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東國輿地勝覽
新增東國輿地勝覽 李氏朝鲜 李荇等 1530年9月 |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谚文:신증동국여지승람)是朝鲜王朝时期编纂的地理书籍。原名《东国舆地胜览》,后有所增删而得此名。该书按照一定的体系,从各个角度介绍了朝鲜各道郡的概况。 |
東國輿地勝覽序
[编辑]輿地有書古矣。黃帝畫分野,唐虞分十二州,夏有《禹貢》,周有職方。秦漢以降,各有誌有圖。宋嘉熙中,建安祝穆撰《方輿勝覽》,博采事要,逐節分入諸州之下,其文雅有足可尚。然趙宋渡江,天地分裂,不能無南北不盡之欺。欽惟皇明馭宇,文軌攸同作一統誌,四海萬國,莫不包括,猗歟盛哉!
念我自東方,自檀君肇國,箕子受封,皆都平壤。漢置四郡二府。自是三韓瓜分,馬韓統五十四國,辰、卞韓各統十二國,然無圖籍可考。後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國鼎峙。新羅之地,東南至海、西至智異山、北至漢水;高句麗,東至海、南至漢、西北踰遼河;百濟,西南至海、東至智異、北至漢。然三國地醜,莫能相尚。新羅滅麗濟,幅員益廣。及其衰,境壤日蹙。弓裔據鐵原,稱後高麗。頸萱據完山,稱後百濟。土地幅裂,莫能統屬。高麗太祖操雞搏鴨,合三韓而一之。成宗始定十道。顯宗置三京、四都護、八牧、五十六知州、二十八鎮將、二十縣令。睿宗擊逐女真,置九城,後定為五道兩界。地理之盛,於斯極矣。但西北以鴨綠為限,東北以先春嶺為界。蓋西北不及高句麗。而東北過之。然其歷代地誌,粗見於三國高麗二史,而未之詳焉。
恭惟我太祖康獻大王,受天明命,定鼎漢陽,列聖相承,封疆日關定為八道。處四方之中曰京畿、西南曰忠清、東南曰慶尚、偏南曰全羅、正東曰江原、正西曰黃海、東北曰永安、西北曰平安,凡京二、府四、大都護府四、牧二十、都護府四十四、郡八十三、縣一百七十三。表裏山河,經緯益鞏。
我殿下即位之十年戊戌春正月,臣梁誠之進《八道地誌》,臣等進《東文選》,上遂命宣城府院君臣盧思慎、右贊成臣姜希孟、知中樞府事臣成任、南原君臣梁誠之、大司成臣鄭孝恒、參議臣金自貞、承文院判校臣李淑城、左通禮臣朴崇質、行護軍臣朴楣暨臣居正等以詩文添入地誌。臣等恭承嚴命,簡率詞臣,分科責成。上自館閣圖書,下至私藏草槁,無不披閱,一切分入。先之以沿革者,以一邑興廢,不可不先知也。繼之以風俗形勝者,風俗所以維持一縣,形勝所以控帶四境也。以名山大川為之經緯,以高城大砦為之襟抱。先書廟社,所以尊祖宗敬神祇也;次書宮室,所以嚴上下示威重也。定五部而辨坊裏,設諸司而治庶務。陵寢乃祖宗永安之地,祠壇又國家不刊之典,興學以育一國之才,旌門以表三綱之本。寺剎,歷代以之祝釐;祠墓,前賢以之追崇。土產者,貢賦之所自出;倉庫者,貢賦之所以貯。樓臺,所以時遊觀而待使臣也;院宇,所以接行旅而禁盜賊也。壯關防,以待暴客。列站驛,以傳使命。人物,記己往之賢名宦,勸將來之善,又終之以題詠。所以吟詠物像,歌頌王化,實不外乎詩與文也。錄總圖於京都之首,各付圖於其道之先,以此兩京八道,撰成五十卷,繕寫以進。臣等居今世而窮歷代之跡,處都下而考四域之遠,焉能免舉此而遺彼,循訛而失實哉?然披書以考其事,覽圖以觀其跡,則泰山不必登,河源不必窮,瞭然心目,曾不出戶而視如指掌矣。然則豈徒一時士子,開廣聰明,仰贊盛治而已哉?必將聖子神孫,承祖宗輿地之廣,聲教之遠,而永言持守於萬世也無疑矣。
成化紀元之十七年蒼龍辛丑四月下浣 純誠明亮佐理功臣崇政大夫、達城君兼弘文舘大提學、藝文舘大提學知、經筵春秋舘、成均舘事、五衛都總府都總管臣徐居正 拜手稽首謹序
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序
[编辑]《東國輿地勝覽》,我成宗大王朝所纂集也。成宗大王以緝熙之學,乃於萬機之暇,留意輿地圖誌,命宣城府院君盧思慎等撰次為書,首自京都,下及諸道,沿革之有異,風俗之不同,尊而廟社陵寢,嚴而宮闕官府,學校是敎養之地,土産乃衣食之原。論人物則孝子烈女爲之綱,語形勝則城郭山川爲其要。以至樓亭、寺社、驛院、橋梁、名賢事蹟、騷人題詠,纖細微隱靡不備錄。雖歷代之久,四境之遠,一開卷而瞭然如指諸掌,寔一國之勝覽,而列聖之所未遑也。蓋出於《周官》體國經野之法度,而郁郁乎文哉!其在廢朝,更令撰修,頗有增損,逮至末年,立私藏之禁,是書之在於民間者,無幾矣。
恭惟主上殿下,性禀生知,運値中興,文明之治,有光前昔。念惟是書之修於廢朝者,或有未盡。而敝政之末,多事紛更。其沿革之由,亦不可使無徵。遂邀命儒臣撰為續編,證讹補漏,而又令臣荇監掌其事。祗奉教旨,不勝惶悚,開局設員,刻期責成。凡事之有疑而不可關者,必用文移往復,故再閱歲始克就緒。鳴呼!以臣等愚魯,雖於京都之內,耳目所聆觀者,尚或有所脫誤。况在四方遠或數千里之外,欲盡以文移為定,不亦難矣乎。謬妄之罪,無所敢逃。雖然聖念所及,豈區區於事需文字之末哉!於廟社則思敬,而致如在之誠。戒後嗣不敢慢,於宮闕則思安。而念肯構之勤,使後世無以加。覽土地之廣,則思受之於先王;而慮一物之不得,其所見物產之夥,則思出之於民力;而以四方惟正之供觀,人物之盛,則思亂宗培養之功;而政不可以徒行,觀山川之壯,則思歷代興替之跡;而險不足以終恃,思之又思,以至纖微無不皆然。損之签之,與時宜之。則是編之撰,於聖明之政,亦不可無萬一之補云。
嘉靖九年庚寅八月上澣 大匡輔國大夫 議政府右議政兼領經筵事監、春秋舘事、弘文舘大提學知、成均舘事臣李荇等 拜手稽首謹序
進東國輿地勝覽箋
[编辑]推忠定難翊戴 純誠明亮佐理功臣 輔國崇祿大夫 宣城府院君兼領經筵事臣盧思愼,推忠定難翊戴 純誠明亮佐理功臣 崇政大夫 議政府右贊成兼知經筵事、五衛都摠府都摠管、晉山君臣姜希孟,純誠明亮佐理功臣 崇政大夫 達城君兼弘文舘大提學、藝文舘大提學、知經筵,春秋舘、成均舘事、五衛都摠府都摠管臣徐居正,正憲大夫 知中樞府事臣成任,通政大夫 禮曹參議臣金自貞等,奉旨撰《東國輿地勝覽》訖,謹繕寫投進。臣思愼等誠惶誠恐,稽首稽首上言:
伏以亶聰明作元后,端膺曆數之歸;惟土地受先王,奄有幅員之廣。肆編圖志,庸徹冕旒。竊觀帝王之興,咸有版籍之撰。《禹貢》成於夏史,敷土至詳;職方著於《周書》,經野悉備。降及歷代,各紀方輿,赫大明之照臨,志《一統》以昭揭。惟吾海隅之地,實是天作之邦。檀君啓祚於前,箕子受封於後,四郡虎爭而幅裂,三國蠻戰以土崩。逮王氏統合以來,得提封粗保而有顧,女直雄據公險,割地滋深,而胡元遙制耽羅,縮國蓋久。屬玆麗季之鹿失,偉我太祖之龍飛。化家建丕基,地改闢而民改聚;作室乃肯構,聖善繼而神善承。
恭惟主上殿下挺叡智之資,撫盈成之運,顯哉謨而承哉烈,巍乎功而煥乎文。凡制度之更張,維其時矣。況版圖之述作,烏可已乎?不鄙臣等之空疎,俾任書局之纂輯。旁採子集所載,兼摭郡乘之傳。首神京而廟社公署之是編,次諸道而城郭關防之亦記。沿革紛其非一,名號隨之不同,豈惟形勝、山川?抑風俗而物産以至樓亭、宮室曁院宇與橋梁、古跡、陵墓之騈收,列刹、祠宇之具錄。驛程所以待使命,學校所以育人材。烈女靡存歿而遺,名賢竝古今而取。於宦遊乎考政蹟,以題詠而採詩歌。皆聚此書,實稟成命。臣等俱以雕篆,濫叨編摩,緣文獻之可考無徵,有紀載之此詳彼略。久疲精於數四載,方斷手於若干篇。數萬里疆域之分,可披圖而瞭心上;千百年興廢之跡,一開卷而在目中。儻於燕閑,時賜乙覽。地旣莫非有,念祖宗開拓之艱難;命惟不于常,庶子孫持守而勤恤。臣思愼等無任激切屛營之至,謹奉進隨箋[1]以聞。
成化十七年四月十九日 推忠定難翊戴 純誠明亮佐理功臣 輔國崇祿大夫 宣城府院君兼領經筵事臣盧思愼等 謹上箋。
進新增東國興地勝覽箋
[编辑]大匡輔國崇祿大夫 議政府右議政兼領經筵事監、春秋舘事、弘文舘大提學、藝文舘大提學知、春秋舘事臣李荇,資憲大夫 吏曹判書兼同知經筵春秋舘事、藝文舘提學、世子右副賓客臣洪彥弼等,奉旨撰新定《東國輿地勝覽》訖,謹繕寫投進。臣若等誠惶誠恐,稽首稽首上言:
伏以聖繼神承,幅員極四方之廣,風移俗變,圖籍隨一時之宜。旣有作之於前,可無述而於後。匪今伊始,振古皆然。《禹貢》成篇,載續唐虞之典;周官分職,寔續文武之謨。于前世而有光,固後人之當法。雖或因或革之各異,亦所損所益之可知。
念我朝鮮爲邦,肇自箕子作敎。山川形勝佳哉,欝欝而葱葱;禮樂文章煥乎,彬彬而郁郁。厭後離合之不一。而致變更之無常。逮我太祖之作興,復玆隆古之疆理:自東西南北之遠,盡入於版圖;曁鳥獸魚鼈之微,咸若乎風化。顧國乘之無著,乃列聖之未遑。惟我成宗康靖大王,道合先天,志存稽古,謂欲垂示於來世,曷若表章於當時,命儒臣以編修,禀淵衷之指授。縱橫數千里廣輪,不出戶而可見;上下幾百年事蹟,如指掌之甚明。然年歲之屢遷,或信疑之相雜,在廢朝甞經更定,於盛典未能發揮。
恭惟主上殿下,乃聖乃神,丕承丕顯。重華恊帝,治己定而功巳成;申命自天,地改關而民改聚。遹追成廟之遺意,擬撰昭代之全書。不鄙臣等之空踈,俾任先正之餘業。兢惶罔措,黽勉何堪。求諸野求諸朝,博採前世之逸漏;驗乎今驗乎昔,大備當日之會通。更數載而訖功,罄一得之愚慮。因舊條餘五十卷,錄新增摠若干言。循先聖之規模,敢一辭其或賛;奉成筭以毖,庶大綱焉不遺。幸編簡之克完,謹粧績而輙進。倘遇燕閒之暇,俯賜乙覽之勤。土地受於先王,思祖宗開創之不易。法度傳於後世,戒子孫持守而周愆。臣荇等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謹奉進隨箋以聞。
嘉靖九年八月日 大匡輔國崇祿大夫 議政府右議政兼領經筵事監、春秋舘事、弘文舘大提學、藝文舘大提學知、春秋舘事臣李荇等 謹上箋
奉敎修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官員職名
[编辑]大匡輔國崇祿大夫 議政府右議政兼領經筵事、監春秋舘事、弘文舘大提學、藝文舘大提學、知成均舘事 臣 李荇
正憲大夫 行同知中樞府事 兼知春秋舘事、同知經筵事、世子左賓客 臣 尹殷輔
資憲大夫 戶曹判書兼世子左副賓客 臣 申公濟
資憲大夫 刑吏判書兼同知經筵春秋舘事、藝文舘提學、世子右副賓客 臣 洪彦弼
資憲大夫 知中樞府事 兼五衛都摠府副摠管 臣 李思鈞
嘉善大夫 吏曹參判 臣 黃孝獻
折衝將軍 行龍驤衛大護軍 臣 李希輔
折衝將軍 行義興衛護軍 臣 鄭士龍
通訓大夫 弘文舘直提學 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春秋舘編修官、承文院參校 臣 沈思順
通訓大夫 弘文舘直提學 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春秋舘編修官、藝文舘應敎 臣 沈彦光
通訓大夫 承文院判校兼春秋舘編修官、漢學敎授 臣 尹漑
奉正大夫 守弘文館典翰 知製敎兼經筵侍講官、春秋舘編修官 臣 元繼蔡
奉正大夫 守掌樂院正 臣 魚永濬
通德郞 守成均舘司藝兼承文院校勘 臣 蔡世英
禦侮將軍 行虎賁衛副護軍 臣 尹溪
朝奉大夫 行吏曹正郞 臣 李億孫
奉直郞 守議政府檢詳 臣 洪叙疇
奉直郞 守吏曹正郞兼承文院校理 臣 黃恬
承議郞 守司憲府持平 臣 李任
承訓郞 守承文院校理 臣 朴光佑
八道總圖
[编辑]京畿道
[编辑]左道
[编辑]- 巻一 京都上
- 巻二 京都下
- 巻三 漢城府
- 巻四 開城府上
- 巻五 開城府下
- 巻六 京畿 廣州鎭
- 巻七 驪州
- 巻八 利川 楊根 砥平 陰竹 陽智 果川〈已上屬廣州鎭〉
- 巻九 新增水原鎭 富平 南陽 仁川鎭 安山
- 巻十 安城 振威 陽川 龍仁 金浦 矜川 陽城 通津〈已上屬水原、廣州鎭〉新增〈水原以下三官改屬仁川鎭〉
右道
[编辑]忠淸道
[编辑]左道
[编辑]右道
[编辑]- 巻十七 公州鎭 林川 韓山
- 巻十八 全義 定山 恩津 懐德 鎭岑 連山 尼山 扶餘 石城 燕岐〈已上屬公州鎭〉
- 巻十九 洪州鎭 舒川 瑞山 泰安 沔川 温陽 平澤 鴻山 德山 靑陽
- 巻二十 大興 庇仁 藍浦 結城 保寧 牙山 新昌 禮山 海美 唐津〈已上屬洪州鎭〉
慶尚道
[编辑]左道
[编辑]- 巻二十一 慶州鎭
- 巻二十二 蔚山 梁山 永川 興海
- 巻二十三 東萊 淸河 延日 長馨 機張 彦陽〈已上屬慶州鎭〉
- 巻二十四 安東鎭 寧海 靑松 醴泉
- 巻二十五 榮川 豐基 義城 盈德 奉化 眞寶 軍威 比安 禮安 龍宮〈已上屬安東鎭〉
- 巻二十六 大邱鎭 密陽 淸道
- 第二十七 慶山 河陽 仁同 玄風 義興 靈山 昌寧〈已上屬大邱鎭〉
右道
[编辑]- 巻二十八 尚州鎭 星州
- 巻二十九 善山 金山 開寧 知禮 高靈 間慶 咸昌〈已上屬尚州鎭〉
- 巻三十 晋州鎭 陕州 草溪
- 巻三十一 咸陽 昆陽 南海 居昌 泗川 三嘉 宜寧 河東 山陰 安陰 丹城〈已上屬晋州鎭〉
- 巻三十二 金海鎭 昌原 咸安 巨濟 固城 漆原 鎭海 熊川〈已上屬金海鎭〉
全羅道
[编辑]右道
[编辑]- 巻三十三 全州鎭 益山 金堤 古阜 錦山 珍山
- 巻三十四 礪山 萬頃 臨陂 金溝 井邑 興德 扶安 沃溝 龍安 咸悦 高山 泰仁〈已上屬全州鎭〉
- 巻三十五 羅州鎭 光山 靈巖
- 巻三十六 靈光 咸平 高敞 長城 珍原 茂長 南平 務安〈已上屬羅州鎭〉
- 巻三十七 長興鎭 珍島 康津 海南〈已上屬長興鎭〉
- 巻三十八 濟州鎭 大靜 旌義〈已上屬濟州鎭〉
左道
[编辑]黃海道
[编辑]左道
[编辑]右道
[编辑]- 巻四十三 海州鎭 延安 豐川 白川 瓮津 松禾 殷栗 江陰 康翊 長淵〈已上屬長興鎭〉
江原道
[编辑]嶺東
[编辑]嶺西
[编辑]咸鏡道
[编辑]南道
[编辑]北道
[编辑]- 巻五十 鏡城鎭 吉城 明川〈已上屬鏡城鎭〉 慶源鎭 會寧鎭 鍾城鎭 穏城鎭 慶興 阜寧鎭
平安道
[编辑]西道
[编辑]- 巻五十一 平壤鎭
- 巻五十二 中和 龍岡 三和 咸從 甑山 順安 江西〈已上屬平壤鎭〉 安州鎭 定州 肅川 嘉山 永柔〈已上屬安州鎭〉
- 巻五十三 義州鎭 鐵山 龍川〈已上屬義州鎭〉 昌城鎭 朔州鎭 龜城鎭 宣川 郭山〈已上屬龜城鎭〉
東道
[编辑]附录
[编辑]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後來方便今人閲讀,而加入標點符號的版權狀況可能是:
- 若由維基文庫用戶自己的方式加入標點符號,依據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及GNU自由文档许可证(GFDL)的条款释出。
- 1999年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关于古籍标点等著作权问题的答复《权司1999第45号》,认为仅加标点不足以有创作性,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取代其地位)的公平和等价有偿原则,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至少应当支付相应的对价。此处民法通则的公平和等价有偿原则与著作权是分别的话题。
- 中華民國94年(2005年)4月15日,中華民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智慧財產局解釋令函(存档)也認爲僅對古文加標點不足以取得新著作權。
另請參見:章忠信《著作權筆記·句讀的著作權保護》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 《東國輿地勝覽》「奉進隨箋」原作「奉箋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