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八十五 江西三 九江府 饒州府 廣信府 下一卷▶


九江府

[編輯]

九江府,東至南直池州府五百五十里,東北至南直安慶府四百十里,東南至饒州府四百三十里,南至南康府百八十里,西至湖廣興國州二百里,至武昌府五百四十里,西北至湖廣蘄州二百四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三百里,至京師四千六百里。

禹貢》荊、揚二州之境,春秋時爲吳、楚之郊,戰國時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初屬淮南國,尋分屬豫章郡,文帝時又分屬廬江郡。後漢因之。建安中其地南境入吳,屬彭澤郡,北境入魏,屬廬江郡。後盡入吳,屬武昌郡。晉初爲廬江、武昌、豫章三郡地,永興初置尋陽郡。治柴桑縣,郡屬江州。沈約《志》:「晉元康初置江州,治豫章,。咸康六年移治尋陽。」今詳《州域形勢》,下倣此。宋以後因之。志云:梁移江州治湓城。隋平陳廢郡,仍置江州,大業初改江州爲九江郡。唐復爲江州,天寶初曰潯陽郡,乾元初復曰江州。五代時屬吳,朱梁龍德初,楊吳於江州置奉化軍節度。後屬南唐。宋仍曰江州,亦曰潯陽郡,建炎元年升定江軍節度,二年以江、池、饒、信爲江州路,紹興元年復故,自是常以安撫制置等使治此。元曰江州路,明朝洪武初改爲九江府。領縣五。
府南面廬山,北負大江,據江、湖之口,爲噤喉之地。漢伍被謂淮南王:「有潯陽之船,守下雉之城,下雉,見湖廣興國州。結九江之浦,絶豫章之口,強弩臨江而守,以禁南郡之兵。」三國吳潯陽常爲津要,置都護領之。自晉置江州,以潯陽中流襟帶,倚爲重鎮。永昌初王敦叛,自武昌逼建康,時甘卓鎮襄陽,其從事樂道融說卓分兵入江州,斷彭澤,使敦上下不得相赴,卓不能從。咸和三年蘇峻逼建康,溫嶠自武昌入救,軍於潯陽。元興元年桓玄舉兵江陵,過潯陽不見官軍,意甚喜,將士之氣亦振。三年劉裕等討桓玄,玄自建康走潯陽。劉毅帥何無忌等追玄,玄留其黨何澹之守湓口,無忌等攻拔之。義熙五年徐道覆說盧循乘虛襲建康,以劉裕方北伐燕也。曰:「君若不從,便當帥始興之甲,直指潯陽。」時道覆爲始興相。宋元嘉末江州刺史武陵王駿發潯陽,東討元兇劭。昇明初沈攸之舉兵江陵討蕭道成,道成召其子賾於郢州。賾以夏口重地,使柳世隆嚴爲之備,行至潯陽,乃曰:「潯陽地居中流,密邇畿甸,若留兵湓口,內藩朝廷,外援夏首,保據形勝,控制西南,今日會此,天所置也。」遂留鎮湓口。道成聞之喜曰:「真吾子也。」齊東昏侯末,蕭衍下江州,引兵東下,留別將鄭紹叔守潯陽,謂曰:「卿我之蕭何、寇恂也。」紹叔受命,比克建康,紹叔督江湖糧運,未嘗乏絶。蓋自宋之武陵王駿以江州建義,其後臧質、桂陽王休範,晉安王子勳及齊陳顯達之徒,相繼疊起,六朝之間,潯陽未有三十年無事者。梁大寶二年王僧辯等討侯景,進克潯陽,湘東王繹命僧辯頓潯陽以待諸軍之集。明年諸軍發潯陽,軸艫數百里,遂成破竹之勢。隋氏平陳,亦以湓城爲必爭之所。自唐以來,潯陽、武昌,並爲濱江重地。宋曹彬既克南唐,曹翰始平江州。建炎中羣盜李成寇潯陽,而江左震動。呂氏祉曰:「江西道爲州者十,而其鎮則九江。」蓋自豫章以西,江與鄱陽之浸浩瀚吞納,而匯於湓口,則九江爲之都會。晉桓沖謂:「潯陽北撫羣蠻,西連荊郢,亦藩任之要。」今自襄陽、江陵、武昌而東,形勝莫切於潯陽。屯潯陽而江之東西可以襟帶,上游之勢成,而後可以根本建康,左右淮、浙,是潯陽爲東南重地也。明初陳友諒據此,爲上流患。既而太祖伐之,克安慶,劉基請竟抵江州,覆其巢穴,從之。江州既克,而江西州郡望風款附,敵雖強戾,不能爲我難。正德中宸濠作亂於南昌,襲陷九江,亦知爲必爭之險也。九江不保,而南昌之患在頭目矣。九江爲全省之噤喉,又爲湖廣、江南之腰膂也。郡志云:九江左挾彭蠡,右傍通川,陸通五嶺,勢拒三江,襟帶上流,乃西江之重鎮。《圖經》雲「郡西挹武昌,東引皖口,襟帶中流,舟車衝要,亦一都會」雲。

德化縣

[編輯]

德化縣,附郭。漢豫章郡柴桑縣地,後漢及晉因之。永興初置尋陽郡,治柴桑,縣屬焉。永嘉以後爲柴桑縣地。梁析置汝南縣,仍屬尋陽郡。隋平陳改置尋陽縣,爲江州治。開皇十八年改曰彭蠡縣,大業三年又改湓城縣。唐武德四年復曰尋陽,皆爲州郡治。五代時南唐改曰德化縣,宋仍舊。今編戸十六里。

尋陽城,府西十五里,此六朝之尋陽也。漢尋陽縣在縣北,屬廬江郡,三國吳屬蘄春郡,晉太康元年省蘄春郡,以尋陽屬武昌郡,明年還屬廬江郡。永興初始屬尋陽郡。《尋陽記》:「今蘄州界古蘭池城亦謂之潯水城,即漢尋陽縣也。」《班志》註:「《禹貢》九江在尋陽縣南,皆東合大江。」漢武南巡,自尋陽浮江,射蛟江中;後漢永嘉初廬江賊攻尋陽,建安十四年孫權以呂蒙領尋陽令;三國吳建興二年諸葛恪圖起田於尋陽,皆此。志云:尋陽,後漢時爲豫章、廬江二郡界,三國時尋陽爲督護要津。《廬山記》:「尋陽縣在大江北,尋水之陽也。」晉永嘉末琅邪王睿使周顗鎮荊州,顗屯潯水城,爲賊杜弢所困。武昌太守陶侃遣兵救之,顗出潯水投王敦於豫章。是時尋陽猶在江北,咸和以後始移於江南。杜佑曰:「溫嶠所移也。」王氏曰:「惠帝永興初分廬江、武昌立尋陽郡,治豫章之柴桑,而尋陽之名亂。成帝咸和中移江州治尋陽,而江南之尋陽著,江北之尋陽益晦。尋遂廢漢尋陽縣入柴桑縣,自是以後皆以尋陽郡城爲尋陽城矣。」義熙八年孟懷玉築尋陽城,亦曰懷玉城,即此城也。宋、齊以後皆爲尋陽郡治,梁又分置汝南縣治焉。隋又改爲尋陽縣,後因水患又移州縣於今治。或雲晉義熙八年始廢江北之尋陽縣;又雲隋尋陽縣在郭外,以水患移縣入郡城,爲附郭;皆非也。唐亦爲尋陽縣,江州治焉。郡城蓋隋、唐間築,長慶中因故址修築,宋、元時皆因舊城營繕。至正十九年陳友諒都此,增築城垣。二十一年明師攻克之。二十三年復爲友諒所陷,城益傾壞。明朝洪武二十二年築城於城東北隅,鑿濠爲固,餘則列柵臨江,或憑濠或樹柵而已。永樂十年始周砌磚城,宣德中增修,成化四年、二十年俱經修葺。弘治三年復營治,正德六年又增修之。十四年爲逆濠所陷,城多殘毀,事平修復。嘉靖三年圮於淫潦,旋營葺如故。七年以後屢經修治。有門五,後增爲七。城周十二里有奇。
柴桑城,府南九十里。漢縣,屬豫章郡,後漢因之。建安十三年曹操自江陵將順江東下,孔明見孫權於柴桑。孫吳以縣屬武昌郡,赤烏五年諸葛恪屯於此,太元元年陸抗屯焉。晉永興初爲尋陽郡治。元興二年桓溫篡位,遷帝於尋陽,即柴桑也。宋昇明初沈攸之舉兵江陵,時江州治尋陽。蕭賾以尋陽城不足固,表請鎮湓口,留別將戍尋陽。齊永元三年蕭衍克郢城,進向江州,命鄧元起引兵先下楊公則徑掩柴桑。梁仍爲柴桑縣,隋平陳郡縣俱廢,改置尋陽縣。唐武德五年於舊城置楚城縣,貞觀八年省入尋陽,置楚城驛於此。
湓口城,府西一里。自昔爲戍守處。宋昇明元年沈攸之舉兵江陵,蕭賾自郢州還至尋陽,欲留鎮之,或以湓口城小難固,周山圖曰:「今據中流爲四方勢援,不可以城小難之。苟衆心齊一,江山皆城隍也。」賾遂鎮湓口。齊隆昌初蕭鸞弒昭業立昭文,江州刺史晉安王子懋謀討。鸞知其謀,密遣軍主裴叔業等襲尋陽。子懋亦遣軍守湓城。叔業揚言爲郢府司馬,泝流直上,至夜回襲湓城,遂下之。東昏侯末蕭衍命鄧元起向尋陽,江州刺史陳伯之退保湖口,留其子虎牙守湓城。梁太清二年侯景犯臺城,江州刺史蕭大心謀入援,移鎮湓城。明年景陷臺城,蕭範自合肥西詣江州,大心以湓城處之。既而大心與範相猜忌。範卒,衆推其弟恬爲主,仍屯湓城。大心尋使其黨徐嗣徽夜襲湓城,不克。大寶初侯景將任約略地至湓城,大心以江州降。二年王僧辯克郢州,乘勝東下,遂克湓城,賊將范希榮守尋陽,棄城東走。紹泰二年江州刺史侯瑱不附陳霸先,霸先遣周文育擊其湓城,瑱尋降於霸先。陳永定三年吳明徹與梁王琳相持,襲其湓城,琳敗走。隋江州亦治此,既而尋陽縣亦徙治焉。大業初改曰湓城縣。唐武德四年改湓城爲尋陽縣,又分置湓城縣於此。八年復省入尋陽,改置湓城戍。後廢。
半洲城,府西九十里。晉所築。咸康五年庾亮以弟懌爲梁州刺史,鎮魏興,後以魏興險遠,命懌徙屯半洲。八年褚裒爲江州刺史,鎮半洲是也。
郭默城,在府東北,晉將郭默反時所築城也。梁大寶初侯景將於慶自鄱陽還豫章,爲梁降將侯瑱所拒,走江州,據郭默城。梁將王僧辯乘勝下湓城,前軍襲慶走之。時景將范希榮亦棄尋陽走郭默城,既而敗走。亦謂之陶公壘。志云:陶侃討默築壘攻之,因名。
松滋廢縣,在府東。沈約《志》:「東晉成帝時以江左流民寓尋陽,僑立松滋郡,遙隸揚州。安帝省爲松滋縣,屬尋陽郡。」齊廢。
新蔡城,在府境。《晉志》:「元帝渡江於江州立新蔡縣郡。」宋曰南新蔡郡,領苞信等縣時。齊因之,後廢。苞信本屬汝南,亦僑置縣也。苞一作「褒」。又九江廢縣,在府西。東晉初置縣,宋元嘉初省。又有巢湖城,在府東四十二里。志云:楚有二巢,在廬江六縣,此其一也。一名南巢,俗訛爲湯放桀處。
廬山,府南二十五里。峰嶺巖谷洞石之屬,其在境內者以數十計,與南康府接界。詳見前名山。
天花井山,在府東南。志云:山雖居廬阜之末,然支散爲諸岡阜,東北行爲烏稍,爲丫髻。丫髻之散,其支有九,大者爲鳳凰、栗樹、長嶺諸山。長嶺之支復西踰磨刀澗,委蛇盤旋,自潯東門入,而盡於湓浦。小支則自栗樹嶺益西,爲城南石塘舖諸岡阜,而盡於孫家湖。山勢踴躍軒翥以趨於尋陽,昔嘗鑿斷山岡以泄其氣,今東門外隴有大渠通老鶴塘者是也。長嶺蓋在府東五里,一名鳳凰嶺,又西二里即磨刀澗。又吳障山,在府東三十里,亦當匡山之末。一名吳章山,與南康府接界。
大孤山,在府東南四十里彭蠡湖中,與南康府分界。四面洪濤,一峰獨聳,唐顧況雲「大孤山盡小孤出」,蓋彭澤之小孤山與此山相望也。山形似鞋,一名鞋山。明初陳友諒敗於康郎山,欲退保鞋山,即此。
龍門山,在府西南五十里,與駱駝山相對如門。湓水出於瑞昌縣之清湓山,流經兩山間而入大江。志云:駱駝山,在府西四十里,盤據一峰,形如駱駝。又有大小石門山,亦在府西南五十里。二山對峙,兩旁有石如屏障四面相向,俗呼大、小城門。
柴桑山,府西南九十里。漢以此名縣。晉陶潛家於柴桑,即此。其相近有面陽、馬首、桃花尖諸山。又高良山,在府西南八十里,高聳秀拔,爲諸山最。其脈爲株嶺山,以尖秀如木株而名。下有白鶴洞,洞門高二丈許,其深無際,四時出泉,灌田百頃。志云:株嶺山在府西南六十里。又有義門山,在株嶺、高良二山間,東去府城七十里,昔義門陳氏居其下。
七里岡,在府南五十里。橫亘平曠,袤七里。又清泉洞,在府西九十里。洞深如屋,水源不竭,可灌田百餘頃。
潯陽江,在府城北,即大江也。自湖廣廣濟、黃梅縣南流經此,東經湖口、彭澤二縣北,而入江南宿松、望江二縣界。《輿程記》:「自府北渡大江廣二十里有太陽廟,又四十里爲黃梅縣,東北百餘里則宿松縣矣。」沈約曰:「尋本水名,在江北,南流入大江,漢因以名縣,而江遂得潯陽之稱。」餘詳見前大川九江。
彭蠡湖,府東南九十里。亦曰宮亭湖,彭蠡之下流也。又北接於潯陽江。志云:江水遶郡城而東,下四十里得彭蠡水是也。詳見大川彭蠡。
甘棠湖,在府城南。一名景星湖。唐長慶二年刺史李渤徑湖心爲隄,長七百步,人不病涉,又立斗門以蓄洩水勢,因名李渤湖。又以其德方召伯,名甘棠湖。《修城志》:「九江城,國初由西門至南門以東皆邊甘棠湖,無濠塹,東折而北,始引湖爲濠是也。李渤隄久廢,嘉靖中增修,復圮,夏秋則苦泛濫,秋冬則病淺涸。萬曆四十一年兵備副使葛寅亮築石隄長一里,名西城隄。又建石閘以便蓄洩,亦曰西城閘。」志云:府城西一里有龍開河,長百五十里。源發瑞昌縣清湓鄉,東流入大江。水漲則由大江逆入,溢爲鶴問湖,舟楫停泊,以避江濤之險,俗傳龍開此河也。鶴問湖,在府西十五里,世以陶侃葬母,異人化鶴事而名。
官湖,在府西三十里赤松鄉。一名梅家湖,臨大江。春夏之交,江水泛漲,茭葦叢生,不容舟楫。中產魚,多菱芡。河泊所設其旁,因名。又有芳蘭湖,在府東二十里。源出廬山澗,水東流入彭蠡湖。水漲爲湖,水退爲溝,岸草如蘭,因名。
湓浦港,府城西半里。源出瑞昌縣清湓山,亦名盆水,流入境,又東經城下,西通龍開河,北接大江,淵深不測,昔爲商旅泊舟處。俗傳昔人嘗洗盆於此,忽水漲,有龍啣盆而去,因名。其入江處謂之湓口,自昔爲戍守處。晉咸和三年祖約以壽春叛,合於蘇峻,時荊、江二州軍皆東下討峻,約遣祖渙等襲湓口以碕其後,過皖,爲毛寶等所敗而還。五年郭默殺江州刺史劉胤,還屯尋陽,陶侃、庾亮討之。亮自蕪湖西上,兵至湓口,默爲其下所殺。隆安二年殷仲堪舉兵荊州,前鋒楊佺期、桓玄奄至湓口,江州刺史王愉惶遽奔臨川,玄遣軍追獲之。五年桓玄鎮江陵,遣其將皇甫敷等戍湓口。元興三年桓玄自建康敗奔尋陽,留其黨何澹之等守湓口,西還江陵。劉豫遣劉毅等攻拔之,進據尋陽。宋元嘉末,武陵王駿討元兇劭,遣柳元景統十二將軍發湓口。又荊、湘、郢三州之運俱積於湓口,孝建初江州臧質擅用湓口鈎圻米,臺符屢加簡詰,漸致猜懼。湓口有城,所謂湓城也。唐亦置湓口戍。乾符四年賊帥柳彥璋陷江州,以戰艦百餘固湓江爲水寨,江州刺史劉秉仁擊平之。一雲湓浦口舊在府西十五里,恐悞。今其地居民叢聚,舊流壅塞,僅餘一溝,不復通江矣。
女兒港,府東南三十五里。源出廬山,東北流二十五里入彭蠡湖。水漲可容百餘艘。因大孤在其側,俗訛孤爲姑,故有女兒之稱。亦曰女兒浦。其東北曰金沙洲,洲本白沙水磧,初日照之,燦然作黃金色。明太祖征陳友諒,有術士嘯風揚沙,既而風忽轉,大殲敵軍於洲上。
白水港,在府西。亦曰白水浦。梁王琳破陳侯安都於沌口,引兵下至湓城,屯於白水浦是也。今亦曰白水湖,水溢成湖,水落爲港。又小港,在府西南七里。一名官簣簰夾,濱江,可以泊舟,有小江市。
濂溪港,在府南十五里。自廬山蓮花峰下導流而西北,合龍開河入江,以宋儒周子嘗寓此而名。
桑落洲,在府東北,過江五十里。昔江水氾漲,有一桑流至此,因名。舊志云:洲在湓城東北大江中。晉元興三年劉裕遣何無忌等西追桓玄,敗玄將何澹之於此。義熙六年劉裕討盧循,戰於桑落洲,敗績。宋泰始初長史鄧琬奉晉安王子勛舉兵江州,令子勛建牙桑尾,即桑落洲之尾也。洲之西曰白茅灣。陳霸先討侯景,自南江出湓口,會王僧辯於白茅灣,蓋其地與江南宿松縣接界。志云:府北二十里隔江有夾洲,袤七八里,可泊舟楫。其北爲楊家穴市。
白石磯,在府東北三十里江濱,白石巉巖。又回風磯,在府東北四十里,舟楫至此,俱轉蓬避風,因名。
秋水隄,在府東。唐太和三年刺史韋珩築。府西有斷洪隄,會昌二年刺史張又新築以窒水害。志云:府西五里有海天隄,一名海船窩,元時海運造船處也。路通瑞昌,舊爲湖澤,行者必資舟楫以濟。明正德初始募築隄,長五六里,植楊柳千株,以防崩潰,行者便之。以春夏水漲,若海之連天而名。近爲水圮,乃移置於東關禪寺之側。又李公隄,在府城北。正德十九年郡守李從正甃石爲隄,以護庾樓磯一帶城址。又謝公隄,在府城西門外泥沱觜。其地界龍開河、官簰夾之間,二水衝激,崩陷無常,嘉靖間備兵使者謝迪築隄長半里以備之,因曰謝公隄。
封郭洲隄,府東北十里。隆慶中邑令俞汝爲築隄,自李家口起至小池口一帶,綿亘三十餘里,民田三萬六千畝,及南昌、九江、蘄州之屯田皆藉此隄以捍濱江侵囓,後漸圮,萬曆三年增築,三十六年又建石閘,以爲蓄洩。四十一年淫潦,堤閘多崩壞,兵備副使葛寅亮修築堤閘,高廣完固。其後相繼營葺。
嚴家閘,在江北三十里,接黃梅縣界。萬曆間建爲蓄洩之利。又有赤松閘,在府西七十里。萬曆四十八年建。堤內淤瀨,皆成沃壤。
南湖嘴鎮,府東四十里,臨彭蠡湖口。旁有港曰將軍套,明初師扼陳友諒,作浮梁於此以渡兵,且樹柳以遏奔衝,洪武初置巡司於此。嘉靖四十一年以江湖多盜,增設官兵,置南湖營。南岸起下巢湖,東至馬當山,計三百二十五里;北岸起湖廣廣濟縣龍坪鎮,東至江南宿松縣界沙灣角,計二百四十里;皆爲汛地。由湖嘴南二十里至女兒港,即彭蠡湖北出之道也。
城子鎮,在府西四十里大江北,有巡司,亦洪武初置;又有龍開河鎮,在府西,亦洪武初置巡司;皆爲濱江戍守處。
鶴問寨,府西南十五里。志云:即故尋陽縣,宋、元時置寨於此,以近鶴問湖而名。今爲河泊所。又小池、小江河泊所,在封郭洲,去城十里大江北。洪武初置,舊有沙池。高頭湖、桑落洲二處河泊所,正統五年併入焉。又官湖旁有官湖河泊所,城西龍開河渡口有魚苗廠,皆官收魚稅處。}}
尋陽驛,在府城東北。宋、元以來皆置於府城西,明初因之,萬曆四十一年改置於此,濱江以便行旅。志云:城西二里有九江抄關,景泰初置戸部分司,以榷商稅。嘉靖初議者以關右磯險湍厲,請立新廠於海天隄,商舟溯流者泊龍開河,隨流者泊官簰夾,公私便之。既而以荒遠誨盜,多水患,復還舊所。
稽亭。在府城東。《寰宇記》:「使客經過於此,歷覽江山勝概,爲之稽留時日,因名。」齊江州刺史晉安王子懋以蕭鸞擅政,謀舉兵內向,鸞使裴叔業等襲取湓城。子懋先已具船稽亭渚,聞之,乃據州自衞。又梁鄱陽王範因侯景之亂,自合肥退軍至湓城,江州刺史尋陽王大心使徐嗣徽築壘稽亭以備範,市糴不通,範軍大困。範尋卒,衆推範弟恬爲主,遣其將裴之橫攻稽亭,嗣徽擊走之,即此。
置馬亭,在府西。《後漢志注》:「尋陽有置馬亭。」孫策攻廬江太守劉勳,勳士衆散於此。

德安縣

[編輯]

德安縣,府西南百五十里。東至南康府百二十里,西南至南昌府武寧縣百七十里,南至南康府建昌縣七十里。漢爲歷陵縣,屬豫章郡,後漢因之。晉屬鄱陽郡。宋元嘉初省。隋爲湓城縣地。唐爲尋陽縣地。貞元中置蒲塘場。五代楊吳順義七年升德安縣,屬尋陽郡。今編戸十八里。

歷陵城,今縣治。春秋楚東鄙,曰蒲塘。漢置縣,王莽改曰蒲亭,後漢復故,宋初廢。唐武德八年置蒲塘驛,貞元中改爲場,尋廢。咸通五年復爲場。五代時楊吳升置今縣,移場於縣治東北。縣無城,明正德六年始築土城,嘉靖十二年甃石爲址,尋復圮。四十年增築,自是以時修治。城周三里有奇。
博陽山,縣南十二里。孔安國《禹貢注》:「敷淺原一名博陽山。」《漢書注》:「歷陵縣有博陽山,根盤三十餘里,奇峰疊秀,爲一邑之重鎮。」杜佑云:「蒲塘驛前有敷淺原,原西數十里即博陽山。」
烏石山,在縣北十里。旁有獅子巖,兩巖相對如門,一名烏石門。其中平疇曠野,水流環遶。相近又有孤山,以山勢孤突而名。
百家山,縣西北四十里。其山紆迴旋繞,盤踞數十里。相近有大塘山,山塢有塘約數十畝。又史君山,在縣西北五十里,高二百丈。志云:唐江州刺史李渤置書院於此,因名。
東隹山,在縣西北八十里。上有白石巖,其下爲紫巖,中有泉石潭洞,深窈奇勝,凡數十里。
博陽川,在縣治南。一名敷淺水。《寰宇記》:「敷淺水在長樂下鄉,碧色清泠,長流不息,源接瑞昌及鄂州永興縣界,屈曲流二百餘里方至縣南,三時通舟楫,惟冬水涸,僅容小舠。」唐時於敷淺水南立蒲塘場,是也。
廬山河,在縣東北二十里。或曰即谷簾水之下流,自南康府流入界,爲東溪,西南經烏石門,又南合博陽川。又黃㛚河,在縣北三十里。源出德化縣界高良諸山,流經黃㛚畈,至烏石門合廬山河。又有西河,自縣西北流至烏石門與廬山、黃㛚二河合,謂之三港口。
金帶河,在縣西。舊從西南流合廬山諸河,四面旋繞如帶。後以山溪瀑漲,衝決城西,入城西北之箬山河而會東北諸水,縣西之水遂竭。嘉靖二十六年開濬如舊。
硤石泉,在縣東北二十里,地名峽石嶺。泉水下流,灌田三百餘畝。又靜泉,在縣西北七十里。以平地湧出,寂然無聲而名,亦灌田三百餘畝。
靖安堡。在縣東北。舊爲戍守之所。志云:縣東北一里即故蒲塘驛,楊吳改置於此,宋仍舊,明初廢。今謂之驛頭。

瑞昌縣

[編輯]

瑞昌縣,府西九十里。北渡江至湖廣廣濟縣百四十里,西至湖廣興國州百二十里,南至德安縣八十里。漢柴桑縣地,三國吳曰赤烏鎮,仍屬柴桑,晉以後因之。隋爲湓城縣地,唐爲尋陽縣地,建中四年以尋陽縣西偏僻遠,立赤烏場,南唐昇元三年升爲瑞昌縣。舊無城,明正德八年始營土城,周僅二里。編戸十四里。

清湓山,縣西七十里。高四十丈,周三十里,湓水源於此,爲縣境羣山之冠。志云:縣西六十里有愁山,嵯峨陡峻,行者患焉,因名。
白龍山,在縣西十里。山麓有白龍泉,出縣西二十里懸崖洞中,繞流山麓,溉田甚廣。
羊腸山,縣西北三十五里,險峻;又縣西北五十里有馬脊山;俱以形似名。志云:縣西北二十里有連山,九峰相接。
赤顏山,在縣西北百二十里,蛇徑鳥道,登陟甚艱。志云:縣西七十里有玉華洞,泉湧如雷,洞蓋與山相連。
大江,縣北三十五里,對岸即湖廣廣濟縣之武家穴也。西接興國州,東入德化縣界。
湓水,在縣南四十里,源出清湓山,東北流入德化縣界。
赤湖,縣東北二十五里。湖中有石沃山,水沃石潤,因名。今有赤湖河泊所。又下巢湖,在縣北四十里,通大江。上有巡司。
瀼溪,在縣治南。西北諸山澗之水匯流於此,經城西南東三面,下流合於湓水,衝盪易泄,時築堤回流以防淺涸。
赤烏鎮,在縣治西。亦曰瑞昌鎮。後漢建安中,孫權拒曹操於赤壁,使程普屯兵於此。時有赤烏之瑞,因名。唐曰赤烏場,五代時南唐改置今縣。
瀼溪驛,在縣治東南。宋紹興中置,後廢。

湖口縣

[編輯]

湖口縣,府東六十里。東至彭澤縣六十里,南至南康府都昌縣百四十里。漢彭澤縣之鄡陽鎮,劉宋時爲湖口戍,齊、梁至陳亦皆置戍於此。隋屬湓城縣。唐武德五年置湖口鎮,屬尋陽縣。南唐保大中升爲湖口縣,屬江州。宋、元因之。縣無城。編戸十七里。

鈎圻城,在縣治西。《水經注》:「贛水歷南昌椒丘城下,又歷鈎圻邸閣下,而後至彭澤。」劉宋時南江運米皆積於鈎圻是也。今全省運道亦皆達湖口而入大江雲。
彭澤故城,縣東三十里。漢彭澤縣蓋置於此,後漢仍屬豫章郡。興平二年揚州刺史劉繇爲孫策所敗,泝江西上,駐於彭澤。建安四年孫策紿廬江太守劉勳伐海昏宗帥,遣兵屯彭澤,邀勳還道擊敗之。十四年孫權置彭澤郡,以呂範領彭澤太守。郡尋廢。晉仍屬豫章郡,永嘉以後屬尋陽郡。梁置太原郡,領彭澤、晉陽、和城、天水四縣。陳郡縣俱廢,改置龍城縣。隋縣屬江州,開皇十八年復曰彭澤縣。唐武德五年改置縣,並立浩州。今詳彭澤縣廢龍城注。又上甲廢縣,在縣南百里。志云:晉永嘉元年置,義熙八年省入彭澤縣。蕭梁時嘗復置,蕭韶封上甲侯,即此。
石鐘山,有二,在縣治南者曰上鐘山,縣治北者曰下鐘山。《水經注》:「石鐘山西枕彭蠡,連峰疊嶂,壁立峭削,其西南北皆水,四時如一,白波撼山,響如洪鐘,因名。」宋蘇軾嘗遊此,復廣道元之說爲《石鐘山記》。又幞頭山,在縣南二里,與上鐘山相連。峰巒秀拔,狀若幞頭。近幞頭一山名小嶺,又東二里名大嶺,蓋負郭山之高大者。
石門山,在縣治南。兩峰對聳如門,當兩石間,垂流數丈,有石可坐千人。志云:縣東南十里有黃牛洑山,一名射蛟浦,相傳晉永嘉中許遜射蛟於此。或雲漢武帝自潯陽浮江親射蛟處也。又雲武帝伐南越,教樓船於浦上。又城門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兩山相對如城門也。
柘磯山,在縣北四里。峰巒高峻,沙擁其下。縣東五里有老臺山,與柘磯山相連。又西山,在縣北二十里。其相接者曰香爐墩山,以形似名,縣治關扃也。
花尖山,縣東四十里。形如芙蓉。縣東五十里有武山,雙峰如劍,因名。
青山,在縣西南。《輿程記》:「縣南六十里鄱陽湖中有青山,又六十里即南康府城,由湖口出南昌爲往來必經之道。」一雲青山之北與大孤山相連。
潯陽江,在城西。自府北南流四十里而合彭蠡湖水,又東經縣北有彭蠡驛,又東入彭澤縣境。縣控江、湖之衝,最爲襟要。
禁江,縣東北九十里。下接小孤山,上通九江,值冬水涸成池,乃魚蝦所聚。或謂之涇江。明初陳友諒圍南昌,太祖率舟師赴救。至湖中,先遣兵屯於涇江口,復以一軍屯南湖嘴以遏友諒歸師,乃相持於湖中。既而敵師出湖口,命常遇春等統舟師橫截之。又令一軍立柵於岸控湖口,又列柵江南北岸,置火舟火筏,中流戒嚴以俟。友諒計窮,乃繞江下流,欲由涇江遁回,諸軍追擊至涇江口,涇江之兵復邀擊之,友諒戰死是也。《江防考》:「禁江亦曰涇港,在江北岸。」志云:在縣西北。似悞。
彭蠡湖,在縣治西南。湖合章、貢二水及羣川之流,並注於大江。縣當其委輸之處,故以湖口爲名,蓋噤喉之要也。自縣而西,則出潯陽而達湖廣;自縣而南,則徑南康而達會城。湖中汊港不一,捷出饒、信,徑抵臨川,風帆出沒,唯意所之,而必以縣爲問塗之始。杜佑曰:「彭蠡湖口故左里也,即晉義熙中劉裕敗盧循處。」《輿程記》:「自縣入彭蠡湖,經大孤、青山至南康府共百二十里,又二百五十里至南昌府。自縣而東南渡湖抵饒州凡三百七十里。」
皂湖,縣東四十里。聚羣川之水入彭蠡湖。旁有巨石,色黑如鐵,因名。支流爲土目湖,接都昌縣界,商賈舟楫,道皆出此。又牛腳湖,在縣北十里。一名牛橋湖,通大江。又北五里爲茭石磯,水漲則瀰漫浩蕩,涸則淺狹。
白虎塘,在縣東南十里,水漲通舟楫,出於彭蠡湖。
湖口鎮,縣治南一里。有巡司,明初置。口正彭蠡入江處,東西相距二十里,有湖口渡。又茭石磯鎮巡司,在縣北十五里。其地有茭石磯,因名。亦明初置。又有柘磯遞運所,在縣北五里柘磯旁。磯出半江,甚險。志云:縣治北一里有禁江峰山逆沙夾河泊所,洪武二年置,亦曰湖口禁江河泊所,嘉靖間廢。相近有楊港,通大江。又縣有鳳凰嶺堡,去縣四十里,爲戍守處。
彭蠡驛,在縣治南一里。明初置。志云:驛前有虹橋港,港源發上石鐘山,北接江流,秋冬涸爲平陸,春夏舟航咸泊於此。又有湖口廠,在縣治西。明嘉靖四十二年添設,榷安慶入鄱陽往來商稅。隆慶初言者謂湖口兩山夾峙,岸石巉阻,江濤汎激,舟不能泊,因罷。萬曆二十六年奸人夤緣復廠,大爲民害,四十年始革。又劉家市,在縣南四十里,商賈居民輻輳處。

彭澤縣

[編輯]

彭澤縣,府東百二十里。東至江南建德縣九十里,東北至江南直東流縣百十里,西南至南康府都昌縣百六十里。漢豫章郡彭澤縣地,晉永嘉以後屬潯陽郡,梁屬太原郡。陳爲龍城縣,仍屬潯陽郡。隋屬江州,唐初屬浩州,尋還屬江州。宋因之。縣無城,編戸十七里。

龍城廢縣,縣西二里,本彭澤地。志云:陳時移彭澤縣治此,改名龍城,隋還舊治,仍爲彭澤。唐武德五年置浩州於浩山下,今縣南三十里有浩州故城遺址,州治彭澤。蓋移縣於州郭內。八年州廢,縣還屬江州。南唐昇元二年徙縣於小孤江次,即今縣治,蓋故龍城縣地矣。元至正中於故縣治置舊縣站,蓋即浩州城也。今站廢。
樂城廢縣,在縣東五十里。志云:其地傍山爲城,南北高險,東西平下,隋大業十三年爲張善安所據。唐武德五年置浩州,領彭澤、都昌、樂城三縣是也。八年州廢,省樂城入彭澤縣。
太原城,縣東北五十里。志云:梁僑置太原郡,領彭澤等縣,陳郡廢。又晉陽廢縣,在縣東北百九十里,亦梁所置太原郡屬縣也。又天水廢縣在縣東五十里,和城廢縣在縣東北二百二十里,俱梁置,屬太原郡,陳初與郡俱廢。一雲縣東又有西水廢縣,亦梁置,隋廢。未知所據。
小孤山,縣北十里。高三十丈,周圍一里,孤峰聳峭,舊時半入大江,今屹立江中。元至正十二年星吉復江州,命其將王惟恭柵小孤山,自據番陽口綴江西要衝,以圖恢復,爲賊所敗死之。又余闕守安慶,倚小孤山爲藩蔽,命義兵元帥胡伯顏統水軍戍守。至正十八年陳友諒攻安慶,自上流直擣山下,伯顏與戰,不勝奔還,賊四面急攻,安慶城遂陷。明初太祖由安慶趨南昌,過小孤至湖口,敗友諒偵邏者,徑抵江州。正德十四年宸濠叛,遣將寇小孤,沿江焚掠,進寇望江。《江防攷》:「小孤山江面險惡,乃盜賊出沒之所。相近有毛葫洲、花洋鎮、沙灣角一帶,洲渚縱橫,汊港甚多。有安慶、南湖二營官軍哨守。」今亦見南直宿松縣。
馬當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山象馬形,橫枕大江,迴風撼浪,舟航艱阻。山腹有洞,深不可涯涘。山際有馬當廟,陸龜蒙銘云:「天下之險者,在山曰太行,在水曰呂梁,合二險而爲一,吾又聞乎馬當。」今有巡司戍守。
浩山,縣東九十里,接江南東流、建德二縣界及饒州府鄱陽縣界。高數百仞,周百餘里。唐武德五年李大亮安撫江南,張善安歸降。江表既靜,擇彭澤山之高大者,莫若此山,因名浩山。而立浩州於山之西南麓,即今廢浩州城也。又縣東有彭城山,下有古城,俗傳漢彭越經此而名。
石壁山,在縣南四十里。下有玉壺洞,泉流不竭。一名仙人巖。又黃漿山,在縣東南四十五里,疊石如甃。上下亦有二洞,泉出其中。
武山,在縣西南。與廬山夾鄱湖而峙,根盤四十餘里,爲西南羣山之最,上有茨菇池。又石壁鳴山,在縣南四十里,羣峰擁翠,茂竹佳茗,極爲幽勝。相近有六山,以六峰並列而名。
曉石山,在縣東一里。山勢蜿蜒,一峰秀拔,日出先照。因名。又縣北六里有柏山,上多柏,有洞亦曰柏山洞。其相近者曰鏡子山,南接西山,北瞰大江,石峰嶙峋,下有懸石如鏡。
潯陽江,縣西北二里。自湖口縣東北流經此,又東北達南直望江縣界。小孤、馬當爲江流襟要處,有事時所必爭也。
大泊湖,縣東北五十里。通東流縣之香口鎮,支流爲天井、沈灣諸小湖。中有鶴山雙峰聳峙,脈接浩山。湖西又有船山,以山如船形也。湖東曰白干山,山皆白石。又青山湖,在縣東北大江濱,可泊舟楫。又東北有周家湖,亦濱大江。志云:縣北三十餘里磨盤洲有會口湖,接生會口,東接東流縣界,周圍十里,北自出水溝入江。又縣南十里有母鯉湖,相傳元孝子李時冬月得鯉於此,以愈母病。又有方湖,在縣南三十餘里。相近爲橫磯湖,湖側有石橫立,因名。
瀼子港,在縣東。源出浩山,會於大泊湖,經東流縣香口河入大江。其水泛瀼而清深。又山林港,在縣東三十里。出東流縣界黎坑嶺,支流入大泊湖。又臙脂湖,在縣北。其水無源,遇江水漲北注入港,可容舟楫。
仰天池,在縣東北,即大江支流也。有二支,江水漲,一支西流經縣北毛葫洲,一支東流合於江,渺茫無際。水落則流注於馬當江。
峨眉洲,在縣北。洲有港,細曲如眉。其西北有龍船洲。又得勝洲,有縣西。明初克陳友諒,始捷於此,因名。又西有新洲,成化間洪水湧沙而成,自得勝洲尾相接繞於縣前。志云:縣北有鴈來洲,明初安慶趙雙刀夜泊,得陳友諒鴈傳僞書,因而悞斬於此。其相近者曰毛湖洲。又楊葉洲,亦在縣東北。洲半屬彭澤,半屬東流,上多楊林,因名。一雲洲尖長如楊葉也。又有楊家諸洲,與峨眉洲相近,正、嘉以後江濱水沙相擁,以洲名者蓋數十計矣。
彭浪磯,在縣北。聳立江濱,與小孤山相對。俗訛爲彭郎,遂有小孤嫁彭郎之語。又峰山磯,在縣西南三里。志云:小孤山相對者有小孤洑。又魏家洑,在峨眉洲。
馬當鎮。縣北三十里。有廵司,元至正間建於馬當山麓,明朝洪武六年徙於此。又峰山磯鎮巡司,在縣西三里長伏嶺之陽。明初置於縣南三十里,正統十一年因其地僻,改置於此。今址存而司革。又縣南五十里有黃土港河泊所,北四十里有仰天池河泊所,俱明初置。志云:縣有蕭家嶺堡,去縣九十里,亦戍守處也。
龍城驛,在縣治北半里。舊名彭澤水驛,洪武九年改今名。又楊梓馬站,在縣北四十里。元至正初置,明時與縣南之舊縣站俱廢。

附見

九江衞。在府治東。洪武二十二年建。

饒州府

[編輯]

饒州府,東至浙江開化縣界三百七十里,南至撫州府四百二十里,西至南康府三百里,西北至九江府四百三十里,北至南直建德縣百七十里,東北至南直徽州府六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二百四十里,至京師五千二十五里。

《禹貢》揚州地,春秋時楚東境,後屬吳,戰國時復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屬豫章郡。後漢因之。建安十五年孫氏分豫章置鄱陽郡,初治鄱陽縣,後徙治吳芮故城。《晉志》云:「後漢靈帝時置。」悞也。晉以後因之。晉、宋時郡治廣晉縣,齊復治鄱陽。梁兼置吳州,陳州廢,亦曰鄱陽郡。隋平陳改置饒州,以物產豐饒而名。煬帝復曰鄱陽郡。唐武德五年仍置饒州,天寶初曰鄱陽郡。乾元初復曰饒州。五代時仍舊,志云:州初屬淮南,置安化軍,南唐時置永平軍。宋亦曰饒州,亦爲鄱陽郡。元曰饒州路。明初曰鄱陽府,龍鳳七年至正二十一年也,是年鄱陽來歸。尋改曰饒州府。今領縣七。
府廣谷大川,當吳、楚之交會,《史記》「楚昭王時吳伐楚,取番」,是也。漢建元六年淮南王安上書「越人慾爲變,必先由餘干界中積食糧,乃入,伐材治船」,蓋其地當閩、越襟領也。且北距大江,西隔重湖,兵爭出入,常爲孔道。晉末盧循之亂,鄱陽太守虞丘進襲,克豫章,絶賊糧道,而循以敗。隋末操師乞以鄱陽襲據豫章,林士弘失豫章退保餘干,以伺豫章之隙。蓋郡與南昌東西相望,並稱雄郡矣。若夫道浮梁而向新安,出安仁而規衢、信,因利乘便,制勝之資也。明初太祖克江州,遂幸饒州,豈非以險阻可憑,足爲要會乎?而徒以豐贍稱之,末矣。

鄱陽縣

[編輯]

鄱陽縣,附郭。春秋時楚番邑。《史記》:「楚昭王十二年吳取番,楚恐,去郢徙鄀。」秦爲番縣,吳芮爲番令,稱番君是也。漢爲鄱陽縣。高祖十一年追斬黥布於番陽,即此。後漢仍屬豫章郡,建安中孫權置鄱陽郡治焉。晉、宋屬鄱陽郡,齊仍爲郡治。隋、唐以後州郡皆治此。今編戸三百四十里。

鄱陽城,在府東六十里故縣渡。漢縣蓋治此,即吳芮所居也。後漢時縣亦治焉。建安八年鄱陽山越亂,孫權使呂範討平之。自晉以後皆爲鄱陽郡治,唐移於今治。志云:今府城本吳芮築,廣周七里,孫吳時周魴增九里三十步。或曰此即鄱陽故城,非今郡城也。郡城蓋唐初所築,宋紹興間史定之爲守,因舊址增拓至十二里,元亦因舊址。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命改築今城,自是以時營葺。有門六,城周九里有奇。
廣晉城,府北百五十里。沈約《志》:「三國吳置廣昌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廣晉,移鄱陽郡治此。」齊屬鄱陽郡,梁縣廢。唐武德四年復置,屬浩州。八年州廢,縣省入鄱陽。今浩州城在府西北百三十里,與彭澤縣接界。見前。
鄡陽城,府西北百二十里。漢初置縣,屬豫章郡,後漢因之。三國吳屬鄱陽郡,晉仍爲鄡陽縣,劉宋永初二年省。
武陽城,在府東五十里。《名勝志》:「府東北六十里南和鄉有武陽縣故址。」《漢志•注》:「鄱陽縣有武陽鄉,右十餘里有黃金采。」采者,採取金之處。或曰梁、陳時蓋嘗置縣於此。又英布城,在府西北百五十里,漢初吳芮築以居布。布,芮婿也。漢高十一年布敗於淮南,走渡江,爲長沙哀王所誘,至番陽,番陽人殺之於茲鄉,蓋即此地雲。又吳芮觀獵城,志云:在鄱陽故城西十八里。
芝山,府城北一里,形若負扆,爲近郭之勝。本名土素山,唐龍朔初山巔產芝,因名。郡別名芝城,以此。又薦福山,在府城東一里督軍湖北。山下舊有萬松關、百花洲,今廢。
馬跡山,在府東北三十里。山勢崇旋,衆峰環拱。道書以爲第五十二福地。志云:府西三十里有堯山,相傳堯時洚水,避難者居其上,因名。徐湛《記》:「郡有堯山,地皆饒衍,遂益食而爲饒。」又府西有蓮荷山,在彭蠡湖中,望之如荷葉浮水上。蓮荷山南十餘里曰表恩山,山濱彭蠡湖,每春水漲,則山在湖中。
巍石山,府東南八十里。一名獅子山,高十丈,自頂至趾皆石巉巖峭壁,下臨溪流。山下有龍居寺,岳武穆嘗提兵過此,題詩寺壁。《輿程記》:「自獅子山至浮梁縣一百十里,爲往來通道。」又白鹿山,在府東五十里。志云:道出樂平,此爲中路也。
韓山,在府北六十里。上有韓信廟,故名。亦曰寒山,一名安山。明朝宣德中建淮藩於郡城,此爲窀穸之所。
鄱陽山,府西北百十五里鄱陽湖中。初名力士山,亦名石印山。《三國志》:「孫皓天璽元年,鄱陽歷陵有山石文理成字,吳人謂石印封發,天下太平。」《江表傳》:「歷陵有石山臨水,高百丈,其三十丈所,有七穿駢羅,穿中色黃赤,俗相傳謂之石印,即鄱陽山也。」歷陵,今九江府德安縣,孫吳時山蓋當二縣之界。
獨山,在府西北百五十里。高二十丈,峭石濱湖,亦名獨角山。又石步山,在府西北百有四里。中有石室如堂殿,多煙靄,不可入。
郭璞山,府東百十里。盤亘五十里,崇高百仞,爲鄱陽羣山之冠。璞嘗寓此,因名。或雲山本名鄡陽山。
八棱山,在府北六十里,峰巒攢起,高百仞,亘數十里。又大小巖山,在府北一百七十里。兩巖對峙,高千仞,盤據四十餘里。志云:府北百四十里有浩山,接彭澤縣界。
鄱江,府城南門外。其上源一自南直婺源縣匯諸山谿水,流經德興、樂平二縣界,一自南直祁門縣會諸山谿水流經浮梁縣界,入鄱陽縣境,復會流而西至城東門,又經城南,而廣信以西諸水皆流會焉,環城流至西北,復分爲二,俱入鄱陽湖。一名雙港水,宋紹興二年置孳生馬監於雙港是也。又城南江中有石漈潭,中有蛟,名懷蛟水,唐刺史張棲真嘗標《孝經》以示訓,亦曰孝經潭。又志云:鄱江之濱多柳,宋知州史定之所植,以休息行人,今呼史公柳,亦曰柳林港。
鄱陽湖,府西四十里,即《禹貢》彭蠡也。隋始曰鄱陽,以鄱陽山所接而名,與南昌、南康二郡分界。詳見前大川。
東湖,在府城東,下流入鄱江。相傳秦番令吳芮習水戰於此,有督軍臺,因亦名督軍湖。又澹津湖,在府城中央。一名市心湖,納一城之水,穿城而出,合於鄱江,水雖淺而大旱不竭。
珠湖,在府城西南。餘干縣境之水皆會流於此,又樂平、浮梁之水亦皆來會,繞郡城,由饒河口入鄱陽湖。志云:縣境諸水會於鄱湖者爲大合,會於珠湖者爲小合雲。
白沙,在府西。水路百二十里,沙白如雪。《史記•索隱》:「豫章東北二百里接番陽界,地名白沙,有小水入湖,名白沙湖。」白沙東南八十里有武陽亭,又東南三十里地名武林,當閩越之京道。漢元鼎中東越王餘善使吞漢將軍入白沙、武林,既而武帝使楊僕出武林,王溫舒出梅嶺,下瀨將軍甲出白沙,以擊東越,即此也。梅嶺,見贛州府寧都縣。
蠙洲,在府西南二十五里。唐貞觀中天忽雨雹,因而生蚌,自后土人往往採珠於洲中。又螺螄洲,在鄱陽舊縣城東三里。志曰:螺螄洲爲鄱江之上流,兩岸夾汀,其水最清。隋梁文謙刺饒陽,嗜此水,後人思其廉,因名爲清潔灣。
邵父隄,府東北三里。唐建中初刺史李復築以捍番江,百姓思其德,如召父,因名。又有馬塘,在府東北四里。唐刺史馬植築以灌田,因名。《唐志》云:「府北六里有土湖,亦馬植所築。」今堙。
棠陰鎮,府西九十里,有巡司;又府北百九十里有石門巡司;皆明初置。志云:府北有童敏故城,隋末袁斌率邑人避寇處。又有永平監,在府城東,唐所置鑄錢處也。宋亦爲永平監,元廢。今爲永平關。
芝山驛,在府城西南。元置,明初因之。相近有鄱陽遞運所,後以驛兼領。又柴柵河泊所,亦在府城西南,洪武初自府東柴柵改置於此。又新義站,在府北。又北有魯城站,接南直建德縣之石門站,爲北出之徑道。
大陽埠,府東北百里,路出浮梁縣。《輿程記》:「府東北二十里曰磨刀石,又六十里曰鴛鴦嶺,又十里即大陽埠也。又府東北四十里有程家渡,又東十里爲顧園渡,亦自府出浮梁縣之道。」
八字腦,在府西三十里,明正德中伍文定敗宸濠之兵於此。《輿程志》云:「府十里爲竹雞林,又二十里爲八字腦,又二十里爲團磚,又二十里爲棠陰巡司,接南康府都昌縣界。」又表岸口,在府西南三十里。又西至康郎山三十里,蓋自府城西出鄱陽湖之口也。

餘干縣

[編輯]

餘干縣,府南百二十里。東至萬年縣六十里,東南至安仁縣百二十里,東北至浮梁縣二百六十里。春秋時爲越之西界,所謂干越也。漢爲餘汗縣,屬豫章郡。汗音干。後漢因之。三國吳屬鄱陽郡,晉因之。劉宋改汗爲干,齊、梁仍舊。隋平陳,縣屬饒州。唐、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爲餘干州。明初復爲縣。舊有城,唐元和中築,尋廢。明嘉靖四十一年復營築,隆慶初增修,萬曆八年又復葺治,城周三里。編戸二百六十里。

玉亭廢縣,在縣東南。唐武德四年析餘干縣地置,屬饒州,七年省入長城縣,八年復省長城入餘干。又白雲城,在縣治西,相傳隋末林士弘所築。
餘干山,在縣治東。兩峰迴曲相向,狀如羊角,本名羊角山。一名雙覆峰,一名冠山。多奇樹怪石,前瞰琵琶洲,唐天寶六載改今名。縣治西一里又有藏山,懸崖峭壁,上有梅巖。
冕山,在城東五里,與冠山相對。相傳隋末林士弘退保餘干,敵至,市民避此山得免,因名免山。後以邑有冠山,改今名。又玉馬山,在縣南十里。山下有白石如馬,俗稱白馬山,唐天寶間改今名。志云:山自撫州南城縣過入臨川縣,凡歷三邑,乃分一支入縣境。又石虹山,在縣北十里。有橫石跨水,文彩若虹。又有一石室,甚廣,旁列石障如屏。
康郎山,縣西北八十里,濱鄱陽湖,湖之南涯也。相傳有康姓者居此,因名。一名枕浪山,謂能與風濤抗也,訛曰康郎。明初陳友諒圍南昌,明太祖率舟師赴救,友諒解圍,東出鄱陽迎戰,相持於康郎山。友諒屢敗,欲退保湖北之鞋山,明師先至罌子口,橫截湖面,友諒不得出。今忠臣廟在其上,蓋祀與友諒戰時死事諸臣雲。《輿程記》「山在湖中,爲風帆之表幟。東至表岸口三十里,道出饒州;東南至瑞、洪八十里,道出安仁及撫州、南昌;西至團魚洲二十里,道出南昌;東北至饒河口五十里,道出都昌、饒州;北至都昌六十里,道出南康、九江」雲。又洪崖山,在縣西北六十里,瀕鄱陽湖。相傳晉道士張氳隱此,因名。
武陵山,縣東北三十里。陵亦作「林」。《漢書•東越傳》:「餘善使吞漢將軍出武林、白沙以禦漢」,即此武陵也。元末兵亂,邑人吳宏立營於此,曰武陵營。山下有溪,爲武陵塘,亦曰武塘,俗名後溪。又萬春山,在縣東北七十里。兩峰峭拔,中有天池,水清而味甘。又黃蘗山,在縣東南七十里。中寬外固,攢峰峭壁,靈泉異木,俗謂之小廬山。
李梅峰,在縣南八十里。高百丈,周三十餘里,南接撫州府東鄉縣界。初名平原峰,又名貞女峰。五代時有李峻、梅用者讀書其上,因名。又石螺峰,在縣西南五十里。峰有石室,中如螺。又萬斛峰,在縣東北七十五里,去萬春山五里,接萬年縣界,高聳突出。斛,或作「鵠」。
康郎湖,縣西七十里。即鄱陽湖之南涯,因康郎山名。又族亭湖,在縣西八十里。湖中流與南昌縣分界。後漢時邑人張逸封族亭侯,湖因以名。一雲湖在縣西四十里。又擔石湖,在縣西北。《通典》:「鄱陽郡西百七十里至擔石湖,中流與南昌分界。」
龍窟河,縣西南十五里。安仁縣錦江、白塔河之水會於此,西流入鄱陽湖。邑志:縣境之水,自錦江經縣南四十里之霞山,又西徑大溪至桐口灘分流;其一支西北出佈村走龍窟,受潤陂水注瑞虹;又一支東北徑八字嘴走馮田渡,過黃坊注珠湖,至饒河口;又一支全繇八字嘴徑破穴入城前,走西津,又自城前分新開河入市湖,出西津北折分派入珠湖;皆匯於鄱湖。
餘水,在縣治南。亦名市湖,中有越水。餘水,縣境諸水之總名也,北通鄱江,南連龍窟河。志云:水會縣之西南諸溪餘水而名。以三道而入,亦曰三餘水。或雲吳、楚、越之餘水,故名三餘。《寰宇記》:「干越渡去縣西南二十步,置津吏主守,四時不絶。」有浮橋,唐大中元年縣令倪衍置,蓋跨餘水上。有鄔子港在縣西北二十里,亦餘水之支也,水口即擔石湖。
琵琶洲,在縣治南水中。擁沙成洲,狀如琵琶,因名。
康山鎮,在縣西康郎山上,有巡司,隆慶中廢;又八潭巡司,在縣東北七十里;俱明初置,隆慶中廢。又黃丘埠巡司,在縣東南五十里。元置,明初廢。隆慶中廢康山巡司,因改復黃埠司爲戍守處。
龍津驛,在縣南十五里龍窟河濱。元置,明初因之。志云:縣西七十里有瑞虹鎮,當鄱陽湖濱,爲湖南往來之要會。又西六十里即趙家圩,路達南昌之通道。
干越亭。在縣東南三十步羊角山前,屹然孤峙。唐初令張彥俊建,興元中李德裕重修。按《史記•貨殖傳》:「譬猶戎狄、干越之不相入。」韋昭註:「干越,越之別名,漢曰餘汗縣。」淮南王安曰:「越人慾爲變,必先由餘汗界中。」是也。古謂越之餘地。《宋類苑》:「干越亭前瞰琵琶洲,後枕思禪寺,林麓森鬱,千峰競秀,真天下之絶景也。」又縣西南八十步有白雲亭,亦德裕所建,跨古城之危,瞰長江之深,與干越亭對峙。

樂平縣

[編輯]

樂平縣,府東百二十里。東至南直婺源縣百九十里,東南至德興縣百十里,北至浮梁縣百二十里。漢餘汗縣地,後漢建安中孫氏析置樂安縣,仍屬豫章郡。尋以山越亂,使程普討樂安,平之。孫休永安中改屬鄱陽郡,晉因之。宋、齊仍舊,陳天嘉元年省。唐武德四年改置樂平縣,屬饒州。九年省,尋復置。宋仍屬饒州,元元貞初升爲樂平州,明初復降爲縣。今編戸二百七十三里。

樂安城,志云:舊城在今德興縣東百五十里,相傳後漢靈帝時所置縣。悞也,蓋建安中孫權所置。唐改置樂平縣,移於今治。《元和志》:「縣南臨樂安江,北接平林,故曰樂平。」郡志云:唐中和間縣始自舊城遷今治,無城,有四門。宋末立排柵爲城,元末燬。明正德五年因舊址增修,以禦寇。十一年重葺,嘉靖四十一年復營築,城周三里有奇。
彭綺城,在縣治東。三國吳黃武中鄱人彭綺所築。又《名勝志》:「縣之桐山鄉有長樂城,唐開元中置樂平縣於此。」今名長樂水口。
康山,縣北五里。一名東山,縣之主山也。又樂平山,在縣西南二十里。山有石如墨,舊名石墨山,唐天寶六載改今名。又縣西北二十里有乳泉山,有石如硯,本名石硯嶺。其西麓出乳泉,亦天寶六載改今名。
煉銅山,在縣北六十里。唐置場冶銅山下,以供永平歲鑄。後開鑿無度,山傾,其水發爲河。
石城山,縣東南六十里。一徑縈紆而入,行十餘里皆怪石縈結,一名石城巖,又名仙人城。又有洞曰會仙洞。又軍山,在縣東六十里。山勢崇高,唐末鄉人結軍拒寇於此,因名。志云:縣有鷓鴣山、石潭山及軍山,皆黃巢犯境時屯軍處。
文山,在縣東南七十里。山勢磅礴,連亘萬年及廣信之弋陽、貴溪縣界,多幽險,舊嘗設官鎮守。志云:縣東北八十里有鳳遊山,山勢磅礴,爲徽、饒間巨鎮。舊名濬源,唐時改今名。縣東六十里又有芙蓉山,以高聳秀麗而名。
洪巖,縣東北九十里,高聳百餘丈,盤亘四十餘里。中有天井、桐木、風巖、泠水等數巖,惟洪巖最著。山腰有石室,南北相通,其中雲氣泉聲不絶。山下洪氏居之,又名洪源。
樂安江,在縣南。源自徽州婺源縣,經德興縣會諸水合流入縣境,又西會浮梁水入鄱陽縣爲鄱江。一雲自縣西合餘干水入鄱陽湖。似悞。《寰宇記》「樂安江源出縣東北扶餘嶺,又有明溪、銀溪、石湖溪,並流注之,而爲大川」雲。
龍停湖,在縣西南。四時不竭,下流入樂安江。
汰金洲,在縣西十五里,平沙臨水。唐初有麩金,開元後廢。又西五里至水口,亦出麩金。《郡國志》「鄱陽之土出金,披沙淘之,粒大者如豆,小者如麩,山中亦出銀苗」雲。
仙鶴鎮。縣南六十里。有仙鶴山,接萬年縣界。舊置巡司,正德中移於萬年縣之菏溪。
毛橋,在縣東十里,又三十里爲灣頭,又三十里爲黃沙,又九十里即徽州婺源縣。又界田橋,在縣東,出德興縣之道也。

浮梁縣

[編輯]

浮梁縣,府東北百八十里。東南至南直婺源縣百五十五里,東北至南直休寧縣三百里,北至南直祁門縣百九十里,西北至南直建德縣二百八十里。漢鄱陽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新平縣,屬饒州。八年省。開元四年復置,曰新昌縣,天寶初改今名,仍屬饒州。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爲州,明初復爲縣。今編戸百二十里。

新平城,縣東三百二十里。唐初置縣於此,尋廢。開元中改置於昌江口,正東臨江,因名新昌。二十四年移縣治於城北昌水之西。天寶元年以溪水時泛,伐木爲梁,因名浮梁。元和間又移治於高阜,即今縣治。志云:昌江之南有廢城,亦曰南城,唐末黃巢之亂縣令金日安嘗徙百姓居於此,尋復故。舊無城,元至正間嘗築城濬池,尋復廢。明朝正德三年以後,嘗因故址增修,嘉靖四十一年復營築。今城周四里有奇。
陽府山,縣西二十五里景德鎮南。山峭立溪側,地暖,物皆早成,因名。又西五里曰萬戸山,奇秀峭拔,與陽府山並峙。《聞見録》:「二山南接鄱陽縣,北達建德縣,爲要隘處。」
石鼓山,在縣北三十里。臨溪有石如鼓,因名。《輿程志》:「自石鼓山而北三十里曰小兒灘,又二十里爲池灘,北出祁門縣之道也。又有鞍山,在縣西一百里。又西十里即獅子山,西達府城之通道。」
九英山,縣南五十里。唐末邑人甯賡據此以拒黃巢,賡有九子,名皆從山,後人因呼山爲九英。
程山,在縣東六十里。今名石吳山,有石吳溪水流合樂安江,陳程靈洗之裔居此,因改今名。志云:縣東百里有張公山,即鄱江發源處。似悞。張公山即率山也。詳見南直休寧縣。又王師山,在縣東五里。山秀拔,宋朱貔孫居此,後官太子諭德,爲度宗師,因名。又縣治東一里有青峰山,亦圓秀。
五華峰,縣東八十里。五峰並聳,亦名蓮花峰。志云:縣東三十里有洞靈巖,有洞四,曰慶雲、蓮花、含虛、張公,皆幽勝。又有水龍巖,在縣東四十里。有水潛行地中,而出於巖左。迤南曰鳳遊巖,有大石室,避亂者常居巖中。
澆嶺,在縣東六十里。高險可憑,與婺源縣分界。又南村嶺,在縣南五十里。有何家墩,可據爲險。
昌江,在縣南。源出縣東北婺源、休寧兩縣界山谿中,流經縣東八十里,又西合祁門境內諸溪水,遶城東而南,又西經景德鎮北,而西南流合樂安江,入鄱陽縣境爲鄱江之上游。又鄱源水,在縣東。志云:源出縣東北百四十里之高山下,西流百里而合楊港,又南入於昌江。
倒湖,縣東北百三十里,與祁門縣接界。又東北百十里即祁門縣也,湖當往來經行之道。又石牌潭,在縣西六十里。《輿程記》:「自景德鎮西十里爲官莊,又二十里爲石牌潭,又二十里爲宗潭,又三十里爲府東境之獅子山,至府城八十里。」
猴灘,在縣東北。《聞見録》:「由景德鎮出縣北石鼓嶺至猴灘達祁門縣。又小兒灘在縣北五十里,又二十里爲池灘,又十里爲小北港,又四十里至倒湖,皆舟行達祁門縣所經也。」
澆嶺水,在縣東。源出婺源縣界之梅嶺,西流經澆嶺下,有長山水自樂平縣流入焉,又西北流至景德鎮南入昌江。又江力水,出縣西北六十里黃連山,至陽府山西入昌江。
苦竹港,源出縣北百二十里之苦竹嶺,東南流合北港水,至縣東北入昌江。志云:北港水出縣西北百三十里梁禾嶺,東流合桃樹嶺水,又東合苦竹港入昌江。
甯家陂,在縣南。其水北注於昌江,名小坑港,相傳梁末所鑿,其旁壤地二千畝有奇,環山背水,道東有豪豬嶺。其水北注成港,築陂分水,西鑿嶺麓引爲石渠,以資灌溉,所謂甯家陂也。歲久堙塞,民苦澆瘠,正德三年循故址疏導,始無石田之患。
景德鎮,縣西南三十里。水土宜陶。宋景德中置鎮於此,因以景德爲名。明初因元舊置稅課局。正德初始置御器廠,於是有官窯、民窯之分。志云:瓷器出景德者最佳,鎮東南湖田市次之,麻倉洞又次之。
桃樹鎮。縣西北百二十里,以桃樹嶺名,有巡司。又黃梅寨,在縣東北百四十里高嶺洞。其地絶險,與徽州府接境。黃巢之亂,民多避難於此。志云:縣東北百里有汪村,接南直休寧縣界。
鯉魚橋,在縣東南。《聞見録》:「鯉魚橋東接婺源縣界。縣東又有梨尖嶺,亦接婺源界。北有金山殿,接祁門界。」

德興縣

[編輯]

德興縣,府東南二百四十里。東至浙江開化縣百四十里,東北至南直婺源縣百五十里,西北至浮梁縣百五十里。本樂平縣地,唐置德興場,五代晉天福三年南唐升爲縣,屬饒州。縣舊無城,嘉靖四十一年創築。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戸八十三里。

銀城廢縣,縣東百二十里。志云:陳置縣,屬鄱陽郡。《隋志》雲「鄱陽縣有煉銀城,陳縣也,開皇中廢入鄱陽」,即此。又吳闡城,在縣南七里,世傳吳芮嘗馳馬於此。
樂安廢縣,在縣東百五十里。志云:水路去今樂平縣三百二十里,吳置,陳廢。或雲唐初於故銀城置樂安縣,後因歙寇陳海亮剽掠,兼山勢險峻,地隴高下,乃移於樂安水口雲。
銀山,縣東三里。《元和志》:「樂平縣東百四十里有銀山,每歲出銀十萬兩,收稅七千兩。」亦名銀峰山。宋程迥《廳事記》「唐貞觀中權萬紀言宣、饒銀大發,帝斥之,蓋謂銀峰也。」總章初用鄧遠議,置場榷銀,號曰鄧公場。至宋天聖間山穴傾摧,而銀課未除。范仲淹守郡,奏罷之,時元祐四年也。縣四面皆水,取其地產銀,惟德乃興之義,南唐因以名縣」雲。
天門山,在縣治西,以山嶺崇高而名。
大茅山,縣東南百里。山最磅礴,千峰萬壑,深林邃谷,爲縣境諸山之冠。又鳴府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山勢崔嵬,雲煙晝晦。
銅山,在縣北三十里,唐置銅場處。山麓有膽泉,亦曰銅泉,土人汲以浸鐵,數日輒類朽木,刮取其屑,煅煉成銅。元至正十二年中書省臣張理言:「德興三處膽水浸鐵,可以成銅,宜即其地各立銅冶場。」從之,因以理爲場官。試之,其言不驗,於是復廢。
建節水,在縣西南。源出廣信府弋陽縣界,西北流入縣境,下流入樂平縣境合樂安江。又洎水,在縣東南百二十里。出高山下,西流入建節水,並爲鄱江之上源。
大溪,在縣北二十里。源出徽州府婺源縣,至縣境會諸溪水,下流入於樂安江。
白沙鎮,在縣之樂平鄉十二都,有巡司。又縣境榮淥鄉有石港城,元末邑人王溥築以自固。
金場,在縣南二十里,宋時冶金處也。又有銀場,在縣東六十里,唐冶銀處。志云:縣境六都有硃砂硔,硔石槎牙,罅間出硃砂,今湮沒不可得。

安仁縣

[編輯]

安仁縣,府南二百十里。東至廣信府貴溪縣百里,西至撫州府百五十里,西南至撫州府東鄉縣九十里。漢餘汗縣地,晉析置晉興縣,屬鄱陽郡。永嘉七年改曰興安,尋廢。陳置安仁縣,隋開皇九年併入餘干。唐武德四年析置長城縣,屬饒州,八年仍省入餘干縣。宋開寶八年置安仁場於此,端拱初升爲縣,仍屬饒州。縣舊無城,明朝正德五年姚源寇起,因築土城,覆以石瓦,嘉靖四十一年以後屢經營葺。城周三里有奇。編戸九十七里。

長城廢縣,在縣北。唐初置縣治此,尋廢。今爲長城鄉。《通志》:「德興縣治北有興安廢縣,晉永嘉中置。」似悞。
華山,縣西北七里。山最奇秀,類池州之九華山。志云:餘干縣南七十里有華山,蓋境相接也。又縣西北四十里有紫雲山,亦高秀。志云:餘干縣界有白雲山,與此亦相接。
積煙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宋末邑人陳羍與蒙古兵戰於此,兵敗死之。
吳嶺,縣西南六十里。相傳漢吳芮與東越王嘗戰於此。巔有洗馬池。
仙巖,在縣東南七十里。巖半有穴二十四,人不能到,下有溪流。志云:仙巖東接貴溪縣界。其外又有燕巖、瑣巖、白雲、鹽倉、釣藤、馬嘴、楊子、金仙諸巖,相去不過十里雲。
錦江,在縣南。一名安仁港,一名興業水,自貴溪縣漏石村流經縣界,下流經餘干縣爲龍窟河。港中有崩巖橫石,懸水千仞,湍奔浪激,聲合風雷,舟楫所歷,少有程準,篙工失措,便成齏粉,然居人賴其膏澤之利,溉田幾二百餘頃。又縣南有雲錦水,發源福建光澤縣,峭壁千仞,絢草成章,故有雲錦之稱,西北流合於錦江。志云:縣治前有雲錦樓,下瞰錦水,舊設雲錦驛於此。
白塔河,在縣東。源出貴溪龍虎山及撫州金谿縣,合流入於錦江。又龍泉水,在縣南六十里,淵深莫測,引流入白塔河。
烏石澗,在縣南二十里。源出撫州臨川縣,下流入白塔河。又有玉石澗在縣治東,上有衣錦橋,流入雲錦水。
白塔鎮,縣東二十都,有巡司。又有紫雲驛,在縣治西,臨錦江側。
團湖坪,在縣北。宋末張孝忠與蒙古戰於此,力竭死之。又鵝門隘,亦在縣北,路通餘干、萬年二縣。又北有石頭口,北經苦竹山,趨府城之道也。

萬年縣

[編輯]

萬年縣,府東南百二十里。東北至樂平縣八十里,南至安仁縣八十里,東南至廣信府貴溪縣百五十里,西南至南昌府進賢縣百八十里。本鄱陽、餘干、樂平三縣及貴溪之遠鄙,正德七年羣盜聚亂於此,討平之,因置今縣。築城,甃以磚石,周不及二里。編戸六十四里。

萬年山,在縣治北。亦曰萬年峰,縣以此名。舊志:德興縣界有萬年嶺,宋末廣王由此入閩,曾駐蹕山下。今縣東北去德興百六十里,蓋舊爲德興界也。明朝正德六年江西盜起,七年調兩廣土兵剿之,前後俘斬萬餘。姚源洞殘賊尚猖獗,復俘斬五千餘人,因設縣於此。
犁壁山,在縣南。四圍突起,盤旋如壁,一名掛榜山。明正德中參政吳廷舉平姚源賊,駐師於此。又縣南有銅岡、羅村、石虹等山。
武山,在縣東南,接貴溪縣界,盤礴數里,即吳廷舉分守武山,斷賊歸路處。又有文山,在縣東五十里,接樂平及貴溪縣界。舊嘗置戍於此。
三界嶺,在縣西。志云:嶺當餘干、樂平、安仁三縣之交,因名。明正德中吳廷舉討姚源賊,置寨於此,以扼衝要。相近又有上茶諸嶺。又石牛嶺,在縣東五十里。又東有馬伏諸嶺。志云:縣西北有百丈、梅樹諸嶺。又有桃嶺,正德中討姚源賊,亦嘗駐營於此。
姚源洞,在縣東里許,深可十五里。兩山並峙,林木蓊蔚,土田肥美,向爲盜藪,正德以後始爲樂土。志云:縣西北又有何山洞,亦深廣。
洎江,在縣北。自德興縣西流入縣境,又西入餘干縣界合龍窟河。志云:縣西北有殷河,出百丈嶺,合諸溪以通洎江。縣西五里又有陳坊渡,其水亦流入洎江。
姚源水,在縣西南。自貴溪縣北流入縣境,又西入餘干縣,即餘水之上源也。又縣有裴源水,正德中俞憲擊姚源洞賊於裴源,敗之。
古樓埠水,亦在縣西北。志云:其水北流合餘干縣馮田水入番陽縣界,會於珠湖。明朝正德四年官軍捕姚源盜,遇伏於古埠,即此。
荷溪鎮。縣東南四十里。又東南去樂平縣之仙鶴鎮不及十里。正德中築城於此,以禦寇衝,尋移仙鶴砦巡司戍焉。又橋頂寨,在縣南,接安仁姚源界。又縣西有黃柏寨,北有富公寨,東有三界寨,舊俱爲戍守處。
石門街,在縣東南。水陸俱接貴溪縣之神前街,亦與餘干、安仁縣接界,爲盜賊出沒處,有巡司。見貴溪縣。又五星橋,在縣西北姚源水上,與餘干縣接界,亦爲要隘處。

附見

饒州守禦千戸所。在府城西南隅,明洪武初建。

廣信府

[編輯]

廣信府,東至浙江衢州府二百四十里,南至福建崇安縣二百四十里,東南至建寧府五百五十里,西南至建昌府五百十里,西北至饒州府五百三十里,北至南直婺源縣三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六百三十里,至京師五千里。

禹貢》揚州地,春秋時爲吳地,戰國爲楚地。秦屬會稽、九江二郡,漢屬會稽、豫章二郡,後漢因之。孫吳屬鄱陽、東陽二郡,晉以後皆仍舊。梁屬吳州,隋屬饒州。唐初仍屬饒州,乾元初析置信州。江淮轉運使元載奏置。宋因之,亦曰上饒郡。元曰信州路。明初曰廣信府。今領縣七。
府當吳、楚、閩、越之郊,爲東南之望郡。唐元載以鄱陽川原敻遠,邊防襟帶,請增置信州,是也。宋韓元吉曰:「郡南控閩、越,東引二浙,隱然爲要沖之會。」今自玉山以達三衢,自鉛山而入八閩,誠轂綰之口也。劉宋泰始初鄧琬以晉安王子勛舉兵尋陽,遣其黨張淹自鄱陽嶠道入三吳,軍於上饒。南宋德祐末謝枋得崎嶇於此。明初胡大海與僞漢相持,屢爭信州。豈非以地利所在歟?

上饒縣

[編輯]

上饒縣,附郭。漢豫章郡鄱陽縣地,孫吳析置上饒縣,屬鄱陽郡,以其地旁下饒州而名。晉省。劉宋復置,仍屬鄱陽郡。齊、梁因之,隋廢。唐武德四年復置,隸饒州,七年省入弋陽。乾元初復置,爲信州治。今編戸二百八里。

信州城,今府城,唐所置也。志云:宋時羅城周七里有奇,中有子城,周不及二里。先是闢四門,後復闢爲八門。皇祐二年洪水爲害,因舊址修築,淳祐七年增葺,十二年復爲洪水所壞。寶祐三年又修築焉。元仍舊。至正二十年城歸於明太袓,乃復營治,並濬城濠,自城西而南深一丈五尺,闊一丈八尺,自南而東通溪流深二丈五尺,闊四十九丈。洪武九年復爲洪水所潰,尋復營葺。正德五年以後屢經修築。今城周九里有奇。
上饒故縣,在府城西北天津橋之原。孫吳時置上饒縣於此,隋廢。今社稷壇即其故址也。
南屏山,府東南五里,與譙門相值。有一峰尖聳,名曰狼牙,其勢自東南來,拱抱府治。山麓有臺池,爽高登之,可望一城,名曰跨鶴,宋知州王自中所建。旁有南臺,趙汝愚所築也。
石橋山,在府西二十里。山半有巖洞,遠望如月,亦名月巖。其上平坦如橋,因名。
靈山,府西北六十里。一名靈鷲山,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郡之鎮山也。有七十二峰,高千餘丈,綿亘百餘里。上有龍池,中產異木奇草及水晶等珍。其東北峰挺立,孤石高百餘丈。西峰絶頂有葛仙壇遺址,溪分五派,西流入上饒江。志云:宋時有水晶場設靈山之白雲尖下,歲貢水晶器凡十事。元初停採。明天順中遣內官採進,多不堪用,乃復罷之。重山,在府城北。其脈由靈山來,重巒疊巘,岧嶢峻絶,謝枋得因以疊山爲稱。又有巖山,亦在府城北。脈由重山來,迂紆昂伏數十里,再折而南,平巘絶壁,谺然巨巖,空硿可容數千人。有石泉,甚甘美。
封禁山,府東南八十五里。一名銅塘山,險塞危峻,爲郡之要害。中產銅鐵。景泰中福建沙縣寇鄧茂七盜冶銅鐵,剽掠永豐,知縣鄧顯追捕遇害,久之患始平。自是嚴冶禁,設隘戍守。志云:山綿亘廣遠,東接福建浦城縣界。東有銅孛山,爲封禁之要口,南連福建崇安縣,北通永豐縣。其西南爲擇子嶺,與高洲、鐵山一帶相接,向爲姦宄嘯聚之地。其中林篁叢雜,溪港連延。舊制以其險峻難通,宜於封禁,因名。萬曆三十年嘗復議開採,不果。自是垂爲永制。
丁溪山,在府南七十里。一名鐵山,宋時爲冶鐵之所,任百姓開採,官收什一之稅。後屬饒州永平監,今廢。又銅山,在縣南四十五里。脈自鐵山而來,其西接永豐縣之鶴山。志云:府南十里有南巖,一名盧家巖;又有北巖,亦在府南;並稱形勝。
上饒江,在府城南。源出懷玉山,分流兩道:一東自衢州常山縣入浙江;一西南流過玉山縣,又西流經城南合諸溪之水,經弋陽、貴溪縣入饒州府安仁縣爲安仁港,下流入於鄱陽湖。
櫧溪,府西十里。源出靈山,流入上饒江,以岸多櫧木而名。或曰櫧溪即靈溪也。明初胡大海攻信州,敗元兵於靈溪,遂克其城。溪蓋因靈山而名。
古良溪,在府南六十里,又有破石水,俱出封禁山北流,與丁溪山水合而入上饒江。
岑陽關,府東南六十里。山溪叢雜,徑路崎嶇,又東至浦城縣之二渡關三十里,爲江、閩之間道。又橑竹關,在府南八十里。二關皆在崇安八關之列。今詳見福建崇安縣。又柴門關,在縣北百里,通南直婺源縣之要道。又北有東塢關,亦走徽、婺之間道也。
鄭家坊鎮,在縣北靈山鄉,有巡司。又縣南八十里有來蘇鄉八坊場巡司。
回車館。在城西南隅。宋皇祐二年晉陵張衡爲郡守,作驛曰饒陽,宅曰回車,後合爲饒陽驛。元至正二十四年徙於縣西,改名葛陽驛。明朝洪武十四年遷於今所。志云:驛在今府南一里。

玉山縣

[編輯]

玉山縣,府東百里。東至浙江常山縣七十里,北至南直婺源縣二百二十里。漢鄱陽縣地,隋爲東陽郡信安縣地。唐初爲常山、須江及弋陽三縣地,證聖三年析置今縣,以縣有懷玉山而名。初屬衢州,乾元初改屬信州。宋因之。縣舊無城,明朝嘉靖四十年築城,周四里有奇。編戸五十七里。

懷玉山,縣北百四十里。一名輝山,亦名玉斗山。水分東西流,西入鄱江,東入浙江,爲衢、信兩郡間之望鎮。詳見名山。
三清山,在縣北百里。三峰峻拔。自麓行二十五里始陟山巔。其巖洞多奇勝。志云:與懷玉並峙,蓋即懷玉之支峰矣。今亦附見懷玉山。
水南山,縣南二里。俗名大王山,又呼黃谷山。其脈自閩來,銳如卓筆。其東有功曹山。下爲冰溪,一名大王潭,實上干溪、玉溪所會處也。又東里許爲武安山,三山並列,下亦有泉,世謂「煖水三山」,即此。又齊峰山,在縣南三十五里。其脈自永豐縣來,形如屏障。元魏玄德居此,善製墨,今土人猶傳其業。
太甲山,在縣北二十五里。山勢磅礴,上有商太甲廟。其北十里有洞巖,林壑掩映,峰嵓奇秀,溪水流出,其聲清壯。
玉溪,縣東五里,因懷玉山而名。水有二源,合流十餘里會諸溪水入上饒縣界。或曰即上干溪也。出懷玉山,溪源乾淺,秋冬不通舟舡,故名乾溪。韋昭曰:「干越,越之別名也。」此爲上干。又下干溪,在縣治東南二里。亦有二源,自浙江江山縣界來,俱至瀆口合而爲一,抵廢酒務後與上干溪合流。上干溪水所經處,間與衢之常山接,自信而衢,不可舟行,間以陸運者,此也。又《清波雜志》「衢、信之間有驛名兌谷,謂其水從三道來,作彡字形」雲。即今草平廢驛也。
滄溪,縣南三十里。源出浙江江山縣境,委蛇至縣之惠安鄉,下流二里許與瀆口合,爲玉溪之別源。中有石陂瀦水,呼爲石倉,人多漁釣於其處。
沙溪,在縣西三十里。志云:縣北五十里有沙溪嶺,與玉山相連,產石可以爲硯。水流下二十里謂之沙溪,又南入於上饒江。
七里關,縣西三里。舊有戍兵。又有東關,在縣治東。正德八年設,以防姚源之盜,榜曰「八省通衢」。縣治西又有西關,與東關相對。志云:連城關在縣治西,公館置其上,下爲連城橋。正德八年斷橋以絶姚源寇衝,後復建。
礦嶺關,在縣西北。又縣北有廣平、鴉山二隘,路通徽、饒。《南行記》:「玉山縣北有礦嶺、柴門、蜈蚣三關,礦嶺道出上饒,柴門、蜈蚣道出饒州府德興縣。」
沙礫鎮,縣東二里。志云:即縣治也。未立縣時號沙礫鎮,唐天寶十四年草寇竊發,里有徐叔倫者倡衆保障於此。證聖中始置爲縣,因山爲名。峰嶺合沓,溪谷相互,雖步通三衢,而水絶干越。
柳都砦,在縣東南惠安鄉,有巡司。又峽口隘,在縣西北。《聞見録》:「自府城東二十里龍溪分路,由牛頭嶺臨江湖出峽口,直抵縣之北門,此往來間道也。又有峽溪隘,在縣東北七十里峽溪嶺。」《輿程記》:「自縣北達徽州之道也。」
草坪驛,縣東四十五里。亦名草坪鎮,明初陳友諒遣將寇廣信,據草平鎮遏浙東援兵是也。又東四十里達常山縣。驛今廢。信、衢之交舍舟從陸之道凡八十里。又懷玉水馬驛,在縣治西。宋置,明初因之。初爲馬驛,別置輝山水驛於縣治南,後併入焉,因爲水馬驛。又縣治西舊有玉山遞運所。
東津橋,在縣東二里。明初陳友諒遣將寇廣信,據草平鎮,復屯玉山,胡大海時守婺州,遣兵敗之於東津橋,遂復玉山縣。志云:橋舊爲浮梁,屢遭洪水漂蕩,成化中改建以石,後常修治。

弋陽縣

[編輯]

弋陽縣,府西百二十里。東北至興安縣五十里,東南至鉛山縣百十里。漢豫章郡餘汗縣地,孫吳析置葛陽縣屬鄱陽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平陳,縣屬饒州。開皇十二年改曰弋陽縣,以縣治弋水之陽也。唐仍屬饒州,乾元初改屬信州,宋、元因之。縣舊無城,正德五年僅營城址,立四門。嘉靖四十年因舊址營築,城周三里有奇。編戸七十三里。

寶豐廢縣,在縣南。五十里。宋淳化五年升寶豐場爲縣,景德元年廢爲鎮。康定中復置,慶曆三年又廢。志云:縣西有玉亭縣故址,唐初所置。今見饒州府餘干縣。
龜峰山,縣南二十五里,弋陽江經其下。山連峰接岫,參差錯落。其得名者三十有二峰,皆筍植笏立,峭不可攀。中一峰形如龜。又有蜃樓,能吐納雲氣,以驗晴雨。又軍陽山,在縣南三十里。《方輿志》:「昔有將兵屯於山陽者,故名。層崖壁立,衆山巃嵸,迥不相接。唐貞元中山產銀,乾符後不復有。」亦名君陽山。志云:寶豐鎮舊置於此,亦曰寶豐場。山之北五里曰寶峰山,廣袤數十里,白雲吞吐,飛瀑清響,與靈山、龜峰山並峙。中有石亭,高七十餘丈。又有仙人石橋,長五十餘丈,廣二丈。
仙人城山,在縣南四十里。山峰壁立,高五十丈,形如層城。其巔平坦有池,水澄冷可掬。亦名赭石山。
七星山,縣北三十里。林木蓊蔚,下有沃壤,可以樹蓺。昔有七星墜此,因名。志云:縣東二十里有待賓山,梁大同七年嘗置待賓院,隋廢。今名獅子巖。又有赭亭山,在縣東五十里。山形方正如削,望之如亭,其色赤,無林木。旁有小山相肖,曰小赭亭。後漢李愔封赭亭侯,或以爲即此地也。
十二臺山,在縣西四十里,峻峭秀拔。又縣西七十里有石城巖,其廣可容萬人。上有石乳泉。
弋陽江,縣東二十里。其上流即上饒江也,又西弋溪流合焉。志云:弋溪源出靈山,西流合葛溪。曰弋者,以水形橫斜似弋也。又西南會於上饒江,俗名弋陽江。
葛溪,在縣東七十里。源亦出靈山,下流合弋水、晚港水並注於上饒江,又西流經貴溪縣謂之薌溪,亦曰貴溪。舊記云:葛溪水經縣西二里,昔歐冶子居其側,以此水淬劍。溪旁有葛玄塚,故名。
明溪,縣西二十里。本名弱水,唐刺史孫成改曰明溪,下流入於葛溪。
信義港,在縣東二十里。源出福建邵武縣境,引流而東北,至縣界下流入於葛溪。其旁土地高沃,人多信義,因名。志云:縣東境諸溪水合流於縣東南,有巨石橫出溪中,捍截東流,縣治賴此無衝潰之患,因名之曰神石。
弋陽館。縣治東。唐置,宋因之。今爲葛溪水驛。
大橋,在縣北。又縣北二十里有漆工鎮,北走樂平縣,此爲必由之道。

貴溪縣

[編輯]

貴溪縣,府西百九十里。西至饒州府安仁縣百里,東至弋陽縣七十里,東北至饒州府德興縣二百四十里。漢餘汗縣地。隋爲餘干、弋陽二縣地。唐爲弋陽縣地,永泰元年置貴溪縣,以縣在須溪口而名,屬信州。宋因之。縣初無城,明正德三年姚源賊起,六年始營縣城,嘉靖以後屢經修築。周三里有奇。編戸二百十里。

貴溪舊縣,縣治西一里。今謂之舊教場,唐時縣治此。舊志:縣界餘干、弋陽兩縣間,地方闊遠,山水迴合,舟行沿泝,累廢旬日。唐永泰初議就須溪口置縣,以便往來停宿。元移於今所。
三峰山,縣南二里。三峰鼎峙,一名天冠山,高三十餘丈,與縣治相對。山之東麓接王表巖,亦曰長廊巖,修巖如廊。相傳西漢末有王表者隱此,因名。又五面山,在縣西南五里,東接三峰山。其南一峰屹立,五面如削成。志云:縣南三里有徐巖,宋徐紹景讀書處。林深水遠,洞穴幽邃。有巨石平坦,突出山側,如月攀蘿,可登以望遠。
象山,縣西南七十里。初名應天山。宋陸九淵讀書於此,以山形如象,改今名。山間有原塢及良田清池,無異平野,四方從學者多結廬其中。山陰之巔有麈湖,天成一池,泓然如鑑。其餘巖壑泉石,俱稱絶勝。又縣西南八十里爲象樓山,兀然突聳,如樓閣之狀。本名石樓山,天寶六載改今名。
自鳴山,在縣西五十里。邑之鎮山也,巍然羣峰之上。巔有湖,天欲雨則水湧,其聲如雷。
龍虎山,縣西南八十里,在象山之西北。志云:象山一支西行數十里,乃折而南,兩峰對峙,如龍昂虎踞,道書以爲第三十二福地。後漢章、和間,張道陵修煉於此。今有上清宮,在龍虎兩岐之間。《圖經》:「龍虎山在後漢末張魯之子自漢中徙居此,宋大中祥符八年召其徒正隨赴闕,賜號真靜先生。王欽若奏立授籙院及上清觀,蠲其田租,即上清宮也。出龍虎山而西一二十里,南迫大溪,溪水澄瀅,可鑑毛髮,則仙巖列焉。其巖峰巒削立,高出雲表,巖石嵌空,多爲洞穴、房室、窗牖、床榻、倉廩之狀,共二十有四巖,而總名之曰仙巖,與饒州府安仁縣接界。」
藐姑山,縣南七十里。高四十餘丈,廣三十餘里,泉石甚勝。有封鬼等洞,俗傳張道陵遺跡也。又鬼谷山,在縣南八十里,道家以爲第十五洞天。山有蘇秦臺、張儀井。又有鬼谷洞,幽黑,入必以燭,周迴數里,容數千人,俗傳鬼谷子隱此,蓋好事者假以名山。
昂山,在縣西南百餘里。東連貴原,西接梅潭,南入福建界,北帶上清溪,廣四十餘里。山形昂聳,物產蕃庶。又雲臺山,在縣西南仙源鄉。一峰特出,亭亭天表。又西十里許爲雲原山,石壁削立,兩旁如門。山椒有壁魯洞,世以爲神仙之窟宅。
百丈嶺,縣北七十里,路出饒、徽二郡。《鄱陽記》:「長沙王屯兵百丈嶺,即此。」又璩嶺,在縣南八十里。亦曰據嶺,謂閩、越偏據時以此爲界也。今嶺西有璩大夫祠,蓋南唐命其臣璩姓者守此,因以爲名。相近又有水簾洞,洞中可容數千人,洞口泉水懸崖而下,狀若垂簾。又張鎮嶺,志云:在縣西百里仁孝鄉,高二十餘丈。昔有賢士張鎮者隱居於此,屢聘不起。上出黃連。
貴源,在縣南百餘里。南通福建光澤縣,西連昂山,廣七十餘里。內多美地良田,物產蕃庶,民俗淳厚。宋葉夢得嘗經此,題壁曰「新豐」,今因有新豐街。又秋香原,在縣北四十里,以原多桂樹而名。一名周原。
薌溪,在縣城南。相傳溪旁產鬱金香草,因名。一名貴溪。其上流即上饒江也。自弋陽縣流入境,會於須溪。志云:須溪在縣治西南,源出福建光澤縣界之大源官山,經火燒山北,又北流歷夏南鄉,合三十六水至中坑渡而入薌溪。其合處曰須口,俗呼羅塘港,又西入安仁縣界爲安仁港。
石堂溪,在縣西二十里。志云:縣南百二十里有石堂,中可坐數百人。下爲石堂溪,北流合於薌溪。
義泉井,縣南七十里,當入閩要路。行者至此多渴,里人徐氏鑿井引泉,作亭其上,人賴其利。又有三台井,在縣南百里。其井三級相連,水源不竭。
雄石鎮,在縣南八十里璩嶺下。唐武德八年置。有巨石雄踞溪滸,因名。俗呼「陣石」。志云:鎮在唐末爲江、閩要衝,嘗置鎮遏使於此,宿兵守衞。五代時楊氏、李氏相仍置戍,宋平江南,始敕鎮隸縣。
管界寨,在縣東南仁褔鄉,有巡司。又縣北六十里有神前街巡司,近饒州萬年縣界。志云:司在自鳴山之西。
薌溪驛。在縣治東南。治西又有薌溪遞運所,皆明初置。又胡林橋,在縣西,自撫州東鄉縣入縣境之道也。又縣北有黃連橋,又有倪家港,爲自縣入饒州府之要隘。
上清宮,在龍虎山中。唐名真仙觀,宋大中祥符間改上清觀,政和間賜名上清正一宮,元大德間賜名正一萬壽宮,今曰上清宮,張道陵裔世襲真人居於此。《聞見録》:「上清宮至撫州金谿縣百里,又百二十里至建昌府。」

鉛山縣

[編輯]

鉛山縣,府西南八十里。東至福建崇安縣百三十里,西北至弋陽縣百十里。唐上饒、弋陽二縣地,南唐置鉛山場,尋升鉛山縣,屬信州。宋開寶八年平江南,以縣直隸京師,尋還屬信州。元元貞初升爲鉛山州,明初洪武二年復爲縣。九年始營縣城,環城爲濠,正德十四年以後,屢經修築。周四里有奇。編戸五十七里。

銅寶山,縣治西南。石竅中膽泉湧出,浸鐵成銅。天久晴,有礬可拾,一名七寶山。宋建隆三年置銅場,今廢。志云:縣西三里有膽水,蓋出銅寶山下。
鉛山,在縣西四里。舊名桂陽山,又名楊梅山。唐時山出鉛,百姓開採,十而稅一。建中元年封禁。貞元元年復開,隸饒州永平監,尋又廢。山亦出銅及青碌。南唐昇元二年置鉛場,保大中改立鉛山縣,皆以山名也。
鵝湖山,縣北十五里。山之上有湖生荷,舊名荷湖山,後有龔氏畜鵝於此,因改鵝湖山。周迴四十餘里,諸峰連絡以一二十計,最高處名峰頂,有三峰揭秀。又女城山,在縣東三十里。志云:山形如乳,故以女名。其巔有蘂雲洞。
葛仙山,在縣南五十里,吳葛玄修煉於此,因名,山亦高秀,上有龍井。
分水嶺,縣南七十里,南接福建崇安縣界。山嶺峻阻,水流南北兩分,南流達閩江以入於海,北流達鄱湖以注於江,分水關置於其上。又紫溪嶺,在縣南四十里,高可四百餘丈,其水流爲紫金溪,嶺下舊有紫溪驛。又南四十里爲烏石嶺。志云:烏石嶺南五里爲鄭家嶺,往來必經之地也。又有白鶴嶺,在分水關外,間道可達崇安大安驛,今塞。
車盤嶺,縣南六十里。明正德中浙江慶元賊葉宗留作亂,由福建浦城劫建陽,掠建寧,分衆襲車盤嶺,鉛山惴恐,行旅斷絶。既而鄧茂七作亂於延平,詔張楷等討之,至廣信,以道梗不能前。指揮戴禮請先驅擊賊,遇宗留於黃柏舖,殪之。賊黨奔入山,擁葉希八爲渠魁,復劫車盤嶺,悉衆駐十三都,欲回浦城。戴禮進軍搜山,至十二都敗死。今車盤驛置於此。黃柏舖,在縣南五十里。十三都、十二都俱在縣東南境。
上饒江,縣北三十里。自上饒縣流經此,又西流入弋陽縣界謂之鉛山河口,商旅畢集於此,稅廠、官倉在焉。志云:縣北五十里有青山灣,又北十里曰黃沙灣,與上饒縣接境,皆行旅所經也。
汭川,縣西三十里。志云:縣西二十五里有新巖,一名石城洞,以石門如城而名。相近爲層冰洞,又西五里爲石龍洞,三洞皆巉巖詭異,汭川去三洞不遠,洞有兩小溪合流入川,流下五里謂之汭口,西北入上饒江。
石溪,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源亦出山溪中,上饒、永豐南境之水皆匯流於此,北入上饒江。
江家湖,縣西一里。一名西湖,湖內生菱荷,旁多高柳,沙嶼迴折,景趣瀟灑。今故址僅存。
石井,在縣東北四里資聖院後。周六丈,深三丈。有巖三面回抱,瞰於井上。縣多膽水,味澀,此獨甘,晝夜流注,溉田數百畝。舊名玉洞泉,又名碧玉泉、慈濟泉,唐光啓中賜額曰石井。
分水關,在縣南分水嶺上。有巡司,爲浙、閩之衝要。今詳福建崇安縣。又溫林關,在縣東南七十里。巖巒峻絶,亦崇安八關之一也。亦見崇安縣。
石佛寨,在縣西南五十里,有巡司,接弋陽縣界。又縣西南五十里有湖坊隘,西達貴溪縣,南通福建光澤縣之雲際關,爲戍守處。邑志:縣東南四十里有劉墩隘,相近又有石龜嶺寨。其地險峻幽僻,惟一路通上饒高洲、封禁山。明嘉靖中寇亂,築壘戍守得免,蓋饒、鉛兩境咽喉所繫也。
鎖山門,縣西七十里。山谿險仄,昔時膽水出此。其水或湧自平地,或出自石罅。《神農本草》云:「膽水能化鐵爲銅,宋時爲浸銅之所,有溝漕七十七處。興於紹聖四年,更創於淳熙八年,至淳祐後漸廢。其地之水有三,膽水、礬水、黃礬水。各積水爲池,每池隨地形高下深淺,用木板閘之。以茅席舖底,取生鐵擊碎入溝,排砌引水通流浸染,候其色變,鍛之則爲銅,餘水不可再用。縣之膽水,多自山下注,勢若瀑布隨天旱潦而有涸溢,大抵盛於春夏,微於秋冬,後水流斷續,浸銅頗費工力。凡古坑有水處曰膽水,無水處曰膽土。膽水浸銅工省利多。膽土煎銅工費利薄。水有盡,土無窮,官亦兼收其利。」《通考》:「浸銅之說,自昔無之,因饒州布衣張甲獻言而始。紹聖元年其利漸興,紹興二年朝議以坑冶所得,不償所費,悉罷監官,以縣令領其事,後遂廢。」今猶有膽水餘流,水潦時東溢入於汭口。
霞落園,在縣北三里。宋紹興間閩寇范汝爲作亂,丞相李綱將兵萬五千人駐於霞落,即此。俗呼相公府。
鵝湖驛。在縣治北,又有鉛山遞運所,俱明初置。又車盤驛,在縣南車盤嶺,車盤遞運所亦置於此。《輿程記》:「縣南四十里有紫溪驛,又二十里爲車盤驛,又二十里爲烏石驛,又東南四十里即崇安縣之大安驛也。」
祝公橋,在縣東南六十里。《聞見録》:「自祝公橋三十里至葫蘆巖,又三十里即崇安之桐木關,爲入閩之間道。」

永豐縣

[編輯]

永豐縣,府東南四十五里。東北至浙江江山縣百里,東南至福建浦城縣百八十里。本上饒縣地,乾元初析置永豐縣,屬信州。元和中省。宋初爲永豐鎮,熙寧七年復升爲縣,仍屬信州。縣無城,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創築,隆慶六年增修,周五里有奇。編戸六十九里。

排山,縣東十五里,高數百仞,周十餘里,羣峰巑岏,如列戟然。又石城山,在縣南十五里。山之左右石壁如破壘,中頗平衍。《元志》云:「唐末避黃巢之亂,城其兩端而居,因名。」
星石山,在縣東二十五里。志云:山周迴三十里,高百餘丈,羅列周布,若隕星然。相傳黃巢之亂,嘗砦其巔。
青金山,縣西北二十里,接上饒縣界。山下地名洋口。永豐溪匯諸山谷之水流經山下,長瀑大溪,洶湧彌望,適遠近者,皆從此發棹,蓋要會之地也。山紆徐昂伏,趨洋口水門,則三峰鼎立。其並峙者爲永豐山。志云:永豐山形如石囷,下瞰溪流。舊傳山生石乳,赤則歲旱,白則年豐,因名。永豐去縣西北二十五里,又西南即青金山也。
覆泉山,在縣西北十二里。俗名覆船。《元志》:「山有泉八十四,冬夏水沸出,溉田萬頃,山因以名。」今堙塞,僅有泉三四處耳。又鶴山,在縣西二十里。山有龍池,四時不竭。其東北接上饒之銅山。王象之曰:「鶴峰左有天井,廣丈許,深莫測,溉田數百頃」,蓋即龍池矣。
雙門山,縣東北三十五里。兩峰並峙,紆回二十餘里,東接衢州,北連玉山,遠望如雙門,往來常、玉二邑者,必取道於其下。又靈鷲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巖石秀潤,樹木環密,下有光相洞,稱幽勝。
平洋山,在縣東南六十里。舊有坑,曰平洋坑,出銀礦。其地去仙霞十五里而近,浙、閩諸盜常窺伺焉。又有九仙山,在縣南六十里。峰巒環疊,綿亘數十里,與浦城縣接界。深險難窮,盜賊往往嘯聚於此。其相接者爲白花巖,巖之南爲清風峽,皆奇峻。志云:縣西南二十五里有谹山,峻拔奇秀。其並峙者曰蔣峰,一名蔣家尖。
念青嶺,縣東北二十三里,聳拔三百餘仞,當江、浙通衢,望江山縣如指掌。又從嶺左折而上約五里許,一峰干霄,曰大巖尖。陟其巔東望三衢,西顧信州,山川形勝,一覽而盡。泉湧絶頂,冬夏不涸。又有石室,可容千人。
六石峰,在縣東七十里,與平洋山相望。六峰特立,中有聖泉,冬至則涸,夏至則溢。六石關置於此。
永豐溪,在縣城南。志云:溪發源福建浦城縣西北之盤亭,出二渡關入縣界,流三十里與雙門山柘陽溪合,又十里與杉溪合,又十五里至縣前,出西橋折而西北流,下洋口灘抵上饒境,合於玉溪。又永平溪,在縣東四十五里,匯縣東諸溪谷之水,合杉溪而入永豐溪。志云:縣境之水,廣處瀰漫數里,狹處可褰裳而涉。春夏泛漲,一望浩然,遇旱則僅通一線,磷磷多石,蓋澗溪灘瀨,盈涸不常也。
東懽渡,縣東三里。有東峰山,諸溪之流皆匯於此,築壩以防其泛溢。又靖安渡,在縣東六十里。志云:靖安內渡入浦城界,外渡入永豐界,蓋大小諸溪匯流處也,即永豐溪之上流矣。
六石關,在縣東六石峰下。其地亦名上團峰,下設上團隘。其相接者曰平石隘,西去平洋坑十里,路通江山、浦城二縣。
柘陽寨,在縣東南五十五里,有巡司。志云:司南去平洋坑六里,築寨以守平洋之險,最爲要害;相近又有六峰隘,北去平洋坑十里;又有烏巖隘,在平洋坑東北十五里,西北至翁村隘十五里;俱接江山縣境。志云:縣東有杉溪寨,在杉溪西岸。舊置巡司,今革。
谹山隘,在縣西南谹山之陽。西北五里接上饒縣之高洲寨,西四十里由鋤狗洋達封禁山,最爲要害。又軍潭隘,在谹山隘南三十里,又南至浦城縣界塘峰洞十五里。相近有港頭隘,又南有石溪隘,又東爲靖安隘。志云:靖安隘南至浦城塘峰洞及盤亭關不過數里而近,明初置隘,以防塘峰洞之盜。又上木隘,亦近塘峰洞。南至盤亭關,北至平洋坑,皆十五里,去六峰隘十里,應援相接。
靈鷲隘,在縣東南靈鷲山下,東通江山縣之青湖鎮,北達玉山縣;又有二屯堡,在平洋山西南;舊皆爲守禦處,嘉靖以後漸廢。
乾封驛,在縣南。志云:永豐路通閩川,越客擔荷者羣至,因設驛於此。今廢。
大南橋。在縣北三十里,北出玉山縣之通道也。又通濟橋,在城西,爲四方往來之孔道。明隆慶六年創築石橋,後修圮不一。

興安縣

[編輯]

興安縣,府西北八十五里。北至饒州府德興縣百二十里,西南至弋陽縣三十五里。本弋陽縣之橫峰鎮,明初置鴉巖寨巡司戍守其地。正德十三年窯民弗靖,巡撫孫燧請銓除通判一員,名曰「鎮寧公署」。嘉靖三十九年始置縣,割弋陽十三都、上饒十都共成之。其地兩山環匝,周圍十餘里,居民以陶冶爲業。編戸五十里。

橫峰山,縣治北。居民取土爲陶冶。舊有橫鎮,因山以名。又有香山,亦陟險,舊設香山砦於此。明正德中撫臣孫燧以橫峰、香山諸寨地險人悍,請設通判駐其地,兼督六縣是也。
宋溪,在縣南。源出靈山,西流入上饒江。舊志:溪東去府城八十里。又弋溪,在縣西。亦自靈山流經縣界,入弋陽縣。
分水關。縣東北九十里,北走徽、婺之間道也。又坑口隘,在縣東南,與上饒縣接界,爲扼要處。

附見

廣信守禦千戸所,在府治東北,洪武初建。又鉛山守禦千戸所,在縣治西,洪武二年建。俱直隸都司。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