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史略/卷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 史略
卷二
作者:高似孫 南宋
卷三

漢書

[編輯]

漢尚書郎班固譔。固字孟堅,扶風人。初,固作帝紀十二、表八、志十、傳七十。固卒,書頗散亡,章帝詔其妹昭與諸儒校輯於東觀,八表、《天文志》是其補成者也。

班彪傳論

[編輯]

論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傾側危亂之間,行不踰方,言不失正,仕不急進,貞不違人,敷文華以緯國典,守賤薄而無悶容。彼將以世運未弘,非所謂賤焉恥乎?何其守道恬淡之篤也!

[編輯]

班固爲蘭臺令史,與前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司隷從事孟異共成《世祖本紀》。遷爲郎,典校祕書。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孫述事,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復使終成前所著書。

固以爲漢紹堯運,以建帝業,至於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紀,編於百王之末,廁於秦、項之列,太初以後,闕而不錄,故探撰前記,綴集所聞,以爲《漢書》。起於高祖,終於孝平、王莽之誅,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綜其行事,傍貫《五經》,上下洽通,爲春秋考紀、表、志、傳凡百篇。固自永平中始受詔,潛精積思二十餘年,至建初中乃成。當世甚重其書。

東觀漢記

[編輯]

時人有上言班固私改作史記,詔下京兆收繫。固弟超詣闕上書,具陳固不敢妄作,但續父所記述漢事。

司馬彪後漢書

[編輯]

班固字孟堅,右扶風人。幼有雋才,學無常師。善屬文,經傳無不究覽。

彪譔《後漢書》,世不復見,今錄其傳孟堅者於此。

張輔

[編輯]

司馬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班固敘二百年事,乃八十萬言,煩省不同,不如遷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奬勸,惡足以鑒誡,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無取焉,而班皆書之,不如遷二也。毀貶朝錯,傷忠臣之道,不如遷三也。遷旣造創,固又因循,難易益不同矣。又遷爲蘇秦、張儀、范睢、蔡澤作傳,逞辭流離,亦足以明其大才。故述辯士則辭藻華靡,敘實錄則隱核名檢,此所以遷稱良史也。

范曄

[編輯]

贊曰︰司馬遷、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載籍之作,大義粲然著矣。議者咸稱二子有良史之才。遷文直而事覈,固文贍而事詳。若固之敘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而不厭,信哉其能成名也!彪、固譏遷,以爲是非頗謬於聖人。然其論議常排死節,否正直,而不敘殺身成仁之爲美,則輕仁義,賤守節愈矣。固傷遷博物洽聞,不能以智免極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嗚呼!古人所以致論於目睫也!

顏師古漢書注例

[編輯]

《漢書》舊無註解,唯服虔、應劭等各爲《音義》,自別施行。至典午中朝,爰有晉灼,集爲一部,凡十四卷,又頗以意增益,時辯前人當否,號曰《漢書集注》。屬永嘉喪亂,金行播遷,此書雖存,不至江左。是以爰自東晉迄於梁、陳,南方學者皆弗之見。有臣瓚者,莫知氏族,考其時代,亦在晉初,又揔集諸家《音義》,稍以己之所見,續廁其末,舉駮前說,喜引《竹書》,自謂甄明,非無差爽,凡二十四卷,分爲兩帙。今之《集解音義》則是其書,而後人見者不知臣瓚所作,乃謂之應劭等集解。王氏《七志》,阮氏《七錄》,並題云然,斯不審耳。學者又斟酌瓚姓,附著安施,或雲傅族,旣無明文,未足取信。蔡謨全取臣瓚一部散入《漢書》,自此以來始有注本。但意浮功淺,不加隱括,屬輯乖舛,錯亂實多,或乃離析本文,隔其辭句,穿鑿妄起。職此之由,與未注之前大不同矣。謨亦有兩三處錯意,然於學者竟無弘益。

《漢書》舊文多有古字,解說之後屢經遷易,後人習讀,以意刊改,傳寫旣多,彌更淺俗。今則曲覈古本,歸其眞正,一往難識者,皆從而釋之。

古今異言,方俗殊語,末學膚受,或未能通,意有所疑,輒就增損,流遯忘返,穢濫實多。今皆刪削,克復其舊。

諸表列位,雖有科條,文字繁多,遂致舛雜。前後失次,上下乖方,昭穆參差,名實虧廢。今則尋文究例,普更刊整,澄蕩愆違,審定阡陌,就其區域,更爲局界,非止尋讀易曉,庶令轉寫無疑。

禮樂歌詩,各依當時律呂,脩短有節,不可格以恆例。讀者茫昧,無復識其斷章,解者支離,又乃錯其句韻,遂使一代文采,空韞精奇,累葉鑽求,罕能通習。今並隨其曲折,剖判義理,歷然易曉,更無疑滯,可得諷誦,開心順耳。

凡舊注是者,則無間然,具而存之,以示不隱。其有指趣略舉,結約未伸,衍而通之,使皆備悉。至於詭文僻見,越理亂真,匡而矯之,以祛惑蔽。若汎說非當,蕪辭競逐,苟出異端,徒爲煩冗,秪穢篇籍,蓋無取焉。舊所闕漏,未嘗解說,普更詳釋,無不洽通。上考典謩,旁究《蒼》《雅》,非苟臆說,皆有援據。六藝殘缺,莫覩全文,各自名家,揚鑣分路。是以向、歆、班、馬、仲舒、子雲所引諸經或有殊異,與近代儒者訓義弗同,不可追駁前賢,妄指瑕纇,曲從後說,苟會局塗。今則各依本文,敷暢厥指,非不考練,理固宜然,亦猶康成注《禮》,與其《書》、《易》相偝,元凱解《傳》,無係毛、鄭《詩》文。以類而言,其意可了。爰自陳、項,以訖哀、平,年載旣多,綜緝斯廣,所以紀、傳、表、志時有不同,當由筆削未休,尚遺秕稗,亦爲後人傳授,先後錯雜,隨手率意,遂有乖張。今皆窮波討源,搆會甄釋。

字或難識,兼有借音,義指所由,不可暫闕。若更求諸別卷,終恐廢於披覽。今則各於其下,隨卽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衆所共曉,無煩翰墨。

近代注史,競爲該博,多引雜說,攻擊本文,至有詆訶言辭,掎摭利病,顯前修之紕僻,騁己識之優長,乃効矛盾之仇讎,殊乖粉澤之光潤。今之註解,翼贊舊書,一遵軌轍,閉絕歧路。

諸家注釋,雖見名氏,至於爵里,頗或難知。傳無所存,具列如左。

顏師古漢注所引書

[編輯]

初,漢服虔等爲《音義》,又有晉灼、臣瓚等說。應劭亦爲《集解》,而蔡謨復拊註之。正觀中,太子承乾命師古裒集衆說。師古叔游嘗譔《漢書決疑》,乃因其舊而作今注,時號師古爲班固忠臣。師古名籕,京兆人。

荀悅字仲豫,潁川人,後漢祕書監。

服虔字子慎,滎陽人,後漢尚書侍郎,高平令,九江太守。初名重,改名袛,後定名虔。

應劭字仲瑗,一字仲遠。汝南南頓人,後漢泰山太守。

伏儼字景宏,琅琊人。

劉德北海人。

鄭氏晉灼《音義序》曰不知其名,而臣瓚《集解》輒雲鄭德。旣無所據,今依晉灼但曰鄭氏。景祐余靖校本雲︰「鄭氏舊傳,晉灼《集注》雲『北海人,不知其名』,而臣瓚以爲鄭德。今書但稱鄭氏。」

李斐不詳所出郡縣。

李奇南陽人。

鄧展南陽人,魏建安中爲奮威將軍,封高樂鄉侯。

文穎字叔良,南陽人,後漢末荊州從事,魏建安中爲甘陵府丞。

張揖字稚讓,清河人,一雲河間人。魏太和中爲博士。止解《司馬相如》一傳。似孫曰︰「《司馬相如》一傳最難注。予嘗注此傳,大費工力。張揖曾作《博雅》,通於名物,所以止注此傳。」

蘇林字孝友,陳留外黃人,魏給事中,領祕書監,散騎常侍,黃初中遷博士,封安成亭侯。

張晏字子博,中山人。

如淳馮翊人,魏陳郡丞。

孟康字公休,安平廣宗人,魏散騎常侍,弘農太守,散騎侍郎,中書令,封廣陵亭侯。

項昭不詳何郡縣人。

韋昭字弘嗣,吳郡雲陽人,吳朝尚書郎,太史令,中書僕射,封高陵亭侯。

晉灼河南人,晉尚書郎。

劉寶字道真,高平人,晉中書郎,御史中丞,安北將軍。侍皇太子講《漢書》,別有《駮義》。

臣瓚師古曰︰「不詳。」景祐余靖校本雲︰「臣瓚不知何姓。案裴駰《史記序》雲莫知氏姓,韋稜《續訓》亦言未詳,劉孝標《類苑》以爲於瓚,酈元注《水經》以爲薛瓚。姚察《訓纂》雲,案《庾翼集》,於瓚爲翼主簿,兵曹參軍,後爲建威將軍。《晉中興書》雲,翼病卒,而大將於瓚等作亂,翼長史江虨誅之。於瓚乃是翼將,不載有註解《漢書》。然瓚所采衆家《音義》,自服虔、孟康以外,並因晉亂湮滅,不傳江左,而《高紀》中瓚案《茂陵書》,《文紀》中案《漢祿秩令》,此二書亦復亡失,不得過江,明此瓚是晉中朝人,未喪亂之前,故得具見先輩《音義》及《茂陵書》、《漢令》等耳。蔡謨之江左,以瓚二十四卷散入《漢書》,今之注也。若謂爲於瓚,乃是東晉人,年代前後了不相會,此瓚非於,足可知矣。又案《穆天子傳》目錄雲,祕書校書郎中傅瓚校。今《漢書音義》臣瓚所案,多引《汲書》以駮衆家訓義。此瓚疑是傅瓚。瓚時職典校書,故稱臣也。師古又曰︰「後人斟酌瓚姓,附之傅族耳。旣無明文,未足取信。」

郭璞字景純,河東人,晉贈弘農太守。止注《相如傳序》及《游獵詩序》。

蔡謨字道明,陳留考城人,東晉侍中,五兵尚書,贈謚文穆公。

崔浩字伯深,清河人,後魏侍中,撫軍大將軍,封東郡公。撰《漢紀音義》。景祐校本作「伯淵」。

顏氏所注重複

[編輯]

顏氏所注,評覈諸家,最爲詳的。然有無俟音詁,失之冗贅者。字之初見,旣已加釋,自此而下,不必再舉矣。試掇其重複大甚者:

如鄉讀曰嚮、解讀曰懈、與讀曰豫、雍讀曰壅、道讀曰導、繇讀曰傜、畜讀曰蓄、視讀曰示、艾讀曰乂、說讀曰悅、竟讀曰境;飭與勑同、繇與由同、敺與驅同、晻與暗同;婁古屢字、墬古地字、饟古餉字、犇古奔字之類,何啻百數,皆過於複且重者。

又如休者美也、蕃者多也、烈者業也、稱者副也、靡者無也、滋者益也、圖者謀也、耗者減也、貸者假也、卒者終也、悉者盡也、給者足也、𥨊者漸也,以上字義,初非深隱,何必重出,往往再見於一板之內?如此繁雜,不可勝載。

又如豁、[亻丸]、恢、坐、邾、陝、治、脫、攘、蓻、亘、綰、顓、擅、酣、侔、重、禺、俞、選字,亦用切腳,可以省矣。又如《項羽》一傳,伯讀曰霸,凡四言之。若相國何、相國參、太尉勃‧亞夫、丞相平、丞相吉亦注爲蕭何、曹參,三代必曰夏、商、周,威、文、顏、閔必曰齊威、晉文、顏淵、閔子騫。讀是書者,要非童蒙,豈不曉是哉?

顏氏《敘例》雲︰「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衆所共曉,無煩翰墨。」殆反是志矣。志中尤爲叢脞,以此知《漢書注》亦用修整一番乃佳。

御詮定《漢書》八十七卷。

[編輯]

唐高宗與郝處俊等選。

漢書注

[編輯]

晉灼《漢書集注》十三卷。

敬播《漢書注》四十卷。

陸澄《漢書注》一卷。齊光祿大夫。

右《漢書注》凡三家,師古所引者,晉灼而已。

漢書考

[編輯]

劉寶《漢書駁義》二卷。晉安北將軍。

姚察《漢書定疑》二卷。陳吏部尚書。

顏游秦《漢書決疑》十二卷。

李喜《漢書辨惑》三十卷。

《前漢考異》一卷。失姓氏。

漢書雜傳

[編輯]

姚察《漢書訓纂》三十卷。

姚察《漢書集解》一卷。

元懷景《漢書議苑》開元右庶子,謚曰文。

姚班《漢書紹訓》四十卷。

諸葛亮《論前漢事》一卷。

陸澄《漢書新注》一卷。

韋稜《漢書續訓》二卷。

項岱《漢書敘傳》五卷。

釋務靜《漢書正義》三十卷。唐僧。

顏胤《漢書集義》二十卷。

沈遵《漢書問答》五卷。

《漢疏》四卷。梁有《漢書音》九卷,劉孝標注《漢書》一百四十卷,陸澄注《漢書》一百二卷,梁元帝注《漢書》一百一十五卷,今亡。

右漢考五家,雜傳十二家,深稽而詳訂,互有可攷。古之史出於一人之手,尚有差謬,以俟刊辨,況後之爲史者耶?

漢書音義

[編輯]

應劭《音義》二十四卷。

服虔《音訓》一卷。

韋昭《音義》七卷。

劉顯《音》二卷。

夏侯詠《音》二卷。

蕭該《音義》十二卷。國子博士。

包愷《音》十二卷。廢太子勇命包愷等。

孟康《音義》九卷。

諸葛亮《音》一卷。

晉灼《音》七卷。

崔浩《音》一卷。

劉嗣《音義》二十六卷。

敬播《音義》十二卷。

孔文祥《音義鈔》一卷。

陰景倫《律歷志音》一卷。

劉伯莊《音義》二十卷。

右音義十六家,師古所援引者五家。如蕭該《音義》最爲精詳,而師古遺之。先儒頗謂師古於該議論矛盾,故所不錄。以是知書之遺落者,蓋不止此而已。其後於師古者,固不論也。

漢書諸家本

[編輯]

宋景文公祁參校凡用諸本︰

古本顏師古未注以前本。

唐本張唐公家所得唐本。

江南本《金坡遺事》雲︰「太祖平江南,賜本院書二千卷,皆紙札精妙。」東原榮氏私記雲︰「江南本,宣和間出在御府,故流傳人間。」初,外氏先君丁常、韓通通籍睿思殿,因見江南本,愛賞之,無緣借出參校,遂以薄紙分手抄錄。及歸,寫於家,幾年而後畢。

舍人院本江南本在舍人院,亦曰舍人院本。

淳化本《國朝會要》曰︰「淳化五年七月,詔選官分校《史記》、前後《漢書》,命陳充、阮思道、尹少連、趙況、趙安仁、孫何校前後《漢》。校畢,遣內侍裴愈賫本就杭州鏤板。」

景德監本《國朝會要》曰︰咸平中,真宗命刁衎、晁逈、丁遜覆校兩《漢書》板本,逈知制誥,以陳彭年同其事。景德二年七月,衎等上言:《漢書》歷代名賢注釋,至有章句不聞,名氏交錯,除無考據外,博訪羣書,徧觀諸本,校定凡三百四十九卷,簽正二千餘字,錄為六卷以進。」

景佑刊誤本景祐元年九月,祕書丞余靖上言︰「國子監所印兩《漢書》,文字舛僞,恐誤後學,臣參括衆本,旁據它書,列而辨之,望行刊正。」詔送翰林學士張觀等詳定聞奏,又命國子監直講王洙與靖偕赴崇文院讎對。二年九月,校書畢,凡增七百四十一字,損二百一十二字,改正一千三百三十九字。

又有我公本、今不詳何人。燕國本、曹大家本、陽夏公本、晏本、郭本、姚本、浙本、閩本,其外又有熙寧本、熙寧二年,參知政事趙抃奏進新校《漢書》五十冊,及陳繹所著《是正文字》七卷。宣和本、宣和六年國子監本。張集賢本。張瓌得唐世本校。

後漢書

[編輯]

宋太子詹事范曄譔。曄字蔚宗,順陽人。元嘉中,左遷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刪衆家《後漢書》爲一家史,紀十、志十、傳八十,凡百篇。

[編輯]

范曄旣造《後漢》,轉得統緒,詳觀古今著述及評論,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旣任情無例,不可甲乙辨。後贊於理近無所得,唯志可推耳。博贍可不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雜傳論,皆有精意深旨,旣有裁味,故約其辭句。至於《循吏》以下及《六夷》諸序論,筆勢縱放,實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減《過秦》篇。嘗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諸志,《前漢》所有者悉令備。雖事不必多,且使見文得盡。又欲因事就卷內發論,以正一代得失,意復未果。贊自是吾文之傑思,殆無一字空設,奇變不窮,同合異體,乃自不知所以稱之。此書行,故應有賞音者。紀、傳例爲舉其大略耳,諸細意甚多。自古體大而思精,未有此也。《宋書‧傳》。

[編輯]

元嘉元年,左遷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刪衆家《後漢書》爲一家之作,至於屈伸榮辱之際,未嘗不刻意焉。自序略曰︰「吾少嬾學問,年三十許,始有尚爾。旣造《後漢》,轉得統緒。詳觀古今著述及評論,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旣任情無例,唯志可推爾。博贍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雜傳論皆有精意深旨,至於《循吏》以下及《六夷》諸序論,筆勢縱放,實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減《過秦》篇。嘗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贊自是吾文傑思,殆無一字空設,奇變不窮,同合異體,乃自不知所以稱之。此書行,故應有賞音者。紀傳例為舉其大略耳,諸細意甚多。自古體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盡知,多貴古賤今,所以稱情狂言爾。」范曄之傳,其失尤多。若薛宣之忠毅而槩之以酷吏,鄭衆之嚴明直諒而槩之以宦者;蔡琰忍恥妻胡,槩之烈女;王杶深仁厚義,槩之獨行。若此之類衆矣。南史》。

[編輯]

范曄在獄中與諸甥姪書曰︰「吾旣造《後漢》,詳觀古今著述及評論,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旣任情無例,不可甲乙,唯志可推耳。博贍可不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雜傳論,皆有精意深旨。至於《循吏》以下及《六夷》諸序論,筆勢縱放,實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減《過秦》篇。嘗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贊自是吾文之傑思,殆無一字空設,奇變不窮,同合異體,乃自不知所以稱之。此書行,故應有賞音者。自古體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曄之言張詡如此,自謂可過班固。觀其所著序論,如鄧禹、竇融、馬援、班超、郭恭諸篇略具氣象,然亦何能企固萬一耶?

後漢書注

[編輯]

劉昭補注《後漢書》三十卷。

[編輯]

初,范曄令謝儼譔《後漢書志》,搜次垂畢,會曄伏誅。儼悉蠟以覆車,一代爲恨。梁世劉昭得舊志,乃補注爲三十卷。昭字宣卿,平原人,爲臨川王記室。

唐章懷太子注

[編輯]

唐章懷太子賢招集一時學士,右庶子張太安、洗馬劉訥言、洛州司戶革希玄、學士許叔牙、成玄一、史藏諸、周贊寧輩同爲注,儀鳳中奏上。

後漢書雜傳

[編輯]

王韶《後漢林》二百卷。

謝沈《後漢書外傳》十卷。

後漢書考

[編輯]

劉攽《東漢刊誤》

[編輯]

嘉祐七年,上讀《後漢書》,見「墾田」宆皆作「懇」字,敕侍臣傳詔中書,使正之。時劉攽爲國子監,直講奉詔,與錢藻、楊褒、姜潛、麻延年、李寔、劉仲章分校。後二年,皆遷他官,攽獨卒業。攽雲︰「此書自三館及民家無他好本,率以己意定之。學者且疑其不然,雖攽亦未敢必。」

後漢書音

[編輯]

韋闡《音》二卷。

劉芳《音》一卷。後魏太常。

韋機《音》二十七卷。

臧競《音》三卷。陳宗道先生。

蕭該《音》三卷。

三國志

[編輯]

《魏國志》三十卷。

《蜀國志》十五卷。

《吳國志》二十卷。

晉太子庶子陳壽譔。壽字承祚,巴西人。凡魏紀四、傳四十,吳傳二十,蜀傳十五,時人稱其善敘事。宋文帝嫌其略,命國子博士裴松之補注,鳩集傳記,增廣異聞,輯爲一書。既成,奏之。上覽之,曰︰「裴世期爲不朽矣。」松之字世期,河東人。陳壽撰魏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時著魏書, 見壽所作,便壞己書而罷。張華深善之,謂壽曰:「當以《晉書》相付耳。」或雲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髠,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

[編輯]

尚書郎范頵表曰:「治書侍御史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採錄。」詔河南尹、洛陽令就家寫其書。壽又撰《古國志》五十篇、《益都耆舊傳》十篇,餘文章傳於世。

[編輯]

崔浩以毛脩之中國舊人,雖學不博洽,而猶涉獵書傳,每與論說,遂及陳壽《三國志》有古良史之風,其所著述,文義典正,皆揚於王廷之言,微而顯,婉而成章,班史以來無及壽者。脩之曰:「昔在蜀中,聞長老言,壽曾為諸葛亮門下書佐,得撻百下,故其論武侯雲『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浩乃與論曰:「夫亮之相劉備,當九州鼎沸之會,英雄奮發之時,君臣相得,魚水為喻,而不能與曹氏爭天下,委棄荊州,退入巴蜀,誘奪劉璋,偽連孫氏,守窮崎嶇之地,僭號邊夷之間,此策之下者。可與趙它為偶,而以為蕭曹亞匹,不亦過乎?謂壽貶亮,非為失實。」後魏書》。

[編輯]

自司馬氏史至五代史,數千百年,正統偏霸,與夫僭竊亂賊,甚衰至微之國,雖如夷狄,而史未有不書其國號者。陳壽《三國志》乃獨不然。劉備父子在蜀四十餘年,始終號漢,是豈可以蜀名哉?其曰蜀者,一時流俗之言耳。壽乃黜正號而從流俗,史之公法,國之正統,輒皆失之。則其所書,尚可信乎?且是時世稱備爲蜀者,猶五代稱李璟爲吳,稱劉崇爲晉者耳。今《五代史》作《南唐》、《東漢世家》,未嘗以吳、晉稱史。荊公曰︰「五代之事不足書,何足類公!三國可喜事甚多,率壤於陳壽,公其成之!」公雖深然,未暇作也。予遂作《蜀漢書》,系蜀以漢,尚庶幾乎!

三國志

[編輯]

《漢魏吳蜀舊事》八卷。

魏氏別史

[編輯]

《魏武本紀年歷》五卷。

王沈《魏書四十八卷。晉司空,字彥伯,高平人,有俊才。沈仕魏,正光中,遷散騎常侍,與荀顗、阮籍共譔《魏書》,多爲時諱,未若陳壽之實。

《魏紀》十二卷。左將軍陰澹撰。

魚豢《魏略五十卷。

梁祚《魏國統》二十卷。

何常侍《論三國志》九卷。

《魏末傳》二卷。梁有《魏大事》,隋亡。

右魏氏別史五家,蓋可與陳壽《志》參攷而互見者,亦一時記載之雋也,而魚豢《典略》特爲有筆力。

魏志音

[編輯]

盧宗道《音》一卷。

蜀別史元魏李彪嘗言︰「孔明在蜀,不以史官留意。」今蜀史皆魏、吳獨疎略,其在此乎?

[編輯]

王隱《刪補蜀記》七卷。

吳別史

[編輯]

韋昭《吳書》五十五卷,殘缺。

《吳書實錄》三卷。

環濟《吳紀》十卷。晉太學博士。

胡沖《吳曆》六卷。

張勃《吳錄》三十卷。

魏、吳雜史,大假瓌緻,掇其數辭,足以知諸公辭藻之競秀者。魚豢《魏略》雲︰「李安國識別人物,海內注意。明帝得吳降人,問︰『江東聞中國名士爲誰?』以安國對之。」又雲︰「許士宗少與清河崔贊俱發名於冀州。」又雲︰「阮德如有俊才,而飾以名理,風儀雅潤,與嵇康爲友。」又雲︰「荀文若爲人英偉,折節待士,坐不累席。其在臺閣間,不以私慾撓意。」韋昭《吳書》雲︰「諸葛瑾避亂渡江,大皇帝取爲長史。遣使蜀,但與弟亮公會相見,退無私面。而又有容貌思度,時人服其弘量。」環濟《吳記》雲︰「全子黃有德行義槩。」又曰︰「張子布忠正有才義。」張勃《吳錄》雲︰「陸凱忠鯁有大節,篤志好學。」又曰︰「孫策少有雄姿風氣。」然方是時,士爽乎用,史隳乎守,幾於國異政,家殊俗矣。魚豢而下,各書一時之事,豈無俟於後人者?嗟夫!

晉書

[編輯]

王隱《晉書》九十三卷。隱及郭璞俱爲著作郎,令撰《晉史》。時著作郎虞預私撰《晉書》,而生長東南,不知中朝事,數訪於隱,並借隱所著書竊寫之,所聞漸廣。家貧無資用,乃依征西將軍庾亮於武昌,供其紙筆,書乃得成,詣闕上之。隱雖好著述,而文辭鄙拙,蕪舛不倫。其書次第可觀者,皆其父所撰也。

謝沈《晉書》三十卷。

虞預《晉書》五十八卷。晉散騎常侍,字叔寧。史雲︰「著《晉書》四十餘卷,行於世。」

朱鳳《晉書》十四卷。未成,訖元帝。晉中書郎。

謝承《晉書》三十六卷,又《錄》一卷。宋臨川內史。

臧榮緒《晉書》一百十卷。齊信州主簿。

蕭子雲《晉書》一百二卷,殘缺。

干寶《晉書一十二卷。殘缺

沈約《晉書》一百十卷。梁尚書僕射。字文休,吳興人。

鄭忠《晉書》七卷。

右晉人及宋、齊人所譔《晉書》,共十家,晉之事詳且精矣。又有何法盛宋河東太守。譔《晉中興書》七十八卷,起東晉。事有可稽,辭有可述,則知唐太宗詔羣臣所譔如之,何其不該且覈而妙於辭製哉!徐堅亦曾譔《晉書》一百五十卷。

王隱《晉書》語

[編輯]

元凱智謀淵博,明於治亂,常稱「立德者,非所企及;立功立言,所庶幾也」。每有大事,輙在將帥之限。

王戎少清明曉悟。

祖士言最治行操,能清言。祖納。

嵇廷祖有奇才雋辯。嵇紹。

謝沈《晉書》語

[編輯]

竇武、劉淑、陳蕃少有高操,海內尊而稱之。

虞預《晉書》語

[編輯]

荀公曾十餘歲能屬文。外祖鍾繇曰︰「此兒當及其曾祖。」荀勗。

山季倫平雅有父風。

和嶠厚自封植,嶷然不羣。

刁恊多所博涉,中興制度,皆稟於恊。

溫嶠少標俊,清徹英穎。

沈約《晉書》語

[編輯]

周顗,王敦素憚之,見輒面熱,雖復臘月,亦扇面不休。其憚如此。

朱鳳《晉書》語

[編輯]

元帝叡,字景文。少而明惠。因亂,過江起義,遂即位。《謚法》曰︰「始建國都曰元。」敘事甚簡淨。

臧榮緒《晉書》語

[編輯]

謝叔源善屬文。

張孟陽有才華。

王正長慱學有雋才。

石季倫早有智慧。

左太沖博覽文史。

阮嗣宗容貌瓌傑,志氣閎放。

《晉安帝紀》語

[編輯]

江仲凱以義正器素知名當世。江敳。

戴安道少有清操,惟甚快暢,泰於娛生。與風流者游,屢辭徵命,遂著高尚之稱。

羲之風骨清舉。

右王隱、謝沈、虞預、沈約、朱鳳《晉書》,世不可見,各錄其瓌精一二於前,斯足以表諸公才之雋、筆之英矣。《晉安帝紀》中句亦甚美,併錄之。

唐御譔晉書一百三十卷。

[編輯]

初,《晉史》十八家,太宗以爲未善,詔令再譔。房玄齡與褚遂良、許敬宗奉詔增損,以臧榮緒舊書爲本,又摭採諸家傳記而益附之,爰及晉代文集,罔不畢集。命來濟、陸元仕、劉子翼、李淳風、李義府、薛元超、上官儀、崔行功、辛丘馭、劉引之、陽仁卿、李延壽、張文恭分撰,令狐德棻、敬播、李安期、李懷儼、趙汝智考正類例,作紀十、志二十、列傳七十、載記三十,合百三十卷。史之凡例多出於令狐德棻、敬播,《天文》、《律曆》則李淳風專之。太宗所著宣,武二帝、陸機、王羲之四論,皆稱制焉。

晉書注

[編輯]

高希嶠《注》一百三十卷。開元二十年上。清池主簿。

晉書音

[編輯]

何超《音》三卷。唐處士。

徐爰《宋書》六十五卷。宋中散大夫。

孫巖《宋書》六十五卷。齊冠軍錄事參軍。

沈約《宋書一百卷。

右宋代史所傳者,沈約爲最。姚察陳吏部尚書。稱其「高才博洽,名亞遷董,蓋一代之英偉焉」。按︰齊永明中,沈約奉詔撰爲紀十、志九、傳六十,合百卷,本何承天舊書,採山謙之、徐爰、蘇寶生諸說,號爲博洽,而志及兼述魏、晉,論者以爲失於限斷。《崇文總目》︰闕《趙倫之傳》一卷。今本有之,而《到彥之傳》卷末殘缺。又有王智深,梁人,著《宋書》六十一卷,亦殘缺。

齊書

[編輯]

蕭子顯齊書六十卷。梁人,詳見《後漢書》。

劉陟《齊書》十三卷。

齊別史

[編輯]

沈約《齊紀》二十卷。

劉陟《齊紀》十三卷。

江淹《齊史》十三卷。

王劭《齊志》後齊事。

吳兢《齊史》十卷。

初,江淹已筆《齊史》爲十志,沈約又著《齊紀》,而子顯自表武帝別爲此書。嘗稱其「得明道得之高致,蓋幽通之流也」。子顯更採後漢,考正同異,爲一家書。又吳均欲撰《齊書》,求借《齊起居注》及羣臣行狀,武帝不許,遂私撰奏之。稱帝爲齊明帝佐命,帝惡其書不實,使中書舍人劉之遴詰問數十條,道支離無對,勑付省焚之,坐免職。

本朝曾鞏、趙若、孫覺、尹洙、蘇洵諸公校正館書,嘗論《齊史》,謂「子顯之於斯文,喜自馳騁。其更改破析,刻琱藻繢之變尤多,而其文益下。豈夫材固不可強而有耶?然其表曰︰『素不知戶口,故《州郡志》輙不載。天文復祕,故不私載。』而此志但紀災祥而已。」按︰本傳爲《齊書》六十卷,今但五十九卷。

梁書

[編輯]

謝炅《梁書》四十九卷。梁中書郎。

姚思廉梁書五十六卷。唐弘文館學士。思廉名簡,以字行,萬年人。

梁別史

[編輯]

陰僧仁《梁撮要》二十卷。陳征南諮議。

許亨《梁史》五十三卷。陳領軍、大著作郎。

《梁太清錄》八卷。

《梁末代紀》一卷。

《梁二典》附《史典彙》。

《梁後略》附《史典彙》。

《梁紀》附《史典彙》。

吳克《梁史》十卷。

初,太宗詔祕書監竇璡、歐陽詢、姚思廉共撰《梁史》。思廉父察,仕陳。大建中,嘗修梁、陳史,未就。思廉因父書,又採謝炅舊史裁成之。其緫論出於魏徵。

陳書

[編輯]

陸瓊《陳書四十二卷。陳吏部尚書。

傅縡《陳書》三卷。

顧野王《陳書》三卷。

吳兢《陳史》五卷。

思廉采謝炅、顧野王等諸家言,推究緫括,爲梁、陳二家史,同上。

後魏書

[編輯]

魏收後魏書一百三十卷。後齊僕射,字伯起,鉅鹿人。《三國典略》曰︰「齊主以魏收之卒,命中書監陽休之裁正其所撰《魏書》。休之以收敘其家事稱美,且寡才學,淹延歲時,竟不措手,唯削去嫡庶一百餘字。

魏澹《後魏書》一百十卷。隋著作郎。

張太素《後魏書》一百卷。今惟有《天文志》二卷。

裴安時《元魏書》三十卷。

初,令狐德棻建言︰「近代無正史。梁、陳、齊文籍猶可據,至周、隋事多脫損。今耳目尚相及,史有所憑,一易世事,皆汨暗無所綴緝。陛下受禪於隋,隋承周,二祖功業多在周。今不論次,各爲一王史,則先烈世庸不光明,後無傳焉。」帝謂然。詔中書令蕭瑀、給事中王敬業、著作郎殷聞禮主魏。議者以魏有魏收、魏澹二家爲已詳,乃輟。

按︰天保中,收奉詔採拾遺軼,綴續舊事,作紀十,志十傳九十二。表上,悉焚崔浩、李彪等舊書。收黨齊毀魏,褒貶肆情,時以爲穢史,獨楊愔等助之,故其書漸行。隋文帝以其不實,詔魏澹更作。收史闕紀二卷,傳二十二卷。《太宗紀》則補以魏澹所作,《靜帝紀》則補以高峻《小史》。

北齊書

[編輯]

李德林《北齊書》二十四卷,修未成。百藥之父也。

張太素《北齊書》三十卷。

李百藥北齊書五十卷。唐中書舍人。字重規,定州人。

太宗詔李百藥次《齊史》。唐史臣稱︰「百藥翰藻沉鬱,所譔《齊史》行於時。」按︰百藥父德林,先在齊已作紀、傳,百藥乃因其舊。又避唐諱,易其文,議者非之。

後周書

[編輯]

牛弘《周史》十八卷,未成。陳吏部尚書。

令狐德棻後周書五十卷。唐祕書丞,宜州人。

吳兢《周史》十卷。

德棻言「周、隋事多脫損」,乃命德棻與祕書郎岑文本、殿侍御史崔仁師次《周史》。是時,預柬者十有八人,德棻爲先進,故類例多所諏定。初,周柳虬、隋牛弘各嘗論次,率多牴牾。德棻奉詔與陳叔達、庾儉同加修纂歷年,至是復詔與文本、仁師撰成。玄齡等旣上《五代史》,太宗勞之曰︰「朕覩前代史書,彰善癉惡,足爲將來之誡。秦始皇奢淫無度,焚書坑儒,用緘談者之口。隋煬帝雖好文儒,尤疾學者。前世史籍竟無所成,數代之事殆將泯絕。朕意則不然,將欲覽前王之得失,爲在身之龜鏡。公輩以數年之間,勒成五代之史,副朕深懷,極可嘉尚。」

隋書

[編輯]

張太素《隋書》三十卷。

王劭《隋書》六十卷,未成。祕書監。劭所著《隋書》多採迂怪不經之語,辭義繁雜,遂使隋惡之跡堙滅無間。

《隋志》二十卷。

吳兢《隋史》二十卷。

唐修《隋書一百十五卷。

[編輯]

唐正觀中,詔諸臣分修《五代史》,顏師古、孔穎達撰次隋事,起文帝,作三紀、五十列傳,惟十志未奏。又詔于志寧、李淳風、韋安化、李延壽、令狐德棻共加裒綴,高宗時上之。乃包梁、陳、齊周,參以隋事,析爲三十篇,號《五代志》,與書合八十五篇。按︰《隋志》極有倫類,而本末兼準《晉志》,可以無憾,遷、固以來皆不及也。正以班、馬只尚虛言,多遺故實,所以三代紀綱,至八書、十志幾於絕緒。《隋志》獨該五代,南北兩朝紛然殽亂,未易貫穿之事。讀其書則瞭然如在目,良當時區處,各當其才。顏、孔通古今而不明天文、地里之學,故但修紀傳,而以十志專之志寧、淳風,顧不當哉!

唐書

[編輯]

吳兢《唐書》一百卷。浚儀人。兢私譔《唐書》、《唐春秋》未就。《丐官筆札》語兢赴館撰錄。坐書自貶荊州司馬,以草自隨。蕭嵩領國史,遣使就取書,得六十餘篇。敘事簡核,號良史。肅宗詔柳芳與韋述綴輯吳兢所次國史,會述死,芳續成之。興高祖,訖乾元,凡百三十篇。敘天寶事不倫,史官病之。

韋述《唐書》一百三十卷。初,令狐德棻、吳兢等譔武德以來國史,皆不能成。述因二家,參以後事,遂分紀傳,又爲例一篇。述掌國史餘四十年,任史官二十年,韋弘機之孫也。史稱其「史才博識」,蕭穎士稱「其文約,其事詳,譙周、陳壽之流」。

李翱《答皇甫湜書》曰︰「近寫得《唐書》,史官才薄,言詞鄙淺,不足以發明高祖、太宗列聖明德,使後之觀者,文采不及周漢之書。僕以爲西漢十一帝,高祖起布衣,定天下,豁達大度,東漢所不及。其餘惟文、宣二帝爲優,自惠、景以下,亦不皆明於東漢明、章兩帝。而前漢事跡,灼然傳在人口者,以司馬遷、班固敘述高簡之工,故學者悅而習焉,其讀之詳也。足下讀范曄《後漢書》、陳壽《三國志》、王隱《晉書》,生熟何如左丘明、司馬遷、班固書之溫習哉?故溫習者事跡彰,而罕讀者事跡晦,讀之踈數,在詞之高下,理之必然也。唐有天下,聖明繼於周漢,而史官敘事,曾不如范蔚宗、陳壽所爲,況足擬望左丘明、司馬遷、班固之文哉!」

韓愈《答劉秀才書》曰︰「唐有天下二百年矣,聖君賢相相踵,其餘文武之士,立功名跨越前後者,不可勝數。豈一人卒能紀而傳之邪?僕年志已就衰退,不可自爲。」嗚呼!以愈而有是言,況他人乎?

劉昫《唐書二百卷。昫,涿郡人。

按︰後唐起居郎賈緯言︰「唐高宗至代宗已有紀傳,德宗至濟陰廢帝,凡六代,唯有《武宗實錄》,餘皆闊略。今採訪遺文及耆舊傳說,編成六十五卷,目曰《唐朝補遺錄》,以備將來史官修述。」至開運二年,史館上新修前朝李氏紀志列傳,共五百二十卷,賜監修宰相臣劉昫、史官張昭遠、直館王伸等繒、綵、銀器有差。又按︰歐陽脩《五代史‧劉昫傳》只載明宗時爲監修國史,殊不及《唐史》之績,蓋昭遠輩所成也。

皇宋修唐書

[編輯]

歐陽脩等《唐書二百二十五卷。

慶曆五年,詔王堯臣、張方平等翰林學士。刊修《唐書》。皇祐元年,以宋祁翰林學士。爲刊修官。至和元年,又命歐陽脩、宋祁刊修,龍圖閣學士。乃譔紀十、志五十、表十五、傳百五十。嘉祐五年,提舉宰臣曾公亮上之。公亮曰︰「唐有天下,幾三百年,其君臣行事之始終,所以治亂興衰之跡,與其典章制度之美,宜其粲然著在方冊。而紀次無法,乃詔脩等討論刪定,事則增於前,其文則省於舊。」其屬則范鎮、知制誥。王疇、知制誥。宋敏求、集賢校理、呂夏卿、祕書丞。劉羲叟,此蓋預進書者。又有楊察、趙槩、余靖亦與焉。脩嘗言︰「唐自武宗以下並無實錄,西京內中省寺諸司、御史臺及鑾和諸庫有唐至五代以來奏牘。案簿尚存,欲差呂夏卿就彼檢尋。」從之。足以見討論之至矣。祁雖作百五十傳,亦曾自作紀、志。今宋氏後居華亭者有其書。

唐書考

[編輯]

呂夏卿《直筆新例》一卷。夏卿預修新書,摘其繁冗闕誤,仍敘《新例》。溫陵人。

吳縝《紏繆》二十卷。摘舉新書舛繆。元祐間,知萬州。

唐書注

[編輯]

李繪《唐書補注》二百卷。繪,宣和中進士,以舊書參新書爲之注。

唐書音

[編輯]

董氏《唐書音》二十五卷。

五代史

[編輯]

薛居正等《五代史一百五十卷。

開寶四年,詔薛居正、盧多遜等修《五代史》。七年閏月甲子,書成,凡一百五十卷,而扈蒙、張澹、李昉、劉兼、李穆、李九穆皆與修其書,以《建康實錄》爲準。景祐三年七月,集賢院學士、知同州胡沖上所譔《五代史》七十七卷,又一書也。

歐陽脩《五代史七十四卷。

《五代新史》紀十二,傳四十五,考三,世家年譜十有一四,四夷附錄三,凡七十四卷。

歐公曰︰「本紀因舊以爲名,即位以前其事詳,原其所自來,故曲而避之,見其起之有漸有暴也。即位以後其事略,居尊任重,所貴者大,故所書簡。惟簡乃可立法。」陳師錫序曰︰「五代距今百有餘年,故老遺俗往往垂絕無能道說者。秉筆之任,文采不足以耀無窮。歐陽公以此自任,其事跡實詳於舊記,而褒貶義例仰師《春秋》。至於論朋黨宦女,忠孝兩全,義士降服,豈小補哉!」歐公既沒,始詔其家上之。

神宗常問︰「歐陽脩所爲《五代史》如何?」王安石曰︰「臣方讀數冊,其文辭多不合義理。」

上曰︰「責以義理,則脩止於此。每卷後論說皆稱。」

[編輯]

徐無黨注歐公《五代史》,其言曰︰「凡諸國名號,《梁本紀》自封梁王以後始稱梁,《唐本紀》自封晉王以後始稱晉,唐自建國號唐以後始稱唐,各從其實也。自傳而下,於未封王建國之前,或稱梁、稱晉、稱唐者,史官從後而追書也。唐嘗稱晉,而石敬瑭又稱晉,李昪又稱唐;劉襲已稱漢,而劉旻又稱漢,劉陟據廣州亦稱漢,劉崇據太原又稱後漢;王建已稱蜀,而孟知祥又稱蜀。石晉自爲一代,不待別而可知。唐、漢、蜀則加東、南、前、後以別其世家。梁初嘗封沛東平,南唐初嘗稱齊,三號當時已不顯著,故皆略而不道。五代亂世,名號交雜而不常。史家撰述,隨事爲文,要於理通事見而已,覽者得以詳焉。

五代史別史

[編輯]

《五代史樞要》十卷。歐陽顗譔。

《五代史補》五卷。陶丘譔。

《五代史闕文》一卷。王禹偁譔。

《梁列傳》十五卷。

《後唐列傳》三十卷。並張昭遠譔。

五代史考

[編輯]

《五代史纂誤》吳縝錄歐陽公新史牴牾闕語,凡二百餘字。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