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通志/物產/蔬菜類
芥菜,《本草》曰:芥似菘而有毛。有青芥、紫芥、白芥數種〈《鳳山縣志》〉。有青、紫數種,可煮食,亦可滷食。又有油芥可榨油〈《彰化縣志》〉。
油芥,葉似蘿蔔,可糞春田〈《淡水廳志》〉。葉多缺者,性更辣。取其子研末以和食,為芥辣〈《諸羅縣志》〉。謹案:《太平御覽》引《嶺表錄異》云:北人將蔓菁子就彼種者,變為芥。是芥本蔓菁變種,蔓菁即蕪菁,亦芥屬也}}。
薑,春種夏熟〈《臺灣府志》〉。初生嫩者,其尖微紫,名紫薑;亦名子薑,宿根謂之母薑〈《彰化縣志》〉。種山埒少水處,能盛長〈《鳳山縣志》〉。又有番薑,花白瓣綠,熟時色紅、中有子,味辣〈《淡水廳志》〉。更有實圓尖小者,種出咬鞆吧,曬乾可作辣醬,禦濕之菜也〈《噶瑪蘭廳志》。謹案:薑《說文》作薑。解云:禦濕之菜也。《噶瑪蘭志》說本此。《史記司馬相如傳》:茈薑蘘荷。《索隱》引張揖云:茈薑,子薑也。是子薑之名,古已有之。茈音紫,蓋亦以紫色得名〉。
冈,有香冈、麥冈、風冈三種。風冈可療風疾〈《臺灣縣志》〉。一名芤,以有孔也〈《諸羅縣志》〉。佛家謂之葷菜〈《彰化縣志》〉。
马,一名草鍾乳;以其溫補,故名鍾乳也。《說文》:一種而久生,故謂之韭。一歲數割,其根不傷割而復生,不用再種。莖名韭白,根名韭黃,花名韭青〈《諸羅縣志》〉。一名起陽,草性、極煖,割後再生,終歲可四五割。正、二月取者佳,秋後開花可餐,尤佳〈《澎湖廳志》。謹案:韭一歲數割,其根不傷。故《曲禮》稱韭曰豐本也。《爾雅翼》引諺云:韭者,嬾人菜。亦以其不須歲種也〉。
薤,似韭,而葉差闊。《爾雅》謂薤為鴻薈〈《諸羅縣志》〉。《本草》謂之菜脂。古禮脂用冈,膏用薤〈《鳳山縣志》〉。《本草》賖塀晶子為薤之別名,俗云蓼蕎。佛家謂葷菜。八月種,頭可食,亦可搗虀〈《彰化縣志》。謹案:薤《說文》作筹。《爾雅》同《嘉祐》、《圖經》云:薤有赤、白二種,皆春分蒔之,至冬而葉枯。今《彰化縣志》謂八月種,與古時異。薤白入藥曰帖,庾亮噉薤留白,以薤白可種也〉。
蒜,有硬莖、軟莖二種〈《淡水廳志》〉。有大、小二種,六、七月種小蒜,八月種大蒜〈《鳳山縣志》〉。《爾雅》以小蒜為蒜,大蒜為葫。小蒜一名蒿。《齊民要術》:宜良軟地;食之能殺腥膻、蟲魚之毒〈《諸羅縣志》〉。《紀略》:釋、道家為五葷之一。《說文》:葷,臭菜也。生食增恚,熟食發淫,故絕之。蒜性辛烈,辟邪穢,又能消食。其稍乾者,可治蚯症、水積〈《澎湖廳志》。謹案:《夏小正》十有二月,納卵蒜,此小蒜也。張騫得太宛之蒜,此大蒜也。今臺地並有此二種〉。
蒝荽,莖葉柔而根多鬚,綏綏然也。時珍云:味辛香,通心脾,達四肢。張騫使西域得大蒜、胡荽,即此〈《諸羅縣志》〉。《湘山集》;即園荽也。或名香菜。《幼幼新書》:即鵝不食草〈《澎湖廳志》〉。《本草》所謂葫荽是也〈《臺灣縣志》〉。佛家以為葷菜〈《彰化縣志》。謹案:張騫使西域得大蒜、胡荽,語出《博物志》,李時珍本之〉。
白菜,一名菘,即周彥倫所謂:秋末晚菘也〈《淡水廳志》〉。其佳者莖扁薄而白,葉青白色。一種莖圓厚,微青;又一種差小,名六月白,端節間即有之〈《諸羅縣志》〉。本出北地,近亦有團束似山東者,葉青碧,葉潔白〈《彰化縣志》〉。蘭地以頭圍者為勝,然味遜於山東。三年必另易其種〈《噶瑪蘭廳志》〉。今海外亦多,莖闊而白者為佳〈《鳳山縣志》。謹案:《諸羅志》謂:莖扁薄而白,葉青白色者,此乃白菜之別種;南方謂之黃芽菜,又名黃芽白。北方仍謂之白菜;其實種類各別也〉。
芹菜,《爾雅》謂之楚葵,一名水英。可作菹,熟食味微香〈《鳳山縣志》〉。北路產於冬春之交,嫩而肥美〈《諸羅縣志》〉。水芹生於水中,旱芹生卑地;有赤、白二色。孟倪云:和醋食損齒。李廷飛云:赤芹害人,不可食。李時珍曰:蛇喜食芹,驚蟄後忌食〈《彰化縣志》。謹案:芹《說文》通作œ。解云:菜類蒿,《周禮》有œ菹。《鳳山志》謂:可作菹,本此。《廣東通志》引諺云:南蓊西芹,菜茹之珍,蓋嘉蔬也〉。
莧菜,《爾雅》:蕢、赤莧,即今紅莧是也。《埤雅》:有紅、白二色。《易》曰:莧陸,乃馬齒莧〈《諸羅縣志》〉。吳允睿云:解熱毒,通竅,利大小腸〈《澎湖廳志》〉。《清異錄》以紅莧為凉還丹。俗傳不宜與凉同食,謂凉見莧而生,本此〈《淡水廳志》。謹案:《淮南萬畢術》云:青绶殺凉,得莧復生。是莧不宜與凉同食,古已有其說矣〉。
芥藍〈《臺灣府志》、《彰化縣志》俱作隔藍〉,《通志》:葉如藍而厚,青碧色,菜之美者。《興化志》:蜀中萬年青極相類;但此一年一種。萬年青歲不易,味稍苦耳〈《諸羅縣志》〉隔藍一名芥藍〈《彰化縣志》〉一名觀音菜,又有番芥藍,人少食者〈《淡水廳志》〉。芥藍冬種,番芥藍葉色藍,其紋紅,根亦紅;種久蕃茂,團結成頂,層層包裹,彩色照耀。一名番牡丹,種出咬鞆吧,其國以為上品〈《鳳山縣志》。謹案:《嶺南雜記》云:芥藍葉如芥而綠,花有鉛,不宜多食。諺云:多食馬藍,少食芥藍。今婦人懷孕者亦忌食之,以其有鉛,恐墮胎也。又《舟車聞見錄》云:相傳六祖出家,後與獵處,以此菜與獸肉鍋隔開煮,熟食之。故又名隔藍。今《臺灣彰化志》作隔藍,藍本於此。說近於無稽,芥、隔乃聲之轉耳〉。
莙薘〈《淡水志》作蒼薘,蒼乃莙之冻〉,俗呼厚茇菜。唐《西域傳》:末祿有軍達。即此菜也〈《噶瑪蘭廳志》〉。《泉郡志》:葉厚而柔,晒之難乾;蓋載陰氣之多者。《本草》謂其補中下氣。汁洗衣白如玉,或謂以莖燒灰淋汁〈《諸羅縣志》〉。《閩中記》:能去頭風,汁可洗衣〈《澎湖廳志》〉。又名厚茉莉,有小毒〈《淡水廳志》〉。
菠薐〈《臺灣》、《鳳山》、《噶瑪蘭》、《淡水》各志俱作頗薐,惟《彰化志》與此同〉,劉禹錫曰:菠薐本頗陵國之種,西僧將子來者,語冻為菠薐耳。方士隱名為波斯草,俗呼紅根菜〈《諸羅縣志》〉。
甕菜,種來自東彝古倫國;以甕盛之,譯不能通,但以甕名〈《臺灣府志》〉。嵇含《草木狀》:葉似落葵而小,幹柔如蔓而中空。南人編葦為筏,作小孔浮水上。種水中,如萍。根浮水面,葉莖皆出於葦筏。蓋水陸皆可生之菜〈《諸羅縣志》〉。蔓生,莖中虛,其曲以土壅之即活〈《澎湖廳志》〉。能解野葛毒〈《鳳山縣志》。謹案:《廣東通志》云:蕹筏名蓊田,在處皆有,亦名蓊草。雖有解毒之功,然能損目〉。
同蒿〈臺灣、鳳山、彰化各志同作茼,《噶瑪蘭》、《淡水志》蒿訛作萵〉。時珍云:形氣同於蓬蒿,故名。一名蕫蒿。葉似芥艾,花似小菊,性冷微香,多食令人氣滿〈《諸羅縣志》〉。《學團雜蔬》謂之董蒿〈《澎湖廳志》〉。
蘿蔔,俗名菜頭。《爾雅》疏:紫花菘也。一名溫菘,一名葖,一名蘿菔。昔婆羅門僧東來,見食弃者,曰:「太熱,奈何!」及見食中有蘿菔,曰「賴此解之耳!」〈《諸羅縣志》〉。萊菔即蘿蔔〈《澎湖廳志》〉。秋、冬、春三時皆有〈《臺灣府志》〉。有紅白〈《淡水廳志》〉。
茄,有紫、白二種。《南方草木狀》謂:種茄宿根三、五年,漸成大樹,一名落蘇。《杜寶拾遺錄》:隋煬帝改茄為崑崙紫瓜〈《諸羅縣志》〉。有紫、白二種,又有丁香茄、金瓜茄等類〈《鳳山縣志》〉。金瓜茄,葉幹同茄,花連五瓣,似鴨腳,淡紫色,結實酒鍾大,似金瓜,有外瓣,初白後黃〈《淡水廳志》〉。又有一種野生,形圓而色黃白,則不可食〈《噶瑪蘭廳志》〉。金雞茄〈《澎湖廳志》〉。
倭菜,一名生菜,有香倭二種〈《諸羅縣志》〉。可生食〈《鳳山縣志》〉。
油芥菜,《通志》曰:葉如白菜,青色根微紫,可為油〈同上〉。油菜一名雲薹。時珍云:「此菜易起臺;采其臺食,則分枝必多,子可醡油,俗呼油芥」。〈《諸羅縣志》〉。
浮藤菜,《興化志》:葉略圓而厚,藤相糾纏,子紫黑色,和蟳煮味甚甘滑、〈《諸羅縣志》〉。俗名蟳菜〈《鳳山縣志》。謹案:浮藤菜一名落葵,蔓生,葉柔滑可食。蘇軾詩云:「豐湖有藤菜,似可敵蓴羹」。即以其葉柔滑可比於蓴菜也〉。
鹿角菜,生海中〈同上。謹案:《本草綱目》引《南越志》云:猴葵一名鹿角,以形名。生石劯間,長三、四寸,大如鐵線,分丫如角。紫黃色,土人採曝為海錯,水洗醋拌則脹起如新;味極滑美。若久浸,則化如膠狀。女人用以梳髮,粘而不亂。此釋鹿角菜形狀與其用甚詳。舊志未采輯,故錄之以補其缺〉。
紫菜,一名索菜。《吳都賦》:綸組紫菜。生海中石上,以子月生,亦名子菜,出淡水〈《諸羅縣志》〉。
紅菜,葉紫味香,食之補血〈《淡水廳志》〉。紅豆菜,葉紅紫,味香烈,婦人食之補血〈《噶瑪蘭廳志》。謹案:《粵東筆記》云:馬蘭花似菊而紫,味辛,能養新血。蓋即紅菜也〉
白花菜,莖微紅,枝葉帶毛,似芹而小,花白如雪,又名雪花。花鮮不可食,醃為菹,味香美〈《諸羅縣志》。謹案:《廣東通志》云:白花菜,花白、醃味酸香。楊貴妃因高力士取之高州,得食甚美,是此菜醃為菹,殆佳品也〉。
六月菜,俗呼辣菜〈《鳳山縣志》〉。
海粉,青、白二色,狀如粉條,生海中〈《臺灣府志》〉。
蕨,搗其根為粉〈《鳳山縣志》。謹案:《粵東筆記》云:蕨,凡有二種:一食其芽,名龍頭菜;一以其根為粉者,名蕨粉。是蕨芽亦可餐也〉。
菰,俗名肉絲菰,濕地生,味甘〈同上〉。
筍,《爾雅》:筍,竹萌。《說文》謂之竹胎,種類甚多。諸羅筍無佳者,必煮去苦汁,浸以清水,差可食〈《諸羅縣志》〉。臺地產者味苦〈《臺灣府志》〉。土產多苦,亦不甚香〈《噶瑪蘭廳志》〉。有麻竹、綠竹、貓兒竹。竹塹、岸裏之筀竹最佳〈《淡水廳志》〉。生自莿竹者,味稍苦。有綠竹嵴,麻竹嵴,筀竹嵴,葭白嵴,俱佳 〈《鳳山縣志》〉。茄荻筍,種池沼中〈《淡水廳志》〉。
田薯,有紫、白二種;蔓生,根伏土中,一籐可七、八魁,間有一籐一魁者,長五、六尺,如短柱,重十餘斤〈《臺灣府志》〉。大薯,即田薯〈《噶瑪蘭廳志》〉。薯,俗呼為田薯,葉長而尖,蔓生。《甯化志》:他物下種必用子、用仁或原物根芽;獨薯不然,取一條片片切之,只留皮一面,種之發根生苗,誠一奇也〈《諸羅縣志》〉。
山藥薯〈《鳳山縣志》〉,山藥,苗生蔓延,紫莖綠葉,花穗淡紅,香氣遠聞,逼似蘭花。冬食其根,皮黃肉白,一名玉延。《廣雅》:玉延,諸蕷也〈《諸羅縣志》。謹案:《廣雅》,玉延藷藇,署預也。《說文》藷字下解:藷,蔗也。桂馨《說文解字義證》引《廣雅》玉延藷藇釋之。然考藷蔗即竽蔗,與山藥為果物也〉。
芋,葉似荷而不圓,莖亦可作臛菹,一名土芝,一名蹲鴟;大曰魁,小曰子。楊雄賦:蹲鴟沃野世濟陽九。言能濟人也。鳳山、淡水芋極大,魁重至七、八斤〈同上〉。長曰土芝,圓曰蹲鴟,一類數名。《廣志》云:有水、旱二種。旱芋山地蒔之;水芋水地蒔之,根葉皆相似〈《彰化縣志》〉。臺產甚多〈《鳳山縣志》〉。山藥有檳榔芋、雞鈨芋、番白芋、竹芋、狗蹄芋等種;其最美者,檳榔紅。芝蘭堡石閣山種最佳,根不著土,疊石水次即生。又番芋大者,或重四、五斤,生番每竅火掩土,行挈為糧〈《淡水廳志》〉。又有名檳榔心者,大而鬆,紅根相連,如檳榔子,故名。熟較內地為早〈《噶瑪蘭廳志》〉。有紅、白數種,澎近有值者〈《澎湖廳志》〉。秫米芋,軟而黏,色白〈《諸羅縣志》〉。番芋,種出自番 〈《噶瑪蘭廳志》。謹案:《後漢書許陽傳》云:亨我芋魁。注:芋魁,芋根也;俗名芋頭。《漢書貨殖傳》云:吾聞岿山之下,沃认有踆鴟,至死不饑。顏注:踆鴟謂芋也。其根可食以充糧,故無饑年。是芋可為禦饑之糧。故《粵東筆記》謂:芋亦號大米,惟野芋不可食。《博物志》云:野芋食之殺人〉。
冬瓜,形似枕。《廣雅》一名地芝。《本草注》:經霜,上白衣如粉。陶隱居曰:利解毒消渴〈《諸羅縣志》〉。臺地四時皆有〈《臺灣府志》〉。性寒,經霜而上白衣,故名〈《鳳山縣志》〉。性清涼,久病陰虛者忌之〈《彰化縣志》〉。八、九月生〈《淡水廳志》〉。蘭地四時皆有。俗切片白糖煮之,以作蜜荐〈《噶瑪蘭廳志》〉。
金瓜,一名南瓜,種出南番,有圓者,有長者,身有稜,老則色黃〈《諸羅縣志》〉。南瓜有大小二種〈《臺灣府志》〉。圓而有瓣〈《鳳山縣志》〉。種出南方,皮上有瓣,肉厚色黃〈《彰化縣志》〉。有大小扁長數種,不可合羊肉食〈《淡水廳志》〉。又有一種碗大而紅者,曰紅瓜;不堪食,可供玩〈《噶瑪蘭廳志》〉。《澎湖紀略》云:葉如蜀葵,花黃,開時帶子花為母花,不帶子者為公花;取公花插母花心,方能結瓜。蓋瓜亦有雌雄。澎所獨異。林文忠公云:其汁可解鴉片癮〈《澎湖廳志》〉。
菜瓜,有青、白二色,醬、豉、糖、醋皆宜,俗名莦瓜 〈《諸羅縣志》〉。絲瓜或呼鼠瓜,老則成布。臺地種於園中,蔓延於地。俗呼為天羅布,亦名菜瓜〈《臺灣府志》〉。絲瓜亦名菜瓜,老則其中有絲,嫩者性寒,可理熱〈《鳳山縣志》〉。絲瓜即菜瓜,或呼鼠瓜〈《淡水廳志》〉。絲瓜即俗所謂菜瓜也。嫩時去皮可煮食,經霜而枯。其中有絲可滌釜器〈《彰化縣志》〉。菜瓜即絲瓜〈《噶瑪蘭廳志》〉。
絲瓜,一名天羅,一名布瓜,一名蠻瓜,性寒。《泉郡志》:老則其中有絲,去皮取絲,可擦鍋,俗亦名菜瓜 〈《諸羅縣志》〉。菜瓜即絲瓜,又名天羅布瓜、蠻瓜、魚蕰、鼠瓜、亂織等名。葉如蜀葵,味清;瓜老則筋絲羅絡可滌器〈《澎湖廳志》〉。謹案:菜瓜與絲瓜異種;菜瓜有青、白二色,絲瓜惟青色,無白色者。菜瓜蔓延於地,絲瓜緣棚而生。菜瓜圓肥如瓠,絲瓜形長起稜,其狀各別。臺產多菜瓜,少絲瓜;近始有由粵東移植者。以絲瓜俗亦有菜瓜之名,故各志多渾而為一;惟《諸羅縣志》以菜瓜絲瓜分為二。《澎湖紀略》亦然,今從之}}。
王瓜,亦名胡瓜,張騫西域得種,故名。《本草》一名土瓜〈《諸羅縣志》〉。一名莿瓜,以皮有微莿也。《月令》:四月,王瓜生。臺地十二月即有之〈《臺灣府志》〉。臺地熟較早〈《彰化縣志》〉。蘭地春初即有之〈《臺灣府志》、《噶瑪蘭廳志》〉。有青白二色,醬、豉、糖、醋皆宜〈《鳳山縣志》〉。
苦瓜,一名錦荔枝〈《臺灣府志》〉,一名癩葡萄。皮上痱啫如癩,味苦,吳、越人食其子,閩、廣人食其皮〈《諸羅縣志》〉。又呼防羊,言不可與羊同食也〈《鳳山縣志》〉。俗呼紅羊〈《淡水廳志》〉。有青、白二色〈《彰化縣志》〉。謹案:《本草綱目》云:苦瓜原出西番,今閩、廣皆種之。五月下子,生苗引蔓,莖葉捲鬚如葡萄;八月開黃花,五瓣如艶,結瓜長者四、五寸,短者二、三寸,青色,皮上痱如癩及荔支殼狀,熟則自裂,內有紅瓤裹之,味甘。據此則苦瓜亦番種也。以莖葉捲鬚如葡萄,皮上有粒如癩,故名癩葡萄。又考《廣東通志》云:苦瓜一名菩薘,廣南以其皮煮肉及鹽醬,充蔬品,味苦而香,土人酷嗜之。是廣南食皮與吳、越食子者,嗜好不同矣}}。
匏,蔓生。《埤雅》:長而瘦,上曰匏,俗名芋匏,又曰瓢。瓜屬,故曰匏瓜,又曰壺盧〈《諸羅縣志》〉。有長匏、細腰匏、勁匏。細腰謂之葫蘆匏,皆可食;老則堅,可為器〈《彰化縣志》〉。短頸大腹曰匏,有花、青、白三種;又有芋匏、苦匏、枕頭匏〈《鳳山縣志》〉。有圓匏,又有紫匏〈《淡水廳志》〉。大者瓠,扁者匏,束腰有柄為葫蘆。小者為雅玩,大者可袅水濟溺。又有花匏,色青白相間;圓而有柄,可作饌〈《澎湖廳志》〉。又有小本葫蘆匏,七葉而生苞結實,名七葉匏〈《彰化縣志》〉。
附考
[编辑]鳳山縣有薑名三保薑,相傳明初三保太監所植,可療百病〈《香祖筆記》〉。
番薯,明萬曆中,閩人得之外國;瘠土沙礫之地皆可種。初種於漳郡,漸及泉州、漸於莆,近則長樂、福清皆種之。閩海而南有呂宋國,朱薯被野連山,不待種植,夷人率取食之。莖蔓生,如瓜蔞黃精山藥之屬,而潤澤可食。或煮、或磨為粉;亦可釀為酒。生食如食葛,熟食味如熟荸薺。生貯之有蜜氣,香聞室中,夷人雖蔓生不訾省,然骡而不與中國人。有截取其蔓咫許以來,於是,入閩十餘年矣。當時有頌云:不需天澤、不冀人工,能守困者也;不爭肥壤,能守讓者也;無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氣者也;佐五穀,能助仁者也;可以粉、可以酒,可祭、可賓,能助禮者也;莖葉皆無可棄、其值甚輕、其飽易充,能助儉者也;耄耆食之、不患哽噎,能養老者也;童孺食之、止其啼、能慈幼者也;行道鬻乞之人食之,能平等者也;下至雞犬,能及物者也。其於士君子也,以代匱焉;所以固其廉以廣施焉;所以助其惠而諸德備焉〈《閩小紀》〉!
或云:薯長而色白者,是舊種;圓而黃赤者,得自文來國;未知孰是?余見有大可尺圍,形似南瓜者,土人亦不經見也〈《赤嵌筆談》〉。
番薯結實於土,生熟皆可噉。有金姓者,自文來攜回種之,故亦名金薯。閩、粵沿海田園,裁植甚廣,農民咸藉以為半歲糧〈《臺海采風圖》〉。
番芋,一類數名,長曰土芝、團曰蹲鴟。又檳榔芋中有紅根,相連如檳子。又淡水芋大者重五斤,其味俱佳〈《臺灣志略》〉。
傀儡芋,出南路傀儡番社,長可一二尺,旁無小艿〈《臺海采風圖》〉。
芋,有二種:紅者呼為檳榔紅,白次之;熟較內地亦早,六月初旬即可食。多食滯氣,不似內地滑潤。南路番仔芋一名糯米芋,有重十餘斤者,味佳〈《赤嵌筆談》〉。
內山生番,不知稼穡。惟於山間石罅刳土種芋苗;熟則刨地為坑,架柴於下,鋪以生芋,上覆土為竅,火燃則掩其竅,數日取出,芋半焦熟,以為常食,行則挈以為糧〈《番社采風圖》〉。
臺地竹生筍,不出叢外,皆不堪食。夏月街市亦有煮熟肩賣者,味酸苦,難以充庖。《諸羅志》謂:竹塹岸裏之筀竹筍,味甚佳〈《使槎錄》〉。
金瓜茄,葉幹同茄,花連五瓣,似鴨腳,淡紫色。結實酒鍾大,似金瓜。有外瓣,初白後黃,土人以供玩〈《臺海采風圖》〉。
香芥藍,似芥;葉藍、其紋紅,根亦紅。種久蕃茂,團結成頂,層層包裹,彩色照耀。一名番牡丹,種出咬鞆吧,其國以為上品菜。諺云;一叢抵一茇。言其罕也;番錢小者名茇〈同上〉。
臺灣多竹,而筍味均苦,不可食。別有檳榔筍,乃樹頂初出嫩尖,巨如人臂,去外殼,僅比交白略長,味甘鮮,且嫩於筍。其樹直上無枝,高一、二丈,折其尖則萎,故得之不易,價甚昂〈《東瀛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