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盋山志/卷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例言 盋山志
卷一 形勝
卷二 祠庙 
维基百科 参阅维基百科中的:菠萝山龙蟠里小仓山驻马坡保大泉虎踞关八字山清凉山石头城乌龙潭蛇山
維基大典 閲文言維基大典文:盋山龍蟠里石頭城烏龍潭

方輿千萬里之大,小之一丘一阜,形勝具焉。登盋山四顧,目所極可數百里,侈矣。約斷之,起山前龍蟠里,循城垣至蛾眉嶺,又邪循小倉山,道陶谷至虎踞關,又邪道四望、馬鞍諸山至清涼門,又循城垣折至山前烏龍潭迄焉,方可十數里。出此弗闌入,蓋亦帛之幅也。

盋山 名以形,其陽如初弦之月。烏龍潭一泓,近在抱中。前馮蛇山如幾,西偏坡陀盡處,倚石頭城垣,迤東勢漸夷,山徑四達;小橋直其間。橋名收兵,詳後。而清涼山諸峰,橫邪相錯,若斷若續,山之陰也。

龍蟠里 在盋山前,西直城垣有甓門,榜曰「古龍蟠里」。桑根先生所建題。虎踞關山徑直其東,相傳昔諸葛武侯與吳主權論建都形勢,三國志》未詳覓,《建康志》、《江表傳》則謂為蜀先主事。曰:「鐘山龍蟠,石城虎踞。」故名。

西州門 當在盋山西南里許,晉揚州城西門也。漢揚州治曲阿,永嘉中遷此。《寰宇記》謂東府城西門,非東府城,臺城也。觀《袁粲傳》:齊高帝居東府,使粲鎮石頭,已而詣之,粲稱疾不見,曰:「彼若劫我入臺,便無辭以拒,可見。」或曰即石頭城。姚氏鼐《江寧府誌》註。然《謝安傳》:羊曇自安薨後,行不由西州路。嘗自石頭醉歸,不覺至是,左右白曰:「此西州門。」則其說亦非矣。今湮。參《晉書》、《南史》、《建康誌》。

烏榜村 當直盋山南而迤東里許。西州城初建,未有籬門,但立烏榜,久之成村落,遂以名。今湮。景定誌》引《圖經》。

蛾眉嶺 直盋山南而迤東,山徑紆回不足里許。其嶺為諸山所圍,坡陀起伏;墳然中隆。造其巔,可於西北城垣外攬江上諸山。

小龍窩 在盋山東南不足二里許,清泠一溪,雙峰夾之。《小倉山房文集》。

草堂橋 邪直盋山南而迤東不足二里許,南唐時所建。旁有土阜,築而倉之,大小兩倉山,以名相傳。橋下水迤西,與江通。後主夜從宮嬪泛舟清涼山納涼,即由此道。今湮。參《南唐書》及金氏鰲《金陵待征录》。

小倉山 去盋山不足二里許。其山胚胎清涼,分兩嶺而下,蜿蜒狹長,長江、後湖得之峰巒之上。旁即大倉山,名弗若小倉山著。小倉山房文集》。

蝦蟆石 直盋山東而迤北二里許。高壤穹窿,名肖厥狀。或曰謝公墩也。此在冶城半山寺兩墩外者。

小桃源 在盋山東北二里許。其地溪山回復,隔越塵凡,復乎如晉徵士所記焉,故名。

獅子窟 在盋山東北二里許。明董其呂嘗讀書於此,所題石額,故老多見之。

收兵橋 在盋山北。相傳昔有三將軍,以防禦巷戰死,詳嗣廟。此其收兵處也。待征錄》。

駐馬坡 即武侯論石城形勢處,相傳直盋山北收兵橋許。姚誌》。今立石蛇山前,曰:諸葛武侯駐馬處。其事或據史三国志》。建康誌》。出入之。古跡在山川,譬太虛之有微雲過,其時跡之,往往非處所。觀宋劉克莊詩,詩云:惟應駐馬城頭月,曾見金輿納夜涼。駐馬坡之名由來已久,宜非張騫鑿空比矣。

華陽井 在盋山北數武。山中他井,或易涸且鹵,此獨否。相傳陶征君弘景所嘗汲也,故名。

虎踞關事詳龍蟠里。 在盋山北不足二里許,有甓門。其西南兩山夾峙,盤石隆然,色赤若赭,土人名曰虎踞岡。

陶谷 在盋山北而迤東二里許,以陶征君名。其谷岡阜四圍如釧,直西山徑人,谷口如釧之交際處然。

定淮門 在盋山北而迤西二里許。續府誌》谓,枕古石頭城於旱西门,又沿王氏友亮說謂為石城門。蓋金陵之城,經隋與楊吳及明所平夷,建置舊跡不概見,可見獨山耳。故據姚誌以鬼臉城為石頭城,別次之。其志註則存疑於西州門。要之,定淮門去旱西門裁二里許,類古石頭城遺址。鬼臉城,明施沛《南京五城察院職掌誌》谓為鬼面城。今塞。

四望山 在盋山北而迤西不足二里許。山回可望四方,故名。孫吳時猶臨江,吳主權嘗與葛元陟焉。吳誌》:孫皓殺甸市中郎將 陳聲於四望山下,即此。亦名四望磯。晉溫嶠伐蘇峻於此,築壘逼之。參《晉書》圾《寰宇記》引《徐州記》。

棲賢山 在盋山北而迤西不足二里許。以山之幽僻可以棲賢,或曰昔賢所嘗棲隱也。續誌》。

彭庵山 在盋山北而迤西不足二里許。旁有磚岡、李家岡與棲賢山,皆支干於四望者也。山之人,分名之。待征錄》。

馬鞍山六朝事迹》謂即陳隋戰處,《景定誌》駁謂非此。 在盋山北而迤西里許,又名小匡廬,高處曰大悲嶺。

天策衛 在盋山北而迤西馬鞍山側,明西城第三所也。今窆塹。參《職掌誌》及甘氏熙《白下瑣言》。

清涼門 在盋山北而迤西里許,即清江門。今塞。《續志》。

清涼山 其坡陀與盋山相接,古石頭山也。西南最高處曰吳峰。見《寰宇記》,當即今翠微亭許。宋人改建幕府山清涼廣惠寺於此,故名。《建康志》。

保大泉 邪直盋山陰,當清涼坡陀處,即南唐義井也。有石闌,鐫「大唐保大三載」數十百字,然剝蝕過半矣。續誌》。

隔塵橋 今盋山西北坡陀邪傍城垣處,有小橋數武,直盋山之陰,與清涼相接處,又有小橋,皆山雨時溪泉所道,未知孰為隔塵焉。或曰在三多里後。參《待征錄》。

蚵蚊磯 在盋山西北。南唐宋齊邱嫉汪臺符之才,使人誘飲於此,因醉推沈之。今其處岡阜眾多,不可指名。或曰,濱河有石磯隆起者是也。參《姚志》。

金陵岡 當在盋山西北。相傳楚威王埋金厭王氣,即此。後孫吳築城其地,曰石頭城。陳氏文述《秣陵集》。

金陵邑城 當在盋山西北。楚威王置其城,西南二門,東一門。今湮。建康志

石頭城俗名鬼臉城。 直盋山西而迤北,以石頭山名。周顯王三十六年,楚威王滅越,置金陵邑,即其地也。又名曰石首。孫吳時江在石頭下,舊故有土塢,因山加甓,因江為池,為險要必爭地,是以王漕樓船一帆徑造焉。至南朝,江猶未徙,故《桓玄》等傳有江濤人城事。而北齊據姑孰,亦渡馬粟人石頭城,與今形固大異也。參《三國志》、《晉書》、《南史》、《世說》注引《丹陽記》、《建康实錄》引《輿地誌》、《建康誌》及《姚志》。

石頭洞 一名龍洞,當在盋山西北。《六朝事跡》言,石頭城迤西嶺下,南臨大江,有洞宛然。真誥》谓此洞即天之南门。今不可考。參《矽嚎誌》。

疑城 當在盋山西北。魏文帝臨江,吳即石頭城設以拒之。今湮。顧起元《客座贅語》。

古石頭倉 在盋山西北。孫吳所置,晉以為常平倉。咸和二年,蘇峻逼遷天子於石頭,以倉屋為宮,後因城之。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人南侵,皇太子戍石頭,而徐湛之別守石頭倉城,即此。續誌》言六朝倉磚長約九寸,博半之,隸書陽文,多記倉官姓名,頹垣廢圃中往往遇之。今湮。參《三國志》、《晉書》、《南史》、《建康誌》、《客座贅語》。

陶隱居故里 舊稱在石城塢。其地名陶家塢,今名亦湮。石城塢,孫吳時即土塢城之者也,當在盋山西北。今湮。參曾極《王友亮詩註》。

烽火臺 在盋山西北,孫吳時建。臺據石頭城最高處,自建康至西陵五千七百里,有警舉烽火,半日即達,後名烽火樓。宋文帝登望魏師瓜步亦此。今湮。參《南史》、《建康誌》。

蔣州城 在盋山西北。隋即石頭城置之。今湮。客座贅語》。

石頭驛 當在盋山西北。唐張九齡有《候使石頭驛詩》。今湮。建康誌》。

石頭津 當在盋山西北。隋時置,以檢察行旅者也。今湮。隋書》。

韓擒虎壘 當在盋山西北。有《薛道衡紀功碑》。今湮。建康誌》。

侯景壘 當在盋山西偏。景據石頭,以艤妙沈石塞淮口,緣淮作城,自石頭迄青溪十餘里,樓雉相望。今湮。參《南史》、《姚誌》。

韓混城 當在盋山西偏。混築五城,起建業,抵京覘,彌望樓雉相次,又置館第數十於石頭城。今湮。參《唐書》、《建康誌》。

塘岡 今盋山西偏迤北,傍城垣,有高阜。晉王敦收周頡、戴淵,害之石頭城東塘岡頹石上,疑即此。晉書》諸傳未詳,據《建康實錄》。

青塘近青溪人江處,故名,當在盋山西而迤南。侯景之亂,韋粲等人援,立柵於此,即石頭中路也。陳時,群鼠無數珀蔡州入石頭,渡淮至青塘,亦此。蔡州,石頭西岸也。今湮。參《南史》、《姚誌》。

秣陵里 當在盋山西南偏。韋粲等會青塘,據建興苑,苑即梁時改建於秣陵里者也,今不可考。參《南史》、《姚誌》。

後岡 當在盋山陽。宋明帝忿袁顴,流其屍於江,弟子彖收瘞石頭後岡。今烏龍潭上蛇山,或其地也。參《南史》、《姚誌》。

蛇山 與盋山對峙,中即烏龍潭,迤南曰龜山。

烏龍潭 在盋山前。相傳晉時有黑龍見,或曰劉宋時。故名。明潘之恒嘗言,潭深莫測,廣百餘尋,長競三里。南唐後主自珍珠河泛舟至清涼山,即此道。今循潭迤北而東,溪塘猶相間,意由旁近民,或堤或堰,或涸為田,故潭長僅余數武,深廣稱之。同治間,有司開蛇山種茶,山雨驟至,雜泥沙俱下,潭益淤塞。光緒七年,桑根先生言之總督劉公坤一,於水涸浚之,計工凡二萬有奇,潭乃免湮廢。參《名山勝概記》。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