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圖書集成考證/理學彙編/學行典
外觀
< 古今圖書集成考證
古今圖書集成考證 理學彙編 學行典 |
本書冊葉數 | 考證卷十九上 |
---|---|
第五九七冊之〇二葉 | 學行總部總論一之十六學記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也 案學記作其此之謂乎 |
〇六葉 | 學行總部總論二之四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篇無益而厚受祿竊也 案大戴禮作無益而食厚祿 |
〇七葉 | 學行總部總論二之十六劉邵人物誌故其剛柔明暢質固之徵 案人物誌作故其剛柔明暢貞固之徵 故心貞亮直其儀勁固案人物誌作故心質亮直 |
〇八葉 | 學行總部總論二之二十二抱朴子勖學篇登閬風捫晨極然後知井谷之闇隘也 案晨極疑當作辰極今抱朴子亦作晨 |
學行總部總論二之二十三前書杖劍而見拔白而舞 案抱朴子作拔刃而舞 | |
學行總部總論二之二十五前書懷黃握白提清潔肥 案抱朴子作提清挈肥 精義頤隱味道居靜案頤字補抱朴子作精義賾隱 | |
〇九葉 | 學行總部總論二之三十一前書掔引譬喻淵湧風厲 案抱朴子作引譬喻說文掔也攬古今字 士有不附品藻所遺案抱朴子作上友不附 |
學行總部總論二之三十二前書延陵無損金之恨 案抱朴子作延陵無捐金之恨 | |
一四葉 | 學行總部總論三之三十八近思錄橫渠先生曰窮理盡性性天德命天理 案近思錄作窮理盡性則性天德命天理 |
學行總部總論三之四十二前書蓋變不可輕議若不然語變則知操術己不正 案近思錄作若驟然語變 | |
一六葉 | 學行總部總論四之九朱子全書如有人在裡面把住一人在外把持不由他不上去 案朱子全書作一人在門外把持 |
二四葉 | 學行總部藝文二之一晉張華勵志詩出般於游居多暇日 案文選作田般於游何焯雲一作出 蒲蘆縈繳神感飛禽案文選作蒱盧縈繳 |
二五葉 | 學行總部紀事之三家語弟子行篇獨居思仁公言仁義 案家語作公言言義 |
學行總部紀事之四前書自見孔子出入於戶未嘗越禮 案家語作未嘗越履 | |
學行總部紀事之五前書外而內正自拯於隱括之中 案家語作自極於隱括之中 國無道處賤不悶貧而能樂蓋老子之行也案家語作蓋老來子之行也 | |
二六葉 | 學行總部雜錄之五楊子修身篇 案楊子當作揚子 |
二九葉 | 理氣部總論一之三十張子正蒙太和篇天道不窮寒暑已眾動不窮屈伸已 案宋元學案作天道不窮寒暑也眾動不窮屈伸也 |
理氣部總論一之三十一前書氣交為春萬物揉錯 案宋元學案作萬物糅錯後參兩篇絪縕相揉同 | |
三〇葉 | 理氣部總論一之三十五前書參兩篇火之炎人之蒸有影無形 案宋元學案作火之炎水之蒸 |
理氣部總論一之三十六前書天道篇正明不為日月所眩正觀不為天地所遷 案宋元學案作貞明不為日月所眩貞觀不為天地所遷兩貞宋人避諱改 | |
四四葉 | 理氣部總論五之一何塘陰陽管見 案明史作何瑭 |
第五九八冊之〇八葉 | 理數部總論二之四十九邵子觀物外篇上注坎在地而當晝之上則陰中有陽 案觀物外篇注作坎在地而當書之土 |
一四葉 | 理數部總論三之四前書注人睡有露晴者水族之氣也 案原作人睡有露睛者 |
一六葉 | 理數部總論三之二十二前書注陳氏曰古曆十九年為二章章有七閏八章三年閏九月六年閏六月雲 案當作十九年為一章 |
三一葉 | 理數部總論五之五十三蔡九峰洪範皇極內篇中五行二氣之分也二氣交感絪縕雜揉案九峰學案作絪縕雜糅 |
三九葉 | 理數部總論七之十三前書八十一圖下七之七分分長短均平潮駃月盈 案九峰學案作潮駛月盈前注潮之駃疾同 |
第五九九冊之二二葉 | 理數部總論十五之四理數鈐先天六十四卦圓圖豊 案豊當作豐 |
三五葉 | 理數部總論十八之十二前書觀物合數卦變又如人之氣稟木之氣盛則金之氣乘故仁常多而義常少 案下文金之氣盛則木之氣衰此乘字亦衰之訛 |
理數部總論十八之十四前書觀物人元運數定數北一南九東二西七 案當作東三西七 | |
三八葉 | 理數部總論十八之三十七前書皇極起例若子午歲冬自十二月中起風木為天后間氣案天后當作天後後天后同 |
四〇葉 | 理數部總論十八之五十六前書八卦旺相休廢圖坎〈正南立秋後旺〉 案當作坎正西立秋後旺 |
理數部總論十八之五十七前書衝刑害合圖刑丑卯 辰戌 案辰戌為十二支相衝已在衝圖丑卯係子卯之訛子卯為無禮之刑 | |
四三葉 | 理數部總論十九之二十六前書五行時地吉凶論火土同纏位登台鼎 案纏當作躔後並同 |
五五葉 | 理數部總論二十二之三十一前書世卦圖庚申世〈周景王昭公五〉 案王字補以上下文例之當作周景王八壬戌世注〈定公四十三哀公十八〉 案當作定王四十三 |
第六〇〇冊之〇七葉 | 理數部總論二十四之二十八前書日卦圖陰圖亥月己丑蒙二初師上五 案己丑上應有季字 |
〇九葉 | 理數部總論二十四之四十六前書地支所屬分野子周雒陽谷城 案此分野之說多傍漢書地理志谷城當作糓城卯鄭故治潁州文城 案當作潁川父城長杜案應作長社辰晉趙下高陽鄭鄉 案鄭當作鄚 武平章武案當作成平章武已衛下其地三川巴東至絳州漢陽 案巴東疑已東己以古通絳州漢陽疑洚水濮陽 |
理數部總論二十四之四十七申齊下魯川青州 案魯川疑酉魯下故治漢陽 案漢陽疑 | |
一一葉 | 理數部總論二十五之二十二前書胎卦爻數例大有暌離噬嗑皆離宮 案暌當作睽後二十六之五暌九四大寒暌九四白露並同藝文一之四十天地暌同 |
四七葉 | 性命部總論之七張子正蒙參兩篇升降相求絪縕相揉 案正蒙作絪縕相糅 |
五三葉 | 性情部總論之十九劉勰新論以爭者之心並挾情故也 案新論作以爭者之心並挾勝情故也 |
第六〇一冊之〇四葉 | 性部總論一之三十四朱子大全集荅徐彥章書致中和一節亦當深思毋以先人之說為主 案大全集作先入之言為主 |
一〇葉 | 性部總論二之三十八性理大全程子云陰陽五行交錯雜揉而有昏濁 案原作交錯雜糅 |
二〇葉 | 性部藝文一之十二後漢王充本性篇面色或白或黑自形或長或短 案論衡作身形或長或短本篇前正作身形宋何承天達天論 案此文與明張溥所纂之何衡陽集全同補正三材作才水肓作育共二字其與藝文類聚不同者酸鹹百品備其膳產藝文類聚產作羞畋漁候豺獺豺作豺獺下有祭字霄魚垂化作宵魚五犯是翼作五豝 |
二一葉 | 性部藝文一之十八唐李翱復性書三篇 案唐文粹所選視此簡 |
性部藝文一之二十前書子路之死也石乞孟黶以戈擊之斷纓 案孟字補左傳原作盂黶陸德明經典釋文出盂黶盂音於 | |
性部藝文一之二十二前書中篇格者來來至也 案唐文粹作格者來至也 | |
二三葉 | 性部藝文二之一宋邵雍觀性吟成性存存周志不分 案原作用志不分 |
二八葉 | 性部雜錄之十六春秋繁露實性篇繭待繰以綰湯而後能為絲 案春秋繁露綰湯作涫湯 |
三〇葉 | 五常部總論一之七陸賈新語道基篇忠進纔退直立邪亡 案新語作忠進讒退 |
三一葉 | 五常部總論一之十四春秋繁露仁義法篇質於愛民以下至於鳥獸昆蟲莫不愛其足謂仁 案春秋繁露作方足謂仁 |
五常部總論一之十七前書必仁且知篇無險詖之事無辟韋之行 案春秋繁露作無辟違之行 | |
三四葉 | 五常部總論二之三朱子全書論仁義天地只一氣便自分陰陽 案隻字補朱子全書作天地只是一氣 |
三五葉 | 五常部總論二之十四朱子全書答袁仲機 案此及卷目仲機二字補朱子全書作袁機仲 |
四四葉 | 仁部總論一之四十三朱子全書仁說在天地則油然生物之心 案油字補朱子全書作坱然生物之心張子正蒙有坱然太虛語 程子之所謂以愛之發而名仁者也案謂字補朱子全書作程子之所訶 |
五〇葉 | 仁部紀事之九羅豫章遵錄 案陳振孫書錄解題作尊錄後同 |
五二葉 | 義部總論之六韓非子解老篇義者君臣上下之禮 案禮字補韓非子皆作君臣上下之事 |
第六〇二冊之〇五葉 | 禮部雜錄之三汲古叢語煩文縟節罄折以為恭 案罄折當作磬折 |
〇六葉 | 智部總論之二易繫辭知周萬物而道濟天下案易作知周乎萬物 |
二三葉 | 志氣部藝文一之七梁元帝言志賦並來遊於免園 案元帝集作並來遊於兔園 |
三一葉 | 理欲部紀事之一鴻苞至人足垂二分揮斤八極而神色不變 案原作揮斥八極 |
公私部總論之三子華子帶甲橫兵挾轂而能戰非公士也 案兵字補子華子作帶甲橫邱 | |
三六葉 | 義利部總論之六潛夫論遏利篇顏原公拆困饉於郊野 案潛夫論作顏原公折 |
三九葉 | 曲直部總論之三淮南子氾論訓夫繩之度也可卷而伸也引而伸之可直而晞 案淮南子作可直而睎高誘注睎望也 |
四一葉 | 是非部總論之六公孫龍子天下無指者無於物之各有名不為指也 案下無字補今本公孫龍子作生於物之各有名 |
四二葉 | 是非部總論之十呂氏春秋察傳篇宋君令人聞之於丁氏 案呂氏春秋作問之於丁氏 |
是非部總論之十三中論覈辨篇先王之法折言破律亂名改作者殺之 案中論作析言破律 | |
四四葉 | 是非部紀事之六魏張邈傳許氾與劉備並在荊州特劉表坐 案三國志作荊州牧劉表坐 |
是非部紀事之九太平清話劉貢父生時次其集藏之私諡曰公是先生 案公是先生迺劉敞原父貢父乃劉攽作彭城集者 | |
四八葉 | 邪正部藝文一之九宋劉敞論邪正疏恐陛下忽於正臣之易退而忘左右前後直道之容也 案公是集作而忘左右前後直道之不容也 |
五三葉 | 名實部總論之二十顏氏家訓名實篇竊名者厚貌深奸干浮華之虛稱 案顏氏家訓作厚貌深姦 |
名實部總論之二十一前書王杼上終葵首嘗作何形 顏氏家訓作玉珽杼上終葵首當作何形 | |
五四葉 | 名實部紀事之二韓子外儲說周行人問其號對曰諸侯辟彊 案韓子作諸侯辟疆 |
五五葉 | 名實部雜錄之二荀子不苟篇盜蹠吟口名聲日月與舜禹俱傳之不息 案荀子作盜蹠吟口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 |
第六〇三冊之〇二葉 | 誠偽部總論之十三中論考偽篇骨肉相詒朋友相詐 案中論作骨肉相紿 |
一三葉 | 動靜部藝文之三唐皮日休靜箴深林雖安虺蝪爾螫 案原作虺蜴爾螫 |
一七葉 | 剛柔部總論之十三老子戒強篇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 案老子作木強則兵 |
剛柔部總論之十七淮南子氾論訓引而伸之可直而晞 案淮南子作可直而睎考見前 | |
剛柔部總論之十八前書清之則樵而不謳 案樵字補淮南子作燋而不謳 | |
一九葉 | 剛柔部雜錄之一文子道原篇故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剛無有入於其間 謹案 武英殿刻文子纘義作無有入於無間
|
二〇葉 | 大小部總論之四晏子外篇東海有蠱巢於睫 案晏子作東海有蟲 |
二一葉 | 大小部藝文一之二宋玉小言賦二子之言磊磊皆不小何如之為精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作何如此之為精
|
二二葉 | 大小部紀事之四宋曹輔傳蔡京謝表有輕重小輦七賜臨幸 案宋史作輕車小輦 |
三〇葉 | 道德部總論一之二十二唐韓昌黎集原道為之刑以鋤其疆梗 案昌黎集作以鋤其彊梗 |
道德部總論一之二十四前篇荀與楊也擇焉而不精 案昌黎集作荀與揚也 | |
四五葉 | 言語部總論二之十五慎言集訓戒讒言班孟堅曰李園進妹春申誅 案漢書作春申獘息夫作奸東平誅案漢書作息夫作姦 |
四六葉 | 言語部總論二之十九前書戒譏評之言馬援戒兄子好議論人長短妄是非政法此語吾所大惡也 案後漢書政作正無語字 |
五一葉 | 言語部紀事之二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桓公是以九合諸侯 案左傳作糾合諸侯 |
五六葉 | 言語部雜錄之五晁氏客語穎考叔一言而全人之母子 案原作潁考叔 |
五七葉 | 戚儀部總論之十曲禮凡執主器執輕如不克執玉器操幣圭璧 案曲禮作執主器操幣圭璧正義雲明執持君器及幣玉可證 |
五九葉 | 威儀部總論之二十二中論法象篇書曰慎始而敬終以不困 案中論各本皆如此書經原重一終字義始足 |
威儀部總論之二十三韓詩外傳三者存乎身雖不在位謂之素形 案韓詩外傳作謂之素行 | |
威儀部紀事之三晉景帝紀天子受璽墮舉趾高 案晉書作天子受璽惰次葉王劭傳未嘗見其墮替之容同 | |
第六〇四冊之〇一葉 | 器度部紀事之一漢直不疑傳其同舍有告歸誤將持其同舍郎金去 案漢書作誤持其同舍郎金去無將字 |
器度部紀事之三賢弈沈麟士嘗行路鄰人認其所著屐 案此宋沈驎士事麟應作驎 | |
〇二葉 | 器度部紀事之十四仰山脞叢夏忠靖公云云案名賢說海作仰山脞錄 |
〇七葉 | 學問部總論一之十三韓詩外傳不足故自壞而勉 案韓詩外傳作故自愧而勉 |
學問部總論一之十四前書南苗亦獸之鞹 案韓詩外傳亦作異 習貫易性習然也下習作而 忘其非揭豢也揭作芻夫巧弓之見手也 案韓詩外傳作夫巧弓在此手也 及其被手被作彼 盡性致志也性作心 | |
〇八葉 | 學問部總論一之二十二淮南子修務訓昔者南疇恥聖道之獨亡於己身 案策字補淮南子作南榮疇 |
〇九葉 | 學問部總論一之二十八大戴禮記勸學篇西臨百仞之木莖非能長也 案大戴禮作西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 漸之滫夫君子不近案大戴禮夫作中 |
學問部總論一之三十前書蟹二螯八足非蛇蛆之穴而無所寄託者用心躁也 案大戴禮作蛇之穴 | |
一〇葉 | 學問部總論一之三十五潛夫論讚學篇詩云顧彼鶺鴒 案前引此文補作題彼鶺鴒 |
一一葉 | 學問部總論一之四十四新論崇學篇有子惡臥自碎其掌 案新論作自焠其掌 |
一八葉 | 學問部總論三之十七性理大全五峰胡氏曰特以一班自喜何其小也 案原作特以一斑自喜 |
一九葉 | 學問部總論三之二十七性理大全朱子曰譬如出路要乘轎便成轎 案原作要乘轎便乘轎 |
二四葉 | 學問部總論四之十一前書勉齋黃氏曰讒說為學便以伊尹顏子並言 案原作纔說為學 |
三〇葉 | 學問部藝文一之二十五宋鄭樵原學篇辭章之學務雕搜 案通志作務雕鎪 |
三一葉 | 學問部藝文一之三十二元劉因敘學唐史二舊書劉煦所作 案劉煦當作劉昫後讀書部總論敘學同 |
三四葉 | 學問部藝文二之一晉張華勵志詩蒲蘆縈繳神感飛禽 案文選作蒲盧縈繳 |
四三葉 | 致知部藝文一之十明黃文星致知解放之瀰六合卷之退藏於密 案原作放之彌六合 |
致知部藝文一之十二前解天下無一物非有其所以用處則皆在無節如此屋椽柱瓦石種種皆有行住坐臥皆在無處 案節字補原作即如此屋 | |
四四葉 | 致知部紀事之二權子群弟子啞然失笑士慚而報 案原作士慚而赧 |
五三葉 | 讀書部總論一之九顏氏家訓勉學篇周捨朱異 案顏氏家訓作未異 |
五四葉 | 讀書部總論一之十四前書姓孟名勞多力之人為國所寶與吾若諍 案顏氏家訓作與吾苦諍 捐惠蹲鴟作損惠蹲鴟 |
第六〇五冊之〇六葉 | 讀書部總論三之十四薛瑄讀書錄論學朱子曰童遇雲讀書千遍其意可見 案原作朱子曰董遇雲 |
〇七葉 | 讀書部總論三之十九荊川稗編原學篇 案此係鄭樵通志圖譜略之文雕搜二字考見前 |
一〇葉 | 讀書部藝文一之八唐楊宏貞螢光照字賦則知雅善從宜功能白勵 謹案 御定歷代賦彙作功能自勵
|
一二葉 | 讀書部藝文二之一宋謝靈運齋中讀書詩既笑沮溺苦又哂子雲閤 案康樂集作又哂子雲閣 |
一三葉 | 讀書部紀事之二戰國策蘇秦去秦而歸嬴縢履蹻 案宋剡川姚氏刻戰國策作羸縢履蹻 |
三二葉 | 講學部總論三之十九朱子全書答程允夫所示宗泒不知何人為之 案原作所示宗派後 |
本部藝文葉向高疏加泒同 | |
四二葉 | 講學部總論五之二十二朱子大全集答連嵩卿以道左為無用則道乃無用之物也 案大全集作以道生為無用 |
四三葉 | 講學部總論五之三十二前書答黃子厚卻見論登山之興前日失之於跬步之間 案大全集作見諭登山之興 |
四六葉 | 講學部總論六之十一前書答何叔京熹碌碌講學親勞思索不敢廢 案勞字補大全集作講學親旁以後答叔京書亦有奉親遣日及奉親屏居語當以講學親旁為正 |
五二葉 | 講學部藝文一之九宋趙師民勸講箴桑乾之後來自幽陵束髮右斯文有承雖則講習其文己敞 案原作其文己敝 |
講學部藝文一之十明陶望齡擬趙師民進勸講箴表臣章縫賤士呫嗶末流 案呫嗶原作佔畢 | |
五四葉 | 講學部藝文一之二十六明鄒元標陳共學之原疏嗣入夜郎兀坐深青者六年 案原作兀坐深箐 |
第六〇六冊之〇四葉 | 學思部紀事之三朱子小學徐積仲車自言以初見安定先生 案小學作自言初見安定先生無以字 |
〇七葉 | 教學部總論一之二十四近思錄教學篇橫渠先生曰恭敬樽節退讓以明禮仁之至也 案近思錄作恭敬撙節 |
一五葉 | 教學部紀事之十一魏劉獻之傳見旱魚之歎方歸而養親 案當從北史作皋魚之歎 |
一七葉 | 教學部紀事之二十二名臣言行錄學徒千數日月刮劘為文章皆傳經義必以理勝 案原作為文章皆傅經義 |
二〇葉 | 求師部總論之十呂氏春秋徒誣篇 案呂氏春秋作誣徒本卷目誣徒是 |
求師部總論之十一前書草木雞狗牛馬不可譙姤遇之譙姤遇之則亦譙姤報人 案三譙姤呂氏春秋皆作譙詬 | |
二二葉 | 求師部藝文一之十一宋王令師說夫天下之材力訓導而懋勉之且猶患其枇窳 案枇窳當作窳廣韻所謂無木即爾雅之棆無疵 |
二四葉 | 求師部紀事之二淮南子修務訓昔者南策疇恥聖道之獨亡於已身 案淮南子別本有作南疇者莊逵吉校刊本漢魏叢書本皆作南榮疇 |
求師部紀事之五漢張霸傳就長水校尉樊儵受嚴氏公羊春秋 案後漢書作樊鯈鯈本傳字長魚魚作鯈是 | |
三一葉 | 博聞彊記部總論之八論衡別通篇昔有商瞿能占爻卦未有東方朔翼少君能達占射 案論衡作末有東方朔翼少君 |
博聞彊記部總論之十一冊府元龜博物總論苟非智頤萬殊識洞群性 案冊府元龜作智賾萬殊 | |
三四葉 | 博聞彊記部紀事之二十七南楚新聞乃靜一室懸鐵於室中中北壁 案南楚新聞作懸鐵於室中之北壁 |
三五葉 | 博聞彊記部紀事之三十一學齋呫嗶 案原作學齋佔畢 |
三七葉 | 博聞彊記部雜錄之二清暑筆談然長睿自任考校精密矣而樓玫瑰猶摘其中可疑者謂尚多舛訛 案樓玫瑰當作攻媿 |
四六葉 | 審幾部總論一之五天祿閣外史見幾篇躬耕以絭妻子 案外史作躬耕以豢妻子 |
審幾部總論一之七抱朴子知止篇賈生遜檳於下土 案抱朴子作賈生遜擯於下土 | |
四九葉 | 審幾部總論一之三十四大學衍義補周官王若曰若昔大猷 案周書作王曰無若字 |
第六〇七冊之〇六葉 | 心學部總論一之十管子心術篇間之禮者謂其所以舍也 案禮字補別本有作禮者花齋本作理 |
二三葉 | 心學部總論四之五學蔀通辨心說其所知覺者從於形氣之私而未能中禮 案學蔀通辨作其所知覺者未免從於形氣之私云云 |
二六葉 | 心學部總論四之二十九圖書編心總論金未陶而祇恃其沙礫之中藏 案圖書編原作金未淘 |
二九葉 | 心學部藝文一之十一宋文天祥題張德從畏心堂優而柔之會其樂 案原作優而游之 |
三〇葉 | 心學部藝文一之十四明顧憲成心學宗序呂亂秦牛亂晉釋亂儒一也子為是有慨於中久矣 案子為是疑當作子為是 |
三三葉 | 心學部雜錄之五關尹子五鑑篇心蔽藥餌者物鬼攝之 案今關尹子不見此語 |
四〇葉 | 豫防部總論之六禮記儒行其備預有如此者案備預二字補禮記作其備豫有如此者 |
四一葉 | 豫防部藝文一之六宋楊萬里地震應詔上書臣聞之記曰苟有事必見其式 案原作苟有車必見其式 |
豫防部紀事之一韓非子喻老篇夫事之禍福灸有腠理之地 案韓非子作亦有腠理之地 | |
四三葉 | 慎微部總論之五賈誼新書審微篇周行問其名曰衛侯辟彊周行還之曰啟彊辟彊天子之號也 案三彊字新書原作疆 |
四四葉 | 慎微部總論之十潛夫論慎微篇莫與併螽自求辛螫 案潛夫論作莫與併 |
四五葉 | 慎微部紀事之一韓非子喻老篇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上鉶 案韓非子作必不加於土鉶 |
慎微部雜錄之二淮南子人間訓舟亢一日不能濟也 案淮南子作舟航一日不能濟也 | |
四九葉 | 觀人部總論之二十一劉劭人物誌八觀篇是故人無賢愚接之以謙則無不色擇 案人物誌作無不色懌 |
五三葉 | 中和部藝文一之九中和論 案此亦司馬光作失署前人 |
五五葉 | 中和部藝文一之二十一明徐渭論中之三乃明德則醜矣分則有常 案青藤書屋集作乃民德則醜矣 |
中和部藝文一之二十四前論之五豐脊不同此同也 案本集作豐瘠不同 | |
第六〇八冊之〇二葉 | 忠恕部總論之十六何垣西疇常言是故君子不發人陰私不掩人之不及也 案原作不掩人之所不及也 |
〇八葉 | 主敬部總論一之二十七徐幹中論法象篇視不離乎結繪之間 案中論作視不離乎結襘之間 |
一五葉 | 一貫部總論之九朱子大全集與范直閣 案直閣當作閤 |
一六葉 | 一貫部藝文之一宋張栻主一箴斯須造次是保是積既大而精乃會於極 案前主敬部作既久而精 |
一七葉 | 安勉部總論之三淮南子原道訓禽獸有芃人民有室 案高誘注艽蓐也 欽定康熙字典艽字注蓐也引淮南子修務訓野彘有艽
|
一九葉 | 隨時部總論之九前書人間訓申叔杜茝美人之所懷服也 案淮南子作申菽芳茝注云菽音椒 |
二三葉 | 取與部紀事之一禮記檀弓曾子弊衣而耕於魯魯君聞之而致邑 案弊當作敝檀弓無此文今見孔子家語在厄篇 |
二四葉 | 取與部紀事之十一宋朱修之傳有餉或受之而旋與佐吏睹之 案宋書作旋與佐吏賭之 |
取與部紀事之十三宋郭世道傳府君嘉君行慜君貧老 案宋書作愍君貧老 | |
二五葉 | 取與部雜錄之二寓簡彼以善意勿受則已矣何戾氣以垢之 案當作或戾氣以詬之 |
二七葉 | 出處部總論一之十五大戴禮曾子制言篇下國有道則若入焉 案非字大戴禮作則突若入焉 |
二八葉 | 出處部總論一之二十一黃憲外史見幾篇躬耕以絭妻子 案絭字補原作豢 |
四七葉 | 聖人部彙考一之二白虎通畫八卦以治天下天下伏而化之 案白虎通各本作畫八卦以治下下伏而化之 |
五〇葉 | 聖人部彙考一之三十史記夏禹本紀帝曰毋若丹朱傲維漫遊是好 案史記作維慢游是好 |
五一葉 | 聖人部彙考一之三十二通志三皇紀視龍猶蝘蜒龍俛首而逝 案蝘蜒當作蝘蜓 |
五四葉 | 聖人部彙考二之三十史記魯世家成王少將以成周我所以為之君此 案史記作我所以為之若此 |
五五葉 | 聖人部彙考二之三十二前書王乃得周公所自以為躬代武王之說 案史記躬作功如周書 |
第六〇九冊之〇一葉 | 聖人部彙考三之六史記孔子世家君若悼之則謝以實 案一本作則謝以質 二子齊遂墮費將墮城案史記城作成 |
聖人部彙考三之九前書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 案史記作形狀未也 | |
〇四葉 | 聖人部彙考三之三十一莊子大宗師篇孰能登天游霧撓挑無極 案世德堂本作橈桃無極 |
聖人部彙考三之三十三前書意而子曰雖然吾願游其藩 案莊子作吾願游於其藩 | |
〇五葉 | 聖人部彙考三之三十九前書天運篇舜之治天下使民心兢 案莊子作使民心競 |
〇七葉 | 聖人部彙考三之六十三前書列禦寇篇殆哉圾乎仲尼 案莊子作殆哉汲乎仲尼 有緩而針案莊子作有緩而釬 |
〇九葉 | 聖人部彙考四之十孔叢子論書篇幽所以祭星也雩所以祭水旱也 案非字孔叢子作幽禜雩禜 |
一一葉 | 聖人部彙考四之二十四前書記問篇身而肉角豈天之乎 案字補孔叢子作豈天之妖乎案韓詩外傳孔子南遊適楚至於阿谷之隧有處子佩瑱而浣者孔子曰彼婦人其可與言矣乎抽觴以女不可求思此之謂也 案此文抽觴以之下佚去三百六十字 |
聖人部彙考四之二十七前書孔子曰士有五有執尊貴者 案韓詩外傳作有埶尊貴者下有執同 | |
聖人部彙考四之三十一前書苟有溫良在中則眉睫與之矣 案韓詩外傳作則眉睫著之矣 | |
一三葉 | 聖人部彙考四之四十四孔子年譜五十四歲為大司寇國人謗之曰麛裘無鞞投之無戾鞞之麛裘投之無郵 案此四語見孔叢子兩鞞字原作芾是鞞為韠之譌 |
一六葉 | 聖人部總論之二十白虎通聖人篇何以言皋陶聖人也以自篇曰若稽古皋陶 案白虎通作以目篇曰若稽古皋陶 |
一八葉 | 聖人部藝文一之五梁沈約辨聖論或三聖並時或千載寂滅 案沈隱侯集作或千載寂蔑 |
二六葉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一之六顏回傳家語在厄篇顏回仲由炊之於壤屋之下 案家語作炊之於壞屋之下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一之十顏回傳莊子人間世篇無門無毒 案莊子作無門無毒 | |
二七葉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一之二十一曾參傳家語在厄篇曾子弊衣而耕於魯 案家語作敝衣而耕於魯 |
二九葉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一之三十四曾參傳大戴禮曾子大孝篇參直養者也安能謂孝乎 案大戴禮作安能為孝乎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一之三十五曾參傳前書慈受忘勞可謂用力矣 案大戴禮作慈愛忘勞 |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一之四十曾參傳前書曾子制言下篇國有道則若入焉 案兩字大戴禮均作突 | |
三〇葉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一之四十一曾參傳前書天圓篇曾子曰離而問之云乎 案大戴禮作而聞之云乎 天子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案大戴禮作天之所生上首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一之四十二曾參傳前書故火曰外景金水內景 案大戴禮作故火日外景 毛蟲毛而後生案此下蟲字皆應作蟲 |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一之四十三曾參傳前書割列穰瘞是有五牲 案大戴禮作割列禳瘞 | |
聖門諸賢部列傳二之三孔伋傳孔叢子雜訓篇子上北面再拜受書伏讀然後與使者晏案孔叢子作然後與使者宴 | |
三三葉 | 聖門諸賢部列傳二之二十六孟軻傳闕里志至宋景佑四年云云 案宋無景佑紀年當作景祐 |
聖門諸賢部列傳二之二十八閔損傳家語執轡篇上下相諛莫知念忠 案家語作莫之念患 | |
聖門諸賢部列傳二之二十九閔損傳前書過而改之是為不過 案家語作是謂不過 故害屬不理案家語作官屬不理 | |
三四葉 | 聖門諸賢部列傳二之三十三冉雍傳家語刑政篇皆以小大之成比也 案家語作皆以小大之成比之 士遇之塗以弗與之言案家語無以字 孔子曰成獄成於吏案家語無上成字 正既聽之乃告大司寇聽之案家語作乃告大司寇大司寇聽之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三之四宰予傳孔叢子論書篇幽所以祭星也雱所以祭水旱也 案非字孔叢子作幽禜雱禜 | |
三五葉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三之五端木賜傳家語弟子解憲居蒿蘆蓬戶之中 案家語作蒿廬蓬戶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三之六端木賜傳前書始誅篇其居處足以撮徒成黨 案家語作掫徒成黨王肅注掫側九切 其談說足以飾褒榮眾案家語作瑩眾王肅注惑也端木賜傳前書致思篇夫通達御皆人也案家語作夫通達之御 |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三之七端木賜傳前書三恕篇彼將有說耶匠過之也 案家語作匠之過也 |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三之八端木賜傳前書辨政篇喪亂蔑資莫惠我師 案家語作曾不惠我師 此傷姦臣蔽主以為亂也 案亂字下家語有者字子貢問夫子之於子產晏子章敢問二大夫之所自為 案家語作敢問二大夫之所為目 晏子於君為忠臣而行為敬敏案家語作於行為恭敬 |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三之九端木賜傳前書子路篇泄治正諫而殺之 案家語作泄冶 可謂捐矣案家語作可謂狷矣 | |
三七葉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三之二十六端木賜傳韓詩外傳臣譽仲尼譬猶而手捧土而附泰山 案韓詩外傳作譬猶兩手捧土 譬猶兩手把泰山案把通爬貢禹傳農夫捽屮把土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三之二十七端木賜傳前書孔子居燕子貢攝齊而前 案韓詩外傳作孔子燕居 | |
三八葉 | 聖門諸賢部列傳三之三十四冉求傳家語正論篇樊遲為右使不踰溝 案家語作師不踰溝 孔子聞子曰義也案家語作孔子聞之曰 |
四〇葉 | 聖門諸賢部列傳四之十七卜商傳家語執轡篇人三三如九 案家語作人三三三而九 |
聖門諸賢部列傳四之十八卜商傳前書食肉者勇毅而捍 案家語作勇毅而悍 | |
四一葉 | 聖門諸賢部列傳四之二十二卜商傳韓詩外傳雖龍變化斐斐文章 案韓詩外傳作如神龍變化 |
聖門諸賢部列傳四之二十六顓孫師傳莊子盜蹠篇小盜者拘大盜者為諸侯 案莊子一本作小盜者狗 | |
四二葉 | 聖門諸賢部列傳四之三十顓孫師傳新序於是夫龍聞而下之 案新序作於是天龍聞而下之 |
四三葉 | 聖門諸賢部列傳四之三十七南宮韜傳家語觀周篇博辯閎達而危其身好發人之惡者也 案家語作博辯閎達而危其身者 |
聖門諸賢部列傳五之一高柴傳家語致思篇此正子之報怨之時 案家語作正子報怨之時 | |
聖門諸賢部列傳五之二高柴傳前書廟制篇衛將軍文子將立三軍之廟於其家 案家語作將立三將軍之廟 | |
四九葉 | 聖門諸賢部藝文一之二晉夏侯湛閔子騫贊干祿辭親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作干祿辭宰
|
第六一〇冊之一二葉 | 任道部名賢列傳一之三十一唐韓愈傳舊唐書命與仇謀其敗幾時 案舊唐書作取敗幾時 其進於世何如也案原作其遇於世何如也 |
一三葉 | 任道部名賢列傳一之三十二前書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豬苓也 案舊唐書作欲進其豨苓也 |
任道部名賢列傳一之三十三前書百姓安樂壽考時中國未有佛也 案舊唐書作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推其年數蓋不減百歲案舊唐書作蓋亦俱不減百歲 | |
任道部名賢列傳一之三十五前書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觀視之 案舊唐書作親臨觀之 | |
一四葉 | 任道部名賢列傳二之一宋李之才傳初為衛州獲加主薄 案宋史作獲嘉主簿 |
二二葉 | 任道部名賢列傳三之二十三宋張載傳又作西銘曰乾稱父而坤母 案宋史作乾稱父坤稱母 |
三一葉 | 任道部名賢列傳五之二十朱子傳年譜時孝宗臨御久垂恤民 案年譜作垂意恤民 |
三二葉 | 任道部名賢列傳五之二十四前書本州丁絹錢有抑納陪輸之患 案年譜作抑納倍徵之患 偽造官儈等事案年譜作官會 |
任道部名賢列傳五之二十八前書遂詣閣門進榜子 案年譜作閤門 | |
三四葉 | 任道部名賢列傳六之七前書南陬僻陋驟聞正大之論始而慕教化而疑越半歲乃肅然以定 案教化下當有繼字 |
三六葉 | 任道部名賢列傳六之二十三前書趙相求能通意於長信宮者知閣門事韓𠈁胄自詭於太皇太后親屬也 案知閣門事當作知閤門事 |
四三葉 | 任道部名賢列傳八之二十五宋真德秀傳到江東日為朕樽節財計以助邊用 案宋史作撙節財計 |
四四葉 | 任道部名賢列傳八之三十三宋魏了翁傳然其俗習法令持史短長 案宋史作持吏短長 |
任道部名賢列傳八之三十八前傳適邊境沓至上心焦勞 案宋史作適邊警沓至 | |
任道部名賢列傳八之三十九前傳裂死事之臣黜退懦之將 案宋史作裦死事之臣 | |
四九葉 | 任道部名賢列傳十之十明胡居仁傳吾學編處家庭如朝堂對妻拏如賓客 案原作對妻孥如賓客 |
五七葉 | 任道部藝文一之二十三明熊威龜山從祀辨夫以惡禮偽之荀況宜得罪於聖門也而反受蘭陵之封 案原作夫以性惡禮偽之荀況 |
第六一一冊之〇七葉 | 志道部名賢列傳一之十三宋邵伯溫傳著書有河南集聞見錄皇極系跡 案宋史作皇極系述 |
三一葉 | 志道部藝文二之一晉張華勵志詩土積成山敲蒸鬱冥 案文選作歊蒸鬱冥 纏牽之長案文選作纆牽之長 |
四〇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一之四晉太子申生傳左傳疆場無主則啟戎心 案左傳作疆埸無主又後十葉同 |
四一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一之九前傳國語伯氏不出夷齊在廟子盍圖乎 案國語作奚齊在廟 |
四六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之三晉李密傳昔舜禹皋陶相與語故得簡大雅誥與凡人言宜碎 謹案 武英殿本晉書用三國志改正作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
|
四九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之二十八晉孫晷傳此兒神用清審 謹案 武英殿本晉書用宋板作神明清審
|
五〇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之三十五晉李釗傳潼川州志仕至越雋太守 案雋應作巂 |
五四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五之三梁沈崇傃傳制不終未得大 案齌字補梁書作齋制不終 |
五七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五之三十二陳王知元傳高宗世有太原王知元者橋居於會稽剡縣 案陳書作僑居於會稽剡縣 |
第六一二冊之〇二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六之十二魏吐谷渾傳賊諸將己屠之 案魏書作己屠膾之 |
〇八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七之二十六唐賈直言傳明日毒漬足而出夕乃蘇 案唐書作潰足而出久乃蘇 |
〇九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七之三十九唐裴守貞傳楊琳田瓚據郡作亂盡殺官吏以脊素有仁政相誡不許驚害 案舊唐書作以素有仁政前後眘字皆合日 |
一〇葉 | 學行典第一百八十六卷目錄之一唐劉脊虛案卷中作眘亦非當日作古慎字作 |
一一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八之五唐趙雋傳太平御覽父稱為縣西曹書佐 案太平御覽作父聃為縣西曹書佐 |
一八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十之一宋陳昉傳九江府志競即鴻之弟 案宋史孝義傳競作兢下文競皆兢之誤 |
二〇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十之十九宋郭抃傳新淦縣志抃泣告求以身代賊義不舍之 案當作賊義抃舍之 |
二五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十一之十六宋陳暄傳衢州府志登第後詔入試館 案試館下有佚文 |
二七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十一之三十三宋朱雲孫傳安福縣志其妻劉曰子尚新 案字補病相傳也當作瘍廣韻瘍傷也 |
二九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十二之十元孔全傳娥眉趙國安 案元史作峨眉趙國安 |
三四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十三之十元金道元傳吳縣志或薦之士誠道元聞之挈拏遁去 案原作拏孥遁去 |
三五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十三之十九元黃一清傳休甯縣志虎熟視遂巡而去 案原作虎熟視逡巡而去 |
三七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十三之三十元張觀僧傳新昌縣志乃相與各負其父逃避顱鶿山中 案顱當作鸕 |
四六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十五之二十八明劉謙傳紹興府志俄而父患瘋痺 案瘋痺之瘋當作風 |
第六一三冊之〇二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十八之八明史惠傳泉州府志居喪廬墓孺號終三年哀麻蔬食 案原作衰麻蔬食 |
一三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二十之五明丘統傳甯波府志性篤友愛其兄與弟嘗粟入仕籍 案粟字上有脫文當是納粟入仕籍 |
二一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二十一之二十七明呂正和傳江陰縣志代巡饒學使陳合為楔棹旌之案原作合為綽楔旌之 |
二六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二十二之三十七明楊三省傳四川總志歷卬徠九折之坂 案卬同仰原作歷卭徠九折之坂 |
二八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二十三之十一明羅文傳德安府志齡時即寡言笑 案齡當作齠 城南四賢祠為宋沂元獻暨連底凍底清文雅慕之 案宋沂必宋祁元獻即宋庠連底凍底清當即連庶連庠兄弟之諺稱四君皆德安先賢 |
三一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二十四之六明董德偁傳聞母病時大旱徒步省歸 案原作徒步歸省 |
三六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二十五之一明崔鑑傳父不知我殺媢必累我母 案明史作父不知我殺娼 |
三九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二十五之三十五明李長標傳句容縣志踴號泣誓不欲生 案原作擗踴號泣 |
五六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二十九之十三明江皋傳嘉興府志幼喪父哭踴如成人 案哭踴當作踴張參五經文字雲踴作踴非 |
第六一四冊之〇二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十之十明陳良言傳甯波府志父櫬在堂值憐家失火 案原作值鄰家失火 |
〇三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十之二十一明樊迪傳處州府志每延賓客為饌杖履 案原作為撰杖履 |
〇七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十一之十四明徐子夔傳昌化縣志一人執紅柬上書迎西湖主者尾註一己字 案下文四月殆將死云云己當作巳四月建巳月也 |
〇八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十一之二十七明金廷榮傳嵊縣志廷滎哀甚同時一而絕 案當作一擗而絕擗拊心足病 |
一二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十二之十六明吳夢賜傳歸安縣志丞恚甚計收其挐 案當作計收其孥 |
一九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十三之三十八明余喬烈傳漳州府志親死哀毀瘠立 案當作哀毀骨立 |
二八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十五之三十四明周籙長傳為文必深思巂永冠童子軍 案當作深思雋永雋永出漢蒯通傳說文巂周燕也漢書顏師古注越巂郡名音髓皆非雋永義 |
三一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十六之二十一明顏嗣溫傳曲阜縣志貧不能日給一粥 案此語有脫文 |
三六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十七之二十五明吳筠傳九江府志筠年六十踴哀號 案當作擗踴哀號後董浩傳郭蕙傳張獻科傳篤行傳黃老人皆同 |
四一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十八之二十九明徐大平傳安義縣志一縷熱血和香藥 案縷字仄聲不律 |
四七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三十九之二十明穆孔曙傳南陽府志穆孔曙浙川庠生 案當作淅川庠生 |
五七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四十一之十九明陳效傳長沙府志因伏父乞休汀州郡公殊禮待之 案伏字疑當作代字 |
第六一五冊之〇二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四十二之十明周淑傳道州志水漿不入口者三年 案三年當作三日 |
〇五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四十二之三十四明蔣可實傳新甯縣志父隨疾復割腿薨絕半晌乃甦案當作暈絕半晌 |
二一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四十六之十八明袁應秋傳延安府志傭工飯僧似分餵鴿之豚戴母朝山有同臥冰之苦 案僧字不協律必誤 |
二三葉 | 孝弟部名賢列傳四十六之三十二明梁準傳鳳翔縣志擢陞湖廣鈞州知州提調武當山各宮觀 案鈞州當作均州下同 |
二四葉 | 孝弟部藝文一之一後漢書孝義傳序 案今范蔚宗後漢書無孝義傳此文是劉平趙孝於恭江革劉般周磐趙咨傳序隨即接敘毛義薛包二子以冠諸傳之首唐章懷太子注自此以上並略華嶠之詞然則此文華嶠後書之遺篇 |
二六葉 | 孝弟部藝文一之二十五唐權德輿奏孝子劉敦儒狀事久方著蒸蒸不匱 案下蒸字補原作烝烝 |
三〇葉 | 孝弟部藝文二之二十八元揭徯斯靳孝子碑然落筆既就作者不能及 案當作落筆即就 |
三二葉 | 孝弟部藝文三之一明宋孝子應先贊雖草生髮間何暇束櫛 案束櫛疑作疏櫛 |
三四葉 | 孝弟部藝文三之十五明田所賦朱孝子墓田碑記禁民不為奸則姦亦止 案當作禁民不為姦 |
孝弟部藝文三之十八明劉訒五世同居敘義門將將樹表浙鄉 案當作樹表淅鄉 | |
三七葉 | 孝弟部藝文三之四十明黃鞏修董孝子墓記雙塚壘壘鞠為蓁莽 案壘壘當作纍纍 |
四二葉 | 孝弟部藝文五之一晉嵇康思親詩感几杖兮涕汎瀾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引作涕汍瀾
|
四五葉 | 孝弟部藝文五之二十四明劉正亨孝養篇短檠夜夜然藜火咕嗶呻吟功益苦 案呫嗶當作佔畢 |
四七葉 | 孝弟部藝文六之八明黃佐旌孝詩羌遐舉兮高尋葛藟兮稷森森 案當作葛藟藟兮稷森森 |
孝弟部藝文六之九明黃宣陳孝子詩范當年可作仇 案仇字疑作儔 | |
四八葉 | 孝弟部藝文六之十六明鄭子夔孝子劉光祖詩雪霽燕山催征馬 案征字失律疑誤 |
四九葉 | 孝弟部紀事一之一後漢書祭遵傳遵從弟彤案後漢書作遵從弟肜 |
孝弟部紀事一之一前書樊宏傳宏子儵事後母至孝 案後漢書作儵字長魚 | |
五六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一之四周辛俞傳國語君問而陳辭未退而逆之 案宋本國語作君問之陳辭未退而逆之 |
篤行部名賢列傳一之五周申鳴傳說苑白公為石乞曰申鳴者天下之勇士也 案說苑作白公謂石乞曰 | |
五七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一之十三周魯仲連傳史記所責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 案史記作所貴於天下之士者 |
第六一六冊之〇二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二之十三後漢書獨行傳繆彤字豫公 案後漢書作繆肜下並同 |
〇四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二之二十九後漢戴就傳可熱燒斧勿令泠 案後漢書作勿令冷 |
篤行部名賢列傳二之三十後漢劉翊傳翊字子相穎川潁陰人也 案後漢書作潁川潁陰人 | |
〇六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三之九魏邴原傳黃巾起原將家屬入海住鬱山洲中 案三國志作鬱洲山中 |
篤行部名賢列傳三之十前傳公之所以侍原者以能守訓典而不易也 案三國志作公之所以待原者 | |
一一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四之二十四周寇儁傳遂以地遷史底 案周書作遂以地還史底 |
一二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四之三十隋李士謙傳何乃為人所疏頓至此 案隋書作頓至於此 |
篤行部名賢列傳四之三十二前傳士謙曰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亦不能難而止 案隋書作客亦不能難而止 | |
一四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五之九五代史裴羽傳由是吳越復通於中國羽獲崇喪至京師 案五代史作羽護崇喪至京師 |
二八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八之十一元沈右傳蘇州府志右惻然謂妻曰乃父吳中名術 案當作乃父吳中名宿 |
篤行部名賢列傳八之十三元唐時傳松江府志以公館居故試公耳 案館居或是鰥居 | |
三二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九之七明嚴本傳江陰縣志每以致情故縱及大不敬為擬 案當作知情故縱 |
三四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九之二十七明陸淵傳武進縣志其人感激願傭作以報淵謝遣雲 案當作淵謝遣去 |
四一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十一之二明沈麟傳淮安府志麟沐陽諸生 案沐陽當作沭陽 |
四六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十二之十二明應明德傳臨海縣志甲寅受刑部雲南司主事 案受當作授 |
四七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十二之二十六明劉傳德安府志偶游覽金泉得父墓始請劉謝 案當作始詣劉謝 |
五〇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十三之十三明馬九功傳濟南府志以資郎授兩淮鹽場副使 案資郎當作貲郎 |
五一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十三之二十三明吳承裕傳有伽藍者眾數神之 案當作眾素神之 |
五五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十四之十二明陳梁傳嘉興府志出軸無心水月偶逢 案當作出岫無心 |
五六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十四之二十五明郭良時傳設帳授書以糊其口 案糊當作餬 |
第六一七冊之〇二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十五之七明李恆傳雄縣志少項有吏人王振者呼號狂顧 案當作少頃 |
〇六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十六之七明趙含玉傳汝州志題其門聯曰一戰保孤城死之日猶生之年千秋留浩氣入其祠想見其人 案兩下句皆平無此聯法疑年日字互易以對語祠字亦非成語 |
〇八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十六之二十一明張準傳蘇州府志又嗾戚屬之豪者其肆而據之 案當作敓敓彊取也削也 |
一七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十八之二十四明黃友璋傳旌德縣志某守此以待夕矣 案當作某守此以待久矣 |
二六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二十之二十明張賢臣傳賢臣議石塘其閒 案當作議築石塘其間 |
三一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二十一之二十二明包志道傳處州府志築侵雲領根石橋 案當作侵雲嶺根 |
三四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二十二之三明王二存傳金谿縣志遂視呫嗶為餘事 案呫嗶當作佔畢 |
篤行部名賢列傳二十二之九明李挺傳吉安府志侯領之事竟寢 案當作侯頷之 | |
三八葉 | 篤行部名賢列傳二十三之四明張鼎傳寶慶府志州守聞其賢聘其女為唐年王妃 案明史唐定王以下靖憲莊成敬順端末兩王無諡唐年恐有誤 |
四三葉 | 篤行部紀事之一史記直不疑傳有告歸誤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覺亡意不疑 案史記作妄意不疑索隱雲謂妄疑其盜取將也 |
四七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一之一周伯昏瞀人傳列子黃帝篇吾食於卜漿而五漿先饋 案列子作吾食於十漿 |
五二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二之二十七周莊周傳高士傳此龜甯無為留骨而貴乎甯王曳尾塗中乎 案高士傳作甯生曳尾塗中乎 |
五五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三之十七漢逄萌 案後漢書作逢萌通志氏族略有逢無逄雲逢音龐是字逢而音如逄 |
第六一八冊之〇四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四之二十八漢楊後傳謝承後漢書收其妻子錄繫欲致後遂不知後所在 案太平御覽遂作還雲錄繫欲致後還 |
〇五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五之二晉皇甫謐傳何故委形侍於窮而不變乎 案晉書作何故委形待於窮而不變乎 |
〇六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五之五前傳忘青紫之班瞵案晉書作忘青紫之斑瞵 |
隱逸部名賢列傳五之七前傳荊菜志邁於江岑 案晉書作荊萊志邁於江岑 | |
〇七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五之十四晉董京傳亦將闚我卑顣而去 案晉書作顰顣而去 |
隱逸部名賢列傳五之十五晉夏統傳舌縮口張兩耳塞也 案晉書作兩耳壁塞 威光電發案威字補晉書作流光 飛觸挑拌案晉書作飛觸挑柈 | |
隱逸部名賢列傳五之二十二晉范喬傳簟瓢詠業長而彌堅 案晉書作簞瓢詠業 | |
〇八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五之二十六晉魯勝傳必有形察莫如別色故有堅白之辯 案晉書作名必有形察形莫如別色 |
〇九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五之三十三晉張忠傳弟子亦以為窟居 案晉書無為字 |
隱逸部名賢列傳五之三十四晉郭文傳乃步擔入吳興餘杭大辟山中 案晉書作大滌山中作大辟者亦不少 | |
隱逸部名賢列傳五之三十九晉杜夷傳齊相曹參尊崇蓋公 案參俗字應作參 靜志門案非字應作衡 | |
一〇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六之六晉譙秀傳晉陽秋想王蠍於亡齊之境 案王蠍當作王蠋 管甯之默潦海案潦海當作遼海 |
一二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六之十八晉范宣傳君博學通綜何以大儒 案晉書作何以太儒 僕誠大儒案晉書亦作太儒 |
隱逸部名賢列傳六之二十晉戴逵傳放達似連所以亂道 案晉書作放達似惠連 是以六經有失一政有弊案晉書作二政有弊 | |
隱逸部名賢列傳六之二十一前傳王珣又上疏逵執操貞厲舍味獨游 案晉書作含味獨游 | |
隱逸部名賢列傳六之二十三晉郭瑀傳乃與燉煌素嘏起兵五千 案晉書作燉煌索嘏穆惑於讒間西代索嘏案晉書作西伐索嘏 | |
一三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六之三十一晉陶潛傳梁昭明太子集其妻瞿氏亦能安勤苦 案昭明太子集作其妻翟氏 |
一四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七之二宋周續之傳留愛崑卉誠著桃李 謹案 武英殿刻晉書考證雲崑卉作昆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七之五宋宗炳傳既而輒哭尋理悲情頓釋 案宋書作輟哭尋理 | |
一五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七之十宋沈道虔傳與諸孤兄子共釜庾之資因不改節 案宋書作困不改節 |
一六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七之十八宋劉睦之傳宋書褚伯玉居剡縣暴布山 案宋書作瀑布山齊書同 |
一七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七之二十九齊顧歡傳至名無名其有者二十七品 案南齊書作其有名者二十七品 |
一九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八之五梁何引傳即林成援因嚴為堵 案梁書作因巖為堵援字晉宋六朝人常用義如藩籬之藩陶淵明臨流植援詩謝靈運山居賦注水竹吳中以為宅援皆是 |
二四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九之十隋崔賾傳挾泰山而超北海比報德而非難 案隋書舊衍北字北史無與對句堙崑崙以為池稱 |
二七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九之三十六唐張志和傳著元貞子亦以自號 案唐書作元真子 |
三〇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十之九宋种放傳特舉賁園之典果無前習之心 案浙江書局宋史作果無前席之心 |
隱逸部名賢列傳十之十四种放傳湘山野錄蓋王文貞且累章求退之時也 案湘山野錄作王文貞旦 | |
三七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十二之一宋黃晞傳自號贅隅子 案今書刻本作聱隅子 |
四七葉 | 隱逸部名賢列傳十四之十二元嚴侶傳嚴州府志踴氣絕者數四 案踴當作擗踴 |
第六一九冊之〇二葉 | 隱逸部藝文一之十一晉皇甫謐高士傳序謐采古今人代之士 案高士傳作謐采古今八代之士 |
〇五葉 | 隱逸部藝文二之六唐皇甫松大隱賦已焉哉吾將居常侍終而己矣 案原作吾將居常待終而已矣用莊子榮啟期語 |
隱逸部藝文二之七前賦野鼠鬥於林稍 案原作林梢 | |
〇八葉 | 隱逸部藝文三之一漢梁鴻五噫歌序過京師作五噫之歌肅宗聞而悲之 案後漢書作肅宗聞而非之 |
一七葉 | 曠達部藝文二之一無名氏漢樂府善哉行慚無靈轍以報趙宣 案轍原作輒 |
二二葉 | 恬退部藝文一之十二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飲則食兮壽而康 案昌黎集作飲且食兮壽而康 |
二七葉 | 清介部總論之四潛夫論遏利篇顏原公拆困饉於郊野 案潛夫論作顏原公折 |
三一葉 | 清介部紀事二之十竹坡詩話李京兆諸父中有一人嘗為守者 案字補應作博 |
三三葉 | 清介部雜錄之一鴻苞伯夷峻廉隅之節於陵尊溪刻之行 案溪當作 |
韜晦部總論之三劉勰新論韜光篇故窮巖曲岫之椊榤生於積石 案新論作窮巖曲岫之梓傑生於積石 | |
三四葉 | 韜晦部紀事之七山棲志沈麟士居貧織簾誦書不輟 案宋書皆作驎士山棲志所引多誤 |
三五葉 | 韜晦部紀事之十一甲乙剩言余謝曰非曰能之常窺一班矣 案當作常窺一斑矣 |
三九葉 | 前知部紀事之十二前定錄馬游秦事乃命疏其事自藏於猛棟之間 案前定錄作自藏於楹棟之間吳郡陸賓於 案此於字補前定錄作陸賓虞下同 |
四四葉 | 謙讓部藝文之四晉羊祜讓開府三司表誡在過寵不患見遺而畏降發中之詔加非次之榮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引作而猥超然降發中之詔
|
四五葉 | 謙讓部藝文之九晉韓伯辨謙當其所貴在我則矜直其所賢能之則伐 案晉書直作值言善非善而伐善者驟稱其能案晉書作言善非伐 |
謙讓部藝文之十前文雖所滯不同其於遣之緣有弊而用降己之道由私我而存一也 案晉書作其於遣情之累緣有弊而用 | |
謙讓部藝文之十六齊邢邵為彭城王韶讓侍中表用才長短隆朁以之 案朁曰音替字古作二先日 | |
四七葉 | 謙讓部紀事之六晏子晏子相齊十升之布脫粟之食五卯苔菜而己 案晏子作五卵苔菜 |
五〇葉 | 謙讓部雜錄之二讀書鏡薛包與子弟分產田廬取其荒頹者 案此出後漢書作田廬取其荒頓者 |
五一葉 | 識鑒部紀事一之八漢橋元傳徂役之後路有經由 案後漢書作徂沒之後 |
識鑒部紀事一之九漢何禺傳遣人西迎叔父爽並致禺屍而葬之爽之冢饒 案後漢書作並致禺屍而葬之爽冢傍 | |
五三葉 | 識鑒部紀事一之二十二唐盧承慶傳厔尉田崇璧 案當作盩 |
第六二〇冊之〇二葉 | 識鑒部紀事二之十一澠水燕談錄琦以魁礧豈視店揳可屬大事重厚如此 案澠水燕談錄作可屬大事重厚如勃而店揳亦誤宋史石介傳作豈視扂楔 |
識鑒部紀事二之十五聞見後錄語未竟閣門吏抗聲追班 案閣門吏當作閤門吏 | |
〇三葉 | 識鑒部紀事二之二十二程史 案應作桯史 |
〇七葉 | 盛德部藝文之二漢朱穆崇厚論伐木有鳥嗚之悲 案後漢書作伐木有鳥鳴之悲 |
一三葉 | 幼慧部總論之一冊府元龜幼慧門小序乃有特稟異質迴越倫萃 案冊府元龜作迥越倫萃 |
一五葉 | 幼慧部紀事一之四漢張湯傳劾鼠掠治傳爰書訊鞫論報 案漢書作傅爰書 |
一六葉 | 幼慧部紀事一之十二晉潘岳傳岳字安仁榮陽中牟人也 案當作滎陽中牟人 |
一八葉 | 幼慧部紀事二之五隋袁充傳絺兮兮淒其以風 案隋書作絺兮綌兮下同 |
二七葉 | 君子小人部藝文一之十三宋蘇軾論大臣去小人之難寬之使不吾疾狃之使不吳慮 案東坡集作狃之使不吾慮 |
二九葉 | 君子小人部雜錄之二抱朴子博喻篇輝斧之蟲雖跧形而不威 案抱朴子作揮斧之蟲 |
三四葉 | 游說部紀事一之二十三史記范睢傳楚有和朴 案史記作楚有和璞 |
三五葉 | 游說部紀事一之三十三前傳虞卿不敢重爵祿之尊解相印捐萬戶侯而問行急士之窮而歸公子 案史記作捐萬戶侯而間行 |
四一葉 | 游俠部藝文一之一史記平原君傳贊然虞卿亦窮愁亦不能著書 案史記作然虞卿非窮愁亦不能著書 |
四六葉 | 游俠部紀事二之三漢書朱家傳吳楚反時條侯為太尉乘傳至河南得劇孟 案漢書作乘傳車將至河南 |
五二葉 | 勇力部紀事一之十二漢祭遵傳遵從弟彤有勇力 案後漢書作從弟肜月 |
四九葉 | 勇力部總論之一詩經𨚍風簡兮 案詩經作邶風附原闕篇頁 |
第六〇〇冊之四八葉 | 性命部總論之十九 案原係性情部總論之十九頁誤釘於此此頁遂闕無從查補 |
第六一五冊之四五葉 | 孝弟部藝文五之二十 案原係孝弟部藝文六之二十頁誤釘於此此頁遂闕無從查補 〈按性命部闕頁本局已鈔補〉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