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1月


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 年 1 月 12 日北京市东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序 言[编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也是东城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着力打造“五个东城”、持续推动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建设的关键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格局和新要求,东城要胸怀两个大局,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立足首都核心区功能定位,谋划好“十四五”时期东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于东城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对东城区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做了总体部署,是新的历史时期指导东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指导性的总体规划,也是编制和实施各类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年度计划、实施方案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 年-2035 年)》《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关于制定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文件。

PDF版本

第一篇 坚持“崇文争先”理念,开创首善之区建设新局面‌[编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立足发展基础和优势,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功能,坚持“崇文争先”理念,统筹推进“五个东城”建设,努力实现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建设新跨越。

第一章 发展基础‌[编辑]

“十三五”以来,东城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首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发展新时代。

“四个服务”续新篇,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更加有力。立

足“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做好“四个服务”,全面履行核心区使命担当。高质量完成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庆祝活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世界

园艺博览会等重大服务保障任务,首都功能持续优化提升。建立中央政务服务专员制度,完善与驻区中央党政军机关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健全“区级统筹、部门对口、属地负责”的三级联动工作体系,为中央党政军机关创造安全有序、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推动服务优势转化提升为区域发展优势。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疏整促”成果丰硕,京津冀协同更加深化。紧紧抓住

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深入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累计未通过审批属于北京市禁限目录的市场主体 1232 户,禁限行业零增长。实现区域性专业市场有序退出,批发功能相关仓储物流和一般制造业全部疏解。全面完成全市首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天坛医院整体搬迁和全区中职在校生疏解工作。连续四年无市级督办未拆新生违建,实现无证无照、占道经营、新增违建、地下空间违规住人等动态清零。出台加强疏解腾退地下空间再利用管理的实施意见,打通再利用路径。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与津冀两地在教育、文化旅游、产业、医疗卫生等方面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凝心聚力促转型,经济运行步伐更加稳健。经济保持良

好发展势头,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954.7 亿元,是“十二五”末的 1.4 倍,年均增长 4.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 8.3 万元,是“十二五”末的 1.4 倍,年均增长 6.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5+N”产业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文化、金融、信息服务三大主导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增加值占全区比重分别为 8.4%、30.7%、13.6%。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

合作示范区。金融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信息服务业增势强劲。东城园经济带动作用日趋明显,园区地均产出排名居中关村示范区首位。功能街区稳步发展,王府井、前门作为中国著名商业街区和首都对外开放成果展示窗口的地位更加彰显。

提质加速促长效,城市更新效果更加凸显。在全市率先

出台街区更新实施意见,建立全区街区更新动态项目库。完成皇史宬、太庙等重点文物的居民腾退工作和庐陵会馆等 20余项修缮工程,南中轴御道实现全线贯通,启动东四三至八条、鲜鱼口等 6 片“历史精华区”建设。雨儿胡同完成“共生院”改造,崇雍大街逐步恢复“文风京韵,大市银街”的古都风貌,前门三里河重现“水穿街巷”历史景观,前门草厂三至十条精彩亮相。习近平总书记“让老胡同居民过上现代生活”的嘱托变成生动实践。启动并实施了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和西忠实里、南中轴路周边、望坛棚改等一批重点项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取得良好成效,胡家园东区和春秀路小区列入全市试点。修复道路面积 113.7 万平方米,改造提升

766 座公厕。建成 14 座小型消防站,解决 39 条胡同消防供水难题。

精耕细作提品质,城市管理更加高效。构建全区网格一

体化治理平台,平房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 100%,完成 174 条大街、1004 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雨儿胡同等 7 条胡同被评为北京“最美街巷”,数量居全市之首,106 条胡同被评为“首都文明街巷”。清理架空缆线 2 万余千米,完成楼顶

牌匾广告整治,打造清朗“天际线”。累计增加车位供给 1.87

万个,85 条道路 6000 余个停车位实现电子收费全覆盖,王府

井周边 7 条胡同在全市率先建成交通安宁步行友好街区。公共绿地 500 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 93%,完成大通滨河公园等 5 处大尺度公园建设和 40 余个口袋公园建设。打好蓝天碧

水净土保卫战,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 40 微克/立方米,累计下降 53%。东便门、文化宫、龙潭湖三个市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荣获全国首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称号。在全市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2019 年生活垃圾首次出现减量拐点。

全力建设展魅力,“文化东城”品牌更加响亮。成立全

市首家非遗博物馆,5 个项目单位被命名为国家和北京市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人才建设全市领先。公共文化设施达标率 100%,形成覆盖均匀、便捷高效的“十分钟文化圈”。打造“书香东城”全民阅读平台,建成角楼图书馆、更读书社等城市特色阅读空间。引导中央和市属单位文化资源和设施免费开放,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专业化运营,打造文化服务新场景,形成美后肆时、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史家胡同博物馆、东四胡同博物馆、缘庆书苑等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戏剧东城”建设持续推进,形成王府井、东二环等五大剧场群,举办“全国话剧展演季”等品牌活动。前门历史文化节、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等品牌影响力持续提高。荣获“全国文明城区”五连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倾心倾力办实事,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零就业家庭

保持动态为零,全面落实低保、低收入、特困、助学等各项救助政策。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比例达到 100%,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实现全覆盖,老年餐桌覆盖率达到 100%。小学、初中

就近入学比例超过 99%,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和社区卫生绩效考核 2017 年、2018 年连续 2 年居全市第一,全区医联体实现全覆盖。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评估。食品和药品抽检合格率达到 99%以上。全区各街道全部建成市级“全民健身示范街道”,社区“15 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国民体质检测合格率达到 93%。建立“接诉即办”工作常态化机制,深化 “吹哨报到”改革,“小巷管家”“小院议事厅”“五民”群众工作法在全市推广,荣获全国“12345 热线治理实践奖”与“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2020 年“接诉即办”综合成绩居城六区第一。助力 5 个受援地区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对口支援帮扶任务圆满完成。

更大力度促改革,对外开放展现更多活力。深入推进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批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首创“紫金服务”品牌,创新“紫金驻企专员”制度。推进“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增加透明度”及“告知承诺制”等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完成“一门一窗一网一次”工作,全面开展“小小窗口满满服务”六大专项行动,推行“提级响应”“延时服务”等创新服务模式,推出 280 项“办好一件事”利企便民主题服务,“区块链+电子证照”应用落地东城。完成新一轮政府系统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按计划推进。初步建成“四大平台、三级网络、两线互动”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对外贸易发展和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 305 家,实际利用外资 28.5 亿美元。举办“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魅力东城”非遗交流等一系列国际交

往活动,文化、教育、经贸、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成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

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首善标准严格落实“四方责任”。率先推动机关干部下沉,实现 784 个小区封闭式管理。深入开展“敲门行动”,

为 8.4 万余名居家观察人员做好服务,擦亮“东城社工”品牌。实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零感染”。出台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率先制定加强健康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提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各项行动迅速有力,疫情防控措施全面落实、复工达产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综合来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核心区工作高度重视,亲自谋划部署推动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改革举措,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东城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工作方向。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共同奋斗,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东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实践。“十三五”规划实施成效符合预期,发展难题逐项突破,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势能加速累积,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尤为重要的是,在“十三五”的实践中,区委区政府统筹推进各项事业的体制机制优势更加彰显,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全区上下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攻坚克难能力进一步提升,为东城区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奋进力量。“十三五”

规划圆满收官,东城区现代化建设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章 发展形势‌[编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对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作出了科学研判。从国际看,当今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

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从国内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面临不

少困难和挑战。从北京看,首都高质量发展与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同频共振,与国家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同向发力,

与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国家发展同步前行,首都北京与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联系更加紧密。从东城自身来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现了中

央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东城未来发展提供了明确遵循,也为东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

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是东城新时

代发展的强大依靠,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东城作为首

都功能核心区的重要性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长期向好,

为新阶段东城新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托,东城有责任也有条

件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前列。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成为强大引擎,加快落实核心区控规,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

个服务”水平,将进一步为东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能量。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国务院批复北京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建

设方案,有利于东城抢抓北京“两区”建设发展机遇,更深

层次推进改革和更高水平扩大开放,加快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京津冀协同发展拓展强大腹地支撑,有利于东城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优化首都功能,破解“大城

市病”难题。

同时,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阵痛期仍将持续较长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压力加大。再加之东城区自身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短板和问题:首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入实施,对进一步优化首都功能、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提升政务服务环境和城市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疏解整治促提升任务依然艰巨, “双控四降”还要下大功夫;“文化东城”资源优势仍未充分发挥,创新发展动能仍然不足,产业结构还需要深度优化,减量提质、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有待提升;统筹推进老城整体保护仍然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综合分析判断,东城区进入新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艰巨任务,又有

许多有利条件。要胸怀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深刻认识新时代新阶段机遇和挑战内涵的新变化,准确把握首都核心区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把“崇文争先”理念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持续提升“四个服务”水平,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上取得更大成效,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

第三章 指导思想‌[编辑]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崇文争先”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服务保障首都功能为中心,以加强老城整体保护、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为重点,更加突出高标准、精细化,不断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文化东城”“活力东城”“精致东城”“创新东城”和“幸福东城”,持续推动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严格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服从首都发展大局等重大原则,把握好以下基本要求:

强化“使命担当”,坚持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深刻

认识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是核心区工作全部要义,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深入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确保中央党政机关和中央政务活动绝对安全,营造一流政务环境,充分释放“四个中心”“四个服务”蕴含的巨大能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设“文化东城”,全面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促进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绽放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新时代魅力,开创以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新范式,将文化资源转变为发展优势,服务首都发展,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彰显大国首都核心区文化自信。

聚焦“活力东城”,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减量提

质发展背景下,紧抓“两区”建设机遇,坚持走内涵型发展之路,集中力量做“白菜心”,营造国际一流发展环境,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打造“精致东城”,高标准提升城市品质。以绣花功夫,

继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治理“大城市病”新路

径,持续建设高品质城市环境,让老城更富文化底蕴,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构筑“创新东城”,推动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始终坚

持把创新思维融入全区发展大局,将创新作为引领全区发展的核心动力,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头脑,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努力为首都治理体系现代化贡献东城智慧。

共建“幸福东城”,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七有”目标和市民需求“五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提高全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四章 发展目标‌[编辑]

2035 年的远景目标为:到二〇三五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建设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打造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

都功能核心区。

——首都功能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更加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需要,政务保障能力和国际交往环境更加优质。

“四个中心”功能显著增强,“四个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崇文争先”成效显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健全完善,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更加鲜明。市民素

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首善之区。

——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加成熟。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迈上新的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20 年翻一番,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 60 万元/人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

到 85 万元以上。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型增长。

——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大城市病”

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环境品质得到普遍提升,城市韧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幅增强。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中国首善之区核心区率先建成,平安东城建设持续巩固拓展。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更加充足,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广泛自觉,碳排放达峰后持续下降,碳中和实现明显进展,天蓝、水清、绿树掩映的生态城区基本建成。

——市民“七有”“五性”需求在更高水平上有效满足。

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优质均等化,卫生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十四五”时期东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五个

东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具体而言,未来五年要努力在以下方面达到新的更高目标要求:

——首都功能服务保障取得新提升。“四个服务”水平

持续提高,中央政务活动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国际交往环境及配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平安北京建设深入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城市运行和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疏解非首都

功能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实现“双控四降”要求。

——文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传承展示,古都文化进一步弘扬,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得到切实保护,成为弘扬中

华文明的典范地区。构建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贯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加强文化品牌传播,文化对外影响力不断增强。

——老城整体保护取得新进展。保护老城整体格局,丰

富和拓展保护对象,不可移动文物、有价值建筑和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数量持续增加,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展示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有效保护,街区保护更新有序推进,城市风貌明显提升,环境秩序明显改善。

——经济发展展现新活力。基本形成特色与活力兼备的

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发展动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高端要素加快集聚,增长方式切实转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达到 5%。到 2025 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 40 万元/人。

——城市治理达到新高度。城市运行效率和精细化管理

水平显著提升。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居民居住条件切实改善,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深入推进。道路交通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停车矛盾进一步缓和,市政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智慧城市开辟应用新场景,城市治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环境保护呈现新水平。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空间绿化增量提质,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广。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水耗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细颗粒物(PM2.5)浓度降低达到市级要求。

——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

本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教育、社保、住房、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七有”“五性”民生保障指数保持全市前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登记失业率低于 3%。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构建

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力有效激发。基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社会治理总体效能持续增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十四五”时期东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十四五目标

2035 年

远景目标

属性

1

常住人口规模(万人)

达到市级要求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2

水资源配置总量(亿立方米)

达到市级要求

控制增长

约束性

3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

达到市级要求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降低(%)

达到市级要求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达到市级要求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6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

低(%)

达到市级要求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7

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微克/ 立方米)

达到市级要求

大气环境得到

根本改善

约束性

8

公园绿地 500 米服务半径覆盖率(%)

达到市级要求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9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40

60 左右

预期性

10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

5

4.7 左右

预期性

1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

5

4 左右

预期性

12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7

6 左右

预期性

13

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6

6 左右

预期性

14

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

5 左右

5 左右

预期性

15

每万人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件)

82 左右

90 左右

预期性

16

人均期望寿命(岁)

84.3

84.5

预期性

17

登记失业率(%)

<3

<2

预期性

18

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平

方米)

增加

增加

约束性

19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2.5

增加

约束性

20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与经济增长

基本同步

与经济增长

基本同步

预期性

21

每千名常住人口养老床位数(张)

7

10.4

预期性

22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10 分钟步行可达

覆盖率(%)

98

99

约束性

23

每万名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人)

2.8

3.0

约束性

24

单位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人/百亿元)

<0.9

达到市级要求

约束性

25

食品药品抽 验合格率(%)

食品安全抽检合格

率(%)

>98.5

>98.5

约束性

药品抽验合格率(%)

>99

>99

约束性

第二篇 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打造优良中央政务环境‌[编辑]

立足首都核心区功能定位,牢固树立“红墙意识”,全力做好“四个服务”,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保障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高效开展工作。深入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服务首都发展大局,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第一章 提高政务服务保障能力[编辑]

始终把政治中心服务保障摆在首位,坚持以最高标准履行好首都政务服务职能,全力营造安全、高效、有序的政务环境。

一、服务优化中央政务功能布局[编辑]

充分发挥政治中心核心空间载体作用,强化中央政务服务保障功能,服务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和街区保护更新,完善疏解腾退资源保障中央政务功能的政策措施,统筹腾退空间利用,优先用于保障中央政务功能,优先用于补充城市基本服务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服务优化中央政务功能布局,提升优化首都功能。以长安街为依托,持续推动长安街(东城段)纵深品质提升,便利中央政务功能向长安街沿线相对集中布局。

二、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功能高效运行[编辑]

健全“四个服务”制度机制,创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

高标准、高水平服务党政军领导机关,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互补、合作、共赢。完善重大活动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分类分级制定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实施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优化统一指挥调度体制和动员机制,科学安排保障力量,强化央地、市区、部门协调联动,实现活动举办平稳安全。结合中央政务功能规划要求和街区保护更新,推动政务功能和城市功能有序、有机融合。

三、强化国际交往服务保障[编辑]

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完善外事服务设施,健全外事服务体系。优化国际化服务环境,加强国际交往综合功能配套,提升对外交外事、重大国际活动服务保障能力,为建设国际交往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建立公共管理国际化机制体系,健全面向外籍人士的对外服务窗口,提升面向国际的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承办重大国际会议,筹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论坛,提高国际交往水平和国际知名度。营造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环境,打造中外文化交流窗口。

第二章 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编辑]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城,坚决捍卫首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和生态安全,确保中央党政机关和中央政务活动绝对安全。

一、全面坚决捍卫首都安全[编辑]

加强政治安全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巩

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筑牢首都国家安全屏障。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决捍卫首都政治安全。严格落实反恐怖工作责任制,保持对暴恐活动严打高压态势,守住不发生暴恐活动底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常态化舆情监测研判,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网络空间综合治理。

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坚持系统防范、统筹应对、守住底

线,把安全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建立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城市安全体系,加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完善金融监管协调和风险防范处置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维护首都核心区经济安全。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首都核心区公共卫生安全。

筑牢基层安全网。健全完善政治中心区一体化防控,强

化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保障能力建设,确保绝对安全。依法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深化派出所“两队一室”警务模式改革,精准推进警务网格划分、社区警务室优化升级。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防小矛盾引发大风险。扎实推进群防群控,完善公安、街道、物业、居民等多位一体的社区治安联防网络,形成邻里相望、拱卫东城的安全和谐局面。

提升安全服务保障水平。加强综治中心建设,实现三级

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加快公安信息网等网络建设,提升公安系统云计算中心智能化水平。持续开展公共区域智能感知前端布点覆盖,实现一体化感知。加强社会治理大平台建设,

推动智慧平安小区全覆盖,实现设施联通、信息互通、工作联动,建立健全动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二、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编辑]

提升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健全城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风险预警预控、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社会风险

管控的闭环管理模式,构建系统规范、管控有力的风险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从源头防范生态环境各类风险,提升生态安全治理能力。加强对水、电、气、热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和监测预警,建设韧性城市。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实行党政

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制。强化行业、属地监管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风险评估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加强消防体系建设。实现区、街两级防火安全委员会实

体化运行,加强基层防灭火力量,利用智慧消防完善基层火灾防控体系。加强基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消防队站,完成鲜鱼口队站建设。建设“火眼系统”,强化文物消防安全。

推进城市综合防护体系建设。落实首都核心区地下空间

及人防专项规划。深入开展地下空间综合整治,继续推进腾退人防工程再利用和战备空置工程管理。加强人防工程和应急避难场所维护管理,健全人防疏散地互动对接机制,逐步完善人口疏散行动运作体系。

三、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编辑]

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权限及应急处置流程,不断完善应急指挥中心功能,升级应急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市级、区级、街道(地区)三级应急指挥

系统互联互通,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

加强应急预警和处置体系建设。健全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

体系,明确各部门和街道的应急协同责任,细化联动流程,建立多部门、跨区域的联合响应机制。

提升应急管理源头治理能力。修订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

急预案,提升针对性和实操性。加强地区应急物资信息管理,提升应急物资储备调拨能力。广泛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强化公众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三章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编辑]

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等手段,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严格实施“双控四降”,让核心区“静”下来,服务中央、北京市功能疏解和布局调整。

一、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编辑]

健全“人随功能走”的政策措施,以疏解非首都功能带动区域内部功能重组。严格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实施精准调控。建立规划引领、产业发展带动、社会政策引导、居住管理支持的人口综合调控体系,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

二、严格控制建设规模[编辑]

加强与市级部门对接,明确在途项目建设规模调控机制,建立市区两级统一的在途项目规模总量统筹平台。严格审查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控制在途项目建筑规模,落实减量要求。

三、切实降低四个密度[编辑]

降低人口密度。建立内外联动机制,疏解核心区聚集的公共资源和经济功能,加快推进申请式退租等专项行动,推动人口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循环。逐步推动重点文物和历

史建筑等腾退。

降低建筑密度。加强重点地区整治更新和规划管控,实现减量提质。有序整治拆除违法建设,确保新生违法建设零

增长,积极创建无违建街道、无违建社区。加强简易楼腾退改造,推动留白增绿。

降低商业密度。加强商业网点和大型商业设施管理,调

整商业业态结构,优化商业设施空间布局。坚持严控增量与优化存量有序结合,引导商业向高品质、内涵化发展,强化商业设施面向本地市民的服务效能,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严禁新建和扩建除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零售网点以外的商品交易市场设施。

降低旅游密度。严厉打击非法、低俗旅游项目和违规服

务设施,外迁旅游集散中心,规范旅游秩序。对故宫、国家博物馆等区域,持续实施线上实名预约、分时限流等措施,提升老城旅游舒适度。

第四章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编辑]

强化“全市一盘棋”意识,加强区域协作,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力支持北京副中心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编辑]

加大与河北、天津等省市的沟通协作,加强各领域合作对接,增强与京津冀区域内城市的产业协同。对接承接地产业与市场资源,促进企业间直接合作。依托区内丰富的文化、教育、医疗等资源优势,促进京津冀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互补和交流合作。对雄安新区提供办学等支持。

二、积极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设[编辑]

引导推动优质服务资源向北京城市副中心输出、拓展。鼓励区内优质医疗资源与城市副中心开展医疗协作,支持提升副中心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副中心辐射力度,加快东城区优质中小学在城市副中心选址建设分校区,缓解副中心教育压力。

三、加强区域协作和对口帮扶[编辑]

在恢复“一轴一线”魅力景观、加强老城整体保护、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等服务保障首都功能各项工作中,加强与西城区的协调联动。进一步深化与怀柔区结对协作机制。在保障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主动加强与兄弟区的对接配合,实现互利共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继续推动受援地区的发展,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第三篇 建设全国文化发展新高地,繁荣‌[编辑]

兴盛首都文化

开创以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新范式,构建“文在城中、以文化城、文城一体”的整体城市意象,“文化东城”成为弘扬文化自信、彰显首都形象的城市标识。

第一章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编辑]

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地。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编辑]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强化宣传教育平台和渠道建设,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开展“红色讲坛”系列理论宣讲,打造红色宣讲基地,开发精品宣讲课程,建设理论宣讲家队伍。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利用基层治理能力优势,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二、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辑]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各领域,形成日常教育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市民的情感认同和自觉行动。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以北大红楼及其周边旧址为重点,建设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片区,打造 “1+2+N”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带 IP 和红色文化探访路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家安全教育、诚信教育、

志愿服务等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市民国家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安全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互助友爱精神。大力选树各级各类先进典型人物,持久深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编辑]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龙头,建立优良秩序、建设优美环境、倡导优雅言行,引领全国文明风尚。推动“三个中心”贯通、“五类资源”整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开创“流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模式。建设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培训基地,成立区志愿者联合会,打造志愿服务的东城品牌。

第二章 加强历史文化传承展示‌[编辑]

系统整合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物活化利用研究,推进非遗传承和老字号复兴,诠释老城历史文化的新时代价值,把东城区建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展示窗口。

一、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编辑]

健全文物保护修缮长效机制,加强对文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研究编制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指导意见,利用保护修缮好的各类会馆、名人故居等载体,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引导、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价值。指导督促有条件的文物单位实现面向社会开放,以曹雪芹故居纪念馆、老舍故居等为代表,推出一批文物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二、推进非遗传承和老字号复兴[编辑]

健全非遗传承体系,实施非遗人才扶持计划,推进优秀实践名册申报命名。推动非遗传承进校园、进社区。打造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持续开展非遗认定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强非遗保护。深入挖掘老字号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研究出台推动老字号传承发展实施方案,加强老字号集聚区建设和原址原貌保护,创新“国潮”产品开发。

三、诠释古都文化的新时代价值[编辑]

加强古都文化内涵研究,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保护好城市文化符号,传播好古都文化。充分挖掘展示天坛、地坛、中轴线、大运河等历史文化遗产内涵。依托历史遗迹、胡同街巷,推动文化探访路线体系建设,讲好“北京故事”“东城故事”。加强古都历史文化数字场景运用与信息化支撑,积极推动文化遗产文创开发,推进历史文化线上传播。

第三章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编辑]

探索公共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模式,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编辑]

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推动广覆盖、强适用、融合型、智能化、标准化发展。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效率,促进公共文化供给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提升“十分钟文化圈”服务品质。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带动作用,巩固深

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高标准迎接示范区复查。推动总分馆制、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实体书店,整合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深入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加强现代化公共文化供给体系建设,建成集智慧服务、行业管理、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智慧文旅平台。

二、打造高品质公共文化展示平台[编辑]

拓展文旅融合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将公共文化贯通融入城市生活服务圈,联合实体书店、剧场、出版社、景区公园等,增设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引导鼓励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设施逐步对外开放,提升区域文化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城市文化品味。突出东城文化的核心要素,构建区域特色文化发展格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打造戏剧之城、书香之城、博物馆之城、非遗之城、中医药文化之城。

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编辑]

加强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发挥不同供给主体专长优势,释放社会力量潜能,逐步形成由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个体共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格局。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充分保障各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完善文化治理融入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性。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扩大受众群体范围,建立多样化需求表达机制和多渠道供给参与机制。

第四章 提升文化对外影响力‌[编辑]

大力传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当代中华文化创新成果,建设国际级文化展示平台,集中体现首都文化的新时代魅力,开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新局面。

一、发挥重大节事辐射效应[编辑]

结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助力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聚焦建党 100 周年等历史节点,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利用北京“双奥之城”主场优势,推动东城成为中华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依托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国际高端活动,积极利用中央媒体平台的海外渠道,汇聚核心宣传推介力量,参与“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等外宣活动。

二、提升文化品牌传播能力[编辑]

推进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建设,发起世界级文化城市对话。建设文艺精品创作基地,实施文艺高峰行动。提升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全国话剧展演季等活动品质,创设全国性高端话剧论坛,打造戏剧行业风向标。擦亮“大戏东望”品牌,推动“大戏东望”数字演艺区建设。高标准打造永定门中秋诗会等传统节日主场活动品牌,创新前门历史文化节等区级品牌活动。建立以视频为支点的内容传播矩阵,面向主流互联网视频平台发出创作邀约。建设新型网络传播平台,建强用好区级融媒体中心。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构建青年群体喜爱的新品牌、新形象。

三、扩大文化交流与合作[编辑]

深化央地合作,吸引各级各类优势文化平台、资源和项

目落户东城。发挥“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作用,加强文化、旅游和戏剧演艺等领域交流合作。构建友好城市文化发展联盟。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继续组织“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积极参与“北京文化周”等对外活动,促进更多非遗、老字号和文化企业走出国门。

第四篇 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彰显千年‌[编辑]

古都风韵

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坚持“保”字当头,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推动老城彰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历史文脉与时代新风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

第一章 保护老城整体格局‌[编辑]

深刻认识老城整体格局的特殊价值,推动长安街沿线整体提升,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综合整治,打造二环文化景观环线,营造平缓开阔的城市空间形态,彰显独一无二的壮美空间秩序。

一、推动长安街沿线整体提升[编辑]

实施长安街纵深品质提升计划,对东单、建国门节点周边公共空间进行优化设计,逐步形成与长安街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城市形象与品质。配合摸清天安门广场周边用地情况,优化调整功能布局。加强区域交通组织,优化路网系统。进一步增加道路绿化面积,串接内环路、二环路人文景观、现代设施与文化空间,展示传统文化精髓,体现现代文明魅力。

二、实施中轴线申遗保护综合整治[编辑]

扎实推进中轴线遗产保护,营造良好文化遗产环境,全面烘托中轴线作为城市骨架的统领作用。实施钟鼓楼紧邻地区、万宁桥周边等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影响中轴线风貌的重点建筑整治。挖掘中轴线文化内涵,开展钟鼓楼、正阳

桥疏渠记方碑和永定门公园御道遗址等保护修缮及展示利用,讲好“中轴故事”。

三、加强老城空间格局保护[编辑]

全面强化老城空间的整体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让历史文化融入城市景观。结合城址遗存保护、绿化空间建设等,强化老城历代城址格局。以 13 处景观节点空间优化为重点,实施二环文化景观环线营造计划,打造具有历史文化展示、游憩健身功能的文化景观环。通过对平安大街、朝阜路、前三门大街、两广路、东单北大街等城市干道东城段的林荫化改造,强化老城棋盘式道路网格局。启动玉河中下段水系恢复论证工作。加强大运河玉河古道文化展示,建设大运河文化数字体验中心。

第二章 丰富和拓展保护对象‌[编辑]

加强历史文化挖掘,不断扩展保护视野、扩大保护对象、丰富保护类型,把老城保护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应保尽保。

一、健全历史文化保护名录[编辑]

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常态化保护机制,加大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遗产、革命史迹、二十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实施历史建筑分类分级保护。建立健全传统胡同、历史街巷、历史名园保护名录和古树名木及大树保护信息库。配合建立传统地名保护数据库,鼓励在更新改造中保护或优先使用传统地名。

二、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编辑]

最大限度的保护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成片区域。开展特色地区的分类改造与更新。结合历史风貌恢复,实现故宫周边、钟鼓楼周边、崇雍大街沿线等区域整治提升,推动重点街区亮相。以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为基础,通过立面提升、恢复性修建,强化古都神韵、历史风貌、文化底蕴和革命传统展现,实现中轴线、平安大街、国子监街、五四大街等重点区域环境品质提升。

三、加强传统胡同和历史名园保护[编辑]

守住老城传统街巷肌理与空间尺度,重点保护风貌与尺度尚存的传统胡同、历史街巷,不得拓宽道路。保护老城传统院落格局和建筑风貌,逐步恢复传统胡同四合院格局。延续胡同生活形态,建设南锣鼓巷、前门草厂等老胡同现代生活宜居社区。打造一批街巷文化景观、胡同漫步系统、胡同微空间、街区会客厅,塑造浓厚“京味”的文化体验区。分类实施历史名园保护、腾退和开放,完成地坛斋宫院修缮,推进地坛皇祇室修缮工程,还原景观风貌,使历史名园贴近市民生活。

第三章 加强城市风貌管控‌[编辑]

高水平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城市风貌更好地体现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一、建立风貌管控体系[编辑]

以城市设计为主要抓手,建立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风貌管控体系。强化核心区风貌总基调及整体空间形态特

征,实施分区管控,严格控制建筑高度,落实好建筑形式、建筑体量、第五立面、城市色彩、广告牌匾、夜景照明等管控要求。加强城市体检评估,落实规划实施监督问责制度,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健全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的标准规范,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二、保护提升城市特色景观[编辑]

突出两轴在城市风貌中的统领地位,以独特的空间特征传承历史文脉。高标准推进二环路沿线、玉河、三里河等特色区域、重点地区景观提升工程,打造精品景观,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历史文化街区以保护和还原古风古韵为核心,凸显历史人文特色。其他街区注重历史文化和现代元素的结合,凸显城市品质和人文魅力。

三、深入开展环境秩序综合整治[编辑]

深入推进环境整治提升,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和街区保护更新,完成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任务,着力打造精品宜居街巷。推进拆违工作向院落延伸,合理利用腾退空间。挖掘老砖老瓦等老物件的重新利用价值,尊重、保护街巷历史原真性,形成风貌特色突出、功能类型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街巷。加强对故宫、天坛等周边旅游秩序整治,提升古都风貌保护区环境品质。

第四章 有序开展街区保护更新‌[编辑]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诸环节,分

层次、分类型、按照不同方式推动街区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保护更新,实现街区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文化彰显、治理有序和发展动能重塑。

一、健全街区保护更新实施机制[编辑]

加强街区保护更新领导协调,建立区级老城保护规划设计平台和专家评审机制,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设计一体化统筹推进。推行以街区为单元的更新实施模式,编制一级街区更新单元保护更新综合实施方案,确定更新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形成整体连片规模效应。建立区级街区更新动态项目库,突出街道主体地位,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推动供需对接,组织做好项目实施。完善责任规划师长期跟踪参与街区规划实施、街区治理、效果评估的工作机制。

二、搭建规划与治理协同平台[编辑]

建立街区保护更新专家库,形成街道内相对稳定的专家顾问团队、责任规划师团队等,推动街道城市建设、社会建设、文化服务等多方融合,提升街区治理水平。探索建立深度整合、动态更新、有效支撑街区保护更新工作的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鼓励街道、社区运用“互联网+”创新基层治理,提高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街区。

三、加强街区保护更新政策研究[编辑]

加强政策集成创新,研究建立适应减量更新的街区保护更新政策体系。聚焦用地调整、规划审批、项目实施、老城保护、房屋管理、资金保障、监督管理等相关领域,探索政策创新和机制突破,破解老城保护更新难题。借鉴“劲松模式”“首开经验”,探索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引入社会

资本参与的政策路径。

第五篇 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编辑]

高质量发展

率先探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以北京“两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为契机,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需求侧改革,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推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建立特色与活力兼备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一章 “两区”建设引领重点产业快速发展‌[编辑]

抢抓“两区”建设重大政策机遇,积极争取符合东城发展特点的先行先试政策,发挥文化和金融特色优势,以文化为底色,以金融为引擎,加快项目和任务落地,实现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助力全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发挥“两区”建设带动作用[编辑]

立足东城区服务业发展良好基础,全面融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推动金融、文化、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科技、互联网信息、教育、健康医疗、旅游、专业服务等领域扩大开放。关注研究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适用情况,积极争取符合东城发展特点的开放改革政策,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熟试点经验。着力建设高标准制度创新、高水平扩大开放、高辐射发展带动的主阵地,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文化与

金融合作示范区,创新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及管理机制。支持“北京文创板”建设,争取北京市文创银行落户示范区,打造文化企业股权交易服务平台,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的“监管沙盒”。建设示范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打造“十分钟”文化金融服务圈。

二、做优做强金融业[编辑]

依托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传统金融业态,加快区域金融总部聚集。推动传统金融新业态创新发展,吸引新兴持牌金融机构聚集。营造外资金融、智能金融发展环境,促进财富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聚集。利用好金融开放创新政策红利,构建人民币资产国际化的生态体系,建设具有更高水平的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发挥智能金融产业发展基金作用,实施智能金融独角兽“旸谷计划”。依托智能金融研究院,建设智能金融和 REITs 产业孵化中心,形成以“场景应用”为核心的产业服务体系,促进金融业创新发展。推动数字货币场景应用。增强金融风险监测防控能力,稳定金融秩序,确保属地金融安全。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 6%。

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编辑]

打造“一主三副”文化产业格局。做强内容创作生产主业,鼓励优质戏剧创作,优化文化演艺生态。做优创意设计服务业,引进、孵化一批高端设计组织及机构。做精文化传播渠道业,推动艺术品交易高端发展,打造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支持隆福寺地区建设高质量艺术品展示交易服务平台。做专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业,打造以文化资产评估、交易、投融资等为重点的文化产权交易产业链。优化调整空间布局,打造园区新生态。发挥嘉诚胡同创意工场、德必天坛

WE 国际文化创意中心、77 文创园等市级文化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以南阳共享际、首创非遗咏园、大磨坊文创园等 “文化+”主题园区为依托的文化产业生态区。不断完善“文菁计划”扶持政策。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挖掘文化消费潜力,助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 7%。

第二章 “五新”政策驱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编辑]

全面落实市级“五新”政策,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数字化赋能服务业转型升级,努力扩大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协同发展。

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编辑]

顺应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设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金,创新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相结合的支持模式,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催生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数字赋能文化产业,打造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组织落实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项目,壮大文化科技融合类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培育数字内容、在线医疗、在线教育、远程办公、云上会展等新业态发展。加快企业数字化赋能,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政务数据分级分类、安全有序开放,保障数据安全。着力推进 5G 应用场景建设,支撑智慧城市发展,培育数字经济领域的高成长性企业,做强发展增量。重点科技项目向数字化经济倾斜,支持鼓励与数字化经济有关的科技项目落地。发挥 5G 产业联盟聚集优

势,完善新基建产业支持政策,吸引企业入驻。

二、扩大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编辑]

鼓励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消费向体验化、品质化和数字化方向提档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培育做优平台企业,引导传统零售企业开展线上线下销售,鼓励电商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增加健康、养老、文化、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供给。推进传统商圈改造,提升特色商业街区品质。推进新消费项目落地,引导百货企业等传统商业拓展 “云购物”模式,搭建释放新消费潜力的消费场景。繁荣夜间经济。积极发展首店经济,布局免税店,促进境外消费回流。把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促进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发展。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一批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的重点项目。持续加大对中轴线沿线、故宫周边、前门、永外等重点区域投资力度。强化城市更新、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有力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推动高精尖产业聚集发展。

三、推进文商旅深度融合[编辑]

挖掘传统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文化内涵,加快推动文商旅产业融合,形成产业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以文化艺术表演、体育竞赛等特色活动带动餐饮、购物、娱乐等综合消费。引导文化体验、文化创意、文化消费创新融合,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商业转型升级,打造全国一流商业街区。重点发展会计、法律、咨询、广告、

会展等专业服务,推动商务服务业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充分发挥文化探访路线的历史文化价值,构建城景一体的全域旅游空间体系,打造“东城中轴文化体验走廊”和“东城历史文化消费片区”。

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编辑]

着力完善健康产业链建设,引导国际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健康产业,建设产业发展平台。深入推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中医药服务国际交流,支持中医药机构和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医药特色产业向国际化和标准化发展。以智慧技术赋能健康医疗服务各个环节,打造国际数字健康应用创新中心。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优势,深挖第三方医疗服务市场需求,巩固高端医疗服务地位。吸引一批健康产业及支撑产业的总部企业和高端项目,完善产业生态。培育多层次体育消费渠道,以龙潭湖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为龙头,积极发展高端体育赛事和组织管理、体育健康服务、体育传媒等产业。依托现有资源和腾退空间转型升级,推动崇文门、体育馆路、永外地区形成健康产业集聚区。

第三章 优化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编辑]

遵循产业布局规律和产业空间分布现状,优化提升全区产业发展环境,引导新兴产业向南部集聚,着力构建区域协调、功能互补、特色彰显的“两带、三区、多点”的产业空间新格局。

一、构筑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带[编辑]

打造 5 号线文化融合创新发展带。推动地铁 5 号线(含崇雍大街、崇外大街)沿线区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以崇雍大街沿线为重点,提升隆福寺辐射带动效应,引领交道口、

美术馆、东四、天坛等周边区域优化提质,联动崇文门外、红桥市场等商业商务楼宇和产业园区建设,串联老城重要公共空间、历史节点、城市地标、胡同文化,打造老城特色文化展示和高端品质空间载体,培育新消费热点,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激发南北区域文化产业创新活力。

提升东二环金融商务集聚发展带。以东二环沿线为载体,

依托二环路文化景观环线建设,强化轨道交通支撑,提升区域发展环境。优化东直门、朝阳门、建国门、广渠门等重要节点区域功能布局,加快商务楼宇改造,打造高端智能楼宇集群,吸引高端金融、信息服务等头部企业集聚。持续提高高端商业商务配套服务水平,打造产业生态优越的金融商务集聚发展带。

二、优化建设三大重点功能区[编辑]

构建王府井独具人文魅力的国际一流步行商业街区。推动王府井地区城市更新,加快智慧商街建设。优化重要节点设计,实施主街景观综合提升工程、西街片区更新工程。探

索建立与街区持续更新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以东安市场、新燕莎金街购物广场、好友世界商场、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利生体育商厦、外文书店等改造升级为示范带动,“一店一策”推动传统设施提质升级。展示利用街区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推动“商旅文”多业态融合发展,加大首店、旗舰店和品牌新形象店引进力度,提升街区业态品质,丰富消费体验,

彰显街区活力。探索创新商业模式,与知名电商企业合作,积极吸引开设线下融合体验店,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示范。鼓励城市免税店落户街区,打造国际化消费区域示范,成为商业文化活动、网红打卡地的集聚区,年轻消费群体商业消费新地标。

打造前门地区京味儿文化体验式消费街区。落实“一个

中心,两种体验,四大区域”规划布局,推动地区整体复兴。培育发展以文化为核心,层次丰富的体验型业态,倡导“读书”体验式生活方式,构造以书为媒的城市沟通空间,形成特色文化体验商业街区。积极申报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加快建设一流文化体验新地标。加快研究待建地块综合实施方案,推动项目建设。引入多样化新型消费形态,培养前门特色文化品牌和业态,提升商业活力,推动消费升级。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活力的老字号聚集区”,塑造京味儿文化的代表性区域,成为北京文化“金名片”展示平台。

重点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城园。积极实施

一园区多基地战略,以中关村雍和园、东二环总部经济集聚区、龙潭湖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为抓手,推动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文化科技特色产业,引导以研发创新为核心的总部企业入驻,巩固总部经济,打造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强化园区“高精尖”发展定位,打造园区建设运营平台,推动园区地块规划利用,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资源。加强高新企业管理,提升园区创新发展能力,拓宽各类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渠道,培育成长型企业、优质税源企业、上市公司。

三、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亮点[编辑]

建设金宝街智能金融现代服务区,实施智能街区示范重点工程,加快街区及区域内办公楼宇现代化、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化招商服务平台,形成金融机构聚集、商务配套齐全、服务智能便利的良好金融生态。推动东直门国际金融生态城建设,开展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先行试点,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落户,带动周边服务业协同发展。优化利用安定门外存量产业空间资源,发挥头部企业示范作用,实现高端金融业汇聚发展。打造隆福寺世界级文化艺术消费目的地,建设高品质艺术品服务平台,联动嘉德艺术中心、中国美术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周边文化资源,为文化交流、文化科技融合等多元化发展提供优质空间载体和配套服务。培育壮大红桥文化产业集群。紧抓南中轴建设契机,打造永外地区成为新产业发展高地,加快实现南北均衡发展。

第四章 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编辑]

以“融合、激活、创新、升级”为发展路径,从政策指引、品牌塑造、人才吸引、空间提升、创新生态等方面,积极为新型产业体系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编辑]

将政策资源向结构优化、创新引领、人才支撑、公共平台建设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倾斜,引导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薄弱环节集聚。建立政策调整和退出机制,及时修订调整相关政策,确保政策的持续效果。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强化基金市场化功能,建立绩效评价制

度,加强基金监管,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对接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项目、技术和人才聚集。

二、实施品牌塑造工程[编辑]

明确文化、金融等主导产业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打造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产业品牌。以故宫、前门、隆福寺等有代表性的文化街区为核心,完善“故宫以东”品牌体系战略规划,强化 IP 效应,提升具有老北京特色的文商旅品牌影响力。聚焦文化传承发展、文娱品牌打造、文旅资源转化,塑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金融特色品牌。办好“前门历史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提升东城产业品牌影响力。打造“中国文化金融峰会”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与金融合作盛会。依托 “王府井国际品牌节”“王府井论坛”,搭建国内外著名商业品牌交流合作平台,吸引知名高端品牌汇聚。

三、汇聚产业发展高端人才[编辑]

拓展高端产业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设国际人才全流程服务体系。对境外高端人才给予入出境便利,优化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证件审批流程。依托“集贤计划”,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创新乐园、创业家园。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持续推进人才住房服务保障,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安居环境。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奖励机制,鼓励通过股权和期权奖励方式,实施更大力度的自主创新人才激励政策。

四、做优做细楼宇经济[编辑]

加快发展东二环等楼宇集聚区域,升级一批老旧商务楼宇,引进一批知名物业管理企业,新增一批亿元楼宇、主题楼宇,引导形成产业特征明显的特色楼宇,持续提高区域楼宇在地纳税率。开展楼宇经济发展质量监测与评价,健全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楼宇经济发展状况,促进楼宇经济提质增效。提高楼宇服务精细化水平,健全“楼宇管家”制度,形成“政府+楼宇+入驻企业”联动机制,实现政府服务企业 “零距离”。

五、积极完善科技创新生态[编辑]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创新支持政策。整合医药健康、电子科技、低碳能源等科研机构研发资源优势,推动创新链向产业链、价值链转化,提高科技支撑发展能力。发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金作用,优化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配置,完善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切实发挥科技资金、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对创新的引导支持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健全企业创新服务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孵化机构、科技中介与企业的对接合作,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环境。

第六篇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一流人居环境‌[编辑]

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构建和谐宜人的居住环境、生态宜居的绿色空间体系、绿色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智慧精细的城市治理体系,成为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

第一章 切实改善居住条件[编辑]

系统研究平房区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简易楼更新改造的实施机制与路径,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优美、整洁有序、设施完备、邻里和谐的美丽家园。

一、提高平房区居住品质[编辑]

以申请式退租政策为核心,聚焦中轴沿线的钟鼓楼、皇城-故宫、皇城-景山、西草红庙等街区,探索开展钟鼓楼周边、故宫周边重点院落、景山三眼井片区、西草市街南段等申请式退租工作试点,逐步改善平房院落居民居住条件。加强直管公房管理政策研究,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推动直管公房规范管理、合理使用。完善推广“共生院”模式,引导功能有机更替、居民和谐共处,让老胡同居民过上现代生活。加大平房区房屋修缮及改造力度,完善院落功能,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清理违法建设,恢复传统院落格局。开展院落微整治,建设“美丽院落”。

二、分类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编辑]

建立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储备库,按照“成熟一批、

推进一批”的原则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以提高“三率”为切入点,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产权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实施物业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切实破解“12345”热线居民投诉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鼓励用市场化手段破解老旧小区、失管弃管小区物管难题,推动物业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三、有序开展简易楼更新改造[编辑]

制定实施简易楼腾退改造计划。按照“居民申请、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的原则,发挥社区居委会协调作用,在充分征求居民意愿的基础上实施申请式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多元化推进实施简易楼更新改造。开展简易楼腾退空间再利用研究,优先用于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或留白增绿。

第二章 打造生态宜居绿色空间体系[编辑]

以增绿惠民、精准治污、绿色生产生活为重点,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编辑]

完善古都绿化格局。围绕老城空间格局特征,推进中轴线区域绿化增量提质。加强二环文化景观环线建设,提升沿

线步行环境的舒适性。推进地坛等名园恢复,开展胡同、庭院环境品质提升,推进“巷巷成荫,院院有树”工作。优先落实保障古都“核心格局”的绿地建设,彰显千年古都绿色风貌。

绿化美化公共空间。推进既有公园改造提升与规划绿地

建设,实施龙潭中湖公园改建、亮马河(东城段)景观提升、龙潭西湖公园改造等工程,提升绿化覆盖率和全区公园绿地 500 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落实“道路林荫计划”,继续加强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建设,实现居民就近享绿。探索多元复合、功能多样的公共绿色空间营造。

推动绿化共建共管共享。持续深入推进园林绿化精细化

管护。建立绿化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继续做好“乐享自然,快乐成长”等主题园艺活动,培养居民爱绿护绿意识。广泛邀请志愿者和社会团体参与绿化美化工作,鼓励居民通过各种方式认建认养,调动全民绿化积极性。

二、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编辑]

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继续聚焦细颗粒物污染治理,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巩固提

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强化机动车、扬尘、餐饮油烟监管,开展大气污染精细化管理,深化“一微克”行动,推进大气污染精细化管理示范区建设。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达到市级要求,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提升河长制、湖长制效能。结合

历史水系保护与恢复,加强水系周边生态缓冲带保护和滨水空间建设。开展水生态系统修复,加大生态补水力度,提高河湖自净能力。结合公园绿地、湖泊等公共空间建设调蓄设施,实施龙潭西湖等区域调蓄工程,推进老城现状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健全截流堰等截污设施,扩大雨水篦子物联网监测范围,减少入河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力争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

深化土壤污染防治。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

管控、突出重点、分类管理、严控新增、减少存量”的原则,构建更加高效完善的土壤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源头管控,完善建设用地全过程风险管控体系,实现项目建设用地监管的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

责,提升现代环境治理水平。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标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高生态环境监察能力。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强化生态环境舆论监督。

三、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编辑]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化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实施二氧化碳控制专项行动,深入推动能源、产业、建

筑、交通低碳发展,提升园林绿化碳汇能力,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深入推进节能降耗。优化能源结构,鼓励分布式太阳能

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继续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重点领域节能。新建建筑全面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水平,政府投资公共建筑全面达到二星级水平,推进大型公共建筑按照三星级水平建设,鼓励建设超低能耗或零能耗标准建筑。激励大型公共建筑和用能单位开展节能改造,在环卫等领域加快推广新能源车应用。推动公共机构节能。

加强节水型城市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严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推动园林绿化、公共服务等重

点行业节水,加大节水器具普及力度,降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加强再生水回用设施建设,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景观用水等优先使用再生水。加快节水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高节水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

不断提升垃圾减量与分类水平。完善各品类垃圾分类投

放和收运体系,补齐设施、站点、运力和管理短板。推进“智慧环卫”建设,以科技助力垃圾分类工作。消除厨余垃圾露天暂存等环境问题,实施分类排放登记计量,实现全覆盖规范运行。大力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严格落实禁限措施。引导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环卫保洁融合对接,提升回收利用率。加强前端宣教指导和末端监督执法,促进社会守法履责,全面提高垃圾分类质量。

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提倡家庭节约

用水用电,鼓励购买节能、节水、绿色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鼓励市民绿色出行。贯彻落实新“限塑令”。倡导合理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推行夏季公务活动着便装。开展绿色生活和消费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光盘行动”。组织创建节约型机关,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社区宣传、学校教育和干部培训内容。

第三章 创造高效友好的交通出行环境[编辑]

坚持以人为本、绿色交通发展理念,创造宜居宜业、幸福安康、精致友好、稳健可靠的出行环境,为城市高效运行提供交通保障。

一、提升道路交通环境品质[编辑]

完善城市道路网络,持续推进北极阁头条等区内次支路

建设项目。加快道路“微循环”建设,完善区域单行系统,提升路网通行能力。实施道路“微创手术”,改造梗阻节点,缓解校园、医院周边等地的拥堵状况。加快代征代建道路的移交接收,加强对失管、弃管道路的监督管理。系统规范全区交通信号、标识标线和引导指示设施,完成全区 50 条支路以上道路无障碍改造,提升全区道路无障碍环境。强化交通执法,保障通行安全和秩序。

二、推进健步悦骑城区建设[编辑]

以二环路鼓楼桥至永定门桥 16.1 公里林荫骑行环线建设为重点,提高全区沿街绿荫覆盖,提升步行、自行车交通出行意愿及满意度。结合道路断面优化、规范安全岛、调整过街信号等措施,确保行人安全过街距离和时间,加大步行、自行车路权保障。以两广路、平安大街为重点,打造自行车出行示范街。以王府井地区为重点,推进“交通安宁步行友好街区”建设。持续推动全区慢行系统整治工作,织补断点,畅通堵点。

三、加强停车综合治理[编辑]

积极弥补停车资源缺口,在白桥大街、工体西门等地以改扩建、立体化改造等措施增加车位供给,逐步推进有偿错时共享停车供给,累计增加 3000 个共享车位,提高停车位利用效率。统筹协调推进新能源车充电桩建设。强化停车秩序管理,创新道路停车管理体制机制,通过“探头赋能”,加大非现场执法力度。持续改善居住区停车秩序,推进社区居民停车自治管理。整治非机动车乱停放,扩大“电子围栏”应用范围,加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总量控制和秩序管理。

第四章 提供安全可靠的市政基础设施保障‌[编辑]

优化水、电、气、热、道路、环卫、照明等市政服务质量,强化隐患排查,推进老旧管线设施改造,提升安全运行水平。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一体化设计等方式提升市政设施友好度。

一、保障市政设施可靠运行[编辑]

健全地下管线管理体制,完善区内供排水、供电、燃气、热力等管网设施的巡查监测和抢修排险机制,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健全区级、街道管理联动机制,确保燃气安全稳定供应,保障冬季供热。深化道路巡养一体化和 24 小时修复机制,

推进 30 项地下管线消隐及道路积水点改造项目,实现道路积水点动态清零。

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编辑]

以老旧小区、平房区为重点,持续推进老旧隐患设施管线提标升级,提升设施管网安全性。推动地下管线消隐工程与道路施工协同,避免“马路拉锁”。优化环卫设施布局,加快设备更新,提升环卫信息化水平。推进“厕所革命”,持续改善如厕环境,倡导内部厕所对公众开放。

三、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品质[编辑]

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城市更新改造,进行雨污分流,加强雨水调蓄设施建设,控制雨水径流外排,实现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建设友好型市政基础设施。以平安大街等重点道路,继

续推动“箱体三化”“多杆合一”等设施集约化改造,引导占道设施腾退道路空间。继续推动街巷架空线入地。完善街

巷基础照明,推进“有路无灯”改造工程。

第五章 建立智慧城市管理体系‌[编辑]

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网格生态体系建设,建立大数据综合监测指标体系,重点支撑城市治理、产业经济、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决策指挥和调度部署,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一、加强智慧城市基础建设[编辑]

构建城市运行大数据指挥管理平台。以大数据为核心,打造多网融合的泛在感知网络,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实时响应能力及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立数据统筹机制,实现政府、社会、企业数据协同共享常态化。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智慧市政建设,形成“一张网、一片云”的智慧应用体系,为公众提供优质精准的市政公共服务。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围绕“七有”“五性”需求进行创新,不断提高为民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二、强化城市管理大数据挖掘应用[编辑]

以能源管理、交通治理、生态环保等为重点,有序推进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数据汇聚和统筹能力。着力打通数据壁垒,切实提升数据质量,推动相关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构建城市信息模型,推动“数字生态东城”建设。不断开辟城市治理应用新场景,借助科技手段着力降低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成本,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三、建立智慧化“大监督大城管”格局[编辑]

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高标准构建城市大脑和网格化管理体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理念、手段等创新。深化智能感知、分析研判、公共服务、指挥调度、巡查监察“五位一体”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建设。以网格化治理为核心,提升城市基层智慧化治理水平。全面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体系完整、网格覆盖”的“统一数据、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治理模式。

第七篇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和谐幸福家园‌[编辑]

围绕“七有”“五性”需求,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一章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编辑]

紧紧围绕稳就业决策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推动全区就业形势稳定、就业质量提高。

一、稳定和扩大高质量就业[编辑]

着力扩大就业容量,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区域就业结构。强化对重点就业群体的分类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新职业的扶持。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公共补贴制度,完善清单化、目录化、菜单式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

二、实施精准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编辑]

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打好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指导、人才服务组合拳。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特别是加大青年优秀人才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全力保障劳动者工资支付。

三、加强就业信息监测预警[编辑]

健全就业形势会商、规模裁员及失业风险监测预警、突发事件就业应急等工作机制,完善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做好就业形势研判、企业发展困难和服务需求调查、重点群体就业情况跟踪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就业风险。

第二章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编辑]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服务能力,充分保障各类群体合法权益,形成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编辑]

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医疗、生育等保险制度。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人群全覆盖。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切实维护基金安全运行。完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模式,推进经办服务数字化转型。

二、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编辑]

进一步完善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制度为配套,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搭建困难群众身边的综合服务平台,构建“物质+服务”的精准救助模式。加大对困难家庭关爱和救助力度。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逐步扩大社会救助面。

三、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编辑]

坚持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加大市场租房补贴力度。

落实精准分配要求,对取得住房保障资格的低保、低收入等特困家庭保障率达到 100%。严格住房保障资格审核,加强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和使用监管,加大违规查处力度。推进保障性住房筹集和建设,充分发挥区保障房平台公司运营管理主体的作用。提高保障性住房使用效率,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四、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制度[编辑]

深化服务举措,创新服务形式,扎实推动双拥共建高质量发展,全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全面落实退役军人移交安置政策制度,改进安置办法,拓宽安置渠道,完善安置机制,提高安置质量。进一步提升优抚对象服务保障水平,加大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力度。完善区、街道、社区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创建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提升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

五、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编辑]

加强妇女劳动保护、卫生保健、生育关怀、社会福利、法律援助等工作。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探索解决 0-3 岁儿童托育问题,健全社区未成年人保护与服务体系,加强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试点。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推进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打造“诚益联盟”助残品牌,加大精准帮扶力度,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加强残疾人全生命周期康复服务,实现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达 100%。推进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全力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第三章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编辑]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教育现代化示范区。

一、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编辑]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北京市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区为契机,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和队伍建设质量“双提升”计划。组建并发挥东城区教育综合科学研究院智慧高地作用,启动高校战略合作工程,加快实施高端优秀人才引进、青年成长营、名教研员工作站、名学科基地工程,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提升教育综合质量。

二、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编辑]

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和布局。建成青少年科技馆、特殊教育学校并投入使用。持续推进学区制、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长链条人才培养工作,多途径扩大学位供给,推进义务教育实现更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高中教育优质多元、特色发展。建立健全 3-18 岁贯通培养体系和全体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学习型强区。

三、持续完善素质教育体系[编辑]

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深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提升工程,畅通社会参与支持教育渠道。实施“健康·提升 2025”工程,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实施“文化·传承 2030”工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实施“家校社·共育 2035”工程,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合作。建立一批特色鲜明、高端优质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开辟多条“东城品格”的实践活动路线图。

四、全面推进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编辑]

积极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融合应用,构建开放协同、精准感知、可选择、可持续的智慧教育生态。以智慧教育创新驱动优质教育,探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新模式。加快完善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作用,打造东城教育“数据大脑”,推进优质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的智慧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助力教育现代化实现新突破。

第四章 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编辑]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增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构建整合协同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形成符合新时期首都功能核心区战略定位的卫生健康发展新格局,健康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实现人人基本享有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

一、建立健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编辑]

健全以区属公立医院为主体,中央市属医院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社会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全周期、全区域、全人群的新型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区属卫生健康机构“24310”发展格局,推动第六医院、普仁医院 2 个区域医疗中心初步达到三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设鼓楼中医医院、隆福医院、和平里医院、

区第一人民医院 4 个特色医疗中心,发展区妇幼保健院、区

精神卫生保健院、崇文口腔医院 3 个区级保健中心,优化建

设 10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齐区属卫生健康机构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和平里医院综合楼建设,实施普仁医院病房楼改造,完成区第一人民医院异地迁建等重点工程。筑牢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做实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职业卫生监管、职业病防治和慢性病防控。

二、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编辑]

认真总结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原则,严格落实“四方责任”,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制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和评价制度,强化预警监测与风险评估,建立医防融合机制,完善区级发热门诊(哨点)运行模式。加强区疾控中心和急救站点建设,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不低于 95%,每万名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达到 2.8 人。健全应急医用物资储备机制。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升现场处置和自我保障综合能力。

三、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编辑]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做好国家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和北京市健康联合体建设试点。推进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整合网格内医疗卫生资源,大力发挥区属医院的枢纽作用,形成网格内居民健康管理、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等一体化管理。强化区属公立医院战略规划管理,按照特色立院、人才强院、科技兴院、文化塑院发展战略,坚持特色发展、错位

发展、融合发展、借势发展。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公立医院治理机制。

四、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编辑]

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和体育设施功能优化,打造具有东城特色的体育公园,做大做强区、街道、社区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体育健身需求。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丰富体育场地空间供给,推动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全面完成东单体育中心升级改造,有序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积极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抓住冬奥契机,推动群众性冰雪运动普及发展。探索并完善社会力量运营体育设施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机制,创新“体育+产业融合”“体医融合” “体教融合”的发展格局。

第五章 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编辑]

聚焦民生需求、群众关切,以优化养老基础设施布局为保障,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为重点,以增强老年人获得感为根本,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创新发展。

一、整合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编辑]

推进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提升街道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辐射居家养老服务能力,为重度失能等老年人提供综合照护管理、专业照护服务、居家安全协助、家庭照护支持等服务。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打造以街道为资源统筹主体,以养老照料中心、养老驿站为核心平台的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协同推进区域内养老服务设施

布局、功能服务衔接、为老服务队伍建设,探索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东城模式”。

二、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编辑]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和发展,从铺摊子、建机构逐步向增强驿站造血功能、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精准服务转变。推动运营商借助自身优势发展专业特色服务,丰富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及家属多层次、个性化需求。

三、优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编辑]

深入落实“七有”“五性”工作要求,在保持现有养老机构良性运转基础上,通过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国企系统和社会力量支持、对口协作支持、卫生保健转型等方式,推进养老床位建设。加快街道照料中心建设,支持街道利用现有资源推进集养老、助残、福利为一体的复合型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

第八篇 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编辑]

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法制建设,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提供强大支撑。

第一章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编辑]

打造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共治、综治、智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社会治理机制运转更加规范,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居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强化街道治理能力建设[编辑]

全面实施《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优化基层管理职能体系,建立健全街道职责清单、赋权清单,扩大街道办事处服务管理权限。围绕街道机构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健全三级管理、五方联动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职能部门向街道下放职权,优化基层服务工作流程。发挥社区专员力量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更好发挥 12345 市民服务热线作用。持续提升街道精细化管理水平,围绕居民诉求,深化“接诉即办”改革,用好民生大数据,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打通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工作机制,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二、提升社区综合治理水平[编辑]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持续推动社区规范化建设,推进社

区减负增效。开展社区开放式服务空间试点建设,提升社区服务环境品质。优化调整社区居委会规模,健全完善居委会组织机构,提高社区居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加强协管员等一线力量整合规范管理,强化社工队伍建设,培育扶持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做强做响“东城社工”品牌。总结运用好疫情防控经验,发挥街道、社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前沿优势,提升社区应急动员和群防群治能力和水平。

完善社区协商共治机制。推进党建引领“吹哨报到”向

社区治理深化。做实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实施“头雁计划”。推广“小院议事厅”等居民自治经验。积极推动“五力引航”社区治理能力提升计划,探索“全周期”社区治理操作路径和整体性解决方案,打造“东城样板”社区治理模式。运用新媒体搭建居民议事网络化参与平台。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街巷长、小巷管家等力量,积极引导驻地单位、群众团体、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居民及离退休干部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三、加强基层网格化服务治理[编辑]

明确网格化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职责清单,并将城市治理的触角逐渐向基层延伸。加快建成功能齐全、区街有序联动、条块相互支撑、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的“网格生态”体系。推动网格管理服务治理融合,推动基础数据、业务流程深度整合。利用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智慧政务建设,优化基层公共服务供给和资源配置,为民众提供优质精准的公共服务。

第二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编辑]

抓住新一轮改革重要窗口期,全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创新市场监管方式,营造风清气正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一、构建高效服务型政府[编辑]

彰显首善之区特点,强化系统思维,统筹谋划设计,探索构建减量增效体制机制。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突出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优化部门职能设置,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持续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加强数字服务、数字监管,运用技术手段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政府运行标准、政府公共服务保障标准和政府公共事业运行保障成本。推进全成本预算绩效改革,开展绩效指标成本效益分析,有效发挥绩效管理激励约束作用,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编辑]

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改革系列政策,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涉企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扩大政务公开。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强化定期评价和常态化监测。建立营商环境智库,完善特邀监督员制度,定期开展企业满意

度调查。持续擦亮“紫金服务”品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开展多维度、新场景、软环境等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拓宽移动端服务应用,建设利企便民的智慧政务大厅。

三、全面激发市场活力[编辑]

健全完善以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公正监管、产权保护等为重点的市场运行机制,完善市场环境和规则,确保市场机制高效发挥作用。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畅通要素合理有序流动,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研究制定综合性机制,鼓励盘活存量和低效建设用地。分类推进区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完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政策,落实好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稳企稳岗等政策措施,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四、积极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编辑]

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守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及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强化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的监督

抽检。加强对重大节日、易发时段、重点领域的价格监管。打通准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监管环节,建立覆盖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和统一规范、权责明确、公正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体系。

健全信用监管体系。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北京

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以信用为基础,以信用承诺、信息公示、联合奖惩为核心的信用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

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依托区级信用监管平台,开展针对重点行业领域的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实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精准施治”,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第三章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编辑]

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以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全方位、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打造服务业开放新高地,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

一、提升对外开放服务能力[编辑]

积极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互动发展,依托“两区”建设,深化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服务体系创新,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水平。引导外贸企业巩固传统国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促进多元化经营,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积极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优化配套支撑体系,积极落实各级各类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稳岗就业等支持政策,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咨询解答,提升对外资企业的服务保障能力,促进外资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开放项目占全区重点项目的比重达 15%以上,新引入外资机构占全区招商引资项目比重达 10%,实现年均实际利用外资 6 亿美元,推动东城区服务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二、打造服务业开放高地[编辑]

抓住北京“两区”“三平台”建设机遇,有序放开市场准入,改革监管模式,创新服务方式,推动科学技术服务、互联网和信息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商务和旅游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等领域扩大开放。加强 REITs 资产管理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集聚,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设立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提升资产管理国际化水平,争取外资金融开放试点政策在东城先行先试。大力发展外资金融中介服务,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积极发展国际版权贸易,支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出版、动漫、游戏等领域版权出口。

三、提升国际合作水平[编辑]

积极践行“外事为民”理念,适应服务经济开放发展新要求,建立国际化服务创新体系。加强对外服务产品、服务模式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具有国际特色的夜间经济等新经济形式。加快构建境外服务合作伙伴网络,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治理。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商业环境,推进商贸服务业国际化。积极参与服贸会等大型贸易活动,组织区内老字号、龙头企业走出去。支持本地企业开创国际品牌,走国际化道路,提升区域国际影响力。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加强政府间交往,强化双方在文化教育、城市管理、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商贸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章 加快推进法治建设‌[编辑]

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核心区,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法治保障。

一、加大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统筹力度[编辑]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区委对依法治区工作的统一领导,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健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体制机制。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强对依法治区工作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编辑]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强化依法治理,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大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力度。严格执行

《东城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和监督的若干规定》,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扎实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

三、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编辑]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规范化体系。坚持权责统一,进一步规范公权力运行。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推进综合执法,理顺综合执法体制,强化街道统筹职能,加强赋权

清单管理,提高街道执法和法治保障能力。落实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完善执法部门间案件移送和行刑衔接工作机制。

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编辑]

深化司法领域改革,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完善法官、检察官权力清单和履职指引,对案件监管实行全程留痕。加快推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持续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加强诉源治理。积极开展公益诉讼,深入落实《关于深入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五、持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编辑]

完善基层依法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法治化治理水平。推动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建立健全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完善落实诉调对接和“多元调解+速裁”机制,推广诉调对接街道工作站试点经验。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形成全社会尊重法治、信仰法治、坚守法治的良好风气。

第九篇 创新规划实施模式,保障规划‌[编辑]

有序实施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本规划实施提供坚强保障,从统筹实施、要素保障、监督考核等多个层面抓好落实,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规划顺利实施。

第一章 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编辑]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区委对重大工作的统筹,完善区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机制,推动全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东城不折不扣落地落实。各级党组织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凝心聚力,将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列入党委(党组)年度重点事项。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以提高治理能力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着力锻造一支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适应、与首都核心区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提升组织力为

重点,突出政治功能,高标准完成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第二章 强化规划统筹实施‌[编辑]

发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规划统筹协调衔接,完善规划实施配套政策,全区“一盘棋”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一、加强上位规划统筹协调[编辑]

严格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发挥本规划纲要约束引导作用,与各级各类规划形成定位清晰、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统筹实施的规划体系。健全规划协调实施机制,确保规划体系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提高规划的统筹水平和执行效果。

二、确保各类专项规划紧密衔接[编辑]

各部门编制的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要以本规划纲要为统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落实本规划明确的重点目标任务,做好与本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对接协调,特别是加强约束性指标和重大任务的衔接,设置反映新阶段、新理念、新要求的特色

专项指标,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完善规划实施配套政策[编辑]

围绕本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统筹加强各部门政策制定,完善人口、产业、土地等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密切联系发展实际和宏观环境变化,加强政策储备,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宏观监测预警,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四、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编辑]

成立规划实施领导机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完善规划实施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同上级部门联系,积极争取国家、北京市规划、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支持。围绕本规划目标,做好年度任务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合理安排时序。各部门要按照本规划要求,制定年度实施方案,确保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项规划目标任务。

第三章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编辑]

发挥好重大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科学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健全项目、资金、人才协同保障机制,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一、科学谋划重大项目[编辑]

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好重大项目对规划落实的支撑作用。完善区级统筹机制,谋划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储备项目,优先实施一批服务保障首都功能、老城整体保护、民生保障等重大项目。

二、加强资金保障[编辑]

加强规划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资金保障,将其列入政府年度折子工程,加快推进实施。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利用好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扩大社会融资规模,依靠市场机制多渠道解决规划实施资金问题。

三、强化人才保障[编辑]

image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健全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和保障的全流程服务机制,推动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全面推动文化、金融、基础教育、医药、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和体育等七大人才高地建设,深入实施“集贤计划”,集聚和培养一批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高精尖人才,为规划实施提供强大人才保障。

第四章 强化实施监督考核[编辑]

强化规划考核评价,完善规划评估监督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确保实现规划纲要目标任务。

一、加强考核评价[编辑]

本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要纳入区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考核机制,加强绩效考核,强化对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治理、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确保如期完成。

二、完善评估监督机制[编辑]

加强第三方独立评估,听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完善专家咨询与公众参与长效机制,加强规划实施风险评估。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由区政府组织全面评估,并将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区人大审议。接受区人大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区政协对规划实施的民主监督。拓展政府与企业、居民的信息沟通渠道,强化司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三、适时进行规划调整[编辑]

本规划经东城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由东城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规划执行期间,如遇经济社会环境或其它重要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规划不能正常实施,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期评估等情况,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时,由区政府提出意见,报请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四、推动公众监督参与[编辑]

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十四五”规划宣传,深入开展宣讲学习培训工作,及时公布规划实施相关信息,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实施和监督规划的良好氛围,让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人心。凝聚各方合力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繁重、前景光明。全区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