巧韵 皓韵 哿韵
:唐中宗名显,讳曰光或曰明,称唐高宗显庆年号为明庆,改湖州显山为岘山,颜显甫改名昭甫。后周宇文显和神龙二年为其孙举立碑,去显字,改陏显仁宫为昭仁,显德殿为明德。《魏书·天象志》陈显达,唐人,避去显字,唐世系表格显《元和姓纂》避作格明。

:后汉翼祖名僎,兼避撰。

:后汉显祖名琠,兼避典。

:宋始祖名玄朗,讳玄,兼避泫。

:宋恭宗名㬎,缺笔作

:清端慧太子名永琏,讳琏曰连。

:汉和帝名肇,讳曰始。

:汉和帝名肇,兼避兆,改兆民为万民。宋僖祖名脁,兼避兆。

:晋明帝名绍,王绍改以景文字行。唐肃宗初名绍,韦绍改名纲,韩绍宗改名继宗。

:宋僖祖名脁,缺笔作,改谢脁作眺,复避眺,作谢晀,亦作谢

:汉顺帝名保,讳曰守,汉碑皆改作𠈃,惟衡方碑𠈃鄣二城之𠈃乃保之正文,非因讳改。

:齐太祖名道成,薛道渊名去道字。萧道先改名景先。

:吴越钱弘佐兼避左字,凡官名左者皆改为上。《吴越备史》称上右者即左右也。
马韵 养韵 梗韵 迥韵 有韵
:王莽擅政,刘莽、孔莽皆改名均。

:北魏太武帝子恭宗名晃,魏书避嫌,称前燕慕容皝之字曰元真。

广:隋炀帝名广,讳曰长或曰大。改广平郡为武安,广陵郡为江都,广昌郡为春陵,广安郡为马邑,广熙郡为永熙,广化郡为河池,广武郡为允吾县,广德县为绥安,广川县为长河,广通县为通义,广宁县为上蔡,广丰县为丰城,广年县为永年,广宗县为宗城,广武县为丰林,广阿县为大陆,广陵县为邗江,广饶县为东海,广润县为灵武,广信县为苍梧,广安县为延安,广乐县为长乐,广恩县为洮阳,广长县为修城,广威县为化隆,广洛县为金明,广福县为安福,广城县为乐寿,广定县为蒲江,长广县为胶水,南广县为南溪,广都县为双流,广汉县为雒,广武县为荥泽,广宁县为汝北,广阿县为象城,广牧县为安兴,广泽县为连山,上谷郡广昌县为飞狐,春陵郡广昌县为枣阳,丹阳郡广阳县为南阳,京兆郡广阳县为万年,汶山郡广阳县为汶山,河池郡广化县为河池,宋康郡广化县为义康,武安郡广平县为永平,汶山郡广阳县为左封,秦州广化郡、汴州广武郡、益州广汉郡、陈留郡广德县、安乐郡广兴县、汶山郡广柔县皆废。《晋书·地理志》大戚县本系广戚,避隋讳改,改广阳门为显阳。

:后汉德祖名昂,兼避仰。

:宋始祖名玄朗,讳朗曰明,又缺笔作。杨延朗改名延昭,大中祥符五年改朗州为鼎州,朗池县为营山,朗山县为确山。《唐书·地理志》武郎实武朗之误,因缺笔作,误为武郎。《旧唐书·忠义传》成三郎亦字缺笔,误为郎。《唐书·后妃传》作成三朗。

𧚅𥇑:宋始祖名玄朗,此十二字兼避。

:宋始祖名玄朗,兼避烺。明怀宗太子名慈烺,贺烺改名世寿。

:汉冲帝名炳,讳曰明。

:唐高祖父名昞,兼避丙,以景字代。丙丁作景丁,丙科作景科,丙令作景令,丙夜作景夜是也。丙粲本李陵后,至是复姓李。

:唐高祖父名昞,兼避邴,改邴氏为李氏。

:唐高祖父名昞,秉字避嫌。李延寿撰《南史》,刘秉不称其名,书其字曰彦节。

:宋武帝祖名靖,孔靖改以季恭字行,向靖改以小字弥行。

:后晋靖祖名璟,避讳。后周太祖名璟,南唐李景通改名璟,避讳,复名璟。宋太宗名炅,兼避璟。

:后晋靖祖名璟,兼避影。

:唐睿宗名旦,书景作。后晋靖祖名璟,兼避景。金章宗名璟,兼避景,改景州为观州。

景陵:清圣祖葬景陵,景陵县避嫌,改为天门。

:宋翼祖名敬,此二字兼避。

:宋太祖名炅,此三字兼避。

:吴阳行密时,扬州人呼荇溪为菱溪。

:吴杨行密时,扬州人呼杏为甜李。

:金卫绍王名永济,改永兴为德兴,张永改名特立。

永济:金卫绍王名永济,改永济县为丰润。《金史·地理志》误永济、丰润为二地。

:宋太宗名炅,缺笔作

𩚱𧍮𩓺:宋太祖名炅,此 十一字兼避。

:宋顺祖名珽,缺笔作

:宋顺祖名珽,兼避挺。

寝韵 感韵 俭韵 豏韵
:闽王审知,沈字避嫌,改沈氏为尤氏,沈溪为尤溪。

:唐敬宗名湛,葚字亦缺笔作

:唐武宗名晱,改名炎,避偏旁改淡作澹。

:唐武宗名晱,改名炎,改啖作啖,啖氏为澹氏。

:明熹宗名由校,改检校为检较。怀宗名由检,又改检较为简较,改巡检为巡简。

:清仁宗名颙琰,讳琰,改右下火字作又,又缺笔作。琰韵改以俭字为首。

去声

[编辑]
送韵 宋韵 绛韵 寘韵 未韵
:宋光宗后李氏名凤,宫中呼凤仙花为女儿花。 :唐顺宗名诵,讳曰咏,经典缺笔作

:唐顺宗名诵,讼字兼避。改刑律斗讼曰斗竞。

:金世子太宗显宗名允恭,统作

:汉桓帝名志,讳曰意。娄寿碑作𢗍,曹全碑作志,𢗍即志之正文。惟刘修碑志似因讳改。

:晋宣帝名懿,讳曰美。王懿改以仲德字行,张懿《后汉书》作,陈寿撰《三国志》避晋讳称张益,宋本作壹,存懿字之半。

:唐太宗名世民,勚字书作

:唐太宗名世民,弃字书作弃。

:唐高宗名治,讳曰理,或曰制,经典缺笔作。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治中为司马,别驾长史治礼郎为奉礼郎。唐诏令录许敬宗举贤良以致治作致䈣,成治作成化。《后汉书·曹褒传》持庆氏礼实系治庆氏礼。章怀太子注《后汉书》避唐讳改。

:唐高宗名治,兼避稚。称长孙稚之字曰承业,又改其名曰幼。又晋氾毓字稚春,改作幼春。孔稚珪名去稚字。

:宋太宗赐名光义,讳义曰宜。改太祖庙号义祖为艺祖。杨义改名信,李怀义改名怀忠,祈廷义改名廷训,沈义伦名去义字。改义阳军为信阳,义武军为定武,保义军为保平,招义军为招德,崇义军为崇信,彰义军为彰化,感义军为感德,招义县为招信,富义监为富顺,北义州为仪州,南义州为南仪州,义丰县为蒲阴,义阳县为信阳,义川县为宜川,义清县为中庐,义章县为宜章,义宁县为信安,义伦县为宜伦,义宾县为宜宾,义兴县为宜兴,归义县为归信,孝义县为中阳,郴义县为桂阳,方义县为小溪,通义县为眉山,信义县为信宜,全义县为兴安,丰义县为彭阳。废感义、义昌等县。

:后汉文祖名湍,兼避瑞。明太祖字国瑞,胡廷瑞改名美。

:唐睿宗名旦,书暨作
御韵 遇韵 霁韵 泰韵 卦韵
:唐代宗名豫,讳曰乐,或曰裕。《旧唐书·肃宗纪》书上不豫为不康。李鼎祚《周易集解·豫卦》豫皆避作逸。卢氏雅语堂本尽改豫作逸。金石文字或省作,或改作。改豫州为蔡州,豫章县为钟陵,豫宁县为武宁。李豫改以元恭字行。

:唐代宗名豫,兼避预。改宿预县为宿迁,乐预县为乐山。苏预改以源明字行。

:唐代宗名豫,兼避蓣,薯蓣为薯药。

:宋英宗名曙,缺笔作。王曙改以晦叔字行。

𡣈:宋英宗名曙,此四字兼避。

:宋英宗名曙,兼避署,改签署为签书,《宋史·侍其署传》不改名,《蛮夷传》又有侍其旭事,即侍其署也。

:宋英宗名曙,兼避薯。唐改薯蓣为薯药,又改为山药。

:鲁献公名具,改具山以其乡名。

:宋武帝名裕,王敬宏名裕之,褚叔度、谢景仁、张茂度皆名裕,均以字行。褚裕南,史称其名,《宋书》避讳,称其字曰叔度。

:北齐神武帝父名树生,法曹辛子炎谘事读署曰树,帝怒曰:“小人!不知避人家讳。”子炎以二名不偏讳对。宋英宗名曙,兼避树,《水经注》豫章以树氏都,《困学纪闻》引作水氏郡,盖都应作郡,乃郦氏之误,木字则王氏避嫌改也。《雍录》以贞女树为正女木,避仁、英二宗嫌名也。

𠊪𠐊𦒶𥌚:宋英宗名曙,此十二字兼避。

:宋哲宗名煦,此五字兼避。

:晋元帝名睿,王叡改以元德字行。宋太宗名炅,其字音颎又有睿音,赵睿改名镕。宋度宗名叡,兼避睿。

:宋度宗名叡,缺笔作

:宋度宗名叡,兼避芮。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曰代,或曰系。如治世曰治代,世宗曰代宗是也。金石文字缺笔作,凡五世七世累世,皆以叶字代,即位后二字不连用者不避,故戴胄、唐俭皆为民部尚书,虞世南、李世𪟝皆不改名。贞观石刻昭仁寺、段志玄、盖文达三碑皆不避世字,房彦谦、皇甫诞二碑皆不避世民二字。高宗始改民部为户部,世南先卒不改,世𪟝名去世字,北齐宋世良、隋王世充名皆去世字,作宋良、王充。贞观中,废润州永世县,改万世县为万岁,富世县为富义。南诏大礼国王名世隆,《懿宗世纪》改作酋龙,避唐太宗、玄宗讳改也。章怀太子注《后汉书·天文志》邓万世去世字。阴世师,《北史》、《隋书》俱书其名。《元和姓纂》去世字。又《唐世系表》长孙安世,《元和姓纂》作长孙代。又《唐世系表》卢度世字子迁,《元和姓纂》作卢迁,孙星衍、洪莹校本云:“疑避唐讳改。”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势字避嫌。贞观二十三年,改洋州兴势县为兴道。据此,昌黎谓不讳浒势秉机,不尽然矣。

:宋太宗名光义,㲼字避嫌。改㲼川县为汉川。

:明成祖名棣,改沧州之无棣县为庆云,乐安州之无棣县为海丰。

:北齐高祖名泰,宇文泰改以黑獭小字行。北周文帝名泰,改泰平县为太平,泰昌县为大昌。萧泰改以世怡字行,瘐信撰《萧泰志》,改泰作太。宋哲宗陵名永泰,改福州永泰县为永福。
队韵 震韵 问韵 愿韵 翰韵
:梁武帝父名顺,革象曰:“顺乎天而应乎人。”武帝诏作:“应天从人。”避讳改也。

:唐高祖外祖独孤信,改信州为夔州。后梁宪祖名信,讳曰实,改信都县为尧都。

:宋太祖名匡胤,讳胤曰裔,经典缺笔作。改胤氏为嗣氏,胤山县为平蜀。吕胤改以馀庆字行。《新唐书》改程昌胤为昌裔。《通鉴》于唐昭宗相崔胤,称其字曰崔昌遐。清世宗名胤禛,讳胤曰允,或作引,旧本书避作。书堵胤锡为堵永锡.。

:汉宣帝父史皇孙名进,讳曰前。

𨋙𨟴𣍃:宋太祖名匡胤,讳胤,此八字字兼避。

:清世宗名胤禛,讳胤,兼避湚,缺笔作

:宋太宗名炅,兼避昚。

:宋孝宗名眘,讳曰谨,又缺笔作。《四书》如慎独、子之所慎,朱子注皆以谨代全用。经文如先慎乎德、慎于言、人性如慎子仍用本字。

:宋孝宗名眘,兼避慎,缺笔作。改慎县为梁县,慎德秀为真德秀,慎姓为真姓。

𪓧:宋孝宗名眘,此四字兼避。

:金太祖子兖国公名宗隽,熙宗皇统八年避其嫌名,改濬州为通州。

:后周恭帝名宗训,向训改名拱。 :王莽父名曼,改绵曼县为绵延。

:唐睿宗子让皇帝名宪,裴行俭谥宪,《唐书》作献。裴安道谥忠宪,开元二十九年碑作忠献。凡谥有宪字者,唐碑多作献。

宪祖:晋哀帝后王氏名穆之,刘穆之改以宪祖字行。桓温母孔氏名宪祖,又改以小字武生行。

:后汉翼祖名僎,兼避巽。

:唐高祖太子名建成,初立称窦建德作窦德。改建成县为高安,建陵县为修仁。建成诛,遂除。蜀王建讳建,王肇建名去建字。

:唐睿宗名旦,书作

:吴越钱元瓘立,国人谓一贯为一千石。

谏韵 霰韵 啸韵 效韵 号韵
:后汉显祖名琠,避讳。

:梁武帝小名阿练,呼练为绢。

:后唐明宗名亶,杨擅以偏旁犯讳,改名光远。

:宋始祖名玄朗,讳玄,兼避眩。清圣祖名玄烨,讳玄,眩字缺末点作

:清圣祖名玄烨,讳玄,炫字缺末点作

:汉和帝名肇,兼避照,改照临为烛临。唐武后名曌,改鲍照为鲍昭,懿德太子重照为重润,刘思照为刘思昭,淀山普照寺,中宗改为普光。

:唐武后名曌,改诏曰制,改待诏为待制。

:宋僖祖名脁,兼避眺,书眺作

:明熹宗名由校,凡校字皆作较。学校称学政。校尉为官旗,检校为检较。 :唐高祖祖名虎,号字经籍书作号。又号、虢、虓、滮等字在旁或作、乕。

:汉成帝名骜,讳曰俊。

:魏武帝名操,魏晋间讳操改为掺或为诗。郑风:掺执子之袪兮 本为操。

个韵 祃韵 漾韵 敬韵 径韵
:宋始祖名玄朗,讳朗,此三字兼避。

:宋太祖名匡胤,讳匡,兼避迋。

:宋英宗濮安懿王名允让,讳曰逊,又缺笔作

:金废帝名亮,大观亲旧本于庚亮之名皆缺笔,避废帝讳也。

:后晋高祖名敬瑭,讳敬曰恭。《金石略》称唐王知敬作知恭。文彦伯之祖本姓敬,改姓文,后复姓敬,宋翼祖名敬,又改姓文。改敬氏为文氏,或为苟氏。宋翼祖名敬,讳曰恭,或曰钦,又缺笔作。改恭敬为恭钦,敬慎为钦慎。敬姓为文姓,或为苟姓,或为恭姓。改敬州为梅州,王居敬改名居安。《唐会要》杨纂谥敬,《唐书》改作恭。刘昫等撰《唐书》改拓跋思敬为思恭,与原名思恭者系二人。称南唐元敬皇后曰元恭皇后,高宗御书《石经》敬事而信,用下敬上,皆作钦。行不笃敬,事君敬其事,敬皆缺笔作。刻隋唐法帖,追避敬字。缺波考昇元太清,往往如是耳。

:秦始皇名政,兼避正,改正曰端,又改从平声。

:金卫绍王名永济,咏避嫌,阎咏改名长言。

:汉安帝父清河孝王名庆,改庆氏为贺氏,庆纯为贺纯。宋真宗后刘氏,仁宗立为皇太后,祖名庆石,庆孙改名元孙。

:唐高祖父名昞,讳曰景。萧昞,《魏书》作眪。姚思廉撰《梁书》,作萧景。

:后晋高祖名敬瑭,兼避竟,改竟临县为景陵。宋翼祖名竟,兼避竟,大观刻王珉此年帖,竟字缺末笔。

:宋翼祖名敬,兼避镜。改石敬县为日照。十驾斋养新录》作石照。《宋史·艺文志》改《龙龛手镜》四卷为《龙龛手鉴》。《崇文书目》载:颜真卿《韵海镜源》改镜作鉴。

:宋翼祖名敬,兼避曔。

宥韵 沁韵 勘韵 艳韵 陷韵
:汉光武帝名秀,讳曰茂,改秀才为茂才,秀异为茂异。衡方碑书作

:晋明帝后庾氏母姓邱名茂,虞茂改名预。后梁敬祖名茂,改茂名县为越裳。

:后梁敬祖名茂,兼避戊,讳戊曰武,又缺笔作。改日辰内戊字为武,戊己校尉为武己校尉,殷王太戊为太武。

:吴越钱镠兼避谬。

:宋高宗名构,讳曰结,又缺笔作

:宋高宗名构,兼避遘,陈遘改以亨伯字行。

:宋高宗名构,兼避姤,朱子《周易本义》姤卦注云故为遇,以遇代姤,避嫌名也。

𥉇𧃛𥧒𤫱𩀠𢛑𪃺𩄢:宋高宗名构,此四十五这兼避。

:宋高宗名构,兼避句,改句当为干办。

:金哀宗名守绪,贾守谦改名益谦。

:汉元帝后王氏父名禁,改禁为省,谓宫禁为宫省,禁中为省中。

入声

[编辑]
屋韵 沃韵 觉韵 质韵 物韵
穆之:晋哀帝后王氏名穆之,刘穆之改以宪祖字行。

:晋简文帝名昱,孝武时,淯字避嫌,改淯阳县为云阳。

:宋明帝名彧,王彧改以景文字行。

:唐代宗初名俶,书叔作𠦑。

:唐哀帝名柷,改太常乐器柷名为肇。

:吴越钱镠,此二字兼避。

:宋神宗名顼,缺笔作

:宋神宗名顼,兼避旭。陈旭改以昇之字行。改旭川县为荣德。

𩔴𩪉:宋神宗名顼,此六字兼避。

:晋康帝名岳,改山岳为山岱,岳州为建昌。

:晋康帝名岳,邓岳改名岳,又兼避改名岱。

:宋英宗初名宗实,周敦实改名敦颐,张茂实改名孜德。祐初,度宗升祔,礼臣议:谥实字以犯英庙旧名,改定曰度

:宋徽宗名佶,缺笔作。高宗御书石经作仕。

:宋徽宗名佶,此九字兼避。

:吴杨行密时,讳密,改枢密为内枢。

:吴杨行密时,扬州人呼蜜为蜂糖。

:汉昭帝名弗陵,后以二名难讳,但名弗讳曰不。

:宋徽宗名佶,此二字兼避。

月韵 曷韵 黠韵 屑韵 药韵
:汉章帝名炟,讳曰著。

:唐德宗名适,避讳。

:唐德宗名适,兼避括。改括州为处州,括苍县为丽水。

:唐睿宗名旦,怛字书作

𧦴:梁玄帝名𧦴音查,同察,《刘孝绰传》引《论语》:“众恶之,必察焉”二句,察作监。

:后蜀孟知祥祖名察,石经书察作

:汉武帝名彻,讳曰通。改彻侯为通侯,蒯彻为蒯通。

:汉武帝名彻,《史记•天官书》气来卑而循车通,黄本骥《避讳录》云:通,避汉武帝嫌名。按《汉书•天文志》作气来卑而循车道,俟再考。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渫字书作㳿。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泄字和泄。左公子泄,《汉书古今人表》作左公子泄,是避唐讳改。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绁字作绁。《说文》有绁字无绁字。

:唐武后父名士彟,韦仁约以约彟音近,改名思谦。

:宋宁宗名扩,缺笔作

:宋宁宗名扩,兼避廓,改名直。

𢌓𠚳𠠰:宋宁宗名扩,此十七字兼避。

:汉高祖以火德王,忌水,改洛阳为雒阳。新莽篡窃,仍改为洛。光武兴,又改从雒。晋以金德王,谓金水相生,复改从洛。明光宗名常洛,洛阳、洛甫、洛容、洛川等县,洛皆作雒。明人避字,惟离其字,上下其文存避讳之意,过时则否。洛阳改雒阳在天启后。

陌韵 锡韵 职韵 缉韵 合韵
:齐桓公名小白,博采五白称为五皓,见《颜氏家训》。

:西楚霸王名籍,改籍为谈或为典,改籍姓为席姓。

:汉元帝名奭,讳曰盛,改奭苞姓盛。邹奭改为邹赫。见《刘向别录》。

:唐高祖祖名虎,号、虢、虓、滮等字在旁或作、乕。

:清文宗名奕𬣞,讳奕,缺末笔作

:清高宗名弘历,讳历曰历,缺笔作历。历数字用气数代,历本称时宪书,万年历称万年书,书明万历年号为万历,永历为永历。

:清初讳狄,《四库全书》书狄作敌。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下谕禁止。

:后汉德祖名昂,兼避抑。

:后赵石勒时,国人呼罗勒为兰香,又呼菜香。

:明太祖字国瑞,方国珍改名谷珍,吴国兴改名良,吴国宝改名祯,丁国珍改名玉。

叶韵 洽韵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叶字作𦯧。

:汉献帝名协,讳曰合。

:清圣祖名玄烨,讳烨曰煜。

:清圣祖名玄烨,烨、晔二字意义相近,一体避用,经籍缺笔作

:晋愍帝名业,改建业为建邺。

:晋愍帝名业,邺字避嫌,又改建业为建康,改邺业为临漳。

宋始祖名玄朗,讳朗,兼避。宋太祖名匡胤,讳匡,兼避,讳胤,兼避。宋太宗名炅,兼避。宋仁宗名祯,兼避。宋英宗名曙,兼避濖。宋钦宗名桓,兼避䖾。宋高宗名构,兼避此十馀字韵书所无,故未谱入,附此俟再考。

谱二(此皆避讳所改字)

[编辑]

上平声

[编辑]
东韵 冬韵 江韵 支韵 微韵
东海:隋炀帝名广,改广饶县为东海。

:汉殇帝名隆,衡方碑、绥民校尉、熊君碑皆书作隆。

𨺓:汉殇帝名隆,王君石路碑省作𨺓。

𨺚:汉殇帝名隆,丁访碑书作𨺚。

𨹿:唐玄宗名隆基,讳隆,缺笔作𨹿。

:汉武帝名彻,讳曰通。改彻侯为通侯,蒯彻为蒯通。《史记•天官书》气为卑而循车通,黄本骥《避讳录》云:‘通,避武帝嫌名。’案《汉书•天文志》作:气来卑而循车道,俟再考。唐肃宗名亨,讳曰通。金太祖子兖国公名宗隽,熙宗皇统八年避其嫌,改濬州为通州。

通义:隋炀帝名广,改广通县为通义。

:唐高宗太子名弘,改弘教门为崇教。唐玄宗名隆基,讳隆,称唐高宗永隆年号为永崇。《旧唐书•经籍志》有《崇安志》,崇安本系隆安。晋安帝年号避唐讳改,改隆昌公主为崇昌,杨隆礼为杨崇礼。郭崇韬父名宏,改宏文馆为崇文(此朝廷避大臣家讳之始)。后周太祖名威,郭崇威名去威之字,为郭崇。宋真宗后刘氏,仁宗立为皇太后,父名通,改淮南之通州为崇州。辽太宗名德光,改光禄寺作崇禄寺。金世宗父睿宗名宗辅,讳宗作崇,以兰亭草法作真书,用不可从。

崇文:唐高宗章怀太子名贤,改集贤馆为崇文。

崇安:唐玄宗名隆基,改隆龛县为崇安。

:宋真宗后刘氏,仁宗立为皇太后。父名通,改通直郎为同直郎,通判为同判。

:北魏献文帝名弘,成洪改名洪。唐高宗太子名弘,改曲阿弘氏为洪氏,弘察为洪察。宋宣祖名弘殷,讳弘曰洪,或曰大,弘拟改姓洪氏。南汉刘玢初名弘度,弟晟初名弘熙,《五代史》改弘作洪。

:宗真宗后刘氏,仁宗立为皇太后。父名通,改通奉为中奉。

中军:晋僖侯名司徒,改司徒为中军。

中庐:宋太宗赐名光义,改义清县为中庐。

中阳:宋太宗赐名光义,改孝义县为中阳。

中江:宋始祖名玄朗,大中祥符五年,改玄武县为中江。

:宋太宗赐名光义,李怀义改名怀忠。

:唐太宗名世民,隋王世充名去世字,作王充。

𠑽: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改充作𠑽。

丰城:隋炀帝名广,改广丰县为丰城。

丰林:隋炀帝名广,改广武县为丰林。

丰润:金卫绍王名永济,改永济县为丰润。《金史•地理志》误永济、丰润为二地。

:唐武宗名晱,改名炎,贾炎改名嵩。

:唐高祖祖名虎,《太公六韬》及《史记•周本纪》载文王猎词,皆曰非龙、非郦、非虎、非罴,无非熊字。章怀太子注《后汉书》引《史记》作非熊。杜甫诗亦云‘田猎旧非熊’,又曰熊罴,载吕望。白居易六帖于熊部、猎部、卜部皆作非熊。李瀚蒙求亦曰‘吕望非熊’,皆唐人避国讳所改。

:后赵石虎立,改虎头鞶囊为龙头鞶囊。唐高祖祖名虎,《后汉书•儒林传》画龙不成反为狗,改虎为龙,章怀太子注《后汉书》避唐讳改也。宋高宗名构,兼避勾,勾龙大渊去勾作龙。

:后晋高祖名敬瑭,讳敬曰恭。《金石略》称唐王知敬为知恭。宋翼祖名敬,讳曰恭,或曰钦。改敬姓为文姓,或为苟姓,或为恭姓。《唐会要》杨纂谥敬,《唐书》 改作恭。刘昫等纂《唐书》,改拓跋思敬为思恭,与原名思恭者系二人。称南唐元敬皇后曰元恭皇后。

:北魏道武帝名珪,邽字避嫌。改上邽县为上封。

:北魏孝文帝名宏,李弘仁以避嫌改名容仁。

容城:唐武后祖名晔,改华容县为容城。

:唐玄宗名隆基,后唐明宗诏改少帝册文内基字作宗。

宗城:隋炀帝名广,改广宗县为宗城。

从一:唐中宗后韦氏父名元贞,窦怀贞改以从一字行。

从化:唐宪宗初名淳,改淳风县为从化。

锺陵:唐代宗名豫,改豫章县为锺陵。

:后周太祖名威,郭令威改名令琮。

:宋宣宗名弘殷,吴越钱弘倧《五代史》去弘字。

:宋大观四年,改龚邱县为龚县,避孔子讳也。

:宋太宗名炅,其字音颎,又有睿音,赵睿改名镕。

蜂糖:吴杨行密时,扬州人呼蜜为蜂糖。
:金世宗名雍,改雍作,不成字。

:清仁宗名颙琰,讳颙,缺末二笔作

:清仁宗名颙琰,讳颙,殿板书遇周颙等古人名皆改作禺。

江都:隋炀帝名广,改广陵县为江都。

双流:隋炀帝名广,改广都县为双流。

:晋武帝名师,改军师为军司。

司马:唐高宗名治,改治中为司马别驾长史。

宜:宋太宗赐名光义,讳义曰宜。改义川县为宜川,义章县为宜章,义伦县为宜伦,义宾县为宜宾,义兴县为宜兴,信义县为信宜。清逊帝名溥仪,避仪,改仪门为宜门。

:唐玄宗名隆基,缺笔作,或省作其。

:唐玄宗名隆基,太十一神有君基、臣基、民基,基并改作棋。

:唐玄宗名隆基,箕字避嫌。改箕州为仪州。宋太宗赐名光义,改北义州为仪州,南义州为南仪州。

:清逊帝名溥仪,避仪,缺一撇作

:宋武帝祖名靖,向靖改以小字弥行。

绥安:隋炀帝名广,改广德县为绥安。

:唐高祖外祖独孤信,改信州为夔州。

思谦:唐武后父名士彟,韦仁约以彟约音近,改名思谦。

:后晋献祖名绍雍,改后唐雍陵为伊陵。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城父县为彝父。清初讳夷,《四库全书》书夷作彝,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下谕禁止。

眉山:宋太宗赐名光义,改通义县为眉山。

:宋仁宗名禛,兼避蒸。呼蒸饼为炊饼。

:宋英宗初名宗实,周敦实改名敦颐。宋光宗名惇,兼避敦,李焘《续通鉴》称周敦颐去敦字。

颐正:宋光宗名惇,兼避敦,龚敦礼改名颐正,

耆先:金太祖名旻,宋臣张旻改名耆先。

期思:金海陵王太子名光瑛,绍兴二十八年避其讳,改光山县为期思。

:宋英宗初名宗实,张茂实改名孜。

:唐高宗名治,《后汉书•曹褒传》持庆氏礼实系治庆氏礼,章怀太子注《后汉书》避唐讳改。

持书御史:隋文帝父名忠,兼避中,改司宪中大夫为持书御史。

持胜:金宣宗名珣,询字避嫌,梁询改名持胜。

:唐太宗名世民,阴世师《北史》《隋书》俱称世师,《元和姓𥴌》去世字。金卫绍王名永济,尹字避嫌,尹安石改姓师。

:金世宗父睿宗名宗辅,宗端修改姓姬。

兹、玆:清圣祖名玄烨,讳玄,玆字作兹,或作兹。

知几:唐玄宗名隆基,刘知几几字避嫌,改以子玄字行。清圣祖名玄烨,讳玄,又改书其名知几。

时宪:清高宗名弘历,讳历,改历书为时宪书。

:宋钦宗名桓,讳曰盛。桓公匡合避宋太祖讳,改为桓公辅合,至是又改为威公辅合。

飞狐:隋炀帝名广,改上谷郡广昌县为飞狐。

:唐高宗太子名弘,韦弘机名去弘字。

:后梁烈祖名诚,谦避城。韦城县去城字。

鱼韵 虞韵 齐韵 佳韵 灰韵
馀庆:宋太祖名匡胤,吕胤改以馀庆字行。

:宋仁宗名禛,兼避正,呼正月为初月。

:宋英宗名曙,兼避署,改签署为签书。清高宗名弘历,讳历,改万年历为万年书。

:晋武帝名师,改京师为京都,或为京邑。

:桓温父名彝,夷字兼避嫌,改夫夷县为扶县。

榆次:隋文帝父名忠,兼避中,复中都县为榆次。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蒲城县去城字。

蒲江:隋炀帝名广,改广定县为蒲江。

蒲阴:宋太宗赐名光义,改义丰县为蒲阴。

於菟:唐高祖祖名虎,呼虎为猛兽,或曰於菟。

:唐高祖祖名虎,改银虎符为银菟。

:唐玄宗名隆基,机字避嫌,德宗九日赐宴诗云‘时此万枢暇’改万机作万枢,李林甫序《明皇月令》曰‘璿枢玉衡’改机作枢。

:唐宪宗名纯,初名淳,省淳于姓为于。

吴皋: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丰城县为吴皋。

吴高: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丰城县为吴高。

须城:后唐献祖名国昌,改西昌县为须城。

:吴杨行密父名怤,与夫同音,夫缺笔作キ。

孚敬:明世宗名厚熜,璁字避嫌,张璁改名孚敬。

西:桓温父名彝,夷字避嫌,改夷道县为西道。

西华:唐玄宗名隆基,箕字避嫌,改箕城县为西华。

:隋炀帝名广,改南广县为南溪。

:唐高宗名治,兼避稚,孔稚珪去稚字。

:汉景帝名启,讳曰开,改启阳县为开阳。夏后启、微子启、鲁闵公启、方启、陈启皆为开。启母石为开母石。

:唐武宗初名𤁄,李𤁄改名回。

:后唐献祖名国昌,改昌阳为莱阳。

:宋翼祖名敬,改敬州为梅州。

真韵 文韵 元韵 寒韵 删韵
:宋始祖名玄朗,讳玄曰真,或曰至。改北方七宿玄武为真武,水师玄冥为真冥,玄枵之次为真枵,《太玄经》为《太真经》,玄黓为真黓(岁阳王也)玄弋为真弋。宋仁宗名禛,兼避贞、浈,称唐贞观年号作真观,或作正观,改浈阳县为真阳。宋孝宗名眘,兼避慎,改慎姓名真姓,慎德秀为真德秀。伪夏明玉珍,改珍州为真州。

:唐太宗名世民,讳民曰人,或曰甿。如蒸民曰蒸人,富民侯曰富人侯。章怀太子注《后汉书》引诗角弓曰‘人之无良’以人为民,亦避讳改。王应麟谓出自韩诗,误也。《北史》程骏傅祖名肇,为吕光人部尚书,本民部尚书,避唐讳改。《唐书•经籍志》改四民月令一卷为四人月令。姚思谦撰《梁书•刘霁、刘杳传》父名乘民,刘歊传作乘人。 :唐太宗名世民,讳民,金石书作

涽、岻、泜、𦈏:唐太宗名世民,讳民、涽、岻、泜、𦈏,惟丝伊缗,唐石经避作丝伊𦈏。

:王莽擅权,刘莽、孔莽皆改作均。

:吴大帝父名坚,甄本音坚,吴人避嫌读为音真。其后秦避符坚名,隋避杨坚名,皆读为真。陶甄遂无坚音矣。唐太宗子常山王名承乾,《晋书》引《洛书乾曜度》改干作甄。

:吴归命侯皓字元宗,改孟宗名仁。唐玄宗名隆基,裴光庭祖名仁基,张九龄撰《裴光庭碑》曰大父仁,去基字。宋宣祖名弘殷,吴越钱弘佐《表忠观碑》作仁佐,

仁寿:唐玄宗名隆基,改隆山县为仁寿。

神州:隋文帝父名忠,兼避中,称中国曰神州。

春陵:隋炀帝名广,改广昌郡为春陵。

:唐高祖名渊,姻字经籍中亦缺笔作

:唐玄宗名隆基,改隆化县为宾化。

:唐宪宗名纯,经典缺笔作

:唐宪宗名纯,屯省作

:唐宪宗名纯,肫缺笔作

:宋宣祖名弘殷,书唐殷亮为因亮。

:宋太宗赐名光义,沈义伦名去义字。

:宋仁宗名禛,缺笔作

:宋理宗名昀,缺笔作

:清世宗名胤禛,初兼避祯,魏廷祯改名廷珍。

:清宣宗名旻宁,旻字缺中点作

:清穆宗名载淳,讳淳,书作湻。

:后唐肃祖名彬,讳曰斑,或曰文。后晋高祖名敬瑭,讳敬,改敬氏为文氏,或为苟氏。文彦博之祖本姓敬氏,改姓文,后复姓敬。宋翼祖名敬,又改姓文。宋翼祖名敬,改敬姓为文姓,或为苟姓,或为恭姓。

文通:北魏献文帝名弘,称北燕冯弘为文通。

:晋简文帝名昱,孝武时淯字避嫌,改淯阳为云阳。 :宋宣宗名弘殷,讳殷,缺笔作,高宗御书石经作云溪:唐武后祖名晔,改江华县为云溪。

:宋宣祖名弘殷,讳殷,改广韵二十一殷为欣。

:唐玄宗名隆基,讳隆,称唐殇帝唐隆年号为唐安或唐元。宋真宗后刘氏,仁宗立为皇太后,祖名庆石,庆孙改名元孙。宋始祖名玄朗,讳玄,孙奭《孟子疏》以郑玄作郑元。清圣祖名玄烨,讳玄曰元。

元德:晋元帝名睿,王叡改以元德字行。 元真:北魏太武帝子恭宗名晃,《魏书》避嫌称前燕慕容皝之字曰元真。 元伯:北魏孝文帝名宏,崔宏以避嫌,改以元伯字行。

元操:隋文帝祖名祯,李季祯改以元操字行。

元海:唐高祖名渊,刘渊以元海字行。

元𬀩:唐武后祖名晔,崔华改名元𬀩。

元忠:唐武后母杨氏,魏真宰避其讳,改名元忠。

元恭:唐代宗名豫,李豫改以元恭字行。

元发:宋高宗元懿太子名旉,兼避甫,滕甫以元发为名。

:宋仁宗名禛,兼避贞,庆历二年,褒城文宣王庙碑书贞珉为温珉。

温伯:宋高宗元懿太子名旉,兼避甫,邓润甫以温伯字行。

:汉宣帝名询,改荀子为孙子。

:唐太宗名世民,凡泯、岷、湣、缗等书作汦、㞴、涽、𦈏。惟昏字上从氐,省作氏。氐,下也,日下而昏。《说文》正字非避唐讳所改,《文韵》之蚊、《元韵》之惽字本从民,《元韵》之昏、棔婚、㖧、阍本从昏。

:唐玄宗名隆基,讳基曰本,或曰根。

源明:唐代宗名豫,兼避预。苏预改以源明字行。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以墙字代,或以垣字代。

门局: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城门郎为门局郎。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韩城县为韩原。(《旧唐书》作元,误)

:宋光宗名惇,缺笔作悙。

:宋光宗名惇,兼避敦,缺笔作

:宋光宗名惇,兼避墩。姑苏韩墩产梨,中都人避嫌呼曰韩村梨。

:隋炀帝名广,改广祖县为安福。唐高祖太子名建成,兼避城,改晋城县为晋安。唐高宗太子名弘,改弘化县为安化。唐玄宗名隆基,称唐殇帝唐隆年号为唐安或唐元,改唐隆县为唐安。宋始祖名元朗,毕士玄改名士安。宋翼祖名敬,王居敬改名居安。宋真宗后刘氏,仁宗立为皇太后,父名通,天圣元年改通利军为安利军。

安兴:隋炀帝名广,改广牧县为安兴。

:秦始皇名政,兼避正,讳正曰端,改正月为端月,又为一月。宋仁宗名禛,兼避正,王珪上书谓正月为端月。

邗江:隋炀帝名广,改广陵县为邗江。

兰香:后赵石勒时,国人呼罗勒为兰香,又和美菜香。

韩擒:唐高祖祖名虎,《隋书》称韩擒虎为韩擒。

:唐宪宗初名淳,改淳州为栾州。

:金章宗名璟,兼避景,改景州为观州。

:宋太祖名匡胤,《宋史•经籍志•经解类》改匡谬正俗为刊谬正俗,儒家类又改为纠谬正俗,以一书误作二书。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成,以完字代,改成全为完全。

官旗:明熹宗名由校,改校尉为官旗。

:宋钦宗名桓,高宗御书石经作,又作。经籍缺笔作

:后晋肃祖名彬,讳曰斑,或曰文。

:桓文父名彝,夷字避嫌,改平夷郡、平夷县皆为平蛮,夷水为蛮水。

:唐代宗名豫,兼避预,改乐预县为乐山。宋英宗名曙,兼避薯,唐改薯蓣为薯药,至宋英宗又呼为山药。

下平声

[编辑]
先韵 萧韵 肴韵 豪韵 欬韵
先代、先朝:后晋高祖名敬瑭,兼避唐,称唐先代或先朝。

:汉宣帝父史皇孙名进,讳曰前。

天鹿:后赵石虎时,邺中呼白虎旙为天鹿旙。

天门:清圣祖葬景陵,景陵县避改为天门。

:唐高祖名渊,以深、汪、水、泉等字代。改岁阳大渊献为大泉献,颜子渊为子泉,汉邓渊为邓泉(《三国志》仍作邓渊,未改),杨渊为杨泉,陶渊明为泉明,又为深明。

渊:齐高祖名道成,师道渊名去道字。(《齐东野语》误作师道渊)

:唐高祖名渊,经典缺笔作

玄:宋始祖名玄朗,讳玄,缺笔作。清圣祖名玄烨,讳玄,缺笔作

𢆯:清圣祖名玄烨,讳玄,旧本书有书作𢆯、者,后不用。

弦、弦:清圣祖名玄烨,讳玄,弦、弦字缺笔作,玄字旁尚多,皆缺笔作,不详列。

:清圣祖名玄烨,讳玄,牵字书作

:清端慧太子名永琏,讳琏曰琏。

连山:隋炀帝名广,改广泽县为连山。

厘、湹、緾:唐武宗初名瀍,书廛作厘,湹、緾字从之。

:王莽父名曼,改绵曼县绵延。宋始祖名玄朗,改药名玄胡索为延胡索。隋炀帝名广,改广安县为延安。

:齐高祖名道成,王元成改名骞。

:齐太祖父名承之,改成华门为宣华。宋真宗后刘氏,仁宗立为皇太后,父名通,改通事舍人为宣事。

宣义:后梁烈祖名诚,兼避成,改义成镇为宣义。

:隋文帝父名忠,兼避中。改汉中郡为汉川。唐玄宗名隆基,改盈隆县为盈川。

:唐太宗名世民,唐世系表卢度世字子迁,《元和姓纂》作卢迁,孙星衍、洪莹校本云:‘疑避唐讳改。’唐代宗名豫,兼避预,改宿预县为宿迁。

仙掌:唐武宗祖名晔,改华阴县为仙掌。

:宋钦宗名桓,绍兴二年改桓氏为亘氏,《清波杂志》书桓温为亘温。

:吴越钱谬时,留字避嫌,改留氏为田氏。

千石:吴越钱元瓘立,国人谓一贯为一千石。

:唐高宗太子名弘,改弘文馆为昭文。唐武后名曌,改鲍照为鲍昭,刘思照为刘思昭。唐中宗名显,改隋显仁宫为昭仁,颜显甫改名昭甫。后汉高祖名知远,张昭远名去远字。宋始祖名玄朗,杨延朗改名延昭。宋宣祖名弘殷,改弘文馆为昭文。

昭化: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鄜城县为昭化。

佋、韶:晋文帝名昭,改昭穆为佋穆,一作韶穆,又作明穆。

:北魏太武帝名焘,陶兼避。改平陶县为平遥。

:后梁宪祖名信,改信都县为尧都。

胶水:隋文帝名广,改长广县为胶水。

苞莩: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襄城县为苞莩。

:唐玄宗名隆基,机字避嫌。改临机县为临高。

高安:唐高祖太子名建成,改建城县为高安。

高都: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晋城县为高都。

洮阳:隋炀帝名广,改广恩县为洮阳。

:晋高祖名敬瑭,兼避唐。陶谷本姓唐,改姓陶氏。

:唐中宗名显,后周宇文显和神龙二年为其孙举立碑,去显字。唐宪宗名纯,董纯改名和。辽天祚帝名延禧,熙字避嫌,改兴宗重熙年号为重和。金太祖名旻,宋绍兴十四年避金祖嫌名,改岷州为和州。(十驾斋《养新录》作西和州)

河池:隋炀帝名广,改广化郡为河池。

河清:唐玄宗名隆基,改大基县为河清。

河平:金世宗太子名允恭,兼避共,改共城县为河平。

:宋光宗名惇,墩字避嫌。凡地以墩名者,吴人皆呼曰坡。

麻韵 阳韵 庚韵 青韵 蒸韵
:吴大帝太子名和,禾字避嫌。改禾兴县为嘉兴。

𩢍:宋明帝多忌讳,以䯄类祸,改作𩢍。

花绢:闽王审知子𬭸立后,以绫为花绢。

:宋大观四年,改瑕邱县为瑕县,避孔子讳也。

:魏废帝名芳,改芳林园为华林。

:晋简文帝太后郑氏名阿春,改春谷县、平春县、富春县、蕲春县、宣春县、寿春县之春字皆为阳。又以春秋为阳秋,晋人所以有皮里阳秋之目。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应城县为应阳。

阳邑:后梁烈祖名诚,兼避成。改告成县为阳邑。

扬子:清逊帝名溥仪,避仪,改仪征县为扬子。

:汉文帝名恒,讳曰常。改恒山郡为常山,陈恒为陈常,施子恒为施子常。后秦姚苌兼避长,改长安为常安。唐穆宗名恒,讳曰常。改恒山为常山,恒农县为常农,药名恒山为常山(即蜀漆也)。恒氏为常氏,高宗御书石经恒作常。

:隋炀帝名广,讳曰长,或曰大。改广东县为长乐。

长河:隋炀帝名广,改广川县为长河。

长史:唐高宗名治,改治中为司马别驾长史。

长言:金卫绍王名永济,咏字避嫌。阎咏改名长言。

:晋愍帝名业,改建业为建邺。邺又避嫌,改曰建康。唐代宗名豫,《旧唐书•肃宗纪》书上不豫为上不康。宋太祖名匡胤,改匡氏为主氏。政和间以主非人臣所宜称,又改康氏。王应麟《诗考》序称:‘匡衡为康衡,避太祖讳也。’

:唐高祖名渊,以深、汪、水、泉等字代。改渊哉为汪哉。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以墙字代或以垣字代。改城郭之城为墙,以城隍庙为墙隍庙。

:后唐献祖名国昌,改昌明县为彰明。

:后唐献祖名国昌,改延昌县为延唐。

唐山:后唐献祖名国昌,改金昌县为唐山。

:宋宣宗名弘殷,讳殷曰商,或曰汤。改殷氏为商氏,元商挺其后也。改殷州为商州,殷城县为商城。兼避溵,改溵水县为商水。高宗御书石经论语,殷因于夏礼,殷作商。《宋史•礼志》封后魏商绍为长乐子。后魏有殷绍无商绍,是避宋讳改。

:宋宣祖名弘殷,讳殷曰商,或曰汤。殷悦改姓汤氏。

:清高宗名弘历,强字上本厶,避作口。

:宋太祖名匡胤,讳匡,经典缺笔作

𨤥:唐睿宗名且,量字书作𨤥。

:唐武后名曌,兼避照。淀山普照寺中宗改为普光。唐中宗名显,讳曰光,或曰明。后唐献祖名国昌,改益昌县为益光。宋太祖名匡胤,《宋史•艺文志别集类》改《廖匡国诗集》为廖光国诗集,后又有廖正国诗集,以一画误作二画。

光远:后唐明宗名亶,杨擅以偏旁犯讳,改名光远。

:汉光武帝叔父名良,改寿良县为寿张。《水经注》误叔父为叔母,寿良县为寿良聚。

:汉明帝名庄,孙叔敖碑庄作庄。

:汉明帝名庄,郭究碑庄严可畏,庄注作㽵严。䜣碑兆自楚庄,庄作㽵。

:后秦姚苌,讳苌曰藏。

:后秦姚兴,讳兴曰昌。宋太祖赐名光义,复益光县为益昌。宋仁宗名禛,兼避贞,改永贞县为永昌。辽圣宗名隆绪,道宗寿隆五年,慈悲庵幢寿隆作昌。年号不避祖讳,民间避之,不解。

昌遐:宋太祖名匡胤,《通鉴》于唐昭宗相崔胤,称其字曰崔昌遐。

:隋文帝父名忠,兼避中。置侍郎不置侍中,凡郎中皆去中字。宋翼祖名玄朗,讳朗缺笔作《唐书•地理志》武郎实武朗之误,因缺笔作,误为武郎。《旧唐书•忠义传》成三郎亦朗字缺笔误为郎。《唐书•后妃》传作成三朗。

:唐太宗名世民,北齐宋世良名去世字作宋良。明太祖字国瑞,吴国兴改名良。

:唐肃宗初名绍,韦绍改名纲。

苍梧:隋炀帝名广,改广信县为苍梧。

房子: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临城县为房子。

:宋仁宗名禛,兼避祯,书南汉祯王刘保兴为祥王。

:宋孝宗名眘,兼避慎。改慎县为梁县。

:明光宗名常洛,改太常寺、常州府、常熟县之常皆为尝。

:汉景帝名启,改启蛰为惊蛰。宋翼祖名敬,惊字缺笔作

:汉冲帝名炳,讳曰明。晋文帝名昭,讳曰明。改王昭郡为明君,又为明妃,昭穆作分佋穆,一作韶穆。唐中宗名显,讳曰光,或曰明。改隋显德殿为明德,称唐高宗显庆年号为明庆,唐世系表格显,《元和姓纂》避作格明。唐玄宗名隆基,改昌隆县为昌明。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武成王为武明。宋始祖名玄朗,讳朗曰明。

:宋武公名司空,改司空为司城。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经典缺笔作

:秦庄襄王名楚,称楚曰荆。

:北魏献文帝名弘,《宋书》改沈泓为宏。唐宪宗名纯,程纯改名宏。清高宗名弘历,讳弘曰宏。书明弘治年号为宏治,弘光为宏光。

宏父:宋光宗名惇,曾惇改以宏父字行。

:隋文帝父名忠,讳曰诚。称死忠曰死诚。长孙无忌撰《隋书》改忠节传为诚节。

甿:唐太宗名世民,讳民曰人,或曰甿。改李兴民曰兴甿。 :唐玄宗名隆基,改隆山县为彭山。

彭山:后晋高祖名敬瑭,兼避唐,改唐昌县为彭山。

彭阳:宋太宗赐名光义,改丰义县为彭阳。

:辽天祚帝名延禧,姚景禧改名景行。

行范:唐宪宗名纯,崔纯这改名行范。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乐城县为乐清。金卫绍王名永济,改济阳县为清阳。

清溪:唐宪宗初名淳,改还淳县为清溪。

:宋仁宗名禛,兼避征。昏礼纳征政和礼作纳成。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成。经典缺笔作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稿成县为稿平。后唐献祖名国昌,改昌平县为平江。宋太宗赐名光义,,改保义军为保平。

平蜀:宋太祖名匡胤,改胤山县为平蜀。

:后晋高祖名敬瑭,兼避唐。改唐山县为横山。

:后周太祖名威,曹威改名英。

:吴杨行密父名怤,与夫同音。改大夫为大卿。

:宋宣祖名弘殷,复弘道县为营道。

营山:宋始祖名玄朗。大中祥符五年,改朗池县为营山。

:宋仁宗名禛,兼避贞,缺笔作。高宗御书石经,贞作

亨伯:宋高宗名构,兼避遘。陈遘改以亨伯字行。

:明太祖字国瑞,吴国宝改名祯。清世宗名胤禛,讳禛曰祯,改王士禛曰士正,《四库全书》又改作士祯。

:宋仁宗名禛,兼避祯,缺笔作

荣德:宋神宗名顼,兼避旭。改旭川县为荣德。

:秦始皇名政,兼避正。改正字从平声。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黎城县为黎亭。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功字避嫌。改武功县为武亭。

亭川:唐武后祖名晔,改华亭县为亭川。

灵武:隋炀帝名广,改广润县为灵武。

:宋太宗赐名光义,弟光美,避太宗名,改名廷美。

:清宣宗名旻宁,讳宁。心字改写一画一撇,咸丰四年谕以甯字代。

宁阳: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龚字避嫌。改龚县为宁阳。

荥泽:隋炀帝名广,改广武县为荥泽。

:北魏献文帝名弘复,弘农郡、弘农县皆为桓农。

:唐穆宗名恒,经籍缺笔作。宋真宗名恒,初缺笔作,《大观帖》字缺笔末一画。

:宋真宗名恒,高宗御书石经恒作,或作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新城县为新登。

:宋真宗后刘氏,仁宗立为皇太后,父名通,改通进司为承进司。

承业:唐高宗名治,兼避稚。称长孙稚字曰承业,又改其名曰幼。

:吴杨行密时,扬州人呼荇溪为菱溪。

:唐玄宗名隆基,隆庆宫、隆庆池皆改为兴庆。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长城县为长兴。后唐献祖名国昌。改博昌县为博兴,改南平高季昌名为季兴。宋宣祖名弘殷,夏主李彝殷改名彝兴。宋仁宗名禛,兼避贞。石保贞改名兴。

兴安:宋太宗赐名光义,改全义县为兴安。

:汉文帝名恒,改恒农为弘农。唐穆宗名恒,改恒农为弘农。宋宣祖名弘殷,讳弘缺笔作。清高宗名弘历,讳弘,缺笔作

升之:宋神宗名顼,兼避旭。陈旭改以升之字行。

:清世宗名胤禛,讳禛。雍正兼避真,仪真县为仪征。宋仁宗名禛,兼避征。缺笔作

尤韵 侵韵 覃韵 盐韵 咸韵
:闽王沈知,沈字避嫌。改沈氏为尤氏,沈溪为尤溪。

:汉宣帝名询,讳曰谋。

:唐玄宗名隆基,姬字避嫌。改姬姓为周姓,姬处逊改为周处逊。

修城:隋炀帝名广,改广长县为修城。

修仁:唐高祖太子名建成,改建陵县为修仁。

:吴越钱镠时,刘字避嫌。改刘氏为娄氏。罗隐书称刘表为娄荆州。

酋龙:唐太宗名世民,玄宗名隆基,南诏大礼国王名世隆,《懿宗世纪》作酋龙,避太宗、玄宗讳改也。

:唐敬宗名湛,谌字兼避。郑茂谌改名茂休。

休复:唐宪宗名纯,严纯改名休复。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东都城为东都州。

州都督:隋文帝父名忠,兼避中。改魏中正为州都,《北史》称为州都督。

:宋高宗名构,兼避勾。勾光祖加金作钩。

:宋高宗名构,兼避勾,缺笔作勹。

:孔子名讳作邱,缺笔作

:宋高宗名构,兼避沟,缺笔作

:汉殇帝名隆,改隆虑县为林虑。

:唐高宗名渊,以深、汪、水、泉等字代。改薛道渊为道深,赵文渊为文深,陶渊明为泉明,又为深明,萧渊明为深明,崔浩字伯渊改为伯深,季澹字彦渊改为彦深,改溥博渊泉为深泉。

:汉殇帝名隆,韩诗与尔隆冲,毛诗改作临冲。一说韩诗毛诗所传本异,非因讳改。

临漳:晋愍帝名业,邺字避嫌。改邺县为临漳。

临泽:晋文帝名昭,改张掖之昭武县为临泽。

:宋翼祖名敬,讳曰恭或曰钦。改恭敬为恭钦,敬慎为钦慎,高宗御书《石经》敬事而信,用下敬上皆作钦。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承安五年刻《郑康成碑》改张恭祖作钦祖。

:吴越钱镠时,刘字避嫌。金履祥本姓刘,改姓金。

金明:隋炀帝名广,改广洛县为金明。

金川:宋真宗后刘氏,仁宗立为皇太后。太后父名通,天圣元年改通化县为金川。

金樱:吴越钱镠时,国人避嫌呼石榴为金樱。

郴义:后唐献祖名国昌,改义昌县为郴义。

:辽兴宗名宗真,平章政事蒲察通初封宗国公,后避改任国。

:唐宪宗名纯,李行纯改名行谌。

:唐敬宗名湛,经典缺笔作或作

:唐敬宗名湛,椹、葚等字皆缺笔作

:唐武宗名晱,改名炎,避偏旁。顺宗子经本封郯王,改为覃。

:西楚霸王名籍,改籍为谈,或为典。

:唐武宗名晱,改名炎,避偏旁改谈作谭。《新唐书》薛谈改为薛谭。

:隋炀帝名广,改丹阳郡广阳县为南阳。后唐献祖名国昌,改昌乐县为南乐。

南川:唐玄宗名隆基,改隆阳县为南川。

:汉明帝名庄,讳曰严。改庄王为严王,庄公为严公,庄侯为严侯,管庄为管严,老庄为老严,卞庄为卞严,庄助、庄光、庄遵、庄安、庄尤、庄春、庄忌皆改姓严,惟严延年本姓严,非因讳改。装字避嫌,改办装为办严。

:清德宗名载湉,讳湉,缺笔作

甜李:吴杨行密时,扬州人呼杏为甜李。

:梁宣帝名詧(音义同察),刘孝绰传引《论语》众恶之必察焉,察作监。

函:唐文宗初名涵,书函作函

上声

[编辑]
董韵 肿韵 讲韵 纸韵 尾韵
总管:宋英宗名曙,兼避部政。都部署为都总管。 :唐文宗名昂,韦昂改名重。

:唐高宗名治,改治礼郎为奉礼郎。后晋烈祖名诚,承字避嫌,改翰林学士承旨作奉旨。

:后周恭帝名宗训,向训改隐患掑。

:唐高祖名渊,以深、汪、水、泉等字代。改澶渊县为澶水,长渊县为长水,金渊县为金水。

:唐高祖父名昺,兼避丙。丙灿本李陵后,至是复姓李,改昺氏为李氏。唐高宗太子名弘,弘含光改姓李氏。

:汉哀帝名欣,讳曰喜。

:汉和帝名肇,讳曰始。

:晋宣帝名懿,讳曰美。宋太宗赐名光义,杨光美名去光字。明太祖字国瑞,胡廷瑞改名美。

:唐高祖名治,讳曰理,或曰制。

:宋仁宗名禛,兼避征。宫征之征改名祉。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栾城县为栾氏。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潞城县为潞子。

:宋徽宗名佶,高宗御书石经作仕。

:金世宗名雍,改雍邱县为杞县。

:金章宗名璟,燝字避嫌。张燝改名炜。
语韵 麌韵 荠韵 蟹韵 贿韵
汝北:隋炀帝名广,改广宁县为汝北。

旅贲郎:唐高宗太子名忠,改中郎将为旅贲郎。

:唐德宗名适,兼避括。改括州为处州。

处厚:唐宪宗初名淳,韦淳改名处厚。

:吴越钱镠改浒镠为浒墅。

钜夫:元武宗名海山,程文海改名钜夫。

:清文宗名奕𧭈,讳𧭈缺末笔作

苎、㝉、纻、贮、伫:清文宗名奕𧭈,讳𧭈,此五字皆缺末笔。

:唐高祖祖名虎,讳曰兽或曰武。改虎贲为武贲,虎林为武林,龙虎军为龙武军,虎邱山为武邱,又为兽邱。《唐志》相里虎,《元和姓纂》改作相里武,《隋书•经籍志》有《白虎通》六卷,《礼仪志》引为白武通,《管子》诸侯之子委质者以双武之皮,又曰以布武豹之皮,以武为虎,唐人避讳所改。唐代宗名豫,改豫宁为武宁。后梁敬祖名茂,兼避戊。改日戊辰内戊字为武辰,戊己校尉这武己校尉,殷王太戊为太武。后周太祖名威,改威胜军为武胜。

武生:晋哀帝后王氏名穆之,刘穆之改以宪祖字行。桓温母孔氏名宪祖,又改以小字武生行。

武安:隋炀帝名广,改广平郡为武安。

武阳: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朝城县为武阳。

武顺:后梁烈祖名诚,兼避成。改成德军为武顺。

:北魏孝明帝名诩,尉诩改名羽。

:唐高祖祖名虎,金石文字书虎作乕,或作𧹁、𧸾。

:唐高祖祖名虎,经典缺笔作,或作

:唐玄宗名隆基,改隆康县为普康。

:后晋献祖名绍雍,兼避昭。《旧唐书》称颜杲卿祖昭甫名去昭字。

:唐高祖祖名虎,改虎疁为浒疁。

:唐太宗名世民,高宗时改民部为户部。

:宋太祖名匡胤,讳匡曰正或曰辅。改桓公匡合为桓公辅合。

:宋太祖名匡胤,改匡氏为主氏。政和间以主非人臣所宜称,又改康氏。

:宋哲宗名煦,缺笔作昫。

:明神宗名翊钧,改钧州为禹州。

:唐武宗初名𤁄,陆𤁄改名澧。 :晋景帝名师,讳曰宰。改太师为太宰。

海宁:吴景帝名休,改休阳县为海宁。

海丰:明成祖名棣,改乐安州之无棣县为海丰。

轸韵 吻韵 阮韵 𤰠韵 澘韵
:宋顺帝名准,讳作准。

:齐太祖父名承之,陈承叔改名允叔。清世宗名胤禛,讳胤曰允。

𠃔: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讳允作𠃔。允之作𠃔始于北魏,近世俗书有沿之者。

允吾:隋炀帝名广,改广武郡为允吾。

𢚢、慜:唐太宗名世民,讳民,愍书作𢚢或作慜。

:清世宗名胤禛,讳胤曰允或作引。

:宋孝宗名眘,讳曰谨。《朱子四书注》如慎独、子之所慎皆以谨代。全用经文如先慎乎德慎于,言人姓如慎子,仍用本字。 :后汉高祖名知远,折从远改名改名从阮。

:唐玄宗名隆基,讳基曰本,或曰根。

:唐宣宗名忱,兼避谌。韦谌改名损。

:宋始祖名玄朗,改老子玄元谥为混元。

:汉质帝名缵,帝尧碑、张迁碑、尹宙碑皆省作纉。

:桓温改宛温县为宛暖。

:唐睿宗名旦,但字、坦字、亶字书作

:唐睿宗名旦,亶字避嫌,又书作。金熙宗名亶,改亶作,不可从。

:唐文宗初名涵,郑涵改名澣。

:明熹宗名由校。改检校为检较。怀宗名由检,又改检较为简较,改巡检为巡简
铣韵 篠韵 巧韵 皓韵 哿韵
:西楚霸王名籍,改籍为谈或为典。

:晋文帝名昭,改昭明宫为显明。隋炀帝名广,改广阳门为显阳。西夏赵元昊父名德明,称宋明道年号为显道。范仲淹与元昊书称后唐明宗为显宗。

:宋文帝名𣊡,缺笔作

:唐中宗名显,改湖州显山为岘山。

:唐宪宗名纯,王纯改名绍。

:唐哀帝名柷,改太常乐器柷名为肇。蜀王建讳建,王建肇名去建字。

:北齐文宣帝立子殷为太子,改殷州为赵州。

:宋僖祖名朓,缺笔作

小溪:宋太宗赐名光义,改方义县为小溪。

:齐桓公名小白,博采五白称为五皓,见《颜氏家训

:晋景帝名师,改师传为保传。唐高宗太子名弘,改弘静县为保静。(《十驾斋养新录》作安静)宋仁宗名禛,兼避浈,改浈昌县为保昌。

𠈃:汉顺帝名保,汉碑皆作𠈃。惟衡方碑𠈃鄣之𠈃。𠈃乃保之正文,非因讳改。

枣阳:隋炀帝名广,改春陵郡广昌县为枣阳。

:唐太宗名世民,势字避嫌。贞观二十三年,改洋州兴势县为兴道。

好女儿:宋光宗后李氏名凤,宫中呼凤仙花为好女儿花。

左封:隋炀帝名广,改汶山郡广平县为左封。
马韵 养韵 梗韵 迥韵 有韵
马邑:隋炀帝名广,改广安郡为马邑。

野鸡:汉高后名雉,讳曰野鸡。唐高宗名治,兼避雉,玄宗删定月令,改雉为野鸡,曰野鸡入大水为蜃,曰野鸡始雊。

:唐敬宗名湛,葚字亦缺笔作

:唐肃宗名亨,经籍作享。

:吴大帝曾祖名锺,改锺山为蒋山。金海陵王太子名光瑛,宋绍兴二十八年避其讳,改光州为蒋州。

广:晋成帝杜后名阳陵,改阳陵为广陵。

广威:唐玄宗名隆基,改化隆县为广威。

广宗: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宗城县为广宗。

:宋始祖名玄朗,讳朗,缺笔作

象城:隋炀帝名广,改广阿县为象城。

:后唐献祖名国昌,改孝昌县为孝感。

感义:唐太宗名世民。为秦王时,高祖为改淳民县为感义。

:唐武宗名晱,改名炎。避偏旁改淡作澹,改啖氏为澹氏。

:唐武宗名晱,改名炎。避偏旁改啖作啖。

:齐高祖名道成,萧道先改名景先。唐高祖父名昞,讳曰景,兼避丙。丙科作景科,丙丁作景丁,丙令作景令,丙夜作景夜。魏昞,《魏书》作昞,姚思廉撰《梁书》作萧景。后晋高祖名敬瑭,兼避竟,改竟陵县为景陵。后周太祖名璟,李景通改名璟,避讳,复名景。

:唐睿宗名旦,景字书作。

景文:晋明帝名绍,王绍改以景文字行。宋明帝名彧,王彧改以景文字行。

景仁:宋武帝名裕,谢裕改以景仁字行。

景祐:西夏赵元昊父名德明,宋仁宗改明道三年为景祐元年,避元昊父讳也。

:汉元帝后王氏父名禁,改禁为省,谓宫禁为宫省,禁中为省中。

:隋炀帝名广,改广熙郡为永熙,广年县为永年,武安郡广平县为永平。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弟卫绍王允济改名永济。清世宗名胤禛,讳胤,书堵胤锡为堵永多锡。

永道:北魏献文帝名弘,《魏书》称前秦符弘为永道。

永固:隋文帝名坚,《隋书》称符坚曰永固。永固,坚字也。

永安:唐武后祖名晔,改华原县为永安。

永定: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尧城县为永定。

永昌:后晋高祖名敬瑭,兼避唐。改行唐县为永昌。

猛兽:唐高祖祖名虎,呼虎为猛兽或曰於菟。

:清仁宗名颙琰,讳琰,琰意见改以俭字为首

𤥎、琰:清仁宗名颙琰,讳琰书作𤥎,又缺笔作

染署:宋顺帝名准,改平准令为染署令。

:南汉齐龚克龚州,以国讳并省之改名䶮。字书无䶮字,高祖飞龙在天,遂创䶮。

:宋始祖名玄朗,大中祥符五年,改朗州为鼎州。

:宋顺祖名珽,缺笔作

:宋太宗名炅,缺笔作

:唐玄宗名隆基,帝弟岐王隆范名去隆字。

:魏武帝名操,魏晋间讳操改为掺或为诗。‘郑风掺执,子之祛兮’本为操。

有功:唐高宗太子名弘,徐弘敏改以有功字行。

:汉顺帝名保,讳曰守。

:后晋高祖名敬瑭,改敬氏为文氏或为苟氏。宋翼祖名敬,改敬姓为文姓或为恭姓。宋高祖名构,兼避勾,勾谌加艹作苟。

:宋太祖名匡胤,《宋史•艺文志•经解类》改匡谬正俗为刊谬正俗,《儒家类》又改为纠谬正俗,以一书误作二书。

去声

[编辑]
送韵 宋韵 绛韵 寘韵 未韵
仲德:晋宣帝名懿,王懿改以仲德字行。 :唐代宗名诵,经典缺笔作

: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改统作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绛城县去城字。 :汉桓帝名志,讳曰意。

:晋景帝名师,改师氏为帅氏,公师氏为公帅氏。

:宋始祖名玄朗,讳玄曰真或曰至。改孔子玄圣谥为至圣。

:宋始祖名玄朗,讳玄。《新唐书》孔颖达子志玄去玄字。(宰相世系表仍作志玄,未改)

𢗍:汉桓帝名志,娄寿碑作𢗍。

:唐高宗名治,经典缺笔作

侍御史:隋文帝父名忠,兼避中。置侍郎不置侍中,置御史大夫不置中丞,以侍御史代之。

:隋文帝父名忠,兼避中。中庐县为次庐。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书勚作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书弃作弃。

:宋太祖名匡胤,改胤氏为嗣氏。

:宋理宗名昀,兼避筠,改筠州为瑞州。金世宗父睿宗名宗辅,改宗州为瑞州,宗安县为瑞安县。

:唐太宗名世民,贞观中改富世县为富义。后梁烈祖名诚,兼避成,改武成县为武义。后周太祖名威,李洪威改名洪义。

义康:隋炀帝名广,改宋康县广化县为义康。

季恭:宋武帝祖名靖,孔靖改以季恭字行。

季龙:唐高祖祖名虎,《晋书》《南北史》皆称石虎之字曰季龙。

利贞:唐肃宗名亨,元结之祖名亨,颜真卿撰《次山墓表》称其字曰利贞。

:金卫绍王名永济,尹字避嫌。侯师尹改名挚。

:清高宗名弘历,历数字以气数代。

:唐睿宗名旦,暨字书作

御韵 遇韵 霁韵 泰韵 卦韵
御史大夫:隋文帝父名忠,兼避中。置御史大夫不置中丞,以侍御史代之。

御史中丞:唐高宗名治,改治书御史为御史中丞。

:汉章帝名炟,讳曰著。

:晋明帝后庾氏母邱名茂,虞茂改名预。

:唐代宗名豫,金石文字省作、或作

:宋英宗名曙,缺笔作

:唐穆宗名恒,郑恒改名遇。宋高宗名构,兼避姤。朱子《周易本义•姤卦》注云:‘故为遇。’以遇代姤,避嫌名也。

:隋文帝名坚,讳曰固。

:魏武帝名操,称杜操为杜度。宋英宗初名宗实,德祐初度宗升祔,礼臣议谥实字以犯英庙旧名,改定曰度。

:唐代宗名豫,讳曰乐或曰裕。唐宣宗名忱,兼避谌,穆谌改名裕。

:唐宪宗名纯,改纯化县为慕化。

濩泽: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阳城县为濩泽。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胙城县去城字。

:吴越钱疁时,留字避嫌。改留住为驻住。

孺赟:宋宣祖名弘殷,李弘义改名孺赟。

:宋高祖名句,兼避勾。勾思作章句之句。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曰代或曰系。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金石文字缺笔作

世怡:北周文帝名泰,萧泰改以世怡字行。

世寿:明怀宗太子名慈烺,贺烺改名世寿。

:汉质帝名缵,讳曰继。唐肃宗初名绍,韩绍宗改名继宗。

:唐高宗名治,讳曰理或曰制。唐武后名曌,改诏曰制,待诏为待制。

:宋太祖名匡胤,讳胤曰裔。《新唐书》改程昌胤为昌裔。

:宋太宗赐名光义,太祖庙号义祖,改艺祖。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贞观中改万世县为万岁。

丽水:唐德宗名适,兼避括。改括苍县为丽水。

桂阳:宋太宗赐名光义,改郴义县为桂阳。

:宋仁宗名禛,兼避祯。改祯州为惠州。

:宋仁宗名禛,兼避征。婚礼纳征,司马光书仪作纳币。

:宋理宗名叡,缺笔作

: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沇作涚。

: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鈗作锐。

:宋真宗名恒,改千文恒岱为泰岱。

:北周文帝名泰,改泰平县为太平。萧泰改以世怡字行。庾信撰《萧泰志》改泰作太。唐武后祖名晔,改华州为太州。

:唐代宗名豫,改豫州为蔡州。

:汉灵帝名弘,讳曰大。魏文帝名丕,讳曰大。北魏献文帝名弘讳曰大。北周文帝名泰,改泰昌县为大昌。隋炀帝名广,讳曰长或曰大,《晋书•地理志》大戚县本系广戚县,避隋讳改。宋宣祖名弘殷,讳弘曰洪或曰大。吴杨行密父名怤,与夫同音,称光禄大夫为光禄大,御史大夫为御史大,亦称光禄大宪、御史大宪。

大陆:隋炀帝名广,改广阿县为大陆。

大雅:唐高宗太子名弘,称温弘之字曰大雅。宋真宗初名侃,杨侃改以字行。

浍川: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冀城县为浍川。

:后汉文祖名湍,改临湍县为临濑。

会庆:宋太宗赐名光义,改含光殿为会庆。

界内:隋文帝父名忠,兼避中。改中原为界内。
队韵 震韵 问韵 愿韵 翰韵
:隋文帝父名忠,兼避中,以内字代之。改中使为内使,中书为内史,宫中为宫内,侍中为侍内,殿中待御为殿内待御。又晋荀朂为中书监,《晋书》改作内书监。改中乡县为内乡,中牟县为内牟,中邱县为内邱,中江县为内江,云中县为云内,褒中县为褒内,阆中县为阆内。改《毛诗》中陵为内陵。唐高宗太子名忠,改中允为内允,中书舍人为内史舍人,忠废复旧。

内境:隋文帝父名忠,兼避中。改中央为内境。

内枢:吴杨行密时讳密,改枢密为内枢。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曰代或曰系。如治世曰治代,世宗曰代宗是也。《唐世系表》长孙安世,《元和姓纂》作长孙安代。

:晋康帝名岳,改山岳为山岱。邓岳改名岳,又避嫌改名岱。

晦叔:宋英宗名曙,王曙改以晦叔字行。

菜香:后赵石勒时,国人呼罗勒为兰香,又呼菜香。

戴邑: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考城县为戴邑。

:汉成帝名骜,讳曰俊。

:晋东海王越世子名毗怀,帝永嘉五年封毗陵侯,改毗陵郡、毗陵县皆为晋陵。

:宋太祖名匡胤,讳胤。经典缺笔作。清世宗名胤禛,旧本书避作

:清世宗名胤禛,湚字缺笔作

:宋太宗赐名光义,杨义改名信。改义阳军为信阳,崇义军为崇信,招义军为招信军,义阳县为信阳,归义县为归信。金宣宗壮献太子名忠,张行忠改名行信。

信安:宋太宗赐名光义,改义宁县为信安。

:唐武后名曌,照字避嫌。改懿德太子重照为重润。

:宋太宗赐名光义,改富义监为富顺。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义成军为义顺。

:唐穆宗名恒,改恒州为镇州。

𦚉:宋孝宗名眘,缺笔作𦚉。

:宋孝宗名眘,兼避慎。缺笔作

:宋太宗赐名光义,祈廷义改名廷训。宋光宗名惇,兼避敦。张敦礼改名训礼。

汶山:隋炀帝名广,改汶山郡广阳县为汶山。

:汉惠帝名盈,讳曰满。

:宋英宗父濮安懿王名允让,讳让曰逊。

:汉和帝名肇,兼避兆。改兆民为万民。唐太宗名世民,章怀太子注《后汉书•天文志》邓万世去世字。

万年:隋炀帝名广,改京兆郡广阳县为万年。

万安: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郓城县为万安。

:隋文帝太子名勇,讳曰健。改勇士县为健士。

建昌:晋康帝名岳,改岳州为建昌。

:唐睿宗名旦,亶字避嫌。张仁亶改名仁愿。

:吴杨行密父名怤,与夫同音。改光禄大夫为光禄大宪,御史大夫为御史大宪,亦称光禄大、御史大。

宪祖:晋哀帝后王氏名穆之,刘穆之改以宪祖字行。桓温母孔氏名宪祖,又改以小字武生行。

:唐睿宗子让皇帝名献。裴行俭谥宪,《唐书》传作献。裴安道谥忠宪,开元二十九年碑作忠献。(凡谥有宪字,唐碑多作献。)

干办:宋高宗名构,兼避句。改句当为干办。

:唐睿宗名旦,书作

贯之:唐宪宗名纯,韦纯改名贯之。

:唐宪宗初名淳,柳淳改名灌。

:宋太宗赐名光义,㲼字避嫌。改㲼川为汉川。

汉阜: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阜城县为汉阜。

汉东: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唐城县为汉东。后晋高祖名敬瑭,兼避唐。改唐城县为汉东。

𢎪:宋宣祖名弘殷,弘字或书作𢎪。

:宋太宗弟名廷美,赵美改名赞。

谏韵 霰韵 啸韵 效韵 号韵
:后周太祖父名简,方简改名谏。 :梁武帝小名阿练,呼练为绢。

彦深:北齐神武帝六世祖名隐,赵隐改以彦深字行。

彦海:唐高祖祖名渊,邓渊以彦海字行。

彦节:唐高祖父名昞,秉字避嫌。李延寿撰《南史》刘昞名,书其字曰彦节。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鄄城县去城字。 :清圣祖名玄晔,讳玄,眩字、炫字缺笔作

:晋文帝名昭,昭欢县、昭陵县、昭阳县之昭皆改为邵。建安之昭武县为邵武。

𥆮:宋僖祖名朓,兼避眺,书眺作𥆮。

:晋文帝名昭,改韦昭为韦曜。

:明熹宗名由校,凡校字皆改作较。改检校为检较。

孝穆:北周武帝名邕,郑道邕《北史》称其名,《周书》避讳称其字曰周孝穆。

:唐高祖祖名虎,号字经籍书作号。又号、虢、虓、滮等字在旁或作、乕。
个韵 祃韵 漾韵 敬韵 径韵
:汉安帝父清河孝王名庆,改庆氏为贺氏,庆纯为贺纯。

:宋宣祖名弘殷,吴越钱弘佐《五代史》去弘字。

:唐高宗名治,《唐诏令》录许敬宗举贤良诏以成治作成化。宋太宗赐名光义,改彰义军为彰化。

化隆:隋炀帝名广,改广威县为化隆。

:吴越钱弘佐兼避左,凡官名左者皆为上。《吴越备史》称上右者即左右也。

上蔡:隋炀帝名广,改广宁县为上蔡。

上交:后汉高祖名知远,赵远改以上交字行。

阆中:唐玄宗名隆基,改隆州为阆中。

:后梁烈祖名 诚,兼避城。相城县去城字。

:后汉高祖名知远,鱼崇远改名崇谅。


:宋英宗父濮安懿王名允让,让缺笔作

:金废帝名亮,《大观》新旧本于庾亮之名皆缺末笔,避废帝讳也。

:金世宗太子显宗名允恭,宗室思恭改名思敬,白彦恭改名彦敬。

:宋翼祖名敬,缺笔作。高宗御书石经:‘行不笃敬’‘事君敬’‘其事敬’皆作

敬宏:宋武帝名裕,王裕改以敬宏字行。

:宋孝宗父名元偁,吴偁改名儆。

:宋仁宗名禛,兼避征。朱子注四书引刘征君作聘君。

:唐顺宗名诵,讳曰咏。

:汉元帝名奭,讳曰盛。改奭苞姓盛。汉殇帝名隆,读曰盛。改伏隆为伏盛。晋武帝名炎,讳曰盛。唐玄宗名隆基,讳隆曰盛。

:隋文帝父名忠,以忠信为正信。唐宪宗名纯,改纯义县为正义。宋太祖名匡胤,讳匡曰正或曰辅。《宋史•艺文志别集类》改《廖匡国诗集》为《廖光国诗集》后又有《廖正国诗集》,以一书误作二书。宋仁宗名禛,兼避贞,称唐贞观年号作真观,或作正观,贞元作正元,《五代史》书吴乾贞作干正,李昉、王旦皆谥文贞,杜衍本谥贞献,后以避名改呼文正,正献非本谥也。又《唐书•徐有功传》谥忠正,本谥实忠贞,避嫌改也。《雍录》以贞女树为正女木,避仁、英二宗嫌名也。清世宗名胤禛,旧用正字代,后以祯字代。改王士禛为王士正,《四库全书》又改作士祯,初又避祯。改明崇祯年号作崇正,后不改。初又避直,改直定府、真定县、真安州、直阳县、直宁县之真皆作正。

庆云:明成祖名棣,改沧州之无棣县为庆云。

:唐高祖太子名建成,兼避城。改新城县为新政。唐高宗名治,《唐诏令录》许敬宗《举贤良诏》以致治作致政。明熹宗名由校,称学校为学政。

:唐顺宗名诵,讼字避嫌。改刑律斗讼为斗竞。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郑城县去城字。 :宋翼祖名敬,兼避竟。《大观》刻王珉《此年帖》竟字缺末笔。

:梁武帝父名顺之,《易•革篆》曰:‘顺乎天而应乎人’武帝诏作应天从人,避讳改也。

:宋太宗赐名光义,改义武军为定武。

:宋仁宗名禛,兼避征。改‘宋不足征’之征为证,称魏魏徵作魏证。

𪧟:清宣宗名旻宁,讳宁。改心字为一画一撇作𡨴。咸丰四年,谕以𪧟字代。

宥韵 沁韵 勘韵 艶韵 陷韵
:汉光武帝名秀,讳曰茂。改秀才为茂才,秀异为茂异。

茂度:宋武帝名裕,张裕改以茂度字行。

𥝙:汉光武帝名秀,衡方碑书作𥝙。

:北魏献文帝子名禧,高禧赐名祐。

祐川:唐玄宗名隆基,改基城县为祐川。

:唐高祖祖名虎,讳曰兽或曰武。改白虎门为白兽门,虎邱山为武邱,又作兽邱。《梁书》改王天虎为天兽,陈虎牙为兽牙。

:唐高宗名治,兼避稚。称长孙稚之字曰承业,又改其名曰幼。晋氾毓字稚春,改作幼春。

:后梁烈祖名茂,兼避戊,缺笔作

:宋高宗名构,缺笔作

:唐武宗名晱,改名炎,避偏旁餤作馅。

:宋翼祖名敬,镜字避嫌。《宋史•艺文志》改龙龛手镜这龙龛手鉴,《崇文总目》载颜真卿《韵海镜源》改镜作鉴

入声

[编辑]
屋韵 沃韵 觉韵 质韵 物韵
:汉安帝名祐,讳曰福。宋哲宗陵名永泰,改福州永泰县为永福。

:清圣祖名玄烨,讳烨曰煜。

𠦑:唐代宗初名俶,书叔作𠦑。

叔度:宋武帝名裕,褚裕,《南史》称其名,《宋书》避武帝讳,称其字曰叔度。

:宋宣祖名弘殷,吴越钱弘俶《五代史》去弘字。

:宋英宗名曙,《水经注》豫章以树氏都困学纪闻引作木氏郡,盖都应作郡,乃郦氏之误;而木则王氏避嫌改也。《雍录》以贞女为树正,女、木避仁、英二宗嫌名也。

:宋高宗元懿太子名旉,兼避甫。钱勰字穆甫,人呼为钱穆,去甫字,或以穆四呼之。

:明太祖字国瑞,方国珍改名谷珍。

:汉和帝名肇,兼避照。改照临为烛临。

束鹿:唐高祖太子名建成,兼避城。改鹿城县为束鹿。

:宋神宗名顼,缺笔作

:明太祖字国瑞,丁国珍改名玉。

:宋英宗名曙,《宋史•侍其曙传》不改名,《蛮夷传》又有侍其旭事,即侍其曙也。

:唐穆宗名恒,改恒阳县为曲阳。

:后梁烈祖名诚,讳曰确。宋始祖名玄朗,大中祥符五年改朗山县为确山。 :唐宪宗初名淳,陆淳改名质。宋宣祖名弘殷,《唐书•李德裕传》有《韦弘质嘉祐六年制策引》作韦贤,避讳去弘字,又误质为贤也。

:后梁宪祖名信,讳曰实。

:秦始皇帝名政,兼避正。改正月为一月又为端月。

: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密城县去城字。

日照:宋翼祖名敬,兼避镜。改石镜县为日照。(《十驾斋养新录》作石照。)

:宋太祖名匡胤,《金史•海陵纪》遣完颜匡使宋,暂时改名弼,以避宋讳。

:宋徽宗名佶,缺笔作

:晋宣帝名懿,陈寿撰《三国志》避晋讳,称张懿为张益,宋本作壹,存懿字之半。

:唐代宗名豫,李鼎祚《周易集解》豫卦豫皆避作逸,卢氏雅雨堂本尽改逸作豫。

:汉昭帝名弗陵,以二名难讳但名弗,讳弗曰不。

屈邑:后梁烈祖名诚,兼避成。改文成县为屈邑。

月韵 曷韵 黠韵 屑韵 药韵
越裳:后梁敬祖名茂,改茂名县为越裳。 :唐睿宗名旦,怛字书作

:唐中宗名显,《魏书•天象志》陈显达避唐讳去显字。宋真宗后刘氏,仁宗立为皇太后,父名通,天圣元年改蜀之通州为达州。

:后蜀孟知祥祖名察,蜀石经书察作 㳿:唐太宗名世民,讳世。渫字书作㳿。曲礼葱㳿处末当作渫,唐石经避讳改字,遂相沿之。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泄字作泄。左公子泄《汉书古今人表》作左公子泄,是避唐讳改。

:唐太宗名世民,讳世。绁字作绁。

别驾:唐高宗名治,改治中为司马别驾长史。

:宋高宗名构,讳曰结。

:唐代宗名豫,蓣字避嫌。改薯蓣为薯药。

:汉平帝名衎,讳曰乐。唐代宗名豫,讳曰乐或曰裕。

乐寿:隋炀帝名广,改广城县为乐寿。

若思:唐高祖名渊,戴渊以若思字行。

:唐宪宗名纯,冯纯改名约。

:宋宁宗名扩,缺笔作

鹤邱:宋太祖名匡胤,改匡城县为鹤邱。(即今长垣。)

:汉高祖以火德王,谓火忌水,改洛阳为雒阳。新莽篡窃,仍改为洛阳。光武兴,又改从雒。晋以金德王,谓金水相生,复改从洛。隋炀帝名广,改广汉县为雒县。明光宗名常洛,洛阳、洛南、洛容、洛川之洛皆从雒。

陌韵 锡韵 职韵 缉韵 合韵
:汉元帝名奭,刘向《别录》改邹奭为邹赫。

:西楚霸王名籍,改籍姓为席姓。

伯达:北魏献文帝名弘,程弘改以伯达字行。

:晋武帝名懿,张懿《后汉书》作懿,陈寿撰《三国志》避晋讳称张益。金哀宗名守绪,贾守谦改名益谦。

斥邱:后梁烈祖名诚,兼避成。改成安县为斥邱。

:清文宗名奕𬣞,讳奕,缺末笔作

𪟝:唐太宗名世民,李世𪟝名去世字作李𪟝。

𠪱、历:清高宗名弘历,讳历曰历。历字本从历从止,改从历从心,缺笔作历。书明万历年号作万𠪱,永历为永𠪱。

:清初讳狄,《四库全书》书狄作敌,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下谕禁止。

:汉高祖名邦,讳曰国。改孔子弟郑邦为郑国,改帮选为国选。

:宋钦宗名桓,改桓圭为植圭。

:宋钦宗名桓,改桓姓为直姓。宋宁宗名扩,兼避廓。谢廓改名直。辽兴宗名宗真,改女真为女直。

北掖:齐太祖父名承之,改承明为北掖。

黑獭:北齐高祖名泰,宇文泰改以黑獭字行。

:唐高祖太子名建成,初立称窦建德为窦德。宋太宗赐名光义,改招义军为招德,(《十驾斋养新录》作昭德。)威义军为威德。金卫绍王名永济,改永兴县为德兴。

德平:后唐献祖名国昌,改平昌县为德平。

:宋太宗赐名光义,夏国主光睿改名克睿。

特立:金卫绍王名永济,张永改名特立。

:晋景帝名师,改京师为京都或为京邑。后梁烈祖名诚,兼避城。改聊城县为聊邑。

𠦜:唐太宗名世民,讳世。金石文字缺笔作𠃒或作丗、𠦜。

:汉献帝名弼,讳曰合。

叶韵 治韵
:唐太宗名世民,五世、七世、累世皆以叶代。

𦯧:唐太宗名世民,讳世,书叶作𦯧。凡𣏋、㳿、𦜈、等字皆从之。此类字尚多,不详列。

:北周武帝名邕,叱罗邕改名协。


:清圣祖名玄烨,烨、晔二字音义相近,一体避用。烨经籍缺笔作、晔经籍缺笔作或作

:唐玄宗名隆基,帝弟薛王隆业名去隆字。改郑崇基为崇业,豆卢承基为承业

这部作品在1930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48年逝世,在美国以及版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75年以下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国本地版权期限更长,但对外国外地作品应用较短期限规则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