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瀛探索/第八章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第七章 南瀛探索
第八章 日本時期的南瀛
黃文博總編輯
第九章
導言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第九節  第十節

光緒20年(1894),清廷為了朝鮮半島的主權問題,與日本發生了「甲午戰爭」。翌年,積弱不振的清國打了敗仗,遠在千里之遙的臺灣,卻成了日清於下關媾和時,談判桌上的籌碼。與此事毫不相干的臺灣,在馬關條約第2款第2條、第3條的條文當中,[1]卻明確的將臺、澎諸島割讓與日本。只因臺灣在滿清帝國的眼裡是邊陲孤嶼,必須承擔清國的愚昧與落後的歷史包袱。

雖然割臺之舉引起輿論的一片譁然,各地官紳紛紛上奏朝廷,慷慨陳辭,幾到了「連日紛紛章奏,謂臺不可棄,幾於萬口交騰」[2]的地步。然對於已焦頭爛額的清帝國而言,唯有犧牲臺灣,才能保住其帝國的國祚。故春帆樓一紙合約,決定了臺灣日後的歷史宿命。

割臺之議譜定之初,臺灣內部人心浮動、兵民騷亂,末代巡撫唐景崧被臺灣官紳「劫留」下來,共商對策。在臺官紳眼見清廷置之不理、外援又無望的情況下,明治28年(1895)5月25日,號稱東亞第一個民主國的「臺灣民主國」於焉誕生。這個臺灣紳民為求自保而倉促立國,建年號為「永清」的民主國,就在成立5天之後,日軍登陸澳底,駐守岸上的民主國軍隊不戰而潰。6月4日,總統唐景崧逃離臺灣,所謂的民主國已名存實亡、形同瓦解。同年6月17日,總督府於臺北舉行「始政式」,臺灣自此步入了殖民統治的時代,也寫下了臺灣百姓五十年的辛酸歷史。


  1. 詳見李鴻章,〈全權大臣李鴻章奏中日會議合約以成摺〉,選自王彥威《清季外交史料選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頁260
  2. 李鴻章,〈譯署來電(四月初六未刻到)〉,《李文忠公選集》,南投:台灣省文線委員會,1993,頁731
導言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第九節  第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