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南瀛探索/第八章/第六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導言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第九節  第十節
第六節 新式學校和教育

臺灣新式教育的濫觴,源於清末劉銘傳在臺所推展的自強新政與外人所設立的教會學校。除了教會學校外,其餘新式教育機構與措施僅是曇花一現。甲午戰後,臺灣割日,在經過初期數年臺灣人民的抵抗之後,日本當局意識到武力鎮壓並非統治的最佳辦法,唯有從內政著手,爭取臺灣民眾的認同,才能收統治之效。

軍事勝利之後,下猛藥之後,止痛劑是需要的。[1]教育即是殖民當局口中的止痛劑,它比起軍事的綏靖政策更有效,是基本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變遷之工具。希望透過普及的初等教育,使臺灣民眾成為現代世界的一員,並成為日本的忠順臣民,對日本和天皇效忠;並培養臺人具備殖民產業技術所需的基本能力。總之,殖民政府冀盼透過教育可以改造傳統中國一隅的臺灣,使之成為現代日本不可分離的一部份,達到其殖民的目的。

教育政策的演變

[編輯]

教育為日本政府為貫徹其殖民統治方針的重要手段,故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則,乃以殖民政策之演變而推移。就其政策與方針,以臺灣教育令之頒布為界線,略可分為兩大期:前期為試驗期(明治28年至大正8年)與後期的制度化期(大正8年至昭和20年)。[2]

試驗期(明治28年至大正8年)

[編輯]

日治初期,總督府參考明治維新的教育經驗,[3]本乎漸進的原則,企圖透過教育作為同化與開化臺人的手段,以改變臺灣的社會,在臺灣建立近代西式教育制度。不過在漸進的原則下,亦採差別待遇與隔離主義的雙軌制度,臺日學童並未共學。

明治28年(1895)5月,總督府任用伊澤修二[4]擔任第1任學務部長,開始作臺灣教育措施的規劃。同年7月26日,臺北市近郊的士林成立「芝山巖學務部學堂」,招收臺灣子弟修習日語,此為臺灣日語教育之嚆矢。[5]翌年5月,又在臺灣各重要城市設立「國語傳習所」,分科教學。雖屬草創,卻為臺灣殖民教育奠下了基礎。[6]

「國語傳習所」這般的初等教育設施,為總督府初期貫徹同化政策之主要機構。明治29年(1896)至明治30年(1897),總督府總計在全臺各要地設國語傳習所16所、分校18所,招募臺人子弟入學,以教授日語為主。[7]明治31年(1898)7月28日,進而頒布「臺灣公學校令」,以地方經費設立六年制「公學校」取代國語傳習所,施以日語、道德、實學等教育,藉以養成日本國民的性格。[8]自此公學校乃成為此一時期最重要的同化教育機構。本諸漸進之原則,公學校設有漢文科,延聘書房教師或受尊敬的地方學者任教席。並對於傳統的書房頒佈「有關書房義塾規程」,[9]漸次加強管理,使其成為公學校教育之輔助機關。然而最初數年臺人子弟入學書房仍遠較公學校踴躍,一直要到明治37年(1904),公學校的學生數始超越書房(見表【8-6-1】)。

【表8-6-1】日治初期臺灣書房與公學校消長比較表
年代 書房數量 書房學生數 公學校數量 公學校教員數 公學校學生數
1899 1,421 25,215 96 9,817
1902
1903
1,623
1365
29,742
25,710
139
146

18,845
21,403
1904 1,080 21,661 153 23,178
1912 541 16,302 362 98,231
1917 382 7,625 327 2,224 88,099
1926 128 5,275 539 4,921 202,257
1927
1932


744
762
5,153
5,544
211,679
283,976
1935 61 1,407 781 6238 391,112
1937 789 7,282 457,165
資料來源:史明,《臺灣人四百年史(上)》,臺北:自由時代發行,1980,頁290。

相較於臺民所就讀的「公學校」,日人在臺子弟所就讀的機構為「小學校」。明治29年(1896)軍政結束後,日人攜眷渡臺者漸多,對其子弟的教育,總督府依據日本本國之小學校令及中學校令,另設小學與中學,施以與其國內相同之教育。小學校制度趨近於日本本國之原因,乃在鼓勵在臺日人攜眷來臺,保障其在臺之教育內容與水準,並維持其和日本內地教育體制之連接,以保障其本國人之利益。[10]

至於中等以上的教育,可說極不完備與缺乏。日本殖民統治前期,中等教育機構僅設有國語學校實業部、農事試驗所、糖業及工業講習所等培養初級技術人才之設施。迨大正4年(1915),由於臺民之請願,始准設立招收臺胞之四年制公立臺中中學(今臺中一中),校址、校舍之創建及一切經費概由臺民自理。[11]此乃殖民政府本諸開化臺民的政策,卻又深怕若培養臺民接受高等的教育,會影響其殖民統治政策。是故,為達到開化臺人又能認同日本統治的原則下,初等教育設施的設置,才是總督府所關切的。

概言之,日治初期的臺灣教育政策,無非是在使臺灣人作一個忠順、勤儉,甘為其奴役之徒,[12]故以「普及日語以及涵養日本國民之智德」[13]為教育的方針。然事實上,在大正8年(1919)頒布「臺灣教育令」之前,日本人的教育是直接依據日本內地的法令辦法,而臺灣人的教育則是依據總督府頒布的學校官制、學校規則和學校令,沒有完整的學制系統可言。亦可說日治初期的教育並未積極的推展,例如公學校之設置及學童的入學,均非強制義務,大正4年(1915)臺灣學童的入學率仍不及10%,[14]能完成公學校之教育者為數甚少。

制度化期(大正8年至昭和20年)

[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為因應國內、外新情勢的發展,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治臺政策有了新的方案,一改後藤新平以生物進化史的觀念,所實施的「漸進主義」與「隔離主義」,轉而大唱「內地延長主義」,採所謂的「同化政策」。臺灣的殖民教育亦以此為方向,而有臺灣教育令的頒佈。

然促使殖民政府頒佈臺灣教育令的主要原因有三:一則由於世界大戰後民族運動的風潮波及臺灣,總督府為了應付臺人方興未艾的民族運動與文化之要求;二則由於臺灣於戰後高度的資本主義化,使其生產及資本集中亦高度化,故在經濟方面也需提高普通教育及技術教育;三則由於在臺的日人子弟增加,有設置高等教育機關的必要。[15]

在「內地延長主義」的驅使下,以此為方針的臺灣教育令乃於大正8年(1919)公佈,臺灣學制第一次出現制度化的規範。

1.大正8年(1919)臺灣教育令的頒布

日治之初,臺灣中等學校不足,加上尚沒有為臺灣人設置的專門學校,因此臺人若想接受中等以上的教育,皆得到日本內地去尋求升學的機會,也因此,到日本內地留學的臺灣學生日益增多。當這些留學生接觸到日本內地的學生及教育之後,便感到臺灣教育的不完備,並開始批評總督府的愚民政策,為總督府帶來極大的壓力。「臺灣教育令」就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公布的。

大正8年(1919)1月4日第7任總督明石元二郎明揭「同化主義」的施政方針,根據差別原則,以敕令第1號頒佈「臺灣教育令」,[16]確立臺胞教育的學制方針與施設綱領。此次教育令的頒行,雖旨在修正「漸進主義」與「隔離主義」二原則,然並非意味著臺灣人從此可以跟日本人享同等的教育權利,實際上仍然維持著差別待遇,臺灣人接受教育的機會仍遠不如日本人,惟實業教育與女子教育二者較受重視罷了。[17]

在「臺灣教育令」中規定,臺灣的一切教育制度與設施乃依據本令實施(日本學童仍依日本內地法令),而教育的宗旨乃在培育「忠良臣民」[18]的臺灣人。其內容共有6章23條,分為總則、普通教育、實業教育、專門教育、師範教育、補則等。[19]其制度與設施有了如下的變革(見表【8-6-2】):[20]

  1. 「國語學校」停辦,改設立臺北及臺南師範學院。
  2. 臺中中學改稱為公立臺中高等普通學校,作為臺人的中等教育機構。另新設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
  3. 創辦獨立的實業學校。
  4. 總督府醫學校改名為「醫學專門學校」。另新辦「農林專門學校」等,各校都專收臺人子弟。
【表8-6-2】大正8年(1919)臺灣教育令所示的臺灣人學制系統
14 醫學專門學校
13
12 農林專校 商業專校 工業專校
11 師範學校
10 醫學預科
9 預科 預科 預科 普通中學校 普通高等女學校 農林學校 商業學校 工業學校
8 實業學校
7 預科
6 公學校
5
4
3
2
1
資料來源:派翠西亞.鶴見,《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頁71。

根據「臺灣教育令」所設立的臺人學校制度,比起日人同級學校的程度要低,且日人還是直接依據其日本本國的教育令辦理,兩種學校之間根本無法聯絡,教育的雙軌型態依舊存在。且教育制度偏重於職能教育,旨在令技工或半技工的臺人投入成長迅速的工商部門。[21]之所以將日本人的教育和臺灣人的教育分開的原因,依總督府的說法,是因為臺灣人民歸屬日本的日子尚短,在學習日本語言方面尚有困難的緣故。[19]然而,此次學制的建立,在臺灣教育史上確實是一件大事。

本次教育制度的變革雖然為期甚短,但深具時代的意義:一則教育令的頒布使得教育的目的、方針及制度有了法源的依據;二則因有法令為依據,迫使總督府不得不將差別教育之政策再作修改,而有新臺灣教育令的頒布。[21]

2.大正11年(1922)新臺灣教育令的頒布

為了徹底廢除臺灣人和日本人在教育上的差別,大正11年(1922)2月第8任總督田健治郎另頒佈新的「臺灣教育令」,不分日本人或臺灣人,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均依據修正「臺灣教育令」的規定來辦理,其主旨在「撤銷內臺人間之差別教育,全達均等地步。」[22]使得臺灣的教育由雙軌制便成了單軌制。

依據新「臺灣教育令」,初等教育中常用國語(日語)者,收容於小學校;不常用國語者,則收容於公學校。至於中等以上教育機關(師範學校除外)則取消臺、日人間的差別待遇及隔離教育,開放共學。依此,臺灣中等以上的教育機關比照日本國內制度設立。除在各地增設中學校、高等女學校、實業學校等之外,另創設七年制高等學校一所,原各實業專門學校改制為三年制高等農林、商業、工業學校,以及四年制醫學專門學校,專收中學畢業生。並且明示將在臺灣設立大學,6年後,臺灣史上的第1所大學--臺北帝國大學,於昭和3年(1928)正式設立。[23](見表【8-6-3】)

【表8-6-3】大正11年(1922)新臺灣教育令所示的臺灣人學制系統
17 帝國大學
16
15 醫學專門學校
14 高等農林學校 高等商業學校 高等工業學校
13 高等科高校 師範學校
12
11 中學校 高等女學要
(3–5年)
實業學校
(3–5年)
10 普通科高校
9
8
7
6 公學校
5
4
3
2
1
資料來源:張勝彥等,《臺灣開發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頁252。

新「臺灣教育令」主要的重點在於「內臺共學」,作為全面同化教育制度的開始。表面上臺人可以接受與日人程度相同的中等以上教育,然實際上共學的結果只是為迅速成長的在臺日人子弟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臺人子弟並未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機會,故能進入較高教育機關的人數反而日減。原因乃在於公學校的畢業生,其水準低於小學校的畢業生;加上語言能力的限制,在中學實施共學後,臺灣學童無法與日童競爭,反使臺灣子弟進入中學的機會為日人子弟所剝奪。由【表8-6-4】中可以清楚的比較出,新「臺灣教育令」頒佈後,大正15年(1926)臺人進師範學校、醫學專門學校、高等農林學校、高等商業學校等的人數,反而比大正10年(1921)時來得少。

【表8-6-4】新「臺灣教育令」制定前後,臺灣人與日本人之學生數比較表
項目 小學校 公學校 中學校 高等女學校 師範學校
大正10年 大正15年 大正10年 大正15年 大正10年 大正15年 大正10年 大正15年 大正10年 大正15年
日本人 21157 24721 5 12 1230 2242 1227 2976 135 494
臺灣人 213 1136 159542 209591 317 1718 607 1213 1533 1014
項目 實業學校 高等學校 醫學專門學校 高等農林學校 高等商業學校

商業專門學校
大正10年 大正15年 大正10年 大正15年 大正10年 大正15年 大正10年 大正15年 大正10年 大正15年
日本人 627 996 79 368 93 123 - 111 132 243
臺灣人 596 682 2 43 343 168 110 7 187 76
資料來源: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頁149。

田健治郎提出的新「臺灣教育令」,原希望隨著文化的進展與教育的普及,能完全廢除日臺間的差別待遇,然卻始終未曾做到。田健之後的歷任總督皆體認到,倘若「內臺共學」真正付諸實行,則將會剝奪在臺日人原本所享有的特權。因此之故,此階段的臺灣教育乃以「共學」為名,實際上差別化的待遇依舊存在。「內臺共學」並非意味著教育制度的根本改變,而是政治意義大於教育意義,社會教育重於學校教育。[24]

3.昭和16年(1941)「國民學校令」的頒布

昭和12年(1937),中日戰爭爆發,臺灣成了日本帝國主義南侵的據點。為使臺灣成為開拓新殖民地的根據地,日人乃在臺灣發起皇民化運動,要使臺灣人徹底內地人(日本人)化。皇民化的教育政策中,最重要的的就是實施國民學校教育,昭和16年(1941)3月「臺灣教育令」改正後,臺灣的小學校和公學校乃依據「國民學校令」改稱「國民學校」。[25]

表面上政治宣傳日臺教育均等,實際上仍以「為真正確保教育效果,必須考慮臺灣的實況」為藉口,[25]將課程分為一、二、三號表,規定使用日語生活的家庭子弟進入「課程第一號表國民學校」,顯然仍屬日童專利,僅少數的中上階層臺人子弟能夠進入;而大部分的臺民只能進入「課程第二號表國民學校」,原住民則進入「課程第三號表國民學校」。其平等共學的機會始終未開放,差別的作風依然存在。[26]

「臺灣教育令」的頒布確立了臺灣教育初期學制,之後雖經歷二次修改,但就教育政策而言,始終以臺灣子弟皇民化為其最高指導原則,惟在做法上稍有不同,初期之方式較為間接,而後期則較為直接。也就是透過教育,對臺灣子弟進行意識型態的灌輸,達成其殖民的目的。然不容否認的,日本殖民臺灣期間,其教育設施的擴充是顯著的(見表【8-6-5】)。教育設施的擴充,導致了教育普及化,昭和18年(1943)臺灣學齡兒童的就學率,已高達71.3%。[27]而臺人透過教育所接收的新觀念與新思維,也對最臺灣社會起了相當的變化。

【表8-6-5】日本時期臺灣教育機構的擴充
年度 明治32年(1899) 大正7年(1918) 昭和10年(1935) 昭和19年(1944)
項目 校數 學生數 校數 學生數 校數 學生數 校數 學生數
大學 0 0 0 0 1 114 1 357
專門學校 1 69 1 252 4 976 4 1817
高等學校 0 0 0 0 1 577 1 563
中學校 0 0 4 1843 24 12241 22 15172
高等女學校 0 0 2 725 13 5901 22 13270
師範學校 1 171 2 908 4 1379 3 2888
職業學校 0 0 3 393 46 5552 117 32718
小、公學校 103 10295 541 128436 917 407449 1109 932475
其他學校 6 781 19 1706 23 4457 11 3606
資料來源:黃昭堂,《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頁153。
伊藤潔,《臺灣--四百年的歷史與展望》,臺北:新遠東出版社,1994,頁104〜105。
張德水,《激動--臺灣的歷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2,頁72。

各類教育概述

[編輯]

南瀛地區於日本時期,各及教育設施機構並不完備,主要以初等教育機構為主,中等以上的教育設施可謂付之闕如。直到日治末期,本縣都未曾設立中等學校。因此,本縣的兒童修畢國民學校初等教育學程之後,能進入普通中學就讀者,實在是少之又少。

現將日本時期,本縣的教育相關機構分幼稚教育、初等教育、職業教育、社會教育等分別敘述之。

幼稚教育

[編輯]

本縣的幼稚教育可說起步於日本時期,遲至大正六年才設立第一所幼稚園,整個日本時期設立的校數相當少,現將日本時期的幼稚教育設立情形列表如後:

【表8-6-6】大正11年本縣幼稚園相關資料統計表
園名 幼兒 保姆 設立者 園長 設立年月 園址
日人 臺人
公立鹽水幼稚園 23 13 16 12 66 3 鹽水街 木村勝 大正11年(1922)3月 鹽水公學校附設
公立白川幼稚園 3 4 26 4 37 2 白川莊 高木五男 大正11年(1922)3月 白河公學校附設
私立總爺幼稚園 9 17 0 0 26 1 明治製糖會社 相馬半治 大正6年(1917)1月 蔴豆堡蔴豆莊
私立麻豆幼稚園 0 0 37 13 50 2 林拔 大正6年(1917)12月 蔴豆堡蔴豆莊
私立新營幼稚園 26 27 0 0 53 2 楨哲 皿古廣次 大正9年(1920)8月 新營郡新營莊
資料來源:臺灣大觀社,《最近的南部臺灣》,臺南:臺灣大觀社,1923,頁274。
洪波浪、吳新榮等,《臺南縣志》,〈卷七教育志〉,臺南:臺南縣政府,1980,頁24〜26。

從上表可以發現,總爺及新營幼稚園為日人幼稚園,而麻豆幼稚園則專收臺人幼兒。且每位保姆約照顧20到25位幼兒,這樣的人數比和80年後的現今幼稚園,每班幼兒人數動輒30人相比,就可以知道日本人,相當重視教師與學生的人數比,因為那將直接影響教育品質。

在大正11年之後,本縣幼稚園設校情形有所增減。私立麻豆幼稚園曾停辦,鹽水也曾增設一私立幼稚園,公立的鹽水及白川(白河)幼稚園也曾徹廢,而新營及新化都增設一所私立幼稚園。到昭和10年(1935)為止全臺南縣的幼稚園也只有六所而已。[28]

初等教育

[編輯]

日本政府至臺的教育政策以初等教育為主,其重點在使臺人成為歸順的皇民。在初等教育,設立小學校及公學校將日人及臺人實施差別教育。雖然在日治後期實施「日臺共學」政策,欲消彌日臺學童的差別教育,然日、臺學童在實質上,仍存在著不公平的差別待遇。大正11年新「臺灣教育令」發布後,大量增設公學校,使本縣受教學生人數大量增加,本縣學童受教機會增加許多。

小學校
[編輯]

明治41年(1908)11月,臺南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在設立關廟分教場開始,本縣陸續設置尋常小學校,大正12年(1923)時有14所至昭和10年(1935)時也是14所,雖然校數並未增加,但學生數持續增加。因為對日籍學童採強迫入學,因此,就學率高達99.9%,[29]尋常小學校的設立,也為日籍小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場所。

小學校以教授日人學童為主,雖然到了日治末期實施臺日共學,然而小學校的學童仍以日人為主。從大正十二年的統計資料可以看出,小學校校長全部都為日籍,且每位教員約負責教導20〜25位左右的學生,其中關廟尋常小學校教師與學生比更低到1比5.5。每郡約有2〜4所小學校,使日籍孩童能充分接受教育,這樣的教職員編制及校數使得學生能受到充分的照顧,這樣的重視教育,也難怪日本為當今強國之一。

【表8-6-7】大正12年(1923)時小學校狀況表
郡名 學校名 教員數 兒童數 時任校長 創設年月
合計
新豐郡 車路墘尋常小學校 2 18 25 43 飯盛新六  
三坎店尋常小學校 2 18 14 32 柚木滿彥  
關廟尋常小學校 2 6 5 11 (土下)六郎 明治34年(1901)11月
合計 3校 6 42 44 86    
新化郡 新化尋常小學校 2 16 21 37 大九保又六 大正2年(1913)4月
玉井尋常小學校 2 9 8 17 內田幸吉  
善化尋常小學校 2 15 11 26 小林董 大正2年(1913)4月
合計 3校 6 40 40 80    
曾文郡 麻豆尋常小學校 4 41 48 89 植竹長三郎  
六甲尋常小學校 3 47 34 81 西脇金藏 大正2年(1913)4月
合計 2校 7 88 82 170    
北門郡 佳里尋常小學校 2 29 21 50 竹下喜三太  
北門尋常小學校 2 5 7 12 日比生松二 明治44年(1911)4月
合計 2校 4 34 28 62    
新營郡 新營尋常小學校 6 53 76 129 高橋茂雄  
鹽水尋常小學校 3 43 310 74 木村勝  
烏樹林尋常小學校 2 19 17 36 長友宗義  
白川尋常小學校 4 26 18 44 高木五男  
合計 4校 15 139 142 283    
資料來源:臺灣大觀社,《最近的南部臺灣》,臺南:臺灣大觀社,1923,頁260~261。
公學校
[編輯]

尋常小學校為日籍學童上學之所,而臺籍學童則到公學校就學。公學校之前身為國語傳習所,明治31年(1898),臺灣總督府令將國語傳習所改為公學校。之後陸續設立了相當多的學校,增加了本縣學童接受教育的便利性。

(1)公學校設立情形

明治31年(1898)之前本縣有大目降等七所國語傳習所,明治31年(1898),臺灣總督府令將國語傳習所改為公學校,因此本縣有大目降等六所公學校,大正11年(1922)依「臺灣教育令」本縣公學校數大量增加,之後公學校數陸續增加。

大正12年(1923)編印的《最近的南部臺灣》,詳列了大正11年(1922)時本縣公學校設立情形,整合了洪波浪等人於民國69年(1980)編印的《臺南縣志》、各校網頁資料及教育局提供之資料,到民國36年(1947)為止本縣約設有96所國民學校。 日本時期,大部分的學校設校後都延續至今,然也有少數的學校名稱,因廢校、更改校名或行政區劃的轉變,而提早走入歷史。

現將各階段公學校設立情形表列如【表8-6-8】。從表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日本時期,本縣各公學校設立的情形,也可以看出各學校之間本校、分校之關係。另從【表8-6-9】可更清楚的了解本縣公學校數變化的情形。

【表8-6-8】本縣公學校設立情形
新豐區(郡)
鄉、鎮別 現校名 明治31年(1898) 大正7年(1918) 大正11年(1922) 昭和11年(1936) 民國36年(1947) 各校網頁資料(初創年月) 初設校名
永康市 永康國小     永康公學校 永康公學校 永康國民學校 明治32年(1909)3月10日 埔姜頭公學校
三村國小     永康三嵌店分教場 永康三嵌店分教場 三村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4月 埔姜頭公學校三嵌店分教場
大灣國小     大灣公學校 大灣公學校 大灣國民學校 大正7年(1918)4月 埔姜頭公學校大灣分校
仁德鄉 仁德國小   車路墘塗庫分校 仁德公學校 仁德公學校 仁德國民學校 大正7年(1918)4月1日 車路墘公學校土庫分校
長興國小     太子廟公學校 太子廟公學校 長興國民學校 大正7年(1918)4月10日 埔姜頭太子廟分教場
依仁國小     中州公學校 大洲國民學校 依仁公學校 大正10年(1921)3月24日 大洲公學校
文賢國小   車路墘公學校 車路墘公學校 車路墘公學校 文賢國民學校 大正4年(1915)4月 車路墘公學校
歸仁鄉 歸仁國小     歸仁公學校 歸仁公學校 歸仁公學校 大正9年(1920)4月 關帝廟公學校歸仁南分校
保西國小   關帝廟媽祖廟分校 媽祖廟公學校 媽祖廟公學校 媽廟國民學校 大正4年(1915)4月14日 關帝廟公學校媽祖廟分校
大潭國小   關帝廟大潭分校 大潭公學校   大潭國民學校 昭和5年(1930)3月
大潭與中州合設大洲公學校
(今仁德鄉依仁國小)
昭和18年(1943)
4月1日創設
歸仁公學校大潭分教場
關廟鄉 關廟國小   關帝廟公學校 關帝廟公學校 關帝廟公學校 關廟國民學校 明治32年(1899) 關廟國民學校
崇和國小       關廟龜洞分教場 龜洞國民學校 大正8年(1919) 關廟公學校深坑分離教室
保東國小         保東國民學校 大正11年(1922) 關廟公學校埤子頭分教場
五甲國小         五甲國民學校 民國36年(1947)
龍崎鄉 龍崎國小     龍崎公學校 龍崎公學校 龍崎公學校 大正11年(1922)4月1日 龍崎公學校中坑分教場
龍崎國小
龍船分校
  關帝廟新豐分校   龍崎龍船分教場 龍船國民學校 大正7年(1918)4月1日 關帝廟公學校內新豐分校
設在龍莊番社510番地
      永寧公學校 永寧公學校      
        下鯤鯓公學校 下鯤鯓公學校      
        安順公學校 安順公學校      
        媽祖宮分教場 媽祖宮分教場      
  學校數 0 6 16 17 16 15
新化區(郡)
鄉、鎮別 現校名 明治31年(1898) 大正7年(1918) 大正11年(1922) 昭和11年(1936) 民國36年(1947) 各校網頁資料(初創年月) 初設校名
新化鎮 新化國小 大目降公學校 大目降公學校 新化公學校 新化公學校 新化國民學校 明治31年(1898)10月1日 大目降公學校
那拔國小       新化郡拔林分教場 那拔國民學校 大正10年(1921)4月30日 新化公學校那拔林分教室
口碑國小 新化虎頭埤分教場       口埤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3月31日 大目降公學校岡仔林分校
大坑尾分離教室
善化鎮 善化國小 灣裡公學校 灣裡公學校 善化公學校 善化公學校 善化國民學校 明治31年(1898)5月28日 國語傳習所灣裡分教場
10月1日開校後改稱
直加弄分教場
茄拔國小   灣裡北仔店分校 茄拔公學校 茄拔公學校 茄拔國民學校 大正7年(1918)4月1日
創立於北仔店
茄拔公學校
新市鄉 新市國小   大目降新市分校 新市公學校 新市公學校 新市國民學校 大正6年(1917)4月1日 大目降公學校新市分校
大社國小           大正9年(1920) 山仔頂公學校
大社分離教室
安定鄉 安定國小     安定公學校 安定公學校 安定國民學校 明治39年(1906) 東區分教場安定里公學校灣裡
南安國小       南安公學校 南安國民學校 昭和元年(1926) 安定莊南安公學校
玉井鄉 玉井國小     玉井公學校 玉井公學校 玉井國民學校 明治39年(1906)1月1日 噍吧哖公學校
層林國小         層林國民學校 大正10年(1921)4月30日 玉井公學校九層林分離教室
楠西鄉 楠西國小     楠西公學校 楠西公學校 楠西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 噍吧哖公學校茄拔分校
南化鄉 南化國小     南化公學校 南化公學校 南化國民學校 明治42年(1909)4月 南莊分校
北寮國小       南化北寮分教場 北寮國民學校 教育局資料:大正10年(1921) 南化北寮分教場
左鎮鄉 左鎮國小     菜寮公學校 左鎮公學校 左鎮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4月1日 大目降公學校菜寮分離教室
左鎮岡林分校     岡子林公學校 岡子林左鎮分教場 岡林國民學校 大正7年(1918) 大目降公學校岡林分教場
  學校數 2 4 11 15 16 17  
北門區(郡)
鄉、鎮別 現校名 明治31年(1898) 大正7年(1918) 大正11年(1922) 昭和11年(1936) 民國36年(1947) 各校網頁資料(初創年月) 初設校名
佳里鎮 佳里國小   蕭壠公學校 佳里公學校 佳里公學校 佳里國民學校 明治31年(1898) 蕭壠公學校
佳興國小   佳里興公學校 佳里興公學校 佳里興公學校 佳里興國民學校 大正5年(1916) 麻豆公學校佳里興分校
延平國小     番子寮分教場 番子寮公學校 延平國民學校 大正10年(1921)4月10日 蕭壠公學校分教場
塭內國小     塭子內公學校 塭子內公學校 塭子內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4月 蕭壠公學校分教場
西港國小   蕭壠西港仔分校 西港公學校 西港公學校 西港國民學校 大正6年(1917)3月31日 蕭壠公學校西港仔分校
後營國小   後營公學校   後營公學校 後營國民學校 大正元年(1912)2月9日 麻豆公學校後營分校
成功國小         成功國民學校 民國36年(1947)  
七股鄉 七股國小     七股公學校 七股公學校 七股國民學校 大正10年(1921)1月18日 七股公學校
後港國小       後港公學校 後港國民學校 昭和3年(1928)3月20日 七股公學校後港分教場
竹橋國小     七十二份公學校 七十二份公學校 竹橋國民學校 大正10年(1921)4月26日 時稱七股公學校,
在樹仔腳分離教室上課。
    土城子分教場 土城子公學校 現今台南市
土城國小前身
   
將軍鄉 漚汪國小   漚汪公學校 漚汪公學校 漚汪公學校 漚汪國民學校 大正4年(1915)4月 蕭壠公學校漚汪分校
將軍國小   山子腳分教場 將軍公學校   將軍國民學校 大正10年(1921)4月1日 漚汪公學校山子腳分教場
苓和國小       漚汪苓子寮分教場 苓子寮國民學校 昭和8年(1933)3月 漚汪公學校苓子寮分教場
鯤鯓國小         鯤鯓國民學校 昭和16年(1941)4月1日 將軍鄉北國民學校
青鯤鯓分教場
北門鄉 北門國小   北門嶼公學校 北門公學校 北門公學校 北門國民學校 明治34年(1901)1月 北門嶼公學校
蚵寮國小     蚵寮分教場 北門蚵寮分教場 蚵寮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4月1日 北門公學校蚵寮分離教室
文山國小         文山國民學校 昭和13年(1938)4月1日 首任校長小林登八
三慈國小       北門溪底寮分教場   大正11年(1922)4月 北門嶼公學校溪底寮分教場
錦湖國小         錦湖國民學校 昭和20年(1945)  
學甲鎮 學甲國小   學甲公學校 學甲公學校 學甲公學校 學甲國民學校 明治39年(0906)2月20日 學甲公學校
中洲國小     中洲分教場 中州公學校 中州國民學校 大正10年(1921)4月1日 學甲公學校分離教室
宅港國小       學甲宅子港分教場 學甲國民學校 大正11年(1922)4月1日 學甲公學校宅子港分離教室
頂洲國小   學甲頂溪洲分校 頂溪洲公學校 頂溪洲公學校 頂溪洲國民學校 大正7年(1918)3月31日 學甲公學校頂溪州分校
  學校數 0 8 16 20 22 22  
曾文區(郡)
鄉、鎮別 現校名 明治31年(1898) 大正7年(1918) 大正11年(1922) 昭和11年(1936) 民國36年(1947) 各校網頁資料(初創年月) 初設校名
麻豆國小 麻豆公學校 麻豆公學校 麻豆公學校 麻豆公學校 麻豆國民學校 明治35年(1902)3月31日 麻豆公學校
        培文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4月30日 麻豆第二公學校
安業國小     安業公學校 安業公學校 安業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3月31日 獨立稱為安業公學校
文正國小   麻豆寮仔廍分校 寮仔廍公學校 麻豆寮仔廍分教場 麻豆東國民學校 大正7年(1918)3月31日 麻豆公學校寮仔廍分教場
大山國小     大山腳公學校 大山腳公學校 埤頭國民學校 大正8年(1919)4月1日 達鬥公學校分離教室
      麻豆女子公學校 麻豆女子公學校      
下營鄉 下營國小   下營公學校 下營公學校 下營公學校 下營國民學校 明治44年(1911)5月1日 麻豆公學校下營分校
賀建國小     麻豆寮公學校 麻豆寮公學校 麻豆寮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4月1日 下營公學校麻豆寮分校
中營國小     茅港尾公學校 茅港尾公學校 中營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4月20日 茅港尾公學校
六甲鄉 六甲國小   六甲公學校 六甲公學校 六甲公學校 六甲國民學校 明治39年(1936)2月20日   六甲公學校
林鳳國小     林鳳營公學校 六甲林鳳營分教場 林鳳營國民學校 大正8年(1919)4月 六甲公學校林鳳營分教場
湖東國小       六甲王爺宮分教場 湖東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19)4月1日 六甲公學校王爺宮分離教室
現已廢校         大丘園國民學校 大正14年(1925)4月1日 大丘分教場
官田鄉 官田國小   官佃公學校 官田公學校 官田公學校 官田國民學校 大正2年(1913) 六甲公學校官佃分校
隆田國小       官田番仔渡頭分教場 番仔田國民學校 昭和16年(1941)
社校創立分教場
官田國民學校番仔田分教場
          烏山頭國民學校    
大內鄉 大內國小   內莊公學校 大內公學校 大內公學校 大內國民學校 大正元年(1912)4月17日 六甲公學校內莊分校
大內國小
頭社分校
      大內頭社分教場 頭社國民學校 昭和17年(1942)4月 頭社國民小學
二溪國小     二重溪公學校 二重溪公學校 二重溪國民學校 大正7年(1918)3月31日 噍吧哖公學校二重溪分校
大內國小
鳴頭分校
        鳴頭國民學校 昭和15年(1940)3月 大內公學校頭社分教場
鳴頭分離教室
  學校數 1 6 13 16 19 18  
新營區(郡)
鄉、鎮別 現校名 明治31年(1898) 大正7年(1918) 大正11年(1922) 昭和11年(1936) 民國36年(1947) 各校網頁資料(初創年月) 初設校名
新營市 新營國小     新營公學校 新營公學校 新營國民學校 大正6年(1918)4月20日 自柳營學校分出
(原始校名是查畝營公學校)
新名國小         新營西國民學校 昭和17年(1942)4月 新營西國民學校
首任校長日籍小擇先生
新橋國小     鐵線橋公學校 鐵線橋公學校 鐵線橋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3月 創立校名為
「查畝營公學校
鐵線橋分校」
鹽水鎮 鹽水國小 鹽水公學校   鹽水公學校 鹽水公學校 鹽水國民學校 明治31年(1898)10月1日 鹽水港公學校
河南國小       番仔厝坔頭港分教場 河南國民學校 昭和6年(1931)4月1日 番仔厝公學校河南分教場
歡雅國小     番仔厝公學校 番仔厝公學校 歡雅國民學校 大正8年 鹽水公學校番仔厝分校
月津國小         月津國民學校 昭和19年(1944)4月1日 鹽水東國民學校
南分教場
白河鎮 白河國小 店仔口公學校   白川公學校 白河公學校 白河國民學校 明治31年(1898)10月20日 店仔口公學校
內角國小     內角公學校 內角海豐分教場 內角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3月31日 店仔口公學校內角分校
仙草國小       關子嶺仙草埔分教場 仙草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4月10日 店仔口公學校關子嶺分校
竹門國小         竹門國民學校 昭和12年(1937)4月 海豐厝公學校竹子門分教場
玉豐國小     海豐厝公學校 海豐厝公學校 玉厝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4月10日 店仔口公學校海豐厝分教場
關嶺國小     關子嶺公學校 關子嶺公學校 關嶺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4月10日 店仔口公學校關子嶺分校
柳營鄉 柳營國小     柳營公學校 柳營公學校 柳營國民學校 明治35年(1902)4月1日 鹽水港公學校查畝營分教場
果毅國小     果毅後公學校 果毅後公學校 果毅國民學校 大正9年(1920)3月 查畝營公學校果毅後分校
後壁鄉 後壁國小     後壁公學校 後壁公學校 後壁國民學校 大正10年(1921)4月1日  
菁寮國小     菁寮公學校 菁寮公學校 菁寮國民學校 明治44年(1911)3月28日 菁寮公學校
安溪國小     安溪寮公學校 安溪寮公學校 安溪國民學校 大正3年(1914)4月20日
於安溪寮林家祖廟設校
大正5年成立
店仔口(白河)公學校
安溪寮分校
新東國小         新東國民學校 昭和14年(1939)3月 菁寮公學校新港東分教場
東山鄉 東山國小     番社公學校 番社公學校 東山國民學校 明治33年(1900)9月10日 大莊公學校
東原國小     前大埔公學校 前大埔公學校 東原國民學校 大正4年(1915)3月 番社莊前大埔公學校
聖賢國小       番社吉貝耍分教場 聖賢國民學校 何時創設不詳,
昭和16年(1941)4月1日
之前為東山公學校
分校昭和16年(1941)4月1日
更名為番社鄉吉田國民學校
  學校數 2 0 16 19 23 23  
資料來源:洪波浪等,〈卷七教育志〉,《臺南縣志》,臺南:臺南縣政府,1980,頁56〜60;頁64〜65;頁75〜79。
臺灣大觀社,《最近的臺灣南部》,臺南:臺灣大觀社,1923,頁262 〜268。
各校網頁資料、教育局提供資料。

據本縣教育局的資料顯示,明治31年(1898)成立的學校為鹽水國小、白河國小、麻豆國小、佳里國小、新化國小及善化國小,共有六所。但《臺南縣志》所列明治31年(1898)共成立了大目降公學校(新化國小)、灣裡公學校(善化國小)、番子寮公學校、麻豆公學校(麻豆國小)、鹽水公學校(鹽水國小)、店子口公學校(白河國小)、新港公學校等七校。網頁資料及教育局資料顯示,佳里國小之前身蕭壟公學校為明治31年(1898)創校,但本縣縣志卻未列入。據昭和12年(1937)臺南州北門郡役所編印的《北門郡概況》一書,提到:明治31年(1898)7月25日在蕭壟莊金唐殿成立嘉義國語傳習所蕭壟分教場,同年9月30日在廟內成立蕭壟公學校,[30]而番子寮學校一直要到大正10年(1921)才成立。因此,推論《臺南縣志》所列番子寮公學應為蕭壟公學校之誤。

另本縣並無新港公學校,因明治31年(1898)時,現今嘉義縣之行政區域為台南縣(見本章【表8-1-4】),故《台南縣志》所列之新港公學校,應為現今嘉義縣新港鄉的新港國小之前身。

《臺南縣志》統計大正7年本縣教員相關資料時,列出了【表8-6-8】中之24所學校,經比對教育局及網頁資料,除了上表的24所學校之外,應尚有現屬新豐區之大灣國小、永康國小、長興國小;屬新化區之安定國小、玉井國小、山上國小、南化國小、左鎮岡林分校;屬曾文區的二溪國小;新營區的新營國小、鹽水國小、白河國小、玉豐國小、柳營國小、菁寮國小、安溪國小、東山國小、東原國小等18校,故大正7年(1918)時本縣至少應有42所學校。

據大正12年(1923)的《臺灣最近的南部》一書統計,大正11年(1922)時本縣共有永寧公學校等72校。但比對《臺灣最近的南部》一書,所列資料及校數,在北門郡應有16校,書中卻只列出了15校,經查該書少列了現今之後營國小。

進一步比對各校網頁及教育局資料,顯示大正11年(1922)《最近的南部臺灣》一書,少列新豐區關廟龜洞分教場(現之崇和國小,大正8年(1919)設校)、龍崎國小龍船分校(大正7年(1918)設校);新化區之口埤國小(大正9年(1920)設校)、北寮國小(大正10年(1921)設校)、新市鄉之大社國小(大正9年(1920)設校);曾文區之湖東國小(大正9年(1920)設校),由上述可知大正11年時,本縣應有78所公學校。

從大正7年(1918)的42校到大正11年(1922)的78校,4年的時間增加35所學校,可見大正11年(1922)發布的新「臺灣教育令」之後,本縣新設學校大量增加。

《臺南縣志》的資料顯示,在昭和11年(1936)時本縣共有87所公學校,據新市鄉大社國小網頁資料顯示,大社國小於大正9年(1920)設校,但在大正14年(1925)併入山上國小,故於昭和11年(1936)時,本縣仍有87所公學校。層林國小網頁資料顯示該校成立於大正10年(1921),但大正11年(1922)、昭和11年(1936)之資料均未列入,且教育局之資料也為民國35年(1946)才成立,詳細情形待查。

從大正11年(1922)到昭和11年(1936)經過了14年的時間,本縣才增加15校。

《臺南縣志》統計民國36年(1947)共有96校,其中成功國小及五甲國小民國36年成立,漏列新市鄉之大社國小(於昭和16年獨立為大社國民學校),[31]及北門鄉三慈國小,故昭和20年(1945)日本投降為止,本縣仍設有96所公學校。顯示昭和11年(1936)到民國36年(1947)11年的時間,共增加6校。

民國36年本縣國民學校為96所,但【表8-6-9】中之網頁資料為95所,經比對為烏山頭國民學校現已廢校,故網頁資料為95所。

由上面的敘述,可以知道大正11年(1922)新的台灣教育令,對本縣初等教育的重大影響。

【表8-6-9】本縣各階段學校數比較表
郡、區別 明治31年
(1898)
大正7年
(1918)
大正11年
(1922)
昭和11年
(1936)
民國36年
(1947)
網站資料2003年統計
(1944止)
新豐 0 9 18 17 15 15
新化 2 9 14 15 17 17
北門 1 8 16 20 22 22
曾文 1 7 14 16 19 18
新營 2 9 16 19 23 23
合計 6 42 78 87 96 95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製表

(2)公學校人力資源狀況

公學校是本縣學童主要的受教機構,現今男女學生的入學比例幾乎都達百分之百,很難想像日本時期在重男輕女觀念的作祟下,男女就學比例的差異相當大。

大正12年(1923)出版排印的《最近的南部臺灣》一書,統計了大正11年為止本縣設立的公學校,共有永寧公學校等72所。從【表8-6-10】及【表8-6-11】可以發現幾個現象:

雖然明治38年(1905)時,臺籍教員人數以較日籍為多。[32]但表所列72所學校中只有10位左右的臺籍校長,餘皆為日籍校長。可見日本時期,在統治心態之下,公學校中的校長仍以日籍為主。

除了鹽水郡的鹽水公學校及白川公學校設立高等科之外,並無使臺人受高等教育的學校,大部分皆為培養基礎教育的公學校。由此可見,日本人使臺灣人只具備基礎能力的愚民治臺政策。

各郡設立的學校數最多16所,最少也有11所,可見各郡的校數頗為平均。

男女受教育的機會差異極大,竟然相差到5.5倍之多,尤其媽祖宮分教場153位學生中,竟然只有一位女童。這樣的現象,將臺人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顯漏無遺。

將教員數和學生總數加以平均,發現教員數及學生數比約為1:40左右。最高為土城分教場1:68,最低為林鳳營公學校1:23.7。最高與最低比相差了三倍之多。

除了麻豆設立之公學校及女子公學校,分收男、女學童之外,其他學校皆為男女兼收。

【表8-6-10】大正11年為止本縣公學校狀況表
郡名 學校名 教員數 兒童數 現任校長名 備註
合計
新豐郡 永寧公學校 12 356 42 398 美谷助治  
車路墘公學校 5 154 26 180 宮川准一  
下鯤鯓公學校 6 130 52 182 徐守益  
安順公學校 9 303 10 313 橋本新三  
媽祖宮分校場 3 152 1 153 曾朝英  
永康公學校 10 277 53 330 後藤魯一  
三坎店分校場 5 100 22 122 郭君盤  
大灣公學校 5 232 36 268 橋口清  
仁德公學校 4 167 19 186 栗原琢磨  
太子廟公學校 6 158 52 210 山口次郎作  
中州公學校 2 66 23 89 阮肇基  
歸仁公學校 5 217 52 269 名城正成  
媽祖廟公學校 8 187 37 224 加藤藤一  
大潭公學校 3 120 28 138    
龍崎公學校 6 185 18 203 三木正夫  
關廟公學校 18 693 99 792 赤松二三  
合計 16校 108 3487 570 4057    
新化郡 新化公學校 19 3487 570 4057    
岡仔林公學校 5 159 19 178 中村龜吉  
菜寮公學校 3 140 37 177 林心  
山上公學校 10 336 69 405 栗原謙一郎  
新市公學校 13 311 73 784 鈴木章良  
善化公學校 12 419 95 514 笠井源作  
茄拔公學校 9 341 106 447 鶴川三鶴  
安定公學校 13 532 51 383 田頭清  
玉井公學校 10 354 62 416 沖源謙市  
楠西公學校 4 161 50 211 見山滿  
南化公學校 7 318 26 344 鈴木徹  
合計 11 105 3710 767 4477    
曾文郡 麻豆公學校 19 764 0 764 香曾我部吉治  
麻豆女子公學校 6 0 201 201 同上  
大山腳公學校 5 293 47 340 立岡博韋  
安業公學校 6 230 17 247 森佐平次  
寮仔廍公學校 4 85 31 116 中島清榮  
茅港尾公學校 5 154 36 190 平田泰男  
下營公學校 9 348 42 390 長尾茂  
麻豆公學校 4 84 34 118 同上  
林鳳營公學校 4 66 29 95 增永清  
官田公學校 13 277 86 363 澤田武雄  
六甲公學校 14 403 89 492 岡部松五郎  
大內公學校 12 329 65 394 本田四郎  
二重溪公學校 4 151 34 185 王戊子  
合計 13 105 3184 711 3895    
北門郡 佳里公學校 13 517 102 619 雄谷雄作  
番子寮公學校 3 127 14 141 同上  
佳里興公學校 9 356 52 408 田坂一人  
塭子內公學校 3 110 7 117 田口國一  
西港公學校 7 243 20 263 小山田良輔  
七十二份公學校 3 107 5 112 田口國一  
土城子分校場 1 66 2 68 同上  
七股公學校 2 118 6 124 金給黎純行  
漚汪公學校 11 454 59 509 中井悟  
山子腳分校場 2 98 7 105 同上  
北門公學校 10 496 36 532 前川五十吉  
蚵寮公學校 3 122 11 133 同上  
學甲公學校 15 696 84 780 古賀房次郎  
中州公學校 2 115 10 125 同上  
頂溪州公學校 5 202 35 237 親川孫太郎  
合計 16校 97 4114 492 4602    
新營郡 新營公學校 11 369
高46
92
高4
461
高50
高巢虎五郎  
鐵線橋公學校 4 166 23 189 度部鉞二  
柳營公學校 6 200 25 225 常吉梧朗  
小腳腿公學校 3 123 26 149 曾國恩  
果毅後公學校 5 210 13 223 森川真一  
鹽水公學校 20 517
高37
161 677
高37
前元真良  
番子厝公學校 5 210 13 223 木原操  
菁寮公學校 9 315 77 392 山下正太郎  
安溪公學校 6 167 29 196 織田榮吉  
後壁公學校 2 86 24 110 陳朝渠  
白川公學校 15 377
高14
67
高2
444
高16
押川真藏  
海豐公學校 7 328 68 397 廣瀨清士  
關子嶺公學校 5 157 42 199 中井安一  
內角公學校 3 130 30 160 羅福壽  
番社公學校 11 383 93 476 橋本勝伸  
前大埔公學校 4 143 26 169 氏家楨治  
合計 16校 116 3781
高97
817
高6
4598
高103
   
資料來源:臺灣大觀社,《最近的臺灣南部》,台南市:臺灣大觀社,1923,頁262 〜268。
【表8-6-11】大正11年各郡學校狀況表
郡名 校數合計 教員數 合計 備註
新豐郡 16 108 3487 570 4057  
新化郡 11 105 3710 767 4477  
曾文郡 13 105 3184 711 3895  
北門郡 16 97 4114 492 4602  
新營郡 16 116 3781 817 4598  
合計 72 531 18276 3357 21633  
資料來源:臺灣大觀社,《最近的臺灣南部》,台南:臺灣大觀社,1923,頁262 〜268。

(3)日臺學童受教比較

日治後期,總督府提倡所謂的「內臺共學」,希望使臺人、日人一視同仁,然從【表8-6-12】中可發現,在小學校中不論是教師或學童,仍以日人為主,這顯示仍存在著差別待遇。

【表8-6-12】日治時期臺南地區初等教育設施概況表
項目 學制 學校數量(間) 學生數(人) 教師數(人)
公立 私立 日人 臺人 日人 臺人
幼稚教育 三年 2 3 108 102 7 2
初等教育 小學校 六年 14 1166 84 56 0
公學校 87 30290 559
註:幼稚教育與小學校的統計時間為昭和10年(1935),公學校的統計時間為昭和11年(1936)。
資料來源:洪波浪等,〈卷七教育志〉,《臺南縣志》,臺南:臺南縣政府,1980,頁25〜26;55〜60。

除了受到差別待遇之外,日治時期臺灣一般民眾可提供子弟受教育者,亦非多數。從【表8-6-13】中可以看出,日據後期,臺南縣各郡的學齡兒童就學的比例普遍不高,大部份的平均就學率多在30﹪上下;此外從數據中,可以發現到,女童的就學比例極低,比平均的百分比低了許多,這說明了臺灣社會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影響了女童就學的權利。

分析學童就學率低的原因,一乃臺人的經濟情況較差,無法提供多餘的學費資助孩子就學,故多希望孩子能夠在家幫忙家計,以增進家庭的收入;二為各校學區過大,年幼者通學較困難,降低了家長送子女入學的意願;三為殖民政府實施差別待遇,臺灣子弟在學習上處處受限,影響了臺人的就學意願;四是臺灣民眾自清代以來即汲汲於經濟上,故不重視子女的教育環境。

【表8-6-13】昭和10年(1935年)臺南地區各郡學齡兒童就學狀況表
項目 學齡兒童總數 在學者 失學者 就學百分比
合計 合計 合計 合計
新豐郡 8820 8351 17172 4581 838 5419 4239 7514 11753 51.94 10.03 31.56
新化郡 7610 7160 14770 4206 1269 5475 3404 5891 9295 55.27 17.72 37.07
曾文郡 6905 6482 13387 3958 1199 5157 2947 5283 8230 57.32 18.50 38.52
北門郡 11241 10462 21704 5242 898 6140 5999 9565 15564 46.63 8.58 28.29
新營郡 9312 9001 18313 4737 1561 6298 4575 7440 12015 50.87 17.34 34.39
資料來源:洪波浪等,〈卷七教育志〉,《臺南縣志》,臺南:臺南縣政府,1980,頁61。

職業教育

[編輯]

日本人花費了大量的心力設立初等教育的公學校,主要在培養臺人成為其奴化的對象。在本縣完全無設立中等教育機構,在「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理念之下,職業教育也只設立農業補習學校。

從明治34年(1901)設立臺南農事試驗場招收講習生七名,講習一年,開本縣職業教育的先河。之後陸續設立了大目降糖業講習所、新化、新營、歸仁、北門農業補習學校及永康的臺南農業學校。此外又設有曾文、新營實踐女學校,也曾在玉井專修農業班增設女子家政班。[33]

日人在臺50年,在本縣只設立上述的幾所職業學校,和九十幾所的初等教育公學校相比,實在是詫異太大。這又可再次的證明,日本人廣設初等教育公學校,欲使臺灣人成為其歸順良民的居心。

社會教育

[編輯]

日人除了針對適齡學童設立公學校之外,也成立了國語傳習所教育成人。國語傳習所,為傳習日語及實施公民教育的機關,其目的在使臺人學習日語,作為地方行政設施之準備,並做教育之基礎。

本縣的國語傳習所,從大正10年(1921年)開始籌設,到大正12年4月31日,已有146所,教員4694人,學生7418人。入學的年齡大都在20到30歲之間,30歲以上的人較少。而就學者大都為從事農業者,其次為從事商業者。除了國語傳習所之外,又有青年會與青年團,其多偏重於整肅青年風紀及練習日語,在培養臺人之德性,實施公民教育、衛生教育及國民常識之養成。[34]

另圖書館之設置亦屬社會教育之一環,相關資料見本章第七節。

註釋

[編輯]
  1. 派翠西亞.鶴見,《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財團法人養山文教基金會,1999,頁3。
  2. 陳清添,《重修臺灣省通志》,卷6〈文教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頁154。
  3. 明治維新的教育制度形成了「啞鈴」狀結構的特徵:上層是少數的、高等的、甚至是開放的、愛教育的學者、技術人員和官僚,下層的國民接受文字和經濟實用之學,以及政治上的服從,而兩者之間幾乎沒有其他的教育機構;也就是說,明治維新的教育制度,一方面造就具指導政經所需的技術及管理能力的社會精英,一方面則透過普及的初等教育,使國民具有基本的是自能利、經濟知能及政治服從性。參見派翠西亞.鶴見,《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財團法人養山文教基金會,1999,頁10。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與社會流動〉,〈臺灣文獻〉51(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頁163。
  4. 伊澤修二於1875年赴美國麻州橋水師範學院進修,回日本後成為西是教育的信徒,他為日本學童引進體育與西方音樂。1885年受聘為文部省編輯局局長。見派翠西亞.鶴見,《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財團法人養山文教基金會,1999,頁12。
  5. 史明,《臺灣人四百年史》,臺北:自由時代發行,1980,頁291。
  6. 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頁266。
  7.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與社會流動〉,〈臺灣文獻〉51(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頁164。
  8. 戚嘉林,《臺灣史》,臺北:農學社,19895,頁1450。
  9. 陳清添,《重修臺灣省通志》,卷6〈文教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頁160。
  10. 徐南號,《臺灣教育史》,臺北:師苑圖書出版部,1993,頁97。
  1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史》,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90,頁593。
  12. 徐南號,《臺灣教育史》,臺北:師苑圖書出版部,1993,頁98。
  13.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頁29。
  14.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與社會流動〉,〈臺灣文獻〉51(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頁165。
  15. 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頁144。
  16. 陳清添,《重修臺灣省通志》,卷6〈文教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頁375。
  17. 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頁269。
  18. 徐南號,《臺灣教育史》,臺北:師苑圖書出版部,1993,頁100。
  19. ^ 19.0 19.1 林天祐等,《臺灣教育探源》,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2000,頁99。
  20. 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頁143。
  21. ^ 21.0 21.1 陳清添,《重修臺灣省通志》,卷6〈文教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頁176。
  22. 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頁270。
  23. 張勝彥等,《臺灣開發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頁252。
  24. 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頁271。
  25. ^ 25.0 25.1 陳清添,《重修臺灣省通志》,卷6〈文教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頁
  26. 徐南號,《臺灣教育史》,臺北:師苑圖書出版部,1993,頁103。
  27. 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上)》,臺北:玉山社,1999,頁127。
  28. 洪波浪等,《臺南縣志》,卷7〈教育志〉,新營:臺南縣政府,1980,頁26。
  29. 洪波浪等,《臺南縣志》,卷7〈教育志〉,新營:臺南縣政府,1980,頁55~56。
  30. 臺南州北門郡役所,《北門州概況》,臺南州:北門郡役所,1937,頁16。
  31. 教育局及該校網頁資料均顯示,高校成立於大正9年(1920)。網頁資料顯示該校於大正14年(1925)10月併入山上公學校,昭和13年(1938)第2次設立大社分校廠,昭和16年(1941)獨立為大社國民學校。
  32. 洪波浪等,《臺南縣志》,卷7〈教育志〉,新營:臺南縣政府,1980,頁64。
  33. 洪波浪等,《臺南縣志》,卷7〈教育志〉,新營:臺南縣政府,1980,頁121。
  34. 洪波浪等,《臺南縣志》,卷7〈教育志〉,新營:臺南縣政府,1980,頁132-138。
導言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第九節  第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