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可纪之年代
外观
← | 地理及年代 | 最初可纪之年代 又名:饮冰室专集之四十七·附——最初可纪之年代 作者:梁启超 中华民国 1936年 |
此似亦五千年史势鸟瞰之又一稿兹附第二节后 |
我国史果自何时始有正确之年代耶。据一般俗史所称述。多托始于帝尧之甲辰。其远者或溯诸黄帝。杜撰四五千年以上之史迹。而一一比附其时日。纯属妖诬。殆不必辩。[注 1]其比较的可认为史料之价值者。则为汲冢之竹书纪年。据称夏年四百七十一。商年四百九十六。西周年二百五十七。由是下接东周焉。[注 2]以西纪换算之则如下。
夏禹元年=前一九九四年⋯⋯距今三九一五年。
商成汤元年=前一五二三年⋯⋯距今三四四四年。
周武王元年=前一〇二七年⋯⋯距今二九四八年。
东周平王元年=前七七一年⋯⋯距今二二九一年。
右述年代。盖已与俗说相差二百一十一年。〈俗史夏禹元年当纪前二二〇五〉然此以周末人述夏殷事。能否完全征信。已属疑问。况其书久佚。作伪杂出。今所举者。乃展转引自他籍。尤未敢遂信为原本。[注 3]然则此说亦只能认为传疑中之较有价值者而已。
- ↑ 俗史详记古帝王年代。大抵皆据宋邵雍之皇极经世。如云黄帝元年距今四千六百二十五年。帝尧即位之岁为甲辰。距今四千二百七十八年之类。皆是也。雍书间采自晋皇甫谧之帝王世纪。(谧书久佚)然又多参差。殊不知其所据。彼盖用术数家伎俩。闭目布算耳。自汉以来。因争论历法。而古年代之伪造窜乱不少。刘歆著三统历。详纪三代受命年数。张衡辟之。谓其‘横断年数损夏益周。考之表纪。差缪数百。’(后汉书本传)后世之侈谈古年代者。大抵皆汲刘歆之流而煽其毒也。
- ↑ 汲冢竹书来历。具详于晋杜预左传集解后序及晋书束皙传王接传中。盖晋太康二年(西二八〇)从河南汲县一古冢中掘得此书。故以汲冢名。同时所得书尚十馀种。尤有铜剑等物。其纪年一书。绝笔于魏哀王二十年。即周赧王十六年。(西纪前二九九)故学者考定此冢为魏安釐王冢。翫其体例。知是当时魏史官所记。以之殉葬。经五百八十一年后乃发现者也。此书在史料上之价值。殆与孔子之春秋埒。而远在司马迁史记上。其中事实与旧史殊异者甚多。惜原书至宋已佚。今所传伪本也。清朱右曾从各书中辑出为汲冢纪年存真二卷。右所纪夏年。见太平御览八十二。所纪商年。见史记殷本纪集解及文选六代论注。所纪西周年。则见通鉴外纪三也。
- ↑ 朱氏辑本。自是晋唐宋人所见之本。非今四库中伪本所可比。然是否各条皆汲冢之旧。尚属疑问。盖杜预左传后序明云‘纪年起自夏殷周。’晋书束皙传明云‘记夏以来⋯⋯至魏安釐王二十年。’而今所引者乃有黄帝事。束皙传又明言‘纪年夏年多殷。’而今所引者。殷年乃多于夏。则其非尽原本。已可概见。考当时书初出土。多残缺。经许多大学者如荀勗和峤魏恒束皙黄庭坚王绩续咸辈为之移写编定。其间当不免有肊改也。要之此书终不失为我国史学界第一瓌宝。凡古史有异同者。皆宜以彼为正。但须辨别。勿误引伪本耳。
若采最谨严之态度。当宗史记。以西周之共和元年为断。其年当西纪前八百四十一年。下距孔子作春秋所托始之鲁隐公元年。恰百二十年。史公当时所见古代谱牒之书盖不少。然皆不敢置信。[注 1]故于三代仅作世表。其年表则起自十二诸侯。而共和庚申实为第一年。其年数之下与春秋衔接者。以汲冢竹书校之。正吻合也。且尤有一事最足注意。盖此年后六十六年——周幽王六年十月辛卯朔日食。见诸诗经。此为科学上极强之证据。更无可容其疑义。[注 2]故吾侪认十二诸侯年表所载纪年。为中国有正确年代之始。自是即衔续不断以迄今日。质而言之。则我国史迹在时间上不生疑问者。最少已阅二千六百七十一年之久也。
虽然以上考证。专就年代言之耳。年代学之与史学。今已分科。中国有严格的正确年代。虽仅二千六百馀年。其有史则固当远溯诸四千年以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