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文库:写字间/存档/20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写字间/存档/2008年 写字间存档 2009年 写字间/存档/2010年
这是Wikisource:写字间2009年的存档

文集的版权保护年限是多久?

[编辑]

曹操集》曹操著,中华书局1959年编。--wmrwiki 2008年10月24日 (五) 14:34 (UTC)[回复]

請問是不是大陸或者臺灣地區整理彙編的?若是如此,海峽兩岸法人整理出的新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第21條以及著作權法/民國96年第33條都是發表起50年至年底,法人著作權有效。然而,1996年在原作地版權尚未進入公有領域時,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足以加上45年版權,此時就去加拿大Wikilivres刊登,但能在本站使用模板重定向。--Jusjih 2008年10月25日 (六) 02:36 (UTC)[回复]
应该是在大陆。如果版权没有过期,也可以把其诗文录入,而不录入文集。--wmrwiki 2008年10月25日 (六) 03:58 (UTC)[回复]
Wikisource:請求文本提到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关于标准著作权纠纷给最高人民法院的答复权司1999第50号。强制标准是具有法规性质的技术性规范,所以属于公有领域;但推荐标准不属于法规性质的技术性规范,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Jusjih 2008年10月26日 (日) 23:11 (UTC)[回复]

Mediawiki問題?

[编辑]

截圖[1] [2]

這可能是mediawiki更新發生的錯誤。我的問題是,mediawiki的更新為什么不顯示在最近更改里?--wmrwiki 2008年10月25日 (六) 04:56 (UTC)[回复]

毛主席语录版权状况

[编辑]

w: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语录》由《解放军报》资料室编选,於1964年1月5日出版征求意见本”。性质合乎{{PD-PRC-exempt}}吗?若不合,大概要到2015年起,去加拿大Wikilivres刊登。本问题因应英文维基文库侵犯版权讨论询问。--Jusjih 2008年10月26日 (日) 02:37 (UTC)[回复]

請加入w:Template:Hidden功能

[编辑]

直接把這個模板復制過來,工作不正常。--wmrwiki 2008年10月26日 (日) 06:13 (UTC)[回复]

導入了Template:Hidden。請測試。--Jusjih 2008年10月27日 (一) 02:22 (UTC)[回复]
无法达到隐藏的目的--221.219.142.11 2008年10月27日 (一) 04:20 (UTC)[回复]

请在MediaWiki:Common.js加入以下代码以加入折叠功能:

== 增加摺疊功能 ==
*/
/** 摺疊 div table *****************************
 *  Description: 实现div.NavFrame和table.collapsible的可折叠性。
 *  JSConfig的collapseText、expandText、autoCollapse属性定义默认文字和默认最少自动折叠块
 *  Maintainers: User:fdcn
 */
function cancelBubble(e){
    e=e||window.event;
    if(e.stopPropagation){e.stopPropagation();}else{e.cancelBubble=true;}
}
function createToggleButton(head){
    var parent=head;
    if( head.tagName.toLowerCase()=='tr' ){//对表格特别处理
        if(head.getElementsByTagName("th").length){
            parent=head.cells[parent.cells.length-1];
        } else {return;}
    }
    var textS,textH,button=getElementsByClassName(head,"span","NavToggle")[0];
    if(button){parent=button.parentNode;} else{
        textS=createElement("span",[JSConfig.expandText],{'class':'toggleShow'});
        textH=createElement("span",[JSConfig.collapseText],{'class':'toggleHide'});
        button=createElement("span",[textS,textH],{'class':'NavToggle',styles:{'width':"3.8em"}});
    }
    button.style.display="inline";
    head.className+=" uncollapse toggleHotspot";
    parent.insertBefore( button, parent.childNodes[0] );
}
function wgCollapse(head,container,defaultCollapse){
    if(head){ createToggleButton(head); }
    var self=this;
    this.state=0;
    this.container=container;
    forEach( function(h){
        if ( h.nodeType==1    
            && !hasClass(h,"uncollapse")
            && !hasClass(h,"toggleShow")
            && !hasClass(h,"toggleHide")
        ) { h.className+=" toggleHide"; }
    }, defaultCollapse );//预设的隐藏元素
    function getArray(clsname){
        var r=[],i=0,e,ea=getElementsByClassName(container,"*",clsname);
        while(e=ea[i++]){
            var parent=e.parentNode;
            while(!hasClass(parent,'NavFrame')&&!hasClass(parent,'collapsible')){parent=parent.parentNode;}
            if(parent==container){r.push(e);}
        }
        return r;
    }
    var toggleA=getArray("toggleShow");
    var toggleB=getArray("toggleHide");
    var hotspots=getArray("toggleHotspot");
    function _toggle(list,state){
        var i=0,e;
        while(e=list[i++]){e.style.display=state?e.showStyle||'':'none';}
    }
    this.toggle=function(state){
        self.state=(typeof state=='undefined')?1-self.state:state;
        _toggle(toggleA,self.state);
        _toggle(toggleB,1-self.state);
    }
    var i=0,h;
    while(h=hotspots[i++]){
        forEach(function(link){
            addClickHandler(link,cancelBubble);
        },h.getElementsByTagName("A"));
        h.style.cursor = "pointer";
        addClickHandler(h,function(){self.toggle();});
    }
}
addOnloadHook(function(){
    //init
    var items=[];
    forEach( function(NavFrame){
        var i=0,
            child=NavFrame.childNodes,
            head;
        while (head=child[i++]) {
            if( head.className&&hasClass(head,"NavHead") ){break;}
        }
        items.push(new wgCollapse(head,NavFrame,NavFrame.childNod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document,"div","NavFrame") );
    forEach ( function(table){
        var rows = table.rows;
        items.push(new wgCollapse(rows[0],table,rows));
    },getElementsByClassName(document,"table","collapsible") );
    var item,i=0,count=items.length;
    while ( item=items[i++] ) {
        item.toggle (
            hasClass(item.container,"collapsed") 
            || ( count>=JSConfig.autoCollapse&&hasClass(item.container,"autocollapse") )
        );
    }
});

--wmrwiki 2008年11月1日 (六) 05:17 (UTC)[回复]

完成,但若有錯,請任何管理員修正。--Jusjih 2008年11月2日 (日) 00:02 (UTC)[回复]


请在mediawiki:common.css加入:

/* 
== 折叠效果 ==
 

Standard Navigationsleisten.*/
 
div.Boxmerge,
div.NavFrame {
        margin: 0px;
        padding: 2px;
        border: 1px solid #aaaaaa;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font-size: 95%;
}
div.Boxmerge div.NavFrame {
        border-style: none;
        border-style: hidden;
}
div.NavFrame + div.NavFrame,
div.NavFrame + table.collapsible,
table.collapsible + div.NavFrame,
table.collapsible + table.collapsible {
        border-top-style: none;
        border-top-style: hidden;
}
div.NavPic {
        background-color: #ffffff;
        margin: 0px;
        padding: 2px;
        float: left;
}
div.NavFrame div.NavHead {
        height: 1.6em;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00%;
        text-align: center;
        background-color: #efefef;
        cursor:pointer;
}
div.NavFrame p {
        font-size: 100%;
}
div.NavFrame div.NavContent {
        font-size: 100%;
}
div.NavFrame div.NavContent p {
        font-size: 100%;
}
div.NavEnd {
        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ne-height: 1px;
        clear: both;
}
span.NavToggle {
        float: right;
        display: none; /*保证在禁用JS状态下不显示提示*/
        text-align: right;
        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smaller;
}

--wmrwiki 2008年11月2日 (日) 04:41 (UTC)[回复]

照样不正常?

[编辑]

以我的User:Wmrwiki/monobook.js可以自动隐藏,而退出后,就不行了。--wmrwiki 2008年12月27日 (六) 11:30 (UTC)[回复]

Template:Author生卒分類新功能

[编辑]

若有用戶能用機器人,最好將|Dates= 改成 |Birthyear= 以及 |Deathyear= ,否則要人工修改就費時。--Jusjih 2008年10月28日 (二) 02:36 (UTC)[回复]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Liangent(talk)2008年11月8日 (六) 17:19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写字间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名字空间

[编辑]

是否应该把page:, index, 以及作者:开头的页面设定其他的名字空间,而不占用主名字空间。因为这些页面并非文献页面--Shizhao 2008年10月29日 (三) 17:51 (UTC)[回复]

是,参见User_talk:Jusjih#.E4.B8.BA.E4.BB.80.E4.B9.88oldwikisource:Wikisource:Scriptorium#Chinese_Wikisource_adopting_Proofread_Pagebugzilla:15722。--Zy26 2008年10月30日 (四) 00:43 (UTC)[回复]

何时应该单立页面

[编辑]

虞初新誌/卷五这样的该不该呢?--wmrwiki 2008年10月30日 (四) 12:02 (UTC)[回复]

沒有不可。--Jusjih 2008年10月31日 (五) 00:15 (UTC)[回复]

比如虞初新誌/卷五之中的柳夫人小傳是不是应该单立页面呢?--123.114.209.189 2008年11月5日 (三) 10:51 (UTC)[回复]

参考w:Wikipedia:条目的大小,27KB页面还不算太长,不必分割。--Jusjih 2008年11月7日 (五) 02:29 (UTC)[回复]
维基文库与维基百科不一样吧。若这个页面大于32K呢?--wmrwiki 2008年11月7日 (五) 10:26 (UTC)[回复]
本站没有成文的规定,所以百科指引仅作参考,必要時,準用之。--Jusjih 2008年11月8日 (六) 03:37 (UTC)[回复]

申请import权限

[编辑]

Liangent

[编辑]

写了个程序爬了一堆东西下来(佛学大辞典)--Liangent (留言) 2008年11月8日 (六) 17:46 (UTC)[回复]

意见:请问您的程序将如何影响现有佛学大辞典条目?因为{{DingFuBao Dict-begin}}已經標示版權,所以{{PD-old-50}}以及{{PD-1923}}是重复的,而您的程序是否会取消重复的版权模板?请先解释,再支持您的申请。谢谢。--Jusjih 2008年11月9日 (日) 02:29 (UTC)[回复]
他的意思是他用爬蟲從別的網站下載了佛学大辞典,想導入文庫。--wmrwiki 2008年11月9日 (日) 04:28 (UTC)[回复]
是的--Liangent (留言) 2008年11月9日 (日) 09:17 (UTC)[回复]
发现昨天晚上居然没有爬完 对方service unavailable了--Liangent (留言) 2008年11月9日 (日) 09:42 (UTC)[回复]
请问网站在何处?正体还是简体?1922年出版的辞典,建议刊登传统汉字,http://www.baus-ebs.org/fodict_online/ 就有。也要请问您申请的权限是暂时还是长期的?--Jusjih 2008年11月9日 (日) 15:50 (UTC)[回复]
http://www.baus-ebs.org/fodict_online/ 就是从这里用自己写的程序爬下来的 目前只弄了这一个 以后有时间应该会爬一些别的--Liangent (留言) 2008年11月10日 (一) 04:17 (UTC)[回复]
  1.  支持(support import right)。--Jusjih 2008年11月10日 (一) 04:25 (UTC)[回复]
  2.  支持--Vipuser 2008年11月11日 (二) 08:27 (UTC)[回复]
  3.  支持--wmrwiki 2008年11月14日 (五) 11:08 (UTC)[回复]
原来你已经写了XD..不过我已经爬完了(python,10个线程爬的),然后正在用机器人导入。不过如果我能有import权限应该会更方便我弄的。—PhiLiP 2008年11月15日 (六) 02:54 (UTC)[回复]
如果谁需要导入而不是经常性的,可以把需导入的内容按User:Wmrwiki/导入xml文件的格式制作为xml文件,之后发送邮件给我,由我导入。--wmrwiki 2008年11月15日 (六) 03:09 (UTC)[回复]
那philip处理算了,周一到周五我都不在家,而东西只在家里的机器上有--Liangent (留言) 2008年11月16日 (日) 03:55 (UTC)[回复]
关于wmrwiki帮忙导入:我觉得存在的问题是,对于他人提供的导入,wmrwiki在导入前都应该自行检查一遍,而这将极大地降低工作效率--Liangent (留言) 2008年11月16日 (日) 03:55 (UTC)[回复]
已经报告m:Steward_requests/Permissions。请稍安勿躁。--Jusjih 2008年11月17日 (一) 03:06 (UTC)[回复]

PhiLiP

[编辑]

我也申请一下import权限吧。—PhiLiP 2008年11月15日 (六) 12:30 (UTC)[回复]

意见:请问您申请的权限是暂时还是长期的?也请考虑多用编辑摘要。--Jusjih 2008年11月16日 (日) 00:15 (UTC)[回复]
长期的,因为以后还会导入其他类型的文献,如果光用机器人一个一个贴的话效率太慢。—PhiLiP 2008年11月16日 (日) 02:23 (UTC)[回复]
不过要注意的是,导入后没有过编辑的条目是不算在“内容页面”之内的。我一次导入了几百个页面,可过段时间回来看总页面数,还是以前的。--wmrwiki 2008年11月16日 (日) 02:33 (UTC)[回复]
  1.  支持--Jusjih 2008年11月17日 (一) 03:11 (UTC)[回复]

文章知名度

[编辑]

这样的文章录入与否:

  • 如某知名人士小学时的作文,无文学或历史价值
  • 进入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但不知名的文章

符合第二条的文章应该有很多。--wmrwiki 2008年11月14日 (五) 11:27 (UTC)[回复]

Wikisource:收錄方針#自由內容好像也没有规定GNU知名度问题。--wmrwiki 2008年11月15日 (六) 03:02 (UTC)[回复]

对于作者:XX页面的录入方针

[编辑]

我想应该录入所有的作者的页面,无论这个作者的作品还有没有进入公有领域。只不过不录入没有进入公有领域的文章就不侵犯版权了。--wmrwiki 2008年11月14日 (五) 11:27 (UTC)[回复]

我贊成!等作品進入公有領域後再錄入內容。這也是我問Wikisource:写字间#文章書籍的標題與目錄有否版權問題?的原因,如果可以的話,對于未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能錄入目錄就更好了。--大維 2009年2月24日 (二) 05:28 (UTC)[回复]

导入的页面不会显示在sitemap里

[编辑]

谁可以把Special:Log/import弄成feed,并在mediawiki:robots.txt里面添加。--wmrwiki 2008年11月21日 (五) 10:59 (UTC)[回复]

貌似不支持?--Liangent (留言) 2008年11月24日 (一) 05:20 (UTC)[回复]
不支持就找开发员来做吧。--wmrwiki 2008年11月24日 (一) 11:48 (UTC)[回复]

申请机器人

[编辑]

--Wmr-bot 2008年11月26日 (三) 13:48 (UTC)[回复]

意見:請先解釋目的以及功能。--Jusjih 2008年11月28日 (五) 04:38 (UTC)[回复]

功能:运行svn.wikimedia.org的一部分程序。为文档中引用书目加入链接,以及其他一些机械性的工作。并计划研制为条目加入wikipedia链接、为条目子页加入{{Header2}}、{{PD-old}}模板的功能。--wmrwiki 2008年12月3日 (三) 12:33 (UTC)[回复]

請示範一些功能,但別太多。--Jusjih 2008年12月4日 (四) 03:45 (UTC)[回复]
主要為为文档中引用书目加入链接--wmr89502270 2008年12月15日 (一) 13:15 (UTC)[回复]
授權了。--Jusjih 2008年12月20日 (六) 02:37 (UTC)[回复]
User:Alexbot最近为书名号自动创建大量内部链接,但这出现了问题,因为在header里的书名号很多说的就是条目本身,而内文中的书名号很多是重复的,每个书名号都创建内部链接不符合维基的格式。我已经暂时封禁该机器人三天,希望对其加以改进。--鸟甲 2008年12月21日 (日) 06:08 (UTC)[回复]

help

[编辑]

谁有机器人的帮忙下载以下文件,并上传到文库(我觉得本地上传即可)

用于佛學大辭典--Liangent (留言) 2008年11月27日 (四) 05:48 (UTC)[回复]

C:\Documents and Settings\liangent\桌面\fodict>findstr "<" *.proc2
10165.proc2:<img src="images/1/T00491.JPG" border=0>
10294.proc2:<img src="images/1/T00471.JPG" border=0>
1037.proc2:<img src="images/1/T0005.JPG" border=0>
10457.proc2:<img src="images/1/T0048.JPG" border=0>
11510.proc2:<img src="images/1/0198.JPG" border=0>
11876.proc2:<img src="images/1/0159.JPG" border=0>
11990.proc2:<img src="images/1/T0049.JPG" border=0>
1219.proc2:<img src="images/1/T0071.JPG" border=0>
12494.proc2:<img src="images/1/T00492.JPG" border=0>
12497.proc2:<img src="images/1/T00493.JPG" border=0>
12568.proc2:<img src="images/1/0104.JPG" border=0>
1260.proc2:<img src="images/1/T0073.JPG" border=0>
12733.proc2:<img src="images/1/0181.JPG" border=0>
12877.proc2:<img src="images/1/T00302.JPG" border=0>
12905.proc2:锛堣瑾烇級<BR>
1300.proc2:<img src="images/1/0196.JPG" border=0>
13665.proc2:<img src="images/1/0064.JPG" border=0>
1397.proc2:<img src="images/1/T0006.JPG" border=0>
14053.proc2:<img src="images/1/0002.JPG" border=0>
1410.proc2:<img src="images/1/T0007.JPG" border=0>
14168.proc2:<img src="images/1/0080.JPG" border=0>
1434.proc2:<img src="images/1/T00071.JPG" border=0>
1452.proc2:<img src="images/1/T0008.JPG" border=0>
14634.proc2:<img src="images/1/T0050.JPG" border=0>
14659.proc2:<img src="images/1/0144.JPG" border=0>
14763.proc2:<img src="images/1/0059.JPG" border=0>
1499.proc2:<img src="images/1/T00081a.JPG" border=0><BR>
1499.proc2:<img src="images/1/T00081b.JPG" border=0>
15384.proc2:<img src="images/1/0094.JPG" border=0>
15463.proc2:<img src="images/1/T0051A.JPG" border=0><BR>
15463.proc2:<img src="images/1/T0051B.JPG" border=0><BR>
15463.proc2:<img src="images/1/T0051C.JPG" border=0>
15464.proc2:<img src="images/1/T0052.JPG" border=0>
15504.proc2:<img src="images/1/0108.JPG" border=0>
1572.proc2:<img src="images/1/T0009.JPG" border=0>
15733.proc2:<img src="images/1/0118.JPG" border=0>
15759.proc2:<img src="images/1/0101.JPG" border=0>
1586.proc2:<img src="images/1/T0010.JPG" border=0>
16028.proc2:<img src="images/1/0063.JPG" border=0>
16061.proc2:<img src="images/1/0081.JPG" border=0>
16099.proc2:<img src="images/1/0124.JPG" border=0>
1610.proc2:<img src="images/1/T0011.JPG" border=0>
16330.proc2:<img src="images/1/0100.JPG" border=0>
1642.proc2:<img src="images/1/0150.JPG" border=0><BR>
1642.proc2:<img src="images/1/0151.JPG" border=0><BR>
1642.proc2:<img src="images/1/0152.JPG" border=0>
16499.proc2:<img src="images/1/T0095.JPG" border=0>
16663.proc2:<img src="images/1/0207.JPG" border=0>
1687.proc2:<img src="images/1/T00012a.JPG" border=0><BR>
1687.proc2:<img src="images/1/T00012b.JPG" border=0>
1703.proc2:<img src="images/1/T0013.JPG" border=0>
17105.proc2:<img src="images/1/T0053.JPG" border=0>
17147.proc2:<img src="images/1/0123.JPG" border=0>
17153.proc2:<img src="images/1/0219.JPG" border=0>
17323.proc2:<img src="images/1/0127.JPG" border=0>
17812.proc2:<img src="images/1/T0054.JPG" border=0>
17830.proc2:<img src="images/1/0208.JPG" border=0>
1804.proc2:<img src="images/1/T0014.JPG" border=0>
18331.proc2:<img src="images/1/0015.JPG" border=0>
19430.proc2:銆€銆€銆€銆€楂旀枃涓夊崄浜旇伈<BR>
1960.proc2:<img src="images/1/T00015a.JPG" border=0><BR>
1960.proc2:<img src="images/1/T00015b.JPG" border=0>
19911.proc2:<img src="images/1/T0055.JPG" border=0>
20063.proc2:<img src="images/1/T0082.JPG" border=0>
20205.proc2:<img src="images/1/T0056.JPG" border=0>
20206.proc2:<img src="images/1/T0057.JPG" border=0>
20581.proc2:<img src="images/1/0125.JPG" border=0>
20708.proc2:<img src="images/1/0027.JPG" border=0>
21172.proc2:<img src="images/1/0197.JPG" border=0>
21202.proc2:<img src="images/1/0023.JPG" border=0>
21267.proc2:<img src="images/1/0201.JPG" border=0>
2138.proc2:<img src="images/1/T0016a.JPG" border=0><BR>
2138.proc2:<img src="images/1/T0016b.JPG" border=0>
21511.proc2:<img src="images/1/0126.JPG" border=0>
21529.proc2:<img src="images/1/0139.JPG" border=0>
21546.proc2:<img src="images/1/0062.JPG" border=0>
22190.proc2:<img src="images/1/0067.JPG" border=0>
2282.proc2:<img src="images/1/T0017.JPG" border=0>
22933.proc2:<img src="images/1/0061.JPG" border=0>
23072.proc2:<img src="images/1/0111.JPG" border=0>
23143.proc2:<img src="images/1/T0060.JPG" border=0>
2315.proc2:<img src="images/1/T0018.JPG" border=0>
2316.proc2:<img src="images/1/T0018v.JPG" border=0>
23576.proc2:<img src="images/1/T00601.JPG" border=0>
24114.proc2:<img src="images/1/0099.JPG" border=0>
2428.proc2:<img src="images/1/T00019a.JPG" border=0><BR>
2428.proc2:<img src="images/1/T00019b.JPG" border=0><BR>
2428.proc2:<img src="images/1/T00019c.JPG" border=0>
24637.proc2:<img src="images/1/0149.JPG" border=0>
24956.proc2:<img src="images/1/T0061.JPG" border=0>
2498.proc2:<img src="images/1/T0020.JPG" border=0>
25876.proc2:<img src="images/1/0156.JPG" border=0>
2660.proc2:<img src="images/1/T0021.JPG" border=0>
26692.proc2:<img src="images/1/0060.JPG" border=0>
27106.proc2:<img src="images/1/T00611.JPG" border=0>
27247.proc2:<img src="images/1/T00612.JPG" border=0>
27318.proc2:<img src="images/1/T00613.JPG" border=0>
27468.proc2:<img src="images/1/0209.JPG" border=0>
27485.proc2:<img src="images/1/0168.JPG" border=0>
27508.proc2:<img src="images/1/T0062A.JPG" border=0><BR>
27508.proc2:<img src="images/1/T0062B.JPG" border=0><BR>
27508.proc2:<img src="images/1/T0062C.JPG" border=0>
27517.proc2:<img src="images/1/T0063.JPG" border=0>
27621.proc2:锛堥洔鍚嶏級姝愮編鍚勫湅闁嬩經鏁欑爺绌朵箣绔窉鑰咃紝闆栧湪鐧惧勾浠
ュ墠锛岀劧鐣跺叾鍒濇湡锛屼笉閬庡儏琛楄珖宸疯锛岃│鍏惰噯瑾€炽€傛儫鏇鹃鍔勫
凹娉㈢緟鍔犲痉闁€搴滀箣闇嶅瀛紝Brian銆€Houghton銆€Hodgson鏂煎郊鍦板垵鐧艰
姊佃獮涔嬩經鍏革紝鍗冨叓鐧句笁鍗佷竷骞翠互渚嗭紝瀵勮磮涔嬫柤鍚勫湴鍦栨浉椁紝娉
曡槶瑗夸箣鐨埦濂达紝Eugeue銆€Burnouf鍏堢啽蹇冨緸浜嬬爺绌朵箣锛屽叾闁€寮熻嫳鍦
嬩箣棣厠閭堢緟锛孎锛嶮ax銆€Mu|ller锛庢硶鍦嬩箣鏀濆鐖撅紝E/mile銆€Senart锛庤
嵎铇箣鎰峰€紝Heinrich銆€Kern锛庝縿鍦嬩箣澶稿徃浜嗗瘜锛學asailj銆€Pawlowitsch
銆€Wassilijew锛庡強鍏堕杸寮熷綄濂堝瘜Minayeff绛夎姘忥紝婕告閲嶇爺閼斤紝鍚屾
檪鍗楁柟宸村埄瑾炰經鍏镐箣鐮旂┒浜︾洓琛岋紝鑻卞湅涔嬪垪鍙搁€栧厠鎱圱锛嶹锛嶳hys
銆€Davids锛屽痉鍦嬩箣娓ュ悲鍊嶈但Hermann銆€Oldenberg绛夌偤涔嬪法榄併€傚張濡傚寛
鐗欏埄涔嬪暉娌冭卜锛孋soma锛庡痉鍦嬩箣鏂鐖撅紝Anton銆€Schiefner闁嬭タ钘忎經
鏁欑爺绌朵箣绔窉锛岃嚦鑻卞湅涔嬬毊闇睸amuel銆€Beal锛庡強鎰涘痉鏍规柉Joseph銆€E
dkins绛夛紝閬傛秹鐛垫敮閭d經鍏镐箣鏈枃銆傛槸绛夊鑰咃紝鎴栧皣鍘熸湰鍑虹増锛
屾垨缈昏锛屾垨鏂艰憲杩板強璜栬锛岀櫦琛ㄥ叾鎰忚锛屽叾浠栨湁骞惧鏃呰瀹讹
紝瑷樿堪鍒婅浣涙暀鍦嬩箣棰ㄤ織缈掓叄绛夛紝鏂€岀従浠婃瓙鏂囨墍鎴愪經鏁欐浉椤
炰箣鏁革紝瀵﹀強骞剧櫨绋箣澶氥€備粖鑸夊叾涓富瑕佽€呭涓嬶細<BR>
28456.proc2:<img src="images/1/T0064.JPG" border=0>
28745.proc2:<img src="images/1/0066.JPG" border=0>
28849.proc2:<img src="images/1/0033.JPG" border=0><BR>
28849.proc2:<img src="images/1/0010.JPG" border=0>
29767.proc2:<img src="images/1/0013.JPG" border=0>
29810.proc2:<img src="images/1/0110.JPG" border=0>
29849.proc2:<img src="images/1/0065.JPG" border=0>
29989.proc2:<img src="images/1/T0065.JPG" border=0>
2999.proc2:<img src="images/1/0016.JPG" border=0>
30625.proc2:<img src="images/1/0001.JPG" border=0>
30985.proc2:<img src="images/1/0133.JPG" border=0>
31010.proc2:<img src="images/1/T0066.JPG" border=0>
31022.proc2:<img src="images/1/T0067.JPG" border=0>
31024.proc2:<img src="images/1/T0068.JPG" border=0>
31315.proc2:<img src="images/1/0199.JPG" border=0>
3235.proc2:<img src="images/1/0102.JPG" border=0>
3327.proc2:<img src="images/1/0095.JPG" border=0>
3404.proc2:<img src="images/1/0105.JPG" border=0>
3502.proc2:<img src="images/1/0026.JPG" border=0>
3890.proc2:<img src="images/1/T0022.JPG" border=0>
4201.proc2:<img src="images/1/T0023a.JPG" border=0><BR>
4201.proc2:<img src="images/1/T0023b.JPG" border=0><BR>
4201.proc2:<img src="images/1/T0023c.JPG" border=0><BR>
4201.proc2:<img src="images/1/T0023d.JPG" border=0><BR>
4201.proc2:<img src="images/1/T0023e.JPG" border=0>
4207.proc2:<img src="images/1/T0024.JPG" border=0>
4251.proc2:<img src="images/1/T00241.JPG" border=0>
4264.proc2:<img src="images/1/T0025a.JPG" border=0><BR>
4264.proc2:<img src="images/1/T0025b.JPG" border=0>
4308.proc2:<img src="images/1/T0026a.JPG" border=0><BR>
4308.proc2:<img src="images/1/T0026b.JPG" border=0>
4358.proc2:<img src="images/1/T0027.JPG" border=0>
4379.proc2:<img src="images/1/T0028.JPG" border=0>
4402.proc2:<img src="images/1/T0029.JPG" border=0>
4403.proc2:<img src="images/1/T0030.JPG" border=0>
4405.proc2:<img src="images/1/T00301.JPG" border=0>
4519.proc2:<img src="images/1/T0031.JPG" border=0>
4539.proc2:<img src="images/1/0157.JPG" border=0>
4618.proc2:<img src="images/1/T0033.JPG" border=0>
4622.proc2:<img src="images/1/T0033V.JPG" border=0>
4633.proc2:<img src="images/1/T0034.JPG" border=0>
4676.proc2:<img src="images/1/0210.JPG" border=0>
4677.proc2:<img src="images/1/0215.JPG" border=0>
4704.proc2:<img src="images/1/T0035A.JPG" border=0><BR>
4704.proc2:<img src="images/1/T0035B.JPG" border=0>
4808.proc2:<img src="images/1/T0036.JPG" border=0>
4809.proc2:<img src="images/1/T0037.JPG" border=0>
487.proc2:<img src="images/1/T0001a.JPG" border=0><BR>
487.proc2:<img src="images/1/T0001b.JPG" border=0><BR>
487.proc2:<img src="images/1/T0001c.JPG" border=0>
5053.proc2:<img src="images/1/0121.JPG" border=0>
5241.proc2:<img src="images/1/T0038.JPG" border=0>
5333.proc2:<img src="images/1/T0085.JPG" border=0>
5488.proc2:<img src="images/1/0220.JPG" border=0>
5684.proc2:<img src="images/1/0116.JPG" border=0>
5770.proc2:<img src="images/1/0113.JPG" border=0>
5833.proc2:<img src="images/1/0115.JPG" border=0>
5872.proc2:<img src="images/1/T0041.JPG" border=0>
597.proc2:<img src="images/1/T0002.JPG" border=0>
6014.proc2:<img src="images/1/0114.JPG" border=0>
6129.proc2:<img src="images/1/T0042A.JPG" border=0><BR>
6129.proc2:<img src="images/1/T0042B.JPG" border=0><BR>
6129.proc2:<img src="images/1/T0042C.JPG" border=0><BR>
6129.proc2:<img src="images/1/T0042D.JPG" border=0><BR>
6129.proc2:<img src="images/1/T0042E.JPG" border=0>
6348.proc2:<img src="images/1/0107.JPG" border=0>
6442.proc2:<img src="images/1/0088.JPG" border=0><BR>
6442.proc2:<img src="images/1/0089.JPG" border=0><BR>
6442.proc2:<img src="images/1/0090.JPG" border=0><BR>
6442.proc2:<img src="images/1/0091.JPG" border=0>
6468.proc2:<img src="images/1/T0043.JPG" border=0>
6605.proc2:<img src="images/1/T0044.JPG" border=0>
7318.proc2:<img src="images/1/0068.JPG" border=0>
7538.proc2:<img src="images/1/0169.JPG" border=0>
7671.proc2:<img src="images/1/T00441.JPG" border=0>
7682.proc2:<img src="images/1/0138.JPG" border=0>
8183.proc2:<img src="images/1/0200.JPG" border=0>
8303.proc2:<img src="images/1/T0045A.JPG" border=0><BR>
8303.proc2:<img src="images/1/T0045B.JPG" border=0>
853.proc2:<img src="images/1/T0058.JPG" border=0>
854.proc2:<img src="images/1/T0059.JPG" border=0>
8570.proc2:<img src="images/1/T0046.JPG" border=0>
8753.proc2:<img src="images/1/T0047.JPG" border=0>
892.proc2:<img src="images/1/T0004.JPG" border=0>
9693.proc2:<img src="images/1/0098.JPG" border=0>
9694.proc2:<img src="images/1/0109.JPG" border=0>
9743.proc2:<img src="images/1/0119.JPG" border=0>
9765.proc2:<img src="images/1/0137.JPG" border=0>
9804.proc2:<img src="images/1/0042.JPG" border=0>

路径相对于 http://www.baus-ebs.org/fodict_online/ --Liangent (留言) 2008年11月27日 (四) 05:51 (UTC)[回复]

建议命名 DingFuBao Dict Image <原来的主文件名,如0042>.jpg--Liangent (留言) 2008年11月27日 (四) 05:53 (UTC)[回复]

另: http://www.baus-ebs.org/fodict_online/entry.asp?dictid=1&entryid=14215 等少数几个链接我打不开,不知是为什么--Liangent (留言) 2008年11月28日 (五) 04:43 (UTC)[回复]

請在mediawiki:robots.txt加入網址

[编辑]

加入:

Disallow:http://zh.wikisource.org/wiki/Category:%E6%80%80%E7%96%91%E4%BE%B5%E7%8A%AF%E7%89%88%E6%9D%83%E6%96%87%E7%AB%A0

--wmrwiki 2008年11月29日 (六) 09:24 (UTC)[回复]

加了。--Jusjih 2008年12月2日 (二) 00:54 (UTC)[回复]

非漢字文化圈作者頁面分類索引

[编辑]

最近發現本站有少許非漢字文化圈作者頁面,分類時索引錯亂,所以想討論如何改進。非漢字文化圈作者姓名,用中文譯名作分類索引,常常涉及廣達兩岸三地譯名不同而不理想,所以尚待考慮如何將非漢字文化圈作者頁面分類索引使用拉丁字母。漢字文化圈非中文作者,像是韓國人、日本人、越南人,就另當別論,因為他們的姓氏一般已經使用漢字。--Jusjih 2008年12月8日 (一) 05:01 (UTC)[回复]

關於有加()的文件

[编辑]

最近在新增頁面上發現只要是有()的文件都不能建立,會出現「它跟以下黑名單的項目配合: .*\(.*\)$ #避免消歧義空格錯誤 (whitelist)」的畫面。因為全唐詩常常會有重名或同名不同內容的文件,請幫忙解決一下,謝謝!--Aminor1 2008年12月8日 (一) 06:14 (UTC)[回复]

不太懂您的意思,請舉例。--Jusjih 2008年12月8日 (一) 21:24 (UTC)[回复]
譬如說,我正在建立的全唐詩/卷282為李益的詩集,其中有一篇為「雜曲」,可是王勃已經有一篇文章叫做雜曲,因此李益的雜曲將被命名為雜曲 (李益),並將原來的雜曲頁面改為消歧义頁面。但是現在只要是有加()的頁面,都被鎖定為黑名單無法建立。--Aminor1 2008年12月9日 (二) 01:29 (UTC)[回复]
原因是Shizhao从wikipedia引入了MediaWiki:Titleblacklist,但没有把w:MediaWiki:Titlewhitelist复制过来.请在MediaWiki:Titlewhitelist加入
.*_\(.*\)$ #允許消歧義空一格
或将w:MediaWiki:Titlewhitelist复制到MediaWiki:Titlewhitelist--Liangent (留言) 2008年12月10日 (三) 05:04 (UTC)[回复]
感謝您的回答,但是實際上的運用情形仍然不太明白,可以給個範例嗎?謝謝。--Aminor1 2008年12月11日 (四) 01:26 (UTC)[回复]
等待管理员修复即可--Liangent (留言) 2008年12月12日 (五) 04:45 (UTC)[回复]
根据wmr89502270我的讨论页上的说明,我对MediaWiki:Titleblacklist进行了一些修改,诸位看看现在是否可以创建标题带括号的条目了。谢谢。--鸟甲 2008年12月13日 (六) 12:58 (UTC)[回复]
注意到鸟甲通过去除 .*\(.*\)$ 来允许用户使用消歧义页,但这样带来的问题是,雜曲(李益)(注意少一个空格)这样不符合要求的页面将被允许创建,而本规则本意正是为了避免此情况。因此,请管理员改用MediaWiki:Titlewhitelist或使用匹配更精确的正则表达式来解决此问题--Liangent (留言) 2008年12月13日 (六) 18:02 (UTC)[回复]
以前遇到括号前少一个空格的标题页面,都是通过移动来解决的,似乎并没有必要禁止用户创建这种标题页面。毕竟这种标题并非破坏。谢谢。--鸟甲 2008年12月13日 (六) 18:14 (UTC)[回复]
创建时就禁止并引导用户创建正确的页面不是更好?--Liangent (留言) 2008年12月14日 (日) 06:25 (UTC)[回复]
抱歉,我对技术很外行。请问,根据您所说的这个方案,当用户创建标题缺少空格的页面时,是否会收到自动提示“请在括号前加一个半角空格”?如果是的话,倒还不错。但还是请Shizhao这样的技术达人管理员来修复吧。谢谢。--鸟甲 2008年12月14日 (日) 13:53 (UTC)[回复]
将提示加在 ".*\(.*\)$ #" (不含引号)后面即可,并同时使用whitelist--Liangent (留言) 2008年12月16日 (二) 05:31 (UTC)[回复]

一项讨论:近日《零八宪章》的签署成为一个热点事件,其文本录入文库是否合适

[编辑]

从目前已有的消息看,起草人员不明确;该文本发布的目标之一是寻求尽可能多的人了解并签署,是否可以认为它已被释放到公有领域?录入是否合适?如果录入,作者如何填写? --Brianz 2008年12月13日 (六) 03:29 (UTC)[回复]

对不起,起草人员不明确应该不足以进入公有领域。不过,这种不知发布者的文件可以在发布51年后进行录入。(2059年1月1日进入公有领域)--123.114.216.146 2008年12月13日 (六) 06:33 (UTC)[回复]

文章書籍的標題與目錄有否版權問題?

[编辑]

如題。倘書籍尚有版權,其標題有否版權(比如在某一作者頁內列出其作品名稱),目錄有否版權(比如在作品頁面內僅列出目錄)?--大維 2008年12月13日 (六) 14:14 (UTC)[回复]

就像在維基百科可以列出作品名稱一樣,應該是沒有版權的。--wmr89502270 2008年12月13日 (六) 17:15 (UTC)[回复]
标题一般没有版权,但是目录可能有版权--Shizhao 2008年12月15日 (一) 02:18 (UTC)[回复]
我的猜想與Shizhao一致,不過網上書店介紹書籍通常都會給出目錄,似乎可以用於展示。還希望有了解者給出確切的答案,Jusjih清楚嗎?--大維 2009年1月3日 (六) 15:15 (UTC)[回复]
参见:http://www.chinaghc.com.cn/bqjs/ShowInfo.asp?InfoID=207 http://www.sipo.gov.cn/sipo2008/albd/2007/200804/t20080402_366466.html http://www.sipo.gov.cn/sipo2008/mtjj/2007/200804/t20080401_361328.html --Zy26 2009年1月4日 (日) 00:47 (UTC)[回复]

class="text"

[编辑]

我看有的加入了<div class="text">正文</div>的屬性,是不是應該統一一下,是加/不加?--wmrwiki (talk) 2008年12月17日 (三) 14:56 (UTC)[回复]

我想制造一个被称作为"Person:"的新的namespace

[编辑]

二十四史形容了很多人,这些人可能也有自己写的文章,或者在别的书中有提及了他们。新建"Person:"NameSpace收集这些信息在一起好不好?--wmrwiki 2008年12月19日 (五) 12:46 (UTC) 就像这样:Person:李时珍--wmrwiki 2008年12月19日 (五) 17:37 (UTC)[回复]

Person:李时珍是不是和作者:李時珍功能相同?您是不是说给“作者”页面创建名字空间?如果是的话,是不是用Author做名字空间更好?如果该人不是作者,维基文库最好不要收录,否则,是否二十四史中提到的地名也要创建名字空间?--鸟甲 2008年12月21日 (日) 05:32 (UTC)[回复]
我是说创建一些人物的足迹在这个namespace,与作者:不同的是,这里可以收入其他书对他的评价,还有一些人并没有自己所写的文章,比如神仙,不足以收入作者:,但被别的书提及了,就收到这个地方。--wmrwiki 2008年12月21日 (日) 10:43 (UTC)[回复]
如前所述,如果文献中的人物乃至神仙都要收录,那么文献中的事件、地点、物品等等是否都要收录?这似乎是“类书”的体例,可以算作“准百科全书”了,这和维基文库的主旨不符。--鸟甲 2008年12月21日 (日) 10:59 (UTC)[回复]
维基百科是收录原创文档的百科全书,维基文库收录原文献的图书馆。那么,似乎没有一个维基计划合适了。但想要研究历史的人都要从古代文献入手,这可以提供研究历史的方便。--wmrwiki 2008年12月21日 (日) 11:12 (UTC)[回复]
英文維基文庫作者頁面空間可以顯示關於各該人物的作品,不限於各該人物所著的。這樣一來,"Person:"的頁面空間象是與"作者:"重覆。--Jusjih 2008年12月21日 (日) 16:58 (UTC)[回复]
Jusjih兄,Wikisource:What is Wikisource中第4条说的是“维基文库收录作品的作者生平”(Bibliographies of authors whose works are in Wikisource),也就是说,文库中不可能有作品的人物不应收录,而wmrwiki兄所讲的“并无自己所写文章的人”乃至“神仙”,似乎并非英文文库收录内容。另外,请问英文文库如何显示“关于”各该人物的作品?是列表还是相关内容摘要?作者:李時珍页面中是否除了显示李时珍“创作”的作品外,也要显示“关于”李时珍的像《明史》之类的文献?如果显示的话,如何显示?wmrwiki兄似乎主张把各文献中关于李时珍的段落都收集到一个Person页面上,就像“类书”那样。--鸟甲 2008年12月21日 (日) 17:08 (UTC)[回复]
最近去英文維基,有些作者頁面根本沒有作品,頂多是與多數他人合作作品,但作者姓名本身不知名。文库中不可能有作品的人物不应收录,可以考慮列入本站方針或者指引。wmrwiki兄的想法若用分類方式,妥當否?例如提到日本的文獻加入Category:日本,像是國民政府對德意志義大利宣戰佈告提到軸心三國,如何?不可能有作品也不重要的人物也不宜加分類,否則太浮濫。--Jusjih 2008年12月22日 (一) 16:54 (UTC)[回复]
同意使用category的方式--尖尖的鹿角 2009年1月3日 (六) 03:35 (UTC)[回复]

编辑摘要字数限制失灵

[编辑]

刚发现编辑摘要对字数的限制失灵了,现在可以在编辑摘要中输入超出字数限制的内容,导致一些内容不能显示,希望有人能修正。--鸟甲 2008年12月21日 (日) 06:19 (UTC)[回复]

真的是这样 [3] --wmrwiki 2008年12月21日 (日) 11:13 (UTC)[回复]

中文OCR

[编辑]

最近增加懲治漢奸條例/民國39年時,因為沒有他法,所以打字輸入費時。請問有無用戶知道何處有中文OCR?沒有此功能,中華民國廢止法還有民國58年(1969年)或更早廢止的法律待增,能從中華民國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立法統計找到很多歷史文獻時,打字輸入非常費時。--Jusjih 2008年12月24日 (三) 02:33 (UTC)[回复]

我使用Windows下的微软Office里的一个OCR工具。我也用过汉王的OCR软件,不过Office里的最准确。--wmrwiki 2008年12月24日 (三) 09:38 (UTC)[回复]
不是有page:名字空间吗?--Shizhao 2008年12月24日 (三) 13:01 (UTC)[回复]
似乎中文维基没有把page当成独立的名字空间,虽然有以page开头的页面,比如Page:惠安縣志1.PNG,但似乎和普通页面没有任何区别,看起来和“作者:”一样,是个伪名字空间。--鸟甲 2008年12月24日 (三) 16:26 (UTC)[回复]
請問有沒有能網絡免費下在使用的?--Jusjih 2008年12月24日 (三) 19:49 (UTC)[回复]
好像免费OCR中没有中文的。--wmrwiki 2008年12月26日 (五) 10:35 (UTC)[回复]
干脆Jusjih先把需要OCR的文件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之后由我在Page namespace上粘貼OCR結果,大家去校對。--wmrwiki 2009年1月2日 (五) 03:54 (UTC)[回复]
可以。謝謝。但文件如何命名尚需考慮。--Jusjih 2009年1月2日 (五) 05:16 (UTC)[回复]

很多頁面應不應該掛{{Deletedpage}}

[编辑]

比如像作者:金庸作者:毛澤東,只是被禁止創建。--wmrwiki 2009年1月1日 (四) 17:47 (UTC)[回复]

依照你在#对于作者:XX页面的录入方针的看法,這些是否恢復?要恢復,也要警告沒有版權失效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Jusjih 2009年1月1日 (四) 21:54 (UTC)[回复]
{{Deletedpage}}好像還要掛在具體的文章上,不僅僅是作者頁。--wmrwiki 2009年1月2日 (五) 03:45 (UTC)[回复]

中文维基文库是走古籍和法律路线吗?

[编辑]

好像都是古籍和法律条文⋯⋯ 对于外国的东西的译文可以有吗?比如English Wikisource上的内容的翻译--尖尖的鹿角 2009年1月2日 (五) 09:47 (UTC)[回复]

您好,维基文库允许用户对“已经进入公有领域”的外文文献进行翻译,详情参见Wikisource:收錄方針#翻譯。谢谢。--鸟甲 2009年1月3日 (六) 04:27 (UTC)[回复]

sitemap格式

[编辑]

我看[4]只符合yahoo的sitemap,而google的格式如下([5]):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urlset xmlns="http://www.google.com/schemas/sitemap/0.84">
   <url>
    <loc>http://www.example.com/</loc>
    <lastmod>2005-01-01</lastmod>
    <changefreq>monthly</changefreq>
    <priority>0.8</priority>
   </url>  
  </urlset>

根据维基文库的实际情况,建议以后再导出供下载时,建立一个新的sitemap文件,采用这种形式: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urlset xmlns="http://www.google.com/schemas/sitemap/0.84">
   <url>
    <loc>http://zh.wikisource.org/wiki/{{PAGENAMEE}}</loc>
    <lastmod>yyyy-mm-dd</lastmod>
   </url>  
  </urlset>

(下一个网址)

并在mediawiki:robots.txt中增加这个。也建议把这个加到其他语言版本的维基文库中。--wmrwiki 2009年1月6日 (二) 14:51 (UTC)[回复]

大陆领导人讲话的版权问题

[编辑]

大陆领导人讲话的版权问题,很多都是公务讲话,到底有没有版权,如何判断,请大家发表一下意见。--Vipuser 2009年1月8日 (四) 14:54 (UTC)[回复]

个人感觉应属职务作品,版权归其所在组织所有。至于是否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还要看是否属于“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或“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Zy26 2009年1月10日 (六) 01:33 (UTC)[回复]

一系列需要清理的条目

[编辑]

Special:前缀索引/卷”中的条目无任何出处信息,标题和排版也不正确。--dingar 2009年1月9日 (五) 09:54 (UTC)[回复]

相关61个页面已经删除,均系《讀史方輿紀要》卷名。多谢dingar兄指明。--鸟甲 2009年1月9日 (五) 12:17 (UTC)[回复]

Special:Contributions/玉 而富 突然传一大堆图片上来是怎么回事? --Liangent (留言) 2009年1月10日 (六) 17:11 (UTC)[回复]

可能是错用本网站上载功能。若是版权自由图片,应该去维基共享资源。--Jusjih 2009年1月11日 (日) 03:34 (UTC)[回复]
玉 而富上传到commons的图片因为缺乏教育性而被删除了,参见他在commons上的用户讨论页。--鸟甲 2009年1月11日 (日) 07:02 (UTC)[回复]
我们是否应在这里删除?--Liangent (留言) 2009年1月12日 (一) 04:20 (UTC)[回复]
全刪--wmrwiki 2009年1月12日 (一) 14:05 (UTC)[回复]
沒有照片版權信息,上載用戶也不解釋時,就全刪除。--Jusjih 2009年1月12日 (一) 21:25 (UTC)[回复]
我到他的对话页去问他,他却把页面清空。我觉得这用户是利用维基图片可外链的“好处”,把图片存在这里以用作商业活动。看来那些图片是时候删除的了。--瓜皮仔Canton 2009年1月16日 (五) 10:41 (UTC)[回复]
为什么还在?--Liangent (留言) 2009年1月24日 (六) 14:42 (UTC)[回复]

「」还是『』

[编辑]

应是“”对「」,还是对『』?--wmrwiki 2009年1月14日 (三) 10:19 (UTC)[回复]

『』用於「」裡,例如:「『你』是什麼意思?」─Skjackey tse@zhwp 2009年1月23日 (五) 16:15 (UTC)[回复]
貌似台湾和大陆的规则不同?--Liangent (留言) 2009年2月7日 (六) 09:44 (UTC)[回复]
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把引號轉換錯了,希望有人可以用機器人修正。--wmrwiki 2009年2月7日 (六) 13:26 (UTC)[回复]
以上是台湾的用法,大陆与此相反--Liangent (留言) 2009年2月10日 (二) 05:10 (UTC)[回复]
大陸的豎排文字也是如此(「」在外),參見新編諸子集成。--大維 2009年2月24日 (二) 05:01 (UTC)[回复]

使用机器人移动错误的名称

[编辑]

根据Wikisource:样式指南#頁面標題,卷X应为数字。但有很多(google:intitle:卷一+site:zh.wikisource.org)错误的名称,应不应该用为了样式统一使用机器人(User:wmr-botUser:Skjackey tse-bot)移动到正确的标题?--wmrwiki 2009年1月16日 (五) 03:52 (UTC)[回复]

作者不确定的作品如何建立条目?

[编辑]

一首词牌为“浪淘沙”的词,内容为“素约小腰身,不奈伤春。疏梅影下晚妆新……”,作者一说是李清照,一说不是。这样的作品如何建立条目?如果以“浪淘沙 (李清照)”为题建立条目似乎不太合适,因为该词是否是李清照的作品还未有定论。是否以“浪淘沙 (素约小腰身)”为题来建立词条?--Tianyamm2 2009年1月17日 (六) 18:32 (UTC)[回复]

可以以“浪淘沙 (素约小腰身)”为题。--鸟甲 2009年1月19日 (一) 05:37 (UTC)[回复]

白话史记之类的书籍是否可以放入维基文库?

[编辑]

白话史记,资治通鉴白话版之类的书籍是否可以放入维基文库?--Tianyamm2 2009年1月19日 (一) 05:27 (UTC)[回复]

当然要看这些白话版本的作者是谁,以确定这些版本是否已进入公有领域。--鸟甲 2009年1月19日 (一) 05:37 (UTC)[回复]
如果我自行把它们翻译成白话文,是否可以收录入文库?根据方针,“欢迎任何原文本及任何语言的翻译文本。”,不知道文言译为白话是否算翻译?--Tianyamm2 2009年1月19日 (一) 05:51 (UTC)[回复]
算翻譯。請務必要標示來源,例如自行翻譯也要標示版權許可,否則可能刪除。--Jusjih 2009年1月19日 (一) 15:39 (UTC)[回复]
需要把古文翻成白话文吗?这样还算原始文献吗?--Shizhao 2009年2月3日 (二) 03:05 (UTC)[回复]
欢迎把顾问翻译成白话文。对不喜欢读古文的朋友有帮助。特别是翻译一些小故事和聊斋之类。现在有白话文的聊斋进入公有领域或在自由协议下发布么?

整理二十四史和[[作者:]]的行動

[编辑]

我想二十四史中應該包括了所有歷史上有名的人。整理作者名字空間也應該從這里開始。把二十四史中每卷整理成image:75%的水平,同時把提到的每個人創建作者頁。作者頁應該有具體的分類,這一點需進一步商討。--wmrwiki 2009年1月20日 (二) 07:13 (UTC)[回复]

二十四史提及的人,跟作者应该是两回事吧?比如,《西厢记》作者王实甫,二十四史就没有收录。清史稿中也未提及曹雪芹;历史上有名的人,也未必有作品传世。无作品传世的人,似乎没有必要建立作者页--Tianyamm2 2009年1月20日 (二) 09:14 (UTC)[回复]
是。--wmrwiki 2009年1月20日 (二) 17:39 (UTC)[回复]

新的{{author}}

[编辑]

加入了很多新功能。不過不兼容以前的選項。以前的都被慷慨的User:Skjackey tseUser:PhiLiPUser:Skjackey tse-botUser:P-bot的替換成了{{author/lod}}。請協助更新為新的{{author}}。如作者:孔子,格式:

{{Author
|name=孔子
|birthyear=-551
|deathyear=-479
|firstletter=K
|wikipedia=孔子
|zh-classical-wikipedia=孔子
|wikiquote=孔子
|commons=Kŏng Zĭ
|notes=[[史記/卷47|史記·孔子世家]]
|image=Confucius 02.png
|country=(若非大中華地區填)
}}

--wmrwiki 2009年1月20日 (二) 17:39 (UTC)[回复]

有些功能不見了,例如作者首字母索引鏈接以及分類。--Jusjih 2009年1月31日 (六) 02:33 (UTC)[回复]
我想废弃字母索引,直接用分类,比如Category:作者-A。分類怎么不见了?--wmrwiki 2009年1月31日 (六) 07:32 (UTC)[回复]

如何转移至巴拉克·奥巴马就职演说--Jul 2009年1月21日 (三) 10:05 (UTC)[回复]

正體化問題

[编辑]

看到這裏很多從簡化字轉至正體字的文章,都有不少的錯別字,不知有沒有人願意為之校正?--Fedb 2009年1月31日 (六) 12:43 (UTC)[回复]

您愿意吗?如果发现有转换错误的字,可以让机器人替换掉。--wmrwiki 2009年1月31日 (六) 12:54 (UTC)[回复]
我觉得不如把中文维基文库分为两个版本,简体中文维基文库,繁体中文维基文库,便能避免这个问题。机器转换总归会有问题的。--61.190.88.142 2009年2月11日 (三) 01:16 (UTC)[回复]
這問題應該是原來電子版古文是簡體,所以得先轉成繁體。但是古文不同白話,要修正錯誤便需有人找原文逐字校對,工作量極大且不容易做。--Fedb 2009年2月22日 (日) 00:51 (UTC)[回复]

辜鴻銘是用中文写的文章吗?

[编辑]

file:辜鸿铭文集-1.djvu序竟然以“译者”相称?那么这就是侵权的?--wmrwiki 2009年2月2日 (一) 19:17 (UTC)[回复]

的确是侵权--Shizhao 2009年2月3日 (二) 03:06 (UTC)[回复]

如何下载维基文库的内容?

[编辑]

如何将维基文库的内容下载到本地以便离线浏览?--Tianyamm2 2009年2月5日 (四) 15:03 (UTC)[回复]

您可以到这里。--wmrwiki 2009年2月5日 (四) 15:23 (UTC)[回复]
下载下来以后,用什么工具浏览? wikitaxi没有繁简转换功能,有些标志符也不能识别.--Tianyamm2 2009年2月6日 (五) 02:10 (UTC)[回复]
不知道。--wmrwiki 2009年2月6日 (五) 04:56 (UTC)[回复]

軟件改進

[编辑]

應該將作者:、索引:和Page:加入名字空間,在此討論細節。

大家先發表意見,如果意見大不相同則可投票。

對Page:的說明:很多書是掃描出的,這就需要將掃描出的圖片轉化為文字。自動OCR識別出來的文字肯定會有錯誤,所以就用Page:來校對。上傳.djvu格式的文件,比如上傳了File:猛回頭.djvu,這個文件里有很多頁,Page:猛回頭.djvu/1就會顯示第一頁的圖片,可以在左邊粘貼OCR過的文字,再校對。

對作者:的說明:維基文庫文章的作者的作品和簡單介紹。

遇到的問題:

  1. “作者:”好,還是英文“Author:”好?
      1. 這里是中文維基,使用“作者:”好
      2. 其他namespace都是英文,使用“author:”好
    1. “索引:”好,還是英文“index:”好?
      1. 這里是中文維基,使用“索引:”好
      2. 其他namespace都是英文,使用“index:”好
    2. “校對:”好,還是英文“Page:”好?
      1. 這里是中文維基,使用“校對:”好
      2. 其他namespace都是英文,使用“Page:”好
  2. 對于搜索時名字空間的分組:
(以下忽略對話頁)
第一組:
(主條目)
作者:
file:

第二組:
wikisource:
help:
user:

第三組:
category:
template:
mediawiki:

第四組:
索引:
Page:

如果有更好的想法請提出。 --wmrwiki 2009年2月7日 (六) 14:17 (UTC)[回复]

我支持中文維基文庫的名字空間使用中文,即“作者:”、“索引:”等,原因之一是不能保証來中文維基的用戶都懂英文,原因之二是國際慣例,看看其它非英文國家,大多使用自己的語言作名字空間。--大維 2009年2月24日 (二) 04:56 (UTC)[回复]

大陆为什么屏蔽维基文库?

[编辑]

因为存在所谓的“违法信息”


--wmrwiki 2009年2月8日 (日) 18:13 (UTC)[回复]

门户网站岂不是更多?http://www.macdown.com/check/check.php?site=163.com--61.190.88.142 2009年2月11日 (三) 01:14 (UTC)[回复]
是,还有http://www.macdown.com/check/check.php?site=gov.cn --wmrwiki 2009年2月11日 (三) 15:51 (UTC)[回复]

對于異體字怎么處理?

[编辑]

先前的版本是四庫全書版,后面是網路上去掉標點的版本。應該采用哪種?

http://zh.wikisource.org/w/index.php?title=Wikisource%3A%E6%B2%99%E7%9B%92&diff=193698&oldid=193697

(!)意見 個人拙見:當優先選有新式標點、名家考據的版本;二十四史目前兩岸公認以民國楊家駱譯註的本子為最佳,其考據不僅脈絡詳實,對於古本謬誤的掃除亦無人出其右。現今網路上所刊行的二十四史幾乎皆為楊版(少數為黃永年版),其正體中文含新式標點的電子版可在呼嚕嚕文學網取得,(整個扒回來吧!又,勿取此站二十四史以外的資料)。至於四庫古本,由於 Wikisource 欠缺異體字補字機制,網上電子版又多缺譯註,因此建議暫不考慮。--不笑的老K 2009年2月19日 (四) 20:56 (UTC)[回复]

关于分类的问题

[编辑]

从英文那边看过来,文章的子页面,例如The Tragedy of Macbeth/Act I是不加任何分类的。目前本地许多条目,例如三國演義/第061回,均被加入了许多分类(例如由{{PD-old}}产生的分类)。这样直接导致分类内页面数量臃肿,不利于查看。各位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Bencmq 2009年2月16日 (一) 14:10 (UTC)[回复]

PD-old用在太多頁面不利于查看。建立Category:三國演義取代直接顯示{{PD-old}},如何?--Jusjih 2009年2月16日 (一) 18:47 (UTC)[回复]
手否可以在版权模板中加入一个判断,如果是子页面就不分类到相应的版权分类中?--Shizhao 2009年2月20日 (五) 08:16 (UTC)[回复]
我认为没有人会通过PD-old分类浏览文章,因为这个分类的文章太多了,即使不加分类在子页也有几万。对头部模板有一个单独的模板{{header2}},不会加分类。--wmrwiki 2009年2月20日 (五) 10:35 (UTC)[回复]
应该取消子页面的分类--Tianyamm2 2009年2月22日 (日) 08:07 (UTC)[回复]
但不能完全这样做,一些法律文本是用子页显示的。--wmrwiki 2009年2月22日 (日) 11:36 (UTC)[回复]

以下是最近收到的訊息,該用戶認爲JavaScript許多故障待修理。

"Hello Jusjih, the JavaScript here is broken in many functions, I get a lot of errors, and these errors in the script destroy the personal scripts even, please could You fix the script or ask a collegue to do it (if You don't know JS well), many thanks, best regards, --小鳥 (:> )=| 2009年2月21日 (六) 04:14 (UTC)"[回复]

--Jusjih 2009年2月22日 (日) 00:59 (UTC)[回复]

我会一点,简单的方法是将中文维基百科的JS复制过来,但要做一些修改。--wmrwiki 2009年2月22日 (日) 03:14 (UTC)[回复]
用这个替换掉试试(可能出错):
//full:User:Wmrwiki/common 
function setCookie(cookieName, cookieValue, expiryDay) { var today = new Date(); var expire = new Date(); var nDays = (!expiryDay || isNaN(expiryDay)) ? 30 : expiryDay; expire.setTime(today.getTime() + (3600000 * 24 * nDays)); document.cookie = cookieName + "=" + escape(cookieValue)+ ";path=/w" + ";expires=" + expire.toGMTString(); document.cookie = cookieName + "=" + escape(cookieValue)+ ";path=/wiki" + ";expires=" + expire.toGMTString();}function getCookie(cookieName) { var start = document.cookie.indexOf(cookieName + "="); if (start == -1) return ""; var len = start + cookieName.length + 1; if ((!start) &&(cookieName != document.cookie.substring(0, cookieName.length))) { return ""; } var end = document.cookie.indexOf(";", len); if (end == -1) end = document.cookie.length; return unescape(document.cookie.substring(len, end));}function deleteCookie(cookieName) { if (getCookie(cookieName)) { document.cookie = cookieName + "=" + ";path=/w" +";expires=Thu, 01-Jan-1970 00:00:01 GMT"; document.cookie = cookieName + "=" + ";path=/wiki" +";expires=Thu, 01-Jan-1970 00:00:01 GMT"; }}if (("" + wgUserGroups).indexOf("user") != -1 && (wgAction == "view")) { var today = new Date(); if (!getCookie("lastload") || isNaN(getCookie("lastload"))) { setCookie("lastload", today.getTime()); } else { if (today.getTime() - getCookie("lastload") >= 7 * 24 * 60 * 60 * 1000) { setCookie("lastload", today.getTime()); if (getCookie("lastload") == today.getTime()) window.location.reload(true); } else if (today.getTime() - getCookie("lastload") < 0) { setCookie("lastload", today.getTime()); } }}var htmlE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htmlE.setAttribute("lang", wgUserLanguage);htmlE.setAttribute("xml:lang", wgUserLanguage);function wgULS(hans, hant, cn, tw, hk, sg, zh) { ret = { 'zh-hans': hans || cn || sg, 'zh-hant': hant || tw || hk, 'zh-cn': cn || hans || sg, 'zh-sg': sg || hans || cn, 'zh-tw': tw || hant || hk, 'zh-hk': hk || hant || tw } if (ret[wgUserLanguage]) return ret[wgUserLanguage]; else return zh || hant || hans || cn || tw || hk || sg;}if (wgAction == "edit" || wgAction == "submit") { importScript("MediaWiki:Common.js/edit.js")}else if (wgPageName == "Special:Search") { importScript("MediaWiki:Common.js/search.js")}if (!window.JSConfig) { var JSConfig = {}; }JSConfig.collapseText = wgULS('隱藏▲', '隱藏▲');JSConfig.expandText = wgULS('顯示▼', '顯示▼');JSConfig.autoCollapse = 2;JSConfig.SpecialSearchEnhancedDisabled = false;var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function(elm, tag, className) { if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 {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function(elm, tag, className) { elm = elm || document; var elements = elm.getElementsByClassName(className); if (tag == "*") return elements; var nodeName = (tag) ? new RegExp("\\b" + tag + "\\b", "i") : null,returnElements = [],current; for (var i = 0, il = elements.length; i < il; i += 1) { current = elements[i]; if (!nodeName || nodeName.test(current.nodeName)) { returnElements.push(current); } } return returnElements; }; } else if (document.evaluate) {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function(elm, tag, className) { tag = tag || "*"; elm = elm || document; var classes = className.split(" "),classesToCheck = "",xhtmlNamespace = "http://www.w3.org/1999/xhtml",namespaceResolver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namespaceURI === xhtmlNamespace) ? xhtmlNamespace : null,returnElements = [],elements,node; for (var j = 0, jl = classes.length; j < jl; j += 1) { classesToCheck += "[contains(concat(' ', @class, ' '), ' " + classes[j] + " ')]"; } try { elements = document.evaluate(".//" + tag + classesToCheck, elm, namespaceResolver, 0, null); } catch (e) { elements = document.evaluate(".//" + tag + classesToCheck, elm, null, 0, null); } while ((node = elements.iterateNext())) { returnElements.push(node); } return returnElements; }; } else {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function(elm, tag, className) { tag = tag || "*"; elm = elm || document; var classes = className.split(" "),classesToCheck = [],elements = (tag === "*" && elm.all) ? elm.all : elm.getElementsByTagName(tag),current,returnElements = [],match; for (var k = 0, kl = classes.length; k < kl; k += 1) { classesToCheck.push(new RegExp("(^|\\s)" + classes[k] + "(\\s|$)")); } for (var l = 0, ll = elements.length; l < ll; l += 1) { current = elements[l]; match = false; for (var m = 0, ml = classesToCheck.length; m < ml; m += 1) { match = classesToCheck[m].test(current.className); if (!match) { break; } } if (match) { returnElements.push(current); } } return returnElements; }; } return getElementsByClassName(elm, tag, className);};function applyEach(callback, array) { var i = 0, j = array.length; while (i < j) { callback(array[i++]); }}function elementMoveto(node, refNode, pos) { if (node && refNode) { var parent = refNode.parentNode; if (pos && pos == 'after') { refNode = refNode.nextSibling; } try { if (refNode) { parent.insertBefore(node, refNode); } else { parent.appendChild(node); } } catch (DOMException) { }; }}function createElement(tag, children, props) { var element = document.createElement(tag); if (!(children instanceof Array)) { children = [children]; } applyEach(function(child) { if (typeof child == 'string') { child = document.createTextNode(child); } if (child) { element.appendChild(child); } }, children); if (typeof props == 'object') { for (var k in props) { switch (k) { case 'styles': var styles = props.styles; for (var s in styles) { element.style[s] = styles[s]; } break; case 'events': var events = props.events; for (var e in events) { addHandler(element, e, events[e]); } break; case 'class': element.className = props[k]; break; default: element.setAttribute(k, props[k]); } } } return element;}var wgProjectURL = { en: 'http://en.wikisource.org', de: 'http://de.wikisource.org', fr: 'http://fr.wikisource.org', pl: 'http://pl.wikisource.org', ja: 'http://ja.wikisource.org', it: 'http://it.wikisource.org', nl: 'http://nl.wikisource.org', pt: 'http://pt.wikisource.org', es: 'http://es.wikisource.org', sv: 'http://sv.wikisource.org', m: 'http://meta.wikimedia.org', b: 'http://zh.wikibooks.org', q: 'http://zh.wikiquote.org', n: 'http://zh.wikinews.org', wikt: 'http://zh.wiktionary.org', mw: 'http://www.mediawiki.org', commons: 'http://commons.wikimedia.org'}function getWikiPath(page, paras) { var reg = /^[a-z]+:/; var pre = page.match(reg); pre = pre && wgProjectURL[pre[0].replace(/:$/, '').toLowerCase()]; if (pre) { page = page.replace(reg, ''); } else { pre = wgServer; } var url = pre + wgScript + '?title=' + encodeURI(page.replace(' ', '_')); if (typeof paras == 'object') { paras.ctype = paras.ctype || 'text'; paras.dontcountme = paras.dontcountme || 's'; paras.action = paras.action || 'raw'; for (var k in paras) { url += '&' + k + '=' + paras[k]; } } return url;}if (window.requireScripts instanceof Array) { applyEach(importScript, requireScripts);}if (window.requireStylesheets instanceof Array) { applyEach(importStylesheet, requireStylesheets);}var hasClass = (function() { var reCache = {}; return function(element, className) { return (reCache[className] ? reCache[className] : (reCache[className] = new RegExp("(?:\\s|^)" + className + "(?:\\s|$)"))).test(element.className); };})();function fixIE() {}if (navigator.appName ==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 var oldWidth; var docEl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function fixIEScroll() { if (!oldWidth || docEl.clientWidth > oldWidth) { doFixIEScroll(); } else { setTimeout(doFixIEScroll, 1); } oldWidth = docEl.clientWidth; } function doFixIEScroll() { docEl.style.overflowX = (docEl.scrollWidth - docEl.clientWidth < 4) ? "hidden" : ""; } document.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 fixIEScroll); attachEvent("onresize", fixIEScroll); if (navigator.appVersion.substr(22, 1) == "6") { importScript("MediaWiki:Common.js/IE60Fixes.js") }}ta = { 'ca-article': ['a', wgULS('瀏覽條目正文', '瀏覽條目正文')], 'ca-nomove': ['', wgULS('你不能移動這個頁面', '你不能移動這個頁面')], 'n-Featured_content': ['', wgULS('查看中文維基文庫的特色內容', '查看中文維基文庫的特色內容')], 'n-indexpage': ['', wgULS('以分類索引搜尋中文維基文庫', '以分類索引搜尋中文維基文庫')], 'n-commonsupload': ['', wgULS('把自由版權圖片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 '把自由版權圖片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 'n-contact': ['', wgULS('如何聯絡維基文庫', '如何聯絡維基文庫')], 'n-villagepump': ['', wgULS('參與維基文庫社群的討論', '參與維基文庫社群的討論')], 'n-Information_desk': ['', wgULS('解答任何與維基文庫無關的問題的地方', '解答任何與維基文庫無關的問題的地方')], 'n-conversion': ['', wgULS('提出字詞轉換請求', '提出字詞轉換請求')], 'n-allpages': ['', wgULS('瀏覽所有頁面的清單', '瀏覽所有頁面的清單')], 'ca-nstab-project': ['a', wgULS('查看維基計劃頁面', '查看維基計畫頁面', '查看維基計劃頁面')], 'n-policy': ['', wgULS('查看維基文庫的方針和指引', '查看維基文庫的方針和指引')], 'n-about': ['', wgULS('查看維基文庫的簡介', '查看維基文庫的簡介')]}addOnloadHook(function() { var InterwikiLink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lang"); if (!InterwikiLinks) { return; } applyEach(function(link) {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link.className + "-fa")) { link.className += " FA" link.title = wgULS("此條目為特色條目。", "此條目為特色條目。"); }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link.className + "-ga")) { link.className += " GA" link.title = wgULS("此條目為優良條目。", "此條目為優良條目。"); } }, InterwikiLinks.getElementsByTagName("li"));});function cancelBubble(e) { e = e || window.event; if (e.stopPropagation) { e.stopPropagation(); } else { e.cancelBubble = true; }}function createToggleButton(head) { var parent = head; if (head.tagName.toLowerCase() == 'tr') { if (head.getElementsByTagName("th").length) { parent = head.cells[parent.cells.length - 1]; } else { return; } } var textS, textH, button = getElementsByClassName(head, "span", "NavToggle")[0]; if (button) { parent = button.parentNode; } else { textS = createElement("span", [JSConfig.expandText], { 'class': 'toggleShow' }); textH = createElement("span", [JSConfig.collapseText], { 'class': 'toggleHide' }); button = createElement("span", [textS, textH], { 'class': 'NavToggle', styles: { 'width': "3.8em"} }); } button.style.display = "inline"; head.className += " uncollapse toggleHotspot"; parent.insertBefore(button, parent.childNodes[0]);}function wgCollapse(head, container, defaultCollapse) { if (head) { createToggleButton(head); } var self = this; this.state = 0; this.container = container; applyEach(function(h) { if (h.nodeType == 1&& !hasClass(h, "uncollapse")&& !hasClass(h, "toggleShow")&& !hasClass(h, "toggleHide")) { h.className += " toggleHide"; } }, defaultCollapse); function getArray(clsname) { var r = [], i = 0, e, ea = getElementsByClassName(container, "*", clsname); while (e = ea[i++]) { var parent = e.parentNode; while (!hasClass(parent, 'NavFrame') && !hasClass(parent, 'collapsible')) { parent = parent.parentNode; } if (parent == container) { r.push(e); } } return r; } var toggleA = getArray("toggleShow"); var toggleB = getArray("toggleHide"); var hotspots = getArray("toggleHotspot"); function _toggle(list, state) { var i = 0, e; while (e = list[i++]) { e.style.display = state ? e.showStyle || '' : 'none'; } } this.toggle = function(state) { self.state = (typeof state == 'undefined') ? 1 - self.state : state; _toggle(toggleA, self.state); _toggle(toggleB, 1 - self.state); } var i = 0, h; while (h = hotspots[i++]) { applyEach(function(link) { addClickHandler(link, cancelBubble); }, h.getElementsByTagName("A")); h.style.cursor = "pointer"; addClickHandler(h, function() { self.toggle(); }); }}addOnloadHook(function() { var items = []; applyEach(function(NavFrame) { var i = 0,child = NavFrame.childNodes,head; while (head = child[i++]) { if (head.className && hasClass(head, "NavHead")) { break; } } items.push(new wgCollapse(head, NavFrame, NavFrame.childNodes)); }, getElementsByClassName(document, "div", "NavFrame")); applyEach(function(table) { var rows = table.rows; items.push(new wgCollapse(rows[0], table, rows)); }, getElementsByClassName(document, "table", "collapsible")); var item, i = 0, count = items.length; while (item = items[i++]) { item.toggle(hasClass(item.container, "collapsed")|| (count >= JSConfig.autoCollapse && hasClass(item.container, "autocollapse"))); }});hookEvent("load", function() { if (location.hash) { location.href = location.hash; } });if (wgTitle == '首頁' && (wgNamespaceNumber == 0 || wgNamespaceNumber == 1)) { addOnloadHook(function() { try { var Nod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a-nstab-main').firstChild; var label = wgULS('首頁', '首頁'); if (Node.textContent) { Node.textContent = label; } else if (Node.innerText) { Node.innerText = label; } else { Node.replaceChild(Node.firstChild, document.createTextNode(label)); } } catch (e) { } }); if (wgNamespaceNumber == 0) { addOnloadHook(function() { addPortletLink('p-lang', getWikiPath('wikisource:維基文庫語言列表'),wgULS('維基文庫語言列表', '維基文庫語言列表'), 'interwiki-completelist', wgULS('維基文庫的完整各語言列表', '維基文庫的完整各語言列表')); }); }};if (wgAction == "protect") { addOnloadHook(function() { var pfor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w-Protect-Form"); var timeoptions; timeoptions = pform["wpProtectExpirySelection-edit"].options; if (timeoptions[0].value != "existing") { timeoptions[timeoptions.length - 1].selected = true; ProtectionForm.updateExpiryList(pform["wpProtectExpirySelection-edit"]); } timeoptions = pform["wpProtectExpirySelection-move"].options; if (timeoptions[0].value != "existing") { timeoptions[timeoptions.length - 1].selected = true; ProtectionForm.updateExpiryList(pform["wpProtectExpirySelection-move"]); } });}var searchPageName = "Special:Search";var searchPagePath = wgArticlePath.replace('$1', searchPageName);addOnloadHook(function() { var searchPairs = { 'searchform': 'searchInput', 'powersearch': 'powerSearchText', 'search': 'searchText', 'bodySearch': 'bodySearchIput' }; function $(ID) { return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 function SubSearch(s) { var se = $(s); var text = $(searchPairs[s]).value; text = text == '' ? '' : '/' + text; switch (s) { case 'searchform': se.action = searchPagePath + text; break; case "powersearch": se.getElementsByTagName("input")[0].value = searchPageName + text; break; case "search": se.firstChild.value = searchPageName + text; break; case "bodySearch": se.action = searchPagePath + text; } } for (s in searchPairs) { var e = $(s); if (e) { addHandler(e, "submit", function() { SubSearch(s); }); e.parentNode.innerHTML = e.parentNode.innerHTML; } }});importScript("MediaWiki:Tooltips.js");var dynamicTooltip = { toggle: false, doTip: function(evt) { x = evt.pageX ||evt.clientX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Left : 0)|| document.body.scrollLeft || 0); y = evt.pageY ||evt.clientY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 0)|| document.body.scrollTop || 0); var tip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var text = document.createTextNode('Initial mouse coordinates: x = ' + x + ', y = ' + y); if (this.tt_toggle) { var lk = document.createElement('a'); lk.appendChild(text); lk.setAttribute('href', '#'); tip.appendChild(lk); } else { tip.appendChild(text); } this.tt_toggle = !this.tt_toggle; return tip; }}function setTooltips() { var close_imgs = new Array(3); close_imgs[0]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close_imgs[0].src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8/Tooltip-CloseButton.png"; close_imgs[1]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close_imgs[1].src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a/Tooltip-CloseButton-Hover.png"; close_imgs[2]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close_imgs[2].src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f/Tooltip-CloseButton-Active.png"; close_imgs[0].width = close_imgs[1].width = close_imgs[2].width = "16"; function createTips(clsname, tipclsname, attrs, isChild) { var tip_elements = getElementsByClassName(document, '*', clsname); var tip_tip_elements = getElementsByClassName(document, '*', tipclsname); for (var i = 0, e; e = tip_elements[i]; i++) { new Tooltip(isChild ? e.firstChild : e, tip_tip_elements[i], attrs); } } createTips('TipTrackButton','TipTrackButton_tip',{ mode: Tooltip.TRACK, close_button: close_imgs }); createTips('TipMouseButton','TipMouseButton_tip',{ mode: Tooltip.MOUSE, close_button: close_imgs }); createTips('TipClickButton','TipClickButton_tip',{ mode: Tooltip.MOUSE, close_button: close_imgs, activate: Tooltip.CLICK, deactivate: Tooltip.CLICK_ELEM},true ); createTips('TipTrack','TipTrack_tip',{ mode: Tooltip.TRACK }); createTips('TipMouse' , 'TipMouse_tip',{ mode: Tooltip.MOUSE }); createTips('TipClick','TipClick_tip',{ mode: Tooltip.MOUSE, activate: Tooltip.CLICK, deactivate: Tooltip.CLICK_ELEM},true );}hookEvent('load', setTooltips);function addGetMenuTextButton(id, srcMenu, targetText, tiptext, afterSelIdx) { var btnAdd = createElement("a", ((!tiptext) ? "(+)" : tiptext), { 'id': id, 'href': '#' }); btnAdd.srcMenu = srcMenu; btnAdd.targetText = targetText; btnAdd.afterSelIdx = (!afterSelIdx || isNaN(afterSelIdx)) ? 0 : afterSelIdx; btnAdd.onclick = function() { this.targetText.value += this.srcMenu.options[srcMenu.selectedIndex].value; srcMenu.selectedIndex = this.afterSelIdx; return false; } srcMenu.parentNode.appendChild(btnAdd);}hookEvent("load", function() { var useForm; if (wgAction == "protect" || wgAction == "unprotect") { useFor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w-Protect-Form"); addGetMenuTextButton("wpProtectReasonSelectionAdd", useForm.wpProtectReasonSelection, useForm["mwProtect-reason"], "", 0); } else if (wgPageName.toLowerCase() == "special:blockip") {  useFor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lockip"); addGetMenuTextButton("wpBlockReasonListAdd", useForm.wpBlockReasonList, useForm.wpBlockReason, "", 0); }});if (wgPageName.toLowerCase() == "special:userlogin" && ("" + window.location).toLowerCase().indexOf("returnto=special:userlogout") != -1) { window.location.replace(wgServer + wgScript + "?title=Special:UserLogin");}addOnloadHook(function() { var plogo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logo"); if (navigator.appName ==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 if (navigator.appVersion.match("MSIE 7.0") == null) { plogo.getElementsByTagName("span")[0].style.filter = "progid:DXImageTransform." + "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 + wgULS("zh/6/62/Wiki_zh-hans.png", "zh/b/bc/Wiki.png") + ")"; } else { var a = plogo.firstChild; a.style.backgroundImage = "url(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 + wgULS("zh/6/62/Wiki_zh-hans.png", "zh/b/bc/Wiki.png") + ")"; } } else { var a = plogo.getElementsByTagName("A")[0]; a.style.backgroundImage = "url(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 + wgULS("zh/6/62/Wiki_zh-hans.png", "zh/b/bc/Wiki.png") + ")"; }});if (!wgCanonicalNamespace) addOnloadHook(function() { var div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iv"); for (var i = 0; i < divs.length; i++) { if (divs[i].id == "CContentList") { if (divs[i].parentNode.parentNode.id == "TagConversionHeader") continue; } if (divs[i].style.overflow.toLowerCase() == "auto" && divs[i].getElementsByTagName("img").length == 0) { divs[i].style.overflow = ""; divs[i].style.overflowY = "visible"; divs[i].style.padding = ""; divs[i].style.border = ""; divs[i].style.height = ""; } }});function MetaCaixaInit() { var i = 0 for (i = 0; i <= 9; i++) { var vMc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c" + i); if (!vMc) break; var j = 1 var vPsIni = 0 for (j = 1; j <= 9; j++) { var vB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c" + i + "bt" + j); if (!vBt) break; vBt.onclick = MetaCaixaMostraPestanya; if (vBt.className == "mcBotoSel") vPsIni = j; } if (vPsIni == 0) { vPsIni = 1 + Math.floor((j - 1) * Math.random()); document.getElementById("mc" + i + "ps" + vPsIni).style.display = "block"; document.getElementById("mc" + i + "ps" + vPsIni).style.visibility = "visibl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c" + i + "bt" + vPsIni).className = "mcBotoSel"; } }}function MetaCaixaMostraPestanya() { var vMcNom = this.id.substr(0, 3); var vIndex = this.id.substr(5, 1); var i = 1 for (i = 1; i <= 9; i++) { var vPsEle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McNom + "ps" + i); if (!vPsElem) break; if (vIndex == i) { vPsElem.style.display = "block"; vPsElem.style.visibility = "visible"; document.getElementById(vMcNom + "bt" + i).className = "mcBotoSel"; } else { vPsElem.style.display = "none"; vPsElem.style.visibility = "hidden"; document.getElementById(vMcNom + "bt" + i).className = "mcBoto"; } } return false;}addOnloadHook(MetaCaixaInit);

--wmrwiki 2009年2月22日 (日) 03:35 (UTC)[回复]

Hello, still getting these errors:
Error: forEach is not defined
File: http://zh.wikisource.org/w/index.php?title=-&action=raw&smaxage=0&gen=js&useskin=monobook
Line: 449:
    forEach( function(NavFrame){
and
Error: elementMoveto is not defined
File: http://zh.wikisource.org/w/index.php?title=-&action=raw&smaxage=0&gen=js&useskin=monobook
Line: 248

    elementMoveto(dropdownListEditTools , wpEditToolbar , 'after' );
Best regards, --小鳥 (:> )=| 2009年2月22日 (日) 12:53 (UTC)[回复]

繁简分立条目

[编辑]

我认为每个条目应该分别设立繁简两个版本,以方便用户。比如可以同时建立红楼梦紅樓夢两个条目。前者正文用简体,后者正文用繁体。利用软件不能保证繁简转换准确无误。--61.190.88.142 2009年2月22日 (日) 08:18 (UTC)[回复]

这个问题早有人想到了,可以用-{zh-hant:正體}--{zh-hant:简体}-来实现。--wmrwiki 2009年2月22日 (日) 11:36 (UTC)[回复]
我認為不必,完全按作品原始所用文字即可,無論簡繁。例如簡化字出現前所使用的作品,當使用繁體字;簡化字出現後在中國大陸發布的作品,當使用簡化字。繁轉簡,簡轉繁都不合適。無論誰向誰轉化,都可能造成信息缺失,從而不符合作者原意,我們這個所謂記錄原始文獻的文庫記載的就不是原始的了。--大維 2009年2月24日 (二) 05:19 (UTC)[回复]
建议关闭现在的地区词转换功能--Shizhao 2009年2月25日 (三) 08:50 (UTC)[回复]
但在一些現代文和幫助文檔中要使用。--wmrwiki 2009年2月25日 (三) 10:33 (UTC)[回复]
我认为,繁转简可视为一种特殊的“翻译”,设立简体版条目可以方便简体用户,可以把文库当作电子图书馆来用。使用zh-hant等不如繁简分立来的方便--61.190.88.142 2009年2月25日 (三) 11:02 (UTC)[回复]
我不認為這樣更方便。--wmrwiki 2009年2月25日 (三) 11:08 (UTC)[回复]
還有,我看了半年繁體字后認識了它,并發現繁體字比簡體好看,尤其是用微軟正黑字體。--wmrwiki 2009年2月25日 (三) 11:12 (UTC)[回复]
好看与否只是审美不同,跟方便没什么关系。文库不同于百科,文库每个条目的内容可以说都是确定好的,文字应力求准确--61.190.88.142 2009年2月25日 (三) 11:23 (UTC)[回复]
简繁转换非常必要,一个习惯使用简体的人,阅读繁体还是很吃力的。但转换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文献信息缺失,因此我认为系统应该默认不转换,是否转换应该由读者自己决定。--Camphora 2009年2月27日 (五) 11:00 (UTC)[回复]
 反对我认为现在的设置很好,无需变动。--wmrwiki 2009年2月27日 (五) 11:12 (UTC)[回复]
希望能够允许建立简体版条目,比如:儒林外史 (简),以方便简体用户,繁简转换系统转换源码时,错误转换的情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乾道元年”变成“干道元年”,会误导简体用户。。--Tianyamm2 2009年2月28日 (六) 11:24 (UTC)[回复]
这就按这种方法:

-{zh-hant:乾;zh-hant:干}- --wmrwiki 2009年2月28日 (六) 12:37 (UTC)[回复]

Wikimania 2009

[编辑]

English: Wikimania 2009, this year's global event devoted to Wikimedia projects around the globe, is accepting submissions for presentations, workshops, panels, posters, open space discussions, and artistic works related to the Wikimedia projects or free content topics in general. The conference will be held from August 26-28 in Buenos Aires, Argentina. For more information, check the official Call for Participation. Cbrown1023 2009年2月22日 (日) 18:28 (UTC)[回复]

中文: Please translate this message into your language. Cbrown1023 2009年2月22日 (日) 18:28 (UTC)[回复]

Plese note the edit done by vars

[编辑]

User:Vars keeps deleting certain pages, I think those pages should be protected.--Rspd 2009年2月23日 (一) 15:15 (UTC)[回复]

Can you speak Chinese?


還有,[6]是什么意思?

我用機器翻譯,驚現“民族主義”一詞。很可怕。

--wmrwiki 2009年2月23日 (一) 15:40 (UTC)[回复]

对不起,上班时间无输入法,未能用中文。Vars指责金史的几篇和滿洲源流考User:Breathejustice伪造的文献。反复删除。我认为这是没道理的恶意编辑。应该这几篇保护并对Vars行为进行处分。至于他给出的证据是英文wiki满洲的讨论页,Breathejustice在满族早期历史加入高句丽和渤海国的内容,有人认为这是清朝伪造历史证明其正统性。但这不妨碍滿洲源流考是可以收录的历史文献。维基文库不负责各篇文章内容的正确性,也不应对文章内容进行审查。-Rspd 2009年2月24日 (二) 02:34 (UTC)[回复]
封禁不是处分,而是用作防止破壞。219.78.140.243 2009年2月24日 (二) 09:08 (UTC)[回复]

想請各位維基文庫的朋友幫忙填一份問卷

[编辑]

各位維基文庫的朋友好:

我是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研究所的學生

目前正在進行從使用者角度探討中文wiki網站成功因素的研究

若您有使用中文wiki網站(如中文維基百科、互動百科與台灣棒球維基館等)的經驗

希望您能抽空填寫這份問卷<(_ _)>

最後,為了感謝您的熱心協助,本問卷調查結束後,將會隨機抽出五份有效問卷,分別贈送填答者創見8GB隨身碟一個

問卷網址如下,請選擇一個您所熟悉的語言介面填寫即可,不必兩份都填,謝謝您的幫忙:

--Yoshi 2009年2月26日 (四) 16:54 (UTC)[回复]

申请临时管理员权限

[编辑]

本人是中文维基百科的管理员,现申请临时管理员权限以对维基文库的MediaWiki名字空间进行更新、优化和修正错误,望批准,谢谢。--瓜皮仔Canton 2009年3月7日 (六) 12:20 (UTC)[回复]

我认为像[7][8]有失朴素,在文库没有必要.不过需要处理很多删除

--wmrwiki 2009年3月7日 (六) 13:47 (UTC)[回复]

界面现在充满繁简错误,Copyrightwarning、Pagetitle等亦应该跟其他项目保持统一。如何修缮才符合本项目的需求,我有分寸。--瓜皮仔Canton 2009年3月8日 (日) 07:55 (UTC)[回复]
 支持 不要折腾。--wmrwiki 2009年3月8日 (日) 08:03 (UTC)[回复]
 支持Bencmq 2009年3月8日 (日) 10:13 (UTC)[回复]
 支持--Kegns 2009年3月8日 (日) 16:06 (UTC)[回复]
 支持--Wcam 2009年3月11日 (三) 03:05 (UTC)[回复]
 支持以及任用完成。一個月以後4月15日複決。--Jusjih 2009年3月15日 (日) 18:19 (UTC)[回复]

史书header宜统一

[编辑]

现在同时使用header(如这里"http://zh.wikisource.org/wiki/新唐書/卷002")和header2(如这里"http://zh.wikisource.org/wiki/論衡/28"),应当统一。窃以为header2虽更美观,但缺少作者这一重要信息。--尖尖的鹿角 2009年10月27日 (二) 13:12 (UTC)[回复]

总是显示错误!

[编辑]

基本上地址含.../zh-cn/...的页面都打不开,必须把.../zh-cn/...改为.../wiki/...或.../zh-hans/...才可以正常浏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是北京用户,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尖尖的鹿角 2009年10月27日 (二) 05:25 (UTC)[回复]

自动跳转得太快,自己手动修改链接地址,来不及。

新的namespace已经完成

[编辑]

现在有User、Wikisource、File、MediaWiki、Template、Help、Category、Author、Page、Index名字空间。 目前还需要做的

  1. 别名
    1. 讨论如何建立别名,比如作者作为Author的别名。繁简版本的帮助作为Help的别名。
    2. 讨论完成后提交代码修改
  2. 现有转换
    1. 搞清那些需要转换的比如作者:李时珍->Author:李时珍
    2. 讨论完成后提请执行SQL
  3. 修改模板
    1. 找出现有模板哪些需要调整的
    2. 讨论完成后修正模板

--Zy26 2009年3月20日 (五) 02:25 (UTC)[回复]

别名同意;我不懂数据库,如果可以,就用替換在数据库直接把所有的“作者:”替换为“Author:”;模板有什么可修改的?

我有一个问题,我以前创建了大量页面,可至今都没在总条目数量上显示。估计这是我以前导入错误的xml文件造成的。这也算个bug,最好一起修复。 --wmrwiki 2009年3月20日 (五) 11:14 (UTC)[回复]

可参考wikipedia的处理:[9]--Liangent (留言) 2009年3月24日 (二) 10:21 (UTC)[回复]

錄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文件

[编辑]

很全的來源: http://law.baidu.com/lawindex.html --wmrwiki 2009年3月25日 (三) 10:22 (UTC)[回复]

最好還是從政府網站取正文。--Jusjih 2009年3月27日 (五) 02:00 (UTC)[回复]

申請匯入權限

[编辑]

本人為中文維基百科的管理員,時常在處理頁面存廢討論時,偶會遇上移動至文庫之請求,因此本人此希望可以獲得文庫導入的權限以便處理請求。謝謝。--Alberth2 2009年3月26日 (四) 06:21 (UTC)[回复]

(!)意見:建議在用戶頁面至少加重定向到百科。--Jusjih 2009年3月27日 (五) 02:00 (UTC)[回复]
 支持 (support importing right)--Jusjih 2009年4月10日 (五) 03:03 (UTC)[回复]
4月18日m:user:Meno25任用。--Jusjih 2009年4月19日 (日) 19:07 (UTC)[回复]

现在一共有了九万个条目?

[编辑]

Special:所有页面有261组,每组345个条目。261*345=90045?--wmrwiki 2009年4月4日 (六) 08:50 (UTC)[回复]

Wikimania 2009: Scholarships

[编辑]

English: Wikimania 2009, this year's global event devoted to Wikimedia projects around the globe, is now accepting applications for scholarships to the conference. This year's conference will be handled from August 26-28 in Buenos Aires, Argentina. The scholarship can be used to help offset the costs of travel and registration. For more information, check the official information page. Please remember that the Call for Participation is still open, please submit your papers! Without submissions, Wikimania would not be nearly as fun!

中文: Please translate this message into your language. - Rjd0060 2009年4月9日 (四) 02:21 (UTC)[回复]

如何使用Index页面

[编辑]

Index页面应该怎么创建?例如英文版的en:Index:Robert the Bruce and the struggle for Scottish independence - 1909.djvu,我在中文版无法得到同他一样的编辑界面: Index:Robert the Bruce and the struggle for Scottish independence - 1909.djvu--Shizhao 2009年4月22日 (三) 08:32 (UTC)[回复]

看来是必须用 索引:Robert the Bruce and the struggle for Scottish independence - 1909.djvu才行--Shizhao 2009年4月22日 (三) 08:35 (UTC)[回复]
原来是mediawiki的一些名称不统一造成的,已经修复,见Index:The Su Wen of the Huangdi Neijing.djvu--Shizhao 2009年4月22日 (三) 13:02 (UTC)[回复]
我想《黄帝内经》早已有网上校对好的,而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上的版本有很多地方不清楚,不如四库全书版。我们不如录入和校对一些网上还没有OCR过的。--wmrwiki 2009年4月22日 (三) 14:48 (UTC)[回复]

我們需要一個索引頁面使用幫助的頁面吧,有些問題想請教大家,或一起來討論。

  • 索引頁面的收錄原則也跟其它頁面一樣吧,但同一作品不同出版社有沒有版權問題,比如,是不是現在所有出版的紅樓夢都可以掃描上傳而無版權問題呢?
  • 索引頁面應該衹是針對沒有文本而需要OCR的作品吧,已有文本的作品便不應上傳索引頁面吧,或者無此限制?
  • 上傳格式,是衹收djvu的,還是其它格式也可
  • 校對時漢字如何選擇,如Page talk:The Su Wen of the Huangdi Neijing.djvu/3。考慮再三,我傾向於使用正體字。因為異體字實在太多,大部分都是手寫差異導致,很多都沒有編碼,本身就沒法輸入。即使有編碼的,校對者也未必知道或不知如何輸入,如“蔵”。至於正異區分,建議參照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大維 2009年5月19日 (二) 05:41 (UTC)[回复]

应该文中用什么字就用什么字。如果文中出现了错别字,或者印刷时漏掉了字,那么应该保持原状--Shizhao 2009年5月19日 (二) 08:40 (UTC)[回复]
另外,字号大小和字体也应该尽量保持一致--Shizhao 2009年5月19日 (二) 08:43 (UTC)[回复]

使用地图表达对文章的地点分类

[编辑]

的这张地图只要登陆就可以编辑,可以让维基文库的文章像德语维基一样可在地图查找。--wmrwiki 2009年4月25日 (六) 13:07 (UTC)[回复]

加些nowrap讓排版漂亮點吧。--百楽兎 2009年5月21日 (四) 04:32 (UTC)[回复]

這裡的管理員還在活動嗎?不活動的話就把權限開給我吧。--百楽兎 2009年6月14日 (日) 14:37 (UTC)[回复]
這裡的管理員真是太差了。--百楽兎 2009年7月9日 (四) 13:34 (UTC)[回复]
請向行政員User:Jusjih申請。--瓜皮仔Canton 2009年7月18日 (六) 04:20 (UTC)[回复]

需要更新了……照著英文版貼過來吧,要不有些功能用不了……--Zy26 2012年2月22日 (三) 00:41 (UTC)[回复]

Translations?

[编辑]

Hello! I'm doing a survey of the MediaWiki:Proofreadpage index template messages in all major Wikisources in order to help facilitate phab:T60062 and phab:T207142. Because of this, I was wondering if someone here could help me chart out the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Title}}}) used on this page, and their translations in English? I would be very grateful. Please {{ping}} me if you reply, so I don't miss anything. :-) Jon Harald Søby讨论2019年9月27日 (五) 16:38 (UTC)[回复]

Page talk:The Su Wen of the Huangdi Neijing.djvu/3应该是命名错误的页面,应该走什么提删程序还是移动?—Bencmq 2009年6月1日 (一) 12:28 (UTC)[回复]

关于建立"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计划的可行性讨论

[编辑]

如题。不知道属不属于文库建设范围?是否可以继续这个计划?

参见:2009年6月2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请管理员给予回应。谢谢!^_^—Peter2006son 2009年6月2日 (二) 18:28 (UTC)[回复]

属于文库建设范围。性質像是合乎{{PD-CN}},但建議將“中国外交部”确实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Jusjih 2009年6月3日 (三) 02:23 (UTC)[回复]
谢谢管理员的回应。已经把标题更改为“Wikisource: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_^—Peter2006son 2009年6月3日 (三) 07:54 (UTC)[回复]
不客气。认为有需要时,将使用“中国外交部”相关标题重定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相关标题,应无不可,但足以方便输入。--Jusjih 2009年6月4日 (四) 01:55 (UTC)[回复]

希望有人可以維護這個頁面(太亂了,我看不下去。)--wmrwiki 2009年6月19日 (五) 11:47 (UTC)[回复]

作者模版

[编辑]

Template:AuthorTemplate:Author/lod互不統屬,哪個才通用?--Samwingkit 2009年6月29日 (一) 05:23 (UTC)[回复]

Chapter和Verse模板的功能

[编辑]

Template:ChapterTemplate:Verse这两个模板是不是为了搜索用的?它们的功能我没太弄明白。--Mukdener|留言 2009年7月1日 (三) 19:57 (UTC)[回复]

一个疑问

[编辑]
■请在提交您的编辑前确认以下事项■
  1. 您的贡献内容<a href="/wiki/Wikisource:%E7%89%88%E6%9D%83%E4%BF%A1%E6%81%AF" title="Wikisource:版权信息">绝不能侵犯任何著作权</a>。点击提交编辑按钮以后,就表示您同意依据<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CC-by-sa-3.0%E5%8D%8F%E8%AE%AE%E6%96%87%E6%9C%AC" class="extiw" title="w:Wikipedia:CC-by-sa-3.0协议文本">CC-by-sa-3.0</a>和<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GNU%E8%87%AA%E7%94%B1%E6%96%87%E6%A1%A3%E8%AE%B8%E5%8F%AF%E8%AF%81%E6%96%87%E6%9C%AC" class="extiw" title="w:Wikipedia:GNU自由文档许可证文本">GFDL</a>不可逆转地释出贡献。如您不欲文章被其它用户编辑或转载,请勿提交。
  2. 您可以自由录入古文(含诗词歌赋、文言文等),中国大陆、台湾、澳门和美国联邦政府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文件,以及不侵犯著作权的已出版作品(<a href="/wiki/Wikisource:%E7%89%88%E6%9D%83%E4%BF%A1%E6%81%AF" title="Wikisource:版权信息">详情</a>)。
  3. 中文简化字(简体字),是中国大陆自1956年后,以及新加坡自1969年后,所规定施行的汉字简化制度。1956年之前的中国历史文献,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文献应以传统汉字(繁/正体字)录入并保存。
  4. 维基文库不是一个让编者贡献新的、原创作品的地方,详情请参阅我们的<a href="/wiki/Wikisource:%E6%94%B6%E9%8C%84%E6%96%B9%E9%87%9D" title="Wikisource:收录方针">收录标准</a>。
  5. 请注意,维基文库<a href="/wiki/Wikisource:%E7%BB%B4%E5%9F%BA%E6%96%87%E5%BA%93%E6%98%AF%E4%BB%80%E4%B9%88" title="Wikisource:维基文库是什么">不是百科全书</a>,如果您正打算撰写一篇百科条目,请至<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 class="extiw" title="w:">维基百科</a>,但文言文百科条目请至<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zh-classical:%E7%B6%AD%E5%9F%BA%E5%A4%A7%E5%85%B8:%E5%8D%B7%E9%A6%96" class="extiw" title="w:zh-classical:维基大典:卷首">维基大典</a>。
  6. 若您对维基文库的编辑存有疑问,请参阅<a href="/wiki/Help:%E5%85%A5%E9%97%A8%E6%8C%87%E5%8D%97" title="Help:入门指南">入门指南</a>或到<a href="/wiki/Wikisource:%E5%86%99%E5%AD%97%E9%97%B4" title="Wikisource:写字间">写字间</a>提问。
  7. 最后,希望您提交的内容符合我们<a href="/wiki/Wikisource:%E6%96%B9%E9%92%88%E4%B8%8E%E6%8C%87%E5%BC%95" title="Wikisource:方针与指引">各项方针和指引</a>,感谢您参与维基文库。

我想问一下这个第三条的历史文献指的是什么?而且这一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何在?--Mukdener|留言 2009年7月1日 (三) 23:27 (UTC)[回复]

我是在录入圣经的时候发现这一条的,看来要暂停一下了。--Mukdener|留言 2009年7月1日 (三) 23:29 (UTC)[回复]

那是劝告用户尽量不要将原文用传统汉字的文献用简化字版刊登,否则将来还原成传统汉字时,通常增加麻烦,尤其是异体字。--Jusjih 2009年7月2日 (四) 02:26 (UTC)[回复]
还有,刊登古文建议尽量找台湾或者香港教育界网站参考,因为大陆许多网站的繁体字版有误。例如,想补充佛学大辞典内容,请找传统汉字参考网站。--Jusjih 2009年7月2日 (四) 02:30 (UTC)[回复]

编写问题

[编辑]

The Elements 几何原本的内容可以创建么?--Fantasticfears 2009年7月4日 (六) 08:03 (UTC)[回复]

介面 browser-side javascript 程式錯誤

[编辑]

MediaWiki:Common.js 第 476 行第 1 個字元不是半形閉圓括號 ) ,而是半形閉花括號 } 。瀏覽器顯示語法錯誤。--LungZeno 2009年7月11日 (六) 20:15 (UTC)[回复]

壞很久了。不只這個,很多地方都壞很久沒人修,維基文庫越來越像座日益荒蕪的鬼城。--百楽兎 2009年7月12日 (日) 08:25 (UTC)[回复]
不如直接把维基百科的抄过来。--JerryofWong 2009年7月12日 (日) 08:54 (UTC)[回复]
改了。現在對不對?--Jusjih 2009年7月17日 (五) 00:54 (UTC)[回复]

檔案可否移動或刪除

[编辑]
  1. 誤將文件:道德懸解.djvu寫為文件:道德縣解.djvu,導致Index:道德縣解.djvu出錯,不知可否移動?
  2. pdf檔案不能使用index,不知文件:道德縣解.pdf可否刪掉?

--大維 2009年7月15日 (三) 06:23 (UTC)[回复]

沒辦法,又重傳了“道德懸解.djvu”,希望管理員將“道德縣解.pdf”和“道德縣解.djvu”一并刪掉。--大維 2009年7月16日 (四) 11:45 (UTC)[回复]
文件:道德縣解.pdf要不要先重載?--Jusjih 2009年7月17日 (五) 01:01 (UTC)[回复]
重新上傳也不能改名吧(縣->懸)。其實有體積更小的djvu版,這個pdf版無存在必要了。--大維 2009年7月24日 (五) 12:14 (UTC)[回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最后修订已经完成

[编辑]

小弟我花费两整天时间,最后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一些细节规范整理修订完成。

其中我做的工作包括:

1)参考英文维基文库,规范目录、把各个部分分章节进行编辑;

2)规范了标点符号、字符;

3)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页加入了各章节条款,方便查阅;

现在小弟请管理员、以及其他各位帮忙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进行最后之校订,并请管理员在校订完成后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讨论页完成度给予评价。谢谢了^_^

另外,还需要请教管理员的是:小弟在编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1 高度回游鱼类时,为了方便理解名单上的英文鱼类名称,小弟把每一个鱼类名称都加上了维基百科的链接,中文维基百科没有的,我给出了英文维基百科的链接。不知道是否画蛇添足了?呵呵~~请示下!谢谢^_^--痞子狒狒 2009年7月16日 (四) 23:16 (UTC)[回复]

中文维基百科没有的,给出英文维基百科的链接,不画蛇添足。但將來中文维基百科有链接時,建議更換,減少多餘鏈接。--Jusjih 2009年7月17日 (五) 01:03 (UTC)[回复]
Jusjih兄可能误会小弟意思了。小弟的意思是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1 高度回游鱼类里加入维基百科链接是否画蛇添足?因为小弟注意到,貌似在维基文库里通常见不到维基百科链接。还有如果中文维基百科增加了新的条目,小弟会注意跟进的。另外,不知道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否开始最后之校订?如果发现什么问题,请告知与我。小弟尽力解决。谢谢了^_^--痞子狒狒 2009年7月18日 (六) 00:56 (UTC)[回复]

需要更新--Liangent (留言) 2009年7月19日 (日) 12:23 (UTC)[回复]

請問更新何處?--Jusjih 2009年7月26日 (日) 02:26 (UTC)[回复]

總類別

[编辑]

Wikisource:總類別有沒有需要補充或修改的?--JerryofWong 2009年7月19日 (日) 12:44 (UTC)[回复]

本身有按體裁的分類,也有按年代的分類,這個總類別有必要嗎?--大維 2009年9月23日 (三) 08:46 (UTC)[回复]

加入名字空間Page talk

[编辑]

Page talk:The Su Wen of the Huangdi Neijing.djvu/3好像算做了一個條目。--JerryofWong 2009年7月19日 (日) 15:00 (UTC)[回复]

这个页面在编号为105的名字空间Page talk--Liangent (留言) 2009年8月30日 (日) 05:24 (UTC)[回复]

關於圖書的分類

[编辑]

在制作及下載圖書時,對於章回小說來說,如果所有章節都屬於同一分類(例如:紅樓夢)的話會比較方便,不然就只能手動添加每一個章節。但是分類指導裡面又提到:

    • 對於整部作品,應在作品首頁(目錄頁)劃分類別,參見史記,而作品中子章節、子頁面不必再分類,參見史記/卷001

這裡是應該理解成不必再劃分小類的意思,還是指不該分類?如果是按後者,那在添加圖書時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嗎?--Addone 2009年7月20日 (一) 16:16 (UTC)[回复]

是子頁面不必分類的意思。譬如史記百三十卷,都是史記條目的子頁面,不必再一一分類為史記,也不必一一加pd-old版權提示,這是為了版面的整潔、方便、統一。當然,您提出的添加圖書時的不便,是因為此圖書插件目前只支持單頁添加和按類別添加。我已在開發頁面提出可按子頁面添加的建議,此插件目前尚未完善,相信將來會解決此問題。--大維 2009年7月30日 (四) 02:26 (UTC)[回复]

古籍名詞下劃綫

[编辑]

一般古籍的原本中, 人名地名都字體都會加大, 舊時的一些橫排書中, 也會將這些名詞加上下劃綫. 這樣做的目的是便於閱讀. 希望這裡也能這樣做.  嘯嘯生  書房  吾績 --北京時間:2009-8-14@13:12

很簡單。用<u>下劃線文字</u>就可以顯示下劃線文字。--Jusjih 2009年8月22日 (六) 01:03 (UTC)[回复]

——————————其实这点可以从wikipedia整体解决,比如人名一般都会有个链接,链接是有颜色的,只要分辨出这些链接的属性就可以了——整个wikipedia的网址命名规则可能要因此变革。

缺字如何解决

[编辑]

古籍里面有很多字,都无法使用现有文字编码显示(包括两岸三地的所有编码),如何解决?比如一本山海经,第一句就有个字现实不出来。

我有一个梦的版权问题

[编辑]

我有一个梦能否作为{{PD-manifesto}}发表?请管理员告知。谢谢!^_^--痞子狒狒 2009年8月16日 (日) 22:36 (UTC)[回复]

不可以。PD-Manifesto是善意假定作者不设著作权限制才能用的。经过美国法院判决,马丁路德金公子博士所作的这篇演说著作权,归属他的继承人所有,在美国至他遇刺身亡1968年的70年以后的2038年,年底截止。没有CC-by-sa-3.0和GFDL兼容的许可,就不可以在此刊登。参见w:en:I_Have_a_Dream#Copyright_dispute。也要请大家节制使用{{PD-manifesto}},否则若有严重滥用趋势,就可能要“流放”到加拿大Wikilivres:。--Jusjih 2009年8月22日 (六) 00:48 (UTC)[回复]
收到。以后会小心使用{{PD-manifesto}}。谢谢Jusjih兄答复^_^--痞子狒狒 2009年8月28日 (五) 22:35 (UTC)[回复]
什么是“严重滥用”?希望可以有对这的明确解释。--JerryofWong 2009年9月28日 (一) 13:38 (UTC)[回复]

目前兼容性太差,与以前的格式不兼容,很多以前的作者页面显示都有问题--Shizhao 2009年8月21日 (五) 08:38 (UTC)[回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已经于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许多法律、法规进行了小修改,是否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对维基文库录入的这些修改法律、法规同时进行修改跟进?请管理员告知。谢谢!^_^--痞子狒狒 2009年8月27日 (四) 23:17 (UTC)[回复]

若修改的法律有相应官定更新版本,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xxxx法/2009年,当然欢迎刊登。最好标示何.gov.cn取得文献。--Jusjih 2009年8月28日 (五) 02:30 (UTC)[回复]
收到。谢谢Jusjih兄的答复。^_^如果官方版本作出了修改,我会继续跟进。--痞子狒狒 2009年8月28日 (五) 22:18 (UTC)[回复]
不要在现有文字上直接修改--Liangent (留言) 2009年8月30日 (日) 05:28 (UTC)[回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是否可以像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声明一样按照年份进行格式修改?请管理员告知。谢谢!^_^--痞子狒狒 2009年8月27日 (四) 23:41 (UTC)[回复]

参考w:Wikipedia:勇于更新页面的精神,当然可以用您的想法去改。曾经考虑是否比照Wikisource:中華民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用可排序列表,但不如整顿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分类索引,而且以“中”字排列“中华人民共和国xx法”没有意义。整顿时想请问应否统一用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像是趋势。--Jusjih 2009年8月28日 (五) 02:41 (UTC)[回复]
完成中國小說史略的录入后,大概下周开始Wikisource: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格式修改。关于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分类,小弟也会同时进行整顿。小弟会统一用汉语拼音进行分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xx法”的“xx法”首字拼音的字母进行分类。届时,请Jusjih兄跟进,帮忙指导。谢谢了^_^--痞子狒狒 2009年8月28日 (五) 22:24 (UTC)[回复]
已经开始Wikisource: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格式修改和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分类整改。并已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法律的编辑,请Jusjih兄帮忙指导。如有不妥之处,希望尽早指出,好作出更改。谢谢了^_^--痞子狒狒 2009年8月29日 (六) 15:51 (UTC)[回复]

「科斗」誤作「科鬥」

[编辑]

初時見有頁面將「科斗」誤作「科鬥」,以為只是個別的筆誤,怎料到一輸入「科鬥」去搜尋,竟然有六十幾項結果,自問一個人無力去手動逐一修改,在此請大家一起幫忙。 —Quest for Truth 2009年9月22日 (二) 19:36 (UTC) 參見搜索結果 --Quest for Truth 2009年9月24日 (四) 22:57 (UTC)[回复]

維基是否升級出問題了

[编辑]

在每個頁面選擇“中文原文”標籤就會跳到空頁面,如[10]。導致有些用戶編輯也進入到錯誤頁面,如Special:用户贡献/Chenjiajia9411。--大維 2009年9月23日 (三) 08:51 (UTC)[回复]

請求恢復權限

[编辑]

由于在2008年10月18日以他人的用戶名導入維基文庫MediaWiki:Common.css7月30日被停止了導入權限。由于淪陷周年,我會有一段空閑時間。我請求回復這個權限,以便那時進行導入。--JerryofWong 2009年9月23日 (三) 10:41 (UTC)[回复]

原則 支持(support importing privilege),但請注意,導入權限是特權,非普權。也請勿任意更改各版本日期時刻。--Jusjih 2009年9月24日 (四) 01:10 (UTC)[回复]

維基文庫竟有未來人?!

[编辑]

無意中見到修訂歷史用戶貢獻竟然顯示2009年10月27日的修訂,是系統時間出了問題嗎? --Quest for Truth 2009年9月24日 (四) 22:51 (UTC)[回复]

像是以下匯入所致,而此用戶匯入“未來修訂”製造過爭端,已經取消匯入特權:
  1. 2009年4月12日 (日) 07:24 Wmrwiki (對話 | 貢獻 | 禁封) 透過檔案上傳匯入的Template:New page ‎ (1个修订)
  2. 2009年4月12日 (日) 07:23 Wmrwiki (對話 | 貢獻 | 禁封) 透過檔案上傳匯入的Template:New page hans ‎ (1个修订)
  3. 2009年4月12日 (日) 07:17 Wmrwiki (對話 | 貢獻 | 禁封) 透過檔案上傳匯入的Template:New page ‎ (1个修订)

--Jusjih 2009年9月25日 (五) 01:41 (UTC)[回复]

我是故意把日期調后的。這個模板用于首頁,為方便新用戶使用,使用了subst:功能。但如果正常地編輯成這樣就會直接subst:。--JerryofWong 2009年9月25日 (五) 13:17 (UTC)[回复]

关于古词的格式

[编辑]
  1. 上阙和下阙之间用空格(  )还是这个符号(〓)?
  2. 如何命名?
    1. 词牌名 (题目)
    2. 词牌名/题目

--JerryofWong 2009年9月28日 (一) 13:32 (UTC)[回复]

机器人运行

[编辑]

User:JerryofWong请求,使用机器人User:Liangent-bot录入全唐文--Liangent (留言) 2009年10月1日 (四) 12:18 (UTC)[回复]

機器人跟定會有錯誤,導入完畢我會一卷一卷地修改。--JerryofWong 2009年10月2日 (五) 08:44 (UTC)[回复]


兩報-刊社論

[编辑]

兩報-刊社論(人民日報, 《紅旗》雜誌, 《解放軍報》社論 )是文化大革命時代之黨中央最高指示,代表「無產階級司令部」聲音的社論通常同時在這兩報一刊上發表。兩報一刊發表社論后,中央和各地報刊都要全文轉載,廣播電台都要全文廣播。

請问兩報-刊社論可以收入 wikisource 嗎Arilang1234 2009年10月13日 (二) 20:14 (UTC)[回复]

要看有無立法、行政、司法性质。--Jusjih 2009年10月14日 (三) 01:03 (UTC)[回复]

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1966年5月建立的一個機構,隸屬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 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發表《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簡稱十六條)賦予它「無產階級文化革命的權力機構」的性質。管理文化大革命事務的專門機構。由於當時國家、政治的性質,文革是一切工作的核心,管理文革就幾乎相當於管理國家的全部事務。


Jusjih 君,在文革时代,中央文革小組就是法律,四人幫就是法律,毛澤東就是法律.立法、司法此二程序在當时並不存在.到今天如果我们要求立法、行政、司法这些正常社會的程序,莫非緣木求魚?

另外,文革是中國3000年历史裡少見之大事,我们是否有責任將历史文件留给後人評論呢?Arilang1234 2009年10月14日 (三) 04:20 (UTC)[回复]


{{:::PD-TW}} and {{:::PD-CN}}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10.1, 因此 wikisource 所收 1949.10.1 之前文件应該用中华民國法律,因為 1949.10.1 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國並不存在.請提意見.Arilang1234 2009年10月14日 (三) 16:54 (UTC)[回复]

Wikisource:版权信息/全文:著作權法是屬地法,不是國際法,1949年或更早在中華民國中國大陸出版作品應該視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為起源國,以1996年1月1日在大陸地區是否仍有著作權認定美國著作權狀況,而且美國早就認爲中华人民共和國“繼承”大陸中華民國了。但{{PD-TW}}以及{{PD-CN}}大多相容,所以大陸中華民國發表的作品合乎{{PD-TW}}時,鮮少不合{{PD-CN}}。若不合,還能討論存廢。--Jusjih 2009年10月14日 (三) 20:53 (UTC)[回复]

PD-manifesto作品移交加拿大Wikilivres特別公告

[编辑]

查{{PD-manifesto}}從零八憲章以來,經過Wikisource:投票/存档#應否允許PD-manifesto,多數同意收錄。但詢問加拿大Wikilivres:Wikilivres:Community_Portal/en#Canadian_copyright_protection_of_lectures的回答說,公共演講宣言雖有版權,但加拿大版權法准許有條件使用而不侵犯版權,請看Wikilivres:Template:宣言,但不自動與CC-by-sa-3.0和GFDL兼容,而且美國版權法沒有同等規定。因此想要在此特別公告{{PD-manifesto}}以及{{PD-PRC-manifesto}}作品,除非版權許可確實與CC-by-sa-3.0和GFDL兼容,否則以後一律移交加拿大Wikilivres:非維基媒體網站,不論是本公告之前或者之後所刊登,並且比照{{Wikilivres page}}製作重定向。否則,不斷質疑侵犯版權與否,浪費管理時間,不值得。請曾經或有意在此刊登PD-manifesto以及PD-PRC-manifesto作品的用戶,考慮去加拿大Wikilivres登記用戶名。不登記用戶名,在加拿大Wikilivres,能編輯既有頁面,但不能創立新頁面。特此公告。--Jusjih 2009年10月14日 (三) 20:53 (UTC)[回复]

{{PD-PRC-manifesto}}的内容存在很多问题:
  • “为报道时事新闻,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这是合理使用条款,并非声称作品的版权状况有所改变
  • 最为重要的是《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 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作品.....”,这里的先决条件是信息网络。也就是说这些条款只适用于网络环境中,一旦脱离网络环境,这些条款就没有任何法律效力。而维基文库虽然是个网站,但是他的许可协议并没有限制人们只允许在网络上使用他的内容,cc许可也不是仅仅用于网络环境下的许可协议。因此,如果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PRC-manifesto背书的话,本身是有违维基文库的宗旨和版权要求的--Shizhao 2009年10月28日 (三) 07:33 (UTC)[回复]
大多PD-manifesto以及PD-PRC-manifesto作品,能在加拿大單純轉載時,要準備“流放”加拿大Wikilivres,那邊的相應中文模板是Wikilivres:宣言以及Wikilivres:中国大陆宣言,不冠以“PD-”。但請大家踴躍先挑出不是“宣言”,應該刪除不移交的作品,再來大批流放。因為加拿大Wikilivres鮮少中文用戶,而且禁止IP編輯,即使侵權提刪以及其他提刪也不例外,所以即使已經流放,那邊社群寡頭時,仍然歡迎大家這邊舉報,我管理那邊時,會相應處理。--Jusjih 2009年11月17日 (二) 01:36 (UTC)[回复]
開始在侵犯版權討論刪除了。--Jusjih 2009年11月29日 (日) 02:42 (UTC)[回复]
既然如此,从今以后一切假定的宣言都不要再出现到中文维基文库。只要出现就进行速删。亦不要再保留和制作类似{{PD-PRC-manifesto}}一样的模板。实在是太乱七八糟了!--痞子狒狒 2009年11月29日 (日) 03:17 (UTC)[回复]
你提出的處理意見非常認真。基本上你上任管理員也非常認真。{{PD-manifesto}}以及{{PD-PRC-manifesto}}準備在此次特別討論完畢以後重定向到{{copyvio}}。--Jusjih 2009年11月30日 (一) 03:56 (UTC)[回复]
谢谢Jusjih兄对小弟工作的认可。^_^关于模板的处理意见,小弟就不再发表言论了。小弟不太熟悉,跟着Jusjih兄学习即可。呵呵~--痞子狒狒 2009年11月30日 (一) 21:49 (UTC)[回复]

作者:蔣中正 比較作者:毛澤東

[编辑]
請问User Jusjih 君,作者:蔣中正中之articles 比較作者:毛澤東多了很多.1949.10.1 之前两人(蔣中正 毛澤東)地位相同,因此两人文章在 wikisource 之地位也应該相同,wikisource 怎可以厚此薄彼呢?Arilang1234 2009年10月14日 (三) 22:29 (UTC)[回复]
二位人士的作品都受到著作权保护,只是使用的著作权法不同,因此造成差异--Shizhao 2009年10月15日 (四) 01:44 (UTC)[回复]


多謝 Shizhao 君之解釋.1949.10.1 之后,著作权法有大陸台湾之分,這也容易明白.為何毛蔣两人之文章,1949.10,1 之前,著作权法亦有大陸台湾之分,那就使我想不通,還請多多指教.Arilang1234 2009年10月15日 (四) 02:03 (UTC)[回复]
地位相同否與文章數量不必有關,所以無“厚此薄彼”。二位人士的作品,能以因公所作公有領域留在此地,還是以wikilivres:Template:宣言的許可轉交加拿大Wikilivres,甚至刪除不轉交,想要準備“公審大會”,在Wikisource:侵犯版權總清查。中正文教基金會收了非常多蔣中正生前作品,所以刪除非因公所作公有領域也非宣言者,是尊重版權所需,但還不會徹底“絕版”。毛澤東生前作品若也有類似正牌網站,也請指出,就更不用任意翻版了。--Jusjih 2009年10月15日 (四) 03:17 (UTC)[回复]
Jusjih 君請别誤會,我並無準備“公審大會”之意,請看用戶:Arilang1234就知.我只是不明白著作权法大陸台湾之分而己.

再請问Jusjih君 wikilivres 訪问人流如何?有無 wikipedia 之人氣?Arilang1234 2009年10月15日 (四) 04:27 (UTC)[回复]

不是說你有準備“公審大會”之意,是我們大家應該考慮總清查蔣毛作品著作權狀態。Wikilivres訪問人流不多,曾有IP大破坏,所以嚴格限制IP編輯,沒有維基百科之人氣。--Jusjih 2009年10月15日 (四) 20:51 (UTC)[回复]
再次多謝 Jusjih 君之指教.我的看法是 wikisource 有數個無毛 editors, 他们要造成 zh:wikipedia 氣氛,你說是嗎? 大陸本身有 GFW 還嫌不夠呢, 要在海外大展拳脚啦.

再說吧, en:wikipedia 還有 5-6 個 pro-ROC editors, 真要投票的話,我想他们也有兴趣过來玩玩呢.Arilang1234 2009年10月15日 (四) 21:28 (UTC)[回复]

這兩名作者頁面正在提議刪除精簡重建,因為大篇作品列表可能助長大量侵權。--Jusjih 2009年11月11日 (三) 03:58 (UTC)[回复]

404 error: File not found The URL you requested was not found.

Did you mean to type http://zh.wikisource.org/wiki/zh-tw/Wikisource:%E9%A6%96%E9%A1%B5? (1)You will be automatically redirected there in five seconds.

Maybe you would like to look at:

   * The main page(2)
   * The list of Wikimedia downloads 

A project of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就連(1)跟(2)也都是錯的!--140.112.7.59 2009年10月16日 (五) 04:55 (UTC)[回复]

yes. it was reported to bugzilla a long time ago but is still not fixed. see bugzilla:19019 --Liangent (留言) 2009年10月21日 (三) 10:28 (UTC)[回复]
(!)意見,去测试了一下,没有发现错误连接。另外如果Wikipedia:首页真的出现错误,建议与Wikipedia管理員联系。^_^--痞子狒狒 2009年10月29日 (四) 17:02 (UTC)[回复]
最近修好的--Liangent (留言) 2009年11月19日 (四) 11:14 (UTC)[回复]

数千古书录入

[编辑]

互连网档案馆现在有数千种中文古书--Shizhao 2009年10月23日 (五) 12:48 (UTC)[回复]

“The search engine encountered the following error: Search engine returned invalid information or was unresponsive. We are working to resolve this issue. Thanks for your patience.”--Liangent (留言) 2009年10月23日 (五) 13:35 (UTC)[回复]
这些古书大部分都没有电子版,非常值得维基文库录入--Shizhao 2009年10月29日 (四) 18:18 (UTC)[回复]
你是从solidot上看到的吧..--JerryofWong 2009年11月3日 (二) 13:37 (UTC)[回复]

抱歉

[编辑]

http://zh.wikisource.org/w/index.php?title=%E6%98%A5%E5%B1%85%E9%9B%9C%E8%88%88&action=history

我填写了

<timestamp>2009-11-3T00:00:00Z</timestamp>

可是显示为1970年1月1日 (四) 00:00 ?--JerryofWong 2009年11月3日 (二) 13:37 (UTC)[回复]

11-03?--Liangent (留言) 2009年11月7日 (六) 16:14 (UTC)[回复]

建議1800年以及更早逝世的作者以及創作的作品停用Author-PD-old以及PD-old

[编辑]

1800年以及更早逝世的作者以及創作的作品,建議用{{Author}}標示作者時代以及{{Header}}標示作品時代,停用多餘的{{Author-PD-old}}以及{{PD-old}},如何?--Jusjih 2009年11月10日 (二) 04:31 (UTC)[回复]

  • 小弟的问题是:那文章最后面的版权信息如何显示呢?这是小弟对古文录入不明白的一处。--痞子狒狒 2009年11月10日 (二) 20:50 (UTC)[回复]
    你若看頁底援用的MediaWiki:Wikimedia-copyright,就會看到部份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澳門和臺灣,作者精神權(含署名權)永久有效聲明。這是因應中華民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有實施永久以及溯及既往的作者精神權(即使作品數千年做成),所以有用戶刊古文沒有標示作者時,要強調。大中華地區以及美國沒有永久著作財產權時,中國歷史明代以及更早作者作品根本在大中華地區以及美國提不上任何著作財產權。{{Author}}以及{{Header}}用|times=標示朝代就會自動分類,所以才認爲頁底用{{Author-PD-old}}以及{{PD-old}}是多餘的,又過度鏈入此兩种模板。此時看分類大概足夠,不然考慮製作模板標示唐文、宋文等等,也能分類以及顯示版权信息。--Jusjih 2009年11月11日 (三) 03:17 (UTC)[回复]
  • 有兩個問題:把版權信息顯示在哪里,技術上如何實現?對于已經使用那兩個模板的條目如何處理?如果真這樣做,我建議把1800年以后的作品也取消,而在header模板詳細標明,以免以后再大動干戈。--JerryofWong 2009年11月11日 (三) 12:13 (UTC)[回复]

建議建立類同 en:wikipedia quick-add category

[编辑]

建立類同 en:wikipedia quick-add category 軟件应該不會太难吧? en:wikipedia page view history 也是很好,為何 wikisource 不用呢?Arilang1234 2009年11月11日 (三) 03:24 (UTC)[回复]

通過伊利喬夫給毛澤東(延安)發去如下個人書信 請问用{{::Author-PD-old-50}} template 合适嗎?Arilang1234 2009年11月12日 (四) 10:59 (UTC)[回复]
原文是中文嗎?若不是,誰翻譯的?--Jusjih 2009年11月13日 (五) 02:53 (UTC)[回复]
原文应該是苏联文,翻譯者可以查得到.Arilang1234 2009年11月13日 (五) 13:03 (UTC)[回复]


官方文件?

[编辑]

請问 關於切實落實國慶60周年網上維穩和完善的緊急通知 可否用官方文件 template?Arilang1234 2009年11月19日 (四) 23:22 (UTC)[回复]

不像是官方文件。--Jusjih 2009年11月22日 (日) 02:44 (UTC)[回复]

“模板:作者”有点问题

[编辑]

{{作者}}中输入“|birthyear=|deathyear=”项后会自动将作者按朝代分类,比如“唐朝作家”、“宋朝作家”之类的,但如果是国外的呢?比如莎士比亚,被默认分到了“清朝作家”。而此模板还有“|country=”项可以填所属国家,比如英国,此时会将作家分类到“英国作家”。

个人认为,如果“|country=”有内容了,就不应该按“|birthyear=|deathyear=”来分类,以免产生莎士比亚为清朝作家的错误。顺便提醒一句,有些人会在“|country=”项中直接写“唐”,这样就会产生“唐朝作家”和“唐作家”两个分类了,所以希望输入值注意一下。--Wiki.source 2009年11月20日 (五) 15:33 (UTC)

是應該僅有中國歷代作者才用中國朝代分類。與中國無關的作者,不應用中國朝代分類,否則過分中國中心。這裡是中文維基文庫,不是中國維基文庫。澳門、香港、臺灣,分別自1557年、1842年、1895年起,由葡萄牙、英國、日本開始治理之時的各該地作者若與中國無關,也不應用中國朝代分類,雖然中華民國自認1945年光復臺灣,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97年取得香港、1999年取得澳門。您的意見,要看能否再輸入非中國國家地區時能否取消中國歷代分類,但Template:Author/doc從現在起強調澳門、香港、臺灣,分別自1557年、1842年、1895年起,也不盡然是中國。--Jusjih 2009年11月22日 (日) 02:43 (UTC)[回复]

维基杂志

[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电子杂志是由信陵使发起的一部电子杂志,宗旨是宣传维基计划以及传播知识。现在暂定的内容主要有:封面图片、编者的话、维基人物、特色条目、维基学堂、百科新知、维基志异、维基点评、维基动态、画廊,由于几位编者的活动范围所限,这些内容主要包括了维基百科和维基共享资源的内容,故此前来维基文库寻求更多的建议,如果你们有什么栏目推荐或者想加入维基杂志的出版计划,请前往中文维基百科电子杂志发表意见或报名,谢谢,祝维基愉快!--人神之间 2009年12月2日 (三) 15:51 (UTC)[回复]

(:)回應:感觉和我们维基文库的关系不大。呵呵~~不过可以把一些需要的文件,链接到维基文库。维基文库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中華民國法律中華民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等政府文件的录入已经基本完成。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声明也在正在更新,联合国安理会2006年决议联合国安理会2008年主席声明联合国安理会2007年主席声明已经录入完成,联合国安理会2009年决议联合国安理会2009年主席声明正在持续更新。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包括:《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佛學大辭典》等。另外今年还完成了《日内瓦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录入。最后祝愿中文维基百科电子杂志制作成功。随便问一句,看到发布格式是PDF。需要帮忙制作成CHM或者EXE格式的电子书么?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帮助联系朋友制作。^_^--痞子狒狒 2009年12月4日 (五) 01:32 (UTC)[回复]

請問

[编辑]

--Arilang1234 2009年12月6日 (日) 02:17 (UTC)[回复]


名称 意见 理由
中国共产党宣言 请不要收入中文Wikisource。 翻译者是张国焘,1979年逝世,其著作要到2029年12月31日才是公有领域。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或可录入,最好等待廢除PD-manifesto特別提刪最终之结果。 内容类似廢除PD-manifesto特別提刪中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瓦窑堡会议)。建议参照以上两文件的处理之后再做打算。
关于第三国际第四次大会决议案 或可录入,最好等待廢除PD-manifesto特別提刪最终之结果。 参考第二条理由。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或可录入,最好等待廢除PD-manifesto特別提刪最终之结果。 参考第二条理由。
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或可录入,最好等待廢除PD-manifesto特別提刪最终之结果。 参考第二条理由。

以上为狒狒的意见。最好还问一下Jusjih兄之意见。--痞子狒狒 2009年12月6日 (日) 04:16 (UTC)[回复]

写字间名称再续

[编辑]

建议不要完全翻译英文维基文库的.希望保持原样或文渊阁。 wmr89502270

如何發表

[编辑]

請教,如何使用此文庫發表作者文字?—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Ellerry對話貢獻)於02:28 2009年3月4日 (UTC)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