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三十三 山東四 兗州府下 下一卷▶

濟寧州

[編輯]

濟寧州,府西六十里。東南至江南徐州四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歸德府三百五十七里,北至東平州百五十里。

古徐州地。春秋屬魯。戰國屬宋,後屬齊。秦屬碭郡。漢屬東平國。後漢爲任城國章帝元和初,析東平國置。晉因之。劉宋屬高平郡。後魏復置任城郡,而置濟州於濟北郡之敖城見濟南府長清縣。後齊又改任城曰高平郡。隋初,郡廢,此爲兗州及濟州地大業初,改兗州曰魯郡,濟州曰濟北郡。唐亦爲兗、濟二州地濟州治廬縣,自隋至唐不改。見前長清縣。天寶初,改濟州曰濟陽郡。十三載,廢入東平郡。五代周復置濟州治鉅野縣,宋因之亦曰濟陽郡。金亦曰濟州改治任城縣。元曰濟寧路《元志》:「至元六年以濟州還治鉅野。八年升爲濟寧府,復治任城,尋徙鉅野。十二年以任城當江淮水陸衝要,改立濟州,屬濟寧府,而廢任城縣。十五年遷府治濟州,以鉅野縣行濟州事,其年復於鉅野立府,仍置濟州於此。十六年升府爲濟寧路,復置任城縣,爲濟州治。至正中,省濟州,而徙濟寧路治任城縣。明初洪武元年改路爲府。十八年改府爲州,以州治任城縣省入編戶五十四里,屬兗州府,領縣三。
州南通江、淮,北連河、濟,控邳、徐之津要,扼宋、衛之噤喉。在戰國時,蘇秦所云亢父之險也。自是東方有事,必爭濟州。元人開會通河,而州之形勢益重。察罕復山東,先下濟寧。太祖命將北伐,亦以濟寧爲先務。燕師南下,則遣奇兵破濟寧,而德州崩潰。豈非以饋餉所經,州實關南北之大命哉?
任城廢縣,今州治。春秋時任國。戰國時,爲齊附庸。孟子居鄒,季任爲任處守。是也。漢置縣,屬東平國。後漢元和初,爲任城國治。晉因之,後國廢縣存。後魏復置任城郡。高齊改置高平郡治此。隋郡廢,縣屬兗州。唐因之。宋屬濟州。金爲州治。元仍屬濟州,後徙濟寧路治焉。明初省。《志》云:「州舊爲土城,洪武四年始以磚石。今城周九里有奇。
亢父城,州南五十里。本齊地。《戰國策》:「蘇秦曰:「秦之攻齊也,倍韓、魏之地,過衛陽晉之道,徑乎亢父之險,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比行,百人守險,千人不得過。謂此也。秦置亢父縣。二世二年項梁引軍攻亢父。又沛公自薛還軍亢父。漢仍爲亢父縣,屬東平國。後漢初,光武徵龐萌,自將輕兵馳赴亢父。是也。尋改屬任城國。晉因之。劉宋屬高平郡。後魏仍屬任城郡。後齊廢。《水經注》:「黃水又東徑亢父故城西。是也。
桃鄉城,州東北六十里。春秋時魯邑。襄十七年齊師伐我,圍桃。漢置桃鄉縣,屬泰山郡。成帝封東平思王子宣爲侯邑。後漢建武四年龐萌叛,自稱東平王,屯桃鄉之北。五年光武擊萌,至蒙,聞萌圍桃城,晨夜兼行,至亢父。復行十里,宿任城,去桃城六十里,乃按兵不出。既而進擊萌,破走之。《水經注》:「汶水西南經桃鄉故城。劉昭曰:「任城有桃聚,即桃鄉也。蓋後漢並縣入任城。蒙城,見河南歸德府。
寺阝城,在州東南。春秋時寺阝國。襄十三年取寺阝。後漢建武二年封劉隆爲侯邑。杜預曰:「亢父縣有寺阝亭。又邾瑕城在州南二十里。《春秋》:「哀六年城邾瑕。杜預曰:「亢父縣北有邾婁城,即邾瑕矣。○樊城,在州北。漢置樊縣,屬東平國,文帝封常山相蔡兼爲樊侯,邑於此。後漢屬任城國。晉因之,後省。《括地誌》樊城在瑕丘縣西南,或以爲周仲山甫國,皆悞也。
兩城山,州南六十里。《志》云:「以山夾如城而名。又有承岸山,在州南四十里。相傳女媧生於此,有廟祀焉。
會通河,在州城南,元人所開也。泗水自府城之東,折而西流,水自寧陽縣之北,折而南流,會於州城南,由天井閘入河以通漕。自州西三里分水閘,北出至臨清州,南至徐州,久而淤塞。明朝永樂九年遣大臣發民夫疏鑿,北達臨清衛河,南入徐州黃河,中間七百里,皆曰閘河,節宣諸山谷泉澗之水,以便轉輸。自州南接魚臺,爲閘十有二,而天井、魯橋、棗林、南陽爲最著。天井,在城東南二百餘步,、泗二水交注處也。由閘而東南五十四里曰魯橋閘,又五里曰棗林,又十里曰南陽,入魚臺縣界,轉輸商旅,畢出於此。今詳見川瀆漕河。○月河,在州南,會通河之支流也。有上新、中新、下新等閘,仍合於會通河。
馬腸湖,縣西十里。在會通河北岸,本名馬常湖。舊與南旺、蜀山二湖相接,故南旺亦兼馬常泊之名。《漕河考》:「馬腸湖北接蜀山湖,蜀山之水時溢入焉。萬歷十七年河臣潘季馴於湖北岸爲減水閘三,其東爲堤,西口爲壩,以時蓄洩。○南池,在城東南二百步,渟泓數畝,水所瀦也。亦流入天井閘。
蘆溝泉,在州東,流入南陽閘。稍西有託基泉,入棗林閘。又有馬陵泉,入魯橋閘東。《泉志》:「自滕縣、嶧縣及曲阜縣界之蜈蚣泉,共十六泉,散入魯橋,以下漕河,是爲魯橋圈裡派。又自嵫陽、寧陽界六十三泉,俱入天井閘,是爲天井派。其寧陽龍港溝等四泉,則入分水河。蓋沂、之流,來自東北,入於天井,以資運道。牛首之渠,來自西南,出於魚沛,以洩瀦水。而河漕之利病,交相受焉,譬之於脈,在任、督之交矣。牛首渠,即鉅野縣之牛頭河也。今詳見川瀆漕河。
魯橋,鎮州南五十四里。唐咸通十年徐州叛卒龐通等作亂,兗州發兵戍守魯橋鎮,以備侵軼。今爲運道所經,有魯橋閘,又置魯橋驛及遞運所、巡簡司於此。隆慶中,驛與遞運所俱廢。又南城水驛,在南門外,其旁有遞運所。又舊置城東、康莊二驛,今俱廢。
嘉祥縣,州西五十里。南至金鄉縣七十里。本任城、鉅野二縣地。金皇統中,析置今縣,屬濟州。大定十五年又遷今治。元初,屬東平路。至元初,改屬濟州,尋屬單州。明朝洪武四年改今屬。編戶十四里。
嘉祥舊城,在縣西二十五里。金人置縣於此。本名山口鎮,相傳魯哀公時獲麟處也,縣因以名。正隆初,縣圮於水,徙治橫山之南。大定十五年又徙於萌山下,即今治也。縣有土城,周四里餘,即金時故址。
爰戚城,在縣西南。秦縣,漢初曹參攻爰戚,及亢父。又周勃攻爰戚,略東緡。即此。高帝六年封功臣趙成爲侯邑。尋屬山陽郡。後漢省。又廢武城,在縣南五十里。《志》雲魯有二武城,此其一也。漢文帝四年立齊悼惠王子賢爲武城侯,或以爲即此。近《志》作南武城,悞。又《焦城志》云:「在縣南十五里青山之東。《城塚記》:「周武王封神農後於焦,蓋在此。今其地名焦城村雲。
萌山,在縣治東北。峰巒峭拔,高百餘仞,出城橫亘四五里,亦名橫山。其前有獨坐山,後有柏山,桓公溝在其東。○澹臺山,在縣南三里,有澹臺滅明墓,其旁有羣山相接,連亘城南。又南武山,在縣南四十五里,其南有曾子墓。
郗山,縣東南五里。相傳晉郗鑒居此,下有郗城,即鑑所築。今爲河水墊沒,俗謂之登臺山。○青山,有二:「一曰大青山,在縣西南十五里,迤南相接者曰焦氏山、挾山,峰巖泉石,紆回秀潤。其小青山在縣西八里。皆在運河西岸。亦謂之嘉祥山,大抵皆金鄉山之支阜也。
塔山,縣南二十里。旁有數山相連。《志》云:「邑境之山九十九,惟塔山爲最高。又華林山,在縣東南十里,山北高嶺上有寨基,俗謂之東寨山,亦曰龍華山。又山在縣南四十里,其山律高大,橫亘數里,因名。○遂山,在縣南五十三里,其西有古洞,深二三里。又平山,在縣南五十五里,山頂四平,可耕稼雲。
會通河,縣東二十五里。其東岸即濟寧州界也。《志》云:「縣西南有舊黃河,自鉅野縣流入界,又東南入魚臺縣之塌場口。又縣北十里有古河堤,《方輿志》馬頰河經鄆、濟間,即此堤矣。○濟河,《志》云:「在縣南五十里平山之西,有姚河水入之,其地名梧桐固。今堙。
桓公溝,在縣東門外。舊《志》:「溝在濟寧州西四十里萌山下。晉太和中,桓溫伐燕,遣冠軍將軍毛虎生鑿鉅野通濟水,道出此,南入魚臺縣界。今堙。○獲麟渡,《志》云:「在縣東南漕河旁,地名大長溝。
獲麟堆,縣西二十五里。《春秋》:「哀十四年西狩大野,獲麟,《括地誌》鉅野縣東十二里有獲麟堆。宗國《都城記》:「鉅野故城東十里澤中有三臺,廣輪十五步,俗謂之獲麟堆。今在縣境。

鉅野縣,州西北百里。北至東平州百里,東南至金鄉縣九十里。古大野地。漢置鉅野縣,屬山陽郡。後漢因之。興平二年曹操破斬呂布將薛蘭等於鉅野。晉屬高平國。劉宋因之。後魏屬任城郡。北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鄆州。唐武德四年置麟州治此。明年,州廢,縣屬戴州。貞觀十七年仍屬鄆州。乾寧二年兗州帥朱瑾爲朱全忠所攻,遣兵襲曹州,以解兗州之圍。全忠自中都引兵追及之於鉅野南,屠殺殆盡。五代周置濟州於此。宋因之。金徙州治任城,縣省。元復置,濟寧府嘗治此,後又改屬濟寧路。今編戶三十五里。

高平城,在縣東南。漢置橐縣,屬山陽郡。王莽曰高平。後漢初,復故。章帝仍曰高平縣,屬梁國。晉屬高平國。永嘉五年青州刺史苟晞爲曹嶷所敗,棄城奔高平。劉宋爲高平郡治。後魏因之。北齊郡縣俱廢。舊《志》:「泗水經高平西。今堙。○乘丘城,在縣東南五十里。隋所置縣也。《隋志》:「開皇十六年置乘丘縣,屬鄆州。大業初,併入鉅野縣。唐初,復置乘丘縣,屬鄆州。貞觀初,又廢。近《志》以爲乘丘城即漢乘氏縣,悞。
高平山,縣南五十里。山東西十里,南北五里,高四里,頂上方平,故名。舊因以名縣,亦曰金鄉山。山形峻峭,山之北,有石洞曰清涼洞。南有石閣、石道,相傳秦始皇東遊避暑於此。山之南,即今金鄉縣之金莎嶺也。○獨山,在縣北三十里,四野平曠,屹然中起,因名。
會通河,縣東八十里,東岸與濟寧州分界。○舊黃河,在縣西南八十里所管河岸南,自曹州寶珠口,北至曹州訾家口,凡十二里。今堙。《志》云:「縣東八里有八里河,亦黃河支流也。舊時大河流入境東北,經鄆城、壽張,至張秋入運河,謂之北道。其分流縣南,又東爲八里河,流合新桃河,經嘉祥縣入運河。
鉅野澤,縣東五里。《志》云:「澤東西百里,南北三百里,亦曰大野。《禹貢》:「大野既瀦。《職方》:「其澤藪曰大野。《春秋》:「哀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爾雅》十藪,魯有大野。是也。秦末,昌邑人彭越漁於鉅野澤中,爲羣盜。漢元光中,河決瓠子,東南注於鉅野。晉太和四年桓溫伐燕,至金鄉,遣毛虎生鑿鉅野三百里,引汶水合清水,引舟自濟入河。又義熙十四年劉裕伐秦,遣王仲德督前鋒,開鉅野入河,進據滑臺。宋元嘉中,何承天言:「鉅野湖澤廣大,南通邾、泗,北連清、濟,有舊縣城正在澤內,宜修復埭曷,給輕艦百艘,寇若入境,引艦出戰,隨宜應接,於事爲便。酈道元曰:「濟水自乘氏縣兩分,東北入鉅野濟之故瀆,又東北右會洪水。洪水上承鉅野薛訓渚,自渚迄於北口一百二十里,名洪水。桓溫北伐,掘渠通濟。劉武帝入長安,又廣其功。自洪口以上,亦爲桓公瀆,濟自是北注矣。自隋以後,濟流枯竭,鉅野漸微。元末爲河所決,河徙後,遂涸爲平陸。
咸亭,在縣南。《春秋》:「桓七年焚咸丘。杜預曰:「鉅野縣南有鹹亭。是也。《水經注》:「黃水經鉅野縣北,又東經咸亭北,其水大河支流也。又阝亭,在縣西南。《左傳》:「定十三年齊侯、衛侯,次於垂葭,實阝氏。即此。○廣野亭,在縣東北。韋昭曰:「山陽有廣野亭,沛公以酈食其爲廣野君,即此。
合蔡鎮,縣西北六十里。《宋史》:「廣濟河之水,出濟州,合蔡鎮,通梁公泊。是也。廣濟河,見河南開封府,今涸。又安興墓巡司,在縣西八十里。

鄆城縣,州西北百五十里。西南至曹州百三十里。漢廩丘縣地。後周置清澤縣及高平郡。隋廢郡,改縣曰萬安。開皇十年置鄆州治此。十八年改縣曰鄆城。大業初,又改州爲東平郡。唐初,仍爲鄆州治。貞觀八年州移治須昌縣,以縣屬焉。五代周改屬濟州。宋因之。元屬濟寧路。今編戶二十四里。

鄆城舊縣,縣東十六里。《志》云:「魯西境邑,亦謂之西鄆。成四年城鄆。十六年晉人執季文子於苕丘,公還待於鄆。昭二十六年齊侯取鄆,公至自齊,處鄆。又定三年齊取鄆,以爲陽虎邑。十年齊人歸鄆田於魯。杜氏曰:「皆西鄆也。隋因以鄆名州。自隋以來,皆爲縣治。金大定六年大河決溢,徙縣治於盤溝村,即今縣。
高魚城,在縣東北。《左傳》:「襄二十六年齊烏餘以廩丘奔晉,襲衛羊角,取之,又襲我高魚。杜氏曰:「廩丘東北有高魚城,後訛爲高梧。唐乾寧二年朱全忠遣朱友恭圍朱瑾於兗州,朱自鄆州馳救,友恭設伏敗之於高梧。胡氏曰:「即高魚也。俗又訛爲交魚。廩丘,見濮州範縣,蓋縣北與範縣接界。
獨孤山,縣東北五十里。以孤峰獨立而名。
舊黃河,在縣西三十里。南自曹州界沈家口,北至壽張縣界黑虎廟,長百九十里。舊爲縣境所管河岸,今堙,○濟水,《志》云:「濟水故瀆,在縣西南二十里。《水經注》:「濟水入鉅野澤,過壽張西,與汶水合。是也。宋、金時,嘗爲運道。今自鉅野界安興墓入縣境,東流爲八里河,環縣城東北流,經汶上縣,北合汶水,至安民山,入運河。別開一支,自縣東南經嘉祥縣,入會通河。
水,在縣西。黃河支流也。《禹貢》:「氵、沮會同。《傳》云:「河出爲氵。王氏炎曰:「氵出曹州也。自曹州夾河灘入境,受廩丘諸陂之水,徑壽張黑虎廟故範城東,至張秋南沙灣小閘,入會通河,土人謂之西里河。於慎行曰:「河南開封、南陽之粟,由考城、儀封經此,可輸張秋。自黃陵岡塞,而此河日湮。又有冷莊河,在縣西南三十里,亦自曹州界流入,與氵河俱東北流,至葛皮口出境,入壽張縣界。
梁家樓,在縣東。天啓中,妖人徐鴻儒作亂,聚衆卞家屯,置其家於梁山泊,起兵圍魏家莊,遂寇縣境。圍梁家樓,據爲巢穴,去縣二十里,遂進陷縣城。是也。

東平州

[編輯]

東平州,府西北百五十里。東北至濟南府三百三十里,西北至東昌府二百里,西至東昌府濮州百八十里。

春秋時魯附庸須句國也,後屬魯。戰國屬宋,後屬齊。秦爲碭郡及薛郡地。漢初,屬梁國。景帝中〔元〕六年別爲濟東國。武帝元鼎初,改爲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爲東平國取《禹貢》東原底平之義,後漢及晉因之。劉宋曰東平郡。後魏因之魏收《志》:「泰常中,置東平郡。太和末,罷。建義中,復置。後周置魯州。隋曰鄆州治萬安縣,煬帝復曰東平郡。唐初,仍置鄆州貞觀八年徙治須昌。天寶初,亦曰東平郡。乾元初,復故。元和中,置天平軍節度。宋仍曰鄆州亦曰天平軍東平郡。政和初,升爲東平府紹興初,金人立劉豫爲偽齊,自大名徙居此,僭稱東京。元曰東平路。明朝洪武初,改爲府。八年降爲州,隸濟寧府,以州治須城縣省入。十八年改今屬編戶三十三里,領縣五。
州襟帶河、濟,控援魏、博,舟車四通,屹爲津要。戰國時,蘇代說齊王曰:「有宋、衛之地危地,一作陽地。孔氏曰:「今濮陽之地;有濟西、趙之阿東國危孔氏曰:「阿即東阿,非也。阿有二:「在趙者曰西阿,在齊者曰東阿。雲阿者,大陵又曲隈也。蓋阿地在河曲,爲齊、趙之邊境雲;有淮北、楚之東國危東國,謂壽春以東;有陶即定陶縣、平陸即汶上縣,梁門不開。蓋州爲濟西津要也。漢置東平國,嘗爲兗州都會。興平初,呂布爭兗州,攻鄄城不下,西屯濮陽。曹操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據東平,斷太山、亢父之道,乘險要我時操擊陶謙於徐州,還救兗州也,而退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爲也。南北朝時,東平嘗爲戰地。唐季朱全忠謀並山東,則急擊鄆州。及梁之亡,禍亦發於鄆州。《五代史》:「唐同光初,梁鄆州將盧順密來降,請襲取鄆州。唐主曰:「梁人誌在澤、潞時澤、潞復叛附梁,不備東方,若得東平,則潰其心腹矣。因遣李嗣源趣鄆州,遂克之。既而唐主亦渡河入鄆州,復逾汶克中都王彥章時在中都,故先克之。與諸將議所向,李嗣源曰:「梁之重兵,皆在河上,未知吾所向,即發救兵,直路則阻決河時梁人自汴以北,皆決河以阻晉兵,謂之護駕水,須自白馬南渡。此去大樑至近,前無山險,方陣橫行,晝夜兼程,信宿可至。梁將未離河上,友貞已爲我擒矣。於是發中都,二日至曹州,又五日至大樑,遂克之。蓋東平去大樑,不過數驛也。
須城廢縣,今州治。古須句國地。《左傳》:「僖二十一年邾人滅須句,須句子來奔。明年,公伐邾,取須句,而反其君焉。文七年公伐邾,取須句。杜氏曰:「時須句復爲邾所滅也。秦置須昌縣。漢因之,屬東郡,高帝封功臣趙衍爲侯邑。後漢屬東平國。晉爲東平國治。劉宋因之。元嘉二十三年移兗州鎮焉。後魏亦爲東平郡治。後齊郡廢。隋屬鄆州。開皇十六年改曰宿城縣。唐初因之。貞觀初,縣廢。景雲二年復置宿城縣。貞元四年,改爲東平縣,移治郭下。太和四年改爲天平縣。六年併入須昌縣。後唐諱昌,改爲須城縣。宋咸平三年以河患復徙州治於故宿城縣,仍置須城縣爲附郭。《宋志》:「時徙州治於東南十五里陽鄉之高原。是也。金、元因之。明朝初省。《志》云:「州自昔爲望郡,金尤爲重鎮,以至於元,並專制一路,城郭規制,甲於東藩。明朝爲水陸之衝,號稱繁庶。州城蓋宋時故址,今仍爲土城,周二十四里有奇。
須昌城,州西北十五里。本須昌縣地。杜預曰:「須句在須昌西北,或謂即此城也。隋開皇十六年析置須昌縣於此,而改故縣爲宿城縣,屬鄆州。唐初,徐圓朗據兗州,偽置昌州於須昌縣。武德六年仍屬鄆州。貞觀八年自鄆城縣移州治此。後唐改曰須城縣。宋州縣俱還舊治,此城遂廢。或謂之鄆州城。
無鹽城,州東二十里。春秋時宿國也。隱元年公及宋人盟於宿。莊十年宋人遷宿。戰國時,爲齊之無鹽邑。《項羽紀》:「宋義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漢置無鹽縣,屬東平國。或曰:「東平國蓋治此。後漢因之。晉仍屬東平國。劉宋大明初,魏寇兗州,向無鹽,敗東平太守劉胡。泰始三年東平太守申纂守無鹽,爲魏將慕容白曜所陷。後魏屬東平郡。北齊省。宋宣和二年置東平監於此,政和三年廢。
鄣城,州東六十里。春秋時小國也。《左傳》:「莊三十年齊人降鄣。今有鄣城集。又郈城在州東南四十里,春秋魯叔孫氏邑也。昭二十五年臧會奔郈。定十年侯犯以郈叛,叔孫州仇帥師圍郈。十二年仲由爲季氏宰,將墮三都,叔孫氏墮郈。杜預曰:「郈在無鹽東南。是也。亦曰郈鄉亭。
留舒城,在州西。齊邑也。《左傳》:「哀二十七年晉伐鄭,齊陳成子救之,及留舒,違七里,人不知。即此城矣。又陽州城,在州東北,春秋時魯邑。襄三十一年齊侵陽州。昭二十五年公孫於齊次於陽州。即此。杜預曰:「陽州,齊魯境上邑。
瓠山,州北二十里。山圓而長,因名。漢哀帝建平二年山有立石之異,東平王雲及後謁居束蓓草祠石,爲息夫躬等告處也。又危山在州東北三十里,亦曰危山。《漢書》:「哀帝時,無鹽危山土自起覆草,如馳道狀。即此山也。一名金螺山。《志》云:「無鹽城在危山下,亦曰白佛山。又有危山,在州北五里。
梁山,州西南五十里,接壽張縣界。本名良山。漢梁孝王常遊獵於此,因改爲梁山。《史記》:「梁孝王北獵良山。是也。山周二十餘里,上有虎頭崖,下有黑風洞,山南即古大野澤。唐乾寧二年朱全忠擊鄆帥朱,戰於梁山,鄆兵敗走。宋政和中,盜宋江等保據於此,其下即梁山泊也。又棘梁山,在州西四十里,頂有崖,東西判爲二,其上架石爲橋,可通往來,名曰天橋。
蠶尾山,州北三十里。聯絡望山、臥牛諸山,下有小洞庭湖,又有黃華山、鳳山在其左右,羣峰環抱,爲州之勝。○金山,在州西北四十里,山色紫赤,其石堅糹致,河上諸邑往採以給用。州南有坤山,馬跑泉出焉。又南有土山,日中無影,亦名無影山,在州西三十里。○安山,在州西南三十五里,亦曰安民山。詳見下。
會通河,州西南十五里。南接汶上縣,汶、濟二水合流處也。有閘,一曰安山,西北入東阿縣界。《志》云:「漕河西岸有安民山,山下爲安山湖,湖繞山下,縈洄百餘里,流入小洞庭湖,仍合汶水,亦名積水湖。正統三年於近河處置減水閘以濟漕,後淤爲民田。嘉靖二十年清復。隆慶四年復爲民田。萬歷十六年議復故址,而狹小逾半,蓄水之處,不過三十八里。《漕河考》:「由南旺而至臨清,亘四百里,惟藉安山一湖,以濟漕河。東北有似蛇溝,東有八里灣,皆引水通漕之道。四面有堤,置閘以時蓄洩,亦曰水匱。《州志》:「安民湖在州西十五里,又西三里曰積水湖。
汶水,舊在州南一里。其上源自寧陽縣西北流,至州東六十里戴村,又西經城南,至安山湖,合濟水。自戴村壩築,遂西南流至汶上縣,凡八十里,而爲分水河,今導爲運河。西北流,經州西南,而接安民湖。五代唐同光初,李嗣源守鄆,梁將王彥章引兵逾汶,將攻鄆。嗣源遣李從珂逆戰,敗之。既而唐主至鄆州,遂進軍逾汶,擊梁軍,追至中都,拔之。宋嘉定十三年李全攻東平,與金將張林夾汶水而軍。是也。又有沙河,在城北,有大堤環之,方三十里。其源爲南沙河,亦即汶水故道。明朝永樂中,宋禮言:「東平東境有沙河一道,本汶河支流,至十里口,通馬常泊,比年流沙淤塞河口,請及時開浚。從之。今復淤。
舊黃河,在州西七十里。有二:「其自直隸開州流經濮州東,而至州境,又東歷德州、武定、濱州入海者,此自宋以前故道也。明朝景泰四年徐有貞請開分水河,自張秋金堤通壽張之沙河,西南至竹口,逾範暨濮以達河沁,疏爲廣濟渠,即故道矣。其自河南儀封縣流經曹縣東北,歷定陶、曹州、鄆城、壽張,而入州界者,此自金元至明初故道也。昔時州管河岸,西南起壽張範城淺,東北至陽谷高吾淺,長五里。弘治中,黃河衝決,築堤黃陵岡,障河流盡出於南,而舊河俱堙廢。○赤河,在州西北,亦黃河支流也。《宋志》:「五代周顯德初,命宰相李治楊劉決河,其決河不復故道者,離爲赤河及遊、金二河。《宋史》所云遊、金、赤三河也,俱與直隸開州接界。乾德四年赤河決東平之竹村。咸平三年赤河復決,擁入濟、泗。先是鄆州城中常苦水患,至是復以霖雨積潦,及徙州治而東,今故流皆堙滅不可考。
坎河,州東北五十里。有坎河泉,南流六里入汶河。《志》云:「坎河即汶水,下流洩入鹽河處。鹽河即濟河之別名。自戴村壩築,而汶水不復由此入濟。萬歷七年築滾水石壩於此,以時蓄洩,而汶水無泛溢之患。又桓公溝,在州西南,舊與南旺、鉅野相接,即桓溫命毛虎生所開故址也。
七女津,在州西北。昔時河津也。宋元嘉七年到彥之等復河南地,沿河置守,還保東平。北魏主燾遣兵來寇,諸軍會於七女津,謀南渡。彥之遣裨將王蟠龍溯流奪其船,魏將杜超等擊斬之。《志》云:「州北三十五里有七女泉,出蠶尾山,舊注於河,今入積水湖,會汶水七女津,當即其處。
蘆泉,州東北三十里。又東北二十五里有鐵鉤觜泉,旁又有安圈、獨山等泉。《志》云:「州境之泉凡二十五,皆注於汶河。
安民亭,在州西南安民山南。《水經注》:「汶水西南至安民亭,入於濟亭,北對安民山,東鄰濟水,水東即無鹽縣界。漢建安六年曹操破袁紹,就谷於安民。即此。今爲安山鎮。明初兵下東阿,至安山鎮,守者以州迎降。是也。○遞坊鎮,在州南。後唐初,李嗣源入鄆,梁王彥章逾汶來攻,嗣源遣李從珂逆戰,敗其前鋒於遞坊鎮。《薛史》作遞坊。
樂亭,在須昌故城西。唐乾寧三年朱全忠將葛從周擊鄆帥朱,自楊劉而南,戰於故樂亭,大破鄆兵。胡氏曰:「亭在鄆州西門外,時從周據爲寨。亦作洛亭。○成昌聚,在州西。莽地皇三年王匡等自無鹽進擊赤眉別校董憲於梁郡,合戰成昌,匡等大敗。胡氏曰:「成昌在無鹽縣界。
清口戍,在州西。《水經注》:「濟水東北過安民亭南,汶水從東北來注之,戴延之所謂清口也。宋元嘉二十七年北伐不克,蕭斌自敖退守歷城,使垣護之據清口。又大明二年魏兵攻清口,宋將龐孟蚪敗魏兵於沙溝。既而殷孝祖築兩城於清水之東,魏將封勅文來攻,復爲清口戍主傅乾愛所敗。王像之曰:「《禹貢》濟水,又東北會於汶,今枯渠注鉅野澤,北則清水與汶河會,即所謂清口也。沙溝見濟南府長清縣。
馬家口,在州西北。其西南爲鄒家口,又西即東阿縣之楊劉鎮。五代唐同光初,李嗣源取鄆州,梁將王彥章攻楊劉,扼河津以絕援兵之路。郭崇韜曰:「彥章據守津要,意謂可以坐取東平,若大軍不南,則東平不守,請築壘於博州東岸,以固河津。既得以應接東平,又可分賊兵勢。嗣源亦遣使請築壘於馬家口,以通鄆州之路。唐主乃命崇韜自楊劉夜發趣博州,至馬家口渡河築城,彥章來爭,不能得,於是鄆州走報始通。彥章退保鄒家口,仍趣楊劉,爲唐兵所敗。石晉天福九年契丹入寇,白再榮引兵守馬家口。既而博州刺史周儒降契丹,引契丹自馬家口濟,營於東岸,攻鄆州北津,尋爲晉將李守貞所敗,遁去。今堙。
鄒家口,在馬家口西南。王彥章攻馬家口城,唐主自楊劉赴救,陳於城西岸,彥章退保鄒家口。既而唐主引兵循河而南,彥章棄鄒家口,復趨楊劉。唐主至鄒家口,彥章又解楊劉圍,趣保趙村。見直隸開州。○劉公橋,在州東二十七里,劉裕北伐時所置,因名。其地有小城,謂之烽倉城,蓋是時立烽堠置倉庫之所,今城址猶存。
戴村,在州東六十里,汶水故道所經也。永樂九年用汶上老人白英策,築壩於此,橫亘五里,汶水經流,爲壩所遏,乃直趨南旺湖。今謂之戴村壩。○金線閘,在州西北,即張秋鎮河東岸也,有巡司戍守。又州治西有金線閘遞運所,今俱革。《志》云:「州治南有東原馬驛,州西南十五里又有安山水驛雲。

汶上縣,州東南六十里。東南至府城九十里,南至濟寧州八十里。古厥國。春秋時,爲魯中都邑。戰國屬齊,爲平陸邑。漢置東平陸縣,屬東平國。後漢及晉因之。宋爲平陸縣,屬東平郡。後魏因之。北齊改爲樂平縣。隋復曰平陸,屬兗州。唐因之。天寶初,改爲中都縣。貞元十四年改屬鄆州。宋因之。金曰汶陽縣。泰和八年又改爲汶上縣。今編戶四十八里。

中都城,在縣西。春秋時魯邑。夫子爲中都宰,入爲司寇,以冉伯牛攝宰事。是也。《郡國志》須昌縣有緻密城,古中都城。劉昫曰:「中都本治緻密城,在今縣西三十九里。天寶中,移於今治。後唐同光初,梁王彥章襲鄆州,不克,還保中都,唐主襲執之,即此。○平陸城,在縣北。戰國時齊邑。孟子之平陸,又處於平陸。是也。《史記•齊世家》:「康公十五年魯敗齊師於平陸。又威王二十三年與趙王會平陸。《韓非子》:「魏安王加兵於齊,私平陸之都。即此。漢置東平陸縣。晉末,移治於緻密城。《水經注》:「汶水西徑平陸故城北。
成阝城,縣西北二十里。古成阝國,周武王封弟叔武於此。《春秋》:「隱五年衛師入成阝。莊八年師及齊師圍成阝,成阝降於齊師。《說苑》:「孔子遊於成阝之野。謂此。杜預云:「成阝在亢父縣西南。似悞。又有夫鐘裡,杜預曰:「在成阝北。《春秋》:「桓十一年公會宋公於夫鐘。又文十二年成阝伯卒,太子以夫鐘與成阝わ來奔。わ,亦成阝邑也。
蜀山,縣西南四十里。《爾雅》:「蜀者,獨也。四望無山,挺立波心,因名。其下曰蜀山湖。○採山,在縣東北三十五里,與縣北三十里坦山相接,皆出沙金。又太白山在縣東五十里,山高聳,旁接雲尾山。是也。
會通河,縣西南三十五里。自濟寧州流入界,亦接嘉祥縣境,歷南旺湖,又北入東平州境。其旁有月河,各置閘以節宣之。《志》云:「縣境會通河,即濟水故道也。濟水合諸陂澤之水,昔時自縣北出東平境內,合汶水。今汶水悉入南旺,合流而北出矣。詳見川瀆漕河。
汶水,縣東北二十五里。其舊流自東平州東,會坎河諸泉,至四汶口而分,其西流者入大清河,此故道也。永樂中,開會通河於寧陽縣北,築罡城壩,遏其入之流。又於汶河西築戴村壩,阻其入海之路,使全流盡出於縣北二十五里,受濼當諸泉,謂之魯溝。又西南流至城北二里,受蒲灣泊水,謂之草橋河。又西南流十里,謂之白馬河。又西南流二十二里,謂之鵝河。鵝河,故宋運道也,涸而爲渠,汶水由之。又西南流十五里,謂之黑馬溝。又西南注於南旺,出分水河口,南北分流入運河。見前大川。
南旺湖,縣西南三十五里會通河之西岸。其地特高,謂之水脊。汶水西南流注於此,分南北二流,中有禹廟及分水神祠。《志》云:「湖即鉅野大澤之東偏,縈迴百餘里,宋時與梁山濼匯而爲一,圍三百餘里。亦曰張澤濼。熙寧十年河道南徙,東會於梁山張澤濼。元豐初,京東安撫黃廉言:「梁山、張澤兩濼,淤淀數年,每歲泛浸近城民田,乞自張澤濼下流浚至濱州,可洩壅滯。從之。後漸淺涸。永樂九年開會通河,遂畫爲二堤,漕渠貫其中,渠之東岸有蜀山湖,謂之南旺東湖,周六十五里,中央有蜀山,望之如螺髻,湖中多菱芡蒲魚之利。漕渠淺澀,則引湖灌渠,有司掌之。堤北有馬踏湖,亦謂之南旺北湖,周三十四里有奇,當南旺東北,亦蓄水以灌渠,居民佃種其間,日就湮沒。《水經注》:「水從桃鄉四分,當其派別之處,謂之四汶口,即是南旺湖矣。湖中有南旺上下閘,其北十二里曰開河閘。《河防考》:「蜀山東有馮家壩,地卑而水易洩,因壩以障之。南旺南有何家口,稍卑,汶水就西而下,每決房家口,傷蓮堤,南旺之水即涸。議者每以馮家壩爲蜀山湖之門戶,何家口爲南旺之尾閭,皆不可以無備。明永樂中,尚書宋禮開會通河,成,復請設水櫃以濟漕渠,在汶上曰南旺,東平曰安山,濟寧曰馬腸,沛曰昭陽,各因鐘水相地勢建閘壩,漲則減之入湖,涸則開之入河,名曰四水櫃。桃鄉,在縣南三十里,與濟寧接界。或雲在縣東北四十里,悞矣。
新開河,縣西南二十里。正統八年鑿河以洩山谷諸水,西流入會通河。又石樓濼,亦在縣西南二十里,周三十里。縣西北十五里又有魚營濼,周四十里。縣北三里曰蒲灣濼,舊名仲句陂,周十餘里,俱入於汶。每秋水氾漲,一望無際,遠近村落,悉在煙波杳靄中。
龍鬥泉,縣東北五十里。初出洶湧,流爲龍鬥河,亘四十里而達蒲灣泊,霖潦時,輒有漲溢之患。又東北五里曰濼當山泉,西南流,會龍鬥泉,入於魯溝河。《志》云:「縣境之泉六,其一伏地中,其五俱注於汶河。
闞亭,在縣西南南旺湖中,有高阜六七。《春秋》:「桓十一年公會宋公於闞。昭二十五年叔孫昭子如闞。三十二年公在乾侯取闞。定元年季孫使役如闞。杜氏云:「闞,魯先公墓所在也,自隱、桓以下皆葬此。《戰國策》:「信陵君曰:「秦長驅梁北,東至陶、衛之交,北至平、闞。陶,陶丘。平,平陸也。《史記•封禪書》:「齊八祀,三曰兵主,祠蚩尤。《正義》:「蚩尤塚在東平陸監鄉,監即闞雲。
開河水驛,縣西南三十里。又縣東南有新橋馬驛。蓋縣爲水陸通衢也。

東阿縣,州西北七十里。北至東昌府茌平縣百里,西南至壽張縣八十里。春秋時齊柯邑。漢置東阿縣,屬東郡。後漢因之。晉屬濟北國。劉宋屬濟北郡。後魏因之。隋屬濟州。唐因之。天寶十三載,濟州廢,縣屬鄆州。宋仍舊。今編戶二十四里。

東阿故城,縣西二十五里。春秋時,爲齊之柯邑。莊十三年公會齊侯盟於柯。《史記》:「齊桓公與魯會柯而盟。又魯頃公卒於柯。皆此地。後爲柯邑。趙成侯九年與齊戰阿下。又齊威王烹阿大夫。《世紀》:「周顯王十三年燕、趙會於阿。秦時謂之東阿,二世二年田儋爲章邯所殺,田榮收餘兵走東阿。又項梁擊破章邯軍東阿下。漢四年彭越渡河,擊楚東阿,殺楚將薛公。後漢亦爲東阿縣。元和二年幸東阿。是也。隋、唐縣皆治此。《唐史》:「元和十三年魏博帥田弘正奉詔討淄青,敗其兵於東阿,又敗之於陽。宋開寶八年徙縣治南鎮。太平興國二年徙治利仁鎮。紹興三年金人徙治於新橋鎮。明朝洪武八年又徙今治。蓋即故城也。今東阿舊城入陽界內,謂之阿城鎮。
城,今縣治。春秋時齊邑也。桓八年夫人姜氏會齊侯於。莊二十三年公及齊侯遇於。後爲管仲采邑,亦曰小。莊三十二年城小,爲管仲也。又僖二十六年公以楚師伐齊,取,置齊桓公子雍焉。文十七年公及齊侯盟於。宣十四年公孫歸父會齊侯於。成三年叔孫僑如會晉荀首於。成十四年齊國佐以叛。襄十九年晉士丐侵齊及。哀二十七年齊陳成子救鄭及留舒,違七里,人不知,皆此邑也。秦曰城,漢高以魯公禮葬項王於城。又圯上老人謂張良,後十三年見濟北城山下黃石即我也。漢五年張良勸漢王,自睢陽以北至城與彭越。尋置城縣,屬東郡。後漢因之。晉屬濟北郡。劉宋因之。後魏屬東濟北郡。後齊廢。唐武德四年復置城縣,屬濟州。六年廢。《水經注》:「城西北三f塚。又今縣東北五里有城山,一名黃山,即張良得黃石處。《郡志》:「東阿、城,本二邑,並城於東阿,自北齊始;移東阿治城,自明初始。今縣爲土城,周四里,即城故址雲。
桃城,在縣西南四十里。古桃丘也。《春秋》:「桓十年公會衛侯於桃丘。杜預曰:「東阿東南有桃城。蓋在故縣東南也。漢高封功臣劉襄爲桃侯,邑於此。今安平鎮東十八里爲桃城鋪,旁有一丘,高可數仞,即桃丘矣。
楊劉城,縣北六十里。舊臨河津,亦曰楊劉鎮。唐元和十三年淄青拒命,魏博帥田弘正請自黎陽濟河,會義成軍進討。裴度以爲不若詔弘正俟霜降水落,自楊劉渡河,直指鄆州,置營陽,則賊衆搖心矣。從之。既而弘正自楊劉濟,距鄆州四十里築壘,城中大震。乾寧三年朱全忠將葛從周引兵救魏博,敗河東兵於洹水,復濟河,屯楊劉,擊鄆帥朱。朱梁開平五年晉王存勗攻魏州,朱全忠遣兵自楊劉濟河,間道夜入魏州,助魏帥羅周翰城守。乾化五年晉軍入魏博,梁將劉軍於魏縣,梁主遣軍屯楊劉,爲聲援。貞明三年晉王存勗自朝城乘冰堅渡河,急攻楊劉,拔之,列柵置守。後唐同光初,遣李嗣源襲鄆州,自德勝趣楊劉,夜渡河,徑抵鄆州,拔其城。梁尋遣王彥章克德勝南城,浮河東下,攻楊劉,列橫艦亘河津,以絕援兵。又於城南爲連營守之。唐將李周悉力拒守,唐主亦引兵自澶州馳救,彥章旋爲唐兵所敗。既而唐主復自朝城至楊劉濟河,入鄆州,遂進兵滅梁。石晉天福八年契丹入寇,至黎陽,遣何重進守楊劉鎮。開運三年河決楊劉,西入莘縣。《五代史》:「大河自楊劉至博州百二十里,自梁季以來,連年東潰,分爲二派,彙爲大澤,瀰漫數百里。又東北壞古堤而出,灌齊、棣、淄諸州,至於海涯,湮沒民田,不可勝計。周顯德初,詔李等塞楊劉決河,三十日而工畢。胡氏曰:「自德勝北循河而東,至楊劉渡口,幾二百里。自楊劉經東阿縣,復東南趣鄆州,幾百里。李嗣源蓋自楊劉徑道入鄆,不經東阿縣治也。《金人疆域圖》:「東阿縣有楊劉鎮。今黃河舊堤隱隱可見,而城跡不可考。黎陽見直隸濬縣,洹水見直隸成安縣,魏縣今屬直隸大名府,德勝見直隸開州,朝城今屬東昌府濮州。是也。
敖山,縣南七里。劉宋元嘉八年檀道濟與後魏戰於此,置有關城,城南三土堆,即道濟唱籌量沙處,亦謂之虛糧塚。《廣記》:「縣西南三里有虎窟山,南燕建平中,濟南太守得白虎於此,因名。山之南即敖也,或以爲即敖城,悞。○監山,在縣東南三十里,雲巒秀拔,爲境內羣山之冠。《水經注》謂之大檻山,一名浮山,相傳洪水時,此山不沒也。稍北有狼山,一名黃山,狼溪水發源於此。
魚山,縣西北八里。一名吾山。《史記•河渠書》瓠子歌:「吾山平兮鉅野溢。徐廣曰:「東阿縣魚山也。魏曹植封東阿王,嘗登魚山望東阿。唐乾寧初,朱全忠擊鄆帥朱軍於魚山,弟兗帥瑾合兵來攻,爲全忠所敗。《宋史》:「陳堯諮知鄆州,開新河,自魚山至下杷以導積水。今山在大清河西,鹽舟自濼口來者,俱泊於此。山下有唐末營壘遺址。○香山,在縣北十五里大清河西岸,山東北有艾山,兩山相對,河出其中。又少岱山。《志》云:「在城東一里,橫亘郭門,上有臺一成,以在岱宗西,故名。又南一里爲寺山,又南四里爲鏵山,形方而橢,有泉出焉。
會通河,縣西南六十里,南接壽張縣界,又北接陽縣界。
大清河,縣西十里。即濟水也。其上源與會通河合,流至東平安山閘,漸分流而西北,至魚山之東,復折而東北,經縣北,而東入平陰縣境。○馬頰河,在縣西,自陽縣界,歷安平鎮,又東至魚山,合於大清河。或以爲小鹽河,而大清河直謂之鹽河。《水經注》:「濟水自須昌縣北經魚山,東左合馬頰水。馬頰蓋濟水之支流,或以爲黃河支流也。唐乾寧二年朱全忠將龐師古敗鄆州兵於馬家河,遂抵城下。元末,察罕復山東,師至鹽河,遣精騎搗東平,克之。或曰即馬頰河也。
沙灣河,在安平鎮南十二里。黃河舊決口也。《志》雲;縣西南有土河,即正統中河決原武黑陽山,由范縣、壽張東流,衝入張秋之道。又有沙灣東河,其上流即鄆城縣之氵河,流入縣境,自張秋南入會通河。今俱堙廢。
狼溪水,在縣東南二十八里。出狼山下,西北流,經縣城內,又北入於大清河。○赤河,在縣北。五代時,黃河衝決,析爲支流,此其一也。又有金河,俱自縣境入州界。或悞爲金赤河。今見東平州。
金堤,在安平鎮南。參差隆起,延亘鄆、濮,俗稱始皇堤。漢文時,河決酸棗,東潰金堤。即此。或曰:「後漢王景所修汴渠堤也。
安平鎮,縣西南六十里運河所經,與壽張、陽二縣接界。本名張秋。五代周顯德初,河決楊劉,遣宰相李治堤,自陽抵張秋口。即此。宋曰景德鎮。元因之。至元二十七年會通河成,置都水分監官於景德鎮,掌河渠壩閘之政,俗仍謂之張秋。正統十三年河決滎陽而東,衝張秋,潰沙灣,遣使修塞。景泰三年沙灣復決,徐有貞爲廣濟渠於張秋以西,又於張秋建通源閘,以時蓄洩,會通河復治。弘治初,河徙汴北,分爲二支:「其一東下張秋鎮,入漕河,與汶合而北行。六年霖雨大溢,決張秋東岸,截流奪汶,徑入於海,而漕河中竭,南北道阻,乃命劉大夏等治之。於上流西岸,疏爲月河三里許,塞決口九十餘丈,而漕始復通。又疏塞其上流數處,於兩岸築堤,減水南下,由徐淮故道。又於舊決口南一里築滾水石壩,以防復衝張秋之患,亦謂之減水壩。八年功成,賜今名。抱河爲城,周八里,北河都水分司治焉。城北有戊己山,亦弘治間築土所成,下臨龍潭,即故決口也。山名戊己,取土製水之意。《志》云:「黑龍潭在鎮北半里許,深不可測,一名平河泉。又荊門水驛,在鎮城北隅,上下二閘設於此。又有稅課局,亦置於鎮城內。
鎮,縣南十二里。以在城南也。宋開寶中,移縣治焉。又南十八里曰利仁鎮,太平興國中所改置縣治也,今舊縣馬驛置於此。縣北十里曰新橋鎮,金人徙縣治此,元因之。又北三十里有銅城鐸。
尹卯壘,在縣西北。宋永初末,北魏主嗣遣兵南寇,渡河軍於敖,兗州刺史徐炎棄尹卯南走。景平初,魏軍還其別將刁雍留鎮尹卯。《水經注》:「濟水自須昌縣西北經魚山東,又北過城縣西,水側有尹卯壘,南去魚山四十里。
阝下聚,在縣西南。《左傳》:「僖二十六年公追齊師,至阝弗及。杜預曰:「城縣西有地名阝下。又周首亭,杜預曰:「亦在城東北。《春秋》文十一年《傳》雲齊襄公之二年大夫王子成父獲長狄僑如弟榮如,埋其首於周首北門,即此亭也。京相曰:「周首邑,世謂之盧子城。魏收《志》盧縣有盧子城。蓋近長清縣西界。
清亭,在縣東北。《左傳》:「隱四年公與宋公遇於清。京相曰:「東阿東北四十里有清亭。《水經注》:「濟水自魚山而北,經清亭東,又縣西二里有三歸臺,相傳即管仲所築。○鐵塔寺,在縣北新橋鎮,有浮圖十三級,高十二丈,宋熙寧中建。

平陰縣,州東北百里。東北至濟南府長清縣四十里,春秋時齊邑。漢爲肥成縣地。隋開皇十六年置榆山縣,屬濟州。大業二年改曰平陰縣。唐初因之。貞觀初,改屬鄆州。太和六年省。開成二年復置,仍屬鄆州。今編戶十九里。

平陰故城,《志》云:「在縣東北三十五里。齊平陰邑也。襄十八年晉會諸侯伐齊,齊侯禦諸平陰,齊師夜遁,晉入平陰。京相曰:「平陰在盧縣故城西南十里。蓋即今縣地,隋因以名縣。又京茲城,在縣東南。《左傳》:「晉入平陰,荀偃、士丐以中軍克京茲、魏絳、欒盈,以下軍克寺阝、趙武,韓起以上軍圍盧。杜預曰:「京茲,在平陰東南;寺阝山,在平陰西。是也。盧,見前長清縣。○榆城,在縣西北二十里榆山下。《志》云:「隋榆山縣蓋置於此。
長城,在縣東。《左傳》:「襄十八年諸侯同伐齊,齊侯禦諸平陰,塹防門而守之廣裡。杜預曰:「平陰城南有防,防有門,於門外作塹,橫行廣一里。是也。京相曰:「防,即長城。平陰南有故長城,東至海,西至濟、河。防門去平陰三里,其水引濟,故瀆尚存。防門之北有光裡,今其地亦名廣裡雲。《括地誌》:「長城西北起濟州平陰縣,緣河歷泰山北岡上,經濟州、淄州,東至密州琅邪臺入海。《郡縣志》:「故長城首起鄆州平陰縣北二十九里。是也。
大清河,縣西北十五里。自東阿縣東流經此,又東北入長清縣界。明朝成化九年以大清河堙塞,自張秋浚至縣西滑口鎮,是也。又有新開河,在縣西十里。《志》云:「即清河之下流。其南岸有山曰蹲龍,下有磐石跨河,舟行者患之。宋張方平乃鑿新河,引水北行,以避其險,行者便之。
汶河,縣南九十里。自寧陽縣流入界,又西南流入東平州境。《志》云:「縣東南五十里有新柳溝,出高坡沙土中,南流三十里,入衡魚河,會肥成縣泌河及諸泉水南流入汶河,亦曰新柳溝泉。《志》云:「縣有泉二,俱南流入汶。是也。
滑口,鎮縣西三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縣有陳弘遞運所,今皆革。

縣,州西北百四十里。北至東昌府八十里。春秋時齊陽邑。漢爲須昌縣地。隋開皇十六年析置陽縣,屬濟州。唐初因之。天寶十三載,改屬鄆州。今編戶三十九里。

舊城,《志》云:「在縣北五十里,春秋時齊邑也。僖三年齊侯、宋公、江人、黃人,會於陽。十一年公會齊侯於陽。文十六年季孫行父會齊侯於陽。宣十六年晉、衛伐齊,至陽。昭二十九年齊侯與公衍陽。又《齊語》:「桓公大朝諸侯於陽。皆此地也。隋因置陽縣。宋開寶六年縣爲河水墊沒。太平興國八年徙縣於上巡鎮,亦謂之孟店,即今治也。又古阿城。《志》云:「在縣東北五十里,蓋與東阿縣接界。今爲阿城鎮,會通河所經也,有阿城上下二閘。
薛陵城,在縣西南。戰國時齊邑。《史記•齊世家》:「威王七年衛伐我,取薛陵。又威王語阿大夫:「衛取薛陵,子不知。蓋其地與阿近。
山,在縣治東北,小阜也,縣以此名。又南土山,在縣北二十里,北土山在縣東北十五里。《志》云:「皆昔時戰壘遺址。
會通河,縣東四十里。河之東岸,即安平鎮,與東阿、陽二縣接界,荊門上下二閘置於此,又北入東昌府界。○舊黃河,在縣東南六十里。舊《志》:「縣境河岸西南至東平州魚護口,淺長六十里,今堙廢。
沙河,縣東二十五里。由范縣、壽張流入境,雨潦則會羣川北流,至東昌龍灣,入於運河。《志》云:「縣南五十里有清水河,亦自壽張縣流入境,或以爲即故馬頰河也,自縣而東,經安平鎮,入東阿縣界。
阿澤,在縣東。春秋時衛地。襄十四年衛獻公出奔齊,孫林父追之,敗公徒於河澤。杜預曰:「東阿西南有大澤,即阿澤也。《水經注》:「河水歷柯澤,有七級渡。今運河經縣東北六十里,有七級上下二閘,或以爲古阿澤是其處。又西湖陂,在縣西十五里,亦名黑龍潭,長三十餘里。又縣北二十五里曰鵝鴨陂,周二十餘里,其北即沙鎮也,運河所經。○阿膠井,在縣東阿城鎮,水清冽而甘。《水經注》:「阿城北門內西側皐上有井,巨若輪,深六尺,歲嘗煮膠,以貢天府,所謂阿膠也。今水不盈數尺,色正綠而重,周爲垣,掌之於官。
會盟臺《志》云:「在縣治南,即齊桓公會江黃時所築。又魯將曹沫挾匕首劫齊桓公處,亦名陽亭。○小韓寨,在縣東北二十里,元知院官韓誌所修築,亦曰小韓寨城,遺址猶存。}}

壽張縣,州西百二十里。西北至陽縣三十里。春秋時,齊之良邑。戰國時,謂之壽邑。後置壽良縣,屬東郡。後漢改曰壽張,屬東平國。應劭曰:「光武叔父名良,諱良曰張也。晉亦曰壽張縣,劉宋改曰壽昌,後魏復曰壽張,俱屬東平郡。隋屬濟州。唐武德四年置壽州於此。五年州廢,仍屬鄆州。宋因之。明朝洪武三年省入須城、陽二縣。十四年復置,仍屬東平州。編戶十五里。

壽張故城,《志》云:「在今縣東南五十里。《史記》:「齊昭襄三十七年客卿灶攻齊,取剛壽。此即壽邑也。《水經注》:「故城北有壽聚。漢置縣,後漢光武十二年封樊弘爲壽張侯。初平三年曹操擊黃巾於壽張東,濟北相鮑信戰死。劉宋曰壽昌縣,後魏復故。唐武德四年又分置壽良縣,屬壽州,明年,仍廢入壽張。金大定七年河水壞城,乃遷於今縣西十五里之竹口鎮。十九年復還舊治。明朝洪武初,又移治梁山之東。十四年復移置於王陵店,即今治也。
張城,舊《志》:「在縣南。《史記》:「周勃襲取臨濟,攻張。又漢高封毛釋之爲張侯,邑於此。後漢因改壽良爲壽張也。臨濟見河南陳留縣。或曰:「縣境舊有臨濟亭,秦置。
梁山,縣南三十五里,以梁孝王遊獵於此而名。其東北即東平州界,今有梁山巡司。又西南十七里有土山。又南有戲狗山,亦梁孝王遊獵處。
會通河,在縣東三十里。河東岸即安平鎮也。《元史》:「至元二十六年從壽張尹韓仲暉言,開河以通運道,起須城縣安山渠西南,由壽張西北至東昌,又西北至臨清,引汶水以達御河,長二百五十餘里,建閘三十有一,以時蓄洩。河成,河渠官張禮孫言:「開魏博之渠,通江淮之運,古所未聞,賜名會通。延六年又復開浚,即今運渠也。
梁山濼,在梁山南。汶水西南流,與濟水會於梁山,東北迴合而成濼。《水經注》:「濟水北經梁山東。袁宏《北征賦》所云背梁山截汶波者也。又爲大野澤之下流水,嘗匯於此。石晉開運初,滑州河決,浸汴、曹、單、濮、鄆五州之境,環梁山而合於汶,與南旺蜀山湖相連,瀰漫數百里。宋天禧三年滑州之河復決,歷澶、濮、曹、鄆,注梁山濼。咸平五年詔漕臣按行梁山濼,開渠疏水,入於淮。天聖六年閻貽慶言:「廣濟河出濟州合蔡鎮,逼梁山泊,請治夾黃河,引水注之。元豐初,議者復以梁山等濼淀淤,易於泛浸,乞行疏浚。政和中,劇賊宋江結寨於此。《金史》:「赤盞暉破賊衆於梁山濼,獲舟千餘。又斜卯阿里亦破賊船萬餘於梁山泊,蓋津流浩衍,易以憑阻也。既而河益南徙,梁山濼漸淤。金明昌中,言者謂黃河已移故道,梁山濼水退地甚廣,於是遣使安置屯田,自是益成平陸。今州境積水諸湖即其餘流矣。《志》云:「縣南五十里至南旺湖。
沙灣,縣東北三十里,北去安平鎮十二里。《志》云:「國家疏鑿會通河,一循元人故道,惟於開河閘至沙灣北,故河道北徙,幾二十餘里。又引黃河支流自河南封丘縣荊隆口,東至於沙灣,以達臨清之衛河。弘治中,河決於此,自是築塞黃陵岡,而沙灣之流漸涸矣。《河漕考》:「舊黃河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所管河岸,南自鄆城縣黃亮口,北至東平州魚護口,長三十里,今堙。又野豬腦堰,舊在縣南六十里,縈紆三十里,用土石修築,塞以瀦水,使不衝決沙河河堤岸。又師家壩,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舊導黃河水使入安平鎮通源閘,以分沙灣之勢,今亦堙廢。
微鄉,在縣南。京相曰:「微鄉在壽張西北三十里。蓋在故城西北也。《水經注》:「濟水北經梁山東,又經微鄉東。《春秋》:「莊二十八年築。《公羊傳》以爲微蓋魯邑也。
高梁亭,在縣東北。宋元嘉八年檀道濟自清水救毛修之於滑臺,至壽張,轉戰至高梁亭,斬魏濟州刺史悉煩庫結,即此亭。蓋近安平鎮。

曹州

[編輯]

曹州,府西南三百里。東南至河南歸德府二百四十里,西南至河南開封府三百里,西北至直隸開州百二十里,北至東昌府濮州百里。

禹貢》豫州地。周爲曹國地武王封弟振鐸於曹,即此。戰國屬宋,後屬齊。秦屬碭郡。漢初,屬梁國。景帝中〔元〕六年分置濟陰國。建元三年改爲郡。甘露二年更爲定陶國。明年,復爲濟陰郡。河平二年又爲定陶國。建平二年復爲濟陰郡。後漢因之。晉曰濟陽郡。劉宋復曰濟陰郡。後魏因之,後又兼置西兗州。後周改曰曹州。隋因之。大業初,復曰濟陰郡。唐初,亦曰曹州。天寶初,又爲濟陰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晉開運二年置威信軍節度。周廣順二年改置彰信軍。宋仍曰曹州亦曰濟陰郡彰信軍。建中靖國初,賜軍額曰興仁。崇寧初,升爲興仁府。金復曰曹州。元因之。明朝洪武四年州廢,屬濟寧府。正統十一年復置曹州編戶七十四里,屬兗州府,領縣二。
州爲四達之衝。春秋時,曹最爲多事,會盟征伐,幾於無歲不與也。既而侵逼日至,卒以先亡。自戰國以來,河、濟有難,曹輒先受之。朱黼曰:「曹南臨淮、泗,北走相、魏,當濟、兗之道,控汴、宋之郊,自古四戰用武之地也。
曹城,今州治。即曹叔振鐸所都。魯哀公八年爲宋所滅,遂爲宋邑。十四年向入於曹以叛。是也。漢置濟陰郡,治定陶,後皆因之。隋曹州治濟陰縣。唐宋因之。金大定二十七年河決曹、濮,乃改築城於州之北原,徙州治焉。明初,以水患再徙,遂廢州爲縣。正統十年復置州於河北岸。舊土城,即金人故址也。城周四里有奇。
冤句城,州西南四十里。漢縣,屬濟陰郡。冤,一作宛;句,音朐。景帝封楚元王子爲宛朐侯,是也。後漢仍屬濟陰郡。隋屬曹州。唐因之。乾符初,黃巢倡亂於此。中和四年李克用擊黃巢,追至冤句而還。宋仍屬曹州。大觀二年改爲宛亭縣。金時圮於河。《九域志》:「冤句城,在州西四十五里。○都關城,亦在州東北,秦縣。漢初周勃攻都關、定陶,襲取冤句,是也。漢亦爲都關縣,屬山陽郡,後漢省。
成陽城,州東北六十里。戰國時齊邑。成亦作籰。《秦紀》:「昭襄十七年成陽君入朝,秦因置籰陽縣。亦曰城陽。二世二年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屠之。漢二年項羽北至城陽,田榮將兵會戰,不勝,走至平原,爲平原民所殺。《漢紀》:「沛公西略地,道碭至城陽與槓裡,攻秦壁,破其二軍。《曹參世家》:「參擊王離於城陽南,復及之槓裡,破之。又樊噲從擊秦河間守軍於槓裡,破之。槓裡在城陽西,皆此成陽也。漢曰成陽縣,屬濟陰郡,高祖封功臣奚意爲侯邑。後漢仍爲成陽縣。晉屬濟陽郡。後魏屬濮陽郡。後齊省。隋開皇十六年改置雷澤縣,屬鄆州。今在濮州境內。
呂都城,在州西南二十里。漢縣,屬濟陰郡。或曰:「高後割濟南郡爲呂國,封呂臺爲呂王,此其所都也,後因置呂都縣。後漢省爲呂都亭。延熹二年以誅梁冀功,封尚書令虞放爲呂都亭侯,即此。○煮棗城,在州西。《史記》:「蘇秦說魏,東有淮、潁、煮棗。又蘇代說田軫,魏王謂韓馮、張儀曰:「煮棗將拔,齊兵又進。是也。劉昭曰:「冤句有煮棗城,漢高封功臣革朱爲侯邑。又《水經注》:「北濟水自濟陽縣北,東北經煮棗城南。今亦見直隸棗強縣。又離狐城,《志》云:「在州西四十里,漢縣,唐曰南華,金時縣治於此,尋省,今爲李二莊。似悞。詳見前單縣。
清丘山,州西南四十里。《志》云:「春秋時,晉、宋盟於清丘,即此。又荷山在州東南三十里,以近荷澤而名。舊《志》云:「荷水源出於此。○歷山,在州東六十里。《志》云:「舜耕於歷山,漁於雷澤。州北境有雷夏澤,因以此山爲舜所耕之歷山雲。
舊黃河,州東五里。南自定陶縣彭家淺,北至鄆城縣紅船口,中間除鉅野縣河岸十二里,所管河岸一百有五里。《志》云:「河至州東雙河口分支,東流經嘉祥及濟寧州西,東南至魚臺縣塌場口,入於運河,即洪武初徐達引河入泗以通運處也。永樂中,亦嘗修浚,今俱堙廢。
河,在州南二十五里。《志》云:「舊自黃河分流。正統中,河自黃陵決入氵,爲河所奪,今河去而氵存,雨潦時,可通舟楫。○水,在州西南三十里。《爾雅》:「濟別爲濋。呂忱曰:「水決復入爲,漢高即位於水之陽。張晏曰:「水在濟陰界,取汎愛宏大而潤下也,有受命壇在焉。《志》云:「壇在今曹縣定陶之間,爲水所圮。又孔氏曰:「,敷劍反。又大祢溝,在州西。《志》云:「《詩•衛風》:「出宿於[1111],飲餞於祢。謂此水也。一名冤水,漢冤句縣以此名。今堙。
荷澤,州東南三十里。即《禹貢》之荷澤也。《水經注》:「濟水又東,荷水出焉。舊《志》:「濟水西自河南考城縣界來,會於荷水,東入城武縣界,今涸。○雷澤,在成陽故城西北。《禹貢》:「雷夏既澤。《史記》:「舜漁於雷澤。鄭玄曰:「澤在城陽西北十餘里,其陂東西二十餘里,南北十五里,與濮州接界,今涸。《志》云:「州西南三十里有餓虎牢池,四壁突起如城,內有深淵,廣三頃餘,大旱不竭。又州南四十五里有靈聖湖。
文臺,括地誌》:「在冤句西北六十五里。《史記》:「隱陵君施酒文臺。又信陵說魏安王所云文臺墮,垂都焚者。又靈臺,在故成陽縣西。堯塚也。《呂氏春秋》:「堯葬林。《後漢志》:「成陽有堯塚靈臺。元和二年東巡狩,遣使祀堯於成陽靈臺。又延光三年復使使者祀焉。皇甫謐曰:「林即成陽也。鄭玄云:「班固謂堯作遊成陽,蓋堯遊成陽而死,遂葬焉。《水經注》:「成陽西二里有堯陵,陵南一里,有堯母慶都陵,於城爲西南,稱曰靈都,鄉曰崇仁,邑號修義,皆立廟。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澤通泉,泉不耗竭至豐,魚、筍、栝、柏成林,二陵南北列,馳道徑通,階墀修整,蓋宋時尚存。金末,黃河決溢,故跡遂堙。

曹縣,州東南百二十里。東南至河南歸德府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儀封縣百里。漢定陶縣地,隋析置濟陰縣,爲曹州治。唐、宋因之。金人徙州治乘氏故縣,仍置濟陰爲附郭。元因之。明初,以水患,徙治安陵鎮。二年又徙磐石鎮,即今治也。四年改州爲縣,屬濟寧府。正統十一年復置曹州,以縣屬焉。今編戶四十八里。

濟陰城,縣西北六十里。本定陶縣地。或曰:「漢濟陰郡亦治此,世謂之左城,以在左山南也。哀帝葬其父定陶恭王,並置陵邑,因謂之葬城。後魏謂之孝昌城。魏收《志》:「孝昌二年置西兗州,治定陶,尋徙左城。興和二年僑置沛郡,治孝昌城,領考城、己氏、新安三縣,孝昌亦即左城矣。後齊郡廢。隋改置濟陰縣,爲曹州治。唐因之。《通典》:「漢濟陰郡治即今縣治。悞也。自隋以後,州郡始皆治此。城西去黃河十里,金大定二十八年圮於水。
乘氏城,縣東北五十里。春秋時乘丘地。莊十年公敗晉師於乘丘。《戰國策》:「張儀謂魏王,齊伐趙,取乘丘,收侵地,虛頓丘危。《史記》:「周安王二年三晉伐楚,至乘丘而還。是也。漢置乘氏縣,屬濟陰郡,景帝封梁孝王子買爲侯邑。應劭曰;乘氏,故乘丘也。後漢亦爲乘氏縣,和帝封梁商爲乘氏侯邑於此。興平初,呂布入濮陽,與曹操爭兗州,引兵至乘氏,尋爲曹所敗。晉屬濟陽郡,後魏仍屬濟陰郡。隋屬曹州。唐、宋因之。金大定六年縣廢。二十八年移州治於此,改置濟陰。西南去故州城二十八里。明初省縣入州,州治再徙,故城遂墟。虛頓丘,見直隸縣及清豐縣。○大鄉城,在縣北。魏收《志》:「乘氏縣有大鄉城。宋永初末,北魏將刁雍寇青州,爲州兵所敗,收散卒保大鄉山。或曰:「即大鄉城,似悞。
楚丘城,縣東南四十里。春秋時,戎州己氏之邑。《左傳》:「隱七年戎執凡伯於楚丘。又襄十年宋享晉侯於楚丘。楚丘蓋在曹,宋間。漢置己氏縣,屬梁國。後漢改屬濟陰郡。晉屬濟陽郡。後魏亦屬濟陰郡。魏末改屬沛郡。隋開皇六年改爲楚丘縣,屬宋州。唐初屬戴州。貞觀十七年又改屬宋州。宋因之。金初屬曹州。尋屬歸德府,後又改屬單州。元屬曹州。明初省。《志》云:「春秋時楚丘有二,此爲曹伯境內之楚丘,非衛地之楚丘也。
句陽城,縣北三十里。漢縣,屬濟陰郡。後魏因之。晉屬濟陽郡,後省。句,讀鉤。杜預曰:「句陽縣北有垂地,亦名犬丘。隱八年宋公、衛侯遇於垂。《傳》云:「遇於犬丘。是也。又桓元年公會鄭伯於垂。《戰國策》:「無忌說魏王,文臺墮,垂都焚。謂此也。○安陽城,在縣東。宋裒曰:「楚丘縣西北四十里有安陽故城。秦二世二年楚宋義救趙,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又沛公將傅寬從攻安陽,即此城也。魏收《志》:「己氏縣有安陽城。
桂陵城,在縣西北五十里。本齊邑。《史記》齊威王二十六年以田忌爲將,大破梁軍於桂陵。其後秦穰侯葬此,世謂之安平陵,亦曰安陵鎮。明初移曹州治焉。今爲安陵集,有安陵巡司。孔穎達曰:「桂陵在乘氏縣東北二十一里。似悞。○葭密城,在縣西北三十里。《竹書》:「魯季孫會晉文公於楚丘,取葭密,遂城之。即此。漢置葭密縣,屬濟陰郡。後漢省。
莘城,縣北十八里。《元和志》:「古莘仲國也,在濟陰縣東南三十里。《夏本紀》:「鯀納有莘氏女,生禹。又伊尹耕於有莘之野。《春秋》:「僖二十八年晉侯次於城濮,登有莘氏之墟以觀師。杜預曰:「古莘國城。是也。今爲莘仲集。又有莘城,見陝西陽縣。○濟陽城,《志》云:「在縣西南七十里。舊《志》云:「在冤句西南五十里。悞也。漢縣,今與河南蘭陽縣接界,詳見蘭陽。又有武父城,杜預曰:「在濟陽東北,春秋時爲鄭地。桓十二年公會鄭伯盟於武父。又有戎城,在濟陽東南。《春秋》:「隱二年公會戎於潛。此即潛地也。《水經注》:「濟瀆舊自濟陽故城南,東徑戎城北。其地皆屬縣境。
陽晉城,在縣北。故衛邑。《戰國策》:「張儀說楚曰,秦劫衛,取陽晉,則趙不南。趙不南,則魏不北。魏不北,則從道絕。又說楚曰,秦下甲攻衛陽晉,必關扃天下之胸,又韓攻宋。秦王怒曰:「我愛宋,與新城、陽晉同。《史記•魏世家》:「哀王十六年秦拔陽晉。《括地誌》:「陽晉在乘氏縣西北三十七里。司馬貞曰:「陽晉魏邑,蓋適齊之道,在衛國之西南。《水經注》:「陽晉在廩丘城東南十餘里,與都關爲左右雲。新城,今見河南洛陽。廩丘,見濮州。
蒙澤城,在縣西十里。古貰國。春秋時,爲宋之貰邑。僖二年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於貰。杜預曰:「貰,與貫相似,今梁國蒙縣西北有貰城。《史記》:「齊宣公四十九年與鄭人會西城,伐衛取丘。貰作世,又訛世爲也。時貰邑蓋屬衛。漢爲蒙縣地,元帝封梁敬王子宣爲貰鄉侯。晉仍屬蒙縣。隋初爲濟陰縣地。開皇六年置黃縣於此。十八年改爲蒙澤縣,屬曹州。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復置蒙澤縣,仍屬曹州。《括地誌》:「貰城今蒙澤城。是也。貞觀初縣廢。舊《志》:「蒙澤城在濟陰縣南六十五里。今亦見河南商丘縣。○亳城,在縣南二十里曹南山之陽,旁有蒙城。又漆園城,《一統志》:「在今縣西北五十里。《括地誌》:「漆園故城在冤句縣北十七里,莊周嘗爲漆園吏。是也。今與蒙、亳等城俱見河南商丘縣。
曹南山,在縣南八十里。《詩》:「薈兮蔚兮,南山朝隮。《春秋》:「僖十九年盟於曹南。是也。俗謂之土山。又有景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志》以爲衛《詩》所詠之景山,悞也。○左山,在縣西北六十五里。《水經注》謂之左岡。岡西南去濟陰城五里,所謂左城也。岡阜連屬,林木交映,蓋即陶丘之別阜矣。今山與曹州及定陶縣接界。
黃陵岡,縣西南六十里。黃河經其下。宋嘉定十三年蒙古陷濟南,金兵二十萬屯黃陵岡,分兵襲濟南,爲蒙古將木華黎所敗,遂進薄黃陵岡。金兵陳河南岸,蒙古兵下馬接戰,金兵敗,溺死者甚衆。木華黎遂陷楚丘,由單州趣東平,圍之。又紹定五年金主以汴京危急,帥諸軍東行,進次黃陵岡,謀入開州,不果。元至正十一年賈魯開黃河故道,自黃陵岡南達白茅,放於黃固、哈只等口,又自黃陵西至楊青村,合於故道,凡二百八十里有奇。岡之下,即黃陵渡也。二十一年察罕圖復汴梁,使舟師出汴,東略曹南,據黃陵渡。即大河津渡矣。明朝弘治十年河決黃陵岡,壞張秋運道,劉大夏乃築太行堤於曹、單二縣南,以護漕河,嗣後以時修治。今亦見河南儀封縣。
黃河,縣南五十里。自河南儀封縣流入縣界,又東入單縣界,所管河岸,長九十里。《志》云:「黃河舊流自河南祥符縣荊隆口,徑蘭陽、儀封入縣境,分爲二支:「其一東南流,由賈魯河徑單、豐、沛、碭山、蕭,至徐州入泗,此近時河道也。其一東北流,經定陶及曹州界之高二莊,由鄆城、壽張,至張秋之沙灣,入會通河,此故道也。弘治中,河水大決,衝會通河,自黃陵岡築東北一支,河流遂盡出於南。今縣北三十里曰舊黃河。自儀封東北至定陶縣界,舊時所管河岸長四十里,今淤。《河渠考》:「縣西南有梁靖口,黃河衝要也。成化六年劉大夏疏賈魯河,自梁靖口出徐州。嘉靖七年大河復決於此。又有武家、王家二壩,隆慶六年築,迎溜掃灣,逼近老堤,最爲險要,而武家壩尤甚,此壩潰決,則城武、金鄉皆成沮洳。且東鄰閘河,防遏最要。萬歷十七年武家壩外漸成灘淤矣。又黃水,在縣西十里,蓋即故黃河之支流,今亦淤。○賈魯河,在縣西四十里,元至正中,賈魯所開也。由黃陵岡至楊青村,弘治以前,猶爲運道。自塞黃陵岡,而此河遂淤。稍南即大河洪流矣。
濟水,縣北三十里。《水經注》:「濟水自滎澤東流,經濟陰乘氏縣西,分爲二瀆,其南瀆爲菏水,東南流,至山陽湖、陸縣,與泗水合。其東北流入鉅野澤,又東北過東郡壽良縣西界,北徑須昌、城,至臨邑縣四瀆津口,與河水會,此濟水舊道也。今縣北及定陶縣境,猶有故濟堤,而濟瀆堙廢。
五丈溝,縣西南五十里。《水經注》:「南濟又東北合菏水,水瀆上承濟水於濟陽縣東,世謂之五丈溝。又縣北有新溝。《水經注》:「瓠子河自濮陽南出,至濟陰句陽縣南爲新溝。是也。今皆涸。
鹿城鄉,在縣東北。劉昭曰:「乘氏有鹿城鄉。《水經注》:「僖二十一年宋人、齊人、楚人,盟於鹿上。蓋此地也。杜氏以原鹿爲鹿上。原鹿,見江南太和縣。
周橋,在縣東北。隋大業九年濟陰孟海公作亂,保據周橋,衆至數萬,尋據曹、戴二州。唐武德四年竇建德克周橋,擒孟海公。戴州,今城武縣也。

定陶縣,州東南五十里。東至城武縣五十里。春秋時曹地。秦置定陶縣。漢初,封彭越爲梁王,都定陶。後爲濟陰郡治。甘露中,爲定陶國治。後漢濟陰郡亦治此。晉改爲濟陽郡治。劉宋爲北濟陰郡治。後魏仍置濟陽郡,尋爲西兗州治。隋屬曹州。唐初因之。貞觀初,省入濟陰縣,曰定陶鎮。宋乾德初,置發運務於此。開寶九年改轉運司。太平興國二年建康濟軍。四年置定陶縣隸焉。熙寧四年軍廢,縣屬曹州。元初,復置廣濟軍於此。金軍廢,縣仍屬曹州。元因之。明朝洪武初,省。四年復置縣,屬濟寧府。正統十一年改今屬。編戶十九里。

陶城,在縣西。《志》云:「堯初居此,故曰陶唐。春秋時爲曹地,范蠡以陶爲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乃居陶,爲陶朱公。《戰國策》:「楚人說頃襄王,外擊定陶,則魏之東外棄。又秦穰侯邑於此,所謂侵剛壽以廣其陶邑者。《史記•齊世家》:「蘇代曰,有陶平陸,梁門不開。《韓非子》:「魏安王攻盡陶、衛之地。《呂氏春秋》:「舉陶削衛,地方六百里。秦置定陶縣,二世二年沛公、項羽攻定陶。又章邯擊楚軍,大破之於定陶,項梁死。漢五年軍滅項羽,還至定陶。既而封彭越於此,都定陶,自是常爲郡國治。後漢元和二年東巡,耕於定陶。興平二年曹操敗呂佈於定陶,拔其城。《通釋》:「濟陰縣東北三十七里,即定陶故城,曹所都也。平陸,見汶上縣。
城,在縣北。亦曰三亭。《尚書•大傳》:「湯伐桀,桀敗走三,湯並伐之,俘厥寶玉。孔安國曰:「即今定陶。杜佑以爲在濟陰也。《寰宇記》云:「在今縣西南十里。,亦作。○荊城,在縣東北二十里。《皇覽》曰:「戰國時,龐涓與孫臏相持處。又十里爲海城,相傳隋末賊帥孟海公陷曹州時所築。
仿山,縣北十五里。《志》云:「曹國十五世皆葬此,積壤之高,彷彿如山,因名。
陶丘,《志》云:「在縣西南七里。《禹貢》:「濟水東出於陶丘北。鄭玄曰:「陶丘,在定陶縣西。《爾雅》:「山再成曰陶,成猶重也。《帝王世紀》:「舜陶於河濱,丘因以名。墨子謂之釜丘。《竹書》:「魏襄王十九年薛侯來會王於釜丘。是也。《帝王世紀》:「定陶西南有陶丘亭。
黃河,舊在縣西二十五里。南自曹縣夏侯淺,北至曹州程義淺,所管河岸,長十九里。今廢。又濟水,在縣東北。《水經注》:「南濟水東北徑定陶故城南,又屈從東北流,而右合菏水。今淤。
菏水,縣北二十五里。舊自曹州流入界。又水在縣西北十里。《通志》云:「漢高於此築受命壇。今俱堙廢。○黃水,在縣東北,大河支流也。明初,自河南封丘縣引河,經長垣、東明,而東歷曹縣及縣界,又東入成武縣境。今堙。
彭越臺,縣東一里。亦曰梁王臺。相傳彭越所築,今高阜隆起,即故址雲。

沂州

[編輯]

沂州,府東三百六十里。東至江南海州二百二十里,南至江南邳州二百八十里,西南至南直徐州三百五十里,北至青州府四百四十六里,東北至青州府莒州二百七十里。

禹貢》徐州地。春秋、戰國時,爲齊、魯二國境。秦置琅邪郡。漢爲東海、琅邪二郡地。後漢爲琅邪國。晉因之。劉宋亦曰琅邪郡。後魏因之。永安二年兼置北徐州。後周改曰沂州。隋因之。大業初,亦曰琅邪郡。唐復曰沂州。天寶初,又爲琅邪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沂州亦曰琅邪郡。元屬益都路。明朝洪武初,以州治臨沂縣省入,尋改屬濟寧府。五年改屬濟南府。十八年改今屬編戶百五十里,領縣二。
州南連淮、泗,北走青、齊,自古南服有事,必繇此以爭中國。句吳道末口見江南山陽縣,以侵齊伐魯。越人既滅吳,亦出琅邪以覬覦山東也。其後歷秦、楚之際,及兩漢之衰,姦豪往往窟穴於此。豈非以聯絡海岱,控引濟河,山川糾結,足以自固,而乘間抵隙,又有形便可資哉?晉末,劉裕越沂水而復青州。後魏尉元亦沿沂、泗而爭淮北。南北紛紜,琅邪大抵爲兵衝。唐之中葉,淄、青擅命,則守在沂、密,及宋、金之末,州境最爲多事,蓋形勢使然也。明太祖平山東,亦命徐達先下沂州,遂長驅而北,誠齊、魯之噤喉矣。
臨沂廢縣,今州治。漢臨沂縣屬東海郡。後漢改屬琅邪國。晉因之,後省入即丘縣。隋開皇十六年復置爲沂州治。《志》云:「漢縣治在今州北五十里,隋始置於此。唐、宋因之。明初,縣省。今州城,元末故址也。吳元年以磚石,自是相繼修葺,周九里有奇。
即丘城,州東南五十里。孟康曰:「春秋時之祝丘也。桓五年城祝丘。又莊四年夫人姜氏享齊侯於祝丘,即此。後訛爲即丘。漢置縣,屬東海郡。後漢改屬琅邪國。晉因之。劉宋時,爲琅邪郡治。後魏因之。梁普通五年遣將彭寶孫拔琅邪。七年將軍彭羣等圍魏琅邪,魏遣兵救卻之,即此城也。後齊亦爲琅邪郡治。隋廢郡,尋並縣入臨沂。《通志》:「即丘城在州西二十里。悞。
開陽城,州北十五里。春秋時禹阝國。禹阝,讀禹。昭十八年邾人入禹阝,後屬魯。哀三年季孫斯、叔孫州仇城啓陽。杜預曰:「即故禹阝也,亦曰開陽。荀子說齊相:「楚人則有襄賁、開陽,以臨吾左。是也。漢置啓陽縣,屬東海郡,後以景帝諱,改曰開陽。後漢仍屬東海郡。元和中,琅邪王京都莒,請徙宮開陽,以華、蓋、南武陽、厚丘、贛榆五縣,易東海之開陽、臨沂,許之。遂爲琅邪國治。晉因之。劉宋移郡治即丘,縣併入焉。
襄賁城,縣西南百二十里。戰國時齊邑也。魯連子稱陸子謂齊王,魯費之衆臣甲舍於襄賁,即此。漢置襄賁縣,屬東海郡。賁,音肥。後漢及晉因之。宋仍屬東海郡。或曰,東晉時,縣徙於東南境淮水北岸,即今江南安東縣治也。又有鍾離城,《志》云:「與襄賁城相對,後魏時嘗僑置縣於此。○向城,在州西南百里,春秋時小國也。隱二年莒人入向。桓十六年城向。僖二十六年公會莒子、衛寧速,盟於向。宣四年公及齊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襄二十年仲孫速會莒人盟於向。皆此地也。杜預曰:「東海[C051]縣東南有向城。又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C051]縣,在今嶧縣境內。龍亢,今江南懷遠縣也。《寰宇記》:「莒州南七十里有向城。說皆未核,惟州境之向城爲近之。蓋向先爲國,後並於莒,而或屬莒,或屬魯,以攝乎大國間也。今爲向城鎮,亦與嶧縣界相接。
魏其城,在州南。漢縣,屬東海郡,高帝封功臣周止爲侯邑。景帝初,改封竇嬰於此。武帝又改封膠東康王子昌爲侯邑。後漢省。又蘭山城,在州西。《唐志》:「武德四年置蘭山、臨沭、昌樂三縣,屬沂州。六年俱省入臨沂。○鄄城廢縣,在州東北,漢東郡屬縣也,東晉僑置於此。永和十二年燕將王騰寇鄄城,徐州刺史荀羨擊卻之,即此城也。
中立城,州東北三十里。春秋時魯邑。《左傳》:「隱七年夏城中丘,書不時也。或謂之諸葛城。諸葛武侯,琅邪人,相傳曾居此。○穆公城,在州西北九十里,相傳魯穆公所築,東有九女墩,南有青駝鎮。州東五十里又有康王城,前有沙阜墩,謂之康王射箭臺,俗名故縣城。或曰臨沂縣嘗治此。
艾山,州西二十五里。《左傳》:「隱六年公會齊侯於艾。即此。或以爲艾陵,悞也。又五坪山,在州西四十里,五峰相連,其上平坦,因名。○層山,在州南九十里,有數山相連屬。又有寶山,在州西南九十里,上有銀坑。《志》云:「寶山旁有喬家、黃泥、黑滲、白扭、雙眸等洞,元時取銀礦於此。又爐山,在州東北六十里,舊產金。
沂山,州東五十里。以沂水所經而名。又州東北六十里有湯山,亦曰溫泉,山下有溫泉,流爲湯河。《志》云:「州北七十里有唐山嶺。又有大峪嶺、走馬嶺,俱險峻。
抱犢崮,州西南百二十里。上平坦,垣牆四周,內有清泉,可以避兵。旁又有柱子崮山,與嶧縣接界,即君山也。又石城崮,在州西南九十里,上有龍潭。
沂水,州東二里。源出青州府臨朐縣沂山,流經沂水縣及蒙陰縣境,又南流入州界。《春秋》:「哀十八年晉以諸侯之師伐齊,南及沂。是也。又西南流合費縣之祊水,環城東而南,分流入三十六湖,東通沭水。又南經郯城縣西,又西南合白馬湖,又南合泇河,至江南邳州,合泗入淮。《禹貢》曰:「淮、沂其。《職方》:「青州,其浸沂、沭。《漢志》:「沂水過郡五,行六百里。郡五:「泰山、城陽、琅邪、臨淮、東海也。北魏尉元言:「南國遣兵向青州,水路必由泗入沂,溯沂而經東安,乃可至青州。是矣。東安見沂水縣。
沭水,州東五十里。源亦出臨朐縣之沂山,歷沂水縣及莒州境,西南流入州界,合諸溪澗水,經郯城縣,又東南入江南沭陽縣境。又州東北六十里有湯河,亦流入於沭水。○祊水,在州北二里。出費縣大崮,東南流入州境。又東經城北,合於沂水,二水瀠洄,謂之兩河口灣。《志》云:「水名祊者,其地爲古祊田。《左傳》:「鄭伯請以泰山之祊易許田者也。
泇水,州西南九十里。源出費縣山谷中,南流入境。又東分一支,入州西南三十里之芙蓉湖,溉田甚廣,所謂東泇河也。其西泇河出嶧縣君山,東南流,合於東泇河。又西南經嶧縣界,合[C051]水而入江南邳州界。《志》云:「西泇河在州西北二十里。今詳見嶧縣及邳州。○涑水,在州西二十里,源出費縣南天井汪,流經州境,又東入於沂水。
漁溝湖,州西南三十五里。源出寶山,東南流,匯而爲湖,其下流復西南出,合於東西二泇水。又州西南二十五里曰泥沱湖,中有圓洲,四面水環如鏡。迤南又有蘆蕩、柳莊二湖。又西南五里曰芙蓉湖。○藻溝湖,在州北四十里,夏秋水聚,一望無際,或謂之漁梁溝,東入沭水。迤北曰長溝湖。又有琵琶汪,在州東南二里,元末平章王信蓄水灌田處也。每城壕水溢,則從此以達沂河。○長亭池,在州北七十里,其相近者又有常汪、柳行等池,俱流入沂河。
孝感泉,在州北二十五里王祥墓側。《志》云:「沂水入州境,徑諸葛城,又南徑王祥墓西,孝感水入之。是也。又白馬泉在州南七里,又南二里有馬跑泉,州北五十里又有桃花阜泉,俱流入沂河。
小河堤,在城北。元人所築,以防涑水沖囓。又北五里有蘇家堤,又北五里曰安淨堤,皆元築。○益都路堤,在州東二十里,元時州屬益都路也。又州南六十里有石拉堤,俱元人所築,以捍水患。
丘戍,在州東北。梁普通五年彭寶孫克魏琅邪,進拔丘,既又拔魏東莞。即此。○卞莊,在州西南,東泇水所經也。又西南有三合村,與嶧縣接界,東西二泇水及魚溝水合流於此,因名。《志》云:「州西南九十里有羅滕鎮巡司。
義橋,在州西。唐乾符三年王仙芝等寇沂州,天平軍奏,遣將士張晏等赴救,還至義橋,聞北境復有盜起,留使捍禦,晏等不從,噪還鄆州。即此。○次睢之社,在縣境。《後漢志》臨沂縣有叢亭。《博物志》:「縣東界次睢有大叢社,民謂之食人社。《左傳》:「僖十九年宋襄公使邾文公用曾阝子於次睢之社。謂此。

郯城,縣州東南百二十里。東至江南海州百二十里,東南至江南宿遷縣百八十里,西南至江南邳州百六十里。古郯子國也。秦末,置郯郡。漢置郯縣,爲東海郡治。後漢徐州治焉。晉亦爲東海郡治。後魏屬東海郡。東魏武定八年改爲郯郡治。隋初郡廢,縣屬泗州。大業初,屬下邳郡。唐武德四年縣屬邳州。貞觀初,省縣入下邳,尋復置,又省入臨沂。宋、金因之。元末,復置郯城縣,屬沂州。今編戶六十二里。

郯城,縣西南百里。古郯國治此。《春秋》:「宣四年公及齊侯平莒及郯。襄七年郯子來朝。昭十七年復來朝。《戰國策》:「楚人說頃襄王膺擊郯國,大樑可得而有。《竹書》:「晉烈公四年越子朱句滅郯。秦二世二年秦嘉等起兵圍東海守於郯。東漢初,董憲據郯,劉永立爲海西王。建武五年董憲與劉紆敗於昌慮,走保郯。帝幸郯,留吳漢攻圍之。漢拔郯,董憲走朐。初平四年曹操攻徐州牧陶謙於彭城,謙敗走保郯,操攻之,不能克。興平元年曹操復擊破劉備於郯東。皆此地也。後魏爲郯城戍。《城塚記》:「郯城在沂、沭二水間,城周十餘里,西南去邳州八十里。今與江南邳州接界。《志》云:「古郯城在縣東北。似悞。
馬陵山,縣東十五里。《志》云:「山在沂州東九十里。蓋其山岡阜綿亘,凡百餘里,北接沂州,南抵宿遷,陵阜高聳,若馬首之昂起,故名。或以爲即古之琅邪山。有由吾洞,甚深邃。○石樑山,在縣西北六十里,有巨石如梁,名天生橋。《志》云:「縣境有白石山,高齊立太平觀於此,以居褚伯玉處也。
蒼山,縣東北九十里。東望滄海,汪洋無際,因名。宋紹興中,魏勝復海州,遣將入沂州,降其衆。既而金人圍海州,沂民壁蒼山者數十萬,金人圍之,久不下。寨首滕告急於勝,勝擊寇卻之,入寨,爲金人所圍,勝度其必復攻海州,因間出寨趣還,金人果解蒼山之圍,攻海州,勝復敗卻之。是也。下有牛口峪,其相連者又有七岌山。
羽山,縣東七十里,與江南贛榆縣接界。前有羽潭,一名羽池。《左傳》:「鯀化爲黃龍入於羽淵。是也。今詳見贛榆縣。又縣有三公山。後漢建安六年曹操遣夏侯淵、張遼,圍太山屯帥昌豨於東海。遼說豨降,單身上三公山,拜豨妻子。或以爲即馬陵山也。
沭水,縣東十里。《志》云:「沭水徑馬陵山東,復東南流入江南沭陽縣界。又沂水,在縣西二十里。自沂州南流經此,又西南入邳州界。○白馬河,在縣西北五里,源出縣東北之九龍山,經縣西南,而入沂水。
大方湖,縣西南十五里。方廣百畝,有蒲魚之利。其下流亦入沂水。
磨山,鎮縣西北五十里。其地有磨山池,鎮因以名。北去州七十里。《志》云:「縣舊有道平、解村二驛,又有磨山巡司,今皆革。

費縣,州西北九十里。北至青州府蒙陰縣百二十里。古費國地,後爲魯季氏邑。漢置費縣,屬東海郡,高帝封功臣陳賀爲侯邑。後漢屬泰山郡。晉屬琅邪國。劉宋爲琅邪郡治。後魏因之。隋屬沂州。唐、宋因之。今編戶七十五里。

費城,縣西南七十里。《志》云:「魯懿公子大夫費伯邑。《春秋》:「隱元年費伯帥師城郎。是矣。僖元年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自是爲季氏邑。襄七年城費。昭十二年南蒯以費叛。是也。漢置縣治此。後漢移理薛固,在故城之南,尋又移理祊城。後魏太和中,自祊城移治陽口山,今縣西北二十五里故費城是也。隋開皇三年復還祊城,即今縣治。杜佑曰:「祊,鄭邑也,在故費縣東南。《春秋》:「隱八年鄭伯使宛來歸祊。即此。
顓臾城,縣西北八十里。在蒙山之陽,魯附庸國。《論語》:「季氏將伐顓臾。謂此。城東南十里曰南武陽城,漢縣也,屬泰山郡。後漢及晉因之。劉宋曰武陽縣。後魏屬東泰山郡。隋開皇十八年改曰顓臾縣,屬沂州。唐初因之。貞觀初,省入費縣。《志》云:「故城在今縣西北七十里。
南武城故城,在縣西南九十里。魯邑也。《春秋》:「襄十九年城武城,懼齊也。昭二十三年邾人城翼,還自離姑,武城人塞其前,邾師過之,遂取之。又哀八年吳伐我,子洩率故道險從武城。杜預曰:「子洩,本魯人,故由險道,欲魯爲備。是也。《論語》:「子遊爲武城宰。又云:「子之武城。《孟子》:「曾子居武城,有越寇。皆此。後亦謂之南城。齊威王謂魏惠王,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楚人不敢爲寇。是也。漢置南城縣,屬東海郡,亦曰南成。武帝封城陽共王子貞爲南成侯。後漢改屬泰山郡,晉因之。咸寧中,以羊祜爲南城人,置南城郡封祜,祜不受。尋曰南武城縣。劉宋復爲南城縣。後魏因之,屬東泰山郡。後齊省。或曰:「南武城一名石門城,以城在石門山下也。《論語》:「子路宿於石門。即此。今爲石門社,翼、離姑,皆在武城南,故邾邑也。
東陽城,在縣西南七十里。魯邑也。《左傳》:「哀八年吳伐我,克東陽,而進舍於五梧,明日舍於蠶室。三邑皆在縣境。《呂氏春秋》:「夏孔甲遊於東陽。即此邑也。劉昭曰:「南城縣有東陽城。是也。今爲關陽鎮,置關陽川巡司於此。又五梧城在縣西。哀二十五年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於五梧,公宴於五梧,即此。
華城,縣西北六十里。漢置華縣,屬泰山郡。後漢併入費縣。初平四年陶謙遣別將守陰平,利曹嵩寶襲殺之於華、費間,即此。晉復置華縣,屬琅邪郡,後廢。陰平,見江南沭陽縣。○防城,杜預曰:「在華縣東南。《左傳》:「隱九年公會齊侯於防。莊二十二年公及齊高盟於防。二十九年城諸及防。又襄十二年城防,臧武仲食邑於此。十七年齊高厚圍臧紇於防。二十三年臧紇自邾如防。皆此邑也。亦謂之東防城,以別於金鄉之防城雲。諸即今之諸城縣。
輿城,在縣西。杜預曰:「南武城西北有輿城。哀十四年司馬牛卒於魯郭門外,葬諸丘輿,即此城矣。又原憲城,在縣西北百十里。或曰原憲所居。又有鄭城,在縣西南七十里,相傳鄭玄所居。
蒙山,縣西北五十里。跨蒙陰、沂水二縣界。《禹貢》:「蒙、羽其藝。《魯頌》:「奄有龜、蒙。《論語》謂之東蒙。《孟子》云:「孔子登東山而小魯。東山,即蒙山也。山頂有白雲巖,產雲茶,下有蒙城。劉芳《徐州記》:「蒙山高四十里,長六十九里,西北接新泰縣界。一云:「泗水縣之龜山,其址與蒙山相接,綿亘蓋二百餘里,故《詩》以龜、蒙並稱也。宋泰始七年桓崇祖自鬱州將數百人入魏境七百里,據蒙山。魏東兗州刺史於洛侯擊之,引還。梁天監五年遣角念將兵屯蒙山,招納魏兗州之民,降者甚衆。魏將畢祖朽擊念,走之。其山西峰類龜,俗謂之龜蒙頂。《金史》:「石破張都統、李霸王之兵於龜蒙山。即蒙山也。又有聰山在縣西北百三十里。
大沫崮,縣西南六十里。根盤三十里,壁立幹霄,如巨柱之擎天也。《志》云:「縣山以崮名者,若太平、不老、佛耳、雲頭之類甚衆。又一泉崮,在縣西南八十里,上有泉一泓,雖旱不涸。又大阜,在縣西南百里,亦曰大崮,一名貨郎阜,祊水發源於此。
祊水,縣西南五十里。出大阜,東流入沂州。又濬河,在縣西北三十里,源出聰山,東南流,合於祊水。《志》云:「縣東又有洪河,出縣北三十里紫金關三山下,南流三十里入濬河。又有塔石河,源出蒙山,亦南流入濬河。
蒙陽河,縣西北五十里。發源蒙山下,東南流,入於沂河。又豬龍河,在縣南六十里,出費縣馬陵山,東北流,入於祊河。○天井汪,在縣南四十里。《志》云:「源自平地湧出,其下流即涑水也。
密如亭,在縣北。《左傳》:「閔二年莒人歸共仲及密。杜預曰:「費縣北密如亭。是也。又有臺亭,在縣東南。襄十二年莒人伐我東鄙、圍臺。杜預曰:「費縣南有臺亭。是也。○毛陽鎮,在縣西北百里,有毛陽川巡司。《志》云:「縣境巡司凡二,毛陽川及關陽川是也。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