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御製文集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製文集 作者:朱元璋 明 |
目錄
[編輯]
|
|
|
|
附錄
[編輯]御製文集後序
[編輯]御製文集五卷:論、記、詔、序、詩、文,凡若干篇。翰林學士臣樂韶鳳、宋濂等之所編錄。臣劉基謹拜稽首,讀畢而為序,曰:
臣聞自古帝王之德、之羙,見乎外者文與武也。惟上聖為能兼焉。故天下無事,則以制禮作樂,布政施令,民之望之,但見其光輝昭著,如日月之照臨,於是乎名之曰 『文』;天下有事,則以誅暴伐亂,植善覆惡,民之望之,但見其威勇奮發,如雷霆之震迅,於是乎名之曰『武』。文也,武也,同出於一人也。是故益贊帝堯,則曰: 「乃武乃文。」周公賦詩以歌詠文王,則盛稱其遏昆夷、伐崇之事。此聖人所以超乎萬物之上,可望而不可及者歟?
欽惟 皇帝,提一旅之眾,龍飛淮甸,芟翦群雄,命將四征,神謀玅筭,悉出宸衷,動無遺策。是以不十年間,奄有區宇,玄黃之所覆載,罔不臣妾,自古以來,武功之盛,未之有也。及夫萬幾之暇,作為文章,舉筆立就,莫不雄深宏偉,言雅而旨遠。至於詔諭遐方,明燭萬里,若洞見其肺肝。真所謂天生聦明,可望而不可及者矣。
臣基蒙恩獲陪侍從,親覩其盛,因思《書》、《詩》所稱古昔帝王,兼全文武者,誠非溢羙。故孟子曰: 「前聖後聖,其揆一也。」由今觀之,豈虗語哉!
洪武七年,歲在甲寅冬十二月甲寅,資善大夫、誠意伯臣劉基拜手稽首謹序。
御製文集後序
[編輯]歷代聖王,同道而治天下者,惟文、武二事也。粵自庖犠氏觀河圖、畫八卦,人文宣朗之後,於斯二事,能臻其極,則二帝、三王而已耳。故《書》為王者之言,典謨訓誥之文,赫如日月,照耀今古。其紀堯之德,曰:「欽明文思。」又曰:「乃武乃文。」紀舜之德,曰:「濬哲文明。」紀禹之德曰:「文命敷於四海。」其所由來尚矣。湯、武雖以征伐得天下,然偃武修文,述作彌盛。蓋天生聦明、睿智,為君、為師,必上達造化之理,下窮事物之源,吐辭為經,舉足為法,行之為道德,措之為事業,發之為文章,此全體該貫,雖萬殊而一致也。
自漢而下,興王代作,然文經武緯,一弛一張,率不能兼濟其羙,惟唐太宗以兵力定禍亂,及踐阼之後,詞章奮發,動成巨帙。論者以其雕奇鏤恠,徒與騷人韻士爭錙銖之巧,而不能有帝王氣象。
我 皇上乘炎精之運,龍興中土,以一旅取天下於羣雄之手,不數年間,混一南北,溪蠻海夷,文身卉服,罔不來庭。當命將出師,一以禮樂從事,惟武功之盛,由三代迄今,未能或之比也。
然自臨馭以來,雖萬機之際,未嘗不游心乎道學,存志乎《詩》、《書》,是以匡飭臣庶,或詔諭邊方,輒寓辭竹帛,親搦奎翰,意無停機,一揮而數千百言,羣臣環視,靡不讋服。若設諭、省頑、紀夢等篇,與典謨訓誥,寔相表裡,及宏詞雅什,助宣聲教者,粹然一出於情性之正。侍臣錄之,凡五卷。其為文也,去浮靡之華,惇惇古之本,爛乎與日、星同其耀也,風、雲同其變也,河、嶽同其高深也,大章□濩同其奏也。浩乎與江、海同其波,瀚漫汪溢,莫能窺其涯涘也。沖乎與陽春同其和煦而草木得以遂其生也。蓋天地精英之氣,必鍾於聖人而下餙萬物者,其不在茲乎?其不在茲乎?《傳》曰:「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前聖後聖,同歸一揆。」然則仲尼之言,豈專羙於有唐而已哉!
臣傳叨任載言,幸朝久侍左右,每以是集拜捧而讀之,尋繹吟玩其弘謨睿訓,淹貫於耳目久矣。欽惟天才英邁,聖體純穆,不昵於聲色之好,絕遊畋之娛,涵飬沖素,蓄之厚者施必漙,源之澄者流必清,故其發於外者,其盛大光明有如此,而丄猶以為未至也。欲去其藁,而翰林學士承旨臣詹同等固請,宜鋟諸梓,以貽聖子神孫,俾有矜式。
於戲!夫聖賢文武鴻業,作於數千載之前,尚跂而慕之,思見其人。斯文也,傳於數千載之下,將使來者又思慕之不已。況今出入禁庭,親薰而灸之,安得有不為榮幸而感發於中耶?苟因是言,得附名卷末,亦間世之希遇雲。
洪武七年,歲在甲寅冬十二月乙卯,承事即起居注臣郭傳拜手稽首謹序。
恭題御製文集後
[編輯]臣聞有德者必有言。蓋有德者和順積中,英華發外,無非天然之文,不待勉強而後成。譬猶大化流行,融液通暢,而萬物發舒,各得生生之妙,精神充衍,無往不在故大舜作五弦之歌,湯為盤銘,武王造起居之誡,皆燦然成文,此楊子雲所謂:「聖人之言,炳若丹青也。」
恭惟 皇帝陛下統御以來,用人文化成天下,睿訓諄複,惟恐一夫不獲其所。天縱聖能,形諸篇翰,奎壁照耀,層霄絢采,光被上下,萬象動色。然而建中於民,寤寐弗忘,則有虞阜財、解慍之歌也。夙夜脩省,常如神明森列左右,則湯武盤杆、凡杖之銘也。仁民愛物之心,隨感而見,布於方策。溫潤淵深,統貫乎斯道;光芒氣燄,蓋履乎六合。前聖後聖,實異代而同符也。
臣供奉詞林,幸日侍幾硯,仰瞻揮灑之際,思若淵泉,頃刻之間,煙雲盈紙,有長江大河一瀉萬里之勢。跪捧而觀,殷彛周鼎,未足喻其古也。太山喬嶽,未足喻其高也。風霆流行,未足喻其變化也。蓋由天德粹純,無聲色之好,無遊畋耽樂之從,聚精會神,凝思至道,形於心聲,同功造化,非語言形容之可盡也。且當萬機之暇,時御翰墨,多不留藁,見於侍臣之所錄者,得若干篇。
臣竊以為日星昭回於天下,飾萬物,蒼生無不仰照。聖皇之文,猶日星也,是宜刻於文梓,流布四海,使見之者咸獲詠嘆。文明之化,熙熙皞皞,相與率德勵行,以為忠孝之歸,豈不盛哉!於是敬錄如上,文與詩凡五卷,續有製作,復編類為後集雲。
翰林侍講學士、中順大夫、知 制誥、同修 國史兼 太子贊善大夫臣宋濂拜手稽首謹書
恭題御製文集後
[編輯]翰林學士臣樂韶鳳等輯 《高皇帝詩文》五卷,近滇南刻本二十卷,卷目不與韶鳳等輯同。臣九皋理鹺維揚,聸近商邑,咨考文獻,竊嘆我 高皇帝德業之盛,沕潏湛濊,配合穹顥,邈乎不可尚已。而綸綍章翰,賁餙萬物,掩薄血誥,昭囘日月,後世蓋罕儷焉。
所謂「巍乎!其有成功;煥乎,文章也。」顧文集播傳未廣天下,臣庶思:欲仰睹天地之撰、日月之光者,咸有慊志。會提學御史臣聞人詮以滇本遺臣,謂宜重鋟諸梓。臣乃檄江都知縣王惟賢刻焉。惟賢復搆得甲、乙、丙、丁四集,間多前集所未登錄。蓋當時侍從文學之臣各自纂記,以故篇次不倫。臣乃躬自讐校,互相補除,合六百七十二篇,仍分為二十卷,第錄如上。
昔季札論舜樂,謂「如天之無不覆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茂以加矣。」其茲集之謂乎?
嘉靖十四年冬十一月戊寅,巡按直隸監察御史臣徐九皋拜手稽首謹書
御製文集跋
[編輯]高皇帝起淮甸,統環宇,洎投戈講藝,公暇則親灑翰墨,用垂譽髦𧠺,蓋洋洋乎金口而木舌矣。二百祀來,凡在章縫,靡不思啟扃鑰而索㝔𡪿也。乃中都士則耳而目之者鮮矣。侍御姚士觀氏以校文至坐而歎曰:「文獻亡徵,厥咎在我。」遂謀之臣鈇。臣鈇搜獲舊鐫,授之侍御者,相與盥薇露、焚玉蕤,握書未竟楮,輒沾沾喜曰:「中都士其厚幸矣乎!」夫開創以武,守成以文,自昔紀之。
曩者天造草昧,中山、開平諸哲,斌斌輩出,則淮甸間固才藪也。茲當人文彪炳時矣。顧登天府而楨王國者,代不乏人,而視吳越之區,財十之一耳。何以故?蓋中人之性,必待文王而後興文、武之道,雖仲尼亦隨其識大識小而學焉。魯人之陟岱嶽也,必首東山;吳人之涉滄溟也,必先震澤。何者?觀法近也。
中都為 聖祖父母之國,而首善在焉。諸膠癢士,生斯地而仡仡窮年,不習其書,豈從周誼哉!矧聖祖豐功偉烈,峍屼若泰山,汪洋似東海,而斯集,則東山、震澤匯也。後起而業藝,藝者觀法,當不遠矣。今制以經義、時務策儒生,世儒斤斤守訓詁以祈表見其嚆矢,舍是集奚適焉!既欲有事於海、岱,非涉東山、溯震澤,其疇能基之!語曰:「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此侍御刻斯集也。
臣鈇為述其梗概,用諗於中都人士者。若夫鴻辭奧指,昭炳日星,睿藻天葩,於鑠今古,則先臣傳、臣濂已備詳矣。鈇敢再贅!
萬曆壬午歲嘉平上澣之吉,陪京儲吏沈鈇謹稽首拜手敬書於鳳陽分署。
明太祖文集序
[編輯] 臣等謹案《明太祖文集》二十巻,明巡按直𨽻督學御史姚士觀、南京戶部督儲主事沈鈇仝編校。分十六類:曰詔,曰制,曰誥,曰書,曰勅命,曰䇿問,曰勅問,曰論,曰樂章,曰樂歌,曰文,曰碑,曰記,曰序,曰説,曰雜著,曰祭文,曰詩,按《太祖集》初刻於洪武七年,劉基及宋濂《文集》所載序文俱雲五巻,稱翰林學士樂韶鳳所編録。然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已不著録。所著録者有《太祖文集》三十巻,注曰「甲集二巻,乙集三巻,丙集文十四巻、詩一巻,丁集十巻,」又《太祖文集類編》十二巻。又《太祖詩集》五巻。又《太祖御製書稿》三巻。均與此本不符,焦竑《國史經籍志》列《太祖文集》二十巻,又三十巻。此本巻數與竑所列前一本合,當即竑所著録歟。其刻在萬曆十四年,編次不知出誰手。《目録》之末有姚士觀等《䟦》語,乃據舊本刻於中都,亦未能詳考所自來也。考朱𢑱尊《明詩綜》載有太祖《神鳳操》一首,而集內無之,則亦未為賅備。然所謂三十巻者,今未見傳本,其存佚均未可知。近時諸家所蔵弆,大抵皆即士觀等所刻。今亦據以著録,存有明一代開國之著作焉。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