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Hin
添加话题感谢您的贡献,我们由衷地希望您喜欢这个地方,和我们一起整理中文的典籍和文档,一起加油!
这里有一些链接,可以帮助您了解维基文库: |
在维基文库,您可参与这些工作: |
提示:您可以在讨论页使用四条浪纹(--~~~~
)来签名(更快捷的办法是点击工具条倒数第二个按钮),保存后四条浪纹将变成你的用户名与当前的协调世界时(UTC)。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在写字间提问或请教欢迎委员会的任何人,或者在我的对话页提问。您也可以在沙盒测试维基的编辑功能。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Chinese Wikisouce,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on chinese wikipedia. Thank you for visiting Chinese Wikisource!
欢迎您的维基人是(The person who welcomes you is)︰Guests 01:34 2006年8月30日 (UTC)
User rename at th wiki
[编辑]The rename request is done. --Lerdsuwa 2011年10月5日 (三) 13:25 (UTC)
推荐OCR
[编辑]您如果使用emule,可以在大陆网站verycd.com下载汉王文本王等汉王的OCR软件。我想现在很难找到更好的了。--Zhxy 519 2011年10月17日 (一) 15:56 (UTC)
- Zhxy,谢谢你的推荐,我会试试看的。 :) ——梵猫 2011年10月18日 (二) 07:13 (UTC)
关于《太平御览》版本与异体字/讹字的问题
[编辑]您好,对于您在《太平御览》上的贡献著实令人敬佩。
我目前正在著录《太平御览》有关植物的几个卷 (卷九五二始,预计至卷一千),这之间出现一些问题,希望能与您讨论,并了解您的看法。
- 版本问题:请教您所使用的版本。
- 我在著录时,一边校对,或说文本的来源可算是《四部丛刊》本,毕竟算不上善本,但算是手头唯一的古籍影本,相较于其他电子版本方便目前的著录。问题很多,有些也超出我的能力之外,因此请教您使用校对的版本。可能的话,希望能与您使一致的版本,对未来来从事本书校对的人会方便些。
- 这些关于版本的讯息,我会在数日内各别贴在我已编辑、著录的各卷之讨论页。如果可能,在我仍未著录的部份希望与您一致。
- 正在打这个讨论页,才发现维基文库的典籍没有一部经典著录其版本讯息。
- 讹字与异体字:
- 在您的用户页面下有列出一些项目:繁简过度转换、异体字、错别字。我认为版本的问题,在此便显得会影响到编辑工作。例如,贡献之献字,我用的版本一书出现多体,献/献等皆曾出现过。还有一些明显的异体字,但实际上在编辑时打不出这样的字也在所多有,如:繁简过度转换造成的常/尝/尝等,在《四部丛刊》里指“曾经”者其字形如{尚甘}而不作{尚旨}/尝。
- 这个部份我亦会把我目前碰到的字的问题整理,置于Talk:太平御览/0952。
Arthursilva 2011年11月28日 (一) 04:00 (UTC)
- Arthursilva 您好,谢谢您一起编辑《太平御览》。 :)
- 我用作校对参考的版本是︰
- 中华书局1960出版的《太平御览》影印本,据书中前言此是据商务印书馆影印宋本覆印,主要是南宋蜀本。这版本或与你的《四部丛刊》同一版本,最后页有“本书用上海函芬楼影印宋本复制重印”一句。
- 另外有找到 Internet Archive Projects 里下载的四库全书子部十一·类书类的《太平御览》。
- 除此以外就没有找到其他的了。因感到《四库全书》的不太可靠,所以校对以前者为主,两者也是在网络上找到的电子版。我会再找找《四部丛刊》版,如果是与中华书局出版一样,我们或可以使用这个版本?
- 现在我收录部份主要是从其他的网页找到内容然后贴上文库,但因为收录此书的网站多为大陆网页,所以都是自行将简化字用电脑转换作传统汉字。不过转换后出错的地方很多,我只把部份很明显的错误修改,而大部份都是未校对的(只做了很皮毛的功夫……)。打算稍后再按篇校对,同时加入版本讯息。
- 异体字或古今用字方面,编辑校对时我主要依照手上的版本,如果看到两种不同写法,或会用{{另}} 等 Template 都写上。我自己在校订方面的经验还是很浅,所以有很多地方处理方式会有不一致的情况,有时可能只选择取其一而没有用另 template。
- 基本上虽然在编辑校对时我偏向按原著,但认为用古字今字皆可,一来也不肯定手上的古籍版本用字是不是最原始的,二来也考虑到有些字打不出或一些电脑未能显示。
- 如果您有任何想法或建议,也请告知。谢谢。^^
- 找到《四部丛刊》本,确是与中华书局的一样,那我也按这版本校对。:) 对于讹字的处理,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头绪。或先置于各卷的 Talk page 里?-- Hin 2011年11月28日 (一) 11:22 (UTC)
-- Arthursilva 2011年11月30日 (三) 04:18 (UTC)
Dear Hin您好:谢谢您的详细说明,并提供了诸多好建议。
版本的选择,既无太大差异,我觉得只要注明清楚就没问题,毕竟录入维基文库,便已是不同于历史上的版本。且由于搭载的媒体不同,自然会出现修改/调适的现象。
我觉得您做得很好了,我原先只是担心与您的版本相差太大,日后会造成读者及编辑/校订者的困扰,故有此一问。
显见我们除了一些程序上的小差异,选用的版本、著录方式都大致相同,因此请就按您原先的计画与著录方式即可,不用特别做改变。 当然如果您发现我的编辑有什么问题也请随时告知。
您提到讹字的处理,我是认为就按照您的判断,确定是讹字就改,不确定的依版本保留,判定的工作留给专家了。
Arthursilva(讨论) 2013年1月23日 (三) 05:49 (UTC)
Dear Hin您好:
您客气了。
我最后一次的编辑也似乎过了很久,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最后舍弃了一边详校一边著录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俾使让有需要利用内文,且可以帮助提供协助校正的朋友们方便,一股傻劲地著录,结果只能期待有心的朋友能一起来完备校正的工作,至少能到达堪读(75%)的地步。
您之前的努力自是不容忽视的,也希望不久的将来,您能抽空再回来帮忙校正。我个人的规划大概得拖到年底才有机会再重新投入了。 也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看到您神速的登录,自是给了我更努力的力量)。
与您合作是次愉快的经验,祝万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