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
外观
(重定向自晋書)
晉書 作者:房玄齡 唐 |
《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
四庫全書鏈接
[编辑]紀
[编辑]- 卷一 帝紀第一 高祖宣帝
- 卷二 帝紀第二 世宗景帝 太祖文帝
- 卷三 帝紀第三 世祖武帝
- 卷四 帝紀第四 孝惠帝
- 卷五 帝紀第五 孝懷帝 孝愍帝
- 卷六 帝紀第六 中宗元帝 肅祖明帝
- 卷七 帝紀第七 顯宗成帝 康帝
- 卷八 帝紀第八 孝宗穆帝 哀帝 廢帝海西公
- 卷九 帝紀第九 太宗簡文帝 孝武帝
- 卷十 帝紀第十 安帝 恭帝
志
[编辑]- 卷十一 志第一 天文上
- 卷十二 志第二 天文中
- 卷十三 志第三 天文下
-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
-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 卷十六 志第六 律曆上
- 卷十七 志第七 律曆中
- 卷十八 志第八 律曆下
- 卷十九 志第九 禮上
- 卷二十 志第十 禮中
- 卷二十一 志第十一 禮下
- 卷二十二 志第十二 樂上
- 卷二十三 志第十三 樂下
- 卷二十四 志第十四 職官
- 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 輿服
- 卷二十六 志第十六 食貨
- 卷二十七 志第十七 五行上
-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 五行中
-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五行下
- 卷三十 志第二十 刑法
列傳
[编辑]- 卷三十一 列傳第一 后妃上
-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 卷三十三 列傳第三 王祥 鄭沖 何曾 石苞
-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羊祜 杜預
-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五 陳騫 裴秀
- 卷三十六 列傳第六 衞瓘 張華
-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七 宗室
- 卷三十八 列傳第八 宣五王 文六王
- 卷三十九 列傳第九 王沈 荀顗 荀勖 馮紞
- 卷四十 列傳第十 賈充 楊駿
- 卷四十一 列傳第十一 魏舒 李憙 劉寔 高光
- 卷四十二 列傳第十二 王渾 王濬 唐彬
- 卷四十三 列傳第十三 山濤 王戎 郭舒 樂廣
- 卷四十四 列傳第十四 鄭袤 李胤 盧欽 華表 石鑒 溫羨
- 卷四十五 列傳第十五 劉毅 和嶠 武陔 任愷 崔洪 郭奕 侯史光 何攀
- 卷四十六 列傳第十六 劉頌 李重
- 卷四十七 列傳第十七 傅玄
- 卷四十八 列傳第十八 向雄 段灼 閻纘
- 卷四十九 列傳第十九 阮籍 嵇康 向秀 劉伶 謝鯤 胡毋輔之 畢卓 王尼 羊曼 光逸
- 卷五十 列傳第二十 曹志 庾峻 郭象 庾純 秦秀
- 卷五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皇甫謐 摯虞 束皙 王接
- 卷五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郤詵 阮种 華譚
- 卷五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愍懷太子
- 卷五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陸機 陸雲
- 卷五十五 列傳第二十五 夏侯湛 潘岳 張載
-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江統 孫楚
- 卷五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羅憲 滕脩 馬隆 胡奮 陶璜 吾彥 張光 趙誘
-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周處 周訪
- 卷五十九 列傳第二十九 汝南王亮 楚王瑋 趙王倫 齊王冏 長沙王乂 成都王潁 河間王顒 東海王越
-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解系 孫旂 孟觀 牽秀 繆播 皇甫重 張輔 李含 張方 閻鼎 索靖 賈疋
-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周浚 成公簡 苟晞 華軼 劉喬
- 卷六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劉琨 祖逖
- 卷六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邵續 李矩 段匹磾 魏浚 郭默
-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武十三王 元四王 簡文三子
-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王導
-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劉弘 陶侃
- 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溫嶠 郗鑒
- 卷六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顧榮 紀瞻 賀循 薛兼
-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劉隗 刁協 戴若思 周顗
- 卷七十 列傳第四十 應詹 甘卓 卞壼 劉超 鍾雅
- 卷七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孫惠 熊遠 王鑒 陳頵 高崧
- 卷七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郭璞 葛洪
- 卷七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庾亮
-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桓彝
- 卷七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王湛 荀崧 范汪 劉惔 張憑 韓伯
- 卷七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 王舒 王廙 虞潭 顧眾 張闓
- 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陸曄 何充 褚翜 蔡謨 諸葛恢 殷浩
- 卷七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孔愉 丁潭 陶回
-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謝尚 謝安
- 卷八十 列傳第五十 王羲之
- 卷八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 王遜 蔡豹 羊鑒 劉胤 桓宣 朱伺 毛寶 劉遐 鄧嶽 朱序
- 卷八十二 列傳第五十二 陳壽 王長文 虞溥 司馬彪 王隱 虞預 孫盛 干寶 鄧粲 謝沈 習鑿齒 徐廣
- 卷八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顧和 袁瑰 江逌 車胤 殷顗 王雅
- 卷八十四 列傳第五十四 王恭 庾楷 劉牢之 殷仲堪 楊佺期
- 卷八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劉毅 諸葛長民 何無忌 檀憑之 魏詠之
- 卷八十六 列傳第五十六 張軌
- 卷八十七 列傳第五十七 涼武昭王李暠子:涼後主歆
- 卷八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 孝友 李密 盛彥 夏方 王裒 許孜 庾袞 孫晷 顏含 劉殷 王延 王談 桑虞 何琦 吳逵
- 卷八十九 列傳第五十九 忠義 嵇紹從子:含 王豹 劉沈 麴允附:焦嵩 賈渾 王育 韋忠 辛勉族弟:賓 劉敏元 周該 桓雄 韓階 周崎 易雄 樂道融 虞悝 沈勁 吉挹 王諒 宋矩 車濟 丁穆 辛恭靖 羅企生 張禕
-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 良吏 魯芝 胡威子:奕 杜軫子:毗 秀 弟:烈 良 竇允 王宏 曹攄 潘京 范晷子:廣 稚 丁紹 喬智明 鄧攸 吳隱之
- 卷九十一 列傳第六十一 儒林 范平 文立 陳邵 虞喜 劉兆 氾毓 徐苗 崔遊 范隆 杜夷 董景道 續咸 徐邈 孔衍 范宣 韋謏 范弘之 王歡
- 卷九十二 列傳第六十二 文苑 應貞 成公綏 左思 趙至 鄒湛 棗據 褚陶 王沉 張翰 庾闡 曹毗 李充 袁宏 伏滔 羅含 顧愷之 郭澄之
-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 外戚 羊琇 王恂 楊文宗 羊玄之 虞豫 庾琛 杜乂 褚裒 何准 王濛 王遐 王蘊 褚爽
- 卷九十四 列傳第六十四 隱逸 孫登 董京 夏統 朱沖 范粲 魯勝 董養 霍原 郭琦 伍朝 魯褒 氾騰 任旭 郭文 龔壯 孟陋 韓績 譙秀 翟湯 郭翻 辛謐 劉驎之 索襲 楊軻 公孫鳳 公孫永 張忠 石垣 宋纖 郭荷 郭瑀 祈嘉 瞿硎先生 謝敷 戴逵 龔玄之 陶淡 陶潛
- 卷九十五 列傳第六十五 藝術 陳訓 戴洋 韓友 淳于智 步熊 杜不愆 嚴卿 隗炤 卜珝 鮑靚 吳猛 幸靈 佛圖澄 麻襦 單道開 黃泓 索紞 孟欽 王嘉 僧涉 郭黁 鳩摩羅什 僧曇霍 台產
-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六十六 列女 羊耽妻辛憲英 杜有道妻嚴憲 王渾妻鍾琰 鄭袤妻曹氏 湣懷太子妃王惠風 鄭休妻石氏 陶侃母湛氏 賈渾妻宗氏 梁緯妻辛氏 許延妻杜氏 虞潭母孫氏 李絡秀 張茂妻陸氏 尹虞二女 荀崧小女灌 王凝之妻謝道韞 劉臻妻陳氏者 皮京妻龍憐 孟昶妻周氏 何無忌母劉氏 劉聰妻劉娥 王廣女 陝婦人 靳康女 韋逞母宋氏 張天錫妾閻氏、薛氏 苻堅妾張氏 竇滔妻蘇氏 苻登妻毛氏 慕容垂妻段元妃 段豐妻慕容氏 呂纂妻楊氏 涼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
- 卷九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 四夷 東夷夫餘國 三韓 肅慎氏 倭人 裨離西戎吐谷渾 焉耆國 龜茲國 大宛國 康居國 大秦國 南蠻林邑 扶南 北狄匈奴
-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六十八 王敦附:沈充 桓溫附:孟嘉
-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 桓玄 卞范之 殷仲文
-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王彌 張昌 陳敏 王如 杜曾 杜弢 王機 祖約 蘇峻 孫恩 盧循 譙縱
載記
[编辑]- 卷一百〇一 載記第一 劉元海(劉渊)
- 卷一百〇二 載記第二 劉聰
- 卷一百〇三 載記第三 劉曜
- 卷一百〇四 載記第四 石勒上
- 卷一百〇五 載記第五 石勒下
- 卷一百〇六 載記第六 石季龍(石虎)上
- 卷一百〇七 載記第七 石季龍(石虎)下
- 卷一百〇八 載記第八 慕容廆
- 卷一百〇九 載記第九 慕容皝
- 卷一百一十 載記第十 慕容俊
- 卷一百十一 載記第十一 慕容暐
- 卷一百十二 載記第十二 苻洪 苻健 苻生
- 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 苻堅上
- 卷一百十四 載記第十四 苻堅下
- 卷一百十五 載記第十五 苻丕 苻登
- 卷一百十六 載記第十六 姚弋仲 姚襄 姚萇
- 卷一百十七 載記第十七 姚興上
- 卷一百十八 載記第十八 姚興下
- 卷一百十九 載記第十九 姚泓
- 卷一百二十 載記第二十 李特 李流
- 卷一百二十一 載記第二十一 李雄 李班 李期 李壽 李勢
- 卷一百二十二 載記第二十二 呂光 呂纂 呂隆
- 卷一百二十三 載記第二十三 慕容垂
- 卷一百二十四 載記第二十四 慕容寶 慕容盛 慕容熙 慕容雲
- 卷一百二十五 載記第二十五 乞伏國仁 乞伏乾歸 乞伏熾磐 馮跋
- 卷一百二十六 載記第二十六 禿髮烏孤 禿髮利鹿孤 禿髮傉檀
- 卷一百二十七 載記第二十七 慕容德
- 卷一百二十八 載記第二十八 慕容超
- 卷一百二十九 載記第二十九 沮渠蒙遜
- 卷一百三十 載記第三十 赫連勃勃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後來方便今人閲讀,而加入標點符號的版權狀況可能是:
- 若由維基文庫用戶自己的方式加入標點符號,依據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及GNU自由文档许可证(GFDL)的条款释出。
- 1999年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关于古籍标点等著作权问题的答复《权司1999第45号》,认为仅加标点不足以有创作性,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取代其地位)的公平和等价有偿原则,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至少应当支付相应的对价。此处民法通则的公平和等价有偿原则与著作权是分别的话题。
- 中華民國94年(2005年)4月15日,中華民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智慧財產局解釋令函(存档)也認爲僅對古文加標點不足以取得新著作權。
另請參見:章忠信《著作權筆記·句讀的著作權保護》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