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紅橋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天津市紅橋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津市紅橋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2021年3月8日 |
http://www.tjhq.gov.cn/zwgk/zcwj/hongqiaozhengce/qzf80/202103/t20210310_5379572.html |
天津市紅橋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津市紅橋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
[編輯]各街道辦事處,各委、辦、局,各有關單位:
《天津市紅橋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已經天津市紅橋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批准,現印發給你們,望遵照執行。
2021年3月8日
(此件主動公開)
天津市紅橋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編輯]「十四五」時期(2021年-2025年),是紅橋區在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區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時期。科學制定和有效實施「十四五」規劃,對於紅橋區搶抓重要的戰略性機遇,在天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中發揮表率示範作用,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好橋頭堡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天津市紅橋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根據《中共天津市紅橋區委關於制定紅橋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編制,集中體現了區委、區政府對於紅橋未來五年發展的指導方針和戰略意圖,是政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編制年度計劃和制定各項措施的重要依據,是全區人民共同奮鬥的行動綱領。
第一章 紅橋區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的重大成就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編輯]一、「十三五」時期紅橋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編輯]「十三五」時期是紅橋區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錯綜複雜的發展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紅橋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提出的「三個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圍繞「打造綠色城區、建設美麗紅橋」的發展目標,大力實施生態立區、教育興區、土地強區發展舉措,全力打好棚戶區改造、招商引資、創文創衛、安全穩定四場硬仗,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各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區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創新要素持續聚集。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位居全市前列。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94%。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產業發展迅速,新認定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68家,雛鷹企業52家,瞪羚企業2家;全區科技成果登記數量年均增速約20%,中船重工七〇七研究所、中鐵(天津)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先後獲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光榮道科技產業園加快建設,國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紅橋分園、智慧能源服務創新示範區實現共建。大力實施「海河英才」、「子牙人才」計劃,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89萬人。樓宇經濟加快發展,打造了陸家嘴金融廣場、正融科技大廈等一批品牌商務樓宇,累計盤活空置樓宇50萬平方米。商貿旅遊業持續繁榮,陸家嘴商業中心實現開業,水游城、歐亞達等商業載體經營業態不斷優化,夜間經濟示範街區繁榮發展。科學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戰雙贏」,着力抓「六保」、促「六穩」,經濟運行穩定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舉辦多場主題招商推介會,承接中國工商銀行遠程銀行中心(天津)職場、國藥(天津)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中糧利金(天津)糧油股份有限公司、曼迪匹艾(天津)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中煤水文局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優質北京企業和項目,與京冀地區教育、衛生等領域的務實合作進一步加強。積極推進「一制三化」審批制度改革,政務服務更加便利化,實現「一窗受理、大廳通辦」,企業開辦到經營時間壓縮在1日以內。在全市率先推出政務服務7個工作日制度和註冊企業免費刻章服務,實現企業「零成本」開辦。大力實施服務關愛企業九項行動,在「美麗紅橋」微信公眾號開設「紅橋機會清單」專欄,便於企業及時捕捉商機。深入開展「雙萬雙服促發展」活動,全面落實「天津八條」 、「紅橋十條」等政策措施,按月兌現產業扶持資金。2018年在中山大學對全國266個政務服務大廳調研考察中,我區政務環境排名第二。深入推進區屬國有企業改革,搭建完成「四公司一中心」國有資產運作架構。圓滿完成區房產總公司改革,紮實推進城管系統事業單位改革和環衛一體化改革,穩妥推進潞河環境建設公司改革,順利實施供熱改革,取得較好的綜合效益。
棚戶區改造全面報捷,載體功能顯著加強。提前2個月並超額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2017至2019年棚戶區改造「三年清零」任務,累計完成徵收73.77萬平方米,3.33萬戶、超過15萬群眾從中受益,占全區總戶籍人口數近1/3。「紅橋區多措並舉,紮實推進棚戶區改造」的典型經驗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人民日報》先後3次報道我區棚改工作,《老漁村新生記》登上頭版頭條。注重創新棚改工作模式,在全國第一個發行棚改專項債券,在全市第一個採用政府購買棚改服務模式,在全市第一個採用在出讓地塊競配建定向安置商品房模式。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提供97.8萬平方米優質載體,向「上」發展的載體功能和聚集作用不斷凸顯。加快土地整理,完成五十一中、單家面鋪等10宗地塊出讓,總用地面積約52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約107萬平方米。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紀念館路、保康東路等6條道路完工通車,子牙河南路等11條道路加快建設,完成和苑起步區C地塊、民族文化宮、北岸中心等海綿城市建設項目71個、216萬平方米。
綠色城區加快建設,生態環境日益改善。舉全區之力開展「創文創衛」,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區和天津市文明城區。大力開展「廁所革命」,消除轄區全部旱廁112座,用71天平穩順利清撤全部10個占路市場和7個自發市場,解決了南大寺周邊環境衛生死角、鈴鐺閣宰牛點等長期存在的歷史難題,依法依規拆除違規鴿棚鴿舍853處、1.2萬平方米。深入實施園林綠化工程,在「漁村」原址建成14萬平方米的子牙濱河公園,提升改造7個生態園林景觀,打造光榮道等13條精品園林景觀道路,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93%、綠地率33.4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6.89平方米。堅決抓好污染防治,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29%。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全面完成408個雨污混接點改造,地表水考核斷面累計達標率100%,水體達標情況位居全市前列。
社會事業成果豐碩,民計民生有效保障。圍繞「衣食住行、業教保醫」,連續五年實施20項民心工程。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編制我區第一個基礎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草案),明確「十四五」乃至更長時間教育事業發展路徑。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全面完成學前教育學位補建兩年攻堅計劃。大力推進教育載體建設,新建三條石地塊小學進展順利,第二實驗小學實現招生,紅橋小學改擴建工程基本完工,桃花園小學改擴建工程加快推進,區少年宮完成修繕加固,丁字沽小學、邵公莊小學、金潞園地塊配套小學、西青道中學、天津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東校區已經預留出校園改擴建用地,天津三中南校區建設抓緊推動,教育資源配置日益優化。完成民族中學供熱改造、樓體外立面排險工作,為天津八十中學、求真小學增擴校園面積,天津八十九中學校園圍牆排險加固。拆除河北工業大學附屬紅橋小學外圍存在20多年的違法建築和方舟實驗中學、培智學校等校園周邊違法建築,師生工作學習環境得到改善。高度關心關注新疆籍學生在紅橋學習生活。完成丁字沽街中心幼兒園改制工作。大力營造尊師重教社會氛圍,關心關愛教師生活,在市內六區第1批次將特殊教育津貼由15%提高到30%,在全市率先安排特教教師假期休養,在全市唯一為教師提供午間工作餐,在紅橋小學、桃花園小學等校園改擴建過程中為教師新建了停車場地,先後補發多年未落實的部分退休教師全部一次性退休補貼和在職教師部分住房補貼。推動原無線電十三廠修繕加固改建為區教師進修學校。推動選優配強中小學校領導班子和中層幹部,為教育事業發展打牢基礎。將區教育局行政編制增加到75名,在市內六區中最多。加強思政課建設,區級領導同志到一線課堂講授思政課。發揮龍頭校輻射帶動作用,組建實驗小學、師範附小兩個教育集團。衛生健康事業持續發展,建成10個醫療聯合體,建成7個120急救站點,提前一年半在全市各區率先完成建設任務,實現10分鐘車程救助目標。紅橋區中醫醫院遷建工程加速推進,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標準化全科門診建設,建成全國健康促進區、天津市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新建一批街道、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打造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遊節、相聲節等旅遊品牌。深化精神文明建設,設立每年100萬元見義勇為資金。不斷開發健身陣地,更新、新建健身園153處,完成一個游泳館、一個健身中心、一個體育公園建設。紅橋區被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運動會最佳賽區。區關工委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認真落實天津市提前和延長供熱措施,確保全區人民溫暖過冬。累計實現新增就業15.5萬人,社會保障和幫扶救助體系日益健全。完成863.17萬平方米老舊小區和遠年住房三年改造任務。10個歷史遺留房地產項目全部具備發證條件,辦理產權證1.35萬戶。提升為老服務水平,街道一級老人家食堂、社區二級老人家食堂全部建成。每千名65歲以上老人擁有養老床位達到30張國家標準。新建芥園道、丁字沽一號路等13座標準化菜市場。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設立每年100萬元的紅橋區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幫扶資金。制定民族宗教事務「10+10」工作機制,設立每年100萬元的專項資金,全區民族宗教發展和諧和順,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榮譽稱號。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合作,累計向甘肅省碌曲縣、合水縣投入幫扶資金1.97億元,完成消費扶貧採購資金1.45億元,攜手實現全面小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要成果,全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穩定,1名同志榮獲全國抗疫先進個人。
基層治理實現突破,平安紅橋建設紮實推進。堅持「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建成「三級平台、四級網格」智慧紅橋指揮平台,105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面積全部達標,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持續深化,形成具有紅橋特色的「十個一」工作措施,《天津日報》頭版進行專題報道。深入推動「飛地」治理工作,全區19處、45個點位「飛地」全部報結,實現基層黨建全覆蓋、基層社會治理全覆蓋。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2017年以來累計化解信訪案件395件,特別是依法依規化解長庚老年公寓產權糾紛、新春花苑戶外排水管網改造、大胡同地區供熱管網切改等社會關注度高、影響面廣、難度大的積案和難題。持續加大力度解決1999年-2019年房屋征遷工作中因家庭內部矛盾等原因未完成安置的1337戶歷史遺留問題,已減少到328戶,努力讓群眾安居安心。着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債務工作總體平穩,無債務違約風險。深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七五」普法圓滿完成。緊盯重大安全隱患整改不放鬆,對一批事故隱患進行徹底治理,全區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功辦結全國首例「套路貸」涉黑案件。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群眾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二、「十四五」時期紅橋區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編輯](一)發展機遇
[編輯]新發展格局指明發展方向。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長期向好,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逐步形成。天津加快實現「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構建「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這為紅橋區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提升城區能級創造了良好宏觀環境。
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新引擎。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新發展格局下推動資源要素重構、打造新增長極的重要舉措。紅橋區因獨特的區位、交通等優勢,成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務雄安新區的橋頭堡,通過引導產業、人口等要素在更廣闊空間流動,將加速形成面向區域協同的聚集效應,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現代化樞紐經濟區定位賦予新使命。按照天津市總體規劃,西站地區將大力發展高鐵樞紐經濟,完善樞紐經濟功能。隨着「十四五」期間津興、津承鐵路建成通車,必將帶來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有利於加快打造具有樞紐特色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土地資源集中釋放提供新空間。通過棚改「三年清零」釋放出3000餘畝寶貴的土地資源,使紅橋區成為中心城區最具核心價值的發展區域,為「十四五」期間深入實施生態立區、教育興區、土地強區發展舉措提供了堅實的載體支撐。
生態城區建設增添新優勢。通過持續深化國家衛生區、天津市文明城區創建活動,大力實施園林綠化工程,全區市容面貌煥然一新,綠色發展本底更加堅實,為加快打造綠色城區、建設美麗紅橋創造了條件。
(二)面臨挑戰
[編輯]「十四五」時期,紅橋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將發生複雜而深刻的重大變化,不確定性更大,風險挑戰更多。全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較為突出,綜合經濟實力還不夠強,新興產業發展不夠充分,市場主體數量和活力不足,能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優質高端載體較為缺乏;城市建設重點項目儲備不足,基礎設施歷史欠賬較多,清償棚改債務還有一定壓力;城區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還不夠高,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還不夠完備,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務壓力依然較大,基層治理還需進一步深化;思想解放不夠徹底,思想觀念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差距,破解難題的招法舉措不多。
綜合判斷,未來五年機遇大於挑戰,紅橋區將全面開啟新的發展篇章。我們必須胸懷「兩個大局」,立足區情實際,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保持戰略定力,發揚鬥爭精神,勇於知難而進、擔當作為、苦幹實幹,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把區位、交通、人文、生態、空間等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新起點上推動紅橋再上新台階,實現新跨越。
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區的遠景目標
[編輯]從現在開始,到二〇二五年,全區要堅持打基礎與高質量發展同步推進;從二〇二五至二〇三五年,全區要實現加快發展態勢、更加高質量發展;到二〇三五年,把我區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區。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區綜合實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居民人均收入邁上新的大台階,創新發展取得重要成果;基本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改革開放實現新的突破,區域競爭優勢明顯增強;實現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法治紅橋基本建成,平安紅橋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居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區域發展軟實力顯著增強;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形成藍綠交織、城水交融的綠色城區;公共服務體系優質均衡,人民群眾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第二章 「十四五」時期紅橋區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編輯]一、指導思想
[編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圍繞推動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提出的「三個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區委工作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積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大力實施生態立區、教育興區、土地強區發展舉措,打造綠色城區、建設美麗紅橋,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環境優美宜居,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區創造良好開局。
二、基本原則
[編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以黨建引領經濟發展和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用心用情辦好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老、文化體育、食品安全、生態環境、安全穩定等各項民生社會事業,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着力聚焦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對標世界先進、國內一流,打開腦袋上的「津門」,進一步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樹立開放思維和全球視野,面向國內國際,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更大作為。
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發展與安全,牢固樹立全區一盤棋思想,着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強化底線思維,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三、主要目標
[編輯]着眼於實現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綜合考慮紅橋當前發展趨勢和條件,今後五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經濟發展穩中有進。推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產業結構更加優化,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改革開放全面深化。營商環境更加具有吸引力,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開放型經濟打開新的局面,區屬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化,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規劃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土地出讓進度加快,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更新有序推進,承載能力全面提升,努力建設智慧城區。
——文明風尚蔚然成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居民綜合素質和城區文明程度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城區文化軟實力進一步加強。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大運河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利用,城區精細化管理水平顯著提升,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減少,人居環境更加優美。
——民生福祉持續增強。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教育現代化水平有力提升,衛生健康和重大疫情防控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
——治理效能顯著提升。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政府作用更好發揮,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基本完善,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能力顯著增強,社會更加安全穩定。
第三章 構築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格局
[編輯]堅持把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發展機遇,主動服務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區建設,聚焦西站前廣場、西於莊、光榮道科技產業園、大胡同等重點地區,全面建設西站樞紐經濟區、光榮道智能科技示範區、三岔河口文旅商貿區,增強城區承載力和服務輻射功能。
一、加快西站樞紐經濟區建設
[編輯]範圍:北至光榮道,南至北馬路、芥園道,西至洪湖東路、復興路,東至紅橋北大街、河北大街。
充分發揮天津西站通達南北、多維立體交通匯聚優勢,主動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建設,與雄安新區建設對接互補,大力發展高鐵樞紐經濟,促進產城融合、站城融合發展。完善西站綜合樞紐功能,加快周邊路網建設,強化高鐵樞紐與城市交通無縫銜接,提升道路通達性,打造成集鐵路、軌道、公交、長途客運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交通樞紐。依託西站前廣場、西於莊等大片成熟土地資源,着力引入經濟社會效益好、帶動性強的項目,推進高鐵站與周邊地區「站城一體」開發,科學規劃建設一批服務業載體,與西北角地區現有載體聯動,集聚承接京冀研發類總部型企業、地區總部、職能總部、平台類企業,以樞紐帶產業,以產業強樞紐,打造與北京相比「生活、工作、人文」無差別,「環境、服務、競爭力」更優越的非首都功能承載區。
二、加快光榮道智能科技示範區建設
[編輯]範圍:北至光榮道,南至紀念館路,西至本溪路,東至咸陽北路。
發揮比較優勢,突出城區特色,精準承接、聚集發展信創產業和智能科技產業,建設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平台。積極推動產城融合,加快存量空間調整、增量空間拓展,提升核心研發能力和配套服務能力,形成以電子商務、數字內容、智慧能源、人力資源服務為特色的產業集群。加強與河北工業大學、天津商業大學、中船重工七〇七研究所、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動發展,完善產業配套和創新鏈條,提供豐富應用場景,推動創新要素、創新主體匯聚,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兼具高端服務和創新創業服務功能的城區新空間。推動國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紅橋分園、智慧能源服務創新示範區同步建設,打造「上下樓就是上下游,不出園區就有產業鏈」的園區產業生態。
三、加快三岔河口文旅商貿區建設
[編輯]範圍:北至志成路,南至北馬路,西至河北大街,東至海河。
充分藉助地鐵4號線、7號線、12號線等建設有利契機,強化統籌謀劃,優化規劃方案,重構空間布局,全力推動大胡同地區開發建設。推動文旅、商業設施提升改造,推動商業模式創新,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促進傳統業態優化升級、新興業態加速匯集,增強服務輻射京津冀消費市場能力。依託周邊區域特殊的歷史文化資源,加快歷史建築修繕和風貌道路整治,匯聚天津味道,復刻天津記憶,促進商旅文聯動,努力打造體驗津門歷史、精品商業、高端商務、特色文化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文旅商貿區。
第四章 培育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編輯]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優化創新生態系統,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全方位引育創新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一、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編輯]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堅持選育扶齊下,構建形成「遴選一批、入庫一批、培育一批、認定一批」的「四個一批」工作機制,推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與企業登記信息庫、知識產權數據庫等「多庫聯動」,引導人才、服務、政策、資本向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集聚。深入實施創新型企業領軍計劃,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打造「雛鷹—瞪羚—領軍」高成長企業接續發展梯隊,在應用場景、數據支持等方面分級分類加強精準支持。鼓勵科技領軍企業開展技術和產品創新,在自主研發、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若干智能科技標杆。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和承接國家級、市級重大科技項目、重要創新基地建設,努力融入國家和天津市創新戰略布局。到2025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0家,雛鷹、瞪羚企業分別達到100家和6家,科技領軍企業3家,研發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超過2.6%。
二、加快創新產業載體建設
[編輯]聚焦智能科技、數字內容、智慧能源三大產業,着力實施新創客加速、新人才磁力、新服務支撐、新業態賦能四大工程,打造光榮道科技產業園。堅持「產業+地產」思路,支持天津卓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擴建一期雲計算數據中心,推動周邊土地開發建設,圍繞雲計算、大數據等產業,重點引進數據處理存儲、軟件開發服務、移動互聯網細分領域優秀企業,打造卓朗科技數據產業示範基地。支持中船重工七〇七研究所、中鐵(天津)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等建設重點實驗室、產業創新聯盟,支持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優化產業布局,推動實施新建創新研究中心項目。支持聖威科技智能廠區、旭海大健康總部等重點項目規劃建設,示範帶動「數智技術」在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方面的創新。
三、加快培育創新生態
[編輯]堅持以用立業、場景牽引,拓展新技術應用場景,支持企業在重點行業深入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形成更多有創新性的共性技術解決方案及標準。推動建立科技資源共享服務管理平台,促進河北工業大學、天津商業大學、中船重工七〇七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優化配置、資源共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光榮道科技產業園雲服務、天津青創園雙創服務、藝點意創一站式創意設計服務等特色專業平台建設。加大雛鷹貸、瞪羚貸、科技立項貸等融資擔保產品宣傳推廣力度,鼓勵雛鷹企業融資發展,支持以上市為目的並完成股改的瞪羚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和領軍培育企業。積極篩選推薦優質科技企業上市掛牌、申報天津市高成長初創科技型企業專項投資,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做優。到2025年,新增3家科技型上市企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嚴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有效落實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全域科普工作,建立科技館體系和科普教育基地體系,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
四、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編輯]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完善人才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持續深入實施「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持續優化完善「子牙人才」計劃,繼續推進京津冀人才交流協作,吸引和承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溢出的人才、團隊和項目。充分發揮龍頭企業人才吸附作用,科學編制人才需求目錄,精準抓好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的引進,形成人才集聚效應。推進「項目+團隊」引才聚才模式,加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支持,積極搭建區校、校企合作平台,重點發現培養和支持一批符合紅橋產業特點的高層次、高水平、成長性好的人才團隊。堅持突出重點、分類推進、整體開發,統籌推進黨政、企業經營管理、商貿服務、專業技術、高技能、社會工作等6支人才隊伍建設,加大經濟社會複合型人才發現培養力度。優化完善人才服務政策,落實人才待遇保障,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學、就醫、安居等便利,提升對優質項目和優秀人才的吸附能力和服務水平。依託國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紅橋分園,深化人才培訓、項目研發和產業實踐,打造新職業人才集聚與培養輸出高地。
第五章 構建現代都市服務經濟集聚地
[編輯]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優勢,順應產業跨界融合發展趨勢,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加快構建以高端商務商貿、現代金融、文化創意、健康產業等為支柱,與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區地位相適應的服務經濟體系,把紅橋區打造成為天津市高端服務業高地。
一、加快發展高端商務商貿
[編輯]以西站地區和區內商務樓宇為重點,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地區總部和運營中心、結算中心等各類功能性總部,大力發展工程諮詢、管理諮詢、決策諮詢等各類諮詢服務,引導會計、審計、評估、法律服務等專業服務機構集聚,推進知識產權、信用服務等專業服務業發展。積極服務天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完善豐富水游城、陸家嘴商業中心等商業業態,盤活紅橋廣場、大成廣場等商業資源,創新發展運河新天地、摩天輪、新五愛道、凱萊賽等夜間經濟,大力振興老字號品牌,進一步提升城區活力。創新商業設施服務功能,積極發展智能零售、定製店等體驗消費模式,打造智慧商圈。推進電子商務發展,引導傳統商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構建全方位營銷渠道。加快消費升級,擴大新能源汽車應用規模,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擴大節假日消費。優化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
二、集聚發展現代金融業
[編輯]加快推動傳統金融與新金融融合發展,積極承接首都金融外溢資源,吸引銀行、保險、證券等傳統金融機構匯集。大力發展消費金融、科技金融、遠程銀行服務中心、商業保理等新業態,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地區總部、職能總部,鼓勵和支持票據中心、資產管理等各類營運中心落戶。發揮陸家嘴金融廣場等載體優勢,延伸金融產業鏈,引進信用評級等金融配套產業和中介服務機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支持科技型企業藉助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融資。
三、提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編輯]加強文化體系建設,積極引進培育數字出版、數字音樂、視覺藝術創作等新型文化業態,支持、促進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和演出展示。依託區內設計類科研院所和企業,大力發展城市設計、工程設計、文化設計,引導設計業態集聚。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增強區內旅遊景區、旅遊路線及相關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豐富文創產品供給,激發區內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加強對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遊節、天津相聲節的營銷策劃,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對經濟的貢獻能力。
四、探索發展健康產業
[編輯]依託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紅橋區中醫醫院等豐富的中醫資源,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重點發展中醫醫療服務、中醫治未病服務、康復服務等健康產業,打造現代中醫治未病服務品牌。整合區內健康產業資源,重點發展數字醫療、數字養老、數字體育,加強現代科技在醫療、養老、體育等領域的應用。推動數字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推廣智能可穿戴設備等醫療領域智能技術設備應用,促進醫療服務精準化。拓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領域,積極培育遠程醫療、數字健康、移動醫療等行業,鼓勵區域檢測中心、診斷中心擴大服務項目,打造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健康服務品牌。
第六章 深化改革開放激發新發展活力
[編輯]主動融入國家和天津市對外開放發展戰略,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擺在突出位置,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區域經濟合作向縱深發展,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編輯]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世界標準、國際通行」要求,對照《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若干措施》任務,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開展全方位、全鏈條服務,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嚴格落實「無事不擾,有求必應」要求,紮實做好接鏈、促需、護企工作,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真心誠意為企業排憂解難,打造「遇難事,有紅橋」服務品牌。加快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全面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完善民營經濟相關配套政策和服務體系,壯大優質民營經濟主體數量和規模,依法保護企業經濟產權和合法權益。高度重視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幫扶。更好發揮行業協會、商會聯繫紐帶作用。
二、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編輯]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堅持以「混」促「改」,全面推進競爭類區管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非競爭類企業的競爭性業務板塊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民生領域等基礎性行業和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堅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完善監管方式,全面推進「智慧國資」監管平台建設,推進信息化與監管業務深度融合。鞏固城市管理、供熱、環衛一體化等重點改革成效,切實通過改革持續提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民生效益。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格實施零基預算,堅決壓減一般性財政支出,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嚴控區級自定聘用人員事項,規範機關事業單位物業服務管理,切實優化人員結構,降低行政成本。
三、提高城區開放發展水平
[編輯]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把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擺在突出位置,主動服務北京、學習北京、依靠北京,搶抓歷史性窗口期,對標國家疏解清單,進一步細化承接項目清單、工作清單,突出企業總部、科研機構、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等,全力做好對接工作,運用市場化招商機制引進首都外溢項目。積極主動對接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突出匹配性、協同性,努力在服務國家重要戰略中實現自身發展。深化區域協同合作,持續推進產業、創新、生態環保協同發展,深化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強與北京市城區和河北省地市間友好交流,完善互訪和對話機制,推進務實合作。落實國家和天津市布局,積極爭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微中心」規劃建設。嚴格執行《天津市加強和改進招商引資工作的若干措施》,落實招商工作主體責任,進一步健全依法招商、運轉規範、權責統一、協調有力的招商工作體系,狠抓專業化招商團隊建設,持續推進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園區招商、代理招商、產業鏈招商,着力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牽引帶動性強的項目。「十四五」期間實現國內招商引資到位額年均增長6%。樹立國際視野和戰略眼光,鼓勵企業參加進博會、廣交會、津洽會等國內外展會,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運用資本市場、戰略投資等多種形式「走出去」。
四、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編輯]推動法治型、服務型政府建設,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建設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堅持市場決定資源配置重要原則,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充分結合。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評估和事後評價制度,暢通參與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全面推進政務信息化應用,深化政務公開,提高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水平。
第七章 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紅橋
[編輯]堅持生態立區,認真落實美麗中國建設要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環境質量改善為重點,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和環境修復,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推進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打造藍綠交織、生態安全、秀美宜居的生態城區。
一、紮實推進生態環境建設
[編輯]堅持舉一反三、重拳出擊,推動中央和市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地見效。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深入打好新一輪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燃煤、揚塵、移動源、餐飲油煙等污染治理力度,堅持PM2.5和O3協同控制,深化網格精細化管理,實現PM2.5濃度總體下降。全力抓好水污染防治,堅持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嚴格落實河湖長制,鞏固「清四亂」專項行動成效,打造美麗河湖。到2025年,全區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天津市考核要求。積極防治土壤環境污染,加強建設用地全過程管理,嚴格建設用地准入,開展土壤環境狀況調查、風險評估和污染地塊治理與修復,確保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強化噪聲污染專項整治,加強危險廢物監管,打造安靜舒適的宜居環境。堅持減適並重、協同增效,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提升環境風險防控能力。
二、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編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綠化、美化、淨化、亮化、細化」綜合治理標準,繼續實施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加強對露天燒烤、馬路餐桌、非法占路擺賣、張貼小廣告等頑症問題的綜合治理,確保城區市容環境常態優良、品質不斷提升。推進城市綠化工程建設,實施道路綠化、街頭街心綠化、公園綠化、社區綠化、屋頂綠化,嚴格落實「林長制」,打造大綠大美生態環境。推進城市美化工程建設,抓好背街里巷、城區結合部、西站周邊等綜合整治,着力實施建築立面美化工程。推進城市淨化工程建設,以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為契機,實施環衛一體化特許經營權改革,推行市場化運行體系,推動環境衛生管理上水平。推進城市亮化工程建設,以「三河五岸」、西站地區、光榮道科技產業園為重點,實施夜景燈光亮化工程,通過增亮、增密、增色,讓更多地方晚上亮起來。推進城市細化工程建設,加強城市管理行業考核,深化市場化作業,持續保持市容環境高水平。到2025年,累計新增綠化面積11.8萬平方米。
三、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
[編輯]全面貫徹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構建覆蓋全區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完善循環經濟產業鏈,壯大節能環保產業等綠色產業規模。持續優化能源結構,推進節能減排,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完成目標。大力推動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發展,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築,推進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綠色生活創建行動,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行動。開展節水行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落實《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推動生活垃圾減量、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25年,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100%。全面倡導綠色消費,鼓勵和發展低碳設計,推行低碳交通、低碳辦公、低碳消費等新模式。
第八章 加快構建教育現代化發展體系
[編輯]堅持教育興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堅定信心、決心,堅決打贏教育翻身仗,努力構建與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教育現代化發展體系。
一、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
[編輯]健全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制,加強鞏固教育系統黨的組織體系建設,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上級黨組織決定不折不扣得到貫徹執行。加強學校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始終把抓好學校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嚴格落實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支持學校黨組織討論決定學校重大問題。從推進教育興區需求側着眼,在供給側發力,把政治過硬、品行優良、業務精通、銳意進取的優秀幹部選配到學校領導崗位上來。深化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堅持「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一體開展,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終身教育發展機制,發揮在線教育優勢,擴大面向各類人群的終身學習服務,建設學習型社會。
二、全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編輯]增強創先爭優意識,紮實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特殊教育融合發展。推動職業教育技能體系和實踐基地建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發展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廣泛開展勞動教育,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推進新課程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傳承創新教師培育方式,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引育培養一批教學名師、名班主任。總結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大規模在線教育的經驗,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到2025年,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6年,高質量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評估認定。
三、推動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
[編輯]穩步實施基礎教育設施布局規劃,堅持實用、管用,注重留白,做好教育基礎設施更新建設。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補齊應急短板。深化集團化辦學實踐,打破校際壁壘,推動管理互通、師資共配、資源共享。紮實推進教師區管校聘,做好區域內教職工編制和崗位的統籌調配管理。加大校園周邊秩序整治力度,保持整潔清爽環境。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引導學生文明用網。
第九章 建設新型智慧便捷城市示範區
[編輯]堅持土地強區,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發揮土地空間優勢,堅持「緊湊城市」、「精明增長」,綜合實施區域開發、城市更新、城市細小、交通暢行、便民服務、新基建、排水防澇等工程,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短板,提升城市建設現代化水平。
一、加快重點地區開發建設
[編輯]對標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高質量編制實施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科學制定控制性詳細規劃和重點地區城市設計,增強要素承載能力,整體優化城市發展格局。聚焦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統籌人口、資源、基礎設施和產業的協調發展,提高單位土地產出效益。進一步建立健全土地規劃、招商、出讓工作聯動機制,促進規劃建設有效銜接。持續鞏固違建別墅治理成果。加快土地整理出讓速度,推動金潞園、鈴鐺閣、西站前廣場、西於莊、科技園5-北-2等地塊掛牌出讓,加快運輸六場、同義莊等地塊土地整理進度。搶工期、抓進度,集中抓好機電職業學院、海上花苑、油脂儲煉廠、孟春里、五十一中、單家面鋪等49個重點項目建設。「十四五」期間,施工面積達45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達300萬平方米。加大城市建設領域執法力度,提升項目建設質量。嚴格控制地面沉降。強化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二、強化交通系統支撐保障
[編輯]完善區域路網體系,推動子牙河北路、子牙河南路等城市幹路建設,重點提升次支路網密度,加快打通卡口路、斷頭路,暢通微循環網絡,提升路網運行效率。完善重點地區路網布局,完成西於莊、和苑、光榮道科技產業園等地區道路建設。「十四五」期間,全區實施33條道路建設,長度23公里。全力保障服務地鐵4號線、7號線、12號線建設,提高區內站點及周邊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加快公交與慢行網絡體系建設,改善出行環境,提升出行體驗,推動傳統以車為導向的「道路」向服務於以人為主的「街道」轉換。到2025年,全區軌道交通站點600米覆蓋率不低於50%。加強停車場規劃建設,結合建築開發、環境整治、綠化配套等新建一批停車泊位,布局一批「智慧停車」等便民服務設施和精細建設項目,加大停車綜合治理力度,有效解決停車難問題。
三、持續推進城市更新改造
[編輯]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完善公共設施、市政配套和停車設施,優化區域空間配置和結構,支持有條件的社區開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加快電動自行車集中安全充電點建設,解決老舊住房使用功能和安全隱患短板。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全面提升排水防澇系統,加強內澇積水綜合治理,設置超標雨水行泄通道與調蓄空間,逐步改造現有合流制排水設施,新建一批雨污水管道與泵站設施。到2025年,建成雨污分流制系統,新建西於莊雨水泵站、津航路雨水泵站、子牙河北路地道泵站、子牙河南路地道泵站等4座泵站,城市建成區5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目標指標要求。加強燃氣供熱管網提升改造,提高供熱可再生能源比例,優化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和低碳減排,因地制宜建設可再生能源供熱設施。完成熱電聯產供熱網與丁字沽等區域大型鍋爐房聯網運行,完善供熱計量保障與技術標準體系,加強供熱計量節能宣傳。完善電網網絡和智慧化建設,加快邵公莊等110千伏變電站建設,優化配電網電源點布局,推進老舊小區供電線路改造,開展充換電設施建設。加強人防設施建設,提升地下空間管理利用水平。到2025年,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四、積極推進智慧紅橋建設
[編輯]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探索智能科技在城市管理、環境監管、執法指揮等方面創新應用,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把握新基建發展機遇,嚴格落實《紅橋區移動通信基站站址布局專項規劃》,加速推進5G網絡建設和應用,提升信息基礎設施服務能級。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建立數字化城管視頻監控系統、城市管理信息採集系統和城市管理呼叫指揮系統。完善數字城管發現、受理、處置、系統運維和8890、110、120、119等熱線考核評價體系,發揮數字城管與熱線並軌運行優勢。運用互聯網、移動智能終端開展智能家居、智慧養老等方面的應用,構築居民新的生活方式。
第十章 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編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風險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紮實做好維護安全穩定各項工作,促進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一、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編輯]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決維護政治安全、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紮實推進平安紅橋建設,從嚴從實防範管控各類風險隱患,把紅橋打造成為全市最安全、最穩定的地區之一,為築牢「首都政治護城河」提供堅強保障。健全重大敏感節點調度機制,高質量完成重大維穩安保任務。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全力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對經濟安全、金融、糧食等各類風險隱患分析研判,提高預知預警預防能力。健全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妥善化解存量債務,堅決遏制隱形債務增量,着力化解國有企業債務風險。鞏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果,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推動實現「無黑」城區創建目標。
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編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牢記「隱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處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執法「六個必」要求,始終以「鐵面、鐵規、鐵腕、鐵心」,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力度,堅決防範和遏制危險化學品、消防、建築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提高監管、執法和服務水平,保障人民群眾吃的放心、用藥安心。持續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完善應急指揮體系,加強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和調撥機制,利用公共服務設施因地制宜建設應急避難場所,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落實黨管武裝制度,提高全民國防意識,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
三、深化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
[編輯]認真落實市委「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工作要求,持續深化具有紅橋特色的「十個一」工作模式,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實施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平台項目二期工程,深化「三級平台、四級網格」建設,融通數據系統,拓展載體功能。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深化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充分發揮三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作用,確保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推動民事、行政案件萬人成訟率穩步下降至合理區間。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暢通和規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統籌推動執法、司法等資源力量下沉,促進提升基層化解矛盾、防範風險能力,強化政法鐵軍法治保障作用。進一步完善「吹哨報到」工作閉環,抓緊抓實「下考上」、「上考下」機制。強化督查督辦,推動街道部門密切聯動,不斷提升問題處置效能。加強網格員隊伍建設,提升網格化管理服務水平。堅持注重常治、體現長效,持續鞏固「飛地」治理成效。
四、推進社會治理重心下移
[編輯]堅持黨對社區各類組織的領導,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進一步鞏固深化社區換屆「一肩挑」成果,加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帶頭人隊伍建設,確保黨的領導一根鋼釺直插基層。加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促進黨建資源與黨員、群眾需求精準對接。拓寬社區服務人才來源渠道,引導優秀人才向社區服務領域流動。推行「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門黨小組」組織設置建設,有力保障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軸心作用。培育發展社會組織,完善社會協同機制,推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參與社會治理工作。創新物業企業監管模式,持續開展物業企業信用信息管理,做好企業信用等級評定,着力解決物業管理突出問題,提高物業服務水平。支持物業企業做大做強,提升物業管理市場集中度和行業整體服務水平。
五、加快建設法治紅橋
[編輯]深入實施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創新引領和持續深入推動全面依法治區和法治政府建設,加快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和法治化進程。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着力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堅持法治紅橋、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保障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充分落實。規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活動,確保出庭應訴率達標。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動行政執法體制權責統一、權威高效。健全街道綜合執法運行和保障機制,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社會治理執法體制。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提升行政執法規範化、標準化建設水平。持續提升社區警務室、社區法官工作站、派駐社區檢察室建設水平,為群眾提供高效優質的執法司法服務。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加強法治宣教陣地和法治文化建設,大力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宣傳教育,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普法責任制,全面實施「八五」普法,重點開展《民法典》等普法宣傳工作,在全社會形成良好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
第十一章 織牢織密民生福祉保障網
[編輯]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精心組織實施民心工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加快健康紅橋建設
[編輯]堅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努力為全區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組織實施《健康天津各項專項行動方案(2020-2030年)》。持續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強化健康衛生宣傳,增強公眾衛生意識,鞏固國家衛生區創建成果。細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舉措,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實戰能力。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抓好重大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2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和綜合監管制度。發揮紅橋區中醫藥特色優勢,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改善中醫醫院辦院條件,完成紅橋區中醫醫院建設項目。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級水平,進一步健全衛生服務網絡,完成西沽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啟動西於莊街、和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建項目。持續推進區級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和基層衛生機構婦女兒童保健門診規範化建設,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啟動區婦女兒童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遷建項目。加強艾滋病、結核病、病毒性肝炎、地方病等重點疾病預防控制,落實《紅橋區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穩步提升全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加強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工作,完善精神衛生三級機構體系,建設區級公立精神專科醫院,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心理健康服務水平。加強塵肺病等職業病綜合防治,強化公共場所、醫療服務、學校衛生、愛國衛生、生活飲用水安全監督管理。啟動紅橋區口腔醫院遷建項目,提升口腔疾病防治服務能力。提高老齡健康服務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落實計劃生育政策。加快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風尚。支持鼓勵多元化辦醫格局,為百姓提供多樣化醫療服務。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擁有病床數5.8張,每萬常住人口擁有全科醫生數3.52人以上。
二、健全高質量就業促進機制
[編輯]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與擴大就業聯動機制,積極應對結構性就業矛盾,切實加強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低收入家庭、零就業家庭等重點群體的就業保障。「十四五」期間年均新增就業1.7萬人。大力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完善創業培訓、創業貸款、創業孵化等全鏈條政策幫扶機制,強化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建設,推動創業載體升級。強化就業服務,多渠道搭建職業指導、就業見習、創業實踐平台,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深化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堅持就業群體托底安置,確保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政策落實力度,貫徹落實新型學徒制和大師帶徒政策,開展重點群體就業能力提升行動和企業員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推進「互聯網+就業」模式,搭建智慧就業雲平台。完善勞動關係三方協調機制,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力度,有效預防和化解勞動關係矛盾,切實維護農民工等群體勞動報酬權益。
三、全面提高社會保障能力
[編輯]充分發揮政府保基本作用,加大對困難群眾走訪、排查、幫扶力度,對困難家庭應保盡保,確保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認真組織和實施城鄉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擴面和工傷保險擴面工作,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不斷提高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保險服務水平,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建立失業保險與促進就業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失業保險促進再就業功能。全面加強住房保障工作,優化分配供應,規範供後管理。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兒童優先原則,落實有關婦女、兒童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促進婦女兒童全面健康發展。完善殘疾人保障和服務體系,保障基本生活、康復救助、教育培訓、就業增收、文化體育等需求,做好幫扶孤老、孤兒等工作。積極發展紅十字事業,加強慈善組織培育和管理,開展形式多樣的慈善公益活動。全力做好對口支援、合作交流和結對幫扶工作,加大對甘肅省合水縣、碌曲縣等對口地區的支援幫扶力度,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好檔案、保密工作,全面完成區檔案館新館及數字檔案館整體建設。
四、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編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探索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拓展居家養老服務功能,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協調發展、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落實養老服務設施分區分級規劃建設和配套標準,推進新建住宅小區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四同步」。探索民辦公助、公建民營、企業自建等多種運營模式的養老機構建設,促進養老服務與文化、體育、家政、健康等行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日間照料中心社會化運營改革,鼓勵養老機構、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運營服務。推進老人家食堂全覆蓋,提升養老機構服務水平。建立居家特殊困難老人探訪制度,探索社區互助養老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開展定期入戶巡視、家政服務、精神慰藉等個性化服務項目,實現設施服務和上門服務的結合。到2025年,新建成5所養老院,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5張。
五、提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
[編輯]全面落實《退役軍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規和各項政策,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做好退役軍人接收安置工作。廣泛開展雙擁活動,加強雙擁共建,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加大政策宣傳、走訪慰問和幫扶解困力度,切實保障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退役軍人黨員教育管理,深化模範退役軍人、模範擁軍人物、「最美退役軍人」等先進事跡學習宣傳活動,激勵廣大退役軍人發揮優勢特長,為全區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六、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編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健全和完善少數民族服務與管理體系,促進民族經濟、民族教育、民族體育、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每年舉辦好民族團結月系列活動,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民族團結、社會穩定。
第十二章 譜寫文化繁榮興盛新篇章
[編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着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和文化發展水平,不斷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提高城區文化軟實力。
一、持續深化文明城區創建
[編輯]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推動形成全民學習、全民武裝、全民信仰、全民實踐的工作格局。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天津市文明城區創建成果,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區,推動全區上下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認真落實《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大力倡導文明生產生活方式。加強市民道德建設,弘揚誠信文化,提倡艱苦奮鬥、勤儉節約,開展以勞動創造幸福為主題的宣傳教育。廣泛組織開展志願服務關愛行動,創新服務方式,引導志願服務品牌化、項目化、常態化發展,打造學雷鋒志願服務區。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建強用好區級融媒體中心。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推動「做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主題活動常態化。圍繞重大歷史節點和重要主題組織開展多形式、全覆蓋的主題文化活動,營造濃鬱熱烈的慶祝氛圍。推進優秀文藝作品創作,提升文化產品的內涵和質量。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編輯]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持續開展標準化、均等化建設,推進文化惠民工程。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度,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培育特色鮮明的區街文化品牌,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推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加強優質閱讀內容供給,開展「書香紅橋」建設。推進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信息化水平。引導和鼓勵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機制。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做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和文物古籍保護。加快北洋大學堂舊址、天津西站主樓等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工作,依託馬家店遺址建設「天津甲骨文發現遺址碑亭」,完成平津戰役紀念館、天津義和團紀念館提升改造。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提高闡釋傳播水平。
三、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編輯]積極參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及三岔河口核心展示園等項目建設,全面整合提升紅橋文化旅遊資源,打造紅橋特色旅遊精品路線,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努力創建市級全域旅遊示範區。以北運河西岸為重點,圍繞桃花堤、北洋大學舊址、西沽公園、北運河風景林廊、西沽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等,創建西沽市級全域旅遊示範街。以華北民族工業搖籃三條石為核心,圍繞三岔河口、天子津渡公園、天津之眼摩天輪、估衣街、鍋店街、三條石歷史博物館及謙祥益相聲文苑等節點,創建三條石市級全域旅遊示範街。以子牙河為紐帶,整合子牙濱河公園、平津戰役紀念館、水西莊、天津西站、直隸航運局等沿線文旅資源要素,打造子牙河文旅景觀帶。
四、推進體育事業繁榮發展
[編輯]加快推進區體育中心、足球場等載體建設,推動學校及企事業單位開放體育場館,構建「15分鐘健身圈」。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大力發展社區體育,推廣具有紅橋特色的回族重刀、劍道、空竹、花毽等品牌健身項目。創新青少年培養機制,深化體教融合,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推動體育產業市場化發展,促進體育事業與健康、養老、教育、文化、旅遊等行業融合發展。到2025年,體育生活化、全民健身科學化程度明顯提升。
第十三章 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編輯]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健全完善規劃實施機制、強化規劃落地的要素支撐,團結和凝聚全區人民共同奮鬥,確保規劃目標順利實現。
一、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編輯]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落到實處。主動適應客觀情況新變化,不斷改進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體制機制,更好地謀全局、把方向、管大事,提高領導決策水平和組織協調能力。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二、突出規劃引領作用
[編輯]完善規劃體系,建立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為統領、以空間規劃為基礎、以專項規劃為支撐的規劃體系。建立健全規劃銜接協調機制,確保各級各類規劃協調一致。圍繞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制定實施年度發展計劃,明確進度要求,落實規劃實施責任制,納入全區績效管理考核,加強過程管理,確保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三、強化規劃實施支撐
[編輯]加強財政預算與規劃實施的有效銜接,完善財政保障機制,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優先保障與民生相關的重點領域、重點項目財政預算投入。強化重大項目支撐,圍繞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區域,集中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對納入規劃的項目優先推進,落實綠色通道制度,全力保證規劃選址、土地供應和融資安排,確保項目加快建設、如期完成。
四、加強規劃監測評估
[編輯]完善規劃實施機制,落實規劃實施責任,建立健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定期將規劃實施情況向區人大常委會報告、向區政協通報。加強規劃評估,建立健全規劃年度監測、中期評估和後評估制度,根據評估結果對規劃進行調整修訂,報區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後實施。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規劃,增強公眾對規劃的認知和了解,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規劃實施,完善規劃實施的民主監督機制,形成全社會關心規劃、參與實施和共同監督的良好氛圍。
==
==
序號 | 指標 | 2020年 | 2025年 | 屬性 |
---|---|---|---|---|
預計 | 預期 | |||
經濟發展 | ||||
1 |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年均增速) | 4.1 | 不低於全市增長水平 | 預期性 |
2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年均增速) | [-] | 20 | 預期性 |
3 | 高技術服務業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為代表的現代新興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區服務業增加值比重(%) | 9 | 預期性 | |
5 | ||||
4 | 全區市場主體數量(萬戶) | 4 | 5.5 | 預期性 |
5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 | 4 | 5 | 預期性 |
創新驅動 | ||||
6 | 研發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 | 2 | 2.6 | 預期性 |
7 | 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件) | 21.81 | 26 | 預期性 |
8 |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家) | 84 | 140 | 預期性 |
9 | 科技型企業上市數量(家) | 0 | 3 | 預期性 |
綠色生態 | ||||
10 | 單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 完成市下達任務 | 完成市下達任務 | 約束性 |
11 | 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 | 完成市下達任務 | 完成市下達任務 | 約束性 |
12 | 空氣優良天數比例(%) | 63 | 65 | 約束性 |
13 | 地表水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 | 71.4 | 完成市下達任務 | 約束性 |
14 | 綠地率(%) | 33.48 | 36.31 | 約束性 |
民生福祉 | ||||
15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 7.2 | 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 預期性 |
16 | 新增就業人數(萬人) | [15.5] | [8.5] | 預期性 |
17 | 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 | [8] | [8] | 預期性 |
(萬人) | ||||
18 | 人均預期壽命(歲) | 82.74 | 82.8 | 預期性 |
19 | 具備健康素質居民比例(%) | 28.59 | 30 | 預期性 |
20 | 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人) | 4.4 | 4.5 | 預期性 |
21 | 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5.5 | 16 | 預期性 |
22 | 學前教育毛入學率(%) | 85.7 | 90 | 預期性 |
23 | 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張) | 30 | 35 | 預期性 |
註:[ ]內數據為五年累計數。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