厯代名臣奏議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厯代名臣奏議 巻一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六
  厯代名臣奏議     詔令奏議類二奏議之屬提要
  等謹案厯代名臣奏議三百五十巻明永樂十四年楊士竒黃淮等奉勅編自商周迄金元分六十四門名目既繁區分徃徃失當又如文王周公太公孔子管仲晏嬰鮑叔慶鄭宮之竒師曠麥邱邑人諸言皆一時答問之語悉目之為奏議則尚書颺言何一不可採入亦殊踳駁失倫然自漢以後收羅大備凡歴代典制沿革之由政治得失之故實可與通鑑三通互相考證當時書成刋印僅數百本頒諸學宮而藏版禁中世頗稀有天崇間太倉張溥號稱淹洽而自言生長三十年未嘗一見其書最後乃得太原藏本為刪節重刻巻目均依其舊所不同者此本有慎刑一門張本無之張本有漕運此本無之葢溥意為改移至唐宋以後之文盡遭割裂幾於續鳬㫁鶴失其本來矣此本為永樂時頒行原書猶稱完善固亦古今奏議之淵海也乾隆四十四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陸 費 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附錄:明崇禎八年 張溥原序 (據正雅堂藏板):

歷代名臣奏議序 古來致治之書,編年莫大於《通鑑》,紀實莫僃於《通考》,然《通鑑》整齊往事,治亂兼設,《通考》證據舊聞,不厭煩博,及乎明君顯相貞臣碩士口語辯對之文、封駁頌諫之說,或一槩捨置,闕而不錄,以意節取,錄而不完,使後世讀者不無撫膺太息,想象其全。當時司馬溫公置局自隨一十九年,馬氏父子兩世聚書,纘成大業,豈不欲弘收並載,華其所傳?顧以詳紀事者略考言,急徵實者緩虛論,限於作書之體,不得不有所棄,亦明以告諸將來,助彼不逮也。 明興,典籍咸有,文皇帝稽古作人, 詔翰林儒臣黃公淮、楊公士奇等,采古直言,彙錄成書,賜名《歷代名臣奏議》,於是昌言畢張,賛治資化,足與《通鑑》、《通考》二書比烈矣! 然《奏議》雖 詔頒學宮,世無其板。余小子,生長三十年,未嘗一見。詢之郡縣學官掌故,有愕不知爲何書者。辛未游京師,使獲寓目,心好讀之,徧購不能得。歸,訪之藏書家,多雲無有。久之,同社友人出一本相示,字間摩脫難識。最後得太原藏本相讐正,乃竟讀。竊歎,謂文皇帝放黜百家,獨明聖學,尊經則有《四書》《五經》《性理大全》,信史則有《歷代奏議》,博物則有《永樂大典》。《大典》卷溢二萬,謀梓未成,本藏內府,不達民間,好古者欲見末繇,吁嗟而已。《奏議》與諸經並列,明令天下學人共通其義,而鐫板不行,受讀無路,絕而不問,同於禁書,其誰之責? 間覽先民纂取《大全》,刪括《性理》,本帙流通,誦習幾徧。意其法亦可施於《奏議》。又不敢僭忽;率依原卷,標指詳略。踰二年成刻。私爲之論,曰: 古有云:「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則《春秋》,言則《尚書》」,奏議亦古《尚書》之流也。唐虞以來,君臣問答之外,無他文字。降及後世,盤庚諭衆,周公告商,煩辭諄復。世變激然,非得已也。夫以君命臣則言,以臣答君則言,以父教子則言,以子諫父則言,以兄弟寮友相告戒則言;非此而言者,皆多也。是故騷極屈宋,賦盛馬楊,詞章之學,君子以爲無益於治國,不究於宜民,雖廢弗講,可以無譏。若事關奏對,言繫國家,在上而不知必有失道之憂,在下而不知必有害公之罰。 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壬申,《奏議》書成進覽,上謂侍臣曰:「致治之道,千古一揆。君能納善,臣能盡忠,天下未有不治。觀是書,見人君之量、人臣之直。爲君者以前賢所言,作今日耳聞;爲臣者以前賢事君之心爲心,天下之福也。」遂命刊印,賜皇太子、皇太孫及諸臣。嗚呼!大哉王言,一哉王心,見於斯矣。 古者盡人皆諫,不設諫職。後則恐人不言,廼立不匡之刑,置諫議之官。夫刑以儆不言,而末世乃以言刑;以諫名官,所以責人言,而末世則謂非諫官卽不當言,何其相繆戾乎!《奏議》之輯,非獨察古鏡今,亦急教諫也。殷鑒夏,周鑒殷,戒漢必以秦,戒唐必以隋,因世近也。昭代之鑒,莫切於宋,故《奏議》載宋尤詳。然文章爾雅之指,則漸遠矣。西漢奏事,率尚簡直;簡則明,直則當,疏言之體也。文因世降,則簡者益煩,直者彌曲。陸宣公之奏疏、陳同甫之上書、劉去華文文山之對策,皆當日所豔稱,後代所師法,絜之於漢,不無駢詞贅語,必經刪剪,然後雅徤可觀,讀而不厭,況他文哉! 沿至今日,奏議不倫,殆有數病:詳於頌聖而略於言事,密於瞻顧而疏於考據,學問不必其生平而因乎風會,文詞不必其選擇而安於便陋,遂至沐浴入告不異文移,齋宿獻書或同俚諺,苟非代有偉人,力扶其敝,未有不貽誚國都、見慚委巷者也。然詳論原委,古今常短亦各有端。詞尚體要,言無妄費,今之不如古也;觀變熟多,援證周篤,古之不如今也。假令當唐德之猜主不發痛哭,值宋高之昏辟猶尚諷諫,是亦「鄉飲酒」治軍市,行《采齊》、趨《肆夏》以救火也。且程朱篤論,廣川或有未及,蘇子格言,雒陽亦間弗如。大抵文繇風氣,智巧不能齊;言從道理,至者不可易,有能援不易之理,反往古之風,彌綸時事,不悖典雅,斯可謂善諫矣。 或以奏議但載篇章,宜絕口語。然張良對漢高、鄧禹對光武、諸葛亮對昭烈,非面談乎? 祖宗作書之旨,采擇所先,烏可缺也!班固敘叔皮曰:「學不爲人,博而不俗,言不爲華,述而不作。」余雖不敏,竊嚮往之。是故左國諸子、戰國縱橫之言,爲《奏議》所錄者,僃不敢遺,誠慎之也。且壺關三老之訟太子,湖三老之訟王尊,豈漢世市里老人皆能爲文?亦司馬遷、班固記事潤色之功耳。然則古今奏對之傳與否,作史者其與有責焉。 崇禎八年孟夏,太倉張溥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