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醫部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獵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藝術典 醫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卜筮部
維基百科 參閱維基百科中的:醫學

 醫部彙考一

  黃帝素問一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醫部彙考二

  黃帝素問二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醫部彙考三

  黃帝素問三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上

 醫部彙考四

  黃帝素問四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下

 醫部彙考五

  黃帝素問五陰陽離合論篇第六 陰陽別論篇第七

 醫部彙考六

  黃帝素問六靈蘭祕典論篇第八 六節臟象論篇第九

 醫部彙考七

  黃帝素問七五臟生成篇第十 五臟別論篇第十一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

   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

 醫部彙考八

  黃帝素問八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 玉版論要篇第十五 診要經終論篇第

  十六

 醫部彙考九

  黃帝素問九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醫部彙考十

  黃帝素問十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

 醫部彙考十一

  黃帝素問十一玉機真臟論篇第十九

 醫部彙考十二

 醫部彙考十三

  黃帝素問十三臟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醫部彙考十四

  黃帝素問十四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

  明論篇第二十六

 醫部彙考十五

  黃帝素問十五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 太陰

  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醫部彙考十六

  黃帝素問十六陽明脈解篇第三十 熱論篇第三十一 刺熱篇第三十二

 醫部彙考十七

  黃帝素問十七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瘧論篇第三

  十五

 醫部彙考十八

  黃帝素問十八刺瘧篇第三十六 氣厥論篇第三十七

 醫部彙考十九

  黃帝素問十九欬論篇第三十八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 腹中論篇第四十

 醫部彙考二十

  黃帝素問二十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風論篇第四十二 痹論篇第四十三

 醫部彙考二十一

  黃帝素問二十一痿論篇第四十四 厥論篇第四十五 病能篇第四十

  六

 醫部彙考二十二

  黃帝素問二十二奇病論篇第四十七 大奇論篇第四十八

 醫部彙考二十三

  黃帝素問二十三脈解篇第四十九 刺要論篇第五十 刺齊論篇第五

  十一

 醫部彙考二十四

  黃帝素問二十四刺禁論篇第五十二 刺志論篇第五十三 鍼解篇第

  五十四 長刺節論篇第五十五

 醫部彙考二十五

 醫部彙考二十六

  黃帝素問二十六氣府論篇第五十九

 醫部彙考二十七

  黃帝素問二十七骨空論篇第六十 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

 醫部彙考二十八

  黃帝素問二十八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醫部彙考二十九

  黃帝素問二十九繆刺論篇第六十三

 醫部彙考三十

  黃帝素問三十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 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

 醫部彙考三十一

  黃帝素問三十一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醫部彙考三十二

  黃帝素問三十二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

 醫部彙考三十三

  黃帝素問三十三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醫部彙考三十四

  黃帝素問三十四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

 醫部彙考三十五

  黃帝素問三十五五常政大論第七十上

 醫部彙考三十六

  黃帝素問三十六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下

 醫部彙考三十七

  黃帝素問三十七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上之上

 醫部彙考三十八

  黃帝素問三十八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上之下

 醫部彙考三十九

  黃帝素問三十九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下之上

 醫部彙考四十

  黃帝素問四十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下之下

 醫部彙考四十一

  黃帝素問四十一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上

 醫部彙考四十二

  黃帝素問四十二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中

 醫部彙考四十三

  黃帝素問四十三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下

 醫部彙考四十四

  黃帝素問四十四著至教論篇第七十五 示從容論篇第七十六 疏五

  過論篇第七十七

 醫部彙考四十五

  黃帝素問四十五徵四失論篇第七十八 陰陽類論篇第七十九 方盛

  衰論篇第八十 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

 醫部彙考四十六

  黃帝素問四十六刺法論篇第七十二馬蒔補遺 本病論篇第七十三馬

  蒔補遺

 醫部彙考四十七

  黃帝靈樞經一九鍼十二原篇第一 本輸篇第二

 醫部彙考四十八

  黃帝靈樞經二小鍼解篇第三 邪氣臟腑病形篇第四

 醫部彙考四十九

  黃帝靈樞經三根結篇第五 壽夭剛柔篇第六 官鍼篇第七 本神篇第

  八

 醫部彙考五十

  黃帝靈樞經四終始篇第九

 醫部彙考五十一

  黃帝靈樞經五經脈篇第十上

 醫部彙考五十二

  黃帝靈樞經六經脈篇第十中

 醫部彙考五十三

  黃帝靈樞經七經脈篇第十下

 醫部彙考五十四

  黃帝靈樞經八經別篇第十一 經水篇第十二 經筋篇第十三

 醫部彙考五十五

  黃帝靈樞經九骨度篇第十四 五十營篇第十五 營氣篇第十六 脈度

  篇第十七 營衛生會篇第十八

 醫部彙考五十六

  黃帝靈樞經十四時氣篇第十九 五邪篇第二十 寒熱病篇第二十一

  癲狂篇第二十二

 醫部彙考五十七

  黃帝靈樞經十一熱病篇第二十三 厥病篇第二十四

 醫部彙考五十八

  黃帝靈樞經十二病本篇第二十五 雜病篇第二十六 周痹篇第二十

  七 口問篇第二十八 師傳篇第二十九

 醫部彙考五十九

  黃帝靈樞經十三決氣篇第三十 腸胃篇第三十一 平人絕穀篇第三

  十二 海論篇第三十三 五亂篇第三十四 脹論篇第三十五 五癃津液別篇第三十

  六 五閱五使篇第三十七 逆順肥瘦篇第三十八

 醫部彙考六十

  黃帝靈樞經十四血絡論篇第三十九 陰陽清濁篇第四十 陰陽繫日

  月論篇第四十一 病傳篇第四十二 淫邪發夢篇第四十三

 醫部彙考六十一

  黃帝靈樞經十五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第四十四 外揣篇第四十五

  五變篇第四十六 本臟篇第四十七 禁服篇第四十八

 醫部彙考六十二

  黃帝靈樞經十六五色篇第四十九 論勇篇第五十 背腧篇第五十一

   衛氣篇第五十二 論痛篇第五十三 天年篇第五十四

 醫部彙考六十三

  黃帝靈樞經十七逆順篇第五十五 五味篇第五十六 水脹篇第五十

  七 賊風篇第五十八 衛氣失常篇第五十九 玉版篇第六十 五禁篇第六十一 動

  輸篇第六十二

 醫部彙考六十四

  黃帝靈樞經十八五味篇第六十三 陰陽二十五人篇第六十四 五音

  五味篇第六十五

 醫部彙考六十五

  黃帝靈樞經十九百病始生篇第六十六 行鍼篇第六十七 上膈篇第

  六十八 憂恚無言篇第六十九 寒熱篇第七十 邪客篇第七十一

 醫部彙考六十六

  黃帝靈樞經二十通天篇第七十二 官能篇第七十三 論疾診尺篇第

  七十四

 醫部彙考六十七

 黃帝靈樞經二十一刺節真邪篇第七十五 衛氣行篇第七十六 九

  宮八風篇第七十七

 醫部彙考六十八

  黃帝靈樞經二十二九鍼論篇第七十八 歲露論篇第七十九 大惑

  論篇第八十 癰疽篇第八十一

 醫部彙考六十九

  扁鵲難經一上經

 醫部彙考七十

  扁鵲難經二下經

 醫部彙考七十一

  脈法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陰陽別論 六節臟象論 五臟生成篇 移精變氣

  論 脈要精微論 平人氣象論 玉機真臟論

 醫部彙考七十二

  脈法二

 醫部彙考七十三

  脈法三

  黃帝素問四時刺逆從論 五運行大論 至真要大論 陰陽類論 方盛衰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根結篇 終始篇 五十營篇 四時氣篇 禁服篇

  五色篇 玉板篇 動輸篇 論疾診尺篇

 醫部彙考七十四

  脈法四

  張機傷寒論辨脈法 平脈法

  華佗中藏經脈要論 五色脈論 脈病內外證訣 論臟腑虛實寒熱生死逆

  從脈證之法 論診雜病必死脈

 醫部彙考七十五

  脈法五

  王叔和脈經脈形狀指下祕訣第一 平脈早晏法第二 分別三關境界脈候

  所主第三 辨尺寸陰陽榮衛度數第四 平脈視人大小長短男女逆順法第五 持脈輕

  重法第六 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陽逆順第七 辨臟腑病脈陰陽大法第八 辨脈

  陰陽大法第九 平虛實第十 縱橫逆順伏匿脈第十一 辨災怪恐怖雜脈第十二 遲

  疾短長雜脈第十三 平人得病所起脈第十四 診病將差難已脈第十五 平三關陰陽

  二十四氣脈第十六 平人迎神門氣口前後脈第十七 平三關病候並治宜第十八 平

  奇經八脈病第十九

 醫部彙考七十六

  脈法六

 醫部彙考七十七

  脈法七

  王叔和脈訣脈賦 診脈入式歌 心脈見於三部歌 心脈歌 肝脈見於三

  部歌 肝脈歌 腎脈見於三部歌 腎脈歌 肺脈見於三部歌 肺脈歌 脾脈見於三

  部歌 脾脈歌 七表八裏脈總論 七表脈 八裏脈 九道脈 左右手診脈歌 左手

  寸口心脈歌 左手中指肝脈歌 左手尺部腎脈歌 右手寸口肺脈歌 右手中指脾脈

  歌 右手尺部命門脈歌 診雜病生死候歌 診暴病歌 形證相反歌 診四時病五行

  相尅脈 診四時虛實歌 傷寒歌 又歌 診雜病生死歌 診婦人有姙歌 產難生死

  脈證歌 產後傷寒生死脈歌 小兒生死脈歌

藝術典第九十七卷

醫部彙考七十七

[編輯]

脈法七

[編輯]

《晉王叔和脈訣》

[編輯]

《脈賦》

[編輯]

欲測疾兮生死,須詳脈兮有靈,左辨心肝之理,右察 脾肺之情,此為寸關所主,腎即兩尺,分併,三部五臟 易識,七診九候難明。晝夜循環,榮衛須有定數,男女 長幼,大小各有殊形,復有節氣不同,須知春夏秋冬, 建寅卯月兮木旺,肝脈弦長以相從,當其巳午心火 而洪。脾屬四季,遲緩為宗,申酉是金為肺,微浮短濇, 「宜逢月臨亥子,是乃腎家之旺。得其沈細,各為平脈 之容。既平脈之不衰,反見鬼兮命危,子扶母兮瘥速, 母抑子兮退遲。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須各推。假令 春得肺脈為鬼,得心脈乃是肝兒,腎為其母,脾則為 妻。春得脾而莫療,冬見心而不治;夏得肺而難瘥,秋 得肝亦何疑。」此乃論四時休旺之理,明五行生尅之 義。舉一隅而為例,則三隅而可知。按平弦而若緊,欲 識濇而似微。浮芤其狀相反,沈伏殊途同歸。洪與實 而形同髣髴,濡與弱而性帶依稀。先辨此情,後論其 理;更復通於藥性,然後可以為醫。既已明其三部,須 知疾之所有。寸脈急而頭疼,弦為心下之咎。緊是肚 痛之徵,緩即皮頑之「候,微微冷入胸中,數數熱居胃 口。」滑主壅多,濇為氣少,胸連脅滿,只為洪而莫非;膹 引背疼,緣是沈而不謬。更過關中,浮緩不餐,緊牢氣 滿,喘急難痊。弱以數兮胃熱,弦以滑兮胃寒。微即心 下脹滿,沈兮膈上吞酸。濇即宜為虛視,沈乃須作實 看。下重緣濡女,萎散療之,在急水攻因伏,牽牛湯瀉 則令安。爾乃尺中脈滑,定知女經不調;男子遇此之 候,必主小腹難消。伏脈穀兮不化,微即肚痛無憀。弱 緣胃熱上壅;遲是寒於下焦,胃冷嘔逆。尺中濇候,腹 脹陰疝。弦牢,緊則痛居其腹,沈乃疾在其腰。濡數浮 芤,皆主小便赤濇。細詳。如此之候,何處能逃?若問女 子何因?尺中不絕,胎脈方真。太陰洪而女「孕,太陽大 而男孕,或遇俱洪,而當雙產,此法推之,其驗若神。月 數斷之,各依其部。假令中衝若動,此乃將及九旬。患 者要知欲死,須詳脈之動止。彈石劈劈而又急,解索 散散而無聚,雀啄頻來而又住,屋漏將絕而復起,鰕 遊冉冉而進退難尋,魚躍澄澄而遲疑掉尾。嗟夫!遇 此之候,定不能起。縱有丸」丹,天命而已。復有困重沈 沈,聲音劣劣,寸關雖無,尺猶不絕,往來息均,踝中不 歇,如此之流,何憂殞滅,《經》文具載,樹無葉而有根,人 困如斯,垂死乃當更活。

《診脈入式歌》

[編輯]

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女人反此背看 之,尺脈第三同斷病。

此六位之脈首尾傳,其位先立左寸,心小腸,乃君火之位;次立左關,肝膽風木之位;次立左尺,腎與膀胱,乃寒水之位;次立右寸,肺大腸燥金之位;次立右關,脾胃濕土之位;次立右尺,命門三焦相火之位;皆循天而右行。以此言之,「病在左主表,宜發汗;病在右主裏,宜下循天。左者順行十二辰,自溫而熱,自熱而濕」,自濕而燥,自燥而寒,自寒而風,自風而溫也。所以雲「天行從前來者為實邪,從後來者為虛邪」,其傳變之道,左必傳右,乃汗證傳作下證,下證則無傳汗證之理矣。

心與小腸居左寸,肝膽同歸左關定。腎居尺脈亦如 之,用意調和審安靖。肺與大腸居右寸,脾胃脈從關 裏認。命門還與腎脈同,用心仔細須尋趂。若診他脈 覆手取,要自看時仰手認。三部須教指下明,九候了 然心裏印。大腸共肺為傳送,心與小腸為受盛。脾胃 相通五穀消,膀胱腎合為津慶。三焦無狀空有名,寄 在胸中膈相應,肝膽同歸津液腑,能通眼目為清靜

 醫部彙考七十八

  脈法八

  孫思邈千金方論診候 平脈大法 診五臟輕重法 五臟脈所屬 脈法

  讚 三關主對法 平寸口脈主對法 平關脈主對法 平尺脈主對法 五臟積聚 陰

  陽表裏虛實 何時得病 診四時相反脈 扁鵲診諸反道死脈要訣

  朱肱活人書論脈 人迎氣口 太谿脈 衝陽脈 問三部之位 問診候之

  法 問脈息之證 問七表 問八裏 問結脈促脈代脈

  崔紫虛四言舉要脈訣

  儲泳祛疑說辨脈

  陳無擇三因方二十四脈主病

  劉完素六書原脈論

藝術典第九十八卷

醫部彙考七十八

[編輯]

脈法八

[編輯]

《唐孫思邈千金方》

[編輯]

《論診候》

[編輯]

凡調理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機。五臟未虛,六腑未竭, 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 病勢已過,命可保全。夫診候之法,常以平旦陰氣未 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 亂,精取其脈,知其逆順,非其時不用也。深察三部九 候,而明告之。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 「醫醫病。」又曰:「上醫聽聲,中醫察色,下醫診脈。」又曰:「上 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 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難以救矣。何謂三 部?寸、關尺也。上部為天,肺也;中部為人,脾也;下部為 地,腎也。何謂九候?部各有三,合為九候。上部天,兩額 動脈,主頭角之氣也;上部地,兩頰動脈,主口齒之氣 也;「上部人」,耳前動脈,主耳目之氣也;「中部天」,手太陰 肺之氣也;中部地,手陽明胸中之氣也;中部人,手少 陰心之氣也;「下部天」,足厥陰肝之氣也;「下部地」,足少 陰腎之氣也;「下部人」,足太陰脾之氣也。合為九候。夫 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死;形瘦脈大,胸中多氣 者死;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 失者死。」愚醫不通三部九候及四時之經,或用湯藥 倒錯,針灸失度,順方治病,更增他疾,遂致滅亡。哀哉 烝民,枉死者半,可謂世無良醫為其解釋。《經》說:「地、水、 火、風和合成人。」凡人火氣不調,舉身蒸熱;風氣不調, 全身彊直,諸毛孔閉塞;水氣不調,身體浮腫,氣滿喘 粗;土「氣不調,四肢不舉,言無音聲。火去則身冷,風止 則氣絕,水竭則無血,土散則身裂。」然愚醫不思脈道, 反治其病,使臟中五行相尅,切如火熾然,重加其油, 不可不慎。凡四氣合德,四神安和,一氣不調,百病隨 生,四神動作,四百四病同時俱發。又云:「一百一病,不 治自愈;一百一病,須治而愈,一百一病,雖」治難愈。一 百一病。真死不治。

《平脈大法》

[編輯]

《論》曰:「夫脈者,醫之大業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為醫 者哉。是以古之哲醫,寤寐俯仰,不與常人同域,造次 必於醫,顛沛必於醫,故能感於鬼神,通於天地,可以 濟眾,可以依憑。若與常人混其波瀾,則庶事隳壞,使 夫物類,將何仰焉?由是言之,學者必當屏去俗情,凝 心於此,則佗鵲之功,因茲可得而致也。」

凡人稟形氣,有中適,有躁靜,各各不同。氣脈潮動,亦 各隨其性韻。故一呼而脈再至,一吸而脈再至,呼吸 定息之間,復一至,合為五至,此為平和中適者也。春 秋日夜正等,無餘,分時也。其餘日,則其呼而脈至多, 吸而脈至少,或吸而脈至多,呼而脈至少,此則不同, 如冬夏日夜,長短之異也。凡氣脈呼吸,法晝夜變通 傚四時,然於呼吸定息,應五至之限,無有虧僻,猶晷 刻與四時有長短,而歲功日數無遺也。若人有羸有 壯,其呼吸雖相壅遏,而晝夜息度隨其漏刻,是謂「呼 吸象晝夜,變通傚四時」也。

夫診脈,當以意先自消息,壓取病人呼吸以自同,而 後察其脈數,計於定息之限五至者為平人。若有盈 縮等狀,論平源之所宜也。

問曰:「何謂三部脈?」答曰:「寸關,尺也。凡人修短不同,其 形各異,有尺寸,分三關之法,從肘腕中橫文,至掌魚 際後文,卻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為尺;從魚際後 文,卻還度取十分之一,則是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 之中,則寸口也。」此處其骨自高,故云陰得尺內一寸, 陽得寸內九分。從寸口入,卻行六分,為關分。從關分 又入六分,為尺分。

又曰:「從魚際至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口

 醫部彙考七十九

  脈法九

  滑壽診家樞要脈之經常 左右手配臟腑部位 五臟平脈 四時平脈

  呼吸浮沈定五臟脈 指下輕重以定五臟 三部九候所主 持脈 脈貴有神 脈陰陽

  類成

  陶九成輟耕錄論脈

  李杲十書辯脈 論榮衛色脈參應之法 論持手訣消息法 三部所主臟腑病

  論 相合脈經 虛實 問兩手寸關弦疾脾弱火勝木旺土虧金爍當作何治 脈當有神

   察色脈以定吉凶 大則病進 辨脈浮所主病不同 三部脈治宜

  朱震亨心法脈肖天地 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診脈雜說 濇弦脈

  格致餘論脈大必病進論 左大順男右大順女論

  齊德之外科精義論脈證名狀二十六種 論三部脈所主證候 論三部

  脈所主雜病法訣

  危亦林得效方十怪脈

藝術典第九十九卷

醫部彙考七十九

[編輯]

脈法九

[編輯]

《元滑壽診家樞要》

[編輯]

《脈之經常》

[編輯]

「脈者,氣血之先也。氣血盛則脈盛,氣血衰則脈衰,氣 血熱則脈數,氣血寒則脈遲,氣血微則脈弱,氣血平 則脈治。」又「長人脈長,短人脈短,性急人脈急,性緩人 脈緩。左大順男,右大順女,男子尺脈常弱,女子尺脈 常盛,此皆其常也,反之者逆。」

《左右手配臟腑部位》

[編輯]

左寸。心小腸脈所出。左關。肝膽脈所出。左尺。腎膀胱 脈所出。命門與腎脈通

右寸。肺大腸脈所出。右關。脾胃脈所出。右尺。三焦。心 包絡脈所出。

《五臟平脈》

[編輯]

「心脈浮大而散,肺脈浮濇而短,肝脈弦而長,脾脈緩 而大,腎脈沈而輭滑。 心合血脈,心脈循血脈而行,持脈指法,如六菽之重, 按至血脈而得者為浮;稍稍加力,脈道粗者為大;乂 稍加力,脈道闊輭者為散。」 「肺合皮毛,肺脈循皮毛而行,持脈指法,如三菽之重, 按至皮毛而得者為浮;稍稍加力,脈道不利為濇;又 稍加」力。不及本位曰「短。」

肝合筋,肝脈循筋而行,持脈指法,如十二菽之重,按 至筋而脈道如箏弦相似,稍加力,脈道迢迢者為長。 脾合肌肉,脾脈循肌肉而行,持脈指法,如九菽之重, 按至肌肉,如微風輕颭柳梢之狀為緩;次稍加力,脈 道敦實者為大。

腎合骨,腎脈循骨而行。《持脈指法》,按至骨上而得者 為沈;次重以按之,脈道無力者為軟;舉指來疾流行 者為滑。

凡此五臟之平脈,要須平素察之。久久成熟,一遇病脈,自然可曉。《經》曰:「先識經脈,而後識病脈。」此之謂也。

《四時平脈》

[編輯]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長夏四季脈遲緩。

《呼吸浮沈定五臟脈》

[編輯]

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其脈 在中。心肺俱浮,浮而大散者心,浮而短濇者肺,腎肝 俱沈,牢而長者肝,濡而來實者腎。脾為中州,其脈在 中。

《指下輕重以定五臟》

[編輯]

即前所謂「三菽」、「六菽」之重也。

《三部丸候所主》

[編輯]

寸為陽,為上部,主頭項以下至心胸之分也。關為陰 陽之中,為中部,主臍腹肚脅之中也。尺為陰,為下部, 主腰足脛股之分。凡此三部之中,每部又各有浮中 沈三候,三而三之,為九候也。浮主皮膚,候表及腑;中 主肌肉,以候胃氣;沈至筋骨,候裏及臟也。

《持脈》

[編輯]

凡診脈之道,先須調平自己氣息,男左女右,先以中 指定得關位,卻齊下前後二指,初輕按以消息之,次 中按以消息之,次重按以消息之,然後自寸關至尺, 逐部尋究,一呼一吸之間,要以脈行四至為率,閏以 太息脈五至為平脈也。其有太過不及,則為病脈,看 在何部,各以其部斷之。

凡診脈,須要先識時脈、胃脈與臟腑平脈,然後及於 病脈。時脈謂春三月六部中俱帶弦,夏三月俱帶洪, 秋三月俱帶浮,冬三月俱帶沈。胃脈謂中按得之脈 和緩。臟腑平脈,已見前章。凡人腑臟脈既平,胃脈和, 又應時脈,乃無病者也,反此為病。

凡診脈之際,人臂長則疏下指,臂短則密下指。三部

 醫部彙考八十

  脈法十

  李時珍脈學浮 沈 遲 數 滑 濇 虛 實 長 短 洪 微 緊

  緩 芤 弦 革 牢 濡 弱 散 細 伏 動 促 結 代

  李中梓診家正眼診脈法象論 浮 沈 遲 數 滑 濇 虛 實

  長 短 洪 微 細 濡 弱 緊 緩 弦 動 促 結 代 革 牢 散 芤

  伏 疾 持脈總論

 醫部彙考八十一

  脈法十一

  虞摶醫學正傳脈法問答 反關脈

  樓英醫學綱目衝督陰蹻陽蹻脈病 諸脈診病雜法

  李梴醫學入門診脈 十關尺定位 臟腑定位 七表八裡九道名脈 諸

  脈體狀 諸脈相類 諸脈主病 諸脈相兼主病論 浮脈 沉脈 遲脈 數脈 滑脈

   濇脈 大脈 緩脈 洪脈 實脈 弦脈 緊脈 長脈 芤脈 微脈 細脈 濡脈

   弱脈 虛脈 革脈 動脈 散脈 伏脈 短脈 促脈 結脈 代脈 臟腑六脈診

  法 心脈診法 肝脈診法 腎脈診法 肺脈診法 脾脈診法 命門脈診法

 醫部彙考八十二

  脈法十二

  李梴醫學入門氣口人迎脈訣 總看三部脈法 傷寒脈法 浮候 中候

   沉候 雜病脈法

藝術典第一百二卷

醫部彙考八十二

[編輯]

脈法十二

[編輯]

《明李梴醫學入門》

[編輯]

《氣口人迎脈訣》

[編輯]

此即上古診法中之二法也。氣口右手關前一分,以候七情,房勞,工作勤苦,與飲食無節,皆為內傷不足之證。所以名「氣口」 者,五臟之氣,必因胃氣而升於手太陰故也。人迎左手關前一分,以候六淫,及起居失宜,感冒時行不正之氣,皆為外感有餘之證。所以名「人迎」 者,外邪必因虛而入故也。至若臟氣平者,邪自難犯,故先氣口而後人迎也。《訣》論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然七情蘊鬱,正由宿食助發,若專傷食而無七情,則不應氣口。又論傷寒皆自太陽始,然《經》云:「風喜傷肝,寒喜傷腎,暑喜傷心飽,濕喜傷脾,熱喜傷心,燥喜傷肺。」 以類推之,風當自少陽,濕當自陽明,暑當自三焦,寒當自太陽,此丹溪獨得經旨,發仲景未發也。其外非六淫,內非七情而病者,謂之不內外因,本經自病也,非若氣口人迎傳變乘尅,但三因皆以胃氣為主。經云:氣口,太陰也,兼屬脾。又云:「人迎,亦胃脈也。」 《脈讚》云:「關前一分,人命之主。」 故取李仲南《三因歌》括於前,而以《丹溪圖說》註之。

喜則傷心,脈必虛。

喜則氣緩,脈散而虛,甚則神庭融溢,而心脈反沉。蓋喜甚則火盛侮金,腎水復母,讎而尅心,暴喜暴怒,多有暴中之患,亦此意也。

思傷脾,脈結中居。

思則氣凝,脈短而結,甚則意舍不寧。脾脈反弦,

因憂傷肺,脈必濇。

憂則氣滯而脈沉濇,甚則魄戶不閉,肺脈反洪,

怒氣傷肝,脈定濡。

怒則氣逆而脈濡或激,甚則魂門弛長,而肝脈反濇。

恐傷於腎,脈沉是。

「恐則氣下怯而脈沉,甚則志室不遂,而腎脈反濡」,濡屬土也。或疑神庭、志室等穴,皆屬太陽。殊不知五臟系背諸穴,於五臟則為有形之經絡,於太陽則為無形之經絡,特其過脈耳。

緣驚傷膽動相殘。

驚則氣亂而脈動。甚則入肝脈散。小兒瀉青。大人面青。又大驚入心者。尿血怔忡。

脈緊,因悲傷胞絡。

悲則氣急而脈緊縮,甚則心胸絡與肺系氣消而肺虛。

「七情氣」口內因之。

「凡七情傷之淺者,惟氣口緊盛而已;傷之深者,必審何部相應,何臟傳次,何臟相尅,尅脈勝而本臟脈脫者死。」噫!七情為患如此,和樂以養中和,實養德養身急務也。

緊則傷寒腎不移。

寒傷腎,脈沉而緊,初自足太陽而入,其脈浮盛而緊,浮者足太陽,緊者傷寒,盛者病進也。

虛因傷暑向心推。

《景傷》心脈虛,初自手少陽而入,脈洪虛而數,洪者足少陽,虛者傷暑,數者病增也。

濇緣傷燥須觀肺。

燥傷肺脈濇,初自手陽明而入,脈浮而數,浮者手陽明,數者傷燥。

濡細傷手更看脾。

濕傷脾,脈細而濡,初自足陽明而入,脈細濇而長,濇者足陽明,濡者傷濕,長者病襲也。

「浮則傷風」肝部應。

風傷肝,脈浮而盛,初自足少陽而入,脈弦浮而散,弦者足少陽,浮者傷風,散者病至也。

弱緣傷熱察心知。

《熱傷心胞絡,脈沉弱而緩》。初自三焦而入,脈浮而弱。沉者心胞絡,弱者傷熱,緩者病倦也。暑與熱同氣,正心多不受邪,每歸胞絡。此與暑傷心互看。

外因但把人迎審,細別六淫皆可醫。

凡外感輕者惟人迎緊盛,或各部單見而已,重則各部與人迎相應,其傳變與「《傷寒》參看

 醫部彙考八十三

  脈法十三

  李梴醫學入門婦人脈法 成童脈法 癰疽脈法 死脈總訣 形色脈相

  應總訣

  李中梓醫宗必讀新著四言脈訣

 醫部彙考八十四

  脈法十四

  李中梓醫宗必讀脈法心參 分配臟腑診候之圖 人迎氣口說 脈有

  不可以言傳說 因形氣以定診說 診貴提綱說 脈有相似宜辨 脈有相反宜參 脈

  位法天地五行說 長短二脈不診於關說 緩脈非病脈說 革脈非變革之義 脈以胃

  氣為本 診法與叔和不同 重陰重陽 脫陰脫陽 陰陽相乘相伏 陰絕陽絕 脈無

  根有兩說 尺寸分經與絡 一歲之中脈象不可再見 脈有亢制 老少脈異 從證不

  從脈 從脈不從證 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 衝陽太谿太衝 分人迎氣口脈訣

  內因脈 外因脈 不內外因脈 死絕脈 動止脈 諸脈宜忌類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診脈貴在用意 臟腑部位 婦人脈 反關

  脈 脾胃脈 小兒脈 太素脈偽

  陶華六書傷寒用浮中沉三脈法 辨脈雖浮亦有可下者脈雖沉亦有可汗者

  傷寒伏脈辨 一提金脈要 三陰三陽脈證

  章潢圖書編脈總論 診脈方位不同 診脈當依時月 脈分三部五臟 論

  診脈大法 論辨臟腑脈法

藝術典第一百四卷

醫部彙考八十四

[編輯]

脈法十四

[編輯]

《明李中梓醫宗必讀》

[編輯]

《脈法心參》

[編輯]

前者四言《脈訣》皆言脈象,然而脈有精理,更當深求。茲曰「心參。」 蓋予之得乎心而應乎手者,亦有得乎心而不能喻諸口者,若能於此研窮,期於了了明通,方不愧為司命耳。

《脈訣》高陽生托王叔和之名者也。自偽訣訛傳,脈法 久晦,雖闢之者代有其人,奈習之者恬不知改。予欲 起而正之,固知微塵無足岳之能,滴露乏添江之力, 然天下萬世,豈無明眼,雖信予言,或不及信偽訣而 信偽訣,何如其信《內經》耶?今以《內經》脈法為圖,因以 數言正其疵誤,但細心閱之,則鳧頸蛇足,自當立辨。

分配臟腑診候之圖

分配臟腑診候之圖

尺內兩旁則季脇也尺外以候腎尺請幫助識別此字。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此《內經》之三部候法也。腑不及膽者,寄於肝也;不及 大小腸膀胱者,統於腹中也。至《偽訣》以大小腸配於 寸上,以三焦列於左尺,以命門列於右尺。及乎厥陰 膻中,竟置而不言,不可不為之辨,使後學有確然可 遵之法也。夫寸主上焦,以候胸中;關主中焦,以候鬲 中;尺主下焦,以候腹中。此人身之定位,古今之通論 也。大小腸皆在下焦腹中,偽訣越中焦而候之寸上, 有是理乎?滑伯仁見及此,以左尺主小腸膀胱前陰 之病,右尺主大腸後陰之病,可稱千古隻眼。《難經》及 叔和啟元,皆以三焦有名無形,已為誤矣。陳無擇創 言三焦有形如脂膜,更屬不經。《靈樞》曰:「密理厚皮者, 三焦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薄。」又曰:「勇士者,三焦理橫; 怯士者,其焦理縱。」又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 貫膈而布胸中,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泌糟粕, 蒸津液,化精微而為血。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 滲」入焉。水穀者,居於胃中成糟粕,下大腸而成下焦。 又曰:「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既曰無形,何以 有厚薄?何以有縱有橫?何以如霧如漚如瀆?何以有 氣血之別耶?且又曰:「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固 已明指肌肉之內,臟腑之外為三焦也。《脈訣》不知其 統主一身,妄列於右尺,何不思之甚哉?手厥陰一經, 從無定論。《金匱真言篇》曰:「心肝脾肺腎,五臟為陰;膽、 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腑為陽。」此止十一經耳,則 手厥陰之一經,果何在乎?《靈蘭祕典篇》曰:「心者,君主 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 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 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 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 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觀其 以膻中足十二經之數,然則配手厥陰經者,實膻中 也。及《靈樞》敘經脈,又有胞絡而無膻中,然而曰「動則 喜笑不休」,正與喜樂出焉之句相合。夫喜笑者,心火 所司,則知膻中與心應,即胞絡之別名也。《靈樞》·邪客 篇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其臟堅固,邪弗能容,容 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心

 醫部彙考八十五

  脈法十五

  徐春甫古今醫統脈訣辯妄 部位 診候有三 龐安常脈論 脈有七

  診九候 神門命門人迎辯 統屬診法候病 統候 屬候 高陽生脈訣假名 論丹溪

  脈大必病進說 脈法部位表裏虛實主病提綱 左寸脈候 左關脈候 左尺脈候 右

  寸脈候 右關脈候 右尺脈候 七情脈 姙娠脈 脈證相反 脈證似反 人脈不應

   各部不勝脈 勝負扶抑脈 平人指脈 真臟止脈 無脈候 南北政脈不應 六絕

  脈 久病死期 虛數死期

藝術典第一百五卷

醫部彙考八十五

[編輯]

脈法十五

[編輯]

《明徐春甫古今醫統》

[編輯]

《脈訣辯妄》

[編輯]

脈,自《內經》以下,歷周、秦、漢,鮮有得其旨緒者。至晉王 叔和氏,以脈鳴時,撰有《脈經》,可謂詳切。惜其謬以大 小腸候之兩寸,致有後人乘訛,集為《脈訣》,遂致《脈經》 幾隱晦也。至宋龐安常氏,始得經意,而有人迎氣口 之辯,嗣後論脈,未能或之先也。脈為醫之關鍵,醫不 察脈,則無以別證,證不別則無可以措治。醫惟明脈 則誠良醫,診候不明,則為庸妄,脈其可以弗辯乎哉? 況醫道之創制,始於神農,而闡於軒岐,先賢以論醫 論脈,必本乎《內經》。《內經》為軒岐問答之書,貫徹天人, 該博義理,所謂「《三墳》之書」者是也。夫何六朝高陽生, 竊晉王叔和氏之名,撰為《脈訣》,以左心小腸肝膽腎 右肺大腸脾胃,命為歌成。帙謂淺近易習,致使後學 樂從,訛承惑固而不知覺。蔡西山、戴同父氏力為之 辯,而辯之未盡辯也。右尺、命門、三焦,並無經臟可候 之理,由辯而知其非者,僅千百之一二。小大腸候之 兩寸,就以王氏《脈經》,誠為妄謬,又況《脈訣》之妄以誣 人乎?分以七表八裏九道之名,夫何為也?以表言之, 則實脈非表也;以裏言之,則遲脈非裏也,而道更不 知為何道也。此其所以為妄者一也。又以《脈狀圖》之 以示人,而弦脈固可圖也,而數脈、遲脈、促脈、結脈,皆 以至數為狀,而可以圖之乎?此其為妄者二也。夫以 言而傳之者,亦下學之事耳。上達者以神領,以心悟, 而後得其妙焉。彼以左寸心與小腸同候,不知其祖 述何聖,抑不知其祖述何經?既不祖述,必據以理之 可準,義之可通,而固可宗也。以理言之,則大小腸皆 居下部之地,今乃越中部候之寸上,謂理之可準乎? 抑義之可通乎?又謂左寸浮,以候小腸之脈,設只單 浮,則心脈無矣。《經》曰:「心脈絕,死不治。」心脈可以一日 無乎?予逆推其小腸配於左寸之誤也,彼蓋因夫手 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為表裏,誤移於寸口合 而診之,其大腸配於右寸之誤也,因夫手太陰肺經 與手陽明大腸經為表裏,誤移於寸口合而候之。殊 不知經絡相為表裏,診候自有異同。《內經》以心配膻 中,肺配胸中,以肝配膈,以脾配胃,兩尺外以候腎,內 候腹中,大腸、小腸、膀胱三腑,盡屬腹中下部之位,故 三部寸關尺之配診,則各因其臟腑之位焉,何常泥 於經絡而候之也?況且命門並無經臟,三焦亦非一 腑,而何可以候之右尺耶?原夫大小腸居小腹之下 部,今而逆候寸口之上部,惡乎宜乎?經絡表裏部位 診候,各有所屬,豈容強合,以亂經位?此其為妄者三 也。吾之浮「以候表,主於外;心部之表候者,目眥汗腠 之所屬也。沈以候裏,主於內;心部之裏候者,精神氣 血之所屬也。」又謂女人與男子脈相反悖,致使後人 有以左尺候心,右尺候肺者。殊不知男女之異者,不 過氣血之少異,尺寸之強弱,五臟六腑定位,固亦可 以異乎?此其為妄者四也,予其容以弗辯乎哉!今述 《內經脈候統屬診法。質疑刊誤》。以正其非。君子觀之。 當自覺矣。

《部位》

[編輯]

《脈要精微篇》曰:「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 裏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 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 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 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胻、足中事也。」此 《內經》寸關、尺三部候法。至《難經脈訣》易之以大小腸, 配於心肺,而此竟鮮有能究之者,然則三部孰有準 於是哉?今世言脈之三部則是,而其內外之候法,若 非心穀汪先生質疑之著,其孰從而知之?《質疑》曰:「內

 醫部彙考八十六

  脈法十六

  喻昌醫門法律切脈論 律一條 合色脈論 律一條 診脈要論

  張介賓景岳全書脈神 部位解 正脈十六部 常變 四診 獨論

  上下來去至止 胃氣解 真辯 從舍辯 逆順 脈要歌 宜忌歌 傷寒論脈 矯世

  惑脈辯 吳崑論太素可採之句 述古

  李瀠身經通考看脈之時 六氣分合六部圖說 內經之脈 從證不從脈

  陳士鐸石室祕籙論脈訣

藝術典第一百六卷

醫部彙考八十六

[編輯]

脈法十六

[編輯]

《醫門法律》
臣喻昌著

[編輯]

《切脈論》

[編輯]

脈者,開天闢地,生人之總司,有常而不間斷者也。是 故天有三垣九道,而「七政並行於其間,若運璇璣」者, 天之脈也。「地有九州四海,而經脈會通於其間,若施 八索」者,地之脈也;人有九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而 「營衛充貫於其間,若環轉」者,人之脈也。上古神聖,首 重切脈,雖精微要渺,莫不顯傳,然以其精微要渺也, 後人轉摹轉失,竟成不傳之絕學。有志於《切脈》者,必 先凝神不分,如學射者,先學不瞬,自為深造,庶乎得 心應手,通於神明,夫豈一蹴可幾。然必下指部位分 明,盡破紛紜,坦然由之無疑,乃有豁然貫通之日。否 則童而習之,白首不得,徒以三指一按,虛應故事,可 鄙孰甚?且如心與小腸同診,肺與大腸同診,有識者 咸共非之。祇以指授無人,未免姑仍其陋,毋亦謂心 之脈絡小腸,小腸之脈絡心;肺之脈絡大腸,大腸之 脈絡肺,較他腑之不相絡者,此為近之耶?不知此可 以論病機,如心移熱於小腸,肺移熱於大腸之類,不 可以定部位也。部位之分,當求詳於《素問》而參合於 《靈樞》。部位一定,胸中茅塞,頓開指下,精神畢透,何快 如之。《素問》謂「尺內兩旁,則季脇也,尺外以候腎,尺裡 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 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 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 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又謂 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胃,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 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上部之天 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 後人誰不讀之?祇以六腑茫無所屬,不知叔和之《脈 經》顯明,是以有晉至今幾千年江河不返也。不知「尺 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二語已詳其義,何自昔相傳 之誤耶?參之《靈樞》面部所主,五臟六腑,兼統無遺,更 何疑哉?黃帝授雷公察色之訣,謂庭者,首面也;闕上 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 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 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 以下者,膀胱子處也。觀面色五臟六腑之應。迎香外 顴骨下,為大腸之應,面王以上,為小腸之應,面王以 下,為膀胱子戶之應。合之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 中,推論其位置,一一可得指明之矣。左尺為天一所 生之水,水生肝木,木生君火,君火生右尺相火,相火 生脾土,脾土生肺金,五臟定位原不殊,但小腸當候 之於右尺,「以火從火也;大腸當候之於左尺,以金從 水也。三焦屬火,亦候於右腎;膀胱屬水,亦候於左腎。 一尺而水火兩分,一臟而四腑兼屬,乃天然不易之 至道。」蓋胸中屬陽,腹中屬陰,大腸小腸、膀胱三焦所 傳,渣滓水液,濁氣皆陰,惟腹中可以位置,非若胃為 水穀之海,清氣在上;膽為決斷之官,靜藏於肝,可得 位之於中焦也。至於上焦,重重鬲膜,遮蔽清虛之宇, 蓮花之臟,惟心肺得以居之,而諸腑不與焉。所謂「鬲 肓之上,中有父母」者是也。心為陽父也,肺為陰母也。 心主血,肺主氣,共營衛於周身,非父母而何?然心君 無為而治,肺為相傅,華蓋而覆於心上,以布胸中之 氣,而燮理其陰陽;膻中為臣使,包裹而絡於心下,以 寄喉舌之司,而宣布其政令。是心包為包裹,心君之 膜而非腑矣。苐心火寂然不動,動而傳之心包,即合 相火。設君火不動,不過為相火之虛位而已;三焦之 火傳入心包,即為相火;設三焦之火不上,亦不過為 相火之虛位而已。《素問》謂「手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靈 樞》謂「手厥陰之」脈出屬心包絡,下鬲歷絡三焦。手少

 醫部彙考八十七

  脈法十七

  彭用光太素脈訣太素脈並醫學源流說 一日流注十二經絡直訣 診

  脈要法說 診脈捷法說 診脈法 診男子貴賤壽夭脈 診夫妻子孫奴僕 診貧富脈

   通元賦 通元說 詳論脈詩 論脈中性格 五行四時生旺脈 論陰陽見災福 定

  富貴詩 定貧賤詩 天干五運流年例訣 天干臟腑所屬 地支臟腑所屬 地支六氣

  周歲例訣 診法指掌圖 指掌圖歌 陽腑陰臟所主 診部位歌 雙飛蝴蝶脈勢之圖

   六脈守宮 診視法 四時脈 青城張仙十忌法 七表陽脈論貴賤 七表脈吉凶訣

   八裏陰脈吉凶 八裏吉凶脈訣 論官貴清聲少 論腎脈見喜 論貴脈先退後福之

  喜 論福德脈 論先富後貧 論脈不利妻 論得妻力脈 論子孫光茂 定貧賤法

  定軍屠法 論三限脈 論初限 論中限 論末限 八卦定初中末三運 出身性情

  四部論 定窮 定通 定僧道 定心脈富貴 定見尊重 定智慧 論心脈不遂 論

  肝脈吉凶 論肺脈災福 論脾脈貴賤 論丙丁火災福 論戊己土災福吉凶刑尅不足

  職藝 雜斷 論些星肝脈 論火星心脈 論星辰腎脈貴威權 論羅請幫助識別此字。腎脈 論月孛

  命門脈 論太白肺脈貴威權 論貴賤澄湛格 清奇格 陽極格 陰極格 青龍格

  縱橫逆順四脈 白虎格 勾陳格 朱雀格 螣蛇格 元武格 雲鶴衝天格 獅子入

  宮格 飛龍在海格 鷺鴛帶雲格 蝶入花園格 維雀失巢格 蒼鷹折翅格 魚遊淺

  水格 二龍交戰格 秋鴈橫飛格 龍蛇混雜格 入林纏虎格 鴛鴦顯石格 魚遊春

  沼格 野鶴衝天格 飛鶯入柳格 秋鴈高飛格 羊簪格 龜遊荷葉格 鷺飛千里格

   鴻鴈失行格 論五陽脈主吉凶 論五陰脈主吉凶 推五陰五陽尅應日例

藝術典第一百七卷

醫部彙考八十七

[編輯]

脈法十七

[編輯]

明彭用光太素脈訣===
《太素脈並醫學源流說》
===

[編輯]

「夫自上古聖人保愛萬世無窮,有政令以全其性,有 醫藥以濟其生,二者並行,皆仁道之施也。然醫肇自 軒岐,神農嘗百草,黃帝著《內經》,伊尹作湯液。」與夫著 書立言垂世者,若《內經》,其言深而要,其旨邃以弘,其 考辯信而有徵。若《太素》之傳,實自東海馮真人在金 靈山得於靈寶洞中。神仙授受之術,向未有傳,而方 「書亦不載。至乾德乙丑仲夏八日,真人始出洞遊,行 太素」法,遂傳諸世。而得之者,皆口傳心授,少著述以 流布。嗣後亦間有知者,多自祕而弗傳,書亦弗備。揆 其大要,「論貴賤切脈之清濁,論竆通切脈之滑澀,論 壽夭以浮沈,論時運以生尅,論吉凶以緩急」,亦皆彷 彿《內經》《素問》虛實攻補法,天地人之奧旨,是《內經》者, 實為醫家之祖,下此則秦越人和緩,獨能知晉侯之 膏肓,未有著述。惟越人所著《八十一難經》,則皆發明 《內經》之旨,而下此則淳于意、華佗之熊經鴟顧,固亦 導引家之一術。至於以刳腹背,湔腸胃而去疾,則涉 於神怪矣。意之醫狀,司馬遷備誌之,又下此則張機 之《金匱玉函經》《傷寒》諸論,誠千古不刊之典苐?詳於 六氣所傷,而於嗜慾飲食罷勞之所致者,略而不詳。 又下:此則王叔和纂岐伯、華佗等書,為《脈經》,敘陰陽 內外,辯三部九候,分人迎氣口,陳十二經絡洎夫三 焦五臟六腑之病,最為著明。又下此則巢元方病源 編次,不為無所見者,但論風寒二氣,而不著濕熱之 篇,乃其失也。又下此則王冰推五運六氣之變,撰為 《天元玉策》,周詳切密,亦人之所難,苟泥之,則拘滯而 不通矣。又下此則王燾、孫思邈以絕人之識,操慈仁 惻隱之心,其敘《千金方》以及粗工害人之禍,至為憤 切。後人稍闖其垣,亦足以其術鳴於世,但不制傷寒 之詳,或不能無遺憾也。燾雖闡明《外台祕要》,所言方、 證、符禁、灼灸之詳,頗有所祖述,然論棄藥行鍼,則一 偏之見也。又下此則錢乙、龐安時、許叔微俱在準繩 尺寸之中,然而無所發明,安時雖能出奇應變,而終 未能離於範圍,三人皆得張機之粗者也。惟錢乙深 造張機之閫奧,而擷其精微,建為五臟之方,各隨所 宜。謂肝有相火,則有瀉而「無補;腎為真水,則有補而 無瀉。」皆啟《內經》之祕,尤知者之所取法也。奈世知乙 之淺,而不知其遺書散亡,出於閣孝忠所集者多。孝 忠之意,初非乙之本真也。又下此則上谷張元素、河 間劉完素、睢水張從政。元素之與完素,雖設為奇夢 異人,以神其授受,實聞乙之風而興起者焉。若從政 則又宗乎完素者也。完素以古方今病,決不能相值, 治病一切不以方,故其書亦不傳。其有存於今者,皆 後來之所附會。其學則東垣、李杲深得之。杲推明內 外二傷,而多注意於補脾土之設。蓋以土為一身之 主,土平則諸臟平矣。從政以吐、汗、下三法,風、寒、暑、濕、 燥、火六門為醫之關鍵,其治多攻利而效速,學者慎 之。完《素》論風火之病,以《內經》「病機氣宜」一十九條,著 為原病式,閫奧精微,有非大觀官局諸醫所可髣髴。 究其設施,則亦不越攻補二者之間也。近代名醫,若

 醫部彙考八十八

  脈法十八

  彭用光太素脈訣肝脈見喜 肝脈見貴 肝脈升沈流利者 肝脈清濁

   心脈清濁 肺脈清濁 腎脈清濁 脾脈清濁 肝脈見煞 肝脈主災 肝脈見夢

  春見肝脈 夏見肝脈 秋見肝脈 冬見肝脈 定流年春脈則例 春月順時節宣 心

  部總論脈訣 心脈見貴 心脈見聰慧 心脈見災 心脈見官災父母患 心脈見孤獨

   心脈見孤貧 心脈見憂驚 心脈見婦人淫亂 心脈主病死 春見心脈 心脈見病

  死 夏見心脈 秋見心脈 冬見心脈 定流年夏脈則例 夏月順時節宣 肺脈見貴

   肺脈見夢 肺脈見父貴 肺脈見凶 肺脈見喜夫婦順 肺脈主賤好外遊 肺脈主

  刑憲 肺脈主無德 肺脈見妻高 肺脈見孝服 春見肺脈 夏見肺脈 秋見肺脈

  冬見肺脈 定流年秋脈則例 秋月順時節宣 腎脈見喜 腎脈見貴 腎脈見壽長

  腎脈見喜孕 腎脈見仕祿及短壽 腎脈見才智 腎脈見情慾之喜 腎脈見福壽 腎

  脈見災並疾病 腎脈見淫重 腎脈見博學無成 腎脈見末年多災 腎脈見病訟 腎

  脈見死災 腎脈與命門見奴僕車馬吉凶 腎與命門見官符失財大災 腎脈不宜妻妾

   腎脈主不利親子 腎脈見病厄壽促 腎脈見修養長壽修短 春見腎脈 夏見腎脈

   秋見腎脈 冬見腎脈 定流年冬脈則例 冬月順時節宣 脾脈總論 脾脈見喜

  脾脈見成才能仕祿 脾脈見性巧無祿位 脾脈妻貴壽 脾脈見賤 脾脈見災危 脾

  脈見犯土災病 脾脈見惡死 脾脈見死家宅不安 脾脈見仕祿 脾脈見理奧 脾脈

  見祟 脾脈總論 春見脾脈 夏見脾脈 秋見脾脈 冬見脾脈 定流年四季脈則例

   定六親 定性多怒 尅定災年 逐年小限 論五運行年生尅 五運六氣論 陰陽

  反證 陰陽交衝 大驚脈 推三學堂 分九品官格 推官出身 武官格局 公相脈

   將相脈 推心部脈官祿 推腎部脈祿喜 推六脈出宮重交圖 推遷移脈法 老病

  脈 少年脈 論富貴官高 尺部脈 心部尅應 肝部尅應 腎部尅應 肺部尅應

  脾部尅應 推天元太素四季災禍吉凶式 診女子太素 論女子脈貴賤 論婚姻生尅

  男女財產嫁貲成敗 婦人脈 論婦人懷孕 論生產 論產難吉凶 論夢多奇怪預彰

  吉凶並刑尅 論女子貴格 論女子富格 論女子淫蕩 論女人賤 女人貞潔脈 室

  女思不遂 女思淫癆瘵脈 推女子少男多女 推先男後女 定雙生男女 定遺腹生

  子脈 論男女貴賤壽夭脈 太素歲運所屬五臟之圖

藝術典第一百八卷

醫部彙考八十八

[編輯]

脈法十八

[編輯]

《明彭用光太素脈訣》

[編輯]

《肝脈見喜》

[編輯]

弦脈由來本是肝,貴占憑此亦偏歡。亥卯未來多利 益,寅卯天恩及轉官。

少陽、厥陰,主功名貴達,顯耀喜慶,全在此宮。

《肝脈見貴》

[編輯]

要知職位膽中看。勻緩分明又在肝。診得弦長終是 貴。細沈定是主孤寒。

膽氣均勻即有官,少年仕路恐難攀。若心部洪勻相生主少年發達 中年決定封侯印,名利文章一世安。

《肝脈升沈流利者》即印綬官之貴祿中年榮顯

[編輯]

甲乙來而動更弦,為人尊重有威權。若還三按都無 斷,官高三品一生賢。

甲乙太過細尋之,先拋頭女與頭兒。卻有文章多藝 學,中年破敗各東西。

要知職位少陽看,少陰洪應用心觀,少年金榜及高 第,至老人稱號長官。

初年發科,必手少陰寸部洪柔,與少陽相生方顯貴。

厥陰指下盡來長,少陽之脈異尋常。《紫誥》定承辰戌 裡,中年決定佐朝堂。

少陽之下最和柔,木到陰宮水順流。無制不弦所以不悠久也為 官只是多閑訟,居到朝堂便好休。

定居職位膽為先,指下弦長珠顆圓,此脈若當春季 仲,更兼及第在初年。

無珠力弱惟一陰,處世驅馳只是沈。常見一弦宜晚 發,寅申巳亥不相應。

三部寬長是上賢,更於膽脈帶長弦。豁然應指如龍 動,翊贊明君萬萬年。

脈來弦緩更分明。須信為官顯大名。更得寬長來不 澀。終身榮貴作公卿。

《肝脈清濁》

[編輯]

肝脈輕清貴祿榮,堂堂儀貌足人情。數分三八應亨 泰,恭謹尤加目秀清。

肝脈重濁性何如,狠毒無情騃不移。不是脈中無貴 氣,奈何生骨欠清奇。

《心脈清濁》

[編輯]

春見夏體同

心脈輕清應在神,聰明接物廟堂人。旺看丙丁無凝 滯,四七年來貴顯身。

心脈重濁主無神,性僻情乖終殺身,眼視不明終舌 短,夭亡難得侍雙親

 醫部彙考八十九

  外診法一望一

  黃帝素問五臟生成篇 移精變氣論 玉版論要篇 診要經終論 脈要精微

  論 平人氣象論 玉機真臟論 三部九候論 通評虛實論 刺熱篇 評熱病論 舉

  痛論 痿論 大奇論 脈解篇 皮部論 經絡論 方盛衰論 解精微論

  靈樞經九鍼十二原篇 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師傳篇 五閱五使篇 逆

  順肥瘦篇 五變篇 本臟篇 五色篇

藝術典第一百九卷

醫部彙考八十九

[編輯]

外診法一望一

[編輯]

《黃帝素問》

[編輯]

《五臟生成篇》

[編輯]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

心主血脈,故合於脈。《經》云:「脈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心之華在面,故其榮在色。五臟合五行,各有相生相制,制則生化。心主火而受制於腎水,是腎乃心臟生化之主,故其主腎也。

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

肺主氣,氣主表,故合於皮。《傷寒論》曰:「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聲商,毛髮長,毛附於皮,氣長則毛榮。

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

髓生肝,肝生筋,故所合在筋。爪乃筋之餘,故其榮在爪。

脾之合肉也,其榮脣也,其主肝也。

脾主中央土,乃倉稟之官。主運化水穀之精,以生養肌肉,故合肉。脾開竅於口。故榮在脣。

腎之合骨也,其榮髮也,其主脾也。

腎藏精而主髓,故所合在骨;髮乃精血之餘,故其榮在髮。《五運行論》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此天一生水,而五臟之相生也。

五臟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 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 見死也。

五味藏於請幫助識別此字。胃以養五臟之氣,五臟內藏五神,五氣外見五色,五臟之氣受傷,則見五行之敗色。「茲草」者死,草之色,青而帶白也。枳實者,黃,帶青色也。炲,煙塵也。黑而帶黃。衃者,敗惡凝聚之血色赤黑也。枯骨者死,白而乾枯也。五色乾枯,而兼有所勝之色,故死。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 《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

五色正而華彩光潤故生。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 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樓》實;生於腎,如以縞 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

縞,素白也。朱,紅之深也。紅,淡白紅也。紺,青揚赤也。「栝樓實」,紅黃色也。紫,赤黑之間色也。此五行之色而俱兼紅者也。蓋氣主白而榮主紅,如以縞裹者,五臟之氣包於外也。五色之俱兼紅者,五臟之榮隱見於內也。

色味當五臟: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 甘,黑當腎鹹。故白當皮,赤當脈,青當筋,黃當肉,黑當 骨。

言色味之應五臟者,色外而味內也。故曰:「白當肺辛」,言辛生肺而肺生白也。此言五臟死生之色,生於五臟之氣,五臟之神氣生於五味也。肺合皮,心合脈,肝合筋,脾合肉,腎合骨,此言生於心,生於肺之色,承五臟之合而見於外也。

夫脈之小大滑濇浮沉,可以指別;五臟之象,可以類 推;五臟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能合色 脈,可以萬全。

此以診脈察色,而知五臟之病也。「小者正氣虛,大者邪氣盛,滑主血傷,濇為少氣,浮為在外在腑,沉為在裡在臟」,此六者,脈之提綱,而可以指別也。五臟在內,而氣象見於外,以五行之理,可類而推之。五臟之相合於五音,發而為聲,可以意識;視五色之微見,可以目內察之。能審色脈之相應,以辨病之死生,則萬全而無失矣。

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 黃目黑者,皆不死也。」

《奇脈奇經》,衝任之脈色也。衝任為經血之海,皆歸於肝,外榮於目也。面主氣色,目主血色,目之五色俱見。面黃者,五臟之陰,而俱見胃脘之陽也。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 皆死也。

《經》云:「人無胃氣者死」,面無黃色,無胃土之陽矣

 醫部彙考九十

  外診法二望二

  黃帝靈樞經論勇篇 衛氣失常篇 陰陽二十五人篇 五音五味篇 行鍼

  篇 通天篇 論疾診尺篇

  扁鵲難經望色

  張機金匱要略望聞

  傷寒論望聞

 醫部彙考九十一

  外診法三望三

  華佗中藏經寒熱察色 五色脈論 察聲色形證決死法

  王叔和脈訣五臟之色 察色觀病生死候歌 五臟察色歌 產難生死歌

  小兒外診十五候歌

  孫思邈千金方診五臟六腑氣絕證候

  劉完素六書察色論

  李杲十書望診 面部形色之圖 察色脈以定吉凶 天元圖 地元圖

  朱震亨心法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黑白人藥食禁忌

  格致餘論治病先觀形色然後察脈問證論

  齊德之外科精義論榮衛色脈參應之法

  李梴醫學入門觀形察色 形色脈相應總訣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望法 死證

  徐春甫古今醫統望聞問切訂

  王肯堂證治準繩察色要略 察目 察鼻 察口脣 察耳 察舌 察

  身

  喻昌醫門法律望色論 律一條 合色脈論 律一條 一申治病不察四

  易四難之律 一申治病不察新故之律 先哲格言

  張介賓景岳全書脈色辨陰陽 神氣存亡論 先天後天論

  李瀠身經通考望色

  陳士鐸石室祕籙論氣色

藝術典第一百十一卷

醫部彙考九十一

[編輯]

外診法三望三

[編輯]

《漢華佗中藏經》

[編輯]

《寒熱察色》

[編輯]

寒而頰赤多言者,陽中之陰邪也;熱而面青多言者, 陰中之陽邪也;寒而面青多言者,陰中之陰邪也。若 不言者,不可治也。

《五色脈論》

[編輯]

面青無右關脈,脾絕,木尅土;面赤無右寸脈,肺絕,火 尅金;面白無左關脈,肝絕,金尅木;面黃無左尺脈,腎 絕,土尅木;面黑無左寸脈,心絕,水尅火。五絕者死。凡 五絕者,當時即死,非其時則半歲死耳。五色雖見,而 五脈不見,即非死者矣。

《察聲色形證決死法》

[編輯]

凡人五臟六腑,榮衛關竅,宜平生氣血順度,循環無 終,是為不病之本。若有缺絕,則禍必來矣。要在臨病 之時,存神內想,息氣內觀,心不妄視,著意精察,方能 通神明,探幽微,斷死決生,千無一誤。死之證兆,具之 於後。

黑色起於耳目鼻上,漸入口者死。

赤色見於耳目額者,五日死。

黑白色入口鼻目中者,五日死。

黑。或如馬肝色。望則如青。近則如黑者死。

張口如魚。出氣不反者死。

循摸衣縫者死。

屍臭不可近者死。

面目直視者死。

肩息者,一日死。

面青人中反者,三日死。

面無光,牙齒黑者死。

面青目黑者死。

面白目黑者,十日死。

面赤眼黃。即時死。

面黑目白者,八日死。

面青目黃者,五日死。

眉系傾者,七日死。

齒忽黑色者,三十日死。

髮直者,十五日死。

遺尿不覺者,五六日死。

脣口乍乾黑者死。

爪中青黑色者死。

頭目久痛。卒視不明者死。

舌卷卵縮者死。

面黑直視者死。

面青目白者死。

面黃目白者死。

面目俱白者死。

面目青黑者死。

面青脣黑者死。

髮如麻。喜怒不調者死。

髮眉如衝起者死。

面色黑。脅滿不能反側者死。

面色蒼黑,卒腫者死

 醫部彙考九十二

  外診法四

  黃帝素問脈要精微論 寶命全形論 通評虛實論

  扁鵲難經聲合五音以別病

  張機金匱要略語聲呼吸

  華佗中藏經聞聲決死法

  李杲十書辨氣少氣盛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聲診 聽聲知吉凶

  李梴醫學入門聽聲審音別病

  喻昌醫門法律聞聲論 律二條 辨息論 律一條

  李瀠身經通考聞聲

  外診法五

  黃帝素問移精變氣論 三部九候論 臟氣法時論 血氣形志篇 疏五過論

  皇甫謐甲乙經問情志以察病

  扁鵲難經問五味以知病之起在

  張機傷寒論問動氣以禁汗下

  李杲十書治病問所便 辨寒熱 辨手心手背 辨口鼻 辨頭痛 辨中熱相

  似證 辨內傷飲食用藥宜忌 辨晝夜重輕

  朱震亨心法問平日

  格致餘論治病必求其本論

  李梴醫學入門問證

  李中梓醫宗必讀不失人情論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問病必詳

  徐春甫古今醫統問證

  喻昌醫門法律問病論 律一條 一申治病不疏五過之律並內經大意

  張介賓景岳全書問診 問寒熱 問汗 問頭身 問二便 問飲食

  問胸 問聾 問渴

  李瀠身經通考問證

藝術典第一百十二卷

醫部彙考九十二

[編輯]

外診法四

[編輯]

《黃帝素問》

[編輯]

《脈要精微論》

[編輯]

中盛臟滿,氣盛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 也。

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如腎不受藏,則中盛臟滿矣。恐為腎志,如腎不藏而反勝於中,則傷動其腎志矣。氣盛傷恐,則精亦外溢,故曰此中氣之濕也。聲如從室中言者,音不響亮,而聲不外出也。

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

微者,聲氣衰微也。終日復言者,氣不接續也。《傷寒論》曰:「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

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

神明者,五臟之神氣也。「語言善惡,不避親疏」者,神亂而譫語也。

《寶命全形論》

[編輯]

夫鹽之味鹹者,其氣令器津泄;絃絕者,其音嘶敗;木 敷者,其葉發,病深者,其聲噦。人有此三者,是謂壞腑, 毒藥無治,短鍼無取,此皆絕皮傷肉,血氣爭黑。

鹽之味鹹者,性本潤下,如置之器中,其氣上升,令津泄澤於器之上,如絃欲絕者,其音必先嘶敗;如木氣敷散,其葉蚤發生。凡此三者,以此噦之腑壞,而後發於音聲。夫「噦之有三因,如因肺氣逆,而欲復出於胃者,橘皮竹茹湯主之」,此噦之逆證也;如噦而腹滿,當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而愈者,此噦之實證也。如有此三者之比,而其聲「噦」者,噦之敗證也。此因病深而胃腑已壞,雖毒藥無可治其內,短鍼無可取其外,皆皮毛焦絕,肌肉損傷,而氣血爭為腐敗矣。黑者,腐色。

《通評虛實論》

[編輯]

所謂「氣虛」者,言無常也。

氣者。陽明所生之榮衛宗氣也。陽氣者。陽明之所生也。言無常者。宗氣虛而語言無接續也。蓋陽明之氣虛於上。則言語無常。

《扁鵲難經》

[編輯]

《聲合五音以別病》

[編輯]

《六十一難》曰:「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

五臟有聲而聲有音。肝聲呼音應,角調而直,音聲相應則無病,角亂則病在肝心;聲笑音應,徵和而長,音聲相應則無病,徵亂則病在心脾;聲歌音應,宮大而和,音聲相應則無病,宮亂則病在脾肺;聲哭音應,商輕而勁,音聲相應則無病,商亂則病

 醫部彙考九十三

  臟腑門一總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象大論 陰陽別論 六節臟象

  論 五臟生成篇 五臟別論 玉機真臟論 臟氣法時論 宣明五氣篇 寶命全形論

   太陰陽明篇 刺禁論 調經論 示從容論 陰陽類論

  靈樞經九鍼十二原篇 本輸篇 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神篇 脈度篇 脹論篇

   五癃津液別篇 五閱五使篇 陰陽繫日月篇 本臟篇 五色篇 五味篇 百病始

  生篇 邪客篇 論疾診尺篇

 醫部彙考九十四

  臟腑門二總二

  扁鵲難經臟腑

  張機金匱要略臟腑傳乘治法

  傷寒論辨在臟在腑並治法 五臟絕候 乘腑乘臟

  華佗中藏經腑病水法有六 臟病火法有六 論五臟六腑寒熱虛實生死順

  逆之法 臟腑虛實論

  孫思邈千金方臟腑論 診五臟六腑氣絕證候 五臟六腑變化旁通訣

  五臟 六腑 五臟經 六腑經 五臟脈 五臟斤兩 六腑斤兩 六腑丈尺 六腑所

  受 五臟官 六腑官 五臟腧 六腑腧 五臟募 六腑募 五臟脈出 六腑脈出

  五竅 五養 五液 五聲 六氣 五神 五有餘病 五不足病 六情 八性 五常

   五事 五咎 五音 五聲 五色 五味 五臭 五宜 五惡 五惡 五數 五行

   五時 五形 五畜 五穀 五果 五菜

  劉完素六書五臟六腑應五運六氣

  李杲十書五臟之氣交變論 問臟腑有幾 前後虛實圖 臟腑標本陰陽論

  五方之正氣味 臟腑瀉火藥 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

  虞搏醫學正傳五臟病傳

  樓英醫學綱目五臟病傳

  薛己醫案求五臟病

  李梴醫學入門臟腑不可不知 內景全圖

  李中梓醫宗必讀五臟苦欲補瀉論

  徐春甫古今醫統瀉南方補北方論

 醫部彙考九十五

  臟腑門三總三

  趙獻可醫貫形景圖說 五行論

  章潢圖書編五臟六腑咽喉說 臟腑始生總論 臟腑全圖說 三陰三陽

  臟氣臟德 神氣為臟腑之主 臟腑緒論

  喻昌醫門法律內經十問 一申治病不本四時之律 先哲格言

  張介賓景岳全書五臟內傷 五臟虛實 臟象別論

  李瀠身經通考臟腑問答 臟腑名位 臟腑陰陽

  陳士鐸石室祕籙五臟生尅 論臟腑 臟治法 腑治法

 醫部彙考九十六

  臟腑門四

  黃帝素問四時調神大論 上古天真論 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

  象大論 靈蘭祕典論 六節臟象論 五臟生成篇 診要經終篇 平人氣象論 臟氣

  法時論 刺熱篇 氣厥論 大奇論 標本病傳論 方盛衰論

  靈樞經本輸篇 本神篇 經脈篇 足厥陰肝經諸穴之圖 經水篇 病傳篇

  淫邪發夢篇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 本臟篇

  扁鵲難經肝臟形象 肝臟斤兩 肝臟形象之圖

  張機金匱要略肝死臟 肝著

  華佗中藏經論肝臟虛實寒熱生死逆從脈證之法

  王叔和脈訣肝臟歌

  孫思邈千金方肝臟病脈論 肝實熱 肝虛寒 肝臟俱實 肝勞

  嚴用和濟生方肝膽虛實論治

  劉完素六書薄厥證 疢筋證

  李杲十書肝臟苦欲補瀉藥味

  李梴醫學入門肝臟賦

  章潢圖書編肝臟說 肝部食忌 養肝法言

  彭用光體仁彙編肝臟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李瀠身經通考肝臟得病虛實橫逆

  鍼灸

  導引

藝術典第一百十六卷

醫部彙考九十六

[編輯]

臟腑門四

[編輯]

《黃帝素問》

[編輯]

《四氣調神大論》

[編輯]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蚤起,廣 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 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 寒變,奉長者少。

春陽上升,發育萬物,啟故從新,故曰「發陳。」天地之氣,俱主生發,而萬物亦以生榮。夜臥蚤起,發生氣也。廣,寬緩也,所以運動生陽之氣也。東方風木之氣,直上巔頂被髮者,疏達肝木之氣也。舉動緩徐,以應春和之氣。志者五臟之志,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是以四時皆當順其志焉,勿奪勿罰,皆所「以養生發之德,故君子啟蟄不殺,方長不折」也。夫四時之令,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故春氣以應生長之道。逆,謂逆其生發之氣。肝屬木,王於春,春生之氣,逆則傷肝,肝傷則至夏為寒變之病,因奉長者少故也。蓋木傷而不能生火,故於夏月火令之時,反變而為寒病。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少陽主春生之氣,春氣逆則少陽不生,致肝氣鬱而內變矣。

《上古天真論》

[編輯]

「男子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 體皆極。

肝乃臂之所生,腎氣衰,故漸及於肝矣。「肝主筋,肝氣衰,故筋不能運動。腎主骨,筋骨皆衰,故形體疲極也。」

《生氣通天論》

[編輯]

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

風為陽邪,客於膚表,則淫傷於氣矣。陽氣傷則陰寒精自出矣。風木之邪,內通肝氣,肝主藏血,肝氣受邪,則傷其血矣。

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酸味入肝。若過於酸。則肝多津液。而脾氣乃絕其轉輸矣。

《金匱真言論》

[編輯]

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 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為 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 在筋也。」其臭臊。

天之五方氣色,入通於臟,以養五臟之精。肝之精氣,開竅於目,而通乎天氣,是天氣通乎人,而人氣通乎天也。其陰精藏於本臟,春時陽氣上升,故其病亦如氣之震發,而為驚駭。木曰曲直,曲直作酸,故味酸。肝屬木,故與地之草木同類。《易》曰:「巽為雞」,東方木畜也。麥為五穀之長,故東方應之。木之精氣,上為歲星,十二年一周天,以地之草木穀畜,應天之四時,上而為歲星也。春氣上升,春風在上。「春病在頭」者,同氣相感也,與別臟之因氣虛而病者不同,故曰「春氣在頭」,而不言病。《角本》音,其應在

 醫部彙考九十七

  臟腑門五

  黃帝素問靈蘭祕典論 六節臟象論 氣厥論

  靈樞經本輸篇 經脈篇 足少陽膽經諸穴圖 經水篇 淫邪發夢篇

  扁鵲難經膽腑形象 膽腑形象之圖

  華佗中藏經論膽腑虛實寒熱生死逆從脈證之法

  孫思邈千金方膽腑脈論 膽實熱 膽虛寒

  劉完素六書膽癉證

  李梴醫學入門膽腑賦

  章潢圖書編膽腑說 相膽病法

  彭用光體仁彙編膽腑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鍼灸

 醫部彙考九十八

  臟腑門六

  黃帝素問四時調神大論 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象大論 靈蘭

  祕典論 六節臟象論 五臟生成篇 診要經終論 平人氣象論 臟氣法時論 刺熱

  篇 氣厥論 標本病傳論 方盛衰論

  靈樞經本輸篇 本神篇 經脈篇 心經諸穴之圖 經水篇 病傳篇 淫邪發

  夢篇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 本臟篇 邪客篇

  扁鵲難經心臟形象 心臟形象之圖

  張機金匱要略心臟死傷 心虛

  華佗中藏經論心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

  王叔和脈訣心臟歌

  孫思邈千金方心臟脈論 心實熱 心虛寒 心小腸俱實 心小腸俱虛

   心勞 脈極 脈虛實

  嚴用和濟生方心小腸虛實論治

  劉完素六書風消證 心掣證 心疝證 伏梁證

  李杲十書心臟苦欲補瀉藥味 安養心神調理脾胃論

  李梴醫學入門心臟賦

  王圻三才圖會心神

  章潢圖書編心臟說 心部食忌 養心法言 治心要法

  趙獻可醫貫心主論

  喻昌醫門法律心志

  彭用光體仁彙編心臟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李瀠身經通考心臟得病虛實橫逆

  鍼灸

  導引

  臟腑門七小腸

  黃帝素問靈蘭祕典論 氣厥論

  靈樞經本輸篇 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小腸經諸穴之圖 經水篇 淫邪

  發夢篇

  扁鵲難經小腸形象 小腸腑形象之圖

  張機金匱要略小腸寒熱

  華佗中藏經論小腸腑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

  孫思邈千金方小腸腑病脈論 小腸實熱 小腸虛寒

  劉完素六書控睪證

  李梴醫學入門小腸腑賦

  彭用光體仁彙編小腸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鍼灸

藝術典第一百十八卷

醫部彙考九十八

[編輯]

臟腑門六

[編輯]

《黃帝素問》

[編輯]

《四氣調神大論》

[編輯]

「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 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 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三月,陽氣浮長,故茂盛而華秀也。夏至陰氣微上,陽氣微下,故為天地氣交。陽氣施化,陰氣結成,成化相合,故萬物華實也。夜臥早起,養長之氣也。無厭於長日,氣不宜惰也。長夏火土用事,怒則肝氣易逆,脾土易傷,故使志無怒,而使華英成秀。華者,心之華,即神氣也。夏氣浮長,故欲其疏洩,氣泄則膚腠宣通,時「氣疏暢,有若好樂之在外也。凡此應夏氣者,所以養長氣之道也。心屬火,王於夏,逆夏長之氣,則傷心矣。心傷至秋為痎瘧」,因奉收者少故也。蓋夏之陽氣,浮長於外,至秋而收斂於內,夏失其長,秋何以收?至秋時陰氣上升,下焦所出之陰,與上焦所逆之陽相搏,而為寒熱之陰瘧也。夫陽氣發原於下焦陰臟,春生於上,夏長於外,秋收於內,冬藏於下。今夏逆於上,秋無以收,收機有礙,則冬無所藏,陽不歸原,是根氣已損。至冬時寒水當令,無陽熱溫配,故冬時為病甚危也。

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太陽主夏長之氣,太陽不長,則心氣虛而內洞矣。

《生氣通天論》

[編輯]

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大骨腰高之骨,腎之腑也。過食鹹則傷腎,故骨氣勞傷。水邪盛則侮土,故肌肉短縮。水上凌心,故心氣抑鬱也。

《金匱真言論》

[編輯]

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

 醫部彙考九十九

  臟腑門八脾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象大論 靈蘭祕典論 六節臟

  象論 五臟生成篇 診要經終論 平人氣象論 臟氣法時論 太陰陽明篇 刺熱篇

   氣厥論 標本病傳論 方盛衰論

  靈樞經本輸篇 本神篇 經脈篇 脾經諸穴之圖 經水篇 病傳篇 淫邪發

  夢篇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 本臟篇

  扁鵲難經脾臟形象 脾臟形象之圖

  張機金匱要略脾死臟 脾約

  華佗中藏經論脾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

  王叔和脈訣脾臟歌

  孫思邈千金方脾臟病脈論 脾實熱 脾虛冷 脾胃俱實 脾胃俱虛

  脾勞

  嚴用和濟生方脾胃虛實論

  劉完素六書蠱病證

  李杲十書脾胃虛實傳變論 臟氣法時升降浮沉補瀉說 脾胃勝衰論 肺之

  脾胃虛 腎之脾胃虛 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 脾胃虛弱隨時為病隨病制方 脾

  胃虛不可妄用吐藥論 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 脾胃虛臟腑經絡皆無所受氣而俱病論

   脾臟苦欲補瀉藥味 脾數三 飲食傷脾論 脾胃損在調飲食適寒溫 脾胃將理法

 醫部彙考一百

  臟腑門九脾二

  李梴醫學入門脾臟賦

  李中梓醫宗必讀脾為後天本論

  徐春甫古今醫統治病先顧脾胃

  趙獻可醫貫發明東垣脾胃論 補脾不如補腎

  王圻三才圖會脾神

  章潢圖書編脾臟說 相脾病法 脾部食忌 養脾法言 治脾要法

  吳崐醫方考脾胃證治

  彭用光體仁彙編脾臟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喻昌醫門法律論脾胃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脾胃 論東垣脾胃論 論治脾胃

  李瀠身經通考脾臟得病虛實橫逆

  鍼灸

  導引

藝術典第一百二十卷

醫部彙考一百

[編輯]

臟腑門九脾二

[編輯]

《明李梴醫學入門》

[編輯]

《脾臟賦》

[編輯]

脾鎮黃庭,磨水穀以養四臟。

黃,脾色;庭,中也。脾居中脘一寸二分,上去心三寸六分,下去腎三寸六分,中間一寸二分,名曰「黃庭。」 在天為太陽,在地為太陰,在人為中黃祖氣。脾氣壯,則能磨消水穀,以養四臟。

「職兼諫議」,卻生硬以輔心君。

脾乃倉廩之官,五味出焉。飲食,人之大欲,凡生冷堅硬之物,心所欲食,而脾不能化,則不敢食,故又名「諫議大夫。」 誤食者,留而傷質,甚於傷氣也。

《中理》「五氣。」運布於體面。

脾居於中,和合四象,中理五氣,運布水穀精微,以潤肌體,而面肉滑澤。脾壯則臀肉肥滿,脾絕則臀之大肉去矣。

上應兩眉,榮通乎口脣。

脾神上通兩眉間,明堂穴內一寸。脾裹血,主藏榮,上通於口而知五味,其華在脣。

扁似馬蹄,廣三寸,無差而長,有五寸。

形扁,似馬蹄,又如刀鐮。

膜連胃腑。重二斤三兩。而散膏半斤。

脾之有大絡,其系自膈下正中,微著左脅於胃之上,與胃包絡相附。其胃之包在脾之上,與胃相並,結絡周迴,漫脂遍布。上下有二系,上者貫膈入肺中,與肺系相並,而在肺系之後,其上即咽門也。咽下胃脘也,胃脘下即胃之上口也,其處謂之賁門。水穀自此而入胃,以胃出穀氣,傳之於肺,肺在膈上,因曰賁門。其門膈膜相貼之間,亦漫脂相包也。若胃中水穀腐熟,則自幽門而傳入於小腸,故言「太倉之下口為幽門,散膏為裹血」 ,各臟血脈皆其所主也。

氣痛、膨脹、水腫。久則右臍有痞。

氣滯則心腹㽲痛,膨脹水腫。痞者,痞塞不通。脾之積名痞氣。詳見《難經》。

風羈癱瘓。肉蠕。輕則四肢不動。

輕則怠惰,重則癱瘓,皆脾精不行,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夫肉屬脾,脾受風濕,則衛氣不榮,而肌肉蠕動,或痿痹不仁,謂之肉痿。《經》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 又曰:「脾熱者,色黃而蠕動也。」

肥甘熱泛口瘡。舌強中消發疸。

脣燥口瘡,舌根強痛,此肥甘之發也。食肥則腠理密,而陽氣不得外泄,故肥令人內熱;甘者性氣和緩,故甘令人中滿。然內熱則陽氣炎上,炎上則欲飲而嗌乾,中滿則陽氣有餘,有餘則脾土上溢,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蓋脾溢則胃液滲泄,故乾而渴。疸者,濕熱甚也。

酒色虛羸。節緩。腸癖吐瀉轉筋。

凡脾病則夢飲食,虛則夢取,實則夢與,得其時則夢築垣蓋屋。酒入於胃,則絡脈滿而經脈虛。經脈之陰氣虛,則陽氣入而胃不和。前陰乃太陰陽明之所合,胃既不和,則精氣竭而四肢不榮矣。醉飽入房,則氣聚脾中不得散,酒氣與穀氣相薄,熱盛於中,故遍於身,內熱而溺赤也。羸瘦者能食,不生肌膚,乃大腸移熱於胃,亦名「食㑊。」 節緩者,脾之大絡,名曰「大包」 ,出淵液下三寸,布胸脅。實則身體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緩,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腸癖者,腎之精氣內消,下焦無主以守持,乃移。

 醫部彙考一百一

  臟腑門十

  黃帝素問陽明脈解篇 太陰陽明篇 氣厥論 標本病傳論

  靈樞經本輸篇 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胃經諸穴之圖 經水篇 海論篇

   病傳篇 論痛篇 五味篇 師傳篇

  扁鵲難經胃腑形象 胃腑形象之圖

  華佗中藏經論胃腑寒熱虛實生死逆順脈證之法

  孫思邈千金方胃腑脈論 胃實熱 胃虛寒

  劉完素六書風厥證 胃疸證 食㑊證 鼓脹證 胃寒腸熱證 胃熱腸寒

  證

  李杲十書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論

  朱震亨格致餘論病邪雖實胃氣傷者勿使攻擊論

  李梴醫學入門胃腑賦

  彭用光體仁彙編胃腑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喻昌醫門法律胃宜甘溫

  鍼灸

 醫部彙考一百二

  臟腑門十一

  黃帝素問四時調神大論 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象大論 靈蘭祕典論 六節

  臟象論 五臟生成篇 診要經終論 平人氣象論 臟氣法時論 刺熱篇 氣厥論

  大奇論 標本病傳論 陰陽類論 方盛衰論

  靈樞經本輸篇 本神篇 經脈篇 肺經諸穴之圖 經水篇 病傳篇 淫邪發

  夢篇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 本臟篇

  扁鵲難經肺臟形象 肺臟形象之圖

  華佗中藏經論肺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

  王叔和脈訣肺臟歌

  孫思邈千金方肺臟病脈論 肺實熱 肺虛冷 肺與大腸俱實 肺與大

  腸俱虛 肺勞 氣極

  嚴用和濟生方肺大腸虛實論治

  劉完素六書肺消證 膈消證

  李杲十書肺臟苦欲補瀉藥味

  李梴醫學入門肺臟賦

  王圻三才圖會肺神

  章潢圖書編肺臟說 相肺病法 肺病食忌 養肺法言 治肺病要法

  彭用光體仁彙編肺臟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李瀠身經通考肺臟得病虛實橫逆

  鍼灸

  導引

  臟腑門十二大腸

  黃帝素問靈蘭祕典論 氣厥論

  靈樞經本輸篇 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大腸經諸穴之圖 經水篇 腸胃

  篇 平人絕穀篇 淫邪發夢篇 本臟篇 師傳篇

  扁鵲難經大腸形象 大腸腑形象之圖

  張機金匱要略大腸寒熱

  華佗中藏經論大腸腑虛實寒熱逆順生死脈證之法

  孫思邈千金方大腸腑脈論 大腸實熱 大腸虛冷

  劉完素六書三焦約證 腸痹證 虙瘕證

  李梴醫學入門大腸腑賦

  彭用光體仁彙編大腸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鍼灸

 醫部彙考一百三

  臟腑門十三腎一

  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 四時調神大論 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

  象大論 靈蘭祕典論 六節臟象論 五臟生成篇 診要經終論 脈要精微論 平人

  氣象論 臟氣法時論 刺熱篇 氣厥論 大奇論 水熱穴論 標本病傳論 陰陽類

  論 方盛衰論

  靈樞經本輸篇 本神篇 經脈篇 腎經諸穴之圖 經水篇 病傳篇 淫邪發

  夢篇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 本臟篇

  扁鵲難經腎臟形象 腎臟形象之圖

  張機金匱要略腎著 腎死臟

  華佗中藏經論腎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

  王叔和脈訣腎臟歌

  孫思邈千金方腎臟病脈論 腎實熱 腎虛寒 腎膀胱俱實 腎膀胱俱

  虛 腎勞

  嚴用和濟生方腎膀胱虛實論治

  劉完素六書懈㑊證 骨痹證 湧水證 瘖俳證 厥逆頭疼證

  李杲十書腎臟苦欲補瀉藥味

  虞摶醫學正傳腎分左右 命門主壽夭

  王綸明醫雜著補陰丸論

  李梴醫學入門腎臟賦

 醫部彙考一百四

  臟腑門十四腎二

  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論

  王圻三才圖會腎神

  章潢圖書編腎臟說 相腎病法 腎臟食忌 養腎法言 治腎要法

  彭用光體仁彙編腎經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張介賓景岳全書治腎須分陽虛陰虛 小兒補腎論

  李瀠身經通考腎臟得病虛實橫逆治法

  鍼灸

  導引

  臟腑門十五膀胱

  黃帝素問靈蘭祕典論 氣厥論 標本病傳論

  靈樞經本輸篇 經脈篇 膀胱經諸穴之圖 經水篇 病傳篇 淫邪發夢篇

  扁鵲難經膀胱腑形象 膀胱腑形象之圖

  華佗中藏經論膀胱腑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

  孫思邈千金方膀胱腑論 膀胱實熱 膀胱虛冷 胞囊論

  李梴醫學入門膀胱腑賦

  彭用光體仁彙編膀胱腑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鍼灸

  導引

 醫部彙考一百五

  臟腑門十六三焦

  黃帝素問靈蘭祕典論

  靈樞經本輸篇 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三焦經諸穴之圖 經水篇 榮衛

  生會篇 五癃津液別篇

  扁鵲難經三焦稟生始終 三焦為腑 三焦為陽故所行為原 三焦腑形象之

  圖

  張機金匱要略三焦竭 三焦熱

  華佗中藏經論三焦腑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

  孫思邈千金方三焦脈論 三焦虛實

  李杲十書問三焦有幾

  虞摶醫學正傳三焦體用

  李梴醫學入門三焦腑賦

  章潢圖書編三焦有形考

  彭用光體仁彙編三焦腑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喻昌醫門法律論三焦

  張介賓景岳全書三焦火候

  李瀠身經通考三焦說 補瀉應用藥品 三焦體用

  鍼灸

  臟腑門十七心包絡

  黃帝素問靈蘭祕典論

  靈樞經經脈篇 心包絡經諸穴之圖 經水篇 海論篇

  扁鵲難經心主與三焦為表裏 心包絡腑形象之圖

  李瀠身經通考心包絡經說 補瀉應用藥品

  臟腑門十八命門

  扁鵲難經左為腎右為命門 命門與腎相通

  李梴醫學入門命門臟賦

  趙獻可醫貫命門為人身之本

  彭用光體仁彙編命門臟藥性 本經補瀉溫涼藥

  張介賓景岳全書命門餘義

  陳士鐸石室祕籙論命門

 醫部彙考一百六

  經絡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離合論 診要經終篇 血氣形志篇 氣府論 骨空論

 醫部彙考一百七

  經絡門二

  黃帝靈樞經經脈篇 肺經諸穴之圖 大腸經諸穴之圖 胃經諸穴之圖

  脾經諸穴之圖 心經諸穴之圖 小腸經諸穴之圖 膀胱經諸穴之圖 腎經諸穴之圖

   心包絡經諸穴之圖 三焦經諸穴之圖 膽經諸穴之圖 肝經諸穴之圖 督脈經諸

  穴之圖 任脈經諸穴之圖 經別篇

 醫部彙考一百八

  經絡門三

  黃帝靈樞經經水篇 脈度篇 逆順肥瘦篇 陰陽繫日月篇 衛氣篇 動

  輸篇 陰陽二十五人篇 邪客篇 衛氣行篇

  扁鵲難經十二經脈長短 經絡始終 十二經氣絕 經有十二絡有十五故終

  有十五 奇經八脈

 醫部彙考一百九

  經絡門四

  朱肱活人書辯六經受病

  李杲十書問手足三陽俱會於首然六陽會於首亦有陰乎 問經絡之數有幾

  問三焦有幾 三陽氣血多少 經脈始終 日用

  朱震亨心法十二經見證

  滑壽十四經發揮手足陰陽流注篇 奇經八脈總論 督脈 任脈 陽

  蹻脈 陰蹻脈 衝脈 陽維脈 陰維脈 帶脈

  樓英醫學綱目辯誤

  李梃醫學入門天地人物氣候相應說 仰人經絡全圖 㐲人經絡全圖

  十五絡脈歌 奇經八脈歌

  李中梓診家正眼奇經八脈

  李時珍奇經八脈考八脈總論 陰維脈 陽維脈 二維為病 陰蹻

  脈 陽蹻脈 衝脈 衝脈為病 任脈 督脈 督脈為病 帶脈 帶脈為病 氣口九

  道脈

 醫部彙考一百十

  經絡門五

 醫部彙考一百十一

  運氣門一

  黃帝素問五運行大論 五運六氣主歲主時太過不及及間氣加臨之圖 六微

  旨大論

 醫部彙考一百十二

  運氣門二

  黃帝素問氣交變論 五常政大論上

 醫部彙考一百十三

  運氣門三

  黃帝素問五常政大論下 天元紀大論

 醫部彙考一百十四

  運氣門四

  黃帝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上

 醫部彙考一百十五

  運氣門五

  黃帝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下 至真要大論上

 醫部彙考一百十六

  運氣門六

  黃帝素問至真要大論下

 醫部彙考一百十七

  運氣門七

  陳無擇三因方六十年運氣病方 運氣之變成疫

  劉完素六書十干夫婦配合成五運 五運太過不及 十二支應六氣三陰三

  陽 六氣有餘不足 六步主位平脈 五運主病 六氣為病 氣宜論

  張從政儒門事親九氣感疾更相為治衍 內外四氣 風木鬱之病 暑

  火鬱之病 濕土鬱之病 燥金鬱之病 寒水鬱之病 初之氣 二之氣 三之氣 四

  之氣 五之氣 終之氣 風木肝酸 暑火心苦 濕土脾甘 燥金肺辛 寒水腎鹹

  大寒子上初之氣 春分卯上二之氣 小滿巳上三之氣 大暑未上四之氣 秋分酉上

  五之氣 小雪亥上終之氣 風治法 暑治法 濕治法 火治法 燥治法 寒治法

  風門獨治於內者 暑門獨治於外者 濕門兼治於內者 火門兼治於外者 燥門先治

  於內後治於外者 寒門先治於外後治於內者

  李杲十書南政北政 氣運衰旺說 亢則害承迺制論 陰陽壽夭論

 醫部彙考一百十八

  運氣門八

  朱震亨心法亢則害承迺制 審察病機無失氣宜

  虞摶醫學正傳亢則害承迺制 六淫之邪

  樓英醫學綱目發明天元紀大論運氣經旨 發明五運行大論運氣經旨

  發明六微旨大論運氣經旨 發明六元正紀大論運氣經旨 發明至真要大論運氣經旨

 醫部彙考一百十九

  運氣門九

  邵弁運氣占候補遺五運氣至之占 五運太過之占 五運不及之占

   復氣應時占 五星應化占 五氣動亂占 五氣鬱發占 地理高下左右占 六氣正

  變占 在泉淫勝占 司天淫勝占 占六氣之勝 占六氣之復 釋亢則害承迺制 釋

  病機十九條

  李梴醫學入門運氣總論

 醫部彙考一百二十

  運氣門十

  汪機運氣易覽學五運六氣綱領 五行生死順逆之圖 干支五行所屬之

  圖 二十四氣之圖 運氣說 論四時氣候 六十年交氣日刻之圖 六十年交氣日刻

   論六十日交氣日刻 五行生成數之圖 生成數論 論交六氣時日 六化之圖 六

  化論 論主氣 論客氣 六氣標本之圖 論標本 五運六氣樞要之圖 起司天在泉

  井客氣 五天五運起例之圖 論五天五運之氣 月建之圖 論月建 五音建運之圖

   論五音建運 紀運太過不及平氣之圖 論紀運 五運太少齊同化之圖 論太少氣

  運相臨同化 五運齊化歌 五運兼化歌 逐年平氣歌 五運太過勝己司天抑平歌

  五運不及己所合司天助運歌 音運不及勝己司天兼化歌 音運不及勝己司天得政歌

   運化勝復同之圖 論五行勝復 論勝復 運化先後天歌 論六十年客氣 交六氣

  時日之圖 論天地六氣 六氣正化對化之圖 六氣遷移加臨之圖 交主氣時日歌

  四間氣之圖 六十年氣運相臨之圖 六十年主客加臨天氣 天符之圖 論天符 歲

  會之圖 論歲會 同天符同歲會之圖 論同天符同歲會 干德符 手足經所屬之圖

   論手足經

 醫部彙考一百二十一

  運氣門十一

  汪機運氣易覽論六氣為病 六氣為病歌 論治法 六氣主客補瀉歌

  五臟所入之味歌 六氣所宜之味歌 論六病 南北政之圖 南政司天之圖 北政司

  天之圖 論南北政 南北政尺寸脈不應之圖 論氣運加臨尺寸脈候不應交反說 尺

  寸交反死脈 尺寸交反死脈歌 大運主運太少之圖 逐年客運之圖 論大運主運太

  少相生 大運主運太少相因歌 五運邪正化度歌 論正化度邪化度 論主運上下太

  少相生 災宮之圖 論九宮分野 五行納甲之圖 干支納音 少陽從本之圖 太陰

  從本之圖 少陰從本從標之圖 太陽從本從標之圖 陽明從中之圖 厥陰從中之圖

  汪宦六氣標本論發明運氣標本病治

  喻昌醫門法律運氣格言 申明內經法律 一申治病不先歲氣之律

  方

 醫部彙考一百二十二

  頭門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五臟生成篇 脈要精微論 平人氣象論 臟氣法時

  論 宣明五氣論 通評虛實論 刺熱篇 腹中論 風論 厥論 奇病論 脈解論

  四時刺逆從論 標本病傳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

  論 著至教論 示從容論 方盛衰論

  靈樞經終始篇 經脈篇 海論 五亂論 大惑論

  扁鵲難經頭痛 厥頭痛 真頭痛

  張機金匱要略頭痛 頭眩 頭搖 額黑

  華佗中藏經頭痛 腦痛 頭眩頭腫 額汗 脈色

  王叔和脈經頭痛 頭眩

  脈訣頭痛

  孫思邈千金方風眩

  嚴用和濟生方眩運之證當分內外所因 頭病評治 頭痛論治

  竇漢卿瘡瘍全書發腦 頭後蜂窩散注 枕疽 腦疽 對口瘡 髮際

  發 頂門癰 發鬢毒 鬢疽

  崔紫虛脈訣頭痛之脈

  許叔微本事方頭痛

  朱肱活人書頭痛屬外感傷寒者多

 醫部彙考一百二十三

  頭門二

  李杲十書辨頭痛證治大法 大頭痛

  朱震亨心法各種頭痛證治 頭痛脈法 頭眩 頭眩脈法 大頭病

  羅謙甫衛生寶鑑頭痛 頭風 頭腫

  危亦林得效方頭痛 脈法

  徐春甫古今醫統頭痛 頭痛大法分內外之因 分經用藥治頭痛法

  眩運宜審三虛 眩運宜審四氣 鎮墜藥治眩運須分標本 頭重 大頭瘟 腦疽 頭

  面赤腫 癰發有不可治

  虞摶醫學正傳眩運 偏頭痛 溫病頭痛死脈候

  戴思恭證治要訣頭痛 眩運

  樓英醫學綱目頭重痛 頭搖 頭眩 頭痛脈法 腦額癰疽

  王綸明醫雜著頭痛

  李梴醫學入門頭痛 頭風證 頭眩 頭重 頭搖 頭生白屑 眩運定

  脈 腦疽

  李中梓醫宗必讀頭痛 雷頭風 大頭風 頭痛脈法

  龔信古今醫鑑頭痛諸診

  薛己醫案頭痛 頭眩 腦疽 腦疽灸法 鬢疽

  方賢奇效良方頭眩 頭痛頭風大頭風論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頭痛 頭搖 頭眩 雷頭風

  陶華六書頭痛 頭眩

 醫部彙考一百二十四

  頭門三

  王肯堂證治準繩頭痛總論 雷頭風 真頭痛 大頭病 頭風屑 頭

  重 頭搖 頭痛脈法 眩運 百會疽 頂門癰 額疽 太陽疽 鬈毛瘡廣瘡 赤色

  疽 癰疽頭痛頭眩用托裏消毒散加減法

  陳實功外科正宗頭痛 腦疽論 腦疽看法 腦疽治法 鬢疽論 鬢

  疽看法 鬢疽治法 蟮拱頭 透腦疽 玉枕疽 白禿瘡

  喻昌醫門法律濕熱上干於頭宜審下法 頭眩 額黑

  張介賓景岳全書頭痛 頭眩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頭痛治法 腦痛治法 頭面腫 癩頭瘡 頭角生瘡

 醫部彙考一百二十五

  頭門四

  方一古鄉古敗散 二烏丸 鴟頭丸 松花酒 桂枝芍藥知母湯 甘草乾薑湯

  苓桂術甘湯 半夏加茯苓湯 文蛤散 茵陳蒿湯 硝石礬石散 小柴胡湯 茯苓桂

  枝白朮甘草湯 小芎莘湯 川芎散 玉真丸 川芎石膏湯 喝起散 川芎茶調散

  一字輕金散 白附子散 上清白附子丸 定風餅子 加味調中益氣湯 安神湯 羌

  活附子湯 清空膏 小清空膏 不臥散 如聖餅子 三生丸 防風散 太陽丹 芎

  烏散 又方 一粒金㗜鼻法 當歸補血湯 七生丸 黃芪益氣湯 加味四物湯 六

  聖散 四神散 芎莘導痰湯 芎藭酒 人參湯 防風湯 又方 茵芋湯 鴟頭酒

  大三五七散 小三五七散 茯神湯 防風散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摩頭散

  入頂散 杏仁膏 大豆酒 又方 薯蕷散 又方 菊花散 又方 頭風散 沐頭湯

   又方 又方 犀角湯 防風散 續命湯 小續命湯 薯蕷湯 防風湯 薯蕷圓

  天雄散 菊花酒 紫石煮散 升麻湯 白花蛇散 芎黃湯 香芎丸 搜風丸 藏用

  丸 獨聖散 大頭病方 大頭時氣方 頭運方 加味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 荊黃

  湯 羌活勝濕湯 荊防敗毒散 通聖消毒散 清涼救苦散 莘芎散 溫中化痰丸

  急風散 都梁丸 九龍丸 牙皂散 飛虎散 通天散 靈砂丹 青火金鍼 赤火金

  鍼 升氣和中湯 加味調中益氣湯 人參順氣散 蔥附丸 當歸酒 珍珠散 本事

  方 延胡餅 丁香散 乳香餅 決明散 烏麥餅子 天麻羌活丸 白朮飲 滾痰丸

   加味二陳湯 十全大補湯 茯神湯 麻黃附子細莘湯 吳茱萸湯 白虎湯 安神

  散 清上瀉火湯 補氣湯 川芎散 石膏散 石膏散 荊芥散 又方 麻黃吳茱萸

  湯 透頂散 大川芎丸 神聖散 乳香盞落散 順氣和中湯 玉壺丸 水煮金花丸

   調中益氣湯 半夏白朮天麻湯 正元散 來復丹 茸硃丹 請幫助識別此字。藤散 治中湯 紅

  丸子 葛花解酲湯

 醫部彙考一百二十六

  頭門五

  方二沉香降氣散 蘇子降氣湯 養正丹 既濟解毒湯 白芷散 川芎散 瘦人

  㗜鼻藥 如聖散 又方 瓜蔕神妙散 火筒散 一滴金丸 治八般頭風方 斗門頭

  痛方 又方 治頭風餅子 沖和膏 祕方茶調散 茶調散 川芎散 菊花散 大追

  風散 止痛太陽丹 點頭散 芎犀丸 胡盧巴丸 細莘散 仙靈脾浸酒方 清震湯

   茶調散 神芎丸 烏荊丸 愈風餅子 涼膈散 黑錫丹 普濟消毒飲子 黑白散

   青州白丸子 天麻半夏湯 人參前胡湯 補虛飲 香橘飲 滋陰健脾湯 芎朮湯

   川芎丸 防風散 清神養榮湯 沃雪湯 川芎散 川芎散 芎藭散 防風飲子

  羌活湯 仙朮芎散 蔓荊子散 羌活湯 芎朮除眩湯 益氣補腎湯 補肝養榮湯

  芎歸湯 守中丸 旋覆花湯 柴胡半夏湯 玉液湯 漢防己散 羚犀湯 人參丸

  袪痰丸 天南星丸 青黛散 神芎散 鬱金散 防風通聖散 搜風丸 白朮附子湯

   沉香磁石丸 控涎丹 選奇湯 上清散 胃風湯 九味羌活湯 麻黃湯 桂枝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十味香薷飲 人參半夏丸 芎芷香蘇散 新法半夏湯 川芎散

   萬全散 七神散 瀉青丸 人參消風散 紅豆散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 五苓散

   逍遙散 二陳湯 香薷散 升麻湯 芎星湯 導痰丸 一字散 芎附飲 十四友

  丸 羚羊角散 消風散 澤瀉白朮湯 黃連香薷飲 祖傳經驗方 加減芎莘湯 菊

  花茶調散

 醫部彙考一百二十七

  頭門六

  方三養血祛風湯 清運化痰湯 黑將軍散 仙朮通神散 碧雲散 六合湯 天

  香散 麝香天麻丸 吳茱萸湯 通頂煙 石膏鼠黏子散 麝香茶芽散 烏罌散 韭

  根丸 烏香散 玉女煎 雙玉散 吹鼻六神散 六味地黃丸 四物湯 三聖散 人

  黃散 三陰煎 左歸飲 五福飲 加減一陰煎 金水六君煎 六安煎 和胃飲 清

  膈煎 滋陰八味煎 理陰煎 五君子煎 內疏黃連湯 內托復煎散 當歸黃芪湯

  升麻牛蒡子散 二神丸 隔蒜灸法 十宣散 槐花酒 清涼飲 仙方活命飲 人參

  敗毒散 五香連𧄍湯 托裏散 加減八味丸 參苓白朮散 托裏消毒散 八珍湯

  葛根牛蒡子湯 梔子仁湯 五利大黃湯 國老膏 黃連清熱消毒散 羌活當歸湯

  檳榔散 松脂膏 貝母膏 加味平胃散 螵蛸散 漏蘆湯 防風通聖散 萬應鍼頭

  丸 黃連救苦湯 解毒天漿散 內托千金散 迴毒銀花散 梅花五氣丹 小保安湯

   大保安湯 陽春酒 桑木灸法 神妙拔根方 三品一條鎗 上品 中品 下品

  玉紅膏 敗銅散 太乙膏 天麻餅子 保安萬靈丹 柴胡清肝湯 鼠黏子湯 加味

  逍遙散 梔子清肝湯 清肝解鬱湯 茯苓內托散 升陽益胃散 定痛消毒飲 三香

  內托散 圍藥 救苦拔毒膏 敗毒流氣飲 內托流氣飲 清心流氣飲 敗毒流氣飲

   清肝流氣飲 麥餞散 諸瘡一掃光 潤肌膏

 醫部彙考一百二十八

  頭門七

  單方

 醫部彙考一百二十九

  頭門八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

  面門一

  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 六節臟象論 脈要精微論 五臟生成篇 玉版論要

  篇 診要經終論 刺熱篇 欬論 風論 厥論 脈解篇 鍼解篇 骨空論 氣交變

  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本輸篇 邪氣臟腑病形篇 終始篇 經脈篇 經別篇 厥論 雜病篇

   海論 陰陽二十五人篇

  扁鵲難經面色

  張機金匱要略面色 面瘦面腫

  傷寒論愧怖之色

  華佗中藏經五色脈論 臟腑虛實寒熱見於面色 察面色形證決死法

  王叔和脈訣五臟察色歌 雜病生死歌 察色觀病生死歌 五臟死色歌

  竇漢卿瘡瘍全書面發毒 痄腮毒 發頤毒 穿腮 頦癰 面風毒

  頰疽 鴉啗瘡

  劉完素六書胃疸面黃

  張從政儒門事親面黃腫

  李杲十書面赤 面腫 面熱 面色

  朱震亨心法面寒 面熱 面鼻得冷則黑 面部凶證

  羅天益衛生寶鑑面熱

  戴思恭證治要訣面風

  李梴醫學入門面寒 面戴陽證 面上雜病 搭腮腫

  龔信古今醫鑑面病專屬胃

  薛己醫案時毒

  徐春甫古今醫統面熱面寒 面腫面浮 面色 痄腮

  樓英醫學綱目面戴陽證

  王肯堂證治準繩面部所屬 顴瘍 頰瘍 痄腮 發頤 面游風 牙

  叉發 承漿癰

  陳實功外科正宗肺風粉刺酒請幫助識別此字。鼻 雀斑 白屑風 發頤 黑子 痄

  腮 女人面生黧黑斑 時毒 時毒看法 時毒治法 骨槽風

  張介賓景岳全書辨色總論 面色 面腫有虛實辨 面虛浮

  陳士鐸石室祕籙粉刺 面上凍瘡 面瘡

藝術典第一百五十卷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

[編輯]

面門一

[編輯]

《黃帝素問》

[編輯]

《上古天真論》

[編輯]

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

陽明之脈榮於面。故其衰也面焦。夫氣為陽。血脈為陰。故女子先衰於脈。而男子先衰於氣也。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

三陽之脈。盡上於頭。三陽脈衰。故面皆焦。

丈夫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

《平脈篇》曰:「寸口脈遲而緩,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陽氣衰,故顏色焦。」

《六節臟象論》

[編輯]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

《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於面。心主血脈,故其華在面也。

《脈要精微論》

[編輯]

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 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 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 如地蒼。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

此言色生於氣,氣生於臟,欲其氣華於色,而不欲臟象之見於外也。赤如白裹朱,白如鵝羽,青如蒼璧,黃如羅裹雄黃,黑如重漆,乃五臟之氣章華於色也。赤如赭,白如鹽,青如藍,黃如土,黑如地蒼,此五臟之精象見於外也。夫臟者藏也,如五臟之真色,見而不藏,則其壽不久矣。明者,五臟之神明,言五色之發乎五臟之精氣神也。

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白黑,審短長。以長為短,以 白為黑,如是則精衰矣。

五臟主藏精者也。精有所藏,而後能視萬物,審短長,如精微象見於外,則精氣內衰,視物昏瞶,而壽不久矣。此反結上文之義,而言視精明者,由藏精之所資也。

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 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 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肝主血而主色,脈盛而色不見者,血蓄於下也,當病墜傷,或為手搏所傷,因血凝脅下,故令人喘逆。蓋肝脈貫膈上注肺,血積於下,則經氣上逆而為喘也。其不及而色澤者,當病溢飲。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耎而散者,當病 食痹。

足陽明之脈,從氣衝下髀,抵伏兔,下足《跗髀》傷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一

  面門二

  方一升麻黃連湯 升麻附子湯 沖和順氣湯 升麻胃風湯 犀角升麻湯 加味

  消毒飲 蘗連散 硫黃膏 白附子散 清上防風湯 玉容散 連𧄍散 紅玉散 玉

  容西施散 塗容金面方 白礬散 又方 洗面藥方 面油摩風膏 瑩肌如玉散 葶

  藶大棗瀉肺湯 木防己湯 木防己加茯芩芒硝湯 四物湯 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人參養榮湯 補中益氣湯 參苓白朮散 六君子湯 逍遙散 六味地黃丸 八味地

  黃丸 加減八味地黃丸 黃芪散 葛花解酲湯 調胃承氣湯 大黃湯 麻黃湯 小

  柴胡湯 葛根湯 荊防敗毒散 小續命湯 排風湯 羌活勝濕湯 白虎湯 甘露飲

   普濟消毒飲 烏金散 萬病解毒丹 紫金丹 柴胡梔子散 附子理中湯 四逆湯

   薑附湯 奪命丹 沖和膏 升麻湯 溫胃飲 胃關煎 廓清飲 大分清飲 抽薪

  飲 托裏消毒散 梔子仁湯 人參敗毒散 消風散 如意金黃散 真君妙貼散 冰

  螄散 黃芪內托散 翠雲散 柴胡葛根湯 牛蒡甘桔湯 玉容丸 玉肌散 灰米膏

   珍珠散 消腫散 勝金丹 七聖散 追疔奪命湯 刦瘴消毒散 洗瘴散 祛瘴散

   連𧄍敗毒散 加味消毒飲子 內托消毒散 消毒救苦散 敷毒方 百合散 二金

  散 芙蓉敷方 神效方 塗面方 白附丹 祛風白芷散 升麻牛蒡子散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二

  面門三

  方二鉛紅散 天麻散 升麻牛蒡子散 芩連敗毒散 葛根牛蒡湯 返魂丹 漏

  蘆湯 五利大黃湯 加減解毒丸 漏蘆散 消毒丸 防風通聖散 通聖消毒散 中

  和湯 芩連消毒飲 瀉陰火升陽湯 三黃補血湯 補中湯 菊葉湯 密補固真丹

  天水散 七白散 破棺散 五皮散 當歸補血湯 十補丸 涼膈散 梔子仁湯 異

  功散 神效黃芪湯 升陽益胃湯 茯苓滲濕湯 大菟絲子丸 又方 又方 五皮散

   導滯通經湯 葶藶丸 元參升麻湯 羌活當歸散 菊花散 白蘚皮湯 大楓油

  何首烏丸 透冰丹 冬瓜子散 荊芥散 蓖麻子膏 茵陳散 大追風散 清震湯

  人參蛤蚧散 菊花散 又方 犀角湯 防風散 摩膏 王不留行湯 鴟頭酒 清涼

  拔毒散 參術內托散 犀角鬱金散 清肝流氣飲 托裏流氣飲 千金內托散 不換

  金散 驅風破毒散 又方 清熱消疳散 珍珠冰片散 白礬散 硫黃散 連子衚衕

  方 黃連消毒散 仙方活命飲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三

  面門四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四

  耳門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象大論 五臟生成篇 診要經

  終論 玉機真臟論 通評虛實論 熱論 厥論 脈解篇 刺禁論 鍼解篇 氣交變

  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經筋篇 脈度篇 熱病篇 口問篇 師傳

  篇 決氣篇 海論 五閱五使篇 本臟篇 衛氣篇 陰陽二十五人篇

  扁鵲難經耳能聞聲之故

  華佗中藏經腎氣通耳 耳聾 耳部凶證

  皇甫謐甲乙經腎氣通耳 耳焦枯

  楊士瀛直指方耳聾

  竇漢卿瘡瘍全書耳風毒 耳門癰 耳根癰 發耳 石疽

  嚴用和濟生方耳論治

  劉完素六書耳聾 耳鳴

  李杲十書耳簫聲 耳鳴耳聾 耳之體屬腎用屬肺

  朱震亨心法耳聾 耳鳴 耳腫痛

  羅天益衛生寶鑑耳聾 卒聾 聤耳 耳中生瘡

  危亦林得效方耳鳴

  方賢奇效良方論耳鳴耳聾

  虞摶醫學正傳耳病 診法

  戴思恭證治要訣耳病

  樓英醫學綱目耳目受陽氣以聰明 耳病屬腎肝 運氣耳聾有四 運氣

  耳鳴皆屬風火 運氣耳痛皆屬熱

  李梴醫學入門耳聾有新舊之異 耳聾有三 耳聾有痰火風濕氣閉虛勞

  精脫氣脫之不同 耳鳴 聤耳膿耳耳疼

  龔信古今醫鑑耳病論 治法

  龔廷賢萬病回春耳聾脈證

藝術典第一百五十四卷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四

[編輯]

耳門一

[編輯]

《黃帝素問》

[編輯]

《生氣通天論》

[編輯]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 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憒憒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 止。

此言煩勞而傷其陽氣也。蓋陰陽之要,陽密乃固,煩勞則陽氣外張,陰不得陽之溫固,則精自出而絕於內矣。秋冬之陽氣,收藏於內,夏則陽氣張浮於外,故益虛而煎厥也。精氣虛,故「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也。」

又曰:「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

「五臟為陰。九竅為水注之器。」乃精氣所注之門戶。如陰甚而陽不能勝之。則五臟之氣交爭於內。而九竅為之不通。

《金匱真言論》

[編輯]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別氣者,心主之氣也。故曰「心開竅於耳也。」

《陰陽應象大論》

[編輯]

北方生寒,在臟為腎,在竅為耳。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故腎氣開竅於耳。

人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

年五十而精液血液皆虛,虛則不能並於上,而耳目不聰明矣。

「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

有餘則陽氣充,故「耳目聰明」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 也。

天不足,西北者,陽中之陰不足也。在人則左為陽而右為陰,陰不足於上,故右耳目不如左明也。

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盛而下虛, 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 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 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 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此言天地陰陽,與人身之左右,俱有所不能全也。故人當配天地以養頭足,而勿使邪居之。

《五臟生成篇》

[編輯]

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 則入肝。

厥陰肝臟,開竅於目。少陽經脈,上出於耳,邪實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五

  耳門二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耳鳴聾總論 陰虛耳聾 氣閉耳聾 肝火

  耳聾 痰火耳聾 氣虛耳聾 風熱耳聾 虛聾 肝火耳聾

  徐春甫古今醫統耳聾有六候 耳聾耳鳴屬熱者多 氣虛耳聾當見於

  大病之後 耳聾當以通氣開鬱為主 耳聾治法宜瀉南方補北方

  王綸明醫雜著耳鳴 耳瘡

  趙獻可醫貫論耳諸病 耳瘡 膿耳

  王肯堂證治準繩論耳 耳發 耳內瘡 耳後疽 耳根毒

  吳崑醫方考耳病方論

  陳實功外科正宗耳病 百蟲入耳 黑疔

  喻昌醫門法律耳鳴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耳聾 耳癢 耳鳴

  方一補中益氣湯 四物湯 四君子湯 八珍湯 六味丸 大安腎丸 小安腎丸

  滾痰丸 沉香降氣散 指迷七氣湯 流氣飲子 蘇子降氣湯 養正丹 復原通氣

  散 防風通聖散 排風湯 不換金正氣散 正元散 木香檳榔丸 越鞠丸 平補鎮

  心丹 五苓散 二陳湯 青木香丸 小柴胡湯 一粒金丹 人參散 妙香散 烏金

  散 歸脾湯 四生散 涼膈散 逍遙散 紫金丹 調中益氣湯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六

  耳門三

  方二桂星散 磁石羊腎丸 清神散 磁石浸酒方 魚腦膏 羊腎羹 磁石丸

  薑蠍散 犀角飲子 芍藥散 犀角散 茯神散 解倉飲子 檳榔神芎丸 燒腎散

  蓯蓉丸 益腎散 補腎丸 肉蓯蓉丸 桑螵蛸湯 羊腎丸 安腎丸 地黃丸 蠟彈

  丸 通氣散 復元通氣散 菖蒲散 通神散 通耳法 追風散 蓖麻丸 透耳筒

  雄黃散 耳聾方 鯽魚膽膏 蠍梢膏 鼠膽丸 蓖麻子丸 久聾方 耳聾雞卵方

  通耳丹 通氣散 耳聾方 勝金透關散 蒲黃膏 龍腦膏 蘆薈丸 龍齒散 黃芪

  丸 芎歸飲 柴胡聰耳湯 芎芷散 麝香散 耳鳴沸請幫助識別此字。方 生犀丸 解熱飲子 鼠

  黏子湯 白龍散 杏仁膏 菖蒲梃子 通氣散 蔓荊子散 松花散 白連散 麝香

  散 禹餘糧丸 蔥涎膏 耳聤方 菖蒲散 竹蛀散 蠍倍散 立效散 香附散 附

  子丸 耳膿方 三黃散 二聖散 無憂散 曾青散 黃連散 柴胡梔子散 當歸川

  芎散 加味地黃丸 立驗散 加減龍薈丸 鍼砂酒 通明利氣湯 復聰湯 大補丸

   滋腎通氣湯 龍膽湯 滋陰地黃湯 清聰化痰丸 黃龍散 補骨脂丸 聰耳湯

  地黃湯 荊芥連𧄍湯 紅綿散 抵聖散 明礬散 吹耳散 元參貝母湯 塞耳丹

  柴胡濟肝散 麝香佛手散 水銀膏 胡粉散 黃芪內托散 仙方活命飲 托裏消毒

  散 參芪內托散 十宣散 黃達消毒散 遠志酒 清肝流氣飲 定痛降氣湯 煉石

  散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七

  耳門四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八

  目門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生氣通天論 評熱病論 風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

  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六論 診要經終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脈度篇 癲狂篇 熱病篇 師傳篇 決氣

  篇 五癃津液別篇 五閱五使篇 論疾診尺篇 衛氣行篇 大惑論 海論

  扁鵲難經目盲 目瞑

  張機金匱要略目瞑 目黯 目眩 目赤 目泣 目暈黃 目不識人

  直視不能眴 目如脫 目腫

  華佗中藏經察目色以辨死候

  王叔和脈訣目病脈 察目色以辨病之生死

  孫思邈千金方病因並治法

  楊士瀛直指方眼屬五臟 目為肝之外候 風熱 眼胞合 目生瞖 偷

  鍼 服眼藥法

  嚴用和濟生方目病論治

  竇漢卿瘡瘍全書上下眼丹 漏睛瘡

  劉完素六書眼論 目泣 目黃 風眼寒證 目盲 目瞑 論目昏赤腫瞖

  膜皆屬於熱 論目分表裏易治難治辨

  成無己明理論目直視

  張從政儒門事親風衝泣下 目疾出血最急

 醫部彙考一百三十九

  目門二

  李杲十書瞳子散大 青白瞖 倒睫拳毛 諸脈者皆屬於目論 目赤 陰盛

  陽虛以致目病 能近視不能遠視 能遠視不能近視

  朱震亨心法治目睛瞖痛

  危亦林得效方氣輪 風輪 肉輪 血輪 水輪 天廓 地廓 火廓

  水廓 風廓 雷廓 山廓 澤廓 內障二十三證 圓瞖 冰瞖 滑瞖 澀瞖 散瞖

   橫開瞖 浮瞖 沉瞖 偃月瞖 棗花瞖 黃心瞖 黑花瞖 胎患 五風變 雷頭

  風 驚振 綠風 烏風 黑風 青風 肝虛雀目 高風雀目 肝虛目暗 外障四十

  五證 肝臟積熱 混睛 努肉攀睛 兩瞼粘睛 膜入水輪 釘瞖根深 黑瞖如珠

  花瞖白陷 水瑕深瞖 玉瞖浮滿 順逆生瞖 雞冠蜆肉 瞼生風粟 胞肉膠凝 漏

  睛膿出 蟹睛疼痛 突起睛高 風起喎偏 倒睫拳毛 風牽瞼出 神祟疼痛 旋螺

  尖起 鶻眼凝睛 轆轤轉關 被物撞打 撞刺生瞖 血灌瞳人 眯目飛塵飛絲 天

  行赤目 赤眼後生瞖 胎風赤爛 風赤瘡疾 衝風淚出 暴風客熱 瞼硬睛痛 痛

  如針刺 癢極難任 瞳人乾缺 黃膜上衝 赤膜下垂 小眥赤脈 小兒通睛 小兒

  胎中生贅 小兒青盲 偷針 眼病禁忌 氣虛光散 羞明怕日 眼生眵糞 眼不明

  戴思恭證治要訣眼證類治 眼眶骨痛

  樓英醫學綱目目總論 通治眼病 楞緊瞳散 內障 外障 目赤 目

  昏 瞖膜 倒睫拳毛 赤爛 讀書損目 直視 肝虛雀目

  李梴醫學入門眼分表裏 五輪八廓 白屬肺烏珠屬肝 內外眥屬心與

  小腸 上下胞屬胃與脾 瞳子屬腎水 八廓寄位 婦人小兒 暴赤腫痛澀癢 瞖膜

  眵昏屬表 昏眛羞明 內障黑花瞳人散杳 近視陰虛遠視陽虛 冷淚睛疼 外因風

  熱濕痰 內傷氣血 風熱兼虛 眼病惟火 陽衰宜溫 點洗宜慎

 醫部彙考一百四十

  目門三

  倪維德原機啟微淫熱反尅之病 風熱不制之病 七情五賊勞役饑飽

  之病 血為邪勝凝而不行之病 氣為怒傷散而不聚之病 血氣不分混而遂結之病

  熱積必潰之病 陽衰不能抗陰之病 陰弱不能配陽之病 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

  內急外弛之病 奇經客邪之病 為物所傷之病 傷寒愈後之病 強陽搏實陰之病

  亡血過多之病 斑疹餘毒之病 深疳為害之病

  方賢奇效良方目論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目病不宜用涼藥

  王綸明醫雜著論外治忌寒涼

  龔信古今醫鑑目病

  虞摶醫學正傳雀目

 醫部彙考一百四十一

  目門四

  徐春甫古今醫統五輪病證 八廓病證 八廓辨 七十二證歌 圓瞖

   冰瞖 滑瞖 澀瞖 散瞖 浮瞖 沈瞖 白瞖黃心 橫瞖 棗花 黑圓瞖 偃月

  瞖 五風變化 驚振 雷頭風 高風雀目 綠風 烏風 青盲 黑風 黃風 胎患

   傷寒熱病後黑昏 肝經積熱 混睛 努肉攀睛 瞼生風粟 黑瞖如珠 花瞖白陷

   冰霞深瞖 膜入冰輪 釘瞖外障 玉瞖浮睛 逆順生瞖 雞冠蜆肉 兩瞼粘膿

  胞肉凝脂 拳毛倒睫 碧瞖 鶻眼凝睛 神祟眼痛 旋螺尖起 轆轤展睛 打撞傷

  損 迎風冷淚 白膜侵睛 青膜內障 羞明怕日 小兒痘瘡 漏睛膿血 蟹睛突起

   風牽出瞼 血灌瞳人 眯目飛塵 天行赤眼暴瞖 天行赤眼 爛弦風瞼 暴風客

  熱 瞼硬睛疼 痛如針刺 瞳人乾缺 風癢難任 黃膜上衝 赤膜下垂 瞼中生贅

   血瞖包睛 小兒疳眼 早晨疼痛 午後昏矇 女人血氣逆流 痛極憎寒 起坐生

  花 行血為治目之綱 散熱為治目之要 腫痛昏矇

  王肯堂證治準繩五輪 八廓 開導說 點服藥說 鉤割針烙說 論

  目痛 天行赤熱 暴風客熱 火脹大頭 羞明怕熱 瞼硬睛疼 赤痛如邪 氣眼

  痛如針刺 熱結膀胱 大小雷頭風 左右偏頭風 陰邪風 陽邪風 卒腦風 巔頂

  風 遊風 邪風

 醫部彙考一百四十二

  目門五

  王肯堂證治準繩論目赤 瘀血灌睛 血灌瞳神 色似胭脂 赤脈貫

  睛 赤絲亂脈 目珠俱青 論目腫脹 腫脹如杯 形如蝦座 狀如魚泡 鶻眼凝睛

   因風成毒 旋螺泛起 旋螺尖起 神珠自脹 珠突出眶 論目癢 癢若蟲行 論

  外障 黃膜上衝 赤膜下垂 凝脂瞖 花瞖白陷 蟹睛 斑脂瞖 黃油障 狀如懸

  膽 玉粒分經 銀星獨見 聚開障 聚星障 垂簾障 湧波瞖 逆順障 陰陽瞖

  瑪瑙內傷 連珠外瞖 劍脊瞖 冰瑕瞖 圓瞖外障 水晶障 魚鱗障 馬蝗積 努

  肉 肺瘀 雞冠蜆肉 魚子石榴 輪上一顆如赤豆 睛中一點似銀星 五花障 混

  障 驚振外障 黑瞖如珠 木疳 論內障 青風內障 綠風內障 黑風內障 黃風

  內障 銀風內障 絲風內障 烏風內障 偃月內障 仰月內障 如銀內障 如金內

  障 綠映瞳神 雲霧移睛 圓瞖內障 冰瞖內障 滑瞖內障 澀瞖內障 散瞖內障

   浮瞖內障 沉瞖內障 偃月侵睛 棗花障 白瞖黃心 黑花瞖

 醫部彙考一百四十三

  目門六

  王肯堂證治準繩五風變成內障 瞳神散大 瞳神緊小 瞳神攲側

  論目昏花 視瞻昏眇 睛黃視眇 乾澀昏花 起坐生花 螢星滿目 暴盲 青盲

  雀盲 真睛膏損 膏傷珠陷 神水將枯 轆轤轉關 雙目睛通 神珠將反 瞳神反

  背 青黃牒出 珠中氣動 倒睫拳毛 睥急緊小 睥肉粘輪 胞肉膠粘 睥翻粘瞼

   睥輪振跳 血瘀睥泛 睥虛如毬 風沿爛眼 風弦赤爛 迎風赤爛 眥赤爛 論

  目淚 迎東 迎西 迎風冷淚 迎風熱淚 無時冷淚 無時熱淚 氣壅如痰 論目

  瘡疣 實熱生瘡 椒瘡 粟瘡 睥生痰核 木疳 火疳 土疳 金疳 水疳 論漏

  睛 大眥漏 小眥漏 陰漏 陽漏 正漏 偏漏 外漏 竅漏 能遠視不能近視

  能近視不能遠視 神光自見 黑夜精明 視正反邪 視定反動 視物顛倒 視一為

  二 視瞻有色 視赤如白 光華暈大 目閉不開 直視 上視 驚振外障 驚振內

  障 物損真睛 振胞瘀痛 觸傷真氣 飛絲入目 物偶入睛 眯目飛揚 姙娠目病

   產後目病 因風 因毒 因他 痘疹餘毒 時復

 醫部彙考一百四十四

  目門七

  趙獻可醫貫論目為火病腎肝同治

  吳崑醫方考目病方論

  陳實功外科正宗眼丹 眼泡菌毒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升陽散火辨 論古

  陳士鐸石室祕籙目痛腫 眼花猝倒 目生星 視物倒置 眼生長肉

   努肉攀睛

  方一越婢加半夏湯 蛤粉丸 熏方 神麴丸 瓜子散 補肝蕪菁子散 梔子仁

  煎 地黃散 補肝散 陽丹 陰丹 一九丹 二八丹 三七丹 四六丹 陰陽丹

  清涼丹 日精丹 月華丹 光明丹 白龍丹 爐甘石散 紫金錠子 熊膽膏錠 開

  明膏 消瞖復明膏 爐甘石膏 夜光膏 黃連膏 又方 又方 日精月華光明膏

  碧玉散 乳香散 吹雲膏 金露膏 寶鑑春雪膏

 醫部彙考一百四十五

  目門八

  方二銅青湯 拜堂散 熏洗方 㗜鼻藥 宣明丸 分珠散 麥門冬湯 通血丸

   膽歸糖煎散 車前散 真珠散 退血散 點睛蕤仁膏 魚膽傅眼膏 金絲膏 琥

  珀煎 瀉肝散 救睛丸 搜風散 法製黑豆 還睛丸 糖煎散 田螺膏 洗障散

  洗瞖散 土硃膏 清涼膏 地黃膏 驅風一字散 人參羌活散 菩薩散 黃芩黃連

  湯 復明散 羌活退瞖丸 羚羊角湯 杏仁方 羚羊角散 羚羊角散 還睛散 蘆

  薈丸 大黃瀉肝散 墜瞖丸 磁石丸 補肝散 補肝散 補腎丸 生熟地黃丸 通

  肝散 八味還睛散 空青丸 涼膽丸 又方 除風湯 本事方 羅漢應夢丸 神仙

  碧霞丹 遠志丸 固本還睛丸 還睛丸 仙朮散 夢靈丸 五退還光丸 空青丸

  蕤仁丸 觀音丸 八子丸 靈圓丹 磨瞖丸 退瞖丸 石決明散 韓相進靈丹 又

  方 甘菊湯 太陰元精石散 豬肝散 蟬花散 開明散 草龍膽散 單服蒼朮法

  點眼金絲膏 龍腦膏 散血膏 清涼膏 洗眼方 又方 羌活除瞖湯 撥雲湯 流

  氣飲 撥雲散 神仙退雲丸 本事方 羌活退瞖湯 又方 補陽湯 連蘗益陰丸

  升陽泄陰丸 通脾瀉胃湯 神消散 皂角丸

 醫部彙考一百四十六

  目門九

  方三菩薩膏 立應散 又方 日精月華光明膏 熟地黃丸 濟陰地黃丸 補肝

  散 養肝丸 地黃丸 補肝湯 雷巖丸 補肝丸 石決明丸 益本滋腎丸 補腎丸

   羚羊羌活湯 石決明丸 駐景丸 白附子散 補腎磁石丸 三仁五子丸 羚羊角

  散 蕤仁丸 摩頂膏 又方 決明丸 白龍粉 煮肝散 服椒方 芎藭散 磁石丸

   四物五子丸 杞苓丸 瑞竹四神丸 夜光丸 蔤蒙花散 還睛補肝丸 補肝丸

  真珠煎 金絲膏 蛤粉丸 瀉肺飲 豬肝散 夜明丸 轉光丸 瀉膽散 天門冬飲

  子 元參瀉肝散 青黛散 四退散 起睫膏 連𧄍飲子 排風散 龍膽丸 菊花通

  聖散 柴胡散 黃連散 爐甘石散 當歸飲子 枸杞酒 二妙散 洗肝湯 瀉肝湯

   木賊散 決明子方 羌活散 羌活散 菊花散 蟬蛻餅子 阿膠散 本事方 又

  方 川芎丸 銀海止淚方 治冷淚方 立應散 楮實散 白殭蠶散 真珠散 乳汁

  煎 止淚散 麝香散 消毒飲 五花丸 白薇丸 又方 加味四物湯 局方黑神散

   內消散 又方 經效散 一綠散 又方 前胡犀角湯 茺蔚子丸 瀉肝散 七寶

  散 撥雲散 蟬殼散 曾青散 又方

 醫部彙考一百四十七

  目門十

  方四鎮肝丸 萬壽地芝丸 芍藥清肝散 通氣利中丸 黃連天花粉丸 黃連爐

  甘石散 龍腦黃連膏 蕤仁春雪膏 㗜鼻碧雲散 羌活勝風湯 杏仁龍膽草泡散

  柴胡復生湯 當歸養榮湯 助陽活血湯 黃連羊肝丸 決明益陰丸 川芎行經散

  消凝大丸子 千金磁硃丸 石斛夜光丸 益陰補氣丸 滋陰地黃丸 防風散結湯

  竹葉瀉經湯 蜜劑解毒丸 決明夜靈散 沖和養胃湯 益氣聰明湯 瀉熱黃連湯

  還陰救苦湯 菊花決明散 神驗錦鳩丸 萬應蟬花散 黃芪防風飲子 無比蔓荊子

  湯 撥雲退翳丸 梔子勝奇散 磨障靈光膏 消瞖復明膏 除風益損湯 加減地黃

  丸 人參補陽湯 抑陽酒連散 當歸補血湯 羌活湯 明目細莘湯 四物龍膽湯

  防風飲子 洗心散

 醫部彙考一百四十八

  目門十一

  方五明目流氣飲 洗肝散 瀉青丸 青金丸 神芎丸 龍膽飲子 明目地黃丸

   加減駐景丸 定志丸 神效黃芪湯 人參補胃湯 連蘗益陰丸 滋陰腎氣丸 菊

  睛丸 補陽湯 還睛丸 羊肝丸 湯泡散 立勝散 百點膏 圓明膏 槐子散 拔

  萃㗜鼻方 蟾光膏 神效明目湯 廣大重明湯 五秀重明丸 升陽柴胡湯 芎莘湯

   當歸湯 珊瑚散 九味蘆薈丸 四生散 三味蘆薈丸 止痛散 桔梗丸 抵聖散

   菊花散 本事方 桑白皮散 大黃丸 元參丸 瀉肺湯 硃砂煎 洗眼青皮湯

  又方 決明子丸 乳香丸 住痛解毒丸 定痛飲 救苦散 一捻金 點眼金華水

  黃牛膽煎 二朮散 治氣眼方 又方 通明散 補肝散 加味八正散 參芪羚角散

   槐子丸 上清散 蒙石丸 加味知母湯 散熱散子 竹葉湯 龍膽飲 決明子湯

   麥門冬湯 瀉肝散 退赤散 退赤丸 退赤方 去赤脈方 碧天丸 針頭丸 救

  苦丸 滌風散 截惡眼立效方 湯泡散 垂柳枝煎 又方 犀角飲 炙肝散 洗眼

  紫金膏 知母飲子 蕤仁散 洗肝散 桑白皮湯 琥珀散 雞距丸 防風瀉肝散

  磁石丸 七寶丸 七寶湯 清涼散 洗刀散 二黃散 定心丸 南硼砂散 抽風湯

   地黃散

 醫部彙考一百四十九

  目門十二

  方六七寶膏 羚羊角飲子 補腎丸 退熱飲子 青葙子丸 琥珀煎 荊防菊花

  散 白蘚皮湯 菊花散 磨光散 甘菊花散 道人開障散 撥雲散 五退散 朱僧

  熱瞖方 珍珠退瞖散 決明子散 真珠散 開明丸 祕傳去瞖聖金膏 捲簾散 照

  水丸 真珠膏 雞子殼散 羌活退瞖膏 蠍附散 玉餅子 療五十年瞖方 清心流

  氣飲 黃連敗毒散 搽藥 如意金黃散 荊防敗毒散 清胃散 涼膈清脾飲 翠雲

  錠

  單方一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

  目門十三

  單方二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一

  鼻門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象大論 五臟別論 熱論 刺熱篇 繆刺篇

   氣厥論 氣交變大論 脈解篇 至真要大論 解精微論 五常政大論 刺法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神篇 經脈篇 口問篇 師傳篇 五閱五使篇

  憂恚無言篇 脈度篇

  扁鵲難經鼻屬肺其用屬心

  張機金匱要略鼻塞清涕 鼻燥

  華佗中藏經不聞香臭常流清涕 死色

  楊士瀛直指方鼻齆

  嚴用和濟生方論治

  竇漢卿瘡瘍全書瘜肉

  劉完素六書焦乾 鼻淵 鼻鼽 鼻窒 病色 嚏

  李杲十書肺和則知香臭 流清涕 窒塞 體屬肺用屬心

  朱震亨心法酒齇

  格致餘論面鼻得冷則黑

  徐春甫古今醫統病屬於肺 病屬於火 鼻齆瘜肉皆邪氣結成 鼻赤

  酒齇血熱入肺 鼻竅不利治宜辛散苦瀉 鼻瘡 鼻淵 鼻痠 鼻癢 食入腦中

  虞摶醫學正傳鼻證 脈法 鼻為元牝之門

  戴思恭證治要訣流涕 色診

  李梴醫學入門窒塞 鼻鼽 鼻淵 腦砂 鼻齇 鼻痛 鼻瘡 鼻痔

  治法

  李時珍本草綱目病因

  樓英醫學綱目鼻塞 鼻淵 鼻鼽

  王綸明醫雜著閉塞

  方賢奇效良方論證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總論 窒塞不通 淵瘜酒齇

  王肯堂證治準繩所屬經絡 鼻齆 淵鼽諸證治法

  陳實功外科正宗酒齇 鼻痔 腦漏

  吳崐醫方考鼻病方論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腫痛由火 孔生紅線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二

  鼻門二

  方麗澤通氣湯 溫肺湯 禦寒湯 溫衛湯 溫衛補血湯 人參湯 辛夷湯 增損

  通聖散 辛夷湯 醍醐散 通關散 防風湯 排風湯 蓽澄茄丸 菖蒲散 通頂散

   芎藭散 瓜蔕散 芎藭散 山茱萸丸 赤龍散 通頂散 雄黃散 黃白散 通草

  散 川椒散 細莘散 通草丸 辛夷散 細莘膏 塞鼻柱膏 白芷丸 防風湯 蒼

  耳散 抑金散 南星飲 辛夷丸 川芎丸 羊肺散 細莘散 消鼻痔方 又方 治

  瘜肉方 辛夷膏 輕黃散 二丁散 治鼻痔方 地龍散 烏犀丸 生地黃煎 椿根

  湯 烏香散 犀角散 桑根白皮散 吹鼻散 白芷散 沒藥散 白蘚皮湯 壺盧酒

   神效宣腦散 升麻防風散 梔子仁丸 白礬散 硫黃散 凌霄花散 何首烏丸

  大楓油 治鼻赤方 冬瓜子散 上清丸 肺風鼻赤方 酒齇鼻方 又方 又方 鼻

  赤肺風方歌 荊芥散 蓖麻子膏 鈆紅散 荊芥連𧄍湯 通竅湯 鼻不聞香臭方

  瓜礬散 黃芩湯 洗肺散 清血四物湯 白龍丸 參歸丸 肺風丸 升麻湯 清肺

  飲子 辛夷清肺飲 硇砂散 茴香草散 清氣化痰丸 金沸草散 羌活湯 二香散

   補腦散 靈砂丹 理中湯 吳茱萸丸 養正丹 黃芩知母湯 防風通聖散 消風

  散 搽鼻去紅方 神愈散 防風散 小柴胡湯 升麻葛根湯 參蘇飲 消風百解散

   枇杷葉丸 黃芩清肺飲 真君妙貼散 奇受藿香湯 清化飲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三

  脣口門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象大論 六節臟象論 診要經終論 熱論

  氣厥論 風論 痿論 厥論 奇病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經水篇 經筋篇 寒熱病篇 師傳篇 逆

  順肥瘦篇 本臟篇 衛氣失常篇 陰陽二十五人篇 憂恚無言篇 熱病篇 五閱五

  使篇 腸胃篇 口問篇 脤論

  扁鵲難經驗病吉凶

  張機金匱要略口燥乾

  王叔和脈訣診法

  竇漢卿瘡瘍全書繭脣

  錢乙指迷論驗病

  楊士瀛直指方脣腫脣瘡 口臭

  陳無擇三因方失欠脫頷

  劉完素六書口苦 口糜

  張從政儒門事親口瘡

  李杲十書辨飲食勞役傷 口糜

  朱震亨心法口瘡 口具酸苦臭辛鹹之異

  羅天益衛生寶鑑口糜論

  危亦林得效方五臟氣偏勝則應於口

  方賢奇效良方總論

  薛己口齒類要口瘡

  李梴醫學入門口病總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口瘡

  吳崐醫方考口病方論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四

  脣口門二

  方赴筵散 赤白口瘡方 口瘡糜痛方 又方 兼金散 黃白散 綠袍散 碧雪

  換金散 乳香散 沒藥散 青金散 茱萸散 如聖散 破血丹 龍膽瀉肝湯 益膽

  湯 三黃湯 芎芷膏 加減甘露飲 升麻黃連丸 柴胡地骨皮湯 涼膈散 玉芝飲

  子 升麻煎 硼砂丸 黑參丸 理中湯 四物湯 瀉胃湯 薏苡仁湯 芍藥湯 五

  苓散 導赤散 胡黃連散 必效散 黃蘗散 涼膈散 甘桔湯 三補丸 金花丸

  黃連升麻湯 綠袍散 蜜蘗散 黃連散 蟾酥綿 黃連解毒湯 養正丹 黑錫丹

  升麻飲 冰蘗丸 加減瀉白散 生香膏 地骨皮丸 己椒藶黃丸 當歸龍薈丸 三

  黃丸 小柴胡湯 濟陰地黃丸 柴胡清肝散 清胃散 歸脾湯 補中益氣湯 羌活

  散 瀉黃飲子 五福化毒丹 半夏散 獨活散 升麻飲 生地黃煎 脣生腫核方

  黃蘗散 銅粉丸 小柴胡湯 七福飲 二陰煎 徙薪飲 大分清飲 理陰煎 五君

  子煎 冰玉散 冰白散 福建香茶餅 歸脾養榮湯 烙鐵法 除根搽藥 生肌散

  口瘡不歇方 升麻煎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薔薇圓 又方 又方 口旁惡瘡

  方 膏方 又膏方 甘草圓 虛勞口乾方 五香圓 含香圓 口臭方 又方 口臭

  轉香方 口臭方 口香去臭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七孔臭氣皆令香方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五

  齒門一

  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 診要經終論 陰陽應象大論 痿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經脈篇 邪客篇

  扁鵲難經驗病死候

  華佗中藏經驗病死候

  孫思邈千金方論證

  楊士瀛直指方齒屬腎 毒痰痛 蟲蝕痛 痛因

  竇漢卿瘡瘍全書牙癰 牙腫 牙宣

  劉完素六書寒入腦痛

  張從政儒門事親痛屬火 風疰疼

  李杲十書論證 熱痛

  朱震亨心法痛屬熱

  虞摶醫學正傳論證

  戴思恭證治要訣痛證

  李時珍本草綱目食酸齒軟

  王綸明醫雜著牙牀腫痛

  李梴醫學入門瘀血痛 宣露搖動 風熱痛 風冷痛 蟲蝕痛 惡寒惡

  熱 熱痛

  龔信古今醫鑑脈法 痛證

  薛己口齒類要總論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論酒色因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六

  齒門二

  方二麝香礬雄散 熟銅末散 露蜂房散 川升麻散 牙齦腫爛出血方 黃連散

  生肌桃花散 鬱金散 牙宣出血方 神效散 腎虛骨熱牙疼方 玉池散 荊芥湯

  開笑散 椒鹽散 蜂窩散 十全大補湯 麻黃附子細莘湯 葛花解酲湯 天南星

  丸 犀角地黃湯 涼膈散 消風散 巴豆丸 藜蘆散 韭子湯 北棗丹 三仙散

  犀角升麻湯 琥珀犀角膏 加減甘露飲 麝礬散 二陳湯 安腎丸 黃連消毒散

  大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 越鞠丸 補中益氣湯 歸脾湯 六味丸 八味丸 茵陳散

  羌活附子湯 獨活散 麻黃散 白芷散 蠍梢散 牢牙地黃散 獨活散 金沸草

  散 當歸龍膽散 益智木律散 草豆蔻散 麝香散 立效散 升麻散 白芷散 神

  功丸 牢牙散 還少丹 黑錫丹 牢牙散 透關散 刷牙牢牙散 白牙散 麝香刷

  牙散 長春牢牙散 沉香散 硃砂散 妙應散 地黃丸 甘露飲 五靈膏 牙動搖

  疼痛方 宣牙膏 五倍子散 抽薪飲 菉豆飲 右歸丸 左歸丸 玉女煎 冰白散

  太清飲 二辛煎 冰玉散 三香散 固齒將軍散 虛牙腫方 牙宣方 清胃湯

  玉池散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七

  齒門三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八

  舌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診要經終論 風論 脈要精微論 刺熱篇 五常

  政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經脈篇 經別篇 經筋篇 經水篇 五閱五使篇 脈度篇 榮衛生會

  篇 衛氣篇 憂恚無言篇 口問篇 腸胃篇

  張機金匱要略胎黃 邪入臟則難言 乾燥

  傷寒論乾燥 白胎

  孫思邈千金方舌論

  竇漢卿瘡瘍全書木舌 重舌 重齶 生瘡 蓮花舌

  成無己明理論胎色

  張從政儒門事親舌說

  李杲十書生刺

  朱震亨心法腫脹 生瘡

  危亦林得效方舌之病能 重舌 舌爛

  戴思恭證治要訣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舌屬五臟 短強 腫長 破裂 胎色

  樓英醫學綱目舌屬心脾 重舌 木舌

  薛己口齒類要論證 驗證舌法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九

  舌門二

 醫部彙考一百六十

  舌門三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咽喉門一

  黃帝素問太陰陽明篇 陰陽別論 診要經終論 欬論 風論 厥論 脈解

  篇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陰陽類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本臟篇 憂恚無言篇 癰疽篇

  張機金匱要略乾燥 氣逆不利 水雞聲 痹痛

  王叔和脈訣乾燥

  孫思邈千金方喉嚨論

  竇漢卿瘡瘍全書總論 纏喉風說 雙乳蛾 單乳蛾 酒毒 風毒

  風熱 陰毒 積熱生癰 啞瘴風 弄舌風 腫閉 喉節 氣壅閉 嗆食風 七情生

  癰 腳跟風 喉閉 生瘤 懸癰 鎖喉瘡 傷寒遺毒喉閉

 醫部彙考一百六十一

  咽喉門二

  朱肱活人書伏氣之病

  楊士瀛直指方理一分殊 懸癰 梅核氣 屍咽 穀賊 疼痛 生瘡

  嚴用和濟生方論治

  劉完素六書痹腫

  成無己明理論痛癢閉塞

  張從政儒門事親咽喉說

  朱震亨心法痹痛 纏喉風

  危亦林得效方乳蛾 纏喉風 懸癰

  虞摶醫學正傳總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腫痛

  樓英醫學綱目痹痛生瘡諸證

  李梴醫學入門咽喉病皆屬火 火分虛實 繳吐法 火鬱發之 開關法

   喉痹失音

  方賢奇效良方總論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腫痹

  薛己醫案痹痛諸證

  龔信古今醫鑑梅核氣 痹腫乳蛾

  王肯堂證治準繩夾喉疽 結喉癰

  趙獻可醫貫腫痛論治

  吳崑醫方考喉閉方論

  陳實功外科正宗論證 看法 治法 喉癰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石室祕籙腫痛 乳蛾

 醫部彙考一百六十二

  咽喉門三

  方荊防敗毒散 清咽利膈湯 金鑰匙 涼膈散 防風通聖散 補中益氣湯 四物

  湯 破棺散 清胃散 荊芥湯 碧雪 破關丹 半夏桂枝甘草湯 解毒雄黃丸 小

  續命湯 玉鑰匙 玉屑無憂散 甘露飲 碧玉散 防風散 追風散 開關散 七寶

  散 千緡湯 五香散 瓜蔕散 烏犀膏 備急如聖散 一字散 玉粉丸 三黃丸

  龍麝聚聖丹 祛毒牛黃丸 咽喉備急丹 增損如聖湯 和膈湯 桔梗湯 金沸草散

   發聲散 佛手散 羅青散 粉香散 乾薑散 元參散 射干丸 鹽礬散 射干丸

   硼砂散 啟關散 黃芪散 桃紅散 琥珀犀角膏 救命散 牛蒡子丸 硼砂散

  半夏厚朴湯 射干散 含化龍腦丸 木香散 絡石湯 四味湯 杏仁煎丸 甘草瀉

  心湯 苦參湯 小建中湯 射干麻黃湯 升麻𪔀甲湯 麥門冬湯 如聖勝金錠 二

  仙散 牛黃涼膈丸 奪命散 膽礬散 雞內金散 龍腦膏 青龍膽 吹喉散 清涼

  散 加味四物湯 龍腦破毒散 金鎖匙 白礬散 吹喉散 加味二陳湯 牛蒡子湯

   上清丸 加減薄荷丸 荊黃湯 甘桔湯 金消丸 清火補陰湯 加味四物湯 絳

  雪散 佛手散 甘桔湯 喉痹方 通嗌散 通關飲 神效散 去涎方 冰梅丸 龍

  腦川芎丸 烏翣膏 又方 風毒方 母薑酒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一陰煎

  加減一陰煎 二陰煎 四陰煎 抽薪飲 徙薪飲 菉豆飲 雪梨漿 滋陰八味丸

  鎮陰煎 代匙散

 醫部彙考一百六十三

  咽喉門四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六十四

  鬚髮門一毛附

  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 六節臟象論 五臟生成篇 痿論 鍼解篇 調經論

   長刺節論

  靈樞經終始篇 經脈篇 寒熱病篇 熱病篇 五變篇 本臟篇 天年篇 陰

  陽二十五人篇 五音五味篇 百病始生篇 邪客篇

  扁鵲難經毛折 髮槁

  張機金匱要略髮落 毛聳

  華佗中藏經死候

  王叔和脈訣毛髮乾澀 髮直

  竇漢卿瘡瘍全書眉風毒 發眉瘡 髭發毒 鬚發毒

  張子充醫說各有所屬

  張從政儒門事親血熱髮落 眉煉

  李杲十書槁落主治

  朱震亨心法眉眶痛

  李梴醫學入門髮乃血餘 榮枯槁落

  徐春甫古今醫統補養氣血則美而不白 眉痛

  龔信古今醫鑑臟氣各殊

  龔廷賢萬病回春立名之義

  王肯堂證治準繩經脈所榮 發髭毒 髮際瘡 發眉疽 眉心疽

  陳實功外科正宗龍泉疽虎鬚毒

  陳士鐸石室祕籙生眉烏鬚

  方一張天師草還丹 七寶美髯丹 元精丹 青絲散 擦牙烏鬚方 丁砂散 訶

  子散 製五倍子法 易簡烏鬚方 又方 點白方 浸油去白方 黑雲散 滋榮散

  三聖膏 八物湯 四物湯

 醫部彙考一百六十五

  鬚髮門二毛附

  方二四物坎離丸 秤金丹 還元秋石丸 神仙烏雲丹 卻老烏鬚健陽丹 七仙

  丹 加味蒼朮膏 一醉不老丹 中山還童酒 經驗烏鬚酒 菊花散 巫雲散 二仙

  丸 生禿烏雲油 金珠綠雲油 祕傳烏鬚方 外染烏雲膏 洗肝散 選奇方 防風

  羌活湯 黃芩白芷湯 二陳湯 神仙六子丸 鉛梳 生熟地黃丸 導痰湯 芎莘湯

   青州白丸子 內服烏鬚丸 神應散 敗毒流氣飲 內托清肝飲 止痛拔毒散 芎

  歸內托散 內疏黃連湯 如意金黃散 荊防敗毒散

  單方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六十六

  頸項門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脈要精微論 玉機真臟論 風論 厥論 熱論 腹

  中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府病形篇 論疾診尺篇 寒熱病篇 本輸篇 寒熱篇 癰疽篇

  張機金匱要略項強急 頸脈動

  孫思邈千金方九漏

  竇漢卿瘡瘍全書項疽毒 風毒頸癰 瘰𤻤

  劉完素六書頸痛 瘰𤻤論

  成無己明理論項強

  危亦林得效方項軟

  張潔古活法機要瘰𤻤

  張從政儒門事親瘰𤻤

  李杲十書馬刀瘰𤻤

  朱震亨心法瘰𤻤結核癭氣

  齊德之外科精義瘰𤻤治法

  戴思恭證治要訣瘰𤻤

  樓英醫學綱目瘰𤻤

  李梃醫學入門傷寒項強 頸疽對口 瘰𤻤馬刀 痰核 癭

  陶華六書項強

  薛己醫案瘰𤻤

  王肯堂證治準繩頸項強痛 瘰𤻤 治法 百脈疽 頸癰 項中疽

  天柱疽 杼疽

  陳實功外科正宗腦疽論 看法 治法 瘰𤻤論 看法 治法

  陳士鐸石室祕籙瘰串

 醫部彙考一百六十七

  頸項門二

  方一驅邪湯 消風豁痰湯 疏風滋血湯 升麻防荊湯 加味勝濕湯 養神湯

  椒附散 木瓜煎 回首散 羌活勝濕湯 天柱丸 五加皮散 葛根湯 桂枝加葛根

  湯 大陷胸湯 四逆湯 小柴胡湯 附子湯 桂枝湯 正陽丹 保安萬靈丹 蟾酥

  丸 奪命丹 勝金丹 一粒金丹 仙方活命飲 敗毒流氣飲 內托流氣飲 清暑疏

  風散 瘰𤻤痰核圍藥 海藻連𧄍湯 連𧄍丸 五香散 連𧄍散 獨活散 清肝益榮

  湯 益氣養榮湯 夏枯草湯 神效祕散 時效針頭散 琥珀膏 連𧄍散堅湯 升陽

  調經湯 散腫潰堅湯 救苦勝靈丹湯 柴胡通經湯 柴胡連𧄍湯 消腫湯 太乙膏

   尅效散 玉燭散 羌活連𧄍湯 防風羌活湯 楊氏家藏方 嚴氏三聖丸 保命連

  𧄍湯 必勝丸 白花蛇散 小犀角丸 立應散 雌雄散 遇仙無比丸 射干連𧄍湯

   䒷蔞子散 枳殼丸 內消丸 必效散 雞鳴散 法製靈雞彈 妙靈散 內消連𧄍

  丸 玉屑妙靈散 二丁神散 薄荷丹 四聖散 瞿麥飲子 海菜丸 檳榔散 祛風

  丸 絳宮丸 又方 水紅花散 又方 又方 又方 破結散

 醫部彙考一百六十八

  頸項門三

  方二瘰𤻤方 補陰八珍湯 托裏救苦神應丸 化氣調經湯 追毒神異湯 蟾酥

  膏 綠雲膏 金寶膏 龍珠膏 蝸牛散 粉金散 龍泉散 奇效散 蝙蝠散 螺灰

  散 又方 又方 又方 神聖換肌散 生肌乾膿散 三品錠子 上品 中品 下品

   紫霞錠子 三才絳雲錠子 天才 地才 人才 碧玉錠子 又方 清涼散餅 香

  附餅 荔枝膏 蜂房膏 鐵筒拔毒膏 黑虎膏 十香膏 治瘰𤻤丸 洗方拔毒湯

  六君子湯 四物湯 當歸龍薈丸 分心氣飲 生地黃丸 逍遙散 補中益氣湯 椒

  仁丸 藶葶丸 托裏養榮湯

  單方

 醫部彙考一百六十九

  頸項門四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

  肩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平人氣象論 臟氣法時論 欬論 氣穴論 氣府論

   氣交變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經別篇 經筋篇 骨度篇 五邪篇 師傳

  篇 本臟篇 玉版篇 陰陽二十五人篇 邪客篇 論疾診尺篇 九宮八風篇

  華佗中藏經肩痛

  竇漢卿瘡瘍全書肩疽 上肩疽下鼠疽 左右搭 左右串 癰疽發

  李杲十書肩痛

  戴思恭證治要訣作痛

  樓英醫學綱目痛屬火刑肺 肩疽

  李梃醫學入門左右搭手

  王肯堂證治準繩疼痛 肩疽 蓮子發 左右串 缺盆疽 肩後疽

  方消毒散 內托定痛散 加味托裏散 摻藥 加味麻黃桂枝湯 牛膠飲 白芷升

  麻湯 黃礬丸 十六味流氣飲 內疏黃連湯 烏金散 奪命丹 勝金丹 一粒金丹

   仙方活命飲 人參養榮湯 十全大補湯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一

  腋門

  黃帝素問氣府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本輸篇 經脈篇 經別篇 經筋篇 骨度篇 營氣篇 營衛生會篇

  寒熱病篇 本臟篇 衛氣篇 陰陽二十五人篇 邪客篇

  竇漢卿瘡瘍全書左右疽

  孫思邈千金方狐臭漏腋

  薛己醫案𤷍𤻤癰

  徐春甫古今醫統狐臭 腋漏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二

  脅門一

 黃帝素問臟氣法時論 脈要精微論 平人氣象論 五臟生成篇 熱論 刺

  熱篇 欬論 舉痛論 腹中論 厥論 奇病論 脈解論 氣穴論 繆刺論 四時刺

  逆從論 標本病傳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神篇 經脈篇 經別篇 經筋篇 骨度篇 脹論

   本臟篇 論男篇 九宮八風篇 九鍼論 癰疽篇

  扁鵲難經積聚滿痛

  張機金匱要略痛滿

  華佗中藏經痛滿 死候

  孫思邈千金方痛屬肝實熱 滿屬肝虛寒

  朱肱活人書痛滿

  竇漢卿瘡瘍全書內丹 上下肋癰

  成無己明理論脹滿

  張從政儒門事親痛滿

  李杲十書痛滿 脅熱

  朱震亨心法脅鳴 痛滿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三

  脅門二

  戴思恭證治要訣脅痛治法

  樓英醫學綱目運氣為痛

  王綸明醫雜著脹痛

  李梴醫學入門痛分左右 左痛屬怒火死血 右痛屬食痰七情 兩脅痛

   久痛不已 脹滿 脅生癰𤷍

  龔信古今醫鑑痛證

  方賢奇效良方痛滿總論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痛屬肝膽

  陶華六書傷寒滿痛

  王肯堂證治準繩痛有左血右痰之分 脅疽 內發丹毒

  陳實功外科正宗脅癰

  吳崐醫方考疼痛方論

  喻昌醫門法律痛滿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痛證 治法

  陳士鐸石室祕籙痛滿治法

  方一加味小柴胡湯 枳殼煮散 芎葛湯 香橘湯 分氣紫蘇飲 推氣散 枳芎

  散 柴胡疏肝散 復元活血湯 破血散疼湯 當歸龍薈丸 桂枝散 大黃附子湯

  枳實散 補肝散 補肝散 檳榔湯 脅痛方 慧苡仁丸 沉香導氣散 氣鍼丸 又

  方 木通散 芍藥散 白朮丸 芎歸芍藥湯 乳香神應散 琥珀膏 小龍薈丸 沉

  香降氣散 枳殼散 調中順氣丸 枳實薤白桂枝湯 當歸生薑羊肉湯 附子粳米湯

   苓桂朮甘湯 十棗湯 小柴胡湯 柴胡桂枝乾薑湯 小青龍湯 竹瀝瀉熱湯 補

  肝湯 橘皮通氣湯 恆山丸 又方 黃芪人參湯 補中益氣湯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四

  脅門三

  方二古萸連丸 鹽煎散 瀉青丸 抑青丸 控涎丹 柴胡清肝湯 勻氣丸 神

  保丸 三柴胡飲 大溫中飲 排氣飲 解肝煎 化肝煎 左歸飲 小營煎 大補元

  煎 逍遙飲 三陰煎 七福飲 大營煎 大和中飲 決津煎 連𧄍敗毒散 敗毒流

  氣飲 內托流氣散 紫金丹 活命飲 八

  珍湯 梔子清肝湯 一粒金丹 防風通聖散 勝金丹 托裏消毒散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五

  背脊門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陰陽別論 脈要精微論 玉機真臟論 臟氣法時論

   血氣形志篇 瘧論 舉痛論 風論 脈解篇 氣府論 標本病傳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經筋篇 骨度篇 營氣篇 癲狂篇 厥病

  篇 五癃津液別篇 本藏論 背腧篇 衛氣篇 玉版篇 五音五味篇 寒熱病篇

  張機金匱要略背痛

  華佗中藏經痛屬臟腑虛實寒

  孫思邈千金方強屬膀胱實熱 發背

  竇漢卿瘡瘍全書發背 魚脊瘡 兩頭發 腎俞發 對心發 散走流

  注發 連珠發 蜂窩發 竟體發 蓮子發 上中下三搭手 上中下三發背 纏袋痰

  注 三串毒 腎俞怒發脾癰 血潰流注疽 對臍毒

  楊登父直指方發背

  劉完素六書強痛惡寒

  張從政儒門事親背瘡

  李杲十書氣鬱作痛 發背

  朱震亨心法冷痛 發背

  戴思恭證治要訣發背

  樓英醫學綱目惡寒屬飲 疼痛屬肺 運氣屬火 發背

  李梴醫學入門寒熱傴僂 發背總論 蓮子發 脾發 蜂窩發 對心發

   流注發 龜形發

  薛己醫案灸法用藥 論調護法 疽源有五 生死形證 麥飯石膏治效 寒

  熱多汗用藥 發熱屬腎虛 分別三因 背瘡總論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痛因

  陶華六書惡寒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六

  背脊門二

  王肯堂證治準繩強痛 天柱發對心發對臍發 陰陽疽 禽疽 滿天

  星 老鼠攢 竟體發 酒毒發疽 黃瓜癰 龍疽 丹毒發疽 蜂窩發

  陳實功外科正宗發背陽證歌 陰證歌 半陰半陽證歌 繃縛背瘡法

  喻昌醫門法律惡寒 作痛

  陳士鐸石室祕籙疼痛 開裂

  方一䒷蔞薤白白酒湯 䒷蔞薤白半夏湯 烏頭赤石脂丸 通氣散 通氣防風湯

   丁香五套丸 加減當歸飲子 又方 熨背散 下氣湯 檳榔湯 又方 禦寒膏

  三合湯 蒼朮復煎湯 白散子 清涼膏 豬蹄湯 透膿散 又方 神功活命湯 黃

  連解毒湯 妙貼散 二十四味流氣飲 參芪內托十宣散 十奇散 酒煎散 內托十

  宣散 圍藥 敗毒流氣飲 千金內托散 人參內托散 萬應黑虎膏 神仙救命丹

  又方 開胃散 護心散 忍冬酒 犀角散 洪寶丹 金絲萬應膏 附煉松香法 黃

  芪竹葉湯 八味黃芪散 內補散 生肉膏 又方 蝟皮散 又方 內補散 又方

  李根皮散 大內塞排膿散 漏蘆湯 五利大黃湯 托裏散 內托裏散 請幫助識別此字。腫湯 當

  歸托裏湯 翠霞散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七

  背脊門三

  方二乳香散 追毒散 化毒丸 保生挺子 神聖膏 金銀花散 奪命丹 黃蘗

  當歸湯 五香散 五香湯 二香散 四虎散 乳香膏 神異膏 逼毒散 青散子

  和氣散 追風通氣散 二仙散 搜膿散 芙蓉膏 三神膏 神妙生肌散 鐵桶膏

  玉容膏 水雲膏 神仙解毒丸 將軍散 鐵箍散 豆豉餅 人參敗毒散 神仙截法

   賽命丹 紫金錠 飛龍奪命丹 勝金丹 十全大補湯 一粒金丹 翠青錠子 回

  陽玉龍膏 蟾酥丸 桃花散 乳香拔毒散 乳香黃芪散 當歸連𧄍散 趙養葵方

  神授衛生湯 內消沃雪湯 雙解復生湯 四消散 內固清心散 琥珀蠟礬丸 回陽

  三建湯 神燈照法 敷藥 如意金黃散 黍米寸金丹 沖和膏 煮拔筒 當歸酒

  清心飲 破棺丹 十宣散 箍藥 烏金膏 援生膏 神功散 仙方活命飲 神功托

  裏散 清涼飲 苦參丸 雄黃解毒散 發背方 海馬拔毒散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八

  背脊門四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一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九

  背脊門五

  醫案二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

  胷腹門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陰陽別論 刺熱篇 腹中論 舉痛論 厥論 奇病

  論 標本病傳論 脈解篇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氣厥論 病能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壽夭剛柔篇 師傳篇 脹論 寒熱病篇 玉版篇

  經脈篇 經筋篇 營氣篇 衛氣篇 骨度篇 熱病篇 四時氣篇 癲狂篇 厥論

  百病始生篇 癰疽篇

  扁鵲難經腹痛

  張機金匱要略胷中諸病 腹中諸病 少腹諸病 臍悸 腸癰

  華佗中藏經滿痛諸證 腸鳴 臍突 臍下重

  王叔和脈訣腸腹諸病

  孫思邈千金方胷腹諸病 試胷內生癰法 腸癰

  楊士瀛直指方腹痛 肚皮痛

  竇漢卿瘡瘍全書井疽發 穿心冷瘻 蜂窩發胷 發肚毒 肚癰 肋

  肚癰 臍癰 九發 小腸癰 盤腸癰 胃脘癰 心肝癰

  嚴用和濟生方心痛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一

  胸腹門二

  劉完素六書滿痛諸證

  成無己明理論諸滿

  張從政儒門事親滿悶

  李杲十書痞滿 腹痛

  朱震亨心法痞 心腹痛 腹鳴

  虞摶醫學正傳心腹痛

  戴思恭證治要訣膈痛 心瘥 心腹痛

  龔信古今醫鑑諸痛

  方賢奇效良方心痛

  王綸明醫雜著心腹痛

  薛己醫按胃脘癰 腸癰 腹癰

  樓英醫學綱目運氣胸心腹痛 運氣腸鳴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二

  胸腹門三

  李梴醫學入門痞滿 心痛 腹痛 論臍

  王肯堂證治準繩痞滿 胸痹 胸痛 腹痛 腸鳴 膻中疽 脾發疽

   臍癰 小腹疽

  吳崐醫方考痞 腹痛

  喻昌醫門法律比類金匱胸腹寒痛十七則

  張介賓景岳全書胸痞 結胸 胸腹滿 腹滿痛 心腹痛 論痛脈

  論痛治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三

  胸腹門四

  方一溫胃湯 大半夏湯 附子粳米湯 厚朴七物湯 厚朴三物湯 吳茱萸湯

  大桂湯 又方 半夏湯 半夏湯 奔氣湯 枳實湯 又方 又方 人參湯 生薑泄

  腸湯 張仲景三物備急丸 瀉心湯 半夏補心湯 大黃洩熱湯 又方 後方 五辛

  湯 桂心三物湯 烏頭圓 又方 犀角圓 高良薑湯 當歸湯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溫中當歸湯 羊肉當歸湯 溫脾湯 生薑湯 䒷蔞湯 治中湯 茯苓湯

  通氣湯 細莘散 蜀椒散 前胡湯 又方 熨背散 下氣湯 檳榔湯 枳實薤白桂

  枝湯 九痛丸 通靈散 散痛丸 靈檳散 燒脾散 古二胡散 二妙香良散 四味

  烏沉湯 烏藥沉香湯 草豆蔻丸 小草丸 抽刀散 連附六一湯 莎芎散 煑黃丸

   古藁蒼湯 古歸朮散 二六丸 梔薑飲 梔萸丸 萸連梔子丸 海石散 白螺殼

  丸 失笑散 單乾漆丸 延胡索丸 芎朮散 酒煑當歸丸 木香分氣丸 木香順氣

  丸 沉香降氣湯 退熱清氣湯 枳橘湯 橘皮一物湯 清膈蒼莎丸 大建中湯 金

  鈴子散 烏頭赤石脂丸 䒷蔞薤白半夏湯 扶陽助胃湯 桂枝生薑枳實湯 果附湯

   二薑丸 木香丸 硇砂丸 麻黃桂枝湯 檳桂湯 化蟲丸 補金散 木香三稜散

   甘草粉蜜湯 海蛤丸 又方 走馬湯 川芎散 白朮散 和氣散 䒷蔞薤白白酒

  湯 薏苡仁附子散 益智散 又方 五靈脂湯 芍藥甘草湯 當歸丸 四物苦楝湯

  又方 又方 七氣湯 索氏三和三倍加白朮湯 調胃白朮澤瀉散 枳朮湯 木香

  化滯湯 木香順氣湯 益智和中丸 厚朴湯 益智散 溫中丸 黑芥丸 桔梗半夏

  湯 寬中丸 又方 升陽除濕湯 葶藶丸 養胃丹 又方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四

  胸腹門五

  方二內補散 健脾丸 秦綾錦家二十四味養脾丸 三台丸 升麻除濕湯 沉香

  溫胃丸 神應丸 五福飲 大營煎 小營煎 和胃飲 排氣飲 大和中飲 小和中

  飲 解肝煎 廓清飲 掃蟲煎 十香丸 芍藥枳朮丸 括痰丸 神香散 獵蟲丸

  百順丸 大分清飲 清膈煎 六味回陽飲 理陰煎 養中煎 溫胃飲 五君子煎

  參薑飲 胃關煎 聖朮煎 內固清心散 穿心冷瘻方 內塞散 六合回生丹 又方

   發胸煎藥 六皮四子湯 肚癰方 內托流氣飲 薏苡附子敗醬散 又方 又方

  大黃牡丹湯 奪命丹 勝金丹 一粒金丹 仙方活命飲 十全大補湯 十宣散 封

  臍艾 代灸塗臍膏 定痛三香飲 何首烏散

  單方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五

  胸腹門六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六

  腰門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五臟生成篇 脈要精微論 臟氣法時論 熱論 瘧

  論 痿論 厥論 病能論 脈解篇 刺要論 長刺節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神篇 終始篇 經脈篇 經筋篇 脹論 五癃津

  液別篇 陰陽繫日月篇 本臟篇 百病始生篇 論疾診尺篇 刺節真邪篇

  張機金匱要略腰重 腰痛 治腫須分腰之上下 食禁

  華佗中藏經腰痛 腰重 腰熱 死候

  王叔和脈訣腰重脈 腰曲脈 腰痛脈

  孫思邈千金方痛因有五

  楊登父直指方腰痛

  嚴用和濟生方總論

  竇漢卿瘡瘍全書火腰帶毒 內丹 腰疽

  劉完素六書痛證

  張從政儒門事親痛證

  李杲十書總論痛病

  朱震亨心法總論痛病 氣鬱 腎虛 閃挫 久病

  危亦林得效方論痛病

  虞摶醫學正傳總論治法

  戴思恭證治要訣痛因 瀝血痛 風痛 血虛 腎虛 閃撲

  樓英醫學綱目運氣為痛

  李中梓醫宗必讀總論 感寒 傷濕 風痛 熱痛 閃挫 瘀血 氣

  滯 痰積 腎虛

  李梴醫學入門外感分經 腎虛 濕熱 風邪 內傷七情 濕痰流注

  飲食滯鬱 閃挫凝瘀 作勞傷腎 色慾傷腎

  龔信古今醫鑑瘀血 腎虛而痛 陰火而軟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七

  腰門二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濕熱 濕痰 閃肭 瘀血 腎虛 陰虛

  外感 氣滯

  方賢奇效良方總論

  王肯堂證治準繩腰疽 石疽 纏腰火丹

  吳崑醫方考腰痛方論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方人參補氣散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五苓散 麻黃湯 乾薑苓朮湯 桂枝加黃

  芪湯 調榮活絡飲 腰痛方 菊花酒 杜仲酒 又方 又方 又方 腎著散 又方

   又方 丹參丸 萬靈丸 一粒金丹 麻黃復煎散 加味龍虎散 龜樗丸 七香丸

   異香丸 瀉腎湯 活血應痛丸 尅效餅子 三才封髓丹 六味地黃丸 滋腎丸

  腰痛方 又方 防風湯 加味四物湯 益腎丸 羌活桃仁湯 拈痛湯 蒼朮復煎散

   五積散 黑神散 復元通氣散 烏藥順氣散 杜仲木香散 屠尚書方 捉虎丹

  萆薢丸 朮附湯 附子散 牛膝丸 萆薢酒 沉香丸 一柴胡飲 二柴胡飲 正柴

  胡飲 當歸地黃飲 左歸丸 右歸丸 滋陰八味丸 大分清飲 獨活寄生湯 三仙

  丹 牛膝酒 生附湯 橘核酒 川芎肉桂湯 麻黃蒼朮湯 摩腰膏 蒼朮湯 獨活

  湯 羌活湯 羌活勝濕湯 甘豆湯 敗毒散 乳香趂痛散 普賢正氣散 青娥丸

  地龍湯 補骨脂丸 百倍丸 養腎散 大建中湯 麋茸丸 補陰丸 調肝散 橘香

  丸 又方 立安丸 二至丸 速效散 散滯丸 又方 張走馬家飛步丸 神應丸

  如神湯 牽牛丸 立安散 補骨脂丸 菴䕡丸 神麴酒 除濕丹 禹功散 清濕散

   虎骨散 加味青娥丸 壯本丹 局方安腎丸 補髓丹 九味安腎丸 熟大黃湯

  杜仲丸 補腎湯 調氣散 破血散痛湯 通經散 七味蒼蘗散 清肝流氣飲 敗毒

  流氣飲 黃芪內托湯 勝金丹 內疏黃連湯 一粒金丹 仙方活命飲 人參養榮湯

   十全大補湯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八

  腰門三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九

  四肢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陰陽別論 五臟生成篇 脈要精微論 平人氣象

  論 玉機真臟論 臟氣法時論 通評虛實論 太陰陽明篇 陽明脈解篇 逆調論

  瘧論 氣厥論 風論 厥論 大奇論 脈解篇 調經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示從容論 陰陽類論 解精微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神篇 經脈篇 經筋篇 海論 逆順肥瘦篇 陰

  陽繫日月篇 本臟篇 五色篇 衛氣失常篇 動輸篇 陰陽二十五人篇 百病始生

  篇 邪客篇 論疾診尺篇 癰疽篇

  扁鵲難經四肢滿閉 四肢不收 足寒

  張機金匱要略四肢腫重 寒熱 痠疼 不仁 食禁 浸淫瘡 轉筋

  華佗中藏經論腳弱狀候不同 死候

  王叔和脈訣四肢痠疼 死候

 醫部彙考一百九十

  四肢門二

  孫思邈千金方論風毒狀 論何以得之於腳 論得已便令人覺否 論風

  毒相貌 論得之所由 論冷熱不同 論因腳氣續生諸病 論須療緩急 論虛實可服

  藥不可服藥 論看病問疾人 論脈候法 論腫不腫 論須慎不慎 論善能治者幾日

  可瘥 論服湯藥色目

  朱肱活人書腳氣

  嚴用和濟生方腳氣

  竇漢卿瘡瘍全書訓疽 腳背發 發臂毒 筋疽 天蛇毒 臂面毒

  手心毒 手腕毒 發膊 冷疔 臁瘡 委中毒 腿游風 鶴膝風 膝眼毒 肫疽

  骨槽疽 腳手發背 骨瘻疽 腳拐毒 跟疽 鞋帶瘡 腳心毒 血風瘡 腎氣游風

   裏外臁瘡 螻蛄三串 中發疽 風毒發疽

  成無己明理論手足自汗

  張從政儒門事親手指痲木 北方下注腳氣論

  李杲十書四肢辨內外傷 四肢不收 腳氣 臂足痛

  朱震亨心法腳氣 足跟痛 手足痳木 肢節痛

  戴思恭證治要訣手氣 臂痛 腳氣 腳心痛 鶴膝風

  樓英醫學綱目四肢所主 不舉不用 邪留肢節 腳氣 臂痛

  李梴醫學入門腳氣總論 分乾濕證 辨內外因 腳跟痛 腳轉筋 手

  足自汗 四肢攣搐 甲疽 代指 天蛇頭 鶴膝風 臁瘡 腳跟瘡 腳肚瘡 請幫助識別此字。

  瘡 足發 嵌甲 腳指丫瘡 腳背發 踝漏

 醫部彙考一百九十一

  四肢門三

  龔信古今醫鑑腳氣 脈法 臁瘡

  李中梓醫宗必讀腳氣類傷寒

  陶華六書手足寒熱辨 自汗 拘急

  王綸明醫雜著腿中熱痛 足軟

  薛己醫案脫疽 鶴膝風 臁瘡 足跟瘡 腳發

  王肯堂證治準繩腳氣 四肢拘急 寸疔 虎口疔 蛇頭疔 臂癰

  臑癰 手心毒 虎口疽 鴉叉 腕癰 手發背 大指疽 天蛇頭 敦疽 手指節發

   代指 股陰疽 股陽疽 腿游風 委中毒 鶴膝風 脛陰癰 三里發 接骨發

  青蛇便 瓜藤纏 內踝疽 外踝疽 腓腨發 臁瘡 風疽 脫疽 腳氣瘡 甲疽

  足跗發 足跟疽 琉璃疽 足心癰 肉刺 無名腫毒

  陳實功外科正宗脫疽 看法 治法 痼發 石榴疽 穿踝疽 甲疽

   天蛇毒 合谷疔 臁瘡 血風瘡 婦人腳丫作癢 手足破裂 螻蛄串 臭田螺

  牛程請幫助識別此字。 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蛀 田螺泡 鵝掌風 拾遺證

 醫部彙考一百九十二

  四肢門四

  吳崑醫方考腳氣方論

  喻昌醫門法律論增損八味丸治腳氣 四肢不舉 腳膝痿弱 鶴膝風

  張介賓景岳全書腳氣論證 論治 敷熨淋洗 禁忌 論古 鶴膝風

  陳士鐸石室祕籙手足痛 手痳木 腳板紅 手足脫落 指甲脫落

  指縫流血 掌中突高 腳肚肉塊 腳下生指

  方一小建中湯 崔氏八味丸 白虎湯 四逆湯 附子湯 桂枝加附子湯 真武

  湯 礬石湯 三聖散 烏頭湯 越婢湯 腳弱神驗方 風引湯 小𪔀甲湯 風緩湯

   腳氣方 又方 又方 犀角旋蕧花湯 大犀腳湯 犀角麻黃湯 茱萸湯 小風引

  湯 四物附子湯 又方 深師增損腎瀝湯 石膏湯 半夏湯 烏頭湯 追毒湯 防

  風湯 防風湯 甘草湯 恆山甘草湯 丹參牛膝煮散 小續命湯 神功丸 五柔丸

   檳榔散 木瓜散 赤茯苓丸 除濕丹 無礙丸 加減白通湯 既濟解毒湯 蛜螂

  丸

 醫部彙考一百九十三

  四肢門五

  方二柴胡升麻湯 火鬱湯 除濕補氣湯 人參益氣湯 導氣湯 補中湯 升陽

  益胃湯 加味蒼蘗散 活血通經湯 價寶丹 防己飲 後方 應痛丸 又方 臁瘡

  方 又方 經驗二防飲 五獸三匱丸 松節湯 紅花蒼蘗丸 檳榔蒼蘗丸 羌活導

  滯湯 腳軟筋痛方 腳氣方 茵芋丸 大防風湯 腳氣方 續骨丹 桑枝煎 蒼朮

  散 乳香沒藥丸 上馬丸 防風湯 擒虎丹 羌活散 萆薢丸 熏蒸法 通痹散

  六生散 天雄丸 茯苓湯 檳蘇散 烏藥平氣湯 檳榔湯 神烏丸 紫蘇子湯 祕

  方換腿丸 木瓜牛膝丸 抱龍丸 大𪔀甲湯 麻黃湯 第二服獨活湯 第三服兼補

  厚朴湯 第四服兼補風引獨活湯 酒浸牛膝丸 透骨丹 五斤丸 四斤丸 加味四

  斤丸 經效立應散 不老地仙丹 導氣飲 旋覆花丸 細莘散 立效散 蓯蓉牛膝

  丸 乳香木瓜丸 甘𪔀散 獨活酒 辰砂丹 五加皮丸 沉香丸 沉香大腹皮散

  甘豆湯 木瓜湯 吳茱萸湯 桑根白皮丸 側子酒 茯苓丸 蓬莪朮散 麻仁湯

  沉香羌活散 海蛤散 豬苓湯 葶藶子丸 五加皮散 知母散 漏蘆丸 足踏丸

  熏洗方 芎枳香蘇散 第一竹瀝湯 第二大竹瀝湯 第三竹瀝湯

 醫部彙考一百九十四

  四肢門六

  方三麻黃左經湯 大黃左經湯 荷葉藁本湯 半夏左經湯 大料神祕左經湯

  加味敗毒散 六物附子湯 八味丸 十全丹 四蒸木瓜丸 蒼龜丸 開結導飲丸

  又方 杉節湯 續斷丸 虎骨酒 二炒蒼蘗散 薏苡仁酒 大三脘散 大腹子散

  犀角散 茱萸木瓜湯 檳榔散 木香散 地黃湯 沉香散 桑白皮散 桑白皮散

  紫蘇散 木香散 又方 半夏散 草豆蔻散 人參散 橘皮湯 沉香散 𪔀甲散

  大腹皮散 大腹皮散 木通散 檳榔丸 澤瀉散 附子八味湯 活絡丹 虎骨四斤

  丸 勝濕餅子 鹿茸丸 芎歸散 大聖散 雞鳴散 加減檳榔湯 導氣除濕湯 更

  甦丹 清熱瀉濕湯 檳蘇散 當歸拈痛湯 搜風丸 獨活寄生湯 羌活續斷湯 勝

  駿丸 捉虎丹 卷柏散 枳殼散 高良薑丸 巴豆丸 外應散 五加皮湯 豶肝丸

   三將軍丸 滲濕湯 牛蒡根散 鵝掌風癬方 鵝掌風方 膏藥方 膏藥方 隔紙

  膏藥方 生肌散 黃芪丸 臁瘡方 又方 翠玉膏 乳香散 臁瘡方 隔紙膏 又

  方 又方 臁瘡方 又方 血注腳方 臁瘡方 奇妙梔子散 又方 又方 驢蹄散

   氈礬散 龍骨散 牛黃金虎丹 牛膝散 敷藥方 松脂膏 無食膏 薰硫散 蟾

  酥膏 潤肌膏 丹溪方 祕傳隔紙膏 華佗方 換骨丹

 醫部彙考一百九十五

  四肢門七

  方四隔紙膏 六神丹 痹癢方 防風湯 海桐皮酒 犀角散 又方 還少丹

  獨活湯 地仙丹 二礬湯 謝傅傷手瘡方 龍骨膏 馬齒膏 窯土膏 桐油膏 蘄

  艾膏 蠟礬紙 黃蠟膏 爐灰膏 仙方活命飲 黃白散 三香膏 夾紙膏 泥油膏

   二瓜散 柿根膏 蜈蚣散 又方 敷穿掌穿板藥 浸洗方 落鴉鎗散 紫金牛膝

  散 又方 又方 拔毒散 治蛇消腫散 除瘴消痛散 地萹蓄散 敷毒方 浸毒散

   蛇頭瘡方 升麻湯 赤葛膏 肌石蜦藥 雄黃散 解毒濟生湯 蜈蚣餞 解毒紫

  金膏 四生丸 解毒雄黃散 神燈照法 如意金黃散 枯礬散 牛角散 解毒瀉脾

  湯 生肌玉紅膏 枳殼湯 苦參丸 清毒流氣飲 定痛流氣飲 清毒流氣飲 定痛

  內托飲 定痛解毒方 內托流氣飲 定痛敗毒散 內托清氣飲 鐵粉散 敗毒流氣

  飲 紫蘇流氣飲 搽藥 追風除濕圍藥 木香流氣飲 又方 加味流氣飲 木瓜檳

  榔散 羌活散 陰陽二氣丹 清神散 雌雄霹靂火 金液戊土丹 保安萬靈丹 聖

  愈湯 蟾酥丸 除濕木瓜湯

 醫部彙考一百九十六

  四肢門八

  單方

 醫部彙考一百九十七

  四肢門九

  鍼灸

  導引

 醫部彙考一百九十八

  四肢門十

  醫案一

 醫部彙考一百九十九

  四肢門十一

  醫案二

 醫部彙考二百

  前陰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陰陽別論 診要經終論 熱論 風論 五臟生成

  篇 脈要精微論 平人氣象論 大奇論 脈解篇 痿論 厥論 玉機真臟論 骨空

  論 四時刺逆從論 至真要大論 五常政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經筋篇 五味篇 五音五味篇 刺節真邪

  篇 本神篇 本臟篇

  張機金匱要略陰腫濕 陰吹 食忌 疝 陰蝕

  華佗中藏經卵縮 驗病生死 疝脈

  孫思邈千金方陰㿗 妬精瘡

  朱肱活人書囊縮

  嚴用和濟生方七疝 陰㿗

  竇漢卿瘡瘍全書腎癰 陰囊毒 陰蝕瘡 左右便毒 小腸流注

  劉完素六書㿗疝 小腸氣 陰疝 蠱疝 心疝

  張從政儒門事親莖中痛 疝本肝經宜通勿塞論 七疝病形 便癰

  下疳

  李杲十書隱曲不利 論疝 論陰瘡

  朱震亨心法疝痛 木腎 治法 囊癰 陰瘡

  格致餘論疝氣論

  羅天益衛生寶鑑疝 胞痹

  虞摶醫學正傳疝氣論

  王綸明醫雜著陰痿 陰虛疝

  方賢奇效良方囊縮 疝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囊縮 小腸氣 㿗疝

  樓英醫學綱目運氣為疝

 醫部彙考二百一

  前陰門二

  李梴醫學入門疝 路岐 陰瘡 妬精 陰蝕 楊梅 莖中癢 諸瘡治

  法 囊癰 便毒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前陰諸病

  薛己醫按懸癰 便毒 囊癰 下疳

  李中梓醫宗必讀疝論 治法

  龔信古今醫鑑疝病治法

  徐春甫古今醫統陰腫 疝 木腎

  王肯堂證治準繩疝論 懸癰 便毒 陰瘡 毛際瘍

  吳崑醫方考七疝方論

  陳實功外科正宗腎囊風 陰蝨 下疳 看法 治法 魚口便毒 看

  法 治法 囊癰 看法 治法 懸癰 看法 治法

  喻昌醫門法律

 醫部彙考二百二

  前陰門三

  張介賓景岳全書陰器縱痿 疝論 論治 陰瘡 下疳 便毒

  陳士鐸石室祕籙強陽不倒 痿陽不振 狐疝

  方一固真湯 升陽除濕湯 龍膽瀉肝湯 溫腎湯 補肝湯 清震湯 大蒜丸

  陰汗濕癢方 蟠蔥散 又方 銅綠散 蟬蛻散 瀉肝清熱湯 烏金散 加味小柴胡

  湯 摻藥 清濕瀉肝湯 又方 防風羌活湯 洗方 摻藥 又方 又方 隔紙膏

  茯苓補心湯 補心養胃湯 內補托裏流氣飲 水黃膏 一抹散 洗方 又方 麻黃

  湯 黃芩湯 又方 又方 龍膽湯 荊防敗毒散 敗毒流氣飲 清心流氣飲 乳香

  散 疳蝕散 青木香丸 又方 當歸四逆湯 羊肉湯 蔥白散 四神丸 祕傳茱萸

  內消丸 牡礬丹 加減柴苓湯 神聖代鍼散 蕩疝丸 氣疝飲 三茱丸 聚香飲子

   二香丸 天台烏藥散 救命通心散 去鈴丸 加味通心飲 蠲痛丸 消疝丸 立

  效散 茱萸內消丸 楊氏麝香丸 金鈴散 三疝湯 橘核散 三白散 四味茴香散

  金鈴子丸 茱萸內消丸 馬藺花丸 茴香安腎湯 加減香苓散 川楝散 九仙靈

  應散 加減內固丸 十補丸 吳茱萸湯 清魂湯 回春散 助陽散 陰瘡膏 活血

  驅風散 蒺蔾散 四生散 乳香龍骨散 烏龍丸 椒粉散 茴香楝實丸 木香金鈴

  丸 丁香楝實丸 四炒川楝丸 五炒川楝丸 香附通氣湯 十味蒼蘗散 神消散

  浴毒湯 清心蓮子飲 加味托裏散 加味十全大補湯 腎臟風方 全蠍散 牡蠣散

 醫部彙考二百三

  前陰門四

  方二人參酒 豬蹄湯 蔥白膏 正陽散 立效散 活腎丸 奪命丹 壺盧巴丸

   一捏金散 還少丹 五精丸 上丹 膃肭補天丸 小浴方 沐浴長春散 銅綠散

   子和泄水丸 下疳瘡方 大蘆薈丸 八正散 洗毒湯 金銀花散 洗疳藥 敷疳

  藥 丹溪方 追膿錠子 七寶檳榔散 玉粉散 截疳散 甘石散 博金散 勝金散

   雙解散 滋腎丸 加減龍膽瀉肝湯 導水丸 玉燭散 托裏當歸湯 補中益氣湯

   補骨脂散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三物湯 狼牙湯 消毒五聖湯 消毒飲

  止痛妙絕飲 牡蠣散 又方 防風通聖散 蘇方散 青皮湯 復元通氣散 䒷蔞散

   追毒散 立消散 敷藥方 又方 威靈仙散 胃苓散 金白散 疳瘡方 又方

  又方 妬精瘡方 川楝子丸 沉香桂附丸 丁香疝氣丸 川苦楝散 木香楝子散

  烏頭桂枝湯 烏頭煎 壺盧巴丸 蒺蔾湯 丹溪方 又方 倉卒散 木香導氣丸

  補腎湯 敵金丸 腰子散 腎氣疼痛方 木香湯 喝起丸 奪命丹 救命散 五苓

  加川楝散 硇砂丸 葵子湯 蔥白散 茴香散 木香散 廣朮煮散 海蛤丸 荔枝

  散 三層茴香丸 第一料藥 第二料藥 第三料藥 宣胞丸 地黃膏子丸 安息香

  丸 念珠丸 蜘蛛散 又方 橘核丸 昆布丸 雄黃洗方 香附散 海藻丸

 醫部彙考二百四

  前陰門五

  方三㿗疝方 兩解湯 狼毒丸 益智仁湯 延附湯 又方 回春丸 藿香養胃

  湯 大建中湯 木香散 六合散 香殼散 疝痛方 刦痛方 又方 守效丸 又方

   便癰方 黑龍湯 漏蘆湯 五香連𧄍湯 摩風膏 沉香內消丸 抵聖散 疝方

  又方 腎氣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復元通氣散 控引睪丸 代灸塗臍膏

  延胡索苦楝湯 大戟丸 四製茱萸丸 三萸內消丸 八味茴香丸 麝香輕粉散 積

  疝丸 又方 將軍散 禹功散 文蛤散 神消散 三香酒 全鹿丸 仙傳斑龍丸

  加味虎潛丸 四聖散 大小茴香丸 回陽丹 壯精固本丸 蛇牀子湯 狼毒膏 銀

  杏無憂散 清肝導滯湯 清肝滲濕湯 解毒木通湯 九龍丹 紅花散瘀湯 黃芪內

  托散 滋陰內托散 導水消腎丸 木香補腎丸 滋陰八物湯 還元保真湯 滋陰九

  寶飲 左歸丸 右歸丸 七福飲 大營煎 補陰益氣煎 保陰煎 抽薪飲 洗薪飲

   大分清飲 滋陰八味丸 六味回陽飲 理陰煎 溫胃飲 五君子煎 鎮陰煎 煖

  肝煎 壽脾煎 祕元煎 固陰煎 清化飲 贊育丹 荔香散 芍藥蒺蔾煎 百草煎

   螵蛸散 銀珠煙 完瘡散 銀粉散 珍珠散 山甲內消散

 醫部彙考二百五

  前陰門六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部彙考二百六

  前陰門七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七

  後陰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五臟別論 生氣通天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癰疽篇

  扁鵲難經肛門考

  孫思邈千金方通閉辨 肛𧏾論 五痔論

  竇漢卿瘡瘍全書痔分二十五 脫肛 穿襠發 坐馬癰 臟毒 臀癰

  劉完素六書痔論

  張從政儒門事親脫肛 廣腸痛 痔漏腫痛

  李杲十書痔瘻論

  朱震亨心法脫肛 痔瘡 痔漏

  格致餘論臀癰

  羅天益衛生寶鑑痔漏

  戴思恭證治要訣脫肛 痔漏腸風下血辨 痔漏宜兼內外治 肛門蟲

  出 肛門別名

  李梴醫學入門脫肛諸因 臀癰 臀蛆瘡 五痔

  薛己醫按脫肛 痔漏 臀癰

  虞摶醫學正傳痔漏

  方賢奇效良方腸澼痔漏論 脫肛論

  龔信古今醫鑑二十四證痔歌

  樓英醫學綱目痔漏

  徐春甫古今醫統痔漏 復齋治痔法

  王肯堂證治準繩騙馬墜 穿襠發 湧泉疽 臀癰

  吳崑醫方考脫肛方論 痔漏 論痔漏諸藥

  陳實功外科正宗痔瘡論 看法 治法 臀癰論 看法 治法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脫肛 論治

 醫部彙考二百八

  後陰門二

  方一蒼朮澤瀉丸 淋洗藥 香殼丸 榼藤子丸 黃連散 乳香沒藥散 木香厚

  朴湯 消毒飲 冰香散 內托羌活湯 代刀散 宣毒湯 內托追毒飲 法製枯藥

  祕方 生肌散 點痔藥 痔漏藥 生肌散 生肌散 辰砂錠子 盤腸通腸痔散 益

  氣清臟湯 木香散 懊憹散 杏仁湯 桃皮湯 豬膽苦酒湯 雄黃兌散 針粉散

  周先生枯痔法 寬腸藥 收腸方 周先生割痔麻藥 連魏散 連歸丸 加味連殼丸

   秦羌湯 槐膽丹 加味地黃丸 牽牛酒 內生肌丸 加味蠟礬丸 齒髮散 蜂房

  散 蝸牛膏 青龍五生膏 黃蠟丸 五九丸 三八全應丸 地榆丸 追風補腎十漏

  大金丹 升陽除濕湯 提氣散 舉肛丸 水澄膏 枯痔方 秦艽當歸湯 清涼飲

  收痔丸 無比丸 孫尚書方 五灰散 茄柯湯 蓮房枳殼湯 熏洗法 側柏葉湯

  七物湯 神效散 煑藥線法 生肌散 敷藥 脫肛散 消痔千金散 半夏散 護肛

  膏 翻痔藥 金寶膏 五灰膏 玉紅散 代針膏 雞峰烏金散 代赭石丸 地黃丸

   三黃二地湯 粟殼散 洗痔枳殼湯 五倍子散 田螺水 生肌鳳雛膏 煑藥線方

   臟連丸 胡連追毒丸 黃連閉管丸 活血散瘀湯 黃芪內托散 四君子湯 異功

  散 加味四物湯 補中益氣湯 大補元煎 補陰益氣煎 舉元煎 抽薪飲 大分清

  飲 約營煎 溫胃飲 五君子煎 胃關煎 腸風痔漏方 淋渫方 痔方 又方 又

  方 神妙方 又方 治漏神丹 枯藥方 又方 熏洗方 便毒方 又方 又方 蠲

  毒飲 又方 又方 又方 濕慝方 痔漏方 痔腫痛方 又方 淋洗法 貼痔法

  又方 蘗皮丸 溫白丸 洗痔漏方

 醫部彙考二百九

  後陰門三

  方二涼血清腸湯 參朮實脾湯 參朮芎歸湯 訶子人參湯 縮砂散 槐花散

  薄荷散 蝟皮散 香荊散 收腸養血和氣丸 龍骨散 澀腸散 蟠龍散 伏龍肝散

   磁石散 寸金錠子 參氏湯 熏𪔀法 獨虎散 文蛤散 浮萍散 孩兒散 茯苓

  麪 七聖丸 槐角丸 雙解散 秦芄白朮湯 祛風潤燥湯 痔藥膏子 秦芄蒼朮湯

   紅花桃仁湯 當歸㮋李仁湯 蓁芄羌活湯 搜風順氣丸 秦芄防風湯 乳香散

  豬蹄灰丸 檳榔散 榼藤散 麝香散 赤小豆散 乾葛湯 橘皮湯 威靈仙丸 熏

  熨方 桑木耳散 皂角煎丸 𪔀甲丸 蝟皮丸 痛甚能消丸 試蟲散 龍腦散 白

  金散 煙熏方 黑玉丹 地榆散 皂刺丸 蒲黃散 槐角地榆丸 槐角枳殼散 荊

  枳湯 逐瘀湯 骨碎補丸 大瘻方 桂附丸 陷脈散 蜈蚣油 枯痔方 黑靈散

  馬齒莧膏 神應膏 檳榔散 治漏外塞藥 截疳散 黑丸子 加味四君子湯 臭樗

  皮散 神效方 芎歸丸 豬臟丸 勝金丸 應效散 內托黃芪酒煎湯 神應散 加

  味香蘇散 上品錠子 釣腸丸 寬腸丸 又方 血竭散 清心丸 枯礬散 水馬散

   黑地黃丸 三神丸 腳毒湯 熊冰膏 取痔蟲方 涼血飲 蓮花蕊散 取漏膿法

   活龜丸 豚胃丸 辰砂膏 田螺膏

 醫部彙考二百十

  後陰門四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十一

  皮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六節臟象論 五臟生成篇 診要經終論 經脈別論

   痹論 皮部論 四時刺逆從論 五常政大論 至真要大論 疏五過論

  靈樞經壽夭剛柔篇 本神篇 決氣篇 脹論 五變篇 本臟篇 論勇篇 論

  痛篇 衛氣失常篇 論疾診尺篇 刺節真邪篇 九宮八風篇

  扁鵲難經皮聚 皮膚痛

  張機金匱要略不仁 甲錯

  王叔和脈訣燥澀 痛酸

  孫思遜千金方虛實

  朱肱活人書寒在皮膚熱在骨髓熱在皮膚寒在骨髓論

  劉完素六書搔癢 皴揭枯燥

  李杲十書皮總論 乾燥 燥癢

  朱震亨心法病應各經

  虞摶醫學正傳皴揭

  戴思恭證治要訣搔癢

  樓英醫學綱目皮部屬肺 肺絕外徵 痛屬心火 癢屬血虛 索澤屬燥

  龔信古今醫鑑皴揭 皮痹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肺應皮 皴揭

  徐春甫古今醫統癢燥

  王肯堂證治準繩不仁

  陳士鐸石室祕籙皮內蟲聲 開裂

  方蒴藋蒸法 梔子煎 陰旦湯 小柴胡加桂湯 白虎加人參湯 麻黃桂枝各半湯

   四逆湯 通脈四逆湯 大柴胡湯 澡洗藥 潤肌膏 瓊脂膏 瓊玉膏 天門冬膏

   辛潤緩肌湯 生血潤膚飲 黃芪酒 消風散 六和湯 藿香正氣散 四物湯 大

  黃請幫助識別此字。蟲圓 薏苡附子敗醬散 皴裂方 蟬蛻散 桑皮飲 澤膚膏 紫菀湯 芍藥補

  氣湯 活血應痛丸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藝術典第二百三十一卷

醫部彙考二百十一

[編輯]

皮門

[編輯]

《黃帝素問》

[編輯]

《金匱真言論》

[編輯]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肩。 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穀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 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

肺主皮毛,故病在皮毛。

《六節臟象論》

[編輯]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 之太陰,通於秋氣。

肺主氣而藏魄,故為氣之本,魄之處也。肺主皮毛,故華在毛,充在皮也。臟真居高而屬陰1,故為陽中之太陰,而通於秋氣,秋主肺也。

《五臟生成篇》

[編輯]

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多食苦,則皮槁而 毛拔。

肺主氣,氣主表,故合於皮。《傷寒論》曰:「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聲商,毛髮長,毛附於皮,氣長則毛榮。多食苦,是火味太過而傷肺,則皮槁而毛落矣。

《診要經終論》

[編輯]

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 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足太陰脈,入腹屬脾,故為腹脹。手太陰脈,上膈屬肺,而主呼吸,故為不得息。脹滿則升降難,不得息則氣道滯,故為噫為嘔。嘔則氣逆於上,故為面赤。不逆則否塞於中,故為上下不通。脾氣敗則無以制水,故黑色見於面;肺氣敗則治節不行,故皮毛焦。

《經脈別論》

[編輯]

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

《脈氣》者,水穀之精氣,而行於經脈中也。言入胃之穀氣,先淫氣於脈,百脈之經氣,總歸於大經,經氣歸於肺,是以百脈之氣,皆朝會於肺也。肺合皮

毛,故復輸精於皮毛。

《痹論》

[編輯]

《黃帝問》曰:痹之安生?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 而為痹也。以秋遇此者為皮痹。故骨痹不已,復感於 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 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 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 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痹者閉也。邪閉而為痛也。言風寒濕三氣錯雜

 醫部彙考二百十二

  肉門一

  黃帝素問六節臟象論 五臟生成篇 平人氣象論 臟氣法時論 宣明五氣

  論 血氣形志篇 逆調論 痹論 痿論 氣穴論 調經論 四時刺逆從論 五常政

  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根結篇 本神篇 經脈篇 五癃津液別篇 五變篇 本臟篇 論勇篇

   論痛篇 衛氣失常篇 五禁篇 刺節真邪篇 九宮八風篇 九鍼篇

  扁鵲難經肌肉消瘦 肉痹 肉病治療

  孫思邈千金方肉極 虛實

  劉完素六書痲木

  成無己明理論不仁 瞤動

  張從政儒門事親不仁

  李杲十書痿痛消削

  朱震亨心法痲木

  虞摶醫學正傳痲木 脈法

 醫部彙考二百十三

  肉門二

  方肉極方 西州續命湯 石楠散 大黃芪酒 又方 五加酒 半夏湯 地黃煎

  真武湯 清肺飲子 防風白朮牡蠣湯 小建中湯 蔚金散 導水丸 柏子仁丸 補

  氣升陽和中湯 雙合湯 神效黃芪湯 補氣湯 開結舒經湯 參苓丸 前胡散 谷

  靈丸 五積散 十全大補湯 補中益氣湯 桃仁承氣湯 生脈散 薏苡仁散 金剛

  丸 桂枝麻黃各半湯 易簡方 桂枝五物湯 除風濕羌活湯 苦參丸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十四

  筋門一

  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 生氣通天論 陰陽應象大論 六節臟象論 五臟生

  成篇 脈要精微論 平人氣象論 玉機真臟論 經脈別論 宣明五氣篇 血氣形志

  篇 氣厥論 痹論 痿論 奇病論 大奇論 皮部論 氣穴論 四時刺逆從論 氣

  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至真要大論 疏五過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神篇 經脈篇 經筋篇 本臟篇 陰陽二十五人

  篇 邪客篇 九鍼論

  扁鵲難經損病筋緩 轉筋 筋會

  張機金匱要略筋緩 轉筋

  華佗中藏經筋病善惡

  王叔和脈訣筋病脈

  孫思邈千金方筋極

  劉完素六書轉筋 攣急 強痿 吐法

  成無己明理論瘛瘲 筋惕

  李杲十書病屬外感 辨內外傷 痿縱

  朱震亨心法筋病應經 轉筋

  虞摶醫學正傳筋燥 筋痛

  戴思恭證治要訣筋緩急 轉筋

  樓英醫學綱目瘛瘲

  龔信古今醫鑑青筋

  趙獻可醫貫筋縮

  陳士鐸石室祕籙筋病治法

藝術典第二百三十四卷

醫部彙考二百十四

[編輯]

筋門一

[編輯]

《黃帝素問》

[編輯]

《上古天真論》

[編輯]

《女子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女子四七,精血盛極之時,是以筋骨堅」,髮長極也。血氣盛則充膚熱肉,是以身體盛壯。

丈夫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丈夫三八真牙生,而筋骨所長,以至於極矣。」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 極。

肝乃腎之所生。腎氣衰。故漸及於肝矣。「肝生筋,肝氣衰故筋不能運動。腎主骨,筋骨皆衰。故形體疲極也。」

《生氣通天論》

[編輯]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請幫助識別此字。長緛短 為拘。請幫助識別此字。長為痿。

陰濕之邪,上干陽分而冒明,故首如裹也。濕傷陽氣,則因陽而化熱矣。陽氣者,柔則養筋,陽氣傷而不能榮養於筋,故大筋緛短,小筋。請幫助識別此字。長。蓋大筋連於骨節之內。故鬱熱而緛短。小筋絡於骨肉之外。故因濕而請幫助識別此字。《長》:短則縮急而為拘攣,長則放縱而為痿棄。

「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 於筋,縱其若不容。

大怒則陽氣上逆,而形中之氣絕其旋轉之機矣。血隨氣行,則菀而上,氣血並逆而使人迫厥也。血脈所以濡筋骨,利關節者,陽氣傷而血逆於上,則有傷於筋骨矣。筋傷而弛縱,則四體有若不容我所用也。

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 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 法,長有天命。

「金氣偏盛,則肝氣受傷,故筋脈弛懈。」腎主藏精而主骨,肝主藏血而主筋。夫風客淫氣,則邪傷肝而精乃亡。謹和五味,則骨正筋柔,而腠理以密。

《陰陽應象大論》

[編輯]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 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

邪入於內而又不從腑解。則干及於臟矣。邪在五臟經氣之間。尚可救治而生。如干臟則死矣。故曰「半死半生也。」

《六節臟象論》

[編輯]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 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

爪者筋之餘,故「其華在爪,其充在筋。」

《五臟生成篇》

[編輯]

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多食辛,則筋急而 爪枯。

辛乃金味太過傷肝。則筋縮急而爪枯矣。

諸筋者皆屬於節。

筋生於骨,連絡於骨節之間。

===
《脈要精微論》
===

 醫部彙考二百十五

  筋門二

  方雞屎白散 橘皮通氣湯 丹參散 地黃煎 五加皮酒 人參酒 真武湯 甘草

  乾薑湯 芍藥甘草湯 調胃承氣湯 四逆湯 附朮散 香薷散 祕真丸 附子湯

  加減建中湯 柏子仁散 金花散 風引湯 活血通經湯 四物湯 理中湯 藿香散

   大補丸 腳軟筋痛方 黃芪丸 當歸龍膽丸 茖蔥丸 左經丸 半夏湯 五苓散

   理中丸 青娥丸 黃芪酒 續斷丸 牛黃散 涼驚丸 白虎丸 太公丸 牛膝丸

   四君子湯 加味逍遙散 麥門冬散 補中益氣湯 十全大補湯 薏苡仁散 五積

  散 烏頭湯 木瓜散 柴胡飲子 瀉青丸 五加皮湯 人參益氣湯 防風散 養血

  地黃丸 羚羊角湯 煨腎散 防風散 羚羊角散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十六

  骨髓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六節臟象論 五臟生成篇 五臟別論 診要經終論

   脈要精微論 平人氣象論 宣明五氣篇 逆調論 痹論 痿論 氣穴論 調經論

   四時刺逆從論 氣交變大論 六元政紀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壽夭剛柔篇 本神篇 經脈篇 骨度篇 決氣篇

  海論 五變篇 本臟篇 論痛篇 陰陽二十五人篇 九宮八風篇 九鍼篇

  扁鵲難經骨痿 節痛 髓會

  張機金匱要略節痛

  華佗中藏經骨痛 痹絕 節痛

  王叔和脈訣痛痿 蒸熱 絕枯

  孫思遜千金方骨極 骨虛實 髓虛實

  李杲十書辨內外傷 骨痿

  朱震亨心法骨病應經 節痛

  戴思恭證治要訣節痛

  樓英醫學綱目論骨大意 骨空

  方甘草附子湯 附子湯 烏頭湯 千金三黃湯 虎骨酒 又方 骨髓疼方 大橘

  皮湯 金剛丸 牛膝丸 地仙丹 敗毒散 乳香丸 虎潛丸 大羌活湯 拈痛散

  加味虎潛丸 鹿角丸 羌活補髓丸 柴胡發泄湯 經驗方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十七

  風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生氣通天論 陰陽別論 移精變氣論 玉版論要

  篇 八正神明論 風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五變篇 五色篇 論勇篇 百病始生篇 論疾診尺

  篇 刺節真邪篇 歲露論

  張機金匱要略中風病脈證治

  華佗中藏經風中有五生五死 論治中風偏枯之法 死候

  孫思邈千金方論雜風狀 風痱 風懿

  嚴用和濟生方中風

  劉完素六書中風 卒中暴死 風痱

 醫部彙考二百十八

  風門二

  張從政儒門事親口眼喎斜是經非竅辯

  李杲十書中風

  朱震亨心法中風 不可與痿同治

  王履㴑洄集中風

  羅天益衛生寶鑑中風雜說 論犀角升麻湯

  虞摶醫學正傳總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總論

  樓英醫學綱目論中風 偏枯 語澀 口眼喎斜

  王綸明醫雜著問答

 醫部彙考二百十九

  風門三

  方賢奇效良方風論

  李中梓醫宗必讀總論 口噤 不語 手足不隨 自汗 半身不遂

  口眼喎斜 小便不利 遺尿 多食 痰涎壅盛 身痛 昏冒 豫防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豫防

  薛己醫案治法

  王肯堂證治準繩分別陰陽

  趙獻可醫貫中風要旨

  喻昌醫門法律中風緒論 左右往還論 風痱 風懿 律五條

 醫部彙考二百二十

  風門四

  吳崐醫方考中風方論

  張介賓景岳全書古今中風辨 論中風屬風 論河間中風說 論東垣

  中風說 論丹溪中風說 論真中風 論續命等湯 治法 非風論正名 論有邪無邪

   論肝邪 論氣虛 論痰之本 論經絡痰邪 論治痰 論寒熱證 論治血氣 非風

  治法 論用藥佐使 辨經臟諸證 經病之輕證 經病之危證 臟病之輕證 臟病之

  危證 不治證

 醫部彙考二百二十一

  風門五

  方一侯氏黑散 醉仙丹 再甦丹 換骨丹 膏方 風引湯 乾薑附子湯 羌活

  湯 防風湯 葛根湯 獨活寄生湯 菊花酒 杜仲酒 竹瀝湯 又方 芎藭湯 獨

  活煮散 百花丸 獨活湯 石楠湯 附子湯 甘草湯 又方 又方 又方 口耳僻

  方 八風續命湯 倉公當歸湯 秦艽散 吳秦艽散 小巖蜜湯 麻子湯 小金牙酒

   麻黃續命湯 桂枝續命湯 白虎續命湯 葛根續命湯 附子續命湯 桂枝附子續

  命湯 羌活連𧄍續命湯 三化湯 愈風湯 四白丹 二丹丸 瀉青丸 虎脛骨酒

  二香三建湯 神應養真丹 賈同知通聖散 崔宣武通聖散 改容膏 搜風丸 祛風

  丸 地黃飲子 中風方 又方 又方 家寶丹 如神救苦散 藿香正氣散 地仙丹

   不臥散 潤腸散 加減沖和湯 大通聖白花蛇散 犀角防風湯 續命丹 趂風膏

   至聖保命金丹 茯神散 勝金丹 分涎散 輕骨丹 風藥聖餅子 訶子湯 導痰

  湯 又方 蠲風飲子 搜風順氣丸 古硫附丸 四神丹 擬治中風方 加味二陳湯

   加味化痰丸 豨薟丸

 醫部彙考二百二十二

  風門六

  方二犀角散 決明子丸 射干湯 又方 麻黃散 蘇合香丸 易簡三生飲 萬

  寶回春湯 勝金丸 又方 還魂湯 小續命湯 疏風湯 人參順氣散 省風湯 莽

  草膏 茵蕷酒 養榮湯 排風湯 加減排風湯 大秦艽湯 羌活愈風湯 至寶丹

  滋潤湯 牛黃清心丸 牛黃金虎丹 攝生飲 小省風湯 奪命散 開關散 烏藥順

  氣散 八味順氣散 通關散 通頂散 㗜鼻通天散 烏附丸 烏荊丸 碧霞丹 巴

  豆丸 羌活湯 腎瀝湯 正舌散 轉舌膏 解語丸 清神解語湯 資壽解語湯 活

  命金丹 牛黃定志丸 祛風至寶丹 清陽湯 秦艽升麻湯 牽正散 理氣祛風散

  清痰順氣湯 犀角升麻湯 天仙膏 加減潤燥湯 祛風除濕湯 加味大補湯 天台

  散 全生虎骨散 舒筋保安散 疏風順氣湯 祕方 加減導痰湯 滌痰湯 大省風

  湯 沉香半夏湯 青州白丸子 加味青州白丸子 蠍麝白丸子 龍星丹 蘇青丸

  防風通聖散 史國公藥酒 人參羌活散 勻氣散 換骨丹 定風餅子 通氣驅風湯

   祕傳順氣散 木香保命丹 禦風丹 烏龍丹 一粒金丹 鐵彈丸 辟巽錠子 又

  方 西州續命湯

 醫部彙考二百二十三

  風門七

  方三加味牛黃散 遠志湯 犀角丸 硃砂丸 石斛酒 白木湯 細莘湯 羚羊

  角丸 五味子湯 獨活散 獨活散 天雄散 天麻丸 狗脊丸 黃芪丸 萬靈丸

  仙傳黑虎丹 不換金丹 三蚣散 天麻丸 千金保命丹 酒浸仙藥方 起死方歌

  大續命湯 大八風湯 八風散 小八風散 烏頭湯 大防風湯 獨活酒 星附散

  金牙酒 胃風湯 秦艽湯 三黃湯 地黃湯 木瓜散 三聖散 酸棗仁丸 百倍丸

   續斷丹 羚羊角散 酸棗仁散 防風散 雷丸 世傳白花蛇酒 瑞竹堂白花蛇酒

   瀕湖白花蛇酒 二陳湯 稀涎散 獨聖散 茶調散 白花蛇膏 大補元煎 左歸

  飲 右歸飲 五福飲 一陰煎 加減一陰煎 二陰煎 三陰煎 大營煎 小營煎

  金水六君煎 六安煎 抽薪飲 徙薪飲 六味回陽飲 理陰煎 溫胃飲 菉豆飲

 醫部彙考二百二十四

  風門八

  單方

  鍼灸

 醫部彙考二百二十五

  風門九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二十六

  痹門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五臟生成篇 移精變氣論 診要經終

  論 脈要精微論 玉機真臟論 宣明五氣篇 逆調論 風論 痹論 皮部論 氣穴

  論 四時刺逆從論 氣交變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壽夭剛柔篇 厥病篇 五變篇 禁服篇 陰陽二十

  五人篇 邪客篇 論疾診尺篇 九鍼篇

  張機金匱要略痹證

  華佗中藏經五痹

  嚴用和濟生方五痹歷節

  劉完素六書諸痹

  張從政儒門事親論痹

  李杲十書痛風論

  朱震亨心法痛風

  虞摶醫學正傳

  戴思恭證治要訣痛痹

  樓英醫學綱目白虎飛屍歷節辨 痹分陰陽

  李梴醫學入門痛風 痹證

藝術典第二百四十六卷

醫部彙考二百二十六

[編輯]

痹門一

[編輯]

《黃帝素問》

[編輯]

《生氣通天論》

[編輯]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 生大僂。

背為陽,陽虛則寒邪痹閉於背,而形體為之俯僂,《金匱》所謂「痹俠背行」是也。

《金匱真言論》

[編輯]

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蹻,冬不痹厥,飱泄而汗出也。

四肢為諸陽之本,冬時陽氣下藏,經氣外虛,風入於經,故手足痹厥。「按蹻」者,按摩導引,冬氣伏藏,故冬不按蹻。復言人能藏養元真之氣,必不使邪傷經脈,內為飱泄,亦不使邪傷陽氣,外而汗出。

《五臟生成篇》

[編輯]

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 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 者為痹,凝於脈者為泣,凝於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 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

痹者,痹閉而不遂也。泣者,凝於絡脈,泣濇而不能流行也。厥者,逆冷也。血為陰,如血凝於下,則上下陰陽不相順接,而為厥矣。空,骨空也。骨空者,節之交,三百六十五穴會,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血行於皮膚,不得反循於穴會,故為痹厥也。

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 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

赤當脈,脈合心,故曰赤脈之至也。脈之喘急而牢堅,主積氣於中,當時害於食。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有積於中,故害於食也,名曰心痹,積氣痹閉於心下也。此得之外淫之邪,因思慮而心虛,故邪氣乘虛而留於內也。

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 而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醉而使內也。

「肺主氣而虛,故脈浮,病氣而不病血,病上而不病下,故脈上虛而下實也。」陽氣虛則善為驚駭,胸中為氣之海,上注於肺,以司呼吸,邪積於上,則膻中之正氣反虛,故為虛喘。臟真高於肺,主行榮衛陰陽,陰陽虛乘則為往來之寒熱。酒者,熟穀之液,其氣慓悍,入於胃中則胃脹,氣上逆則滿於胸中。醉而使內則氣上逆。故有積氣在胸中。入房太過則傷腎。腎為本。肺為末。本傷故肺虛也。

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 「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

脈長而彈,弦而急也。弦則為減,諸急為寒。此得之寒濕而陽氣受傷,故弦急。邪在心下支胠間,故脈左右彈。清濕地氣之中人,必從足始。足厥陰之脈,從足上膕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布脅肋,故與疝相同而腰痛足冷。厥陰與督脈會於巔,故頭痛。

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 痹」,得沐浴清水而臥。

尺以候腎,黑脈之至,上堅而大者,腎臟有積,故腎脈堅大。上堅者,堅大在上而不沉與陰者,小腹而兼於前陰也

 醫部彙考二百二十七

  痹門二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痛風 著痹

  李中梓醫宗必讀諸痹

  喻昌醫門法律痛風 風痹 腎著即痹 律一條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痹證 治法 歷節風痛

  方一附子八物湯 桂枝芍藥知母湯 導水丸 通經散 潛行散 蒼朮復煎散

  越婢湯 三妙丸 天麻黃芪湯 單豨薟丸 蓖麻蒸痹法 擦痹法 茯苓湯 沖和補

  氣湯 活血應痛丸 行濕流氣散 換腿丸 麝香丸 神效黃芪湯 二妙蒼蘗散 牛

  蒡子散 四君子湯 二陳湯 補中益氣湯 十全大補湯 當歸拈痛湯 犀角湯 茵

  芋丸 趂痛散 小續命湯 史國公浸酒方 加味二妙丸 三五七散 起死神應丹

  愈風丹 經驗九藤酒 木瓜虎骨丸 茖蔥丸 烏靈丸 芍藥補氣湯 黃芪桂枝五物

  湯 獨活寄生湯 桂枝附子湯 甘草附子湯 風濕方 黃芪湯 補氣升陽和中湯

  白蘞散 血痹大易方 諸風方 附子酒 除風濕羌活湯 附子湯 附風湯 茯苓湯

   茯苓川芎湯 大豆糵散 腎著湯 木香丸 升麻湯 苦參丸 附子丸 前胡散

  補氣湯 蔓荊實丸 家寶丹 如神救苦散 又方 萆薢丸 臂痛方 八珍丸 四妙

  散 麻黃赤芍湯 又方 痛風丸 乳香丸 加味四物湯 防風天麻散 神通飲 兩

  手痹方 舒筋立安散 透骨膏 八風九州湯 除濕蠲痛湯 海桐皮散 攝風酒

 醫部彙考二百二十八

  痹門三

  方二兩足痹方 活血丹 虎骨丹 甜瓜子丸 捉虎丸 乳香黑虎丹 神仙飛步

  丹 歷節風方 四物附子湯 通氣防風散 通痹散 七聖散 乳香沒藥丸 上馬丸

   三痹湯 蠲痛丸 尋痛舒筋丸 循絡丸 枳實散 活絡飲 換骨丹 乳香宣經丸

   蠲痛方 導痹湯 牛膝酒 五加皮酒 草豆菀散 巴戟丸 蠲痹湯 人參丸 祕

  傳藥酒 羌活湯 羌活續斷湯 金刀如聖散 燥濕化痰丸 諸風應效酒 煮酒方

  烏藥順氣散 抽薪飲 三氣飲 熨背散 火龍膏 續斷丹 羌活散 當歸湯 黃芪

  丸 加味五痹湯 石楠散 防風丸 巴戟天湯 補肝湯 萆薢丸 犀角散 茯神湯

   溫中法麴丸 五味子湯 紫蘇子湯 乳香應痛丸 風痹方 薏苡仁散 和血散痛

  湯 如意通聖散 虎骨散 桂心散 仙靈脾散 沒藥散 虎骨丸 十生丹 定痛丸

   八神丹 一粒金丹 痛風方 龍虎丹 透骨丹 神效膏 神效萬全膏 摩風膏

  單方

 醫部彙考二百二十九

  痹門四

  鍼灸

  導引

  醫案

  寒門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通評虛實論 逆調論 氣厥論 舉痛論 氣穴論

  調經論 標本病傳論 氣交變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經脈篇 師傳篇 五癃津液別篇 論疾診尺篇 九宮八風篇 五色篇

  張機金匱要略中寒

  孫思邈千金方痼冷

  李杲十書治寒以熱

  朱震亨心法中寒

  戴思恭證治要訣中寒

  李梴醫學入門中寒

  龔信古今醫鑑中寒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

  寒門二

  王肯堂證治準繩中寒

  喻昌醫門法律序 陰病論 律三條 色脈六則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寒病證治

  方薑附湯 理中湯 四逆湯 白通湯 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通脈四逆湯 三建

  湯 霹靂散 厚朴七物湯 附子粳米湯 大建中湯 大黃附子湯 赤丸 鐵刷湯

  桂附丸 胡椒理中丸 附子散 二氣湯 二氣丹 來復丹 金液丹 神珠丹 大已

  寒丸 附子溫中湯 黑錫丹 靈砂 養正丹 回陽救急湯 熨法 不換金正氣散

  薑桂散 沉香桂附丸 四味回陽飲 六味回陽飲 理陰煎

  單方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一

  暑門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九鍼篇

  扁鵲難經暑為心病屬正邪

  張機傷寒論中暑有三證

  王叔和脈訣暑得虛脈

  朱肱活人書中暑 暑濕合病為濕溫 夏月調攝法

  楊豋父直指方暑由口鼻入

  嚴用和濟生方中暑

  劉完素六書中暑

  李杲十書動靜不同 中暑中熱辨 暑傷胃氣論 治暑宜順天時

  朱震亨心法中暑 中暍 注夏 夏月伏陰在內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中暑 傷暑

  樓英醫學綱目中暑

  王綸明醫雜著暑病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辨虛實陰陽 辨中傷冒伏 辨風與厥 暑毒痰火 治法

  龔信古今醫鑑中暑 治法

  陶華六書中暑

  王肯堂證治準繩夏為暑病 中暍與傷寒相似而異 脈虛身熱得之傷

  暑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二

  暑門二

  喻昌醫門法律中暑 論金匱治暍用白虎加人參湯瓜蔕湯二方 辨脈

  律五條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陰暑論治 陽暑論治 伏陰論治 夏月伏陰

  續論 論香薷飲

  方清中湯 冷香飲子 五苓散 黃連解毒湯 黃連香薷湯 橘皮湯 消暑丸 縮

  脾飲 香薷剉散 竹葉石膏湯 御愛薑蘇丸 水瓢丸 潑火散 大黃龍丸 檀香丸

   五聖湯 蠟梅丸 廣順散 一柴胡飲 二柴胡飲 三柴胡飲 四柴胡飲 五柴胡

  飲 正柴胡飲 柴胡白虎煎 玉泉散 理陰煎 人參益氣湯 通苓散 薷藿湯 香

  葛湯 誘行丸 薑朴湯 白虎加人參湯 白虎加蒼朮湯 消暑丸 益元散 十味香

  薷飲 三黃石膏湯 黃芪人參湯 一物瓜蔕湯 清燥湯 水壺盧丸 香薷丸 生脈

  散 參歸益元湯 清氣飲 參薷飲 黃芪湯 清暑益氣湯 二香散 玉露散 黃連

  香薷飲 清肺生脈飲 通苓散 桂苓甘露飲 醍醐湯 春澤湯 濯熱散 消暑十全

  飲 解暑三白散 香薷湯 香朴飲子 大順散 清暑和中散 酒蒸黃連丸 桂苓甘

  露散 卻暑散 枇杷葉散

  單方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三

  濕門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陰陽應象大論 五臟生成篇 脈要精微論 臟氣法

  時論 宣明五氣論 通評虛實論 太陰陽明篇 痹論 痿論 調經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五色篇 百病始生篇 九宮八風篇

  扁鵲難經中濕

  張機金匱要略

  朱肱活人書中濕 風濕 濕溫

  劉完素六書濕病

  張從政儒門事親

  李杲十書陽明病濕勝自汗論 濕熱成痿肺金受邪論 秋傷於濕冬生欬嗽

  朱震亨心法中濕

  戴思恭證治要證濕辨中傷

  李梴醫學入門濕分內外上下

  趙獻可醫貫濕論

  喻昌醫門法律濕論 論治濕諸方 風濕論 暑濕論 律三條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四

  濕門二

  方神助散 桂苓白朮丸 桂苓白朮散 白朮調中湯 導水丸 舟車丸 升陽除濕

  湯 海金砂散 續隨子丸 聖靈丹 赤茯苓湯 除濕丹 無礙丸 除濕湯 白朮酒

   腎著湯 滲濕湯 勝濕湯 桂枝湯 清熱滲濕湯 朮附湯 加味朮附湯 金匱腎

  氣丸 甘草附子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防己黃芪湯 羌附湯 除風濕羌活湯

  和劑除濕湯 生附除濕湯 治濕中和湯 蒼朮復煎散 單蒼朮丸 二妙丸 苓朮湯

   茯苓白朮湯 蒼橘湯 生附湯 滲濕湯 五苓散 麻黃加朮湯 平胃散 桂枝附

  子湯 五積散 理中湯 尋痛丸 加味五苓散 不換金正氣散 調中益氣湯 濕鬱

  湯 敗毒散 參附滲濕湯 胃苓湯 羌活勝濕湯 白朮湯 聖散子 清燥湯 木瓜

  虎骨丸 四物附子湯 大橘皮湯 補骨脂丸 七聖散 乳香沒藥丸 上馬丸 天麻

  散 三花神祐丸 葶藶木香散 白朮木香散 牽牛丸 梔子蘗皮湯 苦葶藶丸 肉

  豆蔻丸 二朮四苓湯 茵陳飲 胃關煎 佐關煎 聖朮煎 大分清飲 小分清飲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五

  燥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臟氣法時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

  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九宮八風篇

  劉完素六書論燥

  朱震亨心法論燥

  虞摶醫學正傳燥證論

  李梴醫學入門燥分內外

  喻昌醫門法律秋燥論 律五條 論清燥救肺湯

  張介賓景岳全書燥有表裡之不同

  陳士鐸石室祕籙燥證

  方導氣除燥湯 潤腸丸 大秦芄湯 大補丸 六味地黃丸 清燥救肺湯 滋燥養

  榮湯 大補地黃丸 當歸承氣湯 瓊脂膏 天門冬膏 地仙煎 生血潤膚飲

  單方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六

  火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調經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

  論 至真要大論

  劉完素六書火熱病機

  李杲十書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 安養心神調治脾胃論

  朱震亨心法

  格致餘論相火論

  李梴醫學入門火分內外虛實 治法 積熱分虛實

  趙獻可醫貫論火 滋陰降火論 相火龍雷論

  喻昌醫門法律先哲格言論火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君火相火 論病機火證 論虛火 論五志之火

  論治火 論命門火 論河間 論丹溪 升陽散火辨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七

  火門二

  陳士鐸石室祕籙火證治法 命門之火宜補不宜瀉

  方導赤散 安神丸 千金地黃丸 門冬丸 清心丸 黃連清膈丸 硃砂涼膈丸

  瀉黃散 調胃承氣湯 回金丸 佐金丸 四順清涼飲子 桔梗湯 人參瀉肺湯 龍

  腦飲子 龍腦雞蘇丸 洗心散 瀉心湯 升陽散火湯 地骨皮散 天門冬散 半夏

  湯 利膈散 地黃煎 三黃丸 白虎湯 大黃散 柴胡升麻湯 火鬱湯 本事方

  紫雪 神芎丸 當歸龍膽湯 瀉心湯 八正散 芍藥蘗皮丸 大金花丸 又方 碧

  雪 妙功藏用丸 左歸飲 右歸飲 左歸丸 一陰煎 加減一陰煎 抽薪飲 徙薪

  飲 清膈煎 玉女煎 安胃飲 太清飲 菉豆飲 玉泉煎 雪梨漿 滋陰八味丸

  化肝煎 清化飲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八

  痰門一

  黃帝素問至真要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氣交變大論

  靈樞經論疾診尺篇

  張機金匱要略痰飲

  孫思邈千金方痰論

  朱肱活人書痰飲

  嚴用和濟生方痰飲

  劉完素六書積飲

  張從政儒門事親飲當去水溫補轉劇論 痰病 吐法

  朱震亨心法痰病

  格致餘論痰病似祟論

  平治會萃痰病吐法

  虞摶醫學正傳痰飲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停飲伏痰

  樓英醫學綱目痰飲

  王綸明醫雜著老痰

  李梴醫學入門痰分新久 百病兼痰 辨色 火熱為因 食酒為因 痰

  飲有五 虛證

  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趙獻可醫貫痰論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九

  痰門二

  喻昌醫門法律痰飲論 痰飲脈論 痰飲留伏論 吐禁十二則 藥禁十

  則 律三條 論苓桂朮甘湯 論苓桂朮甘湯腎氣丸二方 論大小青龍湯 論十棗湯

  甘遂半夏湯二方 論木防己湯葶藶大棗瀉肺湯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三方 論小半夏

  湯小半夏加茯苓湯外臺茯苓飲三方 論澤瀉湯厚朴大黃湯二方 論五苓散方 痰證

  問答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家傳吐法 治痰之本 論經絡痰邪

  論非風痰證

  陳士鐸石室祕籙痰病

 醫部彙考二百四十

  痰門三

  方一苓桂朮甘湯 十棗湯 小青龍湯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湯 防己椒目葶藶大

  黃丸 五苓散 外臺茯苓飲 桂苓五味甘草湯 苓甘五味薑莘湯 苓甘五味加薑莘

  半夏杏仁湯 苓甘五味加薑莘半杏大黃湯 水煮金花丸 導痰湯 搜風化痰丸 小

  黃丸 白朮丸 玉粉丸 薑桂丸 桔梗湯 小半夏加茯苓湯 川芎丸 小胃丹 大

  青龍湯 澤瀉湯 倍朮丸 大五飲丸 五飲湯 滾痰丸 利痰丸 導痰丸 松花膏

   丁香五套丸 二陳湯 入神來復丹 六君子湯 理中化痰丸 橘皮湯 前胡半夏

  湯 化涎散 辰砂化痰丸 半夏利膈丸 破痰消飲丸 化痰鐵刷丸 沉香墜痰丸

  茯苓丸 神仙墜痰丸 搜飲丸 又方 破飲丸 八珍丸 鵝梨煎丸 麝香丹砂丹

  金珠化痰丸 皂角化痰丸 法製清氣化痰丸 飛礬丹 黑芥丸 法製半夏 舟車神

  祐丸 大聖濬川散 枳朮湯 赤石脂散 二生湯 蒙石丸 木香丸 大人參半夏丸

   橘皮半夏湯 星薑湯 玉粉丸 生半夏湯 半夏丸 白朮湯 五飲丸 二賢散

  又方 豁痰湯 大半夏湯 白朮湯 茯苓飲子 化痰丸 加味二陳湯 三仙丸 神

  朮丸 星半丸 二朮丸 小黃丸 潤下丸 瓦粉䒷蔞丸 法製竹瀝丸 流金膏 黃

  芩二陳湯 清膈導痰湯 老痰丸 黃芩利膈丸 䒷蔞半夏丸 青黛丸 加味洞下丸

 醫部彙考二百四十一

  痰門四

  方二省風湯 莘芎散 玉芝丸 玉壺丸 豁痰丸 天南星丸 靈砂白丸子 丁

  香茯苓湯 新法半夏湯 御愛紫宸湯 半夏丁香丸 溫中化痰丸 順元散 靈砂丹

   強中丸 四七湯 香莎丸 清痰丸 殭蠶丸 千緡湯 半夏湯 白龍丸 瓜蔕散

   獨聖散 茶調散 稀涎散 三聖散 蔚金散 青黛散 勝金丸 控涎丹 三花神

  祐丸 蠲飲枳實丸 滌痰丸 開結枳實丸 烏巴丸 透羅丹 沉香和中丸 青蒙石

  丸 又方 中和丸 厚朴大黃湯 又方 又方 導痰丸 又方 黃連化痰丸 白玉

  丸 黃䒷蔞丸 又方 抑痰丸 清膈化痰丸 墜痰丸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利膈化痰丸 清痰丸 小半夏湯 旋覆花湯 甘草湯 木防己湯 甘遂半夏

  湯 大茯苓湯 茯苓湯 大半夏湯 半夏湯 乾棗湯 當歸湯 又方 又方 薑椒

  湯 薑附湯 撩膈散 斷膈湯 松蘿湯 杜蘅湯 蔥白湯 旋覆花丸 中軍黑侯丸

   順流紫丸 又方 左歸飲 左歸丸 右歸丸 六安煎 金水六君煎 一陰煎 和

  胃二陳煎 苓朮二陳煎 神香散 柴陳煎 抽薪飲 清膈煎 理陰煎 溫胃飲 六

  味異功煎 聖朮煎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部彙考二百四十二

  痰門五

  醫案

  欬嗽門一

  黃帝素問欬論 氣交變大論 至真要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陰陽別論 調

  經論 厥論 五臟生成篇 生氣通天論 脈解篇 標本病傳論 五常政大論 風論

   診要經終論 玉機真臟論 宣明五氣論 評熱病論 痹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臟篇 王版篇 經脈篇 熱病篇 脹論 論疾診

  尺篇

 醫部彙考二百四十三

  欬嗽門二

  扁鵲難經

  張機金匱要略雜證為欬

  華佗中藏經論臟腑虛實生死

  王叔和脈經欬脈

  脈訣欬脈

  孫思邈千金方欬論

  朱肱活人書欬嗽

  劉完素六書欬嗽論

  張潔古活法機要欬嗽證

  張從政儒門事親嗽分六氣毋拘以寒說

  李杲十書秋傷於濕冬必欬嗽論 濕氣所傷論 用藥法

  朱震亨心法欬嗽

  戴思恭證治要訣欬嗽

  樓英醫學綱目治法 乾欬嗽

  王綸明醫雜著欬嗽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欬嗽總論 辨欬嗽 分虛實 外感 內傷 痰水上干

  瘀血內阻 治分新久

 醫部彙考二百四十四

  欬嗽門三

  李中梓醫宗必讀欬嗽總論 分條治法 虛勞證 傷寒證 脈候

  龔信古今醫鑑治法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欬嗽總論

  陶華六書欬嗽

  徐春甫古今醫統欬嗽二字取義辯 病分三因 證主氣逆 治當順時

   分虛實新久 禁先用澀藥 呷嗽

  王肯堂證治準繩欬嗽論

  趙獻可醫貫欬嗽論治

  喻昌醫門法律欬嗽論 續論 雜論 律六條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外感證治 內傷證治 論河間治嗽先治痰說

  陳士鐸石室祕錄欬嗽治法

 醫部彙考二百四十五

  欬嗽門四

  方一厚朴麻黃湯 安腎丸 易簡杏子湯 濟生橘蘇散 寧嗽化痰湯 金沸草散

   梔子仁湯 麥門冬湯 華蓋散 加減麻黃湯 小青龍湯 杏子湯 應夢人參散

  觀音應夢散 䕀冬花散 二母散 紫菀茸湯 潤肺丸 清音丸 橄欖丸 清咽寧肺

  湯 蛤蚧湯 保和湯 五味子湯 本事𪔀甲丸 三拗湯 青金丸 甲乙餅 人參養

  肺丸 寧肺湯 貝母散 治嗽得效方 治嗽補虛方 雌黃丸 紫金散 蘇子煎 蜜

  酥煎 百合湯 葶藶散 天門冬丸 前胡散 枳殼湯 款氣丸 馬兜鈴丸 貝母湯

   人參散 人參清肺湯 參粟湯 久嗽丸子 香蠶散 半蘇丸 祛痰丸 大菟絲子

  丸 甘桔湯 射干麻黃湯 白前湯 清金湯 杏仁煎 通聲煎 小陷胸湯 三生丸

   痰嗽化痰丸 人參半夏丸 人參清鎮丸 玉液丸 半夏溫肺湯 星香丸 白朮湯

   麻黃湯 桔梗湯 升麻湯 麻黃附子細莘湯 烏梅丸 黃芩半夏生薑湯 赤石脂

  禹餘糧湯 芍藥甘草湯 茯苓甘草湯 錢氏異功散 桔梗湯 二母散 神朮散 金

  沸草散 玉粉丸 溫肺湯 人參紫菀湯 五拗湯 玉芝丸 鍾乳補肺湯 人參潤肺

  丸 八味䕀花散 人參丸 大降氣湯 平肺湯 人參荊芥散 杏仁煎 祛痰丸 紫

  蘇半夏湯 補肺湯 人參飲 人參潤肺散 人參䕀花散 星香丸 加減瀉白散 人

  參寧肺湯 紫蘇飲子 人參潤肺湯 葶藶散 䕀花散 杏仁煎 治嗽方 含化止嗽

  丸 訶黎勒散 平胃湯 法製半夏 欬嗽方 青州白丸子 人參䕀花膏 鳳髓湯

  滴油散 黑金散 寧嗽膏 天門冬丸 羊肺湯

 醫部彙考二百四十六

  欬嗽門五

  方二桑白皮煎 䒷蔞湯 杏仁膏 黃芪散 天門冬丸 寧氣湯 又方 安眠散

   祕方煙筒兒 䕀花散 三奇散 越婢加半夏湯 小青龍加石膏湯 䒷蔞薤白白酒

  湯 九仙散 止嗽散 三才丸 三分茶 瓊玉膏 潤肺除嗽飲 清化丸 又方 欬

  嗽劫藥 又方 又方 橘皮半夏湯 痰嗽方 又方 人參清肺散 煙筒方 焚香透

  膈散 萬山觀蘆吸散 海藻湯 白前湯 百病方 百部根湯 蜀椒圓 通氣圓 欬

  嗽上氣方 又方 射干煎 杏仁煎 又方 杏仁飲子 芫花煎 䕀冬煎 又方 又

  方 䕀冬圓 又方 又方 又方 竹皮湯 百部圓 又方 鍾乳七星散 又方 七

  星散 團參飲子 半夏圓 訶子飲 百花膏 椒紅丸 澤漆湯 痰嗽方 團魚丸

  橘皮半夏湯 防己丸 寧神散 仙人肢丸 石膏散 大百勞散 小百勞散 蘆筒散

   鸎粟神聖散 水煮金花丸 小黃丸 白朮丸 玉粉丸 防風丸 五味黃芪散 三

  聖丹 桑白皮散 加味枳半夏湯 紫菀膏 平氣散 蘇子煎 三奇湯 杏仁膏 阿

  膠散 鳳髓湯 補肺湯 黃芪𪔀甲散 蛤蚧散 溫金散 大阿膠丸 四物桔梗湯

  人參紫菀湯 九仙散 三妙湯 虀湯煎 五味子丸 百藥煎 法製杏仁 敗毒散

  桑皮散 瀉白散 雙玉散 大補元煎 左歸飲 右歸飲 左歸丸 右歸丸 五福飲

   一陰煎 加減一陰煎 四陰煎 金水六君煎 六安煎 貝母丸 柴陳煎 六味回

  陽飲

藝術典第二百六十六卷

醫部彙考二百四十六

[編輯]

欬嗽門五

[編輯]

方二

[編輯]

桑白皮煎良方下同

[編輯]

療欬經年不瘥。氣喘欲絕。傷肺見血。

桑白皮五合 麥冬 杏仁去尖,熬脂 䕀冬花各 六兩 茯苓 貝母 升麻 黃芩各十二分 芍藥八分 白羊肺一具,切, 蜜 生地汁各一升

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內杏仁脂、生地汁、蜜,微火上煎如魚眼沸,攪勿停手,取二升二合煎成,淨綿夾布濾過,每食後含一合,日夜三四度,老小以意減之,微含之佳。忌生冷油酢麪魚蒜蕪荑。

䒷蔞湯

[編輯]

治久欬

䒷蔞一枚,取瓤,入蛤粉一匙同炒黃 馬兜鈴炒 防己 葛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甘草 貝母去心 阿膠剉,入糯米二合同炒,去米,各二兩

右剉碎,每服三錢,水一鍾,入蜜半匙,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日三夜一。

杏仁膏

[編輯]

治欬嗽喘急。喉中似有物。唾血不止。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微黃,研如膏。

酥三兩 白蜜五合 阿膠二兩,搗碎炒黃為末, 生薑汁一合 紫蘇子二兩,微炒,研如膏

右六味相和,於銀鍋內,以慢火熬成膏。每服一匙,不拘時以溫粥飲調下,日四五服。

黃芪散

[編輯]

治欬嗽唾血

黃芪 糯米炒 阿膠炒珠,各五錢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用米湯調下。

天門冬丸

[編輯]

治肺臟壅熱。欬嗽。痰唾稠粘。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百合 前胡 貝母煨 半夏湯洗去滑 桔梗 桑白皮 防己 紫菀 赤茯苓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如膏 生乾地黃各三分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生薑湯送下,日三服。

寧氣湯

[編輯]

治肺氣不利。欬嗽聲重。咽燥痰粘。不得眠。

粟殼二兩半,蜜製 陳皮去白 桑皮炒 桔梗 紫蘇葉 半夏薑製 甜葶藶 五味子 紫菀 杏仁去皮尖,麩炒 炙甘草各七錢半

右㕮咀,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生薑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後稍熱服。

又方

[編輯]

調肺止嗽,順氣消痰。如欬嗽不得息者,服之便安。

佛耳草 白茯苓 䕀冬花 陳皮去白 知母 貝母 桔梗各七分 漢防己 豬牙皂角去皮弦, 酥炙,各一兩半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黃蠟烏梅少許,同煎至五分,去烏梅,和滓溫服。

===安眠散===

 醫部彙考二百四十七

  欬嗽門六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四十八

  嘔吐門一

  黃帝素問診要經終論 舉痛論 痹論 厥論 脈解篇 刺禁論 五常政大

  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示從容論

  靈樞經經脈篇 熱病篇 玉版篇 五味篇

  扁鵲難經吐脈

  張機金匱要略嘔吐 吐蚘

  華佗中藏經論臟腑虛實寒熱

  王叔和脈經嘔吐之脈 吐蚘之脈

  脈訣嘔吐之脈

  孫思邈千金方嘔吐諸證

  朱肱活人書嘔吐證

  嚴用和濟生方嘔吐論治

  劉完素六書嘔吐

  成無己明理論嘔吐論

  李杲十書用藥宜禁 論證分經

  朱震亨心法嘔吐

  局方發揮吐酸

  王履㴑洄集嘔吐乾嘔噦欬逆辨

  張潔古活法機要吐證

  羅天益衛生寶鑑嘔吐

  戴思恭證治要訣論嘔吐

  王綸明醫雜著吐酸吞酸

 醫部彙考二百四十九

  嘔吐門二

  李梴醫學入門嘔分乾濕 吐別腥酸 有冷熱氣食之殊 下焦寒 不可

  下 濕痰火水 膿血風暑 蚘蟲

  李中梓醫宗必讀嘔吐論

  陶華六書論乾嘔 論嘔吐

  薛己醫按嘔吐

  徐春甫古今醫統嘔吐之因不同 久病火鬱吐酸宜辛溫發散 新病吐

  酸當從寒味

  王肯堂證治準繩總論 治法

  張介賓景岳全書嘔吐論證 虛證 實證 吐蚘 治嘔氣味論 惡心

  證治 吐酸吞酸辨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嘔吐治法 吞酸吐酸治法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

  嘔吐門三

  方一碧霞丹 陰陽丸 赤石脂散 又方 人參半夏湯 小半夏湯 吳茱茰湯

  清膈散 半夏加茯苓湯 蔥白湯 薑椒湯 石膏湯 又方 半夏湯 前胡湯 又方

   小麥湯 豬苓散 犀角人參飲子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橘皮湯 又方 又

  方 露宿圓 半夏湯 建中湯 厚朴湯 止嘔人參湯 茱萸湯 四逆湯 附子粳米

  湯 五苓散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莘半夏湯 半夏瀉心湯 黃芩加半夏生薑

  湯 小柴胡湯 大半夏湯 大黃甘草湯 茯苓澤瀉湯 半夏乾薑散 橘皮竹茹湯

  甘草粉蜜湯 烏梅圓 養胃丹 丁香茱萸湯 白朮湯 補肝湯 皂角化痰丸 上二

  黃丸一丁香半夏丸 大藿香散 旋覆花湯 竹茹湯 玉浮丸 胃丹 大半夏湯 沉

  香降氣湯 鹽煎散 分氣紫蘇飲 勻氣散 快氣散 化氣湯 參苓白朮散 丁香煎

  散 藿香半夏散 丁附治中湯 沉香煎丸 丁香丸 大養胃湯 十珍餅子 助胃膏

   炮附子丸 加味二陳湯 麥門冬湯 加味七氣湯 小丁沉丸 草豆蔻湯 生薑丸

   溫中白朮丸 思食丸 參香枳朮丸 開胃丸 參粟湯 三聖散 丁香附子散 紫

  沉丸 五積丹 桔梗湯 木香散 荊黃湯 檳榔散 青鎮丸 白朮湯 金花丸 附

  子丸 白朮散 乾薑芩連人參湯 羌活附子湯 大橘皮湯 小橘皮湯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一

  嘔吐門四

  方二藿香安胃散 藿香散 大七香丸 小七香丸 木香餅子 參朮調中湯 鐵

  刷湯 四味藿葉湯 古參萸湯 古丁夏湯 單人參湯 單白蔻散 金水六君煎 和

  胃二陳湯 苓朮二陳煎 和胃飲 排氣湯 大和中飲 小和中飲 大分清飲 小分

  清飲 神香散 正柴胡飲 柴陳煎 抽薪飲 太清飲 四味回陽飲 六味回陽飲

  理陰煎 溫胃飲 參薑飲 黃芽丸 一炁丹 溫臟丸 聖朮煎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二

  泄瀉門一

  黃帝素問四時調神大論 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象大論 脈要

  精微論 平人氣象論 玉機真臟論 太陰陽明篇 欬論 舉痛論 痹論 標本病傳

  論 臟氣法時論 宣明五氣論 調經論 陰陽別論 風論 厥論 刺熱論 五常政

  大論 氣交變大論 至真要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師傳篇 論疾診尺篇 脹論 玉版篇

  扁鵲難經五瀉 死候

  張機金匱要略下利病脈證治 因食致瀉 鶩溏

  華佗中藏經利屬臟腑虛實寒熱 死候

  王叔和脈經泄利之脈

  脈訣瀉利之脈

  朱肱活人書傷寒下利

  劉完素六書泄瀉 寒熱水泄例 自利並悞下

  成無己明理論自利

  張潔古活法機要治法

  張從政儒門事親論五泄所宜氣味 金匱十全之法 金匱十全五泄法

  後論 治法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三

  泄瀉門二

  李杲十書春傷於風夏為飱泄論 春傷於風夏生飱泄

  朱震亨心法泄瀉

  平治會粹泄瀉從濕治有多少

  局方發揮泄利滯下治法不同

  羅天益衛生寶鑑濡泄 飱泄

  戴思恭證治要訣泄瀉

  樓英醫學綱目泄瀉 飱瀉

  王綸明醫雜著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寒熱表裏證治 泄瀉證治 總論治法

  李中梓醫宗必讀治法有九 難經五泄 泄證有七 脈候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四

  泄瀉門三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論泄瀉

  趙獻可醫貫論泄瀉

  喻昌醫門法律論飱瀉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分利治法 諸瀉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泄瀉治法

  方一香茸丸 大承氣湯 小承氣湯 梔子豉湯 通脈四逆湯 黃芩湯 養胃丹

   炙肝散 黃連丸 黃連煎 紫參湯 訶黎勒散 黃蘗止洩湯 調中益氣湯 升陽

  除濕防風湯 又方 扶脾丸 黃芪補胃湯 升陽除濕湯 沉香溫胃丸 薑附赤石脂

  硃砂丹 胃風湯 加味五苓湯 火輪丸 白朮附子湯 禹餘糧丸 加味治中湯 薑

  麴丸 又方 清六丸 大已寒丸 八味湯 朮附湯 感應丸 椒附丸 二神丸 參

  苓白朮散 對金飲子 加減木香散 南白膠香散 玉粉散 附子溫中湯 堅中丸

  啟脾丸 平胃蒜肚丸 調中健脾丸 大斷下丸 訶子散 古蔻附丸 衛生湯 理中

  湯 調中湯 肉豆蔻散 平胃散 厚朴丸 補脾丸 大藿香散 四聖丸 豆附丸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五

  泄瀉門四

  方二肉豆蔻散 金鎖正元丹 豆附丸 燒胃丸 訶黎勒丸 九寶飲子 實腸散

   益胃湯 升陽湯 止瀉祕方 斂腸丸 訶子四柱散 蓽茇丸 縮砂丸 羊肉扶羸

  丸 百粒丸 麴藭丸 棗肉丸 香茸丸 胃苓散 棗附丸 實腸丸 養臟丸 黃連

  烏梅丸 煨肝散 換腸丸 又方 豬臟丸 訶子皮散 龍骨散 代赭丸 如聖丸

  梅棗湯 紅豆丸 高良薑湯 乾薑丸 加減木香散 肉豆蔻散 炙肝散 龍骨黃連

  湯 木香訶黎勒丸 茱萸斷下丸 豆蔻附子散 固腸散 加味三建湯 張氏建中湯

   豬臟丸 大腹木香湯 大橘皮湯 桂苓白朮丸 防風芍藥湯 白朮芍藥湯 蒼朮

  芍藥湯 訶子散 漿水散 白朮湯 茯苓湯 蒼朮湯 蒼朮防風湯 椒朮丸 木香

  丸 豆蔻散 妙應丸 白頭翁湯 陶氏黃龍湯 桃花散 赤石脂丸 右歸飲 左歸

  丸 排氣飲 大和中飲 小和中飲 小分清飲 解肝煎 二朮煎 蒼朮丸 赤金豆

   百順丸 大分清飲 茵陳飲 四味回陽飲 六味回陽飲 養中煎 溫胃飲 五君

  子煎 胃關煎 左關煎 抑扶煎 五德丸 復陽丹 黃芽丸 一炁丹 九炁丹 聖

  朮煎 黏米固腸糕 敦阜糕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六

  泄瀉門五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七

  霍亂門一

  黃帝素問氣交變大論

  張機金匱要略轉筋 因食成霍亂

  傷寒論辨霍亂病脈證治

  王叔和脈經脈法

  脈訣脈法

  孫思邈千金方總論

  劉完素六書總論

  成無己明理論總論

  張從政儒門事親吐瀉死生如反掌說

  朱震亨心法霍亂證治 絞腸沙證治

  戴思恭證治要訣霍亂

  樓英醫學綱目霍亂

  王綸明醫雜著霍亂

  李梴醫學入門霍亂證治

  李中梓醫宗必讀總論治法

  王肯堂證治準繩總論證治

  喻昌醫門法律病分冒暑避暑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治法 調攝宜素 分別三因

  陳士鐸石室祕籙霍亂治法 乾霍亂治法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八

  霍亂門二

  方四逆湯 四順湯 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 通脈四逆湯 竹葉湯 附子粳米湯

   杜若圓 又方 大柴胡湯 縮砂丸 沉香溫胃丸 沉香溫脾湯 理中湯 二香散

   香薷散 吳茱萸湯 建中加木瓜柴胡湯 建中加附子當歸湯 止渴湯 厚朴湯

  冬葵子湯 人參散 人參白朮散 木瓜煎 回生散 丁香散 椒豆散 加減薷苓湯

   參胡三白湯 既濟湯 木瓜湯 半夏湯 十華散 藿香正氣散 丁香散 乾薑湯

   香薷丸 四君子湯 四君子加芍藥高良薑湯 四君子加薑附厚朴湯 丁香散 正

  胃湯 良薑飲 訶黎勒散 正氣丹 人參散 吳茱萸湯 附子散 回陽散 胡椒湯

   活命散 抵聖散 木香散 白豆蔻丸 吳茱萸餅 十香丸 桃枝湯 丹砂丸 白

  豆蔻丸 人參散 竹瀝飲 木香湯 藿香散 薤白湯 橘皮湯 附子渴 六和半夏

  湯 藿苓湯 玉露散 通脈四逆湯 漿水散 薑附湯 苓朮二陳煎 和胃飲 排氣

  飲 養中煎 大和中飲 小和中飲 五君子煎 神香散 理陰煎 溫胃飲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五十九

  滯下門一

  黃帝素問至真要大論 氣厥論 著至教論 陰陽別論 通評虛實論 大奇

  論 脈要精微論 太陰陽明篇 六元正紀大論

  靈樞經經脈篇

  扁鵲難經滯下

  張機金匱要略滯下膿血

  華佗中藏經論臟腑虛實寒熱生死

  孫思邈千金方熱冷疳蝕諸痢論

  楊登父直指方痢病證治

  嚴用和濟生方痢疾

  劉完素六書滯下

  張從政儒門事親論痢

  李杲十書腸澼下血論

  朱震亨心法痢病 治法

  平治會粹滯下辨論

  局方發揮滯下辨論

  羅天益衛生寶鑑論治法

  虞摶醫學正傳總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論治法

  樓英醫學綱目運氣為病

 醫部彙考二百六十

  滯下門二

  王綸明醫雜著痢疾

  李梴醫學入門病因 裏急腹痛後重 辨五色 審七情 虛勞 休息

  蠱疰 治法 愈後 辨似

  李中梓醫宗必讀總論 證治 死證 脈候

  王肯堂證治準繩滯下

  趙獻可醫貫痢病

  喻昌醫門法律痢疾論 律三條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虛實 論寒熱 論積垢 論五色 論腹痛

   論裏急後重 論大孔腫痛 論口渴 論小水 論陰陽疑似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痢病治法

 醫部彙考二百六十一

  滯下門三

  方一桃花湯 桃花丸 金寶神丹 甘露丸 白頭翁湯 四製黃連丸 薑連散

  香連丸 變通丸 勝金丸 返魂丹 艾薑丸 二靈散 莨菪丸 獨聖丸 退陰散

  百歲丸 青六丸 戊己丸 二色丸 調氣飲 膠蠟湯 黑牛散 黃連阿膠丸 苦參

  橘皮丸 又方 龍骨丸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白頭翁湯 又方 茯苓湯 溫

  脾湯 黃連湯 女萎圓 聖湯 溫脾湯 健脾圓 增損健脾圓 駐車圓 大桃花湯

   又方 附子湯 馬藺子圓 倉米湯 疳痢方 灌方 又方 又方 又祕方 又方

   又方 越桃散 香豉湯 黃芩芍藥湯 大黃湯 芍藥湯 白朮黃芪湯 導氣湯

  地榆芍藥湯 益元散 元青丸 阿膠梅連丸 牛黃神金丸 芍藥蘗皮丸 杏仁丸

  痢方 閘板丹 升陽去熱和血湯 涼血地黃湯 白朮安胃散 聖餅子 當歸和血散

   訶黎勒丸 訶子皮散 益智和中湯 槐花散 茯苓湯 黑圓子 烏梅圓 當歸圓

   香茸圓 茜根圓 木香檳榔丸 調胃承氣湯 和中丸 水煮木香膏

 醫部彙考二百六十二

  滯下門四

  方二導滯湯 香連丸 加味香連丸 四味香連丸 六神丸 加味清六丸 古薑

  墨丸 感應丸 神效丸 養臟湯丸 黃連補腸湯 百中散 氣痢丸 胃風湯 地榆

  散 聖散子 水煮木香丸 黃連阿膠丸 地榆散 蒼朮芍藥湯 露宿湯 木香豆蔻

  丸 纏金丹 白朮調中丸 治痢仙方 斷痢散 六神散 如聖散 痢藥乳香散 遇

  仙立效散 犀角丸 聖棗子 真方聖散子 䒷蔞散 止痢法 百歲丸 玉粉散 木

  香散 葛根湯 木香散 歸連丸 附子散 加減當歸地榆散 和中散 楊子建萬全

  護命方 還真散 十寶湯 外炙膏 五神散 黃芪散 犀角散 黃連丸 生地黃湯

   鬱金散 如聖湯 艾葉丸 赤白痢方 安和飲子 玉抱肚 軟紅丸 豆蔻丸 雲

  母散 金星鱔散 蕪荑丸 香粟散 五奇湯 麥糵丸 茯苓湯 消痞丸 豬肝丸

  倉廩湯 參苓白朮散 通神丸 三奇散 白朮聖散子 下痢方 經驗三根飲 右歸

  飲 加減一陰煎 赤金豆 百順丸 保陰煎 大分清飲 清流飲 六味回陽飲 理

  陰煎 溫胃飲 五君子煎 胃關煎 佐關煎 抑扶煎 四維散 五德丸 復陽丹

  九炁丹 聖朮煎

 醫部彙考二百六十三

  滯下門五

  單方

  鍼炙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六十四

  大小便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玉機真臟論 標本病傳論 奇病論 厥論 靈蘭

  祕典論 五臟別論 氣厥論 五常政大論 宣明五氣論 六元正紀大論 調經論

  至真要大論 刺熱篇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營衛生會篇 經脈篇 五癃津液別篇 五味篇 九

  鍼篇

  張機金匱要略大便難 小便數 小便不利

  王叔和脈訣大小便病脈

  孫思邈千金方閉塞

  朱肱活人書大便 小便 遺尿

  劉完素六書大小便祕澀

  李杲十書結燥論 關則不得小便 酒毒小便赤澀宜五苓散

  王履㴑洄集小便原委論

  朱震亨心法燥結 脾約丸論 論通大便禁忌 小便不禁 小便不通

  虞摶醫學正傳祕結論 小便赤澀

  戴思恭證治要訣大便祕 閉癃 頻數遺尿

  王綸明醫雜著不禁頻數

  樓英醫學綱目閉癃 不利

  李梴醫學入門大便燥結 小便不通 小便不禁

  李中梓醫宗必讀大便不通 小便閉癃 小便不禁 傷寒小便不利

  傷寒小便數

  薛己醫案小便證治

 醫部彙考二百六十五

  大小便門二

  趙獻可醫貫大便不通 小便不通並不禁論

  張介賓景岳全書癃閉論證 論治 遺溺不禁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大便燥結 小便不通

  方一麻仁丸 麻仁丸 皂角丸 疏風散 枳殼丸 二仁丸 半硫丸 六磨湯

  活血潤腸丸 橘杏丸 蘇麻粥 小通氣散 大承氣湯 小承氣湯 大黃飲子 葳靈

  仙丸 蓯蓉潤腸丸 導滯通幽湯 益血丹 五仁丸 黃芪湯 益血潤腸丸 木香和

  中丸 神功丸 潤腸丸 三白散 萬全木通散 茯苓琥珀散 平補丸 八正散 清

  肺散 導氣除燥湯 導赤丸 地膚子湯 宣氣散 通關丸 豬苓湯 透泉散 二石

  散 蒲黃散 滑石散 蔥白湯 徐長卿湯 倒換散 通關散 縮泉丸 五子丸 家

  韭子丸 參芪湯 雞䏶胵散 大菟絲子丸 茸香丸 既濟丸 煨腎丸 蒲灰散 滑

  石白魚散 茯苓戎鹽湯 豬苓湯 葵子散 二黃湯 五柔丸 大五柔丸 濡臟湯

  又方 芒硝丸 又方 又方 又方 煖腎丸 琥珀散 檳榔散 通幽湯 潤燥湯

  升陽瀉濕湯 潤腸湯 白飛霞自製天一丸 又方 通關丸 又方 草蜜湯 蒲黃湯

 醫部彙考二百六十六

  大小便門三

  方二王瓜散 黃連阿膠丸 調氣散 二香丸 潤腸湯 檳榔丸 牛黃散 三仁

  丸 小提盆散 枳殼丸 通心飲 肉蓯蓉丸 茯苓琥珀湯 通關瞿麥湯 又方 獨

  蒜塗臍方 牛膝湯 豬肚丸 雞䏶胵丸 水芝丸 雙白丸 二氣丹 茯苓丸 桑螵

  蛸散 鹿角霜丸 牡蠣丸 雞腸散 固脬丸 又方 澤瀉散 又方 阿膠飲 白薇

  散 白茯苓散 鹿茸散 鹿茸散 菟絲子散 又方 左歸飲 右歸飲 六安煎 抽

  薪飲 大分清飲 化陰煎 菉豆飲 大補元煎 四味回陽飲 六味回陽飲 五君子

  煎 溫胃飲 四維散 鞏隄丸

  單方

 醫部彙考二百六十七

  大小便門四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六十八

  淋濁遺精門一

  黃帝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生氣通天論

  靈樞經本神篇

  張機金匱要略淋 失精

  華佗中藏經論淋瀝小便不利

  王叔和脈訣遺精淋病脈

  孫思邈千金方淋閉

  劉完素六書淋 小便渾濁 虛勞為白淫

  李杲十書小便淋閉論

  朱震亨心法淋 赤白濁 夢遺

  戴思恭證治要訣淋 白濁 遺精

  樓英醫學綱目遺精

  王綸明醫雜著夢遺精滑

  李梴醫學入門五淋 赤白濁 夢遺

  李中梓醫宗必讀諸淋證治 脈候 遺精 濁

  王肯堂證治準繩淋 赤白濁 遺精

  趙獻可醫貫夢遺精滑論

  張介賓景岳全書淋濁論證 論治 遺精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石淋 夢遺

 醫部彙考二百六十九

  淋濁遺精門二

  方茯神湯 大金花丸 祕真丸 治淋方 又方 又方 石葦散 小薊飲子 固精

  丸 又方 通祕散 白薇散 又方 生附湯 又方 定志丸 通滑散 又方 威喜

  丸 珍珠粉丸 補真玉露丸 王瓜散 導赤散 瞿麥散 海金沙散 清肺飲子 豬

  苓湯 榆皮飲 通草散 王不留行散 當歸湯 羚羊角散 雞蘇飲子 金黃散 神

  效方 如聖散 取石方 體氣壯健先進方 鹿茸益精丸 四精丸 玉鎖固真丹 桑

  螵蛸丸 仙方固真丹 鎖陽丹 鎖精丸 無名丹 煨腎附子散 心腎丸 固真散

  枸杞丸 葛真人百補交精丸 王荊公妙香散 香茸丸 人參湯 韭子丸 固氣丸

  內固丸 安中湯 金鎖玉關丸 通靈散 玉鎖丸 二參丸 椒腎丸 韭子丸 摶金

  散 坎離丹 三仙丸 赤腳道人龍骨丸 益智湯 祖傳經驗祕真丹 金鎖正元丹

  金鎖丹 固真丹 既濟丹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天雄散 滑石散 硼砂散 秋石丸

   香兒散 瀉腎湯 紫石英丸 沉香散 沉香丸 磁石丸 海金沙散 地黃丸 地

  膚子湯 石葦散 麥門冬散 四汁飲 瞿麥湯 石葦散 牛膝膏 神效琥珀散 如

  聖散 立效散 白芍藥丸 肉蓯蓉丸 必效散 海金沙散 星半蛤粉丸 樗蘗丸

  金蓮丸 萆薢分清飲 蒼朮難名丹 加減珍珠粉丸 祕精丸 固本丸 加味清心飲

   妙應丸 水火分清飲 桑螵蛸散 內補鹿茸丸 水陸二仙丹 地黃丸 子午丸

  小溫金散 左歸丸 右歸丸 五福飲 加減一陰煎 二陰煎 苓朮二陳煎 小分清

  飲 抽薪飲 徙薪飲 大分清飲 菉豆飲 五君子煎 壽脾煎 祕元煎 固陰煎

  菟絲煎 苓朮菟絲丸

 醫部彙考二百七十

  淋濁遺精門三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七十一

  血門一

  黃帝素問五臟生成篇 平人氣象論 三部九候論 陰陽別論 腹中論 厥

  論 氣厥論 四時刺逆從論 大奇論 五常政大論 氣交變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玉版篇 熱病篇 五禁篇 百病始生篇

  張機金匱要略吐血 衄血 尿血 下血

  傷寒論吐血 衄血 便血

  華佗中藏經吐血證脈 衄血證脈 便血證脈

  王叔和脈訣危脈

  孫思邈千金方吐血 鼻衄

  朱肱活人書傷寒吐血 傷寒鼻衄

  嚴用和濟生方吐衄

  劉完素六書上溢 鼻衄 便血

  李杲十書吐衄

  朱震亨心法吐血 嘔血 欬咯血 衄血 溺血 下血 腸風臟毒

  平治會萃下血 血屬陰難成易虧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總辨 吐血 咯血 嗽血 鼻衄 舌衄 牙宣 汗

  血 小便血 瀉血 腸風臟毒

  樓英醫學綱目總論 嘔血 鼻衄 溺血 下血 腸風辨

藝術典第二百九十一卷

醫部彙考二百七十一

[編輯]

血門一

[編輯]

《黃帝素問》

[編輯]

《五臟生成篇》

[編輯]

諸血者皆屬於心。

血者,神氣也。中焦之汁,五臟之精,奉心神化,赤而為血,故諸血皆屬於心。

《平人氣象論》

[編輯]

臂多青脈曰「脫血。」

臂內浮見之絡脈多青,因血脫而不華於血也。

《三部九候論》

[編輯]

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

血病者,邪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故身有痛也。

《陰陽別論》

[編輯]

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

陰氣結於內。而不得留行。則血亦留聚而下洩矣。一陰結便血一升。二陰並結,便血二升。三陰俱結,便血三升。此概三陰而言也。

《腹中論》

[編輯]

帝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 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 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血枯。此得之少年時有所 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胸脅支滿者,肝虛則胸脅脹滿。食氣入胃,散精於肝,肝氣傷,故妨於食。肝臭臊,肺臭腥,不能淡滲皮毛,則肺虛無所歸藏於肝,則肝虛。肝肺兩虛,是以病至則先聞腥臊臭也。肺氣虛,出清液,肝臟虛,先唾血也。不能充膚熱肉,則四支冷;肝開竅於目,故目眩也。肝主剅泄,時時前後血者,肝無所藏而虛泄矣。醉以入房,在男子則精傷,在女子則月事衰少不來。氣生於精血,精血虛脫,則氣竭矣。

帝曰:治之奈何?復以何術?岐伯曰:以四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魚骨一, 茹藘二物併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 飯,飲以鮑魚汁,利腸中及傷肝也。

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骨主補益腎臟之精血。茹藘即茜草,能生血通經。丸以雀卵者,因氣竭肝虛,補血而補氣也。氣血乃中焦所生,故宜飯後而服。鮑魚味鹹氣臭,主利下行,故飲鮑魚汁以利腸中,而後補肝也。

《厥論》

[編輯]

太陽厥逆,僵仆,嘔血善衄,治主病者。

陽氣厥逆,故僵仆。陽氣上逆則嘔血,陽熱在上則衄血。此太陽之氣,厥逆於上,以致迫血上行。

陽明厥逆,喘欬身熱,善驚,衄嘔血。

陽明悍熱之氣上逆,則迫血妄行。

《氣厥論》

[編輯]

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 為衄衊瞑目。

膽氣上升,則熱隨入腦,腦滲則為涕,而熱氣上升於絡脈則為衄。淡滲皮毛之血,不能化液為汗,則為衊。邪熱傷氣而陽氣虛,則目瞑。

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

肝主血,故熱甚則衄

 醫部彙考二百七十二

  血門二

  李梴醫學入門總論 嘔血 欬血 鼻衄 牙宣 舌衄 肌衄 九竅出

  血 膕血 溺血 下血 腸風臟毒

  王綸明醫雜著血病論

  李中梓醫宗必讀吐血 欬嗽咯血

  王肯堂證治準繩總論

  趙獻可醫貫論血證

 醫部彙考二百七十三

  血門三

  喻昌醫門法律虛勞血證

  張介賓景岳全書總論 吐血證治 欬咯唾血證治 衄血證治 齒衄

  證治 舌衄證治 溺血證治 便血證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治血必須理氣 妄溢 吐血治法 臍齒出血治法

  舌衄治法 溺血便血治法

 醫部彙考二百七十四

  血門四

  方一堅中湯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當歸湯 又方 又方

  竹茹湯 麥門冬飲子 勞嗽吐血方 嗽血方 又方 咯血方 天門冬丸 黃連蘗皮

  湯 恩袍散 治血散 必勝散 大補血丸 雲岐子芩散 雞子湯 清熱滋陰湯 止

  血立應散 清熱解毒湯 聖餅子 人參飲子 團參丸 雞蘇丸 龍腦雞蘇丸 天門

  冬湯 松花散 百花煎 大阿膠丸 大阿膠丸 四生丸 千金方 黃土湯 七傷散

   五味子黃芪散 噙化丸 天一丸 瀉心湯 三黃丸 生地黃湯 桃核承氣湯 扺

  當丸 加味理中湯 消痞丸 當歸地黃湯 甲乙餅 四物湯 紅花湯 又方 䒷蔞

  犀角湯 綠雲散 枇杷葉散 二茸丸 九仙驅紅散 人參養肺丸 羊肺湯 阿膠散

   杏仁膏 黃芪散 是齋白朮散 黃芪芍藥湯 雲雪散 磨雲散 人參湯 杏仁散

   益陰散 二門冬飲 當歸芍藥湯 竹茹散 麥門冬汁 白朮丸 生血地黃百花丸

   側柏散 生地黃飲子 大薊飲 加減四物湯 解鬱湯 古天地膠 元霜膏 又方

   又方 扶脾生脈散 聖愈湯 小建中湯 麻黃湯 失血方 又方 又方 生地黃

  湯 茜根散 羚羊清肺湯 門冬清肺飲 寸金散 清胃散 麻黃桂枝湯 黃芩芍藥

  湯 又方 芎附飲 麥門冬飲子 茜梅丸 御院麝香散 古參柏糊 文蛤散 綠袍

  散 劉尚書方 陳槐湯 通關止血丸 又祕方 千針散 刺薊湯 川芎三黃散 止

  衄散 桃花散 刺薊散 南天竺飲 人中白散 蘆薈丸 髮灰散 治尿血方 四苓

  散 蒲黃丸 牡蠣散 如神散 鹿茸散 又方 下血方歌

 醫部彙考二百七十五

  血門五

  方二清腸湯 許令公方 鹿解膠丸 四物元明飲 八珍湯 七正散 黃土湯

  升麻補胃湯 槐花湯 槐角散 黃連散 香附散 止血散 柏葉湯 清榮槐花飲

  玉屑丸 剪紅丸 越桃散 皂角散 結陰丹 平胃地榆湯 胃風湯 連蒲散 涼血

  地黃湯 當歸和血散 黃連阿膠湯 滑石散 黃連貫眾散 臟連丸 椿皮散 伏龍

  肝散 聚金丸 榆砂湯 蒼地丸 白蘗丸 臟頭丸 龜柏丸 古樗參丸 礬附丹

  女貞剪紅丸 瑞竹堂蒲黃散 大補元煎 左歸飲 右歸飲 左歸丸 右歸丸 五福

  飲 一陰煎 加減一陰煎 二陰煎 三陰煎 四陰煎 五陰煎 大營煎 小營煎

  抽薪飲 徙薪飲 化肝煎 玉女煎 六味回陽飲 理陰煎 鎮陰煎 清化飲 小安

  腎丸 冰玉散 大分清飲 祕元煎 舉元煎 二朮煎 約營煎 約陰煎 養中煎

  壽脾煎 蒼朮菟絲丸 玉關丸

  單方一

 醫部彙考二百七十六

  血門六

  單方二

 醫部彙考二百七十七

  血門七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七十八

  汗門一

  黃帝素問經脈別論 陰陽別論 臟氣法時論 痹論 評熱病論 脈要精微

  論 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熱論 宣明五氣論 骨空論 平人氣象論 水熱穴

  論 診要經終論 舉痛論 陰陽應象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氣交變大論 至真要大

  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熱病篇 五癃津液別篇 五變篇 五禁篇

   決氣篇 榮衛生會篇

  張機金匱要略汗證

  華佗中藏經汗出死證

  王叔和脈訣汗脈

  朱肱活人書論傷寒

  成無己明理論自汗 盜汗 頭汗 手足汗 無汗

  李杲十書陽明病濕勝論 盜汗 無汗

  朱震亨心法自汗 盜汗 心汗

  虞摶醫學正傳汗證

  戴思恭證治要訣汗病證治

  樓英醫學綱目自汗 頭汗

  李梴醫學入門自汗 盜汗

  李中梓醫宗必讀諸汗證治 傷寒諸汗證治

  王肯堂證治準繩自汗 盜汗

 醫部彙考二百七十九

  汗門二

  張介賓景岳全書自汗盜汗論證 不治證 論治 戰汗 頭汗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大汗 頭手汗

  方白朮黃芪散 大豆蔻丸 胃風湯 溫粉 又方 麥煎散 牡蠣散 大蒜丸 珍

  珠散 清脾散 牡蠣散 青娥丸 五仙丸 黃芪建中湯 芪附湯 參附湯 黃芪六

  一湯 玉屏風散 調衛湯 羌活勝濕湯 理氣降痰湯 建中湯 白朮散 安胃湯

  牡蠣散 大補黃芪湯 實表散 黃芪湯 溫粉 紅粉 止汗粉 加腦子收陽粉 黃

  芪湯 當歸六黃湯 正氣湯 防風散 白朮散 麥煎散 大建中湯 又方 茯苓湯

   柏子仁丸 椒目散 又方 大補元煎 一陰煎 加減一陰煎 三陰煎 五陰煎

  六味回陽飲 五君子煎 保陰煎 清化飲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

  渴門一

  黃帝素問通評虛實論 氣厥論 刺熱篇 陰陽別論 風論 奇病論 至真

  要大論 氣交變大論

  靈樞經五變篇 本臟篇 師傳篇 邪氣臟腑病形篇 五味篇

  張機金匱要略消渴病脈證治

  王叔和脈訣脈忌

  孫思邈千金方論證

  朱肱活人書傷寒渴證

  劉完素六書消渴 三消論

  成無己明理論傷寒渴證

  張潔古活法機要消渴證

  張從政儒門事親三消當從火斷

  李杲十書消渴論 辨內外傷 治法

  朱震亨心法消渴證治

  羅天益衛生寶鑑辨六經渴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一

  渴門二

  戴思恭證治要訣消渴

  樓英醫學綱目消渴

  李梴醫學入門消渴

  趙獻可醫貫消渴論

  喻昌醫門法律消渴論 續論 律五條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消渴證治

  方一五苓散 豬苓湯 文蛤散 人參石膏湯 加減地骨皮散 竹葉石膏湯 竹

  葉黃芪湯 黃芪湯 麥門冬飲子 門冬飲子 加減三黃丸 豬肚丸 化水丹 神仙

  減水法 生津甘露飲子 黃連膏 生地黃膏 順利散 參蒲丸 加味錢氏白朮散

  清涼飲子 甘露膏 爛金丸 天門冬丸 豬腎薺苨湯 腎瀝散 金銀箔丸 白茯苓

  丸 龍鳳丸 參芪湯 加減八味丸 忍冬丸 藍葉散 薺苨丸 瞿麥湯 葶藶丸

  天花散 生地黃飲子 黃芪湯 梅蘇丸 苦楝湯 豬脊湯 水蛇丸 降心湯 清心

  蓮子飲 生津養血湯 黃芩湯 生津甘露湯 人參散 黃連豬肚丸 藕汁膏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二

  渴門三

  方二人參茯苓散 加減腎氣丸 補腎地黃丸 鹿茸丸 滋陰養榮湯 活血潤燥

  生津飲 黃連地黃湯 元菟丹 五汁玉泉丸 荔枝膏 衛生天花丸 消渴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黃連丸 枸杞湯 鉛丹散 神白散 葛根丸 經驗方 烏梅

  五味子湯 䒷蔞散 茯神丸 黃芪六一湯 止渴剉散 天花粉丸 枸杞子丸 平補

  丸 三和甘露飲 䏶胵散 肉蓯蓉丸 填骨煎 大補元煎 左歸飲 右歸飲 右歸

  丸 加減一陰煎 抽薪飲 玉女煎 玉泉散 祕元煎 固陰煎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三

  哮喘門一

  黃帝素問臟氣法時論 調經論 陰陽別論 平人氣象論 大奇論 脈解篇

   厥論 示從容論 生氣通天論 陰陽應象大論 脈要精微論 玉機真臟論 經脈

  別論 太陰陽明篇 陽明脈解篇 逆調論 舉痛論 痹論 刺禁論 水熱穴論 氣

  交變大論 至真要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靈樞經五亂篇 經脈篇 熱病篇 脹論 五閱三使篇 本臟篇

  張機金匱要略喘病證治

  華佗中藏經脈證定生死

  王叔和脈訣喘脈

  嚴用和濟生方總論

  劉完素六書喘因

  李杲十書喘論

  朱震亨心法喘病證治 哮病治法

  戴思恭證治要訣哮喘證治

  樓英醫學綱目哮喘證治

  王綸明醫雜著喘脹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辯喘 治法 傷寒喘促

  李中梓醫宗必讀喘病證治

  趙獻可醫貫喘論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哮證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喘病治法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四

  哮喘門二

  方越婢加半夏湯 小青龍湯 小青龍加石膏湯 平氣散 木防己湯 木防己加茯

  苓芒硝湯 葶藶大棗瀉肺湯 千緡湯 半夏丸 定喘餅子 麥門冬湯 人參平肺散

   加減瀉白散 壓掌散 定喘奇方 人參定喘湯 團參散 五味子湯 九寶湯 皺

  肺丸 經驗祕方 三因神祕湯 桂苓五味甘草湯 真應散 簡易黃丸子 清金丹

  又方 治齁嗽方 定喘湯 見晛丸 加味三拗湯 九味理中湯 五虎湯 止喘丸

  千緡導痰湯 加減三奇湯 貝母散 平肺散 紫蘇半夏湯 定喘化痰湯 潤肺膏

  蘇子導痰降氣湯 大蘿皂丸 祛痰丸 四磨湯 清金湯 定肺湯 杏蘇飲 加味四

  君子湯 雙玉散 加味生脈散 瀉火清肺湯 神祕湯 平肺湯 單人參湯 小蘿皂

  丸 紫金丹 紫金丹 紫金丹 奪命丹 立定散 大百勞散 小百勞散 內金丸

  喘息方 又方 橘皮湯 又方 瀉肺散 麻黃引氣湯 厚朴湯 華蓋散 二黃丸

  人參胡桃湯 杏仁煎 暴喘欲死方 黃芩半夏湯 星半䒷蔞丸 神應丹 大利膈丸

   又方 又方 又方 三拗湯 導水丸 大補元煎 右歸飲 右歸丸 大營煎 小

  營煎 貞元飲 金水六君煎 六安煎 廓清飲 玉女煎

  單方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五

  哮喘門三

  鍼灸

  導引

  醫案

  疸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玉機真臟論 平人氣象論 通評虛實論

  靈樞經經脈篇 論疾診尺篇

  張機金匱要略疸脈證治

  傷寒論黃疸

  孫思邈千金方論證

  朱肱活人書疸病證治

  劉完素六書論證

  成無已明理論總論

  李杲十書病因 治病必當求責 兼證用茵陳蒿湯加減例

  朱震亨心法疸病證治

  羅天益衛生寶鑑陽證 陰證

  危亦林得效方論酒疸

  戴思恭證治要訣五疸證治

  樓英醫學綱目辨諸黃疸 續法

  李梴醫學入門疸病證治

  李中梓醫宗必讀發黃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六

  疸門二

  喻昌醫門法律黃癉 律三條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黃疸

  方豬膏髮煎 小建中湯 小半夏湯 小柴胡湯 越婢加朮湯 抵當湯 麻黃連軺

  赤小豆湯 麻黃湯 五苓散 大黃硝石湯 大陷胸湯 茵陳蒿湯 大建中湯 芪芍

  桂苦酒湯 桂枝加黃芪湯 黃芪湯 茵陳五苓散 加減五苓散 穀疸丸 茯苓茵陳

  梔子湯 陶氏茵陳湯 梔子大黃湯 葛根湯 藿枇飲 當歸白朮湯 白朮湯 硝石

  散 加味四君子湯 滑石散 腎疸湯 茯苓滲濕湯 參朮健脾湯 當歸秦艽散 麻

  黃醇酒湯 黃連散 搐鼻瓜蔕散 茵陳附子乾薑湯 秦艽湯 鍼砂丸 梔子蘗皮湯

   大茵陳湯 茵陳梔子黃連三物湯 山茵陳散 小溫中丸 大溫中丸 煖中丸 石

  膏散 秦艽飲子 茵陳大黃湯 茵陳梔子湯 茵陳茯苓湯 茵陳橘皮湯 茵陳附子

  湯 茵陳四逆湯 茵陳薑附湯 茵陳吳茱萸湯 瘴疸丸 茵陳瀉黃湯 濟生茵陳湯

   退黃散 退黃丸 褪金丸 綠礬丸 疸方 又方 四寶丹 逍遙散 紅丸子 六

  味地黃丸 異攻散 葛花解酲湯 如神散 石膏茵陳散 必效散 茯苓加減湯 棗

  子綠礬丸 五疸搐鼻方 大黃丸 五疸方 三黃散 秦椒散 又方 黃疸湯 黃疸

  丸 大黃黃蘗湯 茵陳丸 急黃方 風疸方 梔子枳實豉大黃湯 凝水石散 茯苓

  丸 半夏湯 牛膽丸 大茵陳湯 茵陳丸 犀角散 養勞湯 穀芽枳實小柴胡湯

  紫金丹 小茵陳湯 五福飲 柴芩煎 柴苓湯 左歸飲 右歸飲 大分清飲 茵陳

  飲 理陰散 溫胃飲 壽脾煎 五君子煎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七

  疸門三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八

  瘧門一

  黃帝素問瘧論 四時調神大論 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歲露論

  張機金匱要略瘧脈證治 食忌

  華佗中藏經寒熱論 上下不寧 死候

  孫思邈千金方治法 屬五臟

  劉完素六書總論 治法

  張從政儒門事親瘧非脾寒及鬼神辨 治法 呪果法

  李杲十書夏傷於暑秋必痎瘧 治當順時 素問五臟瘧 素問六經瘧

  朱震亨心法瘧病證治

  格致餘論痎瘧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瘧病證治

  王綸明醫雜著瘧病證治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九

  瘧門二

  李梴醫學入門分陰陽 辨寒熱 明六經 感異端 汗吐下和 虛勞

  瘧因 食積 瘧母 兼痢 變證 似瘧 熱多寒少 往來寒熱 搏鬥升降 治法

  李中梓醫宗必讀總論 證治 截法

  薛氏醫按治法

  趙獻可醫貫總論證治

  喻昌醫門法律瘧論 論金匱奧義 論經義 律三條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論汗 論標本 厭瘧 截瘧 似瘧非

  瘧 溫瘧 癉瘧 瘴瘧 辨古

  陳士鐸石室祕籙瘧病治法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

  瘧門三

  方一二虎丹 柴胡去半夏加䒷蔞湯 清中驅瘧飲 六丁散 加減調中益氣湯

  白朮散 正氣散 柴葛二陳湯 二朮柴葛湯 香薷飲 沃雪湯 香椿散 破塊丸

  桂附二陳湯 二十四味斷瘧飲 𪔀甲烏梅丸 浸酒藥 斬鬼丹 祕方鬼哭丹 煑藥

  豆法 瘧疾方 桂枝羌活湯 麻黃羌活湯 麻黃桂枝湯 白芷湯 桂枝芍藥湯 桂

  枝黃芩湯 麻黃黃芩湯 桂枝石膏湯 大柴胡湯 柴胡桂薑湯 白虎加桂枝湯 蜀

  漆散 牡蠣湯 人參柴胡飲子 對金飲子 人參養胃湯 四獸湯 治瘴木香丸 觀

  音丸 清脾飲 七棗湯 驅瘧飲 柴朴湯 加味香薷飲 交加雙解飲子 雄黃散

  𪔀甲煎丸 瘧母丸 𪔀甲飲子 消癖丸 碧霞丹 芎歸𪔀甲飲 四將軍飲 祛瘧飲

   又方 柴胡桂枝湯 柴胡加桂湯 麻黃白朮湯 柴胡四物湯 柴胡知母湯 爭功

  散 龍虎湯 柴陳湯 冷附湯 露薑飲 平陳湯 常山飲 五勞丸 六和湯 烏頭

  七棗湯 地龍飲 十將軍丸 一補一發丹 辰砂丸 養胃丹 老瘧飲 祕方清脾丸

   黃甲丸 草果平胃散 截瘧常山飲 截瘧七寶飲 截瘧飲子 人參截瘧飲 鬼哭

  丹 不二飲 勝金丸 玉露散 溫脾散 萬安散 紅丸子 狐膽丸 果附湯 截瘧

  方 又方 又方 截瘧青蒿丸 又方 草果飲子 參蘇飲 小柴胡湯 小柴胡加桂

  湯 桂枝加黃芪知母石膏湯 白芷石膏三物湯 趂鬼丹 蒼朮湯 尅效餅子 伏翼

  丸 瞻仰丸 三聖丸 定齋草果飲子 虎頭骨丸 五行神驗丸 神聖藥師餅 截瘧

  散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一

  瘧門四

  方二𪔀甲丸 知母湯 木香犀角丸 甘草湯 麝香丸 硃砂丸 橘皮甘草湯

  人參飲 獨蒜丸 良薑丸 人參丸 杏仁丸 烏梅丸 蓯蓉丸 升麻湯 犀角湯

  柴胡湯 順氣湯 枳殼湯 藥餛飩 大補元煎 右歸飲 五福飲 一陰煎 加減一

  陰煎 三陰煎 五陰煎 大營煎 小營煎 補陰益氣煎 休瘧飲 大和中飲 小和

  中飲 一柴胡飲 二柴胡飲 三柴胡飲 四柴胡飲 五柴胡飲 正柴胡飲 麻桂飲

  大溫中飲 柴陳煎 柴芩煎 柴胡白虎煎 歸柴飲 雪梨漿 理陰煎 養中煎

  溫胃飲 胃關煎 牛膝煎 何人飲 追瘧飲 木賊煎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二

  厥門一

  黃帝素問四時調神大論 厥論 奇病論 大奇論 脈解篇 調經論 生氣

  通天論 陰陽別論 脈要精微論 通評虛實論 陽明脈解篇 評熱病論 繆剌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方盛衰論 解精微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神篇 經脈篇 五亂篇 逆順肥瘦篇 五色篇

  衛氣篇 百病始生篇 刺節真邪篇

  扁鵲難經厥逆

  張機金匱要略厥逆

  華佗中藏經陽厥論 陰厥論 論陰陽否格 當灸不灸成厥逆 死脈

  王叔和脈經脈法

  朱肱活人書論陰陽寒熱

  劉完素六書厥逆

  成無己明理論厥逆

  張從政儒門親事論厥逆近世差元說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三

  厥門二

  李杲十書傷寒四逆厥辨

  朱震亨心法厥逆

  羅天益衛生寶鑑厥逆

  李梴醫學入門總論 蚘厥 陰厥 陽厥 外感寒暑 內傷七情 臟厥

   酒色所致 屍厥 治法

  李中梓醫宗必讀傷濕 陰證 陰毒 陰證似陽

  王肯堂證治準繩總論

  趙獻可醫貫血厥 諸厥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經義 論證 論治 陰陽二厥 蚘厥

  陳士鐸石室祕籙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四

  厥門三

  方茯苓甘草湯 四逆湯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甘草乾薑湯 白虎湯 烏梅丸

  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理中丸 四逆散 白通加豬膽汁湯 大柴

  胡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麻黃附子甘草湯 益元散 黃連解毒湯 雙解散 八味順

  氣散 薑附湯 導痰湯 調氣散 平胃散 四七湯 回陽救急湯 熨法 三生飲

  追魂湯 甘竹瀝湯 人參湯 三建湯 洞陽丹 接真湯 四君子湯 四物湯 木香

  勻氣散 八味順氣散 蘇合香丸 六鬱湯 二陳湯 補中益氣湯 火鬱湯 當歸龍

  薈丸 四磨飲 星香湯 沉香桂附丸 養正丹 六味回陽飲 鎮陰煎 四味回陽飲

   通瘀煎 調氣散 五味子湯 調氣平胃散 倉公散 白薇湯 返魂湯 人參固本

  丸 蒲黃湯 人參散 赤茯苓湯 遠志散 吳茱萸加減湯 升陽洩火湯 還魂丹

  二十四味流氣飲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五

  癲狂門一

  黃帝素問通評虛實論 奇病論 脈要精微論 陽明脈解篇 厥論 氣交變

  大論 五常政大論 宣明五氣論 陰陽類論 生氣通天論 至真要大論 脈解篇

  氣厥論 調經論 病能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神篇 經脈篇 癲狂篇

  扁鵲難經辨狂癲證

  張機金匱要略

  華佗中藏經癲狂

  王叔和脈訣狂妄之脈

  孫思邈千金方癲狂證治

  朱肱活人書傷寒發狂

  劉完素六書狂越 罵詈

  成無己明理論傷寒發狂

  李杲十書狂言譫語鄭聲辨

  朱震亨心法癲狂 活套

  虞摶醫學正傳論癲狂 脈法

  戴思恭證治要訣癲狂 心風

  樓英醫學綱目狂癲辨論

  李梴醫學入門癲屬喜怒無常 狂屬膏粱積熱 重陰者癲重陽者狂 治

  法 傷寒發狂 如狂

  徐春甫古今醫統癲狂有同異之分 癲癇辨混同之誤 治法當分 心

  風證治 貴賤係難易

  王肯堂證治準繩總論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六

  癲狂門二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傷寒發狂

  陳士鐸石室祕籙癲病治法 呆病治法 狂病治法

  方芎藭酒 續命風引湯 鴟頭丸 又方 抱膽丸 五邪湯 九精丸 甘遂散 瀉

  心湯 引神歸舍丹 祕方半夏丸 人參琥珀丸 寧志丸 蘂珠丸 天門冬煎 生鐵

  落飲 硃砂丸 來甦膏 洗心散 寧志膏 靈苑辰砂散 祛風一醉散 防己地黃湯

   牛黃膏 人參散 茯神散 金箔丸 鎮心丸 五苓散 補心丹 控涎丹 牛黃瀉

  心湯 薯蕷丸 雄雌丸 又方 白金丸 壽星丸 桃核承氣湯 抵當丸 葶藶苦酒

  湯 陽毒升麻湯 大黃散 梔子仁湯 三一承氣湯 黃連解毒湯 加減小續命湯

  一醉膏 當歸承氣湯 鵲石散 防風黃連湯 調胃承氣湯 乾薑附子湯 二白丸

  碧霞丹 牛黃清心丸 寧志化痰湯 清心養血湯 河車丸 開迷散 防風通聖散

  祛風至寶丹 鬱金丸 黃石散 清心湯 抱膽丸 五膽丸 奪命丹 牛黃丸 烏巴

  丸 正心湯 清心丸 金銀定志湯 琥珀茯苓膏 歸神丹 大補元煎 大和中飲

  七福飲 二陰煎 六安煎 排氣飲 抽薪飲 清膈煎 服蠻煎 玉泉散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七

  癲狂門三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八

  癇門

  黃帝素問大奇論

  靈樞經經脈篇

  孫思邈千金方

  嚴用和濟生方癇病論證

  張從政儒門事親

  朱震亨心法證治

  虞摶醫學正傳癇證 脈法

  樓英醫學綱目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與癲狂不同 病只一痰 名分五種 痰火與驚 治法

  龔信古今醫鑑證治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總論

  王肯堂證治準繩證治

  張介賓景岳全書癇病論證 論治 癡獃證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治法

  方千金治癇方 虎睛丸 又方 雄雌丸 又方 龍腦安神丸 龍齒丹 三聖散

  楊氏五癇丸 犀角丸 參殊丸 琥珀壽星丸 升陽湯 妙功丸 風引湯 又方 神

  應丹 珠子辰砂丹 五生丸 勝金丸 虎睛丸 控涎丸 抵住丸 又方 醫癇無雙

  丸 又方 鴟頭丸 蛇黃丸 惺神散 乳硃丹 防風通聖散 安神丸 烏龍丸 神

  應丹 墜痰丸 沉香天麻湯 錢氏五色丸 礬丹丸 硃砂滾涎丸 碧霞丹 加減壽

  星湯 清神丹 壯膽星硃丹 丑寶丸 追風祛痰丸 清心滾痰丸 祛風至寶丹 遂

  心丹 大補元煎 七福飲 六安煎 清膈煎 排氣飲 大和中飲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九

  瘟疫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水熱穴論

  華佗中藏經死脈

  朱肱活人書溫疫 溫病

  張從政儒門事親立諸時氣解利禁忌式

  朱震亨心法瘟疫證治

  陶華全生集大頭傷風 時氣 瘟疫 寒疫

  李梴醫學入門疫癘 寒疫 溫疫

  趙獻可醫貫溫病論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脈候 治法六要 汗有六要五忌 汗散法

  補虛法 溫補法 清利法 吐法 下法 瘟疫熱毒辨治 大頭瘟證治 初感治法

  飲食宜忌 避疫法

  陳士鐸石室祕籙瘟疫治法

 醫部彙考三百

  瘟疫門二

  方屠蘇酒 太乙流金散 雄黃散 粉身散 殺鬼燒藥方 虎頭殺鬼圓 辟溫殺鬼

  圓 雄黃圓 赤散 又方 肝溫方 又方 心溫方 脾溫方 肺溫方 腎溫方 萎

  蕤湯 治瘟方 又方 漏蘆湯 消毒丸 潔古雄黃丸 升麻葛根湯 柴胡升麻湯

  十神湯 不換金正氣散 大青四物湯 老君神明散 務成子螢火丸 聖散子 大補

  元煎 五福飲 補陰益氣煎 和胃飲 大和中飲 百順丸 一柴胡飲 二柴胡飲

  三柴胡飲 四柴胡飲 五柴胡飲 正柴胡飲 麻桂飲 大溫中飲 柴陳煎 柴芩煎

   歸葛飲 歸柴飲 太清飲 玉女煎 玉泉散 雪梨漿 六味回陽飲 理陰煎 溫

  胃飲 五君子煎 胃關煎 柴葛煎

  單方

  導引

 醫部彙考三百一

  癱痿門一

  黃帝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生氣通天論 陰陽別論 痿論 脈解篇 氣交變

  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神篇 經脈篇 陰陽二十五人篇

  張機金匱要略骨痿

  傷寒論傷寒吐下後成痿

  張從政儒門事親指風痹痿厥近世差元說

  李杲十書濕熱成痿肺金受邪論 暑傷胃氣則痿論

  朱震亨心法痿躄證治

  樓英醫學綱目總論 痿病風病異治辨

  王綸明醫雜著痿證不可作風治

  李中梓醫宗必讀總論 治法

  王肯堂證治準繩總論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錄痿病治法

 醫部彙考三百二

  癱痿門二

  方地黃飲子 清燥湯 清暑益氣湯 補陰丸 健步丸 祖傳經驗方 經驗鹿角膠

  丸 五獸三匱丸 補益丸 龍虎丹 虎潛丸 神龜滋陰丸 續補益腎肝丸 續骨丹

   養血壯筋健步丸 三妙丸 加味二妙丸 加味四物湯 滋血養筋湯 四製蒼蘗丸

   加減四斤丸 鹿角霜丸 藿香養胃湯 溫腎湯 龍骨丸 起痿丹 又方 金剛丸

   牛膝丸 煨腎丸 滋腎丸 虎脛骨丸 補肝丸 敗毒散 小續命湯 追毒湯 二

  妙散 續斷丸 酒浸牛膝丸 調元健步丸 勝駿丸 四物湯 金匱六味地黃丸 八

  味丸 滋陰大補丸 鹿茸丸 還少丹 虎骨四斤丸 加味四斤丸 滋陰八味丸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三

  虛勞門一

  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 陰陽應象大論 脈要精微論 玉機真臟論 經脈別

  論 宣明五氣篇 通評虛實論 評熱病論 逆調論 奇病論 脈解篇 刺志論 調

  經論

  靈樞經決氣篇 海論 五癃津液別篇

  扁鵲難經虛損

  張機金匱要略虛勞證治

  華佗中藏經虛病大要論 勞傷論 傳屍論 虛勞死證 臟腑虛勞證脈

  孫思邈千金方臟腑虛勞證脈

  嚴用和濟生方總論證治

  劉完素六書虛損論

  李杲十書脾胃虛弱隨時為病隨病制方 脾胃虛不可妄用吐藥論 脾胃虛則

  九竅不通論 胃虛則臟腑經絡皆無所受氣而俱病論 胃虛元氣不足諸病所生論

  朱震亨心法勞瘵 葛可久勞證十藥神書內摘七方

  戴思恭證治要訣五勞

  王綸明醫雜著勞瘵

  虞摶醫學正傳虛損 勞極

 醫部彙考三百四

  虛勞門二

  李梴醫學入門諸虛 癆瘵

  樓英醫學綱目虛勞

  李中梓醫宗必讀虛勞證治

  徐春甫古今醫統論五勞六極七傷之由 久則生蟲 蟲候有九 附上

  青紫庭追勞方論 第一代蟲狀病證遊食日治法 第二代蟲狀病證遊食日治法 第三

  代蟲狀病證遊食日治法 第四代蟲狀病證遊食日治法 第五代蟲狀病證遊食日治法

   第六代蟲狀病證遊食日治法 蘇遊論

  趙獻可醫貫陰虛發熱論

  喻昌醫門法律總論 論脈 雜論 論方 附陳藏器用藥凡例

 醫部彙考三百五

  虛勞門三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虛損病源 論脈 辨爪 論治 辨似損非損 虛

  損危候 論難經損證

  方一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天雄散 薯蕷丸 酸棗湯 大黃䗪蟲丸 千金翼炙甘

  草湯 肘後獺肝散 天靈明月丹 地黃煎丸 補肝湯 千里流水湯 梔子湯 巴戟

  天酒 五加酒 天門冬大煎 填骨萬金煎 又方 小鹿骨煎 地黃小煎 陸抗膏

  又方 補虛方 乾地黃圓 茯苓補心湯 牛髓圓 太補心湯 溫脾圓 麻豆散 又

  方 補肺湯 又方 又方 又方 建中湯 又方 大建中湯 小建中湯 前胡建中

  湯 黃芪建中湯 黃芪湯 樂令黃芪湯 腎瀝湯 增損腎瀝湯 五補湯 人參湯

  內補散 腎瀝散 鍾乳散 石葦圓 五補圓 無比薯蕷圓 大薯蕷圓 腎氣圓 八

  味腎氣圓 黃芪圓 神化圓 三仁九子圓 填骨圓 通明圓 補虛益精大通圓 乾

  地黃圓 崔平世方 石英煎

 醫部彙考三百六

  虛勞門四

  方二地仙散 四君子湯 八物湯 千金散 金剛丸 牛膝丸 煨腎丸 黑地黃

  丸 金明散 守靈散 魂停散 虛成散 育嬰散 龍膽丸 無比丸 奪命散 天竺

  黃飲子 麝香散 桃仁散 柴胡散 取蟲藥 釣蟲丸 釣蟲神效奪命散 紙丸子

  通神散 紫河車丹 明月丹 青蒿飲 柴胡散 𪔀甲煎 貫仲丸 桂心丸 雄黃丸

   輕欬散 蛤蚧散 又方 又方 五蒸湯 𪔀甲地黃湯 黃芪飲子 蛤蚧圓 太上

  混元丹 經效阿膠圓 蓮心散 黃芪𪔀甲散 清骨散 石灰散 又方 獨參湯 保

  和湯 保真湯 太平丸 消化丸 潤肺膏 取傳屍伏屍勞蟲法 又方 神人阿魏散

   白茯苓湯 犀角紫河車丸 新定拯陰理勞湯 新定拯陽理勞湯 白鳳膏 芎歸血

  餘散 𪔀甲生犀散 大補元煎 左歸飲 右歸飲 左歸丸 右歸丸 五福飲 一陰

  煎 加減一陰煎 二陰煎 三陰煎 四陰煎 五陰煎 大營煎 小營煎 贊化血餘

  丹 金水六君煎 保陰煎 四味回陽飲 六味回陽飲 理陰煎 溫胃飲 鎮陰煎

  六氣煎

 醫部彙考三百七

  虛勞門五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八

  腫脹門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陰陽應象大論 陰陽別論 五臟生成論 藏氣法時

  論 宣明五氣篇 腹中論 風論 厥論 奇病論 大奇論 脈解篇 水熱穴論 調

  經論 標本病傳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至真要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靈樞經本神篇 師傳篇 海論 脹論 五癃津液別論 本臟篇 水脹篇 玉

  版篇 刺節真邪篇

  張機金匱要略腫脹 腹脹

  華佗中藏經論水腫脈證生死

  孫思邈千金方水脹 水腫有五傷 水病禁忌

  楊士瀛直指方腫證 脹證

  劉完素六書腫脹論 腫滿 脹病

  李杲十書中滿腹脹論 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論

  朱震亨心法水腫 鼓脹

  危亦林得效方腫滿有可治不可治 禁忌 脹病有寒有熱 凶證

 醫部彙考三百九

  腫脹門二

  虞摶醫學正傳脹滿

  戴思恭證治要訣腫病證治 蠱脹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水腫論陰陽 濕熱變化總屬脾經 下注腎經則陰胕腫

  肺氣上升則為喘 陽水治法 陰水治法 風氣血因 陰腫治法 忌宜 鼓脹證治

  穀蟲癥痞之分 水血之辨 治法大概以補中去濕為主

  王綸明醫雜著脹論

  李中梓醫宗必讀水腫脹滿 死證 脈法

  趙獻可醫貫氣虛中滿論

  喻昌醫門法律水腫論 論海藏集仲景水氣例 律六條 脹病論 律一

  條

  張介賓景岳全書腫脹總論 危候總辨 氣分脹滿論治 水腫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水腫治法 鼓脹治法

 醫部彙考三百十

  腫脹門三

  方防己黃芪湯 防己茯苓湯 越婢湯 越婢加朮湯 麻黃附子湯 黃芪芍藥桂枝

  苦酒湯 桂枝加黃芪湯 甘草麻黃湯 枳朮湯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莘湯 防

  己椒藶丸 厚朴七物湯 中滿分消丸 半夏厚朴湯 木香順氣湯 木香塌氣丸 實

  脾飲 復元丹 導滯通經湯 胃苓湯 消風敗毒散 加減金匱腎氣丸 調榮飲 烏

  鯉魚湯 防己散 導水茯苓湯 大腹皮散 楮白皮散 木香丸 海蛤丸 檳榔散

  五皮散 五皮散 疏鑿飲子 調胃白朮澤瀉散 漢防己煮散 葶藶丸 白朮木香散

   分氣補心湯 當歸散 無礙丸 木香分氣湯 沉香琥珀丸 人參木香散 大沉香

  尊重丸 續隨子丸 補中治濕湯 澤瀉散 黃米丸 漆雄丸 煨腎丸 退腫塌氣散

   葶藶木香散 桂朮湯 桂苓湯 丹房奇術 塗臍膏 消河餅 加減胃苓湯 四苓

  五皮湯 集香湯 三仁丸 椒豉丸 海金沙散 木香塌氣丸 木香散 大異香散

  大半夏湯 人參丸 大溫中丸 禹餘糧丸 木香化滯散 導氣丸 參香散 平肝飲

  子 強中湯 敷藥方 草豆蔻湯 葶藶木香散 白朮木香散 二氣散 家傳正氣散

   行濕補氣養血湯 消脹飲子 金陵酒丸 調胃散 金蟾散 牛皮丸 蘇沉破結湯

   回生丹 推車丸 導水餅 消河餅 復元丹 四苓散

 醫部彙考三百十一

  腫脹門四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十二

  噎膈反胃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別論 六節臟象論 血氣形志篇 通評虛實論 氣厥論 舉

  痛論 風論 大奇論 至真要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神篇 終始篇 脈度篇 禁服篇 上膈篇

  扁鵲難經關格

  張機金匱要略胃反證治

  華佗中藏經陰陽否格論

  王叔和脈訣脈法

  孫思邈千金方噎塞論 反胃

  嚴用和濟生方噎膈

  張從政儒門事親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

  李杲十書噎塞治法 膈咽不通四時換氣用藥法

  朱震亨心法關格 翻胃

  局方發揮治法辨惑

  戴思恭證治要訣噎膈證治 翻胃

  李梴醫學入門關格證治 膈噎證治 反胃證治

  李中梓醫宗必讀反胃噎塞 死證 脈候

  趙獻可醫貫噎膈論

  喻昌醫門法律關格論 進退黃連方論 律四條

 醫部彙考三百十三

  噎膈反胃門二

  張介賓景岳全書關格論 論治 噎膈論證 論治 反胃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錄噎膈反胃治法

  方大半夏湯 小半夏湯 大黃甘草湯 茯苓澤瀉湯 五噎圓 又方 竹皮湯 乾

  薑湯 通氣湯 羚羊角湯 反食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華佗方 柏

  子仁湯 人參散 既濟丸 檳榔益氣湯 導氣清利湯 加味麻仁丸 皂角散 香砂

  寬中湯 補氣運脾湯 滋血潤腸湯 人參利膈丸 滋陰清膈飲 丁沉透膈湯 五膈

  寬中散 穀神嘉禾散 秦川剪紅丸 芫花丸 厚朴丸 三一承氣湯 四生丸 對金

  飲子 昆布丸 竹皮散 吳茱萸丸 滋血潤腸湯 人參利膈丸 進退黃連湯 滋液

  救焚湯 崔氏八味丸 回陽反本湯 大補元煎 左歸飲 右歸飲 左歸丸 右歸丸

   五福飲 一陰煎 三陰煎 大營煎 金水六君煎 六安煎 芍藥枳朮丸 神香散

   四味回陽飲 六味回陽飲 溫胃飲 五君子煎 黃芽丸 聖朮煎 豕膏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十四

  飲食門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平人氣象論 陰陽應象大論 靈蘭祕典論 六節臟

  象論 五臟生成篇 五臟別論 經脈別論 臟氣法時論 宣明五氣篇 太陰陽明篇

   痹論 病能論 刺志論 脈解篇 刺法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至真要大

  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榮氣篇 榮衛生會篇 口問篇 平人絕穀篇 五味

  篇 五味論 刺節真邪篇 九鍼篇 大惑論

  扁鵲難經受盛多少 口能知味 內傷

  傷寒論宿食

  王叔和脈訣脈法

  嚴用和濟生方論治

  劉完素六書內傷論

  張從政儒門事親內傷

  張潔古活法機要總論

  李杲十書內傷論

  朱震亨心法傷食

  格致餘論飲食箴 醇酒宜冷飲論

  羅天益衛生寶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論

  虞摶醫學正傳論升降生化

  戴思恭證治要訣傷酒 傷食

  李梴醫學入門內傷證治

  李中梓醫宗必讀不能食

  王綸明醫雜著飲食過傷

  趙獻可醫貫傷飲食論

 醫部彙考三百十五

  飲食門二

  喻昌醫門法律飲滾酒過多成膈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論脾胃三方

  陳士鐸石室祕錄論治法

  方黑圓子 如意圓 阿魏圓 強中圓 蒙石圓 檳榔丸 煮黃丸 瓜蔕散 金露

  丸 枳實丸 清六丸 又方 又方 又方 補脾丸 紅丸子 治中湯 葛花解酲湯

   仙方內消丸 香蘇散 紅砂香附湯 穀神丸 黑丸子 丁香脾積丸 感應丸 五

  百丸 丁香爛飯丸 木香枳朮丸 麯糵枳朮丸 三黃枳朮丸 大枳殼丸 集香丸

  紫沉消積丸 法製生薑散 木香丸 小分氣丸 益志散 快活丸 破積導飲丸 和

  中丸 七珍散 二神丸 育氣湯 資生丸 右歸飲 右歸丸 一陰煎 二陰煎 四

  陰煎 和胃飲 排氣飲 小和中飲 芍藥枳朮丸 神香散 赤金豆 四味回陽飲

  理陰煎 養中煎 溫胃飲 五君子煎 胃關煎 抑扶煎 五德丸 九炁丹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十六

  積聚門一

  黃帝素問五臟生成篇 氣厥論 腹中論 奇病論 大奇論 四時刺逆從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五變篇 本臟篇 水脹篇 百病始生篇

  扁鵲難經五臟攸分

  張機金匱要略病脈證治

  華佗中藏經積聚癥瘕雜蟲

  孫思邈千金方證分陰陽

  嚴用和濟生方總論

  劉完素六書總論證治

  張從政儒門事親治同鬱斷

  張潔古活法機要養正邪自除

  朱震亨心法證治

  羅天益衛生寶鑑論治 食物所成

  戴思恭證治要訣論證治

 醫部彙考三百十七

  積聚門二

  李梴醫學入門積聚皆屬於脾 痞塊

  李中梓醫宗必讀總論證治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痞塊治法

  方一化塊丸 連蘿丸 消塊丸 加味柴平湯 消積保中丸 開懷散 保和丸

  紫香散 化痞丹 增損五積丸 消積正元散 伏梁丸 痞氣丸 三稜煎丸 晞露丸

   木香通氣散 見睍丸 肥氣丸 加減肥氣丸 肥氣丸 𪔀甲丸 息賁丸 加減息

  賁丸 息賁湯 半夏湯 枳實散 伏梁丸 乾漆丸 半夏散 痞氣丸 加減痞氣丸

  又方 蒜紅丸 𪔀甲丸 勻氣湯 沉香飲子 奔豚丸 奔豚湯 沉香石斛湯 木

  香檳榔散 萬病紫菀丸 溫白丸 萬病感應丸 千金硝石丸 酢煮三稜丸 聖散子

   雞爪三稜丸 硇砂煎丸 削堅丸 一腎散 阿魏丸 阿魏丸 散聚湯 新製陰陽

  攻積丸

 醫部彙考三百十八

  積聚門三

  方二三稜湯 阿魏膏 化氣湯 百勞丸 通元二八丹 香稜丸 大七氣湯 潰

  堅湯 真人化鐵湯 石英散 紅丸子 佐脾丸 妙應丹 桂香丸 勝紅丸 增味四

  物湯 三稜煎 千金化氣丸 金露丸 荊蓬煎丸 祕方化滯丸 三稜化積丸 寬中

  丸 萬應丸 延年護命丹 桃溪氣寶丸 琥珀膏 五仙膏 貼痞膏 保安丸 小七

  香丸 取蟲丸 神保丸 三稜散 桃仁煎 穿山甲散 遇仙丹 感應丸 陳米三稜

  丸 積塊丸 消痞核桃 神化丹 雷丸丸 化蟲丸 黃連消痞丸 木香硇砂煎丸

  青鹽丸 乾柿丸 大和中飲 芍藥枳朮丸 赤金豆 百順丸 理陰煎 養中煎 溫

  胃飲 煖肝煎 小和中飲 神香散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十九

  驚悸怔忡健忘門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診要經終論 經脈別論 評熱病論

  舉痛論 痹論 厥論 陰陽類論 脈解篇 五常政大論 大奇論 至真要大論 玉

  機真臟論 四時刺逆從論 疏五過論 五臟生成篇 調經論 奇病論 陽明脈解篇

   氣厥論 六元正紀大論 血氣形志篇

  靈樞經百病始生篇 經脈篇 本神篇 大惑論

  張機金匱要略驚悸證治

  王叔和脈訣驚病之脈

  孫思邈千金方驚悸 健忘

  嚴用和濟生方論治

  劉完素六書驚病之因

  成無己明理論心悸

  朱震亨心法總論證治

  虞摶醫學正傳驚悸怔忡

  戴思恭證治要訣總論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總論證治

  李中梓醫宗必讀總論證治

  王肯堂證治準繩總論證治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錄論治法

 醫部彙考三百二十

  驚悸怔忡健忘門二

  方防風丸 遠志湯 補心湯 大補心湯 又方 小定心湯 大定心湯 荊瀝湯

  大鎮心散 小鎮心散 鎮心丸 大鎮心丸 小鎮心丸 溫膽湯 十四友丸 平補鎮

  心丹 平補鎮心丸 遠志丸 琥珀養心丹 定志丸 寧志丸 人參遠志丸 養心湯

   鐵精丸 菖蒲丸 茯神丸 人參丸 茯苓甘草湯 茯苓飲子 薑朮湯 炙甘草湯

   益榮湯 祕傳酸棗仁湯 葉氏鎮心爽神湯 俞居士選奇方 參乳丸 龍齒丹 靈

  砂寧志丸 棗肉靈砂 辰砂遠志丸 心丹 補心神效丸 八物定志丸 天王補心丹

   補心丹 天地丸 小半夏加茯苓湯 樂令黃芪湯 內補散 琥珀散 竹瀝湯 安

  心散 棗仁湯 小建中湯 茯神湯 歸脾湯 朱雀丸 加減二陳湯 養血寧心湯

  壽星丸 遠志飲子 茯神湯 大建中湯 心腎丸 茸硃丹 茸附湯 二白丸 硃砂

  安神丸 黃連安神丸 控涎丹 羌活勝濕湯 半夏麻黃丸 茯苓丸 桂枝蜀漆牡蠣

  龍骨救逆湯 桂枝甘草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鎮心丹 犀角湯 安神補心湯

  參歸腰子 鎮心湯 四物安神湯 養血清火湯 養血安神湯 安神鎮驚丸 溫膽湯

   金箔鎮心丸 聰明湯 孔聖枕中方 茯神丸 又方 八味散 茯苓補心湯 讀書

  丸 二丹丸 菖蒲益智丸 健忘丸 大益智散 不忘散 開心散 蓯蓉散 人參養

  榮湯 導痰湯 蘂珠丸 加味定志丸 硃砂消痰飲 寧志膏 平驚通聖散 酸棗仁

  湯 預知子丸 開心不忘方 狀元丸 又方 人參遠志丸 大歸神丹 巴戟天丸

  丹參飲子 七福飲 大補元煎 右歸飲 左歸飲 二陰煎 逍遙飲 大營煎 加減

  一陰煎 理陰煎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二十一

  情志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靈蘭祕典論 玉機真臟論 舉痛論 調經論 大

  奇論 脈解篇 四時刺逆從論 經脈別論 宣明五氣論 風論 病能論 臟氣法時

  論 痹論 診要經終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至真要大論 解精微論 六元

  正紀大論 疏五過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神篇 經脈篇 淫邪發夢篇 行鍼篇 百病始生

  篇 邪客篇 厥論 本臟篇 五癃津液別篇

  扁鵲難經五積具五志

  張機傷寒論恐怖之脈

  華佗中藏經情慾成氣痹 恐怖死證

  王叔和脈訣脈法

  孫思邈千金方邪熱傷腎

  劉完素六書笑病之原 悲病之原

  張從政儒門事親九氣感疾更相為治衍

  李梴醫學入門情病治法

  李中梓醫宗必讀恐屬四臟

  喻昌醫門法律心為臟腑之主

  陳士鐸石室祕錄怒傷肝治法 膽怯治法

  方補心丸 茯苓補心湯 半夏補心湯 十黃散 定志小丸 鎮心湯 又方 煮散

  方 竹瀝湯 大鎮心散 小鎮心散 又方 石葦圓 內補散 鎮心丸 大鎮心丸

  加味七氣湯 除濕補氣湯 甘麥大棗湯 預知子丸 香附甘草散 人參散 茯神散

   補膽防風湯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二十二

  煩躁門

  黃帝素問至真要大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五臟生成論 調經論

  刺熱篇 診要經終論 玉機真臟論

  靈樞經經脈篇 五亂篇

  張機金匱要略煩躁病脈證治

  王叔和脈訣脈法

  孫思邈千金方論證治

  嚴用和濟生方總論

  朱肱活人書傷寒煩躁證

  劉完素六書躁擾 煩

  李杲十書總論 論梔子豉湯

  朱震亨心法論證治

  戴思恭證治要訣總論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總論證治

  樓英醫學綱目論虛煩

  陶華六書論傷寒證

  王肯堂證治準繩辨證

  喻昌醫門法律論傷寒證

  陳士鐸石室祕錄傷寒證治法

  方溫膽湯 千里流水湯 酸棗湯 梔子湯 又方 茯神散 人參竹葉湯 陳皮湯

   遠志湯 小草湯 地仙散 分氣飲 竹葉湯 竹皮大丸 人參當歸散 霹靂煎

  小青龍加石膏湯 桂枝加黃芪湯 酸棗湯 烏梅丸 三物黃芩湯 桂枝湯 四逆湯

   人參散 白朮黃芪散 新添三黃丸 梔子厚朴湯 天水散 火鬱湯 三黃瀉心湯

   人參三白湯 妙香丸 酸棗仁湯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二十三

  嗜臥門

  黃帝素問刺熱篇 厥論 診要經終論 六元正紀大論

  靈樞經海論 大惑論

  扁鵲難經脾病

  張機金匱要略但欲臥

  朱肱活人書多眠有四證

  李杲十書熱傷氣證 脾胃虛證

  李梴醫學入門總論證治

  陶華六書辨證

  陳士鐸石室祕錄論治法

  方大建中湯 白朮飲 平胃丸 四逆湯 萎蕤湯 黃芪人參湯 交泰丸 升陽補

  氣湯 升陽益胃湯

  單方

  鍼灸

  醫案

  不得臥門

  黃帝素問病能論 逆調論 厥論 診要經終論 熱論 評熱病論 水熱穴

  論

  靈樞經脹論 邪客篇 大惑論

  張機金匱要略雜病脈證治

  孫思邈千金方論脈證

  朱肱活人書總論證治

  劉完素六書總論證治

  李杲十書治法

  戴思恭證治要訣證辨虛實

  李梴醫學入門總論證治

  李中梓醫宗必讀論治法

  陶華六書傷寒證治法

  喻昌醫門法律傷寒證治法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錄論治法

  方酸棗湯 䒷蔞薤白半夏湯 溫膽湯 千里流水湯 酸棗湯 又方 茯神散 梔

  豉湯 五苓散 豬苓湯 乾薑附子湯 黃連解毒湯 梔子烏梅湯 黃連阿膠湯 涼

  膈散 𪔀甲丸 六君子湯 麥門冬茯苓飲子 高枕無憂散 酸棗仁丸 酸棗仁湯

  酸棗仁湯 加味溫膽湯 七福飲 理陰煎 六安煎 大和中飲 大補元煎 三陰煎

   五福飲 壽脾煎 排氣飲 五君子煎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二十四

  聲音門

  黃帝素問脈要精微論 宣明五氣篇 奇病論 大奇論 腹中論 脈解篇

  氣交變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憂恚無言篇 九鍼論

  扁鵲難經不治證

  孫思邈千金方風寒客中

  楊士瀛直指方大驚不語 聲出於腎

  錢乙指迷論腎怯與失音相似

  劉完素六書不能言 暴瘖

  張從政儒門事親婦人重身證

  朱震亨心法分經辨因

  危亦林得效方虛損證

  樓英醫學綱目病因有二

  李梴醫學入門證治

  徐春甫古今醫統總論證治 病分三因 證本六淫

  龔信古今醫鑑中風失音

  李時珍本草綱目雜證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方二物湯 荊芥湯 木通湯 薑橘飲 玉粉丸 芎莘散 人參清肺散 杏仁煎

  嚮聲破笛丸 犀角地黃湯 金花散 治𧏾桃仁湯 通聲膏 訶子湯 又方 發聲散

   蛤蚧丸 又方 密陀僧散 遠志丸 茯神散 加味固本丸 加味上清丸 嘹亮丸

   訶子散 柴胡升麻湯 潤肺丸 蜜脂煎 人參平補湯 補中益氣湯 歸脾湯 人

  參固本丸 平補鎮心丹 定志丸 六味地黃丸 八味丸 二陳湯 小降氣湯 七氣

  湯 潤下丸 十味溫膽湯 小青龍湯 參蘇飲 三拗湯 華蓋散 麥門冬湯 柴胡

  清肝散 六味竹葉石膏湯 竹衣麥門冬湯 百合丸 靛花丸 荊蘇湯 人參荊芥散

   射干湯 大補元煎 左歸丸 右歸丸 五福飲 七福飲 一陰煎 二陰煎 四陰

  煎 補陰益氣煎 金水六君煎 六安煎 貝母丸 理陰煎 溫胃飲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二十五

  呃門

  黃帝素問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九鍼論 雜病

  張機金匱要略噦病證治

  華佗中藏經脾病

  朱肱活人書傷寒證

  嚴用和濟生方論證

  成無己明理論傷寒證治

  李杲十書辨證別名

  朱震亨心法論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水寒相搏 吃逆辨名 證分陰陽 病別虛實 火炎陰虛

   勞役傷脾 久病 傷食 痰氣 失下誤下 治法

  戴思恭證治要訣總論證治

  陶華六書論證辨名

  徐春甫古今醫統證有所別 欬逆多火 病要分標別本 治宜降火順

  氣 吐下法效速

  王肯堂證治準繩總論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論治法

  方小承氣湯 小半夏湯 羌活附子散 橘皮湯 柿蔕湯 橘皮乾薑湯 生薑半夏

  湯 又方 人參白朮湯 橘皮竹茹湯 木香調氣散 人參三白湯 八味加竹茹湯

  倍陳湯 增半湯 丁香柿蔕湯 三香散 麥門冬竹茹湯 丁香散 丁香湯 炙甘草

  湯 稀涎散 青白散 人參蘆湯 倉鹽湯 鮮陳湯 溫中散 橘參飲 黃荊散 雄

  黃酒 大補元煎 右歸飲 大和中飲 小和中飲 柴陳煎 安胃飲 理陰煎 溫胃

  飲 佐關煎 歸氣飲

  單方

  鍼灸

  醫案

  噫氣門

  黃帝素問診要經終論 痹論 脈解篇 刺禁篇

  靈樞經經脈篇 九鍼篇

  張機金匱要略三焦竭證

  朱震亨心法論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病屬痰火 治分虛實

  虞摶醫學正傳總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噫氣吞酸

  徐春甫古今醫統脾胃不和有痰有火

  王肯堂證治準繩總論

  方檳榔散 又方 消食膏酒 三合圓 噯氣方 順氣木香散 異香散 透膈湯

  益中丸 薑棗丸 勻氣丸 祛痰火丸 十味保和湯 枳殼散 半星丸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二十六

  懊憹門

  黃帝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張機金匱要略論證治

  傷寒論傷寒證治

  劉完素六書總論證治

  成無己明理論屬傷寒證

  方梔子大黃湯 梔子湯 梔子厚朴湯 涼膈散 安神丸

  鍼灸

  懈惰門

  黃帝素問診要經終論 平人氣象論 玉機真臟論 氣厥論 風論 痹論

  病能論 刺要論 四時刺逆從論 示從容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海論 動輸篇 論疾診尺篇

  李杲十書脾胃虛證

  朱震亨心法論證治

  徐春甫古今醫統久暫之殊

  方紫菀湯 黃芪飲子 黃芪人參湯 交泰丸 生薑和中湯 升陽益胃湯 升陽補

  氣湯 益胃湯 升陽除濕湯 補虛損方 人參補氣湯

  鍼灸

  醫案

  太息門

  黃帝素問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經脈篇 脹論

  張機金匱要略肝中寒證

  方半夏湯 溫膽湯

  鍼灸

 醫部彙考三百二十七

  中蠱門

  孫思邈千金方論證治

  嚴用和濟生方論治

  樓英醫學綱目論證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中蠱

  方{{Annotation|大金牙散 太上五蠱圓 太乙追命圓 又方 萬病圓 又方 犀角圓 又方

  又方 又方 北地太守酒 丹砂圓 雄麝散 辰砂丸 保靈丹 青黛雄黃散 歸魂

  散 桔梗散 石刻方 七寶丸 蜜髓煎 槲皮散 又方 地榆散 茜根散 雄黃散

  單方

  鍼灸

  中毒門

  張機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 果食菜穀禁忌

  應劭風俗通論飲食諸毒

  孫思邈千金方論五石 論解百藥毒

  張介賓景岳全書解一切飲食毒 解一切藥毒

  陳士鐸石室祕籙中砒毒

  方潔古解毒丸 解毒丸 三因解毒丸 神仙散毒萬病丹 雞腸草散 解毒藥散

  礬灰散 青黛雄黃丸 又方 又方

  單方

 醫部彙考三百二十八

  中惡門

  孫思邈千金方飛屍鬼疰 鬼擊 卒忤

  樓英醫學綱目中惡 五屍

  徐春甫古今醫統邪祟敘論 病自心生 禁呪服藥兼治 脈候

  王肯堂證治準繩中惡

  陳士鐸石室祕籙中邪

  方還魂湯 又方 五疰湯 蜈蚣湯 又方 又方 桃皮湯 桃奴湯 小附著湯

  大附著湯 大金牙散 金牙散 白朮散 太乙備急散 龍牙散 又方 黑奴散 鸛

  骨圓 蜥蜴圓 桔梗圓 十疰圓 太乙神明陷冰圓 江南度世圓 大度世圓 又方

   雷氏千金圓 又方 八毒赤散 雄朱散 五邪湯 太乙神精丹 辟邪丹 蘇合香

  丸

  單方

  鍼灸

  醫案

  卒中暴死門

  黃帝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五常政大論 大奇論 脈要精微論 玉機真臟論

   歲露論 五色篇

  張機金匱要略屍蹶

  樓英醫學綱目卒中暴厥

  徐春甫古今醫統卒死

  王肯堂證治準繩卒中暴厥

  陳士鐸石室祕籙暴死

  方黃龍丸 還魂湯 破棺散 硃砂丸 朱犀散 韭根茱萸湯 蘇合香丸 三物備

  急丸 又方 附子理中湯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二十九

  諸哽門

  孫思邈千金方諸治大法

  徐春甫古今醫統從類治法 吐法最妙

  單方

  醫案

  五絕門

  單方

  怪病門

  單方

  諸蟲門

  黃帝素問氣交變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五癃津液別篇 上膈篇 論疾診尺篇

  張機金匱要略狐惑

  孫思邈千金方九蟲

  許叔微本事方治法

  王肯堂證治準繩九蟲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蚘蟲 寸白蟲 小兒疳蟲

  陳士鐸石室祕籙蟲痛

  方甘草瀉心湯 遇仙丹 蕪荑散 蕪荑散 烏梅丸 木香檳榔丸 化蟲散 肝蟲

  方 心蟲方 脾蟲方 肺蟲方 腎蟲丸 蘼蕪圓 神效剪紅丸 萬應丸 追蟲丸

  下蟲丸 化蟲丸 集效方 祕方萬應丸 又方 萬靈丸 麥門冬湯 前胡湯 錫灰

  丸 又方 又方 又方 濕𧏾方 懊憹散 青葙散 薑蜜湯 又方 杏仁湯 桃皮

  湯 豬膽苦酒湯 又方 又方 雄黃兌散 溫臟丸 獵蟲丸 百順丸 掃蟲煎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三十

  頤養補益門一

  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 四氣調神大論 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

  象大論 靈蘭祕典論 宣明五氣論

  靈樞經本神篇 五味篇 本臟篇 百病始生篇 九宮八風篇

  張機金匱要略飲食禁忌

  華佗中藏經調攝陰陽

  孫思邈千金方養性論言 道林養性 居處法 服食法 黃帝雜忌法

  劉完素六書攝生論

  李杲十書安養心神調治脾胃論 脾胃將理論 遠欲論 省言箴

  朱震亨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

  格致餘論飲食箴 色慾箴 茹淡論

  李梴醫學入門保養說

  趙獻可醫貫寡慾論

  喻昌醫門法律調和榮衛 謹節五味 和暢性情

  張介賓景岳全書治形論

 醫部彙考三百三十一

  頤養補益門二

  方彭祖補陽固蔕長生延壽丹 小接命熏臍祕方 接命丹 溫臍種子方 溫臍兜肚

  方 祕傳三仙膏 秋石五精丸 醍醐湯 瓊玉膏 衛生方 遐齡萬壽丹 延齡固本

  丹 斑龍丸 人參固本丸 元菟固本丸 益氣固精丸 坎離丸 不老丹 靈芝丸

  仙茅丸 七寶美髥丹 胡桃丸 仙方椒苓丸 異類有情丸 麋角霜丸 二至丸 小

  刀圭 返本丸 仙朮湯 延壽丹 添精補髓丸 滋血百補丸 沉香百補丸 滋腎百

  補丸 地芝丸 柏子仁丸 八物腎氣丸 益壽地仙丸 葛真人百補交情丸 加減瑞

  蓮丸 八製茯苓丸 大補陰丸 加味寧神丸 扶桑至寶丹 藥枕方 補天大造丸

  八味地黃丸 不老丹 鹿角霜丸 烏髮固本丸 柏子養心丹 卻老烏鬚健陽丹 四

  聖不老丹 松梅丸 地髓煎 硫黃杯 紫霞杯 三才丸 交藤丸 打老兒丸 還少

  丹 雙芝丸 老奴丸 延生護寶丹 膃肭臍丸 椒紅丸 補骨脂丸 地仙丸 肉蓯

  蓉丸 何首烏丸 神仙一井金丹 神仙巨勝子丸 保命延齡丸 容顏不老方 枸杞

  煎 二精丸 寇相大朝湯 全鹿丸 御米酒 斑龍二至百補丸

 醫部彙考三百三十二

  頤養補益門三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部彙考三百三十三

  種子門一

  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

  孫思邈千金方房中吉日 王相日 月宿日 雜忌法

  朱震亨格致餘論房中補益論

  徐春甫古今醫統原始要終論 陰虛論 調經種子論

  喻昌寓意草論服種子壯陽熱藥之悞

  方一萬靈至寶仙酒 青娥丸 三才丸 又方 種子方 五子衍宗丸 種子方

  黑豆神方 九子丸 法製蝦米 鹿茸酒 沉香既濟丸 加味青娥丸 老奴丸 延生

  護寶丹 膃肭臍丸 溫臍方 資始健乾丸 資生順坤丸 巨勝子丸 瑞效丸 還少

  丹 大補陰丸 虎潛丸 加味虎潛丸 滋陰大補丸 斑龍丸 斑龍二至丸 太極丸

   補腎丸 補陰丸 沉香大補丸 人參固本丸 三才封髓丹 固真丹

 醫部彙考三百三十四

  種子門二

  方二大補天丸 延壽丹 石刻安腎丸 無比山藥丸 鹿茸丸 八味丸 十精丸

   五精丸 延壽丸 神仙巨勝子丸 全鹿丸 雀卵菟絲丸 御米酒 大造丸 還元

  丹 七珍至寶丹 加味坎離丸 仙茅丸 斑龍二至百補丸 膃肭臍丸 黃犬肉丸

  陽起石丸 韭子丸 太乙金鎖丹 螽斯丸 滋血煖宮丸 濟陰丸 妙應丸 續嗣降

  生丹 延年益嗣丹 壬子丸 加味養榮丸 神效黑附丸 何首烏丸 四製香附丸

  神效百子丸 勝金丸 雞頭粥 八珍益母丸 八珍益母十全丸 四物益母丸 補腎

  種子黑髮烏鬚奇方

  單方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三十五

  傷寒門一

  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 生氣通天論 熱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熱病篇 論勇篇 百病始生篇

  扁鵲難經外感

  張機傷寒論太陽經上篇

 醫部彙考三百三十六

  傷寒門二

  張機傷寒論太陽經中篇 太陽經下篇

 醫部彙考三百三十七

  傷寒門三

  張機傷寒論陽明經上篇 陽明經中篇 陽明經下篇

 醫部彙考三百三十八

  傷寒門四

  張機傷寒論少陽經全篇 合病 併病 壞病 痰病 太陰經全篇 少陰

  經前篇 少陰經後篇

 醫部彙考三百三十九

  傷寒門五

  張機傷寒論厥陰經全篇 過經不解 差後勞復陰陽易病

  王叔和脈訣傷寒憑脈 陽毒 陰毒

  嚴用和濟生方傷寒總論

  朱肱活人書論治法 辨經絡 識陰陽 察脈候 分表裏 詳藥證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

  傷寒門六

  朱肱活人書太陽經脈證治 發汗和解之殊 寒傷營 風傷衛 風見寒脈

  寒見風脈 表證 發熱 惡寒 惡風 熱多寒少 下之而熱不退 頭疼 身疼 身

  癢 無汗自汗 筋惕肉瞤頭眩身搖 喘 渴 鼻衄 汗出脅痛 煩躁 欬嗽 小便

  數 畜血 嗜臥 發黃 陽明經脈證治 裏證 潮熱讝狂 潮熱 自汗頭汗 但嗽

  水不欲嚥 口燥咽乾 讝語 發狂 嘔 吐 欬逆 吐血 少陽經脈證治 往來寒

  熱 發斑 陽毒 結胸 痞滿 咽喉痛 太陰經脈證治 腹痛 腹脹滿 汗後寒熱

   少陰經脈證治 吐利 下利 欬嗽 咽痛咽乾 衄血 煩躁 厥陰經脈證治 手

  足逆冷 陰毒 吐長蟲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一

  傷寒門七

  朱肱活人書大便 小便 似瘧 多眠 不得眠 表裏證 無表裏證 表

  熱裏寒表寒裏熱 論傷寒溫病熱病同異 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陽盛陰虛汗之

  則死下之則愈 論汗下法 可汗 不可汗 可下 不可下 合病併病 兩感傷寒

  壞病 勞復食復 陰陽易 狐惑 百合

  劉完素六書傷寒論 解利傷寒論 心要論 心要餘論 主療說 傷寒表

  證 傷風表證 風寒俱中 裏證 表裏證 汗後不解 下後不解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二

  傷寒門八

  成無己傷寒明理論發熱 惡寒 惡風 寒熱 潮熱 自汗 盜汗

   頭汗 手足汗 無汗 頭痛 項強 頭眩 胸脅滿 心下滿 腹滿 少腹滿 煩

  熱 虛煩 煩躁 懊憹 舌上胎 衄血 噦 欬 喘 嘔吐 悸 渴 振 戰慄

  四逆 厥 鄭聲 讝語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三

  傷寒門九

  成無己傷寒明理論短氣 搖頭 瘛瘲 不仁 直視 鬱冒 動氣

   自利 筋惕肉瞤 熱入血室 發黃 發狂 霍亂 畜血 勞復

  張從政儒門事親解利傷寒

  李杲十書辨陰陽 辨脈 辨內外 辨寒熱 辨手心手背 辨口鼻 辨氣

  辨頭痛 辨筋骨四肢 辨飲食 辨渴 傷寒之源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論兩感 論

  表裡中三證 論傳經 太陽證 太陽頭痛 治不可越經 太陽禁忌 當汗 不當汗

   當汗不汗 發汗過多 不當汗而汗 血證 知可解 證知解不解 脈知解不解

  九味羌活湯解利法 當汗而下成協熱利 裡傳表 誤下變有輕重 五苓散為下藥

  藥有標本陰陽 加減涼膈散 陽明證 陽明禁忌 論汗下 論諸白虎湯 煩躁 讝

  妄 傷寒雜證發熱相似 狂言讝語鄭聲 陽證發斑 傷寒有九經 三陽從中治 論

  下 少陽證 少陽禁忌 論半表半裡 熱有虛實 潮熱 太陰證 可汗 可溫 可

  下 知可解 太陰禁忌 少陰證 下利 少陰禁忌 六經發熱治法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四

  傷寒門十

  朱震亨心法傷寒傷風

  王履㴑洄集仲景傷寒立法考 傷寒溫病熱病說 三陰病或寒或熱辨 陽

  虛陰盛陽盛陰虛論 三百九十七法辨 四逆厥辨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五

  傷寒門十一

  陶華全生集提綱 統論 標本 傅足不傳手論 三陰無傳經 辨正傷寒

  溫病熱證 辨傷寒傷風中寒不同 審證問因察形正名 傳經證治脈要 辨內外傷

  察色 聽聲 觀形 視鼻 詳口脣齒牙 驗耳 看目 審舌 按心胸有無痛處 問

  大小便通利 問渴與不渴 持脈手法 浮中沉三候脈形狀主病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六

  傷寒門十二

  陶華全生集內外傷脈法 憑證不憑脈憑脈不憑證 傷寒見風脈傷風見寒

  脈 禁忌 足太陽經證治 足陽明經證治 足少陽經證治 足太陰經證治 足少陰

  經證治 足厥陰經證治 合併病 兩感誤治 急下急溫 脈浮可下脈沉可汗 可汗

  不可汗 可下 不可下 可吐 不可吐 可溫 不可溫 用藥寒溫相得 發熱

  惡寒 汗後不徹 本熱 惡風 潮熱 寒熱往來 煩熱 煩躁 頭痛 頭眩 項背

  強 頭搖 無汗 自汗 盜汗 頭汗 手足腋下汗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七

  傷寒門十三

  陶華全生集身體痛 動氣 口渴 口燥舌乾 吐血 衄血 畜血 嘔吐

   乾嘔 噦噫氣 呃逆 胸脅滿 結胸 心下痞 自利 便膿血 讝語 鄭聲 懊

  憹 發斑 發黃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八

  傷寒門十四

  陶華全生集發狂 心下滿 欬嗽 喘 心下悸 身振 戰慄 腹滿 腹

  痛 小腹滿 小便不通 小便數 小便難少 小便自利 不大便 無表裏證 陰陽

  證 陽證似陰 陰證似陽 太陽脈似少陰少陰證似太陽 陰證身熱面赤 陰毒 胸

  中冷厥 除中 寒熱二厥 蚘厥 冷結膀胱 短氣 多眠 晝夜偏劇 不眠 咽痛

   怫鬱 驚惕 奔豚 狐惑 漱水不欲嚥 百合 瘛瘲 肉瞤筋惕 肉苛 鬱冒

  過經不解 目直視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九

  傷寒門十五

  陶華全生集瘖瘂不言 遺尿 循衣摸牀 舌卷囊縮 手足攣搐 瘥後發

  腫 瘥後喜唾 瘥後遺毒 瘥後發豌豆瘡 勞復 食復 女勞復 陰陽易 瘥後虛

  弱 瘥後昏沉 瘥後飲酒復劇 臟結 痓病 大頭傷風 溫病 熱病 時氣 冬溫

  溫毒 傷濕中濕風濕 濕溫 風溫 溫瘧 溫疫 中暑中暍 寒疫 霍亂 婦人傷

  寒 熱入血室 姙娠傷寒 產後傷寒 痰證類傷寒 食積類傷寒 虛煩類傷寒 腳

  氣類傷寒 瘀血發熱類傷寒

  樓英醫學綱目節候用藥 陰毒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

  傷寒門十六

  李梴醫學入門太陽經證 陽明經證 少陽經證 太陰經證 少陰經證

   厥陰經證 日數 標本 榮衛 經腑 少陽禁汗禁下 三陰有中有傳 論傷足不

  傷手 辨傳足不傳手 論表裏 辨陰陽 表裏俱無 表裏俱有 當汗 當下 不可

  汗 不可下 不可灸 不可吐 急下 急溫 過經不解 暫補 大法 論正傷寒名

  義 傷寒 傷風 兩感 傷風見寒傷寒見風 合病 併病 疫厲 溫熱病 晚發

  冬溫 暑暍 寒疫 風溫 風濕 寒濕 中濕 濕痹 痓痙 溫瘧 霧露 水證

  黃疸 冒風

  趙獻可醫貫論傷寒 溫病論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一

  傷寒門十七

  李中梓醫宗必讀總論 傷寒十四證 類傷寒五證 表證 裏證 陰

  證 陽證 六經證治 可汗 不可汗 可吐 不可吐 可下 不可下 用火法 用

  水法 發熱 惡寒 惡風 自汗 頭痛 身痛 筋惕肉瞤 胸脅滿 結胸 痞 大

  腹滿 少腹滿 腹痛 咽痛 脅痛 呃逆 嘔吐噦 欬嗽 喘 煩躁 懊憹 戰慄

   悸 渴 口燥咽乾 嗽水不欲嚥 發狂 讝語 自利 鬱冒 瘈瘲 動氣 剛痙

  柔痙 手足厥逆 頭眩 衄血 吐血 畜血 下血 小便不利 小便自利 小便數

   發黃 發斑 狐惑 多眠 不得眠 短氣 蚘厥 百合病 陰陽易 勞復 食復

   過經不解 汗後不解 下後不解 合病 併病 兩感 舌胎 瘥後昏沉 傷風

  傷寒死候 脈候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二

  傷寒門十八

  張介賓景岳全書總名 初診法 論脈 風寒辨 傷寒三證 六經證

   傳經合病併病辨 陽證陰證辨 三陽陽明證 兩感 表裏辨 寒熱辨 論汗 論

  吐 論下 看目 舌色辨 飲水 三陽陰證辨 再論陰證陽證及李子建傷寒十勸之

  害 論傷寒古治法 論古法通變 麻黃桂枝辨 論今時皆合病併病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三

  傷寒門十九

  張介賓景岳全書治法 論虛邪治法 補中亦能散表 寒中亦能散表

   傷寒三表法 傷寒無補法辨 病宜速治 溫病暑病 發斑 發黃 發狂 結胸

  厥 讝語鄭聲 衄血 畜血 熱入血室 勞力感寒 動氣 戰汗 頭汗 吐蚘 腹

  痛 下利 小便 死證 傷寒逆證賦

  陳士鐸石室祕錄治法 相舌祕法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四

  傷寒門二十

  方一桂枝湯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桂枝加桂湯 桂枝加附子湯

   朮附湯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去芍

  藥湯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

  蠣湯 桂枝甘草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茯苓甘草湯 炙

  甘草湯 小建中湯 麻黃湯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二麻黃

  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葛根湯

  葛根加半夏湯 葛根黃連黃芩湯 麻黃升麻湯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麻黃附子細莘

  湯 麻黃附子甘草湯 桂枝附子湯 去桂枝加白朮湯 甘草附子湯 桂枝人參湯

  小柴胡湯 柴胡桂枝湯 柴胡桂枝乾薑湯 柴胡加芒硝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大

  柴胡湯 四逆散 五苓散 文蛤散 豬苓湯 牡蠣澤瀉散 大承氣湯 小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 麻仁丸 蜜煎導 豬膽汁導 二白散 茵陳蒿湯 十棗湯 大陷胸湯

   大陷胸丸 小陷胸湯 桃核承氣湯 抵當湯 抵當丸 瓜蔕散 梔子豉湯 梔子

  甘草豉湯 梔子生薑豉湯 梔子厚朴湯 梔子乾薑湯 枳實梔子豉湯 梔子蘗皮湯

   半夏瀉心湯 大黃黃連瀉心湯 附子瀉心湯 生薑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 黃芩湯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連湯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黃連阿膠湯 白頭翁湯 竹

  葉石膏湯 白虎湯 白虎加人參湯 四逆湯 茯苓四逆湯 四逆加人參湯 通脈四

  逆湯 四逆加豬膽汁湯 白通湯 白通加豬膽汁湯 附子湯 芍藥甘草附子湯 乾

  薑附子湯 真武湯 理中湯 理中丸 甘草乾薑湯 烏梅丸 吳茱萸湯 當歸四逆

  湯 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桃花湯 赤石脂禹餘糧湯 旋覆代赭石湯 厚朴生薑甘

  草半夏人參湯 芍藥甘草湯 甘草湯 桔梗湯 豬膚湯 苦酒湯 半夏散 半夏湯

   燒裩散 百合知母湯 百合滑石代赭湯 百合雞子湯 百合地黃湯 百合滑石散

   百合洗方 大橘皮湯 狐惑熏方 赤小豆當歸散 升麻𪔀甲湯 紫石寒食散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五

  傷寒門二十一

  方二浴腸湯 五勝散 欬逆方 青膏 黃膏 白膏 度瘴發汗青散 崔文行解

  散 六物青散 青散 詔書發汗白薇散 華佗赤散 赤散 水解散 六物解肌湯

  解肌湯 解肌升麻湯 葛根龍膽湯 又方 七物黃連湯 三七湯 五香麻黃湯 又

  方 雪煎 神丹丸 麥奴丸 水導散 生地黃湯 大柴胡葳蕤知母湯 又方 駃豉

  丸 四物甘草湯 大青湯 苦參湯 凝雪湯 䒷蔞湯 蘆根飲子 又方 又方 豬

  膽湯 鼻衄方 咽痛方 又方 煎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止汗方 又方 麥門冬

  湯 神效沃雪湯 桔梗枳殼湯 茵陳蒿大黃湯 茅根湯 茵陳五苓散 雄黃丸 訶

  黎勒丸 黃連丸 訶黎勒飲 燥腸丸 杜仲酒 二瀝湯 人參湯 牡蠣散 羚羊角

  丸 葳蕤湯 茯神散 龍齒丸 柴胡湯 𪔀甲散 又方 補肺散 韭根散 六君子

  湯 養脾湯 補脾湯 健脾散 熱病方 羚羊角散 鐵粉丸 生地黃煎 刺薊飲子

   龍膽煎 青葙子丸 解毒犀角丸 白蘚皮散 藍葉散 茵陳散 承氣丸 木通散

   石葦散 人參養胃湯 藿香正氣散 不換金正氣散 正陽散 麻黃杏仁飲 香蘇

  飲 芎芷香蘇飲 十神湯 人參敗毒散 香葛湯 蔥白散 參蘇飲 神朮散 消風

  百解散 雙解散 三一承氣湯 六一順氣湯 陶氏黃龍湯 正陽散 破陰丹 復陽

  丹 還陽散 退陰散 三黃石膏湯 三黃巨勝湯 霹靂散 回陽返本湯 陽毒升麻

  湯 陽毒梔子湯 葛根湯 芍藥甘草湯 陶氏益元湯 陶氏升陽散火湯 甘李根湯

   三白飲 活龍散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六

  傷寒門二十二

  方三大羌活湯 陶氏沖和湯 葛根解肌湯 九味羌活湯 四順理中湯 四順理

  中丸 治中湯 三黃熟艾湯 薤白湯 附子散 白朮散 回陽救急湯 陽旦湯 陰

  旦湯 五積散 莘黃三白湯 黃連解毒湯 柴苓湯 柴胡連𧄍湯 知母麻黃湯 參

  胡芍藥湯 奪命湯 𪔀甲散 陶氏柴胡百合湯 麥門冬湯 鼠屎豉湯 梔豉枳黃湯

   七味蔥白散 益氣養神湯 豭鼠糞湯 青竹茹湯 竹皮湯 乾薑湯 竹皮逍遙散

   人參逍遙散 桂枝紅花湯 五味子湯 陶氏導赤各半湯 黃連犀角湯 桃仁湯

  雄黃銳散 酸棗仁湯 烏梅湯 辰砂五苓散 辰砂益元散 溫經益元湯 陶氏再造

  散 附子理中湯 朮附湯 回陽湯 防風沖和湯 沖和散 沃雪湯 升麻葛根湯

  加味益氣湯 陶氏補中益氣湯 十味和解散 加減白虎湯 靈砂 金液丹 至聖來

  復丹 加味理中湯 代灸塗臍膏 衝寒散 大補元煎 左歸飲 右歸飲 五福飲

  一陰煎 加減一陰煎 二陰煎 三陰煎 大營煎 小營煎 補陰益氣煎 金水六君

  煎 大和中飲 小和中飲 小分清飲 百順丸 一柴胡飲 二柴胡飲 三柴胡飲

  四柴胡飲 五柴胡飲 正柴胡飲 麻桂飲 大溫中飲 柴陳煎 柴芩煎 柴胡白虎

  煎 歸葛飲 抽薪飲 徙薪飲 大分清飲 玉女煎 玉泉散 四味回陽飲 六味回

  陽飲 理陰煎 養中煎 溫胃飲 五君子煎 胃關煎 煖肝煎 罨結胸法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七

  傷寒門二十三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八

  傷寒門二十四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九

  外科癰疽疔毒門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陰陽別論 異法方宜論 脈要精微論 通評虛實論

   氣穴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靈樞經癰疽篇 刺節真邪篇 脈度篇 寒熱病篇 玉版篇

  張機金匱要略病脈證治

  華佗中藏經總論 論五疔狀候

  孫思邈千金方總論脈證治法 疔腫

  竇漢卿瘡瘍全書圍法貼紙訣 開刀手法 疔瘡總論 拔法 各種

  飛遊毒 紅絲瘡

  劉完素六書總論

  李杲十書總論 用藥加減法

  朱震亨心法總論證治 痛證 疔瘡

 醫部彙考三百六十

  外科癰疽疔毒門二

  齊德之外科精義診候入式法 榮衛色脈參應之法 論持手訣消息法

   三部所主腑臟病論 脈證名狀二十六種所主病證 三部脈所主證候 三部脈所主

  雜病法訣 將護忌慎法 論虛實法 辨淺深法 辨膿法 辨證法 辨善惡法 砭鎌

  法 貼熁法 溻漬法 針烙法 灸療法 內消法 追蝕法 托裏法 止痛法 用藥

  增損法 權變通類法 論五發疽 總論 疔瘡

  戴思恭證治要訣癰疽癤毒證治

  薛己醫按用藥總論 治法三要 灸法 攻補法 分三因 陰滯於陽則生癰

  陽滯於陰則生疽 明本末 膿潰論 生肌止痛 惡肉論 腫瘍 潰瘍 作痛 發熱

   作渴 作嘔 便祕 疔瘡

藝術典第三百八十卷

醫部彙考三百六十

[編輯]

外科癰疽疔毒門二

[編輯]

《元齊德之外科精義》

[編輯]

《診候入式法》

[編輯]

夫醫者,人之司命也;脈者,醫之大業也。蓋醫家苟不 明脈,則如冥行索途,動致顛覆矣。夫大方脈,婦人、小 兒、風科,必先診視,後對證處藥。獨瘡科之流,多有不 診其脈候,專攻治外,或有證候疑難,別召方脈診察 於瘡科之輩,甘當淺陋之名,噫其小哉如是。原夫瘡 腫之生,皆由陰陽不和,氣血凝滯。若不診候,何以知 「陰陽勇怯。血氣聚散耶。」由是觀之。則須信療瘡腫於 診候之道。不可闕也。歷觀古今治療瘡腫方書甚多。 其間診候之法。略而未詳。比夫諸科。甚有滅裂。愚雖 不才。輒取黃帝《素問》《難經》《靈樞》《甲乙》。及叔和仲景扁 鵲華佗《千金》《外臺》《聖惠總錄》。古今名醫諸家方論之 中。診候瘡腫之說。請幫助識別此字。編類次貫成篇帙,首載診候入 式之法,次論血氣色脈參應之源,後明脈之名狀,所 主證候,及瘡腫逆從之方,庶使為瘡腫科者,覽此則 判然可曉,了無疑滯於胸次。一朝臨疾診候至此則 察逆從,決成敗,若黑白之易分耳。

《榮衛色脈參應之法》

[編輯]

夫天地之道,曰陰與陽,陰陽在人,曰血與氣。蓋血者 榮也,氣者衛也,榮者榮於中,衛者衛於外,所以榮行 脈中,衛行脈外。脈者血氣之先也。血非脈則焉能榮 於中?氣非脈則焉能衛於外?二者相資而行,內則通 於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外則濡於九竅四肢、百節萬 毛,晝夜循行,如環無端,以成其度,會於寸口,變見於 脈。故曰「氣血者人之神也。脈者氣血之神也。」所以治 病之始。五決為紀。蓋五決者。五臟之色脈也。脈應於 內。色應於外。其色之與脈。當相參應。故曰「能合色脈。 可以萬全也。」凡為醫先須調明色脈。若於此不精。雖 聰慧辯博。亦不足委也。

《論持手訣消息法》

[編輯]

夫診候脈法,常以平旦為紀,陰氣末散,陽氣未動,飲 食未進,血氣未亂,經脈未隆,絡脈調勻,故乃可診有 過之脈。若遇倉卒患病,不拘此論,《內經》所謂「持脈有 道,以虛靜為保。」但可澄神靜慮,調息凝心,視精明,察 五色,聽音聲,問所苦,方始按寸尺,別浮沉,以此參照, 可決生死之分矣。復觀患人身形長短,肥瘦,老少男 女,性情緩急,例各不同。故曰:「形氣相得者生,三五不 調者病。」謂如室女尼冠,脈當濡而弱,嬰兒孺子之脈 細而疾,三四歲者,呼吸之間,脈當七八至為平。比夫 常人,特不同耳。大抵男子先診左手,女子先診右手。 男子左脈大則順,女子右脈大則順。大凡診脈,先以 中指揣按掌後高骨,骨下為關,得其關位,然後齊下 左右兩指,若臂長人疏排其指,若臂短人密排其指, 三指停穩,先診上指曰寸口,浮按消息之,中按消息 之,重按消息之,上竟消息之,下竟消息之,推而外之 消息之,推而內之消息之,然後先關後尺消息之一 類。此若診得三部之中,浮、沉、滑、澀、遲、疾、不調,何病所 主?外觀形色,內察脈候,參詳處治,以忠告之。不可輕 言談笑,亂說是非,左右瞻望,舉止忽略,此庸醫也。

《三部所主腑臟病論》

[編輯]

夫診候之道,醫者之難精也。若非燈下辛苦,勤於記 誦,參師訪友,晝夜不遑,造次顛沛,寤寐俯仰,存心於 此,安能知神聖之妙哉?古人曰:「按其脈,知其疾,命曰 神」,以悟其探賾索隱之玅也。又曰:「切其脈,治其病,謂 之巧」,以明其指別之功也。蓋三指相去毫釐之近,主 病若千里之遠。觀夫指別之功,世人固以為難,命曰 神,豈容易可至哉?嘗考於《經》,脈有三部:寸、關、尺也。從 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曰寸,從寸上一分曰魚際,從 寸至尺曰尺澤。寸後尺前為關,關前為陽,即寸口也

 醫部彙考三百六十一

  外科癰疽疔毒門三

  薛己醫按灸法用藥第一 備論第二 灸法論第三 騎竹馬灸法第四 隔蒜

  灸法第五 尋頭灸法第六 蒜餅分輕重第七 灸法要論第八 灼艾痛癢論第九 腦

  疽灸法第十 護臟腑論第十一 癰疽論第十二 敘論第十三 素問要論第十四 千

  金要論第十五 別脈辨證論第十六 脈證第十七 用藥大綱第十八 嘔逆第十九

  論源第二十 華佗論第二十一 論原有五第二十二 分表裏第二十三 別內外第二

  十四 陰陽深淺緩急治法第二十五 善惡第二十六 生死第二十七 先明形證逆順

  第二十八 審內證用藥附 治貴在早第二十九 津潤墨圍第三十 看色灼艾防蔓第

  三十一 瘡口冷濇難合第三十二 用藥溫涼防祕泄第三十三 生痂切護第三十四

  體察愛護第三十五 香藥調治第三十六 飲食居處戒忌第三十七 更易良方第三十

  八 麥飯石膏第三十九 敷神異膏第四十 口緊小硬第四十一 喉舌生瘡如菌第四

  十二 替針丸第四十三 割傷第四十四 寒熱多汗用藥第四十五 食毒發熱第四十

  六 作渴調補精氣第四十七 將安發熱作渴第四十八 口乾作渴不同第四十九 腎

  虛發熱第五十 將安當補第五十一 服藥捷徑第五十二 調節飲食當平胃氣第五十

  三 成漏脈例第五十四 蜞針法第五十五 檃括關鍵處治 論多骨疽

 醫部彙考三百六十二

  外科癰疽疔毒門四

  李梴醫學入門癰疽證治 疔瘡證治 紅絲瘡證治 多骨疽證治

  樓英醫學綱目行年血忌 虛實寒熱宜忌 不可患癰疽者七處 疔瘡

  王肯堂證治準繩癰疽之源 癰疽之別 脈法 分經絡 諸經向導藥

   善惡 虛實 內消 內托 敷貼 淋洗

 醫部彙考三百六十三

  外科癰疽疔毒門五

  王肯堂證治準繩腫瘍 潰瘍 辨膿 多骨疽 惡瘡 疔瘡

  陳實功外科正宗原委論第一 治法總論第二 陽證歌第三 陰證歌

  第四 半陰半陽證歌第五 五善歌第六 七惡歌第七 治病則例歌第八 灸法並禁

  灸瘡穴第九 論病生死法第十 察形色順逆第十一 病有三因受病主治不同論第十

  二 調理須知第十三 雜忌須知第十四 看法 腫瘍治法 潰瘍治法 瘡名十則

  疔瘡論 看法 治法 多骨疽論

 醫部彙考三百六十四

  外科癰疽疔毒門六

  方一內疎黃連湯 內托復煎散 當歸黃芪湯 托裏榮衛湯 加味當歸飲子 人

  參敗毒散 郭氏神效烏金散 奪命丹 蟾酥丸 寸金丹 烏金散 勝金丹 奪命丹

   內托羌活湯 托裏溫經湯 當歸拈痛湯 復煎散 金鍼散 精要十宣散 十六味

  流氣飲 千金托裏散 托毒散 聖濟射干湯 托裏散 破棺丹 瀉心湯 清涼飲

  精要漏蘆湯 內消升麻湯 孫真人單煮大黃湯 宣毒散 內托散 車螯散 內消丸

  神仙解毒萬病丸 郭氏瑞效丸 萬靈奪命丹 一粒金丹 威靈仙飲 五香連𧄍湯

   千金漏蘆湯 防風通聖散 中和湯 內托散 國老膏 解毒散 清心內固金粉散

   內追毒丹 獨勝散 遠志酒 五香散 忍冬酒 生地黃散 阿膠飲子 牛膠飲

  黃礬丸 托裏消毒散 托裏散 散毒飲子 神效托裏散 黃芪散 黃芪四物湯 內

  固黃芪丸 回陽湯 清熱消毒散 黃連消毒散 黃連解毒湯 排膿湯 排膿散 連

  𧄍飲 柞木飲子 車螯散 內消散 化毒為水內托散 仙方活命飲 保安方 祕方

  托裏散 祕方拔毒散 歸芪湯 榮衛返魂湯 龍虎交加散 如神托裏散 前鋒正將

   引兵先鋒 加味十奇散 豨薟散 圍藥 敷藥 將軍鐵箍膏 又方 正鐵箍散

  大鐵箍散 水黃散 外用漬毒藥 圍腫方 神白膏 雄黃散 鐵井欄 烏龍膏 宣

  毒散 拔毒散 蠲毒散 退毒散 神功妙貼散 特異萬靈散 又方 隔皮取膿法

  雄黃散 萬應針頭丸 萬槌青雲膏 四虎散 回陽玉龍膏 洪寶丹 金黃散 天花

  青露散 消腫散 神護膏 水澄膏 五金膏 清水膏 水調膏 水澄膏 二黃散

  揭毒散 三消散 四面楚歌 水師晶明 硇砂膏 六灰膏 援生膏 替針丸 又方

   替針丁香丸 托裏溫中湯 加味十全湯 補中益氣湯 人參養榮湯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 異功散 四物湯 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歸脾湯 黃芪人參湯 托裏當

  歸湯 人參散 麥門冬湯 護壁都尉 六味丸 八味丸 加減八味丸 人參內托散

   黃芪散 當歸補血湯 沉香散 加味逍遙散 梔子黃芩湯 六合回生丹 驪龍散

   麥飯石膏 解毒百用膏 逼毒散 青散子

 醫部彙考三百六十五

  外科癰疽疔毒門七

  方二雄黃解毒散 豬蹄湯 集香散 熏洗方 追毒丹 追毒烏金散 又方 神

  異膏 止痛拔毒膏 青金錠子 翠霞錠子 信效錠子 紅玉錠子 時效針頭散 追

  毒餅 翠青錠子 搜膿錠子 神效當歸膏 神異膏 熱瘡寒膏藥 神仙太乙膏 金

  絲萬應膏 善應膏 元武膏 金絲膏 長肌膏 精要生肌散 平肌散 生肌散 紅

  玉散 完肌散 生肌散 又方 保命乳香散 聖效散 桃紅散 又方 黃丹散 橘

  半胃苓湯 托裏健中湯 托裏益中湯 托裏抑青湯 托裏清中湯 托裏益黃湯 托

  裏越鞠湯 人參理中湯 黃芪人參湯 加味解毒湯 內補黃芪湯 當歸和血散 迴

  瘡金銀花散 郭氏定痛托裏散 乳香止痛散 乳香黃芪散 人參內托散 乳香丸

  乳香定痛散 乳香膏 乳香膏 東垣聖愈湯 和氣散 瞿麥散 參苓白朮散 調胃

  白朮散 附子理中湯 薑附湯 參附湯 懷忠丹 葶藶大棗瀉肺湯 桔梗湯 葦莖

  湯 如聖丸 仲景桔梗白散 牡丹散 如金解毒散 桔梗湯 四順湯 瀉白湯 濟

  生排膿湯 排膿散 寧肺湯 人參補肺湯 人參平肺散 參芪補脾湯 葶藶散 補

  肺散 理肺膏 五香白朮散 薏苡附子散 牡丹湯 薏苡仁湯 牡丹散 梅仁湯

  大黃湯 四聖散 排膿散 射干湯 復元通氣散 芍藥湯 荊防敗毒散 二活散

  奪命丹 返魂丹 返魂丹 飛龍奪命丹 走馬赴筵丹 羅氏破棺丹 破棺丹 內托

  連𧄍散 不二散 奪命丹 雄黃丸 追毒丸 五聖散 奪命返魂散 立馬回疔奪命

  散 御史散 加減通聖散 追疔奪命湯 加減追疔奪命湯 防風當歸湯 雄麝湯

  解毒消瘴散 刦瘴消毒散 青黃消毒散 四神丹 萬全散 七聖紫金錠 硃墨丸

  萬病解毒丸 刷瘴散 掞瘴散 洗瘴方 羅氏托裏散 連𧄍黃芪湯 羅氏保生錠子

   滴滴金 疔瘡錠子 回瘡錠子 神聖膏藥 奪命散 郭氏寸金錠子 郭氏提疔錠

  子 郭氏守效散 麝香蟾酥丸 追毒丹 海馬拔毒散 芫花根膏 四聖旋疔散 拔

  毒散 保生餅子 濟生金砂散 鐵罐膏 又方 鐵粉散 又方 雄黃散 追毒丸

  蜣蜋膏 又方 又方 五聖散 破棺丹 立馬回疔丹 又方 蟾酥走黃丸 迴瘡蟾

  酥錠子 化毒丸

 醫部彙考三百六十六

  外科癰疽疔毒門八

  單方

 醫部彙考三百六十七

  外科癰疽疔毒門九

  鍼灸

  導引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六十八

  外科附骨流注門

  黃帝靈樞經癰疽篇

  孫思邈千金方附骨疽

  竇漢卿瘡瘍全書流注證治 附骨證治

  朱震亨心法附骨疽

  齊德之外科精義論附骨

  李梴醫學入門附骨疽 流注

  薛己醫按附骨疽 流注

  王璽醫林集要附骨疽

  王肯堂證治準繩附骨疽 流注

  陳實功外科正宗附骨疽 看法 治法

  張介賓景岳全書附骨證論治

  方瘡科流氣飲 敗毒流氣飲 方脈流氣飲 去毒散 丸金六馬散 散血消核湯

  二馬散 立效散 浸酒方 續骨散 輕腳散 嗍骨散 蠲脊散 蠲骶散 退創散

  釣鉤藤散 馬鞭散 妙草散 二妙散 四七湯 內塞散 黃狗下頦方 三生散 內

  托黃芪柴胡湯 內托黃芪酒煎湯 當歸散 漏蘆湯 應痛丸 貫眾湯 密陀僧散

  黑丸子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六十九

  外科遊風丹毒斑疹門

  黃帝素問至真要大論

  孫思邈千金方丹毒 癮疹

  竇漢卿瘡瘍全書丹毒

  成無己明理論丹證難易

  劉完素六書金絲瘡

  張潔古活法機要斑論

  朱震亨心法證屬風熱

  戴思恭證治要訣發丹

  李梴醫學入門斑疹遊風

  薛己醫按赤白遊風 丹毒 斑疹

  陳實功外科正宗論證治

  張介賓景岳全書斑疹丹毒

  方金花散 又方 又方 又方 搨方 五香湯 搨方 朱氏家傳方 又方 聖塗

  散 麻黃散 拔毒散 郭氏金黃散 風丹 又方 又方 如冰散 升麻膏 升麻湯

   漏蘆湯 石南湯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青羊脂膏 漏蘆散 消毒丸 調中湯 消毒犀角飲子 通聖散 元參升麻湯 化斑

  湯 大建中湯 化斑解毒湯 除濕胃苓湯 柏葉散 升麻葛根湯 大連𧄍飲 紫雪

  散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七十

  外科癘瘍癜風門一

  黃帝素問風論 脈要精微論

  孫思邈千金方惡疾大風

  劉完素六書總論

  張潔古活法機要癘風

  朱震亨心法論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癘風治法 赤白癜治法

  薛己醫按總論 本證治法 兼證治法 變證治法 類證治法

  王肯堂證治準繩烏白癩 㾦㿔 紫癜風 白癜風 白駮 𤻤瘍風

  喻昌醫門法律論癘風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禁忌

  陳士鐸石室祕錄治法

  方一樺皮散 二聖散 補氣瀉榮湯 醉仙散 通天再造散 加味逍遙散 寶鑑

  換肌散 升麻湯 加味清胃散 透經解攣湯 秦艽地黃湯 易老祛風丸 羌活當歸

  散 羌活白芷散 海藏愈風丹 苦參消石酒 大白膏 大黑膏 浸酒法 雷丸散

  雷丸散 白花蛇丸 行藥 防風天麻丸 歙墨丸

 醫部彙考三百七十一

  外科癘瘍癜風門二

  方二乳香丸 神仙退風丹 天麻散 何首烏散 六香散 八金散 渫洗藥 生

  眉膏 防風通聖散 消風散 子和生眉散 烏蛇散 女萎膏 蜀水花膏 蝟皮丸

  硫黃散 大黑神膏 蜂房釀酒 白花蛇散 鯪鯉甲丸 天麻煎 苦參酒 又方 桂

  枝酒 荊瀝湯 白朮酒 依源麻黃續命湯 八風防風散 龍蛇散 何首烏散 當歸

  散 二黃膏 四神散 白花蛇散 酸石榴丸 硫黃膏 灰藋膏 烏蛇散 苦參散

  摩風膏 又方 又方 又方 麢羊角散 秦艽湯 烏蛇散 荊芥散 防風散 蒺蔾

  丸 黑龍丸 莽草膏 又方 柳枝湯 丹參湯 垂柳湯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七十二

  外科浸淫疥癬門一

  張機金匱要略浸淫病脈證治

  孫思邈千金方疥癬

  朱震亨心法用藥法 諸瘡證治 搔癢

  李梴醫學入門五疥證治

  薛己醫按瘡疥

  王肯堂證治準繩總論證治 浸淫瘡

  陳實功外科正宗疥瘡 頑癬

  陳士鐸石室祕錄治法

  方一當歸飲子 除濕散 苦參丸 神效散 香疥藥 八仙散 又方 五龍膏

  楓實膏 消毒散 枳殼散 枳殼丸 苦參丸 赤小豆散 脂調散 掃疥散 祕傳一

  擦光 一上散 䕡茹散 本事方 又方 丹砂膏 巴豆膏 神異膏 白礬散 苦參

  散 苦參湯

 醫部彙考三百七十三

  外科浸淫疥癬門二

  方二一笑散 神捷散 殺疥藥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擦掌丹 一上散

  秦艽丸 皂角膏 又方 烏頭散 黃連散 又方 治癬方 何首烏散 白蒺藜散

  苦參丸 三神丸 胡粉散 銀粉散 八寶散 五倍子散 丁香散 水銀膏 定粉膏

   淋洗方 黃連膏 又方 又方 砒霜散 又方 鯽魚膏 凌霄花散 昨葉荷草散

   是齋方 烏蛇丸 白花蛇丸 雄黃膏 丹參湯 羅氏柏脂膏 一抹散 黃連散

  又方 螺殼散 荊芥散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七十四

  外科反花天泡楊梅門

  竇漢卿瘡瘍全書大泡 楊梅

  薛己醫按反花 天泡 楊梅

  王肯堂證治準繩天泡 楊梅

  陳實功外科正宗翻花 天泡 楊梅瘡總論 看法 治法

  張介賓景岳全書天泡 楊梅 結毒

  方清肌燥濕湯 泥金刮毒膏 汗藥 煎藥 熏洗方 點藥 行藥 點藥 武定侯

  方 藜蘆膏 臙脂散 甘草塗傅方 惡實根塗傅方 換肌消毒散 蠲痹消毒散 蠲

  毒換肌散 楊梅瘡丸藥 發黴瘡毒方 圍藥方 廣瘡膏 熏法 洗藥方 水銀膏

  消風散 對金丸 黃蠟膏 末藥方 搽楊梅瘡方 又方 神異膏 防風通聖散 大

  連𧄍飲 冰螄散 珍珠散 解毒瀉心湯 清脾甘露飲 胡粉散 石珍散 加味遺糧

  丸 解毒天漿散 升麻解毒湯 歸靈湯 防風必效散 翠雲散 鵝黃散

  單方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七十五

  外科癭瘤肬痣門

  黃帝靈樞經刺節真邪篇

  竇漢卿瘡瘍全書諸瘤 雀子斑

  陳無擇三因方癭瘤

  張從政儒門事親

  朱震亨心法癭氣

  薛己醫按論瘤 疣

  李梴醫學入門癭瘤疣請幫助識別此字。

  王肯堂證治準繩瘤證治法

  陳實功外科正宗癭瘤論 看法 治法 雀斑 枯筋箭 黑子 血痣

  張介賓景岳全書瘤贅

  陳士鐸石室祕籙癭瘤治法不同

  方海藻丸 守癭丸 白頭翁丸 海藻散堅丸 木通散 五癭丸 昆布丸 藻藥散

   二海丸 消癭散 含化丸 通氣丸 昆布散 破結散 玉壺散 人參化癭丸 寶

  金散 海帶丸 昆布散 又方 神驗方 神效開結散 清上消鬱湯 解下除濕湯

  枯瘤膏 井金散 造土黃法 黃龍膏 枯瘤方 神驗點方 龍骨散 痲藥方 止血

  藥 桃紅散 梅花散 箍藥 又方 祛風換肌膏 玉面桃花粉 一井散 小黃膏

  五癭方 又方 陷腫散 又方 生肉膏 清肝蘆薈丸 芩連二母丸 順氣歸脾丸

  通氣散堅丸 調元腎氣丸 海藻玉壺湯 活血散癭湯 六軍丸 枯瘤方 祕傳斂瘤

   琥珀黑龍丹 十全流氣飲 涼血地黃湯 王容丸 玉肌散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七十六

  外科熱瘡痤疿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氣交變大論

  孫思邈千金方熱瘡疿子

  戴思恭證治要訣疿子

  李梴醫學入門疿痤

  王肯堂證治準繩

  陳實功外科正宗痤疿

  陳士鐸石室祕籙皮毛治法

  方旋覆花丸 膿胞瘡方 又方 白蒺蔾散 密陀僧散 白金散 玉粉散 七寶散

   赤石脂散 苦參湯 鵝黃散 消風散

  單方

  醫案

  外科湯火灸凍漆瘡門

  孫思邈千金方火瘡等病

  張從政儒門事親凍瘡

  薛己醫按論湯火瘡

  李梴醫學入門湯火瘡 凍裂

  王肯堂證治準繩湯火瘡 手足朘裂

  陳實功外科正宗湯火 凍風 漆瘡

  陳士鐸石室祕籙湯火傷 凍瘡

  方麻子膏 黃蘗散 柏葉散 湯火傷方 清涼膏 水霜散 止痛膏 神效當歸膏

   止痛生肌散 伯皮膏 綠雲散 四時貼護方 內補黃芪丸 東垣潤肌膏 初虞世

  方 雉腦膏 柏葉膏 四順清涼飲 珍珠散 三白散 化斑解毒湯 碧玉膏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七十七

  外科跌打金刃竹木破傷門一

  黃帝素問脈要精微論

  張機金匱要略金瘡脈證

  王叔和脈經論脈

  孫思邈千金方打撲傷損 金瘡

  劉完素六書破傷風論

  張潔古活法機要墜損

  朱震亨心法跌撲損傷 破傷風

  戴思恭證治要訣顛撲 刀傷

  虞摶醫學正傳破傷風

  李梴醫學入門折傷 破傷 杖瘡

  薛己醫按正體主治大法

  王肯堂證治準繩傷損總論 骨節條分 破傷風 外治

  陳實功外科正宗跌撲 金瘡 杖瘡 咬傷 破傷風

 醫部彙考三百七十八

  外科跌打金刃竹木破傷門二

  方一復元活血湯 桃仁承氣湯 玉真散 解毒散 聖愈湯 獨參湯 當歸地黃

  湯 四君子湯 小柴胡湯 八珍湯 犀角地黃湯 十味參蘇飲 二味參蘇飲 四物

  湯 加味承氣湯 歸脾湯 潤腸丸 當歸補血湯 十全大補湯 參附湯 清胃散

  清燥湯 生脈散 二妙散 四斤丸 補中益氣湯 黑丸子 迴陽玉龍膏 復元通氣

  散 神效太乙膏 乳香定痛散 豬蹄湯 神效當歸膏 托裡散 加味芎歸湯 當歸

  導滯散 花蕊石散 經驗方 消毒定痛散 洗藥 黑龍散 洪寶丹 沒藥降聖丹

  萬金膏 接骨散 本事接骨方 沒藥丸 整骨痲藥 草烏散 定痛膏 又方 截血

  膏 散血膏 接補消腫膏 一赤散 洗藥荊葉散 敷貼藥 接骨丹 走馬散 乳香

  膏 紫金皮散 內消方 消腫膏 芙蓉膏 紫金膏 拯損膏 松蔥膏 退腫膏 一

  紫散 一綠散 退熱散 澤蘭散 疎風敗毒散 加味交加散 羌活乳香湯 仲景方

   巴戟湯 奪命散 雞鳴散 清上瘀血湯 消下破血湯 大紫金皮散 破血藥 二

  十五味藥 沒藥降聖丹 清心藥 破血消痛湯 止痛藥 散血定痛補損丹 定痛當

  歸散 四草定疼湯 聖靈丹 何首烏散 調經散 活血丹 大活血丸 黃末子 白

  末子 紅末子 黑末子 牡丹皮散 橘朮四物湯

 醫部彙考三百七十九

  外科跌打金刃竹木破傷門三

  方二黑神散 當歸補血湯 接骨散 接骨方 定痛接骨紫金丹 麥兜散 接骨

  仙方 又方 搜損尋痛丸 白藥 理傷膏 神效方 封口藥 洗藥 痲藥 本事地

  黃散 潔古沒藥散 生肌止血立效方 麒麟竭散 如神散 金傷散 定血散 又方

   神奇散 軍中一捻金散 龍骨散 金傷散 完肌散 生肌膏 定血散 王不留行

  散 定痛乳香散 磁石散 當歸散 內塞散 蒲黃散 神仙止血散 敗弩筋散 生

  乾地黃散 白薇散 虎骨散 踴鐵膏 雄黃散 紅散子 牡丹散 蠐螬丸 出箭頭

  方 解骨丸 鼠油膏 綠礬散 又方 鬼代丹 乳香散 五黃散 沒藥散 又方

  乳香散 又方 龍腦潤肌散 又方 圍藥 傅藥 生肌桃花散 靈異膏 乳香膏

  銀粉膏 又方 牛脂膏 紅膏藥 白膏藥 黑膏藥 祕傳膏藥 萬應膏 鐵布衫丸

   破血散 地龍散 定痛乳香神應散 沒藥丸 加味芎藭湯 百合散 應痛丸 乳

  香散 羌活防風湯 防風湯 蜈蚣散 羌活湯 地榆防風散 大芎黃湯 白朮防風

  湯 白朮湯 謙甫硃砂丸 左龍丸 江鰾丸 養血當歸地黃湯 廣利方 白丸子

 醫部彙考三百八十

  外科跌打金刃竹木破傷門四

  單方

  鍼灸

  醫案

  外科蟲獸傷門

  孫思邈千金方總論 狂犬 蠼螋 射工

  戴思恭證治要訣惡蟲蛇傷

  薛己醫按誤吞水蛭 蛇入七竅

  王肯堂證治準繩毛蟲證治

  陳士鐸石室祕錄蟲獸治法

  方雄黃消毒膏 一上散 聖惠方 又方 又方 蟬花散 定風散 扶危散 扶危

  散 五神散 又方 又方 五香散 野葛膏 又方 又方 又方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八十一

  婦人經脈門一

  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 陰陽別論 評熱病論 腹中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張機金匱要略經水不利 經水不通 熱入血室

  晉王叔和脈經經水諸病 居經 當斷不斷 強下其經致生他病 脈法

  陳自明婦人良方經脈總論 月水不調 月經不通 月水不利 行止

  腹痛 月水不斷 天癸過期 血枯 熱入血室

  劉完素六書月水不調論治 血枯經閉 經水適來適斷

  成無己明理論熱入血室

  張從政儒門事親月事沉滯 經血暴下 月事不來

  李杲十書經閉有三 閉屬少陽 不調治法 熱入血室治法

  朱震亨心法經水證治

  格致餘論辨紫黑痛塊

  王履㴑洄集二陽病論

  羅天益衛生寶鑑熱入血室成結胸

  戴思恭證治要訣經事不調

  樓英醫學綱目調經 經水或前或後 天癸過期 熱入血室

  王綸明醫雜著經脈不行

  李梴醫學入門月事不通 經水不調 論室女經事 論寡婦經事 蟲證

  經閉 性行 隱曲不利 命門男女有別 血室男女有別 脈法 診病問經水 熱入

  血室成結胸

  李時珍本草綱目論月水錯總論

 醫部彙考三百八十二

  婦人經脈門二

  王肯堂證治準繩月水愆期辨污血有無法 論東垣潔古治血枯法 經

  行紫黑 經行身痛 過期不止

  萬全婦人祕科總賦 總論 經候不調有三 先期經行治法 後期經行

  治法 數月而經一行治法 或前或後治法 過多過小治法 經閉不行有三 脾胃傷

  損治法 氣鬱治法 痰滯治法 失夫治法 脈虛治法 脈實治法

  吳崐醫方考調經用四物湯論

  張介賓景岳全書經脈為婦人之本 經脈屬諸臟之因 經不調 辨血

  色 血枯經閉 室女經久不行 血熱經早 血熱經遲 血寒經遲 血虛經亂 腎虛

  經亂 經行腹痛 熱入血室

  方一抵當湯 礬石丸 小柴胡湯 杏仁湯 大黃𥐚硝湯 茱萸蝱蟲湯 抵當湯

   七熬圓 桃仁散 小牛角䚡散 龍骨散 桃仁湯 乾漆湯 芒硝湯 陽起石湯

  黃芩牡丹湯 牡丹圓 乾漆圓 浸酒方 牡蠣圓 當歸圓 促經湯 白堊圓 加味

  逍遙散 歸脾湯 四物湯 加味四物湯 二陳湯 越鞠丸 八珍湯 加味小柴胡湯

   補肝散 十全大補湯 神芎丸 二氣湯 當歸龍骨丸 黃藥子散 通經散 桃仁

  承氣湯 黃連解毒湯 通經方 琥珀散 十味香附丸 固經丸 柴胡抑肝湯 滋陰

  百補丸 蒼莎丸 清海蒼莎丸 葶歸丸 失笑散 柴胡調經湯 加味養榮丸 女金

  丹 大烏雞丸 小烏雞丸 抱膽丸 大胡連丸 萬應丸 雄砂丸 五積散 紫葳散

 醫部彙考三百八十三

  婦人經脈門三

  方二益氣養榮湯 杏林摘要方 補中湯 紫金丸 烏鴉散 獺膽丸 經驗方

  玉燭散 四物加黃芩黃連湯 衛生湯 萬病丸 四物加葵花湯 四物加熟地黃當歸

  湯 先期湯 土瓜根散 過期飲 滋血湯 人參養血丸 和劑逍遙散 增損四物湯

   沉香降氣散 抑氣散 正氣天香湯 當歸飲 七沸湯 又方 益胃升陽湯 大溫

  經湯 小溫經湯 溫經湯 滋血湯 加味吳茱萸湯 桃仁散 薑黃散 紫石英丸

  暖宮丸 內補當歸丸 禹餘糧丸 鹿茸丸 升陽舉經湯 膠艾湯 𪔀甲丸 牛膝散

   牡丹散 養榮湯 茸附湯 八物湯 交加散 交加地黃丸 交加散 桂枝桃仁湯

   延胡索湯 又方 三神丸 柴胡丁香湯 沒藥除痛散 加味烏沉湯 瑞金散 禹

  餘糧丸 牡蠣丸 經驗方 伏龍肝散 三和湯 通經湯 通經丸 掌中金丸 六神

  湯 四物調經湯 調經散 清熱調血湯 清經四物湯 通經四物湯 煮附丸 墨附

  丸 四製香附丸 七製香附丸 導經丸 烏藥湯 無極丸 立效散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八十四

  婦人子嗣門

  黃帝素問上古天真論 骨空論

  扁鵲難經命門繁胞

  孫思邈千金方求子論 種子法

  陳自明婦人良方求男論 無子論 交會禁忌 男女受胎時日法 推

  支幹旺相日法 推每月宿日 受形論 受形篇 產寶論

  嚴用和濟生方無子論

  張從政儒門事親婦人無子

  朱震亨心法子嗣

  格致餘論論種子服秦桂丸之非 受胎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婦人以血為主

  李梴醫學入門論方

  王肯堂證治準繩求子論

  萬全廣嗣紀要寡慾篇 擇配篇 配合篇 協期篇

  婦人祕科濟陰通元賦 種子章

  陳士鐸石室祕錄子嗣論

  方白薇圓 承澤圓 金城太守白薇圓 又方 吉祥圓 秦椒圓 大黃圓 紫石英

  天門冬圓 資生順坤方 蒼附導痰丸 韓飛霞女金丹 艾附暖宮丸 烏雞丸 補宮

  丸 續嗣降生丹 毓麟珠 加味六味地黃丸 調理藥 螽斯丸 抑氣散 大五補丸

   白薇丸 趙氏蓯蓉菟絲子丸 加味香附丸 調經丸 正元丹 坐導藥 盪胞湯

  永固孕湯 玉鑰啟榮丸 暖宮螽斯丸 百子附歸丸 琥珀調經丸 加味養榮丸 加

  味益母丸 濟陰丹 勝金丹 調金種玉湯 先天歸一湯 神仙附益丹 調經養血丸

   溫經湯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八十五

  婦人胎前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別論 平人氣象論 奇病論 六元正記大論

  張機金匱要略胎前總論 食物禁忌

  王叔和脈訣雜病歌 姙娠脈賦

  孫思邈千金方惡阻 養胎 徐之才逐月養胎方 脈法

  朱肱活人書姙娠傷寒用藥方法

  陳自明婦人良方總論 論胎教 孕元立本章 驗胎法 胎殺避忌胎

  前將護法 食忌 孕婦藥忌 惡阻 胎動不安 漏胎下血 驚胎墜撲 胎氣上逼

  數欲墮胎 胎不長 未足月欲產 子煩 鬼胎 小便不通 子淋 胎水腫滿 腹內

  鐘鳴 臟燥悲傷 脈例 診婦人有姙歌 孕癰

  竇漢卿瘡瘍全書產前不治證

  嚴用和濟生方惡阻 子煩 校正時賢治法

  張從政儒門事親子瘖

  朱震亨心法金匱當歸散論 調治法

  格致餘論胎墮 轉胞

  王海藏醫壘元戎諸六合湯法

 醫部彙考三百八十六

  婦人胎前門二

  戴思恭證治要訣惡阻 轉胞子淋不同

  王綸明醫雜著論半產護法

  李梴醫學入門{{Annotation|胎前宜清熱養血 逐月依經調治 逐月胎脈所主 惡阻

   子煩 子懸 傷寒 胎動 胎漏 尿血 子淋 轉胞 遺尿 子腫 中風

  虞摶醫學正傳總論 鬼胎

  王肯堂證治準繩墮胎 受形分男女論 氣弱用氣六合論 半產 肚

  癰

  萬全廣嗣紀要轉女為男法 墮胎 子懸 子煩 子腫 傷寒 預防難

  產

  婦人祕科胎前賦 養胎 子滿 外科諸病

  張介賓景岳全書男女論 安胎總論 惡阻 胎氣上逼 胎漏 卒然

  下血 胎動欲墮 數墮胎 小產 胎不長 鬼胎 姙娠宜寡慾 藥食 用藥法

  陳士鐸石室祕錄子懸 漏胎 胎動 小產 產前白帶 妊娠少陰傷

  寒

  方一四物湯 膠艾湯 當歸散 白朮散 桂枝茯苓丸 旋覆花湯 丹參圓 橘

  皮湯 烏雌雞湯 補胎湯 艾葉湯 黃連湯 雄雞湯 茯神湯 菊花湯 調中湯

  阿膠湯 安中湯 麥門冬湯 柴胡湯 蔥白湯 杏仁湯 芍藥湯 葵子湯 半夏湯

   豬腎湯 丹參膏 甘草散 阿膠散 產寶方 養生必用方 寄生湯 黃芪湯 順

  氣飲子 安胎寄生湯 秦艽湯 小品止痛湯 得效黃芩湯 釣藤湯 護胎方 安胎

  鐵罩散 又方 鯉魚臛方 大全方 又方 當歸湯 胎漏方 又方 濟生如聖湯

  桑寄生散 鄭氏人參散 二黃散 丹溪方 補遺安胎散 芎歸湯 草豆蔻散 地黃

  當歸湯 五加皮散 五加皮丸 又方 又方 大地黃丸 小品薴根湯 倉公下氣湯

   安胎和氣飲 枳殼湯 天仙藤散 千金鯉魚湯

 醫部彙考三百八十七

  婦人胎前門三

  方二木香丸 白朮散 鄭氏勝金散 生犀角散 白殭蠶散 赤箭丸 白朮酒

  羚羊角散 羌活酒 大聖散 麥門冬湯 麥門冬散 人參散 一母丸 人參黃芪散

   馬兜鈴散 紫菀湯 平安散 柴胡飲 加味理中湯 豬苓散 葵子湯 又方 大

  腹皮湯 丹溪方 獨聖散 獨聖湯 地膚大黃湯 又方 又方 安榮散 桑螵蛸散

   續斷湯 甘草小麥大棗湯 淡竹茹湯 芎藭補中湯 杜仲丸 四製香附丸 安胎

  白朮散 黃芪散 人參丸 枳實檳榔丸 知母丸 雄黃丸 復元湯 紫蘇和氣飲

  子淋散 白朮散 加減當歸散 加減通氣散 加減倉公下氣湯 加減安胎飲 加減

  牛膝湯 加減紫菀湯 加減柴胡湯 加減秦艽散 加減梔子五物湯 加減白朮散

  斬鬼丹 泰山磐石散 二陳湯 半夏茯苓湯 人參養胃湯 歸脾湯 加味小柴胡湯

   四七湯 逍遙散 安胎飲 胡連丸 天門冬飲 雞黃散 鴨子煎 訶朮散 醒脾

  飲子 濟生石膏湯 梔子大青湯 神方驗胎散 艾醋湯 參橘散 保生湯 半夏茯

  苓湯 芩連半夏湯 歸元散 竹茹湯 膠艾四物湯 當歸寄生湯 地膚子湯 忘憂

  散 溫胃飲 理陰煎 保陰煎 涼胎飲 枳殼湯 胎元飲 壽脾煎 左歸飲 右歸

  飲 固陰煎 五福飲 祕元煎 菟絲煎 小和中飲 解肝煎 化肝煎 紫蘇飲 五

  味異功散 六味異功散 和胃飲 五君子煎 清化飲 四聖散 五陰煎 七福飲

  益母地黃湯 續斷湯 五物煎 決津煎 固胎煎 赤金豆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八十八

  婦人臨產門一

  黃帝素問腹中論

  王叔和脈經離經脈

  孫思邈千金方產難論

  陳自明婦人良方將護孕婦論 月空方位例 逐月安產藏衣忌向方位

   安產藏衣十三神吉凶方位 推婦人行年法 體元子借地法 禁草法 禁水法 治

  產難橫生逆產胎衣不下靈符 產難論 郭稽中產難論 楊子建十產論 交骨不開產

  門不閉 產難子死腹中 熱病胎死腹中 胞衣不出 產難脈訣

  嚴用和濟生方滑胎論 橫生倒產 欲產運悶 胞肥難產 坐草

  劉完素六書總論

  張從政儒門事親難產

  朱震亨心法治法 切脈法 驗死胎法

  格致餘論難產論

  樓英醫學綱目論楊子建傷產法 論楊子建橫產偏產礙產倒產四法

  虞摶醫學正傳難產論

  李梴醫學入門總論 脈法

  龔信古今醫鑑催生符式

  戴思恭證治要訣將產調治法

  薛己醫按入月預備藥物 臨盆法

  王肯堂證治準繩催生法 下死胎法 脈法辨訛

  萬全婦人祕科催生法 救逆產 救礙產 盤腸產

  張介賓景岳全書催生法 將產占卜問神 姙娠調補氣血 論滑胎

 醫部彙考三百八十九

  婦人臨產門二

  方一退散 三退散 三退六一散 龍蛻散 黑龍丹 催生散 霹靂丹 如神丹

  如聖膏 下死胎方 香桂散 桂香丸 奪命丹 牛膝湯 三蛻飲 奪命丸 催生神

  妙佛手散 死胎不下方 如意丹 蟹爪散 飛生丸 達生散 瘦胎枳甘散 縮胎丸

   束胎丸 神寢丸 滑胎煎 又方 催生如聖散 又方 催生柞木飲子 乳珠丹

  又方 催生丹 如意散 勝金散 行氣催生湯 又方 如聖散 益元散 無憂散

  催生如聖散 半夏湯 七聖散 勝金散 萬金不傳遇仙丹 加味芎歸湯 烏金散

  下死胎方 又方 一字神散 又方 兔腦丸 小營煎 脫花煎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

  婦人產後門一

  張機金匱要略脈證總論

  王叔和脈經脈法

  脈訣產後傷寒歌

  孫思邈千金方產後虛損 漏血 飲食所宜 中風

  朱肱活人書產後用藥方法

  陳自明婦人良方將護法 調理法 血運 顛狂 狂言讝語 不語

  乍見鬼神 驚悸 心神恍惚 虛極生風 虛汗不止 冒悶汗出 汗多變痙 中風

  口噤腰背反張 筋攣 瘛瘲 腳氣 遍身疼痛 腰痛 惡露不絕 惡露不下 惡露

  上攻心痛 腹痛 兒枕腹痛 小腹痛 寒證腹痛 兩脅脹痛 積聚癥塊 血瘕 餘

  血奔心煩悶 口乾痞悶 寒熱 瘧疾 蓐勞 虛羸 風虛冷勞 腹脹嘔吐 嘔逆不

  食 霍亂 頭痛 欬嗽 喘促 口鼻黑鼻衄 呃噫 血崩 月水不調 月水不通

  四肢浮腫 腹痛瀉利 赤白痢 大便祕澀 大小便不通 遺糞 諸淋 小便頻數

  小便不禁 小便出血 墮胎下血 陰脫玉門不閉 斷產論 脈法

  嚴用和濟生方產後服黑神散及芎藭湯論 腹痛瀉痢 血崩 腹脹悶滿

  嘔吐 中風 心痛

  劉完素六書證治總論 婦人胎產論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一

  婦人產後門二

  張從政儒門事親產後忌用溫熱之劑 產後脹悶不宜用備急丸 臍腹

  腰痛 心風 產後熱

  李杲十書誤用寒涼之藥論 浮腫

  朱震亨心法總論

  平治會粹總論

  格致餘論胞損淋瀝論

  局方發揮初產禁服黑神散五積散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皮膚作癢 發熱 腹痛 面黑發喘 大便祕結 發

  熱迷悶 惡露不盡 彌月傷食

  樓英醫學綱目大便祕 虛腫 惡露不下 汗出不識人 瘧疾 發熱

  發熱頭痛身疼 續命湯大豆紫湯舉鄉古拜散三方論 中風 痙病 遺尿 喘

  虞摶醫學正傳禁用芍藥湯 胞衣不下

  王綸明醫雜著發熱

  李梴醫學入門消瘀血論 血運 心腹痛 心痛 小腹痛 臍下痛 寒

  熱 蓐勞 吐瀉腹痛或脹 霍亂 痿弱 煩渴 自汗 不語 怔忡 淋 浮腫 痢

  疾 欬嗽 口鼻黑鼻衄 陰門突出 生腸不收 尋常外感 傷寒 雜病治法 調理

  乳母法

  薛己醫按發痓 寒熱 瀉痢 薏苡仁方論 脫肛 雜證 虛煩發熱 血渴

  王肯堂證治準繩調理法 虛煩 乍熱乍寒辨 腳氣用小續命湯論

  大便祕澀 發痙 遺尿 兒枕與腹痛不同 目病

  張介賓景岳全書產後當大補氣血論 論三禁 腹痛 發熱 喘促

  惡露 發痙 胞衣不出 血運

  陳士鐸石室祕籙產後宜補論 血運 感受風寒 感中風邪皆作末治

   中暑 水腫 痢疾 發黃 受濕陰腫小便不通 喘促 大汗煩渴 吐蚘 吐膿血

  發斑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二

  婦人產後門三

  方一四物湯 黑神散 大承氣湯 小柴胡湯 竹葉湯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大黃甘遂湯 陽旦湯 羊肉湯 羊肉黃芪湯 鹿肉湯 獐骨膏 當歸芍藥湯 杏仁

  湯 乳蜜湯 五石湯 三石湯 竹葉湯 淡竹茹湯 蜀漆湯 芍藥湯 甘草湯 獨

  活湯 獨活酒 小獨活湯 五石湯 四石湯 三物黃芩湯 防風酒 茯神湯 遠志

  湯 茯苓湯 安心湯 甘草圓 人參圓 大遠志圓 乾地黃湯 芍藥湯 當歸湯

  羊肉湯 羊肉當歸湯 羊肉杜仲湯 羊肉生地湯 內補芎藭湯 大補當歸湯 吳茱

  萸湯 蒲黃湯 敗醬湯 芎藭湯 乾地黃湯 桃仁湯 澤蘭湯 甘草湯 大黃湯

  柴胡湯 蒲黃湯 銅鏡鼻湯 小銅鏡鼻湯 梔子湯 生地黃湯 大黃乾漆湯 膠蠟

  湯 澤蘭湯 䒷蔞湯 雞䏶胵湯 石葦湯 葵根湯 茅根湯 滑石散 五加酒 當

  歸湯 增損澤蘭圓 大補益當歸圓 澤蘭散 小澤蘭圓 牡丹圓 禹餘糧圓 牡蒙

  圓 桂枝附子湯 阿膠圓 桂心牡蠣湯 生地黃湯 人參湯 人參黃芪湯 當歸酒

   烏金散 紅藍花散 白蜜湯 豬膏飲 當歸湯 地黃湯 蒲黃酒 當歸川芎湯

  芎藭湯 聖愈湯 當歸補血湯 四物二連湯 全生活血湯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三

  婦人產後門四

  方二清魂散 來甦散 獨行散 奪命散 紅花散 花蘂石散 荷葉散 沒藥丸

   獨聖湯 牡蠣散 七氣手拈散 大巖蜜湯 失笑散 經水錄蜀椒湯 黑神散 黑

  白散 定志丸 寧志膏 犀角地黃湯 五味子丸 固脬飲 補脬飲 地黃散 當歸

  血竭丸 卷荷散 枳實芍藥散 當歸黃芪湯 川芎散 芎附散 獨活寄生湯 加減

  四物湯 趁痛方 防風湯 川芎散 經效茯苓湯 華佗愈風散 濟危上丹 葛根湯

   乾葛湯 天麻散 當歸散 伏龍肝散 交加散 羚羊角散 一物獨活湯 一物白

  蘚湯 千金雞矢醴 大豆紫湯 大豆湯 麢羊角飲子 防風當歸散 防風湯 增損

  柴胡湯 秦艽湯 芎藭散 防己膏 七珍散 胡氏孤鳳散 又方 逐血補心湯 大

  聖澤蘭散 產後發狂方 妙香散 烏金散 四物補心湯 調經散 茯神散 柏子仁

  散 白茯苓散 熟乾地黃散 產乳七寶散 海藏大效牡丹散 遠志丸 白茯苓丸

  人參散 琥珀地黃散 茯苓散 又方 抱膽丸 琥珀散 遠志散 天麻丸 辰砂遠

  志丸 心煩腹痛方 經效方 金黃散 沒藥丸 竹葉湯 甘竹茹湯 薤白湯 芍藥

  梔豉湯 熟地黃湯 又方 楊氏黃芩散 集驗䒷蔞根湯 延胡索散 麻黃根散 經

  效方 止汗散 人參湯 當歸六黃湯 參附湯 芪附湯 黃疸方 羅氏犀角飲子

  三之一湯 三分散 加味逍遙散 人參當歸湯 柴胡四物湯 小柴胡加生地黃湯

  大調經散 加減烏金散 產寶方 知母湯 草果飲子 生熟飲子 石子湯 豬腰子

  粥 人參𪔀甲散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四

  婦人產後門五

  方三許仁則方 白茯苓散 胡氏牡丹散 黃芪煮散 黃芪建中湯 虛羸方 三

  合散 當歸羊肉湯 十全大補湯 補益方 產寶方 又方 白朮湯 奪魂散 漢防

  己散 加味八物湯 起枕散 四味湯 補氣養血湯 二母散 小參蘇飲 旋覆花湯

   柴胡破瘀湯 柴胡防歸湯 竹葉防風湯 當歸黃芪飲 硫黃湯 血風湯 桃仁湯

   五香連𧄍湯 桃桂當歸丸 養血佐肝丸 推氣養血丸 香靈丸 參朮膏 茅根湯

   桑螵蛸散 黃芪芍藥湯 的奇散 滋腸五仁丸 五味白朮散 補虛湯 保安丸

  當歸鬚散 熟料五積散 理中湯 木檳湯 桂心湯 四君子湯 三白湯 生脈散

  黃雌雞湯 九蜜煎 胃關煎 排氣飲 大和中飲 三柴胡飲 四柴胡飲 五柴胡飲

   正柴胡飲 補陰益氣煎 徙薪飲 抽薪飲 一陰煎 加減一陰煎 三陰煎 大營

  煎 豬腰湯 白茯苓散 母雞湯 貞元飲 大補元煎 金水六君煎 六安煎 通瘀

  煎 迴生丹 大黃膏法 斷產方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五

  婦人崩漏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別論 六元正紀大論

  張機金匱要略漏下

  王叔和脈經崩漏脈法

  陳自明婦人良方暴崩下血

  嚴用和濟生方總論證治

  張從政儒門事親血崩

  李杲十書經漏不止有三 治法

  朱震亨心法總論證治

  戴思恭證治要訣血崩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總論證治 脈法

  薛己醫按血崩治法

  徐春甫古今醫統崩漏證治

  王肯堂證治準繩經驗簡要治崩中法 產寶分陰陽 黑藥通腎 論益

  胃升陽湯 治用升舉 治用黃芩

  萬全婦人祕科崩漏論 治有三法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錄血崩治法

  方一{{Annotation|小牛角腮散 雲母芎藭散 禹餘糧圓 慎火草散 增損禹餘糧圓 又方

  又方 丸方 又方 當歸湯 又方 又方 伏龍肝散 大牛角中仁散 又方 生地

  黃湯 又方 丹參酒 牡丹皮湯 白堊圓 又方 又方 芎藭湯 又方 又方 又

  方 又方 又方 馬通湯 馬蹄屑湯 馬蹄圓 慎火草散 蒲黃散 獨聖散 四君

  子湯 六君子湯 八珍湯 加味逍遙散 歸脾湯 小柴胡湯 附子理中湯 補中益

  氣湯 十全大補湯 八味丸 獨參湯 黃芪當歸人參湯 龍腦雞蘇丸 黃芪膏子煎

  丸 黃芪膏熬法 易簡芎歸湯 涼膈散 黃連解毒湯 酢附丸 芎歸膠艾湯 百子

  附歸丸 四製香附丸 墨附丸 內灸散 補陰丸 大烏雞丸 小烏雞丸 芩心丸

  四物坎離丸 固經丸 升陽調經湯 升陽舉經湯 五積散 不換金正氣散 升陽除

  濕湯 橘歸丸 黑神散 女金丹 二宜丸 補中益氣湯 平補鎮心丹 白芷散 寧

  神膏 滋陰寧神湯 大溫經湯 烏藥湯 桂枝湯 理中湯 益母膏 二聖湯 黑龍

  丸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六

  婦人崩漏門二

  方二斷源散 荊芥四物湯 子芩丸 當歸龍骨丸 獨行散 白礬丸 又方 震

  靈丹 三灰散 全生活血湯 七灰散 加減十全大補湯 五灰散 解毒四物湯 楊

  氏家藏黑金散 萬靈膏藥 繭黃散 固經丸 旋覆花湯 半夏丸 備金散 縮砂散

   涼血地黃湯 當歸芍藥湯 柏子仁湯 益胃升陽湯 柴胡調經湯 調經升陽除濕

  湯 加減四物湯 地黃丸 小薊湯 芎藭酒 奇效四物湯 金華散 又方 立效散

   牡蠣散 柏黃散 丁香膠艾湯 又方 芎藭湯 斷下湯 又方 熟附丸 神應散

   鹿茸丸 赤龍丹 紫金散 白芷煖宮丸 琥珀散 荊芥散 開鬱四物湯 烏金散

   又方 無比散 伏龍肝散 地榆散 鹿茸散 柏葉散 補宮丸 鎮宮丸 梅飲子

   又方 十灰丸 十灰散 又方 香礬散 如聖散

  單方

  鍼灸

  醫案

  功救生丹 退腫散氣方 分氣飲 補脾飲 塌氣丸 參苓散 除濕湯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七

  婦人帶下門一

  黃帝素問骨空論

  張機金匱要略帶下病脈證

  王叔和脈經脈證

  孫思邈千金方赤白帶下崩中漏下

  陳自明婦人良方帶下有五

  嚴用和濟生方論治

  劉完素六書論證

  張從政儒門事親赤白錯分寒熱解

  李杲十書酒煮當歸丸論 固真丸論 補經固真湯論

  朱震亨心法總論證治

  戴思恭證治要訣總論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總論證治 脈法

  薛己醫按論證

  王肯堂證治準繩論證 論潔古治法 燥濕法 枯涸宜潤 補虛法

  酸漿草辨 敗膿所致

  吳崑醫方考用白芷黃荊實瓦壟子論 用葵花論 用千金白馬毛散論

  萬全廣嗣紀要帶下皆身中之血

  婦人祕科論治 必用之藥 白帶與白淫白濁不同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治法

  方一白石脂圓 小牛角䚡散 龍骨散 又方 又方 又方 白馬蹄圓 白馬請幫助識別此字。

  散 雲母芎藭散 慎火草散 禹餘糧圓 又方 伏龍肝湯 又方 又方 又方 芎

  藭湯 小柴胡湯 補中益氣湯 六君子湯 歸脾湯 八珍湯 龍膽瀉肝湯 妙香散

   四七湯 丁香膠艾湯 延胡苦楝湯 神聖復氣湯 搐鼻香 又方 衛生湯 十棗

  湯 瓜蔕散 獨聖散 導水丸 禹功散 無憂散 五苓散 葶藶木香散 玉燭散

  三花神佑丸 小胃丹 五積散 平胃散 二陳湯 黃芪建中湯 大延胡索散 螽斯

  丸 芩蘗樗皮丸 芩朮樗皮丸 蒼蘗莘芎散 龜蘗薑梔丸 側柏樗皮丸 蒼蘗樗皮

  丸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八

  婦人帶下門二

  方二小烏雞丸 芩朮芍葵丸 琥珀硃砂丸 益母膏 四君子湯 四物湯 桂枝

  湯 理中湯 升陽燥濕湯 升陽調經湯 半夏丸 胃風湯 補經固真湯 四炒固真

  丹 清白散 解帶散 八妙丸 固經丸 玉仙散 朝元散 四神丸 二氣丹 又方

   下熏藥 導痰丸 萬靈膏藥 七味白朮散 人參黃芪湯 六味丸 加味逍遙散

  補宮丸 三補丸 四物加芩連湯 加味六君子湯 震靈丹 和劑固陽丸 人參順氣

  散 加減人參黃芪湯 樗皮丸 又方 又方 固腸丸 又方 乳香散 伏龍肝散

  馬蹄丸 白芷散 牡蠣散 補宮丸 白礬丸 補真潤腸湯 又方 又方 又方 白

  蘞丸 當歸煎 茯苓散 卷柏丸 艾煎丸 沉香牡丹丸 紫桂丸 固真丸 茅花散

   苦楝丸 地榆膏 豆花散 調經補真湯 本事地黃丸 桂附湯 香附六合湯 又

  方 二豆散 鶴頂丸 白堊丸 養氣活血丹 茱萸浴湯 坐藥龍鹽骨 勝陰丹 回

  陽丹 酒煮當歸丸 溫經湯 益母散 香礬散 請幫助識別此字。瑁丸 白芍藥散 神仙聚寶丹

  又方 麒麟竭湯 白芷丸 當歸附子湯 又方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九

  婦人諸乳疾門

  竇漢卿瘡瘍全書乳病證治

  陳自明婦人良方乳病證治

  張從政儒門事親治法

  朱震亨格致餘論乳硬論

  樓英醫學綱目病因

  李梴醫學入門總論 論證治法

  薛己醫按癰巖治法

  陳實功外科正宗總論

  張介賓景岳全書乳病證治

  方加味歸脾湯 加味逍遙散 甘桔湯 解毒湯 不換金正氣散 益元散 補中益

  氣湯 四君子湯 八物湯 十全大補湯 復元通聖散 歸脾湯 護心散 一醉膏

  古芷貝散 清肝解鬱湯 內托升麻湯 托裡消毒散 內托十宣散 湧泉散 又方

  益氣養榮湯 冰螄散 生肌玉紅膏 連𧄍金貝煎 通和湯 丹溪方 神效䒷蔞散

  張氏橘皮湯 勝金丹 獨勝散 皂角散 丹溪方 又方 又方 東垣方 牛蒡子湯

   橘葉散 清肝解鬱湯 鹿角散 回乳四物湯 如意金黃散 下乳天漿散 木香餅

   加味四物湯 鯽魚湯 鍾乳湯 又方 又方 漏蘆湯 漏蘆散 單行石膏湯 麥

  門冬散 又方 又方 單行鬼箭湯 甘草散 竹皮大丸 玉露散 豬蹄粥 十六味

  流氣飲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

  婦人前陰諸疾門

  張機金匱要略前陰諸證

  王叔和脈經脈證

  陳自明婦人良方陰病方論

  薛己醫按陰病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陰病證治 脈法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陰病總論 證治

  王肯堂證治準繩陰病證治

  陳實功外科正宗總論

  陳士鐸石室祕錄治法

  方補中益氣湯 龍膽瀉肝湯 四物湯 逍遙散 歸脾湯 古硫鯉丸 雄黃銳散

  銀杏散 清肝滲濕湯 涼榮瀉火湯 搨癢湯 雄黃藜蘆散 芎歸湯 內疏黃連湯

  透膿散 八珍湯 加減八味丸 小柴胡湯 消風散 蘆薈丸 加味逍遙散 三茱丸

   一捻金丸 黃芩散 丹溪方 潔古方 當歸湯 藿香養胃湯 又方 又方 又方

   肘後方 黃芩湯 雄黃散 補心湯 又方 又方 當歸散 又方 菖蒲散 又方

   搨腫湯 洗搨散 疳濕散 蛇牀子散 狼牙湯 麻黃湯 白礬散 大黃散 廣濟

  方 千金方 珍珠散 海螵蛸散 單行太和湯 洗心散 膏髮煎 集驗方 桑白皮

  湯 來復丹 五加皮浸酒方 又方 又方 溫中坐藥蛇牀子散 八味丸

  單方

  鍼灸

  醫案

  婦人夢與鬼交門

  陳自明婦人良方論證脈

  方賢奇效良方總論證治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治

  方茯神散 桃仁丸 辟瘟丹 殺鬼雄黃散 別離散 硃砂散 又方 太乙神精丹

   六一泥法 蘇合香丸 妙香散

  單方

  鍼灸

  醫案

  婦人交腸門

  樓英醫學綱目交腸論證治

  方五苓散 補中益氣湯 四物湯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一

  小兒未生胎養門

  列女傳胎教論

  孫思邈千金方養胎論

  陳自明婦人良方胎教論 孕元立本章 凝形殊稟章 氣質生成章

  胎殺避忌產前將護法 月遊胎殺 十干日遊胎殺 十二支日遊胎殺 六甲旬遊胎殺

   太史局日遊胎殺 食忌論 孕婦藥忌歌

  朱震亨格致餘論慈幼論 胎感論

  方賢奇效良方形質受胎之始論 小兒初生總說

  萬氏育嬰家祕胎養以保其真

  虞摶醫學正傳小兒總論

  郭子章博集方論未生

  徐春甫古今醫統姙婦不守禁忌生子多疾論

  李梴醫學入門胎殺禁忌 生子所向方

  方丹參圓 柴胡和胎飲

  單方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二

  小兒初生護養門

  孫思邈千金方初生出腹論

  張從政儒門事親過愛小兒反害小兒說

  朱震亨格致餘論慈幼論

  危亦林得效方灸法論

  方賢奇效良方初生說 違和說

  萬氏祕傳片玉心書指南賦

  育嬰家祕發微賦 小兒不宜妄針灸 鞠養以慎其疾

  幼科發揮治未病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初誕 護養法

  虞摶醫學正傳小兒初生食飲

  薛氏保嬰金鏡錄論初生用藥

  保嬰撮要初誕法 護養法

  樓英醫學綱目初生禁忌

  徐春甫古今醫統嬰幼論 護養 乳哺 除胎毒 初生總論 豬乳法

   沐浴法 斷臍法 著衣法 曬衣法 養子日用法 養子十法

  王肯堂證治準繩小兒論 乳哺 乳令兒病 斷乳法 雜將護法 浴

  兒 斷臍法 灸臍法 下胎毒法 藏胞衣法 剃頭法

  李梴醫學入門初生裹臍 藏胎衣 調護

  龔廷賢萬病回春初生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洗浴論 斷臍論 慎護論 食忌論

  董鳳翀活幼精要食忌論

  景岳全書兒初生

  東醫寶鑑保護法

  方和平飲子 百壽散 浴體湯 經驗安化湯 防風通聖散 涼膈散 神芎丸 益

  元散 解毒延齡膏 茯苓丸 消乳丸 安臍散 畫眉膏 封臍散 又方 保生第一

  良法 延生第一方 煉臍藥 烙臍餅子 封臍散

  單方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三

  小兒診視門一

  黃帝靈樞經論疾診尺

  嚴助相兒經壽夭

  王叔和脈訣小兒生死候歌 外證十五候歌

  孫思邈千金方小兒總論

  錢乙小兒直訣脈法 面部證 目部證 死證

  朱肱活人書論小兒治法

  許叔微本事方小兒脈

  劉完素六書小兒論

  朱震亨平治會萃小兒病

  幼科全書觀形察色 辨脈 論治法 論胎氣有餘不足以知壽夭 審手冷熱

   法古辨小兒三關手筋脈 辨手經脈形色 辨手筋色歌 驗病歌 形證歌 聽聲知

  病 辨生死 總歌

  危亦林得效方論小兒 虎口脈

  方賢奇效良方看小兒三脈五脈法 辨三部脈證 看三關脈五色 正定

  三十一般死候 小兒生下三月已前中病不治證 虎口脈色 面部 七表 八裏 九

  道 視嬰孩大要

  萬氏祕傳片玉心書活幼指南賦 慈幼儆心賦 小兒總治 看虎口

  紋 脈法 雜證 水鏡訣 湯氏虎口紋訣 辨虎口指脈紋 總治 額印堂山根論歌

   年壽論歌 承漿兩眉論歌 風池氣池兩頤論歌 兩目論歌 鼻準論歌 正口論歌

   兩太陽論歌 兩臉論歌 兩頤金匱風門論歌 部位歌 觀形察色

  萬氏育嬰家祕發微賦 貧富異病 論胎疾食積外感 家傳三法 辨壽

  夭 辨形色 辨脈息 辨脈證治

藝術典第四百二十三卷

醫部彙考四百三

[編輯]

小兒診視門一

[編輯]

《黃帝靈樞經》

[編輯]

論疾診尺

[編輯]

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

此論人之血氣,本於先天所生,而上下環轉者也。嬰兒者,始生之兒;毛髮者,血之餘,少陰精血之所生也。髮復下垂,以應人之血氣,從下而升,復從巔而下。若髮上逆,是惟升而無降矣。升降息,故不免於死亡。

耳間青脈起者,掣痛。甲乙經作瘛腹痛

腎主骨。而開竅於耳。故耳間青脈起者。當主筋骨掣痛。此承上文而言人之血氣。始於先天腎臟之所生。

《大便赤辨》。甲乙經作青辨飱泄脈小者。甲乙經作脈大手足寒難已。 飱泄脈小。手足溫。泄易已。

辨別也。大便赤辨者,謂黃赤之間別也。蓋中焦泌糟粕,蒸津液,乃化而為血,獨行於徑隧,命曰榮氣。水穀常並居於胃,或糟粕而俱下於大腸,濟泌別汁,而滲入於膀胱。如大便赤辨,乃中焦之血與糟粕並下矣。飱泄,大腸虛而不能濟泌矣。此腸胃虛泄於下,中焦之汁不能榮於脈中,故脈小也。若手足溫者,得下焦之生氣。故泄易已。此言中焦水穀之精微。又藉下焦之生氣以合化。

《晉嚴助相兒經》

[編輯]

壽夭

[編輯]

兒初生。叫聲連延相屬者壽。

聲絕而復揚急者不壽。

啼聲散者,「不成人。」

啼聲深者,不成人。

臍中無血者好。

臍小者,不壽。

通身軟弱如無骨者,不壽。

鮮白長大者壽。

自開目者,不成人。

目視不正,數動者,大非佳。

汗血者,多厄不壽。

汗不流。不成人。

小便凝如脂膏,不成人。

頭四破,不成人。

常搖手足者,不成人。

早坐早行,早齒早語,皆惡性,非佳人。

《頭毛》不周匝者,不成人。

髮稀少者。強不聽人。一作不聰

額上有旋毛者,早妨父母。

兒生枕骨不成者,能言語而死。

尻骨不成者,能踞而死。

掌骨不成者,能匍匐而死。

踵骨不成者,能行而死。

臏骨不成者,能立而死。

身不收者死。

《魚口》者死。

股間無生肉者死

 醫部彙考四百四

  小兒診視門二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脈法 面上證氣色總見

  虞摶醫學正傳小兒脈法總論 面上諸形證歌 內八段錦 外八段錦

 醫部彙考四百五

  小兒診視門三

  王肯堂證治準繩察色 面上證 聽聲 脈應雜病 審脈逆順 死證

  李梴醫學入門觀形 察脈 成童脈法 用藥賦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諸般色澤紋證論 面目死生色 金匱死色 外

  臺死色 鼻上色 目內色 諸處紋狀候 諸紋總歌 諸般死證 通真子死候歌 脈

  理論 死證脈 諸般病脈

  董鳳翀活幼精要幼科 聽聲歌 外證歌 雜病不治歌 一見生死歌

   察色歌 血氣論 虛實論 形氣論

  景岳全書小兒總論 看壽夭法 脈法 聲音 顏色 診治大法 論時醫

  藥餌之誤

  陳士鐸石室祕錄兒科治法 又

 醫部彙考四百六

  小兒臟腑形證門

  錢乙小兒直訣五臟虛實寒熱 五臟相勝證治

  萬氏育嬰家祕五臟證治總論

  幼科發揮五臟主病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五臟病治

  薛氏保嬰撮要肝 心 脾 肺 腎

  龔信古今醫鑑五臟生成 觀面部五臟形色歌

  樓英醫學綱目五臟

  徐春甫古今醫統五竅相通應證 五臟克絕

  王肯堂證治準繩五臟 五臟補瀉法

  李梴醫學入門五臟形證

  喬岳五臟絕歌心 肝 脾 肺 腎

藝術典第四百二十六卷

醫部彙考四百六

[編輯]

小兒臟腑形證門

[編輯]

《宋錢乙小兒直訣》

[編輯]

五臟虛實寒熱

[編輯]

心主驚。實則叫哭發熱。飲水而搐。虛則困臥而悸。 心熱則合面睡。或上竄咬牙者。導赤散主之。

心氣實而喜仰臥者。瀉心湯主之。

按「前證若心小腸實熱,宜治以前藥。若心脾血虛,用五味異功散加當歸。若因心血不足,用《祕旨》安神丸。治肝心血燥,用柴胡梔子散。若因肝心血虛,用六味地黃丸。」若因脾虛食鬱生痰,而驚悸不安者,宜用四君子以健脾神,麴麥芽以消導,山梔、柴胡以清熱。如用前方,病氣雖去,前證仍作,急調補元氣,或反甚急溫補元氣。凡此多因姙娠厚味七情,或小兒乳哺失宜,或乳母飲食鬱怒所致。病氣既見,形氣已虛,必當推其所因,而以助胃壯氣為主,佐以治病之劑為善。餘倣此。

肝主風,實則面青目直,叫哭壯熱,項急煩悶。虛則咬 牙呵欠。

肝熱則手尋衣領,及亂捻物,瀉青丸主之。壯熱飲水 喘悶,瀉白散主之。

按:前證若肝木實熱生風而自病,肺金實熱而尅木者,宜用前二藥以瀉其邪氣之實。若肝經風熱而目直等證者,用柴胡梔子散以清肝火,加味四物湯以養肝血。若腎虛而咬牙諸證者,用六君子湯以健脾土,六味地黃丸以滋腎水。苟不審其證之虛實,而妄用前藥,則虛虛之禍不能免矣,慎之!

肝有風則目連劄,得心熱則發搐,或筋脈牽動而直 視,用「瀉青丸」以治肝,「導赤散」以清心。

肝熱則目赤,或兼青發搐者,亦用前二藥。風甚則身 反張強直,用地黃丸以補腎,瀉青丸以治肝。

按:「前證若肝經實熱而自病,宜用瀉青丸。若肝經血燥而自病,宜用抑肝散;腎水虛不能生肝者,宜用地黃丸;若脾土虛不能培木者,宜用六君子湯。凡肝經既病,風火相搏,則肝臟虧損,若不固根本,必變他證百出也。」

脾主困,實則身熱引飲,用瀉黃散。虛則吐瀉生風,用 「異功散。」

面白腹痛。口中氣冷。不思飲食。或吐清水。以益黃散 溫補。脾虛下利。用「調中丸。」

呵欠多睡者,脾氣虛而欲發驚也。

「按前證若發熱作渴,喜冷飲食,或泄瀉色黃,睡不露睛,屬形病俱實,宜用瀉黃散疏導之。若發熱口乾,惡冷飲食,或泄瀉色白,睡而露睛,屬形病俱虛,宜用異功散調補之。若脾氣下陷者,補中益氣湯升補之。寒水侮土者,益黃散溫補之。肝木尅土者,六君、柴胡平補之。若目睛微動,潮熱抽搐,吐瀉不食,宜用《祕旨》保脾湯。」凡小兒諸病。先當調補脾胃。使根本堅固。則諸病自退。

肺主喘。實則悶亂氣急。喘促飲水。虛則哽氣出氣。 肺熱則手掐眉目鼻面。用甘桔湯主之。

肺盛復感風寒,則胸滿氣急,喘嗽上氣,先用瀉白散 以清肺氣,後用大青膏以散風寒。

肺臟怯則脣白,用阿膠散補之。悶亂氣粗,喘促哽氣 者,難治,肺虛甚也。

按:「前證若腠理不密,外邪所感而肺病者,用清肺丸。若脾胃氣虛,不能相生而肺病者,用六君子湯。若脾胃氣實,大腸不利而肺病者,用瀉黃散。若心火炎爍肺金而肺病者,用地黃丸。」

腎主虛,若胎稟虛怯,神氣不足,目無睛光,面白顱解, 此皆難育,雖育不壽。或更加色慾,變證百出,愈難救

 醫部彙考四百七

  小兒初生諸疾門一

  黃帝素問奇病論篇

  孫思邈千金方初生出腹論 驚癇 變蒸論

  錢乙小兒直訣胎驚 變蒸 吐瀉 夜啼 驚啼 撮口 胎肥胎熱胎怯

   臍風 胎黃 語遲 行遲齒遲

  張從政儒門事親夜啼 拗哭不止 悲哭不止 小兒風門

  朱震亨心法小兒論

  幼科全書胎疾 臍風 撮口 噤風 西江月 變蒸 西江月

  方賢奇效良方辨小兒生下三月已前中病不治 胎熱 變蒸

  萬氏祕傳片玉心書初生諸疾胎疾

  幼科發揮胎疾 胎驚 臍風 變蒸 兼證 夜啼 百日嗽

  育嬰家祕初生 胎疾 臍風 啼哭 夜啼 胎驚 百晬咳

 醫部彙考四百八

  小兒初生諸疾門二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初誕 變蒸 噤風撮口 臍風 胎驚風 胎風遍

  身軟 五軟 五硬 夜啼客忤驚啼 胎疾 語遲 百晬內嗽

  王綸明醫雜著臍風 小兒無補腎法

  薛氏保嬰撮要臍風 胎驚 胎風 五軟 五硬 胎證 夜啼 悲哭

  語遲 百晬內嗽

  樓英醫學綱目百日內不治證 胎疾 夜啼

  徐春甫古今醫統小兒初生總論 便血臟毒 五軟五硬 變蒸

  王肯堂證治準繩初生不能啼 不小便 不大便 大小便不通 垂癰

   口中有蟲 噤風 撮口 臍風 臍突 臍濕 臍瘡 胎驚 胎癇 胎熱 胎寒

  胎赤 胎黃 百晬內嗽 悲哭 五軟

  李梴醫學入門初生 撮口 噤口 臍風胎風 胎驚夜啼 變蒸 五軟

  五硬 乳嗽

  龔廷賢萬病回春初生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五氣論 初生 變蒸論 變蒸賦

  董鳳翀活幼精要初誕歌

 醫部彙考四百九

  小兒初生諸疾門三

  方龍膽湯 紫圓 黑散 白石脂散 蒲黃湯 當歸圓 馬齒礬圓 龍骨圓 芎藭

  散 一物前胡圓 瀉青丸 導赤散 祕旨安神丸 瀉黃散 五味異功散 益黃散

  七味白朮散 阿膠散 地黃丸 四君子湯 四物湯 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六君子

  湯 補中益氣湯 柳華散 保和丸 惺惺散 加味逍遙散 茵陳湯 大連𧄍飲 牛

  黃丸 白餅子 涼驚丸 釣藤鉤飲 大青膏 調中丸 張氏溫脾散 歸脾湯 六神

  散 當歸散 羚羊角丸 菖蒲丸 團參湯 木瓜丸 塗䪿法 浴體法 消積丸 羌

  活散 參蘇飲 甘桔散 桔梗湯 小柴胡湯 加味小柴胡湯 梔子清肝散 抱龍丸

   小續命湯 十二味異功散 化毒丹 安神丸 花火膏 蟬蛻釣藤散 天竺黃散

  辰砂金箔散 牛黃膏 硃砂膏 烏犀丸 藿香正氣散 益脾散 麝香散 丹砂丸

  定命散 立聖散 瓜蔕散 五福化毒丹 錦灰散 白龍散 一字金 封臍散 白礬

  散 神效散 至聖保命丹 全蠍餅 犀角散 白芍藥湯 木通散 又 硃砂丸 全

  蠍散 寬氣飲 補腎地黃丸 調元散 比金膏 釀乳方 生地黃湯 是齋白朮散

  消食丸 木香丸 涼膈散 稀涎散 碧雲散 防風通聖散 黃連解毒湯 三黃丸

  定志丸 枳朮丸 黃連解毒湯 勻氣散 平和飲子 調氣散 木香散 撮風散 控

  痰散 加減龍膽湯 理中湯 安神丸 調元湯 全蠍散 蟬花散 升麻葛根湯 塗

  脣膏 玉液散 全蠍散 獨活湯 二陳湯 理中丸 釀乳當歸散 釀乳赤芍散 三

  聖散 加減升麻葛根湯 雄黃解毒丸 東垣安神丸 真金散 琥珀抱龍丸 天麻丸

   定命丹 朱銀丸 甘草湯 辰砂膏 蔥號散 蠶號散 殭蠶膏 撮風散 瓜蔕散

   定命散

 醫部彙考四百十

  小兒初生諸疾門四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十一

  小兒頭面耳目鼻病門一

  孫思邈千金方頭瘡

  錢乙小兒直訣解顱 髮遲

  張從政儒門事親甜瘡 面上瘡 白痜瘡 目疾 瘡疱入眼 疳眼

  朱震亨平治會萃解顱 頭癩

  方賢奇效良方解顱 髮黃

  萬氏祕傳片玉心書解顱 䪿腫 䪿陷 腦疳 髮遲

  育嬰家祕解顱 䪿填䪿陷 髮遲

  幼科發揮䪿陷 枕陷 頸軟 疳眼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解顱 䪿陷䪿填 目內證 耳病 鼻病

  薛氏保嬰撮要解顱䪿填䪿陷 耳證 目內證 鼻塞鼻衄

  徐春甫古今醫統顱䪿論

  王肯堂證治準繩解顱 䪿陷 䪿填 天柱倒 頭瘡論 髮遲髮黃

  目赤腫痛 外障 痘瘡入目 痘疹餘毒證 眼疳 鼻病 鼻塞 鼻流清涕 鼻乾無

  涕 鼻有瘜肉 耳論 耳聾 耳鳴 聤耳

  李梴醫學入門解顱 䪿填䪿陷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斑後瞖膜遮睛 雀目

  小兒衛生總微方論解顱 䪿門腫陷論 頭上諸病論 髮 耳中諸

  病論 耳中鳴痛 耳中腫瘡出膿汁 眼目病論 鼻中病論

  陳治幼幼近編解顱 䪿陷 䪿填

  東醫寶鑑頂軟 髮不生 胎患 通睛 眼中生贅 青盲 疳眼

 醫部彙考四百十二

  小兒頭面耳目鼻病門二

 方一苦參湯 蔾蘆膏 六味地黃丸 五味異功散 黃連散 補中益氣湯 四君

  子湯 柏子仁散 大連𧄍飲 柴胡散 封䪿散 調元散 玉乳丹 狗腦丸 虎骨方

   參苓散 莊氏家傳方 王氏封䪿散 當歸散 烏附膏 聖惠生乾地黃散 金靈散

   生筋散 四十八候貼項藥方 竹茹散 三十六種貼項藥方 吉氏貼頭起項膏 吉

  氏狼毒丸 玉露飲 防風湯 金液丹 固真湯 大連𧄍湯 柴胡散 理中湯 星附

  膏 八珍湯 頭癩方 頭瘡方 癩頭方 如聖膏 仙方活命飲 苦參丸 調元湯

  勻氣散 肥兒丸 參苓白朮散 十全大補湯 通聖散 封䪿法 益黃散 元精石散

   瓜蔞散 淡豉散 黃連散 胡粉膏 又方 苣勝丹 肉蓯蓉丸 故紙丸 集聖丸

   癩頭方 聖惠神效生髮黑豆膏 又方 香薷煎 腦疳方 遡源解毒湯 腦疳敷藥

   大蕪荑湯 四味肥兒丸 七味肥兒丸 治面瘡出黃水方 治面瘡赤腫焮痛方 五

  福化毒丹 柴胡清肝散 梔子清肝散 九味蘆薈丸 蘆薈丸 清上散 當歸蘆薈丸

   清黃散 清白散 交感丹 禹餘糧丸 龍骨散 羊角散 滋陰地黃丸 白蘞散

  蔓荊子湯 白龍散 加味逍遙散 加味清胃散 加味歸脾湯 烏麝湯 菖蒲圓 又

   萆麻膏 龍朱散 龍黃散 乾胭脂膏 金箔散 龍骨散 小兒風熱兩耳聾鳴方

  通鳴散 細辛膏 小兒耳聾不差方 又方 又方 麝香散 菖烏散 紅玉散 龍黃

  散 礬香散 麝香散 箭請幫助識別此字。散 紅綿散 油引散 綿裹散 紅藍花散 治耳疼痛方

   還明飲 合明散 養肝丸 車前子散 三味蘆薈丸 通頂散 生犀散 瀉黃散

  益氣聰明湯 導赤散 瀉青丸 草龍膽散 明目飲 石楠散 五苓散 殺疳散 瀉

  青散 生熟地黃散 地黃散 小防風湯 小流氣飲 小菊花膏 決明散 ;蔤蒙花散

   犀角散 牛黃丸 導赤散 煮肝丸 東垣人參補胃湯 千金治雀盲方 瀉熱黃連

  湯 本事方 廣大重明湯 助陽和血補氣湯 治眼赤暴發腫方 助陽活血湯 芍藥

  清肝散 黃連天花粉丸 連𧄍飲子

 醫部彙考四百十三

  小兒頭面耳目鼻病門三

  方二保命點眼藥 千金補肝散 本事方 保命羚羊角散 東垣補陽湯 東垣羌

  活退瞖湯 謙甫五秀重明丸 沖和養胃湯 滋陰腎氣丸 柴胡復生湯 黃連羊肝丸

   小柴胡湯 百解散 退瞖丸 神芎丸 涼膈散 清胃散 瀉肝散 蕤仁膏 靈苑

  羚羊角丸 譚氏殊聖退雲散 豬膽黃連丸 又方 龍膽瀉肝湯 鎮肝散 洗心散

  洗肝散 四順散 清涼膏 元精石散 羌菊散 決明丸 千金僊朮散 本事方 請幫助識別此字。

  蔕散 蒺蔾散 牛黃丸 龍腦膏 五退散 選奇湯 博金散 洗肝明目散 羊肝散

   蟬菊散 秦皮散 黃蘗膏 海藏地黃散 世傳地黃丸 世傳蒼朮散 豬蹄甲散

  又方 又方 九味蘆薈丸 蛤粉散 二粉散 通頂散 九僊散 三解散 金波散

  黃連膏 清涼膏 辟塵膏 速效飲 菊睛丸 復明散 山茱萸丸 龍膽飲子 舟車

  丸 井泉石散 真珠膏 牛黃膏 貼䪿通關膏 黃芩湯 薄荷湯 消風散 通關散

   辛夷膏 蔥涎膏 犀角地黃湯 地黃散 六君子湯 四物湯 五痲散 黃芪芍藥

  湯 麥門冬飲子 木通散 犀角升麻散 麥門冬丸 龍腦散 清肺膏 通辛散 又

  方 又 雄黃散 菊花散 菊花散 芎藭散

 醫部彙考四百十四

  小兒頭面耳目鼻病門四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十五

  小兒脣口齒舌喉病門一

  孫思邈千金方鵝口 重舌 重齶重齗 齒病論

  錢乙小兒直訣弄舌 舌厚脣燥

  張從政儒門事親口瘡脣緊 牙疳

  朱震亨平治會萃木舌 口糜

  危亦林得效方齒不生

  方賢奇效良方弄舌

  萬氏祕傳片玉心書脣瘡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鵝口口瘡 重舌木舌弄舌 齒遲 喉痹腮腫

  滯頤

  虞摶醫學正傳重舌重齦

  吳崑身經通考方舌腫

  薛氏保嬰撮要滯頤 喉痹 吐舌弄舌

  徐春甫古今醫統口瘡

  王肯堂證治準繩口 舌 齒脣 口舌瘡 舌 弄舌 重舌 木舌

  咽喉

  陳實功外科正宗鵝口瘡 重舌 走馬疳 牙疳五不治

  小兒衛生總微方論脣口病論 弄舌論 舌病論 咽喉病論 諸物

  梗喉論

  方升麻湯 又方 辰砂膏 蟾酥丸 保命散 吳茱萸散 洗心散 辰砂七寶散

  瀉心散 牛黃散 一捻金散 葛氏方 犀角消毒飲 瀉黃散 胡黃連丸 青液散

  一字散 芎黃散 金星丸 連𧄍漏蘆湯 連𧄍湯 清涼飲子 益黃散 溫脾丹 冰

  硼散 赴筵散 鉛霜散 甘露飲 如聖散 地骨皮丸 冰蘗丸 加減瀉白散 生香

  膏 檳榔散 溫胃散 麝香散 葵根散 髮灰散 七味白朮散 五倍子散 導赤散

   柴胡清肝散 瀉白散 異功散 加味逍遙散 桃紅散 立效飲 黃金散 天竺黃

  散 香附散 清胃散 藁本散 雄黃丸 齒齗腫痛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聖惠蝦

  蟆散 又方 又方 又方 聚寶黃龍散 黃連石膏湯 苦參散 牛蒡散 龍腦飲子

   地黃膏 溫脾散 四君子湯 人參安胃散 人參知母散 硝黃散 綠袍散 聖濟

  當歸散 羌活散 牛黃散 天竺黃散 硃砂膏 玉露飲 百解散 五和湯 金朱飲

   𥐚硝散 烏魚散 當歸連𧄍湯 加減三黃丸 鐵粉散 蛇蛻散 定命散 犀角散

   綠雲散 如聖湯 龍石散 如聖圓 通關散 金露膏 射干湯 荊芥桔梗湯 又

  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張銳雞峰方 通氣散 大聖玉屑無憂散

 醫部彙考四百十六

  小兒脣口齒舌喉病門二

  單方

  鍼灸

  醫案

  小兒胸背手足病門

  錢乙小兒直訣龜胸龜背 行遲

  萬氏片玉心書龜胸龜背 行遲 鶴膝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龜背龜胸鶴膝行遲

  薛氏保嬰撮要龜胸龜背 鶴膝風

  樓英醫學綱目行遲

  尊生書龜胸

  王肯堂證治準繩龜胸 龜背 行遲

  李梴醫學入門手足

  陳治幼幼近編龜胸 龜背 行遲

  方地黃丸 紅內消散 加味地黃丸 加減葶藶丸 龜胸丸 枳殼防風丸 大黃丸

  百合丹 龜胸丸 松蕊丹 鹿茸丹 羚羊角丸 生乾地黃丸 虎骨散 三因五加

  皮散 柴胡飲 澡浴方 左經丸 續命丹 洗藥方 熏藥方 降氣消痰湯 百合丹

  二活散 虎脛丸 加味熟地黃丸 薏苡丸 海桐散 五加皮散 調元散 地黃丸

  哺兒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十七

  小兒風寒門一

  孫思邈千金方傷寒

  錢乙小兒直訣傷風兼變證治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傷寒正受傷寒夾驚 小兒傷寒與時氣同異 傷

  寒表裏 傷寒咳嗽傷風

  王綸明醫雜著傷風流涕

  徐春甫古今醫統傷寒候

  王肯堂證治準繩小兒傷寒表裏攻發

  小兒衛生總微方論傷寒論

  董鳳翀活幼精要傷寒

 醫部彙考四百十八

  小兒風寒門二

  方五味子湯 莽草浴湯 又 雷丸浴湯 麥門冬湯 芍藥四物解肌湯 麻黃湯

  羌活散 大羌活湯 人參羌活散 祕旨清肺散 敗毒散 溫胃散 洗心散 惺惺散

  麻黃黃芩湯 升麻黃芩湯 甘露飲子 雙丸 石膏麻桂湯 連𧄍飲 十物升麻湯

  六物黃芩湯 五物人參飲 八物麥門冬飲 棗葉飲 羌活散 柴胡散 三黃散

  抱龍丸 竹葉石膏湯 辰砂七寶散 薄荷散 紅綿散 蔥白湯 羌活湯 升麻湯

  解肌湯 調中湯 射干湯 半夏桂甘湯 五苓散 葳蕤湯 七寶散 柴胡石膏湯

  葛根湯 柴胡散 桂枝麻黃各半湯 小承氣湯 大承氣湯 四順飲 小柴胡湯 桂

  枝湯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加大黃湯 四逆湯 理中湯 大柴胡湯 陰旦湯 白虎

  加人參湯 小建中湯 玉露散 脫甲散 葶藶丸 麻黃湯 甘桔湯 瀉白散 白餅

  子 麥煎散 九寶飲 華蓋散 細辛五味子湯 金星丸 百部丸 生犀散 天麻定

  喘湯 小青龍湯 柴胡石膏湯 天麻防風丸 化風丹 金沸草散 又 三拗湯 和

  解湯 藿香正氣散 補陽湯 銀白散 甘露散 香殼丸 小珍珠丸 歡喜散 紅綿

  散 坯煎散 千金丸 茯苓散 枳實散 竹瀝湯 真珠散 秦艽煎 藕汁蜜 葛根

  湯 百合散 黃芩散 犀角散 石燕散 又方 葛根汁 立應散 又方 金汁蜜

  神白散 香墨丸 地黃汁 麥門冬湯 一捻金散 潤肺散 赤芍藥散 蓽良湯 靈

  砂膏 四味人參湯 附子薑朴丸 半夏湯 蘆根飲子 三黃散 大麥苗汁 人參柴

  胡飲子 雞白調散 茵陳湯 絳雪丹 商陸散 甘桔防風湯 黃蘗蜜 黃芩湯 勝

  金錠子 生熟散 苦參酒 黃連湯 梔子仁湯 烏仙散 燒附散 玉女散 人參化

  風膏 黑龍散

  單方

  醫案

藝術典第四百三十八卷

醫部彙考四百十八

[編輯]

小兒風寒門二

[編輯]

[編輯]

五味子湯千金方下同

[編輯]

治小兒傷寒,病久不除,瘥後復劇,瘦瘠骨立。

《五味子》十銖 大黃 黃連 黃芩 麥門冬 前胡各六銖 硭硝五銖 石膏一兩 甘草 當歸各十二銖

右十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服二合,得「下便止,計大小增減之。」

莽草浴湯

[編輯]

治少小傷寒

莽草半斤 雷丸三十枚 蛇牀子炒,一升 牡蠣四兩 大黃一兩

右五味,以水三斗,煮取斗半,適寒溫以浴兒,避眼及陰。

[編輯]

治小兒卒寒熱不佳,不能服藥。

莽草 丹參 桂心各三兩 石菖蒲半斤

雷丸一升, 《蛇牀子》二兩

右六味,以水二斗,煮三五沸,適寒溫以浴兒,避眼及陰。

雷丸浴湯

[編輯]

治小兒忽寒熱

《雷丸》二十枚, 大黃四兩, 黃芩一兩, 苦參, 石膏各三兩, 丹參二兩。

右六味,㕮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浴兒,「避眼及陰,浴訖以粉粉之,勿厚衣,一宿復浴。」

麥門冬湯

[編輯]

治小兒未滿百日,傷寒鼻衄,身熱嘔逆。

麥門冬十八銖 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半兩 桂心八銖

右五味,㕮咀,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每服一合,日三。

芍藥四物解肌湯

[編輯]

治少小傷寒

芍藥、 黃芩、 升麻、 葛根各半兩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服,朞歲以上分三服。

麻黃湯

[編輯]

治少小傷寒,發熱欬嗽,頭面熱者。

麻黃、 生薑、 黃芩各一兩, 甘草、 桂心

石膏, 芍藥各半兩, 杏仁十枚

右八味,㕮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兒若小,以意減之。」

《古今醫統》曰:「前方治傷寒頭痛,發熱腰疼,骨節痛,惡寒無汗而喘,以此汗之,蓋暖取汗,漐漐至手心足心而止,不須再服。」

羌活散錢氏直訣下同

[編輯]

治風邪所傷。頭目昬眩。痰涎壅滯。肢節煩疼。

羌活 前胡 麻黃 白茯苓 川芎 黃芩 炙甘草 蔓荊子 枳殼麩炒 細辛 石膏 菊花 防風各等分

 醫部彙考四百十九

  小兒諸熱門一

  黃帝素問通評虛實論篇

  錢乙小兒直訣諸經發熱證治 黃疸

  羅天益衛生寶鑑小兒季夏身熱痿黃治驗

  朱震亨幼科全書發熱 西江月

  方賢奇效良方小兒諸熱須分主治

  萬氏幼科發揮諸熱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諸熱證 潮熱 壯熱溫壯 煩躁 渴證 黃疸

  王綸明醫雜著潮熱

  樓英醫學綱目黃病

  陶華六書小兒諸熱

  王肯堂證治準繩發熱辨證 五臟熱 實熱 虛熱 表裡 表熱 餘

  熱 壯熱 溫壯 驚熱 骨蒸熱 潮熱 晝熱 夜熱 積熱 寒熱 煩躁 注夏

  黃疸

  陳治幼幼近編潮熱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諸身熱 黃疸 渴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

  小兒諸熱門二

  方一神驗柴胡散 丹參赤膏 五物甘草生摩膏 李葉浴湯 柳枝浴湯 清木香

  浴湯 十二物寒水石散 李根湯 升麻湯 大黃湯 蜀請幫助識別此字。湯 石膏湯 竹葉湯 又

  大黃牡蠣湯 調中湯 生地黃湯 犀角飲 加味小柴胡湯 柴朮參苓湯 芍藥參

  苓散 龍膽瀉肝湯 清涼飲 黃連香薷飲 連𧄍飲子 全蠍散 洗心散 惺惺散

  麻黃黃芩湯 升麻黃芩湯 甘露飲子 雙丸 石膏麻桂湯 連𧄍飲 麥門冬湯 五

  物人參飲 八物麥門冬飲 棗葉飲 涼膈散 柴葛解肌湯 調元生脈散 參蘇飲

  荊防敗毒散 菉豆粉飲 豆卷散 玉液丸 胃苓丸 神芎丸 敗毒散 四順清涼飲

  柴胡散 茵陳湯 梔子蘗皮湯 犀角散 乾葛根汁 連𧄍赤小豆湯 麥苗汁 茵

  陳五苓散 當歸散 小半夏湯 消食丸 小柴胡湯 葛根黃連黃芩湯 三黃丸 竹

  葉湯 香薷飲 車前子散 黃連解毒湯 玉露散 導赤散 至寶丹 琥珀散 解毒

  丸 七物黃連湯 金箔鎮心丸 棃漿飲子 大柴胡湯 大承氣湯 地骨皮散 犀角

  飲 𪔀甲飲 靈犀飲 生犀飲 青蒿散 柴胡散 理中湯 四君子湯 五苓散 白

  虎湯 柴苓散 二黃犀角散 牛黃散 黃龍湯 牛黃膏 羚羊角湯 梔子仁湯 大

  連𧄍湯 龍膽湯 紫霜丸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一

  小兒諸熱門三

  方二升陽散火方 退內熱方 梔子清肝散 柴胡清肝散 柴胡飲子 龍腦飲子

  滋腎丸 三解牛黃散 牛黃涼膈散 當歸補血湯 補中益氣湯 加味逍遙散 清

  解散 集驗荊朮散 人參羌活散 羌活散 人參辛梗湯 紅綿散 大黃𥐚硝湯 五

  和湯 寬熱飲 七寶散 實脾散 參苓白朮散 安神散 簡易凝神散 地黃煎 火

  府丹 金蓮飲子 天竺黃散 甘露散 辰砂金箔散 地骨皮飲 柴胡飲 一粒金丹

   絳雪丹 地黃煎丸 錢氏秦艽散 人參芎歸散 十味人參散 曾氏百解散 當歸

  散 三解散 龍膽丸 六合湯 金星丸 四物二連湯 紅綿散 六神散 銀白散

  桃枝丸 梔豉飲子 梔子湯 益元散 萬安飲 調胃散 橘皮湯 酸棗仁湯 清暑

  益氣湯 清燥湯 加減瀉黃散 張渙蘆根湯 子芩散 茵陳湯 雙連丹 當歸丸

  茯苓滲濕湯 丹溪稜朮散 搐鼻瓜蔕散 又 秦王九疸散 千金翼方 赤苓散 犀

  角圓 勝金散 金花散 涼肌圓 牛黃膏 尅效散 鎮心丹 棃汁粥 龍齒散 人

  參牛黃散 竹瀝湯 青金丹 四順飲子 甘露散 牛黃散 雞卵蜜 除熱湯 又

  又 涼肌粉 豬膽圓 升麻葛根湯 桔梗湯 小黑膏 腦子圓 薄荷散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二

  小兒嗽喘門一

  黃帝素問通評虛實論

  錢乙小兒直訣咳嗽兼變證治

  張從政儒門事親風熱涎嗽

  朱震亨幼科全書哮喘 西江月 咳嗽 西江月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喘急 齁䶎

  虞摶醫學正傳

  薛氏保嬰撮要肺臟 咳嗽 喘

  徐春甫古今醫統咳嗽

  王肯堂證治準繩肺論 咳嗽 百晬內嗽 嗽作呀呷聲 齁䶎 驚膈

  嗽 喘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肺論 肺臟 咳嗽論

  董鳳翀活幼精要肺臟形證論 咳嗽

  東醫寶鑑痰涎喘嗽

  方一竹瀝湯 紫菀湯 五味子湯 地黃門冬湯 射干湯 半夏湯 杏仁圓 半

  夏圓 八味生薑煎 四物圓 菖蒲圓 桂枝湯 麻黃湯 瀉白散 瀉黃散 地黃丸

   阿膠散 百部丸 麻黃湯 葶藶丸 惺惺散 參蘇飲 茯苓半夏湯 甘桔散 桔

  梗湯 人參平肺散 涼膈丸 奪命散 麻黃定喘湯 五聖丹 蘇沉九寶湯 五虎湯

   茅根湯 甘桔湯 久嗽方 天麻散 琥珀散 天麻丸 葛根芩連湯 梅花飲子

  吳子玉方 半夏丸 保壽散 小歸命散 解肌散 白玉丸

藝術典第四百四十二卷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二

[編輯]

小兒嗽喘門一

[編輯]

《黃帝素問》

[編輯]

《通評虛實論》

[編輯]

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岐伯曰:「喘鳴 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

此復論後天所生之宗氣,而亦不可傷也。宗氣者,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宗始,故曰「宗氣。」「肩息」者,呼吸搖肩也。風熱之邪,始傷皮毛,喘鳴肩息,是風熱盛而內干肺氣宗氣,故脈實大也。夫脈之所以和緩者,得陽明之胃氣也,急則胃氣已絕,故死。

《宋錢乙小兒直訣》

[編輯]

咳嗽兼變證治

[編輯]

夫嗽者,肺感微寒證也。八九月間,肺氣大旺,咳嗽面 赤,痰盛身熱,當以葶藶丸下之,若久病不可下也。 十一月十二月嗽者,乃傷風嗽也。風從背脊第三椎 肺俞穴而入,當以麻黃湯汗之。有熱證面赤飲水,咽 喉不利者,兼用甘桔湯治之。

若五七月間,身熱甚,唾粘者,以褊銀丸下之。若無熱 證而但嗽者,以葶藶丸主之,後用化痰藥。

咳而後喘面腫者,肺火盛也,用瀉白散瀉之。

咳而哽氣,喉中有聲,或嗽久肺亡津液者,皆肺虛也, 並用阿膠散補之。痰盛者,先實脾土,後用褊銀丸微 下,涎退即補肺。

「嗽而吐青綠水者,百祥丸下之。嗽而吐痰涎,乳食者, 白餅子下之。嗽而咯膿血者,甘桔湯主之。嗽而痰實, 面赤飲水者,褊銀丸」下之。治。初嗽下之,久則補之,更 量虛實,以意增損。

「按前證或兒自因腠理不密,外邪內蘊,或因乳母七情厚味鬱熱。若風邪外傷者,用麻黃湯表散。鬱熱內蘊者,用葶藶丸疏導。鼻流清涕,或頭痛聲重者,用參蘇飲散之,更用四君子以固肺氣。若心火刑肺,用人參平肺散以清肺金,用六味地黃丸以滋腎水。若嗽而吐青綠水者,用六君子加柴胡、桔梗平肝補脾。若嗽而吐痰乳者,用六君子加桔梗,補土生金。若嗽而吐膿血者,用桔梗湯排膿理肺。」潔古先生云:「嗽而兩脅痛,肝火侮肺也,用小柴胡湯。嗽而嘔苦水,膽汁溢上也,用黃芩半夏生薑湯。嗽而喉中作梗,心火刑金也,用甘桔湯。嗽而下氣,小腸失約也,用芍藥甘草湯。嗽而喘急,風邪傷肺也,用麻黃湯。嗽」而嘔長蟲,胃氣虛也,用烏梅丸。嗽而痰涎壅盛,風傷脾也,用升麻湯。嗽而遺屎,大腸氣虛也,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不止豬苓湯。嗽而腰背痛,痛甚則咳涎,風邪傷腎也,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嗽而遺尿,膀胱氣虛也,用茯苓甘草湯。嗽而腹滿,面腫,不食,脾虛氣逆也,用五味異功散。丹溪先生云:「上半日嗽者,胃中有火也。黃昏嗽者,脾肺氣虛也。午後嗽者,腎中陰火也。大抵咳嗽之證,多因肺氣虛,腠理不密,外邪所乘。若風中於衛,則呼氣不出;熱至於榮,則吸氣不入。風熱相搏,血氣稽留於肺。若寸口脈數而虛為肺痿,脈數而實為肺疽。此因汗下過度,重亡津液所致。其麻黃湯,乃發汗解表之劑;葶藶丸」乃內疏通利之劑。《白餅子》亦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三

  小兒嗽喘門二

  方二六君子湯 大青膏 黃芩清肺散 導赤散 益黃散 羌活膏 人參白朮散

   四君子湯 大承氣湯 異功散 百合湯 蟬殼湯 桔梗湯 褊銀丸 清肺飲 清

  肺散 解肌丸 團參丸 雞清散 加味惺惺散 百祥丸 白餅子 小柴胡湯 黃芩

  半夏生薑湯 芍藥甘草湯 烏梅丸 升麻湯 赤石脂禹餘糧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

  茯苓甘草湯 瀉青丸 白朮散 五拗湯 羌活散 青木香湯 茯苓厚朴湯 藿香飲

   理中湯 醒脾散 白附飲 三拗湯 加減三拗湯 金沸草散 麥煎散 小青龍湯

   人參荊芥散 解表散 和解湯 天門冬散 百部散 黃芩散 柴胡石膏湯 養肺

  湯 菖蒲煎 木香半夏丹 順肺湯 陳橘皮散 麥門冬煎 茅先生奶豆膏 注脣膏

   生犀散 保肺湯 天麻防風丸 紫蘇子散 紫苑散 馬兜鈴丹 人參半夏丹 貝

  母湯 黃芪湯 加味四君子湯 細辛五味子湯 白朮五味湯 貝母湯 比金圓 抱

  龍丸 四物湯 雄黃膏 抱龍丸 三黃丸 金華散 杏仁煎 又方 又方 又方

  陳橘皮散 蘿蔔子散 蟬殼散 知母湯 雄黃散 如意膏 雄黃丹 貝母丸 油袞

  丸 五苓散 寬氣飲 寬熱飲 半夏丸 潤肺散 內金丸 吉氏家傳治奶齁方 腦

  子散 九寶飲 華蓋散 瓜蔞散 不灰木散 桑白皮煎 知母散 貝母散 金杏丸

   勻氣散 藿香散 生薑煎 款冬花丸 五味子湯 人參半夏湯 款肺散 皂莢豉

  湯 五靈脂丸 人參犀角散 辰砂半夏丸 玉珠丸 露蜂房丸 杏仁膏 一捻金散

   緩息湯 本事方 歸脾湯 養胃湯 五淋散 黃芩清肺飲 滋腎丸 四順清涼飲

   八味地黃丸 加減腎氣丸 馬通粟粒丸 絳朱丹 碧玉丸 坎離湯 杏仁煎 八

  味理中丸 平氣散 補中益氣湯 生白丸 枳實湯 清胃散 大效雄朱化痰定喘丸

   天麻定喘飲 紫蘇飲子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小青龍加石膏湯 瓜蔞方 真珠

  散 茅先生方 又 二聖散 五和湯 定喘飲 奪命散

  單方

  鍼灸

  醫案

藝術典第四百四十三卷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三

[編輯]

小兒嗽喘門二

[編輯]

方二

[編輯]

六君子湯薛氏醫案下同

[編輯]

治脾胃氣虛,不能相生,致令肺病。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陳皮、 半夏各等分。

右每服二錢,薑棗水煎。

大青膏

[編輯]

治肺盛復有風冷,胸滿短氣,氣急喘嗽。上氣。

天麻 青黛各一錢 白附煨 烏蛇肉酒浸,焙 蠍尾各五分 天竺黃 麝香各一字

右為末,蜜丸豆大,每用半粒,薄荷湯化下。

黃芩清肺散

[編輯]

治肺熱而小便不通

黃芩一錢 梔子一箇,打破

右水煎服

不利加鹽豉二十粒

導赤散

[編輯]

治小兒肺經邪熱

生地黃、 木通、 甘草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一錢,入淡竹葉水煎。

益黃散證治準繩下同

[編輯]

治「肺經虛怯,喘而少氣,面赤飲水,身熱痰涎盛,涕唾稠粘,咽喉不利,喘嗽面腫,吐食。」

陳皮一兩, 青皮、 訶子肉、 炙甘草各五錢, 丁香二錢。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煎。

羌活膏

[編輯]

治肝乘肺,微邪惡風,眩冒昏憒。

防風 川芎 人參 白附炮 赤茯苓各半兩 天麻一兩 白殭蠶湯浸,炒黃 乾蠍炒,去毒 白花蛇肉酒焙,各一分 川附子炮,去皮臍

麻黃去節,各三錢 肉豆蔻 沉香 母丁香 藿香 木香 輕粉 真珠末 牛黃各一錢半 麝香 辰砂 雄黃各一錢已上六味各另研 羌活半兩 龍腦半字,另研

右為細末,煉蜜作劑,旋丸如菉豆大,每服三丸,食前服,或薄荷湯或麥門冬湯化下。實熱急驚勿服,性溫故也。

人參白朮散

[編輯]

治脾乘肺。虛邪。體重。吐痰。泄瀉嗽。

人參、 白朮、土炒 藿香葉 木香、 甘草。

白茯苓各一錢, 乾葛二錢。

右剉細,加生薑一片,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無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四

  小兒諸卒中門

  孫思邈千金方嬰孺客忤

  萬氏幼科發揮客忤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風證風熱

  徐春甫古今醫統物觸候 小兒中暑

  王肯堂證治準繩中風 偏風口噤 中人忤 中惡 卒死 鬼持 疰

  病 屍疰 蠱疰 馬脾風

  小兒衛生總微方論中風論 三疰論

  方增損續命湯 石膏湯 大黃牡蠣湯 二物石膏湯 桂枝湯 二物驢毛散 一物

  豬蹄散 二物燒髮散 一物馬通浴湯 一物豬通浴湯 千金湯 雀屎圓 太乙備急

  散 獺肝丸 治鬼持方 深師五邪丸 沉香順氣飲 安息香煎 三生丸 綠雲丹

  通關散 追風剉毒散 省風湯 羌活散 防風通聖散 化風丹 釣藤散 至寶丹

  辟邪膏 雌黃丹 立效湯 紫參丸 羚羊角散 木香散 桃奴散 鬼箭羽散 雄黃

  丸 鬼箭羽湯 殊聖方 雄黃丸 雄麝散 犀麝湯 犀角散 真珠散 安神丸 真

  珠散 蘇合香丸 沉香降氣湯 敗鼓皮散 升麻散 雄黃散 玉筯散 牛黃奪命散

   無價散 白虎湯 保命丹 雄麝散

  單方

  鍼灸

  祝由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五

  小兒驚癇門一

  黃帝素問奇病論篇

  孫思邈千金方驚癇論 候癇法

  錢乙小兒直訣急驚風證治 慢驚風證治 發搐證治 癲癇證治

  劉完素六書驚風

  張從政儒門事親驚風 發驚潮搐 慢驚

  羅天益衛生寶鑑急慢驚風

  李杲十書治小兒驚論

  朱震亨平治會萃急慢驚風

  幼科全書驚風 西江月

  方賢奇效良方驚風搐搦不治證 驚風治證 驚 風 痰 食 五癇

  痓

  萬氏幼科發揮驚 急驚風有三因 驚後 癇 天釣內釣

  育嬰家祕天釣內釣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六

  小兒驚癇門二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發搐 急驚 慢驚 脾風 急慢脾風下痰輕重

   驚癇 驚風 天釣內釣

  虞摶醫學正傳急慢驚風論

  王綸明醫雜著小兒病多屬肝脾二經 急驚 急驚變慢驚 驚搐 小兒

  用藥不宜峻厲 驚後目動咬牙 出痘發搐 驚搐等證誤用藥餌

  薛氏保嬰撮要肝臟 心臟 發搐 驚癇 急驚 慢驚 驚搐目直 目

  動咬牙 睡中驚動 天釣內釣 驚風 痙證 搖頭便血

  龔信古今醫鑑驚風不治證 八候

  樓英醫學綱目急驚 癇痓

  徐春甫古今醫統驚風候各有所屬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七

  小兒驚癇門三

  王肯堂證治準繩肝 心 驚悸 驚 補瀉法 表裡 急慢驚總 急

  驚 慢驚 慢脾風 通治急慢驚 目睛瞤動 脣口蠕動 泄瀉 煩渴 潮熱似瘧

  雜證類驚 診 不治證 角弓反張 天釣 癇 陰陽二癇 風驚食三癇 五臟癇

  治法 風癇 驚癇 不治證 尋衣撮空 驚癱鶴膝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八

  小兒驚癇門四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驚癇咬牙 暗癇 驚癇餘證 驚癇兼別病

  陳治幼幼近編急慢驚 胎驚 發搐 天釣 內釣

  喻昌寓意草傷寒即是驚風 痙

  景岳全書癲癇 驚風 急驚風 慢驚風 大驚卒恐 驚啼 發搐

  東醫寶鑑驚風證 驚風先見證 四證八候 痰搐 驚搐之證有五 搐搦瘈

  瘲輕重 急驚風 慢驚風 慢驚風不治證 急慢驚風通治 慢脾風 慢脾風不治證

   天釣驚風 痓痙 癲癇

 醫部彙考四百二十九

  小兒驚癇門五

  方一龍膽湯 大黃湯 白羊鮮湯 艾虎湯 茵芋圓 鎮心圓 丹參摩膏 雙金

  散 神穴丹 奪命散 萬金散 返魂丹 不驚丸 中分散 醒脾散 活脾散 乳香

  丸 蘇合香丸 抱龍丸 肥兒丸 墜痰丸 瀉青丸 抑青丸 抑肝散 瀉心散 導

  赤散 生犀散 祕旨安神丸 瀉黃散 瓜蔞湯 溫驚丸 人參理中丸 調中丸 張

  氏溫脾散 清心丸 安神丸 朮附湯 太乙保生丹 聚寶丹 金箔鎮心丸 烏蠍四

  君子湯 天南星散 烏沉湯 沉香散 蘇青丸 銀白散 黑附子湯 生附四君子湯

   辰砂膏 利驚丸 四物湯 黃連安神丸 牛黃清心丸 涼驚丸 擦牙通關散 至

  聖保命丹 大黃丸 十味安神丸 浴體法 塗䪿法 五色丸 斷癇丹 宣風散 褊

  銀丸 羌活膏 抱龍丸 天麻散 釣藤鉤飲 大青膏 溫白丸 牛黃丸 白餅子

  蛇黃丸 牛黃丸 妙聖丹 消風丸 祛風保安丸 比金丸 虎睛丸 清神湯 密陀

  僧散 蠍虎散 代赭石散 化風丹 茯神湯 酸棗仁丸 定志丸 養心湯 妙香散

   大黑龍丸 神聖牛黃奪命散 碧雲散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

  小兒驚癇門六

  方二利痰丸 安神丸 神鬼丹 導赤散 五色丸 定喘湯 青州白丸子 調元

  湯 黃芪湯 益黃散 補陽湯 琥珀抱龍丸 抱龍丸 涼驚丸 至聖保命丹 神芎

  丸 玉液丸 參苓白朮散 辰砂膏 當歸茱萸湯 五福丸 千金小驚丸 千金保命

  丹 乳黃散 全蠍散 久癇方 擬定治驚癇諸方 又 又 安神鎮驚丸 地黃丸

  嚏關散 開關如聖散 省風湯 珍珠丸 七寶洗心散 寬熱散 天麻防風丸 龍齒

  散 防風通聖散 大連𧄍湯 琥珀散 調氣散 桂枝湯 葛根湯 蟬蠍散 神寶既

  濟丹 來復丹 王氏惺惺散 醒脾散 大醒脾散 星香散 定命飲 四聖散 天南

  星丸 靈脂丸 七珍丸 四君子湯 川烏散 金液丹 生附四君子湯 蠍附散 白

  殭蠶丸 七寶妙砂丹 防風丹 枳殼散 蘆薈散 牛黃涼膈丸 青金丹 王監京墨

  丸 揭風湯 靈脂硃砂膏 柴胡加大黃湯 生氣散 茯苓二陳湯 天麻蘇合香丸

  參苓白朮散 鎮心丸 星蘇散 五癇丸 薄荷散 養生必用蛇黃丸 散風散 日應

  丹 全蠍五癇丸 星硃散 開牙散 青龍丸 至寶丹 神妙奪命丹 防風導赤散

  蟬蛻釣藤飲 寬熱飲 七寶洗心散 安神丸 釣藤膏 魏香散 釣藤飲 保命丸

  乳香丸 木香丸 小續命湯 桂枝加葛根湯 人參敗毒散 小柴胡湯 大承氣湯

  大柴胡湯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一

  小兒驚癇門七

  方三參蘇飲 人參羌活散 惺惺散 獨活湯 木通散 已風丹 加味導赤散

  仁齋犀角湯 茅先生奪命散 三因方 睡紅散 定搐散 順搐散 羅氏鎮肝丸 定

  命丹 疏風散 截風丹 定搐散 牛黃清心丸 鄭氏比金丸 太白散 防風丸 全

  蠍散 火府散 湯氏金星丸 小黑龍丸 謝氏奪命丹 比金丸 利驚丸 演山青金

  丸 真珠天麻丸 鄭氏驅風膏 安睡散 蛇頭丸 直指天麻丸 直指銀白散 定志

  丸 加味地黃丸 五福化毒丹 五苓散 百解散 木通散 三解散 牛蒡湯 防風

  湯 半夏丸 寬氣飲 五和湯 茯神湯 鎮驚丸 截驚丸 硃砂膏 不驚丹 參朮

  柴苓湯 青州白丸子 海藏返魂丹 八仙散 釀乳方 撩痰方 芎蠍散 油珠膏

  補脾益真湯 前朴散 沖和飲 七寶散 六柱散 日生湯 固真湯 醒脾散 沉香

  散 天麻飲 觀音全蠍散 吉州醒脾散 本事醒脾丸 蠍梢丸 天麻湯 烏蠍湯

  陰癇散 梓朴散 豆卷散 平肝湯 朮苓湯 生氣散 演山觀音全蠍散 湯氏醒脾

  散 大醒脾散 實脾散 保命丹 鎮驚丸 辰砂丸 又 琥珀抱龍丸 又 奪命散

  保生丹 天麻散 雄黃散 南星散 天麻防風丸 七味羌活膏 全蠍散 褊銀丸

  刦風膏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二

  小兒驚癇門八

  方四霹靂散 蟬蛻釣藤飲 消暑清心飲 溫膽湯 寧志丸 茯神散 治要茯苓

  補心湯 治要茯苓散 朱雀丸 丹溪硃砂丸 本事辰砂遠志丸 加味歸脾湯 辰砂

  膽星膏 木通散 九味養脾湯 八物定志丸 紫河車丸 獨活湯 細辛大黃湯 鎮

  驚丸 七寶鎮心丸 清神散 天麻丸 清鎮蛇黃散 地龍散 龍腦安神丸 奪魂散

  古鏡方 鎮癇雌黃丸 拔萃妙香丸 鎮心丸 神應丹 治癇方 礬丹 元戎二白

  丸 硃砂滾涎丸 琥珀壽星丸 南星五生丸 斷癇丸 定癇丸 又 吐痰碧穹丹

  下痰控涎丸 元戎小靈寶丹 當歸大黃湯 沉香天麻湯 牛黃丸 治五癇得效方

  生地黃連湯 大青膏 鎮心丸 大防風湯 獨活寄生湯 防己湯 祛風散 獨活湯

  黑虎丹 排風湯 加味天麻散 加味溫膽湯 人參羌活湯 千金散 利驚丸 加

  減利驚丸 抱龍丸 小牛黃丸 清心涼膈丸 鎮驚丸 保生錠 礞石丸 通關散

  搐鼻散 祛痰鎮驚丸 金棗丹 天竺丸 青黛丸 異功散 醒脾散 加味朮附湯

  加味回陽散 星附散 回生錠 紫河車丸 定魄丸 紫霜丸 五癇丹 太乙散 保

  幼化風丹 靈神膏 金箔鎮心丸 寧心膏 防風溫膽湯 大驚丸 白朮散 烏蠍散

   神效散 觀音散 全蠍觀音散 三味天漿子散 補脾湯 保生丹 延生丹 參朮

  半夏湯 南星飲 雙金丸 備急丸 星香散 朱粉散 探生散 補脾益真湯 九龍

  控涎散 釣藤湯 燒丹丸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三

  小兒驚癇門九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四

  小兒吐瀉門一

  錢乙小兒直訣吐瀉兼變證治

  劉完素六書瀉痢

  張從政儒門事親身熱吐瀉 水瀉 久瀉不止

  朱震亨幼科全書嘔吐 西江月 泄瀉 清江引 西江月 吐瀉 西

  江月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嘔證吐乳證 熱吐 寒冷嘔吐噦逆 霍亂吐瀉

  冷瀉 熱瀉 傷食瀉 驚瀉

  薛氏保嬰撮要霍亂吐瀉

  徐春甫古今醫統嘔吐 瀉泄 霍亂吐瀉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五

  小兒吐瀉門二

  王肯堂證治準繩吐瀉 夏秋治裡 冬春治表 身熱瀉黃多渴為熱宜

  涼劑 肢冷瀉青不渴為寒宜溫藥 肢溫瀉黃白似渴為寒熱雜合病 宿食 心腹痛

  禁忌 吐 寒吐 熱吐 毒氣吐 傷乳吐 瀉 冷瀉 熱瀉 傷食瀉 驚瀉 暴瀉

  久瀉 飱瀉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吐瀉 吐啘哯 瀉 吐瀉 傷風吐瀉 傷食吐

  乳 冷熱吐瀉

  陳治幼幼近編吐瀉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六

  小兒吐瀉門三

  方白朮圓 藿香湯 五味異功散 益黃散 人參安胃散 七味白朮散 四君子湯

   四物湯 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 香砂助胃膏 人參養胃

  湯 四神丸 五苓散 玉露散 木瓜丸 梓朴散 二氣散 二陳湯 肉荳蔻丸 調

  元湯 感應丸 脾積丸 一粒丹 補真丸 胃苓丸 一粒丹 消乳丸 又方 消食

  丸 觀音散 香朴散 竹茹湯 蘇合香丸 青州白丸子 溫膽湯 紫霜丸 香薷飲

   理中丸 釀乳法 消乳丸 茯苓半夏湯 人參散 麝香散 白餅子 大青膏 釣

  藤飲 車前子散 定命飲子 不換金正氣散 二順散 釀乳法 沒石子丸 來復丹

   銀白散 藿香散 大柴胡湯 黃連丸 四逆散 調中湯 黃芩湯 四順清涼飲

  香橘餅 全蠍觀音散 調中散 進食丸 生薑瀉心湯 保安丸 沉香煎 三稜丸

  杏霜丸 赤痢甘草湯 至聖保命丹 釣藤散 定命飲子 朱君散 睡驚太乙丹 開

  胃丸 厚朴散 張渙厚朴散 萬全龍骨丸 劉氏方 香橘餅 二神丸 沒石子丸

  聖惠胡黃連散 龍骨散 張渙阿膠丹 神仙玉粉丹 千金七味散 神驗方 外臺方

   丁香散 聖惠黃連丸 譚氏斗門散 龍骨湯 又 黃連煎 雞骨丸 惺惺散 香

  礬丹 劉氏方 聖惠厚朴散 地榆散 胃風湯 三神丸 茅先生香連丸 乳香散

  守中湯 張渙川椒丸 粟煎湯 溫中湯 黃芩湯 張渙清胃散 香連丸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七

  小兒吐瀉門四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八

  小兒二便門

  張從政儒門事親大小便不通 淋瀝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大小便不通 大便不通 小便不通 遺尿 尿

  白濁 便血臟毒 脫疘並痔證 五淋

  王綸明醫雜著大小便白

  徐春甫古今醫統遺尿

  薛氏保嬰撮要遺尿

  王肯堂證治準繩大小便不通 大便不通 小便不通 遺尿 尿白便

  濁 淋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大小便論 五淋論

  方地膚子湯 大黃丸 脫甲散 大連𧄍湯 神芎丸 掩臍法 四順清涼飲 柴胡

  散 大柴胡湯 大承氣湯 輕號散 木通湯 八正散 蔥號散 梔子仁散 茯苓散

   三稜散 分清飲 金砂散 立效散 破故紙散 益智散 又方 甘露飲 聚金丸

   犀角地黃湯 千金地黃丸 桃仁承氣湯 澀腸散 丹石散 勝雪膏 黃連解毒湯

   苦參湯 又方 赤石脂散 錢氏郁李仁丸 犀角丸 芍藥散 吉氏治二便不通方

   又方 握宣丸 聖惠芎黃散 雞腸散 張氏雞腸散 五淋散 五淋散 導赤散

  葵子散 香芎散 清心蓮子飲 血淋神效方 又方 氣淋方 石燕丹 石葦散 葵

  子散 滑石散 蒲黃散 君朴丸 香砂丸 捻頭散 冬葵子散 葵石散 車前散

  硃砂丹 硃砂散 清肺散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九

  小兒心腹痛門

  錢乙小兒直訣腹痛 蟲痛

  萬氏幼科發揮腸痛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腹痛 盤腸氣痛 蚘蟲痛

  薛氏保嬰撮要盤腸氣痛

  王肯堂證治準繩腹痛 寒痛 熱痛 積痛 蟲痛 鎖肚痛 盤腸釣

  痛 癥瘕痛 痃痛 心痛 外治

  徐春甫古今醫統腹痛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心腹痛論

  方塌氣丸 消積丸 益黃散 當歸散 沉香降氣湯 養脾丸 四順清涼飲 七氣

  湯 指迷七氣煎 異香散 桔梗枳殼湯 釣藤散 保命丸 芍藥甘草湯 大柴胡湯

   桂枝加芍藥湯 大承氣湯 桂枝加大黃湯 史君子丸 檳榔散 化蟲丸 烏梅丸

   釣藤膏 蘇合香丸 烏沉湯 調中丸 茯苓丸 湯氏三稜散 張渙寬中湯 蓬莪

  朮丹 溫胃丹 橘香散 曾氏茴香湯 錢氏安蟲散 又 又 又 蕪荑散 史君子

  丸 化蟲飲 二聖丸 烏梅散 釣藤膏 魏香散 蒜乳丸 聖惠人參散 錢氏和中

  散 錢氏靈礬散 芍藥散 金鈴散 安息香丸 黑龍丸 平胃散

  單方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四十

  小兒腫脹門

  錢乙小兒直訣腹脹

  張從政儒門事親小兒風水 通身浮腫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虛實腫脹

  樓英醫學綱目腫病

  徐春甫古今醫統濕證候 水腫不治證 腹脹 潔古論腹腫虛實 水

  腫 曾氏治法 演山治法 薛氏治法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腫病論 水腫

  陳治幼幼近編腹脹

  方塌氣丸 加減腎氣丸 升陽益血湯 厚腸丸 褐丸子 紫霜丸 白餅子 塌氣

  丸 三稜煎丸 大承氣湯 五苓散 大柴胡湯 下積丸 五珍丸 分氣飲 五疳保

  童丸 楊氏塌氣散 塌氣散 三稜丸 真珠天麻丸 大茱連丸 下蟲丸 沉香煎

  推氣丸 遇仙丹 訶梨勒丸 張氏補脾散 本事調中丸 三因肥兒丸 六神丸 胡

  黃連丸 阿魏丸 又 小阿魏丸 中滿分消丸 消痞丸 麻黃升麻湯 南星腹皮散

   香陸胃苓丸 赤蒼飲 三白散 商陸丸 濬川丸 榮衛飲子 分氣飲子 大效神

  功救生丹 退腫散氣方 分氣飲 補脾飲 塌氣丸 參苓散 除濕湯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四十一

  小兒食癖門一

  錢乙小兒直訣

  張從政儒門事親小兒肌熱

  朱震亨平治會萃食積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腹中有癖 痞結 積痛 積滯 食積冷熱 胃

  氣不和虛冷

  陶華六書傷食

  薛氏保嬰撮要不乳食

  龔信古今醫鑑癖疾論

  徐春甫古今醫統積滯

  王肯堂證治準繩脾 脾弱多困 宿食 食積寒熱 食積痢 積病可

  醫者九 不可醫者六 積 乳積 食積 氣積 脾中積 驚積 虛中積 實積 痃

  癖 痞結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食氣積癖論

  方一雙紫圓 充悅圓 牛黃圓 芒硝紫圓 八歲湯 十五歲湯 牛黃雙圓 牛

  黃𪔀甲圓 芫花圓 真珠圓 𪔀甲圓 𪔀頭圓 甘草圓 桂心橘皮湯 地黃圓 半

  夏圓 馬通粟圓 清中解鬱湯 丁香化癖散 塌氣退黃湯 中滿分消丸 消痞丸

  雄黃解毒丸 養脾丸 肥兒丸 木香丸 取癖丸 挨癖丸 檳榔丸 北柴胡散 褐

  丸子 七香丸 聖惠甘遂破結散 進食丸 消積丸 白餅子 白朮散 小沉香丸

  芍藥甘草湯 觀音散 銀白散 木香檳榔丸 神芎丸 是齋推氣丸 檳榔丸 消食

  丸 快膈消食丸 香稜丸 五珍丸

 醫部彙考四百四十二

  小兒食癖門二

  方二理中清熱湯 人參安胃散 益黃散 錢氏瀉黃散 平胃散 調中丸 人參

  散 藿香散 四君子散 參苓白朮散 健脾飲 茅先生勻氣散 醒脾湯 健脾散

  調中飲子 寶童散 神朮散 聖惠前胡散 張渙集香煎 調中散 益胃丹 丁香黃

  芪散 𪔀甲湯 保和丸 木香大安丸 消食丸 七聖丸 三稜散 莪朮丸 丁香脾

  積丸 三黃枳朮丸 聖惠訶梨勒散 朱氏木香丸 朱氏洗心散 養脾丸 聖惠三稜

  散 張渙三稜散 聖惠化癖丸 茅先生千金丹 萬靈丸 紫霜丸 真珠丸 消堅丸

   張渙萬靈丹 五色丸子 六聖丸 烏犀丸 水晶丹 聚寶聖餅子 吉氏追魂散

  沈香檳榔丸 集驗蓬朮丸 青礞石丸 玉訣銀白散 張氏方 董氏方 孔氏方 譚

  氏殊聖方 莊氏紫金丸 莊氏軟金丸 劉氏桃紅散 王先生靈砂丹 良方妙香丸

  少飲子 茅先生蓬朮散 聖惠𪔀甲散 曾氏化癖丸 外臺必效方 聖惠前胡丸 茯

  苓湯 朱氏知母丸 柴胡飲 枳朮丸 枳實理中丸 快膈湯 參朮陷胸湯 四季肥

  兒丸 豬肚補脾丸 七味保嬰湯 八反膏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四十三

  小兒諸疳門一

  錢乙小兒直訣五臟內外疳證主治

  倪維德原機啟微深疳為害之病

  張從政儒門事親疳眼 牙疳

  方賢奇效良方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疳證 疳傷 虛羸

  虞摶醫學正傳諸疳證

  張三錫準繩六要疳眼

  龔信古今醫鑑諸疳

  薛氏保嬰撮要疳 疳傷 蟲

  王肯堂證治準繩疳 莊氏二十四候 諸雜證 肝疳 心疳 脾疳

  肺疳 腎疳 冷熱疳 無辜疳 蟲 蛔疳 乾疳 內疳 外疳 五疳 疳熱 疳勞

   疳積 疳瀉 虛羸 丁奚 哺露

  樓英醫學綱目十二無辜疾證 五疳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五疳 諸蟲 虛羸

 醫部彙考四百四十四

  小兒諸疳門二

  方一木香圓 玉柱杖散 肥兒丸 九味蘆薈丸 黃連丸 木香丸 胡黃連丸

  如聖丸 蘭香散 白粉散 四味肥兒丸 蟾蜍丸 蕪荑散 安蟲散 大蕪荑湯 祕

  旨補脾湯 大黃煎 豬肚黃連丸 天麻丸 二草散 生熟地黃散 茯苓燥濕湯 升

  麻龍膽草飲子 胡黃連丸 大肥兒丸 雄黃解毒丸 蠍虎丹 肥兒丸 又 胡黃連

  丸 吳希亮疳方 地黃丸 生熟地黃湯 脾積丸 嚏疳散 脂連丸 五疳良方 茯

  苓丸 神效換肌丸 地黃清肺湯 靈脂丸 下蟲丸 龍膽丸 香蔻丸 木香丸 褐

  丸子 黃芪湯 𪔀血煎 蚵蚾丸 君朴丸 紫霜丸 益黃散 消乳丸 龍膽湯 十

  全丹 又 消食丸 𪔀甲丸 蒸雞丸 黃雞煎丸 梅肉丸 竹葉湯 四君子湯 參

  苓白朮散 橘連丸 快活丸 全胃湯 白朮湯 治疳丸 清中解鬱湯 芪歸湯 熊

  膽天麻丹 人參散 肝疳方 通神丸 金箔茯苓散 硃砂安神丸 茯神湯 張渙參

  黃丹 天竺黃丹 硃砂丸 真珠散 驚疳方 蘆薈丸 麝香丸 睡驚丸 妳疳方

  進食方 桃花丸 張渙木香煎 檳榔丹 肉豆蔻丹 聖惠木香丸 訶梨勒丸

 醫部彙考四百四十五

  小兒諸疳門三

  方二桃花散 孔氏家傳方 大胡黃連丸 脾疳方 又 又 又 黃芪散 丹溪

  小兒喫泥方 又 蘆薈丸 虎睛丸 補肺散 張渙麝香丹 靈砂丹 五靈脂丹 胡

  黃連丸 張國材肺疳方 肺疳方 大蟾丸 諸疳方 調元散 九味地黃丸 張渙熊

  膽散 熊膽膏 立聖膏 二金散 腎疳方 五疳保童丸 曾氏蘆薈丸 萬應丸 博

  濟至聖青金丹 靈苑紅丸子 譚氏蝦䗫丸 張渙夜明丹 劉氏金蟾丸 張氏香蟾丸

   莊氏五疳丸 王氏保童丸 吳氏黃芪飲 趙氏家傳方 又 聖惠𪔀甲散 香甲湯

   玉粉散 二肝丹 梅肉散 藍葉湯 天靈丹 溫臟湯 朴附丹 人中白散 硃砂

  丸 決明子丸 漏蘆散 漏蘆丸 聖惠方 又方 外臺備急方 顱顖經硃砂丸 聖

  惠乾蟾丸 麝香丸 蘆薈丸 出蟲丸 乾蟾丸 熊膽丸 定命散 青黛丸 錢乙胡

  黃連麝香丸 錢乙榆仁丸 史君子散 蘆薈丸 張渙三根散 除毒丹 豬肚丸 糓

  精丹 桃柳湯 苦楝丸 聖惠金蟾散 地骨皮丸 殺疳丸 蘆薈丸 青黛丸 硃砂

  丸 脊疳方 歷脊疳方 仙人水鑑方 腦疳方 又 聖惠牛黃丸 龍腦丸 吹鼻龍

  腦散 莊氏追蟲方 安息丸 仙人水鑑方 聖惠天竺黃散 又方 青黛丸 牛黃丸

   胡黃連丸 青黛散 牛黃丸 史君子丸 東垣厚腸丸 張渙金粟丹 本事芎朴丸

   消食散 聖惠木香丸 蘆薈丸 麝香散 胡粉丸 譚氏殊聖保命丹

 醫部彙考四百四十六

  小兒諸疳門四

  方三紫金散 秋霜散 惠眼秋霜散 乳香丸 龍骨散 走馬疳方 集驗方 茅

  先生小兒崩砂方 定命散 蟾灰散 聖散子 生金散 麝香散 黑神散 孔氏無比

  散 王氏手集方 安師傳走馬疳藥 曾氏燒鹽散 內金散 蜜陀僧散 紅鉛散 演

  山蘭香散 傅齒立效散 獨活飲子 三黃散 人參散 檳榔散 黃芪散 地骨皮散

   茅先生硃砂膏 茅先生牛黃膏 天竺黃散 三解牛黃散 檳榔散 譚氏殊聖方

  黃礬散 劉氏家傳方 莊氏家傳方 青霞散 安師傳方 又 又 祕方 急治方

  五福化毒丹 澤瀉散 枇杷葉散 青金散 張渙石膽散 吉氏家傳方 朱氏家傳方

   蟬殼散 白粉散 龍木殺疳散 退瞖丸 玉訣瀉肝散 蕤仁膏 靈苑羚羊角丸

  殊聖退雲散 張渙井泉石散 豬膽黃連散 決明散 除熱結腸丸 薑蜜湯 杏仁湯

   又方 張渙桃白散 如聖丹 錢乙金華散 化𧏾丸 張渙四珍丹 又方 殊聖方

   集聖丸 疳積散 神效丹 麝香丸 靈苑千金丸 太醫局蘆薈丸 錢氏膽礬丸

  西京丁左藏蝦䗫丸 張氏神麴散 莊氏方 治小兒一切疳方 又方 定命丹 又方

   演山史君檳榔丸 胡黃連丸 肥肌丸 湯氏𪔀甲散 化蟲丸 豬肚丸 三因龍膽

  丸 二丁丸 譚氏殊聖金瓜丸 蘆薈丸 茅先生柴胡散 六物黃芩湯 莊氏青黛丸

   王氏史君子散 柴胡飲 乾地黃煎 王先生雞肉煎丸 張氏三和飲子 犀角散

  𪔀血煎 黃連丸 天竺黃散 又方 五膽丸 胡黃連散 黃連丸 又方 又方 龍

  粉丸 清香丸 劉氏方 莊氏方 又方 吉氏家傳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惠眼防

  己丸 溫肺散 杏仁散 牛黃丸 張渙褐丸子 換骨丹 莊氏參苓散

 醫部彙考四百四十七

  小兒諸疳門五

  方四香甲丸 趙氏青蒿丸 五疳傷積方 青金膏 豆蔻散 知母散 經驗檳榔

  丸 粉霜丸 二聖丸 胡黃連飲子 黃連丸 胡黃連丸 錢氏沒石子丸 聚寶黃龍

  丸 吉氏蘆薈丸 良方吳婆散 斗門方 莊氏家傳方 又方 孟詵方 青黛散 殺

  疳丸 白龍骨丸 肉豆蔻丸 聖惠黃連散 蕪荑丸 八香丸 又方 沉香丸 白朮

  散 胡黃連丸 疳腫脹方 又方 吉氏家傳方 御苑勻氣散 烏金膏 地黃丸 補

  中益氣湯 錢氏異功散 充悅方 聖惠黃芪丸 秦艽丸 麥門冬丸 燒黃瓜丸 大

  黃丸 豬肚丸 香甲丸 聖惠訶梨勒散 溫脾散 五香煎 蘆薈丸 露星膏 二聖

  丸 香蟾丹 雷丸丹 孔氏神聖丸 豬肚丸 趙氏斧槌丸 蘆薈丸 吉氏益兒丸

  祕方肥兒丸 朱氏家傳方 聖惠人參丸 醍醐散 快活丸 聖惠赤芍藥丸 嬰孺芍

  藥丸 張渙大麝香丹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四十八

  小兒痢門一

  劉完素六書瀉痢

  張從政儒門事親

  朱震亨幼科全書痢疾 西江月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瀉痢 諸色痢

  樓英醫學綱目痢疾 赤白痢 熱痢用涼藥 純血痢 冷痢用溫熱藥

  白膿痢 膿血相雜痢 五色痢 蠱痢 瀉痢兼證 羸瘦 浮腫 脫肛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八痢論

  方一經驗大黃湯 黃蘗湯 治中結腸圓 梔子丸 藜蘆圓 四物粱米湯 龍骨

  湯 大黃湯 生金牛黃湯 澤漆茱萸湯 枳實散 𪔀頭圓 除熱結腸圓 香連丸

  益黃散 香連丸 丹溪方 食積痢方 二朮湯 三黃丸 大承氣湯 保和丸 清血

  丸 固腸丸 和中丸 二根丸 益元散 參苓白朮散 又方 香連丸 金鎖散 神

  仙救苦散 駐車丸 香連丸 調中湯 五苓散 車前子散 潑火散 葛根湯 四逆

  散 石蓮散 香脯散 香連丸 黃連香薷飲 茅花湯 頓止丹 敗毒散 地榆散

  芍藥蘗皮丸 寬腸枳殼散 三黃熟艾湯 神芎丸 黃連解毒湯 湯氏異功丸 胃風

  湯 地榆飲 升陽益胃湯 羌活散 水浸丹 寬腸丸 地榆散 又方 川草散 備

  急方 錢氏黃蘗丸 外臺子芩湯 聖惠梔子仁散 烏梅散 開胃散 養臟湯 廣濟

  方 嬰孺方 雄朱散 玉脂散 艾湯 養臟湯 香連丸 金粟丸 白附香連丸 豆

  蔻香連丸 吉氏香連丸 葛氏雞子餅 脂附丸 朱氏家傳方 附子散 血痢方 又

  方 又方 又方 黃連散 馬齒菜汁粥 水蓼丹 茜根湯 厚腸丹 聖效散 必效

  丹 又方 又方 又方 吉氏地榆散 白頭翁丸 肘後乳母方 肘後近效方 聖惠

  吳藍散 樗根皮散 人參散 雞屎礬丸 黃連阿膠丸 燔髮散 張渙健胃丹 青橘

  丹

 醫部彙考四百四十九

  小兒痢門二

  方二通神丸 鮓湯丸 地榆飲 三霜丸 吉氏家傳方 至聖丸 定粉散 釀乳

  法 休息痢方 又方 保生信效松焙餅子 玉命丹 千金蠱毒痢方 圖經治蠱痢方

   聖惠蘘荷散 聖惠黃連散 聖惠犀角散 嬰孺蘘荷根湯 嬰孺犀角煎 張渙白頭

  翁散 地榆丹 宣連丸 寶童方 孔氏家傳方 雙金飲 龍骨湯 麥門冬湯 萬金

  散 溫痢方 又方 聖惠黃芪散 黃芩散 當歸散 龍骨散 藍葉散 地榆散 黃

  連散 櫸皮散 甘草散 黃芩丸 太醫局人參散 嬰孺子芩湯 瓜蔞湯 冬瓜湯

  張渙健胃散 碧香丹 寶鑑竹茹丸 人參白扁豆湯 吉氏家傳方 吉氏六神丸 聖

  惠黃連散 黃蘗丸 木香散 肉豆蔻散 張渙順胃丹 建中丹 九籥衛生固氣丸

  張氏聖餅子 吉氏紫霜丸 外臺劉氏方 聖惠桔梗丸 雄黃散 雞子粥 張渙龍骨

  湯 惠濟塌氣散 止渴聖效散 張渙蕪荑丹 妙應散 曾氏薄荷散 聚寶象豆丸

  茅先生方 嬰孺方 莊氏方 湯氏方 潔古五倍子散 錢氏赤石脂散 曾氏蟠龍散

   伏龍肝散 又方 又方 水聖散 澀腸散 勝雪膏 又方 萆麻膏 朱氏家傳方

   又方 保生方 九籥衛生方 苦參湯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五十

  小兒瘧門

  朱震亨幼科全書瘧疾 西江月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瘧證

  徐春甫古今醫統瘧疾

  薛氏保嬰撮要

  王肯堂證治準繩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寒熱論

  方恆山湯 平胃散 四物湯 桂枝湯 小柴胡湯 白虎湯 補中益氣湯 平瘧養

  胃丸 加減胃苓湯 月蟾丸 斬鬼丹 桂枝麻黃各半湯 白虎加桂湯 柴胡桂枝湯

   鬼哭散 清脾湯 四獸散 胡黃連散 養胃湯 又方 經效瘧丹 大柴胡湯 木

  香丸 五苓散 柴胡石膏湯 蔥白湯 知母麻黃湯 瓜蔞湯 薑桂湯 草果飲 清

  脾湯 二薑丸 張渙桃仁湯 全生指迷旋復花丸 半硫丸 張渙知母丹 活人方

  十味香薷散 千金大補湯 聖惠犀角散 三聖丸 二仙飲 祛瘧丹 𪔀甲飲子 經

  效瘧丹 瘧母丸 消癖丸 大腹皮湯 青皮湯 斷瘧飲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五十一

  小兒諸汗門

  錢乙小兒直訣汗論

  萬氏幼科發揮頭汗 自汗 盜汗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盜汗骨蒸 自汗

  王肯堂證治準繩汗 自汗 盜汗

  方二物通汗散 二物茯苓粉散 二物黃連粉散 止汗散 香瓜丸 當歸六黃湯

  團參湯 芪附湯 參附湯 人參養榮湯 撲汗方 牡蠣散 龍膽湯 通神丸 生犀

  散 十全大補湯 血餘散 黃芪散 白朮散 沉香𪔀甲丹 蓯蓉丹 升麻湯 牡蠣

  散 虎杖散

  單方

  醫案

  小兒陰病門

  朱震亨平治會萃脫囊腫大

  萬氏幼科發揮㿗疝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陰腫疝氣

  薛氏保嬰撮要陰腫疝氣

  王肯堂證治準繩疝 偏墜 陰腫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癲疝論

  方五等圓 茱萸內消丸 桃仁丸 五苓散 青木香丸 楊氏化生丸 牡丹皮散

  三黃丸 當歸散 川楝丸 白芍藥湯 烏梅散 金鈴散 金茱丸 散氣丸 湯氏家

  傳祕方 勻氣散 木香飲 龍膽瀉肝湯 黑散 桃仁丹 胡連散 海蛤散 桃仁丸

   三白散 傅藥方 牡蠣散 又方 牡蠣大黃散 青木香湯 立消散 天花散

  單方

  鍼灸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五十二

  小兒雜病門

  孫思邈千金方

  錢乙小兒直訣

  張從政儒門事親

  菊坡叢話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鬾病

  李時珍本草綱目繼病

  王綸明醫雜著小兒好睡

  王肯堂證治準繩諸失血證 吐血 衄血 便血尿血 瘖 卒失瘖

  病後瘖 癇瘥語瘖 不寐 喜笑不休 繼病 渴 濕熱

  陳治幼幼近編尾骨痛

  方白蘚皮湯 葛花解酲湯 菖蒲丸 止汗散 吉氏家傳方 通關散 集驗方 又

   千金大補心湯 中風失音方 張渙竹瀝膏 救生菖陽湯 醒脾散 傷寒失音方

  集驗方 人參芎歸湯 黃芩丸 茅花湯 四物湯 犀角地黃湯 黃芪芍藥湯 人參

  黃芪散 柏枝飲 辰膠散 紫參散 湯氏地黃丸 麥門冬飲子 龍膽丸 蘗皮湯

  槐花散 蘗皮湯 膠黃散 五倍丸 訶灰散 桃膠丸 火府散 車前散 三黃湯

  聖惠黃連散 麥門冬散 聖惠銀飲子 𦸈𧁾根散 又方 又方 茅先生胡黃連散

  聖惠蘆根散 嬰孺麥門冬湯 蘆根飲子 𦸈𧁾湯 錢氏白朮散 小方脈論方 又

  仲景酸棗湯 本事𪔀甲丸 本事真珠母丸 人參竹葉湯

  單方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五十三

  小兒瘡瘍門一

  錢乙小兒直訣丹瘤

  竇漢卿瘡瘍全書赤遊丹 小兒十種丹毒

  陳自明外科精要癰疽

  張從政儒門事親二火類 瘡疥風癬 瘡癤瘤腫

  朱震亨平治會萃赤溜

  羅天益衛生寶鑑眉煉

  萬氏片玉心書丹毒 西江月 歌 胎毒 西江月

  育嬰家秘丹毒

  幼科發揮疥癬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丹毒赤遊腫 瘭瘡 癰毒腫癤 惡核瘰𤻤 發

  斑 瘡癬

  陳實功外科正宗小兒遺毒爛斑 小兒赤遊丹 小兒胎瘤 小兒黃水

  瘡

  薛氏保嬰撮要瘡瘍大便不止 腮癰 耳瘡 斑疹丹毒脈治

  外科經驗方丹毒

  外科心法癰疽論

  王肯堂證治準繩瘡瘍 熱毒瘡瘍 丹毒 胎毒發丹 傷食發丹 驚

  丹 五色丹 白丹 赤丹 黑丹 天火丹 赤流 身有赤處 王氏禁土鬼丹及蛇纏

  丹 顱顖經二十二種丹證治 本事方十種丹瘤毒所起證治 赤白遊腫 辨小兒欲發

  丹毒候 禁忌 禁法

 醫部彙考四百五十四

  小兒瘡瘍門二

  王肯堂證治準繩疔瘡 時毒 流注 天蛇毒 天泡瘡 楊梅瘡 王

  爛瘡 紅絲瘡 惡核瘰𤻤 瘡疥 斑疹 黃水粘瘡 頭面瘡 頭瘡 面瘡 眉煉

  耳膿 口瘡 腮癰 臂癰 腋癰 脅癰 腹癰 腎癰 腿癰 肺癰 腸癰 便毒

  囊癰 腳凍瘡 湯火瘡 翻花瘡 多骨疽 漏瘡

  方一漏蘆湯 五香連𧄍湯 連𧄍圓 五香枳實湯 苦參湯 枳實圓 麻黃湯

  又方 塌方 澤蘭湯 神功散 柳華散 仙方活命飲 越鞠丸 神效當歸膏 神芎

  丸 三黃丸 理中丸 拔毒散 三聖散 清涼飲子 小兒丹瘤方 胡麻丸 連𧄍湯

   解毒湯 大補湯 紫金錠 防風升麻湯 急救法 三解散 當歸百解散 拂毒散

   疏風活血散 大連𧄍飲 胡麻丸 遡源解毒湯 雄黃解毒丸 敗毒散 天烏散

  青黛解毒丸 黑參劑 又 五福化毒丹 青露飲 驚毒掩子 驚毒諸般腫痛掩子

  涼膈散 清涼飲子 龍膽湯 大聖散 又方 槲皮散 白芨散 葛根橘皮湯 黃連

  橘皮湯 元參升麻湯 化斑湯 葛根白朮散 辛芎散 敗毒散 防己散 白玉散

  消毒飲 金華散 摩風膏 羌活散 升麻湯 牛黃散 三黃真珠散 瑩肌散

 醫部彙考四百五十五

  小兒瘡瘍門三

  方二如意金黃散 生肌玉紅膏 八珍湯 蟾酥丸 太乙紫金丹 涼膈散 金鎖

  匙 人中黃 麥餞散 升麻葛根湯 消毒犀角飲 紫雪 蘆薈消疳飲 人中白散

  黃連瀉心湯 五福化毒丹 保元湯 加減鼠粘子湯 蛤粉散 真君妙貼散 消毒飲

  子 解毒防風湯 清熱解毒丸 橘皮湯 聖愈湯 瀉心湯 臘茶散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昇藥五靈散 神效敷藥方 四黃散 一抹金 解表消毒飲 攻裏消毒

  飲 連𧄍散 寄生散 托裏榮衛湯 托裏散 神效解毒飲 發背癰癤方 犀角消毒

  丸 托裏消毒散 托裡散 八味茯苓補心湯 敷藥鐵箍散 葛根白朮散 犀角解毒

  散 防風升麻湯 荊芥散 化丹湯 藍葉散 升麻散 大黃散 又 升麻膏 又方

   又方 生料四物湯 藍青散 解毒散 赤葛散 必效方 紅散子 又方 硝石散

   又方 又方 又方 柳葉湯 綠袍散 碧雪 冰黃散 又方 黃芩四物湯 張渙

  香豉散 枳實湯 又方 升麻膏 又方 張渙升麻膏 張渙祛毒丹 張氏戎鹽散

  升麻湯 乳香散 牛黃散 大黃散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元胡散 又方 又

  方 又方 消腫散 丹參散 麥門冬散 鉛霜散 又方 又方 靈苑方 犀角散

  升麻膏 又方 又方 又方 鬱金散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嬰孺方

  劉氏家傳方

 醫部彙考四百五十六

  小兒瘡瘍門四

  方三飛龍奪命丹 通氣散 犀角升麻湯 梔子仁湯 葛根牛蒡子湯 健脾滲濕

  飲 和血定痛丸 如聖餅 芍藥參苓散 加味解毒飲 金黃散 換肌消毒散 又方

   白斂散 又方 黃連散 浸淫瘡方 又方 又方 元參飲 升麻湯 柴芍參苓散

   清肝益榮湯 加味小柴胡湯 益氣養榮湯 必效散 貼惡核方 貼散瘰𤻤神效方

   神效良方 又方 皂角子丸 九味柴胡湯 琥珀膏 補陰八珍湯 惡瘡方 加味

  羌活散 當歸飲子 牛黃解毒丸 立效散 敷藥解毒散 傅瘡藥方 苦瓠散 青金

  散 人參敗毒散 東垣人參安胃散 犀角消毒散 地龍散 癮疹方 九味解毒散

   加味清涼飲 人參消風散 連𧄍防風湯 和肝補脾湯 益脾清肝湯 三黃散 養

  心湯 牛黃解毒散 拔毒散 又方 頭瘡方 治癩頭方 青金散 水銀膏 胡粉散

   蔓荊子湯 上清散 當歸龍薈丸 清黃散 清心丹 清白散 交感丹 禹餘糧丸

   龍骨散 羊角散 滋陰地黃丸 白斂散 花粉飲 立效飲 黃金散 天竺黃散

  地黃膏 東垣清胃散 清熱消毒散 四君子湯 柳葉散 如聖散 南星膏 白礬膏

   牡蠣散 治口瘡驗方 升麻防風湯 清咽利膈湯 本事方 白芷升麻湯 加味歸

  脾湯 內托羌活湯 小青龍湯 桔梗湯 升麻湯 排膿散 射干湯 人參平肺散

  參芪補脾湯 人參補肺湯 大黃湯 薏苡仁湯 桃仁湯 牡丹皮散 內補黃芪湯

  托裏清肝散 神效當歸膏 乳香定痛散 豬蹄湯

 醫部彙考四百五十七

  小兒瘡瘍門五

  單方

  鍼灸

 醫部彙考四百五十八

  小兒瘡瘍門六

  醫案

 醫部彙考四百五十九

  痘疹門一

  錢乙小兒直訣五臟瘡疹證治

  朱肱活人書治痘疹論

  陳文中痘疹方論序引 論受病之由 論治法

  沈氏痘疹心傳必效良方有餘不足分治

  劉完素六書涼膈散論 斑疹論 五臟病各有所見證 四時經移用藥

  張從政儒門事親瘡疱丹熛癮疹舊蔽記 瘡疱癮疹論

  王好古斑論萃英瘡疹標本 斑論 未顯斑證所用之藥 已顯斑證所

  用之藥 瘡疹輕重候

  李杲十書斑疹論 辨斑證

  倪維德原機啟微斑疹餘毒之病

  朱震亨格致餘論陳氏痘瘡方論

  平治會萃痘瘡 癮疹 斑疹

 醫部彙考四百六十

  痘疹門二

  朱震亨幼科全書原痘賦 西江月 治痘節要總論 治痘總括 預占

  痘疹輕重 首尾皆宜汗下 通利大小便 脈候 不可汗下 不除熱 不可妄補 可

  表 四時施治 發熱 發熱不出 渴 腹痛 腰痛 發搐 吐利 譫語 四肢厥冷

   失血 口舌生瘡 多汗 發戰 能食不能食 煩躁 見形 出形遲 應出不出

  瘡出熱未退 觀痘出處定吉凶 稀密 虛實 咽喉 痘瘡入眼 痘兼斑疹 身癢

  口臭 起發 出形紫黑 稠密 囂薄破損 觀形色 中枯黑子 四圍乾枯 痘疔

  黑陷 紫紅灰白二證 餳餅 口脣瘡色焦黃 瘡頭帶白漿 牽連相串 手足發不透

   護持 泄瀉 頭腫 目閉 痛癢 熱渴 失聲咬牙寒戰 嘔噦 狂躁

 醫部彙考四百六十一

  痘疹門三

  朱震亨幼科全書成實 寒熱異常 戰慄咬牙 吐利 失聲 灰白色

   瘙癢 死證 避忌 讝語 腹痛 腹脹 收靨 毒氣內攻 臭爛 倒靨翻生 死

  證 潰爛 難靨 犯禁 發熱 頑瘡 戰慄 落痂 餘毒 痘後多疾 痘後調理

  婦人痘疹 孕婦痘疹 原疹賦 西江月 治疹雜科

 醫部彙考四百六十二

  痘疹門四

  方賢奇效良方瘡疹論序 論瘡疹 五臟各有一證 論日數 出於心則

  先驚搐 似出不出 出有逆順 出遲有數證 論諸熱失治變為瘡疹候 作搐 論疏

  利 論表出與溫裡不同 諸瘡痘膚疹 天氣暄熱即與疏轉後有瘡疹則輕既出不可疏

  利 已出諸證不一 論熱毒所起之由 已出不可服油劑 有發出有溫出有解毒 雖

  有熱證大便如常過則不可再下 不可妄發妄下 發熱時應臟腑知其斑水膿疱 蘊熱

  斑毒 已出未勻 未發令內消 發熱而痛 出不快 面青者逆 身熱而脈反遲 非

  微汗則表不解 既出不透透而不長 未出可下已出不可下出已定當利大小便 發有

  微盛 熱在表不可疏轉 出太盛 傷寒與瘡疹同異 未能辨認服升麻湯已發未發用

  胡荽酒 氣勻即出快 瘡成膿疱煩躁 身熱耳尖腳梢冷腹內痛成塊 愛護將理 手

  足冷腹中硬為瘡疹 瘡疹未見乃可疏利 石壁經論瘡疹歌 辨劉氏論轉下張氏論用

  藥

 醫部彙考四百六十三

  痘疹門五

  方賢奇效良方瘡疹熱與諸般熱不同 出視輕重 疏利與取轉不同 辨

  董汲指迷方論與錢氏活人書不同 方宜不同用藥亦異 戒失饑不可當風冷 大熱當

  利小便小熱當解毒 小便赤澀心腹脹滿 先利而後出但解毒不可再利 煩躁而渴

  睡臥不安 狀如蚊蚤所嚙毒盛色黑 悞服涼藥冰伏 便血糞黑睡而不醒 已出而腹

  脹 當下當救裡 既下懼太早 誤下證 瘡疹有當大便過有當溫有當下 或吐或瀉

  或不食 瘡疹皆多在表不可妄下 陷伏倒黶 黑陷耳骩反熱 黑有逆順 出遲朝夜

  啼哭 凸凹生瘡 大便如常 悞服熱藥則損目冷藥則夭傷 斑爛 感寒與瘡疹伏熱

  混雜而發 鬱毒不散 乳嬰與食孩用藥不同 本稀不可發表 無凝滯則勿表勿下

  痂起能食 黑黶而未發寒 諸惡證 先知節候陰陽臟腑虛實 行房觸犯燒赤朮豬甲

   初生服地黃汁令不生瘡 瘡毒令胃爛便血 餘毒失解利則嘔吐並諸雜證 預服油

  劑解毒 疹熱出難大便不通小便如血或為癰身體破裂 誤用巴豆則內虛而熱不除

  勿用巴豆水銀輕粉 熱毒攻肝衝目 瘡後咳嗽脇痛 傷寒毒甚急宜發表 餘毒不盡

  煩渴胸滿 不結痂疕 辨瘡並水瘡入大腸 結核腫毒 冬溫發斑如錦紋 用百祥丸

  證 瘡後患目瞖忌點藥 冬月預服三豆飲子 瘡入目防備法 瘡毒攻咽 大小便不

  通 乳嬰藥多反為累 冬溫宜先下毒 便膿血 膿汁不乾 入目用藥 餘毒諸證

  消瘢痕 痘癰 瘡後發搐 痘後中地風證 已出狂叫喘呼 豬尾膏證

 醫部彙考四百六十四

  痘疹門六

  萬氏家傳痘疹心法痘疹證似傷寒 首尾不可汗下 不可以日期論

   大人小兒富貴貧賤不同 升麻葛根湯解 順逆 變黑歸腎 變黑有逆順 諸痛癢

  瘡皆屬於心 過飲冷水變生諸證 錢氏陳氏立法用藥同異 補脾土瀉腎水 瀉膿血

  痂皮水糓 斑疹 五行生死 先哲格言 或問

 醫部彙考四百六十五

  痘疹門七

  萬氏家傳痘疹心法治痘凡例 藥性主治及修製法 氣類 血類

  解毒類

 醫部彙考四百六十六

  痘疹門八

  萬氏家傳痘疹心法痘疹碎金賦 原痘論 胎毒論 瘡疹惟腎無候

  論 腎主痘中之水論 五臟證見論 臟腑所主證治 六氣十二經所主證治 氣運

  疫癘 部位 脈候 氣血 陰陽 標本 形色 疎密 輕重 順逆 痘有怪變 虛

  實 動靜 痛癢 老嫩 榮枯 善惡

 醫部彙考四百六十七

  痘疹門九

  萬氏家傳痘疹心法始終 發熱 渴 腰痛 腹痛 驚狂 譫妄

  吐利 嘔吐噦 洩利 大小便閉 咳嗽 喘急 自汗 失血 煩躁 夾疹 夾斑

  痘疔 痘癩 癢塌 陷伏 壅腫 潰爛 厥逆 寒戰咬牙 暴啞失聲 嗆水吐食

  驗頭面 驗耳目鼻 驗脣口牙齒 驗喉舌 驗頸項 驗胸腹 驗手足 驗寢臥 驗

  飲食 治瘡要略 攻補利害 雜證宜攻 壞證不治 飲食所禁 起發不透 收靨不

  齊 差後餘證 痘後餘毒

 醫部彙考四百六十八

  痘疹門十

  萬氏家傳痘疹心法治痘歌括引 治痘總歌括 怪痘辨生死訣 發

  熱證治歌括 發熱時辨生死訣 出見證治歌括 出痘時辨生死訣 起發證治歌括

  起發辨生死訣

 醫部彙考四百六十九

  痘疹門十一

  萬氏家傳痘疹心法成實證治歌括 養膿決生死訣 收靨證治歌括

   痘靨辨生死訣 落痂證治歌括 痘後餘毒證治歌括 疹毒證治歌括 婦女痘疹證

  治歌括

 醫部彙考四百七十

  痘疹門十二

  萬氏祕傳片玉痘疹痘疹賦 始終驗方 始終歌方 收靨 痲疹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瘡疹 痲證水痘

  虞摶醫學正傳痘疹 辨內外因 初發時五臟形證 五臟形色 斑痘所

  發之源 辨形氣病 辨三陰三陽經候 辨三陽證治 辨三陰證治 辨形色不足 辨

  表裏虛實 辨外證輕重 辨外證逆順 辨痘疹初末形證 辨不藥而愈 辨五不治證

   辨疹有陰陽二證 辨瘡後餘毒 古人拯治痘瘡要法 陷伏倒靨黑陷

 醫部彙考四百七十一

  痘疹門十三

  王綸明醫雜著序次丹溪痘瘡治法 出痘發搐

  蔡維藩痘疹方論{{Annotation|受病之源 諸熱證 預防法 避忌方 以形勢分輕

  重 以日期分輕重 疏利 虛寒不足 實熱有餘 斑疔形狀 變壞歸腎 斑爛 虛

  脫 驚搐有生死 痛癢分虛實 吐瀉不食 煩躁口渴 寒戰咬牙 腹脹喘急 咳嗽

   狂叫喘呼 大小便不通 瘀血便血 咽喉疼痛聲啞 血氣分勇怯 餘毒破爛 氣

  盛收斂之難 收靨分等第 空殼無漿 餘毒有緩急 熱毒壅遏在肢節 熱毒壅遏在

  口齒 熱毒壅遏在眼目 津液 靨後調養 斑疹水痘大痘所出難易 痘疹所屬經絡

   傷寒產後與痘疹傳變證治 寒熱用藥不同

 醫部彙考四百七十二

  痘疹門十四

  龔信古今醫鑑痘疹 豫解胎毒免痘 發熱三朝證治 發熱三朝決生死

   出痘三朝證治 出痘三朝決生死 起脹三朝證治 起脹三朝決生死 貫膿三朝證

  治 貫膿三朝決生死 收靨三朝證治 收靨三朝決生死 痘後餘毒證治 痘瘡首尾

  戒忌 痲疹證治

 醫部彙考四百七十三

  痘疹門十五

  郭子章博集稀痘方論未生 初生 避地 總論 避忌方 禁忌

  法 丹溪驗輕重法 痘疹辨

  吳崑醫方考痘敘 三四日前諸方 五六日間方藥 七八日間方藥 十日

  以後諸方 姙婦患痘方 痘瘡濕爛

  樓英醫學綱目痘瘡治法 張巽之治痘要法 王氏驗斑法 閻氏驗證施

  治 傷食宜消導 五臟形證 順逆輕重辨 不治證七

 醫部彙考四百七十四

  痘疹門十六

  徐春甫痘疹洩祕痘疹表裏不同 痘夾疹 發熱久解散多必輕 痘本

  胎毒 痘發心經 出辨吉凶 不用服藥例 合用服藥例 驚搐 嘔吐 泄瀉 喘渴

   脹祕 白塌 黑陷 癢 痛 痘疔 斑疹 斑爛 聲啞水嗆 寒戰咬牙 面目發

  腫 晝夜啼哭 不乳食 入目 不灌漿 不結痂 不落痂 瘢痕凹凸 痘後癰節

  痘後餘熱 形證輕重 首尾可畏 蠟紅白黑四色辨 順候 逆候 惡候 順逆險按

  期候法 三四日間 四五日間 五六日間 漿滿候 回漿候 結痂候 還元候 解

  熱稀痘 始終調攝 解表 攻裏 托裏 養胃 輕重 發熱三朝 出痘三朝 灌漿

  三朝 回漿三朝 結靨三朝 治例 預解 護眼 首尾不可汗下辨 避忌 不治證

 醫部彙考四百七十五

  痘疹門十七

  王肯堂證治準繩痘瘡㴑源 袁氏痘前治法 運氣 辨疑似 驗熱時

  候 用藥驗是否 驗證施治 五臟見證 痘家有八門五樞三關兩煞五軸之分 袁氏

  閱痘重門欄輔軸四字 脈候 虛實 虛證調護論 虛證補氣不補血 虛證壞勢必至

  辨 虛證變實 虛證似實 實證似虛 熱證變虛 壅熱變虛 壅熱用異功辯 陰陽

   輕重 輕痘歌 重痘歌 順逆 形色 始終 日數 禁忌 痘觸變焦紫治法 痘

  觸變灰白治法 月經觸變治法 麝氣觸癢治法 屍厭觸變治法 客忤觸變治法 獸

  驚痘縮治法 烏龍散方 汗下

 醫部彙考四百七十六

  痘疹門十八

  王肯堂證治準繩證治大法 分氣血虛實 分氣虛血熱熱壅三證 溫

  補宜審 用藥 初熱證治 攻裏 初熱吉凶 見形證治 發熱一二日便出 發熱四

  五六日始出 應出不出 出太密 發表 攻裏 涼血 出不快 大發 攻裏 紫草

  例 出見部分 出見形色 護咽喉 護目 夾疹夾斑 疱瘡 子母痘 禁忌 見形

  三朝生死

藝術典第四百九十六卷

醫部彙考四百七十六

[編輯]

痘疹門十八

[編輯]

《明王肯堂證治準繩》

[編輯]

《證治大法》

[編輯]

《錢氏法》:「瘡疹惟用溫平藥治之,不可妄下,及妄攻發 受風冷。」

海藏云:「溫平者非熱劑,如荊芥、薄荷、防風、牛蒡子、甘草之數。《活人》鼠粘子湯與潔古解毒防風湯,相兼選用是也。」 丹溪云:「鼠粘子,連𧄍,山樝、甘草,此四味,痘瘡始終必用之藥。」

診《睦親宮中十大王瘡疹》云:「瘡疹始終出,未有他證, 不可下,但當用平和藥,頻與乳食,不受風冷可也。如 瘡疹三日不出,或出不快,即微發之。」

鼠粘子湯之類

如瘡發後不多出。即加藥。

如一日一貼,即加至二貼。

加藥不出。即大發之。

升麻、葛根、防風、羌活、獨活、麻黃、桂枝之類。

如發後不多。及脈平無證。即瘡本稀。不可更發也。有 大熱者。當利小便。小熱者當解毒。

利小便四聖散之類

若不快,勿發勿下,攻止用抱龍丸治之。瘡疹若起,能 食者,大黃丸下一二行即止。有大熱者,當利小便;有 小熱者,宜解毒。若黑紫乾陷者,百祥丸下之。不黑者, 慎勿下,身熱煩躁,腹滿而喘,大小便澀,面赤悶亂大 吐,此當利小便。不瘥者,以宣風散下之。若五七日痂 不焦,是內發熱氣蒸於皮中,故瘡不得焦痂也,宜宣 風散導之。用生犀角磨汁解之。使熱不生。自然必著 痂矣。

東垣師弟法潔古曰:「斑疹之病,其為證各異。瘡發焮 腫於外,屬少陽三焦相火也,謂之斑;小紅靨行皮膚 中不出者,屬少陰君火也,謂之疹。凡顯斑疹,若自吐 瀉者,不可妄治而多吉,謂邪氣上下皆出也。大凡斑 疹首尾皆不可下,詳前《汗下》條。」

《分氣血虛實》

[編輯]

「解毒」者,「三黃湯」、金花丸之類。

痘瘡「紫」屬血熱,涼血為主;白屬氣虛,補氣為主。中黑 陷而外白色起遲者,則補氣中略帶涼血藥。

痘瘡主治,解表、和中、解毒三法也。解表兼發散之義, 使邪氣盡出於外,不使留伏於中,如防風、白芷、荊芥 穗、升麻、葛根、柴胡、桂枝之屬。和中專主脾胃,兼助血 氣,使裏氣常實,血氣不虧,助養痘瘡而待其成,不致 癢塌倒陷,如黃芪、人參、白芍藥、當歸、木香、陳皮之屬。 解毒只瀉火涼血清氣,使毒邪有制,不為正害,如山 豆根。大力子。紫草。連𧄍。芩連梔子之屬。

《分氣虛血熱熱壅三證》

[編輯]

凡氣虛之證,初發身熱,手足厥冷,乍涼乍熱,精神倦 怠,肌肉晃白,飲食減少,四肢倦而睡臥安靜,便清自 調,虛證無疑。未見點前,用參芪飲加輕劑發散。如紫 蘇、防風、白芷,見點之後,用參芪飲加輕劑。如川芎、桔 梗。見點四日之後,重用參芪飲,隨病加減處治。七八 日漿足之後,《保嬰》百補湯調養氣血而已。此證末梢 塌陷黑靨者。多用「木香異功散」收功。

凡血熱之證,初發身熱壯盛,腮紅臉赤,毛焦色枯,煩 躁渴欲飲水,日夜啼哭,睡臥不寧,好睡冷處,小便赤 澀,熱證無疑。未出之前,升麻葛根湯或升麻流氣飲, 雖皆可服,總不若十神解毒湯為穩。未出至見點三 四日後,熱證悉平,勢將行漿,從太乙保和湯加減,八 九日漿足後,則有保嬰百補湯調養之。此證七八日 間,有紫黑乾枯,及青灰乾黑陷者,則有奪命。大造、談 笑、《博金》《一字金》,或百祥牛、李、豬尾、獨神等方,皆可審 用。惟經泄瀉之後,有黑陷乾紅者,則從木香異功散 治之,此祖宗世業不傳之祕,萬試萬中者也。

凡熱毒壅遏之證,初發身熱壯盛,腮紅臉赤,毛焦皮 燥,氣粗喘滿,腹脹煩躁,狂言譫語,睡臥不寧,大便祕 結,小便赤澀,面浮眼脹,多啼多怒,的係熱毒壅遏。未 見點時,先須升麻葛根湯一服,隨服「羌活散鬱湯。」至 見點三日之內,諸證悉平,勢將行漿,則服益元透肌 散加減。漿足之後,服「嬰童百補湯」調養而已。六七日 外,有紫黑乾枯,及青灰乾白陷者,則有《奪命》。《大造、談 笑》《博金》《一字金百祥》,牛李、豬尾、獨神等方,皆可審用

 醫部彙考四百七十七

  痘疹門十九

  王肯堂證治準繩起發證治 乾枯灰白紅紫青黯 頂陷 頂凸 粘連

   陷伏 大便 手足 頭面 痘疔 發疱 起發不透 陽毒 起發吉凶 灌漿證治

   不作膿 脾胃 泄瀉 便祕手足厥冷 煩躁 錯喉嘔噦 癢 頭面 手足 肩背

  臀 漏漿 咽喉不利涕唾稠粘 睡夢呢喃 腹痛 斑爛 板黃 灌膿吉凶 收靨證

  治 潰爛 倒靨 不靨悶亂哽氣腹脹 泄瀉 面 人中 頭足 疳蝕 口疳 喉痹

   發熱 收靨吉凶 落痂證治瘢赤黑 瘢黑暗 痂不脫 瘢腫成膿 能食不能食

  瘢痕赤白 禁忌

 醫部彙考四百七十八

  痘疹門二十

  王肯堂證治準繩發熱 渴 煩躁 譫妄 驚搐 中風 自汗 失血

   衄血吐血 便血 溺血 焮裂出血 不能食 咳嗽 喘 涕唾稠粘 失音 嗆水

   吐瀉 吐逆 瀉利 大小便祕 小便不利 大便祕 寒戰咬牙 厥逆 眼目

 醫部彙考四百七十九

  痘疹門二十一

  王肯堂證治準繩咽喉 腰痛 腹痛 腹脹 腹脹分虛實寒熱 薑附

  湯論 痛 身痛 癢塌 爬破 陷伏倒靨 黑陷 灰白 夾疹 夾斑 夾丹 夾瘡

  瘍 夾損傷 痘疔 捲簾疔 燕窩疔 火珠疔 忘汲疔 豢虎疔 注命疔 驪含疔

   透腸疔 潰爛 臭痘 蛆痘 驗面 痘後餘毒證治 癰癤 癮疹 丹瘤 發熱

  骨節作痛 水痘 痳疹 初熱 見形 禁忌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

  痘疹門二十二

  聶久吾痘疹論闢時醫之謬 白朮散豆蔻丸說 論衄說 論年長出痘

  或問五條 痲疹四忌

  馬之騏疹科纂要痲疹通論 證治大略 潮熱證治 傷風 汗渴飲水

   煩躁 譫語 欬嗽 喉痛失音 嘔吐腹痛 泄瀉 痢 諸失血 飲食瘡毒 痘瘡

  後蓋痘疹 疫病發斑夾斑 傷寒發斑癮疹 孕婦痲疹發斑 水痘證治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一

  痘疹門二十三

  翟良痘科類編釋意原痘論 補遺 論氣血並晰氣血盈虧消長之理

   補遺 部位論 頭面預腫漸腫論 痘成功有次序色有遞變不同論 形色論 補遺

   寧教有色而無形休教有形而無色論 虛實寒熱不同辨 補遺 評諸家明用藥寒熱

  要各得其宜 補遺 汗下論 熱不可盡除說 解毒化毒論 補遺 痘不為害惟毒為

  害論 痘有成色當就其成色而成就之治法不可執一論 補遺 氣尊血分者生毒參陽

  位者死解 痘不以稀密分輕重說 痘中疹子與正疹子丹毒斑點沙子不同論 痘不可

  與凡瘡同治論 痘疹不同論 變黑歸腎腎經留邪論 首尾忌腦麝論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二

  痘疹門二十四

  翟良痘科類編釋意治痘始終雜證與痘證當分治論 補遺 治痘始

  終看法說 痘不拘日期說 痘證傳變說 補遺 出長各經見證與傳變成功形色不同

  之辨 就人以斷痘之輕重說 就人以定痘之治法說 三等五要說 痘有五善七惡說

   治痘總法 初熱三日證治 論痘瘡發熱與傷寒不同 出見三日證治 調養禁忌

  又 避穢氣 起脹三日證治 灌膿三日證治 收靨三日證治 結痂落痂證治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三

  痘疹門二十五

  翟良痘科類編釋意痘後餘毒餘證 痘中雜證 異痘四種 發熱

  寒熱 厥逆 頭溫足冷 夾斑 夾疹 夾沙 發泡 陷伏 倒靨 癢 痛 腰痛

  腹痛 腹脹 口脣 口舌 咽喉 咳嗽 痰涎 失音 譫妄 嗆水吐食 中風 驚

  搐 倦怠 喘 煩躁 渴 不食 汗 諸失血 嘔吐噦 瀉利 吐瀉併作 痢 寒

  戰咬牙 二便 潰爛 痘疔 陰囊發腫 痘後浮腫 痘毒 疳瘡口瘡 眼目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四

  痘疹門二十六

  痘疹經驗良方預防 遵歲氣 痘前十八犯 痘疔方位所屬 認痘疔訣

   用銀針手法 發熱 見點 稠密之處各有經絡部分所屬 起脹 灌漿 收靨餘毒

藝術典第五百四卷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四

[編輯]

痘疹門二十六

[編輯]

痘疹經驗良方

[編輯]

預防

[編輯]

「治痘於已然,不如治痘於未然。治已然者難為力,治 未然者易為功。」蓋已然者,毒氣結成,深入臟腑,非具 大手眼者,不能成功。若未然者,其毒尚未凝定,止慮 血熱挾食耳。有熱有食,一遇出痘,助成毒氣矣。苟於 里巷人家出痘時,即製稀痘丹,日日令兒服之,則積 毒自消,重可使輕,危可使安,用力少而成功多。愚人 不知。每遲延至六七日。方請醫治。無論用藥未必合 宜。即合宜矣。而毒氣急不能去。傷殘不少。甚可悲也。 何如預防之為善乎。

其或面白脣白,屬血虛者,遇出痘時,用熟地四物湯 以養血。

「其或稟氣虛弱,或大病後元氣未復,聲小氣歉無力, 用黃芪六一湯以養氣, 服預防等藥,未有不吉者。」苟未及預防於發熱時,先 要辨明根由,感風寒暑濕者,解散清除之;傷飲食生 冷者,和中分消之。迨至見苗已去,其所以助毒者,而 猶患其不轉重為輕,變危為安者乎!要之,七日以前, 多屬裏實,止宜和血清解,不「宜妄用熱補。八日以後, 膿漿出矣」,未有不裏虛者,止宜溫托,不宜攻伐,以洩 真氣。然色紅血熱者,亦不可陡用參朮,恐激而發癢 也。至於逆證,固不可治,然寧忍坐視其死乎。須盡心 竭力,當清則清,當補則補,當下則下,一旦毒消血和, 間有生者。雖然,逆證亦有極難下手處,如正氣虛而 邪氣實者,如宜大發而過時者,必須斟酌緩急,奇正 相生,或先清後補,或隨清隨補,或補中帶清,一日兩 劑、三劑,庶克建功耳。若照常治之,所謂「一杯水救一 車薪之火,一根木頂大廈之傾」,有是理哉。

預防固所當知。又有十八犯。為治痘入手之始。苟不 詳究由來。概以治痘之法治之。亦未有不悞者。故又 詳於左。

遵歲氣

[編輯]

經云:「必先歲氣,毋伐天和。」凡雜證傷寒時氣,固所當 知,痘疹尤所宜講者也。苟不知歲氣,照痘疹成方,膠 柱用之,鮮有不悞者。但諸書俱言五運六氣,而方則 未備,故人多臨證茫然明知,而犯伐天和者甚多。檢 得《東醫寶鑑》有方,喜而錄之,遇大病按方用之,輒有 殊效,然亦間有不效者。續得桐城胡秋潭年兄家藏 有《歲氣》亦有方,併錄之,有疑難處,參酌用之,起死回 生者,不可勝計。今不忍祕其術,付梓人弁於前,令治 痘者胷有成竹,不伐天和,豈惟病家幸甚也哉!但方 之分量,雖有照古方註定,而大小、強弱、輕重之間,又 在臨時斟酌增減,亦不可拘泥成方,所謂神明變化, 存乎其人耳。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此六甲年為敦阜之紀。歲土太過,濕氣流行,腎水受 邪。民病耳聾,骨痛足痿,行步艱難,毛髮焦枯,體腫脹 滿,泄瀉,兩肋氣痛,嘔吐。宜用「東本地黃湯。」

乙丑 乙卯 乙巳 乙未 乙酉 乙亥。

此六乙年為從革之紀。歲金不及,火氣流行,金反受 邪。民病惡寒喘急,欬嗽便紅,尻臀痛延巔頂,顖門口 舌生瘡注下。宜用「東本補肺湯。」

丙子, 丙寅, 丙辰, 丙午, 丙申, 丙戌。

此六丙年為流衍之紀。歲水太過,邪氣流行,心火受 邪。民病心煩懊憹,驚悸怔忡,盜汗譫語,腹滿體重,喘 咳腸鳴,飲食少進,甚則神昏,氣閉而絕。宜用「東本養 心湯。」

丁丑 丁卯 丁巳 丁未 丁酉 丁亥。

此六丁年為委和之紀。歲木不及。燥金流行。木反受 邪。民病脅肋肩背連小腹拘急疼痛。癰腫瘡瘍。燥癢 目赤。宜用「東本補肝湯。」

戊子 戊寅 戊辰 戊午 戊申 戊戌。

此六戊年,為赫羲之紀,歲火太過,炎暑盛行,肺金受 邪。民病狂越,罵詈喘嗽,咯血血溢,痰壅短氣,耳聾骨 蒸,肩背臂痛,尻膕疼。宜用「東本紫菀湯。」

己丑、 己卯、 己巳、 己未、 己酉、 己亥。

此六己年為卑監之紀。歲土不及,風木流行,土反受 邪。民病暴急,肚腹絞痛,霍亂飱瀉,體腫咳嗽,喘滿太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五

  痘疹門二十七

  救偏瑣言救偏總論 原痘論 論氣 論血 治痘運掌賦 推廣規則錄 治

  痘須知大運論 論治痘權宜 治痘藥性摘要賦 發熱論 升發論 疏表 達裏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六

  痘疹門二十八

  救偏瑣言痘有首尾疏達訣 痘有不宜疏達訣 放點證治準 稀有內證 總

  訣 密有充肥 總訣 陷有毒滯 總訣 綻有囊薄 總訣 薄有浮衣 總訣 平扁

  與不鬆辨 總訣 氣拘與毒絆辨 總訣 嬌紅非血熱辨 總訣 血鬱非氣虛辨 總

  訣 起脹證治準 攻毒總訣 申明鼻衄 申明舌刺咽乾 申明溺血 申明大腸逼迫

   申明拂鬱皮毛 申明啼號不已 申明胸堂壅遏日夜無眠 申明痰迷上竅昏悶無聲

   申明靜躁無定愁容可掬 申明骨節煩疼腰如被杖 申明筋抽脈惕 申明遍體炎炎

   申明四肢獨冷 申明通身汗湧 申明頭汗如蒸 申明毒湧掀腫 申明疙瘩塊 申

  明預封預腫 申明紅絲遶目倒豎拳毛 申明痘如蒙垢口穢噴人 申明發始咬牙 申

  明發始弄舌 申明兩頰通紅痘無一點 申明湧出如針 申明黑陷歪斜 申明紫背浮

  萍 申明蚤斑 申明貫珠攢簇怪痘 申明惡色並治法 申明四毒頂 申明痘佳證惡

   申明痘白雄標 申明飛漿 申明泡湧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七

  痘疹門二十九

  救偏瑣言涼血撮要訣 清火窮源論 論行漿 論補氣 論補血 論實表

  論健胃 論安神 論血虛咬牙 論氣虛寒戰 論氣虛作癢 論脾虛作瀉 論痘變證

  有不常不古 痘證變幻總論 論火毒咬牙 總訣 論血熱作癢 總訣 論熱劇寒戰

   總訣 論熱毒下利 總訣 論胃熱不食 總訣 論火擾不寐 總訣 論渴有虛實

   總訣 論汗有補瀉 總訣 清火證治準 涼血清火不拘首尾論 分別毒火論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八

  痘疹門三十

  救偏瑣言論結痂 論落靨 論餘毒 娠婦痘 痘後調護宜謹 痘後諸瘡宜

  急治 論大黃 論石膏 論豬尾血 論濁陰 遊蠶形 疊錢形 燕窩形 雁行形

  鼠跡形 䕯沙形 珠殼形 鳥跡形 蟹爪形 蛇皮形 履底形 蟢窩形 螺疔形

  紫背形 環珠形 覆釜形 兩截形 請幫助識別此字。頭形 纏腰形 托腮形 鎖口形 鎖項形

  攢背形 囊腹形 攢胸形 咽關形 抱膝形 鎖脣形 蒙骫形 披肩形 抱鬢形

  鱗坐形 囊毬形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九

  痘疹門三十一

  方一百祥丸 牛李膏 宣風散 瓜蔞湯 四順清涼飲 六君子湯 參芪四聖散

   升麻湯 犀角地黃湯 麻黃黃芩湯 化毒湯 紫草木通湯 鼠粘子湯 升麻黃芩

  湯 水解散 豬尾膏 無比散 龍腦膏 如聖湯 決明散 撥雲散 蔤蒙花散 通

  聖散 葛根麥門冬散 生地黃散 惺惺散 十一味異功散 十二味異功散 肉豆蔻

  丸 人參麥門冬散 消毒散 柴胡麥門冬散 射干鼠粘子湯 桔梗甘草防風湯 人

  參清膈散 前胡枳殼散 人參白朮散 韶粉散 羊請幫助識別此字。髓膏 雄黃散 綿繭散 穀精

  草散 解毒湯 參湯散 參芪內托散 紫草快斑湯 人參胃愛散 四聖散 獨聖散

   快透散 鼠粘子湯 紫草散 活血散 人參透肌散 大連𧄍飲

 醫部彙考四百九十

  痘疹門三十二

  方二胡荽酒 甘露飲子 托裏散 托裏消毒散 八正散 涼隔散 解毒防風湯

   人參理中湯 補中益氣湯 瀉黃散 五味異功散 四君子湯 四物湯 桔梗湯

  蟾蜍丸 人參敗毒散 仙方活命飲 神效當歸膏 蛇蛻散 荊芥甘草防風湯 防風

  芍藥甘草湯 麻黃甘草湯 輕粉散 禹太和蟢蜘方 抱龍丸 造膽星法 五福化毒

  丹 犀角消毒丸 敗草散 羊肝散 蟬菊散 羌菊散 丹粉散 當歸補血湯 四神

  丸 四味肥兒丸 九味蘆薈丸 大蕪荑湯 濟生歸脾湯 八味地黃丸 加減八味丸

   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逍遙散 九味龍膽瀉肝湯 抑肝散 梔子清肝散 柴胡清

  肝散 小柴胡湯 神功散 製附子法 升均湯 丹溪先生解瘡毒藥 稀痘方 清解

  湯 助陽方 防風湯 當歸丸 棗變百祥丸 消毒救苦散 桔梗湯 麻黃柴胡升麻

  湯 羚羊角散 平和飲子 托痘花蛇散 祕傳稀痘神方 又 稀痘丹 神功消毒保

  嬰丹 神授小兒稀痘丹 如聖散 三豆湯 代天宣化丸 加味連芩升麻湯 葛根湯

   桂枝葛根湯 正氣散 人參白虎湯 胃苓湯 加味葛根湯 麻黃解表湯 托裏十

  補散 枳實導滯散 葛根解毒湯 葛根化毒湯 三黃解毒湯 建中托裏散 導赤散

   瀉青導赤湯 麥門冬導赤散 寧神湯 調中湯 辰砂導赤散 補中益氣湯 元參

  解毒湯 黃連解毒合甘桔湯 調元湯 柴胡加桂枝湯

 醫部彙考四百九十一

  痘疹門三十三

  方三加味甘桔湯 橘皮湯 參苓白朮散 消毒快斑湯 增損八物湯 加味參蘇

  飲 加味調中湯 消斑承氣湯 解肌化斑湯 疏毒快斑湯 芎歸均氣飲 參芪和血

  飲 固陽散火湯 鼠粘子湯 一聖散 蟬花散 荊防解毒湯 清金瀉火湯 黃芪芍

  藥湯 風火併治湯 內托護心散 十宣內托散 解毒托裏散 四物快斑湯 四君子

  快斑湯 大補養命湯 大補快斑湯 解標瀉火湯 解毒化斑湯 四聖珍珠散 加味

  四聖快斑湯 宣風快斑湯 木香快斑散 十全快斑湯 異功快斑湯 附子理中湯

  補元快斑湯 調中快斑湯 涼血快斑湯 助脾快斑湯 補脾快斑湯 正氣快斑湯

  平胃快斑湯 白虎快斑湯 理中快斑湯 寬中快斑湯 四苓新加湯 胃苓和中湯

  加減六君子湯 消毒化斑湯 托裏快斑湯 救苦散 涼血芍藥湯 四聖解毒湯 調

  元托裏湯 導赤解毒湯 生津地黃湯 白朮散 二陳理中湯 二陳一連湯 加味鼠

  粘湯 控涎散 四物化毒湯 保元化毒湯 十全化毒湯 承氣化毒湯 養衛化毒湯

   清神化毒湯 芍藥化毒湯 導赤化毒湯 養胃化毒湯 香連化毒湯 理中化毒湯

   附子化毒湯 甘桔化毒湯 養心化毒湯 大補化毒湯 固本化毒湯 解肌化毒湯

   四聖化毒湯 參歸化毒湯 寧神化毒湯 安神丸 大黃化毒湯 溫中化毒湯 助

  脾化毒湯 不二丸 補中化毒湯 元參化毒湯 除濕湯 補中托裏散 白龍散 桂

  枝解毒湯 甘露解毒湯 當歸解毒湯 參歸解毒湯 葛根解毒湯 大補湯 升麻解

  毒湯 當歸涼血湯 托裏回生散 調元固本湯 調元清氣湯 滅瘢散 必勝膏 十

  六味流氣飲 連𧄍解毒湯 十全大補湯 生肌散

 醫部彙考四百九十二

  痘疹門三十四

  方四防風敗毒散 苦參丸 花蛇酒 大補湯 蔤蒙花散 涼肝散 黃連解毒湯

   和中湯 調胃承氣湯 黃芩湯 四苓湯 陳皮竹茹湯 知母解毒湯 黃芪調元湯

   桂枝解肌湯 補中益氣湯 脾積丸 雄黃解毒湯 保和丸 集聖丸 補中益氣湯

   調元生脈散 導赤解毒湯 安神丸 清神散火湯 當歸桂枝湯 寧肺湯 五皮湯

   厚朴湯 萊菔子丸 導赤散 潤腸湯 人參生津散 黃芪湯 當歸湯 涼血地黃

  湯 黃連止蚘湯 蠶退散 黃連除𧏾丸 陰陽散 硃礬散 洗心散 珍珠散 參苓

  白朮散 當歸益榮丸 瀉肝散 涼血地黃湯 又 瀉火越毒湯 十全大補湯 大補

  湯 當歸養心湯 調元內托散 安胎如聖散 大補湯 黑神散 大補湯 防風解毒

  湯 黃連解毒湯 桂枝解毒湯 升麻解毒湯 麻黃散 黃連湯 茅花湯 竹茹石膏

  湯 豬苓湯 黃芩湯 甘桔牛蒡湯 十宣散 人參白虎湯 化斑湯 益榮湯 大青

  湯 化斑解毒湯 清熱除疳丸 當歸養血湯 黃連安神丸 文蛤散 化𧏾散 雄黃

  散 黃芩湯 門冬清肺湯 煅臍服法 參蘇飲 雙解散 桂枝葛根湯 連𧄍升麻湯

   三黃湯 備急丸 羌活湯 勻氣散 活血散 快斑散 奪命丹 消毒飲 葛根解

  毒湯 人參麥冬散 白虎人參湯 五苓散 桂枝大黃湯 三乙承氣湯 黃芪建中湯

   化毒湯 丁香脾積丸 導赤散 牛黃清心丸 十宣散 十全大補湯 寧神丸 黃

  芩湯 益黃散 安神丸 茱連散 橘皮湯 香連丸 瀉白散 葶藶丸 仙聖散 紫

  草散 加味四聖湯 黑參地黃湯 麻黃湯 當歸六黃湯 敗蒲散 荊防敗毒散 胭

  脂塗法 苦參丸 滅瘢救苦散 茵陳熏法 消風化毒湯 羌活救苦湯 消毒化斑湯

   柴葛桂枝湯 五積散 辰砂散 黃連解毒湯 桂枝芍藥湯 木香大安丸 辟穢香

   洗肝明目散 蟬蛻散 七物升麻丸 當歸丸 九味順氣散 馮氏天花散 蟬蛻膏

   養脾丸 鼠黏子湯 解毒湯 瀉青丸 粉紅丸 實表解毒湯 托裏快斑湯 通關

  散 蟬蛻明目散 紫草飲子 經驗方 快斑悅脾湯 桃仁承氣湯 酸棗仁湯 排毒

  散 荍粉方 升陽解毒湯 四白滅瘢散 流氣飲 小柴胡加生地湯 篳衣湯 消風

  散 小柴胡加枳桔湯 五皮湯 塌氣丸 洗心散 化𧏾丸 養血化斑湯 大青湯

  柴胡橘皮湯 柴胡四物湯 門冬清肺湯 安胎飲 麥餞散

 醫部彙考四百九十三

  痘疹門三十五

  方五遡源解毒湯 保嬰丹 滋陰三寶散 四製白朮散 四珍膏 衛元湯 內托

  至奇湯 茯神湯 野仙獨聖散 加減參苓白朮散 固真湯 籠金湯 紫霞黃露飲

  龍旋散 貞元散 龍蟠飲 穀精龍膽散 消導飲 磨積散 浚牛膏 安裏解毒防風

  湯 參芪飲 十神解毒湯 羌活散鬱湯 太乙保和湯 益元透肌散 保嬰百補湯

  祕傳八味二花散 保生散 荊芥散 羌活散 薄荷散 羌活散 正氣散 調解散

  疏解散 和解湯 四物解肌湯 防風蒼朮湯 葛根橘皮湯 加味四君子湯 和中散

   六一散 大靈丹 小無比散 大無比散 玳瑁湯 犀角飲子 犀角湯 奪命散

  牛蒡散 獨勝散 解毒疏痘湯 安斑散 西來甘露飲 渾元汁 托裏快斑湯 清裏

  退火湯 加減調中湯 犀角消毒散 麻黃甘草湯 田氏調肝散 龐氏地黃膏 透肌

  湯 人參竹葉湯 白虎湯 紫草散 四聖散 紫草迴斑散 紫草木通散 人參蟬蛻

  散 透肌散 紫草透肌湯 烏金膏 紫金散 蘿蔔湯 野通散 祕傳大透肌散 祕

  方 又 二花散 通天散 十補散 藍根散 絲瓜散 甘桔加梔子湯 阮氏萬全散

   化毒湯 解毒散 露桃花散 黃連解毒湯 加減犀角地黃湯 五龍湯 化斑湯

  四仙散 玉泉散 涼血解毒湯 加味犀角飲 神應膏 胎元散 獨參湯 祛邪湯

  玉樞正氣丹 迴陽丹 不二散 雞鳴散 震蟄丹 天元接髓丹

 醫部彙考四百九十四

  痘疹門三十六

  方六內托散 全蠍散 羚羊散 六一散 助漿丸 升天散 補漿湯 田單火牛

  湯 證泉散 轉環丹 回漿散 象牙散 防風白朮湯 人參固肌湯 馬齒莧散 退

  火回生散 如聖湯 連𧄍散 梔子金花丸 通膈丸 竹葉石膏湯 麥門冬湯 生脈

  散 神功散 紅花湯 酸棗仁湯 梔子豆豉湯 黃連解毒湯 牛黃清心丸 人參蟬

  蛻散 人參竹葉湯 梔子仁湯 紅綿散 痲痘風搐方 解毒丸 柴胡二連丸 瓜蔞

  散 保命丹 消風散 車前葉散 浮麥散 斬關散 六神散 七珍散 人參養胃湯

   二和湯 白朮苦參湯 陳皮枳實湯 白朮湯 五味子湯 杏甘湯 生地黃散 赤

  茯苓湯 葶藶木香散 葛根黃芩湯 涼血消毒飲 補肺散 八風散 清肺散 梔子

  菖蒲湯 紫河車散 噙化丸 香蘇飲 紫草木香湯 黃芩半夏湯 中和湯 竹茹湯

   和中湯 藿香正氣散 橘皮湯 橘皮半夏湯 丁香煎 加味鼠黏子湯 燈心竹葉

  湯 祕方 九味理中湯 參朮丸 加減四君子湯 治中散 滋腎丸 黃芩清肺飲

  連𧄍湯 紫草冬葵湯 洗心湯 加味四君子湯 紫草麻仁湯 柴葛桂枝湯 袁氏獨

  附湯 無憂散 透骨解毒湯 催蟄丹 滴滴金 參附湯 二神散 蟬蛻散 馬屁勃

  散 海藏地黃散 密蒙花散 兔糞散 兔糞丸 吹耳丹 洗肝散 防風散 加味四

  物湯 羌活防風散 秦皮散 仙靈脾散 蒺蔾散 菊花散 浮萍散 羚羊角丸 羚

  羊角散 羚羊角飲子 撥雲散 兔糞檳榔方 甘草桔梗升麻湯

 醫部彙考四百九十五

  痘疹門三十七

  方七地黃丸 黑參升麻湯 玉鎖匙 加減射干鼠粘湯 利咽解毒湯 三黃熟艾

  湯 加味地黃丸 羌活當歸湯 如神湯 定痛散 桂枝芍藥湯 黃連湯 一味異功

  散 蟬蛻一物湯 木通芍藥湯 牛黃散 和解湯 紫草承氣湯 桔梗枳殼湯 二陳

  加枳殼湯 加味透肌散 紫草厚朴湯 紫草枳實湯 五物木香散 青黛散 消毒飲

   勻氣散 白朮湯 蟬花散 二物湯 盒脾散 震澤湯 天元二仙丹 七星散 浴

  法 安常鬱金散 四聖散 南金散 橄欖飲 白花蛇散 人牙散 麻黃湯 斑疹黑

  陷方 奪命五毒丹 談笑博金丹 大造保童丸 一字金丹 至寶丹 一粒金丹 天

  真膏 大成散 無價散 加減大紫草散 補元湯 活血散 保生散 混元散 內助

  丹 助陽丹 回生起死丹 人參羌活散 清和飲 山梔子湯 袁氏方 陽毒升麻湯

   陰毒升麻湯 二聖散 敷方 拔毒膏 飛龍奪命丹 苦參丸 牛黃丹 生肌散

  金華散 白螺散 乳香韶粉散 又方 又方 祕傳茶葉方 蟬花散 定金湯 寒水

  丹 治痘生蛆方 鼠粘子湯 活血解毒湯 樺皮散 十三味敗毒散 木香散 東垣

  聖愈湯 小柴胡加生地黃湯 六味活血散 人參敗毒散 替針丸 神效太乙膏 神

  效當歸膏 豆豉餅 如聖餅 三豆散 鐵箍散 連𧄍飲 三黃散 蜆子水 黑參化

  毒湯 犀角消毒散 加味解毒散 涼肝明目散 望月沙散 槐花散 黃芪散 釣藤

  湯 當歸桂枝湯 燈心湯 赤茯苓湯 大和散 蓮肉湯 黃連陰𧏾丸 雄黃散 人

  中白散 吹口散 赴筵散 牙疳方 麥湯散 麥煎散 瀉白消毒散 加味金沸草散

   麻黃湯 檉葉散 茅花湯 加味黃芩湯 十全散 白虎合解毒湯 加味地骨皮散

 醫部彙考四百九十六

  痘疹門三十八

  方八清肌透毒湯 直達透肌散 溫肌透毒散 寬中透毒飲 疏肝透毒湯 清熱

  解毒湯 調中湯 涼血攻毒飲 鬆肌通聖散 清涼攻毒飲 清暑透毒湯 疏邪實表

  湯 必勝湯 既濟湯 清金攻毒飲 涼膈攻毒飲 消斑快毒湯 窮源透毒飲 散結

  湯 養榮附氣湯 竇氣飲 濬榮飲 滌邪救苦湯 萬兩黃金散 養榮透毒湯 蜝針

  法 散火鬆毒飲 平順清解飲 托裏無憂散 賽金化毒散 保元八珠湯 迴陽返本

  湯 實脾固本湯 納穀散 瀉黃納穀散 補液湯 清金解渴湯 安神散 清宵忘晝

  飲 金蓋散 滑肌散 水楊湯 保元回漿散 活絡透毒飲 忍冬解毒湯 撥雲散

  消疳解毒散 加味內托十宣散 回漿合宜散 百花膏 快肌膏 牛黃八寶丹 奏凱

  和解飲 參歸化毒湯 和脾宣化飲 雙仙化毒膏 第一日方 第二日方 第三日方

   第四日方 第五日方 疹方 壞證方 必全湯 痘瘡初起方 痘瘡出齊方 痘瘡

  將回方 疹方 痘瘡神方 回毒即消丹 疹方 水痘方 治回毒歲久不愈方

 醫部彙考四百九十七

  痘疹門三十九

  單方

  鍼灸

  醫案一

 醫部彙考四百九十八

  痘疹門四十

  醫案二

 醫部彙考四百九十九

  痘疹門四十一

  醫案三

 醫部彙考五百

  痘疹門四十二

  醫案四

 醫部總論一

  易經無妄卦

  書經說命上

  禮記曲禮下

  周禮天官

  春秋四傳許止進藥不由醫

  黃帝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 生氣通天論篇 金匱真言論篇 陰陽應象大論

  篇 陰陽別論篇 靈蘭祕典論篇 五臟別論篇 移精變氣論篇 湯液膠醴論篇 舉

  痛論 至真要大論篇 著至教論篇 示從容論篇 疏五過論篇 徵四失論篇 方盛

  衰論篇 解精微論篇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 根結 官鍼 逆順肥瘦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賊風

  扁鵲難經十二難 十三難 六十一難 七十七難 八十一難

  張機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褚氏遺書除疾 審微 辨書

  楊泉物理論論醫

  隋書經籍志

  孫思邈千金方論大醫習業 論大醫精誠 論治病略例 論診候

  東坡雜記求醫診脈 醫者以意用藥

  避暑錄話士大夫不可輕信醫 集方書

  玉澗雜書醫不能起死人

  夢溪筆談用藥不可不慎

  林逋省心錄論醫

  陳自明外科精要論醫者更易良方

 醫部總論二

  李杲珍珠囊指掌用藥法

  此事難知集醫之可法

  羅天益衛生寶鑑福醫治病

  朱震亨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論 亢則害承迺制論 審察病機無失氣宜論

   能合色脈可以萬全論

  王好古湯液本草察病輕重 醫之可法

  呂復醫門群經辨論古方論

  王褘青巖叢錄論醫

  比事摘錄醫孝

  王文祿醫先論醫

  虞摶醫學正傳或問

  王綸明醫雜著醫論

  柏齋三書治療須法素問

  無名氏原機啟微

  醫說醫藥之難 醫通神明 醫不貪色 隱醫 治病委之庸醫比之不慈不孝

  續醫說處方貴簡 醫貴權變

 醫部總論三

  吳文定公家藏集醫僧庸妄治病速死

  醫學集成醫學須會群書之長

  九靈山房集醫儒同道

  大學衍義補國設醫學

  本草衍義醫有八要

  本草類方醫不可用孟浪

  徐春甫古今醫統慎疾慎醫 古醫十四科 時醫 巫醫 名醫 儒醫

   五難 醫喻政 論醫 裒方書 一理貫通 鍼灸藥三者備為醫之良 庸醫速報

  醫業不精反為夭折 用藥活法

  王肯堂證治準繩通論

  李梴醫學入門習醫規格

  龔廷賢萬病回春醫家十要 病家十要 醫家病家通病

  陳實功外科正宗醫家五戒十要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醫工論

  李中梓醫宗必讀不失人情論 行方智圓心小膽大論

  繆雍希本草經疏祝醫五則

  喻昌醫門法律治病

  寓意草先議病後議藥 議病式

  日知錄論醫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一

  上古

  僦貸季      岐伯

  雷公       俞跗

  少俞       巫彭

  桐君       伯高氏

  馬師皇      鬼臾區

  苗父       巫妨

  陶唐氏

  巫咸

  商

  伊尹

  周

  巫彭       醫緩

  醫和       醫竘

  范蠡       盧氏矯氏 俞氏

  長桑君      扁鵲

  子陽       子豹

  子容子明 陽儀 子越 子游

  鳳綱       文摯

  沈羲

  秦

  安期生      崔文子

  漢

  公孫光楊中倩 陽慶

  淳于意      秦信

  宋邑       高期王禹

  馮信       杜信

  唐安       蘇耽

  劉安       王遂

  樓護       元俗

  李少君      安丘望之

  涪翁程高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二

  後漢

  郭玉       李助

  韓康       張伯祖

  張仲景      杜度

  衛沈       李常在

  葛越       王遙

  沈建       壺翁費長房

  華佗       李當之

  吳普       樊阿

  魏

  句驪客      封君達

  吳

  董奉       負局先生

  呂博       葛仙公鄭隱 鮑元

  晉

  王叔和      皇甫謐

  李子豫      程據

  張華       裴頠

  支法存      阮請幫助識別此字。

  張苗       於法開

  蔡謨       殷浩

  范汪       宮泰

  劉德       史脫

  鄞邵       殷仲堪

  葛洪       許遜

  宋

  徐熙       蘇家

  徐秋夫      徐道度徐叔嚮

  羊欣       薛伯宗

  僧深       秦承祖

  劉涓子

  南齊

  褚澄       徐文伯

  徐嗣伯      徐雄

  顧歡       腳腫醫

  徐玉

  梁

  許道幼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三

  北魏

  徐謇       王顯

  周𣽃       李亮李元孫 李修

  崔彧崔景哲  張遠遊

  北齊

  崔季舒      祖珽

  鄧宣文      馬嗣明

  張子信      李元忠李密

  徐之才      徐之範

  徐敏齊

  北周

  姚僧垣      褚該

  隋

  許智藏許奭 許澄 莫君錫

  巢元方      楊上善

  全元起      北山黃公

  唐一

  許引宗      宋俠者

  李洞元      李世勣

  于志寧      甘伯宗

  甄權       甄立言

  張寶藏      孫迴璞

  孫思邈      秦鳴鶴

  曹元王勃   王燾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四

  唐二

  張文仲李虔縱 韋慈藏

  郝公景      狄仁傑

  則天時醫人    李聽

  孟詵       王方慶

  紀朋       周廣

  陳藏器      日華子

  元珠先生     王冰

  劉大師      李祐

  宋清       劉禹錫

  梁革       梁新趙鄂

  王超       張仕政

  陳仕良      京城醫者

  趙卿       沈應善

  紫極宮道士    陳寨

  拂菻醫      譚簡

  釘鉸匠      市醫

  張萬福      王彥伯

  申光遜      揚州醫生

  五代

  唐愼微      孟昶

  韓保昇      李譔

  蕭炳       李雲卿

  顯德中道士    吳廷紹

  虞洮

  遼

  直魯古      耶律敵魯

  迭里特      耶律庶成

  宋一

  劉翰       陳昭遇

  王懷隱      王光祐

  僧道廣      吳復珪

  馬志       釋洪蘊

  趙自化      馮文智

  蘇澄       劉難經

  李寧       史載之

  張炳       劉元賓

  釋法堅      甄棲眞

  高若訥      譚仁顯

  許希       嘉祐時鍼醫

  王纂       閻士安

  李明甫      曾若虛

  曹居白      屠光遠

  僧智緣      郝允申受 郝懷質

  趙宗古     虞鹿

  孫用和      高保衡

  林億       錢乙

  僧奉眞元覺 法琮 了初

  黃冠道人     杜嬰

  張騤       鄭榮

  龐安時      單驤

  孫兆       張立德子

  仇鼎張君宜  黃州僧

  蕭氏       郭照乾馮氏 郭敬仲

  張擴       章迪

  章濟

 醫部藝術名流列傳五

  宋二

  宋道方       陳言

  都嚮        裴宗元

  陳師文       靳豪靳從謙 靳起蛟

  楊大均       何澄

  臧中立       王況

  楊介        鄧仲霄

  金湯二嬰女     張明德

  朱肱        任元受

  李惟熙       陸曮

  李生        醫偏腸毒道人

  王克明       皇甫坦

  范防禦范思賢 范思明

  張永        張信

  李信        張總管

  嚴防禦       陳沂

  陳諫        李立之

  嚴三點       王繼先

  許叔微       錢聞禮

  僧慈濟神濟   段康年

  張元珪       沈良惠

  朱傑朱鼎    楊文修

  吳源        嵇清嵇勝

  邢氏        郭時芳

  僧文宥       孫琳

  陳自明       滕伯祥

  錢原濬       江請幫助識別此字。

  陳文中       戴煟

  吳觀善       錢寶

  張濟        初虞世

  張銳        楊士瀛

  鄭槳        懷居士

  吳鎔        謝復古

  林頤壽       劉伯桓

  張季明       范九思

  周與權       任度

  程約        唐與正

  王朝弼王淵 王槐宋彥舉

  丘經歷       郎簡

  周洪        崔世明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六

  金

  李慶嗣      紀天錫

  張元素張璧  劉完素

  張從正      竇漢卿

  成無己      王博韓熒

  丘處機

  元

  李元       麻九疇

  王仲明      王弘毅

  王鏡澤      劉資深

  許國禎      李浩

  李杲       曾世榮

  陸怡       釋普映

  釋拳衡      楊元直

  葛應雷      葛應澤

  羅知悌      朱震亨

  王珪       潘璟

  危亦林      余士冕

  張謹       劉畝

  葉汝楠      沈好問

  葉如菴      樊子晉

  趙良       吳綬

  徐存誠      陳白雲

  吳恕       唐永卿

  陸文圭      趙才魯

  梁周泰      王東野曠世儦

  陸仲遠      廖文彬

  王翼       李詗

  宋會之      徐復

  劉開       王公顯

  周真       黃子厚

  劉塤       徐豳

  楊用安      袁坤厚

  謝縉孫      陳瑞孫

  熊景先      伍子安

  莫仲仁      沈光明

  劉仲宣      潘濤

  劉光大      王君迪

  徐文中      史可甦

  程深甫      范天錫

  徐道聰      薩守堅

  何順中      項昕

  王好古      戴同父

  朱肯堂朱彥實 朱瑩 秦子通

  羅天益      嚴子成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七

  明一

  葛乾孫        貝元瓚

  范益         胡重禮

  祝定         李恆

  吳伯參        王道中王大坤

  韓請幫助識別此字。         沙金

  沈貞         許律

  董伯儒        倪維德

  趙良仁        潘仁仲

  雷伯宗        滑壽

  呂復         劉勉

  王德文        廖壽山

  王履         石逵

  韓昌         吳弘道

  唐協極唐歸極 唐遵極

  濮鏞         周漢卿

  許諶         郝志才

  陶浩         王立

  周觀道        俞用古

  劉琮玉        劉浩

  孫理         沈繹

  徐富         劉純

  倪居敬徐鎮 蔣正齋余廷瑞

  楊文德        高道者

  殳珪錢萼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八

  明二

  戴思恭       王仲光

  王潮        施存善

  韓凝韓沖    劉觀

  徐孟容妻陸氏    安鳳

  嚴景        嚴樂善

  王彥昭       王哲

  李肅        韓彝韓奭

  趙道震       陳以誠

  許景芳許敬   王伯承沈仲實 沈承

  先        陸昂

  彭正        陳貴

  陸完        韓履祥

  駱善由       金子性

  倪讓        蔣武生

  祝仲寧       張年

  劉彥清       虞君平

  李瑢李炅    徐孟會

  陳君佐       樓宗望

  韓左        翁晉

  萬全        吳誠施宗文 盛文繼

  沈以潛       葛哲葛睿

  徐樞        孫希禮

  姚暘姚蒙 沈元吉陳常

  王興宗       姚良

  錢瑛        摸先生

  楊雲        王尚

  盛寅草澤醫人 盛宏 盛僎 盛倫 盛愷 劉敏 李思勉

  張存        劉冠

  周振譽       欽謙

  何全        蔣博

  徐沛        胡俊

  徐彪        王思忠

  方政        陸惟恭

  武瓛        張源

  蔣主善       徐述徐迪

  陸麟陸朝 嚴漢 錢時用

  劉國符       鄒兆麟

  虞摶        程朋

  徐嘉嗣       彭賓

  王容        蔣宗武

  周溥        陳公賢

  武鳴岡       劉琮

  黃請幫助識別此字。        何欽

  任滐        葉伯清

  張福興張榮   方叔和

  王觀        周濟廣

  劉毓        李懋

  劉川        陳光遠

  鄭誼        鄭疆

  李信        胡廷寅

  黃武        葛林

  費傑        胡新

  孫復吉       薛鎧

  陳憲        施仲謨施廉

  任榮        李先春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九

  明三

  凌雲       聶瑩

  袁仁       高昶

  趙鏜       李玉

  吳傑       樓英

  林彥圭      丁杞

  張世華      汪宦

  趙銓       吉兆來

  司馬隆      鄭元厚

  諸餘齡      盧復盧之頤

  孫卓三      王綸

  袁廷用      袁請幫助識別此字。

  戴廷贄      袁請幫助識別此字。

  胡尚禮      許紳

  謝儒謝世泰  林請幫助識別此字。

  呂夔呂應鍾  袁東

  焦蘊穩      王金

  沈惠       張鶴溪

  龔信龔廷賢  王溥

  李秋       李守欽

  鄭文賢      麻東輝

  李中梓      李瞻

  宋銓       尤仲仁

  繆坤       丁瓚

  薛己       王沐

  申相       陳景魁

  汪機       李可大

  李時珍      繆希雍

  請幫助識別此字。鹿門      楊守吉

  陸厚       高武

  趙獻可      鍾大延

  嚴仁泉嚴蘇泉 吳少垣 吳繼軒 僧心齋 周僧 李僧 李氏 楊氏 馮遯

  齋 張東 何心仁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十

  明四

  李奎李蘭泉  張暉張翰

  賀岳       張霆談寵

  錢同文      鮑大才

  韓德基      石涵玉

  盛賜祿      吳中允

  祝文琳      孫鈍皇甫泰

  錢寰       俞橋

  嚴元       過龍

  金綬       葉文齡

  張榮       曹察齋

  賣藥人      沈道輝

  沈汝孝錢惟邦 盧似立

  唐繼山      李尚元

  王有禮      瞿介福

  鄒志夔      張文遠

  湯文       徐春甫

  施夢暘      左維垣

  釋普照      王肯堂

  陶華       秦昌遇

  徐延賞      華摛藻

  郁光始張逸  劉覽金元德

  張萬春丁鳳梧 潘師正

  吳中秀      周子幹

  焦耿芳      孫廣

  余淳       劉承宗

  殷榘       胡任

  賀良爵      姜扆

  松陽道人     鄭之彥

  孟繼孔      朱儒

  衛周佐      項森

  葉以然      蘇廷榮

  宋金鏞      何宜健

  劉一鵬      王朝憲

  管澤       王尚德

  崔瑞生      黃用卿

  程國令      余中瑞

  龍希達      張玠

  謝武       曹鶴徵

  郭邦信      陳時榮

  蘇世       黃至

  陰有瀾      賈汝棟

  焦桂芳      崔真人

  何鑾何如曾  喬迨喬士琰 喬在修

  王綎       程應寵

  劉繼芳      李請幫助識別此字。

  林森       曾梯

  周文翰      葉嘉穀

  尹時輅      陳淑茂

  周文銓      王一鵬

  楊炳       薛仁附

  張祉       張謨

  趙瑄       樊胡

  謝承文      於濂

  劉文開      曲伸

  朱包蒙      霍愷

  司馬大復     戴思謙

  鄧彥仁      是巨淵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十一

  明五

  郭福順      林道飛

  黃升       陳所蓄

  何爌       王仍奕

  何應璧      鄭熙

  宗文魁      張康忠

  姚濬       黃庭森黃國熙

  李暘       連希谷

  吳容       蔡璿

  白鷗       林文友

  陳道       錢宗道

  顧顒       胡田

  陳嘉謨      陳鶴

  游延受      唐祖官

  江時途      黃良佑

  程霽春      蔡孟熙

  朱之光      陳翔梧

  徐光瑞      羅鍊

  喻守淳      毛梓孫

  趙夢請幫助識別此字。      張大綱

  張鳴鳳      艾弘

  翁朝縉      李恆

  徐待徵      王錫

  鎖萬言      朱績

  葛天爵      萬拱

  楊載       喻化鵬

  夏閣       宋子京

  駱驤       劉從周

  王中立      常效先

  呂愷陽      徐仲宇

  伍鳳       林元真

  魏直       王應華

  徐純卿      丁煥

  鄧文伸      湯玉湯玠

  趙巒       戴聰

  程明佑      周應化

  張機       王賜爵

  錢寶       石藏用

  何允恭      僧坦然

  鄭文誥      徐應顯

  劉煇       傅子鳳

  田偉       劉售

  紀能       彭璨

  金順       胡夢祖

  王守誠      袁木

  祁嗣籙      蔡永烈

  殷傳       聶寵

  饒進       陳崇仁

  張允通      何瑞玉

  伍藥樵      王愛溪

  楊太和      張子兒

  黃昶       張棟

  韓醫婦      張太極

  徐昇泰      郁震

  翁應祥      應勝

  應昌魁      胡墀

  倪朱謨      馬更生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十二

  明六

  王培元       姚能

  丁毅        周從魯

  袁班        嚴觀嚴泰

  姜居安       彭浩

  無名道人      余世規

  錢德富       裘世滿

  張軫        呂秉常

  李應日       郭琬

  權盛        俞濤

  謝表        周一龍

  范應春       莫士英

  吳世纓       翁禹訓

  鄒觀        董和

  劉大成       凌瑄

  周濟        郭欽誥

  吳毓昌       張大經

  孫櫓        羅世頌

  張文啟       陳時寵

  吳嗣昌       吳奐

  沈士逸       夏以時

  僧海淳       潘楫

  熊宗立       程伯昌

  李慎齊       王朝請

  陳錞        俞承春

  張愷        程世光

  楊賁亨       盛宗禎

  姚英煥       姚德徵姚懼

  金璿        盛躍龍

  吳彥德       葛方覃

  李法謙       林存祥

  許宏        鄒福

  黃世德黃錦   潘承秀

  吳敬泉       包元第

  江文照       郭居易

  倪一位       童尚友

  吳淇        張柏

  邵明彝       王子英

  陳宗文       僧希遁

  李立之       歐陽植

  王應運       鄒立坤

  李明遠       孔貞大

  李杜        張達泉

  成醫官       林芝

  王兆年       趙璧

  陳善道       倪守泰

  李源        賴湯銘

  袁忱        盛曠

  藍玉仲劉奎 劉仲章一第

  僧曉雲       劉嬾窩

  鄭燿        姚迪昌

  喜良臣       陳嘉詔

  張名藩       趙玉璧

  劉順        姚侃

  馮國鎮       周宗嶽

  郭桂        周春谷

  方請幫助識別此字。        方士

  劉菽        張汝霖

  藥三德       潘文源

  林時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十三

  明七

  程國輔      汪副護

  劉松泉      吳士龍

  宋武       王貫

  施文彬      王敏

  李守道      曹德

  鄭欽諭      沈與齡

  沈頲       汪梧

  張沖虛      沈真

  張溫       蘇濬

  江一道      蔣曉

  魏思敬      汪顯高

  施教       江德泮

  莊履嚴      顧儒

  高叔宗      江碧雲

  邢增捷      吳文獻

  朱習存      胡文采

  吳慶龍      劉聖與

  朱日輝      釋湛池

  江志洪      劉登洲

  竇良茂      彭用光

  於應震      王昂

  汪繼昌      項世賢

  余元懋      靳尚才

  何可量      潘大槐

  朱良翰      潘大桂

  郭東       楊量

  雷時中      史寶

  傅璪       郁士魁

  唐朴       唐椿

  唐杲       袁請幫助識別此字。

  上官榜      司軻

  劉夢松      毛請幫助識別此字。

  王曰謹      馬一陽

  邵顯士      柴時寧

  陳得祥      胡銳

  錢安       馮請幫助識別此字。

  袁澤馬菊南  蔡天奇

  洪魁八      徐啟元

  孫之普      高隱卞模

  吳嘉言      王禹道

  張用謙徐吾元 劉嘉謨

  侯邦寧      鄭鎰

  史仕       李可全

  李宏要      顏守正

  鄭富       張琦

  董教清      請幫助識別此字。守道

  黃朴菴      王德孚

  丘玨       陳人

  饒士守      余國用

  黃旻曙徐成吉 孫子奕

  奚鳳鳴      程式

  朱廷臣      陶欽臣

  宋光紳      李生王生

  王大國      闞仁

  李德麟      鄒士錡

  徐文相      馮時近

  洪濤       吳文朗

  丘可封      車國瑞

  李應龍      支喬望

  章益振      唐貴卿

  唐正卿      周簠

  王光隆      胡忠

  孫世贊      楊名遠楊淑楨

  王衎之      姚美

  支喬楚      熊元會

  羅憲順      王思中

  程公禮程邦賢 蔣氏 程相 方氏

  魯烈       姚井

  馮煦       陸金

  唐守元      吳悅

  徐桂菴徐光瑞 張培

 醫部醫術名流列傳十四

  明八

  吳元溟      劉貴柄

  查萬合      鄺賢貞

  陶養恆      郭民安郭民康

  徐宗彝      金有奇

  李光武      鮑宗益

  方鼎       蔚之瑚

  方超       李潭

  吳邦寧      汪汝桂

  畢藎臣      侯周臣

  吳羲坤      雷時震

  趙律       姜請幫助識別此字。

  來師會      林時

  劉一誠      周理卿

  朱天璧酆氏  謝以聞

  方模       姚應鳳

  任二琦      江道源

  費啟泰      陳治

  李臺春      康瀜

  閔自成      張介賓

  吳嘉善      胡啟宗

  馬蒔       許學文

  王元標      翟良

  韓應魁      石震

  童鍪       湯啟暘

  許成仁      黃俊

  張景皋      方焌方策

  吳通       徐恭

  胡傑胡瑾   徐英

  芮經       宣士能

  濮恩       蘇庶

  姜調鼎      許夢熊

  王佑賢      應克信

  賈以德      徐應顯

  盧君鎔      盧潛

  曹秉鉉      靳鴻緒

  吳邦憲      張遂辰

  陳應熊      邵達

  馬兆聖      張涵高黃五芝 伍承

  橘       朱正誼

  劉默       李維麟

  戚秉恆沈綬 黃五辰 陳明祈 陳應塤 戚宗揚

  沈時譽      陳驥

  胡相明      陳鳴佐

  吳呂渭      芮養仁

  陳於玉      周之藩

  劉邦永      洗嘉徵

  馬應勳      尚絅

  程元煜      姚起鳳

  陳鳳典      祝堯民

  江承請幫助識別此字。      張惟一王名高

  張約       張鸞

  馮纘聖      田養德

  劉孔熠      霍應兆

  鄭汝煒      祝道行

  劉新國      凌鳳儀

  張潞       王宏翰

  俞同琇      汪光爵

  潘時       陸承宣

  劉維祥      吳天爵

  余正宗      周英

  程伯益      余紹寧

  何明鼎      燕士俊

  羅慕菴      李熙春

  黃鉉       徐成章

  張靖       王一鳳

  黃嘉章      曹建

 醫部藝文一

  扁鵲倉公傳贊      漢司馬遷

  漢書藝文志序        班固

  又             前人

  勸醫論         梁簡文帝

  言醫           唐李華

  述醫          宋龔鼎臣

  醫銘            呂誨

  翰林醫官尚藥奉御王永可依前尚藥奉御直

  翰林醫官         李清臣

  蓋公堂記          蘇軾

  藥誦            前人

  送夏醫序          朱熹

  與楊元甫論梁寬甫病證書  元許衡

  讀藥書漫記         劉因

  又             前人

  丹溪翁傳贊         戴良

  贈賈思誠序        明宋濂

  贈醫師葛某序        前人

  贈醫師賈某序        前人

  論醫            王褘

  明醫箴           龔信

  庸醫箴           前人

  病家箴           前人

  警醫箴           前人

  原道統說          李梴

 醫部藝文二

  旋風吟          宋邵雍

  臂痛吟           前人

  有病吟           前人

  又             前人

  傷杜嬰          王安石

  其二            前人

  贈醫者鄧獻匡        楊時

  和朱松坡         文天祥

  贈蜀醫鍾正甫        前人

  彭通伯衛和堂        前人

  贈攖寧生         明宋禧

  贈楊醫官          陳琛

  贈殷榘           趙鶴

  題萱壽太醫邢生母     王世貞

  將赴青州道別醫友王昌年   前人

  即事呈邢邵二醫       前人

  其二            前人

  濟川篇為太醫邢先生題    前人

  贈義興宣瘍醫        張羽

  送名醫凌漢章還苕三首   秦康王

 醫部紀事

 醫部雜錄

 醫部外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