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遼寧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作者:遼寧省人民政府
2022年1月7日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
遼寧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的通知
遼政辦發〔2021〕36號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遼寧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12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遼寧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遼寧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極為關鍵的五年。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時期要有突破等重要指示,對東北、遼寧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提出了要求,必須落深落細落准落實。遼寧交通發展要立足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戰略定位,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着力打造面向東北亞的綜合交通運輸門戶樞紐,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更好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做好保障,當好先行。

  依據《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編制本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遼寧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目標任務,是未來五年遼寧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是制定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相關政策、行業規劃和安排重點項目建設與投資的基本依據。規劃基年為2020年,規劃期為2021—2025年。

  一、發展基礎[編輯]

  「十三五」期間,遼寧交通全面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確定的各年度交通運輸目標任務,總體完成了「十三五」發展規劃要求的重點任務,有力促進了遼寧振興等重大戰略的實施,有效保障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

  (一)發展成就[編輯]

  重大戰略決策全面貫徹落實。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完成,遼寧中部環線鐵本高速公路、京瀋高鐵貫通,大連恆力石化配套碼頭投產使用,沈白客專開工建設。港口資源整合實現突破,遼港集團正式掛牌運營,丹東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破產重整並正式掛牌運行。專項行動成效顯著,ETC發行量提前超額完成國家目標任務,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拆除、高鐵沿線隱患整治等進度位居全國第一。交通扶貧脫貧攻堅率先完成,建設精準扶貧路4730公里,支持15個貧困縣、1043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鄉村振興戰略支撐有力,實施農村公路建設改造4.6萬公里,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6個、省級示範縣28個。國家示範試點任務高效推進,遼寧省成為全國首批交通強國試點省份,「四好農村路」、多式聯運、平安交通和城市公交等領域試點在全國率先獲批,瀋陽、大連市獲批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稱號。

  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日趨完善。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713億元,其中公路755億元、鐵路780億元、水運153億元、航空25億元。鐵路營運里程達到6627公里,其中高速鐵路2108公里,基本實現市市通高鐵。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31公里,所有陸地縣(市)通高速,全部撤併建制村通硬化路。「遼滿歐」「遼蒙歐」和「遼海歐」綜合運輸通道開通運營,實現市級高鐵站綜合客運樞紐、市縣二級以上客運站全覆蓋。港口生產性泊位達到43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241個,集裝箱班輪航線達到173條。民用運輸機場達到8個、通用航空機場13個,年旅客吞吐量達到4202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6.8萬噸,瀋陽、大連機場旅客吞吐量雙雙突破2000萬人次,共同躋身國內繁忙機場行列。

  綜合運輸保障水平明顯提升。完成旅客運輸量33億人次,以瀋陽、大連為核心的快速交通圈初步形成,所有市、縣(市、區)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均達到3A以上,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94%,公路、水運、鐵路、民航等多種運輸方式一體化銜接效能穩步提升,旅客出行服務更加便捷舒適。完成貨運量104億噸,貨物周轉量5萬億噸公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到8756萬標準箱,集裝箱海鐵聯運量連續三年突破百萬標箱,貨運物流更加集約高效,物流成本持續降低。大連港、營口港獲批國家首批多式聯運示範工程,11家企業入選「無車承運人」試點。郵政快遞業快速發展,建成鄉鎮快遞綜合服務站3201個,建制村通快遞比例達到92%,鄉鎮快遞網點實現100%覆蓋。郵政年業務量突破202.7億元,累計完成7.95億件,郵政普遍服務網絡實現「縣縣有分撥、鄉鄉有網點」。

  智慧交通創新引領作用凸顯。79個客運站、2356條三類以上客運線路實現聯網售票,全部地級市實現與全國大部分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聯互通。高速公路ETC覆蓋率達到100%。瀋陽機場共用旅客服務平台被民航局納入首批「四型機場」示範項目。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獲批行業重點研發中心,完成部、省、廳科研項目立項146項,科研成果榮獲省部級獎項51項,創建省部級科研平台13個,科技創新水平快速提升。

  綠色交通發展持續穩步推進。綠色交通省491個支撐項目通過國家驗收。全面完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工作。運輸結構調整率先完成國家下達的鐵路貨運增量目標。大連港、營口港、遼中環路鐵嶺至本溪段高速公路等一批綠色交通項目全面建成,公路工程臨時占地復墾率達到100%。節能技術廣泛普及,業內瀝青拌合站全部完成綠色改造,培育創建「綠色維修」達標示範企業1536家。瀋陽、大連機場新增場內車輛超50%為新能源車輛,尾氣改造100%達標,輔助動力裝置替代設施使用率達到100%。「黃標車」全部退出營運市場,出租汽車和公交車新能源車比重分別達到99.7%和86.8%,集裝箱等專業化碼頭岸電設施覆蓋率超過50%,國省幹線公路穿越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路段應急防護設施配備率達到100%,港口碼頭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覆蓋率達到100%。

  安全應急保障能力穩步提升。連續5年未發生重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經受住岫巖「7·20」特大洪災考驗。實施普通公路安防工程隱患路段治理2萬公里,提前三年完成國務院確定的目標任務。改造幹線公路危橋923座,危橋處置率達到100%;改造農村公路危橋1466座,基本實現存量危橋全部銷號。加強港口危險貨物作業安全風險源頭管理,推廣農村客運車輛動態監控和安全應急預警等技術裝備應用。細化完善《遼寧省公路水路重特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相關預案,建立重點時段與平時相結合的安全隱患排查制度。組建農村公路險情監控和應急搶險隊伍、省市縣三級交通運輸應急保障車隊,確保節假日、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關鍵時段安全應急保障及時到位。第一時間全面實施交通管控,第一時間恢復正常交通運輸秩序,疫情防控成果顯著。階段性免收高速公路車輛通行費和降低港口收費政策全面落實,爭取省財政安排客運企業補貼資金5255萬元。

  交通行業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全部實現網上辦理,下放行政權力76項,普通事項審批時限壓縮50%以上。交通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全面完成,執法人員平穩下放。法治建設全面加強,出台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條例和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6部。管理協調機制不斷完善,成立遼寧省綜合交通運輸改革領導小組,構建由交通、鐵路、民航、郵政等相關單位共同參與的交通物流協調機制。制定出台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健全權責清晰、齊抓共管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

專欄1 「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標名稱 規劃目標 完成情況
公路水路建設投資額(億元)* 833 908
 其中:高速公路(億元)* 150 151
    普通公路(億元)* 520 556
    運輸場站(億元)* 35 48
    港口水運(億元)* 128 153
鐵路營業里程(公里) 6496 6627
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公里) 2248 2108
公路通車里程(萬公里) 13.5 13
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公里) 4429 4331
港口生產泊位(個) 539 432
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個) 312 241
幹線公路建設改造里程(萬公里)* 0.9 1
農村公路建設改造里程(萬公里)* 4.5 4.6
建制村通郵比例(%) 100 100

註:*為五年累計數據

  「十三五」以來,全省交通運輸發展總體成效顯著,但與交通強國建設、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和短板。一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尚不健全。運輸通道還需完善,樞紐一體化銜接和轉換效率有待提高,旅客聯程運輸、貨物多式聯運發展亟需推進。二是創新發展能力有待提升。交通運輸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融合度尚需提高,與製造業、現代農業、商貿流通業等相關產業的融合有待加強。三是投資規模總量仍顯不足。面臨資金來源單一、資源剛性約束加劇等多重壓力,地方政府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資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可持續發展能力尚顯不足。四是營商環境仍需優化完善。交通運輸服務效率和管理水平還需提升,體制機制改革需進一步深化,對標一流營商環境和人民群眾期盼仍有差距。

  (二)形勢要求[編輯]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全面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的第一個五年,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政策環境新變化、交通供需新矛盾對遼寧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交通運輸行業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更多風險和挑戰。

  支撐遼寧全面振興,要求全力推進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時期是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的關鍵五年,將形成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區域格局優、生態環境美、開放活力足、幸福指數高的振興發展新局面。圍繞構建瀋陽、大連「雙核」牽引的「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全力推進遼寧交通基礎設施適度超前經濟社會發展,全方位推動運輸服務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發展,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着力提升綜合交通運輸治理水平,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全國前列的交通強省。

  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戰略,要求構建對外綜合運輸通道。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合作高地。要充分發揮遼寧對接東北亞、溝通歐亞大陸橋的區位優勢,提升瀋陽、大連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國際功能和輻射能級,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完善國際航線網絡,拓展「遼滿歐」等陸路運輸通道,強化緊密銜接東北地區、全面對接京津冀的骨幹網絡,加快構建輻射東北、暢通全國、連通全球的綜合運輸通道,為支撐遼寧經濟社會發展、打造對外開放新格局提供堅實保障。

  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求完善貨運物流供應鏈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着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交通運輸連接生產和消費兩端,是暢通國內大循環、保障國內國際雙循環有效運行的重要基礎,要適應產業結構逐步升級帶來的附加值高、時效性強、小批量、高頻次貨運需求快速增長的趨勢,持續推進運輸結構優化,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完善末端配送網絡,推進物流降本增效;要着力提升國際貨運能力,暢通物流幹線,完善應急物流保障機制,加快構建安全可靠的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

  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推動交通運輸轉型升級。改革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根本動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層出不窮,各學科、各領域間深度交叉融合,呈現多點突破、群發性突破的發展態勢,必將對生產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智慧交通為主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強安全監管,全面提升交通運輸安全發展水平和應急保障能力。要落實用地、用海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全面推進綠色交通發展。

  建設人民滿意交通,要求提升交通出行服務品質。交通強國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建設人民滿意交通。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升級,城鄉居民的出行品質要求不斷提高,高鐵、民航、小汽車等多層次、個性化出行占比大幅增長,催生運輸服務新供給。要求打造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幹線網和廣泛的基礎網,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客運服務體系,推動共享交通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全面滿足高品質、多樣化的旅客出行需求。同時要大力提升城鄉交通運輸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支撐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總體判斷,「十四五」時期是遼寧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是綜合交通運輸融合發展、結構優化的提升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起步期,是體制改革的攻堅期,要推動交通發展由積極適應向主動引領轉變、由相對獨立向一體化融合轉變、由強調規模數量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需進一步統籌優化,綜合運輸服務需進一步提質增效,行業轉型升級發展需穩步推進。

  二、總體要求[編輯]

  (一)指導思想[編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交通強國建設為統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立足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戰略定位,着力補短板、促融合、轉方式、增動能、優治理、保安暢,統籌存量與增量、傳統與新型交通發展,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升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效能和服務品質,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化重大工程支撐引領,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全力打造面向東北亞綜合交通運輸門戶樞紐,展現交通強省建設的生動畫面和宏大場景,支撐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做好保障、當好先行。

  (二)基本原則[編輯]

  服務大局,先行引領。聚焦支撐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實施和新發展格局構建,服務遼寧深化改革、經濟轉型和擴大開放,滿足全省經濟、社會、國防戰略需要。適度超前謀劃規劃,積極發揮交通運輸先行官作用。

  融合開放,統籌協調。推進交通運輸各種方式間及與相關產業、城鎮布局的融合發展,發揮遼寧在國際、國內、區域層面的樞紐作用。統籌存量與增量、傳統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交通運輸網絡效益和整體效能。

  智慧賦能,改革創新。推動數字交通建設,探索新動能新模式,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打造智慧交通應用場景。破除制約交通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持續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人民滿意,安全綠色。建設人民滿意交通,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樹立生態優先理念,促進交通運輸與自然和諧共生。樹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增強交通運輸安全和應急保障能力。

  (三)發展目標[編輯]

  到2025年,形成「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綜合交通運輸通道集約高效、樞紐銜接順暢、網絡層級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基礎設施網絡結構合理、銜接順暢、功能互補,實現市市高效互聯、縣縣便捷聯通、鄉鎮快速入網。智慧、綠色、平安交通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綜合交通運輸服務能力與水平總體適應並適度超前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人民滿意度。

  基礎設施立體互聯。高速鐵路實現地級市全覆蓋。高速公路省際待貫通路段全部打通,國家高速公路網遼寧段力爭全部開工建設,普通國道基本達到二級及以上技術標準,具備條件的自然村(組)全部通硬化路。重點港區疏港鐵路全覆蓋,樞紐機場實現軌道交通接入。

  旅客運輸便捷順暢。綜合客運樞紐地級市全覆蓋,推進旅客出行「一票制」和「零距離換乘」。建制村通客車率持續保持100%,設區市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100%。瀋陽、大連機場吞吐量明顯提升,國內國際航線網絡持續完善。

  貨物運輸經濟高效。集裝箱海鐵聯運量占比達到10%以上,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多式聯運型物流樞紐市級覆蓋率達到100%,推進貨物運輸「一單制」和「無縫銜接」。郵政快遞網絡實現末端服務全覆蓋。

  發展方式智慧綠色。建成省級交通運輸大數據平台,「互聯網+交通運輸」深度融合,「兩客一危」等重點領域實現北鬥技術普及應用。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全部更新為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地級市管輸天然氣全覆蓋。

  安全應急保障有力。安全風險防控、應急救援、應急運輸等體系全面建立,交通運輸安全多方共治格局基本形成。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較大以上事故得到全面控制。幹線一、二類橋梁比例達到90%以上。

  展望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省。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建成世界一流港口群、國內一流機場群,陸域縣幹線鐵路全覆蓋,高速公路基本縣縣互通,實現都市圈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和快貨物流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基本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人民滿意度明顯提高,有力保障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交通運輸總體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專欄2 「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指標
指標名稱 2020年 2025年 指標

屬性

基礎設施

立體互聯

1.鐵路營業里程(公里) 6627 7347 預期性
2.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公里) 2108 2387 預期性
3.公路通車里程(萬公里) 13 13.5 預期性
4.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公里) 4331 4805 預期性
5.普通國省道二級及以上比例(%) 93 97 預期性
6.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率(%) 98 100 預期性
7.沿海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數(個) 241 270 預期性
8.重點港區鐵路進港率(%) 80 100 預期性
旅客運輸

便捷順暢

9.建制村通客車比例(%) 100 100 預期性
10.設區市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 94 100 預期性
11.二級以上公路客運站電子客票覆蓋率(%) - 100 預期性
12.國內航線核心網快線數量(條) 3 6 預期性
貨物運輸

經濟高效

13.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物流快遞比例(%) 80 100 約束性
14.鐵路貨運量占比(%) 13.4 15 預期性
15.集裝箱海鐵聯運量占比(%) 6.6 10 預期性
發展方式

智慧綠色

16.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電子運單使用率(%) 45 90 預期性
17.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城市綠色出行比例(%) - 60

(瀋陽、 大連 70)

預期性
18.「兩客一危」等重點領域北斗系統覆蓋率(%) 90 95 預期性
19.城市公交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占比(%) 87 100 預期性
20.出租汽車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占比(%) 99.7 100 預期性
安全應急

保障有力

21.道路運輸較大及以上等級行車事故萬車死亡人數下降率(%) 12 預期性
22.幹線一、二類橋梁比例(%) 90%以上 約束性

  註:為2019年數據。

  三、構建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編輯]

  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導向,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共建「一帶一路」,打造面向東北亞的綜合交通運輸門戶樞紐,加快建設「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

  (一)構建「雙核兩軸四通道」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編輯]

  完善以瀋陽、大連國際性綜合樞紐城市為核心,輻射省內重要節點城市,銜接京津冀、哈長城市群的運輸通道布局,推進通道內各運輸方式同步規劃、協同實施,構建「雙核兩軸四通道」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設以瀋陽為核心,輻射鞍山、撫順、本溪、遼陽、鐵嶺、阜新和瀋撫示範區的「環線+放射」都市圈快速交通走廊;建設以大連為核心,輻射「渤海翼」的大連—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走廊和「黃海翼」的大連—丹東走廊;建設以綜合性、大容量、立體化、快速化為主要特徵,進關出海、縱貫全省的「人字形」兩條綜合交通運輸主軸:即北京—秦皇島—葫蘆島—錦州—盤錦—瀋陽—鐵嶺—四平—長春—哈爾濱的京哈交通主軸和瀋陽—遼陽—鞍山—營口—大連—青島(山東)的沈大(青)交通主軸;建設「兩橫兩縱」四條省際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即撫順—瀋陽—阜新—朝陽—承德(河北)、大連-丹東—桓仁—通化(吉林)的兩橫省際通道和莊河—營口—盤錦—錦州—朝陽—赤峰(內蒙古)、丹東—本溪—瀋陽—阜新(彰武)—通遼(內蒙古)的兩縱省際通道。

  (二)打造高效銜接綜合交通樞紐[編輯]

  推動沿海港口一體化發展。優化沿海港口規劃布局,科學定位港口功能。完善以大連國際樞紐港為中心,營口港為骨幹,丹東、錦州、盤錦、葫蘆島港多層級協同發展的沿海港口群格局。提升港口專業化、規模化水平,強化集裝箱、煤炭、礦石、原油等專業化碼頭合理集中布局。優化港口資源配置、提升基礎設施供給能力,加快老港區和泊位升級改造,有序推進LNG碼頭建設。推進港口與其他運輸方式及物流場站等統一規劃、協同管理。進一步完善仙人島、鮁魚圈、太平灣等港區的集疏運體系。聚焦智能港口運營,提升港口碼頭智能化水平。加快水路運輸船隊規模化、專業化、大型化發展進程。

專欄3 推動構建世界一流港口群
  公共基礎設施:推進大連港太平灣港區公共航道工程、盤錦港10萬噸級航道、錦州港航道改擴建工程建設。推進皮口港區防波堤、葫蘆島綏中港區LNG作業區防波堤等工程建設。

  碼頭泊位:推進葫蘆島綏中、營口仙人島等港區LNG碼頭建設;推進營口港鮁魚圈港區鋼雜泊位改造、盤錦榮興港區原油碼頭、營口仙人島港區原油碼頭、錦州港第二港池集裝箱碼頭二期擴建、錦州港第三港池東岸油品化工泊位、太平灣港區碼頭泊位工程等生產性泊位建設。

  打造多級協同現代化機場群。優化完善機場布局,實現雙核引領、干支協調、多點聯動的發展新格局,形成層級清晰、功能完善、協調聯動的機場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瀋陽、大連「雙核」牽引的樞紐帶動作用,加快主力基地航空公司建設,全力打造瀋陽、大連區域航空樞紐,進一步增強兩大樞紐機場運輸能力與服務水平。推進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建設,提升跑道基礎保障能力,適時恢復T2航站樓使用功能,提升T3航站樓國際功能保障能力,將瀋陽機場建設成為東北地區遠程洲際航線的核心樞紐和集散地。提升大連機場航站區運行保障能力,加快推進大連金州灣新機場開工建設,充分發揮大連機場國際貨運樞紐功能,建設東北亞國際航空物流中心。提升支線機場與通用機場的服務效能,推動鞍山、丹東、錦州、營口、朝陽等支線機場與樞紐機場協同發展,加快推進本溪桓仁機場等項目前期工作。優化通用機場布局,鼓勵有條件的運輸機場兼顧通用航空服務。

專欄4 打造多級協同現代化機場群
  樞紐機場:實施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建設,以及T2航站樓改擴建;加快推進大連金州灣新機場開工建設。

  支線機場:加快推進新建本溪桓仁機場,改擴建鞍山、錦州、營口機場前期工作。   通用機場:完成瀋陽法庫通用機場改擴建工程建設。

  建設一體銜接樞紐場站體系。推動樞紐場站綜合、高效發展,實現客運樞紐立體化、零距離換乘,貨運樞紐集約化、無縫銜接。重點建設一體化銜接型綜合客運樞紐,推廣多種運輸方式同台換乘、功能區共享、安檢設施共用,完善無障礙設施,提升換乘效率和出行質量。建設多式聯運型貨運樞紐,大力發展集裝箱海鐵聯運樞紐、空港貨運樞紐、鐵路物流基地、口岸樞紐,提升綜合性貨運物流服務功能,實現多式聯運型物流樞紐市級節點全覆蓋。優化郵政快遞分撥中心布局,重點推進一批快遞電商總部基地項目建設。

專欄5 建設一體銜接的樞紐場站體系
  綜合客運樞紐:推進大連北站綜合客運樞紐、朝陽市高鐵北站交通樞紐、瀋撫示範區高鐵樞紐建設,開展瀋陽桃仙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大連機場新區綜合客運樞紐前期工作。

  貨運樞紐:建設鞍山市中國西柳國際物流園區、瀋陽東北農產品冷藏物流中心、中鐵鐵龍物流園區、錦州港多式聯運物流基地、丹東口岸綜合物流園區、朝陽北票港鐵飛地經濟物流園區等項目。

  完善樞紐集疏運網絡。推動連接港口、樞紐機場、大型物流園區等的軌道交通、鐵路專用線建設,逐步實現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物流節點通鐵路專用線。推動機場空港多種運輸方式連接,實現瀋陽桃仙國際機場軌道交通接入。大力推進疏港鐵路、疏港高速公路建設,推動港內鐵路和碼頭作業區的無縫銜接,實現重點港區鐵路進港率100%、園區大宗貨物快速集散。建設口岸、重要樞紐、產業園區等樞紐節點支線網絡,強化與普通國省幹線的快速連接。

專欄6 完善樞紐集疏運網絡
  疏港鐵路:推進實施大連太平灣港、營口港仙人島港區、錦州龍棲灣、遼寧自貿區營口片區至鮁魚圈等疏港鐵路新建項目和高天線電化改造、營口線(邊海線)電化改造項目。

  機場軌道交通:推進實施瀋陽地鐵2號線南延引入桃仙機場項目、大連地鐵1號線三期工程。

  (三)完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編輯]

  構建發達快速網。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為主體,着力打造京瀋、沈大現代化綜合交通走廊,拓展高鐵覆蓋,推動高速公路互聯互通。加快形成「瀋陽放射式+沿海軸線式」高速鐵路網,建設高速鐵路496公里,確保瀋陽至白河等高鐵建成通車,加快開展秦沈二通道、丹東至通化等高鐵項目前期工作。推進省際、區域間高速公路互聯互通,打通區域待貫通路段,建設高速公路700公里,確保沈康高速四期、阜新至奈曼、京哈高速公路綏中(冀遼界)至盤錦段擴容改造、綏中至凌源、本溪至桓仁(寬甸)等國家高速公路項目全部建成通車。適時啟動京哈高速公路盤錦至瀋陽段擴容改造、瀋陽至青龍高速公路、鞍山至台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專欄7 構建發達快速網
  高速鐵路:朝陽至秦沈高鐵凌海南站、瀋陽至白河高速鐵路建成通車,加快推進秦沈高鐵第二通道、丹東至通化高速鐵路、瀋陽樞紐京瀋至哈大高鐵直通線等高速鐵路前期工作。

  高速公路:沈康高速鴨綠江街至新城子段、奈曼至營口高速公路福興地(蒙遼界)至阜新段、京哈高速公路綏中(冀遼界)至盤錦段擴容改造、凌源(蒙遼界)至綏中高速公路、本溪至桓仁(寬甸)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適時啟動京哈高速公路盤錦至瀋陽段擴容改造、瀋陽至青龍高速公路、鞍山至台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暢通優質幹線網。以普速鐵路、普通國省道、油氣管道為主體,構建運行高效、服務優質的綜合交通幹線網。推進普速鐵路擴能、電氣化改造,加快國家高鐵通道客貨分線運輸,推進鐵路公路平交道口改造,建設改造幹線鐵路410公里。推進幹線公路提質改造,打造一批長壽命路面,實施普通國省幹線瓶頸路段升級及繞城路改造1500公里,基本消除國道二級以下低標準路段。優化油氣管網和沿海LNG接收站布局,建設油氣管道600公里,重點實施原油、成品油老舊管道增輸改造項目和一批天然氣干支管網項目建設,實現全省主要煉油廠、終端市場的高效連通和地級市管輸天然氣全覆蓋。

專欄8 暢通優質幹線網
  普速鐵路:實施瀋丹鐵路鳳凰城至金山灣段、錦承鐵路葉柏壽至凌源段、瀋吉鐵路、溪田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推進阜新至盤錦鐵路前期工作;實施鐵路公路交叉「平改立」項目。

  普通國省道:實施京瀋線王府至務歡池段、京撫線盤錦界至紅廟子橋段等幹線公路擴容,集本線、傅桓線、丹阿線等低標準路段升級,通武線建昌縣繞城、京撫線凡河至平頂堡段繞城等普通國省道新改建項目1500公里。   油氣管道:普蘭店—丹東輸氣管道工程,雙台子雙向輸氣管道工程,錦州—盤錦輸油管道工程,仙人島—盤錦遼東灣新區輸油管道項目,中交營口LNG接收站項目,錦州—大有能源基地—盤錦輸油管道項目。

  織密普惠基礎網。以市域(郊)鐵路、農村公路、郵政快遞網為依託,構建廣覆蓋、深通達的基礎交通網絡。以瀋陽、大連為重點,加快建設市域(郊)鐵路,填補幹線鐵路網絡空白。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推動農村公路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實現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補齊重要經濟節點互聯互通短板,服務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振興發展。鼓勵支持具備條件的農村客運站開闢農村物流功能,推進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網絡體系建設。實現有出行需求的島嶼全部配建陸島候乘設施,提升農村客運均等化水平。推動郵政快遞設施延伸覆蓋,統籌發展郵政普遍服務與快遞服務設施,推廣智能快件箱等智能化服務終端應用,實施「快遞下鄉」工程,實現包裹、快件直投到村。

專欄9 織密普惠基礎網
  農村公路:實施農村公路建設改造工程2萬公里,實現具備條件的自然村互通硬化路。打造一批農村公路精品路、示範路。實施旅遊、產業公路建設改造1000公里,補齊重要經濟節點互聯互通短板。

  打造便捷城市群交通網。構建以城際鐵路、城市軌道為主體的快速化、智能化、一體化城市群交通網,推動遼中南城市群城際鐵路互聯互通,引領支撐新型城鎮化布局。加快以瀋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逐步推動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軌道交通網絡體系,加強城市軌道交通網對居民區、商業區、交通樞紐等客流密集節點的覆蓋,重點推進瀋陽地鐵4號線等一批城市軌道項目建設。完善城市交通路網結構,強化城市出口路與高速公路、幹線公路有效銜接,推動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融合發展。注重城鄉協調發展,強化城鄉結合部道路標準匹配、銜接順暢,提升城市內外交通轉換效率。推動城市群綜合交通一體化規劃、建設、運營,增強城市互聯互通發展承載能力。

專欄10 打造便捷城市群交通網
  城際鐵路:研究瀋陽至鐵嶺、瀋陽至本溪、瀋陽至遼陽至鞍山城際鐵路建設。

  軌道交通:推進瀋陽地鐵1號線東延線、瀋陽地鐵3號線、瀋陽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瀋陽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大連地鐵13號線等城市地鐵建設;推進大連地鐵4號線等地鐵項目開工。研究瀋陽地鐵、輕軌與周邊城市連接線項目。   城市出口路:推動鐵嶺京撫線開原出口、阜新京瀋線彰武出口、朝陽老寬線凌源出口等城市出口路建設。

  (四)鞏固提升設施養護管理水平[編輯]

  落實全壽命周期養護理念,全面實施高質量養護管理,實施幹線公路維修改造1萬公里、農村公路維修改造1.5萬公里,保持公路網絡運營狀況良好。強化常態化預防性養護工作,建設完善交通附屬工程設施,國省道優良路率不低於85%。加快推進幹線公路養護市場化進程,建立政府與市場分工合理的養護生產模式。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建立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全面推行「路長制」,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不低於80%。創新農村公路養護模式,鼓勵農村公路建設和一定時期的養護捆綁實施。加強通航建築物、港口、錨地、水上綜合服務區等基礎設施養護投入和運營管理。

  四、打造便捷高效運輸服務體系[編輯]

  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改善旅客出行服務品質,提升貨物流通周轉效率,提供更加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的客運服務和全鏈條、一單制、一體化的貨運物流服務,加強運輸產業與關聯產業融合發展,支撐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一)推動旅客出行服務品質提升[編輯]

  完善多層次客運網絡。倡導出行即服務理念,提供高品質客運服務。擴大高速鐵路、城際鐵路覆蓋範圍,增強高快速鐵路服務供給能力。完善和培育國內航班航線運輸網絡,加快形成通用航空短途運輸航線網絡,大力發展支線航空,推動干支有效銜接,航班正常率達到80%以上。提高城市公交線網密度、優化站點布局,設區市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構建無障礙出行體系,推進都市圈城際道路客運公交化。推廣農村客運公交化運營、預約響應等服務模式,提升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鼓勵和規範定製客運、網約車、分時租賃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公共交通+定製出行+共享交通」多元出行服務發展。

  推進旅客聯程聯運。推進跨區域、跨方式旅客運輸協同組織管理和有效對接,推廣普及電子客票、聯網售票,提高鐵路、民航、道路等領域客運出行電子客票使用率至80%,實現旅客出行「一站購票」「一票通行」。培育跨運輸方式聯程運輸經營主體,積極發展空鐵聯運、公鐵聯運,擴大機場空鐵、空巴等聯運模式覆蓋範圍,推行跨運輸方式異地候機候車、行李聯程託運等配套服務。強化綜合客運樞紐一體化聯程聯運功能,推進客運樞紐一體化銜接和「零距離換乘」。鼓勵打造第三方數字化出行助手,為旅客提供一體化出行解決方案。

  (二)推動貨物流通周轉效率提升[編輯]

  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引導更大範圍內大宗貨物運輸和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進一步提高鐵路、水運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占比。研究推行鐵路貨運新政策、新產品、新服務,探索開展高鐵貨運。加大鐵路貨運班列開行範圍,提升主要物流通道幹線鐵路運輸能力,強化「糧食安全」交通基礎保障。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冷鏈物流和航空快遞,提升機場貨郵吞吐量,提高航空貨運服務水平。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加強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減少重載柴油貨車在大宗散貨長距離運輸中的比重。

  大力發展多式聯運。重點發展集裝箱多式聯運,推廣海鐵、公鐵聯運及水陸滾裝運輸,實現集裝箱海鐵聯運量占比達到10%以上,開闢大連跨渤海「班輪+班列」滾裝多式聯運通道。深入實施大連港、營口港多式聯運國家示範工程,整合陸港、空港和海港的物流資源,進一步完善多式聯運樞紐布局。引導和鼓勵傳統貨運物流企業加快向多式聯運經營人轉型發展,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促進物流信息共享共用共管共治。推動跨方式換裝轉運設施設備標準化,推動標準裝載單元循環共用,建立完善物流單元、運載單元、運輸工具、轉運裝備相互匹配的多式聯運裝備體系。

  創新貨運組織模式。強化流通體系兩端物流組織,提供全鏈條、一體化貨運物流服務供給,降低物流成本。培育壯大網絡貨運等輕資產型物流企業,積極推廣掛車共享、長途接駁甩掛等貨運組織新模式,提升流通源頭組織效率。大力發展高鐵快運業務,鼓勵電商、供銷、郵政、快遞、交通等協同發展,促進城際幹線運輸和城市末端配送銜接,創新集中配送、共同配送模式。鼓勵城市共同配送中心、智能快件箱等設施建設,推廣智能配送、無接觸寄遞等新模式,暢通配送服務「最後一公里」,降低末端配送成本。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拓展現有農村客運站服務功能,建設改造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100個,實現「一點多能、多站合一」,推動城鄉物流協同高效發展。

  (三)推動交通與關聯產業融合發展[編輯]

  加快發展樞紐廊道經濟。大力發展臨港、臨空、通道和樞紐經濟,推動交通運輸與周邊沿線城鎮、產業融合協同發展。以大連太平灣港產城融合發展為突破口,做大做強臨港產業,完善臨港產業布局、促進港產城聯動發展,發揮港口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帶動作用。以樞紐機場為主要依託完善臨空經濟布局,加快形成以國際貿易、裝備製造、快遞物流等為主體的臨空產業集群,推動建設臨空經濟示範區。依託物流基地發展鐵路樞紐經濟,組建遼寧交通產業聯盟,實現物流信息共享,推動交通運輸企業深度融合。推動邊境口岸服務跨境電商、進出口加工等產業聚集。

  推動交通旅遊融合發展。以民航、鐵路、幹線公路為依託,構建「快進」「漫遊」交通網絡。鼓勵開通機場、鐵路站點至景區景點的旅遊專線、旅遊直通車,推廣「交通+門票」等一站式票務服務。支持3A級以上景區、農村旅遊景點公路連通項目建設,完善公路指引標識信息。打造一批精品旅遊風景道、特色主題服務區,鼓勵依託客運樞紐建設旅遊集散中心。鼓勵慢行火車、房車旅遊、低空飛行等旅遊服務產品開發。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參與交通旅遊服務大數據產品及增值服務開發。

  拉動關聯產業健康發展。加強交通運輸與製造、農業、郵政、物流等領域深度融合,推動交通運輸設施建設維護、裝備製造、運輸服務上下游協同發展,提升全產業鏈保障能力。創新物流經營模式,促進農產品產業鏈、供應鏈相互融合,打造產運銷一體化農村物流服務體系。鼓勵商貿流通企業自有倉庫、車輛、配送隊伍等資源向社會開放,與鄉村郵政網點、綜合服務站、汽車客運站等設施資源整合共享。推進郵政和快遞處理中心等設施與民航、鐵路、公路樞紐同步規劃建設,發展航空快遞、高鐵快遞和電商快遞班列。推進寄遞物流與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跨境電商融合協同,促進供應鏈服務、冷鏈快遞、跨境寄遞、即時直遞發展。

  推動交通運輸裝備升級。做優做精交通裝備產業,推動形成軌道交通、高技術船舶、新能源汽車、航空裝備等國際先進裝備產業集群。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交通運輸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加快新能源客車及成套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淘汰落後技術和高耗低效交通裝備。推進重載列車、智能船舶、智能網聯汽車等載運工具研發,完成國際先進的高速列車、城際列車等標誌性整機產品研發,培育智能網聯汽車核心零部件集群。推動落實專用半掛車、新型公鐵兩用車等新型聯運裝備標準,促進集裝化、廂式化、標準化運輸裝備應用,加快運載單元、快速轉運設備、專用載運機具等升級改造。

  五、加快交通運輸發展轉型升級[編輯]

  提升交通運輸領域創新能力,提高交通運輸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加速形成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的現代化治理模式,促進行業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支撐。

  (一)培育智慧交通發展新動能[編輯]

  加強科技研發與成果應用。發揮交通運輸行業高速公路養護重點實驗室等平台優勢,加強基礎設施建養、運輸服務、節能環保、安全應急等領域科技研發,在道路結構與材料、鋼結構橋梁、綠色新能源等方面取得創新成果。強化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推動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制度,加速行業創新成果的市場化轉化。完善交通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資源投入與引導研發機制。統籌軍民共用重大交通科研基地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民用航空產品及零部件研發和製造,推動建立軍民技術雙向轉移轉化機制。深化科研管理領域改革,研究賦予科研機構和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權的靈活機制,釋放科技創新活力。

  加快推進智慧交通建設。統籌存量與增量、傳統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傳統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改造,推進5G基站、北斗衛星基站在重點地區、重要通道和交通樞紐合理布局,更大範圍實現數據資源賦能交通發展。推進實施一批智慧交通示範項目,結合沈山、沈大等綜合交通運輸通道改造和遼寧東部綠色經濟區發展,謀劃建設智慧公路;依託瀋陽、大連機場改擴建與新建項目,打造智慧機場;立足太平灣新港區開發建設和大窯灣港區集裝箱碼頭改造,打造智慧港口;推動瀋撫示範區建設「車路協同示範區」和「車聯網封閉測試區」。加快人工智能在交通領域的深度應用,鼓勵前沿關鍵技術研發推廣,推進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前期研究,謀劃探索自動駕駛、編隊行駛等技術試驗應用。推進運輸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跨界融合,建設綜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務平台,為社會公眾提供全方位的綜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務。

  推動交通運輸智能化管理。推進交通感知網絡與交通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建設,提升精細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水平。推動建成交通運輸大數據平台,推進跨領域、跨區域、跨層級的綜合交通運輸信息資源共享共用,深化交通公共服務和電子政務發展,推動瀋撫示範區智慧交通管理平台建設項目。構建公路橋梁通行安全非現場執法系統,實現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手段的公路治超路警聯合執法全覆蓋。樞紐機場完成數字化轉型,實施差異化安檢、海關檢疫「一次通關」、民航與其他交通方式換乘「一次安檢」,推廣行李跟蹤技術應用,實現行李全流程可視及行李「門到門」服務。完善運載工具運行監測制度規範,實現對載運工具、裝卸設施、機具設備等數據自動化採集。推動物流全程數字化建設,強化貨物全程跟蹤、實時可查、流程可詢。強化大數據應用賦能交通治理,提升計劃管理、調度指揮、信用監管、安全應急等領域智能管理水平。

  (二)推動交通綠色可持續發展[編輯]

  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理念,統籌交通項目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生態選線選址,優化工程設計,減少構造物高填深挖,提升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周邊生態系統功能和景觀服務功能。嚴格實施生態修復、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推進公路、鐵路、旅遊航道等沿線廊道環境整治,針對早期建設的交通工程遺留的生態環境問題,加快開展保護與修復工作。

  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統籌交通線路、樞紐等設施布局,集約利用土地、通道線位、水域、岸線等資源。推進廢舊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探索實施資源循環利用試點養護工程。加強老舊設施設備更新利用,提高不可再生資源利用效率。推動水資源循環利用,大幅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收費站、等級客運站、重點港區污水循環利用率。建立郵政快遞包裝物回收體系,逐年提升循環中轉袋使用量及包裝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裝置普及率。

  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優化交通運輸用能結構,加快淘汰老舊、高能耗交通裝備,實現客貨運輸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加快新能源、清潔能源裝備設備在交通運輸領域推廣普及,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全部更新為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加快完善加氣、加氫、充換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加氣站合理覆蓋。推廣節能環保技術應用,加強溫拌瀝青、綠色照明、機械設備變頻控制等低碳技術工藝應用。倡導綠色低碳出行理念,實現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城市公共交通綠色出行比例達60%(瀋陽、大連達到70%)。推廣綠色駕駛培訓技術應用,實施汽車綠色維修制度。

  加強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實施船舶及港口污染防治工程,推廣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按規定定期開展港口碼頭污染防治專項檢查。強化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國省幹線公路應急防護設施建設和維護。重點推進高速公路噪聲「主動式」防治,確保新增高速公路噪聲超標敏感路段及時完成治理工作。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實施汽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I/M制度)。推進機場噪聲污染防治,加強機場設施「油改電」建設和改造。推動開展綠色包裝,持續推進郵件快件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

  (三)提高交通安全應急保障能力[編輯]

  提升基礎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標準體系,提升基礎設施使用壽命和抗災能力。建設完善鐵路、公路安全設施,推進事故易發路段綜合整治,加強公路危病橋梁改造、隧道提質改造,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水平。加強邊海防公路建設,完善重點邊境口岸基礎設施,改善毗鄰邊境的自然村交通條件,提高穩邊固邊能力。強化重點基礎設施以及車船設備等的安全運行監測與預警系統建設,完善安全風險分級防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推廣車輛智能視頻監控設備安裝和電子運單使用,實現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電子運單使用率超過90%。加快補齊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狀態和性能感知技術短板,監測、分析在建、運行交通基礎設施質量狀況,提升質量安全監管科學決策水平。

  完善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健全完善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地方性法規和制度標準,推動落實政府安全監管責任,健全安全生產監督防控體系。嚴格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完善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重大險情技術調查等工作制度,健全優化安全責任追究機制。研究制定公路水運工程建設安全監管權力、責任、監管、任務四個清單,建立安全生產考核評價機制,構建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創新探索重大風險省、市、縣三級清單管理模式,建立安全生產形勢分析研判機制,構建安全生產預防控制體系。推進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各領域間,以及與應急、公安各部門間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信息共享。鼓勵購買第三方安全技術服務,研究推進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等保險制度。建立全過程、全鏈條的質量安全監管制度,推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

  健全應急救援救助體系。應對突發交通事故、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以及其他突發事件,建立健全跨方式、跨部門綜合交通預警、應急信息溝通、應急運輸保障協調機制,完善綜合交通應急預案體系。強化公路應急保障能力,結合現有資源統籌規劃公路應急物資儲備基地建設,基本形成與路網發展、搶險需求相適應的應急物資儲備基地體系。加強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和救助能力建設,推進重大海上溢油清除和搶險打撈能力建設。加強內陸水上交通安全監管救助基地、站點建設,優化內陸八市水上交通安全監管與救助布局。推進建立健全各級應急預案體系,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推廣「無腳本」演練,完善社會資源徵用補償機制。

專欄11 平安百年品質工程
  加強全壽命周期結構安全理論、新型結構設計理論等研究,在公路水運工程新結構、長壽命瀝青混凝土路面等領域取得突破。充分發揮重大工程、新技術工程技術創新和理論驗證優勢,推行標準化生產、工廠化加工。深入推進項目管理與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有機融合,深化BIM技術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應用。

  (四)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深化改革[編輯]

  優化交通營商環境。依法持續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減少申報材料,在更大範圍實施「事前承諾+事中事後監管」為主的審批管理方式。完善市場准入和退出制度,推動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加強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監管,建立包容審慎監管機制。創新開展交通工程建設、交通出行、運輸物流等重點領域信用監管,推進交通運輸分級分類信用評價應用,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完善管理體制機制。深化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常態化跨方式、跨部門、跨區域綜合交通運輸協調機制。健全完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體系,加強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發展規劃、空間規劃的緊密銜接,推動跨區域、跨層級、跨方式的多規融合協同。推進公路、航道等交通公共基礎設施資產管理制度化、規範化。進一步落實交通領域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深化投融資體制創新改革,吸引大型央企等戰略投資者參與交通建設。

  完善政策法規流程。進一步加強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優化省、市、縣三級執法層級管理銜接機制。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全面推廣證照分離,積極推進管家式審批服務。實施行政審批「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全面實行網上審批。強化政務信息公開,推進行政管理更加集中、透明、便民、高效,接受社會監督。加快推進《遼寧省公路條例》《遼寧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的修訂工作,強化制度保障。

  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培養引進急需緊缺人才,持續提升交通運輸人才隊伍素質,構建交通行業高端人才智庫。推進遼寧交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加大技能培訓力度,組織開展全省交通職業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按規定實施幹部「上派下掛」制度,選派有培養潛力的年輕幹部到交通運輸部、發達省份及行業基層一線進行掛職鍛煉,增強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打造職業化交通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修訂完善人才工作相關規章制度,創新人才評價激勵機制,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發展環境。

  加強交通軟實力建設。弘揚以「兩路」精神、青藏鐵路精神、民航英雄機組等為代表的新時代交通精神,增強行業凝聚力和戰鬥力。在城鄉公交、出租車、郵政快遞等領域,開展優質服務品牌、標兵、班組等創建活動,帶動交通運輸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升。深入開展交通文明宣傳引導,全方位提升交通參與者文明素養,引導文明出行,營造文明交通環境,推動全社會交通文明程度提升。

  六、強化重大工程支撐引領[編輯]

  圍繞構建以瀋陽、大連「雙核」牽引的「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強化交通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的引領帶動作用,重點推動實施六大工程,推動以瀋陽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核心的瀋陽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發展,推進以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為龍頭的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建設以京哈綜合運輸通道為引領的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構建以沿海沿邊旅遊廊道為支撐的遼東綠色示範區,打造以國際綜合運輸通道為支撐的對外開放新前沿,推動以智慧綠色交通建設為重點的綜合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助力「一圈」「一帶」「兩區」區域互補、融合聯動,服務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板塊支撐和動力系統。

  (一)建設瀋陽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推動瀋陽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編輯]

  依託機場、高鐵站、內陸港建設國際性綜合立體交通樞紐,發揮輻射東北亞的國際門戶樞紐作用。建設綜合交通骨幹網絡。推動形成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四網融合」的軌道交通網絡,重點推進瀋陽至鞍山城際鐵路項目建設,打造瀋陽都市圈1小時交通圈。建設以瀋陽為中心輻射式「多網合一」複合通道,重點推進瀋撫二號公路等通道建設,打造沈鐵、瀋撫、沈本、沈遼鞍、沈盤、沈彰、沈康七大城際交通走廊,打通市際間斷頭路。完善綜合交通客運樞紐。高標準打造平安、智慧、綠色、人文的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推動城際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接入機場,實現「機場+軌道交通」無縫銜接。建設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第二跑道,提升T3航站樓國際服務能力。建設「國家級+區域級」綜合客運樞紐體系,實現客運樞紐間快速通達。推動建設綜合貨運樞紐。做大做強瀋陽國際陸港綜合貨運樞紐,激勵引導大型快遞企業、跨境電商中心、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進駐,推動鐵路、公路、航空貨運設施在空間上集約布局、高效銜接。構建「物流樞紐+園區+配送中心」綜合貨運樞紐體系,建設瀋陽鐵路綜合貨場、瀋北綜合物流園等綜合貨運樞紐。提升城際運輸服務水平,加強綜合運輸方式票制、運營時間等方面銜接,提供滿足城市群、都市圈出行的「公交化」運輸服務。完善拓展國際航線網絡,打造東北亞航空樞紐。

  (二)建設大連國際性樞紐海港,帶動沿海經濟帶協同發展[編輯]

  發揮大連港樞紐海港效應,加快建設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推進以大連為龍頭的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增強大連港核心引領作用,強化大連港東北亞外貿幹線港地位,鞏固大連港至中歐、中北美、中東集裝箱遠洋幹線,逐步開闢南美遠洋幹線。搭建大連港至丹東、錦州、盤錦等環渤海港口的公共駁運平台。推動渤海灣客滾運力更新,打造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豪華客滾船隊。提升港口綜合服務能力。積極拓展貿易、金融、諮詢等現代港口服務功能,鼓勵沿海捎帶、航運期貨等創新業務發展。優化港口物流組織流程,打造集裝箱、保稅、臨港加工、冷鏈和大宗商品貿易等港口物流體系。完善港口服務網絡,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加快港口從物流服務商向貿易運營商轉變。支持臨港產業發展。充分發揮港口在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石化、冶金、裝備製造產業布局優化調整中的支撐引領作用。以港口作為太平灣合作創新區建設的核心資源,推進太平灣港口建設和綜合開發,實現口岸、轉運、保稅、倉儲等功能設施在港口集約布局,支持太平灣建設集「港、產、城、融、創」於一體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三)完善京哈綜合運輸通道,引領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建設[編輯]

  建設布局合理、能力充分、功能完善、結構優化的陸海空地一體化綜合交通走廊,抓住京瀋高鐵開通運營的契機,發揮遼寧北接哈長城市群、南接京津冀城市群的樞紐優勢,推動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推進鐵路提速擴能。加快推進國鐵瀋山線提質擴能,提升高速貨運列車承載能力,加快開展秦皇島至瀋陽二通道高速鐵路前期工作。加快高速公路通道建設。儘早開工建設京哈高速公路綏中(冀遼界)至盤錦段擴容改造,推進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建成智慧高速公路;緊密對接國家規劃,適時啟動青龍至瀋陽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建設東北地區進出關高速公路新通道。加快幹線公路提質升級。提升國道京瀋線(G101)、京撫線(G102)、通武線(G230)等普通幹線公路技術等級,提高省際交通繁忙路段通行能力,實現技術標準銜接匹配。加強樞紐節點建設。着力完善港站貨運樞紐布局、集疏運體系,建設改造制約通道功能充分發揮的城鄉結合部、互通立交、擁堵路段等薄弱環節,補齊綜合交通運輸通道的短板,提升通道的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

  (四)構建沿海沿邊旅遊廊道,拉動遼寧東部綠色經濟區建設[編輯]

  依託遼寧沿海旅遊帶和遼東綠色經濟區,建設品質卓越、功能完善的旅遊交通網絡,高標準創建沿海沿邊美麗交通走廊。優化旅遊「快進」通道布局。推動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加快推進本桓寬高速公路建設,實施集本線、鶴大線等幹線公路與重點景區間連接線建設改造;開展西豐至新賓、寬甸至營口等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論證,科學把握建設時機。打造「慢游」生態景觀路。依託國道丹東線、丹阿線、省道小燈線等沿途風景優美的幹線公路,拓展完善通達、遊憩、體驗、運動、文化等複合功能,視需求增設自行車道、慢行步道、馬拉松賽道等設施。建設完善旅遊附屬設施。拓展機場、鐵路客站、長途客運站等樞紐旅遊服務功能,改造升級樞紐內旅遊信息服務系統、標識引導系統等設施,開通樞紐至景區景點的旅遊專線。創新旅遊交通產品。結合沿鴨綠江、渾江旅遊景區景點建設汽車露營地,打造有廣泛影響力的自然風景線和歷史人文線,形成自駕遊精品旅遊線路。

  (五)推動構建東北海陸大通道,支撐遼寧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編輯]

  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建設連通日韓、東南亞和東南沿海與蒙俄、中亞、歐洲等地區的海陸運輸大通道,推動遼寧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鞏固提升「遼滿歐」通道運營成果。優化通道及樞紐布局,完善以大連港、瀋陽鐵路樞紐為核心,以營口港、盤錦港為重要節點,輻射日韓、東南沿海、哈長城市群等腹地,由滿洲里口岸出入境,經俄羅斯至歐洲的大通道,推動中歐班列(瀋陽)穩定運營,建設大連中歐班列沿海集結中心。依託莫斯科別雷拉斯特物流中心項目,打造中歐班列在境外的集結中心,提升境外物流節點的聯運、轉運和集散能力。建設完善錫赤朝錦綜合運輸通道。開闢錦州、朝陽、赤峰經內蒙古出境,至蒙古國、俄羅斯及歐洲國家的跨境運輸通道,重點強化錦赤線等貨運鐵路能力提升,依託錦州港加快多式聯運樞紐建設,加快提升錦州灣機場貨運服務功能,形成以錦州港為支點的中蒙俄經濟走廊新通道。建設長白通丹綜合運輸通道。以丹東口岸設施為依託,強化公路、鐵路、水運等貨運設施集中布設、一體銜接,形成口岸型綜合貨運樞紐,開闢丹東經通化、長春至蒙古、俄羅斯及歐洲的跨境運輸通道。探索開闢遼新歐(中亞)綜合運輸通道。構建瀋陽、盤錦經內蒙古、新疆出境,至中亞及歐洲國家的跨境運輸通道,加快完善沿線通道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通道運輸服務水平。

  (六)實施智慧綠色交通工程,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編輯]

  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創建廣泛的應用場景,建設一批全面感知、互聯高效、智慧便捷、綠色低碳的交通運輸新基建項目。創新推動智慧交通建設,加快在重要通道、樞紐節點上推進以5G、北斗等先進信息技術為代表的交通感知網連續覆蓋。率先突破封閉場景中智能應用,重點建設大連港集裝箱自動化碼頭堆場、營口港自動化堆場以及智慧園區等;逐步推進開放環境中創新應用,加快建成盤錦5G石化運輸智慧路、中德產業園車路協同示範區、沈白智慧高鐵、沈康高速公路鴨綠江街至新城子段等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推進數字交通做大做強,依託大數據、人工智能、超級計算等新技術,建成交通大數據平台,推動構建集數字化設施、裝備、運維、建造等於一體的「數字基建」體系,實現數據資源賦能交通發展。培育壯大交通運輸全產業鏈條,推動交通運輸設施建設維護、裝備製造、運輸服務上下游協同發展,加強與製造、郵政、物流等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構建智能整車研發製造體系,加快形成軌道交通裝備、高技術船舶、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群,拓展交通運輸全產業鏈條。

  七、紮實推動交通強國試點建設[編輯]

  牢牢把握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的有利契機,積極在優勢領域、特色領域開展先行先試,探索成功模式、積累先進經驗,推動綜合交通運輸重點領域在全國率先實現突破。

  (一)全面落實國家試點任務[編輯]

  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確保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綱領、藍圖全面落實。推動《遼寧省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方案》落地見效,全力抓好「四好農村路」、多式聯運、平安交通和城市公交高質量發展國家試點建設。重點推進農村公路網絡完善和提質改造,提升高效銜接和規範統一的多式聯運服務水平,推動以構建安全生產監督防控體系、創新安全監管模式等為重點的平安交通建設,建設以信用公交、綠色公交、智慧公交、便捷公交、人文公交為特色的城市公共交通。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努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全國樣板,爭取2022年取得試點任務的階段性成果,2025年取得相對完善的系統性成果並推廣實施。

  (二)積極開展省內試點建設[編輯]

  加強統籌指導、評估督導,組織開展省內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滾動實施、壓茬推進,鼓勵開展跨區域、跨行業的聯合性、綜合性試點申報,進一步豐富交通強國試點內容,夯實交通強國建設基礎。發揮領域優勢、區域特色,在設施、技術、管理、服務領域全面開展先行先試,積累先進經驗和創新舉措,為加快遼寧交通強省建設和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探索新發展路徑。

  (三)強化試點實施保障[編輯]

  統籌跨方式、跨區域的重大項目建設,強化重點工程項目支撐,對引領性強、示範作用明顯的試點任務要重點推動,爭取儘早實現突破,以點帶面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堅持積極的試點導向,及時研究制定試點支持鼓勵政策,對符合試點方向、特色突出、成效顯著的試點任務給予政策資金支持,增強試點參建單位積極性。紮實做好試點任務跟蹤評估,強化橫向交流互動,及時總結好的經驗舉措,爭取在更多領域形成創新成果、積累先進經驗,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

  八、保障措施[編輯]

  (一)加強黨的領導[編輯]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黨對交通運輸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調動激發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促發展謀振興、當尖兵挑重擔的積極性主動性,為規劃實施提供政治保障。

  (二)加強組織協調[編輯]

  深化交通大部門制改革,加快形成「大交通」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健全完善區域間工作協調機制,妥善解決涉及區域協同發展的相關問題。強化交通運輸與產業布局、城鎮化、生態環保等政策銜接,將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納入國土空間等規劃,保障用地、用海需求。協調推進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納入國家規劃,爭取國家政策支持,保障綜合交通運輸重點目標任務完成。落實省、市、縣三級管理單位主體責任,細化目標,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及責任分工,確保規劃目標順利完成。

  (三)強化資金保障[編輯]

  建立多元化資金籌措渠道。積極爭取國家投資支持,保證穩定的投資規模和強度。建立健全穩定的政府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加大專項債券資金投入力度,提高公共財政對交通運輸發展中公益性投入的保障能力。積極引入外部資源,推廣應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籌融資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重大交通項目建設。推動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開展資金保障能力評估,加強交通運輸行業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防控。

  (四)強化監督落實[編輯]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五年規劃、三年滾動、兩年前期、一年計劃」的模式推進重點任務、重大項目落地落實,協調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建立三年滾動計劃項目庫,確保開工一批、建成一批、儲備一批,保持項目建設的持續性。加強規劃實施中的動態調度和監測分析,及時組織中期評估,對規劃目標、重點任務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