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文库:写字间/存档/20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写字间/存档/2006年 (2) 写字间存档 2007年 写字间/存档/2008年
这是Wikisource:写字间2007年的存档

重大發現:1992年6月9日或更早的中華民國著作權限終身加30年

[编辑]

中華民國著作權法/民國79年或更早的版本,著作權限終身加30年,而且沒有該期間屆滿當年之末日為期間之終止規定。直到美國嫌中華民國保護著作權太差勁,施壓形成著作權法/民國81年5月修正時,才改為著作權限終身加50年,而且該期間屆滿當年之末日為期間之終止規定。因為新法不溯及旣往,所以中華民國作者在1962年6月9日或更早逝世者,包括胡適(1962年2月24日卒),其作品在臺灣已經屬於公有領域。因為1992年在母國已經屬於公有領域的作品,在美國也屬於公有領域,所以我們應考慮製作新版權標記,為被刪除的胡適作品“平反”。(在中国大陆可能仍有版权。)--Jusjih 17:34 2006年10月24日 (UTC)

經過清查,我的母親容忍与自由是曾經被刪除的胡適文章。--Jusjih 18:02 2006年10月24日 (UTC)
現在製作{{PD-TW-old-30}},準備恢復胡適文章,但請中國大陸用戶目前勿刊登。--Jusjih 17:09 2006年11月1日 (UTC)
更新發現,著作權筆記網站表示中華民國著作權法/民國95年有回溯條款,所以要在刪除PD-TW-old-30。--Jusjih 16:36 2007年1月16日 (UTC)

关于竖行文字的问题

[编辑]

使用{{Vtext}}等template时存在一些问题,见萬壽寺記

  1. 文中存在的空字的地方,变成竖行以后会被忽略掉
  2. 怎么才能让整篇竖行文字在页面上左右居中?

--Shizhao 18:10 2006年12月23日 (UTC)

  • 第一個問題,空格要用「全形」的「 」,不可用「半形」的「 」。第二個問題,我也不知道。--Ruan 01:39 2006年12月24日 (UTC)
  • 同意Ruan的說法。能設計直寫模版無不可,但若能設計Shizhao主張的整篇竖行文字在页面上左右居中,會更好,但我不會。--Jusjih 17:38 2006年12月24日 (UTC)
  • 左右居中應可用三個表格來處理,將本文嵌於中間的表格即可。--百楽兎 11:44 2006年12月26日 (UTC)
  • 如何用三個表格?請嘗試示範。--Jusjih 14:46 2006年12月26日 (UTC)
{|width=100%
|width=28%|
|width=44%|本文
|width=28%|
|}

三塊表格的比例要視本文長度調整--百楽兎 06:36 2007年2月5日 (UTC)

文言文維基大典有時將豎寫條目與橫寫條目製作成分別條目,例如w:zh-classical:漢高帝/直書。我們應考慮要不要也如此作,就是豎寫條目可以補充但非取代橫寫條目。--Jusjih 16:50 2007年2月5日 (UTC)
我看不出豎寫有何意义?除非碑拓一类--Shizhao 02:16 2007年2月6日 (UTC)

詩集一类作品的录入与排版

[编辑]

詩集一类的著作都是对许多诗歌等作品的汇编。由于每首诗歌可以单独成为一个作品,因此一首诗就是一个页面。但是对于诗集来说,以前的做法是所有卷列一个目录,例如唐詩三百首这样。但是这种做法的缺点是损害了这部著作对诗歌排列的原始面貌。因为原始的唐詩三百首是一卷有很多首诗,而现在每卷则只有一个诗歌的目录。

我在樂府詩集/001卷做了一些尝试。仍然是每首诗一个页面(一首诗既是一个作品,而且一首诗常常会被多部诗集收录)。但是我通过在每首诗的页面里<onlyinclude>标签,并且在樂府詩集/001卷使用{{:页面名称}}的语法,使得樂府詩集/001卷更加接近于原貌的排版形式。大家看这样做是否更好一些?

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参看玉台新咏: <ref>标签通过{{:页面名称}}的页面调用出现了问题,<references/>无法显示注释文字,谁有办法解决吗?--Shizhao 14:55 2006年12月26日 (UTC)

才發現這條消息。搞半天想法完全一樣。Wikisource除非版本相當不同,否則還是這樣用嵌入調用統一版本比較好,唯一的問題是<ref>嵌入時不工作,但一般而言,用{{}}就可以了,不需要<ref>。--霍枯燥 2007年5月26日 (六) 08:15 (UTC)[回复]

佚名文本

[编辑]

我們應該參照en:Wikisource:Anonymous texts製作佚名文本列表,但在Template:header要如何表示作者佚名?--Jusjih 07:01 2006年12月28日 (UTC)

用override_author或者noauthor?--Shizhao 07:37 2006年12月28日 (UTC)
此事風格在中英文維基文庫都不統一。我們有時用“author=佚名”,連到“作者:佚名”。用“override_author=佚名”會顯示“作者:佚名”但無鏈接。用“noauthor=佚名”會顯示“佚名”,無鏈接。英文維基文庫有時用“override_author=unknown”會顯示“by unknown”但無鏈接。用“noauthor=”不會顯示任何作者。--Jusjih 10:27 2006年12月28日 (UTC)
我的看法,應該用 "override_author = 佚名"。再加上 [[Category:佚名文本]] --Ruan 10:53 2007年1月7日 (UTC)

wikisource的繁简转换

[编辑]

目前塞尔维亚语的wikimedia项目全部采用了如下形式的url:

中文wikisource可否也采用这种技术?这样繁简转换就可以不用设置用户参数了,对匿名用户也有效。可以随时保持在某种字体下浏览,也可以随时切换,而不必现在这样每个页面都要切换。而且wikisource不需要进行繁简用词的转换,只需要进行字的转换。这一点上要比wikipedia容易处理得多。参看http://bugzilla.wikimedia.org/show_bug.cgi?id=7860 。

我建议用如下的url:

各位意下如何?--Shizhao 16:05 2007年1月6日 (UTC)

  1. 應該是不錯的,而且對用戶的使用而言,不會感覺有什麼重大的變化。
  2. Wikisource 的繁簡轉換還有很多的問題必須改進。只是用戶們一直找不到是誰在做可以做這件事。例如,「卷」不應該轉換。
  3. "wikisource不需要进行繁简用词的转换",這句話正確,但又有點不精確。因為,為了使繁簡轉換更正確,一定要利用「詞」或「上下文」來幫忙。--Ruan 10:48 2007年1月7日 (UTC)
同意,但中文維基百科及詞典也應考慮如此處理。順便要問的是,維基百科臺灣正體電腦字體(font)已經改過,所以“社”顯示成更傳統的“”但如何改?(找不到相應的界面。)--Jusjih 13:37 2007年1月7日 (UTC)
如果没有意见,我会提出请求。至于其他的细节问题,不影响这个变化,可以再讨论。(另外,没有明白Jusjih的问题)--Shizhao 02:33 2007年1月8日 (UTC)
请求已经提交:http://bugzilla.wikimedia.org/show_bug.cgi?id=8532

--Shizhao 11:48 2007年1月8日 (UTC)

我的問題是中文電腦字體顯示不同地區用字時,自行個能稍有不同。維基百科臺灣正體電腦字體(font)已經改過,所以“社”(左邊四劃)顯示成更傳統的“”(左邊五劃),差別在於部首字形。同理,天干的“丑”,大陸字中間一橫不向右出頭,就是“”,但臺灣字中間一橫不向右出頭,就是“”。請Shizhao仔細比較,就能知道此問題,涉及<font lang=zh-cn>以及<font lang=zh-tw>。--Jusjih 15:25 2007年1月8日 (UTC)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修改mediawiki:common.js或者mediawiki:common.css --Shizhao 03:07 2007年1月9日 (UTC)
WP是利用common.js在user端指定頁面語言,原本是希望能在server端改變,但開發員不核可。--百楽兎 06:39 2007年2月5日 (UTC)

「馬克斯主義」專題?

[编辑]
移動到Wikisource talk:馬克思主義

如何使新增条目能被搜索到?

[编辑]

比如在苏轼作品下增加了《浣溪沙》,可是再搜索浣溪沙却找不到。请问应当如何解决?

另一问题。举例:“辛弃疾”这个条目是繁体,用简体搜索无结果,于是我照着“苏轼”的解决方法,做了个重定向的简体辛弃疾条目,将用户重定向至繁体辛弃疾。必须要这样来解决吗?是否有比较节省资源和方便的做法?

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維基文庫的「搜尋」功能太弱了。
第一个解决方法增加大量工作量,而且比如我建一个浣溪沙的条目,要如何把所有浣溪沙找出来做上连接呢?
第二个解决方法的问题是,作为用户,直接搜“辛弃疾”还是不能直接找到啊。做一个辛弃疾的条目,然后重定向至作者:辛棄疾,这样可好?如果文库的搜索功能一直如此,不止其他作者名,恐怕连其他条目名也都要参考这样的方法才能让简繁用户都搜得到吧。
  • 第二個問題不是"繁簡問題"。因為作者:辛棄疾作者:辛弃疾,都被資料庫繁簡處理過,已經都指向同一筆資料。你的重點應該是要大家討論一下,要不要將所有的作者名都做兩個格式:作者:某某名某某名
  • 第一個問題。我也是覺得困擾,應該要早點解決。可是我也不是系統人員,只能跟你一樣期盼早點改善。--Ruan 02:52 2007年1月20日 (UTC)
第一个问题只能通过手工来建立索引了(bot或许也可以)--Shizhao 03:10 2007年1月22日 (UTC)
本人提議將詞牌名,也設入 Category。例如:浣溪沙浣溪沙 (蘇軾)浣溪沙 (晏殊),都加入 [[Category:浣溪沙]]。這樣可以方便找到同詞牌的作品。 --Ruan 02:02 2007年1月25日 (UTC)
应该用category:词牌比较恰当--Shizhao 02:45 2007年1月25日 (UTC)
詞牌用消歧義來連接各作家的作品,要盡量在“搜索”打出作者或作品名時,能直接找到。--許胖 09:00 2007年2月25日 (UTC)

Hello. Please check (and if need be add or correct) the translation of "Wikisource — The Free Library" in your language, in the table at this page. Note: The table is linked to from the circular logo at Wikisource's Multilingual Portal.

Thank you! User:Dovi 17:47, 21 January 2007 (UTC)

似乎“维基文库,自由的源文档库”不大贴切,应该叫做“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Shizhao 03:07 2007年1月22日 (UTC)
對。2006年4月12日,oldwikisource:User:Vipuser在多語言維基文庫要求oldwikisource:User:ThomasV,才改成“自由的源文档库”。本來我在那裡用“自由的图书馆 / 自由的圖書館”。那裡不能繁簡轉換,所以我曾經用繁簡並存,本來僅有“自由的圖書館”。有鑒於這裡有許多古文要用傳統漢字,我準備那裡改回“自由的圖書館”,如何?順便要問,我們的冰山標章爲何回復成"WIKISOURCE",不用中文冰山標章?--Jusjih 14:00 2007年1月22日 (UTC)
我同意使用“自由的圖書館”。关于logo问题,不知道是否是系统bug,image:wiki.png一直是中文的。正常情况下,logo应该用这张图片来显示,但是目前似乎出问题了--Shizhao 02:47 2007年1月25日 (UTC)
多語言維基文庫首頁已經改回“自由的圖書館”。--Jusjih 14:14 2007年1月26日 (UTC)
  • 現在的Logo指向的是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sources/b/bc/Wiki.png,正常應指向upload.wikimedia.org/wikisource/zh/b/bc/Wiki.png,如果權限夠的話改一下路徑就能修好了。另外不知何時開始,維基文庫一直有javascript的錯誤訊息,請管理員檢查相關JS文檔的語法。--百楽兎 06:50 2007年2月5日 (UTC)

致美國國會議員著作權修法連署書

[编辑]

m:American non-acceptance of the rule of the shorter term,有一篇討論爲何美國著作權法足以使非美國著作在起源國已經公有領域時,在美國仍可能有著作權。--Jusjih 14:14 2007年1月26日 (UTC)

條目名稱的命名方式要不要統一

[编辑]

怎樣的情況使用括號?怎樣的情況使用子分頁

  1. 主標題 (作者名)
  2. 主標題 (第一句)
  3. 主標題 (副標題)
  4. 主標題/作者名
  5. 主標題/第一句
  6. 主標題/副標題
  7. 主標題 (作者名)/第一句
  8. 主標題 (作者名)/副標題

或是,不用統一? --Ruan 10:02 2007年2月10日 (UTC)

我的傾向是,1, 7, 8. 三個格式。還有其他比較好的格式嗎? --Ruan 10:06 2007年2月10日 (UTC)
只有在消歧义的时候才使用括號。我倾向于1。子分頁则是对于从属于某个文献的文章使用,例如西游记的每一回。 --Shizhao 12:44 2007年2月10日 (UTC)
我的傾向是,1, 6, 7, 8。--Jusjih 18:14 2007年2月19日 (UTC)
我沒意見,可是最好能早點規定好一個方式,不然日後修起來是大工程。:)--Aminor1 15:33 2007年2月23日 (UTC)

建议增加一个注释模板

[编辑]

现有的注释模板是供古人写的注释用的,属于文章的一部分,建议再增加一个供维客用的模板,可以用来对文言文进行翻译和补充等,以便可以将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参见道德經,最好以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然后再增加一个脚本可以自由显示或隐藏,以免文章显得支离破碎。

可參看Category:頁面訊息模板。--霍枯燥 2007年5月27日 (日) 07:54 (UTC)[回复]

我给文言文加注释算不算侵犯版权呢?

[编辑]

我给文言文加注释,并且引用或参考了一些资料(这些资料已经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列出),这样会不会侵犯版权呢?因为那些资料我并没有获得授权,但是翻译的文本是我的原创。假如我想声明放弃翻译的版权,应该怎么做呢?参见:道德經。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还望各位指教。--谈天才 10:30 2007年2月24日 (UTC)

wikisource只收录原文,注释只用作不同版本文字差异的注释,内容理解上的注释不是wikisource的范围--Shizhao 03:40 2007年2月25日 (UTC)
原来是这样啊,那么可以在讨论区中写内容理解上的注释吗?毕竟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只列出原文可能难以理解,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另外,对字词的解释也算是内容理解上的注释吗?盼望回复,谢谢。--谈天才 04:15 2007年2月25日 (UTC)

刚刚大致浏览了一下英文版的 Wikisource,发现里面所有的古代文章都是现代英语的翻译版本,并没有用古英语写的文章!而为什么中文的古文就不让翻译呢?只要不是抄袭,是维基人的原作,应该都没有版权问题吧。(?) 现在能毫无障碍的看懂古文的人应该已经不多了,到了未来估计就只有考古专家才能看懂了,我不认为把文章往这上面一搬就万事大吉了,还要考虑到文化传承的问题。(至少暂时就让我在讨论区里加上注释,应该没问题吧。)--谈天才 09:56 2007年2月25日 (UTC)

维基文库收录的内容以已经发表公认的为主。原创性的撰写和翻译,这不是维基文库的主要任务。你加上的注释可以接受,但是需要在讨论页说明注释来源,最好以比较公认的版本为主,以免造成误导。--Vipuser 08:16 2007年3月4日 (UTC)

或者我应该这样问:加注释到什么样的程度是不可接受的呢?本来我是准备写全文白话文翻译的,后来被 Shizhao 给无情的删除了,欲哭无泪啊。那么给生僻字加注音和解释可不可以接受呢?我现在的注释只是列举了各个版本的差异,应该算是最基本的注释了……--谈天才 09:18 2007年3月4日 (UTC)
我认为基本注释就足够了--Shizhao 02:46 2007年3月5日 (UTC)
談天才或許可以到維基教科書寫一本道德經白話句解的書吧。 -- Shyangs 18:13 2007年3月6日 (UTC)
原来这就已经是底线了啊,我明白了。(至少不用担心会再次被删除了……(-_-;) )--谈天才 07:43 2007年3月8日 (UTC)

不知道有没有“右对齐”的模板?

[编辑]

有些文章的末尾是日期(如《阿Q正傳》),照理应该靠右对齐的,可是似乎没有“右对齐”的模板,只能用空格空出来,在我的显示器上就像是居中的了(我是宽屏显示器)。--谈天才 09:25 2007年3月4日 (UTC)

使用<div align="right">右对齐文字</div> --Shizhao 02:45 2007年3月5日 (UTC)

中文維基文庫達到10000條目

[编辑]

中文維基文庫的第10000條目大理院統字第1667號解釋,剛才加入。oldwikisource:Wikisource:2007#zh:曾經每百條宣佈一次,但以後預定每千條才宣佈一次。在此向各位用戶的貢獻謹致萬分的感謝,使中文維基文庫成長快速。--Jusjih 16:16 2007年3月14日 (UTC)

問個問題,你是如何知道中文維基文庫的第幾個條目是那篇文章的?似乎中文維基文庫內部沒有這個信息,是外部工具?--霍枯燥 2007年5月25日 (五) 04:49 (UTC)[回复]
中文維基文庫內部沒有這個信息。人工觀察,就是查看統計最新頁面、刪除記錄交叉比對。這需要時間。因為本站達到13000條木時我不再,所以不確定是何條目。--Jusjih 2007年6月11日 (一) 15:58 (UTC)[回复]
這個方法比較土。正好今天我在,本站的第14000條文章是"2007年6月21日 (四) 15:53 ‎讀遠書 ‎[326字节] ‎Aminor1 (新页面)".--霍枯燥 2007年6月23日 (六) 06:25 (UTC)[回复]

能否加对内文词条加上维基百科的interwiki链接?

[编辑]

比如文献内文出现“皇帝”,则加上“皇帝”,可以直接引导读者看到百科中的解释,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我好像看不到这种链接?是否不允许这样做?--鸟甲 23:18 2007年3月15日 (UTC)

没有不允许这样做,但大家通常不做。有时也能连维基词典条目。然而,原则建议常用语词不连,但不常用语词应该连。--Jusjih 06:31 2007年3月16日 (UTC)
谢谢Jusjih兄。--鸟甲 10:58 2007年3月16日 (UTC)
北京市公安局搜捕“高自联”在逃分子通缉令可以给你举例,但这篇文章却使Shizhao兄来本站更困难,真是遗憾中共封锁。若目标尚未建立,建议请勿太早加上维基百科的interwiki链接。这就是为何有些姓名有链接,其他没有。--Jusjih 17:25 2007年3月17日 (UTC)

“作者:”不是名字空间?

[编辑]

我发现似乎中文维基文库的“作者:”并非独立的名字空间,而是算作主条目的,而英文维基文库的“Author:”则是独立的名字空间。中文的这种做法是否会在统计上造成问题?英文文库的文献数是否也包括Author名字空间下的页面?我觉得不应该包括,因为严格来说“作者:”并不能算一个“文献”,所以把“作者:”或“auhtor:”作为独立的名字空间可以方便统计。不知大家意见如何?--鸟甲 10:58 2007年3月16日 (UTC)

没错,但如何修改本站,不知道,尚待高手处理。也许应该从维基百科求才。本站仅有四名管理员。--Jusjih 11:48 2007年3月16日 (UTC)
可以提交到bugzilla。另外,自从昨天Jusjih加上那篇通缉令后,wikisource就只能通过tor来访问了--Shizhao 11:54 2007年3月17日 (UTC)
谢谢Jusjih兄和Shizhao兄,我发现除了英语的维基文库之外,其他语言的文库都没有“作者”的名字空间,连前面的冒号也没有,而是直接作为主页面,例如德文的de:Max Weber。不知道究竟采用哪种方式好?作者是直接作为主页面,还是前面加上“作者:”标记,还是更进一步独立为“名字空间”?--鸟甲 13:57 2007年3月17日 (UTC)
“加上那篇通缉令后,wikisource就只能通过tor来访问了”。Shizhao兄,加上那篇通缉令,绝对没有恶意,但真的非常忧心你的安危。很遗憾中共如此反应(自动封锁?),但删除那篇通缉令,不应该仅因为中共不满,否则维基百科更多文章更要向中共投降而删除。目前,“作者:”是不是名字空间,各種語文版維基文庫不統一。英文維基文庫有作者空間,但仍冠以Author。法文維基文庫也有作者空間,但不冠以Auteur。--Jusjih 17:06 2007年3月17日 (UTC)
以前不用代理就能访问维基文库吗?可为什么连维基词典都不能直接访问呢?Shizhao兄说的不会是Jaylee被封一事吧,那和通缉令无关。--鸟甲 22:29 2007年3月17日 (UTC)
还好,只是关键词被触发。我是通过wikimedia的代理服务器来访问的,这样速度非常快。目前只有中文wikipedia和中文wikiquote必须使用tor来访问。另外, to Jusjih: 我没有说应该删除通缉令的意思,只是认为那些照片是否属于PD,有待商榷--Shizhao 13:34 2007年3月18日 (UTC)
当然知道你不是主张删除通缉令。那些照片是否属于PD,我们可能说作者不详,仍有版权。当作品主体是公有领域,但带有合理使用图像时,我们可否像那通缉令原文宣称合理使用,也有待商榷,所以我计划询问英文维基文库(在那里也是管理员)。--Jusjih 16:42 2007年3月19日 (UTC)

快捷菜单里缺少“重定向”键

[编辑]

我发现编辑菜单里缺少“重定向”键,希望补充,谢谢。--鸟甲 22:29 2007年3月17日 (UTC)

实在不知道要改何界面,否则早就加了。--Jusjih 15:31 2007年4月2日 (UTC)

诗经》中的诗歌是否应作为独立条目?

[编辑]

每首诗歌都是独立作品,不附属于某个诗集,因此应该是独立条目,英文的维基文库也是如此处理的(见en:Wikisource:Style guide#Page titles),现在维基文库中大多诗也都是独立的,例如静夜思,似乎只有《诗经》中的诗作为诗经的子页,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以前有过讨论吗?--鸟甲 19:59 2007年3月18日 (UTC)

同意--Shizhao 07:41 2007年3月19日 (UTC)
同意。诗经是诗歌总集,所以个别诗歌不应用子页。--Jusjih 16:44 2007年3月19日 (UTC)
同意。一首詩歌可以被重複錄入不同的詩集,所以應該作為獨立條目。--Charlotte1125 08:17 2007年4月5日 (UTC)
是否可以将此例推广到所有诗词条目中?比如《全唐诗》或《李清照词全集》其中的每首诗都建成独立条目。--Adatura

各年份工作报告应该用子页还是独立页面?

[编辑]

我准备把最高人民法院各年度工作报告上传上来,请问各年份应该采用子页面的形式,还是采用各自独立的形式?如何命名?现在英文版的总统国情咨文是按照各年度独立建条的方式处理的,参见en:Category: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es。谢谢。--鸟甲 04:07 2007年3月22日 (UTC)

我觉得独立比较恰当。毕竟历年工作报告之间是互相独立的--Shizhao 06:13 2007年3月22日 (UTC)
谢谢,请问应该如何在标题上加以区别?是加年份“XXXX年工作报告”,还是加括号用全称“工作报告(第X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X次会议)”,还是括号内用简称“工作报告(X届人大X次会议)”,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某年工作报告全文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鸟甲 09:52 2007年3月22日 (UTC)
子页不像理想名称。建议用“XXXX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XXXX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端看省略“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字是否造成歧义。--Jusjih 14:00 2007年3月22日 (UTC)

个别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应该用子页还是独立页面?

[编辑]

个别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应该用子页还是独立页面?中国人大网收录了数百篇主席令,字号在括弧内,用某届第xx号。用子页得好处是容易互连,但论性质,每篇主席令是独立文章,所以想要取得意见。--Jusjih 16:04 2007年3月22日 (UTC)

是否用子页的确是个很麻烦的问题,现在中國大理院解釋都没有用子页,但究竟应该如何办理,希望以后能在格式指南中有明确说明。又比如期刊、杂志、报纸是否用子页?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属于期刊吧)。--鸟甲 22:17 2007年3月22日 (UTC)

中国人大网收录的国家主席令命名像是: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63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62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61号)

“大理院統字第XXXX號解釋”若写成“大理院/統字第XXXX號解釋”,太突兀,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63号”不会突兀。--Jusjih 05:41 2007年3月23日 (UTC)

可是写成“大理院解释/統字第XXXX号”也不会太突兀,而且“突兀与否”是否能构成是否采用子页的标准?如何判断是否突兀?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都用加括号消歧义的方式也不会很突兀,现在中国人大网就是如此。我们的确应该好好讨论一下“子页”的采用标准。--鸟甲 05:58 2007年3月23日 (UTC)

移动页面时在编辑摘要中应有内部链接

[编辑]

移动页面时,编辑摘要中自动生成“XXX移动到XXX”,现在编辑摘要中“XXX”都没有内部链接,这和中文维基百科不同,而且现在英文的维基文库在移动编辑摘要中也是有内部链接的,不知道为什么只有中文维基文库没有这个功能,希望解决这个技术问题。谢谢。--鸟甲 03:19 2007年3月24日 (UTC)

不幸的是,不知道要修正哪個界面。--Jusjih 15:08 2007年3月27日 (UTC)
移動到Template talk:Textinfo

大陆与台湾著作权的问题

[编辑]

关于在1949年之前在大陆首次发表的作品,这里认为,根据属地原则,应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著作权法。那么例如蒋介石1949年之前发表的著作是否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Shizhao 13:26 2007年3月27日 (UTC)

蒋介石在中国大陆法律上应该被承认是中国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规定,他的作品当然受著作权法保护,即便他被算作外国人乃至无国籍人,根据该条规定,他发表在中国的作品也受到著作权法保护。--鸟甲 13:55 2007年3月27日 (UTC)

他的作品,合於{{PD-CN}}及{{PD-TW}}時,屬於公有領域,但私人作品,在海峽兩岸,都是終身加50年,就是1975年逝世加50年到2025年底爲止。 清查Category:Author-PD-old-50時,發現張蔭麟1942年卒,汪兆銘1944年卒,蔡元培1940年卒,賴和1943年卒,陳獨秀1942年卒,所以他們的個人作品在1996年,中港澳臺及美國都屬於公有領域,然而,張寒暉1946年卒,戴傳賢1949年卒,朱自清1948年卒,聞一多1946年卒,陶行知1946年卒,丁福保1952年卒,表示他們的個人作品雖然在中港澳臺都屬於公有領域,但因為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1923年起出版者,就依據美帝著作權期間,即使其著作權在其源流國已經更早失效:

  1. 1922年或更早出版者,在美國一般屬於公有領域。
  2. 1923年至1977年出版者,著作權自出版起95年有效。
  3. 1978年起出版者,著作權有效期是:
    個人作者終身加70年,或
    法人作品,出版起95年或創作起120年較短者為準。

美帝的作梗,部份要怪罪华特迪士尼公司遊説美帝通過1998年著作權期間延長法案加20年著作權保護,以延長米老鼠著作權,但不考慮孤立著作或較短期間規則,自私甚矣。因此,我們一定要說服美國國會議員接受著作權改革連署書,接受較短期間規則,並且規定長期美國國内著作權必須付費註冊,否則就應該持續抵制华特迪士尼公司這美帝走狗(包括度假別去迪士尼樂園),圖例延長自己享有的著作權,卻破壞公衆文化。

各位清查蔣中正著作時,請特別注意{{PD-CN}}及{{PD-TW}},兩者大多相容。PD-CN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以及PD-TW的憲法、法律、命令或公文(包括公務員於職務上草擬之文告、講稿、新聞稿及其他文書),以及中央或地方機關就前述著作作成之翻譯物,幾乎雙向相容。有侵權疑義時,請去Wikisource:侵犯版权報告,我們討論。--Jusjih 15:05 2007年3月27日 (UTC)

元维基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英文版连署书开始连署了。请去英文连属单签名,但要用英文。--Jusjih 2007年5月1日 (二) 23:30 (UTC)[回复]

要求建立“移动请求”页面

[编辑]

有些页面需要移动时,目标页面已经被编辑过了,所以无法移动,只有管理员才有这个权限,但现在维基文库似乎没有“移动请求”页面,因此请求建立。如果这个页面已经有了,那么请把该页面的链接加到移动失败时的提示页上。顺便说一下,请求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行十项制度切实防止产生新的超期羁押的通知移动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行十项制度切实防止产生新的超期羁押的通知,因为原始文件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而且也不需要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歧义。--鸟甲 17:11 2007年3月28日 (UTC)

Wikisource:移动请求现在开辟了。既然你一来这里特别积极,想请问你最后是否希望成为本站管理员?管理本站比管理维基百科单纯轻松太多了,那里复杂得很。--Jusjih 17:40 2007年3月29日 (UTC)
多谢了。不过管理员要求“参与维基文库中文版计划一个月以上”,我还不到半个月,还是等等再说吧,多谢你。--鸟甲 18:02 2007年3月29日 (UTC)

鏈接至維基百科

[编辑]

我有一篇文章想鏈到文言文維基百科[1],請問怎麽辦?--曹孟德 2007年4月26日 (四) 03:44 (UTC)[回复]

可以使用{{Zh-classical-Wikipedia|文章名}},或者用[[w:zh-classical:文章名]]。--鸟甲 2007年4月26日 (四) 08:07 (UTC)[回复]

多謝。--曹孟德 2007年4月30日 (一) 23:24 (UTC)[回复]

作品的批注如何处理

[编辑]

目前我手边有一部包含比较完整的包含脂批和其他批注的《红楼梦》版本,想要发布出来,因为我觉得这非常有助于读者的理解。但不太清楚维基文库对于此类“批注”的处理办法。是直接附在原书处,还是新开条目??-Challhsu 2007年5月2日 (三) 15:26 (UTC)[回复]

需先注意該批注的版權問題,今人寫的批注可能就不能收入文庫。批注的處理方法可見Category:頁面訊息模板,裡面有許多有用的模板。--百楽兎 2007年5月9日 (三) 15:07 (UTC)[回复]

建議在首頁眾作品類型後加上'更多...'

[编辑]

一直也覺得不清楚維基文庫其實有什麼, 尤其是在初來時見到作品類型只有現在首頁那幾種的時候. 故建議在首頁眾作品類型後, 如'作者', '主題'一樣, 加上'更多...', 連到Category:作品类型, 感覺似乎會清楚一點.

(見到有三俠五義, 但記得自己在首頁的小說中未見過, 發現原來其在Category:古代小说中, 故有此想法.) --Wilson shao 2007年5月12日 (六) 19:14 (UTC)[回复]

已经在首页加入,谢谢。--鸟甲 2007年5月13日 (日) 18:06 (UTC)[回复]
還有另一個建議.. 首頁的作品類型的Wikisource:典籍, Wikisource:史書等似乎都需要手動update, 但似乎很少人有到那裏加自己的新輸入的意識, 那一般使用者就會(我一開始也)覺得維基文庫只有當中的東西了. 請問有沒有方法在那些Wikisource:當中自動include某categories的內容(或直接將它們連結至某Category:而不再連到Wikisource:)? --Wilson shao 2007年5月12日 (六) 19:31 (UTC)[回复]
好像无法自动include,是否可以直接连接到类别,我觉得各有利弊,可以再讨论。--鸟甲 2007年5月13日 (日) 18:06 (UTC)[回复]

阅微草堂笔记的分类?

[编辑]
移動至Talk:閱微草堂筆記

翻譯?

[编辑]

看見《反杜林論》裡用了模板{{translation}},想起一個問題,翻譯重復的機會很大,如果翻譯的版本和以前出版過的翻譯版本近似,如何判斷盜版?--霍枯燥 2007年5月23日 (三) 06:39 (UTC)[回复]

一個更基本的問題:{{Translator?}}模板存在的默認含義,似乎就是說一般wikisource用戶是不能自行充當譯者的,否則這個模板就沒必要存在了,我一直這么理解,現在請所有管理員確認一下。--霍枯燥 2007年5月27日 (日) 07:47 (UTC)[回复]

自己找了一下相關討論。有一個Shizhao關于“注釋”的回答:『wikisource只收录原文,注释只用作不同版本文字差异的注释,内容理解上的注释不是wikisource的范围--Shizhao 03:40 2007年2月25日 (UTC)』。如果翻譯也看作一種“注釋”的話(至少是一種“解釋”),則不行。--霍枯燥 2007年5月27日 (日) 07:53 (UTC)[回复]

各位用简体字的同僚

[编辑]

古籍的输入是如何解决的?直接用繁体输入法?还是用转换工具?有没有方便的办法交流一下?--Rspd 2007年5月31日 (四) 16:28 (UTC)[回复]

你可以在自己的用戶頁面里搞一個子頁面當作沙盒,也可以用系統的公用沙盒。輸入簡體後利用系統的繁簡轉換產生所需要的內容。但是異體字是要注意的,系統的繁簡轉換沒那么聰明,只會把漢字X轉成漢字Y,更聰明的還不能做。--霍枯燥 2007年5月31日 (四) 20:19 (UTC)[回复]
是啊,所以我想只能等到手上有繁体印刷版的时候才能做录入,即使如此,如果有转换错误的时候,要找到正字还会是件麻烦的事情。--Rspd 2007年6月1日 (五) 15:09 (UTC)[回复]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有繁简转换功能。--jerry 2007年6月5日 (二) 22:43 (UTC)[回复]
上網找古文時,因為大陸繁體網頁常有錯誤,建議去香港或臺灣網站,雖然不能保證無誤。--Jusjih 2007年6月7日 (四) 08:42 (UTC)[回复]
有些繁體內容,如hoolulu的繁體《二十四史》,是從guoxue.com等大陸專業國學網站的簡體版轉過來的,只能一個個地查繁簡轉換時出的錯了。--霍枯燥 2007年6月10日 (日) 21:44 (UTC)[回复]
推薦一個網站,台灣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請參考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Aminor1 2007年6月17日 (日) 13:00 (UTC)[回复]

元維基用户m:user:eloquence發起維基媒體標記意見調查 Hillgentleman| 2007年6月1日 (五) 06:58 (UTC)[回复]

在維基百科的最近更改頁頂見過了,不過還是不知是什麼的一回事。--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2007年6月17日 (日) 13:18 (UTC)[回复]

版本问题

[编辑]

现在我感觉鸿鹄歌文档对于版本问题的处理不太合适,应该怎么办?--jerry 2007年6月5日 (二) 22:44 (UTC)[回复]

现在这样如何:鸿鹄歌--Shizhao 2007年6月6日 (三) 02:16 (UTC)[回复]
可參考一下Category:頁面訊息模板的“參”、“另”、“校”等模板的用法。--霍枯燥 2007年6月10日 (日) 22:03 (UTC)[回复]
这几个模板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在打印时,无法打印出模板中的注释文字--Shizhao 2007年6月12日 (二) 01:45 (UTC)[回复]
如果輸入者的原意就是只打印主要變種,而不打印其他次要變種,則這就不是問題。要打印模板中的注释文字的,可以用{{}}或者其同義{{*}}。--霍枯燥 2007年6月25日 (一) 21:41 (UTC)[回复]

歡迎機器人

[编辑]

我設立了一個歡迎機器人帳號:User:Welcomebot,源代碼在這里。請求社群授予bot權限。

此外,這個bot可以設定一些其他功能:

  • 歡迎所有新用戶或者只歡迎編輯過一定次數的新用戶(例如編輯過至少1次的新用戶)
  • 可以選擇是否設立歡迎日志,以監察新用戶的修改情況,可以參見Commons:Welcome log,不知道這個功能本社群是否需要?(目前每天新的參與者不多,比較容易檢查)(未測試運行
  • 可以設定過濾關鍵詞表(以及查封不合適的用戶名),向社群及時報告不合適的用戶名(未測試運行

這幾個功能是否需要,請大家討論--Shizhao 2007年6月24日 (日) 16:24 (UTC)[回复]

我个人倾向于手工欢迎新人,而不是使用机器人,虽然手工欢迎费时,但更有人性化,一般我是看到我监视的页面有新人编辑,才给该新人欢迎。这会让新人有真实的被关注的感觉,机器人太机械了,没有社区感。我希望不设立这个机器人。--鸟甲 2007年6月25日 (一) 04:02 (UTC)[回复]
同意鳥甲兄所言,第一,此機器人派上用場的時間實在太少,第二,人家新手看見我們派個機器人去歡迎他們,有何感想?我反對使用此機器人。--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2007年6月25日 (一) 08:33 (UTC)[回复]
对不起,忘了这个bot其实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随机签名。例如设立一个欢迎委员会,只要是在这个欢迎委员会的人,bot都可以随机签他们的名字--Shizhao 2007年6月25日 (一) 16:52 (UTC)[回复]
这种随机签名给人一种虚假感,我还不知道维基百科是否采用了这种机器人,我希望也没有采用。--鸟甲 2007年6月26日 (二) 06:48 (UTC)[回复]
中立 機器人枯燥無味,正合某意。但我也認為并非所有用戶都和我一樣,很難判斷這個bot的效果。--霍枯燥 2007年6月25日 (一) 22:32 (UTC)[回复]

目前采用这个机器人的项目:

还有英语wikipedia可能也采用了--Shizhao 2007年6月26日 (二) 08:11 (UTC)[回复]

我很为采用了这种机器人的社区感到遗憾。--鸟甲 2007年6月26日 (二) 08:19 (UTC)[回复]
我不知該如何說才好,不過個人認為用機器人歡迎不太好,即使要用,也不需用在這裡,因為這裡的新人少,歡迎人手足夠嘛,若一定要用的話,中文維基百科也比中文維基文庫適合。--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2007年6月27日 (三) 00:49 (UTC)[回复]
我得说一下,我觉得不必看到有新人注册就对他欢迎,我的做法是,当在监视页面中发现新人有头几次编辑,而且是善意编辑的时候,我才会给他欢迎。如果他的编辑虽然善意还不太成熟,我可能会在欢迎页面下作出一些规则提示。这种欢迎给人的是真实的被关注感。以前我在英文维基对某位新人欢迎后,收到以下回复:
I just got a message from which is much appreciated but just wondering what it was referring to or if it was juat a general welcoming message. Dommccas 15:13, 10 April 2007 (UTC)
Hi, Dommccas, it was a general welcoming message. Wikipedians usually leave this message when they notice a new editor. Again, Welcome! --Neo-Jay 15:23, 10 April 2007 (UTC)
Well thanks very much. Its nice to be noticed. Dommccas 15:30, 10 April 2007 (UTC)
以上的对话表明,新人会对自己被关注感到高兴,而如果他在完全没有任何编辑的情况下收到欢迎,他一般会觉得这是例行公事的欢迎,但如果当他做了某些编辑之后再接到欢迎,他或许会更有社区的亲切感。以上是个人心得,供大家参考。--鸟甲 2007年6月27日 (三) 07:59 (UTC)[回复]
這個也對。--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2007年6月27日 (三) 08:55 (UTC)[回复]

討論一下

[编辑]

广州足球队队歌放維基文庫是否合適?--霍枯燥 2007年6月25日 (一) 21:42 (UTC)[回复]

已经提交侵权--Shizhao 2007年6月26日 (二) 02:36 (UTC)[回复]

Template:*Template:注有什么區別嗎?如果沒有區別是否應該合并?--Shizhao 2007年7月13日 (五) 18:29 (UTC)[回复]

這個和User:Ruan在輸入《昭明文選》時為了解決{{}}里面無法使用其它template(如僻字模板{{!}})而派生的模板{{*s}}和{{*e}}相關。另外,編輯維基原文時,"*"很容易認出是特別符號,"注"則因為本身是漢字,被其它正文漢字淹沒了。基于這兩個原因,我比較支持把{{}}并入{{*}},而不是相反。--霍枯燥 2007年7月13日 (五) 22:33 (UTC)[回复]
已處理。Stewart 2007年8月31日 (五) 03:25 (UTC)[回复]

中文維基文庫達到15000條目

[编辑]

‎憶酒寄劉侍郎,325字节,2007年7月18日06:22时由 ‎User:Aminor1输入。--霍枯燥 2007年7月19日 (四) 00:55 (UTC) (计算方法:我在输入作者:林紓後,看到新页面显示里出现了这篇作者:林紓,并且系统counter显示有14991篇文章。--霍枯燥 2007年7月19日 (四) 01:04 (UTC))[回复]

这是按旧的counter显示结果算的。现在的counter似乎改了很多,一下跳到了17000。--霍枯燥 2007年7月19日 (四) 00:59 (UTC)[回复]

左邊欄

[编辑]

建議在左邊欄加入Wikisource:寫字間Stewart 2007年8月31日 (五) 04:54 (UTC)[回复]

現時事件就是寫字間。--Jusjih 2007年8月31日 (五) 11:34 (UTC)[回复]
不直接改成「寫字間」?Stewart 2007年9月2日 (日) 09:49 (UTC)[回复]
尚待找出要改何MediaWiki。非管理員可以幫忙尋找,但要由管理員修改之。--Jusjih 2007年9月2日 (日) 20:05 (UTC)[回复]
MediaWiki:CurrenteventsMediaWiki:Currentevents/zh-twMediaWiki:Currentevents/zh-cnMediaWiki:Currentevents/zh-hk嗎?--Yoshi 2007年9月8日 (六) 19:00 (UTC)[回复]
是的。這些界面加上新加坡版MediaWiki:Currentevents/zh-sg已經全面改寫成“寫字間”了,其中臺灣香港版用正(繁)體字,大陸新加坡版用簡化字。謝謝Yoshi的提示。--Jusjih 2007年9月9日 (日) 17:19 (UTC)[回复]

首頁

[编辑]

由於多種語言版本的維基文庫的頁面均已被管理員保護,僅限管理員編輯,而中文版維基文庫的首頁誠不需常要改動,將來亦會有被破壞的危險,建議開始考慮保護首頁。--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2007年10月1日 (一) 08:50 (UTC)[回复]

一定要永久半保護,但因為本站很少管理員,所以要不要永久全保護,還要討論。新註冊用戶也不能立刻破壞。--Jusjih 2007年10月3日 (三) 00:33 (UTC)[回复]
建议半保护wmr89502270

行政員提名

[编辑]

User:Chaplin被提名成爲行政員,敬請關注。Stewart 2007年10月2日 (二) 01:47 (UTC)[回复]

鲁迅逝世超过一百年?

[编辑]

非攻最底下的一段话可笑 明明是一九三四年八月写的 却说PD-old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其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Wmr89502270

他1936年逝世。已經改正了。--Jusjih 2007年12月31日 (一) 03:2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